曹冲写的诗:未授衔的将帅简历JS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3 21:39:19
你的位置:西陆->社区->社会->中国军政要人资料库 [synopsis.bbs.xilu.com]   未授衔的将帅简历 作者:雷八团 发表时间: 2007/01/09 15:30 点击:2063次 发帖得万元!   活动官方论坛 修改  精华  删除  置顶  来源   转移   收藏

一.中央军委主席,副主席,各大野战军主官  授予元帅

中央军委主席  大元帅
毛泽东 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军事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36~1976),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主席(1943~1945)和中央委员会主席(1945~1976),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49~1954)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954~1959).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

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 
周恩来 1898年3月生 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1949~1976)。原籍浙江绍兴。1920年去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22年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翌年改名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1924年7月,奉调回国,9月抵广州。10月,任中共广东区委委员长兼宣传部长。11月,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1925年1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2月,参与领导黄埔学生军进行第一次东征,在中共广东区委内改任常委兼军事部长,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第一军第一师党代表,东征总政治部总主任,少将军衔。1927年2月,任中共上海区委军委书记。8月1日,作为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领导南昌起义。历任中共中央军委书记,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红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委员兼红一当面军总政治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南方局成立,任书记,在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仍任中央军委副主席。日本宣布投降后,代理中央军委总参谋长。协助毛泽东组织指挥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当选为新政协筹备会常务委员会副主席,共同纲领起草小组组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被任命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一直任政府总理,曾兼任外交部长,并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主席,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1976年1月8日在北京逝世。主要著作收入《周恩来选集》。周恩来在20年代与邓颖超结婚,无子女。一生清廉,令国人爱戴,世人钦佩。

中央军委副主席 
刘少奇 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杰出的革命家、政治家和理论家。1898年11月24日生,1920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到苏联莫斯科东方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从莫斯科回国,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工作。不久到江西省西北部的安源煤矿同李立三等领导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随后任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代主任,主任。1925年在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上当选为全国总工会副委员长。1927年在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1931年1月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当选为政治局候补委员。任中共中央职工部部长、全国总工会党团书记。后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1934年10月参加长征。1936年春赴华北,先后任中共中央代表、北方局书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坚持中共中央的深入敌后、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的方针,领导了开创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工作。1938年11月任中共中原局书记,新四军政治委员和华中局书记,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委员会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刘少奇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并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防委员会主席。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他受到错误的批判,并遭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政治陷害和人身摧残,于1969年11月12日病逝。

第二野战军政治委员 
邓小平,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22年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中央秘书长.军委总政治部秘书长,红军报纸《红星》报主编,中共中央秘书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后任129师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后改称为中原野战军,第二野战军)政治委员.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中,任总前委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军区政治委员.1952年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1954年改为国务院)副总理.1954年任中共中央秘书长,同年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中共七届五中全会上,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在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中央委员会总书记.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上恢复了原来担任的党政军领导职务.同年8月在十一届一中全会上继续当选为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1978年3月当选为政协全国委员会主席.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当选为中共中央军委主席.十二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中共中央军委主席.1983年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87年10月在中共十三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军委主席.

二.中央军委主要成员,各大野战军主要领导  授予大将

中央军委秘书长 
杨尚昆 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宣传部长和中共中央宣传部长,红军第一方面军政治部主任,红三军团政治委员,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曾在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和红军前敌总指挥部领导机构中负责政治工作。抗日战争时期曾任中共中央北方局副书记、书记,抗日战争胜利后,他任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兼中央外事工作组副组长,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中央后方委员会副书记,中共中央副秘书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杨尚昆同志继续担任中共中央副秘书长、中央办公厅主任,兼任中央军委秘书长、中直机关党委书记。在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和八届一中全会上,分别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1978年12月至1980年底,杨尚昆同志相继担任中共广东省委第二书记、副省长,中共广州市第一书记、革命委员会主任,兼任广东省军区第一政委、党委第一书记。 1979年9月,杨尚昆同志被补选为中共中央委员。1980年9月,被补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1981年7月,他任中央军委常委兼秘书长,第二年9月,任中央军委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在十二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1989年11月担任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1988年4月,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第一野战军副司令员
赵寿山,陕西鄂县(今户县)人。原名生龄,1894年出生,1913年毕业于陕西陆军测量学校。1917年参加陕西靖国军。1924年参加杨虎城部队,任第十七路军南阳后方留守司令、旅长。1932年在汉中与中国工农红军订立互不侵犯协定。1936年响应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向杨虎城提出了“抗日建议书”,主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在西安事变中起了积极作用。抗日战争爆发后,率部抗击日军。1938年后任国民党政府第三十八军军长。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后,任第三集团军总司令。1947年3月进入解放区,7月通电起义。1948年1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副司令员。建国后,历任国防委员会委员、青海省人民政府主席、中共陕西省委常委、陕西省省长。是中共八大代表,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三届全国人大常委。1965年病故。(由于是起义人员,授予大将比较勉强,这里主要是按当时的职务记录的)
 
第二野战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 
张际春 1900.12.20~1968. 9.12 ,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后曾任中共宜章县委农委书记 。1928年参加湘南起义,随军到井冈山,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1929年起任第2纵队政治部宣传科科长,红4、红3军政治委员办公厅秘书长,红一方面军政治部宣传部处长,红11、红13、红45师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红1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兼军事裁判所所长,红军第2步兵学校(即公略学校)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红5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长征中,曾任红军大学高级指挥科政治主任教员、代理政治部主任,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后方政治部副主任、1938~1942年,任抗日军政大学政治部主任、代理政治委员。1943年起任中共中央北方局委员兼宣传部部长、八路军野战政治部副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晋冀鲁豫野战军、中原军区、中原野战军、第二野战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组织部部长、农村工作部部长、第二副书记,西南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1954年后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务院文教办公室副主任、主任。是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八届中央委员。1968年9月12日于北京病逝。。

第三野战军第一副政治委员兼第七兵团政治委员 
谭震林(1902-1983) 1925年参加革命,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9月任中共湘赣特委代理书记,不久任书记。1929年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二纵队党代表,第四纵队政治部主任、司令员、政治委员等职,1931年初任红十二军政治委员,1932年任福建军区司令员。1936年1月任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兼军事部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新四军第三支队副司令员,江南人民抗日救国军东路指挥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任新四军第六师师长兼政治委员,并兼中共苏南区党委书记,任新四军第二师政治委员、中共淮南区党委书记。解放战争初期,任中共中央华中分局副书记,华中军区副政治委员、华中野战军政治委员,华东野战军副政治委员,山东兵团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第一副政治委员兼第七兵团政治委员。1949年5月后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省人民政府主席、省军区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华东局企业工作委员会主任,华东局第三书记、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任副秘书长兼中央书记处第二办公室主任,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农林办公室主任、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等职,第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共产党第八、十、十一届中央委员,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副主任。

第四野战军第二政治委员
邓子恢,1896年8月生,福建龙岩人。1925年参加革命。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县委宣传部长,闽西特委书记,闽西苏维埃政府主席,中华苏维埃工农民主政府财政部长,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新四军政治部主任,新四军第四师政委,淮北党政军委员会书记。1945年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10月任中共中央华中分局书记兼华中军区政治委员,1946年底任华东局副书记兼华东军区副政治委员1948年6月任中原局第三书记。1949年3月任中原临时人民政府主席,后任华中局(后改中南局)第三书记兼华中军区(后改中南军区)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第二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南局第二书记,中南军区第二政委,中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兼国家计委副主任,中央财委副主任,政务院第四办公室主任,国务院副总理(1954年任),第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是中共第七至九届中央委员,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972年12月1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6岁。


三.军委重要人员,各大野战军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兵团主要成员  授予上将

军委总后勤部部长 
杨立三 1900~1954.11.28 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指挥员。湖南长沙人。1920年在湖南张辉瓒部当文书、司务长。1925年回家乡参加农民运动,任区农民协会委员长。192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到武昌入国民革命军,在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任排长,后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随队到井冈山。曾任工农革命军第1军1团副官、会计长,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31团辎重队队长、纵队辎重队队长兼纵队政治部保卫科科长、红12军军需处处长、第一方面军司令部副官长兼总经理处处长、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经理处处长和后方办事处主任、总兵站站长兼政治委员。长征中,任军委保管处处长、粮秣队队长、总医院院长、陕甘支队后方办事处主任。到陕北后,任军委兵站部部长兼政治委员。后入抗日红军大学学习,毕业后留任抗日军政大学校务部部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兵站部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后勤部副部长兼兵站部部长、后勤部部长兼政治委员、八路军前方总司令部副参谋长兼后勤部部长、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常务委员兼经济部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政联合办事处主任、华北财经办事处副主任、中共中央军委总后勤部部长兼华北军区外线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兼华北军区后勤部部长和中央人民政府食品工业部部长、解放军财务部部长,致力于统一军队供给制度和后勤工作建设。1954年6月因病赴苏联莫斯科就医,11月28日逝世。。

第四野战军兼中南军区政治部主任
陶铸1908年1月16日生。1926年入黄埔军校第五期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参加南昌起义,在叶挺部任连长。后到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警卫团工作,参加广州起义。1928年春回湖南,任中共祁阳县委军事委员,曾在唐生智部从事兵运工作。1929年秋起,任中共福建省委秘书长、书记,漳州特委书记,省委组织部部长,福州中心市委书记,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兼宣传部长。1938年冬赴鄂中地区,组织抗日武装,参与开辟鄂中游击区。后任新四军鄂豫挺进支队代理政委。1940年任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总政治部秘书长兼宣传部部长。1945年随八路军南下支队南进,途中奉命转赴东北地区。先后任中共辽宁、辽吉、辽北省委书记兼辽西、辽北军区政委。1947年8月兼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七纵队政委。辽沈战役后任中共沈阳市委书记。1949年3月任第四野战军(5月兼华中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四野战军兼中南军区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中南局常务委员、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1950年秋调任中共广西省委代理书记。1951年后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代理书记、华南军区第二政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副主席。1955年任广东省省长兼中共广东省委书记。1956年9月被选为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1957年起任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广州军区政委。曾兼暨南大学校长、华南师范学院马列主义教研室教授。1960年起任中共中央中甫局第一书记兼广东省委第一书记,广州军区第一政委、广东省军区第一政委。1965年1月调任国务院副总理。1966年5月任中共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兼中央宣传部部长。同年8月在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上成为政治局常务委员。1969年11月30日逝世。

第四野战军副参谋长
陈光,1905年1926年,投身农民 运 动,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陈光参加了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起 义,井冈山会师后,历任红四军十师二十九团一营三连连长,三十一团排长、连长,二十八团副大队长(副营长)、大队长(营长)红一军团红四师师长,红一军团的代理军团长。抗日战争期间,陈光曾担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代师长。他与一一五师政治部主任罗荣桓一起,在晋西的隰县指挥了午城、井沟战斗,激战5昼夜,歼灭日军1000余人。抗战胜利后,陈光被任命为东北四大军区之一东满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1946年10月,东北民主联军进行了整编,将野战部队统编为6个纵队。陈光任第六纵队司令员。松江军区司令员兼哈尔滨市卫戍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副参谋长。华中军区副参谋长。1950年1月,陈光被任命为广东军区副司令员兼广州警备区司令员。

第一野战军政治部副主任
张德生(1909-1965)  陕西榆林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历任中共府谷县委组织部部长,中共甘宁青特委组织部部长,中共汉中特委宣传部部长。1935年起先后在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四方面军从事政治工作。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中共陕西省委书记,中共关中地委书记,陕甘宁晋绥联防军警备第一旅政委,关中警备区兼警备第一旅政委,中共中央西北局秘书长、统战部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任西北野战军政治部副主任。1949年任第一野战军政治部副主任,第一野战军暨西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甘肃省委书记,甘肃军区副政委,中共陕西省委书记、第一书记,陕西省军区第一政委,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二书记等职。1956年在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候补中央委员。1956年3月4日在西安病逝。

第二野战军副参谋长
曾希圣 1 9 O 4年出生,1 9 2 2年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 9 2 4年考入黄埔军校,投身到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中。1 9 2 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军委秘书长、中央军委二局局长。参加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第七师政治委员、皖南军区政治委员、中共皖江区委书记。解放战争时期,任野战军第七师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华东局国民党统治区工作部部长,第二野战军副参谋长、豫西军区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皖北区尧委书记、中共安徽省委书记、第一书记、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席、中共山东省委第一书记、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二书记、中共中央西南局书记处书记、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等职。

第十三兵团司令员
程子华,1905年6月20日生。1925年参加革命活动,192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曾任红军第五军五纵队二支队支队长。红三十五军三O七团团长,独立第三师师长,红十四军四十师师长、四十一师师长兼政委,红二十二师师长,红二十五军军长,红十五军团政委,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冀中军区政委,冀中区党委书记。领导坚持平原游击战争,指挥军民多次挫败日伪军的“扫荡”。1942年8月任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副书记、晋察冀军区副政委。1943年秋任代理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书记和晋察冀军区司令员、政委。1945年6月被选为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抗日战争胜利后,任中共冀察热辽分局书记、冀察热辽军区政委。1947年7月,所在军区转隶东北民主联军,他任该军区政委兼代司令员、司令员。同年秋任第二前线指挥所(后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第二兵团)司令员。1948年参加淮海战役,参与指挥塔山阻击战。后任第十三兵团司令员。平津战役后,曾出任北平警备司令。1949年参与指挥解放鄂西、湘西的作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山西省委书记、省人民政府主席、山西军区司令员兼政委。1954年7月任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任。1958年9月任商业部部长。1959年8月任国务院财贸办公室副主任。1960年2月任国家建委副主任。1961年1月任国家计委副主任。1965年调任中共中央西南局书记处书记、“大三线”建委第一副主任。1977年出任国家计委顾问。1978年任民政部部长,是中共第八、十一届中央委员。1982年、1987年被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是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第七兵团政委
谭启龙(1914-  )  曾用名胡志萍。1914年1月3日生,1928年春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4年1月,任少共湘鄂赣省少先队总队长。同年11月,任少共湘鄂赣省委书记、中共湘鄂赣边西北特委书记、省少先队总队长。1936年3月起,任中共西南特委书记兼西南军分区政委、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教育部部长。1937年任湘鄂赣军区政治部主任兼红十六师政治部主任,同年5月任湘鄂赣军区人民抗日军事委员会委员。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共湘鄂赣特委青年部部长、湘鄂赣红军驻平江办事处主任。1938年任中共赣东北特委书记,1939年任中共苏皖边特委(后改为苏皖区党委)书记,后任苏南区党委书记、中共皖南区特委书记。1942年7月,任浙东区党委书记兼三北游击司令部政委。1945年1月,任苏浙军区第二纵队政委。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山东野战军第一纵队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947年1月,任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副政委,政委。1948年任渡江先遣纵队政委和中共江南工委书记。1949年起,任第三野战军七兵团政委,中共浙江省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部长、浙江军区政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副主席。1952年任中共浙江省委第一书记、省人民政府主席、浙江军区政委。1954年起,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兼济南军区第一政委,中共中央华东局书记。1970年起,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福建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1972年后,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第一书记兼浙江省军区第一政委,浙江省革委会副主任、主任。1977年起,任中共青海省委第一书记兼青海省军区第一政委、青海省革委会主任、青海省人大常委会主任。1980年任中共四川省委第一书记兼成都军区第二政委和四川省军区第一政委。1983年至1985年任四川省顾问委员会主任。曾被选为中共第八、九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十、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1985年、1987年被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第20兵团政委
李井泉,1927年投笔从戎,随“八一”起义军 南征。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至1933年先后担任红军独 立第3师政委,红三军团4师政治部主任,第1、第3补充师政委, 1934年参加长征,历任中央直属纵队政治处主任,红4 方面军上 级政治科科长、红二方面军4师政委。抗日战争时期,他担任八路军120师358旅政委,率领属部北 出绥远,深入开展游击战争,转战于归绥、包头山区,粉碎了敌 人15次大规模的“扫荡”和围攻,为大青山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和 巩固,为抗日战争的胜利立下了战功。解放战争时期,他担任晋绥军区政委、第20兵团政委、入川 南下支队政委,先后领导和指挥过晋绥地区的土地革命、绥包战 役以及进军西南的战斗。此后一度与邓小平、贺龙在一起,为西 南地区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建国后,他先后担任四川省委第一书记、省军区第一政委、 中共西南局第一书记兼成都军区第一政委,期间,积极领导清匪 反霸、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发动群众大搞水利建设,重修都 江堰等;大力发展四川的基础工业和国防工业,在改变西南贫困 面貌中,政绩卓著。他是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三、四、五 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顾委常委。1989年4月24日,病逝

第2兵团政治委员
王世泰 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指挥员。生于陕西洛川土基乡黄连河村。1928年考入延安第四中学。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10月参加刘志丹领导的游击队。1932年12月起任中国工农红军第26军2团团长、第42师3团团长,率部参加开辟陕甘边苏区和历次反“围剿”。1934年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1936年任陕北省委军事部副部长,1937年初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抗日战争时期,任陕甘宁边区庆环军分区司令员,保安司令部副司令员、司令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警备3旅政治委员兼中共三边地委书记,关中军分区司令员。抗日战争胜利后,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司令员、代司令员。1947年2月起任陕甘宁野战集团军副司令员,西北野战军第4纵队司令员,第一野战军4军军长、第2兵团政治委员,后兼甘肃军区政治委员,率部参加了解放西北的历次重大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甘肃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兼省军区司令员,铁道部副部长,国家建设委员会、计划委员会副主任,中共甘肃省委书记处书记,甘肃省政协主席,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是第一至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三、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1982、1987年被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转自铁血 http://www.tiexue.net/
 
第8兵团政治委员
袁仲贤 1904.2.26~1957.2.16 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指挥员。原名袁策夷,号达三。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在广州入黄埔军校第1期学习。参加讨伐军阀陈炯明的第一次东征后,任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国民革命军第4团副连长、连长,国民政府政治训练部特别训练队队长,第8军政治部军事股股长兼宣传大队大队长,第22师营长,参加了北伐战争。1927年7月起,任第20军6团参谋长。8月参加南昌起义,任起义军第3师参谋处处长。起义军南下作战失利后,于1929年赴苏联莫斯科入中山大学学习。1930年冬回国后,到广东任东江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兼独立师师长。1933年辗转到湘鄂边开展秘密革命工作,后组建中共湘江特委,任特委书记。抗日战争爆发后,于1938年被派到范筑先部做统一战线工作,曾任高级参谋、军官教导团教育长、第2纵队司令员。次年起任筑先纵队政治部主任,八路军第115师司令部教育科科长,抗日军政大学第1分校副校长、校长,山东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军区副参谋长兼济南警备司令、第8兵团政治委员。1949年参加渡江战役后,任南京警备司令部政治委员,华东军区暨第三野战军参谋长兼南京警备司令部司令和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中国驻印度、尼泊尔大使,外交部副部长。

第十九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耿飙(1909~)中国政治家。湖南醴陵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后任湖南浏醴游击支队小队长,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师干部教导队队长,第一军团团参谋长、团长、师参谋长,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参谋长。曾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129师385旅副旅长兼旅副政委和参谋长,晋察冀军区副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方面交通处处长、副参谋长、晋察冀野战军参谋长、第十九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曾参与组织正太、青沧、保北、清风店、石家庄战役,率部参加太原、平津、兰州、宁夏等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历任驻瑞典、巴基斯坦大使,外交部副部长,驻缅甸、阿尔巴尼亚大使,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常委、秘书长,国防部部长,国务委员。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共第九、十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二、十三届中顾委常委。

第七兵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姬鹏飞(1910-2002)  又名吉洛。1926年入西北军。曾任二十六路军七十四旅军医。1931年参加宁都暴动,加入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五军团十五军军医处长,五军团卫生部部长。参加了长征。途中任军委卫生部保健局副局长、红一军团卫生部卫生主任。到陕北后,任军委后方卫生部部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军委卫生部副部长。1938年任新四军后方政治处主任兼军医处政治协理员。1940年10月任新四军苏北挺进纵队政治部主任。1941年任新四军一师一旅政治部主任。1942年8月起任一师三旅政委兼第四地委书记、第四军分区政委。1945年任苏中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抗日战争胜利后,任新四军七纵队司令员兼政委。1946年任新四军十纵队、七纵队政委,同年8月起任中共苏中区委员会书记、苏中军区政委。1947年任华东野战军十一纵队政委、华中指挥所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苏北兵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949年1月任人民解放军七兵团(后兼浙江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调外交部工作,1950年10月至1955年1月任中国驻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大使。1955年2月起任外交部副部长。1974年11月任外交部部长,外交部党的核心小组组长。1979年1月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同年9月任国务院副总理,12月兼国务院秘书长。1980年8月任国务院机关党组书记。1982年任国务委员。1983年8月兼国务院港澳办公室主任。1985年6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主任委员。他是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兼秘书长、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82年和1987年在中共十二大,十三大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

第八兵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江渭清(1910-  )  1910年11月26日生。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参加平西游击队。1929年11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0年任湘鄂赣红军独立师连政委。1931年任平江保卫队大队政委。1932年任红十六军七师团政委、独立二师四团政委。1933年任红十八军五十四师团政委。1935年任中共咏生(即平江)中心县委书记兼边区政委、湘鄂赣省苏维埃驻湖北代表团主任,中共鄂东南道委书记。1936年3月任中共西北特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1937年5月任湘鄂赣军区人民抗日红军军事委员会委员。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新四军第一支队一团参谋长、副团长,1941年初,任新四军皖南第一纵队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第六师十八旅旅长。1942年起,任十六旅政委、苏皖区党委书记、苏甫行政公署主任。1945年1月任苏浙军区第一纵队政委。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华中野战军第六纵队政委。1946年5月任六师副政委,兼中共苏中二地委书记,1947年1月任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政委,参加莱芜、孟良崮、豫东、淮海等战役。1949年2月任第三野战军八兵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解放南京后,任中共南京市委副书记。1952年起,任江苏省委第二书记、中共中央华东局委员。1954年任江苏省委书记、中共中央上海局委员。1956年起,任江苏省委第一书记兼江苏军区第一政委,南京军区第三政委、代理第一政委,中共中央上海局书记。1959年任江苏省政协主席。1961年任中共中央华东局书记处书记。1974年2月任中共江西省委第一书记、省革命委员会主任。1975年任江西省军区第一政委、福州军区政委。是中共第八、第十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委员。1982年、1987年被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第19兵团副司令员
葛晏春1902~1956.8 辽宁辽阳人。1918年参加东北军。后考入东北陆军讲武堂学习,毕业后被张学良送往日本学习军事。回国后任东北陆军讲武堂教官。1930年在张学良卫队任营长。1934年所部被改编为国民党军第105师,任1旅2团团长。1935年第105师恢复为张学良卫队,仍任团长,负责东北军总部警卫工作。1936年西安事变期间,拥护中共抗日主张,参加解决城内反动军队。1937年东北军被改编后,任国民党军第49军109师327旅旅长。率部抗击日军,在作战中负伤。后任中央军官训练团教官。日本投降后, 任国民党军热河( 今分属辽 宁、河北和内蒙古)省保安副司令,第9兵团参谋长、副司令、代司令。1949年1月,随傅作义起义,任人民解放军第19兵团副司令员。参加了太原、兰州、宁夏等战役。1951年第19兵团参加抗美援朝后,留任兵团留守处主任。1952年先后在第1、第2高级步兵学校从事教学工作。1955年任甘肃省人民政府参事。1956年8月于兰州病逝。
 
第18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陈漫远 1911.12~1986. 11.22 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指挥员。曾用名陈万源。192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1月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广西梧州店员工会中共支部书记。1929年12月参加百色起义。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7军连政治指导员、营政治委员、团政治委员,粤赣军区政治部主任,红1军团政治部敌工部部长,红15军团第73师政治委员。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三至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抗日战争初期,任八路军第115师344旅参谋长,参加平型关战斗。后任晋察冀军区第3分区司令员,中央军委第2局代理局长,晋西北军区参谋处处长,晋绥军区参谋长。抗日战争胜利后,任晋绥军区参谋长,1948年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晋绥军区司令员,华北军区第1兵团参谋长,第18兵团参谋长,参与指挥太原战役。1949年5月任第18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率部进军西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广西省政府副主席、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第一书记,北京农业大学校长,国务院农垦部副部长。1976年调任军事科学院顾问。1977~1981年任后勤学院院长。是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1982年当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86年11月22日于北京病逝。

一野后勤部司令员及政治委员
刘景范(1910-1990)  陕西保安(今志丹)人。刘志丹之弟。1928年参加革命活动,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刘志丹从事兵运活动。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先后任红军陕甘边游击队班长、中队长,西北反帝同盟军第二支队一大队副大队长。1932年起先后任保安游击队支队长,红二十六军第二团团长,陕甘边苏维埃政府军事委员会主席。1935年后任中共三边特委军事部部长,中共赤安中心县委委员、县长兼军事部部长。1936年任陕甘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兼军事部部长。1937年任中共陕甘宁省委书记。参与领导巩固发展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斗争。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陕甘宁边区政府建设厅厅长,民政厅厅长,被选为中共中央西北局委员,曾出席中共七大。参与巩固建设陕甘宁抗日大后方的组织领导工作。解放战争时期,担任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1947年3月兼任西北野战军前委常务委员、后勤部司令员及政治委员。1949年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常务委员、陕甘宁边区政府代理主席。参加了西北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政府政务院人民监察委员会第一副主任、中共党组书记,国务院监察部副部长,地质部副部长,民政部副部长等职。他是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中共八大代表。在中共十二大、十三大上连续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90年8月9日在北京因病逝世。

第二野战军后勤司令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段君毅 1910年3月13日出生,1939年8月后,段君毅同志先后任八路军一一五师独立旅副旅长,鲁西军区副司令员,鲁西行署副主任、主任,冀鲁豫行署副主任、党组书记,中共冀鲁豫第二、第八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治委员,中共豫东(水东)工委书记,冀鲁豫军区豫东指挥部政治委员。1945年10月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六纵队政治委员。1949年2月任第二野战军后勤司令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52年8月,段君毅同志任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1960年9月任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党组书记。1970年8月后,历任四川省计划委员会副主任、省革委会副主任、中共四川省委书记,铁道部部长,1978年10月,任中共河南省委第一书记、省革委会主任、省军区第一政治委员。1981年1月至1984年5月,段君毅同志任中共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北京卫戍区第一政治委员。

第三野战军后勤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刘瑞龙(1910-1988)  1926年参加中国国民党,从事秘密革命活动。1927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支部副书记。1928年春任中共南通县委委员兼城区区委书记。1929年春任中共南通中心县委书记,1930年春任中共通海特委书记。1931年后历任中共上海法南区委宣传部部长,中共江苏省委巡视员,中共江苏省委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兼军委委员等职。1933年3月到川陕革命根据地,曾被任为陕南红二十九军政治部主任。不久改任中共川陕省委宣传部部长。1935年8月任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10月任红四方面军政治部宣传部部长。1936年11月任红军西路军政治部宣传部部长。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中央安吴青年干部训练班副主任,中共豫皖苏省委委员,皖东北军政委员会书记,中共淮北区党委副书记兼淮北行政公署主任等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中共中央华中分局民运部部长兼苏皖边区政府副主席,华东北线后勤部政治委员,华东野战军副参谋长兼后勤司令部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前委委员,豫皖苏财经办事处主任,第三野战军后勤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上海市委委员、秘书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共中央华东局农业委员会书记兼华东军政委员会土地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政务院农业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中共中央华东局农业办公室主任,中央农业行政干部学校校长,中共中央华东局委员兼太湖流域水利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农业部顾问等职。是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

 

野战军后勤部,准兵团级,野战部队正军级人员   中将

第六十四军政治委员
王昭(1917-1970)化名张名权、张若冰。193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任中共平山县委驻城关特派员,平山县委书记。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北岳区第四分区地委书记,中共冀晋区党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部长,同时兼八路军冀晋军区副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四纵队政治委员,率部先后参加解放石家庄、新保安、太原、银川、兰州等重要战役。1949年1月任第十九兵团六十四军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率部参加抗美援朝作战。1952年11月任第十九兵团政治部主任。1953年3月调任中央人民政府公安部政治部主任,后任公安部副部长兼政治部主任,并兼公安学院院长。1961年春任中共青海省委第二书记,并兼青海省军区第二政治委员。1970年2月12日逝世。

第26军政委
王一平(1914. ) 1932年入党。1937年延安抗大学习,中央党校学习。任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四支队团政治处主任,八路军山东纵队政治部组织科科长,支队政治部主任,军分区政委,地委书记,山东军区4师政委,华东野战军8纵队政治部主任、政委,3野26军政委。建国后,任22军政委,3野8兵团政治部主任,上海市委组织部部长。1956年7月任市委常委兼组织部部长,市委常委兼秘书长。1963年12月任市委书记处候补书记。1965年3月任书记处书记。1976年10月任上海市革命委员会副主任。1977年1月任上海市委书记,市革命委员会副主任。1979年12月-1983年3月任市委书记,副市长,市第5届政协主席。中共8大代表,11届中央委员,12、13届中顾委委员。

二十一兵团副司令员兼五十二军军长 (起义将领)
王劲修(1901~1950)字健飞。湖南长沙人。长沙讲武堂及黄埔军校毕业。1930年任国民党新编十三师一旅旅长。1941年任国民党第十师副师长、湘鄂赣区抗日挺进军总指挥。1942年任重庆警卫军副军长。参加山西沂口战役。1946年任国民党中央干训团将官队总队长。1948年任湖南省保安司令部副司令。参与程潜、陈明仁领导的长沙和平起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参加广西剿匪。先后任省人民政府委员、解放军四野二十一兵团副司令员兼五十二军军长。
 
第十军政委
王维纲 (1903—1984) 193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党支部书记、区委书记、磁漳中心县委组织部长、中国工农红军直南游击支队队长。1932年发动领导了磁县小车社工人暴动,失败后被捕入狱。1936年被国民党政府判处死刑,在交付执行前一天,只身越狱成功,被誉为“越狱大王”。后赴延安中央党校学习,奔赴抗日前线,历任冀豫特委组织部长、八路军独立大队队长、八路军先遣支队第三大队政委、太行区五地委书记、太行区党委副书记、军区副政委、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二纵队政委、第十军政委兼川南军区政委等职。建国后,历任四川省自贡市委书记、市长,重庆市委第三书记,总工会主席,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委,全国政协常委,司法部副部长。1959年起担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是中共第七、八次代表大会代表。

第一野战军后勤部副司令员、政委
方仲如(1901-1983)  又名方廷桢。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先后在北京、渭南等地从事秘密革命工作。1926年春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同年秋,受北方党组织负责人李大钊委派到冯玉祥部队工作,在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五路军任政治处处长、中共党团书记。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被派赴苏联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30年12月回国,在上海被国民党当局逮捕,长期监禁于上海、南京、苏州等地,在狱中坚持斗争。1936年8月获释,西安事变后到西北军杨虎城部任独立旅政治处处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到延安中共中央党校任教员、研究室主任、校务部部长。后任中共中央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陕甘宁边区政府被服局局长、西北财经办事处秘书长等职。1946年10月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后勤部部长。1947年7月任西北野战军后勤司令部副司令员。1949年2月起任第一野战军后勤部副司令员、政委。后任西北军政大学分校副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中共西安市委书记、第二书记、第一书记、西安市市长。1955年1月任中共陕西省委副书记,1956年7月任省委书记处书记。1960年11月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委员。1961年11月任陕西省政协主席。1962年9月被增选为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及驻西北局监察组组长。1978年3月被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1983年6月5日在北京逝世。

第二野战军16军军长 
尹先炳  生于湖北汉川羊占口村。1930年1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冬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2军团4师连长、营长、团参谋长,参加了湘鄂川黔苏区反“围剿”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参谋长、代团长、团长,第129师新编11旅旅长兼太行军区第1分区司令员,参加了晋东南反“九路围攻”和百团大战。1941年起先后在延安军政学院、军事学院、中共中央党校学习。1945年7月任冀鲁豫军区湖西分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纵队2旅旅长、纵队副司令员,第二野战军16军军长,先后参加了平汉、陇海、定陶、豫北、鲁西南、进军大别山、淮海、渡江、西南等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贵州军区副司令员。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在中国人民志愿军任军长。1958年回国后任解放军政治学院物质保证部副部长、院务部副部长。1983年2月10日在北京病逝。  
 
第五军军长    (起义将领)
列斯肯 新疆民族军起义将领,俄罗斯族人,早年由苏联到国内发展地方武装,曾任民族军芦草沟游击队负责人,民族军果子沟骑兵三团团长,独立骑兵旅旅长,新疆和平解放时期,三区民族军派遣部队开赴新疆各地迎接西北野战军的到来。1949年12月20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将民族军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军,任命列斯肯为军长。

第五十九军政治委员
刘建勋 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起先后到天津、泊头镇做党的地下工作。1937年到山西太原,入国民军军官教导团。抗日战争爆发后到中共晋中特委工作。1938年到太行抗日根据地,先后任中共榆社、武乡县委书记、中共太行第三地委宣传部部长、组织部部长、地委副书记,太行区党委组织部干部科科长、党校校长、组织部副部长。抗日战争胜利后,任第三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1946年任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组织部干部科科长。1947年随晋冀鲁豫野战军南下,先后任江汉区党委书记兼江汉军区政委,四野第五十九军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湖北省委副书记、第二书记、中共中央中南局秘书长兼农村工作部部长。1954年任中共中央书记处第二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部副部长。1957年任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第一书记兼广西军区政委。1961年任中共河南省委第一书记兼河南省军区第一政委。1958年5月在中共八届二次会议上补选为候补中央委员。“文化大革命”中,曾任河南省革命委员会主任。他是中共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1983年4月23日逝世。

第四野战军第四十九军政治委员
刘随春  湖南平江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红三军第三师政治部中共党支部书记。1932年任第三师十一团三连指导员,军部特务连指导员。1933年入瑞金红军学校上干队学习。毕业后历任红三军团第一师政治部直属队教导员,代理组织科科长,第一团教导员,第四师十团中共总支书记,第十二团政治处主任。第十二团政治委员。同年冬任江西军区第二军分区政治委员。1934年先后任红三军团第六师十六团政治委员,江西军区独立二团政治委员兼新淦军政委员会分会主席。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作战。10月参加长征,任军委直属队政治处主任。同年12月任红三军团第四师第十二团政治委员。1935年先后任红三军团第十团政治处主任、团政治委员,第十一团政治处主任。同年10月长征到达陕北,任红军补充师中共总支书记、组织科科长、师政治部主任。1936年4月任陕北红二十九军政治部主任。参加了保卫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斗争。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留守兵团警备第二团政治处主任,警备第七团政治委员,第三八五旅政治部主任等职。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冀东军区第十二旅副政治委员,冀察热辽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第四野战军第四十九军副政治委员。参加解放东北和进军中南的多次重要战役战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第四十九军政治委员兼柳州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广西军区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等职。1952年因病逝世。

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政治部主任
孙志远(1911-1966)  原名孙秉哲。1911年10月12日生 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参加领导爱国学生运动。同年11月任共青团北平市委组织部部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被派到东北辽阳一带的抗日义勇军中工作。1932年春返回家乡,任中共定县中心县委书记,曾组织农民武装配合高(阳)蠡(县)暴动。1933年2月到东北军骑兵二师训练班任教官,后到第五十三军从事兵运工作。1934年8月被派到苏联海参崴学习。1935年2月回国,先后在沈阳,北平等地从事党的秘密工作。1936年8月被派到中共东北军第五十三军工委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冀中人民自卫军党代表,参与创建冀中抗日根据地。1938年5月任八路军第三纵队兼冀中军区政治部主任、冀中区党委常委。1942年任党校第二部副主任。1943年任晋绥军区政治部副主任。1944年任晋绥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兼中共中央晋绥分局党校副校长。1945年任晋绥野战军独立二旅政委。1946年5月任晋绥野战军政治部主任、第三纵队政委。1947年任晋绥土改工作团团长兼中共静乐县委书记。1948年7月任西北野战军第七纵队政委,1949年2月任第一野战军七军政委,同年6月任第一兵团政治部主任,参加扶(风)郿(县)、陇东等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秘书长。1952年11月调任政务院副秘书长兼参事室主任。1954年2月任中共中央财委第二、第三办公厅主任,同年10月任国务院第三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建委副主任。1956年10月任国家经委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后兼物资管理总局局长。1961年1月任国防工业委员会党组第二书记,国防工业办公室副主任,第三机械工业部部长兼党组书记。1958年5月被补选为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1959年4月被选为第三届全国政协常委。是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1966年10月11日在北京逝世。

第三野战军34军军长  (起义将领)
何基沣 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指挥员。曾用名何芑荪。生于河北藁城北席村。1919年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后在冯玉祥部任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副师长。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1929年入北平(今北京)陆军大学特别班学习,并加人中国国民党。1932年后在宋哲元部任副旅长、旅长。1933年指挥所部参加长城喜峰口对日军作战。1937年率第110旅驻守卢沟桥地区。7月7日日本侵略军侵犯卢沟桥时,指挥所部率先奋起抗击,后任师长。曾秘密前往延安,寻求抗日救国真理。后根据中共指示潜回原部队,与新四军第4、第5师建立联系。193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任国民党军第77军副军长、军长,第33集团军副司令、第3“绥靖”区副司令官。1948年在淮海战役中,与张克侠率国民党军2万余官兵于贾汪、台儿庄防地起义。1949年2月任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34军军长,率部参加渡江战役。南京解放后,兼任南京警备司令部副司令员。1954年任国家水利部副部长、农业部副部长。1955年被授予一级解放勋章。曾被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1980年1月20日于北京病逝。

第三野战军第三十五军军长   (起义将领)
吴化文(1904~1962)。1920年投入西北军冯玉祥部当兵。先后任高级教导团团长、手枪旅旅长兼济南警备司令  1938年1月吴任独立二十八旅旅长。后其部被改编为新四师,吴任师长兼山东保安第一师师长。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吴任第五路军司令兼津浦铁路南段司令。国民党整编八十四师师长。整编九十六军军长。
    1948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包围济南,在外迫内促下,吴化文终于在9月16日率2万名官兵战场起义,对解放济南起了积极作用。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对吴的义举均致电贺。同年10月,吴部被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五军,吴任军长。此后,吴率军参加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做出了贡献,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解放勋章。建国后,先后任浙江省政府委员、省交通厅厅长、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等职务。1962年4月病逝于杭州。

第四野战军五十一军政委
杨春甫 1913年生 河北任丘人,1931年加入共青团,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曾任中共保定市委书记,受党组织的派遣和黄敬同志到上海参与筹建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1937年任中共北平市委宣传部长。抗日战争时期任房(山)涞(水)涿(县)联合县委书记兼县支队政治委员,八路军第四纵队政治部宣传科长,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宣传部长,军部秘书长,平西地委书记,平北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参加了冀东大暴动和百团大战。后调任晋察冀中央分局社会部办公室主任,中共冀察区党校校长,冀察区党委宣传部长。1945年8月率冀察军区北线部队解放了华北重镇张家口市,历任张家口市委书记,市长兼卫戍区司令部政委,兼任晋察冀军区教导师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冀热察行政公署主任,东北野战军第十一纵队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第四野战军四十八军副政治委员,武汉军管会秘书长兼军政接管部部长。1949年7月任第四野战军五十一军政委。参加了辽沈,平津和渡江等重要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空军干部部部长,空军党委常委。1954年6月任国家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1958年2月任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同年任辽宁省委书记,1965年兼任沈阳市委第一书记,沈阳卫戍区政治委员。1968年5月历任辽宁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辽宁省委副书记,省委书记。曾当选中共八届代表,第九届,第十届中央委员。

第三野战军30军政治委员
李干辉 1904.4.15~1974.3.3 原名李清。192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香港等地从事工人运动,参加过省港大罢工和广州起义。1929年被派到南宁广西警备第4大队做兵运工作,参加百色起义。1931年7月随红7军主力转战到中央苏区,任红7军55团政治委员。1932年春入瑞金红军大学学习。后任红3军团7军21师政治委员、中央警卫师政治委员,参加了第三至第五次反“围剿”。长征中任红3军团第5师政治部主任、第13团政治委员,与团长彭雪枫率部参加攻克娄山关、遵义城战斗。后任红32军政治委员、红二方面军红军大学政治部主任。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抗日军政大学大队政治委员。1940年调新四军,曾任苏中军区第2分区政治部主任、第3分区副政治委员,参加巩固发展苏中抗日根据地的斗争。解放战争时期,曾任华中野战军第6师政治部主任、苏北兵团第12纵队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30军政治委员,参加了济南、淮海、渡江、上海等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苏南军区副政治委员。1953年后曾任上海市监察局局长,中共上海市委副秘书长、监委副书记。1974年3月3日于上海病逝。

第三野战军特种兵纵队政治委员
张凯 1913.10.20~  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指挥员。原名张运涵,又名张文焕。1928年参加本县游击队,1929年3月编入中国工农红军。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10月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3军团1师政治部青年股股长、军团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第5师15团政治委员,第12军34师政治部主任,红军总医院政治部主任,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任中央军区卫生部政治部主任、独立第3团政治委员。曾在赣粤边地区作战中被捕,1936年6月出狱。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政治部组织部副科长,第1支队1团政治处副主任,新四军政治部组织部、江北指挥部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第2师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新四军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部长兼直属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新四军兼山东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山东野战军、华中军区、华东军区政治部副主任,苏北军区政治部主任兼苏北兵团政治部主任,第三野战军特种兵纵队政治委员,华东军区暨第三野战军政治部副主任。参加苏中、宿北、鲁南、孟良崮、淮海、渡江、上海等战役。1954年底起,调任国家卫生部副部长,民政部副部长、顾问。

第四野战军五十一军军长   (起义将领)
张轸,字翼三,河南罗山人,早年留学日本。他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先后任国民革命军第6军第56团团长、第18师师长、南京城防司令、长沙警备司令等职。抗日战争期间,他曾任国民党军110师师长、13军军长、66军军长以及第11、第14集团军副总司令、国民党第十九兵团司令、河南省政府行署主任等职,参加过台儿庄战役、武汉外围保卫战、隋枣战役以及入缅作战等。1949年5月,他在武汉率部起义,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9年8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1军军长。同年9月作为解放军第4野战军代表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长,河南省体育运动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政协常委、副主席,省军区副司令员等职。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解放勋章。

第一野战军第四军政治委员
张仲良(1907-1983)1931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中共耀县特支书记、区委书记、县委书记。历任第三路游击大队政治委员,红二十六军第一团政治委员。因省委在“肃反”中犯扩大化错误,一度被捕。党中央率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才被释放。随后被派到关中地区工作,任独立三团政委,1937年初任陕甘省军事部副部长。陕甘省撤销后,任关中分区军事部部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关中军分区司令员,警备司令部副司令员,教导一旅政治委员。抗战胜利后任联防军副政委,陇中分区司令员、地委书记、专员。西北野战军第四纵队政治委员。第四军政治委员,1949年9月调任青海省委书记,兼省人民政府副主席,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1950年春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委员。1953年任青海省人民政府主席、省军区司令员。1954年5月调任甘肃省委书记,第一书记,兼省政协主席、省军区政委。中共八届候补中央委员。后任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处书记,甘肃省委第三书记。江苏省委书记处书记。1977年10月任江苏省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1978年任江苏省革委会副主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83年2月逝世。

第一野战军第九军政委
张仲瀚(1915-1980)河北沧县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河北民军司令员、冀中军区津南抗日自卫军司令、八路军一二O师津南自卫军司令员、三五九旅七一九团团长。1944年冬奉命随三五九旅南下,任支队长、军分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旅长、师长。建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军政委和第三兵团政治部主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政委、新疆军区副政委、农垦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顾问。1980年3月9日在北京病逝。

第一野战军第19军政委
张邦英(1910— ) 陕西省耀县人,1927年加入共青团,同年转为中共党员。1933年组织发动耀县农民暴动。先后任第三路游击指挥部政委,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副议长,陕甘边革命委员会工会主席,中共陕南区委第一书记,延安警备区政委,八路军第120师第359旅政治委员,中共晋绥分局书记  第一野战军第19军政委, 陕南军区政治委员,中共中央新疆分局第三书记,华北局候补书记,民政部副部长,中顾委委员

第三野战军第20军政治委员
张震球(1907—1974) 广西人。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时期,留任红军团政治委员。1934年10月参加长征。1937年7月参加抗日战争。先后任新四军第三师第九旅政治部主任、副旅长、淮北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华中军区第七军分区司令员等职,率部在淮北地区开展抗日游击战争。抗战胜利后,参加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历任20军政治委员、国务院劳动部人事教育司司长、国家科技协会书记处书记等职。1974年8月7日在北京逝世。

第三野战军第33军军长
张克侠 1900.10.7~1984. 7.7 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指挥员。1923年于保定军官学校毕业 。1924年到广州 ,在孙中山的大本营军政部任科员、兼陆军讲武学校教育副官和队长。1925年第一次东征时任营长。1927年初任国民革命军第2集团军师参谋长。1929年7月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奉命重返西北军。1937年任国民党军第29军副参谋长兼师参谋长,在该军从事兵运工作。“七七”事变后,任第6战区司令部高级参谋、副参谋长。1938年任第59军参谋长,协助军长张自忠指挥部队与日军作战。后任第33集团军参谋长、副总司令,在国民党军队中积极开展抗日工作。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徐州绥署第3绥靖区副司令官。奉命在所部上层人物中开展反对内战、策动起义的活动。1948年在淮海战役中,与何基沣率国民党军2万余官兵于贾汪、台儿庄防地起义。1949年任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33军军长,率部参加渡江、上海战役,后兼任淞沪警备司令部参谋长。1950年后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农林部部长、国家林业部副部长。1955年被授予一级解放勋章。曾被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1984年7月7日于北京病逝。

第二野战军第十八兵团政治部主任
胡耀邦 1915年11月20日出生,1929年加入共青团,1933年9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当时他先后在湘东南特委、湘赣省委和中央苏区从事青少年工作。1934年10月,他随中央红军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三军团政治部做民运工作和青年工作。后任少共中央局秘书长、组织部长、宣传部长,积极开展陕北革命根据地的青年工作。抗战时期,他曾任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政治部副主任、瓦窑堡一大队政委、中央军委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冀热辽军区代理政治部主任、晋察冀军区第四纵队和第三纵队政治委员、第十八兵团政治部主任,先后参加领导了张家口、石家庄、太原和宝鸡等战役。1949年冬,率部参加解放西南的进军。在与国民党反动派的决战中,他坚持以毛泽东同志的战略思想武装广大指战员,加强部队思想建设,发挥我军政治工作的巨大威力,英勇战斗,为夺取解放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解放初期,胡耀邦同志担任川北区党委书记、川北行政公署主任和军区政委。1952年后,他任团中央书记、第一书记。1962年,他带职下放,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处书记兼湘潭地委第一书记;1964年底,任中共陕西省委第一书记、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二书记。1977年3月担任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12月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1978年12月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书记,随后任中共中央秘书长兼中央宣传部部长。1980年2月,在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上,他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总书记。1981年6月,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他当选为中央委员会主席。1982年9月,在党的十二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第一野战军第六十九军政治委员
林铁 川万县人,早年曾入北京中国大学、中俄大学等校学习。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赴法留学。曾任中共留法委员会委员、训练部部长、书记。1932年赴莫斯科列宁学院、东方大学学习。曾任中共东方大学中国支部支部书记。1935年回国。后任东北军第五十三军中共工委书记、中共河北省委委员、北岳区党委委员兼民运部部长和组织部部长、北岳区党校校长、中共冀中区党委书记兼冀中军区政委,第六十九军政治委员等职。建国后,任中共河北省委第一书记兼省军区第一政委、河北省省长、河北省政协主席、中共中央华北局第三书记、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中共中央组织部顾问、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顾委委员等职。1989年9月17日在北京逝世。

第三野战军20军政治委员
陈时夫1913~1953.8.11 原名程时福。湖北阳新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少共福建省委组织部部长。1934年10月参加长征,任中国工农红军第1军团1师政治部地方工作科科长。到陕北后,任共青团陕北省委组织部部长、书记,中共环县、庆阳县委书记,陕甘宁省委组织部部长。1937年底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1938年到皖浙赣地区任中共特委组织部部长。1939年起任新四军挺进纵队政治部主任、江南指挥部新编第6团政治委员、苏北指挥部第2纵队政治部主任,第1师2旅政治部主任、代理政治委员,中共苏中第2地委书记兼苏中军区第2分区政治委员、第1地委书记兼第1分区政治委员,参加了郭村、黄桥等战役战斗。解放战争时期,任苏中军区政治部主任,中共苏中区委员会副书记,华东野战军第6纵队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第1纵队副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20军政治委员,先后参加莱芜、孟良崮、淮海、渡江、上海等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司法部副部长,最高人民法院华东分院副院长、党组书记。1953年8月11日于上海病逝。
 
第二野战军第十七军政委
赵健民(1912-  )  曾用名吴培强。山东冠县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该校任中共支部书记。1933年7月起,任中共济南市委北区巡视员、市委书记。1935年冬起任中共山东省工委组织部部长、代理书记。1936年5月任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部长兼济南市委书记。1938年被派往鲁西,在聊城抗日游击司令范筑先部工作,并曾任中共鲁西特委书记。1940年5月所部编入八路军第一二九师新编第八旅,曾任营长。1942年起,任冀鲁豫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1937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任中共冀鲁豫区党委副书记兼冀鲁豫军区副政委。1947年7月起任冀鲁豫军区司令员,指挥所部参加鲁西南战役。1948年率军区主力部队参加睢杞战役。后参加淮海战役。1949年2月任第二野战军第十七军政委,8月兼任军长。参加了渡江战役。任西南军政委员会交通部部长,曾兼任中央人民政府铁道部西南铁路工程局局长。1952年12月调任铁道部副部长。1955年1月起,任中共山东省委第三书记、山东省省长、中共山东省委监委书记。1956年9月被选为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1963年4月后任中共云南省委书记处书记、省人民政府党组副书记。曾任云南省政协副主席。1978年4月起任第三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1981年12月起任该部顾问组组长、航天工业部顾问。1982年9月、1987年11月被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第一野战军第22兵团副司令员兼第9军军长     (起义将领)
赵锡光(1901~1955),男,汉族,云南保山县人,1949年9月25日,与陶峙岳、包尔汗等新疆军政人员率新疆国民党部队起义。国民党新疆警备副总司令、南疆警备司令兼整编第42师师长赵锡光随陶峙岳率所部起义。12月29日,其整编第42师就地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军,隶属第22兵团建制。赵锡光任第22兵团副司令员兼第9军军长

第一野战军第4军政治委员
高锦纯 1912.5.11~ 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秋转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红26军43师4团连政治指导员、骑兵团政治委员,红15军团骑兵团政治委员,参加了陕甘苏区第一、第二、第三次反“围剿”和直罗镇、东 征、西征战役。抗日战争爆发后,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8年6月任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3军总指挥,八路军山东纵队第5支队司令员、第5旅政治委员,中共胶东特委、胶东区委军事部部长,参与领导创建胶东抗日根据地。1944年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解放战争时期,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警备1旅旅长兼政治委员、关中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关中地委书记、西北野战军第4纵队警备1旅旅长,第一野战军4军10师师长、4军副军长兼参谋长、4军政治委员。率部参加西北1949年春季战役和陕中、扶郿、兰州等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新疆省政府副主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第一副主席,国务院粮食部副部长,甘肃省第五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

第一野战军后勤部副部长
黄静波(1919-  )  1919年7月7日生。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支部书记、区委书记,游击队指导员。1935年任少共陕北特委巡视员,陕北省委儿童局书记。1936年任少共中央少先队训练部副部长、少共陕北省委宣传部部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入延安中共中央党校学习。1937年冬任中共绥德中山镇城区委书记。1938年任中共绥德县委书记、中共米脂县委书记。1939年任中共清涧县委书记兼县长。1943年任陕甘宁边区政府粮食局局长。1944年起任陕甘宁边区政府委员、财政厅副厅长。1947年任西北野战军后勤司令部供给部部长兼政委。1949年6月任第一野战军后勤部副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一野战军暨西北军区后勤部政委。1950年秋任中共甘肃省委委员、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兼党组书记,甘肃省政府委员、财政厅厅长兼党组书记。1955年10月任粮食部副部长兼党组副书记。1959年1月任中共陕西省委委员、副省长。1962年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1965年9月任辽宁抚顺矿务局露天煤矿副矿长。1978年5月任广东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1979年11月任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副省长兼秘书长。1983年任青海省省长、中共青海省委书记。1988年4月被选为第七届全国政协常委。

第三野战军33军政治委员
韩念龙 1910.5.3~ 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指挥员。原名蔡仁元,曾用名蔡廉。“九一八”事变后曾参加学生抗日救亡运动。1935年起在上海从事工人运动。193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崇明工委委员兼游击总队政治处主任、崇(明)海(门)启(东)常备第3旅政治部主任。1941年起,任新四军第1师3旅9团政治处主任,南通警卫团政治处主任、副政治委员,苏浙军区第3纵队8支队政治委员,曾参加反日伪军“清乡”斗争。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野战军第8纵队政治部主任、野战军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华东野战军第4纵队10师政治委员、纵队政治部主任,第三野战军33军政治委员。率部参加莱芜、孟良崮、淮海、渡江、上海等战役。1949年8月任淞沪警备司令部副政治委员。1950年10月参加抗美援朝,做战俘工作。1951年起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巴基斯坦和驻瑞典大使,外交部部长助理兼办公厅主任,外交部副部长、顾问。1982、1987年被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第四野战军第53军军长   (起义将领)
彭杰如 资僧 湖南益阳 1897~1983 国民党新编第七军军长,第一兵团副司令官 中将 第53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3军是以解放战争时期在长沙起义的国民党军保安部队为基础改编而成的。1949年11月人民解放军第1兵团奉命正式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1兵团,以第3军为主,将第2、第3军合并,改编为第21兵团下辖的第53军。彭杰如任军长

第二野战军14军政治委员
雷荣天 1915.10.3~ 曾用名王济群。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山西太原从事进步学生运动。1937年任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军政训练班中共支部书记。1938年起任山西青年抗敌决死第3大队政治指导员、第3总队政治主任、第1纵队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纵队直属队总支书记,在晋东南一带坚持抗日游击战争。1941年起任决死第1旅25团政治委员,太岳军区第4分区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初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纵队第13旅政治委员。1947年率部参加汾孝、晋南攻势等战役。同年8月随陈(赓)谢(富治)集团南渡黄河,挺进豫西开辟解放区,率部攻克渑池、灵宝等县城。后任豫西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参加了淮海战役。1949年2月任第二野战军14军政治委员,率部参加渡江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公安部第2局局长,地质部第3局局长,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

第四野战军两广纵队政委
雷经天。1904年5月24日出生。1925年初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5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曾任大厦大学党团支部书记。不久到广州,任黄埔军校政治部宣传科科长。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第六军政治部宣传科科长。1927年任第十一军二十四师六十团党代表,参加南昌起义。后任二十四师党代表。1928年2月到广西从事秘密革命工作。同年6月任中共广西特委常委。1929年曾任中共广西省委代理书记,同年8月任广西省农民协会主任,9月任中共右江特委书记。12月组织领导右江(百色)起义,任右江苏维埃政府主席。1930年10月因反对中共中央领导人命令红七军北上攻打城市的错误决定,被免去特委书记和主席的职务,11月被开除党籍。后随红七军转战桂黔湘粤赣。1931年4月红七军在江西永新召开第二次党代会,传达了反立三路线精神,此时恢复了他的党籍。同年7月随红七军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参加第三次反“围剿”。后在“肃反”中遭受诬陷,又被开除党籍。1934年10月随红一方面军长征。1935年10月到陕北后,重新入党,并曾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粮食部任科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庭长。后任代理院长、院长。1945年初中共中央为其1930年被错误地开除党籍平反,按1925年入党恢复他的党籍。同年4月列席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期间被任命为八路军南下第三支队政委。抗日战争胜利后,率部到东北。1946年初调任中共晋察冀中央局秘书长。1947年8月任华东野战军两广纵队政委,率部参加济南、淮海等战役,后参加解放华南地区的作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广西省人民政府副主席。1950年6月任最高人民法院中南分院院长。1956年任上海华东政法学院院长。后任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1959年8月11日病逝于上海。

第三野第二十一军政治委员
廖志高(1913-  )  曾用名王平、王子修。四川冕宁人。1934年4月在该校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支部书记。1935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随军长征,先后任红军总政治部地方工作部干事,中央直属警卫营地方工作组组长、总支委员,中共四川省工委副书记兼中共重庆市委书记,中共川东特委书记,中央组织部干部处副处长。1947年任中央直属支队政治部主任,随毛泽东、周恩来等转战陕北。1948年5月到河北平山西柏坡后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干部处代处长。三野第二十一军政治委员。建国后,任中共西康区党委书记、西康省人民政府主席、西康军区政委,中共中央西南局委员。1953年后改任西康省委书记、省长、省军区政委。1955年任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处书记、省委第三书记。1960年任中共中央西南局书记处书记。1965年任中共四川省委第一书记,成都军区第二政委、省政协主席。1974年后,任中共福建省委第一书记,省政协主席、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主任、福州军区政委、福建省军区第一政委。是中共第八届(二次会议补选)、第十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委员。在中共第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