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大石城酒店查询:汉语新诗鉴赏(7)芒克?徐明德?简政珍?白灵?伊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8 09:22:56

汉语新诗鉴赏之七

芒克/徐明德/简政珍/白灵/伊蕾

 

芒克(1950-),原名姜世伟,北京人。著有诗集《心事》、《阳光中的向日葵》、《芒克诗选》、《今天是哪一天》等。

 

雪地上的夜

 

雪地上的夜

是一只长着黑白毛色的狗

月亮是它时而伸出的舌头

星星是它时而露出的牙齿

 

就是这只狗

这只被冬天放出来的狗

这只警惕地围着我们房屋转悠的狗

正用北风的

那常常使人从安睡中惊醒的声音

冲着我们嚎叫

 

这使我不得不推开门

愤怒地朝它走去

这使我不得不对着黑夜怒斥

你快点儿从这里滚开吧

 

可是黑夜并没有因此而离去

这只雪地上的狗

照样在外面转悠

当然,它的叫声也一直持续了很久

直到我由于疲惫不知不觉地睡去

并梦见眼前已是春暖花开的时候

 

(选自《今天》,1975年版)

 

[赏析]

芒克是一位追求诗歌文本粗粝、野性、驳杂的“天然”之态的诗人。有人曾说,“如果说振开(北岛)写诗是思想,那么芒克写诗则是呼吸”(徐晓《〈今天〉与我》)。“呼吸”一词正贴切地概括了芒克诗歌的原生态风貌。

《雪地上的夜》突破了一贯以“月色朦胧”、“花好月圆”等诗意的笔触来雕琢粉饰夜晚的滥俗的流行套路,用富于想象的比喻,漫画式地将事物的显著特征彰显出来。“雪地上的夜”是诗人所要描绘的事物,而他又非单纯写景,只是以一句简单的诗句勾勒出冬夜冷峻犀利的基调,以及潜伏在内的压抑与孤寂之感。诗人打破常规地将黑夜比喻为“一只长着黑白毛色的狗”,瞬间将静态的夜动态化。“月亮是它时而伸出的舌头,星星是它时而露出的牙齿”,这些比喻渗透出戏谑嘲讽的意味,颠覆了“月亮”与“星星”在人们心中那神圣皎洁的形象,凸显了诗人对冬夜的鄙夷厌恶情绪,也描绘出冬夜不为人知的凶狠丑恶的面目。

“这只被冬天放出来的狗”,“警惕”地围绕着“我们的房屋”转悠,还用北风呼啸般的嚎叫声将人们从安睡中惊醒。令人厌恶的“狗”以威胁的姿态向人们逼近,挥之不去地将人们包围。激愤的诗人终于忍不住“推开门”,挺身而出,坚决反抗,“对着黑夜怒斥”,全诗的情感曲线由此走向巅峰。诗的最后一节让紧张的局面趋于和缓,那只狗依然在“转悠”,并不因诗人的愤怒而退却离去。诗人此时笔锋一转,写到:“当然,它的叫声也一直持续了很久∕直到我由于疲惫不知不觉地睡去∕并梦见眼前已是春暖花开的时候”,全诗由先前的烦躁愤怒、绝望迷惘的情感基调转向柳暗花明的欣慰,显示着新的生机与希冀。

诗人用简单精练的语言、富于个性的表现技巧,将本体与喻体之间的距离拉大,丰富奇异地表现了冬夜的可恶凶残,暗示出那个特殊年代的黑暗绝望的气氛。诗的末尾用梦境带给全诗一丝浪漫的味道,是迷茫生活中的一抹希望和光明。  (北地)

 

 

徐明德(1950-),江苏赣榆人。现任江苏省作协《扬子江》诗刊执行主编。著有诗集《迷舟》、《徐明德短诗选》、《我站了一千公里》等。

 

我站了一千公里

 

肩与肩的磨擦,

脚和脚的拥挤,

汗味、烟味的熏烤,

燥热、烦闷的夹击……

在这充满希望充满烦恼的列车上,

我站了一千公里!

(一千公里啊,

还不到行程的二分之一)

总算有了一个座位,

柔和与舒适托起我酸痛的身体。

整整二十小时的疲劳骤然袭来,

我真愿把生命的三年

换取这片刻的小憩……

呀!一位汗水满额的妇女,

背着那么沉重的行李,

她艰难地挤进车厢,

怀中的宝贝却笑得那样甜蜜。

(座位上几双善良的眼睛

无奈地、痛苦地闭起)

一道庄严的命令

闪过我昏沉沉的脑际,

疲惫的身子

从座位上骤然弹起——

快,给年轻的母亲,

给希望,给未来

腾出一个舒适的位置。

让婴儿明亮的瞳仁

摄下军人的形象,

让这浓缩了的社会懂得:

军人的生活中

最多的是:站立!

 

(选自徐明德诗集《我站了一千公里》)

 

[赏析]

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上海《萌芽》杂志上的一首获奖诗作,作者是位年轻的军旅诗人。诗来自真实的生活:“我”回乡探亲途中,在拥挤的车箱里忍着烦闷、燥热“站了一千公里”以后,仍然给一位抱小孩的妇女“让座”的感受。诗的篇末有这样的句子:“快,给年轻的母亲,/给希望,给未来/腾出一个舒适的位置。/让婴儿明亮的瞳仁/摄下军人的形象,/让这浓缩了的社会懂得:/军人的生活中,/最多的是:站立!”著名诗人公刘读了以后,曾欣喜地加以评说:“诗风是健康的,朴实的,明朗的,充满了军人的使命感……'站立'二字,胜过了一千句一万句口号。我很欣赏这样的结束,这不是结束,而是真正诗的开始,作者把我们带到了这首诗以外的另一首诗当中去了。”公刘还据此阐发他的诗歌主张——诗人从生活中攫取和提炼典型情境的必要性:“人们往往认为,恩格斯的关于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的见解,仅仅是针对小说、戏剧等大部头说的。我却以为不然,诗,特别是抒情诗,同样应该注意典型意义的发掘,鉴于不少同志的忽略,这种发掘似乎还必须加以强调。”

事隔多年,在一次有众多全国知名诗人参加的诗歌朗诵会上,《我站了一千公里》的作者徐明德亲自朗诵这首诗,充沛的诗情、浓郁的诗意和鲜明的节奏,同样受到了听众的称赞,其中也有诗坛前辈贺敬之的热情鼓励。贺老对徐明德说:“我早就读过这首诗,很好!今天才跟作者对上了号。你应该坚持走这条路,继续'站'下去,站一千公里,站一万公里,站成一座山峰,站成诗的神女峰!”同贺老一样,我对诗人徐明德的“阅读”,也是从这首优秀诗作开始的。因此当我打开最近出版的徐明德诗集《我站了一千公里》的时候,便很自然地联想到作者用这首“旧作”的题目来命名新诗集的真正含义。它似乎在向今天的读者表白:早已转业回到地方的诗人(徐明德现在江苏省作协工作),在经历了多年的诗潮起伏、诗坛风雨以后,仍然不忘以“站立”的姿态回答生活与文学的召唤,仍然以彰显时代精神和历史使命感的自豪与自觉,来作为自己诗歌追求的标帜。对照一部分诗歌作品滑向疲软、平庸、颓唐而跌入广大读者冷淡甚至厌弃的窘境,人们有理由发问:诗歌仍然是“站立”着的吗,还是萎靡不振地“躺倒”了? “站立”和“躺倒”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存状态”所刻画出来的,正是诗歌自身的“生命轨迹”,实际上也是诗歌创作者不同的人格精神与内心世界的投影,当然也包涵了他们用以填充或支撑自己诗歌品质的“美学要素”。

(叶彤)

 

 

简政珍(1950-)台湾省台北县人。台湾亚洲大学文理学院院长。著有诗集《季节过后》、《失乐园》等多种。另有诗学专著《台湾现代诗美学》等。

 

 

午夜,当人的脉搏

随着霓虹灯起动

一把火寂寞得想

一览人世风景

 

一楼,甫刚睡眠的国四学生

揉眼皮,找眼镜

不知怎么一回事,直到

所有的升学参考书

在火中变成升腾的舞者

还不知道

怎么安排心得

 

二楼,误以为火焰敲门是

警察临检,一对男女

慌乱中以衣服

包裹相互亵渎的语音

然后争相

赤裸夺取燃烧中的窄门

 

三楼,一个年轻的母亲

抱着婴儿,背对

进逼的火影,茫然

看着闭锁的铁窗

和街上捡拾生活的小猫

 

四楼没有人迹

眼见日历一张张成灰

墙上的挂钟停下来默哀

 

火焰兴致地跃上

五楼时,单身的老人

正翻个身,梦着

战火和晚霞

一个小偷

及时剪断通往顶楼的铁栅后

从容投入

清冷的夜色

 

(选自诗集《当闹钟与梦约会》,作家出版社2006年版)

 

[赏析]

此诗是简政珍的代表作,以火拟人的手法高妙而快速地浏览人世的风景,尤其是人在面临灾难时处境和采取的行为是此诗关注所在。诗中的每一楼彷佛按年龄分层,越底层越年轻,面对的困境越贴临自身。诗分六段,分别写了国四生(初中毕业的重考生)、裸身男女、母子、猫、单身老人、和小偷,由少至老,由一楼到五楼分布,越往上火越旺,处理灾难的方式却越从容,小偷则是串门者由顶楼逃逸。

诗一起笔的首段即预告了火的无情,而且有人醒觉时已全栋着火。二段写考生所关心者无非前途,“所有的升学参考书”一语讽刺了社会强压在学子身上的教育体制。三段写青年男生沉迷情色却心有罪恶感,面对火灾还以为是警察临检,暗讽此项临检形式对男女私领域的干涉。四段写男主人不在或阙如时,母子或母女临乱无助、又无法逃生的场面,结果是“看着闭锁的铁窗/和街上捡拾生活的小猫”,一在内无助、一在外无依,中间却隔着攸关生死的“铁窗”,写出了社会众多不可思议的人生荒谬剧。五段写空屋着火,家俬却在。六段写老人陷在今昔不分的火的回忆中,末几句却是能从容离去的小偷。此诗将台湾诸多?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如走马灯般快速展现,藉表层暗刺内在万病丛生、简单中隐含复杂的人生轮回,颇值深思。  (白灵)

 

 

白灵(1951-),本名莊祖煌。祖籍福建惠安人。曾任台湾诗学季刊主编五年。著有诗集《后裔》、《大黄河》等。另有诗论集《一首诗的诞生》等多种。

 

爱与死的间隙

 

未被蝴蝶招惹过的花

难知何谓诱惑

 

不曾让尖塔刺穿的天空

如何领会什么是高耸

 

没经暴风爱抚过的云

岂易明白何为千变何为万化

 

而遭思念长吻住的爱啊

一分钟竟比一个峡谷宽

 

有谁能搭起一座桥

在这一分钟与下一分钟之间

 

或者就跳下那相隔的间隙吧

看能不能逃脱,自她双唇夹住的世界……

 

(选自1996年6 月《台湾诗学季刊》第15期)

 

[赏析]

白灵在这首诗中,以六个意象静静交代爱的诱惑:“未被蝴蝶招惹过的花/难知何谓诱惑”、“不曾让尖塔刺穿的天空/如何领会什么是高耸”、“没经暴风爱抚过的云/岂易明白何为千变何为万化”、“而遭思念长吻住的爱啊/一分钟竟比一个峡谷宽”、“有谁能搭起一座桥/在这一分钟与下一分钟之间”、“或者就跳下那相隔的间隙吧/看能不能逃脱,自她双唇夹住的世界”,其间显示刺穿的痛,情的难以捉摸,思念的漫长,等待的无奈,欲的无可逃离。六个意象交迭出现,这是“意象派”诗人的特征。

“爱”与“死”的纠葛原该是轰轰烈烈的戏剧,即以蝴蝶招惹花而言,可以有许多不同的招式,许多不同的响应,衍生出许多不同的演义,诗人可以仔细去描绘那些惊心动魄的细节,招惹其它的蜂蝶。但是即使面对这种可以激烈的场景,白灵却以“冷处理”的方式创作意象,创作冷凝的意象,留下许多读者想象的空间。

这首诗中,白灵还使用许多错综的通觉技巧,如以一分钟与一个峡谷比宽,以一座桥的空间感与分及分之间的时间感相触碰。这首诗中,白灵也创造了许多想象空间,如双唇夹住的世界到底有多大的空隙?白灵还带领读者做着逆向思考的练习,蝴蝶与花到底谁招惹谁?尖塔与天空到底谁高耸?是云造成暴风雨还是暴风雨使云忙乱?因与果之间的顺与逆,白灵刺激着读者敏感的脑神经,介入性逼使读者思考。  (萧萧)

 

 

伊蕾(1951-),原名孙桂贞,天津人。著有诗集《爱的火焰》、《爱的方式》、《单身女人的卧室》、《伊蕾爱情诗选》等。

 

黄果树大瀑布

 

白岩石一样砸下来

砸碎大墙下款款的散步

砸碎“维也纳别墅”那架小床

砸碎死水河那个幽暗的夜晚……

砸碎那尊白腊的雕像

砸碎那座小岛,茅草的小岛

砸碎那段无人的走廊

砸碎古陵墓前躁动不安的欲念

砸碎重复了又重复的缠绵失望

砸碎沙地上那株深秋的苹果树

砸碎旷野里那幅水彩画

砸碎红窗帘下那把流泪的吉他

砸碎海滩上那迷茫中短暂彷徨

 

把我砸得粉碎粉碎吧

我灵魂不散

要去寻找那一片永恒的土壤

强盗一样去占领、占领

哪怕像这瀑布

千年万年被钉在

 

(选自《诗神》,1986年第2期)

 

[赏析]

这首诗剽悍有力地传达出对生活真谛执着追求的决心。

女诗人将贵州省的黄果树大瀑布比喻为“白岩石”,瀑布像“白岩石一样砸下来”。由于“白岩石”这一喻体与瀑布在色彩上契合、质感上相近,诗人便匠心独具地将流动的液体的瀑布比喻为坚硬的固态的“白岩石”,无形中强化了瀑布雄浑厚重的力量与惊天动地的气魄。为了完善这个比喻,诗人锦上添花地使用了“砸”这一充满力度的动词,诗歌情感的激流犹如瀑布从万丈悬崖“砸/下/来”,使读者感受到充分的冲击力。“砸/下/来”的“岩石”从高空坠落,有力地“砸碎大墙下款款的散步∕砸碎‘维也纳别墅’那架小床∕砸碎死水河那个幽暗的夜晚……”诗人精心地选择了瀑布所砸碎的对象,如虚写的“砸碎古陵墓前躁动不安的欲念∕砸碎重复了又重复的缠绵失望”,实写的“砸碎沙地上那株深秋的苹果树∕砸碎旷野里那幅水彩画”。这些意象虚实相间,蕴含深意,从中可窥见诗人内心汹涌着的惆怅悲凉。诗人借如白岩石般的瀑布否定了生活中种种无谓的苦闷彷徨,以及幽暗躁动的欲念,精神空虚的奢靡繁华等令诗人鄙夷的现实情调。

第二节里诗人进一步强化情感,敞开心灵向瀑布呐喊:“把我砸得粉碎粉碎吧”,执着地渴求在肉体粉碎之后寻找精神的升华与重生,“要去寻找那一片永恒的土壤”。那片“土壤”将祛除现实人性中的一切狼藉与幽暗、猥琐与堕落,只有充满激情与力量的自由畅悦。诗人要像“强盗”一样蛮横霸道地去“占领”,即使“像这瀑布∕千年万年被钉在∕悬崖上”,也要充满激情地追求自由高洁的生命真谛。

诗人巧妙地以新颖的比喻并引入“砸”这一动词作为诗眼来进行酣畅淋漓的抒情。同时,在结构上诗人别出心裁地将诗首的“砸下来”与诗尾的“悬崖上”进行竖排,一字一行,产生了瀑布般一泻千里气势恢宏的动态视觉效果。  (沙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