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转奇侠百度百科:哲学与人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4 19:14:03
 傅佩荣先生以简易浅显的方式,介绍了哲学这门课程的脉络。并非人人都得成为哲学家,但每个人都应具备基本的哲学修养,应该努力培养思考习惯,掌握整体观点,确立价值取向,力求知行合一。本书通俗易懂,文字耐人寻味,若能依序而行,可获得完整的认识。

  哲学与文化传统相关,又与实际人生无法脱节,因此研究哲学的人总希望在两方面有贡献:一是借着学习西方重新诠释中国;二是把哲学落实到生活中,发挥指引作用。

  哲学是今日大学的一门学科,在理论上有一定的历史传承与主流系统。仔细分析其中的主要课程,我们发现它的架构与内容都以西方哲学为依归,这是考虑概念与理论之清晰性、完整性及连续性时,所做的选择。但是,由于哲学与文化传统相关,又与实际人生无法脱节,因此我们研究哲学的人最后总是希望在两方面有所贡献:一是借着学习西方而重新理解及诠释中国;二是要把哲学落实到现代人的生活中,发挥指引的作用。

  先就“落实”一面来看,大致有两个层次。一是为各门学科提供基础性的反省,是要由哲学角度,深入剖析及评价这些学科的基本概念、主要判准与命题,以及其中的预设。其次,哲学对一般人有何意义?日常生活表面看来,并不需要哲学。但是,人生难免有面对“选择困境”的时候,此时就须依赖一套价值观了。其实,人人心中都有一套价值观,只是未曾经过反省,以致无法显示指引作用而已。哲学所提供的方法与架构,可以帮助人“化隐为显”,直接而有效地思索人生意义。

  身为中国人,研究哲学的任务之一,是要重新理解传统中的理念,试图提出新的诠释,以求再生活泼的力量,使今日国人可以取为价值观之依据,得到安身立命的善果。譬如,儒家对人性的看法与道家对自然界的看法,是否只是描述现实状况,甚至只是幻想中的乌托邦?这些问题若不辨明,我们如何可能又何必一定接受儒家与道家?由此观之,中国人必须明白什么是中国人,同时也须了解什么是人。

  就哲学而言,它的任务是三方面的:一要澄清概念,二要设定判准,三要建构系统。若是概念未能澄清,大家各说各话,无法沟通,也无法反映真实世界,更不可能积极朝着理想去改造一切。其次,人有自由,能够选择也必须选择,那么价值观的判准何在?哲学要探讨各家各派的预设及命题,尤其要注意其中与人生有关的部分,因为这些地方稍有差错,后果将十分严重。然后,哲学家要把自己的解释建构为一个系统,既有中心思想,又能涵盖复杂的事象与理论。

  哲学不能改善我们的物质生活,但是却能让我们明白生活的意义,因而活得更有滋味。人的理性可以向外探索,也可以向内反省,更可以超越内外与主客,达到合一的境界。这一切又须由知与行互相配合,在不断的努力下,培养智慧、发现真理、印证价值,使生命表现为充实、圆满、和谐、快乐的历程。

  培养智慧

  如果问我:“哲学是什么?”最简单的回答是:“培养智慧、发现真理、印证价值。”这三句话需要分别加以说明。

  希腊戴尔菲(Delphi)神殿上所镌刻的“认识你自己”,在此发出耀眼的光芒。跨过这一门槛,我们就接触到“智慧”了。智慧与知识的差别有三:一、智慧是主体的,知识是客观的。知识必须设定对象,力求探讨明白,以便掌握或运用;智慧则出自主体觉悟,因时制宜,随机而行,灵活生动,看似没有规则,其实最有原则,切合生命的要求。二、智慧是普遍的与统合的,好像看出宇宙充满生机,无一物是隔绝孤立的,人生则构成整体,是呈现价值的过程。三、智慧是根本的与究竟的,见无常知有常,见生知死,死又不是生之结束,即使死是生之结束,亦非生之目的所在。由此观之,谁能拥有智慧?恐怕只有神明了。凡人只能“爱好及追求智慧”。

  哲学在西方名为“Philosophy”,原义即是“爱智”。这是一个历程,与人生共存并进,不断展现更高的境界。哲学是一门非常特别的学问。若要勉强定义,可以说:“哲学是要以理性探讨宇宙与人生的根本真相,从而指引现实生活、评估文化生态。”就人人希望得知宇宙与人生的根本真相而言,“哲学思考”可以说是人的本性。

  发现真理

  宇宙万物始终在变化生灭之中,到底有没有恒存不移的本体?我们经由感官所得的现象,到底是不是事物本身的真相?即使是吾人思想中的概念,又能表达多少成分的本质?这些问题都与哲学有关,我们可以由“发现真理”这个角度去探讨。

  真理主要指称“真实之物”,希腊文的原意即是“揭开”(A-letheia,Discovery)。揭开假象,得知真相。人生是一个不断发现的过程,发现不是发明,因为真实之物原本就在那儿。然而,如何去发现呢?又如何保证自己的发现不会错误呢?

  就发现的对象是外界事物来说,我们没有绝对的把握,因为人与外界的沟通,主要仍须凭借感官,而感官未必可靠。更重要的是,即使开拓眼界,肯定自我是心物合一的,再依自我去认定外界一切事物的存在,我们所得到的仍然止于“相对的真理”。在此,“相对”有二义:一是相对于“认识主体”所拥有的真理,二是由于自我与外界之物都是相对的,在这两方面本身都没有终极的存在理由。正因为这种真理是相对的,所以必须精益求精,日新又新。正因为人只能得到相对真理,所以必须谦虚为怀、谨慎为上。

  不过,我们还是想问:到底有没有绝对真理?若以真理为真实之物,则问题转而成为:到底有无绝对真实之物?试作反省如下:

  放眼四顾,宇宙之中只有两种存在:一是大自然,二是人间世。大自然循环不息、变化万千,人间世兴衰存亡、徒呼奈何。这两者都是相对而有限的,以哲学术语来说,就是它们的本质“并不包含存在”。它们没有必然存在的理由。既然如此,它们的存在就需要一个基础,或者需要一个解释。这个可以解释的基础,它的本质“必须包含存在”,即:它不可能不存在,它是永远存在之物,它也就是绝对真实之物。

  因此,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最后会遭遇“绝对真实之物”。人的语言无法适当加以描述,或者只能以否定的方式去描述,说它“不是这个,不是那个”,因为它是支撑一切又涵盖一切的绝对者。绝对者必是独一无二的。心灵抵达此一概念、此一实体或此一境界,自然不再执著于相对的知识与真实之物。哲学意在帮助我们明白由相对走向绝对的必要性,以及由绝对看待相对时,心灵的解脱与自在。

  印证价值

  我们用以分辨是非、善恶、美丑、真伪的标准是什么?这种判准是外在的还是内在的?是社会加于个人身上的,还是个人内心原本有其根据的?

  人间世的价值判断虽是约定俗成的,但与个人内心所向往的未必不能相应。问题在于个人必须回归内心,真诚体验,使行为的动机与动力能够出于自我。否则即有随俗浮沉、遗忘自我之危险。其次,价值必有层级,真善美无一不是如此。因此,人生朝向价值的奋斗是永无终期的,必要抵达至真、至善、至美而后止。未臻此境,心中即感不安。何以不安?这属于人性论的问题,意思是:人在行动时,虽有选择之自由,但是人性本身的结构使人的内心会发出自我期许及要求,指向更高尚的价值世界。若无此一人性,则人的自由只是能力高强的动物之任意妄为的借口而已。


  不过,印证价值并非只是一种内在的要求或压力,它也能带来人格的提升与人生的快乐。人的尊严何在?在于他的人格是一切价值的主体,在于他可以实践价值,促进人我之间的和谐与正义。真正的快乐必有内在的源头活水,而不是全依外在的评价与肯定。只须忠于自己,问心无愧,就会自觉充实,无待于外,再也没有更大的快乐了。

  因此,哲学的理念是“知行合一”。培养智慧可以使主体启蒙开悟,体认生命的要义;发现真理则要求从相对界超越到绝对界,务期明白主体与客体合而为一的道理;印证价值则须落实于日常生活中,使生命由平凡趋向伟大,因为人原本是为了成就他的伟大而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