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七雄武将:名家谈语文学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03:09:37
叶圣陶谈语文学习

申士昌
叶圣陶,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出版家。他的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在读者中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叶圣陶又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教育家,他担任过小学、中学、大学教师,桃李满天下。他在语文教育领域,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语文教育思想可用“博大精深,纵贯古今,横通中外,中国特色”16个字来概括。
1979年4月下旬,我怀着对叶老崇敬的心情来到他在北京的寓所,请他为我们几位同仁创办的《学作文》报题词。叶老当时已是85岁高龄,视力很差。为了语文教育事业,他左手拿着放大镜,右手握着毛笔,十分工整地写下了朴实无华、发人深省的肺腑之言:“作文是用笔来说话。作文要说真话,说实在的话,说自己的话,不要说假话,说空话,说套话。”这既是对“十年动乱”盛行的说假话、说空话、说套话的不良文风的有力批判,又为广大中小学生作文指出了明确的方向。我们把叶老的题词刊登在《学作文》创刊号上,叶老的题词给这个新生刊物的编者、作者、读者以很大的鼓舞和鞭策。
叶老关于作文训练的教育思想是一贯的。1980年国庆节,他为《作文选读》题词:“作文课是练习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要说的意思。模仿不是好办法,抄袭是自己骗自己,我恳切希望小朋友们记住这两点。”1982年9月13日,叶老在“外空探索”征文发奖会上说:“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需。说话、作文必须老实,又必须说得清楚,写得明白。如果说虚假的话,那是不道德的。……作文是一个学生各科学习成绩,各项课外活动以及平时思想品德的综合表现。”1983年1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叶老谈到1982年高考作文题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时,再次强调要作文,更要做人;临场作文也要提倡说真话,说实在的话,说自己的话,反对言不由衷,用假话骗人。
叶老不仅重视端正文风,而且十分关心端正字风,端正学风,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他在《改变字风》一文中说:“学生写字大多潦草,也是人们常常皱着眉头说起的。……必须赶快改变这个局面,造成写字端正的风气。”  “所谓端正字风,说得具体些,无非个个字笔画清楚,间架匀称,整幅字行款整齐而已。”他还指出:写字撩草,不仅是写字的问题,而且是学习态度的问题;端正不够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自然会把字写好。
叶老特别强调,学习语文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他说:“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到能够‘行’的地步,才算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略谈学习国文》)他列举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包括查阅工具书,做卡片、文摘,从内容到形式作分析解剖,提要钩玄,把握要旨,读书的序跋、看目录,培养语感,辨察言外之意,发现并指出文中疏漏或错失,写读书笔记,设疑置问,咬文嚼字等;良好的写作习惯包括精密观察并仔细认识生活,有条有理的推理、判断,正确的语言表达,先写提纲,认真修改,说真话、实话等;养成良好的听话和说话的习惯包括准确无误地听取人家的话,恰当地评判人家的话,用恰当的话表白自己意见,平心静气地进行讨论等。他在《认真学习语文》中语重心长地说,“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亏,想改也不容易。”
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反映了语文学习的客观规律。如果我们认真地按照叶老的话去做,那么,一定会大幅度地提高语文学习的质量。

原载《语文快餐》(哈尔滨),1998.5.

勤劳是做人的根本,是做学生的根本
魏书生

从1979年开始,我们班级黑板的北侧,每天都要写一条新的格言。同学们轮流做这件事。有一天,轮到了杨奕同学,她只写了8个字:“勤劳是做人的根本”。我觉得这8个字道出了人生真谛,便引导大家以这8个字为题目,写作文,写了一次又一次。
“勤劳是做人的根本”、“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本来这都是人生最简单不过的常识,是学生应该遵循的最基本的规律。
但近几年,面对浮躁、喧嚣的社会,个别人急功近利,宣传一些违背基本规律的所谓“学习窍门”、“得高分诀窍”,什么“边玩边学的有大成绩”、“老实勤奋型的没有大出息”,什么“边吃零食边看书记忆效果最好”、什么“边吃喝玩乐,边学习看书是现代学生的标志”、什么“勤奋型的人落伍了”、“聪明人不当老‘刻’”。
有一段时间这些论调甚嚣尘上,以致班级个别同学也傻乎乎地跟着这帮子标新立异的“文人”们去讽刺刻苦的同学,去挖苦勤劳的同学,去指责勤奋、批评努力。
有的懒同学还劝勤奋的赵军:“聪明型的学生都不太用功,像你这样的男同学,全校才3名,你若像女同学那样勤奋,那就没什么后劲了。”
勤奋的赵军听了这话,觉得也有一点道理,堂堂男子汉,是不能像女同学那样勤奋,于是赵军变得比过去贪玩了。
个别记者、写文章的人,在报道少年大学生的事迹,报道某省高考状元时,也常把着眼点放在宣传他们的聪明上,把他们搞得神乎其神,有的小报甚至还把“少读书,少学习,多唱,多跳,多玩”鼓吹成学习经验。
班级内否定勤奋的糊涂认识在潜滋暗长,为纠正这种不良的潜流,我组织大家写了“勤劳是做人的根本”的系列文章,召开了“聪明来自勤奋”的讲演会。
文章中,班会上,大家搜集了大量的材料,澄清了个别同学的糊涂认识。
人世间,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作家,大凡有成就的人都是勤劳的人。只有个别政客,可以凭着投机取巧,弄到比较大的官帽戴,但那也只是名气大而已,像刘邦、康生什么的,即使弄一顶皇帝帽子、副主席帽子,也谈不上对人类有贡献,任何一位对人类有贡献的人,都认为勤劳是做人的根本。
另一类人,监狱里的犯人,绝大部分都是妄想不劳而获的人。追寻他们犯罪的思想根源大都不承认勤劳是做人的根本,而要靠别的方式去获取名利地位,以致走上犯罪道路。
勤劳与否真是判断一个人究竟是人还是“兽”的最要紧的标志。
学生也是这样,聪明而勤奋的学生,会变得更聪明,更爱学习,更正直。
聪明而不勤奋,或过去勤奋后来懒惰的学生,会变得自私、贪婪、作弊,会产生许多不劳而获的愚蠢的想法。
不太聪明但勤奋的学生,即使考不上大学,将来参加工作,凭着自己的勤奋也能站稳脚跟,甚至办大公司,做大事。
不聪明而又懒惰的学生,必然成为家庭的负担,将来到社会上便是社会的负担。
科技大学少年班的学生够聪明了吧!但个别的还荒废了学业,原因不是别的什么,就是原来勤奋后来不勤奋了。
绝大部分科大少年班的学生取得了出色的成绩,他们自己和他们的老师总结成功经验时都觉得,最重要的一条,是因为他们付出了比一般少年更多的努力和心血。
科技大学第七期少年班学生陈冰青,因为特别土气,在校时有个绰号,叫“老饼”。进校时,“老饼”的人学成绩就像他土气的绰号一样不起眼。然而,“老饼”在少年班3年的主课平均成绩高达94分。
他获得科大最高荣誉奖——郭沫若奖学金,并提前两年参加中美联合招收赴美物理学研究生考试,以全国第二名的佳绩被美国第一流的普林斯顿大学录取。
“老饼”的诀窍是勤奋。他每天背着一个鼓鼓囊囊的书包,在校园的“三点一线”上大步流星。一次,他因英语摸底考试不理想,就自制许多词汇卡,挂在床前床后,每晚的美国VOA教英语节目一到,他就抱着收音机到校园的草坪上收听,即使是阴冷难耐的冬日也一如既往。后来,“老饼”终于成了少年班里公认的“英语活字典”。
现在科技大学做教授的冯珑珑,是第三期少年班毕业生,大学3年就学完5年的课程,并以优异成绩考取天体物理学博士。他说起自己的成长过程,一再强调刻苦的重要性,脑子灵也得勤奋。
伟人的成功更是来源于勤奋。
司马迁写《史记》花了15年。
司马光写《资治通鉴》花了19年。
达尔文写《物种起源》花了20年。
李时珍写《本草纲目》花了27年。
哥白尼写《论天体的运动》花了37年。
马克思写《资本论》花了40年。
歌德写《浮士德》花了60年。
牛顿在剑桥大学30年里,常常每天坚持工作十六七个小时之久。富兰克林说:“礼拜日是我的读书日。”达尔文说:“我相信,我没有偷过半小时的懒。”
华罗庚说:“我不否认人有天资的差别,但是根本的问题是勤奋的问题。我小时候念书时,家里人说我笨,老师也说我没有学数学的特别才能。这对我来说,不是坏事,反而是好事。我知道自己不行,就更加努力经常反问自己:我努力得够不够?”
托尔斯泰说:“天才的十分之一是灵感,十分之九是血汗。”
爱迪生说:“有些人以为我所以在许多事情上有成就,是因为我有什么‘天才’,这是不正确的。无论哪个头脑清楚的人,都能像我一样有成就,如果他肯拼命钻研。”  “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
班级同学经过写系列作文、演讲比赛,搜集了大量的论据,同学们发自内心地认识到:怀疑“勤劳”的人,是糊涂人;向学生鼓吹玩乐,讽刺“勤劳”的人,是别有用心的人。只有勤劳,才使猿完成了向人的过渡,也只有勤劳,才能使人类完成由低层次的人向更高层次的人的过渡。
现代中学生要取得好成绩,必须坚定不移地相信:“勤劳是做人的根本,是做学生的根本。”

(《初中生学习指导》1999年10-3期)


在读书中积累,在读书中发展
——关于“读书"积累"发展”的语文教改实验
吉林教育学院  毓明笠
语文学习,归根结底,要引导学生读书,这已经成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探索一条使学生在读书中积累,在读书中发展的语文教学之路,对于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是非常有意义的。因此,我们在1998年9月,提出了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为目的的“读书"积累"发展”的语文教改实验课题,并选择了吉林大学子弟中学这一可以为学生读书提供良好环境的学校进行实验,选择了年轻肯干、敢于探索的杨宏杰老师作为实验教师。三年来,杨宏杰老师为这一研究课题做了大量的工作,使我们看到了学生自主阅读之后在语言能力上的发展,在思想认识上的发展,以及在健全人格上的发展。
一、在读书中积累学生的语言
语文学习的重要目的,是使学生学会使用祖国语言,那么,一个人使用语言的能力是怎样形成的呢?我们大家都知道这样一个事实,就是孩子在3岁之前的语言学习,其速度是突飞猛进的,而进入学校之后的书面语言学习,却“少慢差费”得惊人。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索:怎样才能提高学后书面语言学习的效率?心理语言学家克拉申指出:“人们使用语言的能力(包括使用外语的能力),主要不是通过学习(leaning)获得的;而是习得(acquisltion)的。”也就是说,要使学生获得母语书面语的能力,必须使学生大量积累书面语的语言材料,而读书,正是学生积累书面语言材料的最好手段。因此,在整个实验中,我们一直坚持让学生在读书中进行积累:积累语言,积累生活.积累思想。
1.增加识字量,丰富词汇量,增强学生的知识积累
我们认为,学汉语,一要认一定数量的字,识字量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一个人的基本文化素质。考虑到学生不同的识字水平,杨老师把扩大识字量的任务交给学生自己解决,让学生自编识字教材,把自己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的所有生字随时记录下来,自己动手查字典,注音释义。这一活动贯穿于初中整个三年。为鼓励学生识字、练字,还不定期地搞一些查字典、词典比赛。通过这一活动,学生的识字量大大增加,从而为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奠定了基础。
  2.背诵古典诗词,鼓励掌握成语,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
 我们常常有这样的体验,儿时读过和学过的许多东西,往往到成年后才能真正理解它。语文教学真正对学生的语文能力发挥作用,往往并不在教学的当时,而在教学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对于这一点,我国古代有许多精辟的论述。汉代扬雄曾于其《答桓谭论赋书》中把自身的写作能力习得经验总结为:“能读千赋,则能为之。”唐代杜甫则为我们留下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千古名句。清代唐彪在其《读书作文谱》中则对语文能力习得规律作了更为具体的总结:“阅者必宜博,经史与古文时文,不多阅则学习肤浅,胸中不富。”“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作文时吾意欲所言,无不随吾所欲,应笔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竭。”在实验中,为了丰富学生的语言仓库,在初中一年级,开展了一周一诗、一周一成语的活动;把文学爱好者组成小讲师团,学生自找资料,自备教案,自己为同学讲解。这一活动,大大激发了一些爱好读书的同学的热情,他们一方面急于把自己已有的知识介绍给同学,另一方面又迫切需要新知识来充实自己。同时,还要求班上每个同学都备有诗歌、名著、成语等摘抄本,自己设计封面,并且要在自己所摘各项内容的旁边写出简要体会,班级不定期评比,看谁的积累雄厚,比谁的“学识”渊博。经过三年的时间,全班大多数同学都能背下诗歌200余首。
3.参加社会实践,增强学生的生活积累
美国著名教育家华特"B"科勒涅斯有一句名言:“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把读书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初中三年中,开展了军训活动、农村实践活动、去北京参观学习等活动,每个寒暑假,都要布置一些社会实践作业,让学生走到社会生活之中去,激发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兴趣,锻炼学生对社会敏感间题的关注能力。通过社会实践,学生了解到长春市民最关心的一些热点问题:如环境污染问题、失业下岗问题、青少年升学就业问题、医疗保险问题等,而且也开始动脑筋思考该如何解决,真正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来。
二、在读书中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育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学生的发展要从识字、阅读起步,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21世纪,是信息骤增的社会,也是阅读的社会。因此,在读书中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长期以来,课堂阅读教学一直处于一种封闭的状态,学生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阅读,而是被动地接受老师或教学参考书上对文章的解读。我们认为,要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就必须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实现学生的自主阅读。在这方面,杨老师主要采取了以下方法:
1.改革现有教材,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首先,大胆地改革现有教材。杨老师把选择教材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哪些课文应该删掉,哪些课文应该重点研读,哪些课文可作一般性阅读,都由学生和老师共同商定。在这一过程中,杨老师注意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辨别能力,使学生能够在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中选择自己应该重点阅读的书籍。
其次,把学生带到图书馆中去自由阅读。未来的社会是高度信息化的社会,阅读教学仅以课本为单一的教学内容肯定是不够的。为了丰富学生的读书内容,杨老师把阅览室、图书馆作为课堂、教室,每周安排一节自由阅读课,让书架上的图书成为学生的语文课本,让学生之间的研讨和交流代替老师的讲授。从而,为学生拓宽了视野,形成了一套开放性的语文教学体系。
2.以讨论式学习为主,让学生自主思考感悟
阅读是学生发展的需要,学生通过阅读来吸收知识,学习语言,开阔视野,使思想更具体、更充实,为认识和理解新问题提供依据,同时阅读中吸收的语言材料和思维材料,为表达作了必要的心理准备。从这一阅读的本质出发,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必须变深入分析为培养悟性,充分发挥阅读教学应该发挥的作用。
杨老师在教学中,让学生在读书中发现自己,并鼓励学生在读书中有独到见解。有些见解也许偏颇,但却是学生深思熟虑的结果。
3.开展语文活动,让学生自主进行语言实践
三年以来,杨老师组织了大量的语文活动,如识字竞赛、成语竞赛、赛诗会、辩论会、诗歌朗诵会、作文比赛、课本剧大赛等。另外,学生还自办文学社、自办刊物,如五班的《风吹青藤》,六班的《第五季节》。这些刊物的主编、附主编、编辑、排版等都是学生自荐当选,从约稿、组稿到刊物出版也全是学生自己负责。这样的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认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促使学生关心杜会,关注热点问题,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
4.以感悟式学习为主,引导学生接受中华民族精神的熏陶
科学无国界,而语言是有国界的,是属于民族的。教学民族语言,实际上是在传播、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在塑造未来的国魂。
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往往过多地强调了学习语言的形式,而忽视了内容。但语言的形式和其内容是密不可分的,没有了内容,也就没有了语言的形式。语言不仅仅是表达的手段,而且具有塑造人的功能。人的思维、整个精神都离不开语言,语言是构造我们的精神世界和整个世界的重要形式。我们学习母语,知言养气,读书美身,理所当然地要接受中华民族精神的熏陶,体验我们的民族精神,发扬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让学生为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如杨老师在进行散文《胡同》一文的教学时.就文中提到的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学生不仅找到了恰当的切入点,如饮食、建筑、服装、绘画、音乐等,而且还高度归纳出了中西方文化的重要区别——如东方比较注重集体智慧的体现,而西方更加注重个性的张扬;东方比较讲究形式,而西方则更注重实用等等。通过读书,使他们学会了理解和宽容,开始了自我价值的深深思考。
原载《中学语文教学》(京),2001. 10.


吕叔湘谈语文学习
申士昌

吕叔湘先生是我国语言学界的一代宗师,也是著名的语文教育家。他曾在中学、大学任教。1998年4月9日逝世,享年94岁。
1984年9月初,就当年的语文高考试题和全国中学生语文知识竞赛事,我专门采访了吕先生。在此之前,1978年3月,吕先生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当前语文教学中的两个迫切问题》一文,尖锐地指出中小学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用占总课时百分之三十的时间学习语文,却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这次采访,就从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用较少的时间取得较好的成绩谈起。怎样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呢?
首先是明确语文学习的目的是培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他说,理解能力包括对字义、词义的理解。汉字不同于音素文字、音节文字,它是语素文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任何一种文字都是代表有声语言的,汉字就是以汉语为基础而产生的记录汉语的符号体系。吕先生从语言与文字相互关系的角度,明确地指出语文学习“应该语言和文学并举,以语言为门径,以文字为重点,达到语言和文字都提高的目的”。吕先生强调要加强记忆、背诵和思维的训练,不断积累语汇,重视口语和书面语的训练,打好坚实的语文基础。
其次,使用语言的技能要经过反复实践才能形成。吕先生说,使用语言是一种技能,跟游泳、打乒乓球等技能一样,具有正确和熟练两个特点。“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以及一切技能都是一种习惯。凡是习惯都是通过多次反复的实践养成的。”所以,要养成认真认字、写字、字斟句酌的习惯,克服念错音、写错字的毛病。吕先生主张学习语法不要把注意力局限在名词术语和形式的辨认上,而要把重点放在用法的探讨上,更重要的是养成自己的观察和分析语言现象的习惯。吕先生说:“语言这种活动,从头到尾就是不断选择的过程。即便是一句极其简单的话,也还是有选择字眼的问题,选择语调的问题。复杂一点的话就要选择从哪里说起,怎么一步步接着说下去,取得自己希望取得的效果……语文水平的高低,其实就是能否自觉或不自觉的连续做出最好的选择。”
再次,培养书面表达能力。吕先生说,外国考语文,不考作文,这在我国行不通。他主张升学考试可以考作文,但分数比例不必太大。吕先生提出,作文考试要给学生的语文学习以正确的导向。他说,学生作文有一种普遍的毛病是内容空洞。针对这种情况,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要明确“题中应有之义”,会按照作文的要求搜集材料。另外,要针对内容杂乱的毛病,多做些编写作文提纲的练习,以自己写为主,也可以集体讨论,理清思路,这样写作就顺理成章了。还有,由于作文上的毛病有许多是共同的,大家在老师的指导下集体评改一两篇比较典型的作文,不仅可以做到“旁观者清”,而且可以达到互相启发、共同提高的效果。吕先生还提到:“到了中学特别是高中阶段,首先要求作文有实实在在的内容,少搬公式,少说废话;要求内容安排得好,有条理,有层次,不颠倒错乱,不乱用‘因此’‘但是’等等,也就是说要有逻辑性。然后才是词句问题,要求用词恰当,句子通顺而不呆板。最后看它有没有错别字,以及字写得是否清楚端正。”吕先生对练习作文的这番话是从实际出发的,很有针对性,他对中学生做作文提出的要求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大家不妨试试,相信定有成效。

(《语文快餐》1998年第4期))



优秀学生谈语文学习
语文学习中的记性、韧性、悟性
—— 一位高考“状元”的自述
任羽中
    “记性、韧性、悟性”这六个字是四川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历史学家李成良赠给我的,这是他二十年来治学经验的总结,我也一直视若珍宝,把它当作自己的座右铭。我想,如果考“状元”有什么秘诀的话,那么有这六个字就是了。在我们的语文学习中,这“六字真言”尤其有价值。
一.记性
大家都反对死记硬背,这是对的。仅仅从应试的角度来看,光靠一点背死书的功夫也肯定没戏。读书就是要把书读活,要能读出书里边和书背后的道理。可惜有时候我们“矫枉”太“过正”了,就出现问题。我知道很多中学生压根儿就不去背书,要背的话也就背背数理化公式和英文单词,对那么多的唐诗宋词、绝妙好文是不愿意去理睬的,这样怎么行呢?脑子里没有足够的积累,一提笔写文章就是满篇的空话,或者干脆咬一个钟头笔杆,这不仅在考场上要吃大亏,就是平时谈吐之中也会让人瞧不起的。黄庭坚说“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僧”,我们只有努力积累知识,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才可能达到“腹有诗书气自华”。
我的经验就是多背一些书。我们的高中语文课本里边就有很多文章值得终身铭记。比如《涉江》,这是选人中学语文课本的一篇骚体诗,读起来真是有妙不可言的感受。我不仅是记住了许多精美的句子和传世的箴言,而且在精神上受到了陶冶,因为这诗篇之中,不仅有语言的美,还有音乐的美,更有人格的美!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人的记忆能力是有差别的,有的同学记性好,过目不忘,有的则要笨一点,常常脑筋短路,我就属于后者。比如背《琵琶行》和《长恨歌》这样的长诗,就感到吃不消。但只要自己肯老老实实地下苦工夫,一天念它个十遍二十遍,那就功到自然成了。大家看《射雕英雄传》,里边有一个情节就是老顽童逼郭靖背《九阴真经》,郭靖是个笨人,可念了八九十次之后也能成诵,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每天早晨有40分钟左右的“早自习”时间,这个时间千万要抓住,晨读效果是最好的。这段时间不要拿来做题,要拿来背书。
还有一点要提出的是,很多同学不喜欢朗读,总是抱着书本埋着头默默地读或念。我则更喜欢找个僻静的地方大声朗读,声音越大越好,感情越充沛越好。我现在还记得高考第一天的早晨,因为太紧张,6号夜里没有睡好(这其实很正常,大家都会紧张,关键的是你不要因为自己的紧张而背上什么包袱),所以头昏得要命。这时候才6点过一点,天还没有完全亮开,我就拿了一本上海古籍社的《古文选读》到阳台上去高声朗读,从《报任安书》、《报孙会宗书》到《出师表》,越读越觉得精神振奋,那么多古人高大的形象都在眼前浮现,自己也禁不住觉得“高大”了起来(笑)。最后读了一个多钟头,大汗淋漓,刚起床的抑郁、焦躁一扫而光。以这样的状态来参加高考,应该是很不错的。
“记性”二字在我看来还有另一层含义,就是要广泛的涉猎,要向“博闻强记”努力。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一点点东西是绝对不够的,现在的高考也要求我们知识面要广一些。我们应该多读一点,多记一点。
二.韧性
“韧”字里边是有无数文章可作的。1998年的高考作文题就是“我选择了坚强”或者“我战胜了脆弱”,这也就有“韧”的意思。我认为任何人想要成功,都绝不能离开持之以恒、锲而不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韧劲。
“韧性”特别体现在学习持之以恒上。我觉得学习上最好要有一个比较细致的计划,每天该干什么,要达到怎样的目标,自己都应该有数。比如课外阅读,很多同学都知道其重要性,可往往不能坚持,把大好时光白白的丢掉了。我在高二时订了一个读书计划,每天临睡前用30一60分钟读课外书,即使除夕之夜也没有中断。结果两年下来,我把《史记》的“列传”“本纪”“世家”读完了,把朱东润先生编的《历代文学作品选》和翁伯赞先生编的《中国史纲要》读完了,还读了《福尔摩斯探案集》(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读侦探小说真是最好的休息)等一大堆“闲书”,这个“成绩”的得来不是靠废寝忘食,而是靠每天那雷打不动的半点钟!所以郑振铎先生就讲,“不怕做得少,只要天天坚持做,最终一定有成绩”!
韧性的另一种表现是不服输,不怕跌倒,失败了绝不气馁。大家读书考试难免有许多挫折,有时甚至遇到很大的失败。有的同学基础不是太好,成绩老是考不上去,或者在一个不太让人满意的中学读书,各方面都不如别人,于是就失去信心了。其实逆境往往更能锻炼人,所谓“苦心人,天不负;有志者,事竟成”,古往今来的英雄人物多半都是起于艰难困苦的,读书也一样。一定要有信心,一定不能放弃努力! 
三.悟性
所谓“悟性”似乎不大好捉摸。王国维先生讲的“古今成就大学问大事业者”经历的“三境界”中,第三境界即“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也就是讲的“悟性”。我以为一个学生,如果有比较扎实的基本功,有比较广宽的知识面,又肯动脑筋想问题,那么他肯定会处在更高一些的“境界”中,他也往往可以有那种豁然开朗的感受。这大约即是有悟性了。
    “悟性”的得来,除了勤奋苦读之外,还要培养怀疑精神,要善于结交学习上的朋友,后两点是非常要紧的。
    “怀疑精神”说白一点就是要多提问题。“提问题”其实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能够提出问题,尤其是有价值的问题是了不起的,这需要有一定的知识准备,有比较缜密的思维,并且对问题已有了相当的领悟。举个例子,《论语"微子》里写子路问荷蓧丈人:“子见夫子乎?”丈人回答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这句答语一般都被理解为对孔子的批评,可仔细一想,老先生和子路刚一见面:怎么一开口就斥责别人的老师呢?果他极为鄙夷孔子,又怎么会对萍水相逢的孔门弟子礼敬有加,又是杀鸡备酒,又是留宿呢?这个矛盾之处该怎么解释,我至今没有找到答案,猜想可能是中间有脱漏的句子。但为了找答案,我仔细读了好几种《论语》的注本,收获是很大的。
     再举一个例子。1999年高考历史试卷中有一个题是关于“洋务运动”评价(这个题出得好极了),我从报纸上看到以后,马上想起自己高中时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当时我对历史课本上的有关论述感到疑惑,比如都说中法、中日两次战争之后,“洋务运动”就“破产”了,可我认为仅仅损失两支舰队并不意味着满盘皆输,“洋务运动”给中国造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近代工业布局,引进了无数的新思想、新技术、培育了两个全新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这怎么能说“破产”了呢?我带着疑问读了陈旭麓先生的有关著作,读了《近代史研究》、《历史研究》上的相关论文,结果也获益匪浅。我想如果让我来答1999年的高考历史题,应该也能拿一个不错的分数。
    学习上交一些朋友是很有好处的。中国古代的大学者非常注重与朋友交流切磋,因为如果独学无友的话,只能导致孤陋寡闻。我在这点上也有切身的体会。我有几个很好的朋友,他们要么以文采见长,要么数理化特别好,还有的和我一样酷爱文史哲,和他们在一起往往对我有很大的帮助。大家互相交流信息、启发思想,而且互相鼓励、开展竞争,这样学习上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我认为一个脱离于群体之外,光是埋头死读书的做法并不可取,读书也需要“对外开放”。
    作者简介:
    任羽中,1980年1月生于四川资阳。1998年四川高考文科第一名(总分626,其中语文138分,)四川省三好学生。现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专业学习,北大“明德”奖学金获得者。
                                    原载《北京教育报》2000。7。19

学习与应试

许雪琼

我着重谈谈语文的学习与应试。
上中学以后,科目繁多,但语文一直是我最少担心,也是成绩最好的科目。我想这得益于小学开始严格的学习与训练打下的基础。语文最重日积月累,这已是人所共知。小到字、词,甚至拼音标点,大到作文,无不是点点滴滴积聚而成。因为对语文一向兴趣很浓,所以每节课都听得很投入,也很有收获。课余时间只要每天花上十几分钟把当天内容看一遍就够了。其实语文的学习最自然轻松。平时甚至是在看电视、听广播的时候,也可以积累语文知识。处处留心,则会常有收获。
课内的学习之外,还应在课外多看书。我最喜欢的是学到哪一篇课文,便找来与此有关的一些书来看。譬如学到苏轼的诗词,便找了苏轼的《赤壁赋》诸文,甚至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或有关宋朝的书来看。这样对课文了解更深入,对作者也有了较深的认识,因此也增加了文史知识,做起来不难。而高中课余时间多,也开始有自己的看法,是大看课外书的好时光,不可错过。因为对文学艺术的爱好,使我课余大半部分的时间都用来看书,从中国古代诗词曲赋到西洋名著,只要心有所动,便沉湎其中。即使不求甚解,也是很好的享受,充实了高中生活。因为读的多是文学作品,所以培养了对语文的语感,对于作文,更是大有裨益。
课本之外的参考资料,我用的是《语文报》和广东的《语文月刊》。《语文月刊》相伴中学六年,每期必看,而《语文报》则是高三才开始看的。这两份报刊内容丰富生动,又容易接受,信息性也很强,对高考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利用学习的边角时间,看看这两份书报,既增长了知识又怡情悦性,使我对语文的感情越来越深。
能学还必须会考。有平时的积累垫底,语文的考试总是比较轻松。最重要的是谨慎小心。做前边的选择题时更应如此。一看到试卷,便马上进入角色,认真看题,选择时多考虑课本与此有关的内容,仔细揣摩,上下求索,再确认答案。遇到棘手问题,也应冷静,多从不同角度考虑,甚至猜测。到了最后,即使不懂,也决不留白。第二卷的现代文阅读,是容易失分的地方。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是平时多读、读透。而在考试时,首先应通读全文,再带着问题细读,回答问题时,时时扣紧材料。解题还应高屋建瓴,从全文角度考虑,注意上下文语境,而不能断章取义。回答填空题,则应牢记从材料中找答案,切忌臆测拼凑。
作文是语文考试中的重头戏。作文当然更与平时的积累有关。平时应多阅读,多练笔。看书看报时应注意积累材料,诸如事例,名言警句应作摘抄,优秀作文选也应多看。每次考试前把积累的材料浏览一遍,说不定可以帮上大忙。考试最怕作文跑题,所以应多练习。我觉得可以由老师或自己选一些作文题,每题用十几分钟时间研究材料,立意,再写出布局谋篇的简单思路,请教老师。高考的作文多为议论文,1996, 1997两年都是材料作文,所以这种练习方法很有效。考试时留给作文的时间通常是一个小时,研究材料,选找切入点,再立意,粗写提纲,打腹稿,大概要花一半时间,因为胸有成竹,所以用半小时的时间把文章写出来也有宽余。作文准确切入是关键一步,此外立意力求新颖,但如果没有把握,宁可用陈旧观点,最好不要冒险。    
1996年语文考试,答起前面的题来都很顺手,现代文阅读是关于音乐的,做得小心翼翼。后边看到作文题是关于两幅漫画时,便愣在那里,不知从何入手。幸好在冷汗冒出之前,还是冷静下来,细看题目要求,静思以前涉猎的一些美术知识,拟了提纲,才有条不紊地作了起来,总算有惊无险。考完试后心里也忐忑不安,但又觉得自己已做了努力,结果如何也只能接受,便不再想了。分数出来后回想当时情形,才体会到老师讲的“大语文”的含义,语文也包含了文艺甚至更多的内容,所以文化知识的积累很重要。其次考试应有应变能力,胆大心细,还要有对自己的信心。
            作者简介:许雪琼,1996年汕头市文科高考第一名,北京大学96级法律系学生
                                       摘自《语文世界》(太原),2000.6.

学好语文的秘诀
陈  

说真的,我们这些理科学生面对数理化的题海,确实有太多的习题需要认真是推理,细致演算。到了高三,面对铺天盖地的试卷,更是穷于招架。高中三年,真正能给语文的时间少之又少。可语文偏偏像个“无底洞”,要学好它就得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怎么办呢?
    起初,我也有些不知所措,可后来有件小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是班长,常在黑板上写通知。写这东西,我是“脚踩西瓜皮”,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只要同学们看得懂就行。有一次,教我们语文的郭庭平老师在讲完正课后,突然笑吟吟地指着我写的通知说,这通知有些语病,并让我当着大家的面修改。我左看右瞧,愣是瞧不出什么毛病来,在众目睽睽之下一阵阵地发窘。后来经过老师的点拨,我终于把这个通知修改好了。郭老师对我们说:“于留心处皆语文。望大家平时多用心,不要把语文封在课堂上,锁在课本里。”
    这个小插曲给了我很大的启迪;过去我总以为只有教科书上的文章、训练册上的习题才算“语文”;只有安排一大段时间,正儿八经地进行学习,才算“学语文”。现在我懂了,语文是无处不在的,不管是读书、说话、写通知,都离不开语文。既然语文处处都在,那么我们就应该随时把“处处”都变成学语文的课堂。
    从此,早晨起床,我利用洗脸刷牙的时间听一段新闻,从中学习生动、精炼、富有时代气息的语言;在教室里,我常有意提出问题和同学展开辩论,从而锻炼自己的思维和口才—显然,这都是在学语文。饭桌上,我经常眉飞色舞地向爸妈绘声绘色地讲述学校里的趣闻,这还是学习语文啊!数理化做累了,或看一篇精短的美文,或吟一首优美的古诗,或背一段隽永的名言警句,或哼一首歌词清新的流行歌曲,这不也是学习语文吗?只要留心,时时处处都可以学语文,而且可以学得很轻松,很有趣,很开心。只要平时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语文的机会,集腋成裘,潜移默化,自会长进,又何必跟数理化争什么“时间”呢?老实说,我能学好语文,除了上课注意听讲、积极思考,课后按老师的要求做适量的训练题外,秘诀就在于平时留心语文。
    平时留心学语文,不但可以跟课内学习到的知识对接,而且可以补充课堂语文的不足。比如古诗鉴赏,光靠听老师讲是远不够的。为了提高鉴赏能力,我常常在睡前读一首诗,先体会那或雄浑或幽雅的意韵,再看有关的赏析文字,并跟自己的理解作对照,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欣赏诗词的“语感”。今年高考又出现古诗赏析题,我就凭着平时锻炼出来的那种感觉,很轻松地解了题。再比如作文,今年高考作文是有关记忆的想象作文,这在课内从不曾涉及过,我的作文构思就得益于课外读过的卫斯理科幻小说。
  【推荐老师寄语】
    陈希同学是福建连江一中99届高中毕业生,现已被清华大学录取,高考成绩878分。高中三年,各次大考的总成绩均稳居年级前列,会考.成绩九科全优。她担任春榕文学社社长,工作和写作从来都很勤快,在高考前夕我特意为她编了《陈希作文选》。她学语文有一大特色,即善于抓住课外边角时间,在数理化的夹缝中愉快地学,不断提高语文素质。现特推荐她的这篇短文,希望能给同学们一些启迪。                  
(《语文报》1999.11.2)

阅读与写作理念
朗读的作用不可忽视
朱子政

朗读是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之一。朗读就是有感情的清晰响亮的用标准语音读出文章来。然而,有些同学不重视朗读,其原因在于不懂得朗读的作用。那么,朗读有哪些作用呢?
一、朗读是培养我们当众表达思想、发表见解的重要途径。课堂回答问题,发表见解的前提是熟读课文。文章读熟了,读懂了,自己的语言连贯了,就有表达的基础,从而产生表达的欲望。那些不爱发言、性格内向、胆小的同学,只要反复地大声朗读,既可雄炼胆量,又可使文章烂熟于心,长久训练,就会愿意并善于表达了。
二、朗读是锻炼思维、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智力的核心是思维,思维又和语言密不可分,朗读正是思维与语言的双重训练。学习各门知识以致形成技能,前提是借助朗
读训练的。朗读的语流速度快慢,词与词、句与句之间的换气、间歇与街接,音调的高低,语气的轻重,情感的处理等,要有规律的变化,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思维有“张”有“驰”,才能体验到获得成功的喜悦感。
三、朗读是陶冶情操、培养品德的重要途径。初中学生正处在成长阶段,观念、性格、情感在逐步形成.,这就要求有足够数量的有益读物来适应这种生理和心理的需要,以使自己健康成长。例如我们读外国作品《凡卡》时,若能怀着主人公的心情朗读凡卡和含着眼泪的诉说,我们将会泣不成声,深深同情凡卡的不幸,强烈谴责那个时代的黑暗不公,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热爱自己的伟大祖国。
(《初中生学习指导》1999年10-2期)


让学生“说”起来
李世全  李新忠

1998年10月下旬,上海特级教师钱梦龙到湖北襄樊讲示范课,上第一节课时,他知道学生们已经预习过,就请全懂的、半懂的和不懂的学生分别举手,结果竟无一人举手。
学生为什么不愿举手?举手就意味着会被老师叫起来“说”,而他们却常常不愿当众“说”,更不愿在陌生的老师和众多听课的老师面前说。他们往往习惯于听老师讲,而不愿张口回答问题;习惯于抄老师写的答案,而不愿张口回答问题;习惯于抄老师写的答案,而不愿阐述自己的观点;习惯于看老师的表演;而不愿站起来“说”,去积极参与……。学生的说话能力正逐步削弱、萎缩,语文课堂中学生不能“说”起来,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就不能充分地得到体现。
怎样才能让学生“说”起来呢?
首先,应该认识到“说”在实施语文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叶圣陶先生说:“‘语’是口头语言,‘文’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结合在一起就是语文。”而口头语言是书面语言的基础,说与写、思、听、读等的关系均十分密切:说与写,说得清、道得明,写起来就得心应手,写得流畅清楚;说与思,“说”把无形的思维表层化,变成了有声的语言,想清楚了才能说清楚,想周全了才能说周全;说与听,它们是语言链中两个相互制约的环节,听得懂才能答得对,说得清才能听得明,反之,就无法交际、交流;说和读,二者更是融为一体,它们都是有声语言的表达形式,读助说,说促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强调以“说”为突破口,以此推动语文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其次,应认识到学生不愿“说”的原因,主要在教师身上。一是教师爱唱独角戏,不给学生“说”的机会,一上课就滔滔不绝地从字词句篇讲到语逻修文,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被誉为“旷世奇才”“当代孔子”的特级教师魏书生对此种现象有精辟论述,他说:“教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学生能讲明的知识尽可能让学生讲。”二是教师爱做课堂主人,不能尊重学生的“说”。若学生发言时声音小或结结巴巴,或语无伦次,有的教师往往对此大为不满,或者怒斥一番。他却不想一想,学生毕竟阅历浅,考虑问题肤浅,当着老师和同学的面,还有胆怯心理,这些现象应视为正常。怎能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呢?老师这样做,往往使这类学生的自信心几乎降到零点。钱梦龙曾说: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让怯懦的人勇敢,让无能的人有能,让无知的人有知。钱老师在襄樊授课期间,虽说一开始无一人举手,课堂气氛十分沉闷,但他仍不断鼓励学生积极举手发言,还对学生说:“不要怕说错,说错了有功。”在他的激励下,学生愿“说”了,气氛也活跃起来,到第二节课时,教师教得轻轻松松,学生学得主动活泼,师生关系十分融洽,教学效果极佳。
其三,应着手逐步提高学生“说”的能力。第一步,让学生敢说。给每一个学生都创造说的机会,由在座位上说到在讲台上说,由有准备地说到没准备地说,由回答一个问题短时间地说到口头作文较长时间地说……逐步增加学生敢说的自信心。第二步,让学生想说。教师应巧妙设计所提的问题,叫学生想说;精心设置语言环境,令学生愿说。山东泰安六中校长程翔在教《伤仲永》一课时,曾问学生:“方仲永有天赋,是个奇才,但‘泯然众人矣’,原因在谁身上?”学生一听,纷纷举手发言,阐述自己的看法:有说在其父,有说在其邻,有说在其母,有说在他自己,并都说明了理由,气氛异常活跃,因为这个问题刺激了学生非说不可的兴奋点。第三步,让学生善说。教师应根据学生个人实情,个别指导,力争让每个学生都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序,言之有情。第四步,让学生多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教师应利用诸如课前三分钟演讲,讲故事比赛,介绍学习经验,开辩论会等形式为学生创造说的机会,增加说的信心,满足说的欲望,从而逐步提高说的能力。
教师“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叶圣陶语),教师“说是为了达到不需要说”(作者语)。语文课堂应让学生“说”起来,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真正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语文教学与研究》1999年第9期)

假如每天读书十五分钟
石  
作为中学生,读一本一般性的书籍,每分钟300字,不仅理解而且能够欣赏,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尽管数字统计并不总是有实用价值,但也不妨看看下面这些数据,每分钟读300字,15分钟就能读4500字,一周读31500字,一个月是12600字,一年的阅读量可以达到1512000字。而书籍的篇幅从6万字到10万字不等,平均起来大约75000字。每天读15分钟,一年就可以读20本书。
威廉"奥斯罗爵士是当代最伟大的内科医生之一。当今很多显赫有名的门生,几乎所有目前行医的医生,都是他的医科教科书培养出来的。人们认为,他的杰出成就不单是由于他有着渊博的医学知识和深刻的洞察力,而且,因为他具有丰富的一般知识。他是一位很有文化素养的人,他每天睡觉前15分钟都要读书。他一旦规定这么做,在整个一生中,就再不破例。有证据说明,在一段时间之后,他如果不读15分钟书,就简直无法入睡。
在奥斯罗的一生中,他读了数量相当可观的书籍。半个世纪,每日阅读15分钟,算算看,这总共是多少本书。试想,在一个人的一生中,可能培养多么广泛的兴趣,可能涉及到多么丰富的科学。
并非一定是就寝前读书15分钟。这15分钟或许是一天的其它什么时间,即使在排得最满的时间表中,大概也会有不止15分钟的空余时间在什么地方藏着。
没有任何一种普遍适用的公式。唯一需要的是读书的决心。有了决心,不管多忙,你一定能找到这15分钟。同时,一定要身边有书。一旦开始阅读,这15分钟里的每一秒都不应该浪费。
这样你一定会每天读15分钟书。这意味着你将一周读半本书,一个月读两本,一年读20本,一生读1000本或者超过1000本。这是一个简单易行的博览群书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