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9开局:华康清:一个职业学校校长的教学改革观(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2:22:49

华康清:一个职业学校校长的教学改革观(图)

www.jyb.cn 2007年11月25日 作者:华康清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为什么要进行教学改革?它需要解决哪些实际问题?怎样进行改革?这些都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沉重话题,也是办好中职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话题,还是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彰显职业教育魅力的快乐话题。

 

  1 为什么要进行教学改革

 

  “教学改革是由经济社会发展决定的。”


  九年的校长生涯里,我最大的困惑是什么?是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不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教学方法不适合学生的特点。新疆有些地方是养马的,而浙江永康是生产电动工具、防盗门,搞五金工业的。如果教学内容全国一个样,怎么能使职业学校与当地企业接轨?更何况企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如果我们的教学不符合企业的实际,企业又怎么会喜欢我们的学生呢?


  浙江以前是以农业为主的省份,而今社会发展了,变为以工业为主了。工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了技术工人短缺的情况,制约了经济的发展。根据2006年2月公布的经济普查数据,在所调查的18.3万名企业职工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57.7%,无技术证书的占96.77%。企业老总已经发出呐喊:“我们需要技术工人!”


  永康市的一些私企已经有能力生产1台或者2台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机器,但是很难生产出几十万台、几百万台这样的机器。道理非常简单:这些企业有钱,他们可以聘请到一个或者两个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级工程师,但是他们有钱却请不到成千上万的优秀技术工人。例如,永康市有个企业以50万元的年薪聘请了两位上海的高级工程师,设计出1台电动工具样品拿到广交会上,外商一看,这个样品与德国的同类产品在技术性能上已经非常接近,然而价格却只是德国的一半。这位外商连叫“OK”,立即签订了10万台的订单。这位老板怀着发财的美梦、唱着歌坐飞机回到永康。可是在第一批1万台电动工具交货时,没有1台是合格的。这个企业只能承担违约责任,损失了500多万元。在原因分析会上得出的结论是:那1台样品是由高薪聘请的工程师与高级技师生产的,而那1万台是没有经过正规培训的农民工生产的。


  记得在2002年,杭州顿力公司选中我校作为培训基地,准备把他们的职工分多批送到我校培训。然而他们送来了第一批的30人后,就没有送第二批。原因是什么?是我们的教学内容不符合企业的需要,教学方法不符合学员的特点。由此我也想到,学生是未来的企业员工,而我们的教学还是按照传统的模式去教,培养出来的学生企业不感兴趣,这怎么行呢?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逼着我们去思考,去改革。如果我们还是按照传统的模式进行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连螺丝往左转还是往右转都不知道,那么职业教育就没有完成自己担负的使命,就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也许,领导不会追究我们的责任,老百姓也不会来兴师问罪,但是我们扪心自问,按照老思路办职业教育,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吗?我们的责任感到哪里去了?


  如果不进行教学改革,职业教育将被边缘化,将被企业遗忘。不是吗?我们既不能用升学率与普高相抗衡,又不能培养出企业所需要的人才,那么职业教育如何在中国的国民教育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所以不是人家要我们改革,而是我们自己需要改革,通过改革办出特色,在重围中杀出一条血路。


  “教学改革是由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决定的。”


  我校的办学目标是为当地培养优秀的技术工人,并使学生在企业里拿到更高的工资。这里的“技术工人”不一定就是开车床的人,还包括能够进行产品设计、车间管理,甚至创业当老板的人。为什么不把目标定位在培养工程师上?我认为一个优秀的服装设计师至少需要100个缝纫工人与之相配套,一个优秀的机械设计师可能需要成百上千的技术工人与之相配套,如果中等职校培养工程师,那么高等院校将培养什么人?


  有人说:“要提高中职毕业生的工资是不可能的,改革也是800元,不改革也是800元。”我对自己提出的目标也曾经怀疑过,然而有一件事让我坚定了信念。2005年,我校培养出50多位数控高级技工,他们在企业的平均月工资达到2000元以上,其中有一个叫吴超的同学,成为数控技师,一个人能够开两台数控车床,有两家企业以5000元的月薪争着聘用他。这个事例充分证明,通过教学改革能够让学生在企业里拿到高工资。


  我们的目标是培养优秀的技术工人,要让他们得到较高的工资,这就决定了必须进行教学改革,否则我们的培养目标就无法实现。


  “教学改革是由学校的生源决定的。”


  我当校长的第一天就问自己:“我这所职业学校应该招收什么样的学生?”答案是招收成绩不好的学生。我认为这个生源定位是明智的,有如诸葛亮的“隆中对”,重点普高占尽“天时”,把优秀的学生吸引到自己旗下,一般普高占尽“地利”,把成绩稍好的学生囊括其中。然而一大批成绩不好的学生无法得到普高的培养,我们职业教育正好占这个“人和”,帮助这些被“应试教育”遗弃的弱势群体打出一片新天地。


  “你不希望自己的学生分数高一点?”坦率地讲,我何尝不希望生源好一些,希望招生的分数高一些。但是,在浙江省人民政府提出实现普及高中教育这样的大背景下,那些中考成绩不好的学生,那些农民工的子女,到底由谁来培养?作为一个国家级重点职校,我们要不要培养这些孩子?正是基于这种责任与理念,我坚定地把生源定位在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


  应该知道,10年前与10年后,职业学校的生源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10年前,尽管我们学校也是最后一批录取,招进来的学生也是当时最差的,但是当时永康市的高中普及率只有30%,我校招进来的学生相当于现在普高的可以考取本科的学生。而现在浙江已经普及高中教育了,去年我们永康市高中入学率是96.5%,剩下的3.5%的学生并不是成绩最差的学生,而是那些因贫困上不了学的学生。由此可见,那些学习成绩最差的学生,那些英语、数学只考了十几分的学生,那些连26个英文字母都不会默写的学生进入了职校。


  也就是说,我们的教育对象已经发生了变化,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没有变。这如何体现以人为本呢?我们不应该主观设置一种教育模式硬要学生来适应,而是应该进行改革,根据学生的特点设置一种适合他们的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