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科巴蜀高三:2010中国外交回顾与思考:我们很受伤!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08:46:28
马克斯·韦伯认为:“一个长期落后的民族在经济上突然发生爆发性增长,必然带来一个致命的危险,即加快暴露这个民族的‘政治不成熟’。”回顾这一年中国的外交状况,虽然我们不能够妄贴“政治不成熟”的标签,但从面临的困境来看,的确有很多问题的解决需要更加成熟和智慧的策略。
  美国对台军售——中国依然很愤怒!
  2010年1月6日美国对台湾出售“爱国者III”改进型反导弹系统,中方3天内5次要求美方停止对台军售,杨毅少将强硬表示,要让“冒犯中国人民利益的企业和利益集团”在中国的利益受到“惨重”损害。罗援少将也表示,必须让美国人充分感受到中国的愤怒和严重代价。尽管中方表示如此强烈的不满,但军售对美国和台湾方面的来说似乎是合情合理的。美国方面认为对台售出的武器都是防御性质的,并且也是08年军售的延伸。而台湾方面也有武器的需求,马英九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表示:“两岸紧张情势的缓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持续对台提供武器,台湾若缺乏足以保护自身安全的防卫力量,就无法放心地走向谈判桌。”无论美国因素影响有多大,台湾对大陆的不完全信任,需要用武器提升自己的地位应该是对台军售的关键因素。
  谷歌风波——互联网监管方式体现的价值观冲突?
  2010年3月23日,谷歌宣布停止对谷歌中国搜索服务的“过滤审查”,并将搜索服务由中国内地转至中国香港。从1月12日谷歌集团考虑关闭“谷歌中国”网站以及中国办事处的传闻到谷歌最终做出转战香港的选择,谷歌经过长时间的纠结,艰难痛苦地在接受管制与放弃中国市场之间做出了决定。根据谷歌公开的攻击信息,公司负责人认为攻击不仅仅是网络的安全事件,而且可能涉及到言论自由、人权和安全的影响。美国《新闻周刊》表示,通过谷歌事件,“中国政府让世人看到,互联网可以被有效监控。”在谷歌风波中,中国政府认为对于管理互联网“中国像其他国家一样依法管理互联网,中国的管理措施是符合国际通行的做法”。而美国则表示不同的看法,国务卿希拉里强硬表态要求中国对谷歌电邮受到来自中国的入侵进行解释并且彻查美国公司收到网络攻击的事件。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在声明中指出:“谷歌宣布将检讨在中国的业务,表示不再继续容忍中方对该公司搜索引擎的审查规则,这些行动都是各方企业和各国政府应该学习的榜样。”攻击的第三方到底是谁无从查证,但事件带来的影响绝对不只是商业意义上的,对于互联网的管理和控制,也反映了中西方不同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天安号”事件——中国处境尴尬
  2010年3月26日,韩国天安舰在朝韩交界水域发生爆炸沉没,舰上46名海军士兵全部遇难。韩国5月20日公开宣布了由韩国主导、美英澳等多国专家参与的正式调查的结果,认为“天安”号警戒舰是遭受朝鲜小型潜水艇发射的鱼雷攻击而沉没。对抗正式公开化,韩国对朝鲜出台了严厉的报复措施,朝方立即摆出强硬姿态,宣布断绝与韩国的全部关系,废除互不侵犯协议作为回应。虽然中国在“天安舰”的问题上表态比较鲜明,***一再强调“将客观公正对待天安舰事件,表明中国一旦确认是朝鲜击沉了天安舰,将在联合国安理会上有条件同意谴责或制裁朝鲜。”但由于爆炸事件并非公开的冲突,韩国也缺乏直接有力的证据证明事件就是朝鲜所为。最终7月9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了谴责“天安”舰击沉攻击行为的《主席声明》,尽管韩国曾要求安理会谴责朝鲜,但是声明中并未具体指出朝鲜就是攻击方。
  无论天安舰事件的“罪魁祸首”是谁,中国周边外交却因此面临着更严峻的局面。中国和韩国在对待朝鲜问题上的立场变得对立起来,韩国改变自2003年朝鲜半岛核危机以来与中国政策保持一致性远远高于与美国政策保持一致性的局面。7月25日-28日,韩美两国在日本海举行了大规模联合军事演习。尽管中国一再强烈反对美韩在中国的家门口黄海进行联合军演,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副秘书长罗援少将曾引用毛泽东的话“睡榻之畔,岂容他人酣声四起”,并且还强硬表示:美军进黄海,可为解放军提供了多种应对式演习的“活靶”。然而,我们还是无力阻止美国强化美韩同盟关系,缓和韩日之间的矛盾,韩美日三者之间“准军事同盟”的关系更加紧密。
  “南中国海问题”——关于中国的核心利益之争
  整个南沙群岛大约有50多个礁岛,其中中国大陆控制8个,台湾控制1个,另外45个有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文莱四个国家占有,其中越南攻占29个。2002年,中国和东盟国家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寻求和平解决领土争端的途径。今年8月,南海主权争端由于中国对南海的利益表述(不确定是否真实)和美国的介入再次呈现白热化状态。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7月23日在河内举行的东盟地区安全论坛上指出“美国支持一种基于合作的外交谈判程序,各方应积极参与、共同解决南海领土纠纷,美国反对以任何理由使用武力。”“南海主权争端不仅妨碍了这一海域的自由贸易,而且还违反了国际海洋法。”美国至此已较明确表示介入中国与南海周边国家的领土争端的愿望。7月24日,中国外交部发布了南海问题的有关背景资料,说明中国对南海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7月25日,外交部网站发表了杨洁篪外长驳斥南海问题上的歪论的文章;7月26日,中国在南海举行大规模军演。8月11日,原本宣布要到黄海进行美韩联合军演的美国“乔治·华盛顿”号核动力航空母舰转而驶入南中国海,与越南开展为期一周的联合军演。
  有人认为此次南海问题的起因于中国首次明确提出南海是中国核心利益,但也有人认为这个查无确凿出处又被广为报道的“核心利益”之说,是个有待澄清的误解。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国际安全研究项目主任朱锋就认为“‘南海是中国核心利益’可能是假新闻”。无论是能源战略还是地缘战略,南中国海对于中国来说异常重要的意义。然而,有些岛屿离中国大陆将近1400海里的距离,并且目前还在其他国家的实际控制之下,中国如果公开说南中国海属于中国的核心国家利益,我们是否经过理性的思考?有没有考虑过美国和东南亚国家的立场?如果中国坚称南海是中国的“核心利益”,这意味着在解决南海问题上除了中国,其他国家无权干涉,这不仅让美国觉得是中国在东亚划定势力范围,还势必会让东南亚国家恐惧不安。这无疑是中国自己在周边国家制造“中国威胁论”。
  中日撞船事件——中国是不是最后的赢家?
  2010年9月7日,日本海上安保厅的两艘巡逻船与一艘中国福建省渔船在钓鱼岛有争议岛屿附近发生碰撞,并且抓扣了中国15名渔民和渔船。中国政府和外交部四天三次召见日本驻华大使,直到9月12日国务委员戴秉国亲自召见驻华大使羽宇一郎,14名船员以及渔船才得以获释。但日本并没有释放船长,试图通过用国内法对船长进行审判来宣誓日本所谓的对钓鱼岛拥有“管辖权”。9月19日,中国宣布停止与日本省部级以上往来,9月21日,***在美国纽约出席联合国会议期间“强烈敦促日方立即无条件放人。如果日方一意孤行,中方将进一步采取行动,由此产生的一切严重后果,日方要承担全部责任。”9月24日中国迎回了“英雄”船长。
  至于最终为什么日本选择释放船长,在《压倒日本的最后一根稻草》一文中,宋鲁郑认为有三个因素:温总理的讲话,中国对日稀土出口问题,以及日本人人误闯中国军事禁区遭逮捕;还有媒体认为日本是由于受到来自美国方面的压力以及日本政府担心中国单方面开发春晓油气天。中国是“撞船事件”最后的赢家吗?丁咚在《船长回国,中国胜利了吗?》做出评价,“最大的赢家是美国”,它“充当了地区‘仲裁者’角色,它在幕后的斡旋在日本释放船长问题上发挥了主要作用”;日本向“世界强有力地表达了拥有钓鱼岛主权的‘事实’”;而中国只是“要回了本来就是自己国民的船长,失去了一部分愤怒却无法愤怒的民众的心,在钓鱼岛上更加被动的地位,乃至在亚洲我们都未找到自己准确的位置”。
  “延坪岛炮击”事件——结果很“遗憾” 
  2010年11月23日,朝鲜发射百余枚炮弹袭击了韩国不足七平方公里的延坪岛。炮击造成韩国4人死亡,18人受伤,其中还包括两位平民。另外,岛上二十多幢民居被炸毁,其余也很难找到一家门窗玻璃完好无损的屋子。“天安舰”事件以来逐渐平息的朝鲜半岛危机骤然升级,再次让人们相信战争的爆发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炮击事件发生后,中国朝鲜半岛问题特别代表武大伟回答外媒采访说“朝鲜炮击韩国,非常令人遗憾”。虽然不能给过多朝鲜压力,但“遗憾”是不是有些轻描淡写?国际社会多数的“谴责”与“遗憾”形成的对比太鲜明了。炮击事件后美国行动“神速”,11月24日早上7点40分,“华盛顿”号搭载70多架作战飞机,5000多名作战人员驶离日本横须贺母港,当天午夜即抵达了黄海海域。在11月28日至12月1日美国“华盛顿”号参与黄海演习的四天当中,中国军方在黄海、渤海等地区进行了多次防空、空中突袭等多科目的军事演习。虽然没有双方都表明不是针对对方的行为,但引述华盛顿号舰长劳斯曼的话说,美国航母战斗群进入黄海除了显示美国在该海域有自由航行的权利之外,也可“称之为(向中国发出)讯号”。
  除了军事上的防范和应对,外交上中国提出重启六方会谈的要求,但被韩国、美国和日本分别拒绝,理由是朝鲜根本没有诚意终止挑衅行为和弃核。对传统盟友事实上有限的影响力与外界较高的期待值,再加上中国对朝政策固化的思维方式,使得中国在朝鲜半岛危机中处于极其被动的局面。朝鲜的行为使韩国和日本彻底导向美国,尹卓少将指出,“‘华盛顿’号航母在黄海以及东海的军事演习,是美国重返亚洲的具体步骤,在经济能力缺乏的情况下,政治、军事上的重返亚洲,将是美国今后亚洲政策的主要支柱。”美国重返亚洲,无疑让中国在周边发挥影响的空间受到制约。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中国?
  崛起的中国在外交上心态异常复杂:一方面迫切地希望国际社会认可她所取得的成就,另一方面对别人的批评和指责特别敏感。一场场盛会的举办让国人亢奋不已,更让世人惊叹于中国飞速崛起,但在国际社会的持续关注下,中国自身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以上几个例字只是笔者自己认为2010年中国外交中遇到的比较典型的困境。
  以最近朝鲜半岛危机为例,尽管朝鲜半岛的稳定对中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但是在朝鲜半岛的危机处理过程中,国际社会认为中国对朝鲜政权偏袒,中国公正负责任的国际形象大打折扣。朝鲜的一次次意外举动不仅让中国手足无措,中国还要背负“没有尽自己能力稳定同盟国家”的骂名。中国已经在朝鲜半岛的争端中利益受损了,这种损失向谁去讨个说法?一边是桀骜不驯,不按常规出牌的盟友,一边是认为中国对朝鲜有足够影响力的国际社会,中国觉得自己很委屈,很受伤。
  但问题不是抱怨就可以解决的,既然我们没有办法改变朝鲜的讹诈政策,也不能向国际社会证明中国在朝鲜的影响力到底有多大,那我们是否可以改变自己的对朝的暧昧态度,不再每逢朝鲜挑动其他国家神经时我们总是“保持冷静,妥善解决”八字方针,中国应该让朝鲜明白中国不是朝鲜非理性行为的“挡箭牌”和“善后者”。
  虽然中国提倡不结盟外交政策以便获得更灵活的外交活动空间,但有时候笔者还是会很羡慕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拥有那么多真心和不那么真心的盟友。就算不能做到朋友遍天下,但至少也应该拥有友善和睦的邻居吧!周边稳定一直是中国得以发展的良好基础,“韬光养晦,决不当头”也更多地运用在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然而,当我们的GDP在第二、三季度已经超过日本,世界舆论也认为金融危机使得美国的国际影响力大不如从前,我们在看看中国周边的安全形势,似乎比以前更加糟糕了。有人总结认为,东亚、东南亚国家的普遍心态是:经济发展要靠中国,防务安全则要靠美国。中国仅仅是一个生意上的伙伴,还谈不上是朋友。
  在《西方世界为什么改变了对中国的看法?》一文中,郑永年教授认为中国的国际形象问题越来越严重的主要因素是中国国际行为,和中国所塑造的“中国形象”之间的严重脱节。中国的国际行为主要体现在中层官员的行为,国内民族主义情绪,中国外交政出多门的现状等方面。在使西方受挫的金融危机中,中国经济依然一枝独秀,因此中国有部分官员在执行政策的过程中就不自觉的产生一种“有钱走遍天下”的自满情绪,结果傲慢的形象让中国外交频频失分。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石之瑜在《外界为何还是不信任中国?》一文中认为,无论是国际社会看待中国,还是中国人憧憬自己的未来,感到不可预期的“一个主要方面是中央决策的机制不是公开的,谁是主要参与决策的人不得而知,因此外界要判断时,必须经过许多揣摩,就算中央一再宣传保证,人民仍感无法掌握出台的政策会持续多久”。这样的分析无疑对有助于解答为什么我们在外交中的努力换来的却是受伤的结果,也有助于我们找到今后努力的方向。
  国际问题专家、人民大学教授金灿荣认为:“以中国当今的实力,除了自己打败自己,在国际上除了美国之外,其余国家已经是对中国无可奈何了。”我们常说“外交乃内政的延伸”,外交上的失利与国内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美国波士顿萨福克大学历史系副教授薛涌《中国外交中的经济领先、政治落后》一文中认为,中国外交困境的形成是受到改革开放战略——先经济后政治的影响。中国经济外交聪明灵活,但是一到政治问题便退回到念稿子的令人窒息的毛时代外交。国内政治改革与外交也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国内的稳定问题占据了高层领导的大部分精力,政治制度的走向完善也是西方改变对中国固有印象的突破口。
  在国际关系中,对抗很容易,一头想对抗就可以。难的是妥协,那需要双方的理解和善意。我们不能指望通过“和平崛起”和“和谐世界”的宣讲,其他国家就必定能放下对中国的疑惑和不确定之心。如何在国际行为向国际社会呈现出真实的中国外交是中国有责任,我们不能在受到阻力和压力的时候总是习惯性地将责任推给对方。旅荷学者李剑芒在一篇文章中揭示:“在一个先进的国家,一旦社会出了问题,人们首先骂自己,骂自己的政府。而在一个落后的国家,出问题时,人们往往骂的是别人和别人的政府。”回顾2010年中国的外交,我们会觉得自己很受伤,并且不明白为什么随着中国经济和军事实力的上升,反而在国际交往中却总是事与愿违。我们常常会抱怨:美国为了维持霸权极力遏制崛起的中国,韩国狭隘的国民性格,日本不尊重历史,印度挑战中国的亚洲大国地位这些都是解释国家交往不顺利的原因,但如果从反思自己的行为方式入手,我们得到的结果可能是不完全一样的。中日和南中国海领土问题不能妥协,朝鲜政权稳定才有朝鲜稳定,民族尊严必须维护这些都应该是既定的外交方针,合情合理。但我们在实现外交目标的时候如果采取灵活的策略,也许就能避免陷入保罗·肯尼迪总结的大国衰亡之道:给自己增加的责任,超出了自身资源的增长。
  新年寄语祖国
  爱国的方式有很多种,无论是真心赞美颂扬祖国,还是善意批评政府,都是爱国的表现。虽然笔者总是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但内心仍然觉得自己也是一个真正的爱国主义者。在年终写这样一篇文字并不是要揭示、抱怨或者批判什么,只是想从另一个角度表达自己希望中国在走向富强的同时,能够获得国际社会更多的认同、友好和真心赞美的声音。祝福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