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景山镇钓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9 04:43:58
观点中国 opinion.china.com.cn    时间:2011-10-24    人物:光音
道德是集体意志的一种体现。我们以为遵从的是自己的内心,但背后操控的是庞大的社会,它为我们安排好了轨道,当一切顺利时,我们减少了整个社会的运转成本,而当道德开始成为枷锁时,无论何时何地,我们只会看到“吃人”两个字。我们必须冒着自我毁灭的风险,改变道德存身的土壤,重塑这个庞然大物,让它适应未来。
当我们谈论道德时,我们要讨论的远远不止道德本身。
卡扎菲临死前,还在大喊:“我是你们的父亲,你们不要杀我!”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选择了用“伦理道德”来为自己辩护。可惜他受到的待遇与期待截然相反,不仅家破身亡,据说死前还受到虐待。
中国古代强调以德治国,执政者被认为是社会意志的化身,代表人民统治人民,也须遵守比常人更为严苛的道德准则。但卡扎菲从来都不是一个道德楷模。在推翻伊德里斯王朝之后,他本应做的是还权于民,创造一个自由民主的社会。但他攫取了权力,用事实上的专制体制取代了一个封建王朝。在他享受个人崇拜之时,在他制造空难之后,在他向示威者开枪之时,他就主动放弃了身为统治者的道德准则,临死前却试图用“道德”来为自己辩护,可惜权力并未给予他道德上的豁免权,最终他自食其果,被社会意志反噬。
马基雅维利说,一个成功的统治者要在被惧怕的同时被爱戴。孟德斯鸠也指出,在人民完全无权参加政府事务的国家中,人民变成冷血动物,他们迷恋金钱,只会为某位演员而狂热。卡扎菲非常善于“表演”。他举止夸张,言辞出位,以强硬掩饰恐惧,以正义粉饰专制。而人民也集体变身为演员,他们前一天高呼万岁,第二天却倒戈一击。
权力之下,一切道德、传统、文化等都变得扭曲,在原本的领域中无能为力,沦为社会的装饰品。权力之下,永远不会有孤立的经济繁荣、国富民强,它介入不了属于每个人私有领地的内心世界。而相反,“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细雨下,58岁的拾荒阿姨陈贤妹抱起了血泊中哭泣并微弱挣扎的小悦悦,并由此引发了一场全社会的道德讨论。
由她这样一个具有社会底层身份的人完成了一个社会的道德救赎,不能不说是一个讽刺。更有人评价说,因为她受到教育少,所以,对那些降低道德底线的负面事件一无所知,她只是凭借着自己的本能在从事。如果是这样,更可以说是社会的悲哀。
但18名路人是道德沦丧的替罪羊吗,道德沦丧是小悦悦不幸事件的罪魁祸首吗?
社会风气如何沦落至此,很多人将矛头指向改革开放以来的个人主义以及市场经济对传统伦理道德的冲击。而事实上,在市场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虽然也有见死不救的案例,也诞生了“旁观者效应”等理论,但每一次悲剧总会换来社会的进步,迄今西方对见义勇为总体上还是具有较为明显的鼓励和保护。西方法律体系中也有一个术语叫“撒玛利亚好人法”,特指各种对见义勇为者予以保护的法律。
于是,更多人将矛头指向了一系列隐含“救人被讹”逻辑的案件,在仅有的一个有视频支持的案件中,救人者的嫌疑被洗清,而被救者则没有为自己的轻率承担任何后果。此后,“见死不救入刑”,“见义勇为立法”,两种思路都进入了公众以及专家的视野中。
法律应是社会运行的最基础的法则之一,但一部见义勇为法解决不了所有问题。很多时候,人们的恐怖并未因为有法而减弱,受害者的恐慌来自于对社会保障不利担忧;交通肇事者的恐慌,则隐含“撞伤不如撞死”的思路;而路人的冷漠,则来自法律的缺位。而具体到小悦悦事件,这首先是一起有关儿童保护的悲剧,其次才是社会伦理道德问题。孩子没有脱离父母监护,何来交通肇事?没有交通肇事,何来路人冷漠。
在法治不彰、权利迷失时,妄图用道德包揽所有解决方案,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
谈到市场经济对道德的冲击,这分明是一个伪命题。商人天生逐利,但如果按照管仲说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商人在不断积累财富的同时,道德水准会得到很大的提高。那么为何人们总是对资本家心生警惕,认为道德的火花只有在底层人群中才会迸发?可惜现实并未支持任何一方,我们可以看到诸如泔水油这样底层相残的案例,也可以看到诸如垄断国企制造油荒这样的荒唐行径。
在商业的圈子之中,道德仿佛格格不入,人类最伟大的成就——市场经济,仿佛是社会的掘墓人,它会放大人性的丑恶,加剧社会的崩坏。但事实并非如此,根据博弈论,在一个规则完善的体系下,一次成功的合作就会建立起联系和信任,有利于未来的合作。一个总想贪图便宜的人,会因其违背公共利益的行为而减少与人合作的机会,而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则因为逐渐积累的信誉而获得更好的声誉与机会。所有这一切的前提是,有一个可信赖的奖惩机制。
这与我们观察到的现实相吻合,我们身处的环境并非完全的市场经济,而是带有浓重的权力经济色彩和计划体制的烙印,它们有足够的力量来破坏规则,甚至主导着经济的发展方向,长此以往,任何身处其中的博弈者,只会优先考虑自身利益最大化,在丛林经济中弱肉强食。
任何人都并非天生流着道德的血。但合理的机制,能够最大限度的约束个人的欲望,从而塑造一个相对公平合理的环境。在此之上,任何人都会变成绅士。
“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更为紧迫。”十七届六中全会适逢其时的提出了文化体制改革,国人一向以悠久的传统文化自豪,关于道德的著述汗牛充栋,历史上的道德楷模也可信手拈来。但近代中国文化的传承经历了多次中断,而改革开放之后,人们也由单位人变成社会人,熟人社会变成陌生人社会,传统道德赖以生存的平台被瓦解,这本应是个破而后立的时代,可惜的是,旧事物破灭,而新传统尚未树立,人们不得不生活在尴尬中。
人们要明白什么是对与错、好与坏、荣与辱、先进与落后,然后坚守基本的价值观和准则,之后互相之间才会有信任,产生凝聚力。当彼此信赖的人们拥有共同的底线时,道德就诞生了,而信仰也会开始萌芽,每个环节都不可或缺。一个基本价值观冲突的社会,形不成统一的道德规范,而只会在冲突中越发堕落,直至分崩离析。
道德的完善,所需的并不仅仅是以上这些。它还需要一个自我纠错的舆论环境,需要一个代代相承的教育机制。但是它最需要的,其实是每个人都行使自由意志,坚守内心的原则。道德是集体意志的一种体现。我们以为遵从的是自己的内心,但背后操控的是庞大的社会,它为我们安排好了轨道,当一切顺利时,我们减少了整个社会的运转成本,而当道德开始成为枷锁时,无论何时何地,我们只会看到“吃人”两个字。我们必须冒着自我毁灭的风险,改变道德存身的土壤,重塑这个庞然大物,让它适应未来。德谟克利特说过,“即使当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而要学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
http://opinion.china.com.cn/opinion_45_26545.html
本站原创,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观点中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标签:道德 光音
来源:观点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