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秉全:两桶油巨亏660亿元罗生门 被批拥兵自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5:25:35

两桶油巨亏660亿元罗生门 被批拥兵自重

2011年11月05日02:20中国经营报 

编者的话

近年来,数字打架早已屡见不鲜,近期的“口径不一”则有两桩“陈年旧事”:一是,2011年前三季度各省GDP增量总和高于全国GDP增量;二是油价高企下,“两油”仍高喊炼油业务巨亏,并进而“缩量供应”,导致山东、重庆等多地民营加油站“油荒”。

面对“油荒”,两油一脸无辜,辩称自己“加班加点”生产,那么,生产出来的农用柴油都到哪里去了?两油所谓总额逾660亿元的前三季度亏损,怎样出炉?在一系列污染事故、“天价”奢靡丑闻频遭爆出之后,两油置秋耕冬种的大局于不顾制造农用柴油加油站“油荒”,毫无央企责任感的表现,究竟为了哪些利益?《中国经营报(微博)》记者四地采访,努力揭开遮掩真相的面纱。

刚刚公布的“两桶油”(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合称)三季报,与此前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数据大相径庭。

10月27日,发改委数据称,2011年1~9月份,随着原油价格波动回落,行业亏损有所缓解,1~8月,炼油行业累计亏损18.4亿元。

但是,27日晚间,中国石油(601857.SH)与中国石化(600028.SH)接踵发布的2011年前三季财报,虽然总利润分别高达1034.37亿元、599.6亿元,炼油板块“亏损”却成了关注重点:前者巨亏415.39亿元,后者亦报亏246.1亿元。

“老百姓很难判断发改委计算的‘两桶油’炼油业务总计亏损18.4亿元的数据,与后者自称巨亏高达660亿元的数据,到底哪一个更真实。”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一位高级别人士直言,数据打架背后是“两桶油”追逐利益最大化的“项庄舞剑”:“他们通过凸显炼油业务亏损事实,希望促成资源税、暴利税、增值税三税叠加局面的改变,至少暴利税与资源税是完全叠加的,谁不愿意多留些钱在自己手里?”

问题在于,“两油”财报数字“罗生门”背后的意图太过赤裸:中石化的炼油能力、规模、油源价格均远高于中石油,中石油的亏损额度何以近乎中石化两倍?

不透明的背后,专业人士指出,从倾向石脑油、轻质柴油项目而忽视农用柴油炼制,以便为利润更高的大化工储备原料,到自采原油参照国际高价兜售给炼油厂,炼油业务巨亏与整体暴利的“剪刀差”愈加放大。

而上下游一体化的垄断,则为上述可能的利益输送提供保护伞。

炼油之亏:根在原油高定价

10月27日晚间近10时,中石油的公关公司将三季报新闻稿发送给了包括《中国经营报》在内的诸多媒体。

这份共计四个文档、分中英文两种语言的新闻稿,却在第二天为中石油带来了众口一词的骂声。

新闻稿称,受国际原油价格高位运行及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控力度加强影响,前三季度,该公司炼油业务亏损415.39亿元。

“看到中石油三季报,相信包括我在内的绝大多数业界人士都为之惊愕。”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一位不具名人士称,27日当天,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说,2011年前8个月,预计全国炼厂炼油业务合计亏损约18.4亿元。仅仅半天时间,中石油就针锋相对地宣布自己炼油板块巨亏。

当然,早在10月20日,中石油副总经理周吉平已开始为炼油巨亏“吹风”称,初步估算,如果目前价格水平持续执行到年底,2011年中石油炼油亏损额将在500亿元以上。而这份与发改委相差30倍以上的数据,并非中石油一个人在战斗。

同日晚间,中石化三季报称,公司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599.6亿元,同比增长6.3%;但炼油板块依旧亏损,达246.1亿元,2010年同期则盈利85.32亿元。

中石化强调,公司前三季度克服成品油价格不到位、炼油大幅亏损的不利影响,原油日加工量437万桶,同比增长3.6%。

正是中石化的此番着意强调,将中石油高达415亿元的巨额亏损晾得更显刺眼。

“中石化是国内最大的原油炼化企业,日加工原油437万桶,而中石油前三季度总加工量仅为7.252亿桶(日加工约为268.59万桶),我们不禁要问,前者单日加工量几乎是中石油的一倍,其60%以上高度依赖国际市场采购进口的比例也高于中石油,其炼油业务亏损额度为何仅约为中石油一半?”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对此质疑说。

资料显示,中石油是国内原油资源的最大垄断者,其在原油炼化方面的初始成本远低于中石化。同时,中石油还凭借我国政府与国外政府的合作关系等优势,在安哥拉等多油国家拥有大量油源。

如此反差鲜明的巨亏实难防民之口。

中石油很可能也发现了这一不妥。

翌日,中石油再次委托公关公司以背景资料、“不具备官办表态效力”的形式,给本报记者发送邮件称,成品油价格不到位是导致中国石油炼油业务大幅亏损的原因。

“尽管中石油是上下游一体化石油公司,(但)所属的油田企业、炼化企业、销售企业之间并不存在成本和利润转移。”该份背景材料称。

该资料还第一次公开了中石油国内自产原油对炼厂结算的价格体系。其中,自产原油约78%挂靠辛塔原油价格,19%挂靠杜里原油价格,3%挂靠米纳斯原油价格。显然,中石油炼油“巨亏”的根源正是来自于这一定价机制。

目下,国际原油定价均以世界各主要产油区价格为基准,其中影响力最大的三大基准油价为美国WTI、欧洲Brent(布伦特)和阿联酋高硫迪拜原油价格。

比较2011年5月以来全球各主要产油区的现货定价,不难发现,辛塔、杜里和米纳斯原油价格均属较高定价。而现货长期高于原油期货龙头的WTI定价,亦是常识。

“个人认为,关键在于算法的基准不同,结果也就不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邓郁松表示,中石油显然是将国产原油按照国际市场三地原价兜售给了自己的炼油厂,如此一来,炼油板块巨额亏损便不难理解。

“自产原油属于国家资产,理当平价服务于国民经济。”专家质疑中石油在炼油、炼化等业务板块之间难撇利益输送之嫌,可能是其亏损接近中石化两倍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