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固纬:白毛女:何以悲剧变喜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1:28:05
白毛女:何以悲剧变喜剧?作者:一道观止 提交日期:2009-10-24 10:56:00 | 分类: | 访问量:1605
   白毛女:何以悲剧变喜剧?
  
   近来网上爆料,武汉女大学生对白毛女为何不愿嫁给黄世仁发出质疑。有女生很是直截了当,畅谈嫁给黄世仁的“五大理由”。一可免去债务,救老父于水火。二可衣食无忧,迅速脱贫。三可改变身份,进入上流社会。四可自己掌握命运,实现人生目标。五可接济更多的姐妹兄弟,做点社会公益活动。还有女生更是袒露心怀:如果黄世仁生活在现代,有钱有势,倜傥风流,人又不太老,嫁他何妨!拿他的钱规划自己的人生何乐不为!
   听到“90后”的如此言论,只有一种感觉:喜剧!
  听到几近弱智的学者的分析:“如果白毛女嫁给黄世仁,她会瞬间异化到另一个阶层”,也只有一种感觉:太喜剧了!!
   一出当年充满了阶级仇、血泪恨,被时时用作思想教育的严肃剧目,今天何以被解读为一场喜剧?产生如此喜剧效果的根源何在?
   我的理解是:错位。一种文化背景和话语方式的错位。把一种文化背景下发生的故事,使用该文化背景所特有的话语方式,正襟危坐地向生活在另一种截然不同文化背景下、使用不同话语体系的人群讲述,得到的反应往往超出讲述着的期待值域,形成两个世界的对话,结果只能是你说你的他说他的,乃至啼笑皆非,严肃变滑稽、建构变解构、正史变野史、悲剧变喜剧。
   这里,想起了《老照片》里刊载的一则往事。口述者是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负责收容改造“联合国军”战俘的一位叫王奈庆的宣传教育科科长。他讲述了在东西方文化存在极大差异的情况下,对美国大兵进行教育的一些趣事。起初,给战俘讲社会发展史,当讲到从猿到人的进化时,大部分战俘摇头摆尾、坐立不安。因为80%的美国大兵是基督徒,这样讲等于骂他们的祖宗。当进一步讲到资本家剥削工人时,他们的反应是“没有资本家的工厂,工人就会失业没饭吃”。只有黑人、波多黎各人、墨西哥人还能部分接受。由于效果欠佳,后来教育的内容调整成以“拥护和平、反对战争”为主题。对美国大兵的教育,除了课堂渠道,还辅助以《白毛女》、《兄妹开荒》等话剧、舞蹈表演,寓教于乐。看了《白毛女》,他们说:“杨白劳借债就应该还,还了债就没事了”。还说:“黄世仁应该去法院起诉,但不应抢人家的女儿”。“黄世仁的老妈用簪子扎喜儿是侵犯人权,杨白劳也应去法院状告黄世仁和穆仁智”(《另一种目光的回望》------老照片精选本,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年8月版,第106---120页)。
   老照片里的故事说明,一种文化时空中的讯息被发送到另一种文化时空中,得到的是被异质文化重新编码了的反馈。信息发送者觉得对方“看不懂”,或误读、曲解了信息本意,信息接收者认为他们“明白了”,信息的本意就是如此,千真万确。发送者是严肃的,接收者也是认真的。当“社会发展史”和《白毛女》的信息承载着阶级斗争的内涵,发送到美国大兵那里,则被解读为“失业”、“法庭”和“人权”等问题。物换星移。在人类文明发展到21世纪的今天,在话语体系发生根本性转换后的当下,我们基本明白了当年异质文化语境中使用的陌生词汇。因此,回头再看《白毛女》的“美国式”评点,一定会引发轻快的笑声。这种笑声还要加一个“后现代”,叫“后现代解构学意义上的笑声”,就像我们看黄宏的《杨白劳》小品那样的笑声。而这种笑声在历史的某个时期是不可能发出的。
   这正是悲剧变喜剧的原理。
   同理,在我们当下听到《白毛女》“90后女生式”的评点时,你无法板起面孔,并指责她们是“忘记过去的一代”、“垮掉的一代”,只要你还是一个活在“当下”的人。当然你可以有一万个理由说:“90后”可不是美国大兵,他们生于斯长于斯,没有理由忘记当年的阶级苦,放弃远大理想的追求。但我们还是宁愿相信,这套逻辑不足以解释现实世界,更不可能构成现实世界的一个运行法则,就像面对“90后”的那位教授先生的答复一样的苍白无力。除了产生喜剧效果,还会有当初那般的肃穆吗?《白毛女》“90后女生式”的评点,是经过现代文化语境下的话语方式重新编码了的评点,如果不是借白毛女的故事加以编码,本是无可厚非、大呼小叫的一种生活趋向。有人愿意白手起家、独立创业,有人希望减少积累周期,借助他力,一步到位。大学里不是有戏言相传:“不想做师母的女生不是好女生吗?”呵呵,人各有志,只要不暴力别人的活法,管他怎么活着。生活方式一定是超越纯粹理性批判的。问题是你把白毛女的老故事,用上代人熟悉的话语方式讲给了“新新人类”,并让他们按预期的价值指归去回答,那就注定会演绎出喜剧乃至闹剧效果来。演说的强度越大,喜剧的效果就越突出,试图建构某种价值指归的力度越强,遭遇解构的力度就越强。
   那为什么有些经典老故事,无论何时何地,讲给何种人群,基本都能得到共识、产生共鸣,而绝不会因信息不对称而引发喜剧效果、遭到调侃和解构呢?是什么力量可以穿越文化时空,贯通话语体系,维系恒久的生命力?不言而喻。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寒冷的冬夜里划出的那道温暖的火焰,照亮了不同肤色、不同文化、不同时代的孩子们的梦想,燃烧在孩子们的灵魂深处,经久不息;孟姜女一哭千年,千年一哭,哭出了中国文化人道高于天道、高于王道的正义诉求。这种撼动天地鬼神,跨越时空隧道的力量,它的名字叫“人性”。经典之所以之所以经典,在于人性的刻录和彰显。任何经过“高”、“大”、“全”技法处理过的作品,都谈不上经典,它无法走出时空的屏障,朗照普世的人性。
   我们,对于下一代如果真得认真负责,就应该引领他们回归未经修饰过的的经典本身,对有些特殊年代里的那些特殊话语体系,像胡塞尔那样“打上括弧”,“搁置”(epoche)起来。不必放心不下,不时原汁原味地搬弄出来教育孩子。如果要搬,至少应过滤一道,把那种话语体系进行爆破,抢救出原故事的鲜活灵魂,做一点后现代主义所说的“祛魅”(discharming)工作。就像媒体最新报道的杭州的那位语文教师那样,带领20几个中小学老师,对300多篇现行小学语文课文的真实性进行分析求证,发现了一个致命问题:流传几代人的不少“真实”故事,实际上是为了塑造伟大的道德形象篡编而成。此类“道德绑架”式的文本教育,无异于当年的“阶级绑架”,都需要手术或爆破。
   鉴于此,关于白毛女“90后”式的观点,我们不必当真,任何指责和辩护都是无意义的,它不构成现实生活的一个真实问题。白毛女永远不是“90后”,“90后”也不可能是白毛女。逻辑上讲,“真问题”一定具有“真假值”,即要么对,要么错。但今天谈论的白毛女问题就是一个不真不假的“假问题”。指责,说明我们还存留“绑架”意识,念念不忘把“90后”绑架到一个我们这代人曾经亲历过的那套话语体系中。辩护,则说明你想用当今现实的生活逻辑去撞击一个已经不复存在的“历史与阶级意识”时代的生活逻辑,始终没有走出“对”与“错”的二值判断。对于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我们最好搁置起来,付之一笑。当然,这笑声是发自内心的,不是假装出来的或强迫出来的。米兰.昆德拉说,他最怕不会笑的人,这种人的食指往往比中指长,专门用来指责别人的。的确,我们学会笑,情不自禁地笑、自觉不自觉地笑,经过了几十年的风雨历程,需要珍视来之不易的成果。我想,多数人在听到白毛女“90后”式的评点时,都会付之一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