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业公馆游泳:[经济杂谈]让历史告诉未来-我看中国经济1(绝对原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5:33:38
 bando_2007 回复日期:2010-04-06 18:11:23 
  你的结论与这位结论相反,但是分析思考问题的方法是相似的。先有自己的结论然后找合适的素材,而缺乏认真求实的态度。
  ---------------------------------
  这位兄台,我引用这些数据的目的是想证明老百姓不敢花钱,而不是想证明消费率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不过你的话确实提醒了我这些数据好象支持力度或者角度不太够,我会进一步思考的。谢谢。

作者:木棉小树  回复日期:2010-04-06 20:52:38    我们再来看一下国际间的水平。从国际比较看,世界重要经济体的劳动者报酬在GDP中的份额近年一般介于50%到58%之间,根据世界银行数据计算,2004年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英国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为57.3%、51.2%、55.7%,亚洲的日本为51.4%,比我国2007年39.7%的水平高10~17个百分点。而这些国家的企业营业盈余介于20%~25%之间,比我国31.3%的水平低6~11个百分点。(资料来源:全国总工会)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近日刚刚公布了多份政策调研报告,分别是《“十二五”期间优化收入分配格局的思路与途径》、《扩大消费的三个主要着力点》等,宏观经济研究部余斌、金三林等多位学者参与其中。
   该报告系统梳理了当前我国收入分配格局存在的突出问题。问题之一就是“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比偏低”。该报告援引数据称,2007年,我国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已从1995年的51.4%下降到2007年的39.7%,比1995年下降了11.7个百分点;生产税净额占GDP的比重为14.2%,比1995年提高了1.9个百分点;营业盈余占GDP的比重为31.3%,比1995年提高了8个百分点。
   这仅仅是问题的一个部分。更重要的问题是劳动者报酬的内部分配不公平的现象不断加剧。据上市公司年报分析,208家上市国企高管与一线职工的收入差距,从2006年的6.72倍扩大到2008年的17.95倍。2008年20个行业门类收入差距平均接近5倍,有的行业职工实际收入是其他行业的10倍。
   金三林研究员则直言,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民收入分配不断向政府和企业集中,向城市集中,向少数人集中,是居民收入和消费倾向下降的主要原因。尤其是2003年以后,劳动者报酬所占比重出现较快下降,而营业盈余比重有较快上升,反映出国民收入在加快向企业集中。而这和国外情况恰恰相反。
   2010年3月11日《工人日报》一篇名为《劳动收入增幅跑输GDP令人担忧》的报道中提到了这样的事情:全国政协委员、全总政策研究室主任李滨生在一次国际会议上,尼加拉瓜的一位工会领导人询问李滨生,中国最低工资标准是多少?李滨生想了想,选了当时标准最高的深圳为例,告诉对方是90美元。本以为这个数字已经不低了,可对方一听就乐了:“也是90美元,和我们国家一样。”
   原来切蛋糕时政府和企业切的蛋糕份额越来越大,老百姓分得的蛋糕越来越少!不仅如此,就在老百姓所分得的蛋糕不断缩水的同时,这块蛋糕中老百姓最终所能够分到的蛋糕也在不断减少!也难怪储蓄中企业和政府的比例越来越高。
   联想到2007年新《劳动法》出台的时候,居然遭到那么多的人反对,其中还包括我以前甚为心仪的郎咸平教授。呜呼,长太息以掩泪涕……
  

作者:fireboy316  回复日期:2010-04-06 21:38:45   加油!!

作者:道冲渊兮  回复日期:2010-04-06 21:46:05   数据详尽,逻辑简单直接,多方面论证,清楚明了,好贴。

作者:木棉小树  回复日期:2010-04-06 21:48:50    6.2.“劫富济贫”-论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用经济学术语来讲,国民收入二次分配是初次分配的重要调节手段。在蛋糕切割比例不尽人意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二次分配来进行调节。而二次调节的最重要的手段就是财政公共服务支出和税收。通俗一点讲,就是要劫富济贫,使社会财富的分配公平化。
   首先来看中国的财政支出。下图是新华社发的2008年中央财政支出结构图。
   图中所显示的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三项支出合计占总支出的比重为14.2%。而人口不足800万的香港,2008至2009财政年度预算中,教育、社保分别占特区政府开支的23.8%和17.6%。上面提到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最近公布的多份政策调研报告指出:2008年,我国人均GDP已达3260美元左右,然而2007年,我国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三项公共服务支出,占政府总支出的比重合计只有29.2%,与人均GDP3000美元以下国家和人均GDP3000-6000美元国家相比,分别低13.5和24.8个百分点。
   “由于政府公共服务支出总体不足,迫使居民用自身收入来抵付,从而挤压了其他消费增长”。究其原因,研究员余斌分析称,一方面,初次分配过于“亲资本”,劳动者报酬占比总体偏低,而且行业间差别过大,使广大居民相对无钱可花;另一方面,二次分配力度又不够,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公共服务和社会安全体系不健全,使得居民有钱也不敢花。
   我们再看社会保障支出占中央财政支出比重的国际比较。中国2008年是7.5,发达国家德国是55.5,加拿大是45.6,美国是30.2,在居民的消费支出中,城市居民消费所占比重上升,农村居民消费所占比重下降。城市居民消费支出占居民消费支出比重从52年的31.1%上升到2008年的74.4%。而农村消费支出比重由52年的68.9%下降到2008年的25.6%。
   全国总工会目前的有关数据显示,在城镇就业人员中,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仅为62%和60%。农民工的参保水平更低,参加养老、医疗保险的不足20%和31%,许多劳务派遣工的社保缴费基数低于工资水平,甚至按最低工资标准计算。
   这次“两会”期间,有政协委员提出议案:公务员的退休金居然是企业职工的三倍,并建议取消退休金的“双轨制”。一个政府,不仅不打算通过二次分配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反而去制造社会不公。对此,我无话可说。
  
   再看税收,我们国家目前对二次分配起作用的税种主要是个人所得税,其课税目的就是为了“杀富”。但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起点目前只有2000元。这个起征点还是2008年3月1起实施的,至今不过两年多。2000元的起征点是高是低,我相信普通民众不会有争议。但当我们发现个人所得税已经成为我国第四大税种的时候,估计不会有人再相信它本来的作用是抑制收入差距。
   西方国家普遍征收的财产税,我国从来没有实施,现在也没有看到实施的计划。也就是说调节国民收入二次分配的税收工具,几乎就没有发挥过作用。
   无论如何,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国财富及收入分布不均程度逐年升高并达到危险水平。据世界银行相关研究报告,中国80年代初期的基尼系数为0.28,2000年达到0.458。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城市调查总队所进行的城镇居民财产调查,2003年中国城市居民家庭财产基尼系数达到0.51,远超过国际警戒线。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5年12月发布《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05》认为,目前中国的基尼系数很可能已经达到0.45,不同群体之间发展差距过大,该报告提出一揽子的政策建议,建议缩小存在于中国不同收入阶层、不同性别、城市和农村以及沿海与内地之间的发展差距,建议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等。
   无论从国际比较来看,还是从政府的实际财政支出结构来看,财政支出作为最重要的国民收入二次分配的手段,远远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换句话说,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服务远远满足不了民众的实际需求。
   如前所述,既然企业和政府“劫持”了原来属于老百姓的财富,并且没有把这部分财富返还给老百姓,我想知道他们把钱花到哪里了,怎么花的。
  




作者:alooli  回复日期:2010-04-06 22:25:52   mark

作者:木棉小树  回复日期:2010-04-06 22:34:13    7.政府的钱花到哪里去了
  
   7.1.政府的钱怎么花的
   首先仍然请大家看数据先。下图是我找到的1982年到2004年的中国财政支出结构统计表。
   从这个统计表我得出三个结论:
   1.公共财政逐渐成为“养人”财政,因为行政管理费比重从1982年的6.87%上升到2005年的26.49%,从当初年度最小的开支项目一跃成为最大的开支项目。并且只有行政管理费这一个项目有预算外开支。更为重要的是,行政管理费预算外开支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预算内开支的增长速度。
   2.从花钱的角度看,尽管经济建设费用开支到了2006年是第二大开支项目,但显然政府并没有认真执行邓爷爷关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示,因为经济建设费的比重只有在他1992年“南巡讲话”后增长了三年,之后就一直在下降,到了2005年居然下降到了23.78%。而与此同时行政管理费用开支大幅上升,由此可见我们的政府根本对他老人家就是“阳奉阴违”,对此我表示谨慎的震惊和愤怒!
   3.2007年财政开支中行政管理费用和经济建设费用合计占比为50.28%,就是说我们的财政主要功能就是“养人”和搞建设。
   另外我还从上表中发现一个问题,就是行政管理费用大幅上升是从1993年开始的。我不知道为什么这个会在1993年出现这样的变化。前面我们已经发现在1993年财政收入的增长开始大大高于GDP的增长。难道财政收入的增长就是为了用于行政开支?
   为避免我上述结论下得过于草率,我找到一些国家的行政管理费支出比例。
   德国(1998年)2.7%
   埃及(1997年)3.1%
   英国(1999年)4.2%
   韩国(1997年)5.1%
   泰国(2000年)5.2%
   印度(2000年)6.3%
   加拿大(2000年)7.1%
   俄罗斯(2000年)7.6%
   美国(2000年)9.9%
   中华人民共和国(2000年)25.7%
   通过比较我得出一个结论:就是行政费用不应该成为政府财政支出的最大开支项目。
   我又找到了IMF2007年关于世界一些国家的中央财政开支结构的数据,请看下图。
   我还查找了中央学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2004年写的一篇文章《中美财政支出结构和公共服务程度比较》并从里面摘录内容如下:
  周天勇在文中指出:加上统计的预算外资金的支出后,2003年国家财政中最大的支出项目是行政公务费用(不包括公安和武装警察费用),高达27%。其次是经济建设费用21.7%,而用于社保、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的比例全部加起来只占16.6%,我们的财政实际是一个养人和搞建设的财政。
   通过比较我又得出这样的结论:政府的主要作用应当是通过财政支出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
  






作者:juin2  回复日期:2010-04-06 22:37:56   mark

作者:hzr333  回复日期:2010-04-06 22:44:44   lz的数据可靠吗

作者:shenlincailiang  回复日期:2010-04-06 23:03:08   权贵资本对国家资产无限贪婪地占有-----------对应的是:最广大,最基层的民众不断地被压迫被剥削成除一些可怜的生活资料外准无产者。这就是赤裸裸的中国社会现状。。。
  权贵资本对国家资产无限贪婪地占有-----------对应的是:最广大,最基层的民众不断地被压迫被剥削成除一些可怜的生活资料外准无产者。这就是赤裸裸的中国社会现状。。。
  权贵资本对国家资产无限贪婪地占有-----------对应的是:最广大,最基层的民众不断地被压迫被剥削成除一些可怜的生活资料外准无产者。这就是赤裸裸的中国社会现状。。。
  。

作者:木棉小树  回复日期:2010-04-06 23:11:02    那么,既然我们的政府没有把钱主要用于提供公共产品,而将这部分钱挪作它用,就势必会造成公共产品的短缺。
   让我们再从数字回到现实。以我老家为例。我老家是内地的农村,N年以前一直民风淳朴。但近几年社会治安情况严重恶化,不仅出现“飞车党”,而且一旦谁家里没有人住的时候就会遭到小偷的清洗。不仅如此,这两年更时常出现杀人后取走人体器官的事件。我不知道这和目前公共产品的短缺是否有关。放眼近年的国内,从“苏丹红”到“三聚腈胺”,从“躲猫猫”到“做梦死”,从“黑砖窑”到“问题疫苗”……这说明政府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到了何等短缺的地步。“地下110”的出现,就是社会公共产品短缺在经济学上最好的解释。
   我这些年看了不少历史书,我发现中国历史上的各朝各代除了开始阶段,公共产品的严重短缺居然是社会的常态。就拿大家耳熟能详的所谓“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来说吧。《水浒传》中梁中书要派杨志护送生辰纲,杨志却告诉领导说他去不得,原因是路上强盗贼寇太多,结果只能是白白送死。据有些人考证后称GDP占当时全球总量50%以上的大宋朝,政府所能提供的社会公共产品居然短缺到连地方官府都不敢往中央运送财物的地步!难怪当时祝家庄、扈家庄的农民都不得不自己组织武装来保护自己的生产果实。但即便如此,这两个村庄仍然被比他们武装力量强大太多的梁山暴力集团所消灭。当我们手执宋词低吟浅唱自我陶醉的时候,可曾想到过有一句四字评价是为大宋王朝量身定做:积贫积弱。
   因此,我可以有些武断地说,正是由于中国历史上公共产品的长期短缺,造就了中国国民畸形的暴力崇拜审美观,否则,我们何以解释以崇尚战争和暴力为主题的《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居然能够成为国人津津乐道的文学扛鼎作品?在三国时期大大小小的暴力集团争夺权力的游戏当中,我们哪里能够看到对被“数字化”的普通生命的尊重?被美化为“农民起义”的宋江集团中,除了阮氏兄弟,哪里还能够找出一个农民?他们所谓的“替天行道”,除了“杀富”,我们哪里看到了“济贫”?
   我再也不愿看到历史的重演和轮回,再也不愿看到千万青年前赴后继地去“诚意正心修齐治平”,再也不愿听到电视里有人在唱什么“向天再借五百年”……日月昭昭,此心可鉴。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因此,我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级阶段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政府所提供的有限的公共产品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
   写到此处,我心潮起伏难抑,点上一支烟,往窗外望去。只见夜色朦胧,灯火稀疏。楼下的音乐角,依然有人在抚琴低唱,静夜听来,甚是凄清。

作者:shenlincailiang  回复日期:2010-04-06 23:20:36   
  只有具有大智慧,大悲怜的大圣人才能让苍生免于涂炭,让华夏渡过劫难,大圣人你在哪里中国呼唤你。。。。。。。。
  只有具有大智慧,大悲怜的大圣人才能让苍生免于涂炭,让华夏渡过劫难,大圣人你在哪里中国呼唤你。。。。。。。。
  只有具有大智慧,大悲怜的大圣人才能让苍生免于涂炭,让华夏渡过劫难,大圣人你在哪里中国呼唤你。。。。。。。。
  只有具有大智慧,大悲怜的大圣人才能让苍生免于涂炭,让华夏渡过劫难,大圣人你在哪里中国呼唤你。。。。。。。。
  

作者:usnc2008  回复日期:2010-04-07 01:27:04   好帖。
  经济是表象,根子在zhengzhi。

作者:duck3000  回复日期:2010-04-07 03:11:30   做男人难,做太监不难

此帖发自掌中天涯:wap.tianya.cn


作者:duck3000  回复日期:2010-04-07 03:38:09   做男人难,做太监不难

此帖发自掌中天涯:wap.tianya.cn


作者:g02011  回复日期:2010-04-07 05:27:24   楼主这些数据如何得到的。 分析很好。 能够具体分析1995年税收体制改革以后,不同人群的收入增加和增加率比值吗?

作者:海宁的马甲  回复日期:2010-04-07 05:44:28   民间懂经济学的人越来越多了。
  但还是太少,大部分文科专业应该让宏观和微观经济学成为必修课,特别是新闻,中文专业的,这些人很多后来当了记者,编辑。
  

作者:海宁的马甲  回复日期:2010-04-07 05:45:45   民间懂经济学的人越来越多了。
  但还是太少,大部分文科专业应该让宏观和微观经济学成为必修课,特别是新闻,中文专业的,这些人很多后来当了记者,编辑。
  

作者:cnnetcn  回复日期:2010-04-07 06:22:15   先mark,后学习。。。。。

此帖发自掌中天涯:wap.tianya.cn


作者:我是不知道  回复日期:2010-04-07 11:10:55   凤凰网财经 > 评论 > 中国人口老龄化危与机 > 正文
  
  
  
  学者:中国未来劳力缺口将超1亿 应容纳亚非国家大量移民
  
  2010年04月01日09:31 时代周报 罗天昊
  
  
    未来20年内,应容忍亚非国家向中国大量移民,据预测,未来劳力缺口达到1亿以上,中国将形成大规模的移民潮,成为除美国之外,容纳全球性移民最多的国家。
  
  
  
  http://finance.ifeng.com/opinion/special/laolinghua/zjgc/20100401/1996946.shtml
  
  .................
  
  
  
  只生一个好,黑奴给养老?
  
  中国少子化已经非常严重了,新生婴儿不会和现在的人抢工作,反而会作为消费人群增加就业岗位。
  
  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人口就像一潭水,全球流动,中国人口密度减少,外面的水会流进来。这么简单的一个道理居然好多人没有看出来?
  
  
  
  

『国际观察』上万穆斯林安居乐业在义乌



广州的大街上,黑人、南亚人比比皆是,已经形成常驻人口,洪桥周围10公里形成巨大的“黑人城”


作者:起个马甲也这么难  回复日期:2010-04-07 11:13:13   看看

作者:我是不知道  回复日期:2010-04-07 11:17:02   
  “到中国去”,如今非洲黑人有了新的移民目的地。
  
  上海海关出入境管理处最近三年的统计记录,来自非洲国家的出境记录只有入境记录的三分之一强,换句话说,还有三分之二的黑人来了就没走。你不要以为他们可能从北京、广州等地出境了,其实那里的记录也不会有不同,进来的多,出去的少。
  
  






作者:刘衣卫  回复日期:2010-04-07 11:21:09   坐看

作者:bily2008  回复日期:2010-04-07 11:24:02   jihao

作者:miao3210  回复日期:2010-04-07 11:27:27   先占个座,回来看

作者:sunshine214999  回复日期:2010-04-07 11:35:49   发展中国家,而不是国家发展中
  呵呵

作者:风起遗忘  回复日期:2010-04-07 11:41:47   留个记号 持续关注中 楼主抓紧更新

此帖发自掌中天涯:wap.tianya.cn


作者:俺是猫扑的  回复日期:2010-04-07 11:46:21   留名

作者:flying_Wesley  回复日期:2010-04-07 11:52:05   赶紧mark

作者:一家之仆  回复日期:2010-04-07 11:54:35   马克之

作者:solitudeone  回复日期:2010-04-07 12:01:13   占座

作者:远航人马座  回复日期:2010-04-07 12:01:33   楼主继续!

作者:瀑挂前川  回复日期:2010-04-07 12:02:36   看了~~断断续续的~~~~~~~
  首先肯定楼主对问题的分析和研究是下了一定工夫的。
  其次,对问题的分析和论证有理有据,旁征博引,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再次,前半部分,毫无新意,后半部分个人看法过于片面;
  总结:
  1,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重中之重,就是提高整个全体公民的社会福利,解除全体公民的后顾之忧;
  2,修正计划生育政策,保持人口持续稳定的健康的增长,是确保未来国家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着重解决农业土地流失的潜在危机,农业是根本,工业是基础,国防建设是长城,环保是责任,科研是动力;
  

作者:wangreat3000  回复日期:2010-04-07 12:04:40    中国未来工资路线图:
  
  1987年为565元,到2007年为7031元。那么城镇居民25年的消费大约需要30万元。以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劳动报酬来看,职工平均工资在1987年为1459元,到2007年已是24932元.
  
   新加坡 年工资 35万元 ; 香港年收入29万元 ;东京年收入23万元;韩国首尔年收入18.9万元;台北年收入 18万元。
  
   中国继续发展,到2030年,中国工资年收入 北京,上海达到 东京水平 。也就是居民1年可以挣230万元。

作者:du6207  回复日期:2010-04-07 12:05:01   ding

作者:wuxiaoshi2008  回复日期:2010-04-07 12:08:47   先按瓜,慢慢看

作者:dragon__one  回复日期:2010-04-07 12:09:54   对于楼主认为技术对经济增长贡献不大这一点,我想反驳一下。
  腾讯这家暴利企业,不就是靠的技术吗?
  日本国内没有资源,不就是靠出口技术,换回粮食吗?
  技术对经济的贡献没有太准确的计算方式,但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技术不够先进的国家,是很重要的

作者:爆发前夜  回复日期:2010-04-07 12:10:22   记号

作者:痛苦的横按  回复日期:2010-04-07 12:20:08   Mark之

作者:木棉小树  回复日期:2010-04-07 12:20:34   今天工作比较忙,一直到现在才上来看。本贴纯属本人心血来潮之作,并且本人不是专家,不可能提出什么有新意的东西。我写这个贴子的前提就是把自己当作一个“经济学白痴”先,然后再用一个普通人的思维去思考一下这个东西。刚才收到系统消息,说本贴已经在几个板块置顶,特向版主表示感谢。

作者:拾漏蛋  回复日期:2010-04-07 12:23:09   记号
  

作者:du6207  回复日期:2010-04-07 12:23:16   ding

作者:涯天小学生  回复日期:2010-04-07 12:30:54   写得真不错

作者:hyolln  回复日期:2010-04-07 12:34:15   MMKKK

作者:hyolln  回复日期:2010-04-07 12:35:37   mkkk

作者:欠钱不打白条  回复日期:2010-04-07 12:37:27   占座回头慢慢看

作者:伊凡03  回复日期:2010-04-07 12:38:23   先mk,再仔细看!

作者:一种很深的蓝  回复日期:2010-04-07 12:40:28   写的挺好的,关注中~~~

作者:青岛小眼镜  回复日期:2010-04-07 12:42:39   记号

作者:无聊D路过  回复日期:2010-04-07 12:44:51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应归功于D的英明领导(这是D自己说得)。可,老百姓说得是,因为有低廉的劳动力+廉价出卖资源+牺牲环境,才换回了一些日渐贬值的外币。
  

作者:表太色  回复日期:2010-04-07 12:45:29   不错 P民中间也有不少经济分析师

作者:jackybackham  回复日期:2010-04-07 12:45:36   现行Z*F做不好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这个Z*F换掉
  选一个我们认为能做好的Z*F上去
  
  但是最困难的就是这里了
  不想让楼主幸苦白费 点到为止。。。。。
  

作者:表太色  回复日期:2010-04-07 12:48:11   只要80%的P民有口饭吃,中国经济就会持续增长,党的政策亚克西!

作者:木棉小树  回复日期:2010-04-07 12:50:08    7.2.政府的钱够花吗
   2008年,在金融危机的阴影笼罩全球的的情况下,中国政府提出了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当这个计划刚一出台的时候,我不禁吓了一跳。因为我知道政府每年都会发行国债,也就是说政府每年的钱本来不够花。那么,这么大的投资钱从哪里来呢?我找到了下面的数据。
   2010年两会期间,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已经受到广泛关注。据《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3月3日的报道,商业银行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贷款余额已达7.1万亿。以地方政府负债中85%来源于银行信贷来粗略计算,当前地方政府负债余额已超8.3万亿。也就是说地方政府的债务占2009年GDP总额的比重已经达到24.7%。
   关于中央财政的负债情况我目前没有查到2009年年末的准确国债余额,但2008年末国债余额为5.33万亿,2009年中央财政国债余额限额为62708.35亿元。以2009年的数字加上地方政府负债余额8.3亿元,中国各级政府的债务余额已经达到14.5万亿元。截至2009年第三季度,中国外债余额为3867.7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2.63亿。这样各级政府债务总计占2009年GDP总额的比重达到51%。2009年全国财政收入约为6.85万亿元,政府的财政收入负债率达到250%。
   目前,国际上评价一国财政赤字风险有两个指标:赤字率(赤字占GDP比重)不超过3%,负债率(国债余额占GDP比重)不超过60%。
   从这两个指标来看,用温总理的话说,这是中国综合国力“可以承受的”,总体上也是安全的。
   但是,问题出在中国地方政府的债务主要是向银行借来的:
   1.政府从银行融资往往是用土地转让收入甚至是财政收入作为未来还本付息的保证,这将使得地方政府未来可支配财政收入减少。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公共产品及准公共产品的供应将变得越来越缺乏资金保障。香港中国银行的报告保守估计中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超过6万亿元,这样每年还款额将达5千2百亿元以上,相当于去年地方财政收入的16%。如果其中一半还不出钱来,银行业一年盈利将减少4成4,不良贷款率将增加7%。若央行为因应通膨而升息,对地方政府债务更是雪上加霜。 在西部的一些地区,由于当地财政收入来源较少,地方政府事实上已经面临“破产危机”。2008年9月美国阿拉巴马州杰佛逊县政府的破产事件不知未来会不会在中国上演。
   2.由于债务压力,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对土地转让收入依赖性越来越强,从而导致地价和房价高居不下,使地方政府成为房地产市场的“价格推手”。
   3.政府主导的投资行为往往是和市场规律背道而驰的,因此银行提供的借款也多是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而无法履行正常的风险评估程序,因此银行业担负了巨大的未来呆坏账风险。
   4.地方政府向银行举债实际上等于变相地投放货币,人为地制造通货膨胀。
  
   近日湖北省曝出12万亿元的天量投资计划,我大概看了一下湖北省的经济数据。12万亿的总投资规模,相当于2009年湖北省GDP总量的10倍,相当于湖北省年财政收入的147倍!根据湖北省的规划,仅在2012年前开工的项目就有1.3万个,约需资金6万亿元。地方政府财政只能拿出4300亿元。以如此财力做出这样气吞山河的伟大决定,果然是“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为有公仆多壮志,敢叫荆楚换新天”……

作者:表太色  回复日期:2010-04-07 12:53:13   楚人不鸣则已 一鸣惊人啊 搅拌DZY

作者:人间自有真情在>  回复日期:2010-04-07 12:55:27   好,顶

此帖发自掌中天涯:wap.tianya.cn


作者:木棉小树  回复日期:2010-04-07 12:59:00   作者:g02011 回复日期:2010-04-07 05:27:24 
    楼主这些数据如何得到的。 分析很好。 能够具体分析1995年税收体制改革以后,不同人群的收入增加和增加率比值吗?
  -------------------------------------
  这个估计比较难,相关的数据不好找。我收集这些数据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大多数来自于国家统计局,再就是财政部、央行。数据好找,有些得自己计算,比较花时间。好在有一些图片是现成的,也都和相关数据进行了对照。

作者:晴朗夏日  回复日期:2010-04-07 13:05:09   顶起,MARK

作者:fishcarly  回复日期:2010-04-07 13:05:55   顶一顶,慢慢看

作者:525668u  回复日期:2010-04-07 13:06:38   uy

作者:almp  回复日期:2010-04-07 13:25:07   找到致使唯一的社会主义大国的崩溃主要原因,以及推导出针对策略或许是国人冲击诺贝尔奖的最佳课题

作者:yingcq  回复日期:2010-04-07 13:32:43   工作越久,越觉得这真是个没有希望的地方

作者:wongb  回复日期:2010-04-07 13:34:45   好帖子

作者:qianwei82  回复日期:2010-04-07 13:36:11   好文,继续关注

作者:strawwolf  回复日期:2010-04-07 13:39:08   好文,继续关注
  

作者:bcl1224  回复日期:2010-04-07 13:42:25   这个必须顶

作者:qweiop03  回复日期:2010-04-07 13:43:02   留个记号,下次再来。

作者:hoontz  回复日期:2010-04-07 13:43:39   学习了

作者:创世梦  回复日期:2010-04-07 13:48:05   br

此帖发自掌中天涯:wap.tianya.cn


作者:cgangcm  回复日期:2010-04-07 13:50:26   在做图表的时候,最起码要在相同的标准之下进行比较吧.
  
  比如财政收入的增涨是用实际数额这没错,但GDP怎么能用可比数额呢?应该用名义增长率.否则你怎么解释财政收入增长30%,GDP涨10%,但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却没有大幅增长呢?

作者:一梅晓春  回复日期:2010-04-07 13:51:19   up

作者:明天会更好suo  回复日期:2010-04-07 13:54:07   更新哪楼主

作者:nokia_n85  回复日期:2010-04-07 13:54:43   好贴,mark一下

作者:tang99999  回复日期:2010-04-07 13:54:55   做个记号先,回头慢慢看!

作者:李家老三  回复日期:2010-04-07 13:59:52   抱着孩子看帖子,先顶回头再发言。。。。

作者:kokeyky  回复日期:2010-04-07 14:00:34   mark

作者:crydragon  回复日期:2010-04-07 14:00:56   楼主严谨态度值得一读。

作者:cgangcm  回复日期:2010-04-07 14:01:15   1.1关于劳动力.
  
  楼主的文章对于劳动力量的统计是正确的,但漏了最重要的一部分.那就是质.同样是劳动力,1亿大学生和1亿初中生的区别我想任何人都可以看到其中的差别.现在的发达国家劳动人口才有多少?为什么创造的人均GDP要比中国高一大截?我想,劳动力质的因素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只说量不说质,得到的结论就有重要的偏差了.

作者:风木林石  回复日期:2010-04-07 14:03:21   这个帖子看的我是心惊肉跳,中国经济这么危险,猜忌和担忧不如花点时间来改造一下我们自己的生活!

作者:勿爱宁死  回复日期:2010-04-07 14:05:19   MARK

作者:我生在我不在天  回复日期:2010-04-07 14:05:37   <加群报告处`河蟹有风险,加群需谨慎 >
  500人群:50410044
  
  主题:女 性 读书 电影 经济 叔本华 蛋逼 1984bbs 格道BBS 资源共享
  ①请想清楚再加群`管理批准你进去了`然后你又一声不吭的退群,然后又加又退的`很浪费时间
  ② 聊天中 出现H图请蛋锭。 `毛某人、余秋雨、郭敬明、 粉丝不鼓励入内。
  ③请注意文明 `谢绝广告+马甲+恶意中伤+人参公鸡 暗号:菊花开瓶盖,奶头划玻璃。
  

作者:cgangcm  回复日期:2010-04-07 14:09:38   1.2资本
  
  楼主在这个章节中所犯的错误贯穿了整个帖子,那就是GDP都是只算可比增长,而其他都是算实际增长.中国历年的名义GDP增长率都要超过公布的GDP增长率4%以上,另外更有一次性调增GDP的事件好几次。实际上如果平均分布的话,中国的GDP名义增长数字每年基本是接近20%这个数字的。

作者:cgangcm  回复日期:2010-04-07 14:14:04   1。3技术进步
  
  实际上技术进步所体现的增长率是非常大的,3%这个数字我不知道是从哪来的。不管是6%还是9。5%请记住,这个数字和劳动力、资本二要素是乘法的关系,而不是加法!!

作者:无聊找乐子  回复日期:2010-04-07 14:17:57   现在想想上班拿的这么点钱,除了吃饭,日常开销外,基本无积蓄!!可悲可悲,还是在泱泱国企里面

作者:cgangcm  回复日期:2010-04-07 14:20:13    至此,我对经济发展要素进行一下总结。在上述三要素当中,劳动力的投入是无法通过人为的技术手段去改变,只能顺其自然地加以利用。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赖于科技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只有资本投入,是中国经济增长要素当中唯一可以通过人为方式来改变经济增长速度和模式的手段。
  =====================================
  综上所述,楼主的结论明显出现了错误。劳动力数量上虽然不能提高,但质量上可以提高的潜力是很大的。至于技术进步为什么不能通过加大投入的方式来提高呢?

作者:zhuhao82  回复日期:2010-04-07 14:25:20   好貼,頂一個

作者:嗟余  回复日期:2010-04-07 14:38:07   有些东西似曾相识,但楼主写得辛苦,材料罗列也不错,顶贴支持一个

作者:xiangf0611  回复日期:2010-04-07 14:45:40   11

作者:闷坛子  回复日期:2010-04-07 14:47:04   别挑楼主的毛病,我们普通百姓只看事实,我家五口人,四个人出去打工,我在国企,我父亲技术工种。说实话,我们小地方的,我们家的收入可以说在我们这不算少,但我真的不敢花钱,也没钱。因为房价太高,回农村老家盖的房子,正赶上建材疯狂涨价,盖房子加结婚花了二十多万,还好我没买房,也就不会有贷款。再加上工作之余做点生意,还算过的去。但也只是过的去而以。几个朋友让我买车,我说我没钱,他们不信。可你们自己清楚。钱真的是不够花

此帖发自掌中天涯:wap.tianya.cn


作者:小凹糨糊  回复日期:2010-04-07 14:51:11   to:木棉小树 
  
  1.1993年
      1993年之前,财政收入的增长和GDP的增长基本上是同步的。但从1993年开始,中国财政收入的增长陡然加速,远远超过GDP的增长速度。我不知道为什么会从1993年开始发生这样的变化。这和1993年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有关系吗?
  
  ========================================================
  
   1993年,朱镕基,中央与地方开始分税制。中央把易收税种收归中央,仅留部分难征的税收。当然,这仅是开端。
   中央财政收入开始大幅增加,而地方政府因此普遍陷入财政困难。
   之后,地方政府开始想尽办法“开源”,乡镇、民营日子越来越难过。
   再之后,土地财政初见端倪,地方政府推高地价的积极性逐步高涨(收税没有卖地来得快)。其实,土地开发中央仍然拿大头,是七三开的,注意,是中央七地方三。于是财政收入狂飙……
  
   总结下,从93年开始,事实是中央政府不断地把好收的钱“上调国家队”,逼得地方要么“开源”(你当然别指望Y截流),要么推高地价。
   不知道我讲清楚没有。
  

作者:lynfps  回复日期:2010-04-07 14:54:42   
  
  
  
  本文的中心思想就是,“国家”拿走了我们的大部分收入并且绝大部分都自己花了。
  
  
  顺便问一句,国家是谁??
  
  
  

作者:不肯过江东1029  回复日期:2010-04-07 14:57:07   留个记号

作者:叶的第壹章  回复日期:2010-04-07 14:57:36   mark

作者:suook  回复日期:2010-04-07 14:58:25   政府是不敢加大通胀的,因为国军的历史在那儿摆着,一旦进入通胀的通道,那就失控了。最后没办法只能加息,自己捅破资产泡沫,到那时,许多资源的错误配置会报复2009年的疯狂的!随后可能到来的会是大萧条和通货紧缩,但是毕竟政权得以保全,不过,到时真的会是鬼哭狼嚎

作者:冲浪男人  回复日期:2010-04-07 15:04:27   看看!!支持楼主

作者:hahalkj  回复日期:2010-04-07 15:07:03   不顶不行

作者:chuanzhao_1111  回复日期:2010-04-07 15:10:03   天涯有泪众人谈,历史重复再重复
  富国穷民千载罪,风花血月终有时

作者:风成西林  回复日期:2010-04-07 15:11:14   mark,楼主请继续

作者:zheng_5566  回复日期:2010-04-07 15:12:41   超级主,不服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