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重生之风云再起:常用中药知多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20:22:44

茯苓的功效:


 茯苓性味甘淡平,入心、肺、脾经。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可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逆,恶阻,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等症。茯苓之利水,是通过健运脾肺功能而达到的,与其它直接利水的中药不同。苓桂术甘汤、四君子汤、四苓汤等均是有茯苓配伍的常用方剂。
(一)开胃汤。茯苓15克,淮山药12克,谷麦芽各30克,鲜、干鸭胗各1个,煮汤饮服。治小儿消化不良,不思饮食。
(二)茯苓薏米粥。茯苓、薏米各25克,陈皮5克,粳米适量,煮粥食。治小儿脾虚泄泻,小便不利。
(三)茯苓薏米饼。茯苓、薏米、白面粉各30克,白糖适量,研成细末和匀压成饼,蒸熟。适合小儿食用,有和脾胃之效。
(四)茯苓陈皮姜汁茶。茯苓25克,陈皮5克,水煎,饮服时加入生姜汁10滴。有健脾和胃之效,可治妊娠呕吐。


   茯苓的作用:
   1.利尿作用:

1.1.将茯苓生药用70%酒精冷浸,使用时将浸得液的酒精蒸发,加蒸馏水稀释,至一定浓度,然后选择健康兔按体重注射给药,慢性实验结果表明,用药后尿量有明显增加。
1.2.给犬静脉注射茯苓煎剂(0.048g/kg),结果尿量并未增加,对大白鼠亦无效或功效很弱;以尿排量和氯排泄量为观察指标,用茯苓煎剂给大白鼠(禁食12小时)灌胃,结果在此实验条件下,茯苓也不能表现其利尿排氯作用。
1.3.茯苓不具有抗去氧皮质酮的作用。

2.抗菌作用:

茯苓的100%煎剂用平板打洞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茯苓对用试管法的抑菌试验结果是无抑菌作用。茯苓的乙醇提取物在体外能杀死钩端螺旋体,但水煎液无效。
   3.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茯苓对家兔离体肠管有直接松弛作用,对大鼠幽门结扎所形成的溃疡有预防效果,并能降胃酸。另对CCl4所致大鼠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使谷丙转氨酶活性明显降低,防止肝细胞坏死。
   4. 抗肿瘤作用

柴胡是万能药,能舒肝防感冒,又能单独吃又可配好多药。

   柴胡的功效:
    和解少阳,舒肝和胃,升阳举陷。治寒热往来,胸满胁痛,口苦耳聋,头痛目眩,疟疾,下利脱肛,月经不调,子宫下垂,热入血室。

   柴胡的作用:
    柴胡的性味:苦平、归经、入肝、胆经。功能:发表、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主治:感冒发烧、寒热往来、疟疾、胁胀痛、月经不调。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柴胡具有:1、解热、退热作用平稳可靠;2、镇静、镇痛,有解除胸闷胀痛,开郁调经作用;3、抗菌,对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4、抗肝损伤作用;5、抗病毒,对流感病毒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对第1型脊髓灰白质炎病毒引起的细胞病变具有抑制作用。
主治 疏散退热,升阳舒肝。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党参当归炖肉也是补身体。党参的功效:   
   补中,益气,生津。
   治脾胃虚弱,气血两亏,体倦无力,食少,口渴,久泻,脱肛。
    ①《本经逢原》:清肺。
    ②《本草从新》:补中益气,和脾胃,除烦渴。
    ③《纲目拾遗》:治肺虚,益肺气。
    ④《科学的民间药草》:补血剂。
   适用于慢性贫血,萎黄病,白血病,腺病,佝偻病。
    ⑤《中药材手册》:治虚劳内伤,肠胃中冷,滑泻久痢,气喘烦渴,发热自汗,妇女血崩、胎产诸病。

   党参的作用:  
   1、对血细胞的影响党参根的醇、水浸膏口服或皮下注射,可使正常兔的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略有增加;摘除脾脏后,作用显著减弱,故推测其补血作用,可能与脾脏有关。
   此时白细胞则有减少倾向。
   北党参据云无此作用。
   党参浸液1:40在试管内无溶血现象,但与红细胞作用后,可变色,发生浑浊、沉淀。
   2、对血糖的影响对兔腹部皮下注射党参浸膏,可使血糖升高;但如注射发酵后的浸膏或灌胃给药,则无比作用,故认为其升高血糖乃因根中含多量糖分所致;它也不能抑制因注射利尿素而发生的神经性高血糖。
   据初步试验,北党参灌胃,能升高血糖。
   3、降压作用醇、水浸膏静脉或腹腔注射,能降低麻醉犬的血压,据初步分析,认为是属于末梢性的;并有某些抗肾上腺素作用;其水浸液或醇、水浸出液也有降低麻醉动物血压的作用,并能抑制离体蟾蜍心脏。
    对慢性高血压犬,每日灌服水浸液4克(生药)/公斤,未见有降压作用。
    同属植物的根的提取物或总甙,长期(40天)喂兔,可增加红细胞敷(17.5%),增加体重(23%);对松节油引起的白细胞增多症有预防及治疗功效;长期口服,内脏器官未发现有何病理改变。 黄芪,何首乌,黄精,等都是我们的好帮手,常吃会有好身体,副作用少。   很多人喜欢用枸杞子泡水、泡酒或煲汤,中医很早就有“枸杞养生”的说法,认为常吃枸杞子能“坚筋骨、耐寒暑”。所以,它常常被当作滋补调养和抗衰老的良药。很多人都不知道常吃枸杞子可以美容。这是因为,枸杞子可以提高皮肤吸收氧分的能力,另外,还能起到美白作用。
    枸杞子虽然具有很好的滋补和治疗作用,但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服用的。由于它温热身体的效果相当强,正在感冒发烧、身体有炎症、腹泻的人最好别吃。
    最适合吃枸杞子的是体质虚弱、抵抗力差的人。而且,一定要长期坚持,每天吃一点,才能见效。任何滋补品都不要过量食用,枸杞子也不例外。一般来说,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吃20克左右的枸杞子比较合适;如果想起到治疗的效果,每天最好吃30克左右。现在,很多关于枸杞子毒性的动物实验证明,枸杞子是非常安全的食物,里面不含任何毒素,可以长期食用。
   枸杞子是一味药食兼用之品。《药性论》中载:“能补益髓诸不足,安神。”《摄生秘剖》中的名方“杞圆膏”,主治神经衰弱,认为有“安神养血,滋阴壮阳,益智,强筋骨,泽肌肤,驻颜色”作用,就是以枸杞子配合等量的龙眼肉熬制而成的。在民间,对神经衰弱之人:习惯用枸杞子30克,羊脑1副,加清水适量炖服。也有用杞子20克,红枣6个,鸡蛋2个同煮,吃蛋饮汤,每天1次,对神经衰弱、头晕眼花、精神恍惚、心悸、健忘、失眠者颇宜。
阴虚:手脚心热、潮热盗汗、口燥咽干
  阳虚:腰膝酸软、不耐疲劳、经常觉得乏力、四肢发凉、喜热怕冷、腰凉膝凉、阳萎、早泄。
  如果确实是肾虚:一句话,手脚热的、出汗的,就是阴虚,手脚冷的,就是阳虚。
    
  虚证从中医来讲,认为是脏腑功能的不足,中医的脏腑不同于西医的脏器,脏指的是五脏,指的是心、肝、脾、肺、肾,腑指的是和脏互为表里的,胆、胃、大肠、小肠、膀胱等,五脏六腑的功能好不好,像西医去查一些指标正常不正常,而中医师通过气血表现出来,比如说你心气足不足,肾气强不强,都是通过气血表现出来的,我们举个例子,比如说脾,这个跟现代医学的脾完全是两回事,脾能够接受物质以后,它运输消化,最后化成气血,而升成气血以后,就能营养全身各个部位,当脾虚的时候,气血生成不足了,俗话说就是能量不足了,就感觉到特别疲劳。

  根据中医的不同类型来说,虚证还可以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的不同,各方面有不同的特点。

  气虚
  我们最常用的方法,可能大家伙众所周知,就是人参、黄芪,这都可以补气。

  脾气虚
  因为脾从中医来说它是主运化,运化就和消化联系的比较紧密一些,那么在我们中药里头,可以用一些补脾的山药、莲子、饴糖、苡仁米,来补脾气。

  血虚
  血要养心,这种人可能出现心烦、失眠这种情况,再有就是头晕眼花、面色苍白、睡觉不好,还有就是比如说肝血不足,就会指甲容易断裂。如果您有以下表现:头晕眼花、面色苍白、睡眠不好那么您可以选择:当归、阿胶、红枣、龙眼、当归羊肉汤

  阳虚
  答:阳虚最典型的一个症状就是怕冷,因为我们中医讲,阳虚可能是气虚之慎,因为中讲气是属阳的,他们还是有一定联系的,气虚日久了就会导致阳虚,除了怕冷,可能也会感觉到疲乏,没有精力。

  肾阳虚
  在阳虚的基础上肯定都是怕冷,要是肾阳虚会有腰怕凉,还有可以伴随一些阳萎、早泄的表现,如果脾阳虚就可以出现肚子特别怕凉,并且稍微一吃凉的就拉肚子。  
  如果您有以下表现:疲乏、怕冷、腰凉膝凉、阳萎、早泄。
  那么您可以选择:羊肉、芝麻、胡桃、芡实米、干姜、小茴香。
  药物:金匮肾气丸、右归丸。

  阴虚
  如果您有以下表现:手脚心热、潮热盗汗、容易上火  
  那么您可以选择:枸杞、百合、麦冬、银耳、山萸。
  如果您有以下表现:手脚心热、容易上火、目眩耳鸣、腰膝酸软
  那么您可以选择:六味地黄丸、左归丸、知柏地黄丸。

  肾阴虚
  药物:六味地黄丸
  问:六味地黄丸和知柏地黄丸之间有什么区别?
  答:知柏地黄丸,就是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了一个知母和黄柏。这两个药是一个清热的药,所以在养阴的基础上,又加了一些清热的,临床上这个人如果有虚火的症状,我们就用知柏地黄丸。如果单纯就是阴虚,还没有什么口干,没有什么牙龈肿痛的就用六味道地黄丸。

 

他的外甥曾经近视一千度,他就叫他煮用以上这道药方,每天喝。八个月后外甥的近视降到只有两百度。

  所以这是一个经过亲身体验而成功过的药方。

  药方:龙眼肉+龙眼核(即带核的龙眼)、枸杞。

  煮法:以上叁味适量,加水煮成茶,龙眼核不必打碎.

  服法:就当一般茶来喝就好,每天喝,至少连喝两个月。(没效可放弃不再喝,有效而还不满意,则应续喝。)

  疗效:一切跟眼睛的水晶体不正常有关的眼睛问题,包括近视,远视,散光等等。

  重点:一定要用龙眼核,只用龙眼肉,则效果折半。

  建议:请饭后喝,效果最佳。(因为病在头部,而饭后喝会使药性发挥在头部较多,也就是此方的目的。)

 

 十全大补酒功用

 

 主料:熟地、当归各120克,党参、炙黄芪、炒白芍、茯苓、炒白术各80克,川芎、炙甘草各40克,肉桂20克,蔗糖1600克,白酒10斤。


  功用:可大补气血,强壮筋骨。适用于体瘦面黄,头晕目眩,神疲乏力,饮食不思,动则自汗等。养生之道,以补养气血为先。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佐;气不统血则血亏,血不辅气则气弱。故男子重益气,而需要养血。女子主养血,则需在理气。气血贯通,百病不生,凡气血不足之证,均可用本酒调补,久服身体健康,延年增寿。

  
  服法:每服20毫升,一日2次。


  制作:上药共研为粗末,用白酒浸泡,浸出药酒加蔗糖,和匀溶化,密闭,静置10天,滤过即可服用.

怪病除痰可根治:

我就提出了扶阳祛湿的养生治疗方案。使更多的人意识到湿浊才是现代人最大的健康顽敌。这也是我反复强调“阳气不足,湿邪不去,吃再多药品补品都如同隔山打牛”的意义所在。老百姓都知道治病要除根,那么怎么才能出病根呢?其实祛除痰湿就是在挖病根,哪怕是认为不治之症的恶病,都能通过这种治疗取得明显效果。道理很简单,痰湿是滋生疾病的温床,祛除痰湿,改变人体的内环境,很多疾病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关于除湿,我也介绍过不少方法。例如薏米红豆汤、锅巴、面包干等。这些都是侧重于食疗的。对一些体内有湿邪但还没形成疾病的朋友使用起来有着很好的效果。但是体内湿邪过重,已经引发了各种顽疾怪病的朋友,就需要使用这篇文章里我介绍的方法了。
    这个方法也很简单,叫做三子养亲汤。就是用炒莱菔籽、炒白芥子、炒苏子打粉冲服。有化痰、理气、除湿、温中、降逆的功效。简单的三样中药,既清除了体内的湿邪毒素,又疏通了经络调养了气血,还增补了脾胃功能。对于咳嗽、痰湿、哮喘、湿疹、高血脂、脂肪肝、脂肪瘤、疤痕体质等慢性病有着非常显著的疗效。这三味药在中药店都能买到。炒莱菔籽150g、炒苏子150g、炒白芥子100g,在药店打成细粉。每次服用5g,一天三次,服用一个月为一疗程。用开水冲服,这个药没什么异味,稍微有点辛辣。苏子和莱菔子有温中理气的作用,白芥子主要是化痰除湿。此方还对乳腺增生、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带下病等妇科顽疾有很好的疗效。
    三子养亲汤在临床应用上,犹如常山赵子龙的一条长枪,使用起来可以说是一当十,所向披靡。

扁平疣:

生薏苡仁100g  嫩白芷30g  川芎15g  炒丹皮15g

桃仁30g  琥珀30g  酒军10g  云茯苓60g

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6g,每服2丸,日服2次,白开水送下。

[按] 扁平疣为血分湿毒,故以生薏苡仁为主药配云茯苓以渗湿,佐川芎、白芷散风,桃仁、丹皮、琥珀活血,酒军导滞。

 

刮去你身上的油水。


  1、燕麦:具备降胆固醇和降血脂的作用。由于燕麦中含有丰富的食物纤维,这种可溶性的燕麦纤维,在其他谷物中找不到。因这种纤维容易被人体吸收,且因热含量低,既有利于减肥,又适合心脏病、高血压和糖尿病人对食疗的需要。


  2、玉米:含丰富的钙、磷、镁、铁、硒及维生素A、B1、B2、B6、E和胡萝卜素等,还富含纤维质。常食玉米油,可降低胆固醇并软化血管。玉米对胆囊炎、胆结石、黄疸型肝炎和糖尿病等,有辅助治疗作用。  


  3、葱蒜:洋葱含有环蒜氨酸和硫氨酸等化合物,有助于血栓的溶解。洋葱几乎不含脂肪,能抑制高脂肪饮食引起的胆固醇升高,有助于改善动脉粥样硬化。葱中提取出的葱素,能治疗心血管硬化。大蒜能降低血清总胆固醇、三油酸甘油酯的含量。大蒜素的二次代谢产物--甲基丙烯三硫,具有阻止凝栓质A2的合成作用,故能预防血栓。大蒜还能治疗肥胖。

­


  4、山药:其黏液蛋白,能预防心血管系统的脂肪沉积,保持血管弹性,防止动脉硬化,减少皮下脂肪沉积,避免肥胖。山药中的多巴胺,具有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的功能。另外,山药还能改善人体消化功能,增强体质。过年过节期间若有消化不良,可以用山药、莲子、芡实加少许糖共煮。有降糖作用。  


  5、海藻:素有“海洋蔬菜”美誉。海藻以其低热量、低脂肪令人瞩目,一些海藻具有降血脂作用。海带等褐藻,含有丰富的胶体纤维,能显著降低血清胆固醇。海藻还含有许多独特的活性物质,具有降压、降脂、降糖、抗癌等作用。


  6、银耳:银耳有明显的降脂和抗血栓作用。

­


  7、土豆:有很强的降低血中胆固醇、维持血液酸碱平衡、延缓衰老及防癌抗癌作用。土豆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胶质类等容积性排便物质,可谓“肠道清道夫”。


  8、芹菜:含有较多膳食纤维,特别含有降血压成分,也有降血脂、降血糖作用.

红枣


  9、红枣:多食能提高机体抗氧化力和免疫力。红枣对降低血液中胆固醇、三油酸甘油酯也很有效。

­


  10、山楂:可加强和调节心肌,增大心室、心房运动振幅及冠状动脉血流量,还能降低胆固醇,促进脂肪代谢。


  11、菊花:有降低血脂的功能,具有平稳的降压作用。在绿茶中掺加一点菊花,对心血管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12、苹果:其果胶具有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作用。苹果含丰富的钾,可排除体内多余的钠盐,如每天吃3个苹果,对维持血压、血脂均有好处。
 营养与药用

   白果含有丰富蛋白质、脂肪、糖和淀粉,并有少量的钾、铁、钙、磷等物资。中医认为:白果有化痰、止咳、补肺、通经、利尿等功效。《本草纲目》记载:白果有温肺益气、镇咳祛痰及杀虫的作用。

   根据现代医学研究,白果中的黄酮甙、苦内脂具有通畅血管、改善大脑功能、延缓老年人大脑衰老、增强记忆能力、治疗老年痴呆症和脑供血不足等功效。除此以外,银杏还可以保护肝脏、减少心律不齐、防止过敏反应中致命性的支气管收缩,还可以应用于对付哮喘、心肌梗塞、中风、等。

   经常食用白果,可以滋阴养颜抗衰老,扩张微血管,促进血液循环,使人肌肤、面部红润,精神焕发,延年益寿,是老幼皆宜的保健食品。
    白果有一定的毒性,多食可中毒致死。白果果粒中以绿色的胚芽最毒。因此,成人一般每日食6—8粒,并除掉果仁内的绿色胚芽。

   【食疗与食补】

    1、眩晕(美尼尔氏综合症):生白果3枚捣碎,开水冲服,每日1次,连服数日;

   2、咳嗽痰喘:白果仁10克炒后去壳,加水煮熟,再加蜂蜜或食糖调味服用。

   3、癣:生白果仁切开,搽患处。

   4、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干白果2枚研成细末,装入1只鸡蛋内,将鸡蛋竖在烤架上置微火烤熟,顿食。

附子祛风、祛风湿、利水、化饮、燥湿、除痰、祛风痰、行气化瘀功效的讨论。 

附子用于中风。中风,唐宋以前多从外风立论,唐宋以后以内风立论居多,元代王履将中风分为两类,外风引起者为真中风,火、气、痰引起者为类中风,近代以来则又多用平肝熄风之法治中风。观唐宋前治中风的方剂,小续风汤类方可推为主方。小续风汤出《小品方》,由麻黄、防己、人参、黄芩、桂心、甘草、芍药、芎穷、杏仁、附子、防风、生姜组成。小续风汤的类方经笔者初步查找大致有35首。这些方剂主治不一,除治中风外,还有治疗痹症、脚气、惊风等病症的。初步看来,主治中风的方剂有22首,而用附子的有12首。这些古方用附子是何用意,制方者并未作说明,明清作方论者有“附子直入少阴,搜逐在里之邪”,“阴淫寒疾,故佐以附子”,“用附子者,既可助补药之力,又能济麻黄以行表也”等解释。这样的解释从字面看来,均能成立,但是否符合续命汤治疗中风这一对特定的方义与病机,还很难说。若从不用附子的10首续命汤类方来看,其中有9首均用石膏,石膏清热与附子温阳正相反,则“阴淫寒疾,故佐以附子”似可成立。但是前述用附子的方剂中有1首是附子与石膏同用的。则此方用附子又该作何解?再联系到治中风较有名的方剂如三生饮(出《易简方》,由南星、川乌、生附、木香组成)、桂心散(出《太平圣惠方》卷十九,异名如解语汤、资寿解语汤颇有名,由桂心、羌活、防风、附子、天麻、羚羊角、酸枣仁、甘草、竹沥组成)、羚羊角散(同名方甚多,含附子而治中风者有多首。药味最少的是方出《太平圣惠方》卷三,名见《普济方》卷八十九者,由羚羊角、独活、附子、生姜、竹沥组成)、附子散(同名方甚多,含附子而治中风者有多首。药味最少的是方出《圣济总录》卷六者,由附子、白附子组成。)似乎附子治疗中风还是比较常用的。那么,该怎么来概括附子的这一功效呢?能否说附子与麻黄、防风等一样具有祛风功效?这是值得讨论的。潘华信先生曾提出附子有化瘀逐血、疏通血络的功效。结合《本经》附子“破症坚,积聚,血瘕”之说,这也是说得通的。笔者的意见是,说附子“祛风”,或“化瘀”,都可成立。因为“功效”只是根据“主治”而作的一个符合中医习惯说法的概括,主治是本,功效是末。但是,由于功效可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所以功效排在前,主治置于后,人们误以为功效是本,主治是末,以至于本末倒置了。所以笔者认为,了解附子能治中风,才是重要的。当然还需要进一步研讨,附子何以能治中风,即到底是具有什么功效。但这是颇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