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问鼎番外完全版:全息摄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4:51:35

 

 

  直方图其实只是一个真实反映出相片暗部和亮部分布情况,没有对和错的图表。但如果你希望拍摄出一个曝光正常的照片(如旅行摄影,普通人像,正常的风景等等),直方图是非常有参考价值的,因此建议大家拍摄后不要只看相片,也要多参考直方图来了解不同的光圈、快门、ISO组合在不同环境下对曝光的影响,当然最重要的是可以确保照片有心目中"正确"的曝光吧!

 

全息摄影

  全息摄影是指一种记录被摄物体反射波的振幅和位相等全部信息的新型摄影技术。普通摄影是记录物体   

五彩水草玛瑙雕件《子龙》

面上的光强分布,它不能记录物体反射光的位相信息,因而失去了立体感。全息摄影采用激光作为照明光源,并将光源发出的光分为两束,一束直接射向感光片,另一束经被摄物的反射后再射向感光片。两束光在感光片上叠加产生干涉,感光底片上各点的感光程度不仅随强度也随两束光的位相关系而不同。所以全息摄影不仅记录了物体上的反光强度,也记录了位相信息。人眼直接去看这种感光的底片,只能看到像指纹一样的干涉条纹,但如果用激光去照射它,人眼透过底片就能看到原来被拍摄物体完全相同的三维立体像。一张全息摄影图片即使只剩下一小部分,依然可以重现全部景物。全息摄影可应用于工业上进行无损探伤,超声全息,全息显微镜,全息摄影存储器,全息电影和电视等许多方面。


      、关于摄影坛里“宁过勿欠”与“宁欠勿过”的两种曝光原则,各有各的观点,两者都有为数不少的支持者。顾名思义,“宁过勿欠”指的就是“宁可过曝也不可欠曝”,只要曝光直方图不超出右边界,就可以放心地过曝,这样反而能让画面最大限度地干净细腻,并且感光度越高,效果越明显;“宁欠勿过”指的是“宁可欠曝也不可过曝”,因为欠曝带来的图片不够亮的问题完全可以用后期PS补救回来,而一旦过曝、丢失细节,拿什么软件都难以解决了。   不过,我们只有按照实际情况确定,按正常曝光,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才能拍出令人满意的照片!  什么是RAW格式?   RAW的原意就是“未经加工”。可以理解为:RAW图像就是CMOS或者CCD图像感应器将捕捉到的光源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的原始数据。RAW文件是一种记录了数码相机传感器的原始信息,同时记录了由相机拍摄所产生的一些原数据(Metadata,如ISO的设置、快门速度、光圈值、白平衡等)的文件。RAW是未经处理、也未经压缩的格式,可以把RAW概念化为“原始图像编码数据”或更形象的称为“数字底片”。  

向右曝光——深入理解宽容度

http://www.dili360.com 2011-04-26 10:13 中国国家地理网 手机看资讯

  20037月冰岛会议上,我有幸和Thomas Knoll(大名鼎鼎,Adobe PhotoshopCamera RAW的主要作者)就数码摄相的信噪比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冰岛3,000多公里驱车旅途中,我们的话题涉及了大量数字图像处理等问题。Thomas谈到了一个我以前从来都没有想过的问题,而此问题一旦触及立即令我大有感悟。

  关于动态范围

  首先,为讨论方便起见让我们将数码单反相机的动态范围对应成光圈5档包围(实际上应该是近6档,但没有必要在这里计较太多)5档之外就超出相机的动态范围了:不是曝光不足(暗部没有细节和层次)就是曝光过度(亮部没有细节和层次),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很多软件将直方图分成5个区域的原因之一吧。通常我们所处理的RAW实际上是12位图像(不错,理论上应该是16位的,但现在所有数码单反都是在现实16位空间里使用12RAW记录数据——总归好于JPG8)12RAW能够反映出4096(212次方)离散亮度值。这也许会让人联想到,如果用相当于5档光圈的动态范围去覆盖这个4096 级亮度,那么每档覆盖850=4096/5,事实如此吗?永远要记住一半在这里也是有效的(2N次方),数码单反的动态范围相当于5档光圈,其中第 1(最亮的部分)覆盖了2048级色调——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数码单反的CCDCMOS记录的信号是线性的,而相当于5档光圈动态范围的每1档较其上档都会将光线减半,同时将剩余的一半留给了下档。下表给出更为详细的说明:

  

  这张表说明了很多问题,其中最重要也是我们最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如果我们不好好利用直方图最右边那个区域(通常我们看到的直方图都被分为5个区)实际上我们就白白浪费了手中昂贵的数码单反几近一半的动态范围!当然,我们都知道(至少应该知道)数码摄像最最忌讳的就是曝光过度——亮度超出了动态范围,玩负片的都有这样的经验。如果曝光过度,也就是说照片的亮度超出了直方图最右侧,那么我们只能对这张照片说bye-bye了。讲了半天,简单归纳一下:数码和胶片最大不同之处在于,数码单反应该尽可能充分利用直方图中最亮的那一档,因为它覆盖了4096亮度级的一半2048,而在通常直方图上我们看到的这一档,只占整个直方图的五分之一。从直方图的角度来看,数码单反需要向右曝光,而普通胶片通常要求曝光居中。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不难理解向右曝光的含义了:尽可能使直方图向右分布,但同时又要保证不能曝光过度(过饱合)从操作层面看这点其实很容易做到,大多数相机LCD屏在检查图像时,都会闪烁标志照片过曝的部位。如果出现过曝则略调一下相机的快门或光圈(看哪个更重要了)再来一张,直到曝光过度提示消失为止。(个人来看这种办法可行但最好还是通过经验积累而一次成功,因为有些瞬间可能一辈子就那么一次。同时注意的是,虽然RAW工具都可以进行数码曝光补偿亮度调整之类的,但这种补偿是有限度的:不可能将曝光过度的部分细节再移回来:RAW直接记录了CCDCMOS上的信息,可是如果CCDCMOS因为曝光过度没有记录下细节,后期RAW处理也是回天无术了)

  向右曝光得到RAW照片肯定会让人感觉太亮了。不过没有关系:使用RAW处理软件的亮度(数码曝光)和对比度调整,调整直方图分布(居中) 并使照片看上去正常就行了。操作很简单也很容易理解,但蕴含着很复杂的图像处理知识:这种变换首先最大化了照片信噪比,其次弱化了照片暗部可能因多色分调处理所引起的不平滑问题以及可能存在的噪点。

  向右曝光一定是针对16/12RAW。与某些人所想像不同的是,数码单反在记录RAW时是不做任何非线性变换的,所有非线性变换都是从 RAW转换器开始发生的(也就是我们所使用的RAW软件)。所以,向右曝光仅对RAW有效:使用RAW格式拍摄并注意向右曝光,按上述办法在 RAW转换器中手动调整照片、最后再向Photoshop输出。通过简单的三步曲,数码单反的带宽得到了最优利用——又一个使用RAW的理由。

  向右曝光另一大好处是可以降低ISO。从操作层面看向右曝光实际上应该是在正常测光的基础上再开大光圈或者放慢快门速度,二者是等效的,在进入相机的光量增加的情况下,也给使用较低的感光度(ISO)提供了可能。对于手持拍摄、拍摄移动物体或较暗光线条件下拍摄,往往需要在ISO、快门速度和光圈大小三者之间需要做出艰难选择,而向右曝光能够有效改善信噪比并减少暗部噪点,因而还是值得的。

  以上讨论大量涉及到直方图的概念,关于直方图的基础以及应用技巧,可参考本栏目的其他教程。

  试验

  向右曝光也许并不常用,因为这项技术需要在拍摄过程中投入大量精力并且花大量时间对RAW进行后期处理。但在某些情况下确实需要改善信噪比并充分利用数码单反的动态范围,这项技术就显得特别有效了——没有必要怀疑,只要自己试试就行了。

  平常的夏日、兰天、白云和绿草,使用三角架以正常测光条件先拍摄一张,看看直方图。现在,+1EV(过曝)再来一张(+1EV只是一个参考,注意不要将最亮部分比如云真的过曝了)。多试几次,原则上是没有过曝闪烁的前提条件下直方图尽可能向右分布。

  先将正常曝光的那张在RAW转换器中进行常规处理并输出至Photoshop;然后将向右曝光的那张在RAW转换器中进行同样操作也输出至Photoshop,由于是向右曝光,所以除常规操作之外在RAW转换器中别忘记修正Gamma、亮度和对比度,使之呈正态分布。现在让我们来对比两张在Photoshop里的效果,仔细对比暗部的噪点和多色分调形成的不连续过渡。能不能看出区别?如果没有区别,那么还是沿袭原来的拍摄风格吧!如果发现了区别,那么你就算是掌握这项技术了——今后一定会受益无穷。

  提示:还可以使用高ISO值在夜间做一次对比测试,理论上高ISO形成的噪点比较多,所以个人认为便于发现差别。

  更进一步的想法

  本文发表后在本论坛和网上引起了广泛反响,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话题是现在很多DSLR仍只能显示亮度直方图,而无法分离通道显示。这意味着RGB某个或某几个通道已经过曝了,但亮度直方图却没有闪烁显示。关于这个问题,Thomas Knoll是这么看的:确实有时某()个通道过曝是个问题,但仅在这点上使用RAW拍摄还是优于JPG因为在RAW中我们所关注的是相机本身色彩空间中的过曝问题,而非工作RGB色彩空间(RAW转换器经过色调调整后才将原始RAW变换到工作色彩空间)sRGB甚至Adobe RGB会将相机原始色彩空间中的不少颜色裁掉。

  最理想的解决方案是相机厂商能够按相机色彩空间通道给出过曝显示闪烁,而不是现在这么简单的亮度闪烁。这也是为什么Camera Raw给出的是不同通道直方图的叠加,而不是简单的亮度直方图的原因。

  从实际操作角度而言,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因为实际场景中最亮的部分总是以最接近自然的状态被还原(比如云)。如果还是担心过曝的话,就使用曝光包围然后从中选出最理想的就行了。

数码大师Lan Lyons对此技术也做了一些评论,深入阐述了数码摄影和传统胶片的不同:通常,最理想的曝光方式正如Michael所描述的那样:尽可能使直方图向右分布但又一定不能过曝。这种曝光方式利用更多的亮度级别帮助我们确保亮部细节不被丢失;同时越是向右曝光就留下了越多的亮度级来表现暗部细节。很多人为了保护高光部分细节而故意对整张照片做欠曝处理而造成暗部发黑,问题是随后如何恢复这些暗部细节呢?最暗的部分只有128位亮度级的表现力,所以调整曲线打开暗部不可避免要造成多色分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