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纯很暧昧h未删减版本:【十日谈“计”】赢在微处---比你想得深、细、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1:08:40

经营学中有个重要的“边际效益递减”理论:人们在消费一种商品时,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增加的效用是递减的,也就是说,消费的商品量越大,从中得到心理满足越少。或许这位小老板并没有学过经济学,但他深谙这个道理,并且又灵活地加以运用---当人们的渴望不能完全得到满足时,心中的欲望是最强烈的:得不到就想一切办法得到。

 

◎考虑“细一点”:浸泡片刻正合适

再说说,这位小老板是怎么比竞争对手想得“细一点”的。

后来,他又开了夜市卖面条,可在自己的特色小吃饭馆旁紧挨着也新开了家面馆,与他经营同一种面条,而且连8个座位数都相同,可谓棋逢对手!两家的生意都十分红火,常常座无虚席.但一年下来,旁边这家面馆则经营不下去了,挂出“铺面转让”的牌子; 他的面条却卖得更加红火。

旁边面馆的老板真有些不服气,仔细观察了好几天,终于看出了门道---原来自家的生意刚开始不错,但刚煮的面很烫,顾客往往是一边吃一边吹气。所以平均一个顾客吃下来,大约要15分钟。以此推算,8个座位每小时最多能接待32个客人。而对方的店为了提高顾客的周转率,在把刚出锅的面端给顾客之前,先在冰水里浸泡30秒,顾客吃起来温度刚刚合适,既可口又容易下咽。这下子,他的店每小时能接待48个客人。
    当然,还有许多“细节”更是自叹不如。当然,还有许多“细节”更是自叹不如。比如,把面条的“份量都分了等级”。由每碗5元细分到了---按来客男女老幼分开碗卖的程度,因他们肚量各自不同,老人和孩子吃不完,既浪费又多花了钱。于是为各得其所,让他们在“大碗5元、中碗3元、小碗1.5元”中选择。另有一“微处”更让人佩服的五体投地:居然在这家饭馆内的一角,专门为客人开了个小厨房,假如他们觉得口味淡,不妨自己进去加一勺盐或其他调料;如果哪位客人觉得很好吃,大师傅还会专门为他讲解具体烹饪做法……

你想过没有?一样的经营条件和环境,在别人没想到的地方“往细里”再动一下脑筋,得到的回报自然也就大不一样!

 

◎想得“多一点”:总会有人等不及

刚才说到那位小老板卖面包时,以刚出炉的飘香吸引食客的方法,后来又被他想得“多一点”运用到了卖特色烤鸭上.同样是在卖烤鸭,他却比同行的烤鸭店多了一样东西:在烤鸭箱前多放了一个风扇,这样在做烤鸭时,烤鸭散发的香味被风吹得整条街道都是.闻到的人自然被勾起了食欲,本来没打算要买烤鸭的,路过这里也会捎一只回去品尝.这叫做,生意的好坏只需要多一点风。

其实,这小老板的“多虑”由来已久,过去他在菜市场摆摊卖板鸭起家时就如此。当时他的“摊位观”:一是摊位最好能固定,不宜经常变动,否则回头客不容易找到你,而且若是顾客买的板鸭中骨头稍多了一点,他会主动地把骨头抽出来,再切点肉补上去;二是不管刮风下雨,坚持按时出摊,哪怕寒流来了,菜市场里空荡荡,没人来买菜,他也像保卫阵地似地死守着摊位,有人劝他,大冷天的不会有人来买了,还傻等什么?他可不这么认为:如果有人跑来一趟,买不到板鸭,不是要跺着脚骂我吗?这样一来,他的食客格外多,“指名度”也非常高。

再往后,这小老板早上除了卖热面包,又要卖包子。朋友们都劝他,这条街上已新开张三家卖包子的了,尤其是与他隔着三家店面,就有一家“王记包子铺”,人家的手艺非常好,早上买包子的人往往要排起十几米的长队。可他偏不听劝,也拿他没辙!等卖起来后,大家原以为他卖不了两个月,就会被别人挤垮。却不料不仅没挤垮,反倒活得很好。虽然没那家“王记包子铺”红火,但客人也是络绎不绝。

问他怎么回事,笑曰:“我只是多琢磨了一点。人家包子虽好,但总有些人等不及,他们要急着上班上学,没时间排队。”

好家伙!他想得也真够“多”的了啦!怪不得他早就盘算好了--在吃早点这一特定的时间里,人们如果不能选择“最好”的,肯定会接受“次好”的.正因为他背靠了“王记包子铺”这棵大树,而借助它带来的人流,同时又不能及时满足大家的需求.怎么才能它的让人流“分洪截流”呢?此时此刻,他正好迅速“接捧”,找到了自己的市场空间,让“次好”也能不错地生存.麦当劳与肯德基不正是这么干的吗?
    真是“多走一米……”,有句话怎么说来着?财神正向你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