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 公主殿下gl:“小”学科专职教师诞生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1:13:54

“小”学科专职教师诞生记  


本期聚焦:教学管理制度改革

    “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教师资格标准……配齐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教师,开足开好规定课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001年,新一轮课程改革开始时,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中出现了几个新名词:科学、英语、综合实践活动……

英语从前就没在小学里开设过,哪里有专职教师?

科学就是以前的“自然课”吧?好像又不完全是,内容不同,要求也不一样……

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不详。

另一个事实是,学校的生师比是限定死的,没有教师怎么开课?有的学校抱怨;有的学校应付;有的干脆就不开。

“开齐、开足课程”这条底线居然成了高要求!

出乎意料的是,浙江省一所农村小学,在不改变生师比的情况下,居然巧妙地破解了“专职教师”这个难题。

 

全面发展必须从课程抓起,从课表抓起

 

面对这一难题,张云源也苦恼过。作为浙江省湖州市练市镇练市小学的校长,张云源并没有像别人一样将其放在一边,而是积极地想办法。他观察了一下,在小学里,最“大”的学科无疑就是语文和数学了,其中,又以语文最“大”。

不仅人数最多,而且“强势”,在师资配备时学校总会首先考虑到语文学科。

语文教师在行使班主任和兼课权力时也享有“优先权”。

这种模式下,许多语文教师把班级当作了“自留地”。“平时教学时,语文、数学要严格一些,其他学科可以松一些,到了期末复习,音乐课、美术课等甚至可以停掉,专门上语文课。”有老师直言不讳。

张云源一向反感这种现象,“讲素质教育,但你只上语文、数学,就像一个人只吃鱼、肉,营养不会全面。”

在农村土生土长的他,对这个观点有着朴素而独特的体验:

“我个子这么大,按理说应该会打篮球,但因为过去农村条件差,从小没有接触过篮球,所以不会……”

他从自己的成长经历中悟出了一个道理:一定要“让孩子在小学阶段尽可能接触到更多东西”。

张云源把目光投向了已有的“盘子”——课表,在对课时安排进行仔细研究、对比后发现:从四年级开始,课表上的语文周课时数减少到6~7节。而同年级数学教师在不担任班主任的前提下,担任两个班级教学任务的周课时是8~10节。

“如果在中高年级效仿数学学科,打破班主任一律由语文教师担任的单一模式,让一部分语文教师选择'双班’教学,结果会怎样呢?”

他私下里算了一笔账,双班教学,语文教师的周总课时是12~14节——这个数量,与语文教师兼着其他学科的总课时大体相当,也就是说,如果实施语文“双班”教学,并不会明显增加教师的教学负担。

“这样做,一部分语文教师可以转岗做'小’学科专职教师,'腾’出来的教师编制也可以用于招聘匮乏的专业教师。”几年内,他们一共进了6位英语教师。

在张云源看来,只要牢牢抓住这个“支点”,便能撬动全局。

但是,改革毕竟要触动人们的行为习惯,这不,语文“双班制”的设想一经公布,立即遭到众多质疑:

“我本来就是教语文的,教那些小学科有什么意思。”“教两个班,万一教学质量下降了怎么办?不说课时多,作业就够你批的了。”……

张云源早有预料,他反复给老师们讲一个道理,“小学教育里面有着大责任啊。”这个“大责任”,“要通过课程去培养人,而不仅仅是对语文、数学考试、考核的关注。”

“学校的教学质量观,与社会、家长的要求不太一样,学科教学成绩并不等同于教学质量。”

他还对老师们动之以情:“改革最终是为了孩子们的全面发展,你们自己的孩子也在这里读书,凭良心讲,你希望他怎样发展?”

老师们似乎有所触动。

紧接着,张云源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是实验分批次进入,根据教师的能力和意愿竞聘上岗。这样一来,尝试教“双班”语文反倒变成了荣誉,骨干教师纷纷参与,语文教学质量有了保证。

其次,善待转岗教师。学校鼓励有特长的语文教师首先自愿申请专业岗位,然后实行双向选择,既保护教师的自尊又保护应有的权利。

最后,在全校实行班主任全员竞聘,公正、公平地组织统一考核评定。

三管齐下,打消了老师们最初的疑虑。

语文老师陆亚英选择了转岗做专职科学教师。曾经兼过科学课的她,对科学教学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

“通过语文'双班制’改革,很多转岗教师在专业上实现了第二次发展。”她坦陈,“小”学科人虽少,但获得的发展机会相对多。

几年间,陆老师由一名普通语文教师成长为科学教研组组长。

更为重要的是,人们的观念悄悄发生着转变,如今,“'小’学科不小,不再是随便应付的'副科’,教师和学生越来越重视它们,地位也与语文、数学一样重要。”

对此,张云源总结道:“全面发展,必须从课程抓起,从课表抓起,否则就是一句空话。”

 

长远、持续地影响学生素质

2004年,练市小学四至六年级开始实验语文“双班制”。

谈到为何选在中高年段实验,副校长邱建平解释道:“一至三年级孩子的学习能力不强,课时数相对多,所以我们觉得单班语文兼班主任的工作方式比较合理,有利于孩子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语文“双班制”改革,不仅诞生了一批“小”学科专职教师,同时也在教师专业化上刮起了“旋风”。

课程资源的重新分配和流动,为教师专业发展创造了丰富的可能性。语文老师们高兴地说:“过去我们羡慕数学老师备一节课可以上两个班,这样才有反思的机会,现在我们也有了这样的机会。”

反思机会的增加意味着课堂教学获得了更多的针对性。

“我们真正开始反思课堂是否以学生为主体,能否受学生喜爱;作业是否当堂完成,精讲精练;如何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发展。”担任“双班”语文教学的陈云老师说。

“双班”教学“逼”着每一位专职教师向40分钟要质量,提高课堂效益。因为普遍的班主任“特权”消失了,兼课权力也没了,于是,“教学上'扶’的东西少了,'放’的内容明显增加了”。

更多的变化随之而来,由于打破了一律由语文教师担任班主任的传统格局,实行班主任竞聘上岗制度,班主任专业化成长也在加速,“只要有能力、有意向,任课教师都有可能担任班主任,成为孩子们的心灵导师”。

“双班制”还在很大程度上为校本课程的开展拓宽了空间。

据学校的跟踪调查,自2004年至今,大多数转岗语文教师成为了书法、棋类、田径、武术、信息技术等校本课程专业教师,课程结构逐渐完善、优化……

值得一提的是,练市小学是“浙江省书法实验基地学校”,从2007年开始,便在全校开设了“练字练人”书法校本课程,在当地开了风气之先。

据湖州市教研室教研员杨海荣介绍,书法专职教师是令学校头疼的问题,浙江省要求省内学校都开设书法课,但大部分学校因为无法配备专职教师,想开齐、开足这一课程都无法实现。

而如此困难的事情却在这所农村小学开展得红红火火。难怪张云源自豪地说,“双班制让我们拥有4个专职书法老师!”

有了师资空间,就能走得更远,他们还将该地区特有的、即将失传的民族体育项目——船拳引入学校课程体系中,变成了校园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

这些改变,源自课程资源的重新分配组合,并将通过课程对学生的素质发展产生长远、持续的结构性影响。

论及改革动力,张云源有一个观点:“小”学科专职教师不“小”,小学教师不“小”,小学不“小”,只因为“小学生一定要有大观念”! (发表于《人民教育》2011年第11期)

 

 

采访手记

教育中那些不被关注的角落

●本刊记者  余慧娟

 

这次吸引我们去采访的两个地方,不约而同都是农村学校,不约而同都聚焦于教学管理制度,不约而同又都是基于素质教育所遭遇的现实问题,基于《教育规划纲要》的核心理念。这是巧合,又或许不是巧合。

当浙江省教研室给我们推荐练市小学的时候,我们立刻被这样一所乡镇小学的改革所打动。

自2001年课改以来,小学三年级起开设英语、科学、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成为“国家课程方案”的基本要求。然而,有许多小学都因“无师资”而无法开齐开足这些课程。当然,中国之大,小学差异之大,确实可以理解,尤其是农村小学。但没想到的是,一所经济并非发达地区的农村小学,却巧妙地完成了这样一场“教师资源”的改革,使得从不被人注意的“小”学科,其教学质量也能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孩子的“综合”素养得到了切实的提升。

术为道用。

说到底,是观念的差别。

练市小学校长张云源一针见血地指出:“看素质教育就是要看课表。”问及为什么要这么“认真”地把“小”学科当回事?他形象地说:“什么菜都吃,才能营养均衡。”为了争取建一个天文馆,他花了很大精力去“化缘”。别人奇怪,天文是多么遥远的东西,农村孩子还是先把语文、数学学好吧!他说:“小学生一定要有大观念,要有广阔的视野。”当大家犯愁,综合实践活动上什么内容时,他提出“练字练人”和“船拳”,前者代表中国文化,后者则是乡土文化。从小在农村长大的他,深深懂得,这些语文、数学之外的东西,对农村的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素质教育,不是唱歌跳舞;素质教育,是实实在在给孩子发展各种素质的可能。

当安徽省休宁县教育局副局长项根林把电话打到编辑部的时候,我们被这样一个中部省份的农业县的“选班学习”实验所吸引。说实在的,“分层教学”由来已久,“选班学习”也已有不少探索经验见诸报端,但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特别是初中阶段,在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学校,能够做这种探索,真正关注各个层面学生的,仍然是凤毛麟角。

实事求是地说,农村初中的教学现状非常不容乐观。由于各种原因,学生分化之早、之大,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课业负担重、厌学、逃学甚至辍学、打架等诸多问题,其实都可以从教学中找到原因。

因为班额的原因,我们的老师只能把教学目标定在中层学生;因为升学的原因(家长的需求),我们的学校必须保证优秀生的学习。所以,有限的优秀教师资源只能倾斜于“中上层学生”。而往往最终受益的,则是那些“优秀学生”。教学的“淘汰”功能远远强于“发展”功能。

教学的重心必须发生转移!

教育外在的公平必须转向内在发展权利的平等!

安徽省休宁县在完成了“入学机会”的基本保障之后,不失时机地抓住了这一改革的突破口。

项根林总是在说:“这些学生,我们也不期待他们能一下子变得多么优秀。只要他们能达到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达到毕业的合格水平,不至于过早掉队,就可以了。”

“我们这个实验,不是为了少数学生提高成绩,而是让所有学科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

面对“分层”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项根林警惕地坚持了两点:其一,“绝对不存在好教师配A班,差教师配B班的情况”,他要求,把那些最能激发学生兴趣、活跃幽默、讲课深入浅出的老师配给B班;其二,“选”班学习,坚持流动性,防止“贴标签”效应。

采访中,孩子们一个共同的感受是,“选班学习”之后,“听得懂了”。

“听得懂”,这是教学伦理的最低要求。

农村学校,只有退回到这个起点,才能引发教学质量的历史性进步。

“以人为本”,只有回到具体的“人”,才能触及“根本”。

遗憾的是,在我们那些条件好得多的城镇学校,个性化学习还远未获得重视;学习中的弱势群体,还远未受到关注。休宁县的“探索性”实验,与其说是一种实践智慧,不如说是更具有“行动意义”。

对于那些整天抱怨缺乏改革条件的学校而言,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两个地方做的事情,都只是“资源重组”,并未获得什么“特殊照顾”。

资源重组的背后是价值选择。前者是对学科价值的重新判断,后者则是对学生群体发展目标的重新定位。

事实上,看一所学校素质教育做得怎么样,就是要看学校把最好的资源尤其是教师资源用在哪里,看学校是如何对待每个层次的学生的,如何对待每个学科的教学的。

一个怀抱天下的校长,一定会珍视学生的“每一个”发展领域。

一个有人文情怀的校长,一定会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权利。

这是教育“现代化”的深刻内涵。

愿我们的每一个孩子,无论“落种”何地,都能如休宁漫山遍野的油菜花一样,逢春盛放。(发表于《人民教育》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