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琦实业有限公司:wode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2:18:48

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校园文化建设五年规划纲要

(2007年—2011年)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学院发展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规划、构建具有警院特色的校园文化,创造和谐的校园氛围,特制定本纲要。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

校园文化建设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实施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为基础,以高等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旨,以人文修养培育为底蕴,以建设优良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以服务于学院的奋斗目标、发展战略和中心工作为主线,以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落脚点,坚持注重历史传承与发展创新相结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发展共性与突出个性相结合、严格管理与人文关怀相结合的原则,重在建设,加强管理,和谐发展,彰显特色,努力创建军营校园、和谐校园、平安校园、绿色校园、文化校园,使学院成为发展全省司法行政系统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示范区和辐射源。

全面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在五年中重点实现以下目标:

——师生员工高度认同学院办学理念,发扬光大学院精神;

——教学严谨,学术氛围浓厚,改革和创新意识强烈,彰显高职教育特色,体现 “敬业、笃行”的校风;

——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完善,铭记校训,构建“敬业笃行、明礼诚信、公平正义、安定有序、奋发向上”的和谐校园;

——积淀“正气、灵气、志气”的校园文化底蕴,铸造具有警官学院特质、在省内高职院校有一定影响的文化品牌;

——建设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校园文化环境。

二、主要建设内容

(一)精神文化建设

1、坚持办学理念。

——“三为”办学宗旨:“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

——“四性”办学定位:就业性、实用性、产业性、社会性。

——“一转二化三构建”办学思路:“一转”即转变教育观念;“二化”即现代化、信息化;“三构建”即构建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能力本位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双师素质型师资队伍。

2、弘扬学院精神—“砺志创业,追求卓越”。“砺志创业”是学院发展之根,“追求卓越”是学院发展之本。要在强校林立之中站稳脚跟,有所作为,脱颖而出,就须弘扬由“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警院精神衍生而来的学院精神,志存高远,敢为人先,保持坚韧的意志,争创一流,追求卓越。多年来,“警院人”正是发扬了这种精神,才从一片空白的土地上从零起步,艰苦创业,由原来的干训班逐步发展到中专学校,到现在的高等院校。

3、铭记校训——“厚德、重法、崇文、尚武”。“厚德”,就是学院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对教职工职业道德、师德的培养,注重对学生的德行的教育,努力培养具有较高的人文涵养、德才兼备的法律职业人才。“重法”,就是要严肃法纪,弘扬法律公平公正的理念,秉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高等职业教育规律执法执教办学。“崇文”就是学院培养的学生应该具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专业知识,努力培养博学多才,见多识广、人文素养高的文化俊才。“尚武”我们尤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康体魄适用警察的职业技能,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等能力的培养。

(二)制度文化建设

4、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严格遵守《高等教育法》、《教师法》等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形成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依法治学的格局。

5、明确学院章程。《学校章程》明确规定学院的权利和义务,学院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立,学院下属教学、研究单位的划分和组成,学院各类成员的权利与义务以及有关处理学院章程涉及范围内所有事项的基本原则等。

6、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坚持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完善学院信访工作制度,建立校内申诉机制,扩大民主监督范围,增强民主监督力度。发挥专家教授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的决策咨询作用。发挥工会、教代会、共青团、统战、学生会组织及在校学生的民主管理与监督作用,发挥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作用。

7、建立科学规范、以人为本的管理规章体系,并根据学校改革发展的需要不断充实、完善、发展和更新。

(三)行为文化建设

8、以学习、弘扬典型为载体,加强师德建设。挖掘、宣传、表彰奖励在教学、科研、管理等岗位工作中的师德典范。建立完善师德考评体系,师德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严格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对师德不合格或有严重失德行为、影响恶劣的教师、学生、班主任加强教育、严肃依法处理。

9、规范各类重大仪式活动。要建立完善《升国旗制度》、《形象岗制度》、《学生列队制度》、《规范化着装制度》、《警务化管理制度》、《表彰奖励制度》等制度体系,使之制度化、规范化;要精心设计、认真组织学院各种学术活动、文化活动、表彰活动、庆典仪式等。

10、进一步建立健全《教师行为规范》、《辅导员行为规范》、《管理人员行为规范》、《学生行为规范》、《后勤人员行为规范》等岗位规范及考核体系。加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等“三全育人”工作。

11、注重校风建设——“敬业笃行”。敬业,致力于学业或工作;笃行,一是指力行,二是指行事以诚,即实实在在地做实事。意指无论教师、学生,都要全身心投入学习和工作,凡行必“笃”,知行合一。在确定目标之后,要有意志、有能力,不怕险、不畏难,扎扎实实、一心一意地从事自己的学业和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12、重视教风建设——“诲人不倦”。“君民建国,教学为先”,“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高职学生的生源特点要求教师教育学生尤其要注意循循善诱,因材施教。

13、强化学风建设——“学以致用”。所学就是为了所用。学以致用,体现了高职特色和要求。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严格管理特别是考试纪律管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觉进取的信心,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自我管理能力和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让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发展,努力形成良好学风。

14、着力干部作风建设——“高效清廉”。干部是学院的中坚,要起表率作用。“高效”体现了为教学、科研和师生服务的态度和作风。“清廉”体现了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永葆“清正廉洁”的品格。制定完善《学院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意见》,坚持干部廉政集体谈话教育制度,加强重点部位关键环节监督,加强工程监督力度,加强效能建设,切实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能。

(四)学术文化建设

15、要支持和鼓励建立学术团队,支持学术团体开展学术活动。不断提高《学院学报》等学术刊物的质量、档次、水平,争取有一定数量的论文进入核心期刊或列入重要检索文献,提高其学术影响。

16、规范教师学术道德。制定《学院教师学术道德规范》,规范教师的学术品行。

17、促进学术活动。积极利用和创造条件,有效搭建学术交流平台,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交流;每年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出国进修、访问、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国际合作;引导开展校内学生学术论坛,提高层次,增进跨学科之间的交叉与交流。

(五)形象文化建设

18、规范学校形象标识。逐步完善具有学院特点的校园标识系统。强化全体师生员工的学校形象标识意识。规范使用校训、校徽、校旗、校歌,以及学校标准色、学校名称及中英文标准字体;规范学校的各类指示牌、名片、POWERPOINT模版、办公用品、文化宣传材料、礼品等;规范校内建筑命名和道路命名。

19、塑造良好社会形象。积极宣传学院各项突出成就,加大产学研成果的宣传,重视学院重大事件、重要活动和典型人物的宣传,报道学院的特色和亮点,提高学院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学院在社会上的良好形象。要规范学院对外宣传的口径、内容、数据,对外树立统一的学院整体形象。各部门、各单位要参照学院对外介绍材料,结合本单位特点和工作需要,编印相关材料,并形成体系。

20、加强校史的编撰和整理。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逐步编辑出版《学院院志》,编纂《学院发展史》。建立永久性的学院校史陈列馆,使其成为学院发展历程的见证,成为向全校师生和社会开放的教育基地。通过资料记载和实物展示,生动形象地反映办学历程,激励广大师生发扬光大学校优良传统。

21、重视校园文化设施建设。整体规划校园人文景观,建设校园文化标志性建筑、主题雕塑、文化走廊和文化景点等,使校园人文景点建设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形成“四五文化场景”:“五区”——教学区、实训区、培训区、运动区、生活区;“五馆”——图书馆、科技馆、体育馆、文化馆、校史馆;“五楼”——教学楼、实训楼、培训楼、办公楼、公寓楼;“五中心”——实训中心、科技创业中心、学生活动中心、心理咨询中心、职业指导中心。

22、加强阵地与载体建设。对学院各种宣传媒体资源进行有效地整合,充分发挥其作为学校主要宣传载体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加强校内报刊、广播、电视、橱窗等宣传媒介的建设和管理,严格学生社团、学生刊物、协会以及论坛、讲座、研讨会、学生自建网站主管部门审批制度,加强指导与管理。

23、努力创建校友文化。延伸学院文化建设阵地,使学院成为广大校友的精神家园。要支持建立校友会,发挥优秀校友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

24、构筑特色鲜明的院系文化。各系部要在学院文化建设规划的统一要求下,本着与学院文化协调发展、突出特色的原则建设和发展各自的院系文化,并逐步形成自己鲜明的特色。

(六)群众文化建设

25、加强学生科技文化活动。要创新“职业技能大赛”、“挑战杯”等载体,搭建学院学生职业技能创新能力的主要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课外科技、文化活动。要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单位和文明礼仪教育等道德实践活动,养成文明行为,培养良好道德情操。要大力推进文艺、体育活动的开展,加强学院学生艺术团体和警体俱乐部的建设,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6、深入开展警民共建活动,大力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做好社区结对活动。

(七)物质文化建设

27、环境的美化、优化。规划一批具有清新、自然风格,充满人文精神的永久性和临时性绿化场地。美化、绿化现有的广场;新建培训楼、绿化广场;教学主区域、学生宿舍区域等的整体景观环境的设计与规划。在校园建设改造中,要强化校园环境风格与特色的相对统一与协调。加大校园景观建设和改造的力度,赋予新的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加强对反映建校历史的早期建筑的保护。注重具有特色的小区域的建设,及具有特定意义的小景区的规划。本着协调、自然、可持续的原则,在校区内设立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雕塑或雕塑群。建设好教学场所、图书馆、体育馆,完善教学设施,满足学生需要。为学生文体活动和科技活动提供必要的场地和良好的条件。

28、加强平安校园建设。维护正常的教学、科研、工作、学习、生活秩序,建设环境优美、整洁卫生、安静和谐的校园和社区。

(八)网络文化建设

29、建设与管理好校园网络,依托校园网站和各类媒体,及时发布学校信息,反映发展动态。编辑出版介绍学校文化景点的画册、VCD、MTV等,充分揭示学校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底蕴。努力塑造校园文化“五个一”精品工程:一批优秀理论文章、一批优秀形象宣传报道、一批校园文化创新项目、一批优秀社团、一批优秀二级网站。

30、整体规划设计“数字警院”。实现行政管理和教学手段信息化,特别要注意开发优良的多媒体教学平台和丰富优质的基于互联网的网络课程,探索网络环境下的多种学习方式。逐步建立计算机校园网络系统、办公平台系统、多类型多媒体教学系统(如演示型、课件实时化型、交互型等)、数字化图书馆、双向控制闭路电教系统、广播级数字化摄录编系统、外语教学和节目发射系统、全校师生数据库系统、专业实习模拟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电子信息发布系统等。

31、建立健全校园网络管理长效工作机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切实加强管理。充分利用校园网多样化的信息服务等手段,引导师生正确处理虚拟主体与现实主体的关系。掌握校园网舆情,引导网上舆论。加强网络信息工作队伍的建设,形成一支精干高效的网络骨干队伍。规范网络行为,强化网络德育意识、网络法律意识和网络资源意识,积极抵制消极文化的影响,引导积极的价值追求。加大校园网络信息技术防范和行政监管力度,提高校园网络信息预防和应急能力。制定二级网站评估标准,把校园网建设成为系统安全、制度完备、管理规范、内容丰富、信息健康的“绿色网站”,促进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

三、建设途径与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校园文化建设由学院党委统一领导,成立校园文化建设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由院领导担任;下设校园文化建设办公室。必要时要聘请有关专家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规划、研究以及监督指导。(机构附后)

2、校园文化建设委员会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整体规划、研讨、协调,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相关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各委员单位要按照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制定校园文化建设年度工作目标和措施,并负责具体落实、实施。

3、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全员的校园文化建设意识,强化全员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共同建设具有警院特色的校园文化。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不断完善校园文化建设的政策和措施,校园文化建设经费纳入学校预算,在人、财、物等方面加大投入,确保校园文化建设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学校每年按规划分步投入,有计划有重点地建设文化设施设备和文化景点,同时各部门、各院系可以多种途径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投入,形成全校上下共同支持和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局面。

5、本《纲要》自公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