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能巨使用视频:历代书法名家碑帖目录——中国书法艺术网论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2:50:07
先秦
佚名
《(冬戈)方鼎》
金文
先秦
佚名
《不嬰簋》
金文
先秦
佚名
《邓闭敦》
金文
先秦
佚名
《君夫敦》
金文
先秦
佚名
《利簋铭》
金文<译文:珷征商,佳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 
先秦
佚名
《孟姜簋》
金文
先秦
佚名
《迷盘》
金文
先秦
佚名
《禽簋铭》
金文
先秦
佚名
《商(王卂)鼎铭》
金文
先秦
佚名
《师虎敦》
金文
先秦
佚名
《师寰簋》
金文
先秦
佚名
《师友敦》
金文
先秦
佚名
《使夷敦》
金文
先秦
佚名
《叔向父敦》
金文
先秦
佚名
《四祀邲其壶》
金文
先秦
佚名
《四祀弋其卣》
金文
先秦
佚名
《天亡殷》
金文
先秦
佚名
《卫公叔敦》
金文
先秦
佚名
《小臣邑斝铭》
金文
先秦
佚名
《小臣俞尊铭》
金文
先秦
佚名
《小子蒚卣铭》
金文
先秦
佚名
《尹氏簋》
金文
先秦
佚名
《大盂鼎铭》
篆书 9行291字
西周金文代表作
先秦
佚名
《九年卫鼎》
篆书
西周时期作品
先秦
佚名
《墙盘铭》
篆书
先秦
佚名
《吴方彝》
篆书
先秦
佚名
《石鼓文》
篆书
故宫博物院<石鼓文
先秦刻石文字
。我国遗存至今的石刻文字,要属《石鼓文》时间最早和最具代表性。石作鼓形,共十鼓,分别刻有四言诗一首,径约三尺余。内容记述秦国君游猎,故又称“猎碣”。因被弃于陈仓云野,也称“陈仓十碣”。所刻为秦始皇统一文字前的大篆,即籀文。石原在天兴(今陕西宝鸡)三畤原,唐初被发现。自唐代杜甫、韦应物、韩愈作歌诗以后,始显于世。一说为宋代司马池(司马光之父)搜得其九,移置府学,皇祜(1049—1053)间向传师始得其全。大观(1107—1110)中迁至东京(今河南洛阳)辟雍,后入内府保和殿稽古阁。金人破汴,辇归燕京,置国子学大成门内。1937年抗战爆发后,石鼓文南迁至蜀,战争结束后始运回北平,现藏故宫博物院。其刻石年代,唐代张怀瓘、窦皋、韩愈等以为周文王时物;韦应物等以为周宣王时物;宋代董逋、程大昌等以为周成王时物;金代马定国以为西魏大统十一年(545)刻;清代俞正燮以为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刻;以为秦物者,始自宋代郑樵,清代震钧以为秦文公时物;今人马衡以为秦穆公时物,郭沫若以为秦襄公时物,唐兰则考为秦献公叶十一年(前374)刻,详见《石鼓年代考》。刻石文多残损,北宋欧阳修所录已仅存四百六十五字,明代范氏《天一阁》藏宋拓本仅四百六十二字,今其中一鼓已一字无存唐初“虞、褚、欧阳共称古妙”(引自《元和郡县图志》)。张怀瓘《书断》云:“《石鼓文》开阖古文,畅其戚锐,但折直劲迅,有如铁针而端委旁逸又婉润焉。”近人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谓:“《石鼓》如金钿委地,芝草团云不烦整裁自有奇采。”传世墨拓善本有元代赵孟頫藏本(即范氏《天—阁》藏本)、明代安国藏中权本、先锋本(亦称“前茅本”)、后劲本,皆宋拓本。《天一阁》本已毁于火,后三种俱在日本。有影印本行世。原石现藏故宫博物院。其书法字体多取长方形,体势整肃,端庄凝重,笔力稳健,石与形,诗与字浑然一体,充满古朴雄浑之美。>先秦
佚名
《史颂敦》
篆书(金文)
先秦
佚名
《小克鼎器铭》
篆书 8行72字

《龟甲占卜文》
甲骨文 <甲骨文是龟甲、兽骨文字的简称,全称“龟甲兽骨文字”,也称“龟甲文”、“卜辞”、“占卜文字”、“契文”、“殷契”等。是青铜时代(约公元前1339-1281年)殷商刻在龟甲、兽骨、人骨上记载占卜、祭祀等活动的文字,是目前发现最早的成熟文字。十九世纪末,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小屯,史称“殷墟”。甲骨文已具备了中国书法用笔、结字、章法三个基本要素,形成了庄重、肃穆的书风,是一种最古而造极的书体。> 商
《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
甲骨文<此骨系河南安阳出土,长32.2厘米,宽19.8厘米。是甲骨文断代第一期商武王时期的一块牛胛骨版记事刻辞。骨版巨大且完整,正反两面共有一百六十余字,背面字内填朱,色彩炫丽,内容为商代社会生活和天气等方面情况,有重要的文史价值。字体瘦硬劲直,工整端严。
风格豪放,字形大小错落,生动有致,各尽其态,富有变化而又自然潇洒。不愧为甲骨文书法中的杰作。 >商
《司母戊》
金文
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商代晚期的青铜器。1939年于河南安阳殷墟商代晚期墓出土。因腹内壁铸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亦有人释作“后母戊”,后母戊即商王武丁妻子之一的妇妌。该鼎造型庄严雄伟。长方形腹,每面四边及足上部饰兽面纹。双耳,外侧饰双虎噬人首纹。四足中空。高1.33米,口长1.10米,重达875千克。用陶范铸造,鼎体(包括空心鼎足)浑铸,其合金成分为:铜84.77%,锡11.44%,铅2.76%,其他0.9%。司母戊鼎是前已发现的中国古代形体最大和最重的青铜器,在世界上也是仅见的,反映出商代青铜冶铸业具有极高水平。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商
《晚期兽骨甲骨文》
甲骨文

《宰丰骨匕刻辞》
甲骨文<商代一块牛骨,匕首形。镶嵌十四颗绿松石,相传也为安阳出土。殷商时期甲骨文,多为卜辞,记事者甚少,此骨匕记载了帝乙或辛帝时,宰丰受到商王赏赐之事。宰丰骨匕一面刻辞纹,另一面刻有文字,一端残,文字分两行,完整无损,罕见之极。其布局精妙奇美,疏密得当,笔力雄健浑圆,结体错落有致,显示出卜辞书法成熟之美。>商
《宰甫卣铭》
金文<时间:商,器高31.5厘米,口径1113厘米。>商
佚名
《戍嗣子鼎》
篆文(金文)中科院考古研究所<1959年河南安阳后冈圆形殉葬坑出土,同出者还有铜卣、铜爵等器。圆形、口沿二直耳,三蹄足。颈部饰兽面纹。为商代后期器物。器内铭文三行三十字,其中合文三。铭文记商某王某年,九月丙午这天,商王在宗庙明堂大室赏赐给戍嗣子鼎贝二十朋,戍嗣子因受荣宠,作了这件祭祀交父亲的宝鼎。铭末“犬鱼”就为戍嗣子所属家族的族徽。铭文字体大小虽不够整齐,但笔道镌刻清晰,雄伟有力,有的字体还具有典型的波磔体风格。器物本身和铭文内容对青铜器断代、商代历史地理、以及古文字的研究都有着一定的价值。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商
《晚期龟甲甲骨文》
甲骨文

《兮甲盘》
金文

《宣王六祀邲其卣》
金文<商代后期,通高23.7厘米,腹径15.7厘米。传河南安阳出土,故宫博物院藏。此卣传与二祀邲其卣同出,形制、纹饰也与之相似。盖器对铭四行二十八字。铭文记器。>西周
《(走金)鬲铭文》
金文<译文:
隹九初吉庚
师X作X文考
圣公文母圣X 尊X其万年子
孙永宝用>西周
《大克鼎》
金文<大克鼎为西周孝王时期器物。1890年陕西省扶风县出土,同时出土的还有鼎、钟等器。此鼎铭文洋洋洒洒,无论在布局书写上、还是铸造效果上都十分精美,字体大小统一不失灵动,圆润古拙不失劲健,呈出一种舒展,端雅的风尚。>西周
《恭王史墙盘》
金文
西周
《虢季子白盘铭文》
金文<虢季子白盘是西周宣王时期青铜礼器。传清道光时期陕西宝鸡
川司出土,为西周著名重器。虢季子白盘内底部有铭文八行字。长篇铭文不仅有史料价值,也是先秦书法代表作。其书法颇具新意,用笔谨饬,圆转周到,一笔不苟甚有情致。这派圆转书风对后世影响深远。>西周
《曶鼎》
金文<此鼎为西周恭王时期器物。久已遗失,仅存铭文拓本下缘残泐,大篆。铭文茂密朴实,厚重凝练,有古拙雄伟之气,是西周中叶铜器铭文中最为精美的一章。 >西周
《静簋》
金文<静簋为西周中期穆王时代器物。器内有铭文八行九十字,大篆。此时期金文大篆字体正由西周中期向晚期过渡。《静簋》通篇铭文均称舒适,淳朴典雅,有“笔短趣长”之势。不失为西周中期金文书法艺术的代表作。 >西周
《康王鲁侯尊》
金文
上海博物馆<西周康王
鲁侯尊
上海博物馆藏。通高22.2厘米,口径20.7厘米。腹内底有铭文22字,记载鲁侯伐东国。>西周
《毛公鼎铭文》
金文<毛公鼎为西周晚期的宣王时期器物。清道光末年于陕西岐山出土的重器。铭文长达四百九十七字,为皇皇钜制,被誉为“抵得一篇尚书”。其内容是周王为中兴周室,革除积弊,策命重臣毛公,要他忠心辅佐周王,以免遭丧国之祸,并赐给他大量物品,毛公为感谢周王,特铸鼎记其事。其书法是成熟的西周金文风格,奇逸飞动,气象浑穆笔意圆劲茂隽
,结体方长,较散氏盘稍端整。李瑞清题跋鼎时说:“毛公鼎为周庙堂文字,其文则尚书也,学书不学毛公鼎,犹儒生不读尚书也。”>西周
《散氏盘》
金文<散氏盘又名“矢人盘”,是西周历王时期重器。清乾隆初年陕西风翔出土,曾藏于乾隆内府。以其长篇铭文著称于世。散氏盘铭文铸于盘内底上,共三百七十五字。是一件风格非常突出的作品。其书法浑朴雄伟,字体用笔豪放质朴,敦厚圆润,结字寄奇隽于纯正,壮美多姿。有金文之凝重,也有草书之流畅,开“草篆”之端。>西周
《史墙盘》
金文
陕西扶风周原文物所<史墙盘为西周恭王史官墙所作的礼器
。器形宏大,制造精良。1967年于陕西扶风庄白村出土。现藏于陕西扶风周原文物管理所。盘高16.2厘米
,口径47.3厘米
。圆形,浅腹,双附耳,圈足。腹饰鸟纹,圈足饰窃曲纹。内底铸有铭文18行284字,文章使用的四言句式,颇似《诗经》,措词工整华美,有较高的文学价值。铭文前半部分颂扬西周文、武、成、康、昭、穆诸王的重要政绩,后半部分记述墙所属的微氏家族的家史,与文献记载可相印证,是研究西周历史的重要史料。铭文字体为当时标准字体,字形整齐划一,均匀疏朗,
笔画横竖转折自如,粗细一致,笔势流畅。有后世小篆笔意。《牆盘》年代久远,其中许多文字已无法辨认,留待研究金文学者探考。>西周
《唐王大盂鼎》
金文<大盂鼎为周唐王时期器物,是现存西周青铜器中的大型器,造型浑厚典丽,是世间珍宝。相传此鼎于清道光间在陕西省眉县礼村出土,当地郭氏所得,后归周雨樵,同治年间左宗棠以重金购得,又归苏州潘祖荫,解放后,潘氏后人损献国家。
大盂鼎铭文内壁有铭文二百九十一字。其内容为:周王告诫盂(人名),殷代以酗酒而亡,周代则忌酒而兴,命盂一定要尽力地辅佐他,敬承文王,武王的德政。其书法体势严谨,字形,布局都十分质朴平实,用笔方圆兼备,具有端严凝重的艺术效果。开《张迁碑》、《龙门造像》之先河。以书法成就而言,大盂鼎在成康时代当据首位,是西周早期金文书法的代表作。>西周
《天亡簋》
金文
中国历史博物馆<天亡簋
亦称《大丰簋》、《朕簋》。据传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在陕西岐山出土。曾归清末著名金石家陈介祺收藏,现为中国历史博物馆重要藏品之一。此器制作朴厚,纹饰精美,铭在器内底部,铭文记武王克商,西归宗周,于辟雍祭天,颂扬先王功烈,及作器人天亡辅助武王举行祭祀,受到赏赐等内容。它为研究周初立国情况提供了重要史料。铭文字形参差错杂,变动不居,在拙朴散乱中显示运动与和诣之美,有轻有重的笔画在某种程度上有自然书写带来的笔墨痕迹。其铭文用韵协调
,开创了千古词赋先河,也是我国韵文的最早表现形式。>西周
《卫盉》
金文<共两件,其中一件是周恭王5年制作,称〈五年卫鼎〉;另一件做于恭王9年,稱〈九年卫鼎〉。〈五年卫鼎〉立耳柱足,口沿外折,下腹向外傾垂,鼎的底部有一層厚厚的烟灰,说明此为一实用器物;口沿下饰以西周晚期常见的以細雷紋填底的竊曲紋飾,銘文铸在鼎腹內壁上。〈九年卫鼎〉的形制和紋饰与〈五年卫鼎〉完全相同,只是大小有別,通高37.2公分,口径34.5公分,腹深20公分,重12.25公斤。「田裏不鬻」以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賓,莫非王臣」是西周奴隶社会制度的基础,而卫盉和卫鼎的出土,反映了西周奴隶制土地制度的动搖。>西周
《武王利簋》
金文
西周
《县改簋》
金文<西周穆王(976─922)时期铸造>春秋  《楚王孙铜钟铭》 金文春秋  《吴王夫差剑》  金文  台湾台北古越阁<春秋时期兵器。1976年河南省辉县出土。通长53.8cm,格宽5.5cm。台北古越阁藏,此剑剑锷锋利,剑身满饰花纹,剑谭饰嵌绿松石兽面纹。剑身近格处镌“攻痦王夫差 自乍其元用”八字,为吴王夫差用剑。吴王夫差兵器已发现多件。夫差是吴王阖闾的儿子,于公元前495年继王位,次年击败越王勾践,继而转师北上,争霸中原。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与晋定公盟于黄池(今河南省商丘县南)。>春秋晋  《侯马盟书》 金文<一九六五年山西侯马晋国遗址出土了大量盟誓辞文玉石片,称为“侯马盟书”,又称“载书”,盟书笔锋清丽,为毛笔所写,多为朱书,少为墨书。其书法犀利简率,提按有致,舒展而有韵律。>春秋晋  佚名  《栾书缶铭》 篆书(金文)<此缶系春秋晚期晋国器 。是祭祀祖先时盛酒容器,盖有铭文两行八字,是传世最早的错金铭文铜器。此缶铭文线条柔韧婉转,婀娜多姿,呈风流妩媚之态,颇堪玩味。> 春秋战国  《攻吴王夫差鉴》  金文  北京图书馆藏拓<攻吴王夫差鉴,春秋战国,北京图书馆藏拓。《攻吴王夫差鉴》为夫差所铸器《说文》金部说:“鉴,大盆也”。《周礼》凌人注说:“鉴如*,大口,以盛冰,置食物以御温气。”此兽耳衔环。腹饰蟠虺纹及叶形纹。腹内铭文三行十三字。於同治年间(公元1862--1874年)在山西州蒙王村出土。春秋时期的书法出现了因地域而风格各异的现象,东南方各国的铜器铭文都有美化的趋向,或作鸟虫书,或作蝌蚪书等。而《攻吴王夫差铿》谷作瘦长体。字形、笔划不加修饰。文字显得质朴规整,线条均匀,起止尖锋。字距、行距较大,布局疏朗。已具后来小篆的雏形。>战国  《公乘得守丘刻石》 刻石 河北省博物馆<《公乘得守丘刻石》又名《河光刻石》。篆书,两行,十九字(一说二十字)。刻在天然形状的石上,石长九十厘米,宽五十厘米,厚四十厘米。此石原在河北平山县前七汲村外的田野里(战国时期的古灵城遗址西部),四十多年前被该村农民发现,运回家中放在院子里作凳子用。1974年被河北省考古队移至中七汲村第四发掘队保存,现藏河北省博物馆。1977年发现了战国时期的古中山国陵墓,人们才把这件石刻与墓葬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由于其石刻中有许多字刻得不合规律,故极为难释,后经多人释文,方可粗略读通。>战国楚  《鄂君启节》  金文<一九五七年出土于安微省寿县,是战国中期楚国器,青铜制成,形似剖开的竹节,是当时楚怀王(公元前三二八 ——前二九九年)发给受封在湖北鄂城的鄂君启的水、陆通行符节。节上刻文圆润秀劲,庄严肃穆,是错金铭文中的精品。>战国楚  佚名 《楚简》  简帛<现藏上海博物馆。>战国齐  《陈曼簠》 金文 上海博物馆<簠是祭祀和宴客时盛放黍,稷、稻、梁等饭食的器具。此莆是战国早期齐国器,文字记述了陈曼为其皇考献叔作器的情况。此簠4行22字。 现藏上海博物馆。金文发展到战国时期,体势、笔法都发生了变化,改变了西周金文圆浑厚重的作风。《陈曼簠》字取纵式,从笔画的齐整和字距、行距的均匀分布来看,已呈小篆体势的雏形。虽然小篆继承了秦系文字的传统(如《秦公簋》、《石鼓文》等),但无疑也会受到东土文字如《陈曼簠》一类字体的影响。铭文书法具有极响的名气。在齐国书法崇尚方势流派中,它脱颖秀出,以精劲谨严,用笔纵锐横方为战国早期古文的又一重要体势。书法规整秀丽、优美典雅,同雄重庄严的西周金文相比已有很大不同。从文字的造型和书法的风格看,都已显示出向小篆过渡的迹象。它为研究金文向小篆的过渡提供了实物资料。>战国楚  佚名 《郭店楚墓竹简》  简帛<此简于1993年出土于湖北荆门市郭店一号楚墓,共有七百多枚。后经整理,由文物出版社出版《郭店楚墓竹简》一书,包括《缁衣》、《五行》、《老子》、《太一生水》五部,为先秦儒道两家典籍与前所未见的古代佚书共十八篇。>战国晚期  佚名 《青川木牍》  简帛<一九八0年出土于四川省青川县郝家坪秦墓。青川木牍文为墨书秦隶,牍上三行墨书定为战国晚期秦武王二年(前309)的手迹,被视为目前年代最早的古隶标本。此牍纵有行、横无格,字距大、行距小,字形方扁,取横势。用笔的动势和笔迹清晰地表现出起止时回锋和出锋的变化,向右方向的末笔已显露波挑之势。作为大篆快写趋向隶书的过渡期作品,《青川木牍》还夹杂着许多篆体字,显示了与其隶变母体——同时代金文的一致性和延续性。这些都是早期隶书明显的特征。从书体角度而言,牍中那种简率的用笔意识和参差不齐的天然美感与金文所具有的严整、匀衡、对称、凝重的美感已大相径庭,也就是说,它已展现了一种与金文系统完全不同的书法语言和审美模式。1986年发掘出土的甘肃《天水放马滩战国秦简》,与《青川木牍》相比,此简显得粗重草率,但笔意大致相同。简中横画均藏锋起笔,收笔有向右发锋的波挑意,反映了同期古隶的共同特征。1975年发掘出上的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成书于战国晚期至秦统一初期。从简中可以看出其脱胎于秦篆,形体中仍保存有大量的母体痕迹,篆隶混杂,秦隶在破坏、肢解秦篆的书写方式中,尽管仍留有大量的篆书圆笔中锋的笔法,但比《青川木牍》隶化的特征更为明显。汉代隶书中的掠笔、波挑、不同形态点的笔法等在简中都已出现,部分简上还有明显的连笔意识。与石刻文字相比,此简更直接体现了毛笔运动的丰富性。从《青川木牍》——《天水放马滩秦简》——《云梦睡虎地秦简》之间我们可以清晰看到秦篆至古隶的演变过程。>
秦  佚  名    《马王堆帛书:老子甲本》
秦  佚  名    《马王堆帛书:战国纵横家书》
秦  佚  名    《秦诏版文》 篆书<秦始皇统一中国,李斯为丞相,进行了统一全国文字的工作,变大篆为小篆,结束了“文字异形”的状况。相传,李斯手书了秦代金石刻文,金刻有权量诏版,石刻有峄山、泰山、郎琊山、之罘、碣石、会稽六处刻石。诏版为自由体,主要是为了实用,写法草率,笔划方正,行款错落,该诏版文笔划方折是因为刀刻所致。文字仍属篆书范畴。>
秦  佚  名    《石鼓文》  篆书
秦  佚  名    《阳陵虎符》
秦  佚  名    《云梦睡虎地秦简》古隶<在纸张发明以前,中国古代书写材料除少数纺织品外,主要是简牍。一般为竹、木片。此简书写于战国末年(217年)。古隶。有些仍保留篆书成分,欹斜相依,肥瘦相间,节秦鲜明平稳,笔划饱满生动,气势连贯,形成质朴而秀朗的书风。是研究隶书起源和发展的重要资料。>
秦  李  斯  《琅琊台刻石》  篆书 <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始皇东巡所到之处多立石刻碑,以宣扬他的统一业绩。李斯为之书《琅琊台刻石》《泰山刻石》和《峄山刻石》。刻石为标准体,孙过庭《书谱》说“篆尚婉而通”。李斯被人们视为“小篆极则”。王澍评其书法“笔法敦古,于简易中正有浑朴之气,不许人以轻心掉之。”清杨守敬跋《琅琊台刻石》说:“嬴秦之迹,惟此巍然,虽磨泐最甚,而古厚之气自在,信为无上神品。”故颇为世重。>
秦  李  斯  《峄山石刻》篆书<原石已被后来曹操登山时毁掉,但留下了碑文。今天所见到的是根据五代南唐徐铉的摹本由宋代人所刻,现藏在西安碑林里,但与琅邪、泰山相较,仍不免有「优孟衣冠」之诮,其他的就更不用说了。但秦代的遗本已然很少,即使如此亦不能轻易舍去不用,笔画略细而匀整,且多用圆笔,字体呈方形,表现圆浑流丽之风格,确与琅邪等异趣。>
秦  李  斯  《泰山刻石》 篆书<泰山秦刻石,今尚存残石合嵌一处,只九字半,在山东泰安岱庙。其书法是标准小篆书体。 传世以安国本为最佳,存字亦多。>
秦  吴天发  《神纤碑》  篆书
汉  佚  名  《仓颉庙碑》
汉  佚  名  《朝侯小子残石》隶书<又名《小子残碑》。清宣统三年在陕西长安出土,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此碑书风在秀美和雄浑之间,对结构、笔力的把握得心应手,严谨沉着,现露出温文尔雅的性情。>
汉  佚  名  《耿勋碑》
汉  佚  名  《韩勃碑》
汉  佚  名  《鸿都石经》
汉  佚  名  《建安六年残碑》
汉  佚  名  《建宁残碑》
汉  佚  名  《娄寿碑》
汉  佚  名  《戚伯著》
汉  佚  名  《武荣碑》
汉  佚  名  《马王堆竹简》
汉  佚  名  《嘉量铭》是汉代篆书的代表作之一,相传清代末年出土于河南省孟津县,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汉  佚  名  《开母庙石阙铭》篆书
汉  佚  名  《群臣上酪刻石》是现存最早的汉代篆书刻石之一。篆书
西汉  佚名    《帛书老子乙本》  隶书
西汉  佚名  《东安汉墨刻石》此石字径大逾二十厘米,是现存秦汉篆书石刻中最大者。
西汉  佚名    《敦煌木简》 简书<一九七九年在敦煌县马圈湾出土了大量汉简,一千二百一十七枚,包括隶、草、行三种书体。书记简为章草,文字婉转自如,流畅奔放,有大家风度,开后世狂草体势。是西汉中期与新莽之间敦煌境内日常应用的主要字体。>
西汉  佚名  《麃孝禹刻石》
西汉  佚名  《霍去病墓刻石》
西汉  佚名  《鲁北陛石题字》
西汉  佚名    《群臣上寿刻石》 小篆<释文:赵廿二年八月丙寅群臣上寿此石北。汉文帝后元六年(公元前158年)刻。汉代篆书已变秦小篆长方为方形,其书法古拙自然,字划丰满。清陆增祥以为“以笔势审之,似与秦篆差异,丙寅二字,转笔方折,全是隶意。”>
西汉  佚名  《上谷府卿坟坛刻石》
西汉  佚名  《五凤二年刻石》
西汉  佚名  《祝其卿坟坛刻石》
西汉  佚名  《居延汉简》 简书<甘肃北部的额济纳河流域之古“居延”地区,在一九三0年和一九七二年两次发掘中,获简牍三万余枚。古居延地区是驻军屯田之地,故简牍内容涉及政治、军事、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因是日常实用文书,书写时随意自如,其书法便呈现出轻松直率之意。>
西汉  佚名  《马王堆帛书》隶书<《马王堆帛书》为西汉人墨迹。马王堆帛书非一人一时所书,风格各异,有的秀美婉约,字体和成熟的汉隶相近,大约属晚期作品,有的古拙老辣,字体篆意浓厚,行距较清晰,字或大或小,平正或欹斜,呈现一种洒脱自如的意趣。由此可见汉隶从篆向隶演变轨迹。>
西汉  佚名  《鲁孝王刻石》<又名《五凤二年刻石》。共十三字,曰:“五凤二年鲁卅四年六月四日成”。公元前56年刻,纵38.4厘米,横73.6厘米。存山东曲阜孔庙。此石于金章宗明昌二年(1191)重修曲阜孔庙时,得自鲁灵光殿基西南三十步之太子钓鱼池。灵光殿建于汉景帝之子鲁共王刘余之世。《鲁孝王刻石》为现存最早的西汉刻石之一。此石自明清以来迭经著录。西汉前期(武帝以前)的隶书,承袭秦隶,篆隶夹杂。由《鲁孝王刻石》可以看出,其结体尚不够方整,无明显波势,用笔圆转且篆意较浓,其“年”字长脚与出土的这一时期的汉简(如《流沙坠简》)同趣。明赵崡《石墨镌华》云:“西汉石刻传者极少,此字简质古朴。”清翁方纲《两汉金石记》谓其“浑沦朴古,隶法之未雕凿者也。”清方朔《枕经金石跋》云:“字几十三,无一字不浑成高古,以视东汉诸碑,有如登泰岱而观傲莱诸峰,直足俯视睥睨也。”此刻拓本传世者以明拓较多,字口虽已残泐,但字尚完整。清初拓字渐细瘦但无裂痕。近托多裂纹,字亦漫漶不可读。>
西汉  佚名  《三公山碑》 篆书<祀三公山碑是名垂书史的极有价值的碑刻之一。汉元初四年(117)刻,篆书,10行,行17—20字。现在河北省元氏县封龙山下。此碑字体在篆隶之间,与印玺文字有相同之处。书风古朴浑厚,有纯古遒厚、大气磅礴之感。著名书画家齐白石的篆刻深受此碑影响。此碑全称《汉常山相冯君祀三公山碑》,俗称《大三公山碑》。元廼贤《河朔访古记》云:“三公神庙,在元氏县西北二十里封龙山下,榜曰‘天台三公之庙’,庙有《汉三公山碑》一通。”即指此碑。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元氏县令王治岐重新访得,始有拓本行世。碑文起首云:“□初四年,‘常山相陇西冯君到官,承饥衰之后,……”翁方纲考定为安帝元初四年(《两汉金石记)。元氏县还曾有另一通隶书《三公山碑》,据《河朔访古记》云,在县西故城西门外八都神坛,即欧阳修《集古录》、赵明诚《金石录》所著录者。东汉灵帝光和四年(181)立,晚于篆书《三公山碑》六十五年。此石久佚。《三公山碑》的字体在篆隶之间,又称“缪篆”,汉印中多见之。笔画由秦篆的圆转,变为汉隶之方折,书风古劲而茂密。翁方纲云:“碑凡十行,每行字数参差不齐,字势长短不一,错落古劲,是兼篆之古隶也。”(《两汉金石记》)方朔云:“作阅之有似《石鼓文》,有似《泰山》、《琅邪台刻石》,然结构有圆亦有方.有长行下垂,亦有斜直横拂。细阅之下,隶也,非篆也;亦非徒隶也,乃由篆而趋于隶之渐也。仅能作隶者,不能为此书也;仅能作篆也,亦不能为此书也;必两体兼通,乃能一家独擅。”(《枕经金石跋》)
西汉  佚名  《嵩山阙铭》汉篆书,20行,行4字。在河南省登封县嵩山。<阙为古代宫室、陵墓、庙观门前的特殊建筑,常呈对称形式分立于行道两旁,中间阙然,故名。少室石阙和太室石阙、开母庙石阙合称嵩山三阙,均为石筑,是我国现存最古的庙阙。太室石阙,位于嵩山太室山前中岳庙南约一里处,分东西二阙,以条石及块石砌成。有两段隶书铭文,行间均有直向界格。阙身其余石面均满雕各种姿态生动的人物、车马、动植物等图案,为研究汉代绘画及社会风习的珍贵实物资科。《太室石阙铭》的隶书圆润古朴,兼有篆意,为传世西汉碑铭之上乘。少室石阙,在河南登封县城西六公里少室山下邢家铺村西,为少室阿姨庙神道阙,东汉安帝延光二年(123)颍川太守朱宠所建。形制与太室阙相仿。《少室石阙铭》刻于西阙南面,为篆书,存字二十行,行存四字。西阙北面上部有双勾阴文篆书题额“少室神道之阙”六字。东阙北面另有隶书题名四行,无年月.阙身其他石面亦如太室阙满刻艺术价值甚高之汉画像,因年深日久,剥蚀较重,尚可看出有赛马、踢球、射猎、斗鸡、角力及与兽相逐等图案。《少室石阙铭》的篆书宽博朴厚,气象恢宏,有大家之风。清王澍评云:“石甚租劣,篆文亦未尽善,然刻虽未工而字殊朴茂,商彝、周鼎、清庙、明堂,可以寻常耳目间珊巧之物同日而语乎?”(《虚舟题跋》)开母庙阙位于登封城东北三公里万岁峰之开母庙前。这里有著名的古迹启母石.开母庙本名启母庙,据说建于汉武帝时,武帝为避其父景帝讳,故改名开母庙。开母庙阙亦为东汉延光二年颍川太守朱宠所建。无额。铭文篆书三十五行,前十一行,行七字,后二十四行,行十二字,铭文词意为颂扬夏禹治水以及启母的事迹。《开母庙石阙铭》下方,另有东汉灵帝熹平三年(174)中郎将堂溪典《嵩山请雨铭》,隶书,十七行,行五字,字多剥蚀。阙身有汉画像,与铭文书法交相辉映。《开母庙石阙铭》的篆书,较《少室石阙铭》为严谨,比李斯诸刻方紧,而秦篆浑朴茂美之气,’尚依稀可见。康有为称其“茂密浑劲”不为过誉。杨守敬《平碑记》云:“汉(指西汉)隶之存于今者,多砖瓦之文,碑碣皆零星断石,惟《太室》、《少室》、《开母》三阙字数稍多,且雄劲古雅,自《琅邪台》漫漶不得其下笔之迹,应推此为篆书科律。世人以郑文宝《峄山碑》为从李斯出而奉为楷模,误矣。”>
西汉  佚名  《武威汉简》 简书
西汉  佚名  《武威王杖诏令册》 简书<此册约成于西汉成帝时期。它提供了汉代王杖诏书的格式,显示了诏书书体的特点。其字形普遍方正整饬,结体宽博,有官方文书矜持的风度。>
西汉  佚名  《武威张伯升柩铭》 简书<此柩铭书于西汉晚期,是汉代特有的篆书,柩铭又名铭旌,将死者姓名书于帛上,敷于棺上。其书法是汉代最为珍贵的大字墨迹。方正宽博,圆熟,藏锋逆入,圆笔收锋,使铭旌书法具有浓郁的装饰风格。东汉以来的碑额篆书,亦承其绪。>
西汉  佚名  《夏阳扶荔宫砖文》 砖刻隶书<一九六0年在陕西省韩城县西汉扶荔宫出土,距司马迁墓很近,砖上文字为“夏阳扶荔宫合壁与天地无极。”夏阳为韩城古名,扶荔宫是汉武帝的避暑名宫之一。此砖据考是宫内遗物。>
西汉  佚名  《阳信家钟铭》是西汉中期的一件铜钟,现藏于陕西兴平茂陵博物馆。
西汉  佚名  江陵凤凰山168号汉墓竹牍   湖北荆州江陵凤凰山
西汉  佚名  《银雀山汉简》 古隶 山东临沂银雀山<一九七二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两座西汉武帝初年墓葬中发现。其中《孙子兵法》竹简的出土使失传近二千年的古佚书重新发现。其书法属隶书,略带篆意,有照显波磔,中宫收紧,笔力雄健,与东汉碑刻隶书十分近似。>
西汉  佚名  《张家山汉墓竹简  古隶 湖北荆州江陵
西汉  佚名  《子游残石》 隶书  北京故宫博物院<汉元初二年(115) 六月刻,隶书。碑断为二,下截存78字,上截存93字。此碑下截“允字子游”残石,于清嘉庆三年(1798)四月出土于安阳丰乐镇之西门豹祠旁,旋移至孔庙。为著名的“安阳残石四种”之一。后复移置洛阳存古阁。今藏安阳文化馆.民国二年(1913)于安阳出土此碑之上截,即“贤良方正”残石,今藏天津艺术博物馆。东汉元初二年(115年)六月刻。民国二年在河南安阳出土,为上下两段。此碑是汉隶体系中境界较高的作品,结字方扁茂密,用笔圆劲浑厚,布局则疏朗有致。康有为评其书“有浑厚之形而气态浓深,笔颇而骏,殆《张黑女碑》所从出也。”开《张墨女墓志》和六朝石刻的先河。旧拓本“子游”之“游”字左三点,因苔土所封,尚未剔出。有重刻本。>
新莽  佚名  《莱子侯刻石》 隶书<又称《莱子侯封田刻石》、《莱子侯封冢记》、《天凤刻石》、《莱子侯赡族戒石》。新莽天凤三年(16)刻,隶书,纵48厘米,横70.4厘米。存山东邹县孟庙。七行,每行有直界,行五字,共三十五字。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膝县孝廉颜逢甲,偕友人孙生容,王辅中游邹县城南卧虎山前偶得之。对此刻中的“莱”字,有作“嶪(去山字头)”字者,有作“葉”字、“業”字者,迄无定论;对此石之真伪,也有争论。冯云鹏《金石索》云:“此石虽非后人伪刻,亦系当时野制,无深长意趣。”其实民间野制,不见得就缺乏意趣。此石书法古拙苍简,骨气洞达,用笔圆劲有篆意。诸城王金策说:“不知原刻正以朴拙倍见古情;今人无事不胜古人,惟朴拙万不可及。”此话是颇有见地的。颜逢甲题记称此刻“与曲阜《五凤二年刻石》、《水平鄐君》摩崖,是一家眷属。”方朔《枕经金石跋》也说它“以篆为隶,结构简劲,意味古雅,足与孔庙之《五凤二年刻石》继美。”瞿中溶《金石文编》评其书云:“此刻结体秀劲古茂,在《上谷府卿》、《祝其卿》二坟坛石刻之上,尚是西汉文字,可宝也。”此石与《鲁孝王刻石》以及《祝其卿》、《上谷府卿》二坟坛石刻同为西汉著名刻石,由此可以考见汉隶从古隶向今隶过渡的踪迹。山东峄县王氏有翻刻本。
此石书法古拙奇瑰,气势开张,丰筋力满,趣味横生,熔篆籀之意写隶,清方朔《枕经堂金石书画题跋》:“以篆为隶,结构简劲,意味古雅。”西汉传世书迹甚少,通过此石,可窥西汉书风。>新莽  佚名  《新莽嘉量铭》使用标准小篆
新莽  佚名  《郁平大尹冯君孺久墓题记》字体以篆为主,杂以隶体东汉  蔡邕《熹平石经》<东汉熹平四年至光和六年(175~184),历时九年才制作完成,立于河南洛阳原太学门前。由著名学者蔡邕 ,堂溪典,杨赐,马日磾等建议树建的。共四十六石 ,残石分藏洛阳博物馆、西安碑林及北京图书馆。《熹平石经》的书法为汉隶成熟期方整平正一路的典型。因系官方巨制,书丹者自当是如蔡邕一流的国手。试以《周易》经石为例,略作分析。其结体方正,字字中规入矩,一丝不苟,点画布置之匀称工稳,可谓无懈可击。用笔方圆兼备,刚柔相济,端美雄健,雍容典雅,恢宏如宫殿庙堂。梁武帝《书评》云:“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如有神力。”观此可信。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说:“两汉写字艺术,到蔡邕写石经达到了最高境界。……石经是两汉书法的总结。”当为的论。近年也有人讥其过于方整,而冠之以“馆阁派”。其实,它整饬而不板刻,静穆而有生气,和明清以来风行的拘谨呆滞的“馆阁”字,不可同日而语。惟其如此,《熹平石经》集汉隶之大成,不但在当时被奉为书法的典范,而且流风所及,至深且远。汉字字体由隶变楷的过渡,《熹平石经》起了桥梁的作用。>东汉  佚名  《白石神君碑》 隶书 河北元氏县<东汉光和六年(183年)立。16行,行35字。碑原在河北元氏县西北三十里封龙山下之苏庄白石神君庙,后移至县学。此碑结法方正,字形稍长,用笔清劲,波磔明显,属于谨严整饬一路。对此碑是否为汉人所书,历来有争议,对其书法的评价也不尽同。宋洪适《隶释》云:“汉人分隶,固有不工者,或拙或怪,皆有古意。此碑虽布置整齐,略无纤毫汉字气骨,全与魏晋间碑相若;虽有光和纪年,或后人用旧文再刻者。”清翁方纲认为;“是碑书法专主于方整,在汉隶中为最洁齐者。然风骨遒劲,似尤在《校官碑》隶法之上,不得以其近似六朗、唐人而概疑之。”万经《分隶偶存》以碑未有慕容前燕元玺三年(354)题记,也认为“元玺去光和百七十余年,中间未必重刻。若元玺以后人,又必不肯并题名字摹之也。”郭尚先《芳坚馆题跋》说:“《白石神君碑》有疑为汉碑而后人重勒者,然观程疵书,清劲简远,则此碑断非晋人所为。汉人书原非一体可尽,即此碑结法,要自谨严也。”杨守敬跋云:“……余按此碑在汉隶中诚为最下者,然亦安知非魏晋滥觞?”>东汉  佚名  《曹全碑》隶书 西安碑林<此碑全称《汉郃阳令曹全碑》,又名《曹景完碑》。东汉中平二年(185年)十月立。纵253厘米,横123厘米。碑阳20行,行45字,碑阴题名五列。藏西安碑林。明万历初陕西郃阳(今合阳)莘里村出土,曾存郃阳孔庙,明末断裂。碑主曹全,字景完,敦煌效榖(故城在今甘肃敦煌县西)人。东汉灵帝光和六年(183)举孝廉,除郎中,转任郃阳令。曾随军征疏勒,有战功;为官期间有政绩。属吏王敞等为其勒石纪功。此碑为汉碑中极负盛誉者。其结字匀整,秀润典丽;用笔方圆兼备,而以圆笔为主,风致翩翩,美妙多姿,是汉隶成熟期飘逸秀丽一路书法的典型。《曹全碑》不仅字写得美,而且石质坚润,刻工精良,所以历千余年而字口清晰,棱角分明,在汉碑中少有如此完好的。此碑对后世影响很大,临习者甚多,但有的人只注意其流美洒脱的一面,忽略了它同时还有端庄沉劲的一面,故往往失之于俗艳而不能得其真髓。是碑自明郭宗昌《金石史》及赵崡《石墨镌华》始见著录。郭宗昌跋云:“此方出最初拓也。止一‘因’字半阙,其余锋铓銛利,不损丝发。因见汉人不独攻玉之妙,浑然天成,琢字亦毫无刀痕。以余平生所见汉隶,当以孔庙《礼器碑》为第一,神奇浑璞,譬之诗,则西京;此则风赡高华,如建安诸子。譬之书,《礼器》则《季直表》,此则《兰亭序》。”又评碑阴“书法简质草草不经意,又别为一体。益知汉人结体命意,错综变化,不衫不履,非后人可及。”赵崡亦盛称:“碑文隶书遒古,不减《史卒》(《史晨》)、《韩勑》、(《礼器》)等碑,且完好无一字缺坏,真可宝也。”(《石墨镌华》)孙退谷谓:“《曹景完碑》万历间始出郃阳土中,惟一‘因’半缺,余俱完好。且字法遒秀,逸致翩翩,与《礼器碑》前后辉映,汉石中之至宝也。”(《庚子消夏记》)。清万经评此碑:“秀美生动,不束缚,不驰骤,洵神品也。”
 
东汉  佚名  《封龙山碑》 隶书<此碑又称《封龙山颂》,山名“封龙山”,碑为祀山颂神而立。东汉延熹七年(164年)十月立。纵166厘米,横100厘米。15行,行26字。在河北元氏西北四十五里王村山下。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十一月,元氏知县刘宝楠(字念楼)访得,乃命工运置城内薛文清祠之东厢。运工恶其重,欲自碑阴凿分两段起运,不科竟裂为三.《封龙山颂》为著名汉碑之一。此碑出土较晚,然气魄之雄伟,汉隶中无出其右者。其书法方正古健,点划之中有篆籀之意,粗犷俊朗,有独特的阳刚之美。与《石门颂》、《西狭颂》和《杨淮表纪》等同属一路。清方朔《枕经金石跋》称其“字体方正古健,有孔庙之《乙瑛碑》气魄,文尤雅饬,确是东京人手笔。”杨守敬《激素飞清阁平碑记》亦谓其“雄伟劲健,《鲁峻碑》尚不及也。汉隶气魄之大,无逾于此.”宋郑樵《通志•金石略》已见著录,但不见当时拓本。世传旧拓本有初拓未断本和断后拓本两类。>东汉  佚名  《甘陵相尚府君碑》 隶书<据《洛阳石刻出土时地记》载:“民国十一年(1922)阴历十一月十四日,洛阳城北张羊村北陵出土。原石析为四,迨六朝时不知珍惜裂为墓门,此仅得其前二片,他二片未见。字中有穿。”关于立碑年月,近人王国维氏谓:“此谓额署甘陵相,其人必在东汉桓帝建和元年清汉国改为甘陵之后,而立碑又在其后,当在后汉末矣。”(《观堂集林》此碑书法精整,骨力雄强。罗振玉氏谓其精劲之至,为汉刻中上品。传世拓本稀少。文物出版社《书法丛刊》第九辑辑入。碑藏河南偃师县文化馆。>东汉  佚名  《韩仁铭》 隶书 原碑在河南荥阳<此碑全称《汉循吏故闻喜长韩仁铭》。东汉熹平四年(175)十一月刻。隶书,8行,行18字。碑在河南荥阳。金正大五年(1228)荣阳令李辅之发地得之。清康熙间曾一度亡失。碑文记述循吏韩仁政绩。韩仁,史籍无考。此碑结字方整疏阔,行笔斩截劲利,气度雍容典雅,为汉隶成熟期著名的作品之一。清杨守敬评其“清劲秀逸,无一笔尘俗气,品格在《百石卒史》(《乙瑛》)之上。”翁方纲谓其碑额篆书“长短随势为之,此与《张迁碑》额皆汉隶之最得势者”(《两汉金石记》)。>东汉  佚名  《韩敕碑》隶书 曲阜孔庙中《乙瑛》、《韩敕》、《史晨》三碑的书法为汉碑中之佼佼者,而《韩敕》又在二碑之上。东汉  佚名  《樊敏碑》东汉  佚名  《衡方碑》隶书 <全称《汉卫尉卿衡府君碑》。东汉建宁元年(168年)九月立,隶书。20行,行36字。藏山东泰安岱庙。碑阴存题名二列,字甚漫漶。碑额阳文隶书“汉故卫尉卿衡府君之碑”二行十字,二行之间有竖格线。碑原在山东汉上县西南十五里郭家楼前,清雍正八年汶水泛滥,碑陷卧,后重立。碑主人衡方,字兴祖。官至京兆尹、兵步校尉,有政绩。门生故吏朱登等乃镌石以颂其功德。碑文末行有两行小字:“门生平原乐陵朱登字仲希书。”翁方纲氏以为朱登是书碑人。此碑自宋欧阳修以来,迭经著录,为著名汉碑之一。碑字结体宽博,笔画肥厚古拙,方圆兼备,风致高雅,体势雄伟。在章法布白上,行密格满,与《史晨》、《曹全》相异趣。碑额阳文隶书,尤有气魄,结体严整,笔画圆劲,看似平正而神采飞动。清翁方纲称:“是碑书体宽绰,而阔密处不甚留隙地,似开后来颜鲁公正书之渐矣。……盖其书势在《景君》、《郑固》二碑间也。”(《两汉金石记》)清姚华《弗堂类稿》跋此碑云:“《景君》高古,惟势甚严整,不若《衡方》之变化于平正,从严整中出险峻。”何绍基称其“方古中有倔强气”。此碑对后世的影响很大。杨守敬说《衡方碑》“古健丰腴,北齐人书多从此出”。从唐代颜真卿的书法亦可窥见其流风所及。清代中后期,提倡汉隶和北碑,书风大变,著名书法家伊秉綬学《衡方》,深得其神髓。 >东汉  佚名  《华山庙碑》 隶书<又名《华岳碑》,全称《汉西岳华庙碑》。东汉延熹八年(165)立,隶书,郭香察书。22行,行37字。原碑已毁。碑旧在陕西华阴西岳庙中,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毁于地震。或谓碑嘉靖中犹在,一县令修西岳庙石门,碎之为砌石(见明赵崡《石墨镌华》。此碑为著名汉碑之一。其结体方整匀称,气度典雅,点画俯仰有致,波磔分明多姿,是汉隶中方整平正一路书法的代表作品。明郭宗昌《金石史》称其“结体运意乃是汉隶之壮伟者”。清朱彝尊谓;“汉隶凡三种:一种方整,一种流丽,一种奇古。惟延熹《华岳碑》正变乖合,靡所不有,兼三者之长,当为汉隶第一品。”(《金石文字跋尾》)翁方纲则说:“朱竹垞于汉隶最推是碑。以余平心论之,则汉隶自以《礼器碑》为最。此碑上通篆,下亦通楷,借以观前后变之所以然,则于书道源流是碑为易见也。使人易见者,非其至者也。”(《两汉金石记》)汉碑极少有留书者姓名的。此碑之末,因有“遣书郎书佐新丰郭香察书”一句,历来就书者是谁颇存争议。唐徐浩《古迹记》主书者为蔡邕,“察书”(意即检查校对)者为郭香。但他并未提出充分的证据,说明何以是蔡邕所书。此说一出,影响甚大。如宋洪适《隶释》、清顾炎武《金石文字记》、顾南原《隶辨》以及翁方纲《两汉金石记》等,即均沿徐说。明郭宗昌《金石史》及赵崡《石墨镌华》乃开始对此说提出怀疑,而认为真正的书丹者当是郭香察。《石墨镌华》书前目录中《华山碑》下,题“郭香察书”,《金石史》则直称《华山碑》为《香察碑》。近世学者,基本上已确认郭、赵之说为是,而以启功先生的文章论辩最详(见《启功丛稿》,中华书局1981年版)。原石拓本传世者有四,即“长垣本”、“华阴本”、“四明本”、“玲珑山馆本”。“长垣本”为河北长垣王文荪旧藏,后归商邱宋荦,为宋拓早本,后归日本中村不折氏。“华阴本”系明陕西东云驹藏,后归华阴王宏撰,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四明本”为四明丰道生所藏,又归宁波天一阁范氏,现亦藏故宫博物院。以上三本清末又曾均归端方,后散佚。“玲珑山馆本”为清初马日璐、马日琯兄弟玲珑山馆所藏,后归李文田,现此拓本藏香港中文大学。>东汉  佚名  《郙阁颂》全称《析里桥郙阁颂》隶书  陕西略阳白崖<东汉建宁五年(172年)二月刻,在陕西略阳白崖。清万经评其书云:“字样仿佛《夏承》而险怪特甚,相其下笔粗钝,酷似学堂五六岁,小儿描朱所作,而仔细把玩,一种古朴,不求讨好之致,自在行间。>东汉  佚名  《景君碑》 隶书<此碑全称《汉益州太守北海相景君铭》,又名《北海相景君碑》。汉汉安二年(143)立,隶书,纵288厘米,横105.6厘米, 碑文17行,行23字。篆额“汉益州太守北海相景君铭”2行12字,碑阴有隶书54人题名。存山东济宁。碑文记景君殁后,门下属吏慕其德而为之树碑之事。景君,不著名字,北海任城(今山东济宁)人。尝属司农,官元城(今河北大名县东)令、益州(治滇池,在今四川晋宁县东)太守、北海相。汉安二年卒。此碑一反汉隶多方扁的特征,字形稍长,结体宽博,笔画平直方劲,有凌厉万钧之势。竖笔多作“倒薤”(悬针)状,在汉隶中独树一帜。明王世贞谓其“书法故自古雅”(《弇州山人稿》)。清孙承泽也称其“方整有分法。王元美称之曰‘古雅’,非溢美也。”(《庚子消夏记》)。翁方纲云:“元吾竹房(丘衍)《三十五举》云,‘隶书须是方劲古拙,斩钉截铁,挑拨平硬如折刀头,方是汉隶”,此语惟是碑可以当之。”(《两汉金石记》)杨守敬云:“隶法易方为长,已开峭拔一派,郭兰石(尚先)谓‘学信本(欧阳询)书,当从《郑固》、《景君》入’,可谓探源之论。”(《激素飞清阁平碑记》)康有为云:“古气磅礴,曳脚多用籀笔,与《天发神谶》相似,盖以和帝以前书皆有篆意。”(《广艺舟双楫》) >东汉  佚名  《开通褒斜道刻石》全称《汉畜阝君开通褒斜道刻石》<汉永平九年(66)刻,16行,行5~11字不等。石在陕西褒城(今勉县)北石门溪谷道中。是现存最早的东汉摩崖刻石。此石书法气魂宏伟,布局饱满,笔划较细但遒劲有力,溶入篆意,高古伟岸,加上天然石纹背景更增添一种奇趣。此石又称《鄐君开通褒斜道刻石》,俗称《大开通》或《开道碑》。据铭文记载,东汉水平六年(63),汉中太守钜鹿鄐君奉诏受广汉蜀郡巴郡刑徒二千六百九十人,动工开通斜栈道。至水平九年四月落成,这项巨大的工程历时三年之久。另据史籍记载和学者考订,该栈道上著名的古石门隧道,就是由鄐君主持在这段时间首次开通的。《鄐君开通褒斜道摩崖》因年久为苔藓所封,故人莫知之。至南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三月,始为南郑县令临淄晏袤发现,并刻长篇题记于其旁。但此后六百余年又满被苔藓,无人间津。到清乾隆间,陕西巡抚、金石家毕沅撰《关中金石志》,复搜访而得之,遂有拓本传世。此刻在晏袤以前的欧、赵、洪三家著录中均未及之,至南宋娄机《汉隶字源》始见著录。字与《石门颂》、《西狭颂》、《郙阁颂》并为汉著名摩崖,而且年代最早。铭文内容具有重要史料价值,书法亦别具特色。其结字方古舒阔,因自然石势作字,字之大小及笔画的长短、粗细皆参差不整,没有波磔,天真朴拙而很有气势,保留了早期隶书的许多特点。宋晏袤评其“字法奇劲,古意有余。与光武中元二年《蜀郡太守何君阁道碑》体势相若。建武、水平去西汉未远,故字画简古严正,观之使人起敬不暇。”(《题记》)清方纲谓:“至其字画古劲,因石之势纵横长斜,纯以天机行之,此实未加波法之汉隶也。”(《两汉金石记》)方朔谓:“玩其体势,意在以篆为隶,亦由篆变隶之日,浑朴苍劲。”(《枕经金石跋》)钱大昕谓:“文字古朴,东京分隶,传于今者,以此为最先焉。。(《潜研堂金石文字跋尾》)杨守敬谓:“余按其字体长短广狭,参差不齐,天然古秀若石纹然,百代而下,无从摩拟,此之谓神品。”(《平碑记》)刘熙载谓:“《开通褒斜道刻石》,隶之古也。”(《艺概》)康有为谓:“《杨孟文颂》劲挺有姿,与《开通褒斜道》疏密不齐,皆具深趣。……《褒斜》、《裴岑》、《郙阁》,隶中之篆也。“(《广艺舟双楫》)。 >东汉  佚名  《孔彪碑》 隶书 <东汉建宁四年(171)七月立,隶书。碑阳十八行,行四十五字。存曲阜孔庙。碑主人孔彪,字元上,孔子十九世孙,孔宙弟。历官郎中、尚书侍郎、博陵太守等。博陵故吏崔烈等立碑颂其业绩。此碑虽然剥落比较严重,但书风瘦劲淳雅,娟秀可爱,字形较扁,左右分张,波磔明显,法度严谨,在汉隶中堪称上乘。自欧阳修《集古录》以来,迭经著录,书家品评颇高。清初孙承泽《庚子消夏记》云:“书法娟美,开钟元常法门矣。”翁方纲《两汉金石记》称:“是碑全似今日正书之法,不特人旁起笔不用逆势也。朱竹垞喜作分隶,而以是碑绝类《曹全碑》,未然也。”郭尚先《芳坚馆题跋》谓:“汉碑字之小者,《孔元上》、《曹景完》二石也。《曹景完碑》秀逸,此碑淳雅,学书不学此碑,不知今隶源流相通处。惜存字无多,不及《郃阳碑》(即《曹全》)之完善也。”杨守敬《平碑记》云:“碑字甚小,亦剥落最甚,然笔画精劲,结构谨严,当为颜鲁公所祖。”李瑞清跋云:“此碑用笔沉着飘逸,大得计白当黑之妙,直与《刘熊》抗衡。学者得此,可以尽化板刻,脱尽凡骨矣。”这些评论,阐述了此碑的艺术特点以及它在汉碑中的地位,大体是符合实际的。>东汉  佚名  《孔宙碑》隶书<全称《汉泰山都尉孔宙碑》。汉延熹七年(164)立,隶书。15行,行28字。存山东曲阜廖孔庙。额篆书(阳文)“有汉泰山都尉孔君之碑”二行十字。有穿。碑阴额篆书(阳文)“门生故吏名”五字,下隶书题名三列。碑主人孔宙,字季将,孔融之父,孔彪之兄,孔子第十九代孙。历官郎中、都昌长、元城令、泰山都尉,卒于延熹六年正月,年六十有一。死后,门生故吏勒铭颂其德。是碑自欧阳修《集古录》收载之后,代有著录,对后世影响较大。其书风属方整秀润一路,与《史晨》《乙瑛》、《华岳庙》诸碑相近。结字中宫绵密,左右开张,横画甚长,波磔分明,用笔圆转遒丽,有篆书意味。碑阴字尤方正蕴籍,与碑阳之字非出一人之手。明清以来,金石书家多称誉之。明郭宗昌《金石史》谓:“其书尚存分法,且结体古逸,殊不易造。……汉碑阴字多潦倒,此独超逸古雅,非魏人所及。”清初朱彝尊云:“《孔宙碑》属流丽一派,书法纵逸飞动,神趣高妙。”(《曝光亭集》)翁方纲谓:“碑与碑阴书出二手者,独是碑耳。然皆汉隶之员醇美者。”(《两汉金石记》)万经谓:“规矩整齐,一笔不苟,而姿态却自横溢。有《卒史》(《史晨》)之雄健而去其板滞,化《韩勑》(《礼器》)之方辐而有其清真。”(《汉魏碑考》)郭尚先称其“结体宽博而绵密,是贞观诸大家所祖。褚中令(遂良)勒笔皆长,亦滥觞于是。”还说:“近人每以《豫州从事碑》(《尹宙》)与此并称‘二宙.’,实则《尹碑》不及远甚。其结体运笔已开《受禅》、《大飨》二石意矣。”(《芳坚馆题跋》)杨守敬跋其碑云:“波磔并出,八分正宗;无一字不飞动,仍无一字不规矩。视《杨孟文颂》之开阖动宕、不拘于格者,又不同矣。然皆各极其妙,未易轩轾也。”>东汉  佚名  《礼器碑》全称《汉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又称《韩敕碑》隶书 今存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东庑<全称《汉鲁相韩勑造孔庙礼器碑》、又称《韩明府孔子庙碑入《鲁相韩勑复颜氏繇发碑》、《韩勑碑》等。汉永寿二年(156年)刻,隶书。纵227.2厘米,横102.4厘米。藏山东曲阜孔庙。 无额。四面刻,均为隶书。碑阳十六行,行三十六字,文后有韩勑等九人题名。碑阴及两侧皆题名。此碑自宋至今著录最多,是一件书法艺术性很高的作品,历来被推为隶书极则。书风细劲雄健,端严而峻逸,方整秀丽兼而有之。碑之后半部及碑阴是其最精彩部分。艺术价值极高。一向被认为是汉碑中精典之作。明郭宗昌《金石史》评云:“汉隶当以《孔庙礼器碑》为第一”,“其字画之妙,非笔非手,古雅无前,若得之神功,非由人造,所谓‘星流电转,纤逾植发’尚未足形容也。汉诸碑结体命意,皆可仿佛,独此碑如河汉,可望不可即也。”清王澍《虚舟题跋》评云:“隶法以汉为奇,每碑各出一奇,莫有同者;而此碑尤为奇绝,瘦劲如铁,变化若龙,一字一奇,不可端倪。”又说,“唯《韩勑》无美不备,以为清超却又遒劲,以为遒劲却又肃括。自有分隶以来,莫有超妙如此碑者。”清杨守敬也说:“汉隶如《开通褒斜道》、《杨君石门颂》之类,以性情胜者也;《景君》、《鲁峻》、《封龙山》之类,以形质胜者也;兼之者惟推此碑。要而论之,寓奇险于平正,寓疏秀于严密,所以难也。”(《平碑记》)此碑字口完整,碑侧之字锋鋩如新,尤其飘逸多姿,纵横迭宕,更为书家所激赏。攻汉隶者,多以《礼器》为楷模。《礼器碑》所传拓本甚多。明拓断裂适当垂处,不遑写下一字,而引上脚使长,又与是碑‘年’字不同。”>东汉  佚名  《李孟初神碑》隶书<此碑全称《汉宛令益州刺史李孟初神祠碑》,又名《李孟初神祠碑》。汉桓帝二年(1543年)立,隶书。存河南南阳市卧龙岗汉碑亭。清乾隆间白河水涨冲出,后又入土,道咸间又冲出。咸丰十年(1860)金梁移置南阳府置,并在碑下残泐处刻题记。今与《张景碑》、《赵菿残碑》同藏卧龙岗汉碑亭中。此碑出土较晚。在翁方纲《两汉金石记》首见著录。其书法浑朴圆劲,气宇轩昂,字形有长有扁,仪态自如,堪称汉隶中上品。清杨守敬跋云:《中州金石记》谓其疏秀似《韩仁铭》,为蔡有邻所本。余按是碑以浑古胜,实与《韩仁铭》不相似。”当穿处“永兴二年”之“年”字垂笔特长,与《石门颂》之“命”字,《张景碑》之“府”字类似。翁方纲《两汉金石记》云:“详其笔势,盖以当穿未得放笔,故于穿下不嫌过垂以伸其气,此不独可悟书法,亦文章蓄泻之理耳。杨孟文《石门颂》‘命’字,则以石纹以东武王戟门旧藏本有杨水心(高凤翰师)、罗振玉等跋者为最佳,现藏北京图书馆。>东汉  佚名  《刘平国颂》 隶书<此刻全称《龟兹左将军刘平国摩崖》,又名《刘平国治路颂》、《刘平国治关亭诵》、《龟兹刻石》等。汉永寿四年(158年)八月刻,隶书摩崖。8行,105字。在新疆拜城东北150公里的博扎克拉格沟口一块山岩壁间。清光绪五年(1879)夏,张曜督师乌鲁木齐,遣军人探越天山之捷径。行至赛里木乱山中,一军人迷路,无意中发现岩壁间微露凿痕,纵横似有字迹,乃归告同伍。幕客施补华(均甫)闻之,连骑裹粮往穷其异,知为后汉摩崖,遂椎拓以传世。文称“永寿四年八月。,永寿凡三年,次年六月改元“延熹”。此刻剥落严重,文字漫漶。其书大小参差,多用圆笔,若不经意而饶有古逸之趣,较之《西狭》、《石门》诸刻,更为宽博疏放。>东汉  佚名  《刘熊碑》 隶书<全称《汉酸枣令刘熊碑》。又名《刘孟阳碑》。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云:“酸枣城(故城在今河南延津县北十五里)有县令《刘孟阳碑》”,是为《刘熊碑))最早记载。此后宋欧阳修《集古录》、赵明诚《金石录》相继著录,南宋洪适《隶释》复详记碑之全文(只有少数字残缺),可见此时碑尚未断毁。据洪氏所记,原碑共二十三行,行三十三字。后碑断,残存两块。后此两块残石也已不存。1915年金石家顾燮光访得碑阴残石一块,存字八行,计六十三字;残石侧面有宋人题记。此残石现存延津县文化馆。碑主人刘熊,字孟阳,广陵(今江苏扬州)海西人。系东汉光武帝刘秀之玄孙,作过酸枣县令。《刘熊碑》为传世著名汉碑之一。其结字规矩整饬,用笔流美遒逸,布局疏朗清爽。清翁方纲谓:“是碑隶法实在《华山碑》之上”,殆非过誉。杨守敬跋语亦称其“古而逸,秀而劲,疏密相间,奇正相生,神明变化,拟于古文。”其刊刻精致,但气魄稍逊。此碑并无书人姓名。唐诗人王建题此碑云:“苍苔埋字土埋龟,风雨销磨绝妙辞;不向图经中旧见,无人知是蔡邕碑。”遂致后人多以为蔡邕书,实际是一种附会。此碑近世流传拓本有三:一为刘鹗旧藏本,整纸未剪,存原碑上段残石起首十五行,行约十二字,下段残石末起二十三行,行十七字。曾归端方,后归衡永。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一为范懋政旧藏本,经剪裱又恢复成整幅大轴,与刘本同为两残石合拓。现藏故宫博物院。一为沈树镛旧藏本,为原碑下半截残石托本翻刻本,中华书局曾影印。>东汉  佚名  《孟孝琚碑》 隶书 云南昭通第三中学<此碑又名《孟□(左王,右上宀,右中一,右下足)残碑》。东汉桓帝永寿二年(156)立,纵133厘米, 横96厘米。碑文存15行,行21字。存云南昭通第三中学。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九月出土于昭通城南十里白泥井马氏舍旁,后移置昭通风池书院。以出土晚,近世方若《校碑随笔》等始见著录。若名学者杨守敬、罗振玉、梁启超、袁丕钧等先后有考证论述。碑不著立石年月,因文中有“丙申月建临卯”及“十月癸卯”等语,罗、袁二氏考为西汉成帝河平四年(前25)立。袁氏又说可能为东汉光武帝建武十二年(36)立。姚安由云龙《定庵题跋》从文风、字体、碑版史等作全面考察,定为东汉桓帝永寿二年(156)立,此说近是。《孟孝琚碑》与近年发现的《汉封地刻石》并为云南存世最早之刻石(后者立于东汉安帝延光四年(125),见孙太初《云南古代石刻丛考》)。其宽舒方整的结体,圆劲峭拔的用笔,茂密浑穆的布局,恢宏大度的气势,颇与《封龙山颂》近似。由云龙谓:“滇中石刻,两爨(《爨龙颜》、《爨宝子》)已为边方生色,更得此碑,距今殆千八百余年,又驾两爨而上之,足以征滇省文化输入之早。”(《定庵题跋》)此碑不但书法高妙,而且是研究文化史的重要实物资料。有整纸初拓及陈荣昌藏拓等传世。陈氏依文意以为每行上阙七字,并一一点校增补。山东有翻刻本。>东汉  佚名  《裴军纪功碑》 隶书<此碑全称《汉敦煌太守裴岑纪功碑》。汉永和二年(137)八月立,隶书,6行,行10字。在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碑旧址在新疆巴里坤城西五十里之石人子;此碑上锐下大,孤笋挺立,望之如石人,因名其地。清雍正七年(1729)大将军岳钟琪移置将军府,雍正十三年撒师,又移置巴里坤城关帝庙。碑文记载汉永和二年敦煌太守裴岑率三千人,诛杀呼衍王等,“斩馘部众,克敌全师,除西域之灾,蠲四郡之周,边境艾安,振威到此”,因勒石以纪其战功。此碑字体系以篆入隶,圆劲古厚,气势磅礴。字形较它碑为长,宽博大度,章法茂密。与《鄐君》、《石门》、《西狭))6刻石同属一路。清方朔谓其书“雄劲生辣,真有率三千人禽王俘众气象。乃以篆为隶,由篆变隶之渐也。”(《枕经金石跋》郭尚先云:“此碑朴古遒爽,其法大似摹印篆,与《鄐君》、《杨孟文颂》(《石门颂》)、《李翕》(《西狭颂》)诸摩崖为类。”又云:“汉人分书多短,惟此碑结体独长。次则《析里碑》(《郙阁颂》)耳。”(《芳坚馆题跋》) >东汉  佚名  《鲁峻碑》隶书  山东济宁孔庙<此碑全称《汉司隶校尉忠惠公鲁君碑》,又名《汉司隶校尉鲁峻碑》、《鲁忠惠碑》。东汉熹平三年(173年)四月立。17行,行32字。在山东济宁市。碑主人鲁峻,字仲严,山阳(故治在今山东金乡县西北四十里)昌邑人。官至司隶校尉、屯骑校尉。熹平元年卒于住所,终年六十二岁。次年四月,门生故吏于商、马荫等三百二十人为之树碑颂德。碑原在金乡焦氏山南鲁峻墓所。据《水经注•济水》引戴延之《西征记》云,墓前尚有石祠石庙,“四壁皆青石隐起,自书契以来,忠臣、孝子、贞妇、孔子及弟子七十二人形象,像边皆刻石记之,文字分明……”这是和山东嘉祥武梁祠汉画像石同类的石刻艺术品。墓前之碑,后被人移置任城(即今济宁)孔庙。此碑漫漶颇甚,许多字已不可辨。其书法方劲、厚重而丰腴,兼有萧散、古逸之致。其字有大有小,欹正相生,布局活泼可爱。碑阳与碑阴之字非出一手,而碑阴古朴自然,尤多天趣。明郭宗昌《金石史》谓其“书法峭峻古雅,第小开魏人堂室,然自是汉格。”清万经云:“字体方整匀净,凡勒笔、磔笔、超笔、挑起处极丰肥,开元诸家似效其体。”杨守敬《平碑记》则谓:“丰腴雄伟,唐明皇、徐季海亦从此出,而肥浓太甚,无此气韵矣。”以上诸家颇有见地的评论,说明了《鲁峻碑》对后世书风所产生的影响。宋郑樵《金石略》以此碑书法高妙,推定是蔡邕所书,此说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根据。从赵明诚《金石录》开始,就已提出怀疑,以后的许多书家学者多依赵说。>东汉  佚名  《嵩山开母庙石阙铭》又名《嵩山开母庙西石阙铭并题铭》简称《开母庙石阙铭》铭文共25行每行15字 与《嵩山泰室石阙铭》、《嵩山少室石阙铭》并称“嵩山三阙”均位于河南省嵩山东汉  佚名  《嵩山少室石阙铭》(简称《少室石阙铭》东汉  佚名  《嵩山泰室石阙铭》又名《中岳泰室石阙铭》《中岳泰室阳城石阙题记》简称《太室石阙铭》东汉  佚名  《三老忌日碑》又称《三老讳字忌日记》 隶书<汉建武二十八年(52)五月刻,纵75厘米,横37厘米。存杭州西泠印社。此碑清咸丰二年(1852)出土于浙江余姚客星山下。咸丰十一年(1861),太平天国军曾用作灶石,虽经薰灼,字幸完好。1921年秋,碑转徙至上海,为京江陈渭泉所得,日人欲以重金购之,事为浙人姚煜、沈宝昌获悉,即与同里丁辅之等募款以八千金买得,石遂免于外流。《三老忌日碑》与会稽《跳山摩崖》(《大吉买山地记摩崖》)同为浙江汉刻重宝,也是浙江现存最古之碑刻。碑文字体介于篆隶之间,结体宽舒不拘,书风古厚朴茂,章法错落有致。初拓因石面不平,石花斑驳可爱,字画较肥厚。晚拓石面磨平,字画变纤弱。有翻刻本,俱不佳。>东汉  佚名  《三老赵宽碑》 隶书 青海省图书馆<此碑又称《三老掾赵宽碑》,简称《赵宽碑》。东汉光和三年(180)刻。23行,行32字,藏青海省图书馆。1942年出土于青海省乐都县老鸦城西之白崖子,出土时,已自首行“三”字至二十二行“言”字蜿蜒斜裂。曾归马步芳,后收入青海省图书馆。1950年该馆失火,楼塌碑碎,仅存碗口大一块。碑主赵宽,字伯然,金城郡(治允吾,即今甘肃皋兰西北黄河北岸)浩亹(故城在今甘肃碾伯县东)人。汉名将赵充国之孙。曾随第五将军破羌,会败绩,死伤惨重,宽幸生还。有文名,官至三老掾(“三老”为汉时掌管文化之官名)。桓帝元嘉二年(152)二月卒,终年六十五岁。此碑于张维《陇右金石录》首见著录。碑字较小,书法流美劲健,用笔有方有圆,以圆为主。评者谓兼有《张迁》、《华山》、《校官》之意,而别具一格。初出土精拓本不易见。《文物》1964年第五期作过介绍。《书法》1983年第三期有影印整拓。>东汉  佚名  《石门颂》隶书 摩崖石刻<全称《汉故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又称《杨孟文颂》。东汉建和二年(148年)十一月刻,摩崖隶书。20行,行30、31字不等,纵261厘米,横205厘米。藏汉中博物馆。它卷镌刻在古褒斜道的南端,即今陕西汉中市褒城镇东北褒斜谷古石门隧道的西壁上。内容为汉中太守王升表彰杨孟文等开凿石门通道的功绩。文辞为王升撰。此摩崖刻字书写较随便,不刻意求工而流露出恣肆奔放、天真自然的情趣,为后世书家所珍爱。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沔水》云:“褒水又东南历小石门,门穿山通道,六丈有余。刻石,言汉明帝永平中,司隶校尉楗为杨厥之所开”,这是有关《石门颂》的最早记载。郦道元精于古历史地理之研究,为世所公认,但疏漏失察之处,也在所难免。以上记载中就有两处失实:一是颂文中因有“杨君厥字孟文”一语,郦氏便误以为这位杨君名厥字孟文。后世不少学者沿袭郦说,不加深究,遂致以讹传讹。如宋欧阳修《集古录》即从郦说,赵明诚《金石录》更将《石门颂》径称为《杨厥碑》了。经过宋代洪适《隶释》一书的考证,才弄清此处的“厥”字,实际是语助词,也可解释为“其”或“他的”的意思,并不是这位杨先生的名字。洪氏引《华阳国志》所载,杨君实名涣,字孟文。二是郦道元及其以后的许多人,以为古石门是杨孟文开凿的,这也与史实不符。开凿石门之举,早在汉高祖刘邦时代就开始了,只是没有完成。据石门的另一著名摩崖《鄐君开通褒斜道刻石》明确记载,东汉明帝水平六年至九年(63~66),汉中太守鄐君最后完成了开通褒斜、石门的任务。后因安帝初年屡遭战乱毁坏,石门阻塞不通。顺帝初年,经杨孟文再三奏请,才重新修复。因此,杨孟文与石门之首次开通,没有直接关系。《石门颂》的艺术成就,历来评价很高。其结字极为放纵舒展,体势瘦劲开张,意态飘逸自然。多用圆笔,起笔逆锋,收笔回锋,中间运笔道劲沉着,故笔画古厚含蓄而富有弹性。通篇看来,字随石势,参差错落,纵横开阖,洒脱自如,意趣横生。《石门颂》为汉隶中奇纵恣肆一路的代表,素有“隶中草书”之称。文中“命”、“升”、‘诵”等字垂笔特长,亦为汉隶刻石中所罕见。《石门颂》对后世影响很大。清张祖翼跋此碑云:“然三百年来习汉碑者不知凡几,竟无人学《石门颂》者,盖其雄厚奔放之气,胆怯者不敢学,力弱者不能学也。”杨守敬《平碑记》云:“其行笔真如野鹤闲鸥,飘飘欲仙,六朝疏秀一派,皆从此出。” >东汉  佚名  《史晨碑》隶书<前碑全称《汉鲁相史晨奏祀孔子庙碑》。隶书,两面刻,前碑刻于东汉建宁二年(166年)三月。17行,行36字。后碑刻于建宁元年(165年)四月。14行,行36字。现存山东曲阜孔庙。碑文记载鲁相史晨祭祀孔子的情况。后碑全称《汉鲁相史晨飨孔庙碑》,记载孔庙祀孔之事。文后有武周正书题记四行。《史晨碑》为著名的汉碑之一。前后碑字体如出一人之手,传为蔡邕书。结字工整精细,中敛而四面拓张,波挑分明,呈方棱形,笔致古朴,神韵超绝,为汉隶成熟期方整平正一路书法的典型,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明郭宗昌谓其“分法复尔雅超逸,可为百代模楷,亦非后世可及”。清万经《分隶偶存》评云:“修饬紧密,矩度森然,如程不识之师,步伍整齐,凛不可犯,其品格当在《卒史》(《乙瑛》)、《韩勑》(《礼器》)之右。”方朔《枕经金石跋》云:‘书法则肃括宏深,沉古遒厚,结构与意度皆备,洵为庙堂之品,八分正宗也。”杨守敬《平碑记》云:“昔人谓汉隶不皆佳,而一种古厚之气自不可及,此种是也。”>东汉  佚名  《西狭颂》隶书 全称《汉武都太守汉阿阳李翕西狭颂》与《甫阁颂》、《石刻颂》一起并称“汉代三颂”<东汉灵帝建宁四年(171年)六月刻。在甘肃成县天井山栈道中,仇靖摩崖书。此颂在汉碑是一个颇为独特的类型,在疏放逸宕的结构中呈现超迈高华的意趣。杨守敬评此碑说:“方整雄伟,首尾无一缺失,尤可保重。”>东汉  佚名  《夏承碑》隶书 <此碑全称《汉北海淳于长夏承碑》,又名《夏仲兖碑》。东汉建宁三年(170)立,隶书。14行,行27字。原碑久毁。宋赵明诚《金石录》跋云:“碑在洺州,元祐间(1086~1093),因治河堤得于土壤中。”宋洺州广平郡,故治即今河北省永年县。明成化十五年(1479),广平知府秦民悦发现此碑仆倒于府治后堂,遂于堂之东隅建“爱古轩”以覆之。但碑之下半截一百一十字,已为后人剜剔(见秦民悦《广平志》)。至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因筑城为工匠所毁。越二年,知府唐曜乃于漳川书院(紫山书院)取旧拓重刻一碑置亭中。重刻碑高259.2厘米,宽124.8厘米,文13行,行35字。有额,碑末有“建宁三年蔡伯喈书”一行八字及唐曜重刻题记,皆正书。存世拓本多系重刻本。 碑主夏承,字仲兖,其祖、父及兄皆居显位,所谓“宠禄传于历世,策勋著于王室”。承有文德,累任县主簿、督邮、五官掾功曹、冀州从事等职,官至淳于长(淳于县故治在今山东安丘县东北三十里)。建宁三年六月卒。《夏承碑》为著名汉碑之一。以其结字奇特,隶篆夹杂,且多存篆籀笔意,骨气洞达,神采飞扬,自元王恽始定为蔡邕书,此后诸家多沿其说,然实无确据,故间有提出怀疑者(如清顾南原等)。姑不论书丹者为谁,历来对其书法有高度评价,则大致是统一的。如元王恽云:“近观公(按指蔡邕)建宁三年所书《五官功曹掾夏承墓表》,真奇笔也,如夏金铸鼎,形模怪谲,虽蛇神牛鬼,宠杂百出,而衣冠礼乐已胚胎乎其中,所谓气凌百代,笔陈堂堂者乎!?”(《秋澜集》)明王世贞谓:“其隶法时时有篆籀笔,与钟(繇)、梁(鹄)诸公小异,而骨气洞达,精彩飞动,疑非中郎不能也。然蔡集不载,而他书亦不可考,姑阙之以俟知者。”(《弇州山人四部稿》)清王澍谓:“此碑字特奇丽,有妙必臻,无法不具。汉碑之存于今者,唯此绝异。然汉人浑朴沉劲之气,于斯雕刻已尽,学之不已,便不免堕入恶道。学者观此,当知古人有此奇境,却不可用此奇法。”(《虚舟题跋》)翁方纲评云:“是碑体参篆籀,而兼下开正楷法,乃古今书道一大关捩。”(《两汉金石记》)康有为谓:“王恽以《夏承》飞动,有芝英龙风之势,盖以为中郎书也。吾谓《夏承》自是别体,若近今冬心、板桥之类,以论语核之,必非中郎也。”据赵明诚《金石录》称此碑“刻划完好如新,余家所藏汉碑二百余卷,此碑最完。”可见原石在南宋初年尚称完壁,惜久已不在人间。据称存世唯一比较可信的原石拓本,为明无锡华夏(字东沙)真赏斋本,缺三十字。有翁方纲长跋,世称孤本。>东汉  佚名  《阳嘉残碑》<此石又名《少壮州郡等字残碑》。东汉阳嘉二年(133年)刻,一说永和元年(136)。清光绪元年山东曲阜出土。清光绪元年(1875)于山东曲阜出土,后归海丰吴式芬。光绪十八年(1892)吴宅失火,传此石与《刘玉墓志》同被烧毁。王壮弘《增补校碑随笔》谓:“诸书皆云,光绪十八年毁于火。近闻石在南京。”此碑碑阳漫漶其半,碑阴字字清晰。此碑书法方整秀劲,波挑夸张,飘逸多姿,允称汉隶中之佼佼者。有重刻本。>东汉  佚名  《鲜于璜碑》隶书 <此碑全称《汉雁门太守鲜于璜碑》。东汉延熹八年(165年年)十一月刻。隶书。纵242厦米,横81~83厘米,厚12厦米。碑呈圭形,两面共刻 827字。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一九七二年在天津市武清县高村出土。1973年5月,天津武清县高村乡兰城村农民发现于村东苏家坟。碑主人鲜于璜,字伯谦,官至雁门郡(属并州,治阴馆,在今山西代县西北)太守。东汉安帝延光四年(122)卒,终年八十一岁。四十年后,其孙鲂、仓、九等为之树碑颂德。此碑体势宽绰丰厚,用笔多方折,笔画肥瘦有变化,左右开张,气势雄强。《张迁碑》与其相似,但晚出二十一年。历来把《张迁碑》列为汉隶中多用方笔的代表,及《鲜于璜碑》出土,评者以为更胜《张迁碑》。碑阴隶书,较碑阳稍大,体势更为恣肆。通碑字迹清晰完好,是建国以来所发现的最完整,字迹最多的汉碑。其书法属方整劲挺,斩截爽利类型,多棱角森挺的方笔,有波势挑法的笔划,具变化之妙,结体方正,字体大多取横势。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东汉  佚名  《校官潘乾碑》隶书 南京博物馆 <此碑全称《汉溧阳长潘乾校官碑》,简称《校官碑》或《潘乾碑》。东汉光和四年(181)十月立。纵148厘米,横76厘米,厚22.5厘米,16行,行27字。 藏南京博物院。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溧水(今屑江苏)县令喻仲远得于高淳县(今属江苏)固城湖之滨。碑主潘乾,字元卓,陈国长平(今河南西华县东北)人。灵帝光和中为溧阳长(故城在今江苏溧阳县西北四十五里)。卒后县丞赵勋及左、右尉董并、程阳等为之树碑颂德。《校官碑》为汉隶成熟期之重要碑刻,也是江苏省现存最早的三碑之一(另二,一为吴《天发神谶》、一为吴《禅国山碑》。其字体方严古厚,多用圆笔,布局茂密,气势沉雄而有汪洋之致。清方朔跋云:“字体方正淳古,有西京(指西汉)篆初变隶风范。东京(东汉)中唯《衡方》、《张迁》二碑如其结构。”(《枕经金石跋》)杨守敬评云:“方正古厚,已导《孔羡》之先路。但此浑融彼峭厉耳。”(《平碑记》)而康有为则以“丰茂”概之(见《广艺舟双楫•本汉》)东汉  佚名  《许阿瞿造像》 隶书 河南南阳市汉画馆<在“东方艺术宝库”——河南省南阳市汉画馆所收藏的近三千块汉代画像石刻中,有一块名为许阿瞿墓志画像石极为珍贵,它上面不仅雕刻有精美的图案,同时还锲刻有墓主人的名字和确切的纪年等文字。这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墓志铭,被文物专家定为“国宝”。许阿瞿墓志铭画像石1973年出土于南阳市东郊的曹魏墓中,是三国人用汉代画像石重新筑造坟墓时被挪用作墓顶石的,该墓志画像石70厘米×112厘米,石面左方为志文,隶书,竖刻6行,满行23字,共136字,末行有16字漫漶,不能尽识,曾将拓片寄于郭沫若同志考订断句加标点,其文曰:“惟汉建宁,号政三年,三月戊午,甲寅中旬,痛哉可哀,许阿瞿身,年甫五岁,去离世荣。遂就长夜,不见日星,神灵独处,下归窈冥,永与家绝,岂复望颜。谒见先祖,念子营营,三增仗火,皆往吊亲,瞿不识之,啼泣东西,久乃随逐(逝),当时复迁。父之与母,感□□□,□壬五月,不□晚甘。羸劣瘦□,投财连(联)篇(翩),冀子长哉,□□□□,□□□此,□□土尘,立起□埽,以快往人。”从铭文中我们可以得知:墓主名叫许阿瞿,年仅五岁不幸于东汉建宁三年(即公元170年)三月十八日就夭折了,全家极为悲伤。此石的右边刻有画像分上下两格,上格左边一幼童跽坐于榻上,旁边有铭文“许阿瞿”三字。许阿瞿前有三幼童,或托木乌,或牵引木鸠车玩耍。下格为舞乐场面,或飞剑跳丸,或踏盘鼓甩袖而舞,或抚琴吹箫奏乐,由此可以推测墓主人一定是富贵之家的孩子。许阿瞿的墓志铭铭文为四言韵文,语句流畅生动,书法方正整齐自然,在端庄厚重中透出率真灵稚气,与该画像石风格浑然一体,再现了汉代统治阶级迷恋于“楚歌郑舞”的生活方式,而且也反映了东汉时期崇信鬼神的观念和迷信思想,是研究汉代社会生活和思想意识的珍贵的实物文字。>东汉  佚名  《杨淮表》东汉  佚名  《杨叔恭残碑》 隶书<此碑今称《汉沇州刺史杨叔恭残碑》。东汉建宁四年(171)七月刻,隶书。碑残,存71字。藏故宫博物院。原在山东钜野昌邑集路旁。《水经注•济水》云:“大城(即沇州)东北有金城,城内有《沇州刺史河东薛棠像碑》,……次西有《沇州刺史茂阳杨叔恭碑》,从事孙光等以建宁四年立,……”此是有关《杨叔恭碑》的最早著录。《杨叔恭碑》结字工整,体势开张,书风古雅秀润;其碑侧题名更为疏宕萧散。清方朔跋云:“书法古雅秀挺,有合《韩勑》、《史晨》二家意思。碑侧题则跌宕疏秀,不拘故常,亦不异《韩勑碑阴》、《史晨》末,可宝也。”(《枕经金石跋》)康有为称:“《杨叔恭》、《郑固》端整古秀,其碑侧纵肆,姿意尤远,皆顽伯(邓石如)所自出也。”(《广艺舟双楫》)>东汉  佚名  《乙瑛碑》隶书 <全称《汉鲁相乙瑛请置孔庙百石卒史碑》,又称《孔庙置守庙百石卒史碑》、《孔龢碑》。汉桓帝永兴元年(153年)立,隶书。18行,行40字。现存山东曲阜孔庙内。碑高260厘米,宽128厘米。碑后附“后汉钟太尉书,(宋)嘉祐七年张稚圭按图题记”正书一行。此碑记司徒吴雄、司空赵戒以前鲁相乙瑛之言,上书请于孔庙置百石卒史一人,执掌礼器庙祀之事。桓帝准可,时乙瑛已离任,遂以孔龢补之。此碑结体方整,骨肉亭匀,波磔分明,法度严谨,用笔方圆兼备,平正中有秀逸之气;是汉隶成熟期的典型作品,属方整平正一路,与《史晨》、《华岳庙》、《熹平石经》同趣。自欧阳修《集古录》以降,迭经著录,对后世影响很大。宋张稚圭以为钟繇所书。宋洪适《隶释》云:“……繇以魏太和四年(230)卒,距永兴盖七十八年,图经所云非也。”明赵崡《石墨镌华》也说:“元常,献帝初始为黄门侍郎,距永兴且四十年,此非元常书明甚。未知张稚圭所按何图。其叙事简古,隶法遒劲,令人想见汉人风采,正不必附会元常也。”明郭宗昌《金石史》谓此碑“尔雅简质可读,书益高古超逸。”清方朔《枕经金石跋》云:“《乙瑛》立于永兴元年,在三碑《礼器》、《史晨》为最先,而字之方正沉厚,亦足以称宗庙之美、百宫之富。王篛林(澍)太史谓雄古,翁潭溪(方纲)阁学谓骨肉匀适,情文流畅,汉隶之最可师法者,不虚也。”何绍基《东洲草堂金石跋》云:“朴翔捷出,开后来隽利一门,然肃穆之气自在。”>东汉  佚名  《尹宙碑》  隶书  河南鄢陵县<全称《汉豫州从事尹宙碑》。东汉熹平六年(177年)四月立。192厦米。横89.6厘米。14行。行27字。存河南鄢陵县。额篆书仅存“从铭”二字。元皇庆元年(1312)正月,汴梁路(今河南)鄢陵县达鲁花赤阿巴赤,以重修孔子庙广求石材,于洧川(今河南洧川县境)发现此石,后移至鄢陵孔庙内。不知何时又没入士中。明嘉靖十七年(1538),一说万历间(1573~1619),因棺水泛涨,岸崩而重出,复迁回鄢陵孔庙。今庙已改为县立第二中学。碑阴有元皇庆三年题记。碑主人尹宙,字周南,河南颍川人。博通经传,官至豫州(治在今安徽毫县)从事。熹平六年四月己卯卒,终年六十二岁。《尹宙碑》结体内紧外拓,笔画细瘦圆健,体势近似楷书,元明以来书家多称之。清王澍评其书云:“汉人隶书,每碑各自一格,莫有同者,大约多以古劲方拙为尚,独《尹宙碑》笔法圆健,于楷为近。”(《虚舟题跋》)后世每多以此碑与《孔宙碑》并称“二宙”。清翁方纲《两汉金石记》谓:“(《尹宙》)碑字较诸碑稍大,而冲和有度,正与《孔宙碑》可同玩之。”郭尚先虽以为《尹宙》比《孔宙》“不及远甚”,但他临写“二宙”时,仍说“笔下觉有秦篆气”,并说《尹宙》“其神逸固不及《史晨》、《韩勑》诸石,而圆到整丽,要非魏人所能仿佛。”(《芳坚馆题跋》)至乾隆时,全碑仍一字不缺。其后拓本,泐字渐多。此碑书法笔法圆健,与楷相近。古代书家给以较高的评价,“无一字不生动,无一字不规矩”,《尹宙碑》是汉隶高峰期的碑刻之一。>东汉  佚名  《幽州书佐秦君石阙》 隶书<此石1964年出土于北京西郊石景山。无年月,存阳文“汉幽州书佐秦君之神道”10字。藏北京首都博物馆。同时发现的有石表、石柱、石柱础、石阙顶等。石柱刻文有“永元十七年四月”等字样。“永元”为东汉和帝年号,凡十六年(89~104)。公元105年阴历四月改元“元兴”,刻文仍题“水元十七年”,当是由于远离京城,诏令未至之故。其书大小参差,多用方折。笔画圆劲如截钢丝,气势雄浑,别具一格。>东汉  佚名  《袁安碑》小篆<全称《汉司徒袁安碑》藏于河南省博物馆 碑文共有10行每行16字是汉代小篆书法的杰出代表。<东汉永元四年(92年)立,篆书,10行,行存15字。藏河南省博物馆。上下残损,民国十八年被发现,为世所重,一九二三年在洛阳出土《袁敞碑》,书风与此碑极其相似,专家以为一人所书。袁敞为袁安之子。后多以二碑并称。《袁安碑》在书风上属于规范严谨一类,篆法通婉流畅,精细均匀,疏密得当,加之刻工精细。继承了正脉篆书传统。不失为临习篆书的好范本。>东汉  佚名  《袁敞碑》小篆<东汉元初四年(117年)刻。碑有断缺。《袁敞碑》,全称《汉司空袁敞碑》,1923年春,出土于洛阳。此碑以方折之笔作篆法,不失流畅,成为此碑长处。是小篆书体中不可多得的珍品。清邓石如习小篆,从此碑获益不少。>东汉  佚名  《赵菿残碑》  隶书  南阳卧龙岗汉碑亭<此碑全称《汉郎中赵菿残碑》。无年月,存92字,藏河南南阳汉碑亭。1937年春,南阳城东李相公庄出土。现与《张景碑》、《李孟初碑》同置南阳卧龙岗汉碑亭内。碑文记赵菿功德。菿,史籍不载。其书法内敛外拓,波磔分明,方严峻利,布局疏朗,有古厚之风,当是东汉末期汉隶达于鼎盛时之制。文物出版社《书法丛刊》第九辑有整拓缩印。>东汉  佚名  《张景碑》 隶书  南阳卧龙岗汉碑亭<此碑又名《张景造土牛碑》。东汉延熹二年(159年)立,隶书。纵125厘米,横54厘米。四周残损,存12行,行23字,共229字。存河南南阳市卧龙岗汉碑亭内。一九五九年在河南南阳市南城门里路东出土。碑文记述地方官同意乡民张景包修土牛、瓦屋等设施,以免其本家世代徭役之事。字法端严工细,体势开张,波磔分明,用笔峻利,方圆兼备,秀丽多姿。虽出自民间无名书手,但可直与著名汉碑《史晨》、《乙瑛》、《曹全》等相伯仲。碑中有一“府”字曳脚特长,呈刀币形,为他碑所罕见。1982年文物出版社有初拓影印本。此碑属于汉碑中隽永秀劲一派,笔势波磔分明,体势横扁平整,端庄自然,是上承古篆,下开楷则的汉代隶书碑群代表。>东汉  佚名  《张迁碑》隶书 山东泰安岱庙<全称《汉故毂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东汉中平三年(186年)二月立。明初在山东东平县出土,现存山东泰安岱庙。碑内容为故吏韦萌等追念县令张迁的业绩。此碑出土较晚,保存完好。其书法以方笔为主,笔划严谨丰腴不失于板刻,朴厚灵动,堪称汉碑中的上品。古今书家对此碑都给予最高评价。可谓汉碑集成之碑。>东汉  佚名  《张寿碑》  隶书<此碑全称《汉竹邑侯相张寿碑》。东汉建宁元年(168年)五月立,隶书。存180字。藏山东成武县孔庙内。据宋人著录,此碑刻于山东城武(今成武县)古文亭山(又名云亭山)。明时改为碑座。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城武知县林绍龙访得,在碑座处嵌木刻践,并移置孔庙县学。宋洪适《隶释》录碑全文,额凡五百四十二字,另阙十四字。碑主张寿,字仲吾,通经学。据洪氏录文,曾举孝廉,除郎中、给事谒者,迁竹邑侯相,罢,复为从事,辟司徒府,年八十,建宁元年五月卒。以其字仲吾,故此碑又名《张仲吾碑》。此碑结字方整,中宫紧密,左右开张,多用方笔,书风淳古老健。清翁方纲谓:“碑字淳古。与《孔彪碑》相类。牛氏拟以《白石神君碑》谓开魏隶之法,然是碑隶法实在《白石神君碑》之上也。”(《两汉金石记》)方朔跋此碑云:“字体遒紧方整,起笔作势皆可法,与《武荣碑》额相似,汉隶中妙品也。”(《枕经金石跋》) >东汉  佚名  《郑固碑》 隶书<全称《汉郎中郑固碑》,额篆书“汉故郎中郑君之碑”二行八字。东汉延熹元年(158年)四月立,隶书。15行,行29字。碑在山东济宁。 原石埋入土中一段,上部仅存二百五十四字。清乾隆四十三年李东淇、蓝嘉瑄掘起入地部分,得全字六十,又半字五;在此之前,即雍正六年,李□(左鱼右鸟)曾得碑之最下一段(右下角),存字二十,又半字四。此碑是当时专业书家所书,字形扁阔,结体端严,点画多程式化。在宋时欧阳修《集古录》即已目为“零落之余”,下部之字多漫漶不可读。其书风与《乙瑛》、《史晨》相近,结体方整,骨肉亭匀,波磔分明,法度谨严。清万经评其“笔法坚劲”,翁方纲谓其“密理与纵横兼之,此古隶第一”。杨守敬云:“此碑古健雅洁,在汉隶亦称佳作,尤少积气,《礼器》之亚也。”>东汉  张  芝  《草书帖》
东汉  张  芝  《二月八日帖》
东汉  张  芝  《冠军帖》  又称《知汝殊愁帖》草书
东汉  张  芝  《今欲归帖》
东汉  张  芝  《秋凉帖》
东汉  张  芝  《终年帖》 三国魏  《范式碑》 隶书 刻石<全称《汉庐江太守范式碑》。隶书,三国•魏青龙三年(235)正月立。仅存上截,12行,行6~15字,在山东济宁。碑主范式,字巨卿,山阳(故治在今山东金乡县西北四十里)金乡(今山东金乡县)人。累官荆州刺史,迁庐江(三国魏时治在今安徽霍丘县西五十五里)太守。此碑宋时已见金石著录,南宋洪适《隶释》载有碑之全文,可知那时尚比较完整。现只存残石两块。《范式碑》是曹魏著名碑刻之一,碑文字体与汉末成熟期的隶书一脉相承,结体严整,用笔方劲,不减汉隶古朴淳厚之风。顾南原《隶辨》引洪适《隶释》评云:“此碑虽不及延康、黄初四刻(指魏《大飨碑》、《上尊号碑》、《受禅表》及《孔羡碑》),在魏他碑中为可取耳。”这个评价是比较中肯的。唐李嗣真《后书品》云:“蔡公诸体,唯《范巨卿碑》风华艳丽,古今冠绝。”这段话引起后世不少争论,主要集中在两点:碑的书写者问题;对此碑的艺术评价问题。自赵明诚《金石录》以降,许多人认为李嗣真曾断定《范式碑》为蔡邕所书,进而以蔡邕死于东汉献帝初平三年(192)。其实,建碑时(235),已距蔡邕之死四十三年,实不可能。李嗣真的所谓“蔡公诸体”,系指受蔡邕书法熏陶的诸家碑刻。翁方纲在辨明该说是对李嗣真的误解后又说:“是碑于劲利之中,出以醇厚,而顿挫节制,神采焕发,实高出汉末皇象、梁鹄诸家之上,其目为蔡体第一者,盖李嗣真见学蔡书者必多,乃有此折衷之鉴。”又说:“率更(指欧阳询)书法之秘笔,皆从此碑得之。非深求汉唐之接续者,未易语也。……盖汉人分隶之形质,至此皆化为性情,恐褚河南(褚遂良)对史陵云‘此法更不可以教人者’,正不外是也。”而与翁氏见解相左者,当首推清初的顾南原。他在《隶辨》中肯定了前述洪适论点,而认为李嗣真独椎《范巨卿》,及其“风华艳丽,冠绝击今”之评,为“藻鉴之谬”。今皆录之,以为识者鉴析。>
三国魏  《孔羡碑》 隶书 刻石<全称《鲁孔子庙碑》,又名《修孔子庙碑》、《封孔羡碑》。隶书,三国•魏黄初元年(220)立。22行, 行40字,碑在山东曲阜孔庙。碑文记魏文帝曹丕称帝后之黄初元年,诏封孔子二十一世孙孔羡为宗圣侯,以奉孔子之祀,并命扩修旧庙,设吏卒以守卫之事。文后有宋嘉祐七年(1062)张稚圭正书题云:“魏陈思王曹植词,梁鹄书”十字。此碑为魏初著名碑刻之一,与《大飨群臣碑》、《上尊号碑》、《受禅表》并称。其结体严整而不板滞,书风淳古而高远,气势凌厉而磅礴,与汉末以方笔取胜的《鲜于璜碑》、《张迁碑》等一脉相承。清顾南原《隶辨》谓,“魏隶可珍者四碑,此为之冠”,当为的论。杨守敬《平碑记》云:“此碑以方正板实胜,略不满者,稍带寒俭气,六代人分楷多宗此种,惟北齐少似之者。”可以窥见此碑对北朝方严灵秀的楷书的形成和发展,是有渊源关系的。近世著名书画家湘潭杨钧,于汉魏诸碑独喜《孔羡》,可谓推崇备至。其跋临本《孔羡》云:“学两汉书,有四要义:一曰沉着,二日平稳,三曰开展,四曰铺毫。四者俱备,《孔羡》一石而已。”他在另一处又说,《孔羡》“平实之中,有矫捷之致。孙退谷(承泽)谓《孔羡》为方板矫厉,覃溪(翁方纲)以为过于诬话。殊不知退之虽诋,实赞之也。……何以言之?方板者断难矫厉,矫厉者断难方板。如为人然,平和者必不勇敢,勇敢者必不平和。若平和而勇敢,斯为圣人;方板而矫厉,乃为字圣。……《礼器》,《石门》最宜多写。《礼器》能空,《石门》能变,余于二种用功实多,……然余之得力处,仍在《孔羡》。”(见杨钧《草堂之灵》可称探幽发微之论。前人谓此碑是梁鹄书,始作俑者为宋张稚圭,实出臆定,不足信。>
三国魏  《上尊号碑》 隶书 刻石<全称《魏公卿将军上尊号奏》,又名《百官劝进表》、《劝进碑》、《上尊号奏》。记东汉献帝末年,华歆、贾诩、王朗等对曹丕劝进之事,实际是曹丕玩弄的一个政治手腕,他随后即正式禅位称帝,史称曹魏。碑不书立石年月,32行,行49字。《三国志•魏志•文帝纪》裴松之注中记其文,与此碑稍异。顾南原《隶辩》定东汉献帝延康元年(220)。顾炎武《金石文字记》则以为此碑记文当在延康元年,而刻于魏黄初之后。此碑一向与另一魏初丰碑《受禅表》并称。二碑均在河南许昌南三十里曹魏故城之古城村汉献帝庙中,皆南向,一东一西,巍然相峙。依事理推之,先劝进,后受禅,或同时并举。《受禅》既立于黄初元年,则此碑之立当不会太晚或与《受禅》立于同时。《上尊号碑》的书法,以“方整峻丽”著称于世。传为梁鹄或钟繇书,皆不可靠。明赵崡谓:“此碑或曰梁鹄书,或曰钟繇书,未有的据。然隶法遒古,非二公不能,自是钟鼎间物也。”(《石墨镌华》)清冯云鹏谓:“叙刻安整,书法工妙,自是魏碑巨制。”(《金石索》)此碑书风与《受禅表》极相似,惟字形稍方,一如《受禅表》条所述,同为开启魏晋书风的先导,涅润后世,至深且远。东汉献帝建安十五年(210),曹操曾下令禁碑。故曹魏时代,除个别皇家巨制之外,存世者极少。曹魏之时,三国鼎立,儒、道、佛三教并行,社会思想比较开放。文风亦尚通脱、清峻。故魏初诸刻,一反汉末分隶之古厚典雅而为空灵峻丽。就汉字字体的演变而言,魏初诸刻是由隶变楷的桥梁;就书风而言,它们浸淫灌溉了两晋南北朝乃至隋及唐初之书法;故无论在汉字字体变迁史,还是书法艺术史上,均占有重要的地位。>
三国时期  《十三字残碑》刻石
三国魏  《受禅表》 隶书刻石<此碑亦称《受禅碑》。三国•魏 隶书 黄初元年(220)立。纵270厘米,横140厘米,22行,行49字。东汉献帝延康元年(220)冬十月乙卯,逊位于魏王曹丕,丕随即登基称帝并改元大魏黄初。十月辛未,刻立此碑以纪其受汉“禅让”之事。《受禅表》与著名的《上尊号碑》并立于许昌南曹魏故城汉献帝庙中(其地在今古城村),庙久废。《受禅表》与《上尊号碑》同为魏初巨制,不但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书法亦久为世重,故自唐宋以来,迭经著录。其结构方严整肃,用笔刚健斩截,意气雄伟排宕,且不失汉末名碑如《熹平石经》、《张迁》、《礼器》等骨气洞达、探穆渊雅的大家风范。明郭宗昌《金石史》评其“书法同《劝进》,虽小远汉人,雍雍雅度,衫履自饰,亦复矫矫。”赵崡亦谓此碑“隶法大都与《劝进》同”。王世贞曰:“……。余始喜明皇《泰山铭》,见此而恍然自失也。汉法方而瘦,劲而整,寡情而多骨;唐法广而肥,媚而缓,少骨而多态。汉如建安,晋三谢,时代所压,故自不可超也。此语得评书三昧。”(《石墨镌华》)从汉字字体的演变来看,汉末魏初之际,正是由隶变楷的过渡时期.魏初诸刻,承袭汉末《熹平石经》、《鲜于璜》、《张迁》等碑遗绪,在笔法上更有新的突破.具体表现在落笔逆锋减少,而变之以单刀直入;收笔重顿后迅速提起使成方波,这已经是萌芽时期的楷书的一种特殊笔法。前人对此己多有论及。如清孙矿评《受禅表》和《上尊号碑》说:“二碑余皆有之,虽磨刓甚,然字犹半可识,真斩钉截铁手也。……率更正书险折法,多从此变出。”杨守敬《学书迩言》亦谓《孔羡》、《范式》、《上尊号》、《受禅表》“下笔如折刀头,风骨凌厉,遂为六朝真书之祖。”与之稍晚的魏《王基碑》以及吴《谷朗碑》,则更进一步发展了这种“折刀头”的笔法,字形上亦更似后世的楷书了。故前人论该碑开魏晋六朝楷书之先河,无疑是确当的。此碑无书者姓名,唐刘禹锡说是王朗撰文,梁鹄书丹,钟繇镌刻,世谓之“三绝”(见唐韦绚《刘宾客嘉话》)。颜真卿则以为钟繇书(见宋欧阳修《集古录》及娄机《汉隶字源》),然二说均无确据,故不足信。>
三国魏  《王基残碑》 隶书 刻石<全称《东武侯王基碑》。隶书,三国•魏 魏元帝景元二年(261)四月立。在洛阳关林。清乾隆初年,河南洛阳城北十五里处农民掘地得之,后移至洛阳城明德中学中,嵌于壁间。初出土时,仅刻其半,碑之上段尚未刻凿,朱书灿然。惜因未加保护,书丹之字很快磨灭。这块碑因此成了一块很特殊的碑。清毕沅《中州金石记》云:“三国时刻石惟有《九真太守》、《天玺纪功》(《天发神谶》)、《国山碑》及《受禅》、《上尊号》、《封孔羡碑》数种,久为世所传摹。迩年创见诸碑尤多,奇伟若予在关中访得褒城李苞《石门》题字,孙孝廉星衍游句容访得吴《衡阳太守葛祚碑》及此皆金石家所未著录;足与史传发明,殊可宝也。”同时,它虽然是一块残缺不全的碑,但却成为汉魏时碑刻系先书丹后镌字的有力的实证。碑主王基,字伯舆,东莱(魏治掖,今山东掖县)曲城(故城在今掖县东北)人。历文帝、明帝、齐王、高贵乡公、元帝五代,文武兼备,勋著魏室。官至东武侯,魏元帝景元二年卒,追赠司空,谥“景侯”。《三国志•魏志》有传,业绩、官职与碑文多合。《王基碑》的书法与魏之《受禅表》、《上尊号》以及《曹真残碑》近似,结法严整,用笔斩截,风神雄健清隽。其运用所谓“折刀头”的笔法更为强烈(参见《受禅表》条),不少字的形貌已直如楷书,故评家亦指其“上托隶源,下开魏齐风范(由云龙《定庵题跋》)。>
三国时期  魏正始  《三体石经》刻石
三国时期  佚名  《曹真残碑》 隶书20行每行45字刻石
三国魏  钟  繇  《贺捷表》 小楷<又名《戎路表》、《戎辂表》,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钟繇六十八岁时写。内容为得知蜀将关羽被杀的喜讯时写的贺捷表奏.此系最能代表钟书面貌的一帖.《宣和书谱》说:“楷法今之正书也,钟繇《贺克捷表》备尽法度,为正书之祖。”钟繇的书法,是较可靠的传世文人书中最早的作品。看此帖,其字尚未脱尽隶书笔意,但已属楷体.徐邦达先生认为,此帖的体即羊欣在《采古来能书人名》中所提到的“八分楷法”。此帖“获”字的末笔,“舍”字的第一、二笔等,隶字的特点都还十分明显。钟繇的字以书写自然,风格古朴,以及章法结字的茂密幽深著称。这些,在此帖中都可约略见到。>
三国魏  钟  繇  《荐季直表》小楷<钟繇书于魏黄初二年(221),楷书,书时钟繇已七十高龄。此表内容为推荐旧臣关内侯季直的表奏。原墨迹本于1860年英法联军焚掠圆明园时为一英兵所劫。后辗转落入一收藏家手中,又被小偷窃去埋入地下,挖出时已腐烂。幸有一照片留存(见附图)。明代刻入《真赏斋帖》,清代刻入《三希堂》,列诸篇之首。此帖有人认为系唐人根据原本所摹,也有人认为系伪托,但属“伪好物”。由于它具有钟书的基本特征和很高的艺术价值,故得到书界的重视和高度评价。如陆行直说:“繇《荐季直表》高古纯朴,超妙入神,无晋唐插花美女之态。”王世贞认为,在此帖显世之后,“天下之学钟者,不再知有《淳化阁》”(指《淳化阁》所载钟繇诸刻帖)。此帖笔画、结字都极其自然,章法错落。梁武帝等所说“云鹤游天”,“群鸿戏海”以及“行间茂密”等于此帖表现最为鲜明。钟繇所创造的“钟体”,同王羲之的“王体”是我国书法史上两个历久不衰的艺术典型,影响极其深远。 >
三国魏  钟  繇  《宣示表》 小楷<钟繇小楷。梁武帝萧衍誉道“势巧形密,胜于自运”。笔法质朴浑厚,雍容自然。王导东渡时将此表缝入衣带携走,后来传给逸少,逸少又将之传给王修,王修便带着它入土为安,从此不见天日。现在传下来的是逸少的临摹本,字体端整古雅,结体略呈扁形,笔画已脱八分古意,全是真书笔法,是元常的杰作,也可以说是楷书之祖。>
三国吴  皇  象  《急就章》 章草书<皇象,生卒年月不详。字休明,广陵江都(今江苏扬州)人。曾官侍中、青州刺史。《三国志•吴志•赵达传》注云:“时有张子并、陈梁甫能书,象斟酌其间,甚得其妙。中国善书者不能及也。”又将其书同严武棋、曹不兴画等并称‘八绝”。羊欣称其书“沉着痛快”。袁昂《古今书评》形容其书“如歌声绕粱,琴人舍徵”。窦臮《述书赋》形容其字“似龙蠖蛰启,伸盘复行。”张怀瓘说:“右军隶书以一形而众相,万字皆别;休明章草虽相众而形一,万字皆同,各造其极。”包世臣甚至说:“草书唯皇家、索靖笔鼓荡而势峻密,殆右军所不及。”张怀瓘堰《书断》等列其章草为“神品”。可见前人对他的字评价都是很高的。传为他的作品的还有《顽闇帖》、《文武将队帖》,另,著名的吴碑《天发神谶碑》亦传为他所书。《急就章》长达一三九四字,可谓洋洋大观。真迹早已不存,刻本以传为据庸摹本摹勒上石的松江刻本为最著。其字结体略扁,各字间均不牵连。有些笔画下笔尖细,重按后上挑,出锋镰利,形成不规则的三角形,成为其字的重要特点。此帖对后世影响甚大,至今仍为古章草的代表作品,亦是历代学习章草的良好范本。 >
三国吴  皇  象  《顽闇帖》
三国吴  皇  象  《文武将队帖》  
三国吴  皇  象  急就章《玉烟堂帖》
三国吴  《禅国山碑》 隶书 刻石<又称《封禅国山碑》、《天纪碑》。篆书,三国•吴天玺元年(276)立。43行,行25字。碑在江苏宜兴。《集古录》云:“孙皓天册元年,禅于国山,改元天玺,因纪其所获瑞物,刊石于山阴。”碑文纪吴得祥瑞,封禅於国山之事。据《宜兴志》载,国山本名离墨山,以孙吴时大司徒董朝封于此,故又名董山。山在宜兴县张渚镇北十里,碑即立于山顶之上。宋赵彦卫《云麓漫钞》谓:乡人又俗呼此碑为“囤碑”,“以其石圆八出形如米廪云”。《禅国山碑》为三国时期重要碑刻之一,自宋以来,多见著录。其书淳古秀茂,体势雄健,笔多圆转,继承了周秦篆书的遗意,与方折突出的吴《天发神谶碑》相异趣。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称其“浑劲无伦”。杨守敬《平碑记》云:“秦汉篆书,自《琅邢台》、《嵩山石阙》数碑而外,罕有存者,惟此亏巍然无恙,虽漫漶之余,尚存数百字。玩其笔法,即未必追踪秦相,亦断非后代所及。”>
三国吴  《葛府君碑》刻石
三国吴  《谷朗碑》 隶书 刻石<全称《吴九真太守谷朗碑》。隶书,三国•吴凤凰元年(272)立。纵176厘米,横72厘米,文18行,行24字。碑在湖南耒阳。碑主谷朗(218~272),字义先,桂阳(治在今湖南郴县)耒阳(今湖南耒阳县)人。三世仕吴为牧守,累官长沙刘阳令、立忠都尉尚书郎、广州督军校尉等,吴建衡三年(271)迁九真太守(今越南河内南顺以北地区)。凤凰元年四月乙未卒,终年五十有四。其墓在今耒阳马水乡木村虎形山,嗣孙谷起凤、谷尚志等为之立碑。碑旧在耒阳城东谷府君祠内,清时移置县城杜甫祠中(现耒阳一中),后迁蔡侯祠(传为蔡伦故居,在城内蔡子池畔)内保存。碑之两侧原有谷氏后裔题名,清初尚存,后渐磨灭。《谷朗碑》字虽称隶书,实则体势已非常接近楷书,故亦有定为楷书者。当然同后世魏碑、唐楷相比,它还带有较浓的隶味。其结体方整,笔画圆劲,书风浑朴古雅,与曹魏诸刻风格稍异,但同为开后世楷书法门的重要碑刻。此碑在清代以前,惟见欧阳修、赵明诚二家著录。翁方纲《两汉金石记》云:“其字遒劲,亦有汉分隶法。”严可均谓其“隶法不恶,刻手极拙。”康有为称其古厚,为真楷之极。>
三国吴  《天发神谶碑》 隶书 刻石<此碑又名《天玺纪功碑》、《三断碑》。篆书,三国•吴天玺元年(276)立。碑原在江苏江宁,已毁。传为华核文、皇象书。清嘉庆十年(1805)毁于火。此碑非篆非隶,下笔多呈方棱,收笔多作尖形。转折方圆并用,形象奇异瑰伟。其笔法及体势,在书法史上可说是前无先例,后无继者。清人翁方纲曾评此碑说:“吴《天玺纪功碑》,弇州所谓挑拨平硬者,信有之。然实是篆书,谓为八分者,未必然也。”张叔未说:“吴《天玺纪功碑》雄奇变化,沉着痛快,如折古刀,如断古钗,为两汉来不可无一,不能有二之第一佳迹。”此说颇有见地,亦颇有代表性。由于原碑早毁,流传拓本很少。>晋  索  靖  《出师颂》  草书
晋  索  靖  《皋陶帖》 
晋  索  靖  《七月廿六日贴》 
晋  索  靖  《月仪贴》 章草<索靖,(239-303)字幼安,敦煌人。草圣张芝之姊孙。他博通经史,有逸群之量。《月仪贴》是他的代表作。字数逾干,其书法法度森严,锋芒尖锐,骨力非凡。张怀瑾《书断》将索靖书法列入神品。>
晋  郗  超  《远近帖》行书
晋  谢  安  《谢安帖》行书
晋  谢  安  《中朗帖》行书<谢安《中朗帖》,此帖曾被刻入《余清斋帖》,由书画家歙人杨明时钩勒上石,摹刻极精,今碑板已失。>
晋  谢  万  《谢万帖》行书<谢万帖,选自《大观帖》。谢万字万石,谢安的弟弟。他的器度不如谢安,却也很有才气,而且擅长自我炫耀,年纪轻轻就颇有名气,仕途通达。升平二年(358),谢安的哥哥谢奕去世,谢万便被任命为西中郎将,监司、豫、冀、并四州诸军事,兼任豫州刺史。然而他并不是统兵作战的材料,在升平三年十月受命北征时,仍然是一副名士派头,只顾吟啸歌咏自鸣清高,不知抚绥部众。谢安对弟弟的做法非常忧虑,劝戒说:「你身为元帅,理应经常交接诸将,以取悦部众之心。像你这样傲诞,怎么能够成事呢?」谢万于是召集诸将,想抚慰一番。不料这位平时滔滔不绝的清谈家竟连一句抚慰的话都讲不出,憋了半天,干脆用手中的铁如意指着在座的将领说:「诸将都是劲卒。」如此凌辱轻慢,不仅不能抚慰将领,反而使他们更加怨恨。谢安无奈,只得代替谢万,对队帅以下的将领一个个地亲自拜访,尽力加以抚慰,拜托他们尽力协助谢万。但这并未能挽救谢万失败的命运。谢万率军增援洛阳,还未与敌军交战,手下士卒就惊扰奔溃。谢万单骑狼狈逃还,军士们本来要杀了他,看在谢安的份上才没有动手。损兵折将的谢万不久就被罢免为庶人。>
晋  佚  名  《邓太尉碑》隶书刻石<全称《冯翊护军郑能进修邓太尉祠铭》,也称《郑宏道修邓太尉祠记》,俗称《邓艾祠碑》。前秦建元三年(367)刻,隶书,19行,行字不等,藏陕西省博物馆。石原在陕西蒲城东北四十里阿村,后移至现址。前秦石刻甚少,仅见此碑与《广武将军碑》两通,故极为珍贵。大抵这个时期碑刻皆属由隶向楷的过渡书体。有人评此碑说:“隶法略涉放纵,仍不失汉人矩矱。”其实,说它接近汉隶,还不如说它更多魏隶气息。如“夫”字的第三笔,下端呈双燕尾形,同《王基碑》等比较接近。“十”字、“三”字之主要横笔,起笔向下呈三角形,收笔上挑成“燕尾”,动势大,带来活泼气氛。有些字的结体同《爨宝子》有相近处。这些都反映了这个时期无论南北都有一些时代的共同特点。 >
晋  佚  名  《郛休碑》
晋  佚  名  《广武将军碑》 隶书刻石<全称《广武将军口产碑并阴侧》,额书“立界山石词”五字。前秦建元四年(368)刻,隶书,纵32.5厘米,横20.5厘米,四面刻字。碑阳17行,行31字。 藏西安碑林。《平津读碑记》云:“碑已残泐。前叙其先世,次叙其政绩,末有官名疆界,似是纪功立界之碑。”清乾隆年间出土,后佚,光绪年间重出。前秦石刻极少,仅此碑与邓太尉碑两例,故世极珍视。此碑笔画细长均匀,结字平直宽博。同《三老忌日碑》、《好大王碑》相近。结体有点像现代的美术字。然而行笔恣肆,气象朴茂,时呈逸宕之势,无雷同刻板之弊。在古代碑刻中称得上一朵奇葩。>
晋  佚  名  《刘韬墓志》
晋  佚  名  《名姬帖》
晋  佚  名  《齐太公吕望表》
晋  佚  名  《王兴之夫妇墓志》 隶书<《王兴之夫妇墓志》为同一块墓石两面分别刻夫妇两志,分别刻于340年和348年,字迹相同,出土于南京燕子矶人台山其墓志笔画挺直,棱角方整,如刀削状,有稚拙厚重之书风,与北朝碑刻有相近之处。>
晋  佚  名  《杨骏残志》 隶书刻石<《杨骏残志》,因碑残而名不显。>
西晋  陆  机  《平复帖》 草书 墨迹<西晋陆机书。章草。纸本。纸本9行87字,纵23.8厘米,横20.5厘米。藏故宫博物院。陆机(261~303),字士衡,吴县华亭(今上海市)人。祖陆逊、父陆抗,都是东吴名将。吴亡后入晋,官至平原内史、前将军。后为司马颖所杀。“少有异才,文章冠世”,是著名的《文赋》的作者。他的书法,在书坛有一定地位,王僧虔、庾肩吾等都曾有记述。《平复帖》是现存最早的传世墨迹。内容是写给友人的一个信札,是传世文人中最早的一件,其中有病体“恐难平复”字样,故名。字为章草,但无挑波,和《淳化阁》所收卫瓘《顿首州民贴》体段相近。大约是当时流行的一种实用书体。王僧虔曾说陆机的字“吴士书也,无以校其多少”。李嗣真说:“陆平原、李夫人犹带古风”。大概当时吴国书法比较守旧而且有点地方风格,在当时的书法中比较特别。看此帖之字确有点奇幻难读,当不是偶然现象。此书使用秃笔书写,笔法质朴老健,笔画盘丝屈铁,结体茂密自然,富有天趣。在现在见到的同时期及其以前的墨迹中是很突出的。故今人启功先生曾有诗说:“十年遍校流沙简,《平复》无渐署墨皇。”>
西晋  佚  名  《孙夫人碑》 隶书<全称《晋任城太守羊君夫人孙氏碑》。西晋泰始八年(272)十二月刻,隶书,20行,行37字,在山东新泰县。清乾隆五十八年(793)江秬香在新泰张孙庄访得后始显于世。晋碑存世甚少,而妇女立碑者尤少,故此碑颇为世重。清严可均谓:“文多剥落,而点画严整,颇似《范式碑》笔意。”包世臣谓:“是《孔羡》法嗣,用笔沉着不减而体稍疏隽。”也有人认为,唐欧阳询《房彦谦碑》出自此碑。此碑结体严整、笔画凝重,转折峭拔。由于有些撇捺灵活,为整个碑刻带来活泼气氛。此碑和这个时期的许多碑刻一样,已略乏汉碑雍容气象,而确同曹魏时期的一些碑刻如《孔羡》、《上尊号》、《王基》等有一脉相承之处。这是由于隶书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书界的兴趣已转向新的楷书的创造。从这个时期的碑刻中可以看出由隶向楷过渡的轨迹。>
西晋  卫  瓘  《顿首州民帖》 章草<《顿首州民帖》,章草,卫瓘书,《淳化阁》《大观帖》等收入。是流传下来西晋时期的重要刻帖之一。其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都很高。此帖基本上去掉了波势,体式略同于陆机《平复帖》,而风格更加秀丽流便。张怀瓘曾评其书谓“天姿特秀”。此帖尚存章草格局,而有些字已很接近今草。可以窥见章草向今草过渡的轨迹。卫瓘(220~291),字伯玉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人。著名书家卫觊之子。曾仕魏,官镇东将军,参予灭蜀,入晋,官至司空、太保。惠帝时为贾后所杀。曾和索靖同在尚书台任职,均有书名,时称“一台二妙”。书学张芝,并参父法。人云:“放手流便过索,而法则不如之。     《高归彦造像记》
    《元羽墓志铭》
南朝梁  梁武帝  《异趣帖》
南朝梁  陶弘景  《瘗鹤铭》 楷书摩崖<刻于南朝•梁(传)天监十三年(514年),陶弘景书。楷书摩崖。存90余字。原刻在镇江焦山西麓石壁上.中唐以后始有著录,后遭雷击崩落长江中,南宋淳熙间挽出一石二十余字,康熙五十二年又挽出五石七十余字。乾隆二十二年嵌于焦山定慧寺壁间,共九十余字。未出水时之拓本称“水拓本”,字数不多;出水后初拓本(五石本)即上皇山樵书。唐人孙处元《润州经》认为系王羲之书,宋黄庭坚、苏舜钦等亦持此看法;因陶弘景曾自号华阳隐居,宋人李石《续博物志》即认为系陶弘景书,后附和此说者最多;欧阳修认为华阳真逸是顾况的道号;还有人认为是唐人王瓒所书;也有人觉其字同颜真卿《宋广平碑》接近,认为是颜真卿书。总之,各持己见,至今仍不能定论。《瘗鹤铭》发现以后,得到历代书家的高度评价。如黄庭坚认其为“大字之祖”,作诗说:“大字无过《瘗鹤铭》。”《东洲草堂金石跋》云:“自来书律,意合篆分,派兼南北,未有如贞白《瘗鹤铭》者。” 其书法意态雍容,格调高雅,堪称逸品,是艺术性术高,影响极大的著名碑刻。>
南朝梁  《王慕韶墓志》 楷书<南朝•梁天监十三年(514)刻,楷书。纵49厘米,横64.4厘米,31行,行23字。 1980年9月于南京出土。同时出土的还有王慕韶的丈夫桂阳王萧融墓志。王慕韶为东晋丞相王守的七世孙女。墓志撰写者为王慕韶从兄吏部尚书、国子祭酒王暕。王氏家学源渊,文、书都有相当功力。此志笔画劲拔,结构严谨,字势略呈扁形。可谓点画精致,结体庄和,显得娟秀、精美、典雅而富于韵味。同南齐《刘岱墓志》等一脉相承,隋《董美人墓志》等当是此种书体的继承和发展。南朝墓志存世不多,此志和《萧融墓志》的出土,为研究南朝书法的发展提供了实物资料。>
南朝梁  《萧澹碑》 楷书<全称《始兴忠武王萧澹碑》。南朝梁普通三年(522年)书,楷书,36行,行86字,在南京市尧化门外东花林村。额正书《故侍中司徒骠骑将军始兴忠武王之碑》。东海徐勉造、吴兴贝义渊书,房贤明刻字,郜元上石。原碑有三千多字,早期拓本存二千五百余字,可谓洋洋大观。此碑结字平正公稳,气势浑厚大方,是南朝丰碑大碣的典型。康有为谓此碑为“峻美严整之宗”。又说:“《始兴王碑》如强弓劲弩,持满而发。”又说:“意象雄强,其锐,直与率更(指欧阳询)《皇甫君碑》无二,乃知率更专学此碑。”率更是否学过此碑,不敢武断,但从此碑碑额来看,苏轼书法似更接近一些。>
南朝齐  王  慈  《柏酒帖》 草书<王慈,(451-491),字伯,临沂(今山东临沂)人,王僧虔之子。善隶,行书。王慈草书运笔圆浑,含蕴凝重,然体态十分灵动,纵横姿肆,使人联想到王献之书作风格。书作有《柏酒帖》、《尊体安和帖》等存世。>
南朝齐  王  慈  《尊体安和帖》
南朝齐  王僧虔  《王琰帖》 行书摹本<《王琰帖》,见于辽宁省博物院藏的《唐摹万岁通天帖》,传为王僧虔书,唐摹本。王僧虔(426—485) 琅琊临沂人。南朝齐书法家。字简穆,王羲之四世族孙。官至尚书令。喜文史,善音律,工真、行书。书承祖法, 丰厚淳朴而有骨力。《齐书》本传称:“僧虔善隶楷书, 宋文帝见其书素扇,叹曰:‘非惟迹逾子敬,方当器雅过之。’”唐代张怀瓘《书断》称:“祖述小王,尤尚古直,若溪涧含冰, 冈峦被雪, 虽极清肃,而寡于风味。”窦臮《述书赋》称其书:“致丰富,得能失刚。鼓怒骏爽,阻负任强。然而神高气全,耿介锋芒。发卷伸纸,满目辉光。”墨迹有《王琰帖》。著有《论书》、《笔意赞》等。>
南朝齐  佚  名  《刘岱墓志》 楷书刻石<南朝•齐永明五年(487)刻,楷书。纵55厘米,横65厘米。藏江苏省镇江博物馆。1969年在江苏省句容县袁巷公社小龙口出土。过去南齐墓志仅存《吕超静墓志》一方,且文字残损严重,而此志志文三百六十一字,皆清晰完整,为研究南齐时期社会政治和书法艺术情况提供了重要依据。此志结字或长或方皆随字形,而以扁字居多。多用方笔,下笔横画呈上锐下钝的三角形,竖画呈左锐右钝的三角形,折笔则向右下方铺毫后逐渐提笔,呈上宽下窄形。“札”字的末笔先左斜再折笔右拐。结字疏密适中,行笔干净利范,风格秀美典雅,形成此志书法的一些典型特征。从结体和风格看,它和南朝锺、王一派有继承关系,并直接影响了隋代碑刻,,而同北朝“斜画紧结”者有别。 >
南朝齐  佚  名  《吕超静墓志》 楷书刻石<南朝 齐永明十一年(493)刻,楷书,15行,行19字。此志于1916年11月出土于浙江绍兴螭阳之谢坞。虽泐蚀严重,但由于南朝碑刻传世甚少,故出土以后即引起社会的极大重视。鲁迅曾亲自为之考释。此志书法结构严谨,一丝不苟,笔法刚健,风神秀丽典雅。同1969年在江苏句容县出土的《刘岱墓志》风格极为接近。有人曾评此志说:“明秀浑穆,而意在《曹娥》、《乐毅》之间,当原本二王隶法,由此一变至此。固当时书体之正宗,而为后世端楷所祖。”从此志与《刘岱墓志》确可以看出当时书法递变的轨迹。如隋《董美人墓志》等,当与此志有承继关系。>
南朝宋  佚  名  《刘怀民墓志铭》 楷书碑刻 <《刘怀民墓志》刻于南朝宋大明八年(464年),出土于山东益都。此志与《爨龙颜碑》、《嵩高灵庙碑》两碑书风相似,笔法凝重圆润,书体介于隶楷之间,是难得的精品。>
南朝宋  佚  名  《爨龙颜碑》 楷书碑刻<全称《宋故龙骧将军护蛮校尉宁州刺史邛都县侯爨使君之碑》。南朝•宋大明二年(458)刻,楷书。纵338厘米,横146厘米,24行,行45字。在云南陆良县。此碑同《爨宝子碑》合称“二爨”,是研究我国古代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爨氏家族政治、文化的重要资料。对研究当地乃至整个南朝书法发展情况亦有重要意义。此碑在明代已有著录,但于清代阮元父子重新访得以后才大显于世。此碑笔画浑劲,结体跌宕恣肆,变化极为丰富,含韵于朴,寓巧于拙。在众多碑刻中不失自己的独特面貌。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中列神品三种,此为三种之首。谓为“雄强茂美之宗”。并形容为“若轩辕古圣,端冕垂裳”。又说“如昆刀刻玉,但见浑美;布势如精工画人,各有意度,当为隶楷极则。”也有人将此碑视为“南碑之冠”。总之,清代碑学风行以后,此碑和《爨宝子碑》—起,受到书学界的普遍重视。>
北魏  “龙门二十品”,尤其以杨大眼、孙秋生、始平公、魏灵藏为最佳,是龙门造像中的最精品,并最有代表性,世称“龙门四品”
北魏  《崔敬邕墓志》  楷书<全称《魏故持节龙骧将军督营州诸军事营州刺史征虏将军大中大夫临清男崔公之墓志铭》。楷书。此志刻于北魏熙平二年(517年)。清康熙十八年(1679)河北安平出土。不久石佚,故流传拓本甚少。现上海图书馆、南京博物院有藏本。翻刻本则形神全失。。此志书法与《郑文公碑》大小虽殊而体式相近,结字十分严谨,用笔浑圆迟重,与唐碑区别甚大。颜,柳用笔两头顿挫,中间无变化,而此志笔划中间遒劲多有变化,生古拙之气。书家评此碑:“妙在张猛龙、贾使君之上”。“书法直接无常。”。清人何义门评论此碑说:“入目初似丑拙,然不衫不履,意象开阔……”也有人认为此碑在《张猛龙》、《贾使君》两碑之上。此志结字严谨,一笔不苟,行笔迟重,墨色饱满,笔画间也富有变化,表现出圆浑、妍美之致并颇具雍容气象,与一般魏碑表现的质直峭厉颇异其趣。但若论变化无端、格高韵厚,是无法同《张猛龙》比肩的。>
北魏  《吊比干文》  楷书<全称《孝文皇帝吊比干墓文》。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十一月刻,楷书,传崔浩书。原石久佚,宋翻刻, 28行,行46字。在河窗汲县比干庙。崔浩(?~450),字伯渊,小名桃简。河东武城人。官至太常卿。崔浩博览经史,通天文。工书,世宝其迹。后因修国史得罪诛死灭族。此碑在魏碑中个性鲜明,笔画方正、匀称。字亦多呈方形。结字宽博。许多地方略仿隶书笔意,但已无典型隶书的含蓄、冲和之气。笔画、结字都略近板刻,可能同宋人临写有关。杨守敬评此碑说:“瘦削独出,险不可近。”康有为评其为“瘦硬峻峭之宗”。认为“其发源绝远,自《尊楗》、《褒斜》来,上与中郎分疆而治”。>北魏  《刁遵墓志铭》  楷书<北魏熙平二年(517年)十月刻。墓志为楷书,其书法结体严整茂密,圆腴厚劲。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刁遵志如西湖水,似秀美名寰中,”把此志列为精品。杨震方《碑帖叙碌》:“六朝墓志峻劲胜,此志有六朝风度而无其习气,转折回环居然两晋风流;唐人若徐浩,颜真卿等皆胎息于此。”>
北魏  《大方广华严经》  楷书<《大方广华严经》是我国重要的大乘经典,有东晋佛陀跋陀罗所译的六十卷本与武周实叉难陀所译的八十卷本两种,这件写经书东晋六十卷本第三卷的〈卢舍那佛品第二之二〉,为向李兰女士所捐赠与台北故宫博物院。这件写经卷的首尾完善,纸墨如新。纵25.2公分, 横778.2公分。字形扁方,结体紧密。用笔稳健扎实,转折方硬,已具楷形;但横画拉得较长,收笔重按,尚见隶书的馀韵。全作行气疏朗,具有一种古朴的趣味。由于这卷的书法与纸质都与敦煌藏经洞的北魏写经相似,无怪乎卷后曾熙辛酉(1921)年的题跋称:“此敦煌石室藏北魏人书《大方广华严经》也。”>
北魏  《高庆碑》 楷书<全称《营州刺史贞侯高庆碑》,碑额篆书阳文“魏故光州刺史贞侯高君之碑”。北魏正始五年(508)八月立,楷书,22行,行42字,存山东德州。清光绪二十年(1894)在山东德州出土。同地出土的还有《高贞碑》和东魏《高湛墓志》,合称“德州三高”。高庆为高贞兄弟,此碑比《高贞碑》早刻十五年,书法风格及篆额书体如出一手,或为一人所书。此碑平画宽结,结构严谨,笔法干净达练,寓险峭于平稳,望之端整大方。比略早的《晖福寺碑》显得更加成熟。而同《始平公》等结法、风神大异其趣。在北魏碑刻中应属雅正一路。篆额富于装饰性,篆法亦极精美,同《高贞碑》碑额并为世人所重。>北魏  《高贞碑》楷书<北魏正光四年公元(522年)立。雍正、乾隆年间出土。该碑是北魏刻中相当于典型的模式,结体端严方正,用笔灵动畅达,尽管刀痕明显却不呆硬刻板。字里行间充满人情闲逸之境。>
北魏  《法行造像》 楷书
北魏  《封君夫人长孙氏墓志》 楷书
北魏  《故城阳康王元寿妃之墓志》 楷书<北魏故城阳康王元寿妃之墓志,【銘文】故城陽康王元壽妃之墓誌」妃姓麴,沮渠時揚列將軍澆河太守麴寧孫之長女。妃姿量外洞,貞豐內效,德比九親,行徵一國,五訓俱備,禮染家人。天罰謬嬰,濫鍾斯亮。春秋七十有三,維大魏正始四年歲次丁亥八月戊子朔十六日癸卯薨于京師。葬于長陵之」東。●于其子懷王之塋>
北魏  《皇甫驎墓志》 楷书<全称《魏故泾雍二州别驾安西平西二府长史新平安定清水武始四郡太守皇甫君墓志铭》。北魏延昌四年(515)刻,楷书,23行,行40字。清咸丰年间于陕西户县出土。曾为端方收藏。收入《六朝墓志精华》。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评此志说:“奇古则有若《刘玉》、《皇甫驎》。”又说:“安雅之《王僧》,岂若《皇甫驎》、《高湛》。”还曾形容说:“《皇甫驎》如小苑峰峦,雪中露骨。”此志在魏碑中应占何等地位,还可研究,但它确有自己的特点。笔画比较细瘦,且画间粗细差别不大。书写比较自然,有如浑金璞玉,外表不甚修饰而精气内含,使人感觉浑朴而劲健。>
北魏  《晖福寺碑》 楷书<北魏太和十二年(488年)刻,楷书,24行,行44字,藏西安碑林。篆额为“大代宕昌公晖福寺碑”。碑石原在陕西澄城县,当地人禁拓,故传本很少。此碑是具有独特风格的北魏早期(迁都以前)作品。此碑笔画拙重,章法、结字都不甚严格。直斜俯仰皆似随意,故呈现一种自然、质朴的美。和同期而早一年的南齐《刘岱墓志》的秀美、精巧相比,表现出一种豪放、朴拙的北方民族的气质。康有为,曾誉其为“丰厚茂密之宗”,认为“宽博若贤达之德”。又说“丰厚之《定国寺》岂若《晖福寺》”。并认为它是《谷朗碑》和钟元常一派的“法嗣”。>
北魏  《刘贤墓志》 隶书<北魏早期,隶书,高101.5厘米,宽30.3厘米。碑额篆书为“刘戌主之墓志”。1963年在辽宁省朝阳西上台墓葬出土。立碑年代约在魏孝文帝迁都(493)以前。墓志规模不大,反映了一个下级军官的墓葬情况。字体基本为隶,但已向楷书过渡,字形不甚严整,书写较为随便,且杂有篆法、草法。简体、俗体字较多。从气质上看,也已无典型汉隶的雍容典雅。这可能同刘贤地位不高,书者也并非书法高手有关。但也正因如此,反而较多地透露出书者浑朴、厚重和自然的素质。此碑的出土,为研究北魏书法盛期到来之前北方广大地区的书法情况提供了实物资料。>
北魏  《南石窟寺碑》 楷书<北魏永平三年(501年)四月刻,楷书,23行,行38字。额篆书《南石窟寺之碑》,额上横列楷书云:“石窟寺主僧斌”。民国初年于甘肃泾川县王家沟出土。奚康生造,碑阴有五十六人题名。罗振玉谓“从分隶出,颇似《中岳庙碑》”。其实,其雄浑、朴拙处倒更近《爨龙颜碑》。此碑结字略呈扇形,许多字下部笔画和布局都比上部略重,故有较强的稳定感,然而由于纵向过于压缩,稍有不够舒展之感。少数笔画,如“六”“靡”二字的横画,保留了隶书的“蚕头燕尾”。在行笔方面,迟重含蓄,似乎可以伸缩,同挺拔刚健者不同。总之,笔画迟涩凝重,结字稳定而富于变化。形象稚拙而带有古意,是本碑的主要特点。>
北魏  《贾思伯碑》
北魏  《李超墓志铭》
北魏  《司马景和妻墓志》 楷书<全称为《魏代扬州长史南梁郡太守宜阳子司马景和妻墓志铭》,又称《司马昞妻盂敬训墓志铭》。北魏 延昌三年(514)正月刻,楷书,20行,行21字。原石已佚。清乾隆二十年河南孟县八里葛村出土。同时出土的还有《司马昞墓志》、《司马升墓志》、《司马绍墓志》,合称“四司马墓志”。四志中以此志最好。此系北魏墓志中的代表作品之一。多用方笔,锋芒毕露而不失于纤弱;结体逸宕而富有韵致。比某些千篇一律的元氏墓志略高一筹。王昶《金石萃编》评此志说:“字画古质可喜,往往有隶意,尤多别体,为魏晋南北朝所罕见者。”《孟县志》载:“若其笔迹之佳,乃深得书家三昧,正如黄山谷评杨风子书,所谓散僧入圣者,当为魏碑中佳刻。”杨守敬亦以“风华掩映”赞之。 >
北魏  《司马显姿墓志铭》 楷书<《司马显姿墓志》,全称《魏故世宗宣武皇帝第一贵嫔夫人司马氏墓志铭》。此志书刻皆精,为其时墓志铭中的上品,梁启超评为“于俊拔之中,别饶韶秀”,是初学楷书的佳品。>
北魏  《孙叔协墓志》 楷书
北魏  《泰山经石峪》楷书
北魏  《天水氏造金佛像记》 楷书
北魏  《王安定造像记》楷书
北魏  《魏灵藏造像记》
北魏  《杨播墓志》
北魏  《杨舒墓志》
北魏  《于仙姬墓志》 楷书<北魏《于仙姬墓志》,又称“于夫人墓志”。>
北魏  《元怀墓志》 魏碑<元怀墓志,北魏熙平二年(517)八月刻,1925年河南洛阳张羊村出土,原石现藏开封市博物馆。书刻精妙,字口清晰中新,便于临暮学习,是初学“魏碑”书体的较好范本。>
北魏  《元略墓志》 楷书<元略墓志,全称“魏故侍中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尚书令徐州刺史太保东平王元君志铭”。志文正书,共三十四行,行三十三字。北魏建义元年(五二八年)刻,一九一九年在河南洛阳安驾沟出土。此志曾归固始许氏、武进陶氏,现藏辽宁省博物馆。志右下半部稍有断裂殘损。此志书法笔致遒丽隽美,清逸流畅,历来倍受推重。我国现代著名书法家吴玉如先生认为,“元略志”用笔与二王息息相通,结构似不同,实则由质而妍,亦自然趋势>
北魏  《元倪墓志》 楷书<北魏元倪墓志,全称“魏故宁远将军(火敦)煌镇将元君墓志铭”。>
北魏  《元寿安墓志》 楷书<北魏元寿安墓志。志高八十六点八厘米。广八十六点八厘米。文卅三行,行卅五字。正书。一九二二年出土于洛阳马坡村东北。曾归武进陶兰泉。>
北魏  《元珽妻穆玉容墓志》 楷书<北魏元珽妻穆玉容墓志,全称《魏輕車將軍太尉中兵參軍元珽妻穆(玉容)夫人墓誌銘》(神?二年十月廿七日)?二年十月廿七日)【誌蓋】魏羽林監輕車將軍太尉府中兵參軍元珽字珍平妻穆夫人墓誌銘【銘文】魏輕車將軍太尉中兵參軍元珽妻穆夫人墓誌銘。」夫人諱玉容,河南洛陽人。曾祖堤,寧南將軍相州刺」史。祖袁,中堅將軍昌國子。父如意,左將軍東萊太守」昌國子。世標忠謹,冠蓋相仍。夫人幼播芳令之風,早」勵韶婉之譽,聰警逸於機辯,諠讌華於姿態。」待中太傅黃鉞大將軍大司馬安定靖王,實惟」景穆皇帝之愛子。名冠宗英,望隆端右,清鑒通識,雅」長則哲。既鎮穆門之貞孝,又戢夫人之麗音,乃為子」珽纁帛納焉。既奉君子,禮德汪翔,家富緝諧之歡,親」無嫌怨之責。宜闡遐齡,永貽仁範,不幸遘疾,以魏神」龜二年九月十九日徂於河陰遵讓里,春秋廿七矣。」粵十月廿七日癸酉窆於長陵大堰之東。乃作銘曰:」昌宗盛族,實鍾茲穆,漢世楊袁,吳朝顧陸。閨門仁善,」室家多福,遂誕英娥,蘭輝豔淑。言歸帝門,剋儷」皇孫,晨昏禮備,箴諫道存。奉上崇敬,接下喻溫,鄰無」濁議,邑有清論。綺貌虛腴,妍姿晻曖,溢媚纖腰,豐肌」弱骨。蕙苡初開,蓮荷始發,為玩未央,光華詎歇。明鏡」踟躕,錦裘儵忽,翠帳凝塵,朱簷留月。慨矣天長,嗟乎」地久,婿慟賢妻,兒號懿母。飛芬一墜,誰云臧否,獨有」玄猷,脩傳不朽。>
北魏  《元显隽墓志铭》
北魏  《元桢墓志铭》 楷书<北魏元桢墓志。此志是目前所发现北魏墓志中刊刻年代最早者。1926年夏出土于洛阳城北高沟村东南,后经于右任先生收藏并移存西安碑林至今。其笔画茂实刚劲,结体紧峻,意态恣肆,气势雄奇。>
北魏  《元诊墓志铭》 楷书<北魏元诊墓志,全称“魏使持节骠骑将军冀州刺史尚书左仆射安乐王墓志铭”。>
北魏  《张猛龙碑》 楷书<北魏正光三年(522年)正月立。楷书。现在山东曲阜孔庙。此碑是北朝碑刻中最有代表性的碑刻。自古以来为书家推崇。清杨守敬评:“《张猛龙碑》整练方折,碑阴则流岩奇特”。又曰:“书法潇洒古淡,奇正相生,六代所以高出唐人者以此。”赵函谓此碑:“正书虬健,已开欧、虞之门户。”结体跌岩起伏,妙不可言。在魏石中应首屈一指。>
北魏  《张玄墓志》  楷书<张玄字黑女,清代为熙帝讳,一般称《张黑女墓志》。此魏普泰元平(531年)十月刻。清包世臣跋:“此帖骏利如《隽修罗》,圆折如《朱君山》、疏朗如《张猛龙》、静密如《敬显隽》。”康有为跋:“化篆、分入楷、遂尔无种不妙,无妙不臻,然遒原精古,未有比肩《黑女》者。”此志集雄健、轻灵秀逸、含蓄为一体,其艺术水平之高,鲜有匹敌。代表北魏善墓志的最高成就。>
北魏  《郑文公碑》全称 <《魏故中书令秘书监使持节督兖州诸军事安东将军兖州刺史南阳文公郑君之碑》,又名《郑羲碑》。刻于北魏宣武帝永丰四年(511年)。系崖刻,共有内容相同的上、下两碑。上碑在山东平度县天柱山,下碑在掖县云峰山。下碑51行,行23~29字,比上碑书写略晚,字亦较大,剥泐较少,因而比上碑更为著名。此碑为郑昭道书写,字体均为楷书,其结字宽博舒展,笔力雄强圆劲,有篆隶趣相附,为魏碑佳作之一。碑文内容是记述郑羲的生平事迹。郑羲为郑道昭之父,久官光州(掖县、平度均其所屑),死后归葬老家荧阳(河南荥阳)。其故吏程天赐等为纪念他的政绩,故有此刻。此碑雄浑凝重,为书家所重。如包世臣、龚自珍都将它同南碑之冠的《瘗鹤铭》相提并论。欧阳辅评此碑说:“笔势纵横而无莽野狞恶之习,下碑尤瘦健绝伦。”叶昌炽更谓“其笔力之健,可以刲犀兕,搏龙蛇,而游刃于虚,全以神运。唐初欧虞褚薛诸家,皆在笼罩之内,不独北朝第一,自有真书以来,一人而已”。又说:“余谓郑道昭,书中之圣也。。康有为曾誉《郑文公》为“魏碑圆笔之极轨”。从拓本看,此碑用笔确很浑圆,但看原石,实方笔居多。给人以圆笔感觉是因为它属摩崖>北魏  寇谦之  《中岳嵩高灵庙碑》 楷书刻石<《中岳嵩高灵庙碑》为北魏著名碑刻之一。北魏太安二年(456年)立,一说太延年间(435~440)立。楷书,23行,行50字。在河南登封县是由隶书向楷书过渡书体。传为寇谦之书。寇为昌平人,著名道学家,活动于嵩、华间。康有为评此碑书为“体兼隶楷,笔互方圆。”由于它脱胎于魏晋隶书,所以隶书森严;又因为是尚未成熟的楷书,故结体自由,用笔无拘无束。此碑以其独特的风格,世人所重视。>
北魏  梁恭之  《陇东王感孝颂》
北魏  孟达文/朱义章  《始平公造像记》 楷书刻石<魏孝文帝(元宏)太和二十二年(公元498年)九月十四日造讫。楷书,10行,行20字。在洛阳市南部郊龙门石窟古阳洞北壁。此记署为孟达文、朱义章书。然撰文者及书家身世皆不详,可能是当时的工匠。 其文字作为书法艺术则在著名的“龙门二十品”中尤为第一珍品。它一反南朝靡弱的书风,开创北碑方笔的典型,以阳刚之美流传后世。 >
北魏  王  远  《石门铭》 楷书摩崖<《石门铭》刻于北魏永丰二年(509年),王远书。楷书摩崖,纵244厘米,横304厘米,28行,行22字。在陕西汉中。是北魏著名的摩崖石刻之一。王远,太原人,当时任梁、秦二州典签(处理文书的小吏)。刻字人为武阿仁。古代汉中地区是南通川蜀、东控襄樊的交通要道。汉代以后此道即屡通屡坏。北魏时梁、秦二州刺史羊祉,重开此道。为了表彰羊祉及参加此项工程者的功绩,故有此刻。康有为将其列为“神品”,云:“石门铭飞逸奇浑,翩翩欲仙,若瑶岛散仙,骖鹤跨鸾”。>
北魏  王子椿  《徂徕山佛号》
北魏  萧显庆  《孙秋生造像记》 楷书刻石<全称《孙秋生等二百人造像记》,北魏宣武帝(元恪)景明三年(502年)五月廿七日造讫。楷书,在洛阳龙门石窟古阳洞南壁。六朝碑刻中书家署名者不多,此署萧显庆书,但书家情况不详,当为地位低下的工匠或经书手。此碑书犀利刚劲,宽博朴厚,较《始平公造像》笔法多变,龙门碑刻书法艺术的代表作品之一。>
北魏  赵文渊  《大代华岳庙碑》
北魏  佚  名  《杨大眼造像记》  楷书刻石<《杨大眼造像记》刻于北魏景明正始之际(500年-508年)。楷书,刻在洛阳龙门古阳洞。与《始平公造像》、《孙秋生造像》、《魏灵藏造像》并称“龙门四品”。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将其列峻健、丰伟之宗。>
东魏  《程哲碑》
东魏  《高盛碑》
东魏  《敬使君碑》<东魏兴和三年(540年)立。属于罕见的丰碑大碣,刻工精良,保存完好。康有为列其为“逸品”上,并称其为“静穆茂密之宗。”结体宽绰,用笔化方为圆,明快又含蓄有篆籀笔意。>
东魏  《敬显隽碑》
东魏  《李仲璇碑》
东魏  《司马升墓志》
西魏  《杜照贤造像》
西魏  《刘曜碑》
北齐  《报德象碑》
北齐  《杜孝绩墓志》 楷书<杜孝绩墓志,全称“齐故骠骑大将军东徐州刺史杜君墓志銘”。>
北齐  《故夫人仲姿墓志铭》 楷书
北齐  《隽修罗碑》
北齐  《刘悦墓志》
北齐  《陇东王感孝颂》
北齐  《水牛山文殊般若经碑》
北齐  《泰山经石峪金刚经》摩崖石刻
北齐  《重登云峰山记》
北齐  《朱岱林墓志》
北齐  郑述祖  《天柱山铭》
北齐  郑述祖  《重登云峰山记》
北周  《曹烙碑》
北周  《窦卢恩碑》
北周  《贺屯植墓志》
北周  《寇炽墓志》
北周  《匡吉刻经颂》
北周  《西岳华山庙碑》
北周   口咸韬  《小铁山佛经铭》
北周   匡喆  《小铁山刻经颂》
北凉  佚  名  《沮渠安周造佛寺碑》 楷书刻石<北凉沮渠安周承平三年(445)刻,22行,行47字,存德国拍林。原碑于清光绪年间在新疆吐鲁番高昌故城出土。1903年被德人盗往柏林,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原碑断裂。光绪三十二年(1906)端方赴欧时拓以完本;拓本纵132.2厘米,横85.8厘米,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北凉为羯族沮渠蒙逊所建,位置在今甘肃省西部,后为北魏所灭。沮渠安周为沮渠蒙逊第十子。该碑撰文为中书郎中夏侯粲。北凉石刻甚为少见,除此碑外只有比它晚十年的封戴墓表(承平十三年,455)。它们为研究北凉情况提供了实物资料。此碑为隶书,但已具楷意。主用方笔,横笔两端多呈锐角并向上翘起,笔画挺拔,锋芒毕露。结字稳健中具有活泼气氛。和《露宝子碑》有相近之处。> 隋  《曹子建庙碑》又称《曹植庙碑》
隋  《常丑奴墓志》 楷书<《常丑奴墓志》,正书,无撰书人姓名。凡二十七行,行二十七字,共存六百五十九字,系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常丑奴及夫人合葬志。上海博物馆藏拓本。常丑奴,扶风始平(今陕西兴平)人。志石於明代存陕西兴平崇宁寺壁间,后随崇宁寺这废,志亦佚去。志首称“隋都督荥泽县令故常府君墓志”此为明代拓本。此志清翁方纲评云:“结体遒整,无齐梁魏周之习,而开欧虞褚薛之派。”奉为唐楷之先导。册首有清金农题签,册后有清杨知、诸锦、陈章、高翔、姚玉珏、翁方纲等题跋。曾经曹溶,金农、陈骥德、吴大徵递相收藏。>
隋  《陈叔毅修孔庙碑》隶书碑刻
隋  《董美人墓志》楷书<全称《美人董氏墓志铭》。隋开皇十七年刻,清嘉庆道光年间在陕西西安出土。撰文者为蜀王杨秀,隋文帝第三子,董美人为其爱妃,病逝时年方十九,杨秀撰文以表哀悼,此墓志书法上承北魏书体,下开唐朝新风,布局平正疏朗,字体端严妍美,骨秀肌丰。>
隋  《董穆墓志》 楷书<隋大业六年(610年)十一月刻,在河南洛阳出土。墓志书法端庄婉丽,结体疏朗,清秀劲健。唐 虞世南,(558-638),字伯施。越州余姚人,官至秘书监,封永县公。人称“虞永兴”。唐太宗称他有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书承智永传授,得二王法,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唐初四大家。《宣和书谱》:“虞则内含刚柔,欧则外露筋骨,君子藏器,以虞为优。”传世书作有《孔子庙宗碑》、《汝南公主墓志铭》等。张怀瑾评其书法:“得大令之宏规,含五方之正色,姿荣秀出,智勇在焉,秀岭危峰,处处间起,行草三际,尤所偏工,及其暮齿,加以遒逸,臭味羊、薄,不亦宜手。”>
隋  《高昌任谦墓表》 楷书<高昌延和十一年(公元612年)立。砖纵:四十厘米,横四十厘米,厚四厘米。《任谦墓表》由我国考古学家黄文弼在1928年和1930年两次到高昌古城遗址调查时发现的高昌墓表之一,出土於吐鲁番雅尔崖古墓。该墓表书写在砖上,为朱书有刻格。书写年代是延和十一年(隋大业八年、公元612 年)。高昌国出现於北魏文成帝和平元年(公元 460年),是西域的地方割据势力,共十四王。建都交河城(今新疆吐鲁番),其疆域在新疆不部,高昌国公元640 年被唐王朝消灭。延和是高昌国第十二代王 伯雅的年号。《北史》说高昌国“国有八域”,皆有华人”,可见该国汉人之多,因此文化必然深受汉族的影响。《任谦墓表》用汉字书写,墓主或为汉人,其书写墓表者,也似出自汉人之手。墓表书体为楷书,用笔厚重,转折自如。>
隋  《贺若谊碑》
隋  《龙藏寺碑》楷书 隋代最卓越的著名碑刻<隋开皇六年(586)刻,楷书,30行,行12字,行50字。藏河北正定隆兴寺。无撰书人姓名。欧阳修《集古录》认为撰者即碑末署名的张公礼。此碑字形结构朴拙,用笔沉挚,表现了高穆典雅的风神。隋碑内承周、齐峻整之绪,外收梁、陈绵丽之风,《龙藏寺碑》是一典型。故可看出北期至唐书法递嬗的轨迹。康有为对此给予很高评价,认为《龙藏》统合分隶,并《吊比干文》、《郑文公》、《敬史君》、《刘懿》、《李仲璇》诸派,荟萃为一;安静浑穆,骨鲠不减曲江,而风度端凝。此六朝集成之碑,非独为隋碑第一也。”杨守敬云:“细玩此碑,正平冲和处似永兴,婉丽遒媚处似河南,亦无信本险峭之态。”由上评语,可以看出《龙藏寺碑》在书法艺术史上的地位和它对于后世书家的影响。>
隋  《孟显达碑》
隋  《启法寺碑》,周彪撰文,丁道护书丹
隋  《青州默曹残碑》隶书碑刻
隋  《青州舍利塔下铭》 隶书<《青州舍利塔下铭》,隋仁寿元年(公元601年)立,隶书,十二行,行十二字,铭额十二字,左有题名二列,列四行。原在山东益都广福寺。故宫博物院藏拓本。此铭隶书系承受北齐隶法传统,笔划多有楷意,用笔顿挫,颇具姿致。隋代隶书多属北朝隶书风格,与汉隶异趣,封唐隶有一定影响。>
隋  《僧璨大士兵塔砖铭》 楷书<隋开皇十二年(公元592年)立,砖纵15.5厘米,横11.4厘米,厚3.6厘米。浙江省博物馆藏。1982年杭州市区出土,铭为阳文,原系阴刻於范上,模印而成。正面字行间作界格,文曰:“大隋开皇十二年七月,僧璨大士隐化於舒之皖公山岫,结塔供养,道信为记。”左侧铭云:“大隋开皇十二年作。”僧璨,隋之高僧,不言名氏,或曰徐州人,禅宗第三祖,著有《信心铭》六百言,唐玄宗时赐谥 “鉴智禅师”。道信,乃其高徒,为禅宗第四祖,世称“东山法门”,唐代宗时,追医禅师”。舒,即今安徽潜山县,唐始置州。皖公山即皖山,一史潜山在潜山县西,广二百三十里,周五百里通称山南为皖南,山北为皖北。此铭笔划精劲、犹存北碑遗风,且又蕴南书温雅之感。>
隋  《太平寺碑》隶书碑刻
隋  《元公夫人姬氏墓志》
隋  《张通妻陶贵墓志》 楷书<隋开皇十九年(公元599年)立。志文楷书,十九行,行十九字。清末陕西咸宁出土,原石已佚。流行多为翻刻本,故宫博物院藏拓本为原刻。此志书法结构平正,并具有齐陈峻整绵丽的风格,於隋代墓志中属於秀丽一派的书风,与《苏孝慈墓志》端整的风格有所区别。>
隋  《张盈夫妇墓志》 楷书<《张盈夫妇墓志》全称《隋故朝散大夫张府君墓志铭》。>
隋  《正解寺碑》隶书碑刻
隋  无名氏  《出师颂》
隋  无名氏  《苏慈墓志》  楷书<《苏慈墓志》,正书,三十七行,行三十七字。隋文帝仁寿三年(公元603年)立。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在陕西蒲城县出土。《苏慈墓志》结构谨严,笔划劲利。清康有为说:“《苏慈碑》以光绪十三年出土,初入人间,辄得盛名,以其端整妍美,足为干禄之资而笔划完好,较屡翻之欧碑易学”(《广艺舟双楫》)。在隋代墓志中,《苏慈墓志》以书法精工,字迹清晰完好而著称。此碑楷法成熟而工整,方中带圆,字体又小,兼有南帖之绵丽和北碑之峻整,集秀丽与雄劲于一身,由此可见,唐代的楷书在隋时已定下根基,风格和欧相近,章法整齐,结体平正。>
隋  智  永  《真草千字文》楷书草书  墨迹纸本<《真草千字文》,真草二体,是智永传世代表作,也是我国书法史上的留传千古名迹。传智永曾写千字文八百本,散於世间,江东诸寺各施一本。现传世的有墨迹、刻本两种。墨迹本为日本所藏,纸本,册装。计二百零二行、每行十字,原为谷铁臣旧藏,后归小川为次郎。后有杨守敬、内藤湖南所写两跋,论者认为墨迹本为智永真迹,也有人疑为唐人临本。故宫博物院藏拓本。《真草千字文》,北宋时宣和内府仅存七卷,南宋至今唯有一卷。 流传下来的《真草千字文》墨迹只断烂了开首两行,其他都尚称完好;至于缺的部分,也已根据关中本补全。所谓“关中本”,是宋朝大观三年时薛嗣昌根据长安崔氏所藏真迹,於大观已丑(公元1109年)摹刻上石,又称为「陜西本」,原刻石今日尚存西安碑林,据说「颇极精工,无复遗恨」,可说是善本,但感觉和墨迹相比稍差一些。《真草千字文》是他晚年以当时的识字课《千文字》为内容,用真,草两体写成四言文章,便于初学者诵读,识字。这类文章古代即有,而以南朝梁武帝命周兴嗣所撰千字文流传最广,名人书写而传世者很多。从书史发展来看,智永《真草千字文》卷的规范作用超过了传为东汉蔡邕书《熹平石经》的影响。《真草千字文》法度谨严,一笔不茍, 其草书则各字分立,运笔精熟,飘逸之中犹存古意,其书温润秀劲兼而有之。宋米芾《海岳名言》评曰:“智永临集千文,秀润圆劲,八面具备”。 又如苏轼所评:“精能之至,返造疏淡。”此书代表了隋代南书的温雅之风, 继承并总结了“二王”正草两体的结体、草法,从体法上确立了它的范本作用。>
唐  《临右军东方先生画赞》
唐  《灵飞经》  小楷
唐  《董秀墓志》楷书<全称《唐故董府君墓志铭》。>
唐  《王居士砖塔铭》  楷书
唐  《(木无)王氏万岁通天帖》
唐  褚遂良  《大字阴符经》 楷书<大字墨迹,传为褚遂良书。纸本,楷书96行,共461字。传为褚遂良所书的《阴符经》尚有小楷和行书两种刻本流传于世,字迹皆很小,难窥庐山面目。此帖大盈寸,末题:“起居郎臣褚遂良奉敕书”。很有可能是唐代学褚书的伪作。即便如此,大字《阴符经》也不失为书法精品。此帖不但具备了褚体楷书的特点,还与“唐人写经”极其相似,行笔起落多参以写经笔法,写得自然古朴。元杨无咎云:“草书之法千变万化,妙理无穷。今于褚中令楷书见之,或评之云,笔力雄瞻,气势古淡,皆言中其一。”>
唐  褚遂良  《房梁公碑》即《房玄龄碑》
唐  褚遂良  《枯树赋》行书<仅有刻本传世。款题贞观四年(630)书。共三十九行,计四百六十七字。书势倚正纵横,错综变化,明王世贞评称:“掩映斐叠,极有好致,……有美女婵娟,不胜罗绮之态。”《听雨楼帖》、《玉烟堂帖》、《戏鸿堂帖》、《邻苏园帖》等均收入,而以《听雨楼帖》所刻为精。又,元代赵孟頫有墨迹临本传世。明代周天球称:“整密秀润,不少露北海姿态,亦尽气为褚敌者。”见《支那南画大成•题跋集》。>
唐  褚遂良  《临兰亭序》
唐  褚遂良  《孟法师碑》 楷书<全称《京师至德观主盂法师碑》。唐代正书碑刻。褚遂良书贞观十二年(638)刻,碑石佚次,仅有清代李宗瀚藏唐拓本传世。册共二十面,每面四行,满行九字,凡七百六十九字。褚遂良写《孟法师碑》时四十七岁,是他的中期作品。用笔轻重虚实、起伏顿挫均富于变化,结体疏密相间,顾盼照应,章法缜密而气势流动。李宗瀚评曰:“遒丽处似虞,端劲处似欧,而运以分隶遗法,风规振六代之余,高古近二王以上,殆登善早年极用意之作。”在创立唐代楷书新的风范上,褚遂良是影响很大的。唐李嗣真《书后品》讲:“褚氏临写右军,亦为高足。丰艳雕刻,盛为当今所尚。但恨乏自然,功勤精悉耳。”这段话反映了褚书在当时风靡的情况及其不足之处。有文明书局、有正书局影印李宗瀚本,临川李氏石印本。>
唐  褚遂良  《摹王羲之长风帖》  草书 
唐  褚遂良  《倪宽赞》 楷书<褚遂良书《倪宽赞》素笺乌丝栏墨迹卷,纵25。6厘米,横576厘米。藏台湾故宫博物馆。《石渠宝笈》载:帖高七寸七分,横五尺二寸七分,字共五十行,满行七字。卷后有赵孟坚、邓文原、柳贯、杨士奇、钱溥等人跋记。这件墨迹与褚书碑版相比,风格是一致的。其用笔富于变化,气均力匀;在处处表现运锋着实的同时,也往往参用轻盈飘洒、灵活自然的笔墨。起笔轻捷,收笔沉着,主要笔画适当地伸展,给人以笔势翩翩、萧洒大方、平和闲雅、神爽超迈的感觉。王世贞评褚书曰:“一勾一捺有干钩之力,虽外拓取姿,而中擪有法。”由墨迹观之,尤为明显。作为初唐书法,不能不具时代的特征,或学钟繇之体而古雅,或师逸少之法而瘦劲。无怪苏轼说:“清远萧洒,微杂隶体。”赵孟頫说:“褚《倪宽赞》,容夷婉畅,如得道之士,世尘不能一毫婴之。”胡广说:“观《倪宽赞》笔势翩翩,神爽超越,大胜家侄帖诸刻,诚可为希世之玩也。”吴宽也说:“书家谓作真字能寓篆隶法则高古,今观褚公所书《倪宽赞》益信。”>
唐  褚遂良  《同州圣教序》
唐  褚遂良  《文皇哀册》 楷书<传褚遂良贞观二十三年(649)书。>
唐  褚遂良  《小字阴符经》 楷书<褚遂良(596-658)字登善,钱塘(今杭州)人,祖籍为河南。官至吏部尚书,封河南郡公,世称“禇河南”。他擅长真书,书学王羲之、虞世南、欧阳询,能登堂入室,别开生面,他的书法融欧、虞为一,方圆兼具,波势自然,结体较方,比欧、虞舒展。用笔强调虚实变化,节奏感较强,晚年益发丰艳流动,变化丰富。唐人评其书风“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他的作品在碑刻方面有《伊阙佛龛碑》、《孟法师碑》、《房玄龄碑》、《雁塔圣教序》、《同州圣教序》。传世的墨迹有,《枯树赋》、《倪宽赞》、《大字阴符经》、《小字阴符经》与《草书阴符经》。据说褚遂良奉旨书写的《阴符经》,有一百九十卷之多。此帖《小字阴符经》为著名的越州石氏帖刻本,其字小如豆,刻工精良。是褚遂良五十九岁时所写。>
唐  褚遂良  《雁塔圣教序》 楷书<亦称《慈恩寺圣教序》。褚遂良书,永徽四年(653)立,正书,共21行,行42字。存西安大雁塔。此碑分两部分,前部《大唐三藏圣教序》由唐太宗撰文,表彰玄奘法师去印度取经,往返经历十七年,回长安后翻译佛教三藏要籍的情况。后部《述三藏圣教序记》由高宗撰。此碑是褚五十八岁时书,最能代表其独特风格。意间行草,疏瘦劲炼,雍容婉畅,仪态万方,足具丰神。故张怀瓘赞曰:“美人婵娟,似不轻于罗绮;铅华绰约,甚有余态。”此碑由当时名刻手万文韶刻,精细入微,兼得褚书形神。另古同州亦有一文字相同的碑刻,称“同州圣教”,与此“雁塔圣教”相区别。王偁曾评说:“……同州、雁塔两圣教序记是其自家之法,世传《兰亭》诸本,亦与率更不类。盖亦多出自家机杼故也。”此碑“记”中两个“治”字,为避高宗讳,缺末笔。>
唐  褚遂良  《伊阙佛龛碑》 楷书<《伊阙佛龛之碑》亦称“褚遂良碑”。篆额题《伊阙佛龛之碑》。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刻于河南省洛阳龙门石窟壁宾阳洞内。 这里因伊水东西两岸之香山和龙门山对峙如天然门阙,故古称“伊阙”,隋唐以后,习称龙门。《伊阙佛龛之碑》通高约5.00米、宽1.90米。由中书侍郎岑文本撰文,谏议大夫褚遂良书。字共三十二行,满行五十一字。计一千六百余字。碑文主要记述唐太宗第四子魏王李泰为其母文德皇后长孙氏死后做功德而开凿,太宗末年李泰与太子李承乾争夺太子位,李泰借为母亲开窟造像做功德,实有获得太宗好感,为自已捞取政治资本的目的。这通碑原应为北魏所雕的宾阳中洞的造窟碑,到了唐代李泰为节省费用,竟就势磨去原有碑文,又重新雕刻成唐碑的。 关于该碑的记载,始见于宋嘉佑六年(公元1061年)欧阳修之《集古录》及赵明诚之《金石录》。《伊阙佛龛之碑》是早期传世褚书的代表作。为目前国内所见褚遂良楷书之最大者,字体清秀端庄,宽博古质,是标准的初唐楷书。此碑虽说是碑,实际上却是摩崖刻石。 两者功用相同,都是为歌功颂的。但在创作时条件不同,一个是光平如镜,而另一个则是凹凸不平,书写的环境也不会那么优游自在。于是,摩崖书法的特征也就不言而喻。因无法近观与精雕细琢,于是便在气势上极力铺张,字形比碑志大得多,舒卷自如,开张跌宕。正是在这一点上,像汉代的《石门颂》、《郙阁颂》、《西峡颂》,它们气度之开张,韵致之飞扬,自然拙朴,即使是如《礼器碑》、《乙瑛碑》、《史晨碑》等真正的碑志精品也无法比拟,褚遂良的《伊阙佛龛碑》,正是这样一种典型的摩崖书风。传世墨拓以明代何良俊清森阁旧藏明初拓本为最佳,拓工精致、字口如新;比《金石萃编》所载犹多五十余字,曾经清代毕泷、沈志达、费念慈等递藏,现藏北京图书馆。有影印本行世。>
唐  杜  牧  《张好好诗并序》行书白麻纸本<《张好好诗并序》杜牧诗书,书写于835年,纸本墨迹,行书,纵28.2厘米 ,横162厘米,麻纸四接,四十八行,每行八字不等,卷前有宋徽宗赵佶书签“唐杜牧张好好诗”,并钤有宋徽宗的诸玺印,保存着当时内府装潢式样。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卷内容为五言古诗书,是为歌妓张好好而作,杜牧较多地接触到一些封建社会中的下层妇女——歌女和舞女,了解和熟悉她们的辛酸遭遇。张好好容颜娇美,流落风尘,杜牧的《张好好诗》叙述歌妓张好好得不幸遭遇和作者“感旧伤怀。”书法雄健姿媚,笔势飞动,深得六朝人遗风,更与其诗文相表里。《宣和书谱》一书评杜牧书法:“气格雄健,与文章相表里”,杜牧诗文、书法有统一的风格。《宣和书谱》、《悦生所藏书画别录》、《平生壮观》、《大观录》、《吴越所见书画录》、《石渠宝笈•初编》等书著录。刻本有《戏鸿堂帖》、《秋碧堂帖》等。《张好好诗并序》墨宝,曾递藏于宋贾似道、明项元汴、张孝思、清梁清标等人,乾隆年间入藏内府。该卷曾被清逊帝溥仪携出宫外,流散民间后归张伯驹所有。1956年张伯驹先生将其捐赠政府,此珍贵文物重为故宫博物院收藏。杜牧《遣怀》诗有句云:“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后《扬州梦》剧本以此命意,着意渲染,牵合杜牧与名奴张好好的一段风流韵事。《张好好诗》诗载杜牧《樊川集》中。>
唐  范  的  《阿育王寺常任田碑》
唐  冯承素  《抚王氏》
唐  冯承素  《临兰亭序》
唐  冯承素  《万岁通天帖》
唐  高  闲  《草书千文字》草书残卷 上海博物馆藏<《草书千字文》残卷,真迹。纸本,纵30.8厘米,横331.1厘米,已残,仅存“葬”字以下52行、243字,前缺的部分由元鲜于枢补。此书迹流传有绪,曾经宋赵明诚、元鲜于枢、明方鸣谦、清卞永誉和安岐等收藏,现藏上海博物馆。此《千字文》以硬毫书写,笔势浓重,坚挺纵放而不失规矩。循规草法,挥洒自如,气象生动。其结尾处,尤为开阖恢弘,豪爽顿生,给人一种笔墨淋漓酣畅的感觉。
唐  高正臣  《段志玄碑》
唐  高正臣  《孔颖达碑》
唐  高正臣  《明征君碑》
唐  高正臣  《昭仁寺碑》
唐  贺知章  《孝经》 草书 日本皇室藏<《孝经》,纸本,现藏日本,32行417字,卷尾有小楷题“建隆二年(961)冬十月重粘表贺监墨迹”。此卷另有刻本传世。全卷有晋人法度,含章草隶意,气势磅礴,落笔精绝,笔法遒健,风尚高远,为鉴赏家所重视。>
唐  敬  容  《王居士砖塔铭》
唐  瞿令问  《浯溪铭》
唐  瞿令问  《怡台铭》
唐  李  白  《上阳台帖》草书纸本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李白 (公元701年~762年),唐代大诗人,官至供奉翰林。师张旭草书,书为诗名所掩。《李白墓碑》云:“翰林字思高笔逸。”黄山谷题跋云:“李白在开元天宝间,不以能书传今其行草殊不减古人,盖所谓不烦绳削而自合者欤。”又《宣和书谱》载:“白尝作行书,字画尤飘逸。”尽管李白书迹所见仅《上阳台》—件,然观帖面目,与古人评论相一致,诗如其人,书亦如其人也。《上阳台帖》为李白书自咏四言行草诗,也是其唯一传世的书法真迹。纸本,纵28.5cm,横38.1cm。草书5行,共25字。款署“太白”二字。引首清高宗弘历楷书题“青蓮逸翰”四字,正文右上宋徽宗赵佶瘦金书题签:“唐李太白上阳台”七字。后纸有宋徽宗赵佶,元张晏、杜本、欧阳玄、王馀庆、危素、驺鲁,清乾隆皇帝题跋和观款。卷前后钤有宋赵孟坚“子固”、“彜齋”、贾似道“秋壑图书”,元“张晏私印”、“欧阳玄印”以及明项元汴,清梁清标、安岐、清内府,近代张伯驹等鉴藏印。此帖曾入宣和内府,后归贾似道,元代经张晏处,明藏项元汴天籁阁。清代先为安岐所得,再入内府,清末流出宫外。民国时被收藏家张伯驹收藏,建国后张伯驹交中央统战部部长徐冰转呈毛泽东的信中,特别写明其中李白《上阳台帖》是赠送给毛泽东个人的。因毛泽东自己立下规矩,党和国家领导所收礼品一律缴众,所以毛泽东在1958年还是割爱把《上阳台》送给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上阳台帖》清安岐《墨缘汇观》、内府《石渠宝笈•初篇》等书有著录。译文: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何穷。十八日上阳台。太白。>
唐  李  训  《碧落碑》 篆书 全称《李训等为亡父母造大道尊像》碑文630字
唐  李  冶  《圣教序记》
唐  李  冶  《万年宫碑》
唐  李  冶  《周护碑》
唐  李  邕  《东林寺碑》
唐  李  邕  《端州石室记》
唐  李  邕  《法华寺碑》
唐  李  邕  《李思训碑》行书,碑在陕西蒲城县<全称《唐故云麾将军右武卫大将军赠秦州都督彭国公谥曰昭公李府君神道碑并序》,亦称《云麾将军碑》,李邕撰文并书。 唐开元八年(公元720年)建于今陕西境内。《金石萃编》载:碑高一丈一尺三寸六分,宽四尺八寸五分。字共三十行,满行七十字。碑石下半段文字残缺已甚。此碑书法瘦劲,凛然有势,结字取势纵长,奇宕流畅,其顿挫起伏奕奕动人,历来与《麓山寺碑》同被人推崇。 明杨慎在《杨升庵集》中云:“李北海书《云麾将军碑》为其第一。” 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若唐碑则怀仁所集之《圣教序》,不复论。外此可学,犹有三碑:李北海之《云麾将军》,寓奇变于规矩之中;颜平原之《裴将军》,藏分法于奋斫之内;《令狐夫人墓志》,使转顿挫,毫芒皆见,可为学行书石本佳碑,以笔法有入处也。”>
唐  李  邕  《李秀碑》
唐  李  邕  《卢正道碑》
唐  李  邕  《岳麓寺碑》 行楷 原石在长沙岳麓书院<《岳麓寺碑》又名《麓山寺碑》,唐代李邕撰文并书的碑刻,体兼行、楷。唐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立。碑高2.7米,宽1.35米, 文共二十八行,满行五十六字,共1413字。圆顶上饰有龙纹浮雕,上有阳文篆书“麓山寺碑”四字。碑左和右下方有损缺。碑侧刻有宋代大书法家米芾的正书阴刻题名“元丰庚申元日同广惠道人来襄阳米黻”字样,“元丰庚申”即公元1080年。碑现在长沙岳麓山公园内。《麓山寺碑》 是李邕存世书迹代表作,李邕一生书写过的众多碑铭,以麓山寺碑最为精美,该碑笔力凝重雄健,气势纵横,如五岳之不可撼。运笔博采魏晋及北朝诸家之长,结体纵横相宜,笔法刚柔并施,章法参差错落,行云流水,化柔为刚之美。北宋黄庭坚评其:“字势豪逸,真复奇崛,所恨功务太深耳,少令功拙相半,使子敬复生, 不过如此。” 清孙承泽:“《岳麓寺碑》虽已残剥,然其锋颖尚凌厉不可一世。北海奇人,故所书尔尔。昔俞仲蔚谓此碑胜《云麾》,必有所见也。北海书宋初人不甚重之,至苏、米而稍袭其法;又至赵文敏,每作大书,看意以拟之矣。”(《庚子消夏记》)后起书法大师,如苏、米芾、赵孟俯等都沿袭其法。《麓山寺碑》 轶传“黄仙鹤刻”,黄仙鹤即李邕刻,黄仙鹤为李邕的化名。由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篆刻家李邕撰文、书写、并镌刻,且此碑的文采、书法、刻工都精湛独到,所以人们又称它“三绝碑”。传世北宋拓本有故宫博物馆藏本、赵声伯藏本、苏州博物馆藏本。历代出版《麓山寺碑》碑帖甚多,国家文物出版社1984年曾出版《唐李邕书麓山寺碑》,以北京市文物商店藏宋拓本为底本。>
唐  李  邕  《叶有道碑》全称《唐故叶有道先生神道碑并序》又称《叶国重碑》《追魂碑》《丁丁碑》行楷
唐  李怀琳  《绝交书》  草书
唐  李隆基  《赐益州畏史张敬忠敕》
唐  李隆基  《鹡鸰颂》楷书墨迹纸本<李隆基书,楷书墨迹,316行, 行7~8字。藏台湾故宫博物馆。此帖书法萧散洒落,丰厚腴美,给人行行淳厚之感。运笔精到,轻入重敛,笔实墨沉,神气完足,遒劲而舒展。黄山谷称:“玄宗书斑斑犹有祖父之风”。将此帖与太宗《温泉铭》、《晋祠铭》对比,的确能见其相承关系,但太宗清劲,玄宗遒婉,风格还是有异。 清王文治跋:“帝王之书,行墨间具含龙章凤姿,非人文臣者所能彷佛,观此颂犹令人想见开元英明卓逾时也”。>
唐  李隆基  《纪泰山铭》
唐  李隆基  《凉国长公主碑》
唐  李隆基  《庆唐观记塑铭》
唐  李隆基  《石台孝经》 隶书<唐李隆基书,隶书,天宝四年(745)刻,18行,行55字。藏西安碑林。此为一巨碑,内容为《孝经》并附注。碑文隶书追汉隶风规又小变其法,丰腴爽利,颇有盛唐气概。碑石坚细,至今光莹如漆。>
唐  李隆基  《王仁皎碑》
唐  李隆基  《杨珣碑》
唐  李隆基  《郧国长公主碑》
唐  李世民  《晋祠铭》行书 现在山西太原晋祠内<全称《晋祠铭并序》李世民书,行书,28行,行44字。藏山西太原晋祠。晋祠为祭祀唐叔虞之祠,唐太宗起兵时曾祷于此。天下统一后,太宗于贞观二十年(646)重莅此祠,为报神之恩,亲自撰文作铭并书之。铭为行书,以行书写碑,过去很少见到。此碑书法遒劲,风神洒落,颇有韵致。是李世民的代表作之一。>
唐  李世民  《屏风碑》
唐  李世民  《温泉铭》撰并书 行书<《温泉铭》是唐太宗为骊山温泉撰写的一块行书碑文。此碑立于贞观二十二年(六四八),即唐太宗临死前一年。原石早佚,一九00年发现于敦煌石窟,现藏于法国巴黎图书馆。《温泉铭》书风激跃跌宕,字势多奇拗。俞复在贴后跋云:“伯施(虞世南)、信本(欧阳询)、登善(褚遂良)诸人,各出其奇,各诣其极,但以视此本,则于书法上,固当北面称臣耳。”对其评价极高。此碑书法不同于初唐四家的平稳和顺,而有王献之的欹侧奔放。有人认为太宗书法在大王和小王之间,但从作品看似更多地得之于王献之。>
唐  李阳冰  《般若台铭》 篆文<李阳冰书,篆书,4行,行24字,每字长约40厘米。宽25厘米,在福建会城乌石山。铭文如下:“般若台 大唐大历七年著作郎兼监察御史李贡造 李阳冰书 住持僧惠摄。” 般若台即一巨大岩石,据传古有沙门持般若经于此,日不释手,因是得名。此为李阳冰留下的摩崖刻石。笔致屈曲回环,变化开阖,龙蛇盘踞,饱含苍劲之力,雄浑之气。写篆书,圆活姿媚易取,劲利豪爽难得,李阳冰兼而有之。无怪当时人求他篆写碑额,以庄严其容,壮大其势。>
唐  李阳冰  《城皇庙碑》 篆文<《缙云县城隍庙碑》是李阳冰担任缙云县令时,于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在本县城隍祈雨有应之后篆写刻石的。缙云县在浙江省丽水地区。据《缙云县志》载,李阳冰在缙云的篆书真迹作吕有十通。现存世者仅为四处,即倪翁洞、黄帝祠宇、城隍庙碑(宋拓)、忘归台记(残)。欧阳修在《集古录》中记载唐令李阳冰篆写刻石的《城隍神记》一事:署理缙云县之后,趁降香之便,也曾到庙里去找着了那块石碑,摩挲再三,诵读再四。石碑上圆下方,高五尺三寸,广三尺五寸,碑文篆书八行,每行十一字,末行九字,字体瘦长,字高不足三寸,宽二寸余。文曰:“城隍神,祀典无之,吴越有之。风俗水旱疾疫必祷焉。有唐乾元二年秋,七月不雨,八月既望,缙云县令李阳冰躬祷于神,与神约曰:五日不雨,将焚其庙。及期大雨,合境告足。具官与耆耋群吏,乃自西谷迁庙于山巅,以答神休。”寥寥八十六字,记叙祷雨、迁庙两件大事,言简而意明。石碑原刻于唐乾元间,宋宣和间方腊造反,刀兵所及,碑石断裂,文字残缺。现存的石碑,是宋宣和五年缙云县令吴延年根据搨片重刻的,保存得颇为完整,只是重刻题记下面立石人的官爵姓名缺蚀三字而已。>
唐  李阳冰  《滑亭新驿记》 篆文
唐  李阳冰  《缙云城隍庙碑》 篆文
唐  李阳冰  《李氏先茔记》
唐  李阳冰  《迁先茔碑》 篆文
唐  李阳冰  《琴铭》 篆文
唐  李阳冰  《三坟记》篆文碑刻 李阳冰专攻篆书<《三坟记》是为李曜卿兄弟三人建的,李季卿撰文,李阳冰篆书。唐大历二年(767年 )刻。碑文两面,共23行,行20字。原石久佚,宋代有重刻本,现存陕西省西安碑林。《三坟记碑》承李斯《峄山碑》玉筋笔法,以瘦劲取胜,结体修长,线条遒劲平整,笔画从头至尾粗细一致,婉曲翩然。《三坟记》为李阳冰代表作,在唐代篆书中,李阳冰成就最高的,谓之“铁线描。” 清孙承泽云:“篆书自秦、汉以后,推李阳冰为第一手。今观《三坟记》,运笔命格,矩法森森,诚不易及。然予曾于陆探微所画《金滕图》后见阳冰手书,遒劲中逸致翩然,又非石刻所能及也。”(《庚子消夏记》)。>
唐  李阳冰  《怡亭铭序》 篆文
唐  梁升卿  《御史台精舍碑》
唐  柳公绰  《武侯祠堂碑》
唐  柳公权  《大唐回元观钟楼铭并序》
唐  柳公权  《冯宿碑》
唐  柳公权  《苻璘碑》
唐  柳公权  《金刚经刻石》 楷书
唐  柳公权  《李晟碑》
唐  柳公权  《刘沔碑》
唐  柳公权  《蒙诏帖》 草书 墨迹白麻纸本<《蒙诏贴》又名《翰林帖》,白麻纸,纵26.9cm横57.6cm 七行,二十七字。今藏故宫博物院。其书曾刻入《三希堂法帖》干隆称“险中生态,力度右军”。体势稍带颜法,沉劲苍逸。其文句如下:“公权蒙沼,出守翰林,职在闲冷。亲情嘱托,谁肯响应,深察感幸,公权呈。”此墨本书于长庆元年(821),是柳公权四十四岁时作品。字形长短宽窄不一,或断或连,构成章法上的变化;笔墨浓淡轻重有致,形成层次上的变化。风格豪放雄逸,遒劲流丽,枯润秾,掩映相发。《蒙诏》—帖,具有顿挫郁勃,开阔跌宕的艺术特点。世存《蒙诏帖》有两种,除故宫所藏墨迹外,另一种见于《兰亭续帖》等刻帖。二者文字不同。翰林不称“出守”,故疑其伪,当为唐末宋初高手所拟。>
唐  柳公权  《裴休杰峰禅师碑》
唐  柳公权  《神策军碑》 楷书<全称《皇帝巡幸左神策军纪圣德碑并序》,崔铉撰文,柳公权楷书。唐会昌三年( 公元843年)立,原碑久佚。《神策军碑》为柳公权68岁时所书。记唐武宗李炎巡幸左神策军事,《神策军碑》是柳公权楷书的代表作之一。其笔法与结构极精炼而凝重,保留了左紧右舒的传统结构。运笔方圆兼施,运用自如。笔画敦厚,沉着稳健,气势磅礴。读此碑可以使人加深对“颜筋柳骨”这句话的艺术特征的理解。原碑立于皇宫禁地,不能随便传拓,因此拓本传世极少。唐以前的拓本今无存实物,因为原石早已不见了,现在海内外仅存一册宋代的拓本,世称宋拓孤本。有南宋贾似道、元瀚林国史院、明晋王朱钢等藏印。清代经孙承泽、安岐等人递藏。此碑拓曾一度流于香港,1965年,周恩来总理特批,以重金购回,入藏北京国家图书馆,因其罕见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被国家图书馆尊为镇馆之宝。>
唐  柳公权  《魏公先庙碑》
唐  柳公权  《玄秘塔碑》 楷书<全称《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并序》,唐裴休撰文,柳公权书并篆额,邵建和、邵建初镌刻。立于唐会昌元年(公元841年)十二月。 楷书共28行,行54字。藏西安碑林。《玄秘塔碑》是柳公权六十四岁时所书,书体端正瘦长,笔力挺拔矫健,行间气脉流贯,顾盼神飞,全碑无一懈笔。 有以方取势,引筋入骨之赞。或以为筋骨特露,虽遒媚劲健,然晋法至此大变矣。明王世贞《池北偶谈》:“玄秘塔铭,柳书中之最露筋骨者,遒媚劲健,固自不乏,要之晋法亦大变耳”。清王澍《虚舟题跋》说此书是“诚悬极矜练之作”。刘熙载《艺概》谓:“柳书《玄秘塔》出自颜真卿《郭家庙》”,由此可看出他学颜出欧,别构新意。王世贞云:“柳法遒媚劲健,与颜司徒媲美。书家谓惊鸿避弋,饥鹰下韝,不足喻其驾意。”颜、柳结体用笔差别显然,颜书平和,柳书险劲,然都不失端庄沉着之态。故历来学大楷的人,往往以此碑和欧书《九成宫碑》、颜书《多宝塔碑》为入门典范。>
唐  陆柬之  《急就章》
唐  陆柬之  《临王羲赋》
唐  陆柬之  《龙华寺碑》
唐  陆柬之  《头陀寺碑》
唐  陆柬之  《文赋》行书墨迹本<《陆柬之书文赋》,唐陆柬之书,144行1668字,行书。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文赋》为纸本墨迹卷,是初唐时期少有的几部名家真迹之一。这是一幅陆柬之用心写的作品,因为《文赋》是陆机呕心沥血的代表作,而陆柬之又是陆机的后裔,所以陆柬之是以极其崇敬的心情来写《文赋》的。据说陆柬之年轻时读陆机《文赋》,极为倾心,想亲笔书写一篇,因怕自己书艺不精而“玷辱”前贤名作,始终未敢贸然动笔,直至他晚年书名赫赫时,才动笔了此宿愿。《文赋》墨迹的章法和气韵,更多的是学习王羲之的。全书 144行,1658字 ,字体以正、行为主,间参草字,虽三体并用,但上下照应,左右顾盼,配合默契,浑然天成。笔致圆润而少露锋芒,表现出平和简静的意境。笔法飘纵,无滞无碍,超逸神俊,深得晋人韵味,从中透露出深厚的《兰亭》根底。元代书法家揭溪斯曾评论此帖说:“右陆柬之之行书《文赋》一卷,唐人法书结体遒劲有晋人风格者,惟见此卷耳。虽若隋僧智永,犹恨妩媚太多、齐整太过也。独于此卷为之三叹。”元赵孟頫评价更高,曰:“右唐陆柬之行书文赋真迹,唐初善书者称欧虞褚薛,以书法论之,岂在四子下耶。然世罕有其迹,故知之者希耳” (赵孟頫《文赋》跋)。赵孟頫曾临学此帖,从中领悟晋人笔法和结体,受益非浅。孙承泽在给《文赋》墨迹所写的跋文上说:“赵文敏(孟頫)晚年书法全从此(指《文赋》)得力,人鲜见司谏(指陆柬之)书,遂不知文敏所自来耳” 。此卷流传有绪,有赵孟頫、李倜、揭傒斯、危素、宋濂、孙承泽等人跋记。帖中“渊”、“世”等字均作缺笔,盖避唐代帝王名讳之故。帖后无余纸,名款己失,卷前引首有明代李东阳篆题“二陆文翰”,及沈度隶书“陆机文赋陆柬之书”,真迹清时入内府,后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唐  陆柬之  《五言兰亭诗》 行书
唐  欧阳通  《道因法师碑》楷书<《道因法师碑》,欧阳通书,现收藏於西安碑林。碑全文楷书,三十四行,满行七十三字。为唐高宗龙朔三年(公元 663年)建。碑文完整无缺,碑头雕作螭首,碑额处雕饰佛瞰,瞰下横书“故大德因法师碑”七字。道因法师俗姓侯原出家成都多宝寺,唐贞观年间,曾在长安大慈恩寺协助玄奘翻译佛经,因而碑文首题有“翻经大德”之句。龙朔三年(公元663),他的弟子玄凝请欧阳通书立《道因法师碑》来纪念他。欧阳通学书时期,正当初唐书法发生变化的时期,而他以“善学父书”著称。此碑笔力劲健,有隶意含蓄处不及其父,方笔侧入笔法更增加峭险之势,古人反对者多,与中国重涵蕴美德有关联。何义门说:“兰台《道因碑》肩吻太露横,往往当收处反飞。”王世贞说:“此碑如病维摩,高格贫土,虽不饶乐,而眉宇间有风霜之气,可重也。”>
唐  欧阳通  《泉男生墓志》
唐  欧阳询  《卜商帖》行书 墨迹纸本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卜商帖》又称《卜商读书帖》,是欧阳询存世墨迹,纸本,高25.2厘米,横16.5厘米,行书六行,共五十三字。上有宣和内府诸印和一瘦金体题跋:“晚年笔力益刚劲,有执法廷争之风,孤峰崛起,四面削成,非虚誉也。”有人认为这是宋徽宗赵佶的手笔。此帖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卜商帖》用墨浓重,行气淹贯,下笔锋利如斩钉截铁。他楷书中的瘦劲典雅,在这里转化为锋锐的笔痕,似乎还残留着北派书法中的方劲笔法。但是墨气却极为鲜润,笔画饱满丰腴,起笔简截而少婉约之势,是与当时流行的王羲之或王献之书风大不一样的。 正如清人吴升《大观录》跋:“笔力峭劲,墨气鲜润。”>
唐  欧阳询  《房彦谦碑》
唐  欧阳询  《化度寺碑》 楷书<全称《化度寺故僧邕禅师舍利塔铭》,李百药撰文,欧阳询书,贞观五年(631)十一月刻,楷书,35行,行33字。原碑在长安(今西安)终南山佛寺,北宋庆历年间石毁后翻刻甚多。此碑书法平正清穆,丰腴悦泽。王世贞云:“化度尤精紧,深合体方笔圆之妙。”《书概云:“率更化度寺碑,笔轻意长,雄健弥复深雅。”历来将《化度寺碑》与《醴泉铭》并称为“楷法第一”。此碑拓本以临川李氏藏本,吴县吴氏四欧堂藏本及敦煌石室本为佳。四欧堂本现归上海图书馆收藏。>
唐  欧阳询  《皇甫诞碑》楷书<全称《隋柱国左光禄大夫宏议明公皇甫府君之碑》,亦称《皇甫君碑》。唐于志宁撰文,欧阳询书。此碑现在陕西西安,无书写年月。楷书28行,行59字。碑额篆书“隋柱国宏议明公皇甫府君碑”十二字。《墨林快事》谓此碑立于隋朝,当为欧阳询早年所书。此碑在明代已断为两截。《皇甫诞碑》用笔紧密内敛,刚劲不挠。点画重在提笔刻入,此为唐初未脱魏碑及隋碑的瘦劲书风所特有的笔法特点。杨士奇云:“询书骨气劲峭,法度严整,论者谓虞(世南)得晋之飘遗,欧(阳询)得晋之严整。观《皇甫诞碑》其振发动荡,岂非逸哉?非所谓不逾矩者乎?”翁方纲说:“是碑由隶成楷,因险绝而恰得方正,乃率更行笔最见神采,未遽藏锋,是学唐楷第一必由之路也。”此碑用笔研润,虽为欧阳询早年作品,但已具备了“欧体”严整、险绝的基本特点。明王世贞云:“率更书皇甫府君碑,比之诸贴尤为险劲。是伊家兰台(欧阳通)发源。”杨宾在《大瓢偶笔》中说:“信本碑版方严莫过于《邕禅师》,秀劲莫过于《醴泉铭》,险峭莫过于《皇甫诞碑》,而险绝尤为难,此《皇甫碑》所以贵也。”>
唐  欧阳询  《九成宫醴泉铭》楷书<宋拓唐刻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拓本半开纵209cm,横13.9cm。1956年张明善捐献文化部文物局拨故宫博物院藏。欧阳洵76岁书,贞观六年(632)刻石。书法高华浑穆,丰厚挺拔,既有晋人凤韵,又开唐人新风,是千余年来楷书登峰造极之作。此册为宋拓明驸马李祺本,是现存善本之最。曾经清高士祺、赵怀玉收藏。清初高氏重新装裱。后归张明善所有。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历经陈、隋、唐三朝。贞观初官至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渤海县男。八体尽能、尤工正书。世称“欧体”,书名广传天下,影响后世深远,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井称“唐初四大家”。>
唐  欧阳询  《千字文》行书 墨迹本 辽宁省博物馆藏
唐  欧阳询  《温颜博碑》楷书
唐  欧阳询  《姚辩墓志》
唐  欧阳询  《小楷阴符经》 小楷<贞观六年四月书。>
唐  欧阳询  《虞恭公碑》 楷书<全称《唐故特进尚书右仆射上柱国虞恭公温公碑》,亦称《温彦博碑》。岑文本撰文,欧阳询书,唐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十月立。楷书36行,行77字,碑额阳文篆书“唐故特进尚书右仆射虞恭公温公碑”十六字。明赵涵《石墨镌华》评云:“此碑字比《皇甫》,《九成》善小,而书法严整,不在二碑之下。”并叹:“时信本已八十余,而楷法精妙如此。”诚然,欧阳询所书《虞恭公碑》已达到了艺术的化境,细观次碑书法已脱离了“欧体”在《九成宫》,《化度寺》中所具有的凝厚严谨的特征,而更趋于自然流畅。此时欧阳询作楷书已能随心所欲,运笔自如。>
唐  欧阳询  《张翰帖》行书墨迹白麻本 唐宋摹本<全称《张翰思鲈帖》亦称《季鹰帖》,欧阳询书。行楷书,无款。纸本,纵25.2厘米,横33厘米。此帖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后纸有瘦金体书跋:“唐太子率更令欧阳询书张翰帖。笔法险劲,猛锐长驱,智永亦复避锋。鸡林尝遣使求询书,高宗闻而叹曰:'询之书远播四夷。晚年笔力益刚劲,有执法廷争之风,孤峰崛起,四面削成,非虚誉也。'”此帖的风格与欧阳询的楷书风格基本上是一致的,同是以险取胜。字的重心压在左侧,而以千钧之势出一奇笔压向右侧,使每个字的结体形成一种逆反之势,然后再向右用力使之化险为夷,真可谓“险中求稳,别有乐趣”。清乾隆帝评论道:“妙于取势,绰有余妍。”>
唐  欧阳询  《梦奠帖》行书 墨迹纸本 辽宁省博物馆藏<《梦奠帖》全称《仲尼梦奠帖》,9行78字纵25.5cm横31cm无款,但流传有序,曾入南宋内府收藏,钤有南宋"御府法书"朱文印记两方,"绍""兴"朱文连珠印记,后经南宋贾似道,元郭天锡、乔篑成,明杨士奇、项元汴,清高士奇、清内府等递藏。郭天锡在跋中曰:“此本劲险刻历,森森然如武库之戈戟,向背转折深得二王风气,世之欧行第一书也。”>
唐  欧阳询  《宗圣观记》
唐  裴  休  《圭峰定慧禅师碑》楷书<唐裴休撰并书,柳公权篆额。唐大中九年(855)十月刻,36行,行65字,在陕西户县。裴休,唐孟州济源(今属河南省)人,字公美。孟州济源人。官吏部尚书,封河东县子,赠太尉。善文章,工书,以欧、柳为宗寺刹多请其题额,河南庐山亦多题铭。为晚唐著名书家,然存世书迹仅此一件。《杰峰禅师碑》是标准的中唐书风,其书法貌似柳体,但较柳更遒媚劲健。米芾《海岳名言》评:“裴休率意写碑,乃有真趣,不陷丑怪。” 此碑笔笔谨严,清劲潇洒,结构尤为精密,取法于欧、柳。叶昌炽《语石》云:“《圭峰和尚碑》尚存,其书遒紧而无蕴藉,学之易滋流弊。细参之,其运笔之操纵、结体之疏密,与诚恳昕合无间。”
唐  沈传师  《罗池庙碑》
唐  史惟则  《大智禅师碑》
唐  释怀仁  《集王羲之圣教序》<全称《大唐三藏圣教序》。怀仁集王羲之行书而成。唐•咸亨三年(672)十二月建。行书。30行,行83~88字不等。《金石萃编》载:碑高九尺四寸六分,宽四尺二寸四分;文共三十行。现藏西安碑林。王氏书迹大都赖此以传,故为历代书家所重。《三藏圣教序》是唐太宗为表彰玄奘法师赴西域各国求取佛经,回国后翻译三藏要籍而写的。太子李治(高宗)并为附记。怀仁是长安弘福寺僧,能文工书,受诸寺委托,借内府王羲之书迹,煞费苦心,历时二十四年,集摹而成此碑。遂使“逸少真迹,咸萃其中”。碑文选自王书各帖,如知、趣、或、群、然、林、怀、将、风、朗、是、崇、幽、托、为、揽、时、集等字皆取自《兰亭序》。由于怀仁对于书学的深厚造诣和严谨态度,致使此碑点画气势、起落转侧,纤微克肖,充分地体现了王书的特点与韵味,达到了位置天然、章法秩理、平和简静的境界。”当然这种集字的做法也有相当的局限性。如重复的字较少变化,偏旁拼合的字结体缺少呼应。自此碑以后,效集王羲之书或其它大书法家书的字集为碑刻者不断出现,如僧大雅集《兴福寺碑》,唐玄序集《新译金刚经》等均为佳作,但仍以《集王羲之圣教序》最为成功。 传世宋拓有墨皇本,现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明代刘正宗藏本,现藏陕西博物馆;1972年在西安碑林石缝间发现整幅宋拓本;其他还有郭尚先藏本等;均有影印本行世。隋  《曹子建庙碑》又称《曹植庙碑》
隋  《常丑奴墓志》 楷书<《常丑奴墓志》,正书,无撰书人姓名。凡二十七行,行二十七字,共存六百五十九字,系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常丑奴及夫人合葬志。上海博物馆藏拓本。常丑奴,扶风始平(今陕西兴平)人。志石於明代存陕西兴平崇宁寺壁间,后随崇宁寺这废,志亦佚去。志首称“隋都督荥泽县令故常府君墓志”此为明代拓本。此志清翁方纲评云:“结体遒整,无齐梁魏周之习,而开欧虞褚薛之派。”奉为唐楷之先导。册首有清金农题签,册后有清杨知、诸锦、陈章、高翔、姚玉珏、翁方纲等题跋。曾经曹溶,金农、陈骥德、吴大徵递相收藏。>
隋  《陈叔毅修孔庙碑》隶书碑刻
隋  《董美人墓志》楷书<全称《美人董氏墓志铭》。隋开皇十七年刻,清嘉庆道光年间在陕西西安出土。撰文者为蜀王杨秀,隋文帝第三子,董美人为其爱妃,病逝时年方十九,杨秀撰文以表哀悼,此墓志书法上承北魏书体,下开唐朝新风,布局平正疏朗,字体端严妍美,骨秀肌丰。>
隋  《董穆墓志》 楷书<隋大业六年(610年)十一月刻,在河南洛阳出土。墓志书法端庄婉丽,结体疏朗,清秀劲健。唐 虞世南,(558-638),字伯施。越州余姚人,官至秘书监,封永县公。人称“虞永兴”。唐太宗称他有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书承智永传授,得二王法,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唐初四大家。《宣和书谱》:“虞则内含刚柔,欧则外露筋骨,君子藏器,以虞为优。”传世书作有《孔子庙宗碑》、《汝南公主墓志铭》等。张怀瑾评其书法:“得大令之宏规,含五方之正色,姿荣秀出,智勇在焉,秀岭危峰,处处间起,行草三际,尤所偏工,及其暮齿,加以遒逸,臭味羊、薄,不亦宜手。”>
隋  《高昌任谦墓表》 楷书<高昌延和十一年(公元612年)立。砖纵:四十厘米,横四十厘米,厚四厘米。《任谦墓表》由我国考古学家黄文弼在1928年和1930年两次到高昌古城遗址调查时发现的高昌墓表之一,出土於吐鲁番雅尔崖古墓。该墓表书写在砖上,为朱书有刻格。书写年代是延和十一年(隋大业八年、公元612 年)。高昌国出现於北魏文成帝和平元年(公元 460年),是西域的地方割据势力,共十四王。建都交河城(今新疆吐鲁番),其疆域在新疆不部,高昌国公元640 年被唐王朝消灭。延和是高昌国第十二代王 伯雅的年号。《北史》说高昌国“国有八域”,皆有华人”,可见该国汉人之多,因此文化必然深受汉族的影响。《任谦墓表》用汉字书写,墓主或为汉人,其书写墓表者,也似出自汉人之手。墓表书体为楷书,用笔厚重,转折自如。>
隋  《贺若谊碑》
隋  《龙藏寺碑》楷书 隋代最卓越的著名碑刻<隋开皇六年(586)刻,楷书,30行,行12字,行50字。藏河北正定隆兴寺。无撰书人姓名。欧阳修《集古录》认为撰者即碑末署名的张公礼。此碑字形结构朴拙,用笔沉挚,表现了高穆典雅的风神。隋碑内承周、齐峻整之绪,外收梁、陈绵丽之风,《龙藏寺碑》是一典型。故可看出北期至唐书法递嬗的轨迹。康有为对此给予很高评价,认为《龙藏》统合分隶,并《吊比干文》、《郑文公》、《敬史君》、《刘懿》、《李仲璇》诸派,荟萃为一;安静浑穆,骨鲠不减曲江,而风度端凝。此六朝集成之碑,非独为隋碑第一也。”杨守敬云:“细玩此碑,正平冲和处似永兴,婉丽遒媚处似河南,亦无信本险峭之态。”由上评语,可以看出《龙藏寺碑》在书法艺术史上的地位和它对于后世书家的影响。>
隋  《孟显达碑》
隋  《启法寺碑》,周彪撰文,丁道护书丹
隋  《青州默曹残碑》隶书碑刻
隋  《青州舍利塔下铭》 隶书<《青州舍利塔下铭》,隋仁寿元年(公元601年)立,隶书,十二行,行十二字,铭额十二字,左有题名二列,列四行。原在山东益都广福寺。故宫博物院藏拓本。此铭隶书系承受北齐隶法传统,笔划多有楷意,用笔顿挫,颇具姿致。隋代隶书多属北朝隶书风格,与汉隶异趣,封唐隶有一定影响。>
隋  《僧璨大士兵塔砖铭》 楷书<隋开皇十二年(公元592年)立,砖纵15.5厘米,横11.4厘米,厚3.6厘米。浙江省博物馆藏。1982年杭州市区出土,铭为阳文,原系阴刻於范上,模印而成。正面字行间作界格,文曰:“大隋开皇十二年七月,僧璨大士隐化於舒之皖公山岫,结塔供养,道信为记。”左侧铭云:“大隋开皇十二年作。”僧璨,隋之高僧,不言名氏,或曰徐州人,禅宗第三祖,著有《信心铭》六百言,唐玄宗时赐谥 “鉴智禅师”。道信,乃其高徒,为禅宗第四祖,世称“东山法门”,唐代宗时,追医禅师”。舒,即今安徽潜山县,唐始置州。皖公山即皖山,一史潜山在潜山县西,广二百三十里,周五百里通称山南为皖南,山北为皖北。此铭笔划精劲、犹存北碑遗风,且又蕴南书温雅之感。>
隋  《太平寺碑》隶书碑刻
隋  《元公夫人姬氏墓志》
隋  《张通妻陶贵墓志》 楷书<隋开皇十九年(公元599年)立。志文楷书,十九行,行十九字。清末陕西咸宁出土,原石已佚。流行多为翻刻本,故宫博物院藏拓本为原刻。此志书法结构平正,并具有齐陈峻整绵丽的风格,於隋代墓志中属於秀丽一派的书风,与《苏孝慈墓志》端整的风格有所区别。>
隋  《张盈夫妇墓志》 楷书<《张盈夫妇墓志》全称《隋故朝散大夫张府君墓志铭》。>
隋  《正解寺碑》隶书碑刻
隋  无名氏  《出师颂》
隋  无名氏  《苏慈墓志》  楷书<《苏慈墓志》,正书,三十七行,行三十七字。隋文帝仁寿三年(公元603年)立。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在陕西蒲城县出土。《苏慈墓志》结构谨严,笔划劲利。清康有为说:“《苏慈碑》以光绪十三年出土,初入人间,辄得盛名,以其端整妍美,足为干禄之资而笔划完好,较屡翻之欧碑易学”(《广艺舟双楫》)。在隋代墓志中,《苏慈墓志》以书法精工,字迹清晰完好而著称。此碑楷法成熟而工整,方中带圆,字体又小,兼有南帖之绵丽和北碑之峻整,集秀丽与雄劲于一身,由此可见,唐代的楷书在隋时已定下根基,风格和欧相近,章法整齐,结体平正。>
隋  智  永  《真草千字文》楷书草书  墨迹纸本<《真草千字文》,真草二体,是智永传世代表作,也是我国书法史上的留传千古名迹。传智永曾写千字文八百本,散於世间,江东诸寺各施一本。现传世的有墨迹、刻本两种。墨迹本为日本所藏,纸本,册装。计二百零二行、每行十字,原为谷铁臣旧藏,后归小川为次郎。后有杨守敬、内藤湖南所写两跋,论者认为墨迹本为智永真迹,也有人疑为唐人临本。故宫博物院藏拓本。《真草千字文》,北宋时宣和内府仅存七卷,南宋至今唯有一卷。 流传下来的《真草千字文》墨迹只断烂了开首两行,其他都尚称完好;至于缺的部分,也已根据关中本补全。所谓“关中本”,是宋朝大观三年时薛嗣昌根据长安崔氏所藏真迹,於大观已丑(公元1109年)摹刻上石,又称为「陜西本」,原刻石今日尚存西安碑林,据说「颇极精工,无复遗恨」,可说是善本,但感觉和墨迹相比稍差一些。《真草千字文》是他晚年以当时的识字课《千文字》为内容,用真,草两体写成四言文章,便于初学者诵读,识字。这类文章古代即有,而以南朝梁武帝命周兴嗣所撰千字文流传最广,名人书写而传世者很多。从书史发展来看,智永《真草千字文》卷的规范作用超过了传为东汉蔡邕书《熹平石经》的影响。《真草千字文》法度谨严,一笔不茍, 其草书则各字分立,运笔精熟,飘逸之中犹存古意,其书温润秀劲兼而有之。宋米芾《海岳名言》评曰:“智永临集千文,秀润圆劲,八面具备”。 又如苏轼所评:“精能之至,返造疏淡。”此书代表了隋代南书的温雅之风, 继承并总结了“二王”正草两体的结体、草法,从体法上确立了它的范本作用。>
唐  《临右军东方先生画赞》
唐  《灵飞经》  小楷
唐  《董秀墓志》楷书<全称《唐故董府君墓志铭》。>
唐  《王居士砖塔铭》  楷书
唐  《(木无)王氏万岁通天帖》
唐  褚遂良  《大字阴符经》 楷书<大字墨迹,传为褚遂良书。纸本,楷书96行,共461字。传为褚遂良所书的《阴符经》尚有小楷和行书两种刻本流传于世,字迹皆很小,难窥庐山面目。此帖大盈寸,末题:“起居郎臣褚遂良奉敕书”。很有可能是唐代学褚书的伪作。即便如此,大字《阴符经》也不失为书法精品。此帖不但具备了褚体楷书的特点,还与“唐人写经”极其相似,行笔起落多参以写经笔法,写得自然古朴。元杨无咎云:“草书之法千变万化,妙理无穷。今于褚中令楷书见之,或评之云,笔力雄瞻,气势古淡,皆言中其一。”>
唐  褚遂良  《房梁公碑》即《房玄龄碑》
唐  褚遂良  《枯树赋》行书<仅有刻本传世。款题贞观四年(630)书。共三十九行,计四百六十七字。书势倚正纵横,错综变化,明王世贞评称:“掩映斐叠,极有好致,……有美女婵娟,不胜罗绮之态。”《听雨楼帖》、《玉烟堂帖》、《戏鸿堂帖》、《邻苏园帖》等均收入,而以《听雨楼帖》所刻为精。又,元代赵孟頫有墨迹临本传世。明代周天球称:“整密秀润,不少露北海姿态,亦尽气为褚敌者。”见《支那南画大成•题跋集》。>
唐  褚遂良  《临兰亭序》
唐  褚遂良  《孟法师碑》 楷书<全称《京师至德观主盂法师碑》。唐代正书碑刻。褚遂良书贞观十二年(638)刻,碑石佚次,仅有清代李宗瀚藏唐拓本传世。册共二十面,每面四行,满行九字,凡七百六十九字。褚遂良写《孟法师碑》时四十七岁,是他的中期作品。用笔轻重虚实、起伏顿挫均富于变化,结体疏密相间,顾盼照应,章法缜密而气势流动。李宗瀚评曰:“遒丽处似虞,端劲处似欧,而运以分隶遗法,风规振六代之余,高古近二王以上,殆登善早年极用意之作。”在创立唐代楷书新的风范上,褚遂良是影响很大的。唐李嗣真《书后品》讲:“褚氏临写右军,亦为高足。丰艳雕刻,盛为当今所尚。但恨乏自然,功勤精悉耳。”这段话反映了褚书在当时风靡的情况及其不足之处。有文明书局、有正书局影印李宗瀚本,临川李氏石印本。>
唐  褚遂良  《摹王羲之长风帖》  草书 
唐  褚遂良  《倪宽赞》 楷书<褚遂良书《倪宽赞》素笺乌丝栏墨迹卷,纵25。6厘米,横576厘米。藏台湾故宫博物馆。《石渠宝笈》载:帖高七寸七分,横五尺二寸七分,字共五十行,满行七字。卷后有赵孟坚、邓文原、柳贯、杨士奇、钱溥等人跋记。这件墨迹与褚书碑版相比,风格是一致的。其用笔富于变化,气均力匀;在处处表现运锋着实的同时,也往往参用轻盈飘洒、灵活自然的笔墨。起笔轻捷,收笔沉着,主要笔画适当地伸展,给人以笔势翩翩、萧洒大方、平和闲雅、神爽超迈的感觉。王世贞评褚书曰:“一勾一捺有干钩之力,虽外拓取姿,而中擪有法。”由墨迹观之,尤为明显。作为初唐书法,不能不具时代的特征,或学钟繇之体而古雅,或师逸少之法而瘦劲。无怪苏轼说:“清远萧洒,微杂隶体。”赵孟頫说:“褚《倪宽赞》,容夷婉畅,如得道之士,世尘不能一毫婴之。”胡广说:“观《倪宽赞》笔势翩翩,神爽超越,大胜家侄帖诸刻,诚可为希世之玩也。”吴宽也说:“书家谓作真字能寓篆隶法则高古,今观褚公所书《倪宽赞》益信。”>
唐  褚遂良  《同州圣教序》
唐  褚遂良  《文皇哀册》 楷书<传褚遂良贞观二十三年(649)书。>
唐  褚遂良  《小字阴符经》 楷书<褚遂良(596-658)字登善,钱塘(今杭州)人,祖籍为河南。官至吏部尚书,封河南郡公,世称“禇河南”。他擅长真书,书学王羲之、虞世南、欧阳询,能登堂入室,别开生面,他的书法融欧、虞为一,方圆兼具,波势自然,结体较方,比欧、虞舒展。用笔强调虚实变化,节奏感较强,晚年益发丰艳流动,变化丰富。唐人评其书风“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他的作品在碑刻方面有《伊阙佛龛碑》、《孟法师碑》、《房玄龄碑》、《雁塔圣教序》、《同州圣教序》。传世的墨迹有,《枯树赋》、《倪宽赞》、《大字阴符经》、《小字阴符经》与《草书阴符经》。据说褚遂良奉旨书写的《阴符经》,有一百九十卷之多。此帖《小字阴符经》为著名的越州石氏帖刻本,其字小如豆,刻工精良。是褚遂良五十九岁时所写。>
唐  褚遂良  《雁塔圣教序》 楷书<亦称《慈恩寺圣教序》。褚遂良书,永徽四年(653)立,正书,共21行,行42字。存西安大雁塔。此碑分两部分,前部《大唐三藏圣教序》由唐太宗撰文,表彰玄奘法师去印度取经,往返经历十七年,回长安后翻译佛教三藏要籍的情况。后部《述三藏圣教序记》由高宗撰。此碑是褚五十八岁时书,最能代表其独特风格。意间行草,疏瘦劲炼,雍容婉畅,仪态万方,足具丰神。故张怀瓘赞曰:“美人婵娟,似不轻于罗绮;铅华绰约,甚有余态。”此碑由当时名刻手万文韶刻,精细入微,兼得褚书形神。另古同州亦有一文字相同的碑刻,称“同州圣教”,与此“雁塔圣教”相区别。王偁曾评说:“……同州、雁塔两圣教序记是其自家之法,世传《兰亭》诸本,亦与率更不类。盖亦多出自家机杼故也。”此碑“记”中两个“治”字,为避高宗讳,缺末笔。>
唐  褚遂良  《伊阙佛龛碑》 楷书<《伊阙佛龛之碑》亦称“褚遂良碑”。篆额题《伊阙佛龛之碑》。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刻于河南省洛阳龙门石窟壁宾阳洞内。 这里因伊水东西两岸之香山和龙门山对峙如天然门阙,故古称“伊阙”,隋唐以后,习称龙门。《伊阙佛龛之碑》通高约5.00米、宽1.90米。由中书侍郎岑文本撰文,谏议大夫褚遂良书。字共三十二行,满行五十一字。计一千六百余字。碑文主要记述唐太宗第四子魏王李泰为其母文德皇后长孙氏死后做功德而开凿,太宗末年李泰与太子李承乾争夺太子位,李泰借为母亲开窟造像做功德,实有获得太宗好感,为自已捞取政治资本的目的。这通碑原应为北魏所雕的宾阳中洞的造窟碑,到了唐代李泰为节省费用,竟就势磨去原有碑文,又重新雕刻成唐碑的。 关于该碑的记载,始见于宋嘉佑六年(公元1061年)欧阳修之《集古录》及赵明诚之《金石录》。《伊阙佛龛之碑》是早期传世褚书的代表作。为目前国内所见褚遂良楷书之最大者,字体清秀端庄,宽博古质,是标准的初唐楷书。此碑虽说是碑,实际上却是摩崖刻石。 两者功用相同,都是为歌功颂的。但在创作时条件不同,一个是光平如镜,而另一个则是凹凸不平,书写的环境也不会那么优游自在。于是,摩崖书法的特征也就不言而喻。因无法近观与精雕细琢,于是便在气势上极力铺张,字形比碑志大得多,舒卷自如,开张跌宕。正是在这一点上,像汉代的《石门颂》、《郙阁颂》、《西峡颂》,它们气度之开张,韵致之飞扬,自然拙朴,即使是如《礼器碑》、《乙瑛碑》、《史晨碑》等真正的碑志精品也无法比拟,褚遂良的《伊阙佛龛碑》,正是这样一种典型的摩崖书风。传世墨拓以明代何良俊清森阁旧藏明初拓本为最佳,拓工精致、字口如新;比《金石萃编》所载犹多五十余字,曾经清代毕泷、沈志达、费念慈等递藏,现藏北京图书馆。有影印本行世。>
唐  杜  牧  《张好好诗并序》行书白麻纸本<《张好好诗并序》杜牧诗书,书写于835年,纸本墨迹,行书,纵28.2厘米 ,横162厘米,麻纸四接,四十八行,每行八字不等,卷前有宋徽宗赵佶书签“唐杜牧张好好诗”,并钤有宋徽宗的诸玺印,保存着当时内府装潢式样。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卷内容为五言古诗书,是为歌妓张好好而作,杜牧较多地接触到一些封建社会中的下层妇女——歌女和舞女,了解和熟悉她们的辛酸遭遇。张好好容颜娇美,流落风尘,杜牧的《张好好诗》叙述歌妓张好好得不幸遭遇和作者“感旧伤怀。”书法雄健姿媚,笔势飞动,深得六朝人遗风,更与其诗文相表里。《宣和书谱》一书评杜牧书法:“气格雄健,与文章相表里”,杜牧诗文、书法有统一的风格。《宣和书谱》、《悦生所藏书画别录》、《平生壮观》、《大观录》、《吴越所见书画录》、《石渠宝笈•初编》等书著录。刻本有《戏鸿堂帖》、《秋碧堂帖》等。《张好好诗并序》墨宝,曾递藏于宋贾似道、明项元汴、张孝思、清梁清标等人,乾隆年间入藏内府。该卷曾被清逊帝溥仪携出宫外,流散民间后归张伯驹所有。1956年张伯驹先生将其捐赠政府,此珍贵文物重为故宫博物院收藏。杜牧《遣怀》诗有句云:“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后《扬州梦》剧本以此命意,着意渲染,牵合杜牧与名奴张好好的一段风流韵事。《张好好诗》诗载杜牧《樊川集》中。>
唐  范  的  《阿育王寺常任田碑》
唐  冯承素  《抚王氏》
唐  冯承素  《临兰亭序》
唐  冯承素  《万岁通天帖》
唐  高  闲  《草书千文字》草书残卷 上海博物馆藏<《草书千字文》残卷,真迹。纸本,纵30.8厘米,横331.1厘米,已残,仅存“葬”字以下52行、243字,前缺的部分由元鲜于枢补。此书迹流传有绪,曾经宋赵明诚、元鲜于枢、明方鸣谦、清卞永誉和安岐等收藏,现藏上海博物馆。此《千字文》以硬毫书写,笔势浓重,坚挺纵放而不失规矩。循规草法,挥洒自如,气象生动。其结尾处,尤为开阖恢弘,豪爽顿生,给人一种笔墨淋漓酣畅的感觉。>
唐  高正臣  《段志玄碑》
唐  高正臣  《孔颖达碑》
唐  高正臣  《明征君碑》
唐  高正臣  《昭仁寺碑》
唐  贺知章  《孝经》 草书 日本皇室藏<《孝经》,纸本,现藏日本,32行417字,卷尾有小楷题“建隆二年(961)冬十月重粘表贺监墨迹”。此卷另有刻本传世。全卷有晋人法度,含章草隶意,气势磅礴,落笔精绝,笔法遒健,风尚高远,为鉴赏家所重视。>
唐  敬  容  《王居士砖塔铭》
唐  瞿令问  《浯溪铭》
唐  瞿令问  《怡台铭》
唐  李  白  《上阳台帖》草书纸本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李白 (公元701年~762年),唐代大诗人,官至供奉翰林。师张旭草书,书为诗名所掩。《李白墓碑》云:“翰林字思高笔逸。”黄山谷题跋云:“李白在开元天宝间,不以能书传今其行草殊不减古人,盖所谓不烦绳削而自合者欤。”又《宣和书谱》载:“白尝作行书,字画尤飘逸。”尽管李白书迹所见仅《上阳台》—件,然观帖面目,与古人评论相一致,诗如其人,书亦如其人也。《上阳台帖》为李白书自咏四言行草诗,也是其唯一传世的书法真迹。纸本,纵28.5cm,横38.1cm。草书5行,共25字。款署“太白”二字。引首清高宗弘历楷书题“青蓮逸翰”四字,正文右上宋徽宗赵佶瘦金书题签:“唐李太白上阳台”七字。后纸有宋徽宗赵佶,元张晏、杜本、欧阳玄、王馀庆、危素、驺鲁,清乾隆皇帝题跋和观款。卷前后钤有宋赵孟坚“子固”、“彜齋”、贾似道“秋壑图书”,元“张晏私印”、“欧阳玄印”以及明项元汴,清梁清标、安岐、清内府,近代张伯驹等鉴藏印。此帖曾入宣和内府,后归贾似道,元代经张晏处,明藏项元汴天籁阁。清代先为安岐所得,再入内府,清末流出宫外。民国时被收藏家张伯驹收藏,建国后张伯驹交中央统战部部长徐冰转呈毛泽东的信中,特别写明其中李白《上阳台帖》是赠送给毛泽东个人的。因毛泽东自己立下规矩,党和国家领导所收礼品一律缴众,所以毛泽东在1958年还是割爱把《上阳台》送给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上阳台帖》清安岐《墨缘汇观》、内府《石渠宝笈•初篇》等书有著录。译文: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何穷。十八日上阳台。太白。>
唐  李  训  《碧落碑》 篆书 全称《李训等为亡父母造大道尊像》碑文630字
唐  李  冶  《圣教序记》
唐  李  冶  《万年宫碑》
唐  李  冶  《周护碑》
唐  李  邕  《东林寺碑》
唐  李  邕  《端州石室记》
唐  李  邕  《法华寺碑》
唐  李  邕  《李思训碑》行书,碑在陕西蒲城县<全称《唐故云麾将军右武卫大将军赠秦州都督彭国公谥曰昭公李府君神道碑并序》,亦称《云麾将军碑》,李邕撰文并书。 唐开元八年(公元720年)建于今陕西境内。《金石萃编》载:碑高一丈一尺三寸六分,宽四尺八寸五分。字共三十行,满行七十字。碑石下半段文字残缺已甚。此碑书法瘦劲,凛然有势,结字取势纵长,奇宕流畅,其顿挫起伏奕奕动人,历来与《麓山寺碑》同被人推崇。 明杨慎在《杨升庵集》中云:“李北海书《云麾将军碑》为其第一。” 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若唐碑则怀仁所集之《圣教序》,不复论。外此可学,犹有三碑:李北海之《云麾将军》,寓奇变于规矩之中;颜平原之《裴将军》,藏分法于奋斫之内;《令狐夫人墓志》,使转顿挫,毫芒皆见,可为学行书石本佳碑,以笔法有入处也。”>
唐  李  邕  《李秀碑》
唐  李  邕  《卢正道碑》
唐  李  邕  《岳麓寺碑》 行楷 原石在长沙岳麓书院<《岳麓寺碑》又名《麓山寺碑》,唐代李邕撰文并书的碑刻,体兼行、楷。唐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立。碑高2.7米,宽1.35米, 文共二十八行,满行五十六字,共1413字。圆顶上饰有龙纹浮雕,上有阳文篆书“麓山寺碑”四字。碑左和右下方有损缺。碑侧刻有宋代大书法家米芾的正书阴刻题名“元丰庚申元日同广惠道人来襄阳米黻”字样,“元丰庚申”即公元1080年。碑现在长沙岳麓山公园内。《麓山寺碑》 是李邕存世书迹代表作,李邕一生书写过的众多碑铭,以麓山寺碑最为精美,该碑笔力凝重雄健,气势纵横,如五岳之不可撼。运笔博采魏晋及北朝诸家之长,结体纵横相宜,笔法刚柔并施,章法参差错落,行云流水,化柔为刚之美。北宋黄庭坚评其:“字势豪逸,真复奇崛,所恨功务太深耳,少令功拙相半,使子敬复生, 不过如此。” 清孙承泽:“《岳麓寺碑》虽已残剥,然其锋颖尚凌厉不可一世。北海奇人,故所书尔尔。昔俞仲蔚谓此碑胜《云麾》,必有所见也。北海书宋初人不甚重之,至苏、米而稍袭其法;又至赵文敏,每作大书,看意以拟之矣。”(《庚子消夏记》)后起书法大师,如苏、米芾、赵孟俯等都沿袭其法。《麓山寺碑》 轶传“黄仙鹤刻”,黄仙鹤即李邕刻,黄仙鹤为李邕的化名。由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篆刻家李邕撰文、书写、并镌刻,且此碑的文采、书法、刻工都精湛独到,所以人们又称它“三绝碑”。传世北宋拓本有故宫博物馆藏本、赵声伯藏本、苏州博物馆藏本。历代出版《麓山寺碑》碑帖甚多,国家文物出版社1984年曾出版《唐李邕书麓山寺碑》,以北京市文物商店藏宋拓本为底本。>
唐  李  邕  《叶有道碑》全称《唐故叶有道先生神道碑并序》又称《叶国重碑》《追魂碑》《丁丁碑》行楷
唐  李怀琳  《绝交书》  草书
唐  李隆基  《赐益州畏史张敬忠敕》
唐  李隆基  《鹡鸰颂》楷书墨迹纸本<李隆基书,楷书墨迹,316行, 行7~8字。藏台湾故宫博物馆。此帖书法萧散洒落,丰厚腴美,给人行行淳厚之感。运笔精到,轻入重敛,笔实墨沉,神气完足,遒劲而舒展。黄山谷称:“玄宗书斑斑犹有祖父之风”。将此帖与太宗《温泉铭》、《晋祠铭》对比,的确能见其相承关系,但太宗清劲,玄宗遒婉,风格还是有异。 清王文治跋:“帝王之书,行墨间具含龙章凤姿,非人文臣者所能彷佛,观此颂犹令人想见开元英明卓逾时也”。>
唐  李隆基  《纪泰山铭》
唐  李隆基  《凉国长公主碑》
唐  李隆基  《庆唐观记塑铭》
唐  李隆基  《石台孝经》 隶书<唐李隆基书,隶书,天宝四年(745)刻,18行,行55字。藏西安碑林。此为一巨碑,内容为《孝经》并附注。碑文隶书追汉隶风规又小变其法,丰腴爽利,颇有盛唐气概。碑石坚细,至今光莹如漆。>
唐  李隆基  《王仁皎碑》
唐  李隆基  《杨珣碑》
唐  李隆基  《郧国长公主碑》
唐  李世民  《晋祠铭》行书 现在山西太原晋祠内<全称《晋祠铭并序》李世民书,行书,28行,行44字。藏山西太原晋祠。晋祠为祭祀唐叔虞之祠,唐太宗起兵时曾祷于此。天下统一后,太宗于贞观二十年(646)重莅此祠,为报神之恩,亲自撰文作铭并书之。铭为行书,以行书写碑,过去很少见到。此碑书法遒劲,风神洒落,颇有韵致。是李世民的代表作之一。>
唐  李世民  《屏风碑》
唐  李世民  《温泉铭》撰并书 行书<《温泉铭》是唐太宗为骊山温泉撰写的一块行书碑文。此碑立于贞观二十二年(六四八),即唐太宗临死前一年。原石早佚,一九00年发现于敦煌石窟,现藏于法国巴黎图书馆。《温泉铭》书风激跃跌宕,字势多奇拗。俞复在贴后跋云:“伯施(虞世南)、信本(欧阳询)、登善(褚遂良)诸人,各出其奇,各诣其极,但以视此本,则于书法上,固当北面称臣耳。”对其评价极高。此碑书法不同于初唐四家的平稳和顺,而有王献之的欹侧奔放。有人认为太宗书法在大王和小王之间,但从作品看似更多地得之于王献之。>
唐  李阳冰  《般若台铭》 篆文<李阳冰书,篆书,4行,行24字,每字长约40厘米。宽25厘米,在福建会城乌石山。铭文如下:“般若台 大唐大历七年著作郎兼监察御史李贡造 李阳冰书 住持僧惠摄。” 般若台即一巨大岩石,据传古有沙门持般若经于此,日不释手,因是得名。此为李阳冰留下的摩崖刻石。笔致屈曲回环,变化开阖,龙蛇盘踞,饱含苍劲之力,雄浑之气。写篆书,圆活姿媚易取,劲利豪爽难得,李阳冰兼而有之。无怪当时人求他篆写碑额,以庄严其容,壮大其势。>
唐  李阳冰  《城皇庙碑》 篆文<《缙云县城隍庙碑》是李阳冰担任缙云县令时,于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在本县城隍祈雨有应之后篆写刻石的。缙云县在浙江省丽水地区。据《缙云县志》载,李阳冰在缙云的篆书真迹作吕有十通。现存世者仅为四处,即倪翁洞、黄帝祠宇、城隍庙碑(宋拓)、忘归台记(残)。欧阳修在《集古录》中记载唐令李阳冰篆写刻石的《城隍神记》一事:署理缙云县之后,趁降香之便,也曾到庙里去找着了那块石碑,摩挲再三,诵读再四。石碑上圆下方,高五尺三寸,广三尺五寸,碑文篆书八行,每行十一字,末行九字,字体瘦长,字高不足三寸,宽二寸余。文曰:“城隍神,祀典无之,吴越有之。风俗水旱疾疫必祷焉。有唐乾元二年秋,七月不雨,八月既望,缙云县令李阳冰躬祷于神,与神约曰:五日不雨,将焚其庙。及期大雨,合境告足。具官与耆耋群吏,乃自西谷迁庙于山巅,以答神休。”寥寥八十六字,记叙祷雨、迁庙两件大事,言简而意明。石碑原刻于唐乾元间,宋宣和间方腊造反,刀兵所及,碑石断裂,文字残缺。现存的石碑,是宋宣和五年缙云县令吴延年根据搨片重刻的,保存得颇为完整,只是重刻题记下面立石人的官爵姓名缺蚀三字而已。>
唐  李阳冰  《滑亭新驿记》 篆文
唐  李阳冰  《缙云城隍庙碑》 篆文
唐  李阳冰  《李氏先茔记》
唐  李阳冰  《迁先茔碑》 篆文
唐  李阳冰  《琴铭》 篆文
唐  李阳冰  《三坟记》篆文碑刻 李阳冰专攻篆书<《三坟记》是为李曜卿兄弟三人建的,李季卿撰文,李阳冰篆书。唐大历二年(767年 )刻。碑文两面,共23行,行20字。原石久佚,宋代有重刻本,现存陕西省西安碑林。《三坟记碑》承李斯《峄山碑》玉筋笔法,以瘦劲取胜,结体修长,线条遒劲平整,笔画从头至尾粗细一致,婉曲翩然。《三坟记》为李阳冰代表作,在唐代篆书中,李阳冰成就最高的,谓之“铁线描。” 清孙承泽云:“篆书自秦、汉以后,推李阳冰为第一手。今观《三坟记》,运笔命格,矩法森森,诚不易及。然予曾于陆探微所画《金滕图》后见阳冰手书,遒劲中逸致翩然,又非石刻所能及也。”(《庚子消夏记》)。>
唐  李阳冰  《怡亭铭序》 篆文
唐  梁升卿  《御史台精舍碑》
唐  柳公绰  《武侯祠堂碑》
唐  柳公权  《大唐回元观钟楼铭并序》
唐  柳公权  《冯宿碑》
唐  柳公权  《苻璘碑》
唐  柳公权  《金刚经刻石》 楷书
唐  柳公权  《李晟碑》
唐  柳公权  《刘沔碑》
唐  柳公权  《蒙诏帖》 草书 墨迹白麻纸本<《蒙诏贴》又名《翰林帖》,白麻纸,纵26.9cm横57.6cm 七行,二十七字。今藏故宫博物院。其书曾刻入《三希堂法帖》干隆称“险中生态,力度右军”。体势稍带颜法,沉劲苍逸。其文句如下:“公权蒙沼,出守翰林,职在闲冷。亲情嘱托,谁肯响应,深察感幸,公权呈。”此墨本书于长庆元年(821),是柳公权四十四岁时作品。字形长短宽窄不一,或断或连,构成章法上的变化;笔墨浓淡轻重有致,形成层次上的变化。风格豪放雄逸,遒劲流丽,枯润秾,掩映相发。《蒙诏》—帖,具有顿挫郁勃,开阔跌宕的艺术特点。世存《蒙诏帖》有两种,除故宫所藏墨迹外,另一种见于《兰亭续帖》等刻帖。二者文字不同。翰林不称“出守”,故疑其伪,当为唐末宋初高手所拟。>
唐  柳公权  《裴休杰峰禅师碑》
唐  柳公权  《神策军碑》 楷书<全称《皇帝巡幸左神策军纪圣德碑并序》,崔铉撰文,柳公权楷书。唐会昌三年( 公元843年)立,原碑久佚。《神策军碑》为柳公权68岁时所书。记唐武宗李炎巡幸左神策军事,《神策军碑》是柳公权楷书的代表作之一。其笔法与结构极精炼而凝重,保留了左紧右舒的传统结构。运笔方圆兼施,运用自如。笔画敦厚,沉着稳健,气势磅礴。读此碑可以使人加深对“颜筋柳骨”这句话的艺术特征的理解。原碑立于皇宫禁地,不能随便传拓,因此拓本传世极少。唐以前的拓本今无存实物,因为原石早已不见了,现在海内外仅存一册宋代的拓本,世称宋拓孤本。有南宋贾似道、元瀚林国史院、明晋王朱钢等藏印。清代经孙承泽、安岐等人递藏。此碑拓曾一度流于香港,1965年,周恩来总理特批,以重金购回,入藏北京国家图书馆,因其罕见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被国家图书馆尊为镇馆之宝。>
唐  柳公权  《魏公先庙碑》
唐  柳公权  《玄秘塔碑》 楷书<全称《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并序》,唐裴休撰文,柳公权书并篆额,邵建和、邵建初镌刻。立于唐会昌元年(公元841年)十二月。 楷书共28行,行54字。藏西安碑林。《玄秘塔碑》是柳公权六十四岁时所书,书体端正瘦长,笔力挺拔矫健,行间气脉流贯,顾盼神飞,全碑无一懈笔。 有以方取势,引筋入骨之赞。或以为筋骨特露,虽遒媚劲健,然晋法至此大变矣。明王世贞《池北偶谈》:“玄秘塔铭,柳书中之最露筋骨者,遒媚劲健,固自不乏,要之晋法亦大变耳”。清王澍《虚舟题跋》说此书是“诚悬极矜练之作”。刘熙载《艺概》谓:“柳书《玄秘塔》出自颜真卿《郭家庙》”,由此可看出他学颜出欧,别构新意。王世贞云:“柳法遒媚劲健,与颜司徒媲美。书家谓惊鸿避弋,饥鹰下韝,不足喻其驾意。”颜、柳结体用笔差别显然,颜书平和,柳书险劲,然都不失端庄沉着之态。故历来学大楷的人,往往以此碑和欧书《九成宫碑》、颜书《多宝塔碑》为入门典范。>
唐  陆柬之  《急就章》
唐  陆柬之  《临王羲赋》
唐  陆柬之  《龙华寺碑》
唐  陆柬之  《头陀寺碑》
唐  陆柬之  《文赋》行书墨迹本<《陆柬之书文赋》,唐陆柬之书,144行1668字,行书。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文赋》为纸本墨迹卷,是初唐时期少有的几部名家真迹之一。这是一幅陆柬之用心写的作品,因为《文赋》是陆机呕心沥血的代表作,而陆柬之又是陆机的后裔,所以陆柬之是以极其崇敬的心情来写《文赋》的。据说陆柬之年轻时读陆机《文赋》,极为倾心,想亲笔书写一篇,因怕自己书艺不精而“玷辱”前贤名作,始终未敢贸然动笔,直至他晚年书名赫赫时,才动笔了此宿愿。《文赋》墨迹的章法和气韵,更多的是学习王羲之的。全书 144行,1658字 ,字体以正、行为主,间参草字,虽三体并用,但上下照应,左右顾盼,配合默契,浑然天成。笔致圆润而少露锋芒,表现出平和简静的意境。笔法飘纵,无滞无碍,超逸神俊,深得晋人韵味,从中透露出深厚的《兰亭》根底。元代书法家揭溪斯曾评论此帖说:“右陆柬之之行书《文赋》一卷,唐人法书结体遒劲有晋人风格者,惟见此卷耳。虽若隋僧智永,犹恨妩媚太多、齐整太过也。独于此卷为之三叹。”元赵孟頫评价更高,曰:“右唐陆柬之行书文赋真迹,唐初善书者称欧虞褚薛,以书法论之,岂在四子下耶。然世罕有其迹,故知之者希耳” (赵孟頫《文赋》跋)。赵孟頫曾临学此帖,从中领悟晋人笔法和结体,受益非浅。孙承泽在给《文赋》墨迹所写的跋文上说:“赵文敏(孟頫)晚年书法全从此(指《文赋》)得力,人鲜见司谏(指陆柬之)书,遂不知文敏所自来耳” 。此卷流传有绪,有赵孟頫、李倜、揭傒斯、危素、宋濂、孙承泽等人跋记。帖中“渊”、“世”等字均作缺笔,盖避唐代帝王名讳之故。帖后无余纸,名款己失,卷前引首有明代李东阳篆题“二陆文翰”,及沈度隶书“陆机文赋陆柬之书”,真迹清时入内府,后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唐  陆柬之  《五言兰亭诗》 行书
唐  欧阳通  《道因法师碑》楷书<《道因法师碑》,欧阳通书,现收藏於西安碑林。碑全文楷书,三十四行,满行七十三字。为唐高宗龙朔三年(公元 663年)建。碑文完整无缺,碑头雕作螭首,碑额处雕饰佛瞰,瞰下横书“故大德因法师碑”七字。道因法师俗姓侯原出家成都多宝寺,唐贞观年间,曾在长安大慈恩寺协助玄奘翻译佛经,因而碑文首题有“翻经大德”之句。龙朔三年(公元663),他的弟子玄凝请欧阳通书立《道因法师碑》来纪念他。欧阳通学书时期,正当初唐书法发生变化的时期,而他以“善学父书”著称。此碑笔力劲健,有隶意含蓄处不及其父,方笔侧入笔法更增加峭险之势,古人反对者多,与中国重涵蕴美德有关联。何义门说:“兰台《道因碑》肩吻太露横,往往当收处反飞。”王世贞说:“此碑如病维摩,高格贫土,虽不饶乐,而眉宇间有风霜之气,可重也。”>
唐  欧阳通  《泉男生墓志》
唐  欧阳询  《卜商帖》行书 墨迹纸本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卜商帖》又称《卜商读书帖》,是欧阳询存世墨迹,纸本,高25.2厘米,横16.5厘米,行书六行,共五十三字。上有宣和内府诸印和一瘦金体题跋:“晚年笔力益刚劲,有执法廷争之风,孤峰崛起,四面削成,非虚誉也。”有人认为这是宋徽宗赵佶的手笔。此帖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卜商帖》用墨浓重,行气淹贯,下笔锋利如斩钉截铁。他楷书中的瘦劲典雅,在这里转化为锋锐的笔痕,似乎还残留着北派书法中的方劲笔法。但是墨气却极为鲜润,笔画饱满丰腴,起笔简截而少婉约之势,是与当时流行的王羲之或王献之书风大不一样的。 正如清人吴升《大观录》跋:“笔力峭劲,墨气鲜润。”>
唐  欧阳询  《房彦谦碑》
唐  欧阳询  《化度寺碑》 楷书<全称《化度寺故僧邕禅师舍利塔铭》,李百药撰文,欧阳询书,贞观五年(631)十一月刻,楷书,35行,行33字。原碑在长安(今西安)终南山佛寺,北宋庆历年间石毁后翻刻甚多。此碑书法平正清穆,丰腴悦泽。王世贞云:“化度尤精紧,深合体方笔圆之妙。”《书概云:“率更化度寺碑,笔轻意长,雄健弥复深雅。”历来将《化度寺碑》与《醴泉铭》并称为“楷法第一”。此碑拓本以临川李氏藏本,吴县吴氏四欧堂藏本及敦煌石室本为佳。四欧堂本现归上海图书馆收藏。>
唐  欧阳询  《皇甫诞碑》楷书<全称《隋柱国左光禄大夫宏议明公皇甫府君之碑》,亦称《皇甫君碑》。唐于志宁撰文,欧阳询书。此碑现在陕西西安,无书写年月。楷书28行,行59字。碑额篆书“隋柱国宏议明公皇甫府君碑”十二字。《墨林快事》谓此碑立于隋朝,当为欧阳询早年所书。此碑在明代已断为两截。《皇甫诞碑》用笔紧密内敛,刚劲不挠。点画重在提笔刻入,此为唐初未脱魏碑及隋碑的瘦劲书风所特有的笔法特点。杨士奇云:“询书骨气劲峭,法度严整,论者谓虞(世南)得晋之飘遗,欧(阳询)得晋之严整。观《皇甫诞碑》其振发动荡,岂非逸哉?非所谓不逾矩者乎?”翁方纲说:“是碑由隶成楷,因险绝而恰得方正,乃率更行笔最见神采,未遽藏锋,是学唐楷第一必由之路也。”此碑用笔研润,虽为欧阳询早年作品,但已具备了“欧体”严整、险绝的基本特点。明王世贞云:“率更书皇甫府君碑,比之诸贴尤为险劲。是伊家兰台(欧阳通)发源。”杨宾在《大瓢偶笔》中说:“信本碑版方严莫过于《邕禅师》,秀劲莫过于《醴泉铭》,险峭莫过于《皇甫诞碑》,而险绝尤为难,此《皇甫碑》所以贵也。”>
唐  欧阳询  《九成宫醴泉铭》楷书<宋拓唐刻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拓本半开纵209cm,横13.9cm。1956年张明善捐献文化部文物局拨故宫博物院藏。欧阳洵76岁书,贞观六年(632)刻石。书法高华浑穆,丰厚挺拔,既有晋人凤韵,又开唐人新风,是千余年来楷书登峰造极之作。此册为宋拓明驸马李祺本,是现存善本之最。曾经清高士祺、赵怀玉收藏。清初高氏重新装裱。后归张明善所有。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历经陈、隋、唐三朝。贞观初官至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渤海县男。八体尽能、尤工正书。世称“欧体”,书名广传天下,影响后世深远,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井称“唐初四大家”。>
唐  欧阳询  《千字文》行书 墨迹本 辽宁省博物馆藏
唐  欧阳询  《温颜博碑》楷书
唐  欧阳询  《姚辩墓志》
唐  欧阳询  《小楷阴符经》 小楷<贞观六年四月书。>
唐  欧阳询  《虞恭公碑》 楷书<全称《唐故特进尚书右仆射上柱国虞恭公温公碑》,亦称《温彦博碑》。岑文本撰文,欧阳询书,唐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十月立。楷书36行,行77字,碑额阳文篆书“唐故特进尚书右仆射虞恭公温公碑”十六字。明赵涵《石墨镌华》评云:“此碑字比《皇甫》,《九成》善小,而书法严整,不在二碑之下。”并叹:“时信本已八十余,而楷法精妙如此。”诚然,欧阳询所书《虞恭公碑》已达到了艺术的化境,细观次碑书法已脱离了“欧体”在《九成宫》,《化度寺》中所具有的凝厚严谨的特征,而更趋于自然流畅。此时欧阳询作楷书已能随心所欲,运笔自如。>
唐  欧阳询  《张翰帖》行书墨迹白麻本 唐宋摹本<全称《张翰思鲈帖》亦称《季鹰帖》,欧阳询书。行楷书,无款。纸本,纵25.2厘米,横33厘米。此帖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后纸有瘦金体书跋:“唐太子率更令欧阳询书张翰帖。笔法险劲,猛锐长驱,智永亦复避锋。鸡林尝遣使求询书,高宗闻而叹曰:'询之书远播四夷。晚年笔力益刚劲,有执法廷争之风,孤峰崛起,四面削成,非虚誉也。'”此帖的风格与欧阳询的楷书风格基本上是一致的,同是以险取胜。字的重心压在左侧,而以千钧之势出一奇笔压向右侧,使每个字的结体形成一种逆反之势,然后再向右用力使之化险为夷,真可谓“险中求稳,别有乐趣”。清乾隆帝评论道:“妙于取势,绰有余妍。”>
唐  欧阳询  《梦奠帖》行书 墨迹纸本 辽宁省博物馆藏<《梦奠帖》全称《仲尼梦奠帖》,9行78字纵25.5cm横31cm无款,但流传有序,曾入南宋内府收藏,钤有南宋"御府法书"朱文印记两方,"绍""兴"朱文连珠印记,后经南宋贾似道,元郭天锡、乔篑成,明杨士奇、项元汴,清高士奇、清内府等递藏。郭天锡在跋中曰:“此本劲险刻历,森森然如武库之戈戟,向背转折深得二王风气,世之欧行第一书也。”>
唐  欧阳询  《宗圣观记》
唐  裴  休  《圭峰定慧禅师碑》楷书<唐裴休撰并书,柳公权篆额。唐大中九年(855)十月刻,36行,行65字,在陕西户县。裴休,唐孟州济源(今属河南省)人,字公美。孟州济源人。官吏部尚书,封河东县子,赠太尉。善文章,工书,以欧、柳为宗寺刹多请其题额,河南庐山亦多题铭。为晚唐著名书家,然存世书迹仅此一件。《杰峰禅师碑》是标准的中唐书风,其书法貌似柳体,但较柳更遒媚劲健。米芾《海岳名言》评:“裴休率意写碑,乃有真趣,不陷丑怪。” 此碑笔笔谨严,清劲潇洒,结构尤为精密,取法于欧、柳。叶昌炽《语石》云:“《圭峰和尚碑》尚存,其书遒紧而无蕴藉,学之易滋流弊。细参之,其运笔之操纵、结体之疏密,与诚恳昕合无间。”>
唐  沈传师  《罗池庙碑》
唐  史惟则  《大智禅师碑》
唐  释怀仁  《集王羲之圣教序》<全称《大唐三藏圣教序》。怀仁集王羲之行书而成。唐•咸亨三年(672)十二月建。行书。30行,行83~88字不等。《金石萃编》载:碑高九尺四寸六分,宽四尺二寸四分;文共三十行。现藏西安碑林。王氏书迹大都赖此以传,故为历代书家所重。《三藏圣教序》是唐太宗为表彰玄奘法师赴西域各国求取佛经,回国后翻译三藏要籍而写的。太子李治(高宗)并为附记。怀仁是长安弘福寺僧,能文工书,受诸寺委托,借内府王羲之书迹,煞费苦心,历时二十四年,集摹而成此碑。遂使“逸少真迹,咸萃其中”。碑文选自王书各帖,如知、趣、或、群、然、林、怀、将、风、朗、是、崇、幽、托、为、揽、时、集等字皆取自《兰亭序》。由于怀仁对于书学的深厚造诣和严谨态度,致使此碑点画气势、起落转侧,纤微克肖,充分地体现了王书的特点与韵味,达到了位置天然、章法秩理、平和简静的境界。”当然这种集字的做法也有相当的局限性。如重复的字较少变化,偏旁拼合的字结体缺少呼应。自此碑以后,效集王羲之书或其它大书法家书的字集为碑刻者不断出现,如僧大雅集《兴福寺碑》,唐玄序集《新译金刚经》等均为佳作,但仍以《集王羲之圣教序》最为成功。 传世宋拓有墨皇本,现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明代刘正宗藏本,现藏陕西博物馆;1972年在西安碑林石缝间发现整幅宋拓本;其他还有郭尚先藏本等;均有影印本行世。
唐  释怀素  《藏真帖》
唐  释怀素  《苦笋帖》 草书墨迹绢本<《苦笋帖》怀素绢本墨迹,草书法帖。纵25.1厘米,横12厘米,2行 14字,无年款。 帖前有清乾隆题签并书引首“醉僧逸翰”。帖后有宋米友仁、聂子述,明项元汴,清李佐贤、陆润痒等题识;又有宋“宝庆改元九月九日重装。松题记”款,疑为《兰亭续考》编者俞松所书。钤有“宣和”“政和”“绍兴”“内府图书之印”“欧阳玄印”“项子京家珍藏”“正谊书屋珍藏首书”“乾隆御览之宝”“永瑆之印”“恭亲王”等鉴藏印。《苦笋帖》两行十四字, 字虽不多,但技巧娴熟,精练流逸。运笔如骤雨旋风,飞动圆转,虽变化无常,但法度具备。黄庭坚《山谷题跋》:“张妙于肥,藏真妙于瘦”。从此帖看亦是多用枯墨瘦笔。尽管笔画粗细变化不多,但有单纯明朗的特色,增强了结体疏放的感觉,与其奔流直下、一气呵成的狂草书势相得益彰,《苦笋帖》是怀素传世书迹中的代表作。此帖宋时曾入绍兴内府收藏,后历经元欧阳玄,明项元汴,清安岐、乾隆内府、永瑢、永瑆、奕訢、戴滢等收藏。《妮古录》《书画记》《平生壮观》《墨缘汇观》《书画鉴影》等书著录。曾刻入《大观帖》《三希堂续帖》《诒晋斋帖》等汇帖。现藏上海博物馆>
唐  释怀素  《律公帖》
唐  释怀素  《论书帖》草书<怀素《论书帖》草书墨迹,纸本,纵38.5厘米,横40.5厘米,9行,共85字。帖前有宋徽宗赵佶金书签题《唐僧怀素行书论书帖》,帖后有乾隆皇帝行书释文,赵孟頫、项元汴等人题跋。 卷中钤有“宣和”、“政和”、“绍兴”、“秋壑图书”、“内府图书之印”、“项子京家珍藏”、“旷奄”、“乾隆”、“嘉庆”、“宣统御鉴之宝”等鉴藏印。论书帖》前后800来年,流传有绪,最早著录于《宣和书谱》,曾经宋宣和内府、元张晏、明项元汴、清高士奇、安歧、清内府收藏。项氏收藏时,前隔水尚有宋徽宗泥金书签,今已佚失。现藏辽宁省博物馆。《宣和书谱》、《清河书画舫》、《江屯阝清夏录》、《墨缘汇观》中均有著录。《论书帖》原迹都认定藏辽宁省博物馆,但《北京晨报》2003年1月11日发表《成都商报》记者郭庄报导说,四川邛崃市收藏协会副会长刘仲能从成都地摊上购得的唐朝书法家怀素《论书帖》真迹。释文:为其山不高,地亦无灵;为其泉不深,水亦不清;为其书不精,亦无令(今)名,后来足可深戒,藏真自风发。近来已四岁,近蒙薄减,今所为其颠逸,全胜往年。所颠形诡异,不知从何而来。常自不知耳,昨奉《二谢》书,问知山中事有(?)也 。>
唐  释怀素  《圣母帖》
唐  释怀素  《食鱼帖》 草书 又称《食鱼肉帖》墨迹纸本 <释文:老僧在长沙食鱼,及来长安城中,多食肉,又为常流所笑,深为不便。故久病不能多书异疏(按:此字左半已破损)还报。诸君欲兴善之会,当得扶嬴也。口日怀素藏真白。水墨白麻纸本,手卷。 尺寸: 34.5 * 52.4 CM。8行56字引首米汉雯书“翰珍”。>
唐  释怀素  《小草千字文》草书 墨迹绢本又称《千金帖》<《小草千字文》怀素草书,贞元十五(公元799年)书,绢本,84行,共1045字。怀素千字文有多种,而以“小字贞元本”为最佳,人誉为“一字值千金”,遂被称为“千金帖”。此本为怀素晚年所书,全帖无自叙帖之纵放奇趣,不颠不狂,不急不躁,气调尤为清逸,且中规中矩,字体大小一致。初看似漫不经心,实则笔笔合于法度,脱去狂怪怒张,专尚平淡古雅。反映了怀素艺术创作上的另一种追求。 明莫如中说:“怀素绢本千字文真迹,其点画变态,意匠纵横,初若漫不经思,而动遵型范,契合化工,有不可名言其妙者”。>
唐  释怀素  《自叙帖》 草书 墨迹纸本 <《自叙帖》怀素草书。纸本,纵28.3厘米,横775厘米,共126行,698字。书於唐大历十二年(公元777年)。藏台湾故宫博物院。首六行早损,为宋苏舜钦补书。帖前有明李东阳篆书引首“藏真自序”四字,后有南唐升元四年(公元940年)邵周、王囗囗重装题记。钤有“建业文房之印”、“佩六相印之裔”、“四代相印”、“许国后裔”、“武乡之印”、“赵氏藏书”、“秋壑图书”、“项元汴印”、“安岐之印”、“乾隆”、“宣统鉴赏”等鉴藏印。内容为自述写草书的经历和经验,和当时士大夫对他书法的品评,即当时的著名人物如颜真卿、戴叙伦等对他的草书的赞颂。《自叙帖》是怀素流传下来篇幅最长的作品,也是他晚年草书的代表作。明文徵明题:“藏真书如散僧入圣,狂怪处无一点不合轨范。”明代安岐谓此帖:“墨气纸色精彩动人,其中纵横变化发于毫端,奥妙绝伦有不可形容之势。”《自叙帖》 曾经南唐内府、宋苏舜钦、邵叶、吕辩、明徐谦斋、吴宽、文徵明、项元汴、清徐玉峰、安岐、清内府等收藏。原迹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据曾行公题,旧有米元章、薛道祖及刘巨济诸名家题识,今佚。宋米芾《宝章待访录》、黄伯思《东观馀论》、清安岐《墨缘汇观》等著录。上海延光室、北京故宫博物院、文物出版社有影印本。>
唐  苏灵芝  《梦真容碑》
唐  苏灵芝  《悯忠寺碑》
唐  苏灵芝  《易州铁像颂》
唐  孙过庭  《北山移文》 
唐  孙过庭  《景福殿赋》
唐  孙过庭  《千字文》
唐  孙过庭  《书谱》 草书 纸本<《书谱》,墨迹本,孙过庭撰并书。书于垂拱三年(687),草书,纸本。纵27.2厘米,横898.24厘米。每纸16至18行不等,每行8至12字,共351行,3500余字。衍文70余字,“汉末伯英”下阙30字,“心不厌精”下阙30字。《书谱》在宋内府时尚有上、下二卷,下卷散失后,现传世只上卷。孙氏在数十年的书法实践中,认为汉唐以来论书者“多涉浮华,莫不外状其形,内迷其理。”因撰《书谱》一卷,于运笔评加阐述,故唐宋间亦称为《运笔论》。《书谱》真迹,流传有绪,原藏宋内府,钤有“宣和”、“政和”。宋徽宗题签。后归孙承泽,又归安岐,后归清内府,旧藏故宫博物院,现藏台湾,俗称真迹本《书谱》。有影印本出版。《书谱》是中国书学史上一篇划时代的书法论著,提出他著名的书法观:“古不乖时,今不同弊”,为书法美学理论奠定了基础。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是与他在书法理论上的成就相统一的。《书谱》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也相当高,孙过庭的书法上追“二王”, 笔笔规范,极具法度,有魏晋遗风,历代予以很高评价。宋米芾评道:“过庭草书《书谱》,甚有右军法。作字落脚差近前而直,此乃过庭法。凡世称右军书有此等字,皆孙笔也。凡唐草得二王法,无出其右。”(《书史》)清朱履贞:“惟孙虔礼草书《书谱》,全法右军,而三千七百馀言,一气贯注,笔致具存,实为草书至宝。”(《书学捷要》)王世贞云:“《书谱》浓润圆熟,几在山阴堂室。后复纵放,有渴猊游龙之势。”《书概》然因过于圆熟,也得到“闾阎之风,千纸一类,一字万同”的批评(《述书赋》)。 《书谱》墨迹为一卷,历代均有摹刻本,真迹现在台湾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所藏宋拓《书谱》是上卷残本,摹刻精良,且首行至第二行较墨迹多17字,可补墨迹之缺。原石早佚,该拓系海内孤本。拓本有张伯英、罗惇、林志均、马叙伦、齐燕铭等跋,钤“石门吴乃琛尽忱珍藏”、“陈叔通”等印。共14页,每页8行,行10至14字不等。每页尺寸纵31cm,横22.3cm。>
唐  唐人临王羲之《东方朔画赞》 小楷
唐  王知敬  《李靖碑》
唐  魏栖梧  《善才寺碑》
唐  武则天  《升仙太子碑》
唐  徐  浩  《不空和尚碑》楷书<《不空和尚碑》正书碑刻。全称《唐太兴善寺故大德大辩正广智三藏和尚碑铭并序》。唐严郢撰,徐浩书。唐建中二年建于长安。《 金石萃编 》载:碑高八尺三寸五分,广四尺一寸八分,字共二十四行,满行四十八字。徐写此碑时已七十九岁,结法老劲,圆熟端庄,少清逸之气。《唐书本传》云:“始浩父嶠之善书,以法授浩,益工。尝书四十二幅屏,八体皆备。世状其法曰:‘怒猊抉石,渴骥奔泉。”《星池编》云:“唐之工书者多, 求其三叶嗣名者,惟徐氏云。”包世臣《广艺舟双楫》谓:“会稽如战马,雄肆而解人意。。但对他的字表示不满的人也有不少。如《吕总续书评》云:“徐浩真行书固多精熟,无有意趣。”李煜也说:“徐浩得右军之肉而失于俗。”米芾甚至说:“《董孝子》、《不空》皆晚年恶札,全无研媚,此自有识者知之。”所传书迹,除《不空和尚碑》外,还有《嵩阳观记颂德感应颂》。《朱巨川告身》等。传世墨本以“闍”字未损者为明拓。碑文记述了佛教密宗的传承历史,以及荣任唐王朝玄宗、肃宗、代宗三朝国师不空和尚的业绩。对于研究佛教密宗传播,中日、中印文化交流史,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唐  徐  浩  《嵩阳观记》
唐  薛  稷  《涅槃经》
唐  薛  稷  《升仙太子碑题名》
唐  薛  稷  《信行禅师碑》 楷书<《信行禅师碑》,唐李贞撰文,薛稷书,正书,神龙二年(公元706年)八月立。原碑早佚。拓本罕睹,仅有清何绍基旧藏剪裱本,碑文字已不全,1800余字,后流入日本。 此碑书法瘦劲妍媚,下开宋徽宗“瘦金书”之先河。清吴荷屋云:“用笔之妙,虽青琐瑶台合意之作亦不过是过。”此碑明显的汲取理褚书的特色,有一种清健娟秀的风韵。尤其是竖法的微曲轻勾,纯然是褚书的面目,然于笔的起落间又流露出自己的风格,不失为唐楷佳品。张怀瓘云:“书学褚公,尤尚绮丽媚好,肤肉得师之半,可谓河南公之高足,甚为时所珍尚。”吕总说:“薛稷真、行书如风惊苑花,雪惹山柏。”董逌也说:“薛稷于书得欧、虞、褚、陆遗墨至备,故于法可据。然其师承血脉,则于褚为近。至于用笔纤瘦、结字疏通,又自别为一家。”薛稷书迹流传极少,《信行禅师碑》可以看出其书法的一般特点。>
唐  颜师古  《等慈寺碑》
唐  颜真卿  《八关斋会报德记》
唐  颜真卿  《蔡明远帖》行书 墨迹纸本<《蔡明远帖》(772年作),或称《与蔡明远书》等。行书十八行,一百零四字。曾归罗振玉,罗氏有影印本。和上“三稿”创作心境不一样,此是在较恬静的心境中,作一般内容的赠送文字。因此作品笔韵流荡之律动,气势转换之迅缓都与前“三稿”不同。此帖有一种疏淡的意境,脱俗的气韵。黄庭坚尤为敬服,曾云:“笔意纵横,无一点尘埃气,可使徐浩服膺,沈传师北面。”>
唐  颜真卿  《东方朔画赞碑》楷书 碑刻<颜真卿书,楷书,36行,30字,在山东陵县。碑额篆书“汉太中大夫东方先生画赞并序”。天宝十三年(754)十二月立于德州。晋夏侯湛撰文。碑阳赞12行,阴记17行,行楷30字。这是颜真卿四十五岁时写的,大楷字径约十厘米。平整峻峭,深厚雄健,气势磅礴。苏东坡曾学此碑,并题云:“鲁公平生写碑,唯《东方朔画赞》为清雄,字间栉比而不失清远。其后见逸少本,乃知鲁公字字临此本,虽大小相悬而气韵良是。”(《东坡题跋》卷四)。明人有云:“书法峭拔奋张,固是鲁公得意笔也。”宝晋斋本《东方画赞》,传为王羲之小楷。鲁公变小字为大字,易清朗俊秀为刚劲雄强,应说是师古而不泥古。假如说比此碑早二年的《多宝塔感应碑》还比较清秀,与后来的颜书面貌有所不同的话,那末,此碑已初具后来颜书的规模。此碑在研究颜书的发展上有重要意义。原石多经剜刻,面目全非。传世有宋拓佳本。>
唐  颜真卿  《多宝塔感应碑》楷书 碑刻<《多宝塔碑》,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文》,唐天宝十一年(752)立。原在唐长安安定坊千福寺,宋代移西安碑林,现藏于西安碑林。 楷书,高285厘米,宽 102厘米,文34行,行66字。岑勋撰文,徐浩隶书题额,颜真卿书碑,史华刊石。北宋拓本,31行“归我帝力”之“力”字尚未损,全碑字口方棱,字画之间牵丝甚清晰。南宋拓本,15行“凿井见泥”之“凿”字未损,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北宋拓本 。文物出版社影印之宋拓《唐颜真卿书多宝塔碑》、《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历代金石拓本菁华》收有明中期整拓、《西安碑林名碑》辑有馆藏明末清初拓。>
唐  颜真卿  《夫子庙堂碑》楷书<《夫子庙堂碑》(752年作),此碑原在陕西扶风。运笔力足锋中,如锥画沙,空间的分割极其均衡,结体方正严密,始终一贯,无一懈笔。且健之以骨而不剩骨,腴之以肉而不剩肉,既吐露风神,又姿媚映人,是年少鲜华时之书。当然也呈现出嫩稚、窘拘的另一面。>
唐  颜真卿  《郭家庙碑》楷书<《郭家庙碑》(764年作),藏西安碑林。郭子仪为其父建家庙,由真卿撰文书碑。至此颜书面目已成熟。《多宝塔碑》肉胜于骨,而此碑用笔圆而劲,丰腴恬适,气骨风流,锋芒转换间神明焕发,且具清灵古拙韵趣。>
唐  颜真卿  《干禄字书》楷书<《干禄字书》。欧阳修有评:“鲁公喜书大字,惟干禄字书法最为小字,而其体法持重舒和而不局蹙,《麻姑仙坛记》则道峻紧结,大为精悍,把玩久之,笔画巨细皆有法,愈看愈佳,然后知非鲁公不能书也。”(《集古录》)>
唐  颜真卿  《湖州帖》 草书 8行48字
唐  颜真卿  《祭伯父文稿》 行书<《祭伯父文稿》(758年作),或称《祭伯父豪州刺史文》、《告伯父文稿》。现有刻本,最早的为《甲秀堂帖》。乾元元年颜真卿被御史唐旻诬劾,贬饶州刺史(治所在今江西波阳),遂祭其伯父颜元孙及一门去世者。此即为祭文稿本,或行或草,刚劲圆熟,与前之《祭侄文稿》及后之《争座位帖》为颜氏著名“三稿”。此稿在用笔上中锋运转,以沉着凛然为崇尚,不取侧锋之妍,故溢盈篆箱气息。且一任纵笔,无意于工拙,不计其布置。然每字活泼圆动,行气贯串,全篇风神洒脱。王世贞曾以此帖与《祭侄季明文稿》比较,云:“此帖与祭季明侄稿法同而顿挫郁勃似少逊之,然风神奕奕,则祭季明侄稿似不及也。”看来“三稿”为同一类型风格,而因内容与撰写时的心境不同,又各有特色。>
唐  颜真卿  《祭侄文稿》行书 墨迹麻纸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颜真卿行草墨迹,原迹藏台湾故宫博物院。《祭侄稿》全称《祭母侄季明文稿》,书于唐乾元元年(公元七百五十八年)。麻纸本,行书 纵28.2厘米 横75.5厘米,二十三行,每行十一二字不等,共二百三十四字。铃有“赵氏子昴氏”、“大雅”、“鲜于”、“枢”、“鲜于枢伯几父”、“鲜于”等印。曾经宋宣和内府、元张晏、鲜于枢、明吴廷、清徐乾学、王鸿绪、清内府等收藏,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祭侄稿》是颜真卿为祭奠就义于安史之乱的侄子颜季明所作。 唐天宝十四年(775),安禄山谋反,平原太守颜真卿联络其从兄常山太守颜杲卿起兵讨伐叛军。次年正月,叛军史思明部攻陷常山,颜杲卿及其少子季明被捕,并先后遇害,颜氏一门被害30余口。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七五八年),颜真卿命人到河北寻访季明的首骨携归,挥泪写下这篇留芳千古的祭文。元鲜于枢跋语谓:“《祭侄季明文稿》,天下行书第二、” 元陈深日:“《祭侄季明文稿》,纵笔浩放,一泻千里;时出遒劲, 杂以流丽: 或若篆籀, 或若镌刻, 其妙解处,殆若天造 岂非当时注思为文,而于字画无意于工, 而反极工耶?”《祭侄稿》作为颜书著名的“三稿(另二稿《争坐位稿》,《告伯父文稿》)之一,曾收入宋、明、清诸代从刻本中,历代效仿者不绝,褒赞不断。>
唐  颜真卿  《江外帖》
唐  颜真卿  《金天王庙题名》楷书<《金天王庙题名》(758年作),此为颜真卿自蒲州刺史贬为饶州刺史时游华岳庙之题名,楷书。字迹奇伟遒劲,运笔圆而劲,由方趋圆,硬弩欲张,雄姿挺立,昂然有不可犯之色。>
唐  颜真卿  《李玄靖碑》楷书<全称为《有唐茅山玄靖先生广陵李君碑铭并序》。碑原立在江苏句容县茅山玉晨观。据《金石萃编》载:“碑已断裂,约高一丈余,广三尺二寸五分,厚一尺四分。四面刻,前后各十九行,两侧各四行,行皆三十九字,正书。”古代刻碑的通例是先用朱笔把碑文写在右面上,称为“书丹”或“用丹”,然后刻工依字迹刊刻,一般碑额为标题,碑阳(正面)为正文,碑阴(背面)碑侧(左右)为题名。可能是碑文太长,也可能是表示碑主的事迹多得说不完而有意刻满碑的四面,因而称为四面碑。据说早在乾元二年(759)颜真卿任升州刺史时,就曾派人送信到茅山,表白“慕道玄微”之心。李含光授意韦景昭炼师作答。尽管颜真卿本有宅心山林之心,终因“事乖夙愿,徘徊郡邑,空怀尊道心”。后赴任湖州刺史时,途经茅山,得知含光早已羽化,感慨万千,写下了《有唐茅山玄靖先生广陵李君碑铭并序》。此碑立于大历十二年(777),于南宋绍兴七年(1137)断裂,明代嘉靖三年(1524)遭火石碎。清代方若在《校碑随笔》中说:“该碑存石十四块,合全、半字计四百六十一字。”又说“乾隆壬子汪稼门志伊菟访仅廿三石,然尚存全、半字共一千四十余字。全碑凡一千六百余字,则阙者已五百六十余字,若明末或国初拓尚较汪拓多二百许字。自句容经兵燹,后石又散失。同治丙寅遵义赵氏访得十五石,共百九十七字,旋失三小石,计十五字,迨壬申扬州张氏更访得二石移至学宫,共二百七十九字。……今茅山所有碑乃是覆刻,笔画细瘦全乏鲁公雄健之气,且字之讹七十余处。”清代临川李宗瀚旧藏南宋断后初拓本,文字稍有残缺,以火后本补足。《李玄靖碑》雄浑壮美,高古苍劲,气势追人,具有篆隶笔意。用笔平正遒婉,圆健浑厚,笔画疏密得当,规整稳定。笔力深沉含蓄,结字开张舒展。正如梁谳《承晋斋积闻录》说的那样:“颜鲁公茅山《李玄靖碑》,古雅清圆,带有篆意,与《元次山碑》相似,乍看去极散极拙,多不匀称,而其实古意可掬,非《画像赞》、《中兴颂》所可及。”也许“鲁公字到《李玄静碑》已古”(梁谳《承晋斋积闻录》),不是初学者能够学得到家的,因而没有《多宝塔碑》、《颜勤礼碑》那样出名。>
唐  颜真卿  《刘中使帖》行书 墨迹纸本<颜真卿行草书墨迹,纵28.5厘米,横43.1厘米,8行,行41字。藏台湾故宫博物院。此帖又名《瀛州帖》,是著名的颜书墨迹之一。从帖的内容看,讲的是讨伐安禄山叛乱取得了胜利,颜真卿闻讯感到十分欣慰。据考,这段史事约发生在大历十年(775)或十一年(776),当时颜真卿是六十七或六十八岁。颜真卿曾是坚决反对安禄山叛乱、维护国家统一的盟主,后因反对权相元载弄权蔽主而遭排挤,大历元年(766)被贬至湖北、浙江、江西等地作地方官。尽管有这样的遭遇,从此帖看,这位“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老臣,仍时刻系心于唐王朝的安危。此篇笔画纵横奔放,苍劲矫健、用笔飞动圆活,富于虚实变化。元鲜于枢称此帖与《祭侄文稿》都是“英风烈气,见于笔端”。>
唐  颜真卿  《麻姑山仙坛记》楷书 碑刻<全称《有唐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颜真卿撰文并书。唐大历六年(公元771)四月立。碑旧在江西临川,明季毁于火。楷书,据传世剪裱本计共901字。此碑楷书,庄严雄秀,历来为人所重,是颜体代表作之一,为颜真卿六十多岁时的作品。此时颜真卿楷书风格已基本完善,不但结体紧结,开张一任自然,而且在笔画上也从光亮规整向“屋漏痕”的意趣迈进了。欧阳修《集古录》中说:“此碑遒峻紧结,尤为精悍,笔画巨细皆有法。”据今人张彦生《善本碑帖录》称:所使拓本为横刻帖本,传宋时有原墨迹木刻 本。碑刻原在江西建昌府南城县西南二十二里山顶。今已无原碑拓传世。传此帖本 有大、中、小三种,因原石均佚,故难寻佳本。据载,宋刻帖本就有张之洞、何子 贞、端方、罗振玉藏本和戴熙、赵子谦跋本等数种,可见此刻帖传世情况的复杂。 今人马子云《碑帖鉴定》称:闻何绍基(子贞)藏宋拓本,后为颜韵伯藏,现不知为 何人所藏。又称原石为雷火所破,元建昌知府梁伯达重建。然元刻本今也罕见。以 后又有唐晏云本,忠义堂何氏本、黄氏本,惟唐氏刻本最善,何氏本最劣。《校碑 随笔》云:上海原石石印本,即罗振玉所藏,有张廷济跋,现也不知存于何处。 大字本,拓本。字径约5厘米,现存两种善本:其一为明藩益王朱祜滨重刻本, 书法端严整肃(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其二为清戴熙跋本的影印本(藏上海博物馆), 点画清晰,极少漫漶。>
唐  颜真卿  《宋璟碑》楷书 碑刻<《宋璟碑》,公元773年作,碑原在河北沙河县,明中叶复出土。学者认为从《瘗鹤铭》出入笔法笔意,纡徐蕴藉,传达出古朴高浑之风流,雍容秀拔之气骨。黄庭坚说:“奇伟秀拔,奄有魏晋隋唐以来风流气骨。”>
唐  颜真卿  《送刘太冲序》行书 墨迹纸本24行103字
唐  颜真卿  《送裴将军诗》 刻帖<《裴将军诗》或称《送裴将军诗》,刻入《忠义堂法帖》,传为真卿书,也有人认为系伪托。全卷二十七行,九十三字,具有剑拔弩张之势,雄姿英发之概;神龙变化,气势磅礴。且融合各体,顾盼生姿,其间正书则如泰山之镇,巍然屹立;行草则龙虎振威,不可逼视。此如一首狂飚曲,对裴将军的豪放生命情调进行颂赞。>
唐  颜真卿  《鲜于氏离堆记》楷书 <《鲜于氏离堆记》(762年)。楷书,字大三寸,为颜真卿53岁所作,正值其书法艺术中期,书风渐熟。其用笔雄逸,字画刚健,结体宽博挺然,形势精绝,斩金截铁。且是摩崖大字,丰硕伟岸,气势磅礴,震撼人心,为颜书大字的杰出代表。可惜只残存47个整字和7个残字。>
唐  颜真卿  《颜勤礼碑》楷书 碑刻<颜真卿书,楷书,唐大历十四年(779)刻,19~20行,行381字,藏西安碑林。此碑久埋地下,1922年十月在长安旧藩廨库基中出土。为颜真卿六十岁时所作,书法刚健、整肃、雄厚,标志着颜真卿的书法艺术已进入了完全成熟的后期。此后的作品有六十三岁写的《麻姑仙坛记》(大字)、《大唐中兴颂》,六十四岁写的《宋璟增碑》与《八关斋报德记》,六十八岁写的《李玄静先生碑》,七十二岁写的《郭家庙碑》,《颜家庙碑》等等,可以看出“颜体”日臻完美的发展过程。此碑由于出土很晚,字口如新,较好的保存了颜书的原来面貌。故出土后受到世人的重视,成为学习颜体的最好范本之一。>
唐  颜真卿  《颜氏家庙碑》楷书 碑刻<全称《唐故通议大夫行薛王右柱国赠秘书少监国子祭酒太子少保颜君庙碑铭并序》,楷书,颜真卿撰文并书。唐建中元年(公元780)七月立,碑存西安碑林。 碑四面环刻,碑阳24行,行47字。碑阴同两侧各6行,行52字 。额篆书“颜氏家庙之碑”六字,为李阳冰书。是颜真卿为其父颜惟贞所立,记载家族世系情况。此碑是颜氏七十二岁时作,笔力雄健、结体庄密。隋代与初唐的楷书,多以运指为长、结字左紧右舒,呈欹侧之势。颜书则加强了腕力的作用,巧妙运用藏锋和中锋,形成力透纸背的效果。又横轻竖重,似有立体感觉。颜真卿正书,横画端平,左右竖笔略呈向内的弧形,这不仅造成庄重感,而且使整个结构圆紧浑厚,富有强大的内在力量。这一切都是突破旧格局的创新。《颜家庙碑》是“颜体”的典型之作,也是他传世碑刻中最后的巨作。此碑宋代拓本第三行“祠堂之颂”的“祠”字中,“司”勾笔完好,明拓已剜粗。>
唐  颜真卿  《元吉墓碑》 楷书<《元结碑》(772年作0)碑在河南鲁县。颜真卿为唐文学家元结书碑。颜在风格处理上以“渟涵深厚,见其业履之纯”。朱长文尤赞其纵横有象,低昂有态,自王羲之、王献之以来,未有如鲁公者。此书当从深情厚意中孕育而出。>
唐  颜真卿  《臧怀恪碑》楷书<《臧怀恪碑》(763年作),藏西安碑林。颜真卿撰并书,正书。骨骼略瘦于《家庙》等碑,结体较疏缓,风神开张雄强。或认为柳公权学颜由此入手。>
唐  颜真卿  《争座位帖》行书 刻帖<《争座位帖》亦称《论座帖》,《与郭仆射书》,为颜真卿行草书精品,唐广德二年(公元764)颜真卿写给仆射郭英又的书信手稿。行草书,传有七纸,约64行古时。“乡里上齿,宗庙上爵,朝廷上位,皆有等”。然而郭英又为了献媚宦官鱼朝恩,在菩提寺行及兴道之会,两次把鱼朝恩排于尚书之前,抬高宦官的座次。为此颜真卿引历代及唐代成规抗争之,写下此长信。此稿系颜真卿因不满权奸的骄横跋扈而奋笔直书的作品,故通篇刚烈之气跃然纸上。许多字与行还写得豪宕尽兴,姿态飞动,虎虎有生气。似乎也显示了他刚强耿直而朴实敦厚的性格。宋代米芾在《书史》中说:“此帖在颜最为杰思,想其忠义愤发,顿挫郁屈,意不在字,天真罄露在于此书。”此帖本是一篇草稿,作者凝思于词句间,本不着意于笔墨,却写得满纸郁勃之气横溢,成为书法史上的名作,入行草最佳范本之列,后世以此帖与《兰亭序》合称“双壁”。苏轼曾于安氏处见真迹赞曰:“此比公他书犹为奇特,信手自书,动有姿态。”《争座位帖》原迹已佚,刻石存西安碑林。 北宋长安安师文以真迹模勒刻石,石现在陕西西安碑林。因摹刻精妙且真迹失传,好事者皆以该本为据辗转翻刻,故传世诸本以其最为所重。今北宋拓本已不传,南宋拓本亦稀如星凤。此本43行“出入王命” 之“出”字完好无损,当为南宋所拓。末有清何绍基手书小字长篇诗跋。>
唐  颜真卿  《朱巨川告》
唐  颜真卿  《自书告身》楷书墨迹<《自书告身》楷书墨迹,传为颜真卿自书,是颜真卿晚年的名作。共386字。有人疑为伪托。今藏日本中村不折氏书道博物馆。其书法苍劲谨严,沉稳厚重,字里行间可体会出颜书行笔的气韵和结体的微妙变化,。詹景风称此书:“书法高古苍劲,一笔有千钧之力,而体合天成。其使转真如北人用马,南人用舟,虽一笔之内,时富三转。”董其昌谓:“此卷之奇古豪放者绝少。”《自书告身》为内府旧藏之物,前有纯庙前有御书十余行,隔水绫上复嵌御书数小行,后有米友仁、蔡襄、董其昌三跋,又朱朗白一跋,颜书墨彩已脱。后为清宫石渠宝笈之物,因何出宫有二说。《中国书法全集》颜真卿卷内称"清梁清标、安歧以及清内府收藏,后赐与恭亲王奕",为清宫赏赐奕之物。此说当因内有"恭亲王章"、"正谊书屋珍藏图书"等印为据。而从《翁同龢鉴藏大系略稿》知,此件为1861年英法联军攻入圆明园之后散出宫外的。>
唐  颜真卿  《中兴颂》楷书<全称《大唐中兴颂》,元结撰文,颜真卿书于摩崖,时年六十三岁,楷书,现在湖南祁阳县浯溪。元结是唐代著名文学家,罢官后居于浯溪,溪边山岩峰峦叠障,石壁嶙峋,《中兴颂》就刻在其中最大的一块石壁上。此文记平安禄山之乱,颂唐中兴之事。此刻石书风磊落奇伟,石质坚硬,经千年尚保存完整。《集古录》称赞此摩崖刻石“书字尤奇伟而文辞古雅”。《广川书跋》评为:“太师以书名,中兴颂尤瑰玮,故世贵之”。
唐  殷令名  《裴镜民碑》
唐  殷玄祚  《契苾明碑》
唐  殷仲容  《褚亮碑》
唐  殷仲容  《马周碑》
唐  虞世南  《孔子庙堂碑》楷书<虞世南,(558-638),字伯施。越州余姚人,官至秘书监,封永县公。人称“虞永兴”。唐太宗称他有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书承智永传授,得二王法,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唐初四大家。《宣和书谱》:“虞则内含刚柔,欧则外露筋骨,君子藏器,以虞为优。”传世书作有《孔子庙宗碑》、《汝南公主墓志铭》等。张怀瑾评其书法:“得大令之宏规,含五方之正色,姿荣秀出,智勇在焉,秀岭危峰,处处间起,行草三际,尤所偏工,及其暮齿,加以遒逸,臭味羊、薄,不亦宜手。”>
唐  虞世南  《摹兰亭序》行书<传为虞世南墨迹。>
唐  虞世南  《破邪论序》小楷<虞世南小楷书,日本三井高坚收藏,全文收入《虞秘监集》及历代书法论著中,传世刻本有款署“太子中书舍人虞世南撰并书”“太子中书舍人吴郡虞世南撰并书”二种。但此帖有人疑为伪迹,如清代学者姚鼎认为虞世南父名荔,而文中有“饵松茶干溪漳,披薜荔于山阿”之句,未将其中“荔”字缺笔避讳。然此小楷之清逸,明王世贞《弇州山人续稿》中曾这样论述,“世南书迹本自稀,而楷法尤不易得,不者唯《破邪论序》,稍大者《孔子庙堂碑》而已,《破邪》积能之极,几夺天巧,所以不入二王室,犹似不能忘情于蹊迳耳。”此帖历来转辗翻刻者不少,如《玉烟堂帖》、《停云帖》、《清鉴堂》等诸法帖,尤以《越州石氏本》为最佳。>
唐  虞世南  《汝南公主墓志》行草书墨迹纸本 上海博物馆藏<虞世南书,贞观十年(636)十一月作,行草书,墨迹。18行,行12-15字不等。汝南公主是唐太宗之女,早逝。虞世南为其撰写墓志。此是草稿,萧散虚和,遒媚不凡。每个人的执笔、下笔方式都有一定的习惯性,这是在长期、反复的操练中适应而成的。因而同一人写出的楷书与行书,尽管字体形态、间架结构有所不同,但在笔法、风格上总有一线贯通之处,在面貌上有着共同点。如欧书外露筋骨,虞书则内含刚柔,这不仅见于二人楷书,而且见于行书。故言“永兴真行如秀岭危峰,处处间起”,是贴切的比喻。王世贞云:“昔人于永兴、率更书,俱登品神妙间,而往往左袒永兴。余初不伏之:以余之肉,似未胜欧骨,盖谓正书也;晚得永兴《汝南公主墓志》草一阅,见其萧散虚和,风流姿态,种种有笔外意。”此墓志书法圆活,不及正书沉厚,故后世有人疑为米芾书。>
唐  虞世南  《汝南公主墓志草稿》
唐  张  旭  《肚痛帖》 草书<单刻帖。无款。此帖用笔顿挫使转,刚柔相济,千变万化,神彩飘逸。全帖仅6行30字,写来洋洋洒洒一气贯之,气韵生成。 明王世贞跋云:“张长史《肚痛帖》及《千字文》数行,出鬼入神,倘恍不可测。”释文:忽肚痛不可堪/不知是冷热所/致欲服大黄汤/冷热俱有益。>
唐  张  旭  《古诗四帖》 狂草法帖 墨迹纸本 辽宁省博物馆藏*<张旭《古诗四帖》墨迹本,五色笺,狂草书。纵28.8厘米,横192.3厘米。凡40,188字。无款,前两首是庾信的《步虚词》,后两首是南朝谢灵运的《王子晋赞》和《四五少年赞》。 明董其昌定为张旭书,后人多沿此说,但也颇有争议。董其昌依据是曾见过张旭所书《烟条诗》、《宛陵诗》,他说与《古诗四帖》的笔法相同,这二诗现在已经见不到了,连刻石拓本也无流传。>
唐  张  旭  《郎官石柱记》 楷书<亦称《郎官厅壁记》,唐陈九言撰文,张旭书。唐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立,在陕西西安。《郎官石拄记》书,原石久佚,传世仅王世贞旧藏“宋拓孤本”,弥足珍贵。《古今法书苑》谓:“张颠草书见于世者,其纵放奇怪近世未有,而此序独楷书,精劲严重,出于自然。书一艺耳,至于极者乃能如此。其楷字概罕见于世则此序尤为可贵也。”明赵涵《石墨镌华》谓此记“笔法出欧阳率更,兼永兴,河南,虽骨力不递,而法度森严。”有赞云:“长史草书,颓然天放;略有点画处而意态自足,号称神逸”,“长史真书《郎官石柱记》作字简远,如晋宋间人。”此石宋时已有刻本。明董其昌曾刻入《戏鸿堂帖》。>
唐  张  旭  《十五日帖》
唐  张  旭  《严仁墓志》 楷书<是张氏存世极少的楷书作品之一。>
唐  张  旭  《草书心经》 草书<张旭的《草书心经》最早见于《碑刻拔萃》,其《唐草心经》碑目下写明张旭,此前碑林中有明成化年间知府孙仁从百塔寺移来的《草书心经》,《关中金石文字存逸考》对这两种草书“心经”都录,其“心经、肚痛帖、千文断碑”条下注“均张旭草书,无年月”,并称“右三石均在西安碑林”。张旭的《草书心经》最晚见于民国三年(1914年)《碑林碑目表》,但此后便下落不明了。
唐  张  旭  《终年帖》
唐  张从申  《修吴季子庙碑》
唐  赵  模  《高士廉碑》
唐  殷令名  《裴镜民碑》
唐  殷玄祚  《契苾明碑》
唐  殷仲容  《褚亮碑》
唐  殷仲容  《马周碑》
唐  虞世南  《孔子庙堂碑》楷书<虞世南,(558-638),字伯施。越州余姚人,官至秘书监,封永县公。人称“虞永兴”。唐太宗称他有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书承智永传授,得二王法,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唐初四大家。《宣和书谱》:“虞则内含刚柔,欧则外露筋骨,君子藏器,以虞为优。”传世书作有《孔子庙宗碑》、《汝南公主墓志铭》等。张怀瑾评其书法:“得大令之宏规,含五方之正色,姿荣秀出,智勇在焉,秀岭危峰,处处间起,行草三际,尤所偏工,及其暮齿,加以遒逸,臭味羊、薄,不亦宜手。”>
唐  虞世南  《摹兰亭序》行书<传为虞世南墨迹。>
唐  虞世南  《破邪论序》小楷<虞世南小楷书,日本三井高坚收藏,全文收入《虞秘监集》及历代书法论著中,传世刻本有款署“太子中书舍人虞世南撰并书”“太子中书舍人吴郡虞世南撰并书”二种。但此帖有人疑为伪迹,如清代学者姚鼎认为虞世南父名荔,而文中有“饵松茶干溪漳,披薜荔于山阿”之句,未将其中“荔”字缺笔避讳。然此小楷之清逸,明王世贞《弇州山人续稿》中曾这样论述,“世南书迹本自稀,而楷法尤不易得,不者唯《破邪论序》,稍大者《孔子庙堂碑》而已,《破邪》积能之极,几夺天巧,所以不入二王室,犹似不能忘情于蹊迳耳。”此帖历来转辗翻刻者不少,如《玉烟堂帖》、《停云帖》、《清鉴堂》等诸法帖,尤以《越州石氏本》为最佳。>
唐  虞世南  《汝南公主墓志》行草书墨迹纸本 上海博物馆藏<虞世南书,贞观十年(636)十一月作,行草书,墨迹。18行,行12-15字不等。汝南公主是唐太宗之女,早逝。虞世南为其撰写墓志。此是草稿,萧散虚和,遒媚不凡。每个人的执笔、下笔方式都有一定的习惯性,这是在长期、反复的操练中适应而成的。因而同一人写出的楷书与行书,尽管字体形态、间架结构有所不同,但在笔法、风格上总有一线贯通之处,在面貌上有着共同点。如欧书外露筋骨,虞书则内含刚柔,这不仅见于二人楷书,而且见于行书。故言“永兴真行如秀岭危峰,处处间起”,是贴切的比喻。王世贞云:“昔人于永兴、率更书,俱登品神妙间,而往往左袒永兴。余初不伏之:以余之肉,似未胜欧骨,盖谓正书也;晚得永兴《汝南公主墓志》草一阅,见其萧散虚和,风流姿态,种种有笔外意。”此墓志书法圆活,不及正书沉厚,故后世有人疑为米芾书。>
唐  虞世南  《汝南公主墓志草稿》
唐  张  旭  《肚痛帖》 草书<单刻帖。无款。此帖用笔顿挫使转,刚柔相济,千变万化,神彩飘逸。全帖仅6行30字,写来洋洋洒洒一气贯之,气韵生成。 明王世贞跋云:“张长史《肚痛帖》及《千字文》数行,出鬼入神,倘恍不可测。”释文:忽肚痛不可堪/不知是冷热所/致欲服大黄汤/冷热俱有益。>
唐  张  旭  《古诗四帖》 狂草法帖 墨迹纸本 辽宁省博物馆藏*<张旭《古诗四帖》墨迹本,五色笺,狂草书。纵28.8厘米,横192.3厘米。凡40,188字。无款,前两首是庾信的《步虚词》,后两首是南朝谢灵运的《王子晋赞》和《四五少年赞》。 明董其昌定为张旭书,后人多沿此说,但也颇有争议。董其昌依据是曾见过张旭所书《烟条诗》、《宛陵诗》,他说与《古诗四帖》的笔法相同,这二诗现在已经见不到了,连刻石拓本也无流传。>
唐  张  旭  《郎官石柱记》 楷书<亦称《郎官厅壁记》,唐陈九言撰文,张旭书。唐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立,在陕西西安。《郎官石拄记》书,原石久佚,传世仅王世贞旧藏“宋拓孤本”,弥足珍贵。《古今法书苑》谓:“张颠草书见于世者,其纵放奇怪近世未有,而此序独楷书,精劲严重,出于自然。书一艺耳,至于极者乃能如此。其楷字概罕见于世则此序尤为可贵也。”明赵涵《石墨镌华》谓此记“笔法出欧阳率更,兼永兴,河南,虽骨力不递,而法度森严。”有赞云:“长史草书,颓然天放;略有点画处而意态自足,号称神逸”,“长史真书《郎官石柱记》作字简远,如晋宋间人。”此石宋时已有刻本。明董其昌曾刻入《戏鸿堂帖》。>
唐  张  旭  《十五日帖》
唐  张  旭  《严仁墓志》 楷书<是张氏存世极少的楷书作品之一。>
唐  张  旭  《草书心经》 草书<张旭的《草书心经》最早见于《碑刻拔萃》,其《唐草心经》碑目下写明张旭,此前碑林中有明成化年间知府孙仁从百塔寺移来的《草书心经》,《关中金石文字存逸考》对这两种草书“心经”都录,其“心经、肚痛帖、千文断碑”条下注“均张旭草书,无年月”,并称“右三石均在西安碑林”。张旭的《草书心经》最晚见于民国三年(1914年)《碑林碑目表》,但此后便下落不明了。>
唐  张  旭  《终年帖》
唐  张从申  《修吴季子庙碑》
唐  赵  模  《高士廉碑》
 
五代  《墨迹妙法莲华经卷》楷书经卷<妙法莲华经卷,据考应是书于五代时期,其书法有很强烈的艺术效果,端严秀整,风格与唐《灵飞经》十分近似,是研究民间书法的宝贵资料。>
五代  徐  铉  《篆书千字文残卷》篆书摹本<徐铉《篆书千字文残卷》,黑龙江省博物馆藏,系宋摹本。>
五代  杨凝式  《步虚词》刻本
五代  杨凝式  《韭花帖》行书纸本信札<《韭花帖》杨凝式书,行书,墨迹麻纸本,高26厘米,宽28厘米, 共7行,63字。《韭花帖》是一封信札,内容是叙述午睡醒来,腹中甚饥之时,恰逢有人馈赠韭花,非常可口,遂执笔以表示谢意。董其昌曾说:“少师韭花帖,略带行体,萧散有致,比少师他书欹侧取态者有殊,然欹侧取态,故是少师佳处。”此帖的字体介于行书和楷书之间,布白舒朗,清秀洒脱,深得王羲之《兰亭序》的笔意。《韭花帖》,被称天下第五行书。尽管《韭花帖》无论在用笔还是在章法上都与《兰亭序》迥然有别,但其神韵却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黄庭坚赋诗盛赞其说:“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阑。”清曾协均《题韭花帖》:“《韭花帖》乃宣和秘殿物,观此真迹,始知纵逸雄强之妙,晋人矩度犹存,山谷比之“散僧入圣”,非虚议也。”目前所知《韭花帖》有三本:一为清内府藏本,今藏无锡博物馆,曾刻入《三希堂法帖》中;一本为裴伯谦藏本,见于《支那墨迹大成》,今已佚;一本为罗振玉藏本。据考证,三本中只有罗振玉藏本为真迹。此帖历来作为帝王御览之宝深藏宫中,曾经入宋徽宗宣和内府,和南宋绍兴内府。元代此本为张宴所藏,有张宴跋,明时归项元汴、吴桢所递藏。乾隆时鉴书博士冒灭门之罪,以摹本偷换,摹本留在宫中,即为清内府藏本;真迹后来流入民间,清末为罗振玉购得收藏,今不知所在。>
五代  杨凝式  《卢鸿草堂十志图跋》
五代  杨凝式  《神仙起居法帖》草书纸本<《神仙起居法帖》,五代杨凝式书。纸本,草书。纵27cm,横21.2cm。草书8行,共85字。卷前签题“杨凝式书神仙起居法墨迹”,帖后有无款行书释文,文徵明定为宋高宗赵构所书,并有宋米友仁,元商挺,清张孝思题记及无名氏行书释文5行。钤有宋“绍兴”、“永兴军节度使之印”、“赵孟俯”、“士奇之印 ”、“项墨鉴赏章”、“陈淳私印”、 “陈定平生真赏”、以及“石渠宝笈”、清内府等鑑藏印。此帖内容为道家健身的按摩的方法,文体近似口诀。全文为“行住坐卧处,手摩胁与肚,心腹痛快时,两手肠下踞,踞之澈膀腰,背拳摩肾部,才觉力倦来,即使家人助,行之不压频,画夜无穷数,渐入神仙路。乾祜元年冬残腊暮,华阳焦上人尊师处传。杨凝式”。《神仙起居法》是一件流传有绪的杨凝式的墨迹珍品。 此卷最早为宋高宗内府之物,后入贾似道、赵孟俯手中,至明代曾经“江阴葛惟善收藏”(都穆《寓意编》),《清河书画舫》又称“郡人王氏所藏”,明代为张徵、葛惟善、项元汴所有,至清代乾隆时进入内府,现藏故宫博物院。《神仙起居法》今日所见有两种:一为清乾隆内府藏本,现藏故宫博物院,明代文徵明曾刻入《停云馆帖》中;一为日本书道博物馆藏本。两本相比较,后者笔法薄弱,结构不稳,显系临摹本。>
五代  杨凝式  《夏热帖》草书纸本<《夏热帖》杨凝式书。纸本草书,纵23.8厘米,横33厘米,书八行,每行六字不等。卷后有宋王钦若,元鲜于枢、赵孟頫,清张照等四家题跋。曾经明内府、项元汴,清内府收藏。《石渠宝笈初编》、《式古堂书画汇考》、《珊瑚网书跋》等书著录。现藏故宫博物院。此帖为信札,笔势飞动,浑然一体,凝重之中有潇洒气象,雄健纵逸,锋芒灼耀,极富大气。米芾赞:“杨凝式如横风斜雨,落纸云烟,淋漓快目。”
宋  《拓怀仁集王书圣教序》  行书
宋  《拓智永真草千字文》  楷草
宋  白玉蟾  《四言诗帖》草书<《四言诗帖》是白玉蟾的草书,墨迹,纸本,纵二四•五厘米,横五二•五厘米,全诗凡十一行,共五十字,款署“玉蟾”。释文:天朗气清,三光洞明。金房曲室,五芝宝生。天云紫盖,来映我形。玉童侍女,为求天灵。九帝高气,三光洞□,得尔飞盖,升入紫庭。玉蟾。>
宋  白玉蟾  《仙庐峰六咏卷》行书<《仙庐峰六咏卷》,白玉蟾书,行书,上海博物馆藏。此卷书法秀逸清朗,别具一格,内容是咏景诗六首。>
宋  白玉蟾  《足轩铭卷》草书<《足轩铭卷》, 纸本,手卷,纵32.5cm,横81.5cm,草书,22行,195字。本幅钤项元汴、耿嘉祚、安岐、乾隆内府、永瑆、奕绘、吴湖帆等诸鉴藏印。卷后元虞集,明项元汴,清永星、守虚子、绵亿、崇恩,近代吴湖帆、潘静淑题跋。署年款“宝庆丙戌”,为宝庆二年(1226年),白玉蟾时年33岁。此件书法笔势清劲爽健,用意超凡脱俗,有晋人风度,为名家精品,世所罕见。清顾复《平生壮观》、安岐《墨缘汇观》等书著录。 释文:寄题足轩。奉似吾友周长高士,紫清白玉蟾。一丘一壑志愿足,始缝掖时文史足。不肯桒行礼自足,指此鉴心信知足。老氏宁馨一夔足,静观平生万事足,何必封侯万然后足。有人冷笑招不足,护元气如护手足。拟待登天欠两足,使子果然功行足。为须司命来是足,莫学射王无厌足。羞使瞿昙福慧足,极国阎王伊多足。仙人自合断鳌足,更施所养补未足。如彼江上一犁足,亦如人国兵食足。所谓平生万事足,宝庆丙戌万事足。乃见止□此神足,道无死生无不足,是以此轩名曰足。>
宋  蔡  卞  《雪意帖》
宋  蔡  京  《跋宋徽宗雪江归棹图》
宋  蔡  京  《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宋  蔡  京  《墙字帖》
宋  蔡  京  《听琴图题诗》行书<蔡京《听琴图题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听琴图》是宋徽宗赵佶人物画的代表作。左上有瘦金书“听琴图”三字,左下另书“天下一人”押。蔡京深得徽宗宠信,所以在他的绘画作品上多有蔡京的题记,题诗。画面上方,蔡京题七言绝句一首,形容画中情景,颂扬琴声的清越宛妙,书法欹侧姿媚,工力深厚,字势豪健,痛快沉着。>
宋  蔡  京  《与宫使书帖》
宋  蔡  京  《与节夫书帖》全称《致节夫亲契尺牍》行书
宋  蔡  襄  (1012-1067)仙游人,字君谟,号莆阳居士。先世居仙游,后迁至莆田城南门外。天圣八年(1030)进士,官至端明殿学士。曾任谏官一年多,直声震于天下。尝知福州、泉州,有惠政。卒谥忠惠。工书,学虞世南、颜真卿,并取法晋人。正楷端重沉着,行书温淳婉媚,草书参用飞白法,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大家”。《宋 史•列传》称他:“襄工于手书,为当世第一,仁宗由爱之。”宋四家中,他年龄辈份,应在苏、黄、米之前。宋四家中,苏、黄、米都以行草、行楷见长,而喜欢写规规矩矩的楷书的,还是蔡襄。他的书法学习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 浑厚端庄,雄伟遒丽。苏东坡说:“君谟天资既高,积学至深,心手相应,变化无穷,遂为本朝第一。”蔡襄为人忠厚正直,字识渊博,他的字“端劲高古,容德兼备”。《颜真卿自书告身跋》得鲁公笔法而修于鲁公书,可为楷则。沈括说他善于“以散笔作草书,谓之散草,或曰飞草,其法皆生于飞白,自成一家。”这说明蔡襄这位稍欠改革精神的书法家还不是泥古不化的,他也在追求古趣,力创新意。
宋  蔡  襄  《笔精帖》草书
宋  蔡  襄  《澄心堂纸帖》行楷 墨迹纸书<《澄心堂纸》,6行56字纸本墨迹,是蔡襄论及澄心堂纸信札,署有“癸卯”(1063)年款,蔡襄時年五十二岁,正是他晚年崇尚端重书风的代表作品。全文以行楷写成,結构端正略扁,字距行宽紧合适,一笔一划都甚富体态,工致而雍容,颇具晋唐人的韵致。蔡襄书法学习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 。前人在评论蔡襄书法时,都认为它“形似晋唐”,如元倪云林曾跋云:“蔡公书法有六朝、唐人风,粹然如琢玉。”他的《澄心堂纸》可看作是蔡襄传世墨迹中最典型、最追踪晋唐的代表作。关于澄心堂纸,南唐时产于徽州池、歙(今安徽歙州)地区的宣纸,其质极精,细薄光润,首尾匀薄如一。其纸质诚如梅尧臣所说:滑如春冰密如茧。特别到了南唐李后主,名声大振。因为南唐学馆画院林立,文人学士云集,尽管年年都从巴山蜀水运进大批纸张,但还是供不应求。为此,南唐诏令重金礼聘后蜀纸工,前来歙州地区制造,并在南唐境内逐步推广。南唐后主李煜对此纸极为喜爱,视为珍宝,在宫中设造纸作坊,并以"澄心堂"作为储藏此纸之处,故名。澄心堂纸制作的艰辛和价值,梅尧臣诗云:“寒溪浸楮舂夜月,敲冰举帘匀割脂。焙干坚滑若铺玉,一幅百金曾不疑。”>
宋  蔡  襄  《持书帖》行楷纸本<蔡襄《持书帖》,纸本,行楷,纵27.2厘米,横57.4厘米,故宫博物院藏。此帖是蔡襄至和三年(1056)初知福州所作,系致友人的一通尺牍,内容谈到自己当时身体状况欠佳。钤有"知颐印记"、"颐",安歧诸朱文印记。此作看出当时书坛的风气完全转向了诗文尺牍,充分体现作者楷书端庄规矩,且恬淡婉美的韵致。>
宋  蔡  襄  《草书尺牍》
宋  蔡  襄  《韩魏公祠堂记》司马光撰文,蔡襄正书立于今河南安阳
宋  蔡  襄  《寒蝉赋》
宋  蔡  襄  《扈从帖》行书 <蔡襄《扈从帖》,纸本行书,纵23.3厘米,横21.4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扈从帖》为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蔡襄五十五岁时作,用笔一笔不苟,疏朗婉健,雍容大度,颇具晋唐遗风。>
宋  蔡  襄  《脚气帖》行书信札<蔡襄《脚气帖》,行书,北京故博物院藏。《脚气帖》是一封信札,全帖曰:“仆自四月以来 辄得脚气发肿 入秋乃减 所以不辞北行 然于湖山佳致未忘耳。”《石渠宝笈初编》著录之《宋诸名家墨宝册》,蔡书《脚气帖》为其中之一幅。原迹曾刊于《故宫周刊》合订本第十六册。 蔡襄书法大多正楷,此帖别开生面,为行草书,其笔法精妙,行笔流畅,遒劲婉美,为蔡襄行草书佳作。>
宋  蔡  襄  《进诗帖》
宋  蔡  襄  《精茶帖》行书
宋  蔡  襄  《刘奕墓碣》立于今福建福州
宋  蔡  襄  《十一月帖》
宋  蔡  襄  《陶生帖》墨迹
宋  蔡  襄  《万安桥记》楷书石刻<蔡襄《万安桥记》,亦称《洛阳桥记》撰并书,楷书。洛阳桥原名万安桥,在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洛阳镇洛阳江上。由于洛阳江入海口过去称为万安渡口,所以当地人又称洛阳桥为万安桥。洛阳桥是北宋泉州太守蔡襄倡建。北宋皇佑五年(1053 年)开始动工,历6年8个月竣工。桥建在江海交汇处,水阔浪急,工程非常艰巨。当时的劳动人民首创“筏型基础”来建造桥墩,并发明了“殖蛎固基”。以固桥基。使往来行旅“去舟而徒,易危为安”。洛阳桥规模宏伟,原长1200米,阔5米许,桥墩46座,桥栏柱500根,石狮28只,石亭7座,石塔5座。现存桥长834米、宽7米。残存船形桥墩31座。洛阳桥附属文物很多,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桥南的“忠惠蔡公祠”内,蔡襄自撰亲书的《万安桥记 》碑,此碑不仅书法端庄沉着,而且文字精炼,工刻细致,誉为文、书、镌“三绝”。《万安桥记》全文共153字,用楷体书写,记载造桥的时间、年代、桥的长宽、花费的银两,参与的人物等,分刻在两石碑上,每碑高2.89米,宽1.46米,厚0.3米,碑字分为6行,每字长1.8厘米,宽1.5厘米,现存碑刻有二,一为损毁后,于1963年摹拟原作重刻;另一为北宋原刻,原露天崖刻于岸左,宣和间(1119-1125年)由在泉州任市舶司后为知州的蔡襄曾孙蔡桓拓本重刻立于祠内。《万安桥记》碑为洛阳桥增辉不少。附蔡襄撰书的《万安桥记》全文:泉州万安渡石桥,始造于皇祐五年庚寅,以嘉祐四年十二月辛未迄功。址于渊,酾水为四十七道,梁空以行。其长三千六百尺,广丈有五尺,翼以扶栏,为其长而两之。糜金钱一千四百万,求诸施者。渡实支海,去舟而徒,易危而安,民莫不利。职其事者:庐锡、王实、许忠、浮图义波、宗善等十有五人。既成,太守莆阳祭襄为之合乐宴饮而落之。明年秋,蒙召返京,道由出是,因纪所作,勒于岸左。> 宋  蔡  襄  《谢赐御书诗帖》楷书墨迹<蔡襄《谢赐御书诗》,正书墨迹,17行。现存日本。此诗是蔡襄答宋仁宗赐御书的笔札,书于皇祐四年(1052)。时迁起居台人,知制诰兼判流内铨。此诗书法行墨持重,措笔安和,字字端严劲实。董其昌论曰:“蔡君谟此帖学韩昌黎《石鼓歌》,此书学欧阳率更《化度寺》及徐季海《三藏和尚碑》。古人书法无一笔无来处,不独君谟也。”由于蔡襄善书多学,兼备众体,故达到心手相应的境地。>
宋  蔡  襄  《谢郎帖》
宋  蔡  襄  《与安道帖》
宋  蔡  襄  《与宾客帖》
宋  蔡  襄  《与陈茂才帖》
宋  蔡  襄  《与大姐帖》
宋  蔡  襄  《与当世帖》
宋  蔡  襄  《与杜长官帖》
宋  蔡  襄  《与公谨太尉帖》
宋  蔡  襄  《与郎中帖》
宋  蔡  襄  《与彦猷帖》
宋  蔡  襄  《御书诗帖》  行书
宋  蔡  襄  《告身帖跋》楷书〈跋颜真卿告身〉
宋  蔡  襄  《致公谨书》行书手札
宋  蔡  襄  《致宫使少卿尺牍》行楷纸本13行137字
宋  蔡  襄  《昼锦堂记》又称《百衲碑》,欧阳修撰,蔡襄正书 石刻
宋  蔡  襄  《自书诗卷》行书<蔡襄《自书诗卷》,素笺本,纵28.2厘米、横221.1厘米。藏故宫博物院。此帖是蔡襄诗稿的一部分,共录十一首诗。内容包括《南剑州芋阳铺见腊月桃花》《书藏处士屋壁》《题龙纪僧居室》《题南剑州延平阁》《自渔梁驿至衢州大雪有怀》《福州宁越门外石桥看西山晚照》《杭州临平精严寺西轩》《崇德夜泊寄福建提刑章屯田思钱唐春月并游》《嘉禾郡偶书》《无锡县吊浮屠日开》《即惠山泉煮茶》等。《自书诗帖》作于皇祐二年(1056年),正是被召自福建重归汴京(北宋都城,今河南开封)的中途。时年40岁,正不惑之年,中年蒙用,迟来还是不掩快意。着笔间,令人直睹心境的轻快。通篇流畅自然, 沉稳端丽,婉约淡雅,蕴藉清隽。作起首行中带楷,十分用意,渐次流畅不拘,溢而为行草,最后挥洒为小草,越到后来越潇洒自如,所以后人评为:“此公第一小行书”。>
宋  陈师锡  《与方迥帖》
宋  杜良臣  《与忠吾帖》
宋  范成大  《垂诲帖》草书<《垂诲帖》,尺牍,纸本,草书,31.5 x 61.7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为范成大于淳熙四年(1177),写给住在吴兴(今浙江吴兴)友人的信函。信中除了向友人说明为他撰写的先夫人志尚未能完成的原委外,同时也说明自己因身体日衰,恐怕无法帮他书写碑志,请他人代为书写等相关事宜。>
宋  范成大  《西塞渔社图卷跋》行书<范成大《西塞渔社图卷跋》,行书。《西塞渔社图卷跋》中的西塞山为湖州胜景,在湖州西郊10公里许。明万历《湖州府志》:“曲塞山在湖州城西二十五里,有桃花坞,下有凡常湖,唐张志和游钓于此。” 西塞山因中唐诗人张志和写有《渔父》词:“西塞山前白鸳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而闻名于世。南宋毗陵(今常州)太守,著名山水画家李结(次山),作《西塞渔社图卷》,并请挚友范成大,周必大等题跋。范成大于淳熙十二年(1185)题了290余字的长跋,中有“候桃花水生,扁舟西塞,烦主人买鱼沾酒,倚悼歌之”等语。此题跋曾归国画大师张大千收藏,原件现在美国纽约。>
宋  范成大  《与先之帖》
宋  范成大  《与养正帖》
宋  范成大  《尊妗帖》
宋  范成大  《中流一壶帖》行草<《中流一壶帖》为范成大所书信札,纸本。纵31.8厘米,横42.4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钤有“云烟过眼”、“项笃寿印”、“项子长父鉴定”、“蝶庵书画”、“天恙”等收藏印。《急下帖》篇幅虽小,但它随意而书,用笔跳宕不羁,流畅自然,只是气韵稍逊。
宋  范仲淹  《边事帖》
宋  范仲淹  《道服赞》小楷<范仲淹《道服赞》,小楷,北京故宫博物院。《道服赞》是我国著名的收藏家张伯驹先生以110两黄金,从北京琉璃厂古玩商蕲伯生手中购得,1956年,他将自己珍藏了几十年的8件国宝级的书画,无偿捐给了文化部。最后全部归于国家。这8件珍宝中就有《道服赞》卷。其他7件是:隋代展子虔的名画《游春图》,晋代陆机《平复帖》、唐代杜牧《张好好诗》、宋代范仲淹《道服赞》、宋代蔡襄《自书诗册》、宋代黄庭坚《诸上座帖》、宋代吴琚《杂书诗帖》、元代赵孟頫《章草千字文》以及元俞和楷书帖。后来,张伯驹先生又将宋杨婕妤《百花图》、宋赵伯啸《仙峤白云图》、元赵孟頫《篆书千字文》、唐人写经《大般若波罗密多经》等一大批书画,捐献给吉林省博物馆。张伯驹夫妇捐献的书画多达27种,均是罕见的稀世之宝。>
宋  范仲淹  《与秀才帖》
宋  范仲淹  《远行帖》
宋  范仲淹  《致师鲁舍人尺牍》行书
宋  方  回  《得救帖》行书<方回书《得救帖》。纸本,纵30.3厘米,横49.9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从该帖看,方回的书法受当时已经十分著名的赵孟頫的影响甚深,并在《兰亭序》上下过相当的功夫。他与赵孟顺頫之间有交往,相当佩服赵氏的书法。《桐江续集》卷24有方回“送赵子昂提调写金经”的长诗,称赵为“天下善”书今第一”。可见他们相互之间的交情。该帖笔力精劲,结体端方、笔法和点画都极似赵孟頫,只是气韵稍逊一筹而已。>
宋  高  弼  《与君谟帖》
宋  韩  绛  《与从事贴》
宋  韩  绎  《与留守帖》
宋  韩  琦  《谢欧阳公贴》
宋  韩世忠  《与总领书贴》
宋  黄庭坚  《报云夫贴》
宋  黄庭坚  《伯夷叔齐庙碑》 碑刻撰并书
宋  黄庭坚  《次韵叔父帖》
宋  黄庭坚  《淡山严诗》
宋  黄庭坚  《二士帖》
宋  黄庭坚  《狄梁公碑》范仲淹撰黄庭坚书
宋  黄庭坚  《伏承贴》
宋  黄庭坚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行书<黄庭坚《寒山子庞居士诗帖》,纸本,纵29.1,横213.8厘米。《寒山子庞居士诗帖》是唐代隐士寒山劝戒诗与居士庞蕴诗偈,庞蕴(?——八○八),唐代著名禅者。字道玄。世称庞居士、庞翁。湖南衡阳人。曾参谒石头希迁,颇有领悟。遗有《庞居士语录》。《寒山子庞居士诗帖》是黄庭坚晚年杰作 ,落笔奇伟 ,点画用笔的“沉着痛快”,笔笔似自空中蕩漾而來,充滿飞动之势。结体舒展大度,气宇轩昂,其个性特点十分显著。>
宋  黄庭坚  《花气熏人诗帖》 草书 墨迹纸本<黄庭坚《花气熏人帖》草书,纵30.7cm横43.2cm 5行28字,纸本。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帖上有南宋「缉熙殿宝」的印,入过南宋内府。也有清代著名的大收藏家安仪周的收藏印安歧。>
宋  黄庭坚  《华严疏》
宋  黄庭坚  《黄庭坚题琴师元公此君轩诗刻石》现仅存宋拓孤本,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宋  黄庭坚  《家书》
宋  黄庭坚  《经伏波神祠诗》行书<《经伏波神词》,黄庭坚书,纸本,行书。刘禹锡词,伏波指汉代名将伏波将军马援。>
宋  黄庭坚  《苦笋赋》行书淡牙色纸本<《苦笋赋》,黄庭坚书,行楷。>
宋  黄庭坚  《李白忆旧游诗》 草书卷<李白忆旧游诗草书卷,纸本,纵37厘米,横392.5厘米,约书于崇宁三年(1104)。日本京都藤井斋成舍有邻馆藏。>
宋  黄庭坚  《洛阳雨霁诗》
宋  黄庭坚  《廉颇蔺相如列传》草书<黄庭坚《廉颇蔺相如列传》,文中有节略。纸本,纵32.5厘米,横1822厘米。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约翰.克劳弗德藏。卷尾无书写纪年和史款,约书于绍圣二年(1095年)。卷内钤有“ 内府书印”、“绍兴”连珠印、“内省斋”、“秋壑图书”、欧阳玄印”、“项子京家珍藏”、等印鉴,还有项元汴跋。《式古堂书画会考》、安歧的《黑缘会观》等书均有著录。>
宋  黄庭坚  《刘禹锡竹枝词》 草书
宋  黄庭坚  《龙王庙记》
宋  黄庭坚  《洛阳雨霁诗》
宋  黄庭坚  《七祖山诗刻》 碑刻
宋  黄庭坚  《山预帖》
宋  黄庭坚  《松风阁诗》 行书<《松风阁诗帖》是黄庭坚七言诗作并行书,墨迹纸本,纵32.8厘米 横219.2厘米,全文计29行,153字。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松风阁在湖北省鄂州市之西的西山灵泉寺附近,海拔160多米,古称樊山,是当年孙权讲武修文、宴饮祭天的地方。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九月,黄庭坚与朋友游鄂城樊山,途经松林间一座亭阁,在此过夜,听松涛而成韵。“松风阁诗”,歌咏当时所看到的景物,并表达对朋友的怀念。《松风阁诗帖》是黄庭坚晚年作品,黄庭坚一生创作了数以千百的行书精品,其中最负盛名者当推《松风阁诗帖》。其风神洒荡,长波大撇,提顿起伏,一波三折,意韵十足,不减遒逸《兰亭》,直逼颜氏《祭侄》,堪称行书之精品。《松风阁诗帖》经宋、元、明、清辗转流传,宋朝为向民收藏,后归贾似道,又迭经明顶元汴、清安岐,而入清内府。清道光年间此帖曾到鄂籍王家璧(孝凤)手中。王家璧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中进土,授兵部主事,任顺天(河北)乡试誉录官、会试受卷官之职,乘任职之便,有心搜集到鄂州之故物黄庭坚《松风阁诗卷》和宋代蔡襄墨迹等传世文物,携带回鄂。道光举人柯茂枝题《黄山谷松风阁诗卷并序》序曰:“王孝凤武部得此卷于柳君吕臣,盖元时长公主家故物,上有名贤十数人诗跋,又常为携李天籁阁所藏,项子京卞令之私印尤多,询希之珍也。尾不署涪翁(山谷)名字,纸色、绢色尚觉鲜好,然神采奕奕,尚非翻身凤凰。武昌(鄂州)传涪翁以松风阁一诗,然阁不时废,诗为世共独,此一墨宝,历数朝后复入吾邑士大夫手,山川笔墨之缘岂偶然哉。爱玩之久,为次原韵以赋其事,时咸丰九年(1859年)春三月。”
宋  黄庭坚  《送刘季展诗》
宋  黄庭坚  《送四十九姪诗帖》行楷<黄庭坚《送四十九姪诗帖》纸本,行楷书,纵35.2厘米,横130.3厘米 ,凡13行,每行4字,其中3行为两字,共46字。故宫博物院藏。铃有“白石山房”、“蔡子木歌颂斋”、“宋荤审定”、“宣统御览之宝”等。此帖见于《石渠宝笈初编》着录,是宋元时代受人珍视的上品。清代,入《三希堂法帖》第十三册。
宋  黄庭坚  《书争座帖后》
宋  黄庭坚  《题中兴颂后》
宋  黄庭坚  《王长者墓志铭稿》行书<王长者墓志铭稿,纸本,书约于元祐元年(1086),30.3*78.5l厘米。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宋  黄庭坚  《惟清道人帖》行书纸本<黄庭坚《惟清道人帖》,行书 ,纸本。 纵29.4厘米,横32厘米,尺牍十一行。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作于绍圣元年1094年,钤有“缉熙殿宝”、《项元汴印》、《仪周珍藏》等藏印。此帖曾经明内府及项元汴、安岐等收藏。书风端稳紧结,俊健古雅,有晋唐人法度和韵致。与黄庭坚行楷书特具的跌宕开阖、斜欹外拓的风格相比有所不同。乾隆评此帖云:“凌冬老干,偃蹇岩壑。”
宋  黄庭坚  《浯溪题记》
宋  黄庭坚  《与公蕴帖》
宋  黄庭坚  《与立之帖》
宋  黄庭坚  《与庭诲帖》
宋  黄庭坚  《与无咎书帖》
宋  黄庭坚  《与希召帖》
宋  黄庭坚  《糟姜帖》
宋  黄庭坚  《赠张大同书》行书<黄庭坚行书赠张大同书,纸本,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书,34.1 X 552.9CM,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 艾略特藏。>
宋  黄庭坚  《制婴香方》行书<制婴香方,纸本,纵28.7厘米,横37.7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  黄庭坚  《诸上座法帖》
宋  姜  夔  《跋王献之保母帖》小楷<姜夔《跋王献之保母帖》,小楷。姜夔传世墨迹不多。从小楷《跋王献之保母帖》中可以看出他用笔精到,典雅俊润,且受初唐诸家书风影响,不随时俗,清新脱俗。>
宋  蒋  灿  《卫寂观诗帖》
宋  康与之  《与宫使书帖》
宋  李  纲  《近被御笔帖》
宋  李建中  《贵宅帖》
宋  李建中  《同年帖》行书<《同年帖》又称《金部帖》、《披风帖》,宋,李建中书,纸本,册页,纵33cm,横51cm,行书,15行134字。释文:“金部同年,載喜披風,甚慰私抱,殊爲款曲。旋值睽離,必然來晨朝車行邁,適蒙示翰,愈傷老懷,惟冀保愛也。萬萬,不勝消黯。見(现)女夫劉仲謨秀才並第二兒子在東京,相次發書去。如有事,希圖庇也。建中簡上,金部同年,9月16日。《湯世帖》碑文三道,略表西京之物也。《懷湘南》拙詩,附上同院劉學士騭。同年邵兵部,希差人通達,或與面聞也。建中又白。”这是李建中写给“金部同年”的一封信,主要是托他照顾在东京汴梁的女婿刘仲谟与其次子李周士。“金部”属户部,“同年”是指同榜科举者。李建中也曾在金部供职,而此时正在西京洛阳作官,所以帖中说“略表西京之物”。此帖书法用笔苍老圆厚,形体紧结取敛势,圆转飘逸。后人评价:“西台(指李建中)书去唐人未远,犹有唐人余风。”其书风实开宋人尚意之先声,若与个性鲜明的宋诸家相较,则以典重温润取胜。《同年帖》原是李建中《六札卷》之一,明末清初为人分拆。除此帖外,尚存《贵宅帖》、《土母帖》,余者不知下落。此帖曾经明项元汴收藏,钤印多方。明汪珂玉《珊瑚网书跋》、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郁逢庆《郁氏读书画题跋记》,清吴升《大观录》等书有著录。>
宋  李建中  《土母帖》行书<《土母帖》,李建中书,行书,10行,行106字。藏台湾故宫博物院。此帖结构严谨,笔画遒媚,存风骨于肥厚之内。黄庭坚颇称赞,以为“出群拨萃,肥而不剩肉,如世间美女丰肌而神气清秀者也”。由于尺牍内提及“新安门”,地近洛阳,所以推测为李建中晚年居住在洛阳时所写。
宋  林  希  《与完夫帖》
宋  刘  焘  《与伯父书帖》
宋  刘正夫  《佳履帖》
宋  陆  游  《拜违帖》
宋  陆  游  《苦寒帖》行书<陆游《苦寒帖》,纸本,纵31.8厘米,横48.37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帖书于宋孝宗乾道四年(公元1168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时陆游44岁,适值被贬后居家。信中内容对研究陆游生平有重要的资料价值。同时又是一件珍贵的书法作出。其用笔方圆兼备,自然流畅。曾经清内府收藏,刻入《三希堂法帖》。>
宋  陆  游  《与原伯帖》
宋  陆  游  《致仲躬侍郎尺牍》<陆游《致仲躬侍郎尺牍》,纸本册页,行书,31.7 x 54.4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淳熙八年(1181)的夏、秋之间,浙东一带水灾不断,造成严重的饥荒。当时陆游虽刚从江西解官,闲居浙东家中,对百姓生计相当忧虑。十二月时,陆游就曾写信给将前往处理赈灾事宜的朱熹,殷切地盼望他能尽早到来,舒解民困。而在翌年(1182)初,朱熹到任并前往婺(今属浙江金华)、衢等(今属浙江衢县)州视察灾情时,陆游便写这封信札给曾逮(信中的仲躬侍郎),一方面祝贺他升迁,一方面也寄望对方在朝廷能对当时浙东一带的水患尽点心力,忧虑之情溢于言表。>
宋  陆  游  《自书诗卷》行草书 墨迹本 代表作之一<陆游《自书诗卷》,纸本,纵31厘米,横701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全卷书诗八首,均曾收入《剑南诗稿》第五十五卷。据卷末交待,此卷书于嘉泰四年(1204)一月三十日,作者时年八十岁,已告退归里,系与村中父老过从所作,书体潇洒遒劲,气势磅礴,豪迈不减当年。从题跋中得知,这件珍品在元代至治、泰定年间,也就是问世一百多年后,曾一度在镇江流传,当时的镇江人郭畀、俞庸及四川眉山人程郇在镇江见到这幅珍迹后,仰慕陆游的诗名,先后为之题跋。>
宋  陆  游  《尊眷帖》行书<陆游《尊眷帖》,纸本,册页,1页,纵29.3cm,横38.3cm。行书,11行,80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本幅鉴藏印有“宋荦审定”、“凇洲”、“江恂之印”、“德畲借观”以及成亲王、成薰等。释文:遊惶恐拜問契家尊眷,共惟並擁壽祺。鏡中有委敢請,子聿六粗能勤苦,但恨不能卒業。函丈若不棄遺,尚未晚也。張七三哥□貧可念,官期尚遠,奈何。每爲之心折,顧無所置力耳。三丈亦念之否。遊惶恐再拜。
宋  米  芾  《跋殷令名碑帖》 行书
宋  米  芾  《拜中岳命诗帖》行书 素笺纸本 纵29.3cm横101.8cm
宋  米  芾  《伯充帖》 行草书<米芾《伯充帖》,行草书。纸本。信札一则。约书于北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十一月二十五日。纵27.8厘米,横39.8厘米。释文:十一月廿五日。芾顿首启。辱教。天下第一者。恐失了眼目。但怵以相知。难却尔。区区思仰不尽言。同官行。奉数字。草草。芾顿首伯充台坐。 >
宋  米  芾  《捕蝗帖》 行书
宋  米  芾  《参政帖》行书纸本<《参政帖》米芾书。纸本,纵30厘米,横12.2厘米,行书三行,27字,款署“芾记”。现藏上海博物馆。米芾娴熟历代书画收藏典故,参知政事苏易简氏,世代相传,富有收藏。此帖内容,是他记述在已故参知政事苏易简家所见盖有一件四代相印的文物。本帖属中晚期作品,写来特别认真,用笔较为迟重,跌荡磊落,个别笔画显得有写涩劲生硬,此帖曾经清季振宜、安岐、清内府,近人张珩收藏。《墨缘汇观》著录。>
宋  米  芾  《草书四帖》草书
宋  米  芾  《丹阳帖》 行书
宋  米  芾  《淡墨诗帖》行书 墨迹本行书七言绝句一首
宋  米  芾  《德行帖》 行书
宋  米  芾  《多景楼诗帖》行书 原为长卷宋时改装为册
宋  米  芾  《方圆庵记》宋释守一撰,米芾书
宋  米  芾  《芾非才当剧》 行书尺牍
宋  米  芾  《复官帖》 行书 白粉腊纸本 12行90字
宋  米  芾  《海岱楼诗帖》 草书 海岱楼是米芾的书斋号
宋  米  芾  《寒光帖》 全称《寒光二简帖》又称《向乱帖》行书 墨迹纸本 尺牍
宋  米  芾  《贺铸帖》 行书
宋  米  芾  《虹县诗》行书<《虹县诗》,行书。系米芾撰并书,纸本墨迹卷,共三十七行,每行二、三字不等。 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内容为两首七言诗。帖后有金大定十三年刘仲游跋。今有影印本行世。>
宋  米  芾  《惠柑帖》 行书
宋  米  芾  《蒋永仲帖》 行书
宋  米  芾  《焦山题名》在江苏焦山
宋  米  芾  《晋纸帖》 行书
宋  米  芾  《来戏帖》 行书
宋  米  芾  《李太师》行书 墨迹纸本5行30字
宋  米  芾  《历子帖》 行书
宋  米  芾  《临沂使君帖》行草书<米芾《临沂使君帖》,行草书。纸本。信札一则。纵31.4厘米,横25.1厘米。【释文】芾顿首。戎帖一、薛帖五上纳。阴郁。为况如何。芾顿首。临沂使君麾下。>
宋  米  芾  《临右军帖》 行草书
宋  米  芾  《论草书帖》 草书 墨迹纸本<《论草书帖》,此帖亦名《张颠(癫)帖》草书。纸本。随笔一则。约书于北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9行65字九帖之一,纵24.7厘米,横37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释文:草书若不入晋人格。辄徒成下品。张颠(癫)俗子。变乱古法。惊诸凡夫。自有识者。怀素少加平淡。稍到天成。而时代压之。不能高古。高闲而下。但可悬之酒肆。(*)光尤可憎恶也。>
宋  米  芾  《米芾语溪题名》
宋  米  芾  《箧中帖》 行书尺牍 墨迹纸本<行书。纸本。信札一则。约书于北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纵28.4厘米,横39.5厘米,10行80字。[释文]南宫天机笔妙(鲜于枢书)芾箧(qie)中怀素帖如何。乃长安李氏之物。王起部、薛道祖一见。便惊云。自李归黄氏者也。芾购于任道家。一年扬州送酒百馀尊。其他不论。帖公亦尝见也。如许。即并驰上。研山明日归也。更乞一言。芾顿首再拜。景文隰公阁下。>
宋  米  芾  《清和帖》行书<米芾《清和帖》,行书。纸本。信札一则。约书于北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五月。纵28.3厘米,横38.5厘米。【释文】芾启。久违。倾仰。夏序清和。起居何如。衰年趋(趋)召。不得久留。伏惟珍爱。米—斛。将微意。轻尠(鲜)悚仄。馀惟加爱加爱。芾顿首。窦先生侍右。>
宋  米  芾  《穰候诗帖》 行书
宋  米  芾  《三吴帖》行书<行书。纸本。信札及五言古诗各一。约书于北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纵30.6厘米,横63厘米。释文:黻谨以鄙诗送提举通直使江西。 襄阳米黻上。三吴有丈夫。气欲吞海水。开口论世事。借箸对天子。瑞节高如松。—岁几繁使。秋水浮湘月。罇酒屡觏止。言别不可攀。寥虚看云驶。>
宋  米  芾  《砂步诗帖》又称《砂步二诗帖》行书 墨迹纸本五言绝句二首10行413字
宋  米  芾  《珊瑚帖》行书 墨迹淡黄纸本<米芾《珊瑚帖》,行书。又名《珊瑚笔架图》《珊瑚帖》,《复官帖》附于《珊瑚帖》之后,又名《珊瑚复官二帖》。纸本墨笔 ,分别为纵26.6cm,横47.1cm;纵 27.1cm,横 49.9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帖是米芾晚年的著名行书书迹,其书较中年以往作品,字态尤奇异超迈,随意而书,神韵自然,且用笔丰肥豪健,宽绰疏朗。如元代虞集评言:“神气飞扬,筋骨雄毅,而晋魏法度自整然也”,元代施光远称其“当为米书中铭心绝品,天下第一帖”。《珊瑚帖》用的书写材料也很特殊,同的是竹纸,浅黄色,纸上竹纤维束较多。据说这是迄今发现最早的用竹纸写的作品。《珊瑚帖》 曾经南宋内府,元郭天锡、季宗元、施光远、肖季馨,清梁清标、王鸿绪、安岐、永[王星]、裴伯谦递藏。后归张伯驹。1956年张伯驹捐献文化部文物局,拨故宫博物院藏。《墨缘汇观》、《平生壮观》、《云烟过眼录》、《大观录》、《壮陶阁书画录》著录。>
宋  米  芾  《麝香帖》 行书
宋  米  芾  《盛制帖》 行书
宋  米  芾  《始兴公帖》 行书
宋  米  芾  《适意帖》 行书
宋  米  芾  《叔晦帖》行书 墨迹纸本<7行72字,纸本,25.8×31.3,现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宋  米  芾  《蜀素帖》行书 墨迹绢本 <米芾《蜀素帖》,亦称《拟古诗帖》,墨迹绢本,行书。纵29.7厘米,横284.3厘米;书于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米芾三十八岁时,共书自作各体诗八首,计71行658字,署黻款。“蜀素”是北宋时四川造的质地精良丝绸织物,上织有乌丝栏,制作讲究。有个叫邵子中的人把一段蜀素裝裱成卷,以待名家留下墨宝,因为丝绸织品的纹罗粗糙,滞涩难写,故非功力深厚者不敢问津。《蜀素帖》经宋代湖州(浙江吳兴)郡守林希收藏二十年後,一直到北宋元祐三年八月,米芾立林希邀请,結伴遊览太湖近郊的苕溪,林希取出珍藏的蜀素卷,請米芾书写,米芾才胆过人,当仁不让,一口气写了自作的八首詩。卷中数诗均是当時記遊或送行之作。卷末款署“元祐戉辰,九月二十三日,溪堂米黻記”。《蜀素帖》书于烏丝栏內,但气势丝毫不受局限,率意放纵,用笔俊迈,笔势飞动,提按转折挑,曲尽变化。《拟古》二首尚出以行惜,愈到后面愈飞动洒脱,神采超逸。米芾用笔喜"八面出锋",变化莫测。此帖用笔多变,正侧藏露,长短粗细,体态万千,充分体现了他“刷字”的独特风格。因蜀素粗糙,书时全力以赴,故董其昌在《蜀素帖》后跋曰:“此卷如狮子搏象,以全力赴之,当为生平合作”。 另外,由于丝绸织品不易受墨而出现了较多的枯笔,使通篇墨色有浓有淡,如渴骥奔泉,更觉精彩动人。《蜀素帖》明代归项元汴、董其昌、吴廷等著名收藏家珍藏,清代落入高士奇、王鸿绪、傅恒之手,后入清内府,现存台湾故宫博物院。>
宋  米  芾  《司动帖》 行书
宋  米  芾  《苕溪诗卷》行书 墨迹纸本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全称《将之苕溪诗帖》,澄心堂纸本墨迹卷。纵30.3厘米,横189.5厘米。全卷35行,共394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末署年款“元戊辰八月八日作”,知作于宋哲宗元祐三年戊辰(公元1088年),时米芾38岁。所书为自撰诗,共6首。卷前引首有“米南宫诗翰”五篆字。卷末有其子米友仁跋:“右呈诸友等诗,先臣芾真足迹,臣米友仁鉴定恭跋。”后纸另有明李东阳跋。《苕溪诗》是米芾行书的重要代表作品。此帖是以米芾游苕溪时的诗作书写。开首有句“将之苕溪戏作呈诸友,襄阳漫仕黻”。此帖是米芾经意之作, 全卷书风挥洒自如,痛快淋漓,变化有致,逸趣盎然,反映了米芾中年书的典型面貌。笔法清健,结构潇丽,有晋王献之的笔意。 其书写风格最近《兰亭叙》。吴其贞《书画记》评称:“运笔潇洒,结构舒畅,盖效颜鲁公;书者,绝无雄心霸气,为米老超格,妙书。”据鉴藏印记,知此帖曾藏入南宋绍兴内府,明杨士奇、陆水村、项元汴诸家,后入清乾隆内府,并刻入《三希堂法帖》。清亡后,《苕溪诗卷》被溥仪携至东北,伪满覆灭后与其他文物一起散失,《苕溪诗卷》当时被古玩界称为“东北货”,在“东北货”中,有很多通过各种渠道流出中国。 《苕溪诗卷》回归有一个离奇故事。1963年4月,一个东北小伙来到北京荣宝斋,用一粗布包裹,送来一堆破烂———皆为浩劫之后的残破之物,有些碎片只有指甲大小,没想到竟有有心人收而藏之,纹丝未动。经过专家仔细拼接、抚平,竟然有大书法家赵孟府等人的国宝真迹37件,有些残片与故宫所藏残品正好吻合,终于合璧。一年后,即1964年3月,又是这位青年,拿着同样的包裹送来与上次类似的一堆破烂,经过整理,拼凑书画残卷20余幅。由于这位年轻人未留下真实姓名和地址,当荣宝斋后来赴东北准备以2000元再次酬谢时,竟未能找到其人。直到1990年,这个谜底才被揭开。原来,这些残片是他的父亲丁征龙1945年9月8日在长春街头购得,在回家的路上,同行的三人中,有一个叫骆大昭的见财变歹,杀死他父亲和另一个同伴。他的母亲孙曼霞在事发12天后,终将骆大昭通过当局绳之以法。这个浸有鲜血的包裹便被孙曼霞仔细收藏18载,虽家贫而不市之,最后终于献给国家。在这批国宝中,就有米芾的《苕溪诗》。《苕溪诗》回归时已有残伤,缺损数字,后居延光室影印本临摹补完,重新装裱。>
宋  米  芾  《送使江西诗帖》
宋  米  芾  《苏木简参政帖》  纸本  上海博物馆藏
宋  米  芾  《砂步诗帖》
宋  米  芾  《太白江油尉厅诗刻》
宋  米  芾  《太师帖》
宋  米  芾  《糖霜帖》 行书 3行15字
宋  米  芾  《天马赋》行书 原清内府所藏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宋  米  芾  《闻张都大宣德》 行书尺牍
宋  米  芾  《吾友帖》 草书墨迹纸本 纵25.3cm横42.1cm
宋  米  芾  《芜湖县学记》宋黄裳文,米芾行书
宋  米  芾  《戏成诗帖》 行书
宋  米  芾  《乡石帖》行书<《乡石帖》,此帖亦名《紫金帖》,行书。纸本。随笔一则。约书于北宋哲宗元符二年(1100)。纵28.2厘米,横30.5厘米。【释文】
新得紫金右军乡石。力疾书数日也。吾不来。果不复来用此石矣。元章。>
宋  米  芾  《研山铭》 行书 墨迹纸本<米芾《研山铭》,绢本手卷,行书,卷纵36厘米,横136厘米,用南唐澄心堂纸书写行书大字三十九个。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研山铭帖》是米芾书法精品中的代表作。此帖沉顿雄快,跌宕多姿,结字自由放达,不受前人法则的制约,抒发天趣,为米芾大字作品中罕见珍品。《研山铭》,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米芾用南唐澄心堂纸书写的三十九字:“五色水,浮昆仑。潭在定,出黑云。挂龙怪,烁点痕。极变化,阖道门。宝晋山前轩书”。第二部分为手绘研山图,篆书提款:“宝晋斋研山图 ,不假雕饰 ,浑然天成”。研山是一块山形砚台,在研山奇石图的各部位用隶书标明:“华盖峰”“月岩”、“方坛”、“翠岚"、“玉笋”、“上洞口”、“下洞三折通上洞予尝神游于其间”、“龙池遇天欲雨则津润”、“滴水小许在池内经旬不竭”。第三部分为米芾之子米友仁的行书题跋:“右研山铭,先臣米芾真迹,臣米友仁鉴定恭跋”。米芾外甥金代王庭筠题跋:“鸟迹雀形, 字意极古, 变态万状 ,笔底有神, 黄华老人王庭筠"。清代陈浩跋:“研山铭为李后主旧物,米老平生好石,获此一奇而铭,以传之。宜其书迹之尤奇也,昔董思翁极宗仰米书,而微嫌其不淡然。米书之妙,在得势如天马行空,不可控勒,故独能雄视千古,正不必徒从淡求之。落此卷则朴拙踈瘦,岂其得意时心手两忘,偶然而得之耶,使思翁见之,当别说矣。乾隆戊子十一月,昌平陈浩题”。周於礼跋:“研山铭,骄骄沉雄,米老本色,如是如是。亦园周於礼题”。日本前首相犬养毅题引首“鸢飞鱼跃, 木堂老人毅”。此手卷流传有序,曾经入北宋、南宋宫廷。南宋理宗时,被右丞相贾似道收藏。递传到元代,被元代最负盛名的书画鉴藏家柯九思收藏。清代雍正年间,被书画鉴赏家、四川成都知府于腾收藏。及至近代,令人慨叹,竟流落日本。钤印有:内府书印(三次)、宣和、双龙圆印,贾似道,玉堂柯氏九思私印等二十多方。2002年年3月,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从从日本征集到《研山铭》。国家文物局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组织专家依法对《研山铭》进行了鉴定、评估。专家们一致认为此件确属米芾真迹,并建议文物部门与拍卖公司协商,由国家优先购买。2002年12月6日国家文物局在拍卖会上以2999万元出资收购,每字折合人民币76.9万元。它成交价超过了不久前拍卖的北宋徽宗《写生珍禽图》的2350万元成交价,创下中国艺术品拍卖新的世界纪录。拍卖结果后,《研山铭》交由故宫博物馆收藏。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启功先生,曾经说“我此生见不到米芾的《研山铭》,将死不瞑目!”启功先生早在1986年出版的《书法概论》中就说:“《研山铭帖》是米芾真迹精品中的代表作。米芾的行书成就最高。此帖下笔挥洒纵横,跌宕多姿,不受前人羁勒,抒发性情天趣,在他的大字墨迹中,应推为上品。”中国书法家协会会长沈鹏告诉记者,《研山铭》字字珠玑、笔笔难书,他最为推崇“下震霆”的“震”字一撇:陡然一笔细如蚕丝又稳如磐石,险绝笔法登峰造极。“有人说是败笔,我看恰是妙在巅毫。正如打乒乓的擦边球,又像足球弹在门框上再进网,妙不可言!就像孔子论人生最高境界———既‘从心所欲’,又‘不逾矩’。”>
宋  米  芾  《与伯充帖》 行书
宋  米  芾  《与伯修帖》 行书 墨迹信札
宋  米  芾  《与窦先生帖》 行书
宋  米  芾  《与临邛使君帖》
宋  米  芾  《与提刑帖》 又称《致提举监丞尺牍》行草书信札
宋  米  芾  《与通判帖》 行书
宋  米  芾  《与颜和帖》 行书
宋  米  芾  《与知府帖》 行书尺牍
宋  米  芾  《雨应帖》 行书
宋  米  芾  《玉格帖》 行书
宋  米  芾  《彦和帖》 行书<米芾《彦和帖》,行书。纸本。信札呗一则。约书于北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纵30.1厘米,横42.6厘米。【释文】芾顿首启。经宿。
尊候冲胜。山试纳文府。且看芭山。暂给一视其背。即定交也。少顷。勿复言。芾顿首彦和国士。本欲来日送。月明。遂今夕送耳。>
宋  米  芾  《元日帖》 草书 墨迹淡黄纸本 纵25.1cm横40.5cm
宋  米  芾  《张季明帖》行书 墨迹纸本<纸本6行39字,25.8×31.3,现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宋  米  芾  《張都大帖》行书<米芾《張都大帖》,行书。纸本。信札一则。约书于北宋徽宗崇宁四年(1105)。纵29.4厘米,横33.8厘米。【释文】闻张都大宣德权提
举榆柳局在杞(耜)者。倘蒙明公荐此职。为成此河事致薄效。何如。芾再拜。南京以上。曲多未尝浅。又以明曲。则水逶迤。又。自来南京以上方有水头。以曲折乃能到。向下则无水头。此理是否。>
宋  米  芾  《章吉老墓表》 行书 15行每行32字 碑刻原石已佚 书法龙跳虎跃,秀劲遒逸,为米芾晚年代表作
宋  米  芾  《真君题字》
宋  米  芾  《真酥帖》 行书 墨迹淡黄纸本 信札5行41字
宋  米  芾  《真宗孔子赞》
宋  米  芾  《蒸徒帖》
宋  米  芾  《值雨帖》 草书尺牍
宋  米  芾  《致葛君德忱尺牍》 行书 纸本尺牍纵25.4cm横78.6cm 19行158字
宋  米  芾  《中秋诗帖》全称为《中秋登海岱楼二诗帖》草书 墨迹淡黄纸本 10行70字
宋  米  芾  《终南山题字》米芾行书,“第一山”三大字,刻于安徽盯眙
宋  米  芾  《竹前槐后诗帖》行书<行书。纸本。信札及七绝诗各一。约书于北宋哲宗元祐七年(1092)。纵29.5厘米,横31.5厘米。【释文】芾非才当剧。咫尺音敬
缺然。比想庆侍。为道增胜。小诗因以奉寄。希声吾英友。芾上。竹前槐后午阴[环]繁。壶领华胥屡往还。雅兴欲为十客具。人和端使一身闲。>
宋  米  芾  《紫金二帖》行书
宋  米  芾  《昨日帖》 行书
宋  米友仁  《动止执福帖》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宋  米友仁  《文字帖》
宋  欧阳修  《集古录跋尾》行书纸本<《集古录跋尾》,欧阳修书,行书,金石考证汇编。成于北宋嘉祐八年。 纸本 ,纵27•2厘米,横171•2厘米。凡五十八行,每行字数不一,共七百九十二字 。《集古录跋尾》原十卷,现仅存文稿四纸,台湾故宫博物院收藏。据《宋史》等古书记载,欧阳修以公职之便,广泛观览公私所藏的金石遗文,依此编写了《集古录》十卷。《集古录》收录了上千件金石器物,所收集器物,上自周穆王,下至隋唐五代,内容极为广泛。断简残编,掇拾异同,随得随录,不依时代编次。后来,这位大文豪的儿子欧阳继承父志,又续撰《集古录》二十卷。后来,北宋最著名的金石收藏家赵明诚与李清照,根据自己搜藏的三代彝器及汉唐石刻编撰了一部传世之作《金石录》,其体例就是仿照欧阳修的《集古录》。《集古录跋尾》 通篇笔势险劲,敦厚中见凌厉,字体新丽,神采秀发。诚如东坡赞曰:笔势险劲,字体新丽,用尖笔干墨作方阔字。这亦自然之事,本身编纂的是金石学,方竣字里行间自不免沾染些金石气息。>
宋  欧阳修  《行书自书诗文稿卷》行书<《行书自书诗文稿卷》,欧阳修书,纸本,纵30.5厘米,横66.2厘米,藏辽宁省博物馆藏。此卷诗文稿包括《欧阳氏谱图序》和《夜宿中书东閤》七律一首。从跋文中可知前者作于至和二年(1055),作者时年四十九岁,后者作于嘉祐八年(1063),时年五十七岁。卷中钤有宋"中书省印"九叠朱文印记及清内府鉴藏印记多方。卷后有宋周必大,元张雨、欧阳玄,明宋濂等人题跋。南宋名臣周必大写于淳熙乙巳的三篇题跋,每篇题跋的右方都盖上了“中书省印”,足足盖了三颗,卷中还有明宋濂题跋云:“欧阳公《谱图序》,作于至和二年乙未,后一百三十一年,平园周益公得公所具检槁一段并嘉祐八年癸卯夜宿中书东阁诗八句,联为一卷,诗阴有中书所录裕陵出阁亲挥两行,亦不弃去,而附见之,且各题其左,而识以中书省印者三,卷首又识以益国之章,其慎重之意至矣。”>
宋  欧阳修  《修史二帖》
宋  欧阳修  《与端阳帖》
宋  欧阳修  《与元珍帖》
宋  蒲宗孟  《与子中帖》
宋  钱  勰  《跋先代书帖》
宋  秦  桧  《偈语》行书<秦桧《偈语》帖23行,行2—5字不等,计110字,残5。首题“秦检书 偈语”尾落朱文“秦”、“桧”二印,另有鉴藏数枚,足见其真。用笔率意自然,松脱舒畅,结字顺势而就,不滞不板,其笔意结体与蔡京兄弟非常相似,但气势之开张稍不及之。>
宋  沈  复  《题十六应真记》
宋  沈  辽  《与颖叔帖》
宋  邵(龠虎)  《与存道帖》宋  史  浩  《霜天帖》
宋  司马光  《与太师帖》
宋  宋高宗赵构  《赐染汝嘉敕》
宋  宋高宗赵构  《赐岳飞批札》行书<赵构《赐岳飞批札》,行书。是赵构给岳飞亲笔信,后署“付岳飞”3字,上钤御前之宝,下有高宗御押二印。字体介于行楷之间,气韵清和,显示作者深厚的书法功力。>
宋  宋高宗赵构  《赐岳飞书》行书<赵构《赐岳飞书》,行书,纸本。纵36.7厘米,横61.5厘米。凡11行,每行字数不一,共99字。后署“付岳飞”3字,上钤御前之宝,下有高宗御押二印。>
宋  宋高宗赵构  《乐毅论》
宋  宋高宗赵构  《临虞世南真草千字文卷》楷草<赵构《临虞世南真草千字文卷》,上海博物馆藏。此卷是临虞世南真草二体千字文,得虞世南之圆润而略乏笔力。>
宋  宋高宗赵构  《洛神赋卷》 草书<赵构《草书洛神赋卷》,草书,绢本,纵27.3厘米,横277.8厘米,藏辽宁省博物馆。洛神赋为曹植的一篇名作。《洛神赋卷》未署年款,但卷末署“德寿殿书”款,钤“德寿殿御书宝”朱文印,可知是赵构做太上皇后所作,是其成熟期的作品。此卷草法出规入矩,运笔沉着浑厚,飞动流畅, 虽是草书,但字字独立,字与字变化很多,字法熟练生动,提按转折无不如意,虽字与字之间无引带,仍然呈现了一气呵成、流畅自如,显示其深的书法造诣。赵构《草书洛神赋卷》,处帝王之尊,颇具神韵。>
宋  宋高宗赵构  《七言律诗》行楷<《七言律诗》,册 绢本,行楷书,27.1 x 48.7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幅墨迹是宋高宗以楷书书写杜甫的七言律诗(即事),又名《暮春三月诗帖》。此一诗帖以中锋书写,通幅看来章法疏朗,字体匀称、圆润,墨色统一,令人看来赏心悦目。杜甫这首七律的意境如画,高宗笔墨洗链,二者可说是相得益彰。诗后原来还有元代赵孟頫为此诗作的图,可惜已被人裁去。高宗在绍兴三十二年(1162)晚年时退休,这段时期所作的楷书,多典雅圆融,端正停匀,有一种飘逸潇洒的趣味。这幅作品不仅接近这样的风格,因诗幅后还有高宗在位时的用印(御书之宝),因此推测它书写的时间应距退休时间不远。>
宋  宋高宗赵构  《千字文》行书
宋  宋高宗赵构  《石经》
宋  宋高宗赵构  《书苏轼地黄诗》
宋  宋高宗赵构  《养生论》
宋  宋徽宗赵佶  《草书千字文》草书<《草书千字文》是宋徽宗赵佶传世的狂草作品。作于是1112年,纵31.5厘米,横11.72厘米,写在一张整幅描金云龙笺上。是赵佶四十岁时的精意作品,笔势奔放流畅,变幻莫测,一气呵成,颇为壮观。是继张旭、怀素之后的杰作。今藏辽宁省博物馆。文物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各有影印本行世。>
宋  宋徽宗赵佶  《芙蓉锦鸡图题诗》
宋  宋徽宗赵佶  《牡丹诗》行书瘦金文
宋  宋徽宗赵佶  《秾芳诗帖》楷书<《秾芳诗帖》,大字楷书,每行二字,共20行。书法结体潇洒,笔致劲健,为赵佶“瘦金书”代表作。清代陈邦彦曾跋赵枯瘦金书《秾芳诗帖》:“此卷以画法作书,脱去笔墨畦径,行间如幽兰丛竹,泠泠作风雨声。”既是对这一诗帖的评赞,也是对“瘦全书”的艺术效果的很好概括。>
宋  宋徽宗赵佶  《夏日诗帖》
宋  宋徽宗赵佶  《小楷千字文》小楷<《小楷千字文》为赵佶二十三岁时用独创的瘦金体所书,原件藏上海博物馆。间架开阔,笔划劲利,清逸润朗,别具一格。>
宋  宋徽宗赵佶  《欲借风霜二诗帖》楷书瘦金文<《欲借风霜二诗帖》,纸本,楷书,33.2 x 63公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由两首七言与五言律诗合并而成,也名为“欲借、风霜二诗”帖。过去学者推测这可能是宋徽宗廿九岁(1110)时所作。>
宋  宋徽宗赵佶  《真书千字文》  楷书
宋  宋太宗  《敕蔡行》
宋  宋孝宗  《赐曾观》
宋  苏  过  《诗二帖》
宋  苏  过  《与贻孙帖》
宋  苏  迈  《题郑天觉画帖》
宋  苏  轼  《阿育王寺宸奎阁碑》撰并书
宋  苏  轼  《安焘批答帖》
宋  苏  轼  《宝月帖》行书信札<《宝月帖》,信札,行书,藏台湾。曾编人《苏氏一门十一帖》。此帖四行,四十二字。每字各具姿态,皆以筋骨立形,以神情润色,灵变无常,神采飞扬。行间气脉贯串,全幅气韵生动。笔法精严,但不拘束;姿态妍美,但不做作;一切自在有法、无法之间。作者的学问才气发于笔端,与书札的萧散风格相吻合。>
宋  苏  轼  《北游帖》行书手札
宋  苏  轼  《表忠观碑》撰并书
宋  苏  轼  《宸奎阁碑》
宋  苏  轼  《前赤壁赋》行楷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北宋苏轼行楷书。素笺墨迹卷。纵23.9公分,橫258公分。字共六十六行。前五行三十六字已缺,由明代文徵明补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神宗元丰五年(1082)七月十六日,苏轼与友人乘舟游览黃州城外赤鼻磯,遥想八百多年前,三国时代孙权破曹军的赤壁之战,作《赤壁賦》,表达对宇宙及人生的看法。同年十月重游,又写了一篇《后赤壁賦》,两文后世传诵不绝,是文学史上著名的杰作。本卷为友人傅尧俞(1024~1091)书前赤壁賦,自识:“去岁作此賦”,所以知道是元丰六年书,时四十八岁。此卷行楷书,结字矮扁而紧密,笔墨丰润沉厚,是苏轼中年时期少见的用意之作。《石渠宝笈》载:卷高七寸五分,横七尺二寸五分。卷后有文徵明、董其昌等人跋,董跋称:“东坡先生此赋楚骚之一变,此书《兰亭》之一变也。”又称:“此赤壁赋庶几所谓欲透纸背者,乃全用正锋,是坡公之‘兰亭’也。”此帖运笔古拙内涵,非寻常苏轼法书可比。>宋  苏  轼  《啜茶帖》行书信札<《啜茶帖》,信札,行书,藏台湾。曾编入《苏氏一门十一帖》。内容是通音问,谈啜茶,说起居,落笔如漫不经心,而整体布白自然错落,丰秀雅逸。>
宋  苏  轼  《春帖子词》 
宋  苏  轼  《春中帖》  行书  故宫博物院藏
宋  苏  轼  《次辩才韵诗帖》行书
宋  苏  轼  《次韵秦太虚诗帖》行书
宋  苏  轼  《次韵王晋卿》
宋  苏  轼  《答钱穆父诗帖》
宋  苏  轼  《答谢民师论文帖》行书<纸本墨迹卷,书于元符三年(1100),今仅存原帖之后半卷,纵27厘米,横96.5厘米,共三十三行。现藏上海博物馆。现存墨迹已阙文章篇首部分。起首处“轼口是文之意疑若”八字并非原本,其中轼字是从帖后“然轼方过临江’句中残剩之字拼凑而成,而在挖去轼字处另补上则字。卷后有明代娄坚补书缺字,又有陈继儒等人跋。有影印本行世。此卷为苏轼于元符三年(1100)冬十二月写给友人谢民师的一封信,谈他对文学遣词达意的见解。明陈继儒题跋:“东坡碑版照四裔,不如尺牍天真烂漫。所谓‘吾写字觉元气十指间拂拂飞出’,此卷等是也。”>
宋  苏  轼  《东坡苏公帖》行书<《东坡苏公帖》,又名《东坡书髓》、《西楼帖》,为苏轼书迹刻帖。宋乾道四年(1168)汪应辰撰集,刻于成都。末尾跋云:“东坡苏公帖三十卷。每搜访所得,即以入石,不复铨次也。乾道四年三月一日,玉山汪应辰书。”又有陆游跋:“成都西楼下有汪圣锡刻东坡帖卅卷。”“西楼下石刻东坡法帖十卷,择其尤奇逸者为一编,号《东坡书髓》,三十年间未尝释手,去岁在京师,脱败,再装缉之。”清道光间,南海廖甡选翻此帖部分而成《观海堂苏帖》,其后又有长白瑛桂翻刻此帖部分,仍名《东坡苏公帖》。原石刻拓本,今藏天津博物馆。>
宋  苏  轼  《东武帖》行书<苏轼手札。冲和自然,轻松自如,笔墨挥洒之间,别有一种书卷气息和超尘脱俗的笔情墨韵。>
宋  苏  轼  《洞庭春色赋》行书<《洞庭春色赋》与《中山松醪赋》,均为苏轼撰并书,此两赋并后记,为白麻纸七纸接装>
宋  苏  轼  《渡海帖》行书 台湾故宫博物院藏
宋  苏  轼  《丰乐亭记》擘窠大字
宋  苏  轼  《付颖沙弥二帖》
宋  苏  轼  《覆盆子帖》行书
宋  苏  轼  《观陈公诗后帖》
宋  苏  轼  《归安丘园帖》行书
宋  苏  轼  《归去来兮辞卷》行楷纸本<《归去来辞卷》,纸本,纵32厘米,横181.8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宋  苏  轼  《归院帖》  行书  故宫博物院藏*
宋  苏  轼  《黄州寒食诗帖》行书墨迹纸本 <《黄州寒食诗帖》苏轼撰诗并书, 墨迹素笺本, 横34.2厘米,纵18.9厘米,行书十七行,129字, 现藏台湾台北故宫博物院 ,一说存台湾私人手中。 无款及年月,实际上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那时苏轼因宋朝最大的文字狱“乌台诗案”受新党排斥,贬谪黄州团练副使,在精神上感到寂寞,郁郁不得志,生活上穷愁潦倒,在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作了二首五言诗: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黄州寒食诗帖》彰显动势,洋溢着起伏的情绪。诗写得苍凉惆怅,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起伏跌宕,迅疾而稳健,痛快淋漓,一气呵成。苏轼将诗句心境情感的变化,寓于点画线条的变化中,或正锋,或侧锋,转换多变,顺手断联,浑然天成。其结字亦奇,或大或小,或疏或密,有轻有重,有宽有窄,参差错落,恣肆奇崛,变化万千。难怪黄庭坚为之折腰,叹曰:“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黄州寒食诗跋》)董其昌也有跋语赞云:“余生平见东坡先生真迹不下三十余卷,必以此为甲观”。《黄州寒食诗帖》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元朝鲜于枢把它称为继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稿》之后的“天下第三行书”。>
宋  苏  轼  《获见帖》行书
宋  苏  轼  《祭黄几道文卷》行楷书<《祭黄几道文卷》,行楷书,真迹藏于上海博物馆。元丰八年6月,苏轼被召回汴京復朝奉郎,后又升至翰林轼读学士、礼部尚书,使东坡生活和政治待遇发生了极大变化。这是他为好朋友去世而撰写的一篇悼文。>
宋  苏  轼  《江上帖》行书<《江上帖》9行,58字。今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落笔如漫不经心,而整体布白自然错落,丰秀雅逸,端庄圆润,但不做作,笔法精严,但不拘束,作者的学问才气发于笔端,与书札的萧散风格相吻合。>
宋  苏  轼  《近人帖藏》  行书  上海张氏涵庐旧藏
宋  苏  轼  《李白仙诗卷》行书蜡笺<蜡笺纸本,纵54厘米,横111.1厘米。现藏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该帖为宋神宗元佑八年(公元1093年)苏轼58岁时书。清高士奇《江村销夏录》著录。后有蔡松年、施宜生、刘沂、高衍及张弼、高士奇、沈德潜等明、清人跋。此帖已流入日本。施宜生谓“颂大白此语。则人间无诗,观东坡此笔则人间无字。”此两诗为逸诗《李太白文集》所不载。太白之诗共两首。第一首娓娓道来.仙气拂拂,引人入胜。第二首凄清空逸超脱人寰。书则第一首灵秀清妍,姿致翩翩,后10句渐入奇境,变化多端,神妙莫测。第二首驰骋纵逸,纯以神行人书合一,仙气飘渺,心随书走,非复人间之世矣。此书境界,颇难企及。>
宋  苏  轼  《吏部陈公诗跋》行书
宋  苏  轼  《罗池庙迎享送神诗》
宋  苏  轼  《梅花诗帖》草书
宋  苏  轼  《桤木卷帖》行书<《桤木卷帖》,又称《书杜工部桤木诗卷帖》。苏轼书杜甫诗,墨迹本,澄心堂纸本。行书,十九行,一百五十九字。此帖多用正锋,精神凝聚,结构圆熟,字形匀称,其墨法最有特点。安岐评论说:“此卷字画沉着,用墨浓淡适中,较丰墨者别有生动之趣。”明代金冕跋云:“昔先生尝赞美杜子美诗、颜鲁公书皆求之于声律点画之外,今观先生书杜诗,后千百年,宛然若昨日挥洒者,盖寓精神于翰墨而才品所自到尔。倘拘以宇宙之得而论之,是未可同赏妙也。”在这短幅中,苏轼以其笔墨骨肉赋其形,以其才学品性灌注其神情生气;吟物有所寓,咏诗有所悟,读杜有所思,挥毫有神助,使后人“爱玩不忍舍”。>
宋  苏  轼  《人来得书帖》行书 故宫博物院<《人来得书帖》北宋苏轼书。纸本,纵29.5厘米,横45.1厘米。正文行书十六行,共192字,款署“轼再拜”,但未署发信年月。现藏故宫博物院。《人来得书帖》是在季常之兄伯诚死后苏轼写给季常的慰问信,故有‘伏惟深照死生聚散之常理。悟忧哀之无益,释然自勉’之句。帖上钤有“吴土谔”、“御府宝绘、“仪周赏”等。帖后有董其昌跋:“东坡真迹,余所见无虑数十卷,皆宋人双勾廓填。坡书本浓,既经填墨,盖不免墨猪之论,唯此二帖(新岁、人来)则杜老所谓须臾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也。”此帖曾经明项元汴,清安岐等递藏,后入清内府。安岐将此帖与《岁新展庆帖》合成一帖,并称坡公杰作。《人来得书帖》凝重,笔法流畅,为书牍杰作。>
宋  苏  轼  《石恪画维摩赞帖》
宋  苏  轼  《书杜甫诗帖》
宋  苏  轼  《司马温公碑》撰并书
宋  苏  轼  《天际鸟云贴》
宋  苏  轼  《武昌西山诗帖》
宋  苏  轼  《新岁展庆帖》行书<纸本。纵30.2厘米×横48.8厘米。正文行书十四行。款署‘轼再拜,季常先生文阁下,正月二日。’应作于元丰四年(1081年),苏氏时年四十六岁。此帖信手写来无拘无束,横竖斜直,率意而成,挥洒自如,姿态横生。笔力雄健,骨劲肉丰,更可展示作者的书法风格。曾经明项元汴,清安岐、清内府递藏。原帖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有影印件行世。>
宋  苏  轼  《一夜帖》行书<《一夜帖》,又名《致季常尺牍》,行书,30.3 x 48.6公分。是苏轼谪居在黃州(今河南黃风)时写给朋友陈季常的信札。陈季常是苏轼老長官陈希亮之子,喜谈佛法,晚年隐居在黃州、光州之间,因与当時谪居在黃州的苏轼时有往來,便成了好友。在这封信札中,苏轼托陈季常向王君转达:王君所索取的黃居寀画龙已暂借给曹光州,一旦曹光州还画以后,他便马上还给王君。此作遒劲茂丽,肥不露肉,神采动人。>
宋  苏  轼  《遗过子帖》
宋  苏  轼  《颖沙弥帖》
宋  苏  轼  《与董长官帖》
宋  苏  轼  《与郭廷评书帖》
宋  苏  轼  《与若虚帖》
宋  苏  轼  《与宣猷丈帖》
宋  苏  轼  《与子厚帖》
宋  苏  轼  《渔父破子词帖》
宋  苏  轼  《鱼枕冠颂帖》
宋  苏  轼  《与若虚帖》
宋  苏  轼  《致道源帖》
宋  苏  轼  《致季常书帖》
宋  苏  轼  《致久上人书帖》
宋  苏  轼  《治平帖》行书<《治平帖》,纸本,纵29.2厘兴,横45.2厘米,熙宁二年(1069)苏轼三十四岁时书。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馆。赵孟頫誉之为“世间墨宝”,由此可见苏轼早年书艺的风韵>
宋  苏  轼  《中山松醪赋》行书<《洞庭春色赋》与《中山松醪赋》,均为苏轼撰并书,此两赋并后记,为白麻纸七纸接装,纸精墨佳,气色如新,纵28.3厘米,横306.3厘米,前者行书三十二行,二百八十七字;后者行书三十五行,三百十二字;又有自题十行,八十五字,前後总计六百八十四字,为所见其传世墨迹中字数最多者。前者作於公元1091年冬,后者作於公元1093年,为苏轼晚年所作,苏轼贬往岭南,在途中遇大雨留阻襄邑(今河南睢县)书此二赋述怀。自题云:“绍圣元年(1094)闰四月廿一日将适岭表,遇大雨,留襄邑,书此。”时年已五十九岁。此二赋笔意雄劲,姿态闲雅,潇洒飘逸,而结字极紧,集中反映了苏轼书法"结体短肥"的特点。 明张孝思云:“此二赋经营下笔,结构严整,郁屈瑰丽之气,回翔顿挫之姿,真如狮蹲虎踞。”王世贞云:“此不惟以古雅胜,且姿态百出,而结构谨密,无一笔失操纵,当是眉山最上乘。观者毋以墨猪迹之可也。”乾隆曾评:“精气盘郁豪楮间,首尾丽富,信东坡书中所不多觏。”此两帖清初为安岐所藏,乾隆时入清内府,刻入《三希堂法帖》。溥仪逊位,被辗转藏入长春伪帝宫,1945年散失民间。1982年12月上旬发现并入藏吉林省博物馆。此卷前隔水、引首在散失时被人撕掉,造成残损。>
宋  苏  轼  《醉翁亭记》楷书擘窠大字<欧阳修撰,苏轼书。宋元祐六年(1091)十一月刻石,在安徽省全椒县。原石宋时已毁,明嘉靖间重刻石。宋刻本字有漫漶,但书体远在明刻本之上。今拓明刻本分四张拓,前三张七行,末张五行,行二十字。此碑书于欧阳修逝世后近二十年,无一笔松懈,无一字不缜密。在笔画的披拂之间既得其遭劲,又显示洒脱之美,其捺与撇往往十分舒展,如举手投足之自如萧散。笔笔用力,沉着宽厚,显出雄强;而又巧寓对比,错综变化,显示灵逸。比如“醉”字的“酉”旁共有四竖画,先用一分,继用二分,最末用三分笔。“提携”两字均为左右结构,又上下相联,苏武却将下一“携”字改为上下结构,使“扌”旁置于“乃”字上。赵孟頫《松雪斋》云:“余观此帖潇洒纵横,虽肥而无墨猪之状,外柔内刚,真所谓绵里裹铁也。”王世贞评:“苏书《醉翁亭记》,结法遒美,气韵生动,极有旭素屋漏痕意。”李长善认为:“文忠早师颜鲁公,大书《醉翁亭》、《袁州学记》,不改鲁公家法。”可谓知言。王世贞云:“坡公所书《醉翁》、《丰乐》二亭记,擘窠书法出颜尚书、徐吏部,结体虽小散缓,而遭伟俊迈,自是当家。”清梁(山献)《评书帖》曾云:“东坡楷书《丰乐》、《醉翁》二碑,大书深刻劈实劲健,今惟《丰乐亭》尚清白。”>
宋  苏  洵  《与提举书帖》
宋  苏  辙  《与定国五帖》
宋  苏  辙  《与国博帖》
宋  孙  觌  《与务德书帖》
宋  孙  甫  《与子温帖》
宋  汪应辰  《与子东帖》
宋  王  份  《与钦止书帖》
宋  王  巩  《冷陶帖》
宋  王  观  《平江帖》
宋  王  升  《杜门帖》
宋  王岩叟  《秋暑帖》
宋  王之望  《与季思书帖》
宋  魏了翁  《文向帖》行书<魏了翁《文向帖》,行书,上海博物馆藏。此帖是魏了翁写给其姻亲至交的一通家书信札,为他四十八岁时的作品。该帖间行间草,落笔流畅,法度足备,气韵有余。《文向帖》是苏州过云楼主人顾公雄1951年捐赠的308件珍贵书画中精品之一。位于苏州的过云楼始建于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是苏州望族顾氏珍藏书法名画的所在。第一代主人顾文彬开始,三代顾家人花了百余年的时间,收集了1000多幅书画碑版。顾公雄1951年临终前留下遗言:把珍藏的书画献给国家。顾公雄过世以后,家人秉承遗志,别于1951年和1959年将所藏308件珍贵书画一并捐献给国家。包括魏了翁的《文向帖》和元人虞集的楷书《刘垓神道碑铭》不但对书法史,而且对宋元史的研究都有借鉴意义。>
宋  文天祥  《草书木鸡集序卷》草书<《草书木鸡集序卷》,纸本,纵24.5厘米,横96.5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此卷书于宋度宗咸淳九年(1273)冬至,作者时年三十八岁。文章是应同乡张强之请而作。全卷通篇笔势迅疾,清秀瘦劲,具有俊逸豪迈之气。译文:三百五篇,优柔而笃厚,选出焉,故极其平易,而极不易学。予嘗讀詩, 以選求之。如曰:駕言陟崔嵬。我馬何虺隤。我姑酌金罍。维以不永怀。如曰:自子之東方,我首如飞蓬。 豈無膏与沭。为誰作春容。詩非選也。而詩未嘗不選。以此見選实出於詩,特從魏而下,多作五言耳。故嘗谓学選而以選为法。則選为吾祖宗以詩求選,則吾視選为兄弟之国。予言之而莫予信也。一日,吉水张彊宗甫以木雞集示予,何其酷似選也。从宗甫道予素,宗甫欣然。便有平视曹劉沈謝意思。三百五篇,家有其书,子歸而求之,所謂吾道东矣。>
宋  文天祥  《上宏斋帖》行书<《上宏斋帖》,纸本,手卷,纵39.2cm,横149.9cm,行书,53行,747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本幅鉴藏印钤项元汴、卞永誉、安岐、永瑆、奕绘、绵亿诸印。卷后明李时勉,清永瑆、绵亿、李端芬、朱益藩题跋。此帖内容是祝贺宏斋(包恢)晋官,并述政治。书于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文天祥时年30岁。是年正月文氏除湖南提刑,三月到任,书此札时尚在乡里。关于此帖书写原由,明代李时勉跋曰:“盖度宗初接位,招宏父为刑部尚书、签书枢密院事,封南城县侯,故公贺以此书也。”此件书法清疏挺竦,风格秀劲,古雅可爱。札中内容涉及文天祥在江西任上对赣寇“用兵丁万人,声罪致讨”之事,对研究当时的历史有重要价值。明汪砢玉《珊瑚网》、郁逢庆《郁氏续书画题跋记》,清《式古堂书画汇考》、顾复《平生壮观》、安岐《墨缘汇观》等书著录。>
宋  文天祥  《谢昌元座右自警辞》草书<文天祥《谢昌元座右自警辞》,草书,其字纤细灵动,翻转流动,清安岐《墨缘汇观》评曰:“笔法清劲纵任,不苟其辞。” 书后有大量名家题跋,因文天祥的“孤忠完节”而视此卷为“天球河图”。>
宋  文彦博  《汴河道三札帖》
宋  文彦博  《得报帖》行书 墨迹纸本13行71字
宋  文彦博  《内翰帖》
宋  吴  琚  《跋李氏诰》
宋  吴  琚  《急足帖》行书<《急足帖》,吴琚行书,墨迹,纸本。>
宋  吴  琚  《六绝句诗帖》
宋  吴  琚  《七言绝句》行书<《七言绝句》又称《行书蔡襄七言绝句》。纵98.6厘米,横55.3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为吴琚少数墨迹之一,是现存书法形式中最早的条幅作品。释文:桥畔垂杨下碧溪,君家元在北桥西。来时不似人间世,日暖花香山鸟啼。>
宋  吴  琚  《识语并焦山题名》行书<《识语并焦山题名》,纸本,行书,32.8 x 44.9公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帖是拼合了“观李氏谱牒”、“焦山题名”二帖而成。两帖在内容上并无关联,书写的时间也有差异。前者是吴琚在淳熙十三年(1186)时,追记观唐代李氏谱牒所题的跋文中,感叹谱牒应受重视的一段文字。后者则是录抄了他在绍熙二年(1191)赴官襄阳的途中,于焦山所题写的文字。焦山位于镇江,是长江上的一座岛丘,由于景色优美,许多文人书家多曾在此留下珍贵的墨迹。>
宋  吴  琚  《行书五段卷》行书<《行书五段卷》,行书,上海博物馆藏。此卷行书杂录不同的五段文字,风格极为接近米芾,具有痛快流畅,峭拔顿挫的特点。>
宋  吴  琚  《与寿父书帖》
宋  吴  琚  《杂诗帖》行书<《杂诗帖》,吴琚行书,墨迹,纸本,每幅纵二六厘米,横一一厘米。诗十四首,诗句多不连贯。释文:神物登天扰可骑,如何孔甲但能羁。当时若更无刘累,龙意茫然岂得知。忘归不觉鬓毛班,好事乡人尚往还。断岭不遮西望眼,送君直过楚王山 >
宋  吴  说  《尺牍》行书<尺牍,纸本,行书,30.2 x 44.6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是吴说与官府往来的信札。>
宋  吴  说  《多庆帖》
宋  吴  说  《简谅帖》纸本,行草书
宋  吴  说  《门内星聚帖》册页 纸本<吴说《门内星聚帖》,行草书,纸本。纵25.2厘米,横45.4厘米。14行,140字,信札,率意而书,无拘无束,笔法劲利清瘦,刚中有柔,结体姿媚,笔画轻灵秀美。帖上铃有“屠存智印”、“安氏仪周书画之章”等藏印。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宋  吴  说  《与宣教书帖》
宋  吴  说  《与御带书帖》
宋  薛绍彭  《得米老书帖》
宋  薛绍彭  《晴和帖》行草书<《晴和帖》是致“大年太守”的一封信札,为行草书。此帖酷近于王羲之的《初月帖》,法度森严,风格古雅,用笔遒劲流畅,是薛绍彭传世书作精品。>
宋  薛绍彭  《上清连年帖》
宋  薛绍彭  《诗帖》行书纸本11行
宋  薛绍彭  《手札》草书
宋  薛绍彭  《通泉帖》
宋  薛绍彭  《与伯充书帖》
宋  薛绍彭  《云顶山诗卷》行书<《云顶山诗卷》,行书,纸本,七接幅。前六幅皆纵27厘米,通横287•7厘米;后一幅纵26厘米,横22•6厘米。>
宋  薛绍彭  《召饭帖》
宋  薛绍彭  《昨天帖》
宋  薛绍彭  《左锦帖》
宋  叶梦得  《与季高书帖》
宋  叶清臣  《近遣帖》
宋  岳  飞  《出师表》草书<岳飞《出师表》,草书。据欧阳辅《集古求真》考定,此作为明成化,弘治年间白麟所伪托,岳飞的真迹目前无存。《前出师表》是诸葛亮于公元227年率军北伐前,给皇帝刘禅的一份奏章。表示,自己受刘备三顾之恩,托孤之重,一定要为 “兴复汉室”竭忠尽智,效死不渝。《后出师表》是在街亭失利后,诸葛亮又一次上疏的一份表文。流传千古的名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即出此表中。关于岳飞书写《出师表》事由,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八月,攻打金兵的岳飞路过南阳,谒武侯祠,岳飞在“跋”中写道:“绍兴戊午秋八月望前,过南阳,谒武侯祠,遇雨,遂宿于祠内。更深秉烛,细观壁间昔贤所赞先生文祠、诗赋及祠前石刻二表,不觉泪下如雨。是夜,竟不成眠,坐以待旦。道士献茶毕,出纸索字,挥涕走笔,不计工拙,稍舒胸中抑郁耳。岳飞并识。”有人说这是后人的传说,史籍也无岳飞来南阳武侯祠题词的记载。除了南阳市武侯祠,全国各地武侯祠和岳飞纪念馆都有《出师表》石刻。 成都武侯祠进二门,长廊壁上,嵌有岳代写的前后 《出师表》石刻。石碑共37块,每块高63厘米,宽58厘米,刻工精良。杭州岳飞纪念馆是岳飞的长眠之地。墓院内有南北两侧碑廊,共陈列碑刻127块。北廊陈列着岳飞像和手迹,有脍炙人口的《满江红》词和岳飞书的《前后出师表》。陕西省岐山县城南五丈塬,是诸葛亮几十年南征北战中最后一个战场。诸葛亮死后,唐初便有人在此立庙,殿内东西两壁镶嵌的40块二尺见方的岳飞书诸葛亮前后《出师表》石刻。四川省云阳县城张飞庙也有岳飞草书《前出师表》刻石,光绪二十九年(1903)清学部主事彭聚星出其旧藏,袁筱坞学士秦中石刻拓本的善本和他在开封寻得的另一精拓本,两相互校以后,由名手张仲雅勾勒上石,住持僧瘦梅上人督工,聘请著名雕刻艺术家何今雨历420多个日夜精镌细刻而成。四川青城山主庙——天师洞现存殿宇建于清末,规模宏伟,其主殿——三皇殿两廊有岳飞书"前后出师表"刻石。青岛市崂山区档案馆收藏有岳飞书《前后出师表》、宋四家拓本。河南大学图书馆馆藏金石拓片中的一些精品,其中也有早期拓制岳飞手书《前后出师表》等。>
宋  岳  飞  《书谢眺诗》行草<岳飞《书谢眺诗》,行草。书南北朝诗人谢眺《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诗,共111字,书于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三月,后有明徐达、海瑞等跋浯。是卷以行楷书开始,行草体相杂,点画圆和朴厚、笔飞墨舞,颇具功力。附谢眺诗:《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徒念关山近,终知反路长。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苍苍。引领见京室,宫雉正相望。金波丽鳷鹊,玉绳低建章。驱车鼎门外,思见昭丘阳。驰晖不可接,何况隔丽乡。风云有鸟路,江汉限无梁。常恐鹰隼击,时菊委严霜。寄言罻罗者,寥廓已高翔。>宋  翟当文  《与宣抚书帖》
宋  曾  布  《与质夫帖》
宋  曾  肇  《奉别帖》
宋  张  浚  《远唇帖》
宋  张即之  《杜甫诗卷》楷书<《杜甫诗卷》,张即之大字楷书,墨迹,纸本,纵三四•六厘米,横一二八•七厘米,共一百二十八字。书杜甫七律《紫宸殿退朝口号》和《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澄》二首。为张即之六十五岁时所书,款署“淳佑十年(一二五零)八月下浣樗寮”。此卷雄厚挺拔,险劲清绝。起笔落墨沉着从容,运行稳健,老笔纵横;笔画抑扬顿挫,使转颇急,力透纸背。其结体不雕不琢,斩钉截铁,笔势飘逸潇洒,大气磅礴。这是件十分难得的翰墨精萃,堪称张氏大字楷书的代表佳作。 历代书坛公认“大字难妙”,盖因大字在行笔与结体上,很少有人能够达到预期的理想境界。张即之善大书,其书法之所以取得如此高的成就,就在于他临池不辍,刻苦修练,一生勤奋,具备了极为深厚的功力。>
宋  张即之  《佛遗教经》行书<张即之《佛遗教经》,行书。从北宋开始,禪宗初学者入门必读“佛祖三经”,所谓“佛祖三经”指的是《四十二章经》、《佛遺教经》和《沩山警策》。此帖《佛遗教经》是张即之70岁时书,即宝佑三年(公元1255年),现藏故宫博物院。>
宋  张即之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楷书<张即之《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纸本,楷书。>
宋  张即之  《李公墓志铭》楷书<张即之《李公墓志铭》,纸本,楷书。>
宋  张即之  《七律诗三首》
宋  张即之  《汪氏报本庵记卷》行书<张即之《汪氏报本庵记卷》,行书,纸本墨迹。 纵29.3厘米,横91.4厘米。小字行书38行,凡688字。辽宁省博物馆藏。帖后有文徵明跋、项元汁题记。卷前后又有项氏诸印和卞永誉式古堂印,清乾隆、嘉庆、宣统三朝印玺。文微明云:“按《皇宋书录》,即之,安国之后,甚能传其家学。……。其书师颜鲁公、尝为高宗所称。即之稍变而刻急,遂成名家。”《汪氏报本庵记》一文原为楼钥所撰,汪氏是楼的外祖家,不知道与张即之有无瓜葛,要录写这篇文章。书后的“淳熙十二年(公元1252年)三月二日”款,原应在文内,为后人挖移篇末。此卷小字行书,运笔流畅而劲健,比即之其它擘窠书《杜甫诗卷》要秀逸些,是张氏传世墨迹中的佳作。 乾隆时曾刻入《墨妙轩法帖》第四册。>
宋  张即之  《溪庄帖》行书<张即之《溪庄帖》,又名《草书于廿而弟知县承议尺牍》,纸本,行书。>
宋  张即之  《致殿元学士尺牍》<张即之《致殿元学士尺牍》,纸本,行书,30.7 x 53.6公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张即之擅长行书与楷书,存世书迹中,尤以中楷书写的佛经作品,数量最多,成就也最高。他的书学渊源,除了多少来自于伯父张孝祥的影响之外,唐人的楷法以及北宋苏轼、黄庭坚、米芾三家,也都是他取法的对象。但他由于能够自出新意,例如以秃笔写大字等,创造出自己独特的书风,因此终能成为大家。这件“致殿元学士”尺牍,又名“从者来归”帖,是以行草书写在牙色印花纸本上。由信中“野衣黄冠,拥嬾残煨芋之火”等语句看来,大约是张即之晚年(淳祐五年,1245年左右,张即之时年六十岁)退休闲居于家中时所作。这幅尺牍结体疏秀,用笔清俊飘逸,丝毫看不出衰颓的老态。>
宋  张舜民  《五味子汤帖》
宋  张孝祥  《柴沟帖》行书<张孝祥《柴沟帖》,纸本,行书,纵33.5厘米,横38.9厘米。上海博物馆藏。此帖凡七行,三十八字,其中第二行行首三字已大部残缺。系张孝祥写给友人养正的一通信札札中张孝祥告知养正:因闻乘轿来访行程甚慢,今遣人借鞍马前往迎接,欲从速和他友人相见。所指柴沟一地待考。此帖有颜真卿的清雄伟岸之气,浑厚严谨,遒劲流畅,持重不浮,骨力内含。其用笔方圆兼之,以中锋为主,线条凝重俊逸,笔画粗细分明,一般横画轻竖画重,深得颜字以折带转、易方为圆的绝妙笔法。行款疏阔爽朗,一气呵成,如同天上的星辰,自然闪烁,给观赏者以轻松、舒展之感。章法格局空旷寥廓,那浓黑的字列就象兰天白云中的队队飞雁,行间段落在画面上拉开的距离间隔,造成一种层次醒目的流动节奏,而又给人清明简淡的美感。为张孝祥传世墨迹中的代表作。曾经清张笃行收藏,帖是钤有印记。>
宋  张孝祥  《书札》行书<张孝祥《书札》,纸本,行书。>
宋  张孝祥  《休祥帖》
宋  章(忄享)  《会稽帖》
宋  赵  抃  《名藩帖》
宋  赵  抃  《山药帖》
宋  赵  鼎  《与执政扎子帖》
宋  赵令时  《与仲仪帖》
宋  赵孟坚  《尺牍》
宋  赵孟坚  《题大年小景图》行书<赵孟坚《题大年小景图》,行书。纸本。纵675.8厘米,横675.6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该卷书于宋理宗开庆元年(公元1259年)作者时年60岁。其内容包括《题大年小景图》、《题永年乳庞年》、《西塘道》、《题天文地理图》等八首。书法独具风气韵淳古,笔法流畅,点画鲜明,节奏强烈,忽大忽小,有肥有瘦,变化莫测。>
宋  赵孟坚  《致严坚中太丞》草书<赵孟坚《致严坚中太丞尺牍》,书草书。纸本。25.5 x 33公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赵孟坚的传世书迹不多,大部份是以楷书、行书两种书体写成。书史称赞赵孟坚的书法,认为他的字既有着黄庭坚雄健的笔力,又有米芾纵逸的神态,但也有人认为他的字有敧侧的毛病。他曾写《书论》,力主恢复晋、唐楷法,对二王(王羲之、王献之)法帖也着力甚多,奠定了元代书法复古运动的理论基础。>
宋  赵孟坚  《自书诗卷》行书<赵孟坚书《自书诗卷》,纸本。台北故宫博物馆收藏。行书八十二行,自录旧作诗五首。此卷间架紧密,纵横雄逸,气韵淳古。自署书于“宝祐甲寅”,即宝祐二年(1255年),是他五十六岁时所写。卷后有赵孟葆及元苏大年等跋。曾经明吴帧、清梁清标、安歧、清内府等收藏。《大观录》、《墨缘汇现》、《辛丑销夏记》等书著录。>
宋  周邦彦  《特唇帖》
宋  朱  熹  《城南唱和诗卷》行书<《城南唱和诗卷》朱熹书。纸本。纵31.5厘米,横275.5厘米。帖凡64行,共462字。首题“奉同敬夫兄城南之作”。末款“熹再拜”。钤白文“朱熹之印”。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诗卷是朱熹为和张(木式)城南诗20首所作。张(木式),字敬夫,号轩,张浚之子、宋代著名学者。居谭州(今长沙)。构城南书院,城南有风景20处、故题诗20首。朱孝宗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八月,朱熹与张南轩游城市诸胜景,和南轩二十咏。时年朱熹38岁,此诗卷书写年代则较晚。此卷书法笔墨精妙,萧散简远,笔意从容,灵活自然,为朱熹传世佳作。明陆简《朱熹城甫唱和诗帖跋》云:“紫阳夫子平生讲道之功日不暇给,而于辞翰游戏之事亦往柱精诣绝人。评书家谓其书郁有道义之气、固耳。”>
宋  朱  熹  《奉使帖》
宋  朱  熹  《七月六日帖》纸本  辽宁省博物馆藏
宋  朱  熹  《任公帖》
宋  朱  熹  《上时宰二札子》
宋  朱  熹  《生涯帖》
宋  朱  熹  《书翰文稿》行草书<朱熹《书翰文稿 》,行草书。信札二幅,纵33.5厘米,横34厘米和纵33.5厘米,横45.3厘米。凡60行,后有元、明两代共11家的题识跋浯,内容包括朱画象像。明王鏊《震泽集》云:“晦翁书笔势迅疾,曾无意于求工,而寻其点画波磔,无一不合书家矩蠖,岂所谓动容周旋中礼者耶。”>
宋  朱  熹  《与承务帖》
宋  朱  熹  《与彦修帖》
宋  朱  熹  《致教授学士尺牍》草书<朱熹《致教授学士尺牍》,纸本,草书,33.1 x 29.3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这幅“教授学士”尺牍,是以行草书成。绍熙五年(1194),朱熹六十五岁时,辞知潭州(今湖南长沙)任的时候所写。这幅尺牍中,朱熹的起笔多侧峰斜出,行笔迅速,转折自然,虽无意于求工,但点划波磔,无一不合传统书法的法度。>
宋  朱  熹  《易系辞碑》<是根据朱熹所书《书易系辞》行书碑刻。碑为一组四通,共十四行,每行八字,共112字,字径12至14厘米。初由其门生蔡元定刻存于湖南常德学府(今湖南省常德县),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在大同作官的屈钟岳,依早期拓片在大同翻刻,现存大同市博物馆碑廊。《书易系辞》,纸本,全册共十四开,一百零二字,均纵 36.5 公分,横 61.8 公分,是朱熹存世仅见的大字真迹。每行仅书写二字,内容为《易经•系辞》的节句。笔力凌厉豪劲,墨色黝黑,显得格外精神奕奕。古代许多书法家是不善于写大字的,但这恰恰是朱熹的擅长,所以他的大行书远远胜过小行书。作品有朱熹名款及“定静堂”印记,为林宗毅先生所藏,后捐赠与台北博物馆。《周易系辞本义手稿》>
宋  朱敦儒  《尘劳帖》
金  郝  史  《重修中岳庙碑》金碑刻,党怀英篆额
金  刘  光  《灵泉观记》杨峻撰
金  任  珣  《古柏行》
金  王庭筠  《道林帖》
金  王庭筠  《法华台五绝》诗刻,在大理双塔寺
金  王庭筠  《李山画风雪杉松图卷跋》行书<王庭筠《李山画风雪杉松图卷跋》,墨迹纸本,共十一行,六十字。该帖深得米芾之神,行笔结体,皆极类米字,气韵也蕴藉可观。现藏美国。释文:绕院千千万万峰,满天风雪打杉松。地炉火暖黄昏睡,更有何人似我慵。>
金  王庭筠  《重修博州庙学记》王去非撰,党怀英篆额
金  王庭筠  《重修蜀先主庙碑》行楷碑刻
金  赵  沨  《荣国公时立爱神道碑》正书。李晏撰,党怀英篆额。现存河北文化局。
金  赵秉文  《赤壁图卷题诗》行书<赵秉文《赤壁图卷题诗》,纸本,纵高51.9厘米,横长697.7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此卷书法笔力遒劲,大气磅礴,自然生动,功力非凡。>
金  赵秉文  《刘从益惠碑》撰并行书
元  陈  基  《次韵十绝》
元  陈  基  《相见帖》行书纸本<陈基(公元1314--1370)字敬初,元代临海(浙江台州)人。受业于当时著名学者黄晋,并随之游于京师,授经筵检讨,后曾到平江参加张士诫军事。明初,召修《元史》。书成还家。陈基能文善书,为元末江南比较著名文人。著有《夷白斋稿》35卷、明史有传。《相见帖》陈基书。纸本。纵24.3厘米,横32.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帖为信札,落笔不苟,颇有韵味,从中可以看出元代诸家赵孟頫、康里子山等人的影响。曾藏清内府,刻入《三希堂法帖》。>
元  陈  基  《与伯行书帖》
元  陈  植  《怀存斋诗帖》行书纸本<陈植《怀存斋诗帖》,纸本。 行书,纵23.3厘米,横56.4厘米。陈植,字叔方,自号慎独叟,平江路(苏州)人,"力学工文,贯通经史百家,亦善画山水,幽篁怪木,各尽其态"。传见郑元祐《侨吴集》卷十二《慎独陈君墓志铭》和《元诗选》初集。这是陈植写给"存斋隐君"的一首五言古诗,以诗代柬。"存斋"就是沈右,沈右自署"存存斋",陈基《夷白斋稿》有"存存斋记"一篇,云:"沈君仲说(沈右字仲说),隐居于吴会,耕学于笠泽,庐于陈公之原,而皆名其室曰存存斋"。此诗中亦有"思归笠泽秋"的句子,与上说正合。另外在存世的沈右书迹中,也常提及陈植,其中"诗柬帖"即"与叔方诗札并柬"帖,就是给陈植的,可知二人交往颇密。"云林",即倪瓒,时亦在吴中。此帖基本上是学赵孟頫书,只是结体更加随意,想求疏放自然之趣,也夹杂进了一些唐人风格。帖后字钤朱、白文印各一方:"慎独斋","一丘一壑"。从帖上藏印可知,明清先后经项子京、孙承泽、安仪周等收藏过,1949年后入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元  邓文原  《跋王羲之雨后帖》
元  邓文原  《芳草帖》
元  邓文原  《急就章》章草<邓文原《急就章》,章草。章草的演变是解散隶书使它趋于简便,相传章草是汉元帝时候的黄门令史游所创。现在流传有他的《急就章》,因取其“章”字,所以叫做“章草”。章草自史游“急就章”以后,初唐时尚有写的;到了晚唐和宋代,竟不见有章草的笔迹,这种书体几乎中绝。元代赵子昂、邓文原,明初宋仲温曾有此体,但是子昂用笔偏于绵软妍媚,宋仲温笔势挺拔,而邓文原具有章草古朴的风格,并且摻有楷书劲健的笔触。>
元  邓文原  《家书二帖》
元  邓文原  《手札》
元  邓文原  《题跋》
元  邓文原  《题松风阁卷》
元  邓文原  《重建南镇庙碑》撰并书丹,在浙江山阴。
元  管道升  《与亲家太夫人帖》
元  管道升  《与婶婶书帖》
元  管道升  《与中锋帖》
元  郭  畀  《陆游自书诗卷跋》行书<郭畀《陆游自书诗卷跋》,行书。《自书诗卷》为陆游告退归里时所作,曾一度在镇江流传,当时的郭畀在镇江见到这幅珍迹后,仰慕陆游的诗名,为之题跋。>
元  郭  畀  《题画诗》行书纸本<郭畀《题画诗》,行书,纸本。纵27.2厘米,横40.6厘米。未署年月,书于钱选所绘红梅及赵孟頫题诗之后。钱选字舜举,是宋末元初著名的画家,擅长人物、花鸟、山水。这幅行书端秀多姿,劲利挺拔,师承赵孟頫,但不及赵字的圆润妍媚。>
元  黄  溍  《与德懋书帖》
元  揭奚斯  《陆柬之文赋跋》楷书
元  揭傒斯  《代祀记碑》在浙江绍兴。
元  揭傒斯  《天一池碑》记并书。明拓孤本,今藏北京图书馆。
元  康里巙巙  《敕修曲阜宣圣庙碑》在山东曲阜孔庙
元  康里巎巙  《奉记帖》行书信札<康里巎巙《奉记帖》,行书。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本帖为一封信札,计30行。迅捷的笔力加上过人的气势,使全篇雄奇连贯,-气直下,没有丝毫窒息,表现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力。>
元  康里巎巙  《柳宗元梓人传》草书
元  康里巎巙  《秋夜感怀诗卷》行书
元  康里巎巙  《述笔法卷》草书<康里巎巙《述笔法卷》,草书。元统元年(1333年)书。按,康里于此作自题“至顺四年”,然文宗至顺仅三年。文宗至顺三年卒,宁宗继位,翌年惠宗立,改元统,是至顺四年即元统元年。>
元  康里巎巙  《唐诗六首》草书
元  康里巎巙  《渔夫辞》
元  康里巎巙  《颜鲁公论书帖》
元  康里巎巙  《谪龙说》草书
元  柯九思  《老人星赋》行书纸本<柯九思《老人星赋》,行书,纸本墨迹,纵25厘米,横268厘米,北京荣宝斋藏。荣宝斋有影印本出版。>
元  柯九思  《陆浚之皇极赋跋》行书
元  礼  实  《与叔方书帖》
元  李  倜  《跋陆柬之文赋》行书<李倜《跋陆柬之〈文赋〉》,行书。《文赋》系唐代陆柬之行书法帖。纸本墨迹卷。书法婉润清丽,甚似《兰亭序》。有赵孟頫、李倜、危素、孙承泽等跋记。原迹现存台湾。李倜此跋字体精劲,舒张得宜,行笔丰瘦有度,温润圆融,颇具右军风韵。
元  陆继善  《双钩《兰亭序帖》》
元  迺  贤  《南城咏古诗帖》
元  倪  瓒  《跋唐人临右军真迹册》 行书纸本
元  倪  瓒  《淡室诗轴》 行书纸本<倪瓒《淡室诗轴》,行书,纸本。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纵64厘米,横27厘米。七言律诗-首,共4行,又题识2行。 通篇布局疏朗、错落有致,淡古神韵,无一俗尘。《淡室诗轴 》,单就技法而言,似乎不足称道。其结体十有八九是东倒西歪,不成体统的。用笔也多出锋尖梢,显得势竭力虚。但从审美的角度看,不计其细节,而从整体观赏它时,却化腐朽为神奇。其笔法,虽然点画多不工,却瘦劲通神,行笔又悠然自得,使字态显得摇曳生动。 其章法,虽然结字多不周,却行气贯通,时大时小、时长时扁,令整篇布局疏朗错落,琳琅满目。>
元  倪  瓒  《江南春三首册》行书纸本
元  倪  瓒  《手札》 行书
元  倪  瓒  《游子吟》 行书<倪瓒《游子吟》,纸本,行楷。
元  倪  瓒  《与默庵诗帖》
元  倪  瓒  《渔庄秋霁图跋》行书<倪瓒 《渔庄秋霁图跋》,行书,上海博物馆藏。在元代书法艺术崇尚柔媚浓妍,倪瓒能不为时风所动,师法晋宋之情韵,上溯汉隶之朴拙,由此创造了他恬淡瘦劲、静穆秀雅的书风。从《渔庄秋霁图》自题诗可见一斑。这个题款是倪瓒晚年所书。秀逸俊美而无妩媚柔弱之嫌。严整有规矩,行气茂密,却不失淡雅自然宽舒之态。与诗的内容、画面的意境融为一体。《渔庄秋霁图》是倪瓒的代表作。纸本墨笔 纵96.1厘米、横46.9厘米。该图所绘了太湖一角的山光水色。近处画一小小的土坡,其上六株高低不一的树,隔水两道山丘,和近处的土坡差不多。画中并没有渔庄,大概是根据云林跋中“戏写于王云浦渔庄”来定的名。>
元  饶  介  《七律诗》
元  饶  介  《诗送孟东野序》
元  饶  介  《梓人传》
元  沈  右  《初度帖》
元  沈  右  《风过帖》行书纸本<沈右,生卒年不详,吴中人,字寓斋。善诗文,书法行草小楷以精致、遒媚、古澹见称,自成一家面目。《风过帖》沈右书,纸本,通篇自然协調,其书出于欧阳询,复加以流丽,风韵特出。>
元  沈  右  《与伯行书帖》
元  沈  右  《与寓斋书帖》
元  沈  右  《与仲长帖》 
元  泰不华  《王烈妇碑》在浙江绍兴。
元  王  蒙  《与德常书帖》
元  危  素  《义门王氏先茔碑》欧阳玄撰,赵期颐篆额
元  卫仁近  《与九成学士书帖》
元  吴志淳  《墨法诗四首》
元  吴  镇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草书<吴镇《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草书。吴镇书法多见于题画,《心经卷》是其传世的唯一草书作品,此卷草书之冷隽清逸如料峭云崖之老梅干枝,给人以超拨苍秀的美感。>
元  鲜于枢  《次韵仇仁父晚秋杂兴》
元  鲜于枢  《杜甫魏将军歌》 草书
元  鲜于枢  《杜工部行次昭陵诗卷》行书纸本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鲜于枢《杜工部行次昭陵诗卷》 纸本,行书,纵32cm,横342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释文:舊俗疲庸主,群雄問獨夫。譏歸龍鳳質,威定虎狼都。無屬尊堯典,神功協禹謨。風雲隨絕足,日月繼高衢。文物多師古,朝廷半老儒。直詞寧戮辱,賢路不崎嶇。往者災猶降,蒼生喘未蘇。指揮安率土,盪滌撫洪爐。壯士悲陵邑,幽人拜鼎湖。玉衣晨自舉,鐵馬汗長趨。松柏瞻虛殿,塵沙立冥途。寂寞開國日,流恨滿山隅。右工部行次昭陵詩,困學民書。末识:“右工部行次昭陵詩,困學民書。”钤“鲜于”、“白几印章”、“箕子之裔”、“虎林隐吏”、“中山后人”印五方。卷末有王祎、宋濂二跋。鉴藏印记有清乾隆、嘉庆、宣统诸玺及梁清标、宋濂、王祎等印多方。明顾复《平生壮观》卷四,清《石渠宝笈初编》卷三一,《故宫已佚书画目》著录。这是鲜于枢以行书大字录写的杜甫五言《行次昭陵诗》。杜甫是唐朝著名的现实主义诗歌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内容大都与当时的朝政有关,此首诗亦充满了对国家兴衰的关注。此帖结体疏朗,笔势雄浑,与鲜于枢个人性情正相吻合。如柳贯所评:“公毅然美大夫,面带河朔伟气,每酒酣骜放,挥毫结字,奇态横生,势有不可遏者。”此卷是鲜于枢大字行书的代表作品。>
元  鲜于枢  《海棠诗》行书
元  鲜于枢  《韩愈进学解卷》草书<鲜于枢《韩愈进学解卷》,藏北京首都博物馆。>
元  鲜于枢  《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卷》行书纸本<鲜于枢《行书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卷》,纸本,纵48.6厘米,横533.3厘米,上海博物馆藏。此卷《韩昌黎送李愿归盘谷序》,行句系自"夫前呵从者塞途"起(据《韩昌黎集》),其前尚缺一百零八字。有"清森峭劲、风骨棱棱"之评。卷后明王稚登、宋珏,近代狄平子书跋。明赵宦光、清缪日藻、曾燠及狄平子递藏。>
元  鲜于枢  《论草书帖》草书
元  鲜于枢  《七律诗》  草书
元  鲜于枢  《诗赞卷》行书纸本<鲜于枢《诗赞卷》,纸本,上海博物馆藏。>
元  鲜于枢  《石鼓文》草书<《草书石鼓歌》纸本、手卷(34×497厘米)。鲜于枢墨写《石鼓歌》传世有两本,一部作于元大德五年,现存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其二为本卷,乃鲜氏书艺成熟期的完美之作,其纸墨品相完洁,较“大都会本”的绝笔之作,更胜一筹。明清以来,此本流传有绪,上钤“鲜于”、“困学斋”印,明人陆深、曹溶、清人罗天池、孔广陶、胡璧城等十数家跋及钤印,并著录于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孔广陶《岳雪楼书画录》、《中国书法大成》等六部书画汇编著作。北京瀚海2004春季拍卖会中的国古代书画专场上,此作以4200万高价拍出,加上佣金成交价高达4620万。打破了宋米芾《研山铭》手卷3300万元的中国书画第一高位的纪录。>
元  鲜于枢  《适来帖》
元  鲜于枢  《书唐韩愈《石鼓歌》》 草书墨迹
元  鲜于枢  《苏轼海棠诗卷》行草纸本<鲜于枢《苏轼海棠诗卷》纸本,纵34.5公分,横584公分。公元1301年大德五年书。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元  鲜于枢  《唐人绝句》  草书  数码版
元  鲜于枢  《透光古镜歌》
元  鲜于枢  《晚秋杂兴诗帖》行书纸本<鲜于枢《晚秋杂兴诗帖》,纸本,行书,纵33.6cm,横(一)40.6cm,(二)41.8cm。释文:次韻仇仁父《晚秋雜興》,樞拜呈。薄宦常爲客,虛名不救貧。又看新過雁,仍是未歸人。茅屋空誰補?柴車晚自巾。青雲有知己,潦倒若爲親。  沈靜莓苔合,門閑落葉深。炎方秋尚暑,水國盡多陰。寓意時觀畫,怡情偶聽琴。起予賴詩友,爲爾動微吟。身共賓鴻遠,心同野鶴孤。謀生知我拙,學稼任兄愚。北望空思汴,南遊未厭吳。年須問藜藿,興不在蒪鱸。本幅首署:“次韵仇仁父《晚秋杂兴》,枢拜呈。”藏印有“長垣王氏珍玩”、“宋犖審定”。《石渠宝笈初编》卷一О著录。这是鲜于枢为和仇远诗而作并书的三首五言律诗,17行,诗中充满浓郁的思乡之情。从“北望空思汴,南游未厌吴”一句可知作者此时正身处江浙一带。此帖书法俊爽劲健,略显苍疏,是鲜氏中晚年众多作品中较具代表性的一件。>
元  鲜于枢  《王安石杂诗卷》草书纸本<鲜于枢《王安石杂诗卷》高50厘米,长1025厘米,书王安石杂讨诗四首:《题侍书蒸公楚江秋晓图》、《招约之职并示正甫书记》、《示元度》、《奉酬约之见招》。辽宁省博物馆藏。全卷600余字,书于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时鲜于枢36岁,正值书艺旺盛时期,故书气恢宏,骨力劲健,圆转流畅,表现了鲜于枢极深的书法功力。>
元  鲜于枢  《襄阳歌》  草书  数码版
元  鲜于枢  《徐浩朱川告身跋》
元  鲜于枢  《烟江叠嶂诗》  草书  数码版
元  鲜于枢  《御史箴帖》行书<鲜于枢《御史箴帖》,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元  鲜于枢  《张彦享行状稿卷》行书纸本
元  鲜于枢  《醉时歌》  草书  数码版
元  杨维桢  《城南唱和诗卷》行草书<杨维桢《城南唱和诗卷》,行草书。论元代书法形态的奇崛古朴,杨维桢当数第一。这与他倔强的个性、深厚的学养又联系在一起所以,非常人所及。杨维桢的行草书,其风格在元代书史上也是独树一帜的。元代章草的复兴是从赵、邓开始的,但他们未能对章草这种书体作出什么创新,而以章草笔法杂以汉隶和今草笔法成功运用到行草书创作并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独有杨维桢一人。《城南唱和诗卷》,对章草笔意的运用达到了随心所欲、挥洒自如的境界。杨维桢把晋唐楷法和汉隶、章草、今草笔法融合在一起,故独有奇拙、古朴的趣味。所谓“矫杰横发”(李东阳)“狂怪不经”(徐有贞)“大将班师,三军奏凯。破斧缺斨,例载而归”(吴宽)就是指杨维桢书风中豪迈雄强、形态怪异、用笔粗放的特点。而这种激越奔放的气势,刀斫斧劈的雄强,正是筑基于章草笔法的渗入。>
元  杨维桢  《七绝诗轴》草书纸本<杨维桢《七绝诗轴》,草书,为张雨《小游仙诗》之一。纸本。墨笔。纵107.7厘米,横34.9厘米。上海博物馆藏。此书清刚劲迈、纵横不羁,个性鲜明,酣畅淋漓地表达出作者的豪迈雄强、用笔粗放的特点。自署"老铁",钤有"杨廉夫"白文、"铁笛道人"朱文两印记。书于至正二十三年(1363)正月,作者时年六十七岁。>
元  杨维桢  《寿带观铭》撰并书
元  杨维桢  《晚节堂诗》行书纸本<杨维桢《晚节堂诗》,行书,书七言律诗一首。纸本。纵27厘米,横57.1厘米。凡17行,每行字数不-,共94字。款署“至正辛丑春三月十有二日”,辛丑即至正二十一年(公元1361年)时杨维桢65岁。>
元  杨维桢  《张氏通波迁表》行草书
元  杨维桢  《真镜庵募缘疏卷》行草书<杨维桢《真镜庵募缘疏卷》,行草书。上海博物馆藏。《真镜庵募缘疏卷》是杨维桢的行草书佳作。作者晚年与僧道交往频繁,经常出入于寺庙道院,此卷特地为真镜庵募缘所撰写。其书章局变化丰富,随意而奇崛,用笔力遒韵稚,笔法跳宕,竭尽一唱三叹、回肠荡气的能事。用墨浓淡互济,干湿对比强烈,表现出作者的强烈的艺术个性,怪癖性格的极度张扬。>
元  杨维桢  《周上卿(文英)墓志铭》小楷
元  俞  和  《次韵答朱仲义见赠》行书纸本<俞和《次韵答朱仲义见赠》,行书。纸本。纵28.9厘米,横47.4厘米。无款。诗中自称“老夫”,当是晚年之作。前有小序,述作诗缘由。此帖潇洒不羁,俊秀飘逸,而又工稳端丽,深得赵孟頫之神。>
元  俞  和  《临定武兰亭》行书<俞和《临定武兰亭》,行书,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俞和是临摹的高手,能达到乱真的地步,桑悦评:“紫芝所书,深得松雪笔意,而圭角稍露,比之松雪正如献之之于羲之也”。此临《定武兰亭》为其精妙之作。>
元  俞  镐  《与惟明书帖》
元  俞  和  《临王羲之乐毅论》楷书
元  俞  俊  《复德翁书帖》  行草  数码版
元  虞  集  《平阳郡公姚天福碑》撰并书
元  袁  桷  《和一庵首坐诗帖》
元  袁  桷  《雅潭帖》行书纸本<袁桷《雅潭帖》,行书,纸本。纵28.3厘米,横38.9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帖师法米芾,行笔自然得体而具法度,颇有米氏沉着痛快之致。>
元  张  雨  《登南峰绝顶轴》行草书<张雨《登南峰绝顶轴》,行草书,七言律诗。纸本。凡五行,共六十一字。纵108.4厘米,横42.6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释文: 缘云觅路作清游。身似饥鹰晓脱□。一上怒临飞鸟背。载盘惊天巨鳌头。神来甲帐风飘瓦。月堕下方钟隐楼。为问登高能赋者。陆沉谁复滩神州。登南峰绝顶。>
元  张  雨  《题画诗卷》行草书<《题画诗卷》是张雨行草书的代表作。其诗清虚雅逸,其书雄沉遒劲,堪为文书融通的佳作,倪云林称其诗文字画为“道品第一”。 >
元  张  雨  《听泉亭绝句》  行书  数码版
元  张  雨  《为孔昭书四帖》  行书  数码版
元  张  渊  《五言古诗帖》行书纸本<张渊《五言古诗帖》,行书,纸本。纵27.4厘米,横52.7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张渊,元末明初浙江吴兴人,字子静,号孟嘏。守道安贫,隐居不仕。与当时吴派山水画大师沈周相友善。工书,以苏轼字为宗。《史书会要》记云:“渊行楷规模玉局,翩翩有致”。>
元  赵  雍  《杯净土诗六首》  行书  数码版
元  赵  雍  《与彦清帖》  行书  数码版
元  赵孟贯  《重修灵星门记碑》在浙江鄞县,此碑书法颇似赵孟頫。
元  赵孟頫   番君庙碑
元  赵孟頫  《趵突泉诗》
元  赵孟頫  《敕藏御服碑》赵世延撰,在陕西省周至县
元  赵孟頫  《崇福寺碑》撰并书,在处州《今浙江丽水县》万象山
元  赵孟頫  《崇国寺演公碑》,赵子昂撰并书兼篆额
元  赵孟頫  《仇锷墓碑铭》行楷书<《仇锷墓碑铭》赵孟頫行楷书墨迹。卷高37.2厘米,共一百九十二行,满行六字, 并篆题引首《有元故奉议大夫福建闵海道肃政廉访副使仇府君墓碑铭》二十四字, 其中“建闵海道肃政廉访”八字原已损缺,系后人为之补书。日本阳明文库藏。《仇锷墓碑铭》于延祐六年(公元1320年)书,是其晚年力作。运笔方整有力, 遒丽老健,一笔不苟,骨气深稳,与常见赵书妩媚甜润不同。赵孟頫的书法以楷书和行书最好。此书是他楷书代表作之一,他的楷书用笔流畅随意,但又出规入矩,法度森严,其结体疏朗俊秀,飘逸洒脱,几乎无瑕疵可言。>
元  赵孟頫  《次韵潜诗》  行书  数码版
元  赵孟頫  《道场山诗》  行书  数码版
元  赵孟頫  《番君庙碑》元明善撰,在铙州府(今江西波阳)
元  赵孟頫  《感兴诗》  行书  数码版
元  赵孟頫  《归去来辞》行书纸本<赵孟頫《归去来辞》,大德元年(公元1297年)作。行书,纸本长卷,纵46.7厘米,横453.5厘米。共48行,行10字左右。藏上海博物馆。卷前有其弟所绘陶潜像一幅并有题记,并盖有“古鉴阁中铭心绝品”、“经协久远期无限”、“韵篁馆赏图书“和“秦文钤”等印。该帖为中期作品,以行书为主,间以草法,用笔珠圆玉润,宛转流美,神气充足。>
元  赵孟頫  《杭州福神观记》邓文原撰,碑在杭州西湖断桥之左
元  赵孟頫  《抚州永安院僧堂记》
元  赵孟頫  《汲黯传》 小楷<赵孟頫小楷。赵孟頫自称《汲黯传》得唐人遗风笔意,而清代冯源深评云:“此书方峻,虽据欧体,其用笔之快利秀逸,仍从《画赞》,《乐毅》诸书得来。”倪瓒也说:“子昂小楷,结体妍丽,用笔遒劲,真无愧隋唐间人。” (引自《书林藻鉴》 ),用笔不下于智永,虞世南,得称一世之冠。>
元  赵孟頫  《急就章》 章草  数码版
元  赵孟頫  《敬元长碑》
元  赵孟頫  《酒德颂》行书<赵孟頫《酒德颂》,行书,原是“竹林七贤”之一,西晋刘伶的文章。该帖在行草书中,融入了许多章草笔意,其章草则有潇洒、精巧之风,颇具创意,成为元明书家秀逸章草流派。>
元  赵孟頫  《绝交书》 行草  数码版
元  赵孟頫  《楞严经跋记》 行书  数码版
元  赵孟頫  《临兰亭序》行书
元  赵孟頫  《临右军帖》 行书
元  赵孟頫  《龙兴寺帝师胆巴碑》楷书 赵孟頫撰书并篆额
元  赵孟頫  《龙兴寺祝延圣主本命长生碑》
元  赵孟頫  《洛神赋》行书纸本<《洛神赋》纸本,纵29.5公分,横192.6公分,现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一说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又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物馆赵孟頫《洛神赋》是真迹。《洛神赋》大德四年(公元1300年)书,时赵氏四十七岁。用笔圆转流美。充分展示了赵孟頫的书法风格。元人倪瓒称此 卷“圆活遒媚”,并推赵为元朝第一书人。>
元  赵孟頫  《妙严寺记》楷书<《妙严寺记》,又称《湖州妙严寺记》,牟献撰文,赵孟頫书并篆额,未署年月,原件纸本横卷,现藏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
元  赵孟頫  《七绝诗册》行书纸本<赵孟頫《七绝诗册》,纸本,行书,纵34.7cm,横35.3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末识:“子昂爲中庭老書。”有“張珩私印”、“博山”、“潘厚審定”等藏印。 作品未见著录。此为赵孟頫书自作七言绝句一首,诗中“云在青天水在瓶”一句借用了唐代朗州刺史李翱向禅僧药山惟俨请道的故事。药山以手示上下,并对李翱说:“云在天,水在瓶。”此帖虽仅短短五行大字,却笔力深沉稳健,气势恢弘傲放,结体严谨端庄,首尾富于变化。书风虽显苍老,但依旧雍容洒脱,是赵氏晚年大行书中的精品。释文: 煉得身形似鶴形,千株松下兩函經。我來問道無餘事,雲在青天水在瓶。子昂爲中庭老書。>
元  赵孟頫  《千字文》 隶书
元  赵孟頫  《千字文》 章草书 单刻本
元  赵孟頫  《前后赤壁赋》行书纸本<赵孟頫书苏轼《前后赤壁赋》,并作东坡像于卷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前后赤壁赋》纸本册装,共11开21页,每页纵27.2厘米,横11.1厘米。帖共81行,935字。末署“大德辛丑正月八日,明远弟以此纸求书二赋,为书于松雪斋,并作东坡像于卷首。子昂。”辛丑为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时赵孟頫48岁。这里仅选《前赤壁赋》部分。该帖分行布白疏朗从容,用笔圆润遒劲,宛转流美,风骨内含,神彩飘逸,尽得魏晋风流遗韵。>
元  赵孟頫  《秋声赋》行书纸本<赵孟頫,《秋声赋》,行书,纸本,纵34.8厘米,横182.2厘米。款识上有康熙帝玄烨御书钤印“康熙御笔之宝”。赵孟頫的《秋声赋》,一气呵成,圆转遒丽,妍润多姿,乃精美绝伦,绝世之作。>
元  赵孟頫  《秋兴诗卷》 墨迹纸本  上海博物馆藏
元  赵孟頫  《三门记》
元  赵孟頫  《珊竹公神道碑》姚燧撰,赵孟頫书并篆额
元  赵孟頫  《寿春堂记》
元  赵孟頫  《索吴纬帖》
元  赵孟頫  《泗州普照寺灵瑞塔碑》撰并书
元  赵孟頫  《松江宝云寺记》牟撰,字多行书。
元  赵孟頫  《孙公道行碑》邓文原撰,在陕西周至县
元  赵孟頫  《太平兴国禅寺碑》  楷书  数码版
元  赵孟頫  《题烟江叠嶂图诗卷》行书纸本<赵孟頫《题烟江叠嶂图》纸本。大字行书,纵47厘米,横413厘米,《烟江叠嶂图 》是北宋画家王诜的作品,藏上海博物馆。赵孟頫实际书写的是北宋苏东坡题咏王诜《烟江叠嶂图》诗一首:江上愁心千叠峰,浮空积翠如云烟。山耶云耶远莫知,烟空云散山依然。……。赵氏墨迹传世虽多,惟大字却少见。从中不难看出其大字功夫之深。后文徵明在赵孟頫书苏轼题王诜《烟江叠嶂图》诗后补水墨米家山水。>
元  赵孟頫  《天冠山诗》,元赵孟頫行书自咏之诗。石现在西安碑林
元  赵孟頫  《纨扇赋》 行书  数码版
元  赵孟頫  《无逸帖》 楷书  数码版
元  赵孟頫  《卫淑媛墓志》
元  赵孟頫  《吴兴赋》行书<赵孟頫《吴兴赋》,行书。赵孟頫出生吴兴,吴兴即现在的浙江湖州,位于太湖之南,书传有道,湖笔生花。王献之《吴兴贴》、米市《苕溪诗篇》、赵孟《吴兴赋》等,都有墨宝传世。该帖现藏浙江省博物馆。>
元  赵孟頫  《昔寻李愿诗卷》行书纸本<赵孟頫《昔寻李愿诗卷》,纸本,行书,纵30cm,横99.5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末款属"子昂"。钤"趙子昂氏"、"松雪齋"印二方。有清乾隆、嘉庆诸玺,又孙煜峰藏印。清安岐《墨缘汇观》、《石渠宝笈续编》著录。此作是赵孟頫书写的唐韩愈《卢郎中云夫寄示送盘古子诗两章歌以和之》诗,此诗帖与赵孟頫《与国宾山长》信札及杨维祯《小游仙辞》、危素《陈氏方寸楼记》四段合装于一卷,共24行。释文: 昔尋李願向盤古,正見蒼厓巨辟爭開張。是時新晴天井溢,誰把長劍倚太行。沖風吹破落天外,飛雨白日灑洛陽。東蹈燕川食曠野,有饋木蕨牙滿筐。馬頭溪深不可,借車載過水入箱。平沙綠浪榜方口,雁鴨飛起穿垂楊。窮探極覽頗恣橫,物外日月本不忙。歸來辛苦願誰爲,坐令再往之計墯渺茫。閑門長安三日雪,推書撲筆歌慨慷。旁無壯士遣屬和,遠憶盧老詩顛狂。開緘忽睹送歸作,字向紙上皆軒昂。又知李侯竟不顧,方冬獨入崔嵬藏。我今進退幾時決,十年蠢蠢隨朝行。家請官給不報落,無異雀鼠偷太倉。行抽手版付丞相,不待彈劾還耕桑。子昂>
元  赵孟頫  《闲居赋》行书 <赵孟頫《闲居赋》,行书,纵38厘米,横248.3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书西晋著名文学家潘岳《闲居赋》一首,56行,凡627字,款署子昂。无年月。笔意安闲,气韵清新,通篇行楷结合,方圆兼备,体态优雅,体现赵氏书法艺术书卷气和富贵气。>
元  赵孟頫  《襄阳歌》 行书  数码版
元  赵孟頫  《萧山县大成殿记》
元  赵孟頫  《新建庙学碑》
元  赵孟頫  《兴国寺碑》
元  赵孟頫  《行书十札卷》行书纸本<赵孟頫《行书十札卷》总长531.5厘米 。纸本,信札十笺。为赵孟頫随意书就,故纵横幅度不一,笔意婉转,有隋唐人严谨的间架,而溢之以晋人风趣。卷后有跋。入清后历经王鸿绪、潘延龄、罗天池、裴景福、伍元蕙等收藏。现藏上海博物馆。>
元  赵孟頫  《徐夫人碑》
元  赵孟頫  《玄教宗传碑》又名《道教碑》,虞集撰,赵孟頫书并篆额
元  赵孟頫  《玄妙观重修三门记》楷书纸本<玄妙观在古城苏州,为著名道教寺庙,创建于西晋咸宁二年(276年)。晋明帝司马绍居然梦见三清道祖驾云到了苏州,于是下旨重修道院,并改名为上真道院。唐代皇帝自称老子后裔,尊之为太上玄元皇帝,并效令两京及诸州均建立玄元皇帝庙。此后屡遭兴废。到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年),改为玄妙观,玄、元相通,也称元炒观。此名取自老子《道德经》中"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一语。《玄妙观重修三门记》为元代牟峨撰文、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赵孟頫书并篆额。楷书,纸本,纵 35.8厘米,横283.8厘米。其“玄妙观重修三门记碑 ”原在正山门内,“文革”时失落。1990年,苏州碑刻博物馆受市道教协会委托,仿刻成碑,现存正山门内。铭刻碑帖2幅;每幅纵52,横136.5公分 記五十八行,行十一字,額三行。现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元  赵孟頫  《雪赋》
元  赵孟頫  《佑圣观玄武殿记》元明善撰,赵孟頫书并篆额。行书
元  赵孟頫  《与次山帖》
元  赵孟頫  《与德俊帖》  行书  数码版
元  赵孟頫  《付二哥书帖》
元  赵孟頫  《与季博提拳尺牍》行书纸本<赵孟頫《与季博提拳尺牍》,行书,纸本,纵27.7厘米,横49.6厘米。>
元  赵孟頫  《与进之帖》  行草  数码版
元  赵孟頫  《与静心帖》  行草  数码版
元  赵孟頫  《与明远帖》
元  赵孟頫  《与亲家书帖》
元  赵孟頫  《与师孟五帖》  行书  数码版
元  赵孟頫  《与孙行可帖》
元  赵孟頫  《与兄长书帖》
元  赵孟頫  《与彦明帖》
元  赵孟頫  《与义斋帖》
元  赵孟頫  《与子方帖》
元  赵孟頫  《与子阳帖》
元  赵孟頫  《与总管书帖》
元  赵孟頫  《裕公和尚碑》程钜夫撰,在河南登封少林寺
元  赵孟頫  《张总管墓志》
元  赵孟頫  《致八弟书帖》
元  赵孟頫  《致明仲帖》
明  陈  淳  《白阳山诗》行书<《白阳山诗》帖,圆润清媚,率意纵笔,稳健老成,是陈淳晚年之作。>
明  陈  淳  《草书诗》草书<《草书诗》陈淳书。草书,纸本。纵34.9公分,橫428.1公分。陈淳是晚明狂草大家,开启晚明个性书法的先声。该帖写于1538年(五十五岁),传说是醉后所书,好像作画一般,每行一字至三字,笔墨放纵,运笔提頓扭转,左傾右倒,或节制或奔放,如醉歌狂舞,纵橫争折,线条与墨色交织成不断变动的画面,极富律动的美感。>
明  陈  淳  《五绝扇面》草书<陈淳《五绝扇面》,行草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陈洪绶  《画赞斗方》行书<陈洪绶《画赞斗方》,行书,金笺。纵28厘米,横24厘米。>
明  陈洪绶  《五言绝句》行书<陈洪绶《五言绝句》,纸本,纵114.6厘米,横32厘米。>
明  陈继儒  《李邺侯赞》行书<《李邺侯赞》陈继儒书,行书,水墨纸本,扇面。 纵18厘米,横48.5厘米。 钤印:眉公、一腐儒。 题识:陈继儒。>
明  陈继儒  《行书轴》行书
明  陈献章  《慈元寺碑残石》行书刻石
明  陈献章  《浴日亭诗》草书,刻石
明  董其昌  《跋赵吴兴书》
明  董其昌  《草书扇面》草书<《草书扇面》董其昌书。纵15.5公分,横47.7公分。荣宝斋藏。此帧扇面书法写的非常激越跳宕,技法娴熟。自署学杨少师(凝式),确有几分“神仙起居法”的遗韵。扇面纸熟,又有折痕,形式特殊,写好不易,董其昌是书扇老手,正利用了扇面的短处而变其长,出现的线条及墨色的变化别有意味。>
明  董其昌  《曹娥碑》
明  董其昌  《传赞》
明  董其昌  《储光羲五言诗》
明  董其昌  《杜甫七律诗》 草书
明  董其昌  《杜甫醉歌行诗》行书<董其昌《杜甫醉歌行诗》,行书,绢本。横301厘米,昆山昆仑堂美术馆藏。>
明  董其昌  《古诗十八首》
明  董其昌  《仿三种书》
明  董其昌  《仿颜苏帖》
明  董其昌  《和子由论书》行书<董其昌《和子由论书》,纸本,行书。>
明  董其昌  《晃文公语》
明  董其昌  《经神感应记并碑阴》
明  董其昌  《近作诗四首》
明  董其昌  《濬路马湖记》行书<《濬路马湖记》董其昌书,纸本,行书,纵29.3cm,横607.5cm,132行。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该帖是董其昌所写的一碑记。款署:董其昌撰并书。魏应嘉篆额。徐标建。有沈荃题跋。“王鸿绪印”、“安仪周家珍藏”及“乾隆御览之宝”、“石渠宝笈”等藏印。为王鸿绪、安岐、张若霭、清内府旧藏。《濬路马湖记》布局疏朗匀称,是董其昌晚年之作,所谓“渐老渐熟,反归平淡”,寓生秀于扑茂苍拙,自然洒落。董其昌自评曰:“余书与赵文敏较,各有长短。行间茂密,千字一同,吾不如赵;若临仿历代,赵得其十一,吾得其十七。又赵书因熟得俗态,吾书因生得秀色。吾书往往率意,当吾作意,赵书亦轮一筹”(《容台集》)>
明  董其昌  《乐毅论》楷书<《乐毅论》董其昌书。纸本。纵 26公分,横224.5公分。广东省博物馆藏。>
明  董其昌  《临褚遂良兰序诗》行书
明  董其昌  《临淳化帖》
明  董其昌  《临柳公权书兰亭诗》行书<董其昌《临柳公权书兰亭诗》,纸本。纵27.2公分,横1072公分。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卷于明万历46年所书,时董其昌年64岁。其书艺已臻于成熟,故笔法流畅,气韵古淡潇洒,在董氏传世的书法中可为上品。>
明  董其昌  《临裴将军诗卷》  纸本  上海博物馆藏
明  董其昌  《临徐浩书张九龄告身》行书
明  董其昌  《罗汉赞行草书卷》草书 纸本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明  董其昌  《洛春谣》行书<董其昌《洛春谣》仿米芾“洛春謠”,行书无年款,水墨紙本手卷,纵41厘米,宽461厘米。董其昌书法擅于以手卷形式表现。此作运笔技巧高超,题款指出乃是模仿自宋代米芾的笔意。米芾对董其昌的绘画及书法有很大影响,但作品中可見董其昌並沒有刻意追求与米芾书法的外表相像,而是著重神似。他透过线条的抑扬頓挫及墨色的浓淡深浅,营造出一种极富变化的韵律动感。>
明  董其昌  《洛神赋十三行补》
明  董其昌  《琵琶行》
明  董其昌  《菩萨藏经后序》行书墨迹本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董其昌  《七绝诗轴》行书<董其昌《七绝诗轴》,行书,广东博物馆藏。>
明  董其昌  《邵康节无名公传并程朱赞》
明  董其昌  《试墨帖》 草书 墨迹本草书代表作
明  董其昌  《书古人六诗》
明  董其昌  《蜀素帖》
明  董其昌  《苏轼重九诗》纸本 上海博物馆藏
明  董其昌  《题画十则》
明  董其昌  《通州军山新建普陀院记》撰并书。真书。
明  董其昌  《王维五言绝句》
明  董其昌  《小楷金刚经》小楷<董其昌《小楷金刚经》,纸本。>
明  董其昌  《孝经》
明  董其昌  《行书诗》行书
明  董其昌  《行书帖》行书
明  董其昌  《行书轴》行书<董其昌《行书轴》,行书,上海博物馆藏。>
明  董其昌  《岳阳楼记》行书
明  董其昌  《重修云龙山放鹤亭记》撰并书,行楷书
明  丰  熙  《书跋二则》
明  桂彦良  《比到京帖》行书<桂彦良名德,号清溪。明朝慈溪人。元乡贡进士,为包山书院山长。改平江路教授,罢归。章士诚、方国珍打算任用他,但随后都没有实行。洪武年间被征为公车,授太子正宇。帝经常出御诗叫他对诗,他每一次都能对得很工整。后来被升迁为晋王府左傅,帝曰:“江南大儒,唯卿一人。”于是改升为左长史。曾经上书太平十二策。帝又称他为通儒。虽然桂彦良在明朝初期的书坛上名声不大,但此帖中字画使转起落,用笔枯涩浓淡,章法参差掩映,使人看上为之-亮。《比到京帖》曾经淮安周氏和鉴藏家张葱玉收藏。>
明  桂彦良  《答彦充书帖》
明  海  瑞  《唐诗四首》行草碑刻。复刻石在海南岛五口市
明  黄道周  《诗轴》行书
明  黄道周  《王忠文祠碑文  纸本  广东省博物馆藏
明  黄道周  《五日即事诗》行书
明  黄道周  《小楷孝经》小楷
明  黄道周  《行楷五言诗轴》行楷
明  黄道周  《赠答友人诗轴》行书
明  黄道周  《舟次吴江诗》行书<黄道周《舟次吴江诗》,行书。纸本20.6X36cm,崇祯十七年(1644年)书。故宫博物藏。>
明  黄养正  《处士窦敬墓志》张益撰
明  李应祯  《枉问帖》行书<枉问帖》纸本。纵22.6厘米,横41.5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帖一封书信,用笔厚重遒劲,气势开张,颇有后世碑学气息。应祯的尺牍,秀丽而又有气度,行笔自然大方,横向取势的撇、捺、横都很生动有致,字的大小,粗细变化自然。>
明  林  佑  《鹡鸰颂跋帖》
明  陆  深  《瑞麦赋》
明  姜立纲  《与镇邦书帖》
明  金幼孜  《与文轩书帖》
明  金  琮  《诞辰帖》行书<金琮(1449--1501),明代人,字元玉,自号赤松山农,金陵(今南京)人。少聪颖,好吟咏,善书画,年十二、三即能大书。初法赵孟頫,晚学张雨。画梅学扬无咎,他也是作赵孟頫书画伪的能手。他临赵氏作品,往往将题款一并临下,然后,在篇末老老实实落上自己的名款。由于金琮的书法很似赵书,故很多金琮的字,即使不是有意作伪,也被后人挖去原款,添上“赵孟頫”三字,以欺世人。金琮书法偏向于厚重-路,倾向沉稳的风格,这在《诞辰帖》中得到充分表现。当年文征明对于他的书法,就非常推崇,据传文征明偶尔得到他的片纸只字,都要装裱成卷,并且在卷上题上“积玉”两字,以示珍爱。>
明  金  琮  《与民望书帖》
明  刘  基  《春兴诗八首卷》  上海博物馆藏
明  陆  深  《瑞麦赋》行书<陆深(代-公元1477--1544年)明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字子渊,号俨山。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进士。嘉靖中为詹事致仕。赠礼部侍郎。陆深书法遒劲有法,如铁画银钩。著有《俨山集等》,《明史》有传。《瑞麦赋》有上下卷,长3米左右,350余行,上卷从“瑞麦赋”三字标题开始,至“受冻而仆者又如干矣”止,共145行,下卷自“天子轸念南服”至末行题款,共213行。现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明代著名政治家夏言曾经说“文裕书法妙逼钟、王、比之赵雪松而遒劲过之。”莫如忠云:“俨山先山书法雅宗赵松雪,晚熔李北海,两晋风格,宛然县存、足传不朽。”其书在吴门书法盛行之际,在松江地区别树一帜。但明代人对书法艺术的评价总不能合乎实际。像陆深的《瑞麦赋》这样的作品不论是当时还是后来,都不能算是第一流。其笔力固有过人之处,然结体气韵皆俗而不足法。>
明  马  愈  《暑气帖》行书<马愈(生卒年不详),字抑之,号华发仙人,人号“马清痴”,嘉定(今上海市)人。天顺甲申八年(公元1464年)进士,官至刑部主事。能诗文,善书法,亦工山水。《暑气帖》马愈书。纸本。行书,纵23.27厘米,横3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暑气帖》书法骨力矫健,纵逸洒脱,结体开张。此帖曾经明末朱之赤、清安岐等人收藏。>
明  米万钟  《行书立轴》行书
明  米万钟  《草书扇面》草书
明  米万钟  《湛园花径诗》行书<《湛园花径诗》为大字行书,在当时较为少见,其书运笔迅疾,沉着爽利。《书史会要》说米万钟:“擅名四十年,书迹遍天下。”>
明  聂大年  《烦求帖》行书<聂大年字寿卿。临川(今属江西)人。他博通经史,亦善诗、词。宣德末,为仁和县教谕。景泰六年(1455)荐入翰林,不久病逝。聂大年当时以填词著称,但其多数词作内容靡,境界狭小,实际成就并不显著。他的诗多抒发自己生活中的主观情思,如“小楼烧烛了残棋,是我孤舟欲发时。千里宦情双鬓改,十年心事故人知。□推甲子怜衰态,醉折名花续旧诗。无限西湖风月好,抱琴相访莫教迟”(《锡山饮友人楼中临别赠以诗》)。另著名的《南屏晚钟》诗:“柳昏花暝暮云在,隐隐初传一两声。禅榻屡惊僧入定,旅窗偏逗客含情”。聂大年字迹不多见,《烦求帖》写得非常随便,但却笔沉墨酣,显示了宋人书法大气的余韵,在很大的程度上弥补了明初以来书法的秀逸靡弱的不足。>
明  沈  度  《敬斋箴册》小楷<《敬斋箴册》为沈度的小楷作品,属典型的“馆阁体”作品。1418年(永乐十六年)书, 其笔力劲道,气格超迈,通篇结字匀停,行列齐整,形貌丰润淳和,端雅雍容。《敬斋箴册》代表馆阁体最高水准。>
明  沈  度  《四箴帖》
明  沈  度  《与镛翁书帖》
明  沈  度  《岳阳楼记》
明  沈  粲  《梁武帝草书状》草书<《梁武帝草书状》沈粲书,草书。通篇章草与今草夹杂,洒脱奔放,挺劲峭拔,自然天成。因章草捺脚的率出,形成字字独立,很少连绵,但行气极为流贯。>
明  沈  粲  《诗书》行书<沈粲《诗书》行书纸本。纵25.9 厘米,横861厘米。>
明  沈  粲  《书应制诗》行书<沈粲《书应制诗》,行书。此书是沈粲得到皇帝的恩准,遊览宮苑,並以藻丽的词句,歌颂皇家园林之美。此幅楷书与章草二体並用,楷书精整,草书古朴华丽。末一行出現较放纵的连笔草书,好像逐渐从拘谨的笔法中,解脫出來。>
明  沈  粲  《自书御赐五咏》
明  沈  藻  《橘颂帖》楷书<沈藻(生卒年不詳),字凝清,一字仲藻,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官至中书舍人,迁礼部員外郎。沈度子,承家学,以書法知名,擅长楷书。>
明  沈  周  《画跋》
明  宋  克  《草书条幅》草书
明  宋  克  《急就章》章草<宋克《急就章》,章草。天津艺术博物馆藏。洪武二年(1369年)宋克四十岁时临皇象的得意之作,但与皇象的《急就章》又“貌合神离”,章法严密,气势相连,首尾相顾,给人以“结意优美”的感受。>
明  宋  克  《七姬权厝志》张羽撰,卢熊篆额
明  宋  璲  《复岳翁书帖》
明  唐  寅  《联句诗》行书纸本<纸本。行书,纵30.2厘米,横32.9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系唐寅、沈寿卿等三人所联七律诗,书于正德五年(1510年)。 其书笔力精湛秀美,有温文而雅之书卷气。>
明  唐  寅  《落花诗卷》行书<《落花诗册》唐寅书。行书,纵23.5厘米,横445厘米。有数种写本。因此有原件藏于中国美术馆,又说藏苏州市博物馆。《落花诗册》共30首,是他看到地上落英满布,联系起自己的坎坷遭遇,怅然不已,抒发了心中愤慨之作。《落花诗》是唐寅传世的书法代表作之-,用笔圆转妍美,玉骨丰肌,风流潇酒,温文尔雅。>
明  唐  寅  《桃花诗》刻石。原石旧在苏州桃花坞,今佚。
明  唐  寅  《漫兴墨迹》行书<唐寅漫兴墨迹。与落花诗比笔力较弱,内敛。>
明  唐  寅  《书札》行书
明  唐  寅  《自书诗词》行书<《自书诗词》唐寅书。行书,纵23.3厘米,横551.3厘米。共152行,分“集贤宾”、“锦衣公子”、“山坡羊”三组曲牌。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首行书“集贤宾”三字牌名,右上方钤“吴趋”朱文迎首章,未尾款署“晋昌唐寅录,似从汉老兄清玩”,钤“学圃堂印”白文方章,“唐子畏图书”朱文方章。本幅还钤有“嘉庆御览之宝”等内府印玺六方。系清宫旧藏。这幅作品结构慎密、笔法佻动,宽和流丽,秉承唐寅风格。>
明  王  鏊  《重建泗州大圣庙门记》撰并书,楷书。书法劲正,在颜、柳之间
明  王  宠  《白雀寺诗》草书<《白雀寺诗》是王宠晚年草书。王世贞《弇州山人稿》中记:王宠“养疴白雀寺,访故人王元肃虞山不值,作此歌。元肃拏舟追及之,因以两丈许桑皮纵笔满卷为赠,虽结体小疏而天骨烂然,姿态横出,有威风千仞之势”。而顾复鉴赏此卷时曾说:此卷书法“如怀素、颖圆锋正。开卷时以其为枝山卷,末款识则雅宜也。得享长年,岂让枝山独檀名当世哉!”>
明  王  宠  《草书册页》草书<《草书册页》是王宠中年时期的作品。虽然这是一件今草的作品,但几乎字字独立,字迹又带有章草的笔意,將王宠起伏顿按、急遽有力的笔法特色表现出來,是他传世的一件精品。>
明  王  宠  《送陈子龄会试诗》行书<王宠《送陈子龄会试诗》,行书,纸本,册页,纵23.2厘米,横36.3厘米。楷书,18行。 文中“陈子龄”为王宠门人。钤“太原王宠”、“王履吉印”印2方。收藏印钤“秦汉十印斋藏”、“兰陵文子收藏”、“祥伯”、“辛谷经眼”等印。此诗书法极尽涩拙之态,每一笔画均似在牵掣中运行,绝无流动率意之痕,结构亦不求平整,似散漫不经,按王宠楷书的风格变化,当为其晚年所书。>
明  王  宠  《五言律诗》<王宠《五言律诗》,纸本,纵24.4厘米,横147厘米。南京博物院藏。王宠的行书自成一家,历来得到人们的赞许。明朝的何良俊在《四友斋丛说》里说道,自文徽明后,书法当属王宠为第一了。他本来是学王献之的,加上他人品的高尚,所以字写得神韵超逸,远在众人之上。另一位明朝人莫云卿在《莫廷韩集》里也说王宠的书法,“天真烂漫”,而且“飘飘欲仙”。我们从这件作品中不难看出,王宠的行书确实奔放纵逸,气宇不凡,颇令观赏者赞叹不已,这件《五言律诗诗轴》显然注入了他奔放的感情。十足的兴趣。故有落墨如烟,纵横千里的艺术效果,其生动、奇妙、流畅的风格无不跃然纸上。>
明  王  宠  《自书五忆歌》草书<《自书五忆歌》王宠三十五岁时书,紙本草书。纵 29.3厘米,橫294.7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自书五忆歌》恣肆纵逸,神彩飞扬,是他中年创作巅峰时期的作品。>
明  王  宠  《自书游包山诗》行书<王宠《自书〈游包山诗〉手卷》,行书,砑花笺,尺寸为横382厘米,纵29厘米。卷前钤有“且喜斋书画印”朱文长方印一枚。此书作于嘉靖三年甲申(1524年),时年王宠整三十岁。此时,他的书法尚处于兼采众长、变化融通的阶段,用笔尖锐果猛,线条圆润遒劲,字体大多欹侧且较后期书作为长。
明  王  铎  《报寇葵衷书》行书
明  王  铎  《草书临帖轴》草书<王铎《草书临帖轴》绢本。 纵201.3厘米,横55.4厘米。无署年。凡三行,共42字。烟台市博物馆藏。释文:得万书委曲备半使人慨阮新妇勉身得雄甚善骑殊尝喜也家月末当至上亦俱去太峰老乡丈 王铎>
明  王  铎  《高适诗立轴》草书
明  王  铎  《枯兰复花图跋帖》行书<王铎枯兰复花图跋帖。舒卷而精致,纵逸而蕴藉,王铎晚年行草书之精品。>
明  王  铎  《临王昙首昨服散帖》草书<王铎《临王昙首昨服散帖》(五十五岁作)自署书于丙戌年(清顺治三年,1646年),草书绢本,文语一则。凡四行,共68字。纵227cm,横47cm。广州美术馆藏。释文:昨服散差耳然不过佳请示所宜如更增剧恐难为力耳未能令遣犹有余念故耳王昙首和南仲阶亲丈丙三月心昼不得暇夜挑灯书于琅华馆中时年五十有五云樵王铎。>
明  王  铎  《书画虽遣怀文语轴》行书<王铎《书画虽遣怀文语轴》(五十九岁作)自署书于庚寅年(清顺治七年,1650年),行书绢本,文语一则。凡五行,共70字。纵203cm,横5lcm。首都博物馆藏。释文:书画虽遣怀真无益事不如无俗事时焚香一室取古书一披或吟啸数悟书下稿本白发(**)转(日寅)即是七帙将欲撰书臂痛筋缩多哕欠伸必不能从事矣庚寅二月夜王铎偶书。>
明  王  铎  《书唐人诗册》行书<王铎《书唐人诗册》,现藏日本。>
明  王  铎  《突兀岩峦气五律条幅》行书<王铎《行书突兀岩峦气五律条幅》。释文:“突兀岩峦气。息深无动容。自能同雪豦。不欲受人封。宇宙劳蛇蠋。风雷夹烛龙。虚堂安可閟。苂怪奋石淙。观史念冲壁。上仰生画松。” 款署:“荆岫老亲契教之辛已八月作 王铎具草”,印:“王铎之印”、“娄络亭印”、收藏印“闵□收藏印”。台湾何创时书法艺术馆藏。大凡一个大书家的条件中,所有有形的笔墨技法,都已经是属于形而下的问题了,但这些要件,却又是主宰著表现的基本要素,王铎这件条幅作品,是五十岁壮年写的,当属他成熟而精神状态极佳的时期。通常我们看到王铎此类型作品,都可直接的感受到那种疾风骤雨,宛如龙行的扭曲姿肆的跋扈,和跌宕跳跃的节奏,讲究但又不在意的顺著自然行走,而使天人合一,这是其作品最迷人的地方,此幅是这类作品较平整的,可能与当时心境,亦或是求字人物有关,因为比较平正,那种直取颜平原的凝厚和米南宫快剑断阵笔势的气韵,更显得落落无畏的轩昂气度。(陈宏勉)>
明  王  铎  《五律五首》行书
明  王  铎  《行草自书诗》行书<王铎《行草自书诗》,书自作诗六首,纸本,纵26.9厘米,横166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首署“君宣年家兄翁判南康赠以六首”,末款“己卯正月弟王铎具草”。左钤“王铎之印”、“烟潭渔叟”印。“己卯”为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王铎时年47岁。本幅无藏印,亦未见著录。王铎的行草书不以势重,信笔挥洒,极具自然之态。此卷书法笔势连绵,字间虽连带不多,但笔断意连,行气贯通,运笔流畅。此卷为王铎中年时所书,恰是其书风形成时期,故颇具苍郁雄畅之风,“兼有双井天中之胜”,属王氏中年时期之典型作品。>
明  王  铎  《行草王屋图诗》行草<王铎《行草王屋图诗》,天津博物馆藏,上海书画出版社有彩印字帖。>
明  王  铎  《行草五言诗》行草<王铎《行草五言诗》,行草。释文:花林深碍日细迳曲随人鸡犬历午熟池塘依旧新畦平堪理竹地润较宜(*)鞅掌空繁暑回头悟世尘戊辰自 都来再芝园作文岳老父母正 王铎>
明  王  铎  《行书忏诗之三轴》行书<王铎行书忏诗之三轴,深圳博物馆藏。>
明  王  铎  《行书琅华馆文卷》行书
明  王  铎  《行书诗卷》行书
明  王  铎  《行书五绝立轴》行书<铎《行书五绝立轴》。墨迹绫本。纵225厘米,横51.5厘米。>
明  王  铎  《赠单大年家丈立轴》行书<王铎《行书赠单大年家丈立轴》 绫本 纵234cm,宽56cm,自署书于丁亥年(清顺治四年,1647年)。凡五行,共101字。台湾何创时书法艺术馆藏。>
明  王  铎  《赠二弟仲和诗卷》草书
明  王  铎  《赠今础先生扇面》行书
明  王  铎  《赠张抱一草书诗卷》草书<王铎《赠张抱一草书诗卷》自署书于崇祯十五年(1642)。绫本。草书。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自作诗七律五首•凡七十五行,共3636字。横469厘米,纵26厘米。明崇祯十五年,王铎流寓怀州,受到张公祖的款待,并有诗作赠他,一是《赠张抱一行书诗卷》,一是《赠张抱一草书诗卷》。款署“崇祯十五年三月夜”,可知与“壬午春莫书於怀州公署”的行书五律长卷乃同时所书。张抱一,名培,浙江平湖人,擅写山水,兼通医道。卷中以“公祖”称之,此人应是怀州的地方官。本卷的书写时间既与上述两幅巨制相吻合,落款内容又与当时王铎与张公祖频繁往来的经历一致,可被视为此卷确系王铎真迹的佐证。崇祯十五年王铎五十岁,经历过对二王、东晋和米芾长年累月的执着学习,终于完成了“自化”。其此前的作品,对二王与米芾"如灯取影,不失毫发"(钱谦益《牧斋全集•有学集》),到《赠张抱一行书诗卷》和《赠张抱一草书诗卷》时,已摆脱了“仿”的痕迹,有了主体性较强的跌宕雄逸的意态。而《赠张抱一草书诗卷》亦是王铎草书长卷迄今所见较早的一件。附图释文: ……锦瑟琪华待醍醐。 汴京南楼 夷门萧瑟俯晴空,万事欷献向此中。梁苑池台新萑苇,宋家艮岳老苔丛。牧人壕外时驱犊,猎骑天边晚射鸿。旧月多情依汴水,滔滔东去更朦胧。崇祯十五年三月夜 洪洞同邑弟王铎具草 抱翁公祖教正>
明  王孟端  《复叔训书帖》
明  王守仁  《娇亭说》
明  王守仁  《娇亭说》
明  王守仁  《龙江留别诗》
明  王守仁  《行草手札》行草<《行草手札》手迹。经折装共14纸,上海图书馆藏。守仁手札流传甚少。此为其答虞佐侍御(即浙江按使唐龙)书,书法挺劲古逸。 款署“守仁”钤有“阳明山人之印”,末署“七月五日寓广信具”。 当为明正德十六年其自南昌返浙时所作。另钤有“流传在海昌 张渭渔处”旧藏印。>
明  王守仁  《与日仁书帖》
明  王守仁  《与郑邦瑞尺牍》行草<王守仁《与郑邦瑞尺牍》纸本,行草。纵 24厘米,横 392.8厘米。>
明  王守仁  《致纯甫等年扎》
明  王  直  《与南云书帖》
明  文  彭  《草书五律诗轴》草书<文彭草书五律诗轴,上海博物馆藏。>
明  文  彭  《滕王阁序》草书
明  文  彭  《闲居即事诗》行书
明  文  彭  《与华麓书帖》
明  文征明  《颁诏侍班诗草书闻册》草书<文徵明《颁诏侍班诗草书闻册》。草书。 纸本。纵26.5厘米,横13.7厘米(单开)。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文征明  《赤壁赋》行书<《赤壁赋》文征明书。纸本,剪拼册装。纵23.4厘米。横271厘米。六开12页,凡59行,行10字左右,共567字。署“嘉靖戊午冬十一月廿日,夜寒不寐,筹灯漫书。纸墨欠佳,笔尤不精,殊不成字、(据著录,下缺19字为“聊遣一时之兴耳,观者其毋哂焉。征明,年八十九。”)按文征明卒于嘉靖三十八年已未(公元1559年)二月二十日。书此册时距其辞世整三个月,在文氏有年款的传世作品中,这是最后一件,尤其显得珍贵,可惜已被剪拼,无法窥见原貌。文征明的小楷是他的书法艺术中最优秀的部分,不仅结构严谨,字形秀美,笔法刚劲,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当然,由于年龄的原因,这幅作品也显露出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远不如其中年时所书写的作品那样潇洒流利。>
明  文征明  《过庭复语十节卷》行书<《过庭复语十节卷》文征明书,明嘉靖二十年(1541)作。纸本。纵32.7厘米,横1463.9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文征明  《兰亭序》行书纸本
明  文征明  《离骚》行书<文征明书屈原《离骚》。行书纸本,总计248行,2476字。卷末署“嘉靖乙卯二月既望”为文征明86岁晚年书法作品。此卷-气呵成,精妙清新,流畅之至,毫无疲倦之意,令人赞叹。>
明  文征明  《毛先生饯行诗》 隶书
明  文征明  《石湖烟水诗》行书<《石湖烟水诗》文征明书。行书纸本,纵29.8厘米,横894.2厘米。上海博物馆藏。卷末题款“此旧作时年六十又一”年。这篇行书字大如拳,纯用黄庭坚笔意,风格苍劲,纵逸潇洒,虽然不能和黄庭坚的原作相比,但也有七分神似。下一幅为文征明嘉靖辛丑三月的同一题材作品。>
明  文征明  《太液池诗》行书<文徵明《太液池诗》。行书。纸本。纵344 厘米,横96.4厘米。>
明  文征明  《陶渊明饮酒二十首》  绢本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明  文征明  《滕王阁序》  行书
明  文征明  《行书醉翁亭记》  行书
明  文征明  《游虎丘诗帖》行书<《游虎丘诗帖》文征明书。行书,纸本。纵33.5厘米,横335.5厘米。这是一幅仿学黄庭坚书法的作品,只是在笔意中加上比较多的文征明自己的笔意,因而显得温润儒雅,不像黄庭坚的书法那样雄肆夸张。>
明  文征明  《与希古书帖》
明  文征明  《与野亭书帖》
明  文征明  《醉翁亭记帖》小楷<《醉翁亭记帖》小楷,纸本轴,纵53.5厘米,横28.6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醉翁亭记》是宋代欧阳修谪于安徽滁州期间,修建醉翁亭后,写下的脍炙人口的名篇,历来书家多有发挥题写。這幅《醉翁亭记帖》是文征明八十二岁时(一五五一)书写,全文精整挺秀,铁画银鉤。书后有长跋,谈到当时书法上的体验与书欧阳修“醉翁亭記”的原由。欧阳修从韩愈的文章得到启发,文征明也希望从钻研王羲之的书迹中,追求如不食人间烟火,冰清玉骨的感受。>
明  文征明  《昨来帖》行书
明  文征明 《辞金记》书并篆额。楷书
明  文征明 《两桥记》刻石,章简甫刻。行书,额隶书“两桥记”三字
明  吴  宽  《录王摩诘与裴迪书》
明  吴承恩  《梦鼎堂记》行楷碑刻。归有光撰 现藏浙江省长兴县文化馆
明  解  缙  《草书宋赵恒殿试佚事》草书<《宋赵恒殿试佚事》解缙书。纸本草书。 纵20厘米,横86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明  解  缙  《草书游七星岩诗》草书<《游七星岩诗》解缙书。纸本草书。纵22.8厘米, 横61.2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明  解  缙  《自书诗帖》
明  邢  侗  《岑参七言绝句》行草<《岑参七言绝句》邢侗书。绫本。纵170厘米,横26厘米。邢侗书法博采众长,自成一家,《岑参七言绝句》笔力矫健,使转自如,充分体现邢侗深厚功力。>
明  邢  侗  《钱汪元启先生诗》行书<《钱汪元启先生诗》邢侗书。纸本。纵142厘米。横33.2否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书轴长卷共六行。末署“济南邢侗”。行笔遒劲,善用笔锋,极见功力。>
明  徐  渭  《杜甫秋兴八首》
明  徐  渭  《赋得夜雨剪春韭》行书<徐渭《赋得夜雨剪春韭》,行书纸本。纵166厘米,横68厘米。上海博物馆藏。这幅行书萧疏爽逸、苍劲奇倔。其用笔沉着浑圆,颇有黄庭坚一波三折的之意,而飞动跳跃的笔法又有米芾的情趣,颇能代表徐渭的风格。>
明  徐  渭  《花卉图卷题诗》行书
明  徐  渭  《女芙馆十咏》行书<徐渭《女芙馆十咏》,行书纸本,纵30.8厘米,横227.2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明  徐  渭  《七律诗轴》草书<《七律诗轴》徐渭书,草书,纸本。纵209.8厘米,横64.3厘米,4 行。故宫博物院藏。书法笔势酣畅,锐气十足,用笔纵肆淋漓,放浪开张,满纸云烟,摄人心魄。释文:春园细雨暮泱泱,韭叶当篱作意长。旧约隔年留话久,新蔬一来出泥香。梁尘已觉飞江燕,帽影时移乱海棠。醉后推敲应不免,只愁别驾恼郎当。醉间经海棠树下,时夜禁欲尽。天池山人渭。>
明  徐  渭  《题画诗》行书
明  徐  渭  《应制咏剑轴》行草书<徐渭《应制咏剑轴》,行草纸本,纵352厘米,横102.6厘米,以草书笔意写行书,点画纷披,率意驰骋,形章如卷,满纸云烟,为其晚年书法代表作。此轴今藏苏州博物馆,与《应制咏墨轴》相俦,成对巨制。据记载,徐渭当另有《咏纸》、《咏笔》、《咏砚》等轴,皆调寄《凤凰台上忆吹箫》词牌,惜今已佚。《咏剑》词:欧治良工,风胡巧手,铸成射斗光芒。挂向床头,蛟鳞—片生凉。枕边凛雪,匣内飞霜,英雄此际肝肠。问猿公,家山何处,在越溪傍。见说,胡尘前几岁,秋高月黑,时犯边疆。近日称藩,一时解甲披韁。即令寸铁堪消也,又何劳,三尺提将。古人云,安处须防,但记取, 戎兵暇日,不用何妨。>
明  徐  渭  《应制咏墨轴》行草书<徐渭《应制咏墨轴》,行草纸本,纵352厘米,横102.6厘米,苏州博物馆藏。其书法棱角毕露,不避败锋,点画支离,结构破碎,布局散乱,而强心铁骨,其中一种磊落不平之气,宛然可见。这与其晚年“乐难顿段,得乐时零碎乐些;苦无尽头,到苦处休言苦极”之悲愤、压 抑、无奈的心境相合,故见情见性,真挚感人,允为神品。>
明  许  初  《杜甫秋兴八首诗册》 篆文
明  杨  环  《梁山伯祝英台墓碑》赵廷麟撰文,现在山东省文管会保存
明  姚  绶  《洛神赋卷》行书<姚绶《洛神赋卷》,行书。上海博物馆藏。此卷书写曹植洛神赋,书法可见赵松雪的影响。>
明  姚  绶  《夜行诗》行书
明  姚  绶  《与邹大人书帖》
明  姚  绶  《云蕉篇》行书<姚绶《云蕉篇》,行书,纸本。纵 30.5厘米,横 781.8厘米。>
明  于  谦  《题公中塔图赞》行书<于谦《题公中塔图赞》,行书,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明  俞  和  《急就章》
明  俞  和  《前有尊酒行》
明  詹景凤  《北严寺诗》草书<《北严寺诗》帖,草书,为詹景凤自书诗,有二王遗风,婉劲贯通,纵逸练达。>
明  詹景凤  《草书扇面》草书
明  詹景凤  《书千字文》  草书
明  曾  綮  《天马赋》
明  张  弼  《草书》草书纸本
明  张  弼  《杂书》<张弼(1425--1487年),松江华亭(今上海)人,明代云间书派的代表书家。他是进士出身,曾经作过江西南安府的知府,个性耿介率直,常在诗文中表达忧国的心情,行草书也率逸不羈,不假修饰。《杂书》纸本。纵29.8厘米,橫578.2厘米。这卷书迹是六十一、二岁间,写给好友司马垔的信札与诗,笔法轻松自然,有“老大意转拙”之趣。他用“野鹜”自拟,以別于朝廷中“馆阁体”的唯美书风。>
明  张  羽  《怀友诗》
明  张凤翼  《与龙冈书帖》
明  周  砥  《送叔方诗帖》
明  周天球  《与壶梁书帖》
明  祝允明  《曹植诗四首》
明  祝允明  《饭苓赋》小楷<《饭苓赋》,小楷。故宫博物院藏。>
明  祝允明  《归田赋》行草<《归田赋》为行草书,凡十四开,每开纵26.5厘米,横28.9厘米,满页3行,共计79行。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册分前后两段:前一段行书,抄录的是东汉张衡《归田赋》和仲长统《乐志论》二文,款署"枝山散客书",后一段草书,所书内容为三国魏人嵇康五言诗《酒会》一首,款署"枝山"。两段均五年款和作者印记,惟见册尾钤有一"雀山华密"白文鉴藏印,似为明人印记。"据袁永之之跋记,可知原物当为长卷,今成册页者,乃经后人割裱而成。所书用纸虽有"金粟山藏经纸"印记,也当为北宋名纸的明代仿制品。本册因无年款,故鉴赏者据其书风未臻晚年豪放不拘之境界,多定为祝允明中年之作。本册行书一段,风格中蕴涵了苏、黄、米、赵,尤其以赵子昂的影响为最多,但又不是全仿。草书一段,仍是规矩有度,而未放任挥洒。两段用纸相同,应为同一时期所书。从某种意义上说,本册应该是祝允明尝试着将宋、元意趣融入晋、唐法度时期的作品。因此,可视为祝允明中年时期的书法精品。附张衡《归田赋》:游都邑以永久,无明略以佐时。徒临川以羡鱼,俟河清乎未期。感蔡子之慷慨,从唐生以决疑。谅天道之微昧,追渔父以同嬉。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于是仲春令月,时和气清;原隰郁茂,百草滋荣。王雎鼓翼,仓庚哀鸣;交颈颉颃,关关嘤嘤。于焉逍遥,聊以娱情。尔乃龙吟方泽,虎啸山丘。仰飞纤缴,俯钓长流。触矢而毙,贪饵吞钩。落云间之逸禽,悬渊沉之鲨(鱼留,音留)。于时曜灵俄景,继以望舒。极般游之至乐,虽日夕而忘劬。感老氏之遗诫,将回驾乎蓬庐。弹五弦之妙指,咏周、孔之图书。挥翰墨以奋藻,陈三皇之轨模。苟纵心于物外,安知荣辱之所如。>
明  祝允明  《后赤壁赋》
明  祝允明  《嵇康酒会诗记》草书<《嵇康酒会诗》,草书。附嵇康《酒会诗》:乐哉苑中游,周览无穷已。百卉吐芳华,崇台邈高峙。林木纷交错,玄池戏鲂鲤。轻丸毙翔禽,纤纶出鳞鲔。坐中发美赞,异气同音轨。临川献清酤,微歌发皓齿。素琴挥雅操,清声随风起。斯会岂不乐,恨无东野子。酒中念幽人,守故弥终始。但当体七弦,寄心在知己。>
明  祝允明  《李白蜀道难、怀仙歌手卷》<祝允明《李白蜀道难、怀仙歌》,纸本。纵29.4 厘米,横510.6厘米。日本大阪藏。>
明  祝允明  《前赤壁赋》 草书晚年作品前赋86行后赋63行识语7行
明  祝允明  《前出师表》 小楷
明  祝允明  《手卷曹植诗四首》草书<《箜篌引》又名《手卷曹植诗四首》。《箜篌引》是祝允明草书成就的最杰出代表。作品狂而不乱,情浓势足,激跃奔发,气度不凡。其将字中妍媸和巧丽的笔画起收动作幅度缩短,增加行笔过程中的饱满度和厚实感。使人在视觉上既感到朴拙、沉劲而又不失流丽多姿。祝允明在这一卷后自识“冬日烈风下写此,神在千五百年前,不知知者谁也”,道出了他意在追摹汉人,以及对自己作品的自负。附释文:《箜篌引》置酒高殿上,亲交从我游。中厨办丰膳,烹羊宰肥牛。秦筝何慷慨,齐瑟和且柔。阳阿奏奇舞,京洛出名讴。乐饮过三爵,缓带倾庶羞。主称千金寿,宾奉万年酬。久要不可忘,薄终义所尤。谦谦君子德,磬折欲何求?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盛时不再来,百年忽我遒。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先民谁不死,知命复何忧?《美女篇》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罗衣何飘飖,轻裾随风还。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行徒用息驾,休者以忘餐。借问女安居,乃在城南端。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容华耀朝日,谁不希令颜?媒氏何所营?玉帛不时安。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众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观?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白马篇》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胡瞄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在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名都篇》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宝剑直千金,被服丽且鲜。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楸间。驰骋未能半,双兔过我前。揽弓捷鸣镝,长驱上南山。左挽因右发,一纵两禽连。余巧未及展,仰手接飞鸢。观者咸称善,众工归我妍。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脍鲤隽胎鰕,炮鳖炙熊蹯。鸣俦啸匹侣,列坐竟长筵。连翩击鞠壤,巧捷惟万端。白日西南驰,光景不可攀。云散还城邑,清晨复来还。 >
明  祝允明  《书刘基诗》
明  祝允明  《书琴赋卷》  行书
明  祝允明  《太湖诗卷》 草书
明  祝允明  《闲居秋日》草书<祝允明《闲居秋日》,草书。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藏。>
明  祝允明  《叙字帖》小楷
明  祝允明  《燕喜亭记》小楷
明  祝允明  《云江记》草书<《云江记》纸本,草书。纵26.6厘米,横265.5厘米。此记是枝山35岁时作,末署“弘治八年秋日,长洲枝山祝允明书”,并钤“允明之印”和“希哲”二印。他的草书包括行草、小草和三草三类,此卷属巅逸狂放的大草一路,以硬毫小笔书就。起首标题字字连属,三字仅两笔书就。起首标题字字连属,三字仅两笔即告完成,接着便洋洋洒洒,一泻而下。>
明  祝允明  《致元和手札》行书<《致元和手札》又名《晚间帖》。纵27厘米,横45厘米。印花笺纸本。首尾共九行。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这幅作品自然流畅、大小错落、富于变化。其笔法和点画的结构显示出祝允明对黄庭坚书法的精心研习,不仅得其形,而且得其神。>
清代書法 
清  邓石如  《弟子职》 篆书
清  邓石如  《隶书》 隶书
清  邓石如  《隶书节录文心雕龙轴》隶书<邓石如隶书节录文心雕龙•正纬轴。>
清  邓石如  《隶书七言联》隶书<"吟坛赠答追长庆,花榭台觞继永和">
清  邓石如  《隶书四条屏》
清  邓石如  《阴符经》 篆书
清  邓石如  《游五园诗》行书<《游五园诗》轴,行书,纸本,纵159cm,横42.2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释文:随意出南郭,名园方始游。涛光泼槛入,帆影逐云流。绿幔洲前楼,班联水上鸥。一尊逢胜日,长啸大江楼。游五园作。完白翁。本幅书自作《游五园》五言诗一首,末款:“游五园作,完白翁。”下钤“邓石如”、“顽伯”印,引首钤“完白山人”印。左下角钤“礼卿府君遗物”、“蒯寿枢家珍藏”收藏印。未见著录。邓石如存世墨迹中以篆、隶、楷诸体最多,行书作品相对较少。此幅虽未书年款,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但从题款方式及用笔老劲等方面分析,应属邓氏晚年所书。此轴书法用笔沉实劲健,多有震颤之笔,一波三折,如锥划沙,复存古隶书笔意,体现出邓氏书法兼融古法复自创新的书法特点。邓石如作为清代中期书坛巨擎,其书法不仅诸体悉备,且各体书均具特色,体裁胎息,古意浓厚。(撰稿人:马季戈)>
清  邓石如  《庾信四赞》 小篆 屏书4幅每幅5行共166字
清  邓石如  《张子西铭》 篆书
清  邓石如  《篆书文轴》篆书<邓石如篆书文轴,纸本,纵117cm,横74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轴篆书录文一则(《篆书文》轴释文),末隶书识:“颐斋大人属书。邓琰。”下钤“邓琰”、“石如”印二方。具体书写时间不详,但从题款名字看,应是邓石如在嘉庆以前的作品。本幅无藏印,未见著录。此轴书法用笔细匀,受《峄山碑》及李阳冰篆法影响,使用羊毫中锋,笔划圆劲,收笔处略出锋,呈尖峭状,尚属传统玉筯篆之范畴。释文: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问于守者:“此谓何器?”对曰:“此盖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明君以为至诫,故常置之于坐侧”。顾谓弟子曰:“试注水焉。”迺注之水,中则正,满则覆。夫子喟然叹曰:“于戏,夫物有满而不覆者哉。”子路进曰:“敢问持满有道乎?”子曰:“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法,富有四海;守之以谦,则所谓损之又损之道也。”颐斋大人属书。邓琰。(撰稿人:马季戈)>
清  邓石如  《篆书中堂》
清  丁  敬  《隶书册》 隶书
清  丁  敬  《隶书联》 隶书
清  傅  山  《草书孟浩然诗》草书<傅山草书孟浩然诗,长卷。此作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馆。傅山书法以此为最,共抄录孟浩然诗十六首。>
清  傅  山  《草书七绝诗轴》草书<傅山草书七绝诗轴,绫本,纵174厘米,横53厘米。广东省博物馆藏。>
清  傅  山  《草书轴》草书
清  傅  山  《草书五言律诗轴》草书<傅山草书五言律诗轴。日本国立东京博物馆藏。>
清  傅  山  《丹枫阁记》行书<傅山丹枫阁,此帖共有两种,真迹本每页七行,刻五,藏山西博物馆;临本,藏于辽宁博物馆。此帖笔画圆润而又劲健,寓刚于柔,结体壮实中又含秀逸,兼有颜、柳与二王之气韵,是融合诸家的代表作。>
清  傅  山  《六言诗》  纸本  朵云轩藏
清  傅  山  《绿荑带长路诗轴》行草
清  傅  山  《行草轴》行草
清  傅  山  《行书轴》
清  傅  山  《右军大醉诗轴》行草<傅山右军大醉诗轴。南京博物馆藏。>
清  傅  山  《紫微诗轴》行书
清  何绍基  《楷书赏雨联》<何绍基楷书联,赏雨茅屋不著一字,御风蓬莱横绝太空。>
清  何绍基  《楷书西园雅集图记》
清  何绍基  《隶书讲道联》隶书<何绍基隶书联,讲道毓德立诚垂范,研书赏理敷文奏怀。>
清  何绍基  《临武荣碑》隶书
清  何绍基  《临西狭颂》隶书
清  何绍基  《论书谱》行书
清  何绍基  《评鲁直词贴》
清  何绍基  《书苏东坡诗》
清  何绍基  《题梅花诗》行书
清  何绍基  《行书册页》
清  何绍基  《行书红颗联》行书<何绍基行书联,红颗带芒收晚稻,绿苞和叶摘新橙。>
清  何绍基  《行书尽日联》行书
清  何绍基  《行书崎岖联》行书<何绍基行书联,崎岖好事人应笑,冷淡为欢意自长。>
清  何绍基  《行书授时联》行书
清  何绍基  《行书意而联》行书<何绍基行书联,意而来有故人念,日及开当三月时。>
清  何绍基  《行书偃泊联》行书<何绍基行书联,偃泊山水敖游风月,澄清流品提携纪纲。>
清  何绍基  《行书宣德联》行书<何绍基行书联,宣德道情文乃贵,明微谨始礼为宗。>
清  何绍基  《行书寻山联》行书
清  何绍基  《行书子美联》行书<何绍基行书联,子美才名高画省,右丞清兴满终南。>
清  何绍基  《行书自幽联》行书<何绍基行书联,自幽之斋因寄所托,怀管与乐有感斯文。>
清  何绍基  《咏落花七律十五章》行书<何绍基咏落花七律十五章,同治四年(乙丑,1865年)春书于苏州。海外华裔收藏。>
清  何绍基  《种竹日记》行书<何绍基种竹日记。手札。>
清  何绍基  《篆书论书轴》篆书<何绍基篆书论书轴,故宫博物馆藏。纸本,篆书,纵103.3厘米,横62.3厘米。轴录书评一则,款署“竹朋世仁兄前辈正篆 绍基”,钤“何绍基印[朱文}”,“子贞[白文]”印。篆书非何氏所长,但到晚年喜作篆,故传世作品不多。>
清  胡  澍  《篆文》
清  金  农  《传记隶书册》 隶书
清  金  农  《吉金录稿画选》 楷书
清  金  农  《隶书册页》
清  金  农  《隶书扇面》隶书
清  金  农  《漆书墨说》隶书
清  金  农  《消寒诗册》 楷书
清  李  鱓  《绝句四章  纸本  扬州博物馆藏
清  李鸿章  对联"天然/自在"  行
清  刘  墉  《临米芾诗帖》 纸本  四川省博物馆藏
清  刘  墉  《七言诗轴》行书 墨迹纸本纵166cm横84cm 常州市博物馆藏
清  刘  墉  《行书七言联》
清  刘  墉  《元人绝句》
清  林则徐  《楷书七言联》楷书<林则徐楷书七言联:拳石画披黄子久,胆瓶花插紫丁香>
清  林则徐  《临米芾箧中帖》行书<林则徐临米芾箧中帖。云南博物馆藏。>
清  林则徐  《赠勺轩四条屏》行书
清  林则徐  《赠星石兄联》
清  阮  元  《京邸看花诗》  轴  四川省博物馆藏
清  孙星衍  《孙星衍篆书八言联》篆书<孙星衍篆书八言联,上海博物馆藏纸本。纵131.9厘米,横29.2厘米。孙星衍(1753-1818)清经学家。字渊如。江苏阳湖(今武进)人。官山东督粮道。治学范围较广,对经史、文字、音韵、诸子百家、金石碑版等,均曾涉及。工篆隶,精校勘,擅诗文。所撰有《寰宇访碑录》等书,并刻有《平津馆丛书》、《岱南阁丛书》等。书者尤长篆书,故此联为得意之作。>
清  宋  曹  临《张芝•王羲之四帖卷》
清  王  铎  《琅华馆帖》
清  王  铎  《隶书》 隶书
清  王  铎  《拟山园记》
清  王文治  《待月之作  纸本  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  吴昌硕  《临石鼓文》
清  吴昌硕  《临石鼓文中堂》
清  吴昌硕  《七言联篆书<(独鹤不知何事舞/赤鲤腾出如有神)朵云轩藏>
清  吴昌硕  《吴方彝款识》楷书
清  吴昌硕  《行书普宁寺牡丹》行书<吴昌硕行书普宁寺牡丹,吴昌硕八十四岁时所作。>
清  吴昌硕  《篆书七言联》篆书<吴昌硕篆书七言联,丁卯(1927年)作 。>
清  吴昌硕  《篆书四条幅》篆书<吴昌硕篆书四条幅,纸本,39厘米*108厘米。>
清  吴昌硕  《篆书三言联》篆书<吴昌硕篆书三言联,金石寿书画缘。>
清  吴昌硕  《篆书小戎诗册》篆书<吴昌硕篆书小戎诗册,楠木面裱本,纸本,共二十四面,每面纵三七厘料,横二二厘米,计有篆书一百一十九字。落款“右录小戎诗一章,即请客亭老件大人正腕,乙酉花朝先一日,昌硕吴俊并记”。钤朱文印“璧禅”。白文印“吴昌硕”、“吴俊卿信印大利长寿”。另有受书者白文收藏印“张镜私印”、朱文印“客亭”。首页钤朱文印“张氏存耕庐藏”。昌硕先生时年四十二岁,册首题签“吴仓石篆书小戎章”,钤白文印。张镜私印”。此篆书册有二跋,每篇二百余字。其一为张炳翔跋。除此件外,另有两件内容相同的篆书屏,一件是藏于日本的四条屏篆书小戎诗,为光绪庚寅(1890)所书,另一为藏于上海博物馆的篆书小戎诗四屏,为光绪丁酉年(1897)所书。>
清  吴昌硕  《篆书小戎诗四条屏》篆书<吴昌硕篆书小戎诗四条屏,光绪丁酉年(1897)吴氏五十四岁所作。上海博物馆藏。>
清  吴昌硕  《篆书赠步畴先生联》
清  吴大徵  《临金文三种》篆书
清  杨守敬  《孟浩然诗》纸本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  杨沂孙  《金文扇面》金文
清  杨沂孙  《篆书迈孙集句》篆书<杨沂孙篆书迈孙集句,上署“迈孙老弟集句属书”,下署“光绪政元二月六日濠叟杨沂孙篆”。>
清  杨沂孙  《篆书七言联》篆书<杨沂孙《七言联》,释文:“邀云作伴远忘返与鹤分巢宽有余”,为杨沂孙晚年作品,婉转流通,精妙自然,正如时人评其篆书:“功力甚勤,规矩亦备,所乏者韵耳。>
清  杨沂孙  《篆文》篆书
清  伊秉绶  《光孝寺虞仲翔祠碑》隶书<伊秉绶光孝寺虞仲翔祠碑,隶书。>
清  伊秉绶  《隶书舫西先生诗联》隶书
清  伊秉绶  《隶书翰墨烟云联》隶书
清  伊秉绶  《隶书横幅》隶书<伊秉绶隶书横幅,纸本,纵32cm,横130.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轴为横幅,隶书“華嶼讀書堂”五字,末识:“簡田十六先生雅屬並正,秉綬。嘉慶壬申歲。”左钤“墨卿”、“東閣梅花”印二方,右侧下角钤“墨庵”印,左下角钤“藥農平生真賞”收藏印。“嘉庆壬申”为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作者时年60岁,此幅为其晚年所书。>
清  伊秉绶  《隶书三千一十联》隶书<伊秉绶隶书联,三千余年上下古,一十七家文字奇。>
清  伊秉绶  《隶书十一言联》隶书<伊秉绶隶书十一言联,1801年作。"海阔天空容得闲曹充史隐,水深云在好从寂境悟禅机">
清  伊秉绶  《隶书咏风觞月联》隶书<伊秉绶隶书联,咏风多古意,觞月具新欢。>
清  伊秉绶  《题钱杜梅花册》隶书<伊秉绶题钱杜梅花册, 纸本,纵29公分,横44公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隶书寒香千古,为钱杜(一七六四-一八四五)〈梅花〉画册特别题写的。>
清  伊秉绶  《行书蔷薇花诗》行书
清  伊秉绶  《行书手札》行书
清  伊秉绶  《行书喜雀诗轴》行书<伊秉绶行书喜雀诗轴,周培源收藏。>
清  赵之谦  《楷书册》楷书
清  赵之谦  《楷书孟贲魏征联》楷书<赵之谦楷书联,孟贲子路并为一,魏征封伦恨不双。>
清  赵之谦  《楷书魏碑七言联》楷书魏碑<赵之谦楷书魏碑七言联,纸本,立轴,128×30厘米。>
清  赵之谦  《隶书汉歌隋文联》隶书<赵之谦隶书联,汉歌风台存大篆,隋文选楼传古音。>
清  赵之谦  《为子鹤书八言联》行书
清  赵之谦  《行书八言联》行书<赵之谦行书八言联轴,纸本,均纵145公分,横38公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赵之谦  《行书何人坐客联》行书<赵之谦行书联,何人更似苏司业,坐客仍携王子渊。>
清  赵之谦  《篆书龚仪部诗七言联》
清  赵之谦  《篆隶二体团扇》
清  赵之谦  《篆书联》
清  赵之谦  《篆书铙歌册》篆书<赵之谦篆书铙歌册,纵32.5cm,横36.8cm。此册篆书录《铙歌》“上之回”、“上陵”、“远如期”三章,计12开,74行,行3字。末识:“同治甲子六月为遂生书,篆法非以此为正宗,惟此种可悟四体书合处,宜默会之。无闷。”下钤“之谦印信”印。无藏印,未见着录。 据自题知此册书于同治三年(1864年),时赵之谦35岁,当是其早年书风初成时期的作品。另从题语分析,此册应是其为习书弟子所书范本,与《许氏说文叙》册属同一性质作品。此册用汉篆法,又有隶书笔法融汇其中,起笔处多方隽,复具魏碑书法特色,由此可见赵氏书法融铸古今、各体杂揉、终为己用的独特书法面貌。结字略长,中锋用笔,沉实厚重,精气内敛,是赵之谦篆书代表作之一。释文:上之回所中溢夏将至行将北以承曰泉宫寒暑德游石关望诸国月支臣匈奴服令从百官疾驱驰千秋万岁乐无极 上陵何美美下津风以寒问客何从来言从水中央桂树爲君船青丝爲君笮木兰爲君棹黄金错其间沧海之雀赤翅鸿白雁随山林乍开乍合曾不知日月明醴泉之水光泽何蔚蔚芝爲车龙爲马览遨游四海外曰露 初二年芝生铜池中仙人下来饮延寿千万岁 远如期益如寿处天左侧大乐万与天无极雅乐陈佳哉纷单于自归动如惊心虞心大佳万人还来谒者引卿殿陈累世未尝闻之曾寿万岁亦诚哉汉铙歌三章 同治甲子六月爲遂生书篆法非以此爲正宗惟此种可悟四体书合处宜默会之无闷>
清  赵之谦  《篆书许氏说文叙册》篆书<赵之谦篆书许氏说文叙册。纸本,纵32.4cm,横57.5cm。每页10行,行4字。此册篆书节录汉许慎《说文解字叙》一段,末开识云:“方壶属书此册,故露笔痕以见起讫转折之用。”署款:“之谦”,款上押“赵氏之谦”印。无鉴藏印记,未见著录。从赵之谦识语推测,此册当是为弟子习字用所书范本,上款"方壶"应为其弟子或爱其书者。此册书法结构谨严,篆法精丽,起讫之处未用藏锋,其意为使弟子易见笔法之踪痕,却获得了一种意外的效果,使之不同于一般篆书之圆润流美,自具特色。同时,此册笔力健劲,使转自如,将北碑书法融于篆书之中,也为赵氏书法之一大特色。本册具体书写时间不详,但从书法风格及为弟子书写范本的情况看,当为赵氏中年以后作品,是赵之谦具有代表性的篆书作品之一。释文 黃帝之史倉頡,見鳥獸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百官以乂,萬民以察,蓋取諸夬夬揚于王庭。言文者,宣教明化于王者,朝廷君子所以施祿及下,居德則忌也。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著於竹帛謂之書。書者,如也。以訖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體,封于秦山者七十有二代,靡有同焉。周禮八歲(入)小學,保氏教國子先以六書。一曰指事。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可見,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三曰形聲。形聲者,以事爲名,取辟相成,江河是也。四曰會意。會意者,比類合誼,以見指撝,武信是也。五曰轉注。轉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託事,令長是也。及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與古文或異,至孔子書六經,左邱明述春秋傳,皆以古文厥意可得而說。許氏說文敘。>
清  曾国藩  《楷书佳山养气联》
清  曾国藩  《楷书赠显庭参军扇面》
清  曾国藩  《楷书竹亭老人长联》
清  曾国藩  《行书独汲静听联》行书<曾国藩行书联,独汲寒泉鸣细绠,静听漏鼓下高城>
清  曾国藩  《行书古镜露叶联》行书<曾国藩行书联,古镜宝佥寒不动,露叶风枝晓自匀>
清  曾国藩  《行书七言联》行书<曾国藩行书七言联,美酒留连三夜月,水光翻动五湖天>
清  曾国藩  《行书绕屋疏林诗》
清  郑板桥  《楷书册》楷书
清  郑板桥  《李白长干行一首》纸本  四川省博物馆藏
清  郑板桥  《论书轴》行书 墨迹纸本纵104.4cm横54.4cm9行178字 上海博物馆藏
清  郑板桥  《田游岩传》楷书
清  郑板桥  《行书轴》行书<郑板桥行书轴,日本東京国立博物馆藏。>
清  郑板桥  《新修潍县城隍庙碑记》楷书<新修潍县城隍庙碑记,此碑为郑板桥书,司徒文膏刻。>
清  郑板桥  《自书诗》
清  郑  簠  《李白诗一首》隶书<李白诗一首,隶书,纸本。>
清  郑  簠  《隶书浣溪纱词轴》隶书<隶书浣溪纱词轴,纸本。>
清  郑  簠  《隶书剑南诗轴》隶书<隶书剑南诗轴,纸本,纵104cm,横56.7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本幅录七言诗一首,末识:“劍南詩庚午春歸日書,谷口鄭簠。”下钤“鄭簠之印”、“脈望樓”印二方,首钤“酒原泉處福長”印。右下角钤“伊秉綬印”。“庚午”为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郑簠时年68岁。此轴书法用笔厚重,结字稍扁。郑簠隶书到晚年产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尤其在用笔上少了一些轻灵飘逸而增加了沉实厚重的气息,特别是一些出挑的用笔变化较大,结字也更加紧凑,在汉隶的基础上求新求变,反映了郑簠弥老弥坚的艺术追求。此轴曾藏清代中期著名书法家伊秉绶处,伊氏也为隶书名家。>
清  郑  簠  《隶书五律册页》隶书<隶书五律册页,纸本。台湾何创时书法艺术馆藏。清方朔《枕经台题跋.曹仕碑跋》云:“国初郑谷口山人专精此体,足以名家。当其移步换形,觉古趣可挹。至于联扁大书,则又笔墨俱化为烟云矣。”《史晨碑跋》云:“本朝习此体者甚众,而天分与学力俱至,则推上郑汝器,同邑邓顽伯。汝器戈撇参以《曹全碑》故沈著而兼飞舞。”可见郑谷口是偏爱汉碑《曹全》及《史晨》两种,他可以移步换形,化为烟云。沈著而兼飞舞,却很适切地概括了郑簠那种飘飘然如羽化登仙,錚錚然似曲音升华。皆是师古人而能消化成自已的血肉的很好的例子。但这不是一蹴可及的,清张在辛《隶法锁言》曰:“作字正襟危坐,肃然以恭,执笔在手,不敢轻下,下必迟迟,敬慎为之。”这当然是指的书学的基础,要有点滴的累积,辛勤的耕耘。最重要的是诚心笃实,持敬为之。郑簠的这件隶书五言诗,大体都和史家所评类同,但它却多了点媚态,表现在收尾的波磔裹,笔长意远,像长袖善舞,面貌姣好的女子,轻轻一挥便飘进了曹全登上了史晨,把汉碑的两种石刻碑美的极致即刻化成历史的烟和云。(文/李肃錕)>
清  郑  簠  《隶书轴》隶书<《隶书轴》纸本 纵166.8厘米 横50.3厘米,南京博物院藏。>
清  郑  簠  《陶渊明诗一首》隶书<陶渊明诗一首,纸本,录陶渊明《移居》诗一首。释文: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清  郑  簠  《陶渊明诗轴》隶书<陶渊明诗轴,隶书,纸本。录陶渊明《时运》诗第三首,诗云:“延目中流,悠想清沂。童冠齐业,闲咏以归。我爱其挣,寤寐交挥。但恨殊世,邈不可追。”>
清  郑  簠  《谢灵运诗轴》隶书<谢灵运诗轴,纸本。录谢灵运诗《石室山》一首,诗云:“清旦索幽异,放舟越垌郊。莓莓兰渚急,藐藐苔岭高。石室冠林陬,飞泉发山椒。虚泛径千载,峥嵘非一朝。乡村绝闻见,樵苏限风霄。微戎无远览,总笄羡升乔。灵域久韬隐,如与心赏交。合欢不容言,摘芳弄寒条。”>
清  朱  耷  《录禹王碑文》纸本  四川省博物馆藏
清  朱  耷  《行书半截碑直迹》
清  朱  耷  《行书诗轴》
清  朱  耷  《行书手札》
清  朱  耷  《行书送李愿归盘谷序轴》行书<朱耷行书送李愿归盘谷序轴。日本国立东京博物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