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城南旧事有感100:[视频]瓦格纳《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序曲和爱之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08:21:44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Tristan und Isolde)
幸福的情侣
作者 : [德]沃尔夫冈·维拉切克
他们是歌剧故事的情侣典范。瓦格纳架起了一座联结12世纪与当代现实的桥梁。他追求的是一种连接神话与音乐的“剧情”。瓦格纳认为,爱情是人对自身的追寻,同时也是人在另一个自我中的溶解:一条由无限痛苦构筑的道路。
海船、花园和古堡园林,组成了歌剧的全部场景。第一幕在白天,第二幕在黑夜,第三幕又在白天。瓦格纳以一句话概括了整剧内容:“国王爱上伊索尔德(Isolde),但不愿亲口示爱,遂派侍从代为迎娶;新娘跟从了,因为她已无可救药地爱上了求婚者。”
第一幕或“瓦格纳与神话的发现”:特里斯坦(Tristan)与伊索尔德的二人旅途始于爱尔兰——母性的王国,止于康沃尔——英雄的国度。第一场:乐队奏着一曲仿佛出自古老儿童时代的船员之歌,突然,音乐中断了。“可爱的野丫头”伊索尔德坐在舞台上,“正大发脾气”——剧本提示这样写到。她的第一句台词是:“谁敢嘲笑我?”小提琴和中提琴演奏的零碎乐句制造出所谓“气愤主题”。瓦格纳的音乐注定无法用某个单一主题全部涵盖。或许作曲家本人的建议更加可取:不妨用“感情指导”或“感情体验”。第二场:布朗盖纳(Branga..ne)奉命领特里斯坦去见伊索尔德。库维纳尔(Kurwenal)以讽刺歌作答。既然特里斯坦接受了国王的指令,前来迎娶新娘,那他才是胜者,理当由伊索尔德亲自拜访他才是。特里斯坦仿佛从一场长梦中醒来:“怎么回事?伊索尔德?”双簧管演奏了一段拉长的强化音。观众感受到的听觉冲击已远远超越“欲望主题”这个定义。在非意识领域中,女性比男性更为长驱直入:“濒死的大脑!残喘的心灵!”如此主题叫观众不禁产生迷惑:究竟是大调还是小调,是生命、爱情还是死亡。第三场:特里斯坦刺死伊索尔德的情人莫罗尔德(Morold),自己也不幸受伤,遂化名坦特里斯(Tantris),请伊索尔德帮助疗伤。伊索尔德认出他正是凶手。正当她想报一箭之仇时,两人的目光不期而遇,因为这场灾难性的目光戏剧,她放弃了复仇。第四场,伊索尔德威胁库维纳尔。如果马克国王希望有朝一日还能见到她,特里斯坦就必须先喝下眼前那杯和解之酒。伊索尔德希望消除这一介武夫对自己的圣洁所造成的侮辱。而要达到目的,惟有同归于尽。死亡主题层出不穷,暗示庄严的仪式正在紧锣密鼓的准备中。第五场:现在还不到“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地步,依然不过是“特里斯坦或伊索尔德”。特里斯坦第二次把武器递给伊索尔德。然而她仍旧下不了手。死亡之酒变成爱情之酒。踏上康沃尔国土的那一刻,一切仿佛是那么的荒谬绝伦。当谈起马克时,特里斯坦竟茫然问道:“哪个国王?”现实的大厦随着这一句话轰然倒塌。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代表了各自灵魂对获取异性青睐的不懈渴求。这也是为什么身负重伤的特里斯坦会去找伊索尔德疗伤的一个更内在的理由,他在现实世界中的敌手却在不经意中扮演了他第二个自己,女性的自我。
第二幕或“瓦格纳与作为交响乐的歌剧”:第一场:宫廷社交界的猎角声渐渐远去。伊索尔德导演了一场“听觉”戏剧。现实退居幕后,特里斯坦走到台前。一度针对特里斯坦的“愤怒主题”劈头盖脑地落在布朗盖纳身上。伊索尔德不愿再追究女仆调换毒药的过错。死亡的恐惧竟成为了爱情,伊索尔德只想独自承担一切罪责。第二场:伊索尔德“跳到他面前”,特里斯坦“一下冲了进来”。夜幕降临,两人在解释、表白,努力地融和。瓦格纳用一个470小节不断演奏的动机表现白昼,直至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最后把它消除。观众胆战心惊地听他们例数一个个摆在面前、且必须克服的矛盾与困难。“哦,爱情的夜幕,落下吧”,这段二重唱的基础并非某个动机或主题,而是一段极不稳定的节奏,“摇摆的调性”——可谓是飓风中心的宁静。当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在歌唱预感、幻想、幸福、呼吸、臆测等等时,首先由乐队展开相关的情感。瓦格纳对妻子科西玛(Cosima)承认,他希望“在交响乐中自由恣意地奔放一回”。第三场:布朗盖纳大声警告情义缠绵的恋人:马克国王及其王公随从即将到达,几乎在同一时刻,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不约而同喊出“幸福”二字。音乐、情节支离破碎。国王马克的独白虽然以文字控诉了妻子的不忠,但他的音乐却是在哀悼失去的朋友。有如电影快镜头般闪过的第一幕与第二幕结尾,在荒谬性上不禁有异曲同工之嫌:背叛、复仇、伤痛和帷幕。
第三幕或“瓦格纳与谬误的消除”:正如作曲家本人所见,最后一幕是一场“真正的疟疾”,是“一场最深重、前所未闻的苦难”,“一桩可怕的事件”。1859年5月,瓦格纳从威尼斯写信给远在苏黎世的商人之妇马蒂尔德?韦森东克(Mathilde Wesendonck)(从她身上,瓦格纳仿佛看见了伊索尔德的影子),他在信中写到:终于完成了“一段艰难的过门”,因为是她送来了“真正的食粮”。瓦格纳和马蒂尔德曾有绯闻传出,马蒂尔德的丈夫奥托(Otto)不得不担起受骗的马克角色;然而《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并非以这段婚外恋为素材,恰恰相反,为了使歌剧的情节能更加顺理成章,瓦格纳需要到现实中去获取类似的切身体验。他为自己树起了一块挡箭牌。第一场:牧羊人的哀诉唤起了特里斯坦对童年及幼时创伤的记忆,一如当时的船员之歌曾唤醒伊索尔德的记忆。时空对特里斯坦已丧失意义。“我曾经在哪儿?我现身在何处?”一切似乎都已烟消云散。正如此前伊索尔德逼迫他的那样,如今特里斯坦逼她走上了舞台。牧人的哀歌转眼变成伊索尔德到来的喜报。第二场:伊索尔德出现时,死亡主题洞穿了特里斯坦的呼号“去她那儿!去她那儿!”就在伊索尔德喊道“是我!”的几秒前,特里斯坦永远闭上了双眼。爱情理想不允许任何个性化存在。第三场:瓦格纳表现了那些闯入死神王国的疯狂者的宿命论。“死亡便是存在,存在便是死亡”(齐格里特?尼夫[Sigrit Neef])。马克一言以蔽之:“一切都完了!一切都结束了!”布朗盖纳徒劳的劝慰声中响起《尼伯龙根的指环》中布伦希尔德的告别主题:“他的微笑,温顺而柔和”。
剧本的结尾曲《伊索尔德的爱情之死》难道不是自成一剧吗?瓦格纳认为,不能单从终场、而是必须站在全剧整体的角度上,才能归纳出他的核心思想。瓦格纳极其推崇哲学家叔本华(Schopenhauer),认为死亡不过是对“谬误的消除”。托马斯?曼(Thomas Mann)的一段评述对理解本剧颇有启发,曼认为,这部作品阐述了“世界的性欲观”,“性是意志的焦点”。此歌剧恰以极其古典的方式证明:在一个以自由择伴为基础的社会制度中,个体的爱情是社会保持发展、且长盛不衰的条件,而这一切惟有在西方文明中才能得以实现。这是一份既令人心旷神怡、又疑窦丛生的文化财产。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TRISTAN UND ISOLDE)
三幕歌剧
德语
剧情:
前奏曲:特里斯坦是康沃尔国王马克的侄子,一次战斗中他杀死了公主伊索尔德的情人、爱尔兰骑士莫罗尔德。他本人也身负重伤,得知伊索尔德通晓古代秘方后,特里斯坦遂化名坦特里斯,驾着小船前去疗伤。伊索尔德发现莫罗尔德头骨中的碎片同特里斯坦的武器正巧吻合,但面对杀死情人的凶手,她却无法痛下狠手。不久,特里斯坦再次踏上爱尔兰的土地,这次他是代叔父马克国王前来迎娶伊索尔德回康沃尔。
第一幕:伊索尔德觉得自己像是国王马克的猎物,一路受尽特里斯坦的侮辱;眼看就要到达康沃尔,伊索尔德明白只有一个办法才能洗刷自己的屈辱。她决定与特里斯坦同归于尽。她配好毒酒,并派人通知特里斯坦,表示愿意与他冰释前嫌。假如特里斯坦不来喝这杯和解酒,她将拒绝接受国王的求婚。面对伊索尔德的指责,特里斯坦以冷漠与骄傲作答,并把剑递给伊索尔德。如果她自恃有这个能力,尽可以杀死他。然而伊索尔德坚持同饮毒酒,却不知侍女布朗盖纳已偷偷调换成爱情药酒。誓不两立的敌人成了刻骨铭心的恋人。船抵达康沃尔,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却已忘记了现实。
第二幕:国王和猎手们准备去打猎,伊索尔德巴望着他们赶快离开。布朗盖纳提醒伊索尔德要提防梅洛,虽然他自称是特里斯坦的朋友,但他其实是国王的心腹,伊索尔德不以为然。她熄灭火把,特里斯坦得到信号来到城堡。陶醉的情人高唱黑夜的颂歌,却忽视了布朗盖纳的警告声。尽管库维纳尔竭力掩饰,国王和梅洛依然发现了这对情人。特里斯坦向梅洛挑战,遭到重创。
第三幕:库维纳尔将奄奄一息的特里斯坦带回老家卡柳尔城堡疗伤。儿时的记忆唤起了他对伊索尔德的无限情意。库维纳尔告诉他,已派人去爱尔兰邀请以前曾为他治疗的神医,这才重新燃起特里斯坦的生活勇气。牧童的欢歌预示了伊索尔德的到来。特里斯坦与世长辞。国王马克、布朗盖纳和梅洛随后赶到。库维纳尔和梅洛在决斗中双双死去。布朗盖纳向国王承认是她换了毒药,但一切都晚了,马克已无能为力。伊索尔德心碎而死。
相关资料:
台本:理查德?瓦格纳根据戈特弗里德?冯?斯特拉斯堡的史诗及中世纪传说改编而成
作曲:理查德?瓦格纳(Richard Wagner)
首演:1865年6月10日,慕尼黑宫廷与民族剧院
剧情时代:神话时期,无时间概念
剧情地点:海船前甲板上的穹形船舱,伊索尔德房前的花园,植有参天大树,王宫花园
演出时间:约5小时
人物:特里斯坦(Tristan)男高音。国王马克(Marke)男低音。库维纳尔(Kurwenal)男中音。梅洛(Melot)男高音。布朗盖纳(Branga..ne)女高音/次女高音。牧童男高音。舵手男中音。年轻水手男高音。
合唱队:船员,骑士和侍童,伊索尔德的随从侍女
评价:
这是一部关于爱情神话的爆发、高潮与终结的作品,它是对所有歌剧传统的颠覆,也由此开创了音乐领域中的全新思维。歌剧推崇自由、无拘无束的爱情理想,于是调性以及僵化制度下的政治秩序出现松动。
通俗易懂度:☆☆☆
琅琅上口性:☆☆☆
现实性:☆☆☆
神话:☆☆☆☆☆
爱情与死亡:☆☆☆☆☆
来源:中国经济网
蒂勒曼指挥维也纳爱乐
',1)">
卡拉扬指挥
瓦格纳:《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中最著名的唱段"爱之死"片段
',2)">
《爱之死》是瓦格纳歌剧中最著名的唱段,也是瓦格纳艺术精神的代表。瓦格纳的歌剧很少有著名唱段,因为他的歌剧是无休止的旋律,且器乐的意义大于声乐,也没有什么旋律性,所以很难选出哪个声乐段落有如舒伯特、罗西尼那样著名的“旋律”。诺尔曼演唱《爱之死》。的确是个感人的作品。《爱之死》唱的是伊索尔德的幻觉,“喔,你们看到了吗,你们看不到吗……在起伏的潮水里,在作响的声音里,在宇宙呼吸的暴风中,彻彻底底遭到淹没沉沦失去意识,无穷的喜乐........” 这个段落的难度也是非常高的。虽然没有那么惊人的冲击声门,音也并不高,但这支曲子丛极弱开始,逐渐加强力度在汹涌的乐队声中达到极强,又在极弱中结束,它难在很多音落在高中音转换的通道区,在通道区如果声音唱得过强,那么声区的转换会比较困难,而且会对声音有害,但这首曲子的中间又必须有超大的力度,所以只有声区达到高度统一并且有很强弱音技巧的歌唱家才能够胜任。据说,我们中国的歌唱家有敢唱图兰朵的,有敢唱阿伊达的,有敢唱魔笛的,就是没有敢唱爱之死的。把这首说成是戏剧女高音的极限可能也不足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