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吹吹我的心已碎:翔宇课变:卢志文关于理想课堂的100个问答(9—10)--卢志文杏坛絮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10:02:39

关于理想课堂常见问题的100个问答(9—10)

 

9、您觉得这种把“教学过分艺术化”和将“教学艺术神秘化”的偏差在教育领域是局部存在还是普遍存在?是近年形成的还是历史积累的?

 

卢志文:这种把“教学过分艺术化”和将“教学艺术神秘化”的偏差,是中国教育普遍存在的现象。

 

表面上看,是因为这种偏差的存在,导致人们忽视教学过程中的科学基础和技术要素,使得人们对教学过程的认识变得肤浅,对教学过程中的规律把握不透,进而使得教学效益不高、教学效率低下。实际上,恰恰是因为人们对教学过程的探索不够,认识不深,对规律把握不透,才导致人们更多地把教学过程“艺术化”和“神秘化”。

 

人类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走过相同的道路。从“神秘的”(未知),到“神话的”(主观猜测),到“艺术的”(半知),再到“科学的”(已知),是一个认识逐渐加深的过程。

 

由古代的炼丹到今天的化学,我们不难看出其中的发展脉络。

 

从对物质的神秘、未知,到长生不老的神话猜测,到出神入化的炼丹工艺,再到严谨精微的现代化学,随着人类对自然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科学”不断从“神秘”、“神话”和“艺术”那里赢得地盘。

 

今天,我们认定教学既是科学也是艺术,是基于我们对教学过程的规律只有“部分掌握”的基础。随着人们对教学规律认识和掌握程度的加深,教学的科学性会越来越强,相对应的,其艺术性就会越来越弱。

 

教学被过分“艺术化”和“神秘化”,所反映的正是人们对教学过程认识的“肤浅化”。显然,这不是一个短期形成的问题。

 

这种“肤浅”,一方面,是因为教学过程以“人”为对象,异常复杂,尽管人们已经付出无数艰苦的努力,但人类的认识水平至今仍然达不到教学规律的最深处;另一方面,对比人类在其他领域探索所取得的成就,教育也显得相对滞后,虽然从事这方面探索的人群数量足够庞大。

 

这当中有很多复杂的政治、经济、体制、机制原因,超出了我们这个话题的讨论范畴。但,人们对“教学过程认识的肤浅化现象”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和警醒。在教学领域,人们的探索普遍停留在“经验”层面,而且这些经验呈“分散”和“零碎”的状态,既不集中也不系统,很难像其他领域那样实现“积累性超越”。

 

10、什么是“积累性超越”,能举例说明吗?

 

卢志文: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呈现出“积累性超越”的特征。在那些能够实现积累性超越的领域,会有这样的现象:

 

无论在地球的哪个地方,哪怕是非常偏僻的角落,这个领域的任何一点有价值的发现、发明和创造,都会在最短的时间里被这个领域的同行所掌握。你只有掌握了这个领域最新、最先进的成果,才有可能在这个基础上有新的超越。

 

这种积累性超越,不断推动这个领域的研究以惊人的速度向纵深发展,给这个领域带来日新月异的变化。

 

在这些领域,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感慨:一天不学习,你就落后了。

 

一个从事IT行业的顶尖高手,如果让他死去十年再活过来,他会无法面对这个行业的进步与变化,他不仅不再是这个领域的顶尖高手,甚至连继续从事这个工作的资格都可能没有了。

 

教育、教学却不一样。你让死去近2500年的孔子活过来,他依然会是这个领域的顶尖高手。他的教育思想在今天仍然非常先进。

 

教育领域,缺乏一种力量去推动这个行业的积累性超越。别说对教育、教学领域的最新成果保持学习的敏锐了,很多教师常常连身边同行的探索成果也视而不见。他困惑着的某个教育教学问题,隔壁教研组的另一位老师,早已解决了,但他很可能不知道,更别说迅速掌握了。

 

于是,每个人都经历着很多“从头摸索”的过程。许多津津乐道的“新经验”,实际上此前早已有人探索完成,或者在这个时候的其他地方已经成为常识。这使得教育这个古老的行业,长期处于“低水平重复”的状态。

 

为评职称而炮制出来的各类研究课题和海量的教育论文,其中充斥着的多是“零散的经验总结”或者“伪发现”。

 

“某一天在桃树下,有一只桃子从树上落下,砸了自己的右脚面。于是,我经过反复思考和实验,终于发现,地球原来是有引力的。”

 

——不得不承认,很多教育教学论文,其实就是这个样子。

 

这些现象反映了教育教学领域的科学性探索严重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