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双修宣传标语:一曲“昭君怨”,一卷“昭君出塞”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0:10:24

一曲“昭君怨”,一卷“昭君出塞”图

 

 

秋木萋萋,其叶萎黄。有鸟处山,集于苞桑。养育毛羽,形容生光。

既得升云,上游曲房。离宫绝旷,身体摧藏。志念抑沉,不得颉颃。

虽得委食,心有徊惶。我独伊何,来往变常。翩翩之燕,远集西羌。

        高山峨峨,河水泱泱。父兮母兮,道里悠长。呜呼哀哉,忧心恻伤。
                                                 ——王昭君《怨诗》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后因避晋文王司马昭讳,晋人改称其为明君或明妃),西汉南郡秭归人。她出身农家,却天生丽质,于汉元帝时入宫。
    由于汉宫后妃众多,皇帝“公务繁忙”,无暇全见,便命画工为宫女们画像,由皇帝按图寻芳。于是,宫女们纷纷贿赂当时的首席画工毛延寿。而王昭君自恃其貌,对毛画家的明言暗示置若罔闻,毛怀恨在心,便给昭君的画像上乱点了一些“颜色”。就这样,三年过去,昭君仍未得到召见。
    竟宁元年(前33年),匈奴呼韩邪单于入汉结好,元帝为表诚意,在饯别时,按画图指了数名宫女赠予呼韩邪。宫女们入朝拜别天子时,王昭君貌惊四座,不仅比身边的几位宫女漂亮百倍,更比后宫诸妃还要美丽。呼韩邪大喜过望,连连称谢。汉元帝又惊又悔,事后便把毛画家抄家处死。
    在匈奴,昭君得到了极高的礼遇,她被呼韩邪封为“宁胡阏氏”,后生一子,被封右日逐王。数年后,呼韩邪病逝。昭君请归汉朝,当时的汉成帝命她依匈奴风俗,转嫁呼韩邪的长子复株累若鞮单于,昭君从命,又生二女。昭君死后,葬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郊,据说入秋以后昭君墓上仍然青葱一片,故谓之“青冢”。 

    昭君出塞,保证了汉匈双方四十年的和平。而王昭君作为一名女子,却承担了太多的孤苦与忧伤。那首四言《怨诗》借木起兴,笔风哀婉,不仅暗喻了主人公的曲折生平,更贴切地表达了昭君远赴塞外,思念故国的心情。此诗也开辟了宫怨诗的先河,据说,著名的典故及词牌“昭君怨”,便是由此而来。
    不过,若真细说起起“昭君怨”,每个人一定有各自的理解。可惜伊人不在,我们也只能以自己的心思去猜度这位古典美女的哀愁了。纵观王昭君的生前死后,所怨者有七:一者画工索钱,有伤自尊;二者君王难见,汉宫清冷;三者汉主谋和,有伤国威;四者去国怀乡,忧思难忘;五者胡人粗犷,少有知心;六者转嫁子辈,有违伦常;七者身后千年,战伐未已。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七怨”之中,有真有假,有虚有实,有轻有重,有短有长……
    美丽的女人永远是自信的,(或许)她们不屑于运用手段,花钱求人,认为这是多此一举,而且有伤自尊。就像在今天,只有对自己相貌不满的人,相亲、求职前,才竭尽全力地化妆拍照,然后再请人PS制作一番。王昭君坚信自己入宫后得到宠爱是理所当然的事。她没想到,一名小小的画工,也会成为她的拦路虎。
    这很像恃才傲物的才子们,他们总觉得自己是经天纬地的相辅之才,把谁都不放在眼里,更不愿做那些“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奴才事——结果,一个个多是愁眉苦脸怀才不遇的。封建文人们常把“红颜祸水”挂在嘴边,但很少有人说王昭君的不是。因为他们和昭君“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他们被谪贬的蛮荒之地和昭君的塞外风景有着一样的苍凉与悲壮。

    饯行会上,汉元帝发现并失去“天下第一美女”的惊诧与懊悔,我们不难想象,这也许是他终生难忘的耻辱。画工毛延寿,确实有欺罪大罪,但这件事的主要责任,却在皇帝——你身边的女人很多,爱是爱不过来,但大概地看上一遍,总不成问题吧?“汉宫秋月”之冷清,由此可见一般。从这一点讲,王昭君嫁于匈奴单于,又未必是件坏事。唐朝王睿有诗云:“莫怨工人丑画身,莫嫌明主遣和亲。当时若不嫁胡虏,只是宫中一舞人!”
    也许昭君的至美,就缘于她的离开。失去的总是最美好的——其实真若观察久了,她也未必就是天下第一,就好比我们今天说谁是第一美女——这争论哪有尽头呢?
    
    关于昭君出塞,汉朝的怀柔政策,后世争议最大。
    唐朝东方虬有诗云:“汉道方全盛,朝庭足武臣。何须薄命妾,辛苦事和亲?”元朝杨奂用反讽笔法道:“玉貌辞金阙,貂裘拥绣鞍。将军休出战,塞上雪偏寒!”照他们的说法,就应该“宜将剩勇追穷寇”,把匈奴部落彻底消灭,何苦又送女人又送钱的,丢不丢人?
    其实,我们经过思考:昭君出塞,和汉初的“委屈求全”是有着本质区别的。
    汉初,自高祖刘邦白登之围以后,汉军不敢与匈奴争锋,吕后对匈奴,更是以妾自称。这个时期的“和亲”,汉朝是在“求和”。但是在武帝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之后,汉军已渐占上风。这时期的“和亲”,只是“谋和”。而当时的呼韩邪更是在匈奴各部落斗争中失利后对汉“诚心”示好,汉朝又怎好翻脸“消灭”人家?此时的婚嫁与赠礼,不好说是居高临下的,但起码是地位平等的,所以谈不上有损汉朝威武。虽然可以用“仁爱”来粉饰它——汉人,特别是被儒化的汉人,总是这样保守,缺乏少数民族的“狼性”。像人家活在马背上的匈奴人多强悍,自己不种地,有需要就去抢劫,多潇洒!而汉人,只会修个万里长城,结果还落下个“万里长城万里空”防不胜防的结局。
    同样的,古来的不少和亲事件,未必是打不过才和,而是权衡得失之后的明志之举。文人们也别拿“将军休出战,塞上雪偏寒”来讽刺军人了,这起码不还避免了“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惨剧吗?如果真打起来,你可能又说“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讽刺执政者穷兵黩武了。
    就在今天,“和平与发展”仍然是世界的重大主题;而“缩小贫富差距”又是保证社会主义先进性的重要手段。而两千年前的古人,已经自觉不自觉地这样做了。 况且和亲,又促进了多民族之间的融合,“诗豪”刘禹锡不也是匈奴后裔吗?我们不能藐视少数民族,随着上百代人的交融,谁能确保自己的血管里流的百分之百是汉人的血?

    还说昭君。“去国怀乡,忧思难忘”:这应该是多数人判定的“昭君怨”的主题。
    李白的“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杜甫说:“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其实我们读篇首的《怨诗》也是如此:“……翩翩之燕,远集西羌。高山峨峨,河水泱泱。父兮母兮,道里悠长。呜呼哀哉,忧心恻伤。”在古代,交通不便,加上汉匈关系的微妙,昭君虽贵为匈奴单于的阏氏,其行动自由也是受限制的。事实上,昭君出塞后,便再未回到中土。但“福祸相依”,昭君如果在汉朝做妃子,其命运,也未必能好多少。

    只是这么一名花容月貌的南国女子,落到“粗野”的匈奴人之手,着实令不少酸文人扼腕叹息,惘然若失。“明珠暗投”之论不胜枚举。不过,试想,即使昭君没去匈奴,后来得到了皇帝的宠爱,这还不是此一时彼一时的游戏吗?多半还不及匈奴单于对她的重视与爱护。王安石的《明妃曲》写得好:“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在呼韩邪死后,昭君无奈转嫁呼韩邪长子复株累若鞮,这种在汉人眼中有违伦常的做法,也许是昭君最痛苦的事。但有传说:由于年龄相近,新单于比起老单于,和昭君相处得更为和谐——也许这是后人的附会,缘于他们对昭君的喜爱……

    关于昭君之死,史界众说纷纭,此处难下定论。但她去世后不久,西汉便经历了王莽之乱;东汉复国后,又和匈奴接连发生战争。昭君地下有知,也不得安宁了。后人经游胜迹,回望这烽烟未息的历史,亦有此般感慨:“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精彩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