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大文学上市:国省级政府财政支出的策略互动性[070.55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06:16:21

国省级政府财政支出的策略互动性

 

 

 

张晨峰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了中国省级政府财政支出的策略互动性行为。研究发现,省级政府的财政生产性支出对于邻近地区省份具有正向的反应,即邻近省份的财政生产性支出增加,那么本地区的政府也会相应的增加财政生产性支出。另外,研究还发现经济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间省际财政支出的反应函数可能存在差异。

 

[关键词]策略互动行为,财政支出竞争,空间计量经济学

 

一、引言

 

在现代公共经济学里,地方政府间的策略互动行为一直是理论和实证研究的焦点之一。从理论研究上来看,对于地方政府间的策略互动行为主要有三种解释。其一是地方财政的溢出效应。比如本地政府的财政支出会对邻近政府的管辖区域产生有利或者不利的影响(Case,Rosen and Hines,1993)。其二是地方财政间的竞争机制。由于要争夺稀缺的可流动生产要素,在纳什均衡下地方政府往往会竞相提高生产性支出。比如Keen,Marchand(1997)发现地方政府为了吸引流动的生产要素,往往会过度投资公共基础建设。其三是地方政府的标尺竞争。标尺竞争理论是由Salmon(1987)提出,之后由Besley,Case(1995)发展完善的。标尺竞争理论主要是基于非对称信息。由于本地区选民并不知道本地政府在某一税收下提供的公共服务是否是最优的,而邻近地区的税收和公共支出很容易观察到。因此,本地区选民会以邻近地区政府作为一个基准,进行投票选择本地政府的类型。

 

考虑到中国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采取的是一种独特的中国式分权的治理模型,国内的许多学者对于地方政府间的策略互动行为也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思考。周业安(2003)认为,在既定的政府管理体制下,经济领域的分权导致地方政府之间围绕经济资源展开竞争,由于垂直化行政管理架构和资源流动性的限制,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并不必然带来经济的良性增长,保护性策略和掠夺性策略可能被选择,从而增加地方之间贸易的交易成本,损害经济增长。周黎安(2007)则指出,晋升锦标赛是中国政府官员的重要激励模式。而晋升锦标赛最大收益之一是在地方政府之间引入了竞争机制, 这种竞争随着各种生产要素(尤其是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流动性日益增大而加剧。地方政府间的激烈的行政竞争推动了地区间的经济竞争。郭庆旺和贾俊雪(2006)建立一个3 阶段序贯博弈模型,分析了地方政府行为对宏观经济稳定的冲击。分析表明,地方政府在财政利益和政治晋升的双重激励下,总是有利用违规优惠政策进行引资的强烈动机, 从而引发企业投资冲动,导致投资过热, 进而对宏观经济稳定产生巨大冲击。张晏(2010)提出,在中国标尺竞争并不是如同Besley,Case(1995)描述的是自下而上的,而是自上而下的。

 

除了理论上的探讨之外,国内一些学者还做了有价值的实证研究。沈坤荣和付文林(2006)运用空间滞后模型, 对中国省际间的税收竞争与博弈行为进行检验。他们发现,省际间税收竞争反应函数斜率为负, 这说明省际间在税收竞争中采取的是差异化竞争策略。李永友和沈坤荣(2008)利用省际数据实证分析了为获取竞争的相对优势,辖区政府所采取的竞争策略,并指出辖区政府的竞争主要表现在同一区域或经济发展程度相同的地区之间。李涛和周业安(2009)通过1999—2005 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发现,包括各省份人均实际本级财政支出总量和行政管理费支出表现出显著的策略替代特征,而各省份人均实际基本建设、教育、科学、医疗卫生、预算外等支出都表现出显著的策略互补特征。郭庆旺,贾俊雪(2009)的研究发现。1986-2006 年间,我国地方政府在财政总支出、各类支出项目方面存在显著的策略互动行为,财政竞争机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分段来看,1994 年分税制改革明显改变了地方政府间策略互动行为模式,有效遏制了地区间过度竞争态势。张晏,夏纪军, 张文瑾(2010)利用中国1987—200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 检验了地方政府生产性支出的相关性,发现地理相邻、GDP相近的省份之间有较强的溢出效应。

 

本文将通过空间计量模型,对中国省级政府财政支出的策略互动性行为作实证研究。由于财政支出包括多个项目,因此本文重点选择生产性支出作为研究对象,考察省际间财政生产性支出是否存在空间相关性。与已有的研究相比,本文的特色可以归结为以下两点:其一,已有的研究大部分应用空间滞后或者空间自相关模型。而从空间计量的最新发展来说,空间互动性的研究应该以空间德宾模型作为一个研究起点。其二,本文会考察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之间的财政互动策略是否存在差异。

 

二、方法选择——空间计量经济学

 

本文的研究是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策略性互动行为,而这种地方政府的空间互动用传统的计量方法无法处理,因此我们要应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来进行建模。

 

空间相互作用的模型,最初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空间自相关模型(SAR,spatial autoregressive model),它的模型里包含了一个空间滞后因变量;另一类是空间误差模型(SEM,spatial error model),它的模型在误差项里加入了空间结构。在2007年之后,空间计量经济学家开始研究同时包含多种空间结构的计量模型。James LeSage和Kelley Pace(2009)提出支持空间德宾模型(spatial Durbin model,即同时包含空间滞后的因变量和自变量的空间计量模型),即:

 

    

这被视为是应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一个新的发展。空间德宾模型的一个优点是无论真实的数据生成过程是空间滞后模型的还是空间误差模型的,它都能得到无偏的参数估计。

 

文献中提到的估计空间计量模型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其一是最大似然法(ML),其二是工具变量法或者广义矩法(IV/GMM),第三种是贝叶斯马尔科夫蒙特卡洛方法(MCMC)。本文将采用第一种方法。

 

三、数据和实证分析

 

(一)数据

 

本文采用26个省市自治区1995—2006年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计量方法来研究省际财政支出的策略互动关系。在31个省市自治区中,由于直辖市的地位特殊,因此我们去掉了4个直辖市(北京,天津,上海,重庆)。西藏由于数据缺乏,因此我们也去掉了西藏,因此总共26个省市自治区。时间跨度选择分税制后的1995-2006年。数据来源主要是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人口统计年鉴》和各省《统计年鉴》。

 

(二)省际财政生产性支出的相关性分析

 

本小节我们采用的模型是前面提到的方程(1),即:

 

 


由于财政支出包括多个项目,而本文重点关注省际财政生产性支出的相关性,因此用基本建设支出近似加以度量。变量用省份人口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进行处理,并取自然对数。所以,被解释变量为人均实际基本建设支出的对数。W为空间权重矩阵。控制变量我们根据过去的经验研究以及中国的实际情况加以设定。财政支出一般与经济发展相联系,因此我们选择实际人均GDP的对数为解释变量。我们还用人口密度的对数作为解释变量来衡量规模经济。在中国,财政分权对于地方政府的支出也有重要影响,因为也引入了财政分权指标作为解释变量。由于财政分权有多个指标,本文采用传统的财政分权指标,即各省预算内本级财政收入/中央预算内本级财政收入,鉴于政府支出规模与人口数量之间可能存在的正相关关系,我们进一步人均化,取相应的人均指标来衡量财政分权。另外,考虑到经济开放对地方财政支出的影响,我们把省份进出口总额与产出的比值作为解释变量,来衡量经济开放度的影响。

 

我们按照Elhorst(2010)建议的模型设定的方法,并利用他提交的matlab程序来进行模型的估计和推断。首先用面板数据的混合OLS方法和固定效应方法来估计上述实证模型。结果见表1。

 

 

 

 


  在表1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混合OLS模型还是单双因素固定效应模型,一般的LM检验都在1%显著水平上拒绝了不存在空间滞后结构或空间误差结构的假设。而对于稳健的LM检验,三个模型都拒绝了不存在空间误差结构的假设。我们还对个体效应和时间效应分别做了LR检验,估计结果分别是193.81和179.84,这似乎表明双因素的固定效应模型更合适。


  在表1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混合OLS模型还是单双因素固定效应模型,一般的LM检验都在1%显著水平上拒绝了不存在空间滞后结构或空间误差结构的假设。而对于稳健的LM检验,三个模型都拒绝了不存在空间误差结构的假设。我们还对个体效应和时间效应分别做了LR检验,估计结果分别是193.81和179.84,这似乎表明双因素的固定效应模型更合适。

由于LM检验表明模型忽略了空间滞后结构或者空间误差结构。我们设定空间德宾模型来重新估计参数和进行假设检验,结果见表2。

 

如 Elhorst(2010)建议的,我们采用空间德宾模型作为空间模型建模的起点。首先我们估计了包括空间德宾模型结构的单因素固定效应模型,见表2的第一列。模型中,表示省际财政生产性支出的相关性系数是0.5660,在1%的水平上显著。这意味着,省际财政生产性支出存在正相关,即邻近地区的生产性支出增加,本地区的财政支出也会相应增加。其他控制变量的系数,人均实际GDP,人口密度以及财政分权前的系数都显著为正,表示对本地区财政生产性支出具有正向作用。这与我们预测的一样。而经济开放度的系数不显著,说明从全国的范围来看,经济开放度与本地区的财政生产性支出并没有紧密联系。同样的,最后我们还进行了空间结构的Wald检验。Wald检验的结果支持空间德宾模型是适合的。然后我们还估计了双因素的固定效应模型,由于加入了时间效应,所以系数为0.3500,在1%的水平上显著。而人均实际GDP,人口密度的系数不显著,但符号和单因素固定效应是一致的。财政分权的系数为2.0603,且显著。同样,Wald检验说明空间德宾模型对于数据的拟合是令人满意的。

 

 


   (三)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省际财政支出反应函数差异分析


三)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省际财政支出反应函数差异分析

本小节我们以省级人均实际GDP为基准,把中国大陆划分为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来检验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省际财政生产性支出反应函数是否存在差异。我们根据Elhorst(2009)的研究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即:

 

 


   
  在表3中我们可以看到,如果我们按照13:13的标准(即把人均实际GDP前13位的划分为发达地区,后13位划分为落后地区),那么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省际财政生产性支出的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4272和0.2488,它们的差为0.1784,但是t值在5%的水平上并不显著,这表示统计上拒绝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而如果按照17:9的标准,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值分别为0.5566和0.2276,两者的差为0.3290,且显著。这说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省际财政生产性支出反应函数的差异,即发达地区内的省份的财政生产性支出对于相邻地区的反应更加敏感。通过比较,我们发现17∶9的标准估计的模型对于数据的拟合更好。

 

四、结论

 

本文应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最新方法,考察了中国省级政府财政支出策略互动性行为。本文的研究发现有以下两点。首先,本文发现,省级政府的财政生产性支出对于邻近地区省份具有正向的反应,即邻近省份的财政生产性支出增加,那么本地区的政府也会相应的增加财政生产性支出。这验证了中国省级政府确实存在策略性的互动行为。但是这种行为背后的机制,由于很难通过计量模型进行区分,因为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另外,本省的人均实际GDP,人口密度,财政分权对于本级政府的财政生产性支出具有正作用。如果考虑到时间趋势,人均实际GDP和人口密度对于财政生产性支出的作用不明显,而财政分权的作用仍然显著。其次,本文比较了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落后地区的省际生产性支出反应函数是否存在差异。研究发现,对于不同的划分标准,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反应函数的差异会有所不同。如果通过17:9的标准来划分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那么两地区间省际财政生产性支出的相关性系数存在显著差异。即发达地区的省份对于邻近省份的反应比落后地区更加敏感。

 

本文的结论对于规范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有很好地帮助。由于地方政府间存在着这种策略性的互动行为,因此中央政府需要进一步完善我国财税管理体制,一方面促进地区政府间财政的良性竞争,促进地区经济的长期稳定和协调发展;另一方面要避免地区政府采取掠夺型策略,从而增加地方之间贸易的交易成本,损害经济增长。

 

主要参考文献:

 

[1]Case, Anne C., Harvey S. Rosen, James R. Hines Jr. Budget Spillovers and Fiscal Policy Interdependence [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1993,52.

 

[2]Keen, M.,Marchand, M. Fiscal competition and the pattern of public spending [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1997.

 

[3]Salmon, Pierre. Decentralization as an Incentive Scheme [J]. 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 1987, 3.

 

[4]Besley, Timothy, Anne Case, Incumbent Behavior: Vote Seeking, Tax Setting and Yardstick Competition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5, 85: 25-45.

 

[5]周业安. 地方政府竞争与经济增长[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1).

 

[6]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J]. 经济研究,2007(7).

 

[7]郭庆旺,贾俊雪.地方政府行为、投资冲动与宏观经济稳定[J].管理世界,2006(5).

 

[8]张 晏,夏纪军,张文瑾.自上而下的标尺竞争与中国省级政府公共支出溢出效应差异[J].浙江社会科学,2010(12).

 

[9]沈坤荣,付文林.税收竞争、地区博弈及其增长绩效[J].经济研究,2006(6).

 

[10]李永友,沈坤荣. 辖区间竞争、策略性财政政策与FDI增长绩效的区域特征[J]. 经济研究,2008(5).

 

[11]李 涛,周业安.中国地方政府间支出竞争研究——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09(2).

 

[12]郭庆旺,贾俊雪.地方政府间策略互动行为、财政支出竞争与地区经济增长[J]. 管理世界,2009(10).

 

[13]Le Sage, J. P.,Pace,R. K.. Introduction to Spatial Econometrics[M]. Boca Raton, Taylor & Francis.2009.

 

[14]Elhorst J.P. Applied Spatial Econometrics: Raising the Bar[J]. Spatial Economic Analysis,2010(5).

本文来自: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论坛(http://bbs.cenet.org.cn) 详细出处参考:http://bbs.cenet.org.cn/dispbbs.asp?boardid=33751&ID=423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