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庶女番外:苕 溪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4:34:44

苕溪

        苕溪,据明万历年间(1573-1619)记载,因“溪岸多苕花”而得名。苕溪有东西之分,而东苕溪又由南、中、北苕溪汇合而成。她是杭州市及杭嘉湖平原防洪的重要屏障。宋代诗人陈若虚在《余杭景》中有这样的描写:
                                                            趿屐溪桥一望中,青山绿水景无穷。
                                                            芦花两岸晴山雪,苕水一溪春涨红。

溪流


         苕溪两岸,月照芦花,雪白一片,薄似轻纱,亮似银露,风卷起飞舞的芦花,宛如扬起纷纷大雪,这是多么美妙而奇丽的苕溪风光。

东笤溪上游青山湖


东苕溪
        东苕溪与京杭运河、上塘河、钱塘江是流经杭州市境内的四大江河。东苕溪位于杭州西北部,发源于临安临目马尖岗。向东流经临安市的里畈、桥东、临天、青山和余杭区的余杭镇,自余杭镇折北而流,称东苕溪。东苕溪流至汤湾渡左汇中苕溪,至瓶窑左汇北苕溪,流至德清县城左纳余英溪。德清县城以下,汊港纵横与湖漾沟通,水系分散。主河道原经德清,在湖州与西苕溪汇合后入太湖。东苕溪在湖州市白雀塘桥以上河长151.40公里,流域面积2265平方公里,其中杭州市境内长103.70公里,流域面积1604.10平方公里。
        历史上东苕溪是浙江省洪害严重的河流之一。自南而北蜿蜒流淌于杭嘉湖地区西部,左依崇山峻岭,右接平原低地,居高临下,势如建瓴。东西苕溪上游均依天目山,是浙江省暴雨中心。山高岭峻,坡陡流急,加之下游河道泄水能力不足等原因,山洪直接威胁杭嘉湖平原,洪涝灾害频繁。东苕溪右岸建有西险大塘。清嘉庆《余杭县志》云:“汇万山之水于一溪,下关杭嘉湖三郡田庐性命。”“苕溪天目乘高而下,县地平衍,首当其冲。”“余杭人视水如寇盗,堤防如城廓,旁邑视余杭捍蔽如精兵所聚控厄之地也。”从南北朝元嘉十三年(436)至1948年,余杭共遇自然灾害247次,其中179次为洪涝灾害。自古至今,杭嘉湖水利以治苕水为急务,代不乏人,史不绝书,留下了南湖、北湖和西险大塘等著名的古水利工程。但历代治标者众,治本者鲜,加之围湖垦种,堤塘失修,每遇山洪暴发,往往湖溢塘决,洪水一泻数十百里,酿成巨灾。
        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以水利为要务,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物力,在东苕溪上游先后兴建青山、里畈、四岭、水涛庄、对河口等五座大中型水库。设计总库容量4亿多立方米,控制面积近千平方公里。中下游截弯取直,新建南、北湖分洪闸,兴建排涝机埠,加固围堤,开挖导流港;加固加高西险大塘,对东苕溪进行全面整治,灾害明显减少。
西险大塘  
        西险大塘是东苕溪的右岸大堤,因位于杭州之西,堤塘险要,故称西险大塘。西险大塘起自余杭镇的石门桥,经余杭、瓶窑、安溪、獐山至湖州德清大闸止,全长44.94公里,其中杭州市境内长38.98公里。西险大塘是杭州城市防洪和杭嘉湖平原的安全屏障。

西险大塘余杭段


        西险大塘是一项古代水利工程,始建于东汉,建成于宋代。东汉熹平年间(172-178),余杭县令陈浑在沿塘一带增设陡门塘堰数十余处。南宋淳熙六年(1179),钱塘县分段筑塘间以陡门,名为“十塘五闸”。明永乐间(1403-1424),苕溪水冲决化湾塘闸,淹没民田,朝廷遣户部尚书夏元吉、通政使赵岳来浙,督修三年告成。正统十年(1445)又坍,遣工部侍郎周经来浙,动支仓米3700石,南关厂木3000株,修筑如故。嘉靖三十六年(1557),对黄鄱塘等进行加高培厚。万历三十六年(1608)五月,化湾塘闸被冲毁,钱塘县令聂心汤主持先筑备塘,后修水闸。万历三十九年(1611),余杭险要地段900丈,用木桩、块石加固堤脚,挑土培厚,次年完成。清雍正五年(1727),修压沙塘58丈。1946年,由专署召集有关各县代表组织东苕溪南北湖水利参事会,开始疏浚东苕溪与抢修西险大塘,次年2月,对杭县段堤塘进行全面修补。
        东苕溪西险大塘在古代堤塘低矮单薄,经常出现险情和坍塘圮闸的情况,其中有记载可查的,自明永乐元年(1403)至清光绪八年(1882)就发生16次。建国以来,四险大塘除岁修维护外,大规模整修加固在8次以上,规模最大的要数20世纪80年代后的2次。

西险大塘瓶窑段


        1984年6月的大洪水,超过历史最高记录,西险大塘出现严重险情,经军民全力抢救才脱险。1984年秋,政府决定对西险大塘进行全线除险加固,主要是在堤身三分之一高度的背水坡上筑一条7米以上的石渣平台,以保护堤身稳定;对渗漏地段做导渗沟和套井围填;改建老涵闸等。工程耗资2000多万元,于1995年5月竣工。根据国家治理太湖的总体规划,杭州市自1995年10月开始,按百年一遇洪水标准对西险大塘又进行全线加高加固和防渗处理、退堤还溪等工程建设。这项工程加高加固堤防44.86公里,工程投资3亿多元,于2001年6月完工。工程完工后,整个东苕溪内部防洪体系得到完善,形成一个较为完备的拦、滞、御、导、排的防洪体系,使昔日的西险大塘成为让全市人民放心的“西安大塘”。 
    
通济桥          明洪武元年(1368)重建的余杭通济桥俗称大桥,位于余杭镇西北,横跨苕溪,三孔石拱桥,全长50米,高9.6米,宽8.8米,中孔跨度15.4米,边孔各12.6米,在桥墩逆水面砌出宽2米,长、高约6米的分水尖。桥墩上各有溢洪洞,以备天目来水猛涨泄洪之用。据清嘉庆《余杭县志》载:“汉熹平年间造,名隆兴,五代重建改名安镇,宋绍兴十二年复建改通济,元末毁,明洪武元年重建,正统间加石栏,清初多次修缮。”

通济桥(老照片)

通济桥


        抗日战争之前,桥上两边挑筑出屋,开设店铺,沦陷时遭日寇焚毁,桥面破坏。解放后屡经整修加固,桥两侧增置护栏,桥面加铺水泥,1985年重修加固,护栏上置石狮。
        通济桥河段是东苕溪河道较严重的束窄段,因其严重阻水使余杭镇水位壅高危及西险大塘的安全。2002年4月开始,在保留原桥的前提下,通济桥左岸进行扩孔及上下游堤防退堤工程,拓宽33米,届时该桥全长将达到83米,洪水通过能力将达到“百年一遇”标准。 
    
镇溪之塔          旧时,苕溪屡发水灾,余杭古镇首当其冲,因此明代在苕溪北岸堤塘上建塔镇溪,以祈减少水患,此塔名为舒公塔。舒公塔为方形砖塔,又名地宝塔、雄宝塔,塔共七层,塔身略斜,容颜苍老,每层都有四角挑檐,塔内原有楼梯,因年久失修,檐与梯早毁,近年经能工巧匠修缮一新。和舒公塔遥相对应的另一塔为安乐塔。安乐塔是五代十国吴越王钱镭(852~932)所建,因山而得名,又名天宝塔、雌宝塔。安乐塔为六面七层楼台式砖塔,高36米,初建时为五层,明万历年间县人董钦出资增筑为七层,1983年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进行了全面整修。
        安乐、舒公双塔隔苕溪耸峙,镇  锁着这条桀骜不驯的蛟龙,放眼望  双塔,对影映苕溪,为余杭古镇一景。

镇溪双塔

     
    水城门  
        水城门位于余杭镇西北,苕溪北岸。清嘉庆《余杭县志》载:“明嘉庆三十五年因寇乱筑城,  南临苕溪有水门二(当时县城在溪北)。”一在原孔庙前,一在原县衙前,为余杭古城遗址。但均遭人为破坏,这次东苕溪防洪工程通济桥退堤扩孔工程建设中,将移位复建,保持原有风貌。

水城门


南湖  
        出余杭镇南门,登上高高的塘堤,广袤的南湖就呈现在眼前。远处九锁、天柱诸山,峰峦隐现,湖中良田千顷,道路纵横,林木葱茏。南湖是一项水利工程,平时并不蓄水,洪水时分蓄苕溪之水。
        东汉熹平二年(173),县令陈浑  大辟南湖之址,“输四万金,兼人工以十万计”,筑堤修闸,开辟了上下两南湖,分蓄苕溪洪水,兼有灌溉之利。现今上南湖已淤积不存,下南湖即今南湖分洪区,面积有七千多亩。昔时,苕溪水位高时,洪水从石门涌进南湖,当水位高过东岳庙至观音阁五亩塍时,洪水溢出塍面,进入内河直通大运河,以减苕溪洪峰和西险大塘压力。明嘉靖十八年(1539)又砌石筑滚坝,让洪水先从滚坝溢出,缓和水势,以免冲决五亩塍。南湖蓄水分洪,利及杭嘉湖三郡人民。历代余杭官员,对南湖水利不敢疏忽。汉代陈浑首立大功,后人为纪念他,在南湖塘上建陈明府祠(俗称天曹庙)。五代后唐时,陈浑被追封为王,又在城东建太平灵卫王庙祭祀。阴历二月十五是陈浑的诞辰,每年都迎神庆贺,叫“天曹会”,会期前后三四天,城乡男女老少,聚集镇上,充街塞巷,热闹非凡。此俗到抗日战争前才废。陈浑以后,唐代的归珧,宋代的杨时、章得一,元代的常野先,明代的戴日强,清代的张思齐等很多有政绩的县令都首先与兴修南湖水利有关。明代在宋时设立的龟山书院废址上新建惠泽祠(即三贤祠),就是祭祀陈浑、归珧、杨时三位先贤。建国后南湖分洪区的堤坝被加高加固,并重建了进出水闸。每到汛期启闸分洪,发挥了重要作用。 
       南宋至明清时期,人们把南湖之美比作西湖。如南宋龚大明的《南湖》诗:
                                                            梅霖初歇水平浦,浦上青山展画图。 
                                                            更看楼台相掩映,风流端不减西湖。

南湖(老照片)



南苕溪
        东苕溪干流余杭镇以上称南苕溪,干流长63公里,流域面积720平方公里。发源于东天目山的水竹坞,南流经里畈水库至桥东村,与东天目山南部各溪聚汇后,东流经临安市区,尔后进入青山水库,出水库东流至余杭镇。
        南苕溪源头被称为太湖源,号称“小九寨沟”。此处以“乱花渐欲迷人眼,源头风光惹人醉”的独特风光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游玩,成为令人仰慕而向往的胜地。
        南苕溪之名源于光绪《浙西水利备考》和《杭嘉湖三府总图》中称“南苕、中苕二水道汇入苕溪”。据南宋《咸淳临安志》称,南苕溪为南溪。洎乾隆《杭州府志》有“临安虽山县,而溪流达乎四境,苕溪历县界七十三里”的记载。
        南苕溪古可通航。南宋《咸淳临安志》载:“溪多滩碛,退水涨可用二十斛舟。”清末至民国初年,一度通航兴旺。1964年青山水库建成后,上游竹筏放运中断。1997年青山航道开航,自青山镇大园里经余杭、瓶窑镇,连通大运河,可通60吨级船舶。
        以前南苕溪溪道多湾,叉道丛生,桀骜不驯,变迁频繁,一遇洪水,殃及民众。史志文献记载,12-20世纪的780年中,大的洪灾20余次,平均35年一次。仅光绪年间就有4次大水,先后将杨岭乡的千家村和董家村夷为溪滩(即杨家滩)。1922年“壬戌水灾”,又将甘棠堰上螺蛳塘村全部冲毁,南苕溪主流由竹林桥改道至思古桥。

南笤溪


        建国后,治理南苕溪成为水利建设的重要目标。1964年建成大型防洪工程青山水库,1973年兴建中型防洪蓄水工程里畈水库,并建成小型水库43座以及大批山塘,有效地调节了洪峰,增强了抗旱力。尔后,对南苕溪全线进行治理,拉直100多个大小弯兜,建成防洪大堤35公里,配套堰坝17条,水闸27座,渠道61公里。20世纪90年代末又开始整治城镇周边的水环境,完善、提升河道的防洪能力。整治后的南苕溪,堤坝以浆砌块石整齐地修葺一新,在临安市区四个亲水平台拉近了市民和苕溪水的距离,堤岸上白玉扶栏,造型别致的亭台、假山、路灯点缀其间,还有大片如茵的草坪,南苕溪临安城镇段容颜大变让人刮目相看。
        南苕溪多风景名胜,沿溪风光独特,旅游资源丰富。宋代苏轼对锦溪(南苕溪)赞誉有加,有诗为证: 
                                                           楚人休笑沐猴冠,越俗徒夸翁子贤。
                                                           五百年间异人出,尽将锦绣裹山川。

南笤溪锦城段


太湖源  
        临安市区西北临目境内海拔1271米的马尖岗,是南苕溪的主源也是太湖的源头,龙须峡谷即在其下,是著名的生态沟。峡谷海拔在400-800米,这里山体湿润,十里长谷,古木参天;百丈崖壁上攀附着浓密的龙须草,“龙须峡”由此得名。
        从峡口进谷,立即可以感受到一种浓厚的山情野趣、幽谷风光:林间不时传出清脆的山鸟啼鸣声,山崖上偶尔还能看到攀援飞跃的猿猴;清澈的溪水随山势或缓或急地流淌,时而是潺潺清泉,时而是飞流急湍,从高处跃落,则化为瀑布一片,汇人深渊,则成碧水一潭。溪谷中布满大大小小的卵石,大的粗犷怪异,兀立溪中,任急流飞瀑冲撞,纹丝不动;小的玲珑别致,偶为溪水冲撞,在水中翻滚舞动,若有灵性。 
       龙须峡天作地造,四时成景:春天山花似锦,美不胜收;夏日峡风穿谷,清凉宜人;秋时满山红叶,山果馋人;冬令冰花琳琅,冰趣横生。
        龙须峡六七百米高处,至今仍留有一古庵即龙须庵。此庵建在山崖间,占地不广,却古木掩映,时有云雾缭绕,使人领略到一种“深山藏古寺”的意境。相传公元6世纪,南朝梁昭明太子因回访龙须庵住持来到这里。他徜徉于山水之间,边走边欣赏美景,却不料把装经书的包裹跌落在溪流里。经书浸湿了,昭明太子不敢怠慢,赶紧将它们晾晒在一块岩石上。直到今天,人们还把这块岩石叫做“晒经岩”。
        出峡是白沙村。龙须峡的水汇流到白沙村,溪流汹涌涛声如雷,傍溪听涛,慑人心魄,形成龙须峡谷的特色景观——白沙听涛。

太湖源

中苕溪
        中苕溪,居北、南苕溪之中而得名,为东苕溪的主要支流。发源于石门姜岭坑,主峰海拔1073.9米。东南流经石门、高虹、横畈、长乐至汤湾渡,由左岸汇入东苕溪。全长47.8公里,流域面积229平方公里。1999年12月,上游水涛庄村兴建中型防洪工程水涛庄水库,总库容2888万立方米。
        中苕溪穿越于山谷之间,水力资源丰富。当地民众多引水建碓,已有几百年历史。水碓多为加工木粉(香粉),最高时年产木粉10万多担。以前木粉多用来制香,20世纪50年代后又用于制胶木。昔时,大仁寺以上沿溪建有产木粉之香碓约350座,至今在中苕溪沿岸还不时能见水碓踪影,成了中苕溪一景。
        中苕溪主源猷溪自姜岭坑向东南流经大山村、石门、水涛庄,于下城汇仇溪后称中苕溪。猷溪长22.5公里,处中低山深谷区。大山至龙头舍间,溪底巨石相望,磐石连亘;龙头舍至拜节庙间,溪宽约20米,两岸壁立,突兀峥嵘;拜节庙至大仁寺间,谷形甚窄,层峦蜿蜒,岸坡较陡,惟水涛庄段河谷开阔,谷宽55-200米。中苕溪下流至勾山脚汇入白水溪。白水溪,因源头悬泉,洁白如练而得名。发源于横畈镇窑头山,全长13公里,集水面积46平方公里。 
    
白水涧          被誉为“梦中世外桃源,人间香格里拉”的白水涧在横畈白水溪上。景区依山傍水,临涧立崖,清澈的白水溪在十里竹海形成许多飞瀑深潭,其谷之险、水之清、竹之翠、石之奇,近在咫尺而又恍若隔世的飘渺意境,让人如入仙境。龙潭双叠景点,奔放激越,势逼雁荡山的大小龙湫;竹林迷宫景点占地2万平米,堪称中国最大的竹林迷宫。白水涧有厚重的文化底蕴。据《奚式宗谱》记载:明洪武年间,医官奚百一曾梦游“桃源”,后又按梦中所示游历了白水涧,称之为“山明水秀,竹翠林烟;城山重叠,永无盗贼之虞;绿水长流,又无水旱之灾,家敦古处,户尚贞良”之世外桃源,并弃官举家迁徙至此,繁衍生息。他抱着不做良相、但为良医的愿望,在白水涧竹林中开辟了“百草药园”,为百姓除病消灾。
        白水涧美,美得自然,美得朴实;美得让人迷恋,美得使人陶醉。著名歌词作家钱建隆先生,畅游白水涧后的感觉是:
        来了来了总留连,
        走了走了还挂牵,
        如梦如幻中,
        又回白水涧……



北苕溪 
        北苕溪由百丈溪、鸬乌溪、太平溪和双溪汇合而成,长46.50公里。鸬乌溪为北苕溪主源,发源于安吉石门山,从鸬鸟后畈进入余杭境内,至白沙与百丈溪汇合进入黄湖,又汇黄湖溪,至东山接纳青山溪、赐壁溪,至双溪竹山村与太平溪汇合后称北苕溪,至张堰横山庙下游从长乐镇东北、瓶窑镇南部汇入东苕溪。张堰以上流域面积310.40平方公里。在张堰附近有北湖分洪区。
        北苕溪源短流急,汛期上游山水直流而下,易发生洪灾。清以前由瓶窑可通船至双溪,民国时可达潘畈。解放后在太平溪上建四岭水库,以防洪为主。太平溪下游至双溪—段已开发为双溪漂流风景区:竹筏在清溪水中缓缓漂流,两岸是莽莽苍苍的竹海,溪水清得能看见水底小鱼游动,能数清水底的卵石,直使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北笤溪上游之四岭水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