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夺爱系统: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探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10:43:13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探析

记叙文是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来表达中心思想的一种文体。初中语文课本中所选的通讯、传记、回忆录、散文、小说等都归属于记叙文。

纵观近几年的中考,我们不难发觉记叙文阅读在中考现代文阅读中所占的份额很大,抓住记叙文阅读也几乎是抓住了中考阅读的“半壁江山”。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一些中考的题目,对于记叙文阅读的答题技巧作一些探索,下面仅从以下五个方面介绍记叙文阅读的常用答题方法。

一、 关于文章标题的题目

二、关于文章内容的归纳三、关于主题的把握四、关于表达方式的题目

关于文章标题的题目大致有两类题型:一是体会文章标题的含义;二是谈文章标题的作用。第一类题目一般可从两方面来考虑,一是浅层含义,二是深层含义。浅层含义往往是具体可感的事物,而深层含义往往是抽象的精神品质之类。比如《生命之线》这个题目,它浅层含义是指连接两人的那根线,而深层含义是指一种互相帮助的品质。第二类题目是考查标题的作用。作用通常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考虑,从内容上讲往往是借物传情来表达作者的情感或者反映人物的精神品质等,从结构上说往往是标题起到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用。比如《枣核》这篇文章的标题就是以枣核贯穿全文,同时借枣核来反映美籍华人的殷殷思乡之情和拳拳爱国之心。又比如去年中考的《老海棠树》也是考查标题的作用。

二、关于文章内容的归纳

阅读一篇文章,自然要了解文章究竟写了什么。通常我们会看到这样的题型——用一句话来归纳文章内容,或回答文章主要写了哪些事情。这主要是考查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做这样的题目,首先应注意找出文章的主要人物、主要事件,然后再来概括,这里语言简洁很重要,既要准又要精,抓住文章的主干而舍去细枝末节是关键。

答题模式一般可以是“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情,结果怎样”。

三、关于主题的把握

初中阶段我们阅读的很多文章都有一个共性,就是这些文章往往都是“卒章显志”,而且同学们也都知道这类文章往往在结尾的一节或者几节中采用议论的方式来表达作者的观点,表明作者的写作意图。所以,我们在阅读这些记叙文的时候,可以适当地有意识地抓住结尾来反复研读,从而达到准确把握文章主旨的目的。当然,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要知道记叙文所记事情的意义往往要超出事情的本身,因此在理解的时候我们不能就事论事,缺乏深度。比如读刘心武的《百合献谁》,有这样一道题目:“读完全文,你认为作者要把百合献给谁?”如果仅仅回答要把百合献给那位舞娘,那么主题的把握还不够准确深刻,实际上作者是想把百合献给全天下所有像舞娘这样甘做绿叶默默无闻却认真工作的一类人。讲到关于主题把握的题型,我们常见的是:“文章最后一节或者几节属于什么表达方式?它在全文中有何作用?”表达方式通常就是议论,而作用我们还是可以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考虑。结构上是不是有首尾呼应、照应开头的作用,内容上是不是总结了全文,揭示或者深化了主题,而至于究竟怎样揭示深化了主题,则要具体文章具体分析了。

四、关于表达方式的题目

表达方式主要有五种: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记叙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记叙,但还常常辅以描写、议论、抒情,使文章文情并茂,使所记叙的人物血肉丰满,栩栩如生,所写事件细致生动,使文章的思想感情更鲜明突出。阅读记叙文,理解文中的描写、议论和抒情的作用,是我们把握全文内容和作者思想感情的重要途径。 而记叙文阅读分析中常考到的也正是描写、抒情和议论。描写主要分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两大类。这样的题型不仅要求学生能指出或者能找出有关的语句,更主要的是要分析该描写的作用。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有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品质,突出主题以及为下文的情节作铺垫。人物描写又具体分为语言、动作、神态、肖像、心理的描写,人物描写的作用主要是反映人物的性格、品质,表达人物的心情、情感等。答题的时候我们可以“两步走”,即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反映了(或表达了)            。

抒情、议论往往会运用在文章结尾的段落。考试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的题目:“文章最后一节运用的表达方式是            ,作用是            ”。

像这样的题目,通常文章即是前面我们说的“卒章显志”类型,抒情、议论的作用可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考虑,内容上不外乎总结全文,揭示主题,结构上不外乎首尾呼应,照应开头。

值得注意的是,记叙中的描写、议论和抒情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在阅读分析时应力求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出来。同时,还应明确记叙文的主要表现方式是记叙,描写、议论和抒情毕竟处于辅助的地位,这些手法与记叙紧密结合,才能更好地为表现文章内容服务。

五、关于修辞手法的题目

初中阶段学生主要应掌握的修辞方法有六种: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这些修辞手法往往有它们各自固定的作用。

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

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分析历年中考的试卷,考的概率相对比较高的是比喻,题型往往是“画线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其作用是            ”。对于这样的题目,在回答作用时可用“二步法”来解答。即第一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第二步,从而更好地反映(或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情(或品质)。

  

以上仅仅是笔者的一些看法,要真正能做好、答准题目,除了要掌握一些答题技巧外,更要认真阅读文本,注意把握文章的基本要素,理清记叙的顺序以及线索,准确理解记叙中的描写、议论和抒情。只有这样,才能从整体上全面把握记叙文的内容,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所反映的中心思想,才能真正做到胸有成竹,正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