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石传说双开工具:励精图治夯基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0 11:17:19
励精图治夯基础
创新跨越谋发展——绵阳市商业银行改革与发展纪实

  编者按:

  绵阳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是2000年9月在9家城乡信用社基础上历经重重艰辛筹建而成的,成立之初,规模小,包袱重,经营风险突出,严重资不抵债,在全省是最差的城商行,在全国也属于高风险城商行之一。党委书记、董事长周一平带领全体商行人在历经八年多风雨后,不但以超强毅力克服了当时面临的各种负面影响及区域性金融风险爆发可能性的危险等情况,还大胆实行体制改革创新,开拓持色业务,倾力为绵阳市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为全市中小企业作出了突出贡献。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他们的付出最终得到了回报,到今天,该行已从一家最初资产只有21.4亿元、存款只有16.7亿元被定位于化解金融风险、维护地方金融稳定的微小银行成长为总资产、存款双双超过百亿的现代金融企业,是省内规模超百亿的4家城市商业银行之一,是省内唯一一家获得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金融机构,得到国家及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肯定和评价,这奇迹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决策与艰辛。

  2000年9月,绵阳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中国(绵阳)科技城唯一一家国有控股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历经重重困难终于成功筹建。刚刚成立的商业银行规模小、底子薄、业务狭窄、人员多、没有自己的优势企业和优质基本客户,缺乏市场竞争力,加上不良贷款居高不下,资本充足率、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拨备覆盖率严重不足、财务亏损等各类损失达6.2亿元,而那一年,局部金融风暴暴发的可能性较大。也正是那一年,正值党中央大力支持西部大开发启动的关键时期,绵阳科技城建设大张旗鼓地拉开了序幕,一系列新机遇与挑战摆在了商行人的面前。

  该行在党委书记、董事长周一平的带领下,历经八年多风雨洗礼,他们不但以超强毅力克服了当时面临的种种困难,还从一家最初资产只有21.4亿元、存款只有16.7亿元存款被定位于化解金融风险、维护地方金融稳定的微小银行成长为总资产、存款双双超过百亿的现代金融企业,其在构建绵阳金融体系、助推经济腾飞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十届全国人大委员会副委员长蒋正华、四川省政府副省长黄小祥等国家和省、市领导书面高度肯定了绵阳市商业银行工作。不仅如此,该行还在2006年、2007年、2008年连续三年被中国银监会评为三级行,2007年荣获“中国成长型中小企业100强”称号,2008年荣获“中国最具创新力中小银行”称号和“全国银行业抗震救灾先进集体”称号。同时,获得“全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十佳商业银行”、“全国金融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示范单位”等荣誉。在全国城市商业银行中的综合排名由开业时的110多位上升到50位左右。而绵阳商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周一平本人也荣获“第八届四川十大财经风云人物”、“2008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年度人物”、“改革开放30年全国优秀企业家创业奖章”称号。

  突围与发展:

  改旧创新

  走特色之路

  面对当时的现状,绵阳商业银行新任领导走马上任后,经过实地调研,坚持“在发展中解决历史问题”的观点,以“求新、求变、求发展”为职训,大胆提出“诚信为本,稳健为策,不求名大,但求绩优”的经营理念引导企业遵循市场规律做强做大。正是这一正确决策,成为了绵阳商业银行制胜的“契机”,也有效地助推着绵阳经济与科技的腾飞。

  说干就干,一次思想大解放、观念大转变在绵阳商业银行随即展开。改革要求“诚信为本”从每个员工做起,树立商业银行诚实、守信的人格形象;要求“稳健经营”从各营业机构、各业务环节做起,树立商行规范经营、严格管理的良好企业形象;既要追求规模发展,更要向绩效优秀的目标奋斗,给股东们好的回报。几年来,旧观念、旧规矩、旧角色被一一抛弃,现代商业银行的新观念、新制度、新定位(新角色)迅速树立。“诚信永恒,携手理财”的宗旨贯穿于服务始终,大服务、大营销理念深入人心。观念的转变促进了服务方式的转变。绵阳商行积极探索新的服务方式,推行了客户经理制,实施“高层切入”的存款营销策略,抓重点行业和重点部门的存款营销。先后与市行政服务中心、市财政、市交通局、市国土局、市城建局、市住房公积金中心、城区供电局、西南科技大学等单位建起了存款业务关系,成为唯一进驻绵阳市政务公开大厅代收费用的金融机构。观念的转变也增强了服务意识。绵阳商行充分发挥其一级法人决策快、机制灵活的优势,集中资金支持市区重点工程和优势企业的发展,主动投身科技城建设。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艰辛努力,完成了从分散的多个法人到一级法人,从松散的作坊式管理到现代商业银行的规范化管理,从粗放式经营到集约化经营的转变,实现了经营业绩和企业形象同步提升,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资产质量明显提高,业务创新取得成效,财务状况发展十分良好。截至2001年末,全行新吸收存款15亿元,消化高成本资金10.7亿元,还清原信用社借的各类外债资金2.18亿元,累计盘活清收不良贷款2.3亿元,资金备付率较开业时增加17.22%,各项存款较开业时增长24.3%,资产总额较2000年同比增长21.5%,不良贷款率较2000年同比下降七个百分点,全行实现经营效益2858.4万元。

  都说市场是真正的试金石,优胜劣汰的“游戏规则”永远不会错,惟拼搏者、创新者,才能最终赢得市场。但当时正是不少企业兼并、破产、重组和改制的攻坚阶段,需要有更多的精力和更高的艺术防范和化解风险。从自身实际看,经过一年多时间运作,绵阳商行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基本框架,但仍然处在社会主义现代商业银行发展的初级阶段。而当时的绵阳商业银行仍然是一家股份制的小商业银行,但当时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为全国银行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由于利率一再下调,银行的经营利润降低,绵阳商行要在同行中崛起,需要寻求新的业务和效益增长点。从而实现二次创业。而这一切都必须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只有利用市场经济这一杠杆,按照新的思路参与竞争,彻底打破原来的经营格局和模式,以效益为原则调整经营战略。

  万事人为本,市场竞争最终就是人才竞争,高效益的经营活动需要灵活的用人机制,只有充分调动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使企业在有限的金融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绵阳商业银行打破了“铁饭碗”和“大锅饭”,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和工效挂钩分配制度。建立起上岗定期考试考核制度。按照定岗、定员、定责的原则,全面实行以竞聘上岗为重点的管理人员聘任制度。通过推荐、竞聘、评选的方式,提拔了一批年青优秀管理人员,改变了全行管理人员年龄、知识结构,充分调动了各级管理层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根据各支行的经营规模、资产质量和效益状况等指标,制定并实施综合目标百分制考核办法,将费用水平、员工收入与工作业绩挂钩,体现了多劳多得分配原则,促进了业务平衡发展,激发和保护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管理体制的成功改革,促进了经营机制的转换和思想观念的更新,给绵阳商业银行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但随着直接融资的快速发展及银行间同业竞争的加剧,传统存贷业务发展空间越来越小。发展中间业务不仅成本低,能为银行带来稳定的收入,而且可以对传统存贷业务发挥联动效应。绵阳商业银行在积极整合和提升传统业务的同时,把大力开辟新兴业务作为寻求发展突破的主攻方向来抓。紧紧抓住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和债券市场的发展给中小银行带来的发展机遇,积极参与银行间市场业务,大力开办票据业务,率先在全市同业中开办长虹电器集团商业票据承兑业务,进一步提升了绵阳商业银行社会形象,并先后与200多家客户新建立起业务关系,这些客户逐步成为绵阳商行稳定的客户群。与平安保险、人寿保险、网通、联通等绵阳分公司合作,代理柜台保险和IP、IC卡销售业务。新兴业务的快速发展,培育了新的效益增长点,为绵阳商业银行发展探索出一条实现资产收益最大化的路子。

  蜕变与重生:

  小金融机构成长为

  百亿金融企业

  作为地方性商业银行,积极支持地方经济建设是义不容辞的职责。绵阳商业银行领导班子在经过多次商讨后,将商业银行市场定位于“立足地方,立足中小,立足市民”。正是其坚持支持“地方经济建设”,支持“中小企业银行和市民银行”的市场定位,有序高效地促进了该行的金融服务改进速度,加大了信贷投放力度,为广大的中小企业创业者插上腾飞的翅膀,开辟出一条中小银行的特色发展之路,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推波助澜,也找到了自己的发展空间。

  “以前银行业内部都有一个说法,给小企业贷款既麻烦又无利可图,风险又大,所以各家商业银行对客户经理的考核更多地偏向发展优质大企业客户。所谓的‘草根企业’很难取得银行的信赖。”银行监管机构人士直言不讳。即使不计成本,大部分的中小企业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自周一平上任以来,绵阳市中小企业在绵阳商行的融资道路上破除了“坚冰”、突出“重围”,并取得显著成效。省、市银行监管机构负责人同时亦对绵阳市商业银行近年来的中小企业服务作了充分肯定。

  其实,这一改革成果最直接的受惠者当属小企业老板。“提出申请两周左右,30万元贷款就到账。这让我有种‘天上掉馅饼’的感觉。以前,银行只给大企业大客户贷款,像我这种做小买卖的,连银行贷款的大门都别想进。正是绵商行2004年给我的这笔贷款,让我实现了做老板的梦”。一受绵商行“恩惠”的小企业业主面对笔者,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通过商业银行的扶持,小企业用有效的资金来加强生产销售管理,不断茁壮成长。笔者在城区欣喜地看到,几年来,绵阳市商行扶持的多数小企业已经开始脱胎换骨,创造出可观的社会效益。

  “没有商业银行的支持不会有我们企业的今天,绵阳商行可谓我的‘救世主’”绵阳市宏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对笔者说。笔者了解到,就是2002年的一笔60万元的贷款,让宏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从一个濒临破产的企业演变成一个主要供出口的汽车配件制造企业,成为绵阳市出口创汇重点企业,也是绵阳市工业梯队建设的重点企业。其生产的汽车发动机专用液压挺柱系列产品目前已经远销美国、加拿大、日本、英国、巴西、西班牙、南非和中国台湾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仅用短短的几年时间,宏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由1999年仅有30万元资产的一个加工汽车配件的“小作坊”发展到如今拥有4200余万元资产、拥有现代化的工业园区、近300人的技术员工队伍,具有目前国际先进水平的加工设备的企业,仅在2006年实现销售收入3703万元、利润223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2.67%和32%。2002年取得自营进出口经营权,2006年创汇600万美元。同时,几年来为政府排难,共安排下岗职工200余人。2006年公司被四川省经贸委授予“小巨人”企业称号,被四川省中小企业局授予“四川省成长型中小企业”。

  正是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特色之路,使绵阳商行2001年开业至2006年间,各项营业指标显示出空前的竞争力,存款余额由16.18亿元增加到36亿元,资产总额由21.41亿元增加到57.88亿元,所有者权益由1.64亿元增加到1.92亿元,不良贷款率由56%下降到3.12%;资本充足率由-10%以下增长到8.94%,金融产品由12种增加到60多种。 同年,绵阳商业银行在全国城市商业银行中的排名由6年前的五类行一跃晋升为一类行! 

  之后,该行各项主要指标保持高速增长,其信贷服务的对象中,既有长虹、九洲这样的大企业,又有宏发机械、三阳塑胶等众多的中小企业。目前,全市70%以上的成长性和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与市商业银行都有着紧密的信贷关系,市政府公布的两批诚信优质中小企业中由商业银行提供资金支持培育的企业数量超过了45%。这是一组令人惊叹的数据,更是一连串奇迹。

  据不完全统计,8年来,市商业银行累计向绵阳经济建设提供融资达620亿元,仅2009年一季度累计融资达22亿元,贷款增长速度在全市金融机构中连续两年位居第一位。目前已由一家定位于化解金融风险、维护地方金融稳定的微小金融机构成长为公司治理结构基本完善、经济社会效益明显、经营业绩突出的现代金融企业。2008年累计向绵阳经济建设融资214.7亿元。

  同时,8年来,绵阳商业银行还积极建立现代银行管理架构。银行按照监管机构的要求,着力于现代银行运行机制建设。一方面引进国际金融公司援助项目,按照国际标准构建新的风险评价体系。另一方面引进ISO9001质量管理认证体系,对组织管理体系、绩效薪酬管理体系、流程管理体系进行重建。在财务、人事管理权限等方面对管理支行进行适度授权,各管理支行在授权范围内经营和有序运作。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加强检查督促力度,严肃查处违规违纪人和事,规范经营行为,促进了全行迅速走向健康有序发展轨道。在全行建立了全员合同用工和以绩效考核为主的薪酬体系,推行了集中控制和管理风险、集中经营、集中后勤保障支撑等多项改革。这些事关长远的工作为该行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银行不仅在支持市重点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在个人金融业务方面,还推出了住房按揭、小额存单质押、家用电器、住房装修等贷款品种以及教育储蓄业务,这些大胆的举措凸显了中小企业银行的服务特色和市民银行的比较优势,其竞争的特色逐步得到体现。

  危机与机遇:

  力促灾后重建

  也是发展机会

  去年5月12日,震惊世界的特大地震突袭四川,地处重灾区绵阳的众多企业和单位严重损毁,满目疮痍。坚强的绵商行人没有放弃,在随后的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过程中,为绵阳搭建了绿色金融服务平台。而正当一切紧锣密鼓进行的时候,全球金融危机暴发,而这一次,绵阳商行再一次凭着毅力和出色的表现走出了困局,提前一年完成了构建百亿金融企业的目标。

  由于绵商行的客户大多是中小企业,大部分分散在灾区,为掌握损失情况,震后第三日,党委书记、董事长周一平便将工作人员分派到每个贷款企业去调研。震后第四日,他主持召开灾后信贷专题会议,出台了中小企业灾后重建信贷支持措施。随后,绵商行在安县支行率先设立了帐篷银行,并成为全国首家灾后在北川设立网点的金融机构。通过及时的应对措施,为灾后中小企业和居民提供了应急金融服务,也为灾后重建提供了金融绿色通道。周一平认为:“支持中小企业的灾后发展,同样也能增加绵商行的业务量和利润,建立其在市民及企业中的信誉度,我们把灾后支持企业和个人灾后重建看成自身发展的难得机遇,并决心抓住灾后重建资金大量投入绵阳的机遇,促进绵商行的加速发展。”

  据周一平介绍,“5·12”特大地震发生后,商业银行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灾后重建的系列文件精神,利用自身运行机制、决策链短、贴近市场、资产业务撬动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履行地方银行职责。2008年6月-12月,绵商行向我市境内251户企业累计投放灾后信贷资金21.74亿元,2008年,通过采取各种融资工具向绵阳中小企业和重点项目累计融资214.7亿元,这一数字不仅超过了震前投放额,而且贷款增长速度连续两年位居全市第一。

  地震后,在信贷投放上,一是以工业企业为主要对象:2009年6月,全行中型企业139户贷款金额40.88亿元,占贷款余额的59.3%;小型企业355户贷款金额20.48亿元,占贷款余额的29.7%;中小企业贷款在全行贷款中占比高达89%。二是支持政府融资平台。向绵阳投控集团、绵阳科发集团等11家市、县两级政府类公司贷款6.8亿元,用于园区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三是帮助民生工程重建。发放专项贷款950万元支持涪城区龙门镇中脊村80户农民和盐亭县双碑乡柳林村36户农民修建房屋。四是公共服务设施。向江油人民医院、中医院发放贷款4020万元,用于购买药品和医疗设备等。

  周一平说,在信贷支持、民生工程、农房建设与城市危房改造、基础设施建设及融资平台等方面,绵商行积极地担负起了灾区银行的责任。如绵商行在每个县、市、区建起了融资平台,包括石塘物流开发区、金家岭开发区等每个都给了几千万的帮助,其次,医院、学校、市民理财服务等方面,积极投入,他深信,这些都将是银行自身的发展机遇,辩证地看,危机与机遇是并存的。

  地震后,该行一方面切实抓好资本补充工作,通过政府注资扶持带动了社会资本1.23亿元投入绵阳商业银行,另一方面大力抓好不良贷款化解,截至2009年6月,全行资产总额由8年前的21.4亿元增加到134亿元,存款由八年前的16.7亿元增加到113亿元,贷款由8年前的15.0亿元增加到68.9亿元,不良贷款率由八年前的56%下降到1.93%,资本充足率由八年前的-13%上升到11%,拨备覆盖率由8年前的负数上升到161%,提前一年建成了“百亿金融企业”。由此获得“全国银行业抗震救灾先进集体”称号。

  目标与探索:

  建设跨区域经营的

  西部一流上市银行

  竞相发展、百舸争流是当今中国银行业的显著特征。作为中国科技城唯一一家国有控股地方商业银行,面临市场竞争及区域化重组与并购压力的同时,又面临绵阳灾后重建与中央拉动内需、刺激消费、国民经济持续、快速、良性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市商业银行唯有增强发展意识、责任意识,打破融资瓶颈,迎接机遇和挑战,又好又快发展,迅速壮大才是出路。党委书记、董事长周一平表示,绵商行在落实国有控股地方商业银行战略定位,致力于地方银行、中小企业银行、市民银行建设的同时,力争用5年时间建成公司治理完善、运行机制良好、管理水平较高、金融产品丰富、经营特色明显、跨区域经营的西部一流的上市银行。

  在地震及金融危机的双重压力下,2008年,该行提前一年完成了市委把商业银行建成“百亿金融企业”的目标。这一令人信心倍增的惊人数据使绵阳商行人的信心十足,今年,绵阳商业银行将把目标定为:存款年末余额达到130亿元,力争达到140亿元;贷款年末余额达到70亿元,力争达到80亿元;资本利润率10%以上,拨备覆盖率130%以上,不良贷款率3%以内,实现拨备前利润2.2亿元,在核销资产损失和提取呆账准备1.92亿元后实现账面利润2800万元;完成置换贷款回购任务1.49亿元。在2013年,将银行建成绵阳经济发展的支柱银行,资产总额达到300亿元以上,存款余额达到280亿元以上,贷款余额达到200亿元以上,实收资本达到5亿元以上,资本充足率达到15%以上,拨备充足率达到150%以上,不良贷款率控制在2%以内,银行监管评级在二级以上,年盈利能力在4亿元以上,年度纳税亿元以上,完成成都分行设立等工作。远期目标则是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等措施,不断壮大自身实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升市场占有率,打造精品银行,实现跨区域经营,努力建成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上市银行。

  自2000年绵阳市9家城市信用社撤销起,经过8年多的改革发展,绵商行潜在的退市风险基本解除,多年来潜心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也大多开花结果,稳定向前。在这期间,绵商行增资扩股、引入战略投资者也在火热进行。随着资本金实力增强,绵商行迫切希望能扩大规模,淡化自身定位,向全国性股份制银行转型。“走出去”就成了必要的诉求。于是,瞄准上市,力争五年内建成跨区域经营的西部一流公众银行,甚至条件成熟时加速发展的目标形成。

  围绕这一战略目标,绵阳商业银行进行了各种有益的探索。首先是社区银行建设上的探索。随着科技城建设步伐的加快,区域内居民和中小企业收入将快速增长,消费需求也会不断增加,这将为社区银行的发展奠定经济基础,商业银行将严格按照社区银行定位,侧重强化个人客户、中小企业客户服务,积极介入民生工程,成为推动社区建设和惠民富民的支柱银行。其次是跨区域发展上的探索。商业银行要寻求更好更大更快的发展,需要用好市内、市外两方面金融资源,必须以跨区域经营为突破口,寻求自身的“裂变式”发展。跨区域发展不仅是市商业银行实现规模迅速扩张达到利用外地金融资源来支持中国科技城建设的机会,更是借机提高自身管理能力和内控水平,不断提升盈利能力和水平的机会。三是探索三大金融创新,除去管理上的创新外,业务创新成为重要的方面,绵商行将加强与银证、银保、银信的合作,大力开展理财业务和金融租赁业务,尽快推出微小贷款业务,为个体工商户经营性融资搭建平台。加大ATM机、科技城银行卡、公务卡、代理业务等方面的投入,为全市一卡通工程建设提供金融科技支撑。绵商行将充分利用地方银行、市民银行的优势,巩固和扩大公司客户、个人客户业务面。进一步推广“快捷贷”和“便捷贷”系列产品,突出发展中小企业客户,集中资源拓展系统客户,力争在社保、医保、卫生、公积金、高校等几大系统取得实质性突破。

  绵阳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在改革中不断深化和完善自己,在市场经济中不断开拓创新,创造出了惊人的业绩。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各级党委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关心下,面对新的挑战与机遇,全行上下将齐心协力,励精图治,艰苦奋斗,积极开拓,绵阳商业银行明天一定会铸就新的辉煌。           (祝凰淋  彭雪)

  ·链接·

  绵阳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绵阳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筹建于1996年,挂牌于2000年9月,中国(绵阳)科技城唯一一家国有控股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截至2009年6月,总资产137.97亿元,各项存款113.83亿元,各项贷款68.89亿元。

  公司治理结构:建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议事制度,设立了董事会风险管理、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审计委员会、发展战略委员会和董事会办公室、监事会办公室。

  内设管理机构:内设职能部门12个,即:综合管理部,计划财务部,信贷管理部,公司业务部,个人金融部,会计结算部,稽核监察部,信息技术开发部,安全保卫部,资金营运中心,资产风险保全中心,小企业金融部。

  营业机构网点:下设管理支行12个、营业机构45个,其中:绵阳城区47个,辖内五个县(市)10个;与国家开发银行等机构组建了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富民村镇银行有限责任公司,独资组建了绵阳市平武富民贷款有限责任公司。

  主要监管指标:2009年6月,资本充足率11.09%,核心资本充足率6.29%,不良贷款率3.09%,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100%,拨备覆盖率161.4%,成本收入比21.91%。

  支持中小企业:截至2009年6月,全行中型企业139户贷款金额40.88亿元,占贷款余额的59.3%;小型企业355户贷款金额20.48亿元,占贷款余额的29.7%。中小企业贷款在全行贷款中的占比为89%。开业至今,向绵阳中小企业累计提供融资530亿元。绵阳市人民政府公布的两批诚信优质中小企业中,绵阳商行支持的企业达50%。

  社会影响力:2005年银行监管评级为一级,2006年、2007年、2008年连续三年银行监管评级为三级(新标准)。先后获得中国最具创新力中小银行、中国成长型中小企业100强、全国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建设先进集体、全国银行业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全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十佳商业银行、全国金融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示范单位等荣誉。

  发展战略规划:(一)发展使命:为绵阳境内中小企业和市民提供方便快捷的一体化金融服务;为本行股东提供健康经营的企业和持续改善的财务回报;为本行员工搭建广阔的发展平台和提供具有一定竞争力的薪酬。(二)总体目标:致力于地方银行、中小企业银行、市民银行建设,力争用3-5年时间建成公司治理完善、运行机制良好、管理水平较高、金融产品丰富、经营特色明显、跨区域经营的西部一流的上市银行。(三)具体指标:2013年,资产总额达到300亿元以上,存款余额达到280亿元以上,贷款余额达到175亿元以上,实收资本达到5亿元以上,资本充足率达到15%以上,拨备充足率达到150%以上,不良贷款率控制在2%以内,年盈利能力在4亿元以上,年度纳税亿元以上,银行监管评级在二级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