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新北:老子生平三考 (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03:55:15
老子生平三考 (下)之三:李耳得名“老子”考

  一、

  众所周之,老子姓李名耳,谥曰聃,字伯阳,而为何得名“老子”?而且,《道德经》又名为《老子》?对此,史学界说法不一,这成了一大历史之谜。

  现将在 这个问题上的几种现成说法甄别如下:

  一是“长寿说”。因为李耳长寿,故被称为“老子”。

  李耳的岁数有多大?孔子曾说:“窃比于我老彭”。古传彭祖寿高八百,老子与之齐名,看来岁数确实不小。司马迁曰:“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三百余岁,以因修道而养寿也”。又,汉郑玄注《礼记·曾子问篇》说:“老聃,古寿考者之号也。”可见,李耳长寿,当属无疑。

  此说虽然有理,但是,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之说,特别在先秦的那个时期中,人生七十,便视为“长寿”,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而孔子也有七十余岁,当在长寿之列,却为何不见其有“老”字之说?

  应该说,不独李耳,先秦百岁之人可能大有人在,而这些人却未见于“老”字,也未见于书载,这又是何故?

  故“老子”以“长寿说”得名,值得商榷。

  二是“耆老说”。因为李耳在部落为“耆老”,德高望重,故被称为“老子”。

  梁启超认为,原始社会的“巫史”多由耆老担任。据《后汉书》、《华阳国志》所载,西南少数民族中有“耆老”,他们是各个部落的长老兼巫师,享有很高的威望与权力。故认为“老子”得名,源自德高望重的“耆老”。

  此说,可见李耳西出函谷关后,确实到了四川,并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生活过。但是,说李耳在西南少数民族中当过“耆老”,则不可信。

  故“老子”以“部落耆老”得名,可能欠妥。

  三是“姓名说”。认为李耳本姓“老”,故被称为“老子”。

  对此,如廖海庭说:“先秦诸子中,孔子姓孔,墨子姓墨,余可类推。独老子姓李,不曰‘李子’而曰‘老子’者,‘老’‘李’一声之转,‘老子’犹‘李子’也”;高亨亦曰:“老、李一声之转,老子原姓老,后以音同变为李,非有二矣。……周秦旧籍,若庄、荀、韩非、《吕览》、《礼记》、《国策》等,于孔、墨大师皆举其姓,独老子则称老聃而不称李聃,称老子而不称李子,明见老子原姓老矣。”

  此说显得有些奇怪。因为通观史籍,举国内外,似乎未曾见到过有“老”姓之人。故尔普天之下,唯独李耳姓“老”。这岂不感到奇怪?而且,纵有“一声之转”则只表现在口头上,然而在文字上也表现如此,这就令人不解了。

  故“老子”以“老姓”得名,实无根据。

  四是“尊称说”。认为李耳受人尊敬,故被晚辈和后学者尊称为“老子”。

  有人认为,晚辈和后学者在老年人面前,特别在德高望重的老年人面前要恭顺,要毕恭毕敬,同他们说话,绝对要禁止直呼其名,而呼唤他们时要使用尊称。因此认为,“老子”是晚辈和后学者对李耳的尊称。

  道理虽然如此。但是,晚辈和后学者对老年人,特别是对德高望重的老年人的尊称,必须要加以姓氏,方能有所区分。比如,儒家门徒谓孔丘为“孔子”,等等。如果不是这样,在尊称上含糊其词,相反,达不到尊称的目的。比如,当在尊称“孔丘”的时候,只言“子”。那么,这个“子”是谁呢?特别是在没有一定的语言环境下,这种说法,怎么也是令人不可明白的。如此,便使“尊称”就显得毫无意义。

  故“老子”以“尊称”得名,逶实片面。

  除此之外,还有以“神仙”说而得名的“老子”。此说,无非是历史上对老子的“杜撰”和“神话”罢了。故不必多说。

  然而,笔者认为,这些说法都不是“老子”得名之由来。而李耳之所以得名“老子”,是因了“密传说”的缘故。因此,笔者今天提出“老子”得名之第五个理由,这就是:老子思想的“密传说”,使李耳得名为“老子”。

  二、

  所谓“密传说”,就是婉约的、秘密的表现出了在“《道德经》思想”传承之中的一种不公开的、但又点到自明的关系。这种关系,就表现如“老子”与“孙子”在“血统”关系上的一种“暗喻”。

  此说是否有理?

  要了解这个“密传说”,就必须了解老子是否有“保密”的思想及其“保密”的东西。

  对此,答案是肯定的。

  《道德经》明确的指出:“国之利器不可示人”。这就表现出了《道德经》的“保密”思想。

  那么,《道德经》“保密”了哪些东西呢?

  概括的说,就是“保密”了“柔弱胜刚强”思想,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武术”、“武学”思想。

  因为,《道德经》说的“国之利器不可示人”,其中,“国”,无疑的,为动词,就是指的“兴国”、“立国”、“保国”、“卫国”之意;“国之利器”,就是指的“柔弱胜刚强”这一“思想武器”。故尔,在老子看来,这“国”之所在表现在:一是只有统治者做到“无为”,实现“无为而治的德治政治”,方才可能“顺应民心”,止息社会的“武”、“戈”,出现上下“同心”、“同德”的局面,促进对社会历史的推动、发展,实现“兴国”;二是只有统治者,以“不争”为“争”,方才能够使国家保持得更加长久一些,实现“保国”;三是只有统治者“顺应民心”,做到“民心无敌”,方才能够面对强敌而使国家巍然不动,实现“卫国”;四是只有做到以“柔弱胜刚强”,即以“武术”为物质批判武器,注重条件和时机,方能取而代之统治者的地位,实现“立国”,等等。这些,就正是老子要“保密”的根本东西。

  显而易见,上述这些思想,如果不保密,李耳就会惹来杀身之祸,并且就会使《道德经》不可能流传到今天。

  那么,《道德经》是怎样进行“保密”的呢?

  笔者在《“道德经”本质上是一部“兵书”》一文中就明确指出,《道德经》的“保密”,主要表现为“几多几少”:一是讲哲理多,命题少,甚至于开篇就将“柔弱胜刚强”与“刚强胜柔弱”命题隐去了;二是讲“柔弱胜刚强”的事例多,理论少;三是讲武术理念多,方法少,甚至将武术众多打法法则隐去了;四是讲“以德治道”多,“武术”少。这几多几少,加之行文无序,又书以韵文体形式,故使人难以把握《道德经》的主题究竟是什么,至于命题与论证之间的关系也就看不明白了。故谓“《道德经》,五千言,玄而又玄”之说,正起于此。

 三、

  正是《道德经》的“保密”,使得晚辈及后学者在继承《道德经》思想的时候,必然同样采取了“保密”的态度。此之,则形成了李耳及其《道德经》思想之“密传”的事实。

  那么,李耳及其《道德经》思想的晚辈及后学者是什么人呢?

  在先秦诸子百 家中,除开李耳的道家之外,如在儒家、墨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兵家、纵横家等等之中,哪些秘密传承了李耳及其《道德经》思想呢?

  这里,只消稍微分析一下就清楚了。

  首先,最不可能与李耳及其《道德经》思想有传承关系的,当是儒家、法家、名家。

  简单说,因为,比如孔子,即儒家,它讲的“道德”,是“宗法伦理”修养方面的道德,这与老子讲的具有独立意义的“道”和“德”的思想,特别是由“道”,即“柔弱胜刚强”所产生的“武术”、“武学”思想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比如法家,它讲的“法、术、势”三位一体,就是在为“刚强胜柔弱”造势、建言,而这明显与老子的以“柔弱胜刚强”来批判“刚强胜柔弱”的思想相悖。

  比如名家,它讲逻辑,讲“名正言顺”。无疑的,它是维护孔子“克已复礼”的“正统”思想的。

  其次,不可能与李耳及其《道德经》思想有传承关系的,当是墨家、阴阳家。

  简单说,因为,比如墨家,虽然它讲“兼相爱,交相利”,与《道德经》的“有德司契”的契约观如一脉相承,讲“尚贤”、“尚同”,与《道德经》讲的圣人要“以百姓心为心”的思想如出一辙,讲“非攻”,与《道德经》的反对非正义战争的思想好像一致,等等,但是,它却没有认识到《道德经》在对“国”的认识上的“柔弱胜刚强”思想这个根本。

  比如阴阳家,它讲“阴阳”,讲“五行”、“八卦”,但其作用旨在“堪舆”,和看凶吉、看风水、看相等等,故其完全与《道德经》的“柔弱胜刚强”思想不一样。

  除此之外,剩下的就是兵家、纵横家了。

  而这两家,正继承了《道德经》“国之利器”的“武术”、“武学”,即“兵法”、“智谋”思想。

  概括的说,《孙子兵法》讲的“道、天、地、将、法”,其中的“道”,就是老子的道、德思想。它贯穿了老子所揭示的基于“柔弱胜刚强”而产生的“武术”的“内在条件”和“三种武学境界”。《孙子兵法》明确的说:“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完全接收了《道德经》的“柔弱胜刚强”武学思想。《孙子兵法》又说:“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还说:“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完全接收了《道德经》的“柔弱胜刚强”的“上乘武学境界”,即“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智谋”思想。

  同样,纵横家以《鬼谷子》一书为代表,也完全继承了老子的“智谋”思想。正如史书评论:“智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于众人之所不能”、“潜谋于无形,常胜于不争不费”等,为《鬼谷子》之精髓所在。因此,有“《孙子兵法》侧重于总体战略,而《鬼谷子》则专于具体技巧,两者可说是相辅相成”之说。

  如果说《道德经》,与兵家、纵横家的武学思想有所不同的话,那么,《道德经》主要是从认识论、方法论的角度出发,着眼于“单打独斗”,主要揭示的是“柔弱胜刚强”的“内在条件”的话,那么,孙子、鬼谷子则主要是从方法论的角度出发,着眼于“集团作战”,主要揭示的是“柔弱胜刚强”的“外在的主、客观条件”。这个情况表明,老子与他们各自所处的时代环境不同有关。

  由此可见,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只有兵家、纵横家才继承了李耳及其《道德经》的武术、武学思想。而且,兵家、纵横家谨遵《道德经》“保密”的告诫,故对其“武术”和“智谋”思想的理论来源和思想出处,实行了严格保密。

  对此,有事实为证。

  证明一:《孙子兵法》、《鬼谷子》,及后来的《三十六计》等等,在其书中均不见师承关系,不明武学理念的源流和传承关系,这是何故?这难道说都是历史的“偶然”吗?显然不是。而这种情况,正反映出了历代兵家对《道德经》之“国之利器”的保密告诫之“忠诚遵守”所致。这就是唯一可信的解释。

  有《三十六计》之“编者”说,其计谋源于《易经》。但是,《易经》本质上是一部“占卜”书。对此,《孙子兵法》说:“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可见,《孙子兵法》尚不信占卜,“不象于事”,“不验于度”,那么,《易经》又何来生得出“兵书”?然而, 事实上,《三十六计》充满了《道德经》的“武术”和“智谋”思想,其战例几乎都是以小胜大、以弱胜强的“柔弱胜刚强”思想的结晶。因此,兵家、纵横家继承了《道德经》思想。除此之外,岂有他哉!

  证明二:《孙子兵法》被公认为是“始于春秋,最后形成于战国时期”,并公认为“并非是孙武一人所为”。可见,《孙子兵法》有着众多作者,前后计有几人。既然如此,除开孙武之外,其他几人也都姓“孙”,这可能吗?显然不能。其中的“隐秘”,难道就不是“保密”?

  证明三:从时间上看,据笔者考证,老子大约生活于“西周中晚期”,即几乎没有“集团作战”的时期,而孙武、鬼谷子大约生活于东周中晚期,即出现了大规模的“集团作战”的时期。这就使得老子的“武术”、“武学”发展为“兵法”、“智谋”完全符合逻辑。

  证明四: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帛书《道德经》,分“德经”和“道经”。其中,“道经”侧重讲哲学,主要包括“武术”、“武学”;“德经”侧重讲政治。“德经”和“道经”因有“道、德一统”、“以德治道”的思想从中连接,故《道德经》必是一部“兵书”无疑。既是兵书,后人必然要对其保密,而且必定“密传”。历史的看,对“武术”、“武学”的传承,自古以来就讲“口传心授”,就讲“不传外人”,这已经是不成文的传统和规矩,至今依然根深蒂固。基于此,《道德经》思想必然“密传”无疑。

  因此,先秦兵家、纵横家是李耳及其《道德经》思想的传人,并且对其“武术”、“武学”思想进行了保密。
         四、

  先秦“隐士”的出现,正是对李耳及其《道德经》传承并保密的表现和结果。

  在中国先秦,早在商周时期就出现了“士”的阶层。但是,“隐士”,作为“士的阶层”中的组成部分,它出现于何时呢?笔者认为,它最早出现于西周末东周初的时期。即为李耳“道学” 的传人。

  什么叫“隐士”呢?

  对此,虽然《辞海》释“隐士”是“隐居不仕的人”,但其解释,完全是今天“庄子式”的解释。故这种解释,至少在先秦时期是错误的。

  而西周末和东周时期的“隐士”是怎样的呢?他们通常居于山林僻静之地,但有学识、有专长,虽然游离于政局之外,却不乏具有干预政局的能力,于是“隐士”便得以产生。“隐士”并非就不出山做官、干政,而是要待以合适的时机。

  那么,先秦时期的“隐士”指的是哪些人?这就是兵家、纵横家。

  且看事实。

  比如孙子。据苏州孙子兵法网记载,孙子曾有两次隐居的历史:一是公元前523年孙子离开老家乐安,来到了吴国,即今江苏中部、南部一带。他奔吴后,在今苏州的穹窿山“辟隐深居,十年面壁,潜心著述”。成书《孙子兵法》;二是公元前483年孙武又过上“辟隐深居、著书立说”的生活。

  比如鬼谷子。史载,鬼谷子姓王名诩,春秋时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

  然而,这些“隐士”在修什么道呢?

  这里,以与孙子、鬼谷子几乎是同时代人,并同样是“隐士”的陆通来说明。

  古籍中记载:春秋楚昭王时期(约公元前523年~前489年),“楚国名士陆通入蜀来峨{峨眉山}结庐耕食隐居”。

  可见,陆通是奔老子在峨眉山所创的“道学”而去的。

  据笔者研究,老子大约于西周“共和行政”时期,奉周王室之命,为“周家占地脉”而西出函谷关,到了今四川的“西南蛮夷”之地。老子在“西南蛮夷”之地的荣德山形成了《道德经》思想,并在峨眉山创立了“道学”。其道学主要内容是:旨在缔造和传播“以武制武”的“武术”,和“止戈为武”的“武学”,特别是“无为而治的德治政治主张”。

  老子的道学,发源于峨眉山,最先,流传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之后,再流传于蜀国;最后,才流传入中原地区。

  由于老子的道学,其基于“柔弱胜刚强”的“武术”、“武学”思想是对西周统治者赖以的“刚强胜柔弱”的“王道”、“霸道”的批判,因此,在流入蜀国、流入中原的时候,就不得不采取“秘密”的形式。正是这“秘密”的流传形式,就打上了宗教的色彩。故老子的“道学”又被视为“道教”。因此,当老子的“道学”传入中原的时候,就导致了中原“隐士”的出现。

  由此可见,先秦时期的“隐士”就是老子道学的密秘传人。

  正是如此,“隐士”的出现,表明了老子道学在密秘之中传承。

  这里,老子西游的行踪,就与梁启超的这种“李耳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当过‘耆老’”的考证就联系起来了。

  但是,笔者之所以不同意梁启超的说法,其原因在于,老子不可能“直接当过”西南少数民族部落中的“耆老”。而是认为,老子创道教而“坐阵”峨眉山,统率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各民族、各部落,而实际有了“耆老”之名,和“耆老”之实。这就是分歧之所在。

  五、

  正是对李耳及其《道德经》思想“保密”的结果,方才有了“老子”之说。

  先秦的隐士,即兵家、纵横家,他们既继承了李耳及其《道德经》思想,但是,又不忍心埋没李耳及其《道德经》思想。正是在这两难之间,出于无奈,而不得不以“曲笔”和“暗喻”的办法来达到两全。

  而所谓“曲笔”和“暗喻”的办法是什么呢?

  这就是,借孙武之姓,并将“孙子”引伸为“血统”意义上的“孙子”,而将李耳视为“老子”,即“爷爷”,从而表现出了一种“爷孙”血脉嫡传关系。

  正是在“老子”与“孙子”的对应关系中,暗中体现出了“爷爷”与“孙孙”的血缘关系。这样一来,做到了“引而不发,跃如也”,让人们去猜。其结果,一方面,达到了遵从《道德经》“国之利器不可示人”,以及对“武术”、“武学”的保密告诫;另一方面,又委婉的、隐约的点明了兵家、纵横家的“兵法”、“智谋”的师承和出处,进而则点明了《道德经》的“武术”、“武学”的本质,而做到了一举两得。

  那么,这个“曲笔”和“暗喻”是否合符历史实际呢?

  笔者认为,这完全否合符历史、符合逻辑。

  因为,由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各民族、各部落出于对老子的敬奉和崇拜,并给予了老子以部落的最高的礼节和待遇,于是尊老子为“耆老”。故在这里,“老子”之“老”,发源其间。可是,当老子的“道学”,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传入中原地区之后,由于中原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为“蛮夷”之地,故谓李耳“耆老”之说,这到了中原根本就不能入流,就会叫人看不起。于是按照先秦中原以“子”为尊称的贯例,故在这里,“老子”之“子”,便发源其间。正是如此,中原便取“耆老”之“老”,与“子”连在一起,称李耳为“老子”。这就是李耳得名“老子”的由来和原因。

  由此可见,在“老子”与“孙子”之间,不仅表现出了“血缘”关系,除此之外,还有着“部落首领”与“部落臣民”的“统率”关系,宗教“教主”与“教民”的“传承”关系。因此,前面第四种说法,即“尊称说”之所以“片面”,就在于,除了对李耳尊敬之外,还有“继承其事业”的意思。

  综上所述,李耳得名“老子”的由来和原因,正出自于李耳道家之晚辈及后学,即如兵家、纵横家,他们遵守李耳及其《道德经》之“国之利器不可示人”的告诫,和对其“武术”、“武学”的“密传”所致。唯有这种解释,方才符合历史、符合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