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玉带湾:客体关系到自体心理学——精神分析发展的介绍与回顾 - 心理学空间 psychSPACE.c...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9 17:37:47

本书的主要目的旨在通过独特的方法对那些有治疗意义的思想作出回顾,从而对这些理论的整合作出一些特别的贡献。

我们的目标有三个:(1)对重要的客体关系(object relations)理论家的主要思想作出一个简明而全面的总结;(2)考查这些理论家与自体心理学(self psychollogy)体系的关联程度;(3)论证精神分析性的自体心理学基本构架的本质是关系。

在探讨第一个目标的过程中,我们提供了一个客体关系理论的花名册(resource book)。

在Greenberg 和 Mitchell(1983)最近的学术著作中,没有提供这样一个大纲,也没有象我们这样对客体关系理论与自体心理学的关系作出阐述,而对这种关系的讨论成为本书的第二个目标。"客体关系"这个概念感觉上似乎只是指"一些人和他们的关系",但是,我们认为"这些人"可以被理解为抽象的"自体"(self) (见Goldberg, 1982)。

我们的第三个目标是证明精神分析性的自体心理学具有客体关系结构,因为"客体关系"是一个被广泛接受的用来表示互动现象的术语,构成了影响自体认识的核心体验(Bacal,1990a)。自体只有在与其他人的关系背景中才能体察自己。临床上,在逐渐了解病人过去和现在关系经历的过程中,我们知道了病人的症状、人格、能力和生活冲突的心理起源。从另一个角度看,精神分析中的"客体关系"思想也暗示了"自体"与其他"客体"的关系经历。这种起源于"外部"的" 内部"客体关系通常是指两个方面:其一,指对"现实"客体的一种修改(modification),这种修改是通过精神分析师和(或)病人认为的幻想(phantasy)来完成的;其二,指自体对其与外部世界界限的知觉。我们认为,在精神分析情景中,包括内部和外部的客体关系体验明显影响了自体的能力和发展,因而分析性理论也必须反映这点。在客体关系的理论家中,尽管大部分人详细阐述了这个自体心理学的核心内容,迄今为止只有 Guntrip(1968:127)明确地表达了此观点(Bacal, 1987)。同时,自体心理学具体阐述了关系在人类经验中的中心地位这个观点。为了强调这个观点,在本书中,我们认为最终的"客体关系"理论是Kohut 极其同事所持的自体心理学或自体客体理论(selfobject theory)1。

Freud曾经认识到这种客体关系的中心性质。为了阐 明婴儿焦虑的起源,他讲述了下面一个故事:

我曾经听到一个三岁的男孩在一个黑暗的屋子里向外喊道:"姑姑,和我说话吧!太黑了,我好害怕。"他的姑姑回答道:"那样做有什么好处呢?你又不能看见我。"男孩回答:"那没有关系,如果有人说话,就会带来光亮。"他害怕的不是黑暗,而是其所爱的人不在身边;一旦他能证明有人是在的,他就感到心中踏实。(Freud,1905)

尽管Freud写下这段话的时间比Kohut引入自体心理学的概念早了70年,这段话却很好的揭示了与现代自体客体理论的关系。但是,这段话只出现在《性学三论》的脚注中(Three Essy on the Theory of Sexuality, Freud, 1905:224),而与《性学三论》的核心主题没有关系。这个核心主题成为了Freud后来大量理论著作的基础,而非这里出现的自我(ego)功能比本能更重要的结构观点。但是,毫无疑问,Freud对这个Oedipus情结前期的发现是对客体关系的最早的阐述,但是Freud后来并没有把此发现发展为一个系统的理论,没有把这个对小男孩焦虑的理解延伸到自体心理学的范围。

当Freud认识到客体关系的重要性时,特别是他放弃了所谓的诱惑(seduction)理论后,他的理论公式构建了一个单人(one-body)模型,这个模型强调孩子的出于本能的幻想生活对其病理心理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正如我们知道的,精神分析领域大部分人都沿袭他的这条道路。但是Ferenczi 把其注意力转向了对关系的洞察,这在后期反映在包括自体心理学的客体关系理论中。他不仅把注意力放在了儿童情结中的被孽待成分上,而且注意到了正常的早期需要,这些需要与Freud提出的不同性心理时期的出现有关2,但是也受到照看儿童者非性需要的干扰,比如:摇动、搀扶、抱起和怀抱。

Ferenczi也第一个强调了病人的分析过程受到了分析师和病人之间交互作用的影响。

Freud的精神分析的确留下了一个关系心理学(Psychology of relatedness)作为延伸,就是客体关系心理学。移情、阻抗、反移情的概念是经典精神分析的核心,这些都有力地证明了他对临床情境中两人(two-body)心理学的构想。如果事实不是这样,那么精神分析家的分析过程将是非常困难和奇怪的。但是理论上,与多人的心理学相反的是,经典的精神分析一直是单人的心理学,并且以其特有的驱力和防御模式(drive-and-defence paradigm)来完全反映本我(id)和自我(ego)的内在冲突。(超我是一个有效的内化客体,但是Freud没有在其结构理论中发展这一点。)

包括早期精神分析创始人在内的分析家们在其治疗室内对病人的理解中,以及他们撰写的案例报告和论文中,日益出现了明显的差异,从而促使理论发展来填补这些分歧。尽管一些对客体关系理论有贡献的分析家仍然坚持认为驱力导致的病理状态给病人带来了客体关系的损害,他们中的大多数提供了其他多种联接,而不仅仅是把在个体和客体之间的本能作为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如果把客体关系作为自我功能的一部分,那么可以把客体关系理论看作为自我心理学(ego psychology)的一部分而没有必要对其单独考虑。Blank 和Blank(1974)曾在他们的《自我心理学:理论与实践》书中包括了我们认为属于客体关系理论的几个作者。但是现在普遍认为,客体关系理论是一个相对独特的精神分析理论,其关注的焦点已经从本能的变迁(起源、释放或目标)转移到关系的变迁,不管这种关系是否起源于本能。

从历史上的观点来看,北美的自我心理学把理论兴趣从内部冲突转移到自我的适应功能上,这是自我心理学的一个标志。 Hartmann(1939;1950)的观点是先天的适应机能,也称为自我的原发自主功能(primary autonomous ego functions)(知觉、运动、记忆、语言、注意、理解、情绪调节、智力迟滞、认知、现实检验、客体稳定(object constancy)、创造性、内化的能力等),在冲突自由(conflict-free)的基础上发展,就是说,当他们被冲突侵袭时,在本能与现实之间不存在冲突,而是依赖于一个通常预期环境(average expectable environment)的出现。如果这个环境没有出现,这些先天的生物功能就会陷入冲突。这就显然包含了一个客体关系的观点,因这预示了通常预期环境为个体提供了适应与发展的机会。有趣的是Kohut把Hartmann的工作看作他自己工作的起点(私人联系,1979)。但是,Hartmann没有去研究这个"环境",同时期北美的Sullivan,Mahler和Kernberg的客体关系理论也发展缓慢。这与英国的相关发展非常不同,在那里,Suttie, Klein, Balinit, Fairbairn, Guntrip, Winnicott和Bowlby对客体关系理论作出了权威性的贡献。

客体关系理论与英国精神分析家W.R.D. Fairbairn的联系也许比其他人更多一些,而在此之前,没有一个客体关系理论可以被认为是全面的和纲领性的。许多对客体关系理论有杰出贡献的人物也是在其框架下被确认。尽管我们希望本书包括的人物不会有太多的争议,也许读者仍会感到有一些其他的人物不应该被排除在外。但是,由于篇幅有限,本书包括的内容只能局限于一些中心主题的范围。在其后的章节中,我们将把浓缩的自体心理学主题优先进行阐述。


在客体关系观点的先锋者中,没有人比Ian Suttie更值得注意的,但是他却很少被称颂。Suttie在20世纪30年代出版了其重要的著作,但是在1923年,他曾经在其没有发表的论文中明确地阐述了客体关系理论(Brome, 1982),这比Melanie Klein的相关工作要早。若要从这些先锋者的贡献来判断,Suttie显然对别的客体关系理论家没有什么影响3,他也没有追随者。实际上,suttie 工作的重要性知道现在才刚刚被认识到。他的关于自体与他人的联系本质的论述给人以深刻印象。Suttie完全反对本能的中心地位,而用友谊(companionship)、亲密(intimacy)和亲切(tenderness)作为人行为的原始动机,来取代性和攻击本能;愤怒不仅是一种挫折后的反映,而且也是一种试图从客体那里得到需要的反应。Harry Stack Sullivan对客体关系理论发展的贡献是强调了精神分析重点的转移,即从个体性与攻击的原始动机和驱动转移到婴儿与照顾环境之间交互作用的观察。这种从单人心理学和动力模型的转移强调了父母的人格在婴儿自体和客体表象(representation)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性。他的这种人际理论把人的冲突起源看作是来自早期的母婴相互作用,对安全感和情感满足的需要是主要动机。历史上,Sullivan比Kohut的自体模型更早关注了自体的中心地位,以及在决定自体稳定性中对早期母婴交互作用的依赖。Melanie Klein早期跟随Ferenczi学习精神分析,是第一个提出完整的客体关系理论的人。她把内部客体(inneral object)的想法加以概念化,认为心理发展和病理心理源于婴儿的内部客体和外部客体(external object)之间的交互作用。(Klein的内部客体本质上就是其他分析家指出的客体的内部表象,不同的是:尽管内部客体是一种幻想,但比内部客体表象更具体一些。) Klein认为本能的驱动是决定此交互作用性质的动力,特别是源于死亡本能。虽然Klein的理论被一些分析家认为属于本我心理学(id- psychology),甚至也容易被认为属于把自我与客体关系作为注意焦点的自我心理学,但是,问题是这种关系是随着本能变化的。从另一个方面来说,Klein的理论作为一个客体关系理论,强调了自我与内部客体之间的关系体验是个体发展的重要核心。但是,必须注意到的是,尽管客体关系的本质上存在多个方面和维度,对Klein而言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潜意识幻想,即本能的心理表象。客体的个体特点和行为被认为是一种起触发作用的扳机。Klein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她的理论是本能理论、传统的自我心理学和客体关系理论的交会点。虽然她的大部分工作站在自体心理学的对立面,我们仍然可以证明二者存在一些有趣的联系点。

Otto Kernberg的在客体关系理论的领域的工作与经典的模型和Klein的工作紧密相连。Kernberg 和 Mitchell (1983;327)发现Kernberg的一直坚持驱动/结构模型(drive/structure model)并且与美国的Hartmann 和 Jacobson的工作保持有连续性,但是在其理论中,他们也看到了Kernberg认为对早期环境的体验占据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特别赞扬了 Kernberg关于儿童的内部世界(inneral world)的概念,即内部世界是在与外部客体的交互作用后的一种明显的歪曲(colored)(ibid.:331)。Kernberg强调内投射(introjection)4反映了母亲与婴儿的人际交流,这与Sulivan, Mahler和许多英国的客体关系理论家观点一致。但是,在本书中关于Kernberg的一章中,我们认为他的理论实际上更接近Klein学派的模型,尽管他提出的理论框架表明他在内部世界和病理性内投射的动机源泉这个两个问题上走得更远。另外,他的理论指出了婴儿照看者对病理性内投射形成的影响的同时,其临床材料和案例表明他认为以下方面具有更多的重要贡献:客体的动力结构和幻想歪曲,并且轻视特殊的环境创伤。Heinrich Racker是另一个追随Klein的美国人,他研究了移情、反移情结构和动力学特征对病理性冲突和内投射的影响,在Klein学派的框架下发展了治疗行为理论。通过赋予反移情的中心地位,Racker把分析师和其病人的任务与其早期的母婴关系联系,这种联系是形成其内部世界最初的催化剂。

Margaret Mahler认为她的贡献沿袭了精神分析的主干。通过基于实践的一般情况下的早期客体关系理论,和特殊情况下个体分离的发展线索,她把自己的工作理解为对占支配地位的自我心理学范式的补充。Mahler试图进一步洞察前odipus期自体与客体表象的早期形成,和性发育前期发展(比如在动力/结构模型中个体分离过程)。她在自体和客体一致性发展领域的工作使其成为理解自体发展的自体心理学先驱。

Michael Balint推进了客体关系的发展,他对原来经典的原始自恋观点提出了挑战。基于此,他提出的理论观点认为在母婴之间存在最初客体关系模式,这种模式有助于理解精神分析治疗中退行(regression)的早期状态,以及此退行状态如何被分析师的反应所影响。尽管与Suttie在同一时期,但Balint 第一个独立提出了心理病理的发展是源于失败的抚养,而不是远离客体关系的内部本能幻想。Ferenczi 曾经指出过分析师的人格和行为明显影响病人与分析师的关系,进而影响治疗结果。Balint发展了Ferenczi的想法,阐明了客体关系在分析过程中的重要性,即不能只考虑病人的移情和分析师的反移情,而且要理解他们之间相互影响的结果。Balint认为移情并不仅仅代表病人把其内部心理问题投射到分析师身上,而且治疗师对病人移情的反应也会明显影响移情的结果和特点;这种对移情认识的发展显然符合了最近自体心理学关于"主体间" (intersubjectivity)的观点。Balint也提供了一个新的创伤理论,即基于关系角度的治疗过程。Ronald Fairbairn构造的客体关系理论是自Suttie之后的最激进的,远离了经典的框架。正如Jones指出的(见 Fairbairn,1952):"Freud从神经系统活动的刺激到性活动区域的刺激以及性腺活动唤起的内部紧张作为开始,与之不同的是,Fairbairn医生把自我--这个人格的中心--作为开始,并且描述了自我在竭力接近能给予其支持的客体过程中的努力和困难。" 实际上,Jones 把Fairbairn的工作看作为Kohut后来发展的自体心理学的始基(anlage)。也就是说,自体和客体之间的基本联系不是由本能驱动作为中介的,而是由对客体的期望和体验作为中介;客体提供一种功能,这种功能肯定影响自体的感觉。Fairbairn的动力结构理论把表明自我是其自身能量的源泉,而不是受不明出处的本能能量攻击的;也就是说,寻求与客体发生关系是最初的动机,而不是快乐。作为结果的心理结构是由冲突和防御的"星座"构成的,这些"星座"决定了个体与他人关系的本质。

Harry Guntrip对Fairbairn和Winnicott的思想做出了澄清、详细阐述和延伸。他是第一个注意到客体在自我发展中的重要性的人,这种他强调的发展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自体发展"(self development)。尽管他没有发展出一套系统的关于自体的心理学,但是他强调把自体作为精神分析的中心,这使得他成为自体心理学的重要贡献者。在 Hartmann和Lwenstein的工作中,自体不被看作是一个分离的心理系统(1962:59),而是作为心理机制中介的一个部分。Guntrip 提取出了Fairbairn著作中的暗示:"关于真实自我或他人的…一个基础的自我理论,一个在人际关系的媒介中发展起来的体验的独特中心。"实际上,Guntrip引入的"自我"心理学对传统的自我心理学理论贡献很小,因为传统的自我心理学一开始就聚焦于自我的控制冲动的自我能力,外界现实的适应性,认知意识,以及冲突自由功能的训练,反而他的理论与Kohut的自体心理学非常相识。

Donald Winnicott最初受到Klein的影响,开始认识到涉及婴儿需要的母亲照看功能是心理健康的决定性因素。这样,真实自体(true self)是与一个足够好的母亲发生关系的结果,这个母亲不仅能认识到孩子的本能需要,也能认识到孩子的创造性,尊重其界限,并且能直觉地感受到:孩子对过渡性客体和过渡性现象的需要明显表达了他平衡其幻想和醒悟体验的努力。Winnicott对自体心理学的发展有显著的贡献。但是,与Kohut的观点相比较,Winnicott仍然坚持本能的心理重要性,并且强调其发展的功能。例如,Kohut认为破坏性仅仅是自体稳态(self- cohensiveness)的垮塌,而这种垮塌是由自体与自体客体(selfobject)之间关系的分裂造成的;Winnicott却认为破坏性不仅是关系破裂的反应,而且还是根源性的、有发展的意义。对Winnicott而言,婴儿具有非愤怒性质的破坏性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种破坏性的表达能够使婴儿意识到母亲能使其生存下
来;作为结果,婴儿能把母亲作为一个与其分离的客体加以体验,并且母亲这个客体是可以被自体利用的。最近自体心理学的发展包含了相同的观点,既健康自体发展的最理想的反应一定不仅仅包括对自体客体的需要反映,同时也包括病人对自体客体丧失后情感反应的接受和理解5。

John Bowlby拒绝把经典的本能理论作为人类关系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他用依恋(attachment)理论来阐述个体在其一生中与客体的重要联系,既认为动机的中心倾向是与一个特殊的人物建立强烈的情感纽带。他认为健康的心理发展主要决定于婴儿照看者抓住孩子特殊依恋需要的能力,并且恰当地做出反应;病理心理的根本起源是失败的照顾,特别是当孩子面对威胁和现实的情感纽带断裂时的反应。Bowlby的观点比其他客体关系理论家走得更远一些,反映了自体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在自体与客体之间主要的心理连接在环境中构成了联系体验,这种体验(的重要功能被合理地认为)是存在于整个一生之中的。


迄今为止,我们注意到客体关系理论家们从经典精神分析出发,发展了四种理论倾向:(1)从单人心理学向多人心理学转变;(2)将本能动机从中心地位驱逐到外围;(3)重视自体与客体的重要连结,而不是与本能;(4)强调自体发展的重要性(Guntrip)。但是,在众多的客体关系理论中,除了多人心理学的变化倾向外,其他变化倾向都不完全处于这些理论的中心位置,而只有Bowlby的依恋理论完全包括了这些倾向。然而,所有这些理论修改组成了自体心理学完整的特性,即把自体体验极其决定因素--自体与自体客体关系的体验--放在分析和思考的中心位置。之后,出现了Kohut对传统自恋观点激进的改革。
经典的精神分析家和客体关系理论家都保留了原始自恋的概念,并且认为自恋是一种没有客体(objectless)的原始状态,而Balint对此提出了令人关注的异议。Balint认为自恋继发于满意的客体关系(satisfactory object relationship6)的丧失,也组成了丰富但原始的客体关系系统。Balint的观点被Kuhut采纳进其自体心理学中。在临床实践中,无论是经典的精神分析家还是客体关系理论家都认为自恋的性质是继发性的,把自恋作为一种抗拒焦虑的防御,这种焦虑是与"客体之爱"(object-love)觉察和表达相联系的。Kohut引入了一个新的观点,他认为自恋症状不是对客体之爱的防御,而是发展出的针对自体与重要客体关系丧失的一种创伤反应。当然,对经典的精神分析而言,客体之爱意味着一种升华的性欲。但是,如果"爱"不是这样定义,而是定义为照顾、温柔、情感、或个人关注,那么也许可以认为自恋是一种功能,这种功能可以保护自体来抵抗爱的危险,比如对随之而来的、期望他人象自体客体一样反应的危险(拒绝或蒙羞)。

在实践中,一些客体关系理论家的确认识到了自恋对非性欲之爱的防御。于是,这种自恋性防御开始受到注意,在成年病人中,自恋性防御被更多地认为是一种原发的被心理不成熟和自我中心的心理机能刺激的产物;而较少被认为是一种基本的自体拥有的健康的自体保护态度。当然,这两中不同的观点决定了截然不同的治疗方法。

Kohut使用"自体客体"关系来定义自体与客体之间的基本联系,并且进一步认为,这种关系对自体的健康和发展非常重要。这种客体关系观点可以通过自体内聚(self-cohesion)和自体发展(self-development)来理解。我们认为,这种理论演变是延迟了,原因不仅仅是我们一开始就紧紧的跟随Freud的理论;还因为我们曾经指出过的,分析家们一直认为处于自我中心冲突的人是自私的(selfish)。这种自私被认为是固着(fixation)在原发的自恋时期,或者被认为是一种产生与继发自恋的保护性反应。这样看来,后者,即对过去的伤害和拒绝充满了仇恨和报复,形成了一种没有根据防御反应,用以抵挡与客体产生爱的关系的危险;也就是说,产生了一种病理性的歪曲的(移情)态度。Kohut去除了对自恋性需要的道德说教,认为自恋性需要是对自体健康、合理的自体发展、自体客体需要的一种歪曲,也认为它是重要的自体客体关系丧失后出现的结果。Kohut把自体客体关系概念化是一个革命性的工作,在自体客体关系中,整个一生都在经历的客体世界提供了一种持续的变化功能。Kohut同时也认为本能不构成自体与客体的本质关系,我们认为这个两个观点都是同样重要的。这样看来,自体心理学是系统而精细的"客体关系"理论,这个理论的中心是认为:自体经历的与客体的重要联系提供了一个自体客体功能。因此,"自体"心理学是用词不当的,我们同意Basch的论点,即认为更好的命名应该是"自体客体"理论(selfobject theory)。


现在,越来越多的治疗师都承认对于自体或客体而言,在现实(或客观)与幻想(或主观)之间作出有力的区分是非常困难的,我们也同意这个看法。在临床实践中,在病人和治疗师都一致同意去关注并接受现实的情况下,传统上对这种区别的作出仲裁的是治疗师。1959年,Kohut认识到接受精神分析者对分析师的体验以及他对治疗师的反应,不仅可被理解为"在病人的陈旧的人际关系框架内",还可基于分析师对病人的现实反应(1959:219),但是,对这种反应的测量也许只是表面上的。当Kohut后来发展了其自体心理学内容后,他不断强调这两方面对理解病人的体验都很重要。
Atwood和Stolorow(1984),Stolorow, Brandchaft,和Atwood(1987),以及Wolf(1976;1986)曾经连续研究过这种被分析者与分析师之间的互动,这种互动决定了病人的体验;但是最早对此作出研究的是Ferenczi(1931a,1931b),Rickman(1950), 和Balint(1949)。Atwood 和 Stolorow把这种过程叫作"间主观性"(intersubjectivity),在我们看来,这是一个结合了客体关系理论和自体心理学理论重要元素的术语,就是指:病人的体验是在一个交互的环境中被理解的,这个交互的环境是受到病人和分析师两方面的主观影响。


正如Kohut阐述的那样,早期的自体心理学详细说明了自体客体的现实人格和行为,或应该成为(would-be)的自体客体,对人的体验性质的贡献。近期的自体心理学理论强调一种经验性:既病人对自己的主观交互体验会有一个描述,而接受病人描述的正确性是很重要的;也就是说,趋向于避开问题而去理解这些体验是如何形成的。因此,尽管临床实践中自体心理学家坚持认为对环境中重要角色的理解很重要,但是仍然要把分析的重点从对环境中重要角色的表面理解移开。这样,自体客体的体验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也许不是环境,而是幻想中的角色,这个问题一直是被自体心理学家忽视的,现在是需要考虑的时候了。在自体心理学一章中,Bacal将介绍在自体客体关系中幻想的功能(Bacal,1981;1985a;1990b),有关观点将被详细阐述。
本书的章节可以以不同的顺序来阅读,那些对自体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不太熟悉的读者如果从最后一章读起,可能会更有帮助。

尾 注
1 Basch(1981,私人联系)曾表示对自体心理学而言,更确切的命名应该是自体客体理论(selfobject theory)。
2 Ferenczi强调成人行为对儿童的病理性和创伤性影响是很重要的;比如,在大人的愿望与小孩重要的非性欲的(而是玩乐和温柔)态度之间出现的矛盾情况下,大人们纵容其潜意识的性满足感。
3 根据Sutherland(1989),Fairbairn曾经关注过Suttie的工作,并且认为很重要。
4 [译注]内投射(introjection),是一种存在于每一个婴儿中的有益的原始的心理机制,是一种心理想象,婴儿通过心理想象把外部世界感觉到的东西带进其内部自己的世界。
5 这两种观点与Bion关于照看者的容器功能(container function)的想法非常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