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吃货胖萝莉快手号:能源危机背后的哲学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5 23:01:07
能源危机背后的哲学思考
作者:华中科技大学能源学院 杨 杰

杨 杰

(华中科技大学能源学院 学号2005611210071)

摘 要:介绍了能源危机的表现形式和影响,从辩证法的角度分析了能源危机的原因,得出能源危机是自然规律和自然界演化的必然结果,指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解决能源危机的最佳途径,并提出了具体的可行性方案。

关键词:能源危机 自然规律 可持续发展

引言

能源是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资源,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国防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能源与人类社会息息相关,其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不亚于人类对粮食、空气和水的依赖程度。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对于能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尤其是对于石油资源的开采和利用,更是严重的超出了自然界可承受的范围。由于供给少于需求,石油资源的过度消耗越来越严重,并面临着枯竭的危险。不仅如此,人类对于煤、天然气等其他的非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和使用也已几乎达到极限,我们的社会正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全球范围内的能源危机。这一全球性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人们的重视。本文主要从自然辩证法的角度探讨和分析了造成能源危机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解决这一全球性问题的可行性方案。

1 资源过度消耗引发的能源危机

二次大战后,特别是二十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期,世界工业发达国家在廉价石油的特殊历史条件下,先后完成了以煤为主到以石油为主的能源转换,许多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迅速,而经济的增长又导致了对石油需求迅猛增加。但是,由于全球地壳运动的不平衡性,造成世界各地具有不尽相同的地质条件,因而在各个地区、各个国家的地域范围内形成的矿产资源在品种上、数量上和质量上都不尽相同,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完全依赖本国资源来进行建设与发展,都在不同程度上利用别国资源作为补充。整个矿产资源是这样,能源矿产资源在许多国家也是如此。英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资源贫乏的国家主要靠利用国外资源来发展本国经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经济发展程度越高的国家,往往对国外资源的依赖程度也越高,美国这样的资源大国,利用国外的资源量也在迅速增长。

另外,由于开采、加工、运输等条件赶不上需求,在70年代先后爆发了两次世界性以石油为主的能源危机。20世纪80年代末期的以争夺石油为目的的“两伊”战争、伊拉克对科威特之战,21世纪初的以美国为首的多国对伊拉克之战,致使大量油田毁坏,许多化石燃料资源枯竭。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的猛增,再加上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变等原因,导致在世界范围内再度爆发能源危机。

 最近一段时间,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不断攀升,美国纽约商品交易所的原油价格最高时每桶超过70美元,达到近10年来的最高点。尽管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部长会议决定增加石油产量,但世界石油价格仍大幅上涨。目前全球每天消耗石油量已达7100万桶,几乎每年增加2%。以每年这个增加数字计算,到2010年,全世界将消耗掉从经济到技术上都容易开采的全部石油的一半。据美国石油协会估计,地球上尚未开采的原油储藏量已不足两万亿桶,可供人类开采时间不超过95年。在2050年到来之前,世界经济的发展将越来越多地依赖煤炭。按照现在的对于能源需求的增长速度,在22502500年之间,煤炭资源也将消耗殆尽,全球化石矿物燃料资源供应将枯竭。

目前,我国所面临的能源危机,是从21世纪的2OOO年到现在,与世界范围内的“能源危机”同时爆发的。由于常规能源石油、煤炭等的供不应求,造成能源短缺,并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与人们生活。由此导致出现了诸如许多企业因缺电而产值下降,一些企业因“电荒”被迫停产等现象。“电荒”也造成了惨重的经济损失。2004年浙江省缺电750亿千瓦时以上,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如果从2000年开始计算,5年来“电荒”给浙江省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已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其他省市虽然没有浙江这么严重,但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电荒”的影响。能源大省的山西同样也受能源短缺的影响而拉闸限电频繁,如主要产煤区之一的临汾市,最大用电负荷为120万千瓦时,而省电力部门仅分配给68万~80万千瓦小时,电力负荷缺额近40% 。近几年全国每年仅电力缺口在3000万千瓦时左右。据统计,今年夏季用电高峰期间,最大缺口比2OO4年略有减少,仍达到2500万千瓦时左右。   

  由此可以看出,随着世界工业和科技的发展,世界各国对于能源的过度消耗现象也越来越严重,不仅煤炭和石油,其他多种非可再生资源也都濒临枯竭的危险,能源危机正在世界范围内对各国和全球经济的发展构成越来越大的威胁,并已经引起各国政府和部门的普遍关注和重视。

能源危机的原因与哲学分析

根据自然辩证法的观点,凡是超越社会制度的差异和意识形态的分歧,具有全球规模的普遍性和复杂性,涉及到整个人类当前和长远的共同利益,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关系重大,并需要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共同关注,通过协调一致的国际行动来加以解决的一系列问题,都称之为全球性问题。

能源危机就是一个很典型的全球性问题。对于造成这一全球性问题的原因,绝大多数人都把能源危机的原因归结为工业革命,即归结为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以及人们对经济高速度增长的物质欲望。无疑,这些都是极为重要的原因,但还不是最根本的原因,这些因素都只是起了一个加快能源日益短缺,自然生态日益恶化的作用。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世界范围内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恶化呢?我认为,根据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这决不只是一个单纯的人为因素,而是包含着一个深刻的复杂的大自然本身发展的规律性因素,这就是能量转换的守恒定律和能量转换的不可逆定律。前一定律指的是宇宙间的总能量是一个恒定的常量,能量在转换过程中既不创生也不消失;后一定律指的是宇宙间的能量总是从有效能向无效能转换,转换过程中其方向是不可逆的,这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热力学第二定律或熵增定律。正是这两大最基本的能量定律从根本上决定了世界范围内的能源必将日益短缺,环境逐步恶化。这是因为,无论是自然界的演化还是人类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能量这个最基本的要素。能量是一切物质存在和运动的根本动因,关于能量的基本定律也正是一切物质存在和运动所必须遵从的基本规律。尽管人类社会的发展还需遵从更高层次的发展规律,但是作为自然的物质的一面,人类社会也必然要遵从这最底层的基本规律。人类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能量,而且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在把有效能转换为无效能。

人类迄今已经历了三次能源危机,第一次危机表现为可直接使用的动植物的匮乏;第二次危机表现为木材等最容易直接利用的燃料的匮乏;第三次危机表现为所有非再生资源的全面匮乏。尽管每次危机的程度和表现方式不同,但是其危机程度却一次比一次严重。由此也可以看出,能源危机并不是工业革命和经济增长的必然产物,这些因素只是加剧了能源危机产生的速度,并不是问题的根源。能源危机是能量守恒定律和能量转换定律的必然结果。煤炭和石油被消耗掉了,它们永远不可能再自发地生成煤和石油或其他有效的能源。这就是能量运转的基本定律,也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深层代价。虽然人类的活动在很大的程度上加剧了自然资源的日趋枯竭和环境的恶化,但是,地球有其自身的诞生、演化和衰亡的运动规律,即使地球上没有人类的出现,地球也不可能永远安然无恙的存在下去。只是在人类出现之后,自然界就不再是按照缓慢的节奏演化的纯自然系统,而是逐渐演变成了人化的自然系统,其自然演化的速度因人类的一切活动而大大加剧。尽管相对于人类自身来说,人对于自然的作用和影响是很大的;但是,相对于浩瀚的宇宙,相对于大自然本身的运动规律来说,人的作用和影响实在是太渺小了,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因此,从哲学意义上来说,我们现在所面临的能源危机,是自然规律和自然界演化的必然产物,而并不是人类社会的工业革命或经济增长所产生的,他们只是在这一必然的过程中起了促进作用,并不是真正的原因所在。

3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解决能源危机的最佳方案

面对即将到来的能源危机,全世界必须采取开源节流的战略,即一方面节约能源,另一方面开发新能源 。另外,还必须综合考虑一个社会的多种约束条件,对于环境和自然资源的配置方式来说,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以及宣教手段、科技手段都是不可缺少的。正是在此前提下,我国政府提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并得到了众多国家和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保护资源措施,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资源保护的关系。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资源,努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一战略涉及到社会经济制度、经济运行机制、经济增长方式、科技发展战略、产业政策、人口政策、环境政策、价格政策等诸多方面,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具体的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实施资源和能源替代战略,进行生态技术创新,促进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解决生态供给不足问题,除了被动地抑制经济需求以外,关键还在于主动地扩大自然资源的供给。扩大自然资源供给的基本方向,应该是以相对丰裕的资源和能源代替明显短缺的资源和能源,以可再生资源和能源代替不可再生资源和能源,最终是以不可枯竭资源和能源代替可枯竭资源和能源,这也就是实施资源和能源替代战略。

  (2)坚持科技进步与创新。实施科技兴国战略,加强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勘查开发及综合利用、矿山环境污染防治等关键技术和成果的攻关和推广应用,加强新能源、新材料技术和海洋矿产资源开发等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加强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等基础研究。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一批掌握先进科学理论、有创新能力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科技队伍和人才,促进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

  (3)实行产业和区域生态化,建立新的发展模式产业生态化和区域生态化是未来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模式,也是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基础,从而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的和理想的途径。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正确运用计划手段和产业政策,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运用国家掌握的财力、物力和经济调节手段,引导产业结构优化和生产力合理布局,支持重点建设和重大技术研究开发项目。

  (4)建立开放式经济系统,实现资源的地域优势互补。根据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即使一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的效率均低于另一个国家,如果这两个国家都只生产一种在本国效率相对较高的产品,然后在分工的基础上进行自由贸易,则双方均可获利。进行国际贸易,一般可以在资源利用上扬长避短,弥补本国资源不足的缺陷。这一原理,也适用于一国内部地区之间的贸易。

(5)狠抓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行全面节约战略,在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等领域,都要节粮、节水、节地、节能、节材,千方百计减少资源的占用与消耗。要改善工艺流程,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的比重,加强废弃物的分类、回收、开发和利用,作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参考文献

1.朱训,关于中国能源战略的辩证思考,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198),北京

2.郝宁湘,可持续发展的科学与哲学思考,青海社会科学,1999年第1期,西宁

3.成良斌等,自然辩证法讲义,华中科技大学内部资料,20059月,武汉

4.白慧仁,能源危机与缓解能源危机的探析,能源与节能,2005,383),太原   

5.梁惠勋,王相峰,能源消耗统计分析探讨,电子节能,1998年第2期

6.刘猷桓,自然辩证法传统与与科学哲学发展,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5,1(2),吉林

来源:
阅读:336 次
日期:2006-1-13

【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 【 字体:大 中 小 】 上一篇:科学是一种宗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