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城建造时间:跟师笔记之五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4 21:39:47
今天我们说说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在伤寒论的147条,原文是这样的“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历代的大家都对本条做过详细的解读,比如有说脾虚、津伤的,刘渡舟老师认为是胆热脾寒,还有就是七版的《伤寒学》教材认为是少阳兼有水饮内结的。

    如果要说这个条文的话,有一个不得不说的条文,那就是148条。人家张仲景老师明明是把这两个条文写在一起的,就怕我们读不懂147条。内容是这样的“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若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147
条提到一个微结,148条紧跟着解释了一下什么是微结。我盯着这两个条文看了半天,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这个人,尿没了!这个尿哪里去了?全跑头上来了。条文说的清楚么“但头汗出……小便不利”,而且最有意思的还在后面的煎服法,人家张老师说的清楚“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看清楚了我的帅哥美女们,“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汗出的不对了,用张英栋师叔的话来讲就是不会出汗了,瞎出。把尿都给憋没了(这句是我的)。怎么办,用桂枝把尿再整下来不就得了!(这是我对此方一点微薄的贡献,你可以不同意,但是我就是这么想的。)

    还有呀,148条明确说了是便干,这点我觉得胡希恕和冯世伦老师为此做出了非常卓越的贡献!!!本来我是没有什么立场的,作为一个学习者,我仅仅是把我看到的和想到的如实的记录下来。可是学习之后发现胡老和冯老的观点很有道理。柴胡桂枝汤干姜汤用来治疗半表半里的阴证。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用来治疗半表半里的阳证。

    后来读了高老师的文章,觉得说的很有道理,摘录于此:“高老师是这样说的:“如果我们从“外感”立论,治疗着眼于“邪”,那么柴胡桂枝干姜汤证重在邪气郁结,临证当见郁结所致大便偏干。如果我们从“内伤”立论,治疗着眼于“正”,那么柴胡桂枝干姜汤证重在脏腑功能失常,临证当见脾寒所致大便偏稀。当然,胡希恕先生、刘渡舟先生,以及笔者恩师冯世纶先生都不会认同这一想法,笔者也只是偶一思及而已。”

    下面我摘录一个高老师用柴胡桂枝干姜汤的病案,与同道共同学习:

    李某,女性,48岁。2010715初诊。

    患者主诉耳朵不舒服,尤其是左边的耳朵比较严重,这种情况大概有一两个月了。她能感觉到耳朵里有胀胀的感觉,而且在洗澡的时候仿佛觉得水在往她的耳朵里面灌!!前边也找了个大夫给看病,据说吃上那个大夫的药有一个很神奇的感觉,就是感觉从胸口这块儿有一股火往上冲,然后耳朵嗡嗡的。我现在怀疑那个大夫是不是跟她有仇呢????而且出汗比较多,有时候还有烦热的感觉。吃饭吧用她的话讲就是凑合。能喝水,嘴里也不觉得口干。睡觉还可以,小便正常,听说最近大便不怎么好(不怎么好的意思就是23天拉一次)。

    这个诊病过程我印象是很深刻的,问诊完了以后,高老师陷入了沉思之中,一只手搭在患者的脉上,一只手拿着笔。过了一会,之间老师突然问了患者一句:你脚凉么?患者当时像吃了开心果一样不住的点头说凉。仿佛一个憋在心里许久的事情一下子说出来一样的痛快,惬意。 当时我这个奇怪呀,怎么好好的蹦出这么一个问题来呢?高老师如此问用意何在?

    然后高老师在本子上记录到: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缓。

    处方:柴胡9    桂枝9    干姜6    天花粉15    黄芩12    生龙牡各30    石菖蒲9    炙甘草3克。                           四剂,水煎服

    前面说了,开始我也奇怪,高老师为什么选柴胡桂枝干姜汤这个方子?如果不问患者的脚凉不凉,会不会开出同样的方子来?最后憋不住了,给老师打电话!!!

   问:老师为什么问这个病人脚凉?

   师:这个脚凉,或者是四肢凉,就是“四逆”提示阴证的存在。恰恰因为有阴证的存在,才选择用柴胡桂枝干姜汤。

   问:如果没有这个脚凉会选择什么方子?

   师:如果患者没有“四逆”的症状,可能会考虑柴胡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问:二者有啥子区别?

   师:根据冯老的理论,柴胡桂枝干姜汤用来治疗半表半里的阴证。柴胡桂枝龙骨牡蛎汤治疗半表半里的阳证。

   问:为什么耳朵的病变用柴胡类方?

   师:冯老认为,清窍的病变多为半表半里。加之患者有阴证,故选此方。

   问:石菖蒲何意?

   师:治疗耳朵的一个常规用药。

   冯老在使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时,经常合当归芍药散,高老师问及原因,冯世纶的答复是:本方证多有血虚水盛。而高老师在用此方是,仅仅合用了一味石菖蒲。二人相似而又实在是不同。高老师用的是已经内化为高老师的柴胡桂枝干姜汤,冯老用的是冯老的柴胡桂枝干姜汤!每个方子都是有生命的,它承载着医者的灵魂!医生和医生不同,方子的灵也是不同的。套句孔子名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嘿嘿!!!

   看了这个案,我在想问一个问题,假如患者不是但头汗出,小便不利,可不可以用这个方子?用这个方子是嘱病人汗出而解么?

另外,高老师有一招贼狠,美其名曰:“排除法”。这个以后跟大家说说,内涵相当之丰富,用起来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