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不相欠怎会相见:邮票销毁与邮政亏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5:25:39
国家邮政局日前进行的销毁不适用面值通信用邮票和超库存标准的1992-1999年纪特邮票,市场中非但没有出现1996年时公布销毁邮票时的热烈响应,相反许多邮人对目前销毁超库存标准的1992-1999年纪特邮票所给邮市带来的影响持否定态度。他们认为由于销毁编年邮票中的管理存在着漏洞,导致了近期的编年邮票整体再下台阶,其中刚刚发行的《崂山》小全张和《邮联五大》小型张双双跌破面值,被认为是市场人士对后市看淡的表现。
如此反映在目前市道低迷的市场中也是符合实情的,毕竟在1996年大张旗鼓地宣传销毁邮票后,真正被销毁和盖销的1992-1995年邮票数量屈指可数。本次所销毁的邮票名单中,过去已销毁的《竹子》和《龙门石窟》小型张等依然在列,仅仅是编年邮票的年份延伸至了1999年,涉及的品种增加而已。
目前市场人士冷漠对待销毁邮票的“利好”,是由于编年邮票在邮市上打折绝非一朝一夕,其间发行量相对偏少的1996年邮票中,仍有大量的品种在打折,如《经略台真武阁》、《震后新唐山》、《珍惜土地》、《宇航联大会》等一批邮票的发行量均在2100万套左右,但目前都是打折票家族的成员,至少说明2000万套以上的邮票发行量都属于供大于求。即使今年新邮发行量已减少到2000万套以内,但上半年绝大多数的新邮打折仍然在持续,可想而知编年票的供求关系失衡是十分严重的。而即使这次进行了大规模的销毁,但迄今为止除了公布一些省市的销毁量外,真正销毁的编年邮票数字到底是多少,仍然没有公布,这种不透明的做法,对于投资者而言根本就无法树立重新审视编年邮票投资价值的信心,而且现在重要个别品种的市价略为上蹿,必然会出现接踵而至的出货,投资者在如此氛围之下绝不可能去参与,否则将成为新的牺牲品。
与80年代JT邮票的辉煌相比,90年代发行的编年票市场表现,始终成为邮人口诛笔伐的对象,其症结则是不符合实际的发行量膨胀,造成了被动局面。
近期有人认为,邮政的亏损是二级市场拖了后腿,如果没有二级市场,也许市场上的跌价票就无法出现。初看这个观点似乎有道理,但是略经推敲,就站不住脚跟。倘没有二级市场,90年代的编年邮票会发行到2000万套以上吗?近年来邮政依靠的集邮收入会跳跃式地连年增长吗?现在销毁编年邮票的举动怎么解释?此外市场上的跌价票是从哪里出来的,二级市场除了销售这些折扣极大的跌价票外,决不可能自行印制国家名片,而是一级市场向二级市场倾销的结果。如此,答案也就明确了,目前邮政的亏损绝非二级市场拖后腿,恰恰相反的是,由于各地邮政企业的违规销售和不正当竞争,拖垮了二级市场,造成了集邮者手中的新邮变相贬值。现在二级市场的低迷,是新邮廉价销售冲击而致,邮政部门中违规者的行为是造成二级市场低迷的重要原因之一,而管理层在对下属约束中的种种不力也难辞其咎。
筱娴
《国际金融报》 (2000年07月26日第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