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哈桑妈妈:朱镕基的历史功绩 (转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8 16:55:11
朱镕基的历史功绩
中国前总理朱镕基,是一位备受海内外关注,具有传奇色彩的高层官员。卓越的经济头脑,心怀坦荡,疾恶如仇的个人品格,也使他在中国内地特有的政治现实中个性非常鲜明。但他,也是一位至今都被一些人误读的高官。
朱镕基是中国前政府高层最具学者风格的官员。出身于清华的他,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身为政府总理的朱镕基,还曾兼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院长。他从不隐晦人们对他的批评或误解,甚至在面对亿万观众的记者招待会上,也常常直言媒体对他工作中某些过失或不足的报道。这与那些身居高位,对媒体与公众的批评或指责异常敏感,动不动就利用权势或个人影响力打压异己,甚至通过政治高层去找媒体或公众麻烦的官员,形成了鲜明对比。
朱镕基利用自己主政时期的记者招待会,拉近了政府高官与普通民众的距离。使人们感到,政府官员不是管理人民,管制人民,骑在人民头上的“人上人”,而是代表人民行使公权力,协调关系,平衡利益,确保社会健康发展的服务者。为人民办事,办好事,解决人民所关心的问题,是政府的责任而不是对人民的恩惠与赏赐。人民更有权利监督、批评甚至指责政府的过失。他使每年两会期间的总理记者招待会,成为民众期待的压轴大戏。总之,他在很大程度上,破除了一些政府官员头脑中固有的等级观念、特权意识。使得宽以待民,从严治吏,成为党中央执政的一大进步。
朱镕基出任副总理时,曾被人们称为“救火队长”。当时,很多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经营不善,已经到了仅靠国家金融或财政扶持来维系的地步。于是,他出面解决国企的三角债难题。之后进行的国企改制,也把政府从管理一切的全能型政府中逐步解放出来。中国证券市场起步之初,他成为主管这方面业务的高官,为中国证券市场的不规范,投资者的不理性而深感忧虑。他推行的分税制改革,成功地解决了地方与中央财税分成的矛盾。粮食与供销体制改革,不仅激活了市场,也把多年来依靠伸手向国家要政策、要资金、要市场的粮食与供销系统隐匿多年的黑洞,很快堵住。长期垄断经营的中国邮政系统,曾以大量不合理的高额收费,扮演了一个依靠侵害消费者权益而获取利益的不光彩角色。由他主导的邮政改革,则打破了这种垄断,使中国邮政、通信行业的买方市场逐步形成,人们的消费价格大幅下降。由他主抓的海关改革,也使中国政府更好地把好了自己的国门,有效遏制了曾泛滥一时的走私现象。他推行的精简裁员改革,使国务院减少了近一半的人和部委,大大降低了行政成本。15年前,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金融困境,又是他亲自出马兼任央行行长,推动全面的金融改革。使各家国有银行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经营实体,使人民币汇率与市场接轨,一举扭转多年的贸易逆差,从而稳定了金融,稳定了中国经济。
朱镕基即将卸任时曾说:如果中国的老百姓今后能说一句,他是个清官,不是贪官,我就心满意足了。如果他们再慷慨一点,说朱镕基还是办了一点实事的,我就谢天谢地了。结合中国内地特有的政治国情,从朱镕基卸任后不问政治,不著书,不题字,不单独参与政治性活动的情况来看。他的确是位心胸坦荡,正直无私的人。这与那些退休后不甘政治寂寞,出行时依然官气十足,而且时不时拿一些小恩小惠来沽名钓誉的人形成了鲜明对比。
有人说国企改制造成了大量国资流失,更造成大量工人下岗失业乃至生活困难;也有人说朱的改革造成了多个领域的混乱局面,是失败的。我不能不说,这些朋友只看表面,根本没有动脑筋思考一下问题的实质。他们是不是想过,如果大量国企不进行改制,国家每年向其注入大量金融和财政资金的状况到何时才是尽头?他们是不是知道,国有银行改革中,高达近两万亿资金缺口的绝大部分,是何时,又是如何形成的。国企改革中,的确存在国资流失现象,但资本性资产的价值,又怎能从账面净值来计算呢?造成前述问题的根源,不是朱镕基主导的经济改革,而是长期以来经济体制的固有弊端。只不过以前是遮掩问题,粉饰太平,大唱颂歌,而朱镕基把那些原本隐藏起来的问题公开化,并努力加以解决。这就像一个人生了病,需要手术才能治好,有的人因为手术麻烦,还造成病人的一时疼痛,有可能费力不讨好,于是把病情隐瞒下来。而朱镕基,则是一位医术甚好的主刀医生,他想彻底去除病人身上的病灶,可一些人却因为给自己带来一时的疼痛而指责他。当然,也有一些人,对朱不是误解,而是否定甚或敌视,因为朱的改革触动了他们的既得利益,损害了他们曾经享有的特权。
朱镕基是中国改革开放事业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相信再有10年左右的时间,他的历史地位会得到更加广泛的认可。因为是他,开启了一个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代,他是一个先驱,一个探索着,一个迈出最艰难的第一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