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海洋馆:探秘中俄边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9:11:20

            探秘中俄边境            在中俄友好年的热烈气氛中,6月下旬,中俄两国将在黑瞎子岛上开始新一轮的勘界。为此,新华社解放军分社日前派出报道组前往中俄东段边境,历时近10天,从黑龙江到乌苏里江,从绥芬河到黑河,见证和记录了界江两岸中俄边防军相互靠近的步伐。            
            我们在祖国大陆最早见到日出的“东方第一哨”,与驻守士兵们一起迎着朝阳升旗;绕航扼住乌苏里江江喉的俄罗斯浮桥,探访黑瞎子岛;在珍宝岛上对比记录30多年历史变迁的五代营房;在祖国最北端的黑河好八连,聆听中国将军讲述一江之隔的两军从试探性交往到高层会晤的轨迹            开篇语
              和风徐徐, 春江暖, 江鸥翩翩。寒冰断, 声震苍穹, 如雷横贯。
              黑龙江醒了。
              北纬53度24分,黑龙江,这条蛰伏了6个多月的巨龙仿佛一夜之间就被来自遥远的太平洋上的春天唤醒了,它闷吼着,挣裂1米厚的冰
            甲,露出蜿蜒盘曲的青黑色躯体。带着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来自蒙古、俄罗斯大地的融雪,裹挟着巨大的冰凌,带着春的萌动与雄性的节奏,急不可待地穿越陡峭的山谷,浩浩荡荡地冲出肥沃的平原,向大洋奔流。
              大兴安岭醒了,小兴安岭醒了,完达山醒了,沉睡的北大荒醒了。
              "开江了--"大江雄性的呼唤,在陆军水兵--以及我们这些"新华社中俄边境采访组"的军事记者的胸膛里,撞出振聋发聩的回音。
              凌晨4点,嘹亮的军号就唤醒了营区的宁静。             
            风很大。军港内,两个悬挂着巨幅标语的彩球迎风抖动,数百面彩旗被江风吹得嗡嗡做响。近百艘船艇挂满旗,整齐地排列在港内,从艇长到士兵,穿着桔红色的救生服,列队甲板,这是水兵隆重的二级礼节。我们共同迎接着一个特殊的仪式,一个重要的典礼。
              这是一年一度的水上阅兵,也是一年一度的船艇开进仪式。
              今天是5月12日。从这天起,我们的界江水兵,就要奔赴各自的巡逻站点,担负界江执勤的任务。
              军乐队奏响《解放军进行曲》,近百艘船艇笛声齐鸣,主机隆隆,港口内顿时沸腾起来。舰队浩浩荡荡地驶入松花江。             
            从松花江到黑龙江,经俄罗斯庙街港出海可直达日本海和太平洋,这是黑龙江省惟一直接出海的通道。我们刚刚告别的佳木斯市,就是这条江海联运的黄金水道的始发港,也是东北亚中心地带的一颗明珠。
              喷薄的朝阳把整条江都镀上了一层金色,艇队宛如在童话中的黄金世界里航行,而春意盎然的两岸还在甜美的沉睡中。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声。            
            中俄山水相连,两国之间拥有长达4300多公里的边境线,边界问题曾是困扰两国的痼疾。在领土争端问题上,中俄之间的复杂经历,宛如这界江的水,历经百余年的冰冻与雪融;而这绵延不绝的界江,就成为昔日冰凌般摧枯拉朽的风暴,与今天冰雪消融催生万物的美景的见证。
              众所周知,沙俄曾作为侵略中国的帝国主义之一,通过多次战争强占了中国东北、西北的大片领土。             
            斯大林-勃列日涅夫时期,苏军全面越过"条约线",占据有利地势,把边界向"条约线"中方一侧推进了1000余公里,这样中苏之间就存在着两条"边界线",一条是"条约线",另一条则是超越不平等条约的"苏方实际控制线"。
              此后,苏方不仅长期坚称19世纪的条约是合理的,而且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还掀起一股大肆篡改历史的运动。
              冰层坚硬,于是界江爆发了珍宝岛这样的凌汛。
              凌汛,冲击的是界江两岸的人民。
              可再厚的冰也有消融的时候,人们在等待春天,期望春天能唤醒大地的升温。
           1986年7月28日,戈尔巴乔夫在海参崴的讲话中,一改苏联当局以往立场,承认两国存在边界问题,表态愿意按照国际公法,合理解决边界问题,建设一条和平边界。同年9月2日,我国领导人邓小平做出了积极的回应。此后,中苏(俄)边界谈判才走上正轨,组建了中俄联合勘界委员会。             
            1991年的《中苏国界东段协定》和随之而来的8年勘界,中俄两国间就只剩下黑瞎子岛和内蒙古额尔古纳河阿巴盖图洲渚的归属问题没有解决。此后,人们欣喜地看到了2004年10月14日签订的《中俄国界东段补充协定》,至此中俄已经完成勘分两国东西两段98%国界。2005年夏天,中俄两国政府、立法机构对剩余部分--主要是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汇处的黑瞎子岛、银龙岛--的勘分,也相继完成了全部立法程序,两国外长互换了相关的法律文书,至此两国之间停止了领土争议。
            六千里界江,潮起潮落;六千里界江,春去春归。             
            从1992年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访问中国,两国政府签署关于《相互削减边境地区武装力量和加强军事信任措施的谅解备忘录》,到1996年4月,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签署《关于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至今年已举行了6届的中、俄、哈、吉、塔五国元首上海会晤,以中国为一方和以俄、哈、吉、塔为另一方的世界上最漫长的陆地边界线,正在成为紧密连结占全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五国人民友谊的纽带,亚太地区首次涌现一个广阔的和平、信任和军事透明地区。             
            边界的勘定,军事上的信任和透明,边境地区武装力量的减少,增加了中俄之间的经济和贸易往来。俄罗斯一些城市同中国的一些省份和城市建立了直接的联系,这种联系的参与范围正在继续扩大。中国已成为俄罗斯在前苏联境外仅次于德国和美国的第3大贸易伙伴。             
            俄总统普京,原本定于今年6月中旬参加完在上海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后顺便访华,在获悉中国即将在3月举行"俄罗斯年"开幕式后,普京随即改变主意,提前来华访问。提前来访,也正说明了普京总统对当前俄中关系的高度重视。2006年和2007年中俄先后互办"国家年"活动的决定,是两国元首于去年7月正式宣布的。这在中俄关系史上尚属首次,是今明两年中俄关系中的大事。             
            今年恰逢中俄"国家年"、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签署《关于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10周年、中俄开始进行勘界20周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5周年……这些无疑是激励新华社军事记者,在纷繁的报道任务下,义无返顾踏上中俄边境报道之旅的原动力。
              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1987年,黑龙江开江不久,黑河地区中苏友好协会收到了阿穆尔洲苏中友好协会主席莫尼谢年科的来信。这封内容不长的信,却有着历史性的意义:中苏边城领导人要在布拉戈维申斯克洽谈边贸。             
            尽管今天中俄两国军人会晤时,依然延续古老的升旗方式联络,但会晤的内容却发生了质的变化。从绥芬河到黑河,在黑龙江13处边境会谈会晤站,发生了一个个两国边防军人友好相处的动人故事:俄远东边防军区副司令员斯梅林少将突发心脏病,治疗期间,时任黑龙江省军区司令员李衡少将专门托会晤人员捎去一支多功能血压计;俄边防中队长皮肤病久治不愈,绥芬河会晤站先后6次到哈尔滨请著名皮肤病专家赵秀珍教授帮助解难。"黑河好八连"被中央军委命名的消息传到彼岸,两个俄罗斯边防哨所不但发来了热情洋溢的贺词,还送来了精致的贺匾。俄方边界机关副代表塔卡耶夫上校高兴地说:"到中国来,就像走亲戚一样。"             
            "信任是友好的基础。"随着中俄等五国《关于加强边境地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于1996年4月签署,中俄两国边民和边防部队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             
            经历过边境地区由军事对峙到友好相处全过程的李衡将军,深有感触地告诉我们,中俄两国建立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和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既是两国领导的英明,也是两国人民的福祉。             
            和平、和睦、和谐的边关是百姓之福,更是世界人民之愿。我们此次沿中俄边境采访的初衷,也正是要用我们的新华社军事记者的视角,秉笔书写沿江的所见所闻,为读者展现一个全新的中俄边境风貌。             
            为了让我们的照片是精彩的,我们将以最近的距离贴近读者想要看到的;为了让我们的文字是生动,我们将让新闻保持真正的原生态;为了让我们的视角是广阔,我们将尽目力、脑力、体力所能的极致。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这是追求和谐世界人们的理想境界。我们沿途的行走与报道,就是要为读者记录曾经为这样美好的世界奋斗和继续奋斗的人们。               行者与报道者
            从出发的一刻起,我们就被激情洋溢与困顿疲乏交织着。此行的五位从事军事报道的记者,是紧急受命,以报道重大选题的应急方式,快速组成报道组。从北京夜航飞抵佳木斯,已是5月12日的凌晨,刚安顿下来,报道组就紧急召开碰头会,研究清晨四点艇队开进的报道。      
            毕竟是祖国的东端,清晨3时多,佳木斯的太阳已经像北京正午的阳光一般绚烂夺目,几乎目不交睫的记者们赶往了各自的采访点。此后的时间也像佳木斯的阳光一样,是被提前支取的,起航、江上巡逻、艇队采访……太阳还在天上挂着,我们全然不知已是傍晚时分。厚厚的采访笔记、多视角的新闻图片,是夜深时刻,我们写作与编辑工作的友伴。              
            13日,告别艇队,我们登陆上岸。此行的领队张宝印(新华社解放军分社沈阳军区支社社长)为我们选择了一条走边防的路线。这位从黑龙江边防摸爬滚打出来的大校记者,尽管跑了十几年边防,都快成活地图了,可提起边防的一草一木,一路一景,还是两眼冒光,那种从不掩饰的激情,激励着我们不停地赶路,不断地下车采访,变换各种角度拍摄我们目力所及的新闻点。             
            重新修整过的边防路,大大缩短了路上奔忙的时间。"到了同江县的三江口,就能看到黑龙江了"。张宝印在给大家介绍下步行程。路还是一样的平坦,但明显变得更宽阔了,我们正奔驰在全国最长的一条一级公路---同三公路上。这条从同江可以直达海南三亚的路,是许多老边防的骄傲。"当年的沙石路,已经被我们称为平坦了,其实也不过是比土路平整些,今天这条路却平坦地贯穿了祖国的东北和西南,只是原来在曲曲弯弯的小路两旁,那么多茂密的树木和缤纷的野花,见不到了,都被整齐的白杨树替代了。远处的坡地和山丘上,依稀能见到一些白桦树、柞树和青冈树,稀疏地散落在那里,像是当年遗留在那里残缺不全的旧梦。"             
            今日同江已是边疆重镇,松花江流到这里,仿佛进入交响曲的尾声,前面马上就要和黑龙江汇合。三江口江边到处是蘑菇般漂亮的商亭,里面摆满俄罗斯的各种小商品,木制套娃、俄罗斯杯壶银器,异域风情已扑面而来。街津口赫哲族渔村,是赫哲族人世代打鱼生存的老村子,那片老林子还剩下一部分,在外面又新种下了整齐的小松树,其余的地方就变成了旅游景点,四周被围墙围了起来,中间建起几尊雕塑,要买门票才能进去。作为祖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目前的赫哲人也不过三四千人,这个只有自己语言没有自己文字的民族,却将自己独具特色的鱼皮衣和桦树皮画保留至今,并陈列在商店里出售。比较鲜见的鱼皮衣,如今可是价值不匪的稀罕物。             
            再往前走,就是抚远,那才是真正的松花江、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会合的三江口。当公路变得越来越宽,地势越来越低,车子像是飞机着陆俯冲似的往下不住倾斜的时候,抚远古镇就在眼前了。傲岸的古城墙还巍峨地挺立在那里,北边的黑龙江像条巨龙般,在我们的下面雄伟地流淌。因为隔着宽阔的堤岸,听不到它的声音,但却能够感觉到它的气势,在阳光下静穆地迸发着沉郁的光泽。这里才是祖国的最东北角。幅员的辽阔,乃至祖国的概念,到了这里才分外地明显和强烈。             
            对岸是俄罗斯的哈巴罗夫斯克,也叫伯力。现在,停泊在黑龙江边的每天来回一班的轮船,就要返航回哈巴罗夫斯克去,拎着大包小裹的俄罗斯人正在向码头走去。当年,中苏关系紧张,黑龙江主航道中也常常会有俄罗斯的轮船出现。尽管站在江边,双方挥手可见,甚至可以听到对方在船上拉手风琴的声音,悠扬地回荡在江面。但是,江中的巡逻炮艇可没有那么多柔和的手势,炮艇上灰绿色僵硬的线条,笔挺地军礼似地充满着火药味。
                   走访中俄东段边界之一:黑瞎子岛静候勘界            国际先驱导报中俄东段边界特派记者:张宝印、周军、赵秀娟、李国利报道 
            5月15日清晨5时,本报中俄东部边境报道组一行6人乘车驶入了抚远县城。抚远——我国最东部的边城,此时太阳已高高挂在万里晴空。             
            下车伊始,迎面而来的江风颇有些力道。码头上,中国陆军水兵的出行编队正要起航,另外码头上还泊着一艘挂有中国国旗的“龙客210”轮。而在1公里外界江上,还静静地停泊着几艘俄罗斯海军炮艇。             
            7时35分,汽笛声声,我们的编队起航了,开始了我们绕航黑瞎子岛的行程。约40分钟之后,随行的黑龙江省抚远县武警边防大队的队员鄂义刚指着右前方说:“你看,那就是黑瞎子岛。”              俄方设施尚未拆除               从舰艇的右舷看黑瞎子岛,鸟儿不时翩然地从岛上飞过,岛上地势平坦,仿佛松软的沙洲,一望无垠的黑瞎子被青草和不太高大的树木所覆盖,偶尔能看到水边的一两处房屋。            
            随着舰艇的开进,黑瞎子岛不停地变换着它的画面,大岛连着小岛,岛中有岛,树丛掩映。副艇长方海告诉我们,“黑瞎子岛位于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夹角内,由90多个岛屿组成,是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中最大的岛屿,有20多个澳门大呢!比珍宝岛大500倍!”             
            据史书记载,从公元1411年到1433年间,明朝太监亦失哈曾先后十次率大规模船队到黑龙江上游巡视。公元1854年,清政府在黑瞎子岛东北角设立了乌苏里昂哥卡伦(等同于今天的边防哨卡),实行行政管辖。当时岛上居住着15户人家,有汉族和赫哲族。             
            据当地百姓说,1954年之前,附近的中国渔民可自由上岛。老辈人都还记得,那时的岛上没人居住,苏联和我方都没有在此驻军,岛上长满了野樱桃树,树下和水边还有很多野兔子、野鸭子。1969年中苏边境东西段分别发生了珍宝岛事件和铁力克提事件后,苏联开始逐渐向岛上移民。             
            据随行人员介绍,黑瞎子岛连同邻近的银龙岛上现有俄罗斯居民约1万人,在黑瞎子岛靠近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市的岛屿东部,有哈巴市数十座企业疗养基地,1万多座别墅,1.5万余个果蔬园,每年都会有大批哈巴市民前来观光。据哈巴罗夫斯克市的《阿穆尔地区公报》显示,俄方还在岛上面积约60平方公里的肥沃低地四周建有环形防水高坝,以及10多个农场,2个常住居民点,数座教堂。每年生产4000多吨土豆,1700多吨牛奶,出栏1500头肉牛。             
            据悉,2004年《中俄国界东段补充协定》签定后,中俄双方于2005年6月开始在黑瞎子岛上勘界,目前,勘界仍在进行,黑瞎子岛依据协定划归中方一侧的岛上俄方设施尚未拆除。              俄罗斯游客清晰可见
             
            9时20分,我们航行到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汇合处,江面异常宽阔,两条巨龙般的大江在这里形成了一片“人”字形的汪洋水面。对岸的哈巴罗夫斯克展现在我们面前,编队减速航行,不远处白色的游艇上,俄罗斯游客清晰可见。
              哈巴罗夫斯克是俄罗斯远东第一大城市,人口近80万,是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贸易和交通枢纽。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黑瞎子岛都被俄方当成了哈巴罗夫斯克市的一部分,称之为“大乌苏里斯基岛”。我们航行通过这座城市的40分钟的时间里,空中有六七架大型客机飞过,还清晰地见到一架直升机飞越江面,飞往黑瞎子岛方向。             
            绕行途中我们还不时能听到西伯利亚大铁路上传来的火车笛声,看到哈巴市岸边码头塔吊林立——那里也是阿穆尔航运局所在地。有过2次绕航经历的水兵张征告诉我们:“在中方界江水兵编队来到前,佳木斯的‘龙腾一号’水翼船已为哈巴罗夫斯克带来了佳木斯的首批游客。”从1992年中俄互通旅游项目以来,已有百余万中俄游客过境旅游,感受和目睹了一水之隔的邻邦的风貌和变化。              浮桥横亘乌苏里江面
             
            9时50分,我们的舰艇驶到了祖国的最东端,两江交汇处的主航道中心线上——东经135°5′20″。“刚才我们两个多小时的航行,都是从黑龙江上顺流而下的,从现在起,我们就要在乌苏里江上逆流而上了。”随行的边防大队主任潘一平告诉记者。             
            10点10分,一座浮桥把乌苏里江面拦腰截住。此前有媒体报道称,连接哈巴罗夫斯克郊区与黑瞎子岛的浮桥已经拆除,但事实并非如此。暗红色、金属质地的浮桥,此时中间的缺口已经打开。随行的潘一平主任告诉我们:“每天北京时间上午9点半到11点,俄国人会用船将中间的浮桥拉开,浮桥打开的时间不过一个半小时。如果赶不上时间,就只能泊在江中多呆一天。这座浮桥是俄方在2002年7月修建的。”             
            根据1991年的协议,我方有绕过黑瞎子岛、经过俄方城市哈巴罗夫斯克的航行权,2004年《中俄国界东段补充协定》解决黑瞎子岛的主权问题后,我方仍保留有绕航权。             
            在抚远县采访时,当地渔民曾告诉记者,船只不绕经哈巴罗夫斯克附近一段的乌苏里江,直接走抚远水道,可以近90公里。但就是这种长期走捷径的举动,让俄方一些人长期以来甚至至今都认为:抚远水道才是中俄的界河。但勿庸置疑的是,抚远水道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的内河。              教堂圆顶金光闪闪
             
            航行3个多小时后,船艇编队开始接近中国最东边的小镇——乌苏镇。水面的另一侧,依然是黑瞎子岛。相隔很远,也能清晰地看到在黑瞎子岛的最南部,有一座教堂,圆顶上闪着金光。这座教堂远离黑瞎子岛上俄罗斯人的居住地,正面朝向抚远水道的中国一侧。             
            1999年9~10月间,俄方将教堂建在面对中国的岛边。教堂在一个月内建成,运输教堂圆顶时甚至调用了俄罗斯紧急情况部的米-26直升机。渔民周殿平向《国际先驱导报》记者介绍说,当时在教堂对面江岸的打鱼“窝棚”里,他亲眼看见圆顶被运到这里。
              俄媒体也有报道指出,中俄双方划分黑瞎子岛时,边界就在这座教堂旁边。             
            与俄罗斯教堂隔江相望的是中国最东边的哨卡“东方第一哨”。在“东方第一哨”的瞭望塔上,中国士兵不仅可以看到不远处的黑瞎子岛和乌苏里江对面的俄罗斯炮艇,也能清楚地观察到那座教堂孤零零地站在岸边,大门紧闭,旁边还有一个不高的瞭望哨塔。
              11时30分,船艇编队的压轴船只停靠在了乌苏镇的码头上。历时4个小时的绕航结束。            走访中俄东段边界之二:中俄边界谈判历经40年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赵嘉麟报道             距离黑瞎子岛最近的黑龙江省抚远县边防大队工作人员近日在接受《国际先驱导报》电话采访时指出,2004年《中俄国界东段补充协定》签定后,中俄双方于2005年6月开始就黑瞎子岛勘界做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今年6月下旬将开始新一轮的实地勘界,勘界预计将持续到2007年。               黑瞎子岛一分为二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俄罗斯研究所副研究员蒋莉对《国际先驱导报》说:2004年签署的《中俄国界东段补充协定》标志着两国长达4300多公里的边界线走向全部确定,也为两国持续了40多年的边界谈判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据介绍,中俄两国边界谈判经过了40多年风风雨雨的历程。第一次谈判始于1964年2月持续了半年时间。第二次谈判始于1969年10月,后因珍宝岛事件而终止。             
            1989年邓小平提出“结束过去、面向未来”后,中苏关系全面回暖。1991年5月两国签署了《中俄国界东段协定》,确定成立两国联合勘界委员会,并确定了国界勘分的主要原则是,以通航界河主航道中心线、非通航界河水面中心线为依据。在此协定中,中方在基本实现获得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中方一侧岛屿(包括珍宝岛)主权的同时,还保留了经黑瞎子岛外侧两江水域的航行权和经图们江口的出海权。         
            到1998年为止,中俄联合勘界委员会完成了包括中俄边界西部54公里和东部全部国界线勘界任务的98%,两国间就只剩下黑瞎子岛和内蒙古额尔古纳河阿巴盖图洲渚的归属问题没有解决。             
            2004年10月14日中俄签订了《中俄国界东段补充协定》,到2005年,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和俄罗斯杜马先后通过了该协定。根据补充协定,中俄最后一部分有争议的边界土地,包括位于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界处的黑瞎子岛和靠近内蒙古满洲里的阿巴该图洲渚在内近375平方公里,双方将各得约一半。两国政府商定将黑瞎子岛一分为二,靠近哈巴市的一部分归俄罗斯所有,靠近中国一侧的一半岛屿归中国所有。              勘界考验妥协技巧
             
            蒋莉认为,“中俄双方都选择在双边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时彻底解决这一历史遗留问题。”她表示,中俄边界问题考验了谈判双方的政治智慧和妥协技巧,“如果互不让步,那么这个问题永远也无法得到解决。”             
            蒋莉指出,中俄下一步在黑瞎子岛共同进行的勘界工作主要涉及技术问题,将由专家们按照以前勘界程序履行。“这方面双方已有足够的经验,当然具体工作也并不简单,仍然需要彼此理解、合作。”             
            此前俄新社曾报道,俄罗斯负责与中国边界谈判的总统特别代表沃罗比约夫说,黑瞎子岛上所建的东正教教堂将被保留下来,并划归俄罗斯领土。“这是我们在制定补充协定时的基本原则之一。”他说,俄方的意见得到了中方的理解。             
            沃罗比约夫说,“我们将在勘界中与中方协商国界线的具体走向”。他说,中俄双方由于签订了增强边境地区军事互信以及在100公里边境区域内裁减兵力的文件,因此几年间一直实行互相检查机制,“没有发现任何违反情况”。他表示,这一机制也将被用于俄中东段边界补充协定所涉及的地区。“那些划归中国领土的俄罗斯军事设施将被拆除。”              开发应重环保、分阶段
             
            抚远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曹中锋接受《国际先驱导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说,到目前为止,当地已接待了不少对黑瞎子岛开发感兴趣的学者,一些专家提出了在岛上建立集商贸旅游为一体的中俄自由贸易区的构想。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副主任李绍荣曾提议,对黑瞎子岛和周边地区的开发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简单的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进行;第二个阶段再形成能够辐射整个东北亚的大的经济体;第三阶段就是能够为这种大贸易进行融资的辐射东北亚地区的金融稳定的体系。“这三个阶段形成,一定要考虑一步一步走,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是很必要的。”             
            曹中锋说,对于黑瞎子岛开发,黑龙江省准备举全省之力,“仅靠县里财力是不行的,可能需要通过招商引资。”据他介绍,去年来佳木斯参加企业家峰会的与会代表曾到抚远县考察。“大家对于开发黑瞎子岛的热情很高。不过,俄方提出要关注当地生态环境的问题。”            走访中俄东段边界之三:珍宝岛五代营房的变迁
            国际先驱导报中俄东段边界特派记者:张宝印、周军、赵秀娟、李国利报道             5月16日,落日熔金时分,经过3个小时颠簸后,本报记者登上了乌苏里江边林木浓密的209高地。209高地至今完好地保存着当年珍宝岛冲突时我方的坑道。从高地顶部极目远眺已被不断上涨的乌苏里江江水所环抱的珍宝岛,两头尖、中间宽、呈元宝形状的小岛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正是这个距我方西岸200米,距俄岸300米,面积不过0.74平方公里小岛,因为1969年的那场自卫反击战,而声名远播。              红白航标“划”出海疆
             
            从209高地下来,我们又乘艇前往珍宝岛。每隔一段距离,乌苏里江两岸便会出现或红或白的两色航标。两国的船只便是根据这些航标随时“三点成一线”地目测调整,以确保在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本国一侧航行。             
            一路向左望去,不时能看到瞭望哨塔、兵营或油罐堆放地。在界江上巡游,记者心中不免唏嘘慨叹,百余年前曾为内河的乌苏里江,因为昔日的不平等条约已为两国的界河,而如今共饮一江水的两国人民,正在维系和营造着今天这样难得的恬静祥和的景象。
              半个小时的光景,快艇缓缓地靠近了珍宝岛码头。沿码头往上十米处便是白色的珍宝岛岛门,“中国珍宝岛”五个金黄的大字赫然在目。              五代营房各有时代特征
             
            进入岛门,一条长仅约20米的笔直小路被命名为“北京路”,另外两条小道分别被称为“上海路”和“南京路”。过了北京路后向右一拐,便是珍宝岛上中国守军的第一代营房。             
            第一代营房建造于1968年8月,为平顶石质结构,面积仅有20平方米。营房分为左右两门,两门处分别留有一副白底红字的对联。左门处的对联为“以哨所为家/以艰苦为荣”,横批为“永保边疆”。右门处的对联为“身居珍宝岛/胸怀五大洲”,横批则为极具时代特征的“解放全球”。
              营房正面中间墙上装有一块黑板报,其通栏标题为“英雄的宝岛”,标题下是:“血染珍宝岛 陈绍光;不朽英雄 王庆荣;生命不息冲锋不止于庆阳;用生命捍卫祖国的尊严 杨林;排雷勇士 孙征民”   ,上述五人的名下均划有白线,表明这五位英雄已经离开了我们。在他们的名下是另外五人:“深入前沿指挥的营长 冷鹏飞;坚守宝岛孙玉国;智勇双全的指挥员 杜永春;克敌战车的神勇火箭手 华玉杰;威镇北疆的 周登国”。            
            紧邻着第一代营房的旁边就是于1975年7月建造的珍宝岛第二代营房。这是一座钢筋水泥混凝土结构的圆形碉堡式营房,面积为26平方米,分上下两层。这座营房顶部还刻有“中国领土不容侵犯”八个红色大字并架有一口接收无线讯号的“大锅”。             
            珍宝岛的第三代营房已无缘相见。因为在第三代营房基础上,第四代营房已于2000年8月取而代之。这是一座石头基础的两层砖结构小楼。紧邻第四代营房的坡下是珍宝岛上的第五代营房。这是一处砖石结构的三层小楼。30余年间,珍宝岛上五代营房的变迁竟是那样贴切地体现了各自的时代特点。             
            曾在珍宝岛挥洒热血、书写青春的“老边防”张宝印不胜感慨地说:“当年的守岛战士,已经不认识回家的路了。珍宝岛的变化也是中俄边境线上,中国边防部队变化的缩影。”             
            据介绍,过去,我们的哨兵是站在高高的哨楼上,手拿望远镜察看边情,能见度好时观察的范围也不过10公里。如今,岛上安装了边境执勤可视系统、红外线预警系统等监控设备,坐在室内就可以通过“电子眼”对边情实施全天候观察、分析,一有情况即可快速处置。                走访中俄东段边界之四:黑河好八连,中俄边陲“铁门闩”
            国际先驱导报中俄东段边界特派记者:张宝印、周军、赵秀娟、李国利报道             5月22日,本报报道组来到八连驻地——位于祖国最北端的黑河市,这里与俄罗斯远东第三大城市布拉戈维申斯克市隔江相望。黑河市与布市是中俄边境线上唯一一对规格最高、人口最多、城市建筑规模最大的对应城市。这里的享誉全军的“黑河好八连”被称为中国边陲的“铁门闩”。               边关今夕大不同
             
            “铁架哨,土坯房,寒风吹来透心凉”。这是官兵们形容过去连队生活条件艰苦的一首打油诗。“黑河好八连”首任连长王学政告诉《国际先驱导报》记者:“老一代戍边军人住的是地窨子,吃的是高粱米,取暖靠地火龙。”             
            如今官兵们乘着摩托雪橇在冰天雪地里巡逻也不怕冻伤,三级士官丁玉财说:“您瞧,咱这头盔是高科技,不但能加温,还有自动除霜功能。”他还一一介绍了皮毛一体护颈、护腿和保温把套等一整套专用防护装备。             
            过去曾听说连队“吃肉难、吃菜难、吃新鲜蔬菜更难”。现在,记者走进食堂,只见战士们在2台保温自选餐饮车前挑选饭菜,主食有米饭、馒头、烤饼等可供选择,糖醋鲤鱼、排骨、小白菜也很诱人。司务长说:“现在连队建起了日光温室大棚、保温猪舍,经过科学种养,能吃到新鲜蔬菜,双休日吃饺子和包子也是常事。”             
            随着中俄边防军交往的深入,前往八连参观的俄方代表总是猜不透为何同是高寒地区,仅一江之隔,八连塑料大棚里的西红柿鲜红欲滴惹人喜爱。因此,临别时,八连官兵总会精心为每个俄军官兵装上一袋蔬菜,以西红柿为主,辅以其他青菜。            
            其实,在中国,用温室大棚栽种西红柿已不足为奇。然而,八连的西红柿确实是高寒区蔬菜栽种的一个奇迹,因为每株西红柿秧苗都具有二期开花结果的奇特功能,而创造奇迹的是八连的老指导员王振兴。               妥善处理越境事件               八连管辖的区域内,一件小事都可能引起国际争端。因为没有热线电话,边境上发生的大事小情全靠当面会晤去化解,联络方式是升旗。             
            八连官兵向《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透露了俄方的一次越境事件。1997年7月5日上午,细心的八连执勤士兵惊奇地发现,俄罗斯边境哨所升起的会晤旗久久没有降下。原来,凌晨3点多钟,有两名十八九岁的俄罗斯青年趁着夜幕偷渡过境。正当他们暗自为偷渡成功而窃喜时,驻守在长发哨所大黑河岛二号哨位的八连战士出现在他们面前。             
            这两名青年都是莫斯科人,因无法忍受上司的虐待突发越境想法。八连连长贾伦为两人安排了午饭,饭菜很丰盛,红烧鸡块、土豆烧牛肉、炒瓜片、白糖拌西红柿、面包等。             
            要是过去,这样的涉外事件很可能需要外交会晤讨个说法。如今,通过双方的上级友好沟通,很快就解决了问题。下午6点多,当俄方会晤代表在交接书上签字后,连连称赞:“没想到这样的涉外事件你们能处理得这么及时,这么妥当,我们表示敬佩和衷心地感谢。”              中俄边防哨所互相开放               如今,中俄边防哨所的军人会晤依然延续古老的升旗方式联络,而会晤的内容也发生了质的飞跃。             
            1989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中苏关系要“结束过去,开辟未来”,这无疑给长期徘徊不前的两国两军关系注入了新的活力。1992年盛夏,应俄罗斯远东和太平洋边防军区的邀请,时任黑龙江省军区参谋长的李衡将军第一次参观了两国边境的俄罗斯哨所。             
            此后,从绥芬河到黑河,界江两岸的13处边境会谈会晤站里,中俄边防军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第一次相互参观边防分队、第一次派军事观察员代表团参观俄边防军演习、第一次船艇互访、第一次俄专程派团祝贺我“黑河好八连”命名活动              
            黑龙江省军区原司令员李衡将军向《国际先驱导报》记者介绍说,“2002年1月22日,中俄界江上的边防军人开始实行边界代表集体会晤。此双方在共同提高边境管理和管控质量方面,获得了默契与共识。”             
            据李将军介绍,会晤的一个日程就是俄方代表团观看“黑河好八连”的全面建设及我方哨兵的江上勤务演练。当天八连江上勤务演练时,江上风力有七八级,刮起了“大烟炮”(北大荒形容狂风卷起漫天飞雪的恶劣天气),零下三十多摄氏度的气温下,寒风侵骨,俄方代表团成员不时地往上拉大衣的衣领。时隐时现的“大烟炮”不时挡住人们的视线,但“黑河好八连”的执勤哨兵们灵活机动,快速反应,及时潜伏、出击,在极为恶劣的气候下实施了快速抓捕,赢得了俄方代表的阵阵掌声,嘴里不时地喊着“哈拉绍”(俄语“好”的意思)。             
            俄方团长、时任俄远东边防军区司令的戈尔巴赫将军站在风雪中对李衡将军说:“中国边防军的变化太大了,把我们远远地抛在了后面,我们回去一定要好好向你们学习!”             
            自2004年履任以来多次参加中俄边防军高层互访活动的黑龙江省军区司令员寇铁将军向本报记者指出,2006年是中俄友好年,今年8月1日建军节之际,两军边境哨所将再次互相开放。                 走访中俄东段边界之五:东方第一哨成旅游热点
            国际先驱导报中俄东段边界特派记者:张宝印、周军、赵秀娟、李国利报道             5月14日,本报报道组一行来到了抚远县的乌苏镇哨所。这个哨所始建于1962年,位于中国版图的最东北端北纬48°15′42"、东经134°40′32"处,是祖国大陆最早见到日出的哨所,被称为“东方第一哨”。驻守在这里的官兵们始终以“代表祖国迎太阳”为激励,每天迎着初升的太阳第一个把五星红旗升起在祖国最东方的哨所。近年来哨所进行了翻修,去年刚刚建成了二层小楼。小楼由黑龙江省农垦设计院设计,呈“船”字型,好像要起程的风帆。
              原先的哨所十分简陋,士兵们没有菜自己种,没有电自己发。在电视里只能看到俄国人跳舞,广播里也只能听到外国人说话。         
乌苏镇上除了哨所、只有1户人家——石群鹤老俩口。此外,当地巡逻大队驻乌苏镇边防艇组2人一组的士兵在定期巡逻时也会到达这里住上一段时间。            
            原先,哨所的住宿条件很简陋,镇上也没有专门供艇组住的房屋。镇上的房屋是上世纪80年中期抚运县水产公司盖建的砖瓦房,他们离开后房子就交给了石大爷看管。艇组的房屋是由砖头和泥垒起来的简易房。每逢雨天是屋外下大雨,室内下小雨。有一次,大爷和大娘硬是把艇组的床和被褥搬进了砖瓦房。但艇组利用老俩口中午休息的时间又搬回了简易房。如今,随着部队营房建设的不断改善,老俩口终于不用为艇组住了几十年的简易房发愁了。             
            现在,哨所已盖起了两层的小楼,驻守的战士和前来巡逻的艇组士兵们终于有个可以安顿的“家”了。战士们的营房里有军区直接配发的6套全团仅有的、最好的床,储藏室通风良好、学习室配发了新桌椅、活动室内配发了新的台球桌和乒乓球桌、监控室配备了先进监控设备,炊事班炊事用具一色电器化。室内还建有卫生间,解决了哨所官兵冬季在外上厕所难的问题。室内设有地热,冬季使室内始终保持适宜的温度。此外,哨所还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搞了个一线通;安上了有线电视;建起了一个气象站;通了班车,也用上了空调。             
            哨所旁有一个纪念碑,上书“英雄的东方第一哨”,是1984年8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同志,在三江口亲笔为哨所题的词。2005年8月,纪念碑在佳木斯市政府和上级领导机关的帮助下,进行了重新修缮。
              如今,这个地方成了远近闻名的游览胜地,记者采访之时正值游人如织的旺季,美丽的哨所自然是这里最秀丽的风景。
                黑龙江与开江
            黑龙江是我国与俄罗斯的界河,穿越大小兴安岭,落差较大,水流湍急,下游江面宽阔,封江期长达半年之久,冰厚两米还多,一般每年都在四月中下旬跑冰排。
              黑龙江在解冻时就像出鞘的剑一样,泛出雪亮的光芒和清脆的声响。阳光和春风使得封冻半年之久的冰面出现条条
            裂缝,巨大的冰块终于有一天承受不住暖流的诱惑而訇然解体,奇形怪状的冰排就从上游呼啸而下。洛古河、北极村、大草甸子、兴安、开库康、依西肯、鸥浦直至呼玛和黑河这些沿江的村屯城市,无一不在回响着冰排游走时的轰轰声,仿佛上帝派驻人间的银色铁甲部队正在凯旋,而天庭也的确呈现出了一派迎接战胜者归来的喜洋洋的气息,无论昼夜都晴朗如洗,温柔的光芒四处飘荡。(迟子建《冰排过后》)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毛泽东词句)。开江,是黑龙江的一大景观。洞开的江面上,挣开的冰块间扯出的缝隙,能够看到流淌的江水,幽深得像是冰川下的深谷。它们显得不动声色,发出一种近乎海一样深邃的颜色,和那些白色的冰块与浪花作着有意的对比,仿佛是告诉我们,它们才是黑龙江真正的生命,而冰块只不过是在做最后的挣扎,马上就要被它们全部吞没了。至于那些浪花,只不过是冰块发出的最后几声喘息,转瞬即逝而后偃旗息鼓。想想,就是一个月前,江面还结着厚厚的冰,可以在上面跑十轮汽车,那时,它是多么的平静而温顺,而现在,它就一下子舒展了腰身,扬眉吐气一般,剑拔弩张,昂昂乎,巍巍然,呈现出另一种你意想不到的容颜和姿态。
              黑龙江最壮观、最值得一看的,就是它开江的时候。那是真正的雄性的姿态,真正的大自然的交响,那一刻大海似乎也难以比拟。  
            开江有文开江和武开江之说,这是由气温差异造成的自然景观。当地人说,今年的开江是文开,所谓"文开",就是下游先开,然后再一点点往上开,这样冰排跑得顺畅平稳,即便是文开,拐弯处也常有冰排叠得像小山似的。要是武开,那就更可怕了,所谓"武开",就是上游先开,由于冰流不畅,巨大的冰块叉在一起,在江上形成冰山,堵塞流通,江水就会泛滥成灾。人称"凌讯"遇到这样年份,就需要人工爆破,炸冰放流。不过,在黑龙江上这种情况较少见。开江、封江,封江、开江。大自然的季节轮回,真实地写照着界江两岸的交往。令人欢欣地是大江解冻了,开江了。每到开江季节,便是品尝黑龙江鲜美开江鱼的时节,正所谓"不吃开江鱼,枉做龙江人"。黑龙江素以"三花"、"五罗"驰名中外,特别是开江时节,不仅鱼肥而且味鲜美。这与休眠期长且无污染有关,所以这里的杀生鱼和江水炖江鱼名声在外。                 “东方第一艇”与“东方第一家”的故事             乌苏镇上只有3户人家,哨所、石群鹤老俩口、某巡逻大队驻乌苏镇边防艇组。多年来,石大爷老俩口与哨所之间的故事,通过一个个媒体传遍神州大地。而因与第一哨相伴的艇组,人称"东方第一艇"与这户人家的故事便鲜为人知。
              镇上没有艇组住的房屋。镇上的房屋是上世纪80年中期抚运县水产公司盖建的砖瓦房,渔民撤走后,房子就交给了大爷看管。艇组的房 屋是由砖头和泥垒起来的简易房。每逢雨天是屋外下大雨,室内下小雨。有时夜里突降大雨,官兵们只好抱着床卷挤在墙角过一夜。看到官兵们白天在界江上巡逻执勤,晚上又要受大自然的罪,老俩口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于是老俩口决定让这些兵儿子住进水产公司的砖瓦房,可他们硬是不答应。             
            有一次,大爷和大娘硬是把艇组的床和被褥搬进砖瓦房。艇组利用老俩口中午休息的时间又搬回了简易房。气得大爷说:"明明是一家人,偏要做出两家的事来。"大爷拗不过官兵的劲儿,只好不顾年迈的身体和七月的火热太阳,到离乌苏镇100多公里的水产公司,向经理讲艇组的事;上级来首长时,大娘就不失时机地向首长"诉苦"。随着部队营房建设的不断改善,如今老俩口终于不用为艇组住了几十年的简易房发愁了。            
            镇上没有通往县城的交通工具,艇组的巡逻艇成了去县城的唯一交通工具。大爷老俩口要是去县城看望儿女走亲友,都是搭乘艇组的巡逻艇。官兵们知道大娘晕船,每次大娘要坐都会把舱里点上一支大娘爱闻的佛香,把床铺铺得厚厚的,准备几粒晕船药。有一次,大娘心脏病突发,上气不接下气地喘个不停,随时会有生命危险。当时,外面风雨大作。官兵们正在午休,大爷敲开了官兵们的门,官兵顾不得疲劳,迅速把大娘抱上了艇。巡逻艇在风雨中前行,大娘受不了巡逻艇的颠簸,把中午吃的全都吐在了扶她的新兵周忠良的身上。平时十分爱干净的小周毫不嫌弃地给大娘拿毛巾、倒水、捶背。到了医院,官兵们楼上楼下找大夫,叫护士,办住院手续。由于抢救及时,大娘的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和治疗。如今,只要有上级工作组来到乌苏镇,大娘都会说,要不是艇组的官兵,她这把老骨头早就进土了。             
            几十年来,艇组官兵和大爷老俩口之间的感情,就像乌苏里江的江水一样连绵流长。大爷大娘自然而然地成为艇组的编外"指导员"。只要艇组谁心里有想不开的疙瘩,解不开的结,都会逃不掉老俩口的眼。去年夏天,从小在家娇生惯养的江苏籍战士何宝玉,来到边防后面对一望无际的界江线,他比谁都兴奋,表示一定要在边防干出一番事业。可是,不到两个月,孤独和枯燥,烦闷让小何开始对这儿失去了信心,成天提不起精神,说话充满了"火药味",弄得大家都说他是"瘟神",他甚至写信给家里当老板的父亲,请他
            "找找关系",想办法把他调走。小何的心事很快大爷老俩口发现,大娘找到小何与他聊起了家常,给他讲大爷当年一个人从山东来到边防闯天下的经历,并告诉小何在任何地方干事业都是一样,只要用心,不怕艰苦,人生都是充满光明的。大娘的一番话,令小何惭愧不已,他暗下决心好好工作,争当优秀士兵。年底,小何因成绩突出,被评为优秀士兵。             
            14年来,艇组官兵是走了一茬又一茬,谁也不知道这些年换了多少张面孔,正如江边的那颗老榆树,叶子一茬黄了一茬又绿,没有人刻意去数,没有人去查。用大爷老俩口的话说:"无论换多少官兵,他们都是我们的好儿女。"                         黑龙江概况
             
            为中俄界河,由两个源头汇流而成:南源额尔古纳河,发源于我国境内大兴安岭西坡;北源石勒喀河,发源于蒙古北部肯特山东麓,流入鄂霍次克海,全长2824千米。流域面积184.3万平方千米(我境内约86万平方千米,俄境内98万平方千米),年泾流量3470亿立方米。河源至布拉戈维申斯克段长约9000千米,水流急,落差大,河宽930米以下,水深3-10米,流速1-4.6米/秒。夏秋季朝夕,河面常年有大雾。布拉戈维申斯克至哈巴罗夫斯克河段,长1004千米,两岸多沼泽,河宽3-5千米,水深7-14米,流速1.7-2.2米/秒。11月上旬至翌年月上旬为结冰期,冰厚1-2米,可通行车辆。4月末和6、7月间有春夏两次汛期。春汛较夏汛小,伴有流冰。              乌苏里江概况
             
            阿穆尔河右支流,由乌拉赫河和刀毕河汇流而成,为俄中界河。长方体千米(含乌拉赫河全长897千米),流域面积19.3平方千米,年泾流量630亿立方米。上游两岸多山。河床陡峭,流急;中、下游两岸地势较平坦,多沼泽,江中多岛屿,河宽100-800米,水深1-6米,流速0.7-1.7米/秒。11月中旬至翌年4月中旬为结冰期,冰厚1-1.3米,可通行车辆。6-8月为汛期,常泛滥。期间,我虎林、饶河边境地区交通受阻。
    
            在“东极”迎接祖国的第一缕朝阳
            新华网消息: "在祖国边防最东端的角落,耸立着我们小小的哨所,每当星星月亮悄悄的隐没,那是我第一个把太阳迎进祖国。我把太阳迎进祖国,
            太阳把光热洒给万里山河。我持枪向太阳致以军礼,请它也带上我的光,我的热。"             
            "无论风雨弥漫,还是大雨滂沱,朝霞也照样升起在我的心窝。就在这个时候,决不会错,太阳肯定从我的头上走过,我把太阳迎进祖国,太阳把光热洒给万里山河。我持枪向太阳致以军礼,请它也带上我的光,我的热。"
              很多人都能高唱《我把太阳迎进祖国》这首歌,可很少有人知道,这是黑龙江某边防团--雅号"东方第一团"的团歌。             
            "不到东极深处,不会感到山河的垠限;不到东极之端,不解天地方圆。在背负使命的沃壤守望,能想见一切。战士们的确与共和国的安宁一并显示着尊严。             
            往东,再往东,祖国的东极,一群又一群的士兵接驾朝阳。他们的故事似乎有许许多多都与阳光有关。这使得这些故事与他们守卫的领域不再有历史的苍白。
              面对历史的沉重和沧桑,他们的青春随时代灿烂着,因他们守卫的疆域灿烂着,因他们捍卫的事业澎湃地涌动着。             
            战士们使风布阵,披霞带彩,灿灿烂烂地赶着阳光,国旗在界河呼呼啦啦地飘动。哨塔被丛林高高地举起,守望着高倍望远镜锁定的区域,万花悄悄地结实。当他们用血肉之躯紧紧地拥抱他们迷恋的土地,迎回祖国的第一缕阳光,白桦和枫叶都以高洁、金黄和火红为他们动容。"           
            我们在祖国的最东端,读到了一个叫林向阳的军官《笔韵东极》,如太阳般喷薄澎湃的文字,我们深味,只有沉泳地守卫边关的人,才能写出这样的豪情,因为下面我们要讲的故事和我们的见闻,都在反复告诉我们,东方第一哨的高度绝对不止--23.9米,如果你细细品味每个军人说到奉献时看似平淡的神情,就会理解为什么有人说,心灵也是有高度的。"只要太阳不灭,东方卫士就永远年轻,只要军魂不灭,太阳鸟就不会死亡。"
            生命原本就是一团火,太阳似乎在见证--我们的战士在以燃烧的方式生活着、守卫着。            兴凯湖的忧思
            兴凯湖,位于黑龙江省密山市东南中俄边境线上,是黑龙江省湖泊之首,亦是东亚最大的国际淡水湖。兴凯湖分大小两湖,南为大兴凯湖,东西宽60公里,南北长130公里,周长400余公里,平均水深3.5米,最深处10米左右,湖面海拔69米。小湖又称达布库湖,东西长34.5公里,南北4.5公里,面积为14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8米,最深处3米多。湖岸边,细砂洁白,石英闪烁,色泽斑斓的五花石子、玛瑙石子、贝壳、湖螺俯拾皆是。大小湖中间有一条宽10米至50不等的沙岗,如长蛇游行,蜿蜒几十公里。如果说大湖像一位粗犷彪悍的小伙子,博大浩瀚,气势磅礴。那么,小湖就宛如一位文静的女子,莲花芦影,幽清平静。湖岗上松柞成荫,野花飘香,犹如彩龙横卧湖中,将两湖隔开,而两湖又似一对恋人相依相伴、相恋不舍。             
            兴凯湖是今日中国边境线上最大的淡水界湖。唐朝渤海国时期(公元761年),曾在湖西岸设东平府湄州地方(今当壁镇一带),在东岸设安远府沱州地方,故当时称该湖为湄沱湖。12世纪,金代大将斡带征服兴凯湖一带,见该湖犹如北国草原上的一把优美的月琴,古金代叫北琴海。15世纪中叶,明朝在兴凯湖周围设恨克卫和松阿察地方,当时称该湖为"兴喀淀",即"恨克"的转音。19世纪,清嘉庆年间,正式称该湖为兴凯湖,"兴凯"即"兴喀"的转音,"兴凯"一词源于满语,汉译为水从高处往低处流的意思。             
            兴凯湖原为我国的内湖,1860年,沙俄乘英、法帝国主义攻占北京之机,趁火打劫,以武力强迫清朝签订了不平等的《北京条约》,强占了乌苏里江以东我国4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美丽富饶的兴凯湖在劫难逃。从此成为中俄界湖。历史就这样将一汪大水拦腰斩断,锁住了人们的脚步,可时光荏苒,奔流不息的这汪大水没有锁住人们的目光和思索。             
            足下是细软如金的沙地,眼前是犹如大海般一片汪洋的兴凯湖,浩瀚天宇间鸥鸟与鸽子自在飞翔。此情此景令韩玉平政委无限感慨:无论是剑拔弩张的时代,还是中俄友好的今天,这些鸽子都是无国界的和平使者,无限天地惟有它们可以自由飞翔……
              屈辱的历史谁都没有忘,而守边的艰苦却不是所有人都能体会的。
              雪拥边关路,巡逻马不前;紧握战士手,十指如树根;
              面透青还紫,唇裂留血痕;解囊倾其有,留与官与兵;
              归途几回首,一路默无言;试问名利客,几人能戍边。
             
            排长董涛动情地背诵了这一首诗,这首由一位将军视察边防后写下的小诗,记载了以往守边的艰苦。过去,冬季在兴凯湖湖面上巡逻,官兵们经常带着酒抗寒,实在顶不住了,就喝几口暖暖身子。出去巡逻的时间长了,连新兵也练出了一点儿酒量。可现在官兵们冬季巡逻再也不必靠喝酒御寒了。配发的防寒保暖衣,可以从头暖到脚。巡逻也由过去的骑马、乘坐小木船、马爬犁改为乘坐巡逻车、巡逻艇和摩托雪橇了。            带着领略边防巨变的欣喜,我们来到了兴凯湖畔某部六连的一个哨所,遇到了班长叶芳平。他是个二级士官,当兵7年了,一直在这个连队。小叶告诉我们,在哨所下面就是兴凯湖的一条山水口,名为"松阿察河",兴凯湖水由此流入乌苏里江,这个出水口每年入冬之后和兴凯湖一起封冻,结一层薄薄的冰。进入隆冬以后,受兴凯湖地热作用,又融化为明水区。因为河较窄,兴凯湖水流湍急,特别是每年四五月份开湖后,风急浪大,湖水冲击我方湖岸非常严重,造成水土流失。而中俄边界线又是以松阿察河河口中界线划分的,湖岸后退一寸,国土就丢失一寸。 
            官兵们在这里站岗、巡逻,决心不让祖国的领土丢失一寸。每次巡逻时,他们都自发地找一些石头,乘车时用车运,徒步巡逻时就用手搬或肩背,将石头运到湖边加固堤岸。这样,一个小时的路程,常常就要走上两个小时。战士们的手上和肩头经常磨出水泡和血泡,但从没有一人叫苦叫累。堤岸一尺尺地加高加长,在界湖边形成了一条蔚为壮观的"湖坝"。              六连的官兵把这些石头叫 "爱国石"。官兵们知道边界线上寸土寸金,都把在堤岸加固"爱国石"当成是一种荣耀。为了不让"爱国石"被湍急的水流冲走,他们又想办法用铁丝编成网,将"爱国石"牢牢罩住。巡逻归来,每人搬一块"爱国石"已成为官兵们的一种习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未间断。             
            爱国、爱哨、爱边境,是边防战士数十年来的光荣传统。有的战士甚至将自己的青春永远地留在了心爱的哨所。我们来时的路是唯一通往六连的路,全长90公里,绵延曲折,有20多种植物、30多种稀有动物生长栖息于此,是原始生态保护较好的一段,有"生命隧道"之称。经过某个地段的时候,前面带路的汽车带头鸣笛,司机告诉我们:"在路旁,长眠着4位战友。"那是多年前的一个下午,六连附近的山林突然着火,连队得知情况后马上组成灭火队奔向火场,保护原始林区。一天一夜的苦战,战士头发、眉毛烧焦了,手上脸上起了水泡,官兵们全然不顾。山火终于被降服了,清查人员时发现有17人被山火烧伤,4名战士陈忍学、白世臣、张德生、刘清江壮烈牺牲。此后,每逢清明,连队官兵都要到墓地献上一束束鲜花。每次军车从这里经过,总要鸣笛致敬。             
            即使是现在,边防巡逻的自然条件也是艰苦的。去年冬季的一天,官兵们沿着"生命隧道"巡逻,中途,忽降大雪,大风一阵强过一阵。汽车抛锚了,手机也没信号。大家相拥着用体温取暖。"我们要派人回去求援,报告我们的准备位置。"茫茫雪野徒步求援,即使不迷路、不被冻死,也随时可能遇上野兽。最终,排长唐兆东和一名士官勒紧棉衣,冲向雪野,一路上两个人互相拉拽,鼓励打气,到达连队时已经成了"雪人",只说了几句话,就瘫倒在地上……
              艰苦的环境最能在人心目中打下深刻烙印。哨所旁有一块界碑,界碑旁堆满了刻着字的石头。每到退伍季节,战士们总要到那里留几句心里话。
              "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我永远会铭记与你朝夕相伴的700余个日日夜夜,你让我学会了坚强,懂得了什么是责任、使命和忠诚!"
              "伴你和着涛声入眠,与你迎着朝阳同起,你的挺拔已融入我的血液,我会常回来看你……"             
            从湖畔边防哨所镌刻着的"我站在祖国门前,代表着民族尊严"的话语,到连队门口挂着的"兴凯湖巨浪淘就精兵劲旅,完达山磐石铸成铁壁铜墙"的对联中,我们看到了蕴涵其中的那股顽强不屈的战斗精神,也听到了戍边卫士用青春、热血乃至生命谱写着的和平赞歌,还读懂了镌刻在兴凯湖畔的那腔赤胆忠诚……    
            边防将军的诗人情怀
            5月冰城,丁香花开。
              从中俄边境采访归来,我们的心中仍涌动着界江的暖流。"那是边防无处不在的春花、无处不在的豪情、无处不在的诗意"--黑龙江省军
            区司令员寇铁将军诗情画意的话,直指我们心灵深处。这位曾任某集团军军长的猛将,在2004年履任黑龙江省军区司令员后,便将一颗赤子之心和一腔诗人情怀,全系在了这绵延漫道的界山、界江、界河上。边关万里行,寇铁将军考察着、巡视着、思索着;万里行边关,寇铁将军感受着、记录着、吟咏着……
              一首将军诗 一腔爱国情
              "将军仰视将军府,将军府地将军多。将军善解将军意,将军魂系将军国。"
              这是寇铁将军在著名的民族英雄寿山将军纪念馆写下的一首将军诗。
              今日之将军举目昔日将军像,百年将军的威仪仍令人感佩,于是爱国之情、仰慕之意,充塞心胸,不吐不快。             
            中等身材的寇将军,有着军人特有的笔直身板与果敢干练,而举手投足间,其飘逸灵动的诗人气质总会自自然然地向你扑面而来。当我们与他对坐到办公室桌前时,最吸引我们目光的是他面前的中俄两国的国旗和手边堆放的高高的关于边防守卫和建设的文件和书籍,仅是一瞥我们就看到了由寇将军主笔的《新时期边防建设》等一系列理论研究的书。谈起边防,谈起守边,将军炙热的情感就像冰城的市花--丁香那样浓烈。             
            "今年是中俄国家友好年,加强两国友好,密切两军交往,在今年这个大背景下更具有深远的意义。作为黑龙江省军区的司令员,我时刻提醒自己,中俄边境百分之七十的地段在我的辖区,守一方国土、肩万千责任。所以,这就要求我们戍边将士既要搭建友谊之桥,又要筑牢边防之门。"              
            自古将军多豪情。为了守好更建好北部边防,寇铁将军从上任伊始就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到新疆、云南等边防参观见学。他常说:"只有走出去、请进来,才能结合实际形成真正指导自己工作的好思想、好方法。"我们从他调研、研讨、思索结晶而成的边防系列丛书里,看到了这位将军的执著,要么不做,做就要做出全军边防建设的范本。人们常说,激情是事业成功的加速剂。在寇铁将军挥笔泼墨、吟诗作画的一瞬间,我们感受到了回荡在诗内诗外激人奋发的豪情--
              "朝辞冰雪晚见花,腾云驾雾落版纳。万里来取经边略,五树六花带回家。"
              一首和平诗 一江两岸情
              "乙酉夏月哈巴情,军乐高奏抚远城。放飞和平寄希望,思念百合保安宁。"
              跨越界江,出访俄罗斯远东地区后,激情迸发的寇铁一挥而就了这样真挚的诗句。             
            2005年7月,寇铁将军作为俄罗斯远东边防管理局多罗欣上将邀请的尊贵客人,乘艇过江,来到俄罗斯远东美丽的边城哈巴罗夫斯克。自从中俄两国边防军开始高层互访后,哈巴罗夫斯克已经接待了多位来自中国边防部队的将军。在隆重的欢迎仪式上,主人们放飞了3000只象征和平友好的鸽子。两国将军都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倾吐了边防将军们稳定边境、共建和平的心愿。             
            盐巴、面包,鲜花、美酒;掌声、笑声、鼓乐声、欢歌声。不同的语言,却努力表达着相同的心声;不同的军服,却尽显相同的职责;不同的习俗,却如此相象而又相敬如宾的表情。平素从不吃生鱼、生肉的寇铁,在多罗欣将军的宴席上,主动大口大口地吃起生鱼、生牛肉。寇将军有句口头禅"交朋友贵在以诚相待、坦诚相见、赤诚相报。"他体会得到多罗欣将军眼里的热情和期待,他说"我会用百倍的热情回报热诚的朋友。"             
            交谈是友好的,交往是和谐的。在后来的交往中,寇铁与多罗欣不仅有两岸边情的交流,更有深层的理解和磋商。在后来的互访中,两岸将军递交的不再是抗议书,而是两军勤务合作的方案;交谈的不是打外交仗,而是打台球的球艺。于是,寇铁的诗句里便记下了那片不及汪伦送我的深情--
              "盐巴面包迎家客,鲜花姑娘立于亭。滚滚江水东流去,多罗将军留我情。"
              一首点兵诗,一"网"戎边情
              "七网连全线,挥洒天地间。点兵千里外,犹如在阵前。"
              这首是点兵诗,意在笔上,浓在墨里,情在兵中。             
            寇铁司令为我们注释了诗的内涵,并不时地穿插着他所管辖边境线上信息化建设的新风新貌。这是一次"网上巡逻"。边防某团团长孙会兵在团指挥中心,手指在电脑键盘上"哒哒-哒哒"地敲击着,通过12个分画面组成的大屏幕,不一会儿工夫,他就将百余公里界江"巡逻"了一遍。还通过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对一些哨位上的哨兵进行查哨。寇司令员讲的这个故事,就是他诗中写得"七网连全线"。他要我们有机会多去那个团看看,因为那里有将军加强边防信息化建设的思路,那里有将军为推开全线信息化建设所流下的汗水。这些年,黑龙江边防全线的信息化建设,给边防巡逻执勤带来了巨变:无论是执勤手段、方式,还是执勤模式都是今非昔比。用寇司令员的话说:"要用信息化实现边境管段上的无缝隙连接。"             
            随着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黑龙江省军区边防建设的步伐也一日千里。将军的步伐又一次显示了将军的风采。黑龙江省军区特色独具的边境执勤和边境管理模式的形成,特别是依托计算机网络建设的边情报知与边情处理系统,作战指挥与军事训练系统,军地信息协调控制系统等"边防信息化八大系列",以及不断创新出现的相关子系统,无疑为边境管理编织了一个无形而有序的"天网"。
              将军守边有则,将军作诗有律。在我们的请求下,他又把一首"点兵诗"呈现出来--
              "一屏览边境,山水草木惊。有了电子眼,胜过十万兵。"
              一首和平诗 一世和谐愿
              "两岸青山隔江望,黑黄两水汇成江。船行国界鸟无界,何时像鸟任飞翔。"             
            我们的访谈一直伴着将军的诗行在前行,每有诗作轻舞,但觉清风拂面。我们暗自感佩寇将军非凡的记忆力,我们更感慨他有能让天地充盈其间的广阔心胸,莫非他真的把整个界江都装在了心里。从祖国最北端的"漠河哨兵"到祖国最东端"英雄的东方第一哨";从黑龙江源头到兴凯湖畔到黑河的哨所,他都熟记于心,勤思于脑。明确地提出了"政治安边、富民兴边、科技控边、外交睦边、军事强边"的兴边方略。             
            在寇司令员心里,边防的强大要靠信息化,信息化的拓展要靠人才支撑。在他的倡导下,黑龙江省军区连续组织了边防基层军官的素质培训,目前已开办了两期培训班。这种独树一帜的培训,不仅使边防军官学习掌握了组织实施边防执勤与边境管理的基本程序和方法,也提高了他们的组织指挥能力,增强了边防执勤与边境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边防稳固则国家稳固,边境安宁则国家安宁,边疆和谐则国家和谐。一条界江,如今已成为一条和平的纽带;一颗将星,时刻不忘肩负的守边职责和重托。为了大江平缓东流,为了界江两岸柳绿花红,寇司令员激情无限地吟咏了一首边塞诗--
              "绿色丛中一点黄,六片叶瓣放芬芳。狂风暴雨无所惧,扎根边防伴戎装。"
                  今日珍宝岛
            在黑龙江省,与黑瞎子岛一样驰名的恐怕非珍宝岛莫属。珍宝岛,位于七里沁岛上游,距饶河镇45公里,乘船约2小时行程,因岛屿形
            状酷似元宝而得名。尽管珍宝岛南北仅长2000米,东西宽约500米,面积不过0.74平方公里,但正是这个距我方西岸200米,距俄岸300米的美丽小岛,却因为1969年的那场自卫反击战,而声名远播。             
            我们此行的领队张宝印,一路都很骄傲地宣称自己是珍宝岛的守岛战士,沿途听他讲珍宝岛过去的故事,我们这些未曾来过宝岛的人,脑海里也便生出些影像,那感觉就像从小听郭颂唱《乌苏里船歌》,今日畅游在乌苏里江上就备感亲切一样。不过随着珍宝岛地域的临近,我们才逐渐把最初听来的、其后在脑海里状描的影像,变成目力所及的、所有感官集纳信息汇成的印象。             
            那印象虽因人而异,但有一点却始终相通,惟有走进珍宝岛,你才会深深地理解和体悟:为什么许多海外人士不知佳木斯在何处,却知道珍宝岛;为什么当年的冲突之地,却成为今日的旅游之地;为什么一个小小的哨所,却能始终牵动着国人的心。或许37年,对于不停向前奔流的历史长河,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瞬,可那一瞬间中国守岛官兵的英勇表现,对于经历过历史的见证人和不忘历史的后来人而言,都是一笔无法衡量其价值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落日熔金时分,经过3个小时的颠簸,我们首先登上了乌苏里江边林木浓密的209高地。209高地至今完好地保存着当年珍宝岛冲突时,我方的坑道。从高地顶部极目远眺,已被不断上涨的乌苏里江江水所环抱的珍宝岛,清晰地展现在眼前。这个两头尖,中间宽,呈元宝形状的小岛,像块碧玉镶嵌在祖国的东北边陲。             
            高地虽好,可以一览众山小,可以将珍宝岛尽收眼底,可高地再好毕竟有山水相隔,少了切身体会的实感。尽管日已西垂,尽管陪同的郭永祥政委一再说,前几日江水淹没了珍宝岛上的哨所,如今哨所水深仍在1.5米左右,可这些都无法阻挡我们乘艇踏访珍宝岛的脚步。
              傍晚的乌苏里江,平静得像梦境中幽深如镜的那面湖水,而疾驰的快艇,在乌苏里江中向西南方向撕扯出了一道道波澜,打破了江面的宁静。             
            每隔一段距离,乌苏里江两岸便会出现或红或白的两色航标。两国的船只便是根据这些航标随时"三点成一线"地目测调整,以确保在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本国一侧航行。一路向左望去,邻国的山水尽收视野,眼帘中不时闯入了望哨塔、兵营或油罐堆放地。在界江上巡游,心中不免唏嘘慨叹,百余年前曾为内河的乌苏里江,因为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早成已为两国的界河,而以往如冰封雪融的两国关系,如今却是春光无限好。共饮一江水的两国人民,正在维系和营造着今天这样难得的恬静祥和的景象。
              半个小时的光景,快艇停止了疾驰,缓缓地靠近了珍宝岛码头。一位年轻的中尉划着小木船早已等在那里,他以庄严的军礼迎接着我们。             
            37年弹指一挥间!然而脚下这座面积只有0·74平方公里的小岛,曾经怎样地牵扯着全中国人民的心!守卫这座小岛的一批批中国官兵,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明着珍宝岛与祖国血脉相连的深情:沿码头往上十米处便是白色的珍宝岛岛门,"中国珍宝岛"五个金黄的大字赫然在目。
              因为水深及腰,我们无法进入哨所内参观,于是年轻的中尉哨长,便客串起了导游。他拿出沙盘推演的劲头,把他守卫的哨所向我们一一道来。             
            进入岛门,一条长仅约20米的笔直小路被命名为"北京路",另外两条小道分别被称为"上海路"和"南京路"。过了北京路后向右一拐,便是珍宝岛上中国守军的第一代营房。第一代营房建造于1968年8月,为平顶石质结构,面积仅有20平方米。营房分为左右两门,两门处分别留有一幅白底红字的对联。左门处的对联为"以哨所为家/以艰苦为荣",横批为"永保边疆"。右门处的对联为"身居珍宝岛/胸怀五大洲",横批则为极具时代特征的"解放全球"。
              营房正面中间墙上装有一块黑板报,其通栏标题为"英雄的宝岛",标题下便是将珍宝岛十大战斗英雄一一排列如下:"血染珍宝岛 陈绍光;不朽英雄 王庆荣;生命不息冲锋不止 于庆阳;用生命捍卫祖国的尊严 杨林;排雷勇士 孙征民" ,上述五人的名下均划有白线,表明这五位英雄已经离开了我们。在他们的名下是另外五人:"深入前沿指挥的营长冷鹏飞;坚守宝岛 孙玉国;智勇双全的指挥员 杜永春;克敌战车的神勇火箭手 华玉杰;威镇北疆的 周登国"。十位英雄名册之旁写有一首小诗:"多少回风雨上哨,多少回冷月出击;多少回林中开怀,多少回壕中跃起;伏剑守国门的日子,一行脚印万千情思。"小诗之下配有一幅极有意境的粉笔画:一湾流水,满轮明月、几丛绿意……             
            于1975年7月建造的珍宝岛第二代营房格外醒目。这是一座钢筋水泥混凝土结构的圆形碉堡式营房,面积为26平方米,分上下两层。珍宝岛上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就矗立这座营房房顶,此外,这座营房顶部还刻有"中国领土不容侵犯"八个红色大字并架有一口接收无线讯号的"大锅"。             
            珍宝岛的第三代营房已无缘相见。因为,在第三代营房基础上,第四代营房已于2000年8月取而代之。这是一座石头基础的两层砖结构小楼。紧邻第四代营房的坡下是珍宝岛上的第五代营房。这是一处砖石结构的三层小楼。30余年间,珍宝岛上五代营房的变迁竟是那样贴切地体现了各自的时代特点。             
            曾在珍宝岛挥洒热血、书写青春的"老边防"张宝印,听得最认真,也最有认同感,他不胜感慨地说:"当年的守岛战士,已经不认识回家的路了。珍宝岛虽小,却是祖国永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珍宝岛虽远,却与祖国的发展同呼吸共命运。珍宝岛的变化也是中俄边境线上,中国边防部队变化的缩影。"             
            随着高科技守边控边能力的不断提高,今天的边境巡逻已与以往的巡逻大相径庭。边境无小事,需要24小时监控。过去,我们得哨兵是站在高高的哨楼上,手拿望远镜察看边情,能见度好时观察的范围也不过10公里。如今,岛上安装了边境执勤可视系统、红外线预警系统等监控设备,坐在室内就可以通过"电子眼"对边情实施全天候观察、分析,一有情况即可快速处置。             
            看着我们对哨所里灌进的一米多的水叹气,张宝华政委真诚地说:"按规律,这水到六月中旬左右就能退了,你们可以在我们珍宝岛切身感受一下守岛官兵的生活。现如今的珍宝岛上,包括蔬菜在内的生活给养,全部由设在大陆的本部运来,每次送来的给养一般够消费半个月的。可上个世纪70年代初,岛上最先进的设施就是一部风力发电机。战士每天吃的主食是高粱米,副食每天都是'老三样'--白菜、土豆、大萝卜,夏天喝的是江水,冬天喝的是雪水加冰水,听的是信号时断时续的收音机。如今,守岛部队不仅从江底接通了电缆,配发了价值几万元的中型净水器,面条机、豆浆机、冰柜、热水器等一应俱全。"守岛排长夏冰峰告诉我们,现在岛上已有多名等级厨师,冬天大家也可以吃上10余种新鲜蔬菜,早餐每人都能吃上一个鸡蛋,喝上一杯牛奶,饭后还有一个水果,逢年过节还要举行别开生面的烛光晚餐,送上美好的祝福。             
            "过去官兵巡逻都是徒步,在没膝深的积雪中前行,每走一步都要付出很大力气。如果赶上‘大烟炮’天气,西北风卷起30多厘米厚的积雪迎面扑来,厚厚的皮大衣也挡不住刺骨的寒风,巡逻完管辖的路段需要一天时间。现在好了,驾驶摩托雪橇用不了20分钟。夏季官兵可以驾驶巡逻车巡逻,就更快捷方便了。"
            哨长讲这番话时,脸上一直洋溢着霞光万道般的灿烂笑容。             
            当地的赫哲族语称珍宝岛对面的中国大陆的地名为"公司亮子",意为"打仗的地方"。当年打仗的地方,如今已是一个人心所向的旅游之地。珍宝岛的四季有不同美态:冬季皑皑冰雪掩映下的完达山东麓,夏日啸啸松涛唱和中的乌苏里江畔,珍宝岛呈现着不同的身姿。珍宝岛今昔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书写,而珍宝岛的印象似乎难以尽意尽兴地传达。
              太阳落了,渔火点点,紧靠江边的 "珍宝岛赫哲族渔村"闪亮的灯光,抑是江上悠然的风景,温馨祥和的月夜,游人时常会忘了归家的路。              资料链接              珍宝岛上英雄树            战斗英雄杨林烈士,吉林省德惠县人,1944年7月出生,1962年8月入伍,历任战士、班长。1969年3月15日战斗中,当敌人冲入我内河的4辆坦克被我炸毁1辆,其余3辆慌忙逃窜时,他奋不顾身,带领两名同志在毫无隐蔽的冰道上架炮,击伤敌坦克1辆。这时,他左手三个手指头被打断,右手被子弹打穿,以惊人的毅力继续射击,又击中敌装甲车1辆,在正要射击另一辆前来的装甲车时,几乎与此同时,一发炮弹落在杨林身旁。顿时,硝烟弥漫,冰雪纷飞,杨林倒在了树下,献出了年轻的生命。1969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称号。             
            今天,当你登上珍宝岛,还会看到那棵曾经掩护过英雄、经历过战火、弹痕累累的山榆树,守岛官兵称之为"英雄树"。经历过战火的洗礼和英雄鲜血的浇灌,愈发显得茂盛。每年新兵入伍、老兵复员,都会来到英雄树下,重温英雄故事。每逢清明时节,都会有少先队员来瞻仰英雄树。他们解下鲜艳的红领巾,系在英雄树上,表达对英雄的崇高敬意。            虎头要塞探秘
            完达山脉宛若身披翠衣的巨龙,蜿蜒在乌苏里江边。在这条巨龙的尾部,深藏着号称"东方马其诺防线"的虎头要塞。这里是用中国十几万劳工尸骨堆砌而成的要塞。1945年8月,苏军出兵东北,包围了虎头要塞,经过十几天的激战,虎头要塞最终成为日本 法西斯自掘的坟墓。  
            循着历史的遗迹,我们来到侵华日军虎头要塞博物馆,走进了这幽深的"历史隧道"。在长达10余公里的隧道中,61年前那场战争的喧嚣与苦难,再次震撼着我们的心灵。往事并不如烟,历史尤为可鉴。故此纪行说的是不远的旧事,激发的是当下的新人。              日军侵占虎头 秘密修建要塞
             
            虎头,是黑龙江省虎林市的一个边陲小镇,坐落在完达山的余脉虎头山上,面临乌苏里江,与俄罗斯联邦的伊曼市隔江相望。二战中,它一直是兵家必争的军事重地。             
            1933年日军侵占虎头后,按照对苏作战的计划,在此驻扎重兵,秘密修建虎头地下要塞。侵华日军认为,"虎头恰似正对符拉迪沃斯托克和乌苏里斯克咽喉的匕首,又像直插苏联滨海边疆区心脏部的长矛枪尖。虎头作为天然的桥头堡,凭借周边的大片沼泽地带,完全可以抵制敌人的奇袭和机动作战。"虎头镇北的猛虎山由3个山丘构成。远跳,有虎尾、虎身、虎头之分。高昂的虎头,隔江雄视俄罗斯的伊曼市、伊曼铁道桥、西伯利亚铁路及苏联的萨里斯基军事区。日军在虎头区域主阵地的猛虎山,是由东、中、西3个山丘构成,周围是沼泽地带,形成难以通行的天然屏障。猛虎山阵地为虎头要塞的中枢部,是日军"虎头国境守备队司令部"所在地。地下工事以中猛虎山为中心,由山底向东、西猛虎山延伸,长达8公里。之后,延伸到虎北山和虎啸山,形成巨大的地下隧道网络。隧道宽、高约3-4米。所有被覆均用3米厚的钢筋水泥浇筑,工事上面的自然植被茂密,不见一点儿人工痕迹。在山地的表面开有出入口、枪眼、炮眼、反击口、换气孔、观测所等几十条横竖通道,像蛛网般从山底向各处延伸。             
            地下要塞成直角走向的几个大曲廊,联络着地下深处的指挥室、士兵休息室(日军称栖息所)、伙房、浴池、粮米库、弹药库、发电所、电话总机房、升降竖井等。地面上,利用山地、丘陵等有利地形,构筑而成环形、便于出入,便于观察和便于平面主体发射火力的阵地。在要塞工程外围,筑有野战工事和飞机场。要塞在山体中,分为4个区域,各自形成可单独进行攻防作战的设施。             
            日本军国主义在要塞部署了大量的兵力,配备了先进武器。1938年3月,日军编成的"第四国境守备队",是一个旅的编制,司令官几任均为少将。1945年7月,日军改编"临时国境守备队",从满洲国第五方面军所属部队调入兵员800余人,建立"满洲第十五国境守备队",总兵力约1500人。虎头还有一部江上伪军,驻守在舰队船坞左侧的二层楼内,称办事所,主要任务是为江上过往炮舰供应物资。            
            日军构筑虎头要塞的劳力,全是从中国关内及东北招骗或抓来的劳工,也有一些中国军队的被俘官兵(日军称这些人为"特殊工人",是未被解放的奴隶之意)。十几万中国劳工,在日军刀枪威逼下从事非人劳动,即使不被累死、饿死,也将被集体屠杀。为了保守要塞的军事机密,死亡是劳工们最终的命运。             
            1943年某日,因要塞设施大致完工,日军举行庆祝竣工宴会,将俘虏、劳工人员集中在猛虎山西麓(猛虎谷)的洼地里,用酒肴欺骗劳工说犒劳他们。在一片怒吼声中,重机枪突然喷出火舌,宴会场顿时变成血腥的杀戮场。很快,这里尸体叠压,血流成河,惨不忍睹。日本守备队为了掩饰这灭绝人性的罪恶,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立即将洼地填平,想使冤魂们永远不见天日,永远不能揭露、控诉他们的罪行。              苏军强行渡江 进攻虎头要塞              1945年8月6日,位于虎头西南乌苏里江畔的新桥国境监视哨,突然被苏联红军挺进部队包围,虎头日本守备队即刻下达战争准备。           8月9日,遭遇过一次重炮袭击的日军守备队惶恐不安起来。1时5分,集结于伊曼附近的苏联炮兵,突然用他们的16门20厘米口径的重型榴弹炮一齐向虎头日军阵地开火。炮击日军的同时,苏联第57边防总队的边防军,乘坐汽艇和小船,渡过乌苏里江和松阿察河,对日军的所有哨所进行袭击,经过1个小时的激战,消灭了260名日军,占领了日军的江边哨所。             
            苏军开始炮击日军时,因日军守备队长西胁武大佐去掖河(今宁安市)日本第五军部开会未归,日军有些惊慌和紧张。惊慌失措的下级军官,最后决定进入要塞。士兵们把大炮拖到了要塞,但由于入口处混乱不堪,一时无法达到指定地点,直到天色微明,日军士兵们才进入了预定的阵地和地下工事。此次苏军突袭,给日军造成巨大损失,虎头筑垒地域的道路、地面工事、日军营房、通信设施、铁路和车站均遭重创,日军警戒部队与司令部的联系中断了。
              苏联边防军占领了日军所有的江边哨所后,又强渡乌苏里江,切断了虎头通往虎林的交通线,形成了对虎头要塞两翼策应的阵势。
            8月9日7时许,苏军在炮兵火力掩护下,乘汽艇于虎头日军前哨阵地强行登陆。日军集中了各种火力进行阻击,但由于苏军炮火掩护力强,先头部队在日军密集的枪炮中强行登陆成功。11时,从月牙、黄泥河方面迂回的苏军很快攻占了虎啸山麓。与此同时,一部分苏军向石切山和小临江台进攻,虎头要塞处于兵临城下的态势。             
            8月10日,苏军决定再用空中优势和重炮给日军以毁灭性打击。虎头筑垒地域内,到处都在爆炸,地下要塞更有多处混凝土掩体出现严重崩裂。18时许,苏军以坦克开路,指挥陆军从3个方面发起第一次总攻。             
            日军守备队员虽不足1500人(此外还有军属、开拓团员、满铁社员以及避难家属1200余人),但火力较强。日军动用重武器开始疯狂反击。费时6年制造的大口径火炮开始启用。其他阵地上,日军也倾其所有向苏军反击。由于日军的负隅顽抗,使得苏日虽开战数日,强大的苏军仍未能攻下虎头要塞。             
            日军不仅正面对苏军作战,夜间还组织夜袭队,偷袭苏军营地。在战斗的紧要关头,日军不惜组织敢死队与苏军血拼,给苏军造成很大伤亡。当年虎头镇居民、至今健在的姜老说:"我逃难时就躲在虎西山西面飞机场旁边的草甸子里。8月10日,苏军开始向虎西山的日军阵地进攻。开始时,苏军勇猛冲锋,日军躲在山上的工事里向苏军还击。尽管苏军一个接一个地倒下,但还是冲上了高地,并在高地上插上了红旗。可转眼间,一些日本鬼子疯狂地从工事里冲出来,苏军又倒下了一片,余下的也相继退去,红旗也被鬼子拨去了。"             
            日军在战事失利的情况下,战地司令官竟下令炸毁无线电。他在军官们面前叫嚷,在险恶的时候,要实行全员玉碎。他命令部队在遂道里多处安放上了50公斤重的炸药包,一旦战斗无望,就引爆自毁,决心与苏军死战到底。8月15日中午时分,收音机里传来东京日本天皇的电台播音,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天皇的"御音广播",像患了感冒似的,声音模糊不清,所以司令部将校们都不相信那是"御音"(此前天皇似乎从未站在麦克风前讲话,所以难以判辨真伪)。
              "混蛋!关掉收音机!"战地司令官怒斥道。他想,哪里有什么陛下的广播,分明是削弱战斗力的策略。这话使几乎葬送了所有日军官兵的性命。             
            让我们翻开日军上等兵冈崎哲夫写的《日苏虎头决战秘录》一书,他以惨痛亲的身经历,向世人披露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阵亡者一天天增多,地下要塞的出入口、交通壕,尸体扔得到处都是……那些尸体缠着一圈圈绷带,有的头发被血凝固在一起像一团沥青,腹部被氧化的血涂得漆黑,凡是肌肉丰满的地方都长满了蛆虫,恶臭与绿头苍蝇一起在尸体上浮动着。"              苏军攻占猛虎山 要塞日军被全歼             
            19日清晨,苏军一举占领东猛虎山顶,并在那里设置了前进观测哨,然后动用了所有可以投入作战的装备。各种炮火对准猛虎山阵地无休止地轰击,阵地上炸声四起,轰鸣不断。地下要塞的混凝土掩体在猛烈的震动中,出现了严重的崩裂,伴随着崩裂发出了巨大而可怕轰鸣声。
            日军守备队的40厘米大炮,炮身在发射百余发炮弹后,发生炸裂。其余各类巨炮也没了炮弹。于是他们用"发射炸药"的办法向苏军轰击。傍晚时分,几十辆苏军野战重炮车,从虎头镇边的树林边缘向日军的主阵地靠近。日军见已无力反击,便惊慌地钻进地下要塞,但阵地仍然是苏军轰击的目标。             
            20日拂晓,在猛虎谷炮塔阵地,山西荣少尉带领几名士兵从炮台的地下道爬了出来。炮兵第二中队有22名官兵因进入地下道早,也活着。晚10时,他们爬出地道,向腰营沼泽地逃去……             
            猛虎山要塞区后方的虎啸山,幸存日军因于与主阵地早已失去了联系,所以对主阵地猛虎山的情况一无所知。他们未见到苏军的踪影,向虎啸山派出的侦察兵也未发现苏军的踪影。他们欢呼雀跃,认为战争结束了。休战状态持续了三四天,这支日军未得到任何友军和苏军的消息。他们将毁坏在平顶山边的第一速射炮搬运进地下要塞中,将其修好。             
            8月23日,虎啸山日军突然接到通报:"猛虎山上发现了敌军!"接着他们发现位于山腰的要塞入口有苏军的卡车。与此同时,猛虎山各处腾起爆炸的浓烟,爆炸声接连不断。他们料定是威力无比的炸药在爆炸。更远的虎东山阵地情况也是如此。他们意识到了,猛虎山和虎东山两地守军即将被全歼了。8月24日,他们发现苏军在月见台官舍地附近布置了阵地,沿途经常有队伍在调动,在官舍下边的洼地又配备几门迫击炮。             
            残存的日军将修复的速射炮运抵平顶山缘,利用傍晚暮色的掩护,对准苏军迫击炮阵地连发3炮,未击中目标,然而他们重新点燃的战火却再也无法熄灭了。苏军的迫击炮随后向平顶山轰击起来,接着便对平顶山实施包围,吓得日军又退缩到要塞地下工事里去。             
            8月26日拂晓,龟缩在地下要塞的50余名日军官兵,突然得到报告:"敌人来了!"于是,要塞里混乱不堪起来,吵吵嚷嚷地开始运送炮弹,整理作战图和机密文件……             
            早晨8时,日军发现苏军在虎啸山周围布置了阵地。之后,他们又发现虎林公路拐向腰营的路上有重炮车和弹药车在行进。日军的50余名官兵感到大难临头。9时,苏军炮兵队已达腰营桥一线,距他们只有2000米左右了。惊恐中的日军终于迎来了苏军炮火的猛烈轰击,重炮弹一颗接一颗地在他们阵地炸响,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响彻整个阵地。炮击持续了20分钟,苏军步兵开始行动。从洞里冲出来的日军进行垂死抵抗,双方展开了殊死的搏杀。             
            1945年8月26日下午3时30分,虎头日军守备队仅剩的53名官兵被苏军活捉,这次战斗整整比日本宣布投降的时间拖后了11天。这11天,日军付出了2000余人的生命(日本守备队为1387人,除53人生还外,余者全被苏军歼灭,另外的死难者是日本避难的侨民)。这场残酷的战斗,也夺去了1000余名苏军官兵的生命。             
            战争结束了,战地的缅怀也到了尽头。走出阴森森的虎头要塞,外面是明晃晃的太阳。带有殷红血色的战争记忆,和留下满目创伤的历史教训,成为我们一行人心底里说不出的痛。             
            在苏联阵亡士兵纪念碑前,我们的耳畔重又回响起曾参加过这场战争,并幸存下来的苏联红军老战士,在故地重游时的感慨:"我们并不怕死亡,而怕被遗忘。"             
            行之未远,记忆可追。的确,老兵的慨叹行之未远,61年前的战争遗址尚在,而我辈及后辈会以或将以怎样的心态和视角去看待历史,却是个恒久的话题。那一刻我们的脑海里一直萦绕着,刚才在虎头边防连看到的那副对联:守虎头长虎气气壮山河爱国家扬国威威振神州。那种气吞山河、万里如虎的气势,应该是种响亮的回答。                界江之"桥"
            黑龙江是中俄边境最大的一条界江,至今还没有跨江大桥。两岸人民主要靠这条黄金水道交往,明水期各种船舶往来穿梭,封冻期各种
车辆则在厚厚的冰道上穿行。             
            黑龙江,这条被战争之血冲刷、涤荡过的界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终于送走了无数难眠不安的日日夜夜,迎来了花开两岸的和平盛景;于是这汪洋着、滋生着两岸人民无限情谊的生命之江,不仅聆听到了响彻两岸的轰鸣的马达声和滚滚的车轮声,也记录下了界江上那越走越近、越走越响、越走越轻松自然的脚步声。尽管现在界江之上仍没有桥,但在中俄两国人民心中,早已飞架起了一座用友谊搭建的和平之桥。              破冰之旅
             
            "站在船头,顺着脚下滔滔的黑龙江望去,布拉戈维申斯克市已经清晰地映入我的眼帘。十几年了,我曾多少次出访俄罗斯这座美丽的城市,心情却从未如此复杂。今天我是以官方和朋友的双重身份即将踏上异国的土地,准确地说,是参加俄方边防部队新老指挥员的交接仪式。这不仅是我军旅生涯中的第一次,也是双方边防部队交往史上无先例的第一次。我不会忘记2002年6月14日的这一天。"黑龙江省军区原司令员李衡将军,不仅亲历了界江上的破冰之旅,也见证了这一江之隔的两军,从试探性交往到高层会晤的难忘的历史轨迹。             
            远远地,李衡将军就看到岸边伫立着的俄远东地区边防管理局局长戈尔巴赫上将那魁梧的身影。热情的拥抱、紧紧的相拥,让两个交往了十余年的老朋友,都不免从心底里涌起一股热流。那份默契时常令他们回想起第一次交往的情景。那时,"冷战"的阴影刚刚散去,邓小平同志就远见卓识地提出了中苏关系要"结束过去,开辟未来",这无疑给长期徘徊不前的两国两军关系注入了新的活力,中俄交往由此翻开了新的篇章。             
            1989年,黑龙江省军区开始与俄对应边防军区书信往来;1990年6月9日,时任黑龙江省军区的司令员邵昭与原远东边防军区司令布坚科首次见面,这次会面犹如开江的春风,吹融了封冻两国边防部队交往的坚冰。             
            1992年盛夏,应俄罗斯远东和太平洋边防军区的邀请,时任黑龙江省军区参谋长的李衡随同时任司令员的唐作厚第一次出访了俄罗斯,并首次参观了马尔科沃和西郊两个哨所(相当于连队)。俄军先进的执勤器材、装备和科学的训练方法、先进的管理手段都成为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边防部队不可多得的学习范本。             
            1994年7月,戈尔巴赫将军以远东边防军区司令的身份出访中国。几经波折,两军第一次签署了会谈记录,表明双方已经初步克服了思维理念和工作方式上的差异所造成的隔阂,找到了相互协商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两军边防部队的交往由此步入到了一个新阶段。             
            此后,随着中俄两国和两军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中俄国界管理制度的协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和俄罗斯联邦联邦边防总局边防合作协议》相继生效,为巩固发展中俄两国边防部队友好合作关系确立了法律基础。             
            春风又绿江南岸,春来江水绿如蓝。春风律动的界江两岸,相互靠近的步伐越来越清晰:第一次相互参观边防分队、第一次派军事观察员代表团参观俄边防军演习、第一次船艇互访、第一次边防分队间的体育交流、第一次俄专程派团祝贺我"黑河好八连"命名活动
            。经有关方面批准,1992年8月,我国在黑龙江和吉林的首批边防哨所,同时向对面的俄边防军开放,并迎来了第一批客人。往来信件,如鱼雁在界江上翻飞;双边边境管理的情况,不再是壁垒森严的禁区,总能得到及时的互通;双方的节日和庆典,总能被双份洋溢的热情紧紧地围绕。中俄两军的关系,在雨润无声中浓烈地滋长。              哨所之窗              1990年,为了解俄罗斯官兵的生活,中国边防军代表来到了离布拉戈维申斯克市不远的马尔科沃哨所。
            这个哨所面对我国边界,建于树林中。哨所士兵宿舍与军官宿舍紧密相连。也许是为了增添些亲密的家庭和友人气氛,对方请中国军人来到军官家中做客。             
            俄军边防军官家属宿舍是长期制式的,可谓"铁打的营房,流水的官"。一正二副3名哨长,外加司务长,一共4套住房,多年固定不变。调走立即搬家,上任马上迁入。两位副哨长,一人管政治,一人管后勤。军官均住平房,虽然说不上豪华,但很宽敞实用。为冬季保暖需要,进门处都有门斗,然后是客厅,里面有居室、厨房、卫生间、厕所大小四五间,与中国当时中上等家庭水平相近。             
            家属住宅有小门直通兵舍。对方说,这便于军官贴近部队管理部队。士兵居住的是二层楼房。一排排双人蓝色铁床,白色床单。令我们不解的是,床上除了床单外没有任何被服,可谓一干二净。原来,他们的房间温度相当高,每人只有一床毛毯,不配发被子,而毛毯都叠在褥下,整个房间除床外,每人只有一个床头柜,相当清洁简练,床铺下照样一无所有,洗漱用具全部放在专门的卫生间里,每人的军需用品则有另室统一保管。细心的中国军人出于职业习惯,蹲下身子看看床背,发现在每个床铺底下,有一口袋,装小件杂用品。             
            士兵的枪支弹药不在住室,均保存在一楼进门处,铁网加锁,历历可数,一切置于值班员的直接视线之下,如有任务,值班员随时将门打开,紧急出动的士兵边穿衣服,边取枪支。面对哨长的房间是作战室,各种电话、地图、沙盘应有尽有。一名值班员立在沙盘前,陪同参观的俄国军官指着上面的标志说,这是你们驻防的位置,这是我们驻防的位置,过去我们对峙,现在走到一起来了。说到此,在场的人都不约而同地发出了笑声。             
            安排中国边防军客人洗桑那浴,也属参观的一个科目。那栋桑那浴室装修得十分漂亮。门口安有自动计时表,人一进去就开始计时,以免时间过长,发生意外。中俄边防军官在同一桑那浴室洗浴,他们拿着事先准备好的桦树条子,沾着水向中国人身上拍打,据说这样洗可使身体更加舒服。桦树条发出特有的淡淡清香,的确令人爽快。一位身材粗壮的俄军上校军官自告奋勇,热情地给一位中国客人按摩。他手法娴熟,一会儿功夫便热得大汗淋漓。这位上校已近50岁,自称这套手艺是从中国喇嘛那里学来的。              祖国利益
             
            随着互访次数的增多,交往层面的加深,中俄高层领导人之间的友谊也在与日俱增。在采访中,我们不断听到李衡将军与戈尔巴赫将军之间深厚情谊的细节,也欣喜地看到记载着现任黑龙江省军区司令员寇铁将军与俄远东边防管理局局长多罗欣将军真挚友情的图片。然而最令我们意想不到甚至惊诧不已的是,李衡将军和寇铁将军几乎讲了一件发生在不同时期,却情节绝对雷同的故事。             
            每次出访,俄方都要安排我方高层人员参观"第二次世界大战纪念碑"、"自然博物馆"等地。仿佛无意,抑或是最显无意的有意安排。李衡将军和寇铁将军都遇到了这样的场景。李衡将军与戈尔巴赫将军、寇铁将军和多罗欣将军,在哈巴罗夫斯克的江边散步,都不约而同来到了穆拉维耶夫塑像跟前。穆拉维耶夫,可称为瓜分中国大片领土的刽子手。1858年5月8日,沙俄政府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中俄瑷珲条约》,把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划归沙俄所有,把乌苏里江以东四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划为中俄两国共管。当时沙俄政府的代表,就是武力侵略中国的穆拉维耶夫。为此,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特颁诏书,封穆拉维耶夫为阿穆尔(黑龙江)伯爵,提升为步兵上将。1891年,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又在伯力附近黑龙江岸边为其建立了这座全身塑像。             
            穆拉维耶夫的塑像,是一手拿着《中俄瑷珲条约》,一手拿着望远镜面向中方。两位中国将军在抬头瞥见雕塑的举动也惊人的相似,都是转头便走。俄方将军仿佛真的不明就里地拉扯住我方将军,要求在塑像前合影,但两位中国将军全都坚决地拒绝了。李衡将军指着穆拉维耶夫的塑像说:"他不是我们中国人的朋友!"为了缓和尴尬的局面,李将军还借用了小平同志的一句话,握着戈尔巴赫将军的手说:"结束过去,开辟未来,你是我们中国人的朋友。"
            戈尔巴赫将军没有吭声,但显然对中国军人的举动有些不理解。但两位将军心里清楚,前世不忘后世之师。屈辱的历史、带伤的记忆,每个中国人不应忘却。友好归友好,朋友归朋友,但每个中国军人更应该明白:作为军人任何时刻,都应该做到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而且在事关国家荣誉和领土的大是大非问题上,中国军人必须敢于亮明观点。             
            在漫长的边界线上,中俄双方对应管段的边界代表,每年都要举行多次会谈会晤,但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如何提高各地段边界代表处理边境事务,维护边境地区和平与稳定的能力,就成了两国两军共同的心愿。经多次协商,双方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与措施,在得到各自领导机关批准后,2002年1月22日,中俄界江上的边防军人,开始实行边界代表集体会晤的模式。从此,代表各自国家利益的两国边防军人,在共同提高边境管理和管控质量方面,获得了默契与共识。             
            2002年1月,边界代表集体会晤如期举行。第一天,在俄方进行了参观和会谈。第二天,则转场至中国的黑河。首先中方陪俄方代表团参观了边防执勤设施,接着又观看了"黑河好八连"的全面建设及我方哨兵的江上勤务演练。八连江上勤务演练时,天公不作美,江上风力有七八级,刮起了"大烟炮",让人感觉气温不止零下三十多摄氏度。人顺风而立,仍感寒风侵骨,代表团成员不时地往上拉大衣的衣领,而李衡将军和戈尔巴赫将军则一动不动地关注着演练的进程,一站就是近一个小时。时隐时现的"大烟炮"不时挡住人们的视线,但"黑河好八连"的执勤哨兵们灵活机动,快速反应,及时潜伏、出击,在极为恶劣的气候下实施了快速抓捕,赢得了俄方代表的阵阵掌声,嘴里不时地喊着"哈拉绍"(俄语‘好’的意思)。
              戈尔巴赫站在风雪中对李衡说:"中国边防军的变化太大了,把我们远远地抛在了后面,我们回去一定要好好向你们学习!"              
            ……俱往矣。李衡将军在采访的最后,做着一个挥手的姿势。当我们了解了他与戈尔巴赫最后一次分手的细节后,我们体味了两个大国的将军,为什么那么念念不忘那次分离时的姿态。             
            "分手时,戈尔巴赫和瓦利耶夫一直把我送上了巡逻艇。我向戈尔巴赫挥了挥手,戈尔巴赫却从码头一步跨上我们的艇上,用嘶哑的嗓音对我说:‘希望我们有机会能再次见面!’望着他微红的双眼,我点了点头,感觉他那一步就像一座桥从江面上跨过。
              巡逻艇在界江中行驶,我看见戈尔巴赫还站在码头上。身旁的翻译告诉我,戈尔巴赫流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