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东京电玩展海报:天宗穴的妙用 小儿口腔溃疡外治法 周左宇老师经验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9:23:50
天宗穴的妙用                                                                  1。 治疗急慢性乳腺炎 乳腺增生 操作:首先用拇指尖在天宗穴或周围处按压,寻找压痛点,找准压痛点后即针刺压痛点,如压痛点不明显者,针刺天宗穴即可。用28号2寸毫针,直刺至肩胛骨,得气后,拇指向后,食指向前轻微捻转,使针感向肩部或胸部传导,留针,再取约2厘米的长的艾条一段,套在针柄上端,使其下端距皮肤约3厘米,点燃下端,使热力透过针体传入穴位,每次不超过三段为宜,待艾条燃尽后即可出针。    天宗穴与乳房前后相对,临床证明,多数乳房疾患,多在天宗或其周围有明显压痛,天宗为小肠经穴,小肠经入缺盆,络心,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因心与小肠相表里,所以天宗穴温针具有消淤散结,理气通络功效,治疗乳腺病效果满意。                                       2 用天宗穴点刺放血治疗肩胛痛,琦形性脊柱炎,最为显效,急性者每天放血一次,3--5次即可治愈。慢性者隔2--3天1次,5次为一疗程,需要2---3个疗程,每疗程休息5天,胸椎强直多因畸形性脊柱炎引起,隔3--5天放血1次,5次为一疗程,经3----5个疗程之后,症状可有明显减轻。 放血后最好拔罐。
小儿口腔溃疡外治法
药物组成及治疗方法:白矾2克 巴豆2克 雄黄0.4克将三药捣如膏状,分成35粒,用时取药一粒放于胶布中间,贴于印堂穴,24小时取下.局部红肿或发泡用5%碘酊外涂防止感染.一般一次即愈,最多三次可愈.

痔疮挑治法
1 病人体位:病人坐在靠背椅上(面向椅背),两手扶于靠背椅架上,暴露出背部,凡患有痔疮的病人,在背部必显有痔点.
2 痔点的部位:上起七颈椎下到4~5腰椎,两侧至腋后线,在此范围内均系痔点出现的部位,但多见于中下部.
3 痔点的特点:似丘疹样,稍突起皮表,针冒大小,略带色素,多见为灰白,暗红,棕褐,浅红色不等,压之不退色,有的点上还长有一根毛.
4 寻找方法:首先必须与痣,毛囊炎,色素斑等鉴别,然后再去寻找,找点困难时,用两手在病人背部磨擦,注意痔点的出现.在背部可能同时出现两个痔点,先其明显者一个,每次只能挑一个.如果背部都找不到痔点,,就先其最特殊的一个点,那便是痔点,痔点越靠近脊柱,越靠下,效果越好.
5 操作方法:痔点确定后,用碘酒和酒精消毒皮肤,用粗针光破痔点表皮,然后向内深入再挑起,可挑出白色纤维样物数十条,此时病人微痛,不易出血,挑尽后碘酒消毒贴以胶布即可.
6 适应症:内痔,外痔,混合痔,肛裂,肛门搔痒,轻度脱肛等.
7 注意事项:痔在炎症期间效果明显,无炎症者时间长,疗效差.
          注意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取重,强刺激手法.
          挑痔后当日禁止重体力劳动,尽量少吃刺激性食物.
          孕妇禁挑,以免引起流产.
8 用具:粗针一根,碘酒 酒精,胶布
9 治疗原理:目前尚未弄清,须待进一步探讨.

口腔溃疡的各种治疗法
口疮,就是口内生疮,也叫口腔溃疡,边缘色红,中心是黄绿色的溃烂点,疼痛剧烈,流口水,常伴口臭、口干、尿黄、大便干结等症状。轻的口疮只溃烂一二处,重的口疮可扩展到整个口腔,甚至引起发烧和全身不适。

中医认为口腔溃疡病因较复杂,与自身免疫机能低下、内分泌功能紊乱、遗传因素、精神过度紧张、疲劳等有关。只要查明原因,对症下药就有一定的疗效,中医分析复发性口腔溃疡有如下几种情况:

  一、血虚性口腔溃疡:此病多发生在口唇、舌根、两颊部,溃疡面常呈灰白色,周围轻微红肿,此愈彼起,绵延不断,愈后无痕迹,伴溃疡处疼痛难忍及头部疼痛,并头痛牵拉眉棱骨疼痛,月经量增多,神疲乏力,心悸、夜寝不安等症状,系由于身体血虚,加之月经周期血更虚甚,是因血不能濡养头脑产生头痛。通过中药辩证施治可达到治愈目的。

  二、肝火旺型口腔溃疡:此型常好发生口唇、牙龈、舌尖及两颊部,溃疡呈黄白色,周围红肿,数量多时甚至融合成片,疼痛剧烈,同时可出现头顶部痛、头晕、目眩、易怒、口苦等症。属人体素质肝阳偏亢,经行阴血下注冲住,使阴血亏虚而不能上抑肝阳而致头痛及口腔溃疡,平时注意加强降肝火,服龙胆泻肝汤治疗有痹益之效。

  三、血瘀型口腔溃疡:溃疡面色泽呈淡灰白色,有发展快、愈合慢之特点。女性往往在月经前及月经期间,口腔粘膜中突然发生数枚溃疡,局部剧烈疼痛,头痛位置固定不变,月经色呈紫黯,有瘀斑,如长期不治,易导致病情加重。 在防治女性月经期口腔溃疡过程中,还需要保持心情愉快,注意劳逸结合,坚持按疗程服药,避免过度疲劳,饮食要清淡,多吃水果、新鲜饭菜,多饮水。治疗过程中,以不吃辛、辣、发味类食品为上策。
有些复发性溃疡与胃肠功能紊乱、某些营养缺乏、机休免疫力降低、口腔卫生不良或精神因素有关,治疗可采取综合性措施。除外敷、内服药物外,还需要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心情愉快,避免过度劳累,多喝开水,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不要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处方] 太溪 三阴交 神门 内关 太白 足三里(均取双侧)

[操作] 太溪、三阴交施平补平泻法,神门、内关、太白、足三里皆用泻法,每次留针30分钟,每5分钟行针1次。

[治验] 龙××,男,42岁,1987年2月22曰就诊,患口疮19年。口腔溃疡,反复发生,久治不愈,多于睡眠不足,劳累过度,饮食不当,大便不畅时易复发。溃疡局部疼痛异常,伴口干,失眠,多梦,手足心热,烦躁,大便秘结。查体:上唇内侧有绿豆大圆形溃疡,舌质红,苔少,脉细数。诊断:复发性口疮(虚火上炎)。治宜滋养肾阴,清热降火。依上方上法治疗7次而愈,1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按语] 本病属中医“口疮”范畴,虚火上炎型,治则为滋阴清热降火。方取手少阴心经神门,手厥阴心包经内关,脾经太白以清心脾经之热兼有镇静安神之效;刺脾经三阴交、肾经太溪滋肾养阴,壮水之主,刺足三里可清阳明腑热,以利通便,标本兼治,其效迅速,多年痼疾得愈。

口腔溃疡炎的针灸治疗
[处方1] 地仓 颊车 内庭 合谷
[操作] 地仓透颊车,其余各穴均用提插捻转泻法,留针30分钟,曰1次。
[治验] 陈××,男,32岁,1985年5月5曰就诊。口腔溃疡10余天,半年前口腔溃疡时发时作,反复发作,服药物无效。查体:口腔上面、左右共有四处溃疡面,每处大小不同,三处溃疡面呈绿豆大小,另1处呈黄豆大,便秘,没黄,苔黄腻,脉弦数。诊断:溃疡性口腔炎。依上方上法治疗15次而愈。

[按语] 本病属中医“口疮”范畴,胃火亢盛型,治则为清胃泻火。地仓、颊车、内庭皆为胃经经穴,刺之以泻法,可泻胃中实火;合谷为手阳明之原穴,治之可疏泄阳明实热。故上穴合用可获效。

溃疡性口腔炎针灸治疗
[处方] 太溪 三阴交 神门 内关 太白 足三里(均取双侧)
操作] 太溪、三阴交施平补平泻法,神门、内关、太白、足三里皆用泻法,每次留针30分钟,每5分钟行针1次。
[治验] 龙××,男,42岁,1987年2月22曰就诊,患口疮19年。口腔溃疡,反复发生,久治不愈,多于睡眠不足,劳累过度,饮食不当,大便不畅时易复发。溃疡局部疼痛异常,伴口干,失眠,多梦,手足心热,烦躁,大便秘结。查体:上唇内侧有绿豆大圆形溃疡,舌质红,苔少,脉细数。诊断:复发性口疮(虚火上炎)。治宜滋养肾阴,清热降火。依上方上法治疗7次而愈,1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按语] 本病属中医“口疮”范畴,虚火上炎型,治则为滋阴清热降火。方取手少阴心经神门,手厥阴心包经内关,脾经太白以清心脾经之热兼有镇静安神之效;刺脾经三阴交、肾经太溪滋肾养阴,壮水之主,刺足三里可清阳明腑热,以利通便,标本兼治,其效迅速,多年痼疾得愈。

六神丸可以治口腔溃疡
利用六神丸抗炎、止痛、生肌、收口、抗病毒等功效,外涂治疗口腔溃疡效果良好。其方法:取六神丸1支(30粒)碾碎成粉,加入2毫升凉开水浸透成为稀糊液备用。用药时先清洁口腔,然后用细长棉签蘸上六神丸液涂于溃疡面,以餐前10~15分钟用药为佳,每曰3次,睡前加用1次。一般用药5分钟即可达到止痛效果,进餐无疼痛,增进食欲。小溃疡1~2天可痊愈;多发性溃疡用药3天痊愈。此法对白血病、中毒性休克、口腔外伤、高热、脑梗塞、哈弗他口炎、化脓性扁桃体炎等疾病并发的口腔溃疡有较好的效果。

口腔溃疡食疗方
蜜汁含漱法:可用10%的蜜汁含漱,能消炎、止痛、促进细胞再生。
蜂蜜疗法:将口腔洗漱干净,再用消毒棉签将蜂蜜涂于溃疡面上,涂擦后暂不要饮食。15分钟左右,可用蜂蜜连口水一起咽下,再继续涂擦,一天可重复涂擦数遍。
硫酸锌疗法:服用硫酸锌片或12%硫酸锌糖浆,成人每次40-80毫克,1曰3次,一般连用5-7天即可痊愈。
木耳疗法:取白木耳、黑木耳、山楂各10克,水煎、喝汤吃木耳,每曰1-2次,可治口腔溃疡。
可可疗法:将可可粉和蜂蜜调成糊状,频频含咽,每曰数次可治口腔发炎及溃疡。
白菜根疗法:取白菜根60克,蒜苗15克,大枣10个,水煎服,每曰1 2次,可治口腔溃疡。
菜籽疗法:取白萝卜籽30克、芥菜籽30克、葱白15克,放一起捣烂,贴于足心,每曰1次,可治口腔溃。
苹果疗法:取1个苹果(梨也可以)削成片放至容器内,加入冷水(没过要煮的苹果或梨)加热至沸,待其稍凉后同酒一起含在口中片刻再食用,连用几天即可治愈。
核桃壳疗法:将30-50克核桃熬水两次,每天早晚各服1次。

师传法治疗急性扁桃体炎
        此法是家师家传便法,对于急性扁桃体炎,以及一切急性喉痛,多数能立竿见影。如遇扁桃体腺肥大者,加刺局部出血,其效果更好!一般病势越急越重,疗效越好!
取穴:乳蛾穴(自命名,第2、3胸椎棘突之间。)
操作:取新碗1个砸破,取其中三角形者一块,用其尖部于穴位上划一“十”字,见血为度,再在穴位上拔大火罐,15分钟后取下,将恶血擦净,盖上敷料,以防感染。
禁忌:小儿及年老体弱禁用大罐(改用小罐),时间5分钟左右。
另外,此法对于慢性扁桃体炎、阴虚上火的喉痛无效!
上面是原始操作方法,我们认为古人采用此法,目的在于消毒,故近年来,改用三棱针刺激(刺血)局部,其效果相同!
  一)周左宇老师经验:
周师过去在美国讲课时,曾在一次饭局中,当场用针灸治疗一位长期偏头痛又屡治无效的校长,周师取用健侧然谷穴,结果一针见效,从此未再发作。
周师认为本穴所治偏头痛部位,以头维穴附近特别有效。若于然谷穴处疼痛,可用阳溪穴治之。
(二)笔者经验:
一位中年女性患者在针治主要症状过程中,顺便提及常有偏头痛一症,笔者当场加针健侧然谷穴后,患者表示偏头痛当场解除,而且从此也未再犯。
(三)然谷穴治偏头痛之中医理论基础:
 然谷穴本身的特性:
 五行特性:然谷穴为肾经的荥穴,五行特性属火。由于穴位具有双向调节功能,所以,然谷穴除了可以泻肾火,也可以补肾火(阳)。
 穴名释义:
 「然骨者,…通于心脾,有龙临深渊之性。」《古法新解会元针灸学》
 「谷而得然者,犹龙雷之火出于渊也。养生家谓水中有真火,今学者谓地心有真热。观本穴所治,凡肾火衰微所生种种弱症,刺此穴俾以发动内热也。」《针灸穴名解》
从穴名释义可知,然谷穴以补肾火为主。
 古代针灸典籍对于本穴的主治,多治与肾相关病变为多,并无治疗偏头痛的记载。如:
 《素问?缪刺论篇》:「邪客于足少阴之络,令人卒心痛暴胀胸胁支满,无积者,刺然骨之前出血如食顷而已。」「人有所堕坠,恶血留内,腹中满胀,不得前后,先饮利药,此上伤厥阴之脉,下伤少阴之络,刺足内踝之下,然骨之前血脉出血。」「嗌中肿不能内唾,时不能出唾者,剌然骨之前,出血立已。」
 《灵枢?厥病》:「厥心痛,与背相控善瘛,如从后触其心,伛偻者,肾心痛也,先取京骨昆仑。发针不已,取然谷。」「厥心痛,痛如以锥针刺其心,心痛甚者,脾心痛也,取之然谷、太溪。」
 《针灸甲乙经》:「癃疝,然谷主之。」「痿厥癫疾,洞泄,然谷主之。」「消渴黄瘅,足一寒一热,舌纵烦满,然谷主之。」「女子不字,阴暴出,经水漏,然谷主之。」「小儿脐风,口不开,善惊,然谷主之。」
 《针灸大成?通玄指要赋》:「然谷泻肾。」
 《医宗金鉴?刺灸心法》:「然谷主治喉痹风,咳血足心热遗精,疝气温疟多渴热,兼治初生儿脐风。」
 在董氏奇穴系统中,然谷穴又称为「火散穴」,主治「头痛、脑胀、眼角痛、肾亏、头晕、眼花、腰酸、背痛」,从其别名及主治,可见本穴主治除了与肾有关病变外,还与火有关。
然谷穴治偏头痛的可能机理探讨:
 头痛部位:
 肾经及膀胱经循行:肾经通过与膀胱经的表里关系,在头部所主病位与后脑部位有关。膀胱经透过阳维脉、阳蹻脉与胃经及胆经相交会,故膀胱经可治胃经及胆经病变。
 肾主髓主脑:应可用于治疗头部深层的部位。
 肾经与胃经相通:在五门十变法中,肾经与胃经相通,透过通经法,肾经穴位可治胃经循行所过病变。
 肾经与三焦经相通:在脏腑别通法中,肾经与三焦经相通,手足少阳为同名经,少阳经循行部位以颞侧为主,透过通经及同名经的概念,肾经穴位可治少阳经疾病。
肾经本身可治头部病变,而头维穴为胃经经穴,且为足少阳阳明两经之会,透过以上循行部位的分析,肾经可治胃经与胆经病变,当然包括头部颞侧及头维穴处。
 头痛性质:
 久病及肾:久病病情多牵延影响至肾,对于陈年痼疾可考虑取肾经治疗。
 肾经与胃经相通:在五门十变法中,肾经与胃经相通。胃经主血之所生病,大小肠经主津液所生病,两经下合穴寄于胃经,故胃经亦主津液病变。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肾为先天真水真火所藏之处。胃肾两经可同时为病,二者与热及津液病变有关,故在《伤寒论》中,阳明经病及少阴经病中有以大承气汤急下以救津液之证。
 肾经与三焦经相通:在脏腑别通法中,肾经与三焦经相通,三焦主相火,循行部位主颞侧,透过通经的概念,然谷穴可治属少阳的头痛。
 然谷穴为肾经火穴:肾藏水火,《针灸大成?通玄指要赋》认为本穴可泻肾,穴名释义则认为本穴可本补肾阳。因此本穴透过虚实补泻,可治与火有关的病变,包括实火、虚火及阳虚。
肾主藏水火,为病特质寒证热证皆可见,透过上述的分析,在慢性病中,若有津液不足,火气偏亢,或有阳虚不足的现象时,应可选用然谷穴治疗。
结论
综上述所论,肾经可治头痛病变,其部位涵盖全头部以及脑部,病性上可与热及津液有关,这样的特性与荥火穴的然谷穴是相符,因此选用该穴来治疗长期偏头痛,尤其是头维穴附近应有一定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