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命骑马钓鱼最新章节:高中高三语文上册下册全册教案,复习学案下载2(还有1,3,4,5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1:30:01

高三语文复习第10讲

语言表达题的命题走势及应试策略

南京一中 孙芳铭

       这里所说的语言表达,专指高考试卷第II卷的语言表达。

       高考从1992年起正式考查语言表达,从最初的零星试题到与其他内容合成一部分再到独立成为第六部分,经历了14年。这14年的发展变化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不去细说。这里只说近四年的情况。

       一、命题的基本走势

       近四年的命题呈现出三个特点:

       1.坚持考查实用的语言表达能力

       高考对语言表达的总要求是“掌握一定的语言表达技能”。这“一定”,是指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表达能力;这里的表达技能“是从操作层面说明,强调的是语言表达的操作能力。所谓语言表达技能,就是《考试说明》所规定的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做到简明、连贯、得体等表达技能。这些基本的表达技能,也是最实用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是“坚持考查实用的语言表达能力”的一层意思。

       另一层意思是,试题运用的材料多来自现实,多与中学生的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以及为人处事密切相关,试题材料所表达的话题也是来自现实生活的,而不是与现实生活脱离的。

       请看2002年的第23题:

       下面的句子前后脱节,请添加必要的词语使之连贯完整。

       我们学校已成为一所现代化的学校,除计算机室、语言教室外、校园宽带网、多媒体教室等先进的教学设备,崭新的实验大楼也已落成。

       答:在                 加上                       

       这道题在高考语言表达题中是比较容易的一道题,得分率在68%左右,这里姑且不去说它。就语言材料而言,它来自学校,来自学校“硬件”的现代化建设,与学生的校园生活密切相关;就这段材料所表现出来语言表达方面的毛病来说,也是中学生在表达中经常出现的。这类毛病出现的原因,是在写作的思维流程中,写作者脑中出现的往往是一些关键性的语言信息,其间缺少必要的填充性词语,形成了跳跃,也就是题干所说的“前后脱节”。用这样的方式来考查考生的基本表达技能,当然属于实用的表达技能的考查。

       2.试题的考点呈综合性

       考点呈综合性,应该从下列两方面来看:

       一方面试题考的是语言表达能力,但语言与思维密不可分,语言表达与认识能力密不可分,言语的内容和表达形式密不可分。这是所谓综合性的一个方面的含意。

       另一方面,一道试题的语言表达形式也往往是多种兼用,一道题只考一种表达形式的试题相当少见。

       请看2000年的第26题

       下列两个句子都写到“虚伪”,前一句直接表达,言简意赅;后一句连续类比,形象生动。请在“友谊”、“勇敢”、“信任”中任选一个词,仿写两句话。

       虚伪和欺诈产生罪恶。([美]爱迪生)

       蚜虫吃青草,锈吃铁,虚伪吃灵魂。([俄]契诃夫)

       (1)                                                              

       (2)                                                               

       这道题,是一道仿写题,但从表达形式上说,它包含着仿写、类比和修辞的排比(“连续类比”)这三者;从内容上说,它考查考生对“友谊”、“勇敢”、“信任”这三者作用的认定;从思维上说,它要借助于想象和联想。考点呈综合性是很显然的。

       又如2002年第24题(后文将引出),表面上看只是调整语序,但是它兼及内容和形式的关联,形式又兼及短语结构、音节和谐等,具有综合性。

       3.试题呈开放性,语用的特点更加鲜明

       一般说来,较多的语言表达题所给的材料,或者提供一种情境,或者提供一种仿拟的样式,目的在于激活考生的思维,引发联想和想象,并按照要求作表达。因而答案更加灵活而富有弹性。换言之。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积累,写出各式各样的符合要求的答案来。譬如2002年第25题:

       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

       海水是一部字典:

       浪花是部首,

       涛声是音序,

       鱼虾、海鸥是海的文字。

       这道题的综合性这里姑且不说,单说它的开放性。你仍然可以像试题所给例子一样去描写自然景物,也可以写自己社会生活的体验,还可以从亲情感受上写“母爱是生命的一首歌”,甚至可以从建筑物方面来写“窗是屋子的一双眼睛”,等等。不过,如果缺少生活的积累,语言表达能力不高,做这样的试题还是很困难的。

       试题的实用性、综合性和开放性,隐含着创新精神和广性化的因素,因而语言表达的特点更明显。

       二、应试的基本策略

       鉴于高考语言表达题的基本特点,在应试策略上需要建立三个意识。

       1.建立话题意识

       这里所说的“话题”,有别于话题作文的话题,用的是它的本义,即“谈话的中心”。平时不论是口头表达还是书面表达。总是有一定目的围绕一定的中心的。高考语言表达题,也是有一定的中心的,差别只是有的试题明说了,有的没有明说,需要我们去体会。譬如上文所举2000年第26题,并未明示话题的中心,但它是存在的,即仿写的文字要表达对“友谊”、“勇敢”、“信任”的积极作用的评述;又如前举2002年第25题也没有明示中心,但所给材料中隐含着部分与整体之间关系的认识。强调话题意识,就是强调语言表达的内容,强调重视语言信息,这是语言表达的灵魂。请看下面一例:

       将下列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压缩成一句话。(不超过16字)

       我国冶金企业认真贯彻国务院和国家经贸委关于控制钢铁生产总量的指示精神,今年一季度,国家大中型钢铁企业钢产量增长幅度开始逐月回落,累计产钢2461.6万吨,增长势头明显趋缓。其中1月份钢产量增长速度比去年12月份降低2个百分点,2月份比1月份降低了3个百分点,3月份又比2月份降低4.9个百分点。

       这是一道压缩语段的试题,怎样压缩?先要看出这段文字的中心是“控制钢铁生产总量”,第1句是中心所在,其他各句叙述控制钢铁生产总量的情况,“逐月回落”、“增长势头”、“趋缓”、“降低”等词语显示出“控制”的初步效果。因此本题的答案是:我国钢铁生产总量控制初见成效。如果不是先把握这段文字的中心,就不大可能准确概括“主要内容”,答题就会出现差错。

       2.建立语境意识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社会活动。运用语言总是离不开一定的语境,就像植物生长离不开空气和水一样。就考试的试题来说,题干包含着语境,试题所给的材料,也包含着一种语境。一般说来,语境对语言表达有限制和补充两种作用。考题所提供的语境,更多的是限制作用。请看2003年的第25题:

       仿照示例,改写下列两条提示语,使之亲切友善、生动而不失原意。

       提示语:(公园里)禁止攀折花木,不许乱扔垃圾

       改写为:除了记忆什么也不带走,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

       (1)提示语:(教学楼内)禁止喧哗,不许打闹 改写为:       

       (2)提示语:(阅读室里)报刊不得带出,违者罚款 改写为:         

       这是一道仿写题,“亲切友善、生动而不失原意”这是对表达效果的要求,而“教学楼内”、“阅览室里”就是一种语境,因此,本题的答案既要符合内容、表达效果的要求,又要符合语境要求。不少考生似乎不明白这一点,第(1)小题有人竟然写出这样的答案:“用耳用眼不用嘴,动心动脑不动手。”这样的答案就意味着在“教学楼内”不能读书,不能讨论问题,不能写作业、作实验等等。显然是错误的答案。第(2)小题有人写出这样的答案:“黄金屋不要付钱,颜如玉不要付钱,唯有那纸张要付钱。”这答案自然是从古语“书中自有黄金屋”等三句话化用而来,姑且不论这句考生对远古语的理解是否正确,也不论这答案是否符合题目要求,仅从语境的角度来判断,这样的答案与“阅览室里”有什么关系呢?

       3.建立互渗意识

       这里的“互渗意识”是指:生活和表达互渗,以生活中的人事作为表达的材料;读写互渗,以阅读的积累作为语用的材料;思想认识与表达互渗,以自己的认识和感悟作为表达的灵魂。上文所举2002年第25题有考生写出这样一个答案:

       母爱是生命的一首歌,

       责备是低音,

       呵护是高音,

       牵挂、思念是母爱的主旋律。

       如果这名考生对母爱没有这样真切的体验和认识,或者有这样的体验和认识,在做这一道题时不把它搜索出来,是写不出这样好的答案来的。

       4.建立表达意识

       这里所说的表达意识是指遵循语言表达的基本原则。这原则包含下列四点:

       1.向心性原则

       这里指所写的一段文字的每一句话都要直接或间接地指向中心,陈述中心,而不要游离中心。

       2.连贯性原则

       这里指所写的一段话围绕中心,叙述角度一致,前后照应,语气上一气贯通。

       3.层次性原则

       这里指所写的一段话,甚至是一句话都要有明显的等级次序。

       4.协调性

       这是指语言在句式、结构、音节等方面要和谐,读起来顺口,譬如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要填进所给的7个词语,怎样排列才能使之与“上下文协调一致”呢?

       世界屋脊上的                        ,以其特殊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千里风雪的青藏公路,正在成为一条令人神往的旅游热线。

       ①晶莹的湖泊 ②大漠 ③奔腾的江河 ④雪岭 ⑤数不清的珍禽异兽 ⑥草原  ⑦冰峰

       这段话具有向心性、连贯性、层次性。怎样使其具有协调性呢?所给的7个词语有长有短,当先从内容上分类合并,然后由短到长排列进去。当你把“冰峰、雪岭、大漠、草原、奔腾的江河、晶莹的湖泊,数不清的珍禽异兽”填入原句时,谈起来流畅,听起来悦耳,这就是有了协调性。如果不这样排列组合,其效果如何?不妨试试。

       三、练习及答案

       1.依次填入划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得最好的一组是(    )

          巴峡植被厚重,春夏苍翠蓊郁,        ,绚丽多姿;秋冬满山红叶,明快悠远。

不同的地势,有不同的景观。浅浅的流水,          ,豪放大方,一往无前。

①野花盛开,五颜六色        ②五颜六色,野花盛开

③白浪翻飞,晶莹素洁            ④晶莹素洁,白浪翻飞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给下列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文章要打动人心,是应该带有情感的。

②好的理论文章未尝不可以具有抒情的因素。

③但是,人们有一种成见,以为既然是理论文章,就难免枯燥。

④梁启超的“新文体”在五四前有很大的影响,原因之一是“笔锋常带感情”。

⑤其实不然。

A.①⑤③②④  B.④①③⑤②   C.③⑤①④②   D.②④⑤③①

3.请调整下面画线部分的语序,使各短语协调一致,对称匀整。

        尽管中央领导成员多次换届,但是我国的政治、经济形势未受影响,而且越来越好。不断振兴的科技、政局的长期稳定、快速增长的经济、文艺的百花齐放、日益发展的教育,使世界各国刮目相看,使外商投资成倍增加。

  修改为                                                                 

4.用一句话(不超过30个字)概括以下一则新闻的要点。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德国汉堡大学的天文学家在银河系中发现了一颗已有140亿年历史的恒星,它的形成通史追溯到宇宙形成的初期。这颗恒星被编号为HE0170—5240,其罕见之处在于;与其他历史稍短的恒星不同,它完全是由宇宙大爆炸时产生的几种简单元素组成的,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颗不含金属元素的恒星。

  要点:                                                                 

5.给下列报道拟一个合适的标题。

      渝怀铁路十大控制工程之一的重庆长寿特大铁路桥,从去年11月开始进行长江中的六、七号墩水下桩基础施工,经过中铁大桥局五处职工放弃节假日休息,昼夜紧张施工,克服水深流急、地质复杂、过往船只多等困难,于昨日将第20根直径3米、长43米的钢筋笼放入七号墩江底孔中,随即开始混凝土浇注,它标志着该桥桩基础提前15天完成,为这座总投资2.4亿元、全长900米的特大桥2003年12月竣工提供了保证。

    答:标题为:                                                            

6.仿照下面的排比句子,选择新的陈述对象,另写一组句子,要求意思完整。

       潇洒是不计他人之过,以大局为重的谦让宽容的生活态度;潇洒是不为外物所役,执着于内心追求而具有的一种精神优势;潇洒是经过长期磨砺,掌握客观规律之后获得的一种人生自由。

                                                                           

                                                                         

7.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做题

启事

      《2003年企业管理高校毕业生需求信息录》(上、下)分别刊登于2003年3月29日、2003年4月12日本报第12版。读者还可以登录中青在线人才频道(hr.cyol.com)高校毕业生需求专题查阅。

                                           中国青年报编辑部

  假如朋友小梁需要信息,请你转告他:

                                                                           

8.下面两则材料告诉了我们“家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给我们的信息加以概括。

       在美国洛杉矶,有一位醉汉躺在街头,警察把他扶起来,一看是当地的一位富翁。当警察说扶他回家时,富翁说:“家?我没有家。”警察指着富翁的别墅说:“那不是你的家吗?”“那是我的房子。”富翁说。

         卢旺达内战期间,有一个叫热拉尔的人。他本来有一个40口人的大家庭,可战争使他的亲人有的离散,有的丧生。当他历尽艰险找到5岁的女儿时,第一句话就是:“我又有家了。”

                                                                           

附:答案及简析

1.B(①应该先陈述描写对象,然后描写,首先填①与“绚丽多姿”相应。次句“浅浅”读

jiān jiān,是拟声词)

2.B(“其实不然”是对③“成见”的否定)

3.长期稳定的政局、快速增长的经济、日益发展的教育、不断振兴的科技、百花齐放的文艺。或:政局长期稳定、经济快速增长、教育日益发展……(要注意“语序”、“短语”、“协调一致”、“对称匀整”的要求)

4.德国天文学家首次发现银河系中不含金属元素的恒星。(要点,内容的主要之点)

5.长寿特大铁路桥基础提前完成(标题应该用最简洁的文字鲜明地写出报道内容的核心)

6.略(所给的材料用了个分句从不同的角度对“潇洒”作出评述。答案要满足三点要求:①另选“陈述对象”;②排比句;③意思完整)

7.请查阅中国青年报2003年3月29日和4月12日第12版,或者登录中青在线人才频道高校毕业生需求专题。(本题是在转换叙述角度,要求语言准确、明白)

8.答题思路:家不等于房子,仅仅有亲人也是不够的,它意味着亲情、温馨和关爱。

       (能答出重点,表意准确即可)

 

 

高三语文复习第11讲

语言表达·扩展语句

南京一中 孙芳铭

       扩展语句是本世纪开始时高考新增加的一个考点,就全国卷来说,只直接考过一两次。但是,因为它是新考点,又只考过一两次,所以要分外留意。

       扩写语句的基本要求是,根据规定的情境,丰富一句话的内涵或进行扩写(包括续写)补足意思。

        一、扩写的形式

       扩写语句的形式,通常有三种:

       1.根据情境扩展的一段话

       这种形式一般是提供几个相关的词语,作为一种情境,要求根据这种情境写一段话。

       例1:根据下面提供的两种情景,把它们分别扩写成不少于30个字的一段话

       情景一:清晨  太阳就要升起来了

      情景二:夜晚  月亮升起来了

                                                                          

                                                                          

       本题提供两种情景,一是“清晨”,表时间,“太阳就要升起来了”表示描写的景物。要注意“就要”的限制,不要误以为是太阳升起来了,应该接着描写“就要升起来了”的情景。二是“夜晚,月亮升起来了,应描写“升起来了”的情景。

       2.对句子本身作适当的扩展

       这种形式的特点是:所给的句子是完整的,它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思,所谓扩展,就是增添附加成分,使之更丰富鲜明。

       例2:阅读下面的句子,在不同的位置上增加四个修饰成分,使句意更丰足。

       傍晚,我离开人群,坐在山顶上,看着云霞,思索着人生奥秘。

       增加修饰成功,首先要准确理解原句提供的情境。原句的时间是“傍晚”,人物是“我”,事件是“离开人群”、“坐在山顶”、“看云霞”思考人生“奥秘”的增加的修饰成分,就要与这种情景相契合并丰富意蕴。可以在“离开”之前加“悄悄”,在其后加“喧闹”;可以在“坐”之前加“独自”、“山顶”之前加“幽静”;可以在“云霞”之前加“变幻莫测”、在“人生”前加“难以捉摸”。增加了这些修饰成分,语意更丰富,情味更浓郁。

       3.续写句子

       这种扩展的形式,一般开头提供一句话,要求顺着这个句子的意思向下扩展。

       例3:以下面的句子为总说,再写两个分说的句子,每个分句不少于30个字。

       青年人读书,既要博又要专。                                                 

                                                                            

       所给的原句是“总说”读书要兼顾“博”与“专”两个方面,扩展的句应先说“博”,再说“专”。你可以这样写:“博”就是广泛涉猎,博览群书,它能丰富你的人生阅历,增长你的智慧;“专”则要求深入研究,求得甚解,它能使你独具慧眼,而不人云亦云。

       二、扩展的原则

       扩展语句应遵循下列原则:

       1.合理性原则

       扩展语句要合情合理。具体地说,就是要合乎规定的语境,合乎规定的内容,合乎规定的形式,有时还要注意到原句的色调、风格、意境。前面所举例子都可看出这一点,请再看一例。

       例4:根据下列两种情景,以“笑声”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不少于30个字

       情景一:电视机前   孩子们    笑声

                                                                               

       情景二:幼儿园里   孩子们    笑声

                                                                               

       这里提供的两种情景,只是地点不同,扩展的对象重点是相同的。根据这样的情景,扩展的语句在表达方式上应该运用描写。像情景二,你可以这样扩写:在幼儿园里,孩子们正在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他们发出的一阵阵的笑声是那样幼稚,那样天真,又是那么甜美,那么开心。这样的答案是合情合理的。如果在答中写孩子们的笑声是那样的苦涩、做作,显然不合情理;如果写成“孩子们的笑声让我感到欢乐,引发了我的回忆,让我回忆到我们这一代人苦难的童年”等,则不合情理了。因为前者不符合的情景;后者违背了扩展“重点”的要求,表面上看是写“笑声”,而实际是写“我”了。

       2.创新性原则

       扩展语句是一种创造性的语言活动,要尽可能在试题提供的范围内写出自己独到的认识、感悟,使答案的内容和语言具有一定的新颖性。

       三、典型题分析

1.  根据下面两种情景,以“歌声”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不少于30个字。

情景一:毕业典礼上   同学们   歌声

情景二:考试前夕     我       歌声

这是2000年第27题,主要考查扩展语句的能力。题目提供了两种不同的情景,用主题

词的形式来表述,给了考生更多的想象空间和扩展空间。本题提供了三个条件:①毕业典礼(参试前)、同学们(我)、歌声三个要素必备(缺一即给0分);②以“歌声”为重点;③每段不少于30个字。你写出的答案必须符合上列要求;  要体现出两者之间的差别。前一情景,你可以这样写:毕业典礼上,我们高唱《毕业歌》,这雄壮、激越的歌声飞出礼堂,飞出校园,把我们“担负起天下兴亡”的决心传给养育我们的父老乡亲。情景二,你可以这样写:考试前我正在复习功课,楼下传来震耳欲聋的歌声,这歌声全然没有一点美感可言,可以说是一种妨碍他人的噪音。

       2.根据以下规定的情景,以免疫力为中心,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40个字左右。

情景一:身体健康方面

情景二:社会影响方面

这是2002年春季高考第27题。解答本题同上题大致相同,一要明“情景”,二要是“中心”,三要合字数。写出答案要显示出两者的差别,前者从“身体健康方面”说,后者从“社会影响方面”说。换言之,前者从身体“免疫力”方面扩写,后者从比喻意义方面说“免疫力”。

    四、练习与答案

       1.根据下列情景,以“沉思”为中心,扩写一段话,不少于40字。

情景:傍晚    湖面    我    沉思

答:                                                                 

                                                                     

2.以下面的句子为中心作扩展,要求使用短句,语句连贯,不少于60个字。

种花好,种菜更好。                                                   

                                                                         

                                                                        

3.  读下面这道题为《如果》的小诗,仔细揣摩内容和句式,补写出其中空缺的句子。

如果你是大河,         ①          ;如果你是春色,何必为一瓣花朵的凋零叹息;         

          ②           ,何必还为没有结出果实着急;如果你就是你,那就静静地微笑,沉默不语。

(1)①处应填的句子是:                                             

(2)②处应填的句子是:                                             

4.正确理解下文给出的文句,对“笑”进行合理想象,补足空缺的文句,注意句子整齐。

笑,也是一种运动,它能不断地变化发展。笑,有大有小;            ;有冷嘲的,热情的;                                                        。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5.运用联想和想象,扩展下面的语句。其中一个要用比喻或拟人句;只要保留原句中的“电”(闪)、“雷”、“雨”(水)即可。

原句:闷热的夜,令人窒息。忽然,电闪,雷鸣,雨水如注。

扩展句:闷热的夜,令人窒息。忽然,                                        

                                                                               

                                                                              

       6.下面是对三月的景物描写,请续写四个句子。

       太阳在三月升高,柳条在三月长垂。白雪在三月消融,冰凌在三月隐退。         

                                                       

       7.根据文意,依照画线句的句式,用举例的方法扩展语句。

       翻开古往今来的诗词,你可以一一品味诗人们深切的思想感情,继而有所思,有所悟。读王维、孟浩然,你懂得了什么是钟情山水;                                   

                       读着,品着,你已经和诗人们融为一体了,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自己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8.在下列文句的画线部分填入恰当的话,使分号前后内容、句式对应。

       (1)悲观者说,希望是地平线,就算看得见,也永远走不到;乐观者说,希望是    

                                              

       (2)乐观者说,风是帆的伙伴,能把你送到胜利的彼岸;悲观者说,风是          

                              

       9.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衔接紧密的排比句。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加的人感到家人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的泉水,                                           ;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乐曲,                                                    

10.在下面一段文字的画线处填上恰当的句子,要求前面的内容对应,句式相近,构成排比。

幸福是一种人生感悟,一种人个的体验。也许,幸福是你风尘仆仆走进家门时亲切的笑脸;也许                              ;也许                              

关键是你要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肠,                                          

                                   

       11.根据下面两种情景,以“太阳”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不少于30字。

情景一:冬天   早晨   太阳

扩展句:                                                               

情景二:夏日   傍晚   太阳

扩展句:                                                                

12.根据以下规定的情景,以“起跑线”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不少于30个字。

情景一:田径场上  起跑线

扩展句:                                                               

       情景二:人生某阶段  起跑线

    扩展句:                                                               

       附:答案及简析

1.答案不能遗漏信息,描写要具体,以“沉思”为中心,要突出沉思。如:傍晚,我面对着平静的湖水,陷入了沉思,人生为什么不能像这湖面一样风平浪静而总是像长江一样波澜起伏?

2.依据所给的原句,扩展的语句在内容上应突出“种菜更好”。答案举例:花种得好,姹紫嫣红,满园芬芳,可供欣赏,菜种得好,嫩绿的茎叶,肥硕的块根,多汁的果实,都可以食用,俗话说得好:“瓜菜保健康”。

3.(1)何必在乎别人把你说成小溪  (2)如果你是种子(意思相近即可)(本题答案的句式要用“如果……何必……”,内容要参照前后句的意思)

4.有高有低(有精有细,有快有慢)有聪明的,有笨拙的,有柔和的,有粗暴的(答案可以各有差别,但前后要形成对比关系—这是语境的规定)

5.答案举例:①一道闪电划过漆黑的夜幕,一阵沉闷的雷声如同战鼓轰鸣,接着便下起瓢泼的大雨。②一道闪电,一声沉雷,天神犹如接到命令,上前撕开天幕,把天河之水倾注到人间。

6.答案举例:湖水在三月露面,迎春花三月吐蕾,燕子在三月来信,大雁在三月北飞。(续写合情合理即可)

7.答案举例:读杜甫、白居易、你懂得了什么是关心民间疾苦;读陆游、辛弃疾,你懂得了什么是爱国情怀。(根据给出的文字举例应是诗人词人,而且应是同一流派的,还要同“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相照应)

8.答案举例:(1)启明星,即使摘不到,也能告诉我们曙光就在前面。(2)浪的帮凶,能把你埋在大海深处。

9.答案举例:使濒临绝境的人看到生活的希望,使孤苦无依的人得到心灵的慰藉。

10.请根据自己的“感悟”、“体验”作答,并符合试题要求。

11.略

12.略

 

 

 

高三语文复习第12讲

 

语言表达·压缩语段

 

孙芳铭

 

“压缩语段”。同上一讲“扩展语句”一样,也是一个较新的考点,但是,在高考试卷中出现的机会都要比扩展语句来得多,这是因为它的实用性更强一点,在学习和工作中运用得更多一点。

压缩语段的形式是多样的,可以直接要求根据主要内容或内容要点(这同阅读中“归纳内容要点”相似);可以是根据语段提供的信息,拟一条一句话新闻;可以是根据提供的信息,拟一个新闻的标题,也可以是拟一条新闻的导语,等等。不一而足。从提供的语段来看,可以是叙述性的,也可是说明性或议论性的,从高考试卷看,叙述性的语段更多一点。

一、压缩语段的基本方法

基本方法主要有三种:

1.找准语段的中心

压缩,从语义上说,它有两个含义:一是加上压力,使体积缩小;二是减少(人员、经费、篇幅等)。压缩语段的“压缩”当然属于后一义项。不论要求用什么形式来压缩语段,筛选出主要信息,把握住语段的中心,都是最重要的。只有抓准中心,才能辨别主次,删除枝叶,才能“删繁就简”,才能因“扼要”而“简明”。

例1:为下面的报道拟一条标题。(不超过12个字)

   近日,新会市博物馆展出了一件特殊的文物“木美人”。这是画在一副木质门板上的油画,画的是两个与真人一般大小、身着汉式服饰的西洋美女。研究者初步认为,这幅“木美人”是我国最早的油画作品,其艺术性不逊于意大利著名油画家达·芬奇的杰作《蒙娜丽莎》。据传,这副“木美人”门板,是明朝时一位新会籍人士从福建带回来的。木门所属的屋子因失火而烧毁,画有美人的门板是屋子里惟一没有被烧毁的东西,距今至少有500多年历史。这幅画究竟是何人何时所作?为何画中女子身着汉人服装,面部却有明显的西洋人特征?这些问题至今还不清楚。

 

答:

 

这是2002年春季高考的一道试题。提供的材料(语段)是一则“报道”。这则报道共有8句话。首句说新会展出“木美人”,次句介绍“木美人”………身着汉式服饰的西洋美女,第三介绍研究者对“木美人”这幅油画的初步评价,第四、画句介绍这幅画的由来,第六、七两句提出两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即揭示:“木美人”之谜,末句算是小结。这样看来,这段文字的中心是介绍中国的“木美人”。

新闻的标题,有提示报道内容,吸引并引导读者阅读理解等作用。因此这则报道的标题可以用“中国的‘木美人’”。又因为文中说“其艺术性不逊于意大利著名油画家达·芬奇的杰作《蒙娜丽莎》”之说,为了吸引读者,也可以用“中国的《蒙娜丽莎》”为标题,也可以用“‘木美人’之谜”为标题。因为这些标题都是扣住报道的中心的。

2.分析语段的层次

分析语段的层次,首先是为了准确理解所给材料的内容,准确把握其中心;同时也是通过分层概括内容,以便把握其内容要点,进而连缀成答案。上文对例1的8句话的分析,实际上就包含着层次分析的意思。请再看一例。

例2:下面是一则消息。按后面的要求完成(1)(2)两题。

今年3月,南海市明湖公园采取公园与职工个人共同筹资的方法购买了一台“挑战者号”型时空穿梭机。时空穿梭机又名娱乐仿真模拟器,是仿真科技与多媒体技术结合的产物。三维立体图像、震撼人心的音响效果和高度仿真运动,使人惊心动魄,会产生超越时空的感觉。这台时空穿梭机开始营业以来,三个月的营业收入就达到40万元人民币,其中仅五一节一天的收入就超过了公园300条游船的总收入。在近两年来许多公园经济效益很不景气的情况下,明湖公园这台时空穿梭机所带来的如此大的收益,使全园职工倍受鼓舞。据说,娱乐仿真模拟器已经成了国外许多公园、游乐园的换代的标志性设备,无论是好莱坞还是日本海洋公园,仿真模拟器都是当地的“盈利明星”。

(1)将报道的主要内容进行压缩。压缩后的内容包含具体的营业收入状况。不超过80个字。

                                                                            

                                                                                  

(2)为这则消息拟一条导语,不超过30个字。

                                                                                     

                                                                               

这是2000年春季高考试题。要完成这两道题,尤其是前一题,必须对这则消息作层次分析。总体上说,这则消息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前三句说明湖公园利用筹集的资金购置了娱乐仿真模拟器并介绍这种娱乐仿真模拟器(“介绍”的内容是乘便提及,不属“主要内容”),第四、五两句说明其经济效益及其鼓舞作用,最后为第三层次,介绍娱乐仿真模拟器在国外的地位和作用,自然也是次要内容。根据这样的层次分析,第(1)题的答案就有了根据。根据题目要求,其答案是这样的:(南海市)明湖公园采取与职工个共筹资的方法购买了一台时空穿梭机。开机几个月来,收入达几十万元。在公园经营不景气的情况下,能有如此大的收益,职工们倍受鼓舞。

导语是,以简明的文字突出新闻中最新鲜、最重要或最吸引人的内容。根据列层分析,这则导语可以这样写:(南海市)明湖公园利用筹资购置娱乐模拟仿真器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这是突出最重要的内容)

这样看来,在压缩语段时,层次分析是重要的一环。

3.提取重要句子

这里所说的重要句子是从内容上说的。语段中的内容、重要信息总有相关的重要语句来表述的,把它们提取出来,有助于压缩语段归纳主要内容。这在前两例中都可以看得出来 ,后文在举例分析进还将有所说明,这里就不举例说明了。

二、典型题分析

1.根据信息产业闻在新闻发布会上所传出信息的要点(包括价格变动状况),拟一条一句话新闻。

今年2月28日上午,信息产业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传出信息:从3月1日起,在基本不增加用户负担的前提下,电话能话费每一分钟低于0.16元的,调整到0.16元;高于0.22元的,降到0.22元。固定电话初装费指导性标准降为500元到1000元,移动电话入网费指导性标准降为500元至1500元;住宅用户同址安装两部以上电话,从第二部起不再收取初装费。与电信收费标准进行结构性调整的同时,邮资也进行了调整:平信、印刷品今后按本埠与外埠区别收费,不超重的本埠平信由每20克0.50元提高到0.60元,外埠由第20克0.50元提高到0.80元。

 

 

 

 

 

 

 

 

 

 

 

 

 

 

 

 

 

 

 

 

 

 

 

 

 

 


(不超过22个字)

   这是1999年全国卷的第26题。一句话新闻比导语的写作要求更高,它既要求把主要信息的主要内容提示出来,又要求文字表达简而明,就本题的解答说,首先要能抓住所给文字的内容要点,筛选出关键语句,即时间(3月1日起)、项目(电信费、邮资)和价格变动的状况。其中前两个要点只要认真阅读所给的文字就不难完成;而“价格变动状况”却要用自己的话来概括,相对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只根据为“调价”,就不能确定地表达出电信费、邮资调整后,有降有升的完整信息,必须看出“价格有降有升”才符合要求。

前面说到要提取重要的句子。在这则材料中有这样一句话:“与电信收费标准进行结构性调整的同时,邮资也进行了调整:平信、印刷品……”这句话在文中属过渡句,把它提取出来,有助于提取内容要点:①“调整”包括“电信收费”和“邮资”两个方面;②两个“调整”含义下一样,前者指“降”,后者指“升”。再加上前面提到的时间,本题的答案就出来了:电信费、邮资3月1日起调价,价格有降有升。

2.下面是发掘杭州雷峰塔地宫的一段报道。请将关于地宫开启过程的文字进行压缩,不出现具体时间,不超过35个字。

上午9时整,考古队进入现场开始发掘。打开地宫并不容易,直到9时45分,考古人员才将压在地宫洞口的750公斤重的巨石移开,露出93厘米长宽、13厘米厚的大理石盖板。盖板上没有任何文字,但考古人员在紫红色泥土中发现了10枚唐开元通宝铜钱。10时5分盖板基本清理完毕。10时30分盖板绘图完毕。11时整盖板还没有打开,发掘现场发现越来越多的钱币。11时11分,最激动人心的时候到了,考古人员开始用撬开盖板。11时18分,考古人员翻开大理石盖板,地宫口终于打开了!

                                                                            

                                                                                 

这是2001年全国卷的第27题,要求对“地宫开启过程”作压缩。所给语段是一段报道。作为报道,各种要素一应俱全,而试题只要求压缩开启地宫过程的文字,不出现具体时间。把时间去掉,抓住显示过程的词语,“过程”就显示出来了;将压在地宫洞口的巨石移开,露出盖板→清理(盖板)完毕,(给盖板)绘图→(用撬扛)撬开盖板→地宫打开。将这些文字稍架理,并满足字数要求,正确答案就出来了。本题答案表述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但必须包含正列要点“移开地宫口的巨石露出盖板”、“清理盖板”、“绘 图”、“撬开盖板打开地宫”。参考答案一:移开地宫口的巨石露出盖板,清理盖板并绘图,撬开盖板打开地宫,参考答案二:先移开地宫口的巨石露出盖板,然后清理盖板并绘图,最后撬开盖板打开地宫。

三、压缩语段的相关链接

压缩语段的试题中常常会出现新闻方面的用语,介绍如下:

1.新闻:①新近发生或变动的事实总称。②指新闻文体,广义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等体裁,狭义的专指消息。“一句话新闻”中心“新闻”指消息。

2.标题:报刊上新闻报道或文章的题目通常指新闻报道的题目。标题以文章内容为命题依据,有提示报道内容,吸引并引导读者阅读理解、美化版用面等作用。新闻标题有主标题(又称主题、正题)引题、副题等。

3.导语:消息的开头部分,通常以生动简明的文字突出消息中最新鲜、最重要、或最吸引人的内容。

四、练习及答案

1.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报道的主要内容。(限15个字以内)

   本报南京1月6日电,2002年江苏省国税总收入达993.39亿元,比上年增收134.49亿元,增长15.66%,其中国内增值税和消费税收入673.35亿元,增收90.05亿无,增长15.43%。江苏省国税收入连续3年增收100亿元以上。

江苏省是全国首批推广“金税工程”的省区市之一,2002年底全省纳入增值税 税控系统的一般纳税人已达11.4万户,占全国推行户20%,位居全国第一。

答:                                                                         

按要求概括下面一段文字。要求:①不超过18个字;②不出现具体数字。说明的内容

有的人由于眼角膜变形,而普通眼镜又不够理想,所以需要购买隐形眼镜,这些人约占购买隐形眼镜的1%,有的人为了进行某项运动或因从事某种工作而购买这种眼镜,如进行拳击、游泳等运动或从事飞行、表演等工作,这些人约占20%。有的人是为了外表好看而购买这种眼镜,这类人约占79%。

 

 

 

 

 

 

 

 

 

 

 

 

 

 

3.用一句话作标题,表述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得超过15个字。

英语和汉语对“绿色”有不同的感情色彩。在英语里,绿色除了代表“没经验”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象征意义——忌妒。植物的绿色是健康、向上的标志,这对别的颜色是一种挑衅,所以西方人用“眼睛发绿”比喻“忌妒”。而在汉语里,往往用眼睛气得发红描写人忌妒时的样子,而“红眼病”的症状正好与此相似,是对忌妒的生动描述。

所以“眼红”不应译成red-eyed,而应译成green-eyed。当然,“眼红‘还可以译成envy ,jealous(忌妒)等等。同样,害红眼病”可译成green with envy (直译:忌妒得眼睛发绿),千万不能将它直译为have a ophthalmia (红眼病,医学术语),医学上、生理上的“红眼”病还可以译为pinkeye,多了一个“粉”字。

4.根据下面一则消息的主要信息。(不超过30个字)

世界贸易组织农业委员会主席夏秉纯12日向世贸组织各成员提交了一份关于农产品谈判的初步草案,各方对草案反应不一。

草案提议在未来6年内,各成员将现在的农产品出口补贴减少一半,在10年内全部减除;大幅度降低进口关税;减少对农业的国内支持。欧盟认为,世贸组织的这项农产品谈判草案非常不平衡,它在农产品出口补贴以及农产品出口其他保护措施等问题上,对欧盟国家采取了不公正态度。美国贸易代表对这项草案,尤其是对农产品出口补贴相关内容表示欢迎。美国还认为应进一步降低关税以及农产品贸易国内补贴,以减少世贸组织成员间的巨大差异。据悉,这项关于农产品谈判模式的草案,将成为本周末在东京召开的贸易部长非正式会议讨论的重点议题。

 

 

 

 

 

 

 

 

 

 

 

 

 

 

 

 

 

 

 

 

 

 

 

 

 

 

 

 

 

 

5.将下面一则消息改为“一句话新闻”。

在刚刚结束的西方七国财长会议上,日本财长盐川正十郎公开表示,中国出口货物价格低廉是全球通货紧缩的一个原因,这对全球经济有负面影响。目前与美元挂钩的人民币汇率已经不能反映中国快速增长的经济现状。他要求其他国家与日本一道对中国施加压力,迫使中国政府重新评估人民币汇率。舆论认为,盐川正十郎此举实为罕见,因为在以往历次会议上,与会各国还从未要求单独讨论非成员国的资本自由化问题,而且这也是西方最高级别的官员公开要求人民币升值。

6.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则消息(不超过16字)

据《中国信息报》2月11日报道,近日结束的全国企业治乱减负大检查表明,去年全国共取消向企业不合理收费项目899项,涉及金额355亿元;查处“三乱”案件19041件,2541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

答:

 

 

 

 

 

 

 

 

 

 

 

 

 

 

 

 

 

 

 

 

 

 

 

 

 

 

 

 

 

 

7.把下面的文字改写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30个字。(4分)

2月25日,中国医学遗传会主任委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学遗传室主任张思仲教授透露,世界上首次破译人类基因组的测序图将于明年3月公布。

张思仲教授在解释基因图绘制成功的重大意义时说,基因组序列破译后,人类生老病死将不再是一个奥秘。全世界的科学家下一步就可以根据基因图研究人类基因有哪些功能,将来可以在阅读一个人的所有基因后,通过与正常的基因相比较,就有可能预言这个人在他一生中会得哪些疾病。

8.下面是3月12日北京某报刊发的一则消息,请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信息。(不超过16字)

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的全面发展”。昨天,朱永新委员在政协会议讨论时指出:全世界平均每人每年读书最多的民族是犹太人,每人均读书64本;全世界平均每人每年读书最多的国家是前苏联、每人均读书55本;我国平均每人每年读书不足5本。上海市规定,在9年义务教育期间学生读书的文字总量应达到4000万字,也就是要求每人每年读近50本书。因此,我国应该设立国家读书节,来营造全国读书学习的环境。

朱委员指出:9月,新学期伊始;9月,是收获的季节;9月25日是鲁迅先生诞辰纪念日。将这一天设立为读书节,以鼓励全国人都读书,督促学生多读书,是很有意义的。此外,人们在读书的感召下,正好利用接下来的国庆节黄金假期享受读书的乐趣。

9.用一句话根据下面一段话的内容。

近日,利盟国际(中国)有限公司宣布,与国内知名IT厂商实达集团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电脑零售体系和外设产品推广相结合的形式开辟一种新的销售渠道,从而实现两家厂商之间的资源共离和优势互补。此前利盟通过渠道分销、与PC厂商捆绑销售等方式,在中国市场取得了不俗的业绩。如今利盟在保证原有渠道销售业绩的基础上,又开辟这一全新的渠道模式,相信会给竞争对手带来的新的压力。据了解,除了由实达集团代理、捆绑销售利盟的喷墨打印产品之处,双方还启动了实达利盟专卖店工程,将PC和外设产品结合起来进行展示和销售,为用户提供增值的数码应用环境。该专卖店目前已建成50余家,预计今年上半年将达到200家。

答:                                                       (不超过15个字)

10.阅读下面的文字,用一句话根据“我”的经验。(不超过20字)

想得清楚,就说得清楚。说得清楚,就写得明白。这样说对吗?

对是对,但是不全面。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有些事情,有些道理,老是想不清楚,我努力去说,一说再说,就想清楚了。同样,有些事情,有些道理,老是说不清楚,我仍努力去写,一写再写,就说清楚了。

  

 

 

 

 

 

 

 

 

 

 

 

 

 

 

 

 

11.阅读下面这则新闻,给它拟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15字)

近日,大型话剧《尊严》再度上演于上海交通大学,与以往不同的是,台上的演员不再是熟悉的面孔,而是从未演过话剧的交大学生,而导演、编剧以及舞台的布景、舞美、灯光等“后援”则是上海话剧中心的原班人马。送戏进大学,学生来主演,这是文艺院团每年都举行的“校园四季歌”的新唱法。

近来,话剧在大学校园中越来越普及,很多高校都有自己的话剧社。但由于剧本、导演等不够专业,使得大学的话剧总有一种“玩票”的感觉。上海话剧中心曾在上海交大上演过《尊严》,很受大学生的欢迎。交大学生希望自己也能演一回《尊严》,话剧队也曾作过尝试,但效果并不理想。话剧中心获悉后,专门派出了强大的阵容,指导和帮助学生排演。上海话剧中心总经理杨绍林说:“大学生对话剧有兴趣,我们应该引导这次与交大的合作,开创了话剧进校园的又一种新的形式。可以说是用专业的‘绿叶’来衬托业余的‘红花’这更能使大学生们感受到话剧艺术的魅力。”

答:                                                                                

                                                                                

12.将下面一段文字的内容概括为一则标题新闻。(不超过15字)

17日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在国务院办公室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2102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7.6%。这一速度虽比上年同期回落0.5个百分点,但比上年全年加快0.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92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1552亿元,增长9.3%;第三产业增加值7877亿元,增长6.2%。国民经济起步良好,多数经济指标比预料的要好,为完成全年经济发展预期目标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附:答案及简析

 

1.江苏省国税连续三年增收超百亿(原文第一段是报道的内容,第二段是评价,题目只要求概括“主要内容”)。

2.购买隐形眼镜的原因及人数比例。(原文共三句话“有的人由于”“有的人为了”,“有的人是为了”都是说明“原因”)。

3.汉语译英语,“眼红”变“眼绿”。

4.WTO提交农产品谈判草案,欧盟反对,美国欢迎。(首段是导语,是“概括”主要依据;应根据第二段把“各方反映”说出)。

5.日本财长希望人民币升值。(原文的主要人物是“日本财长”,他“公开表示”、“他要求……”是消息的主要内容)。

6.去年全国企业治乱减负成效显著(意思对即可)。

7.首个人类基因图明年三月公布,生老病死之谜有望解开(或:生老病死不再是奥秘)。

8.政协委员提议将鲁迅诞辰纪念日定为国家读书节。(关键词 :国家读书节、鲁迅诞辰纪念日(或9月25日)、提议或建议。解答本题要找“主要信息”)。

9.利盟牵手实达共创新格局(或:利盟联合实达开辟销售新渠道)。

10.(多)说有助于想清楚(多)写有助于说清楚。(注意第二段“我个人的经验”)。

11.大学生演戏,专业团后援(或:专业的“绿叶”衬业余“红花”;或送戏进大学,学生来主演)。

12.中国经济一季度起步良好(列数字是为了说明“国民经济起步良好”)。

 

高三语文复习第13

语言表达·仿用

                                           南京一中  孙芳铭

 

仿用,在修辞学上称为仿拟。这是传统的表达手段。高中语文读本选用的清人全祖望所写的《梅花岭记》中就有很典型的例子:

吴中孙公兆奎以起兵不克,执至白下,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问曰:“先生在兵间,审知故扬州阁部史公果死耶,抑未死耶?”

孙公答曰:“经略从北来,审知故松山殉难督师洪公果死耶,抑未死耶?”承畴大恚,急呼麾下驱出斩之。

洪承略为什么大为恼怒,急忙呼喊部下将孙兆奎推出却斩杀呢?洪承畴原来是明代大官(经略),督师松山抗拒清兵,后来投降了清人。明朝还以为他已殉难并大肆祭奠。洪承畴内心畏惧在扬州抗清的史可法(人称史阁部)。虽然史可法已经殉难,但洪承畴心有余悸,于是乘机向孙兆奎打听:“您在军队中,确实知道在扬州,抗清的阁部史可法是真死了呢,还是没有死呢?”孙兆奎仿用他的句式,针锋相对地反问道:“您从北方来,确实知道在松山殖难的督师洪承畴是真死了呢,还是没有死呢?”这句话触动了洪承畴的痛处,气急败坏的洪承畴,“急呼麾下驱出斩之”。

在鲁迅和毛泽东的文章中,这类仿用经常可见。从仿用到创新,是学习语言的必由之路。

一、仿用的基本形式

高考仿用类试题,大致有下列三种:

1.续写

这种仿用的基本做法是:按照既定的内容,仿照上文规定的句式,接着往下写。这种仿写的形式,与“扩展语句”相似。

例1:请在下面的横线上紧接上文再写一个句子。

要求:①另举一个事例;②句式与标有           号相同。

古往今来,彪炳史册杰出人物,都曾做出过非同寻常的努力,因而在事业上创造了辉煌的业绩。试想,如果没有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没有他数十年如一日的搜集整理笔耕不息哪里会有药学巨著《本草纳目》的问世!

这是较早的一道高考仿用题。提供的是一段议论的文字。第一句是论点,第二句以李时珍为例作论证。画线句总体上是一个假设复句。“如果没有……没有……哪里会有……”。要求续写的一个句子,在内容上应举“彪炳史册”、“做出过非同寻常的努力”、“在事业上创造了辉煌的业绩”的“杰出人物”,句式上应是由三个分句组成的假设关系的复句。

2.嵌写

这种形式是提供一段文字,让学生“填空”。这种形式与扩展语句也有相似之处。

例2:(1999年27题)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人民共和国迎来了她五十诞辰。五十年像一条长河,有急流也有缓流;五十年像一幅画卷,有冷色也有暖色;                                        ;五十年像一部史诗,有痛苦也有欢乐。长河永远奔流,画卷刚刚展开,                    ,史诗还在续写。我们的共和国正迈着坚定的步伐,跨入新时代!

这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试题,它融仿写、比喻、排比于一题。所给出的文字,实际上是填句的语境。因此,解答本题,首先要正确理解所给的文字的基调,是赞扬人民共和国在起伏、曲折的道路上向前发展的历史趋势。其次要分析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认定句子所用的修辞技巧,同时还要凭借想象和联想,这样才能填出符合要求的句子,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参考答案举例:五十年像一首乐曲,有低音也有高音,乐曲渐趋高潮)

3.所谓另写,就是按照试题所给的语句的形式,另选内容,组织答案

例3:(2000年26题)下列两个句子都写到“虚伪”。前一句直接表述,言简意赅;后一句连续类比,形象生动。请在“友谊”“勇敢”“信任”中选一个词,仿写两句话。

虚伪和欺诈产生罪恶。([美]爱迪生)

蚜虫吃青草,锈吃铁,虚伪吃灵魂。([俄]契诃夫)

这题所给的材料,其话题是“虚伪”,仿写的句子以“友谊”或“勇敢”、“信任”为话题。这种仿用,实际上只是仿其“形”而换其“神”。在“形”似上,既要符合“直接表述,言简意赅”、“连续类比,形象生动”的要求,又要注意句式、句子结构方面的要求。否则,不算是很好的仿写。

二、仿用题的发展变化

由于“仿用”已经考了好几次,其间有一些变化。这变化主要表现为两点:

1.仿句与仿段

高考仿用题,以“仿句”为多见。前面的三例已可以看出这一点,请再看看一例:

例4:仿照下面两个比喻句的句式,以时间为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

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将帮助我们开启的心灵的智慧之窗。

                                                                     

                                                                     

这显然也是“仿句”。2002年出现了“仿段”题。

例5: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

海是水的一部字典:

浪花是部首,

涛声是音序,

鱼虾和海鸥是海的文字。

这四句话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语段。这道仿写题,不仅有仿写形式的要求,而且要求“意思完整”,体现了“仿段”的基本要求,即几句话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2.仿形与仿神

在语言表达中,“形”与“神”本来是密不可分的。这里将它分开,是从试题考查重点这一角度说的。前面所举五个例子,都是侧重于仿所给材料之“形”的,即句式和修辞手法。但是,2003年出现了一种新型的仿写题。

例6:仿照示例,改写下列两条提示语,使之亲切友善、生动而不失原意。

提示语(公园里)禁止攀折花木,不许乱扔垃圾。

改写为:除了记忆什么也不带走,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

(1)提示语:(教学楼内)禁止喧哗,不许打闹

改写为:                                                                

(2)提示语:(阅览室里)报刊不得带出,违者罚款

写改为:                                                                

这道题对“仿照”的形式没有提出任何要求,只是在表达效果上提出“亲切友善、生动而不失原意”,这显然是要求仿其“神”——保持原意,但是语言要亲切、友善、生动,这其实是把仿用和语言“得体”的要求结合起来了。

从“仿句”到“仿段”,从仿“形”到仿“神”,标志着仿用要求的逐步提高。

三、仿用的主要技巧

1.准确把握题面提出的仿写要求

仿写题的题面要求总是相当明确的,应细心地一一把握住。就本文所举例说,它包含这几条要求:①表述形式:一是“直接表述”,一是“连续类比”;②表达效果:一是“言简意赅”,一是“生动形象”;③话题:在“友谊”“勇敢”“信任”中任选“一个词”;④数量:仿写两句话。答案只有满足这四项要求,才能是正确答案。有一项不能满足,答案都有问题。

(2)弄清材料中隐含的仿写条件

仿写题所给的材料,一般是仿写的样式,其中包含着仿写的条件,也应一一弄清楚。前文所举例4便隐含着这样三个仿写条件:①同一话题,这话题是“时间”,而不能用具体的时间来取代;②两个比喻句之间是并列关系;③每一个比喻的内部前后的语意必须相衔接,“梯子”→“引导”→“登”,“钥匙”→“开启”;即前面是比喻,后面说作用。例5“海是水的一部字典”等四句话中,隐含着这样几个仿写条件:①第一句是一个层次较高的比喻,它领属三个低一层次的比喻;②左边“海”与“浪花”、“涛声”、“鱼虾和海鸥”是领属关系;③各句为合理贴切的比喻句。仿写的答只有满足材料中隐含的这些条件,才能成为正确答案。

四、典型题分析

1.仿写。请选择某一事物,通过情境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

原作:墙角的花!

你孤芳自赏时,

天地就小了。

这是2002年春季考试第23题。题面规定了三项要求:①另选一事物;②写出一种情境;③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受。材料中隐含的仿写条件:①应选一具体事物作描写对象;②前一句点明描写对象;③前两句表现一种情境;④第三句点明思想感受。据此,你可以这样写:井底的蛙,你坐井观天时,眼界就窄了。又如:荒地的种子,你怨天尤人时,生命的希望就小了。

2.见例6

本题总体上是仿写,但重点是修辞。它涉及修辞的诸多方面,包括修辞行为的动机的确定,话语信息的选择、修辞方式的取舍,以及话语的语气、态度等。同样是表达揭示公园的游人不要攀折花木、乱扔垃圾的意思,但原提示语中,是一种冷冰冰、硬棒棒的警告,让人看后很不舒服甚至产生反感,因为它反映了说话人的权势,暗示了双方不平等的角色关系。修改后的提示语,是一种文明的劝导,使交际双方处于一种平等的地位。游客通过富有诗意的话语,既可领悟到管理者的劝告,又可以体会到对他人的尊重,符合游人的心理需求。其效果肯定大大好于原提示语。

根据这样的分析,提示语(1)可以修改为:小声说话,静静行走——做现成文明人;也可以修改为:让静谧围绕在身边,让文明驻扎在心间。提示语(2)可以修改为:把自己的钱带走,读过的报刊还是留在这里;也可以修改为:请不要让报刊离井背乡,否则你将付出一笔搬迁费,等等。

五、练习及答案

1.根据提供的语境,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句,使其与前后文组成一段谐调完整的话。海潮,放远了谛听才觉得深邃,山峰                             。忠告,放远了品味才觉得亲切,友情:                             。所以,哲人说“距离产生美”,确实如此。

2.仿照下面文段中画线部分的句式,再写两个句式相同的句子。

生活中没有旁观者的席位,我们总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自己的光源,自己的声音。没有蓝天的深邃但可以有白云的飘逸;没有大海的壮阔但可以有小溪的优雅            

               !命运可以剥夺你活得高贵的权利,却不能够剥夺你活得伟大的权利!

3.仿照下面的句式,选择新的话题,另写一组句。

海洋,诠释着全部的水性;滴水,也透视着浩瀚的海洋。

                            

4.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以“燃烧”为话题,再补写一个句子。

只有两种生活方式:腐烂或燃烧。我们拒绝腐烂,因为腐烂意味着灭亡,且在灭亡之后,会让自己遗臭万年。

仿句:

                            

5.依例仿写,要求字数、内部结构一样。

例句:如果把人生比作四季,那么便有寒来暑往,草荣草枯,花开花谢。

仿句:如果把人生比作                                     ,那么          

                     

6.以我国闻名的自然景观为对象,仿写两个句子:(4分)

万里长城,犹如一条腾飞的巨龙,蜿蜒于峻岭之间,她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的象征;东方明珠,好象一枚待发的火箭,矗立于黄浦江畔,她是我国迈向现代化的见证。

                                                                     

                                                                    

7.仿照例句,从下面给出的事物中任选一个(也可以自己另选一个),分别从正面和反面立意,写出两个有寓意的句子。(6分)

例:月亮

正面:在清凉的夜里,总是你和最孤独的旅人作伴。

反面:因为靠别人而发光,所以白天不敢露脸。

选择参考:白雪  天平  火柴  彩虹

答:           (填要描述的对象)

正面:                                           

反面:                                           

8.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连贯完整。(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6分)

我是一朵白云                                       

亲情是包容我的蓝天;                               

我是一棵绿树,                                     

亲情是滋养我的土地。                               

9.请另选事物进行仿写。要求符合该物特征,并寄寓一定的思想感情。(字数可略有增减)

小草

没有花朵的艳丽,

没有身躯的伟岸,

却以破土的力量昭示

——什么是顽强。

仿写:

                      

                             

                             

                             

                             

10.另选一物进行仿写。要求用拟人手法、符合该物的特征并寄寓一定的思想感情(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6分)

               树                                               

自从呱呱坠地                                                                     

就学会                                                                               

如何站成顶天立地的汉子                                                   

 

任凭雀鸟聒噪去罢                                                              

看我独臂擎起                                                                     

一座天空                                                                            

11.依照下面第1节诗的形式,在后两节空缺处补上合适的诗句

感谢

让我怎么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

你却给了整个春天

让我怎么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                           

                                 

12.仿照例句的格式,另选事物,再写一个句子。

例句:老师的周围飘着粉笔屑,不,那不是粉笔屑,而是老师撒出智慧的花朵。

仿写:                                                                    

                                                                         

13.仿照下列文字第二句的句式,接写两句话,使之成为一个统一体。

书是我的精神支柱,它重塑了我的灵魂。当简爱说,“我们是平等的,我不是无感情的机器”,我懂了作为女性的自尊;当裴多菲说,“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我懂得了作为人的价值;                                                                     

                                                                              

                                                                              

每读完一本书,我就完成了一次生命的感悟。

14.下面的句子都写到“浪花”,前一句简单描述,朴素自然;后一句运用比喻的排比,形象生动。请在“彩云、雨点、清风”中任选一个,仿写两句话。

例句:①江面上浪花飞舞,水光粼粼。②一朵浪花,一个跳动的音符;一簇浪花,一组激昂的旋律;一江浪花,一个欢迎的生命。

仿句①                                                                    

                                                                         

15.根据文意,仿造画线句的句式扩展语句,形成排比,使上下文连贯。

这个世界每天都在打造各种“幻象”。给少男少女打造潇洒自由众星捧月的明星“幻象”,给莘莘学子打造名牌大学出国美梦的求学“幻象”                                  

                                               文化与商业联姻,传统与时尚共塑,

                                                。人间万千“幻象”,都被有声有色地打造出来。

附:答案及简析

 

1.放远了眺望才会觉得秀美(友情)放远了回忆才会觉得珍贵。(意思对即可)

2.没有原野的芬芳但可以有小草的翠绿,没有高山的巍峨,但可以有岩石的坚定。

(意思正确、符合转折句的要求即可)

3.略(句式符合要求,内容前后两个分句相关联即可)

4.答案举例:我们选择燃烧,因为燃烧意味着给予,且在给予之时,会让生命熠熠生辉。(答案不仅要句式符合要求,而且意义与“腐烂”相对)

5.答案举例:如果把人生比作登山,那么难免峰回路转,柳岸花明,升降浮沉。(要注意字数及内部结构的要求)

6.答案举例:九曲黄河,犹如一条长长的彩练,横亘于中华大地,她是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的象征;巍巍泰山,就像一位历史巨人,矗立于齐鲁大地,她是祖国沧桑历史的见证。(描写对象应是“自然景观”,仿写两个句子,每个句子中都要运用比喻)

7.略(要从正反两面立意,有“寓意”)

8.略(要分析题目的要求和材料中隐含的条件)

9.答案举例:水滴,没有大海的浩瀚,没有江河的奔腾,却以穿石的不懈告白——什么是执着。又:垂柳,没有松柏的挺拔,没有梅花的孤傲,却以柔枝的依依告白——什么是多情。

10.略(要兼顾物象、修辞、句式、寓意诸方面)

11.答案举例:捧起一簇浪花,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撷起一片红叶,你却给了我整个枫林(答案要解回答“感谢”的原因;分清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12.教室的前面有一块黑板,不,那不是黑板,那是播种知识的沃土。(注意原句的格式是:具体事物+否定+想像)

13.答案举例:当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懂得了谦虚的必要;当王勃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我懂得了友情的可贵。(既要注意句式,又要注意“重塑了我的灵魂”,“完成了一次生命的感悟”的内容)

14.答案举例:①池塘边清风徐徐,水波不兴;②一丝清风,一个浅浅的微笑;一绺清风,一声轻轻的问候;一阵清风,一次真诚的会悟。

15.答案举例:(1)给青年男女打造缠绵悱恻死去活来的爱情“幻象”;又:给青年男女打造风流调傥香车宝马的成功“幻象”。

(2)旧俗与新潮合流;又:高雅与通俗交融。

 

 

 

 

 

高三语文复习第14

语言表达·变换句式

                                           南京一中  孙芳铭

 

一、变换句式的概说

1.句式的分类

汉语的句式多种多样。从不同角度来划分,有诸种不同的称说:从句子的结构看,有单句和复句,单句又分主谓句和非主谓句;

从主语是施动者还是受动者看,有主动句和被动句;

从句子的交际功能看,有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和感叹句;

从句子成分或分句排列的次序看,有常式句,种变式句,各种倒置句等称为变式句。

从句子的表达性质看,有肯定句和否定句;

从句子的形式看,有整句和散句,长句和短句等等。

2.变换的目的

变换句式,不是一种文字游戏,也不是为变换而变换。总体上说,不同的句式有不同的表达作用,不同的表达效果。如长句,因其结构复杂,其表意严密、精确、细致、逻辑性强,而短句则表意简洁、明快、有力;不同的句式在表意轻重、语气强弱方面也各有差别,如陈述句与反问句相比,后者语意重、语气强烈;既使同是否定句,双重双定比一般否定句的语意要重得多,感情要强烈得多。可见变换句式,实际上是根据语境要求,追求一种更好的表达效果。

上面从表达的一般原则说明变换句式的目的。从高考来说,变换句式也是在追求一种表达效果。

例1:阅读下面一句不好的译文,然后把这句译文改写成三个连贯的短句。要求:层次清楚,文意明白,内容不能删减,原意不能改动。

地方法院今天推翻了那条严禁警方执行市长关于不允许在学校附近修建任何等级的剧场的指示的禁令。

答案:                                                     

这是一道高考试题。题干明确指出这一句话是“不好”的,因为它表意不明,层次不清。“层次清楚,文意明白”,就是本题变换句式的目的。怎么变换?首先应看到句中包含“地方法院”、“警方”和“市长”这三个行为动作的发出者,再看他们各有什么行为动作。这实际上是对这个长句表达的意思进行层次分析。这样就可以看出:①地方法院推翻了禁令;②市长发布不允许在学校附近修建剧场的指示;③警方接到了严禁执行市长指示的禁令。根据这三层意思之间的逻辑关系,作相应的调整,就可以形成这样的答案:①市长发出了关于不允许在学校附近修建任何等级的剧场的指示;②但警方却接到了严禁执行市长指示的禁令;③今天,地方法院又推翻了这条禁令。经过这样的变换,完全符合题干的各项要求。

3.变换的原则

(1)不能改变原意

变换句式,只是句式的变换,除了根据需要作个别文字调整而外,其他都不能变换,尤其是内容。所以上题规定“内容不能删减,原意不能改动”。即使题干不标出这样的要求,也不能变动,因为这是基本原则。

2.要同语境协调

句式变换,有的是对一段文字的某一部分进行调整,这种条件下的变换,一定要注意上下文,使变换的部分在内容上、形式上都要与上下文连贯,并协调一致。

例2:阅读下列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在这境界这时间里惟一可以触动心情的是秋虫的合奏,它们高、低、宏、细、疾、徐、作、歇,仿佛经过乐师们的精心训练,……其实他们每一个都是神妙的乐师;众妙毕集,各抒灵趣,哪有不成人间绝响的呢?

把文末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这段文字描写了“秋虫的合奏”,末句“哪有不成人间绝响的呢?”用反问句作小结,要求将它改为陈述句,一般说来你可以改为“成了人间绝响”。但是考虑到作者的情感因素,应在前面加一个副词,将答案写在“简直成了人间绝响”,这便与语境协调一致了。

三、变换的形式及方法

高考变换句式的试题,通常采用的形式有两类:

1.互换

所谓互换,就是指单句与复句、长句与短句、主动与被动、肯定与否定等互换。较多的是长句与短句、单句与复句的互换。

例3:把下面的长句改成较短的句子,使意思表达得更为清楚。(不得改变原意,可以添加必要的词语)

现在许多国家都已经能够生产可以独立操作机床、可以在病房细心照料病人、可以在危险区域进行作业的机器人。

改为:                                      

这是2001年全国卷的第25题。原句是一个长句,因为句子太长,表意不是最清楚的,所以要求改为“较短”的句子。只要“较短”,表意“更为清楚”,都可以,不管是单句还是复句。

原句是个长单句,因为附加成为太多,表意不太清楚,读起来也累赘。将长句改为短句,其基本方法是:①把长句的附加成分抽取出来,变成复句的分句,或独立成句;②如果一个句子的宾语中心语和它们两个几个并列式的修饰语之间存在着解释或总分关系,则可以变成一个解说性的复句;③借助复指,把长句的附加成分变成并列分句,然后用一个代词去取代它。

据此,像例3这样的长句,可以变换为下列两种形式的短句:①现在许多国家都可以生产这样的机器人:它们可以独立操作机床,可以在病房细心照料病人,可以在危险区域进行作业。②有机器人可以独立操作机床,可以在病房细心照料病人,可以在危险区进行作业。现在许多国家都能生产这样的机器人。

前一个答案用的是第三种方法,后一个答案用的是第一种方法。

至于将短句变换为长句,其基本方法是:从几个短句中找出一套主谓宾,作为长句的主干,其他内容转化成定语、状语或补语。

例4:把下面几个句子改写成一个单句,原句内容不能省略。

他用双手创造了奇迹!几年时间,在这荒山野岭上造成了大片森林。它蒙着如丝细雨,显得格外郁郁葱葱。

这是一道高考预备卷中的试题。原句共有三句话,首句说他创造了奇迹,次句说“奇迹”是怎样创造出来的,再次是对“奇迹”的补充证明。这样看来变换的单句的主干是“他创造了奇迹”,再把其他部分转化为定语、状语、补语,便可以形成这样的答案:在这原来的荒山野岭上(前置状语),他用双手在几年的时间内创造了奇迹——眼前这蒙着如丝细雨,显得格外郁郁葱葱的大片森林。当然,主语不同,变换的句子也不一样,还可以改成这样:这蒙着如丝细雨,显得格外郁郁葱葱的大片森林,是他用了几年时间,靠自己的双手,在荒山野岭上创造出来的奇迹。还可以有其他改法。

2.重组

所谓重组,就是提出新的要求,对所给的评句作重新组合。即改变语组的组合形式而不改变原来的意思。

例5:用“儒、道、佛”作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不得改变原意。

苏轼的生活与创作充满了矛盾,因为他曾受到儒、道、佛各方面的影响,思想比较复杂。

儒、道、佛                             

这是1999年全国卷的第25题。这是一道“重组”式变换句式的试题。做这一类题,特别要注意分析原句的层次关系,从而找到合理的表达思路。原句是由三个分句组成。第一分句说明对苏轼生活和创作的看法,后面两个分句说明形成这一看法的原因;而表述“原因”的两个分句之间也不是并列关系,也是一种因果关系。要求用“儒、道、佛”作开头,实际是要求从原因说到结果。因此本题的答案如下:儒、道、佛各方面对苏轼都有影响,使得他思想比较复杂,生活和创作都充满了矛盾。

对照原句及改写的要求,可见这一答案是正确的。

四、典型题分析

1.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词,为“遗传”下定义。

①遗传是一种生物自身繁殖过程

②这种繁殖将按照亲代所经历的同一发育途径和方式进行

③在这一过程中,生物将摄取环境中的物质建造自身

④这种繁殖过程所产生的结果是与亲代相似的复本

答:                                   

这是2003年全国卷的第24题,从本质上看是考查变换句式的能力,即将四个单句组合成一个较复杂的单句,以给“遗传”下一个定义。考查的重点有两条,一是提取所给材料的主要信息;二是整合这些信息,用一句话表达出来。

分析所给的四句话可以发现,句①是整合后全句的结构框架,其他三句是它的修饰限制成分,这是首先要搞清楚的,即“生物……的一种自身繁殖过程叫做遗传”,或“遗传是生物……”的一种自身繁殖过程”。句②的主要信息是“摄取环境中的物质建造自身,句③的主要信息是“按照亲代所经历的同一发育途径和方式”,句④的主要信息是“产生与亲代相似的复本”。这三句话的主要信息构成“自身繁殖过程”的修饰限制成分。比较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可以形成这样的答案:生物按照亲代所经历的同一发育途径和方式,摄取环境中的物质建造自身,产生与亲代相似的复本的一种自身繁殖过程叫做遗传。或遗传是指生物按照亲代所经历的同一发育途径和方式,摄取环境中的物质建自身,产生与亲代相似的复本的一种自身繁殖过程。

2.把下面的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使意思表达得更清楚(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分)

拥有巨大市场的某电子集团,在美国发生的“9·11”恐怖袭击事件对全球经济造成的沉重打击如雪上加霜般作用于今年以来已经不景气的世界信息产业时,也不能不做出裁员的反应了。

改为:                                     

这是2003年北京春卷的第24题。原句的“在……时”这个介宾短语过长,令人难以卒读。应该加以分解,并对全句结构作调整,形成三个分句,这样答案就出来了。其答案如下:美国发生的“9·11”恐怖袭击事件沉重打击了全球的经济,它使今年以来已不景气的世界信息产业雪上加霜,拥有巨大市场的某电子集团不能不做出裁员的反应了。

长句、短句各有其用,长短互换各有目的。但不论长短,都应以表意清晰、层次清楚、表达合理,一看就明白为目标。

五、练习及答案

1.重组下面的组子,使语意强调“飞机速度快”。(可增删个别词语)

以9信于音速的速度,从纽约到东京的飞行时间只需两个小时的未来喷式飞机,将在煤的衍生物为燃料的高速引擎推进下安全飞行。

2.用“伊拉克平民”作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不能改变原意。

美军为缓解后勤补给线的压力,在未来的4到6天内将对巴格达实施更大规模的空中打击,这将会造成伊拉克平民更加惨重的伤亡。

伊拉克平民                                               

3.请以“现代人”为开头,重新表述下面这句话的意思(可以增删个别词语)

生存空间的狭窄心灵的空间日见拥挤,商业性流行文化的气浪,早已将现代人胸中的浪漫诗神卷走,心不复空灵。

                                                         

                                                          

4.以“北约的绝大部分成员国”为开头,将下面的长句改写为若干较短的句子,使句意更清楚,行文更自然。(不能改变原意,可以增删、调换个别词语)

俄罗斯到底走向何方理所当然地受到作为欧洲国家和俄罗斯近邻的北约绝大部分成员国的极大关切。

答:                                                         

5.下面的长句较费解,请改写为语意连贯的4个短句。

在“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这次为期16天的飞行中,机组人员进行了包括中国等6个国家学生设计的分别涉及太空飞行对蚕、蜜蜂、鱼、蚂蚁等的生长及其习性的影响在内的80多项科学实验。

6.把画线部分改写成一个单句,使它与下文衔接顺畅。

三星堆文化引人注目,从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青铜面具,这些青铜面具模样不同寻常,这是三星堆文化的一个奇特之处。这些面具几乎千篇一律的粗眉毛、大眼睛、高鼻梁、阔扁嘴,几乎没有下巴颏。仔细观察这些青铜面具,两只耳朵上各有一个小孔。这种面具的脸型与现代当地人大相径庭,代表什么使人费解。

                                                          

                                                         

7.将下面的四个短句改写成一个长单句,要求语言通顺,语意不变。可适当增删词语。(不超过85字)

①近日,中国科学家打造出了一顶新颖的“纳米皇冠”。

②皇冠制作的原材料是铂金。

③皇冠的制作运用了分子纳米技术。

④皇冠制作过程中得到了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纳米科技重大研究计划”小组以及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小组的支持。

                                                          

                                                         

                                                         

8.把下列句子中画线部分改写成一个对偶短语,作“画卷”的修饰语。

经过几百个日日夜夜的奋战,长江截流工程终于胜利完成,中国人民在这奔腾不羁的长江边,展开了一幅把五千里长江斩断,把三峡无数山峰锁住的神奇画卷。

改写:                                                         

9.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请将划线部分改成“如果没有……就没有……”这样的句式,以突出表达效果,并做到语序恰当。(4分)

美国要求中学生阅读8部课外名著,其中有莎士比亚的剧作,也有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只有阅读中外名著,才能促使学生道德修养的进步,才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才能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

答:如果没有                        ,就没有                        ,就没有                     ,就没有                    

10.改写下面的句子。要求把原句中画横线的三个短语,分别写成句子,接在后面,意思与原句基本相同。原句;正像垂暮的斜阳,曲终的余奏和最后一口啜下的美酒留给人们最温馨的回忆一样,一个人的结局也总是比他生前的一切格外受人注目。

改写:一个人的结局总是比他生前的一切格外受人注目

                                                           

                                                          

附答案及简析

1.未来的喷气式飞机将在以煤的衍生物为燃料的高速引擎推进下,以9倍于音速的速度飞行,从纽约到东京的飞行,需要两小时。(原句的重点是强调“安全飞行”,改句强调了飞行速度之快)

2.伊拉克平民在未来的4到6天内将面临更加惨重的伤亡,因为美军为缓解后勤补给线的压力,将对巴格达实施更大规模的空中打击。(原句先“因”后“果”;改句为先“果”后“因”)

3.现代人因生存空间的狭窄,心灵的空间日渐拥挤,胸中的浪漫诗神被商业性流行文化的气浪卷走,心不复空灵。

4.北约的绝大部分成员国是欧洲国家,是俄罗斯的近邻。对于俄罗斯到底走向何方,他们理所当然地极为关切。(原句中“北约”和“俄罗斯”要先分来看,但陈述的主体是“北约”而不是“俄罗斯”)

5.①“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这次飞行为期16天,②飞行中机组人员进行了80多项科学实验,③这些项目中有中国等6个国家学生设计的。④学生实计的项目分别涉及太空飞行对蚕、蜘蛛、蜜蜂、鱼、蚂蚁的生长及其习性的影响。(原句宾语“科学实验”的修饰成分太复杂,改写应对其作分解,化成单句)

6.引人注目的三星堆文化一个奇特之处就在于从遗址中出土的大量青铜面具的模样都不同寻常。(原文画线句子是说三星堆文化的一个“奇特之处”)

7.近日,在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纳米科技重大研究计划”小组以及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小组的支持下,中国科学家运用分子纳米技术打造出了一项新颖的铂金“钠米皇冠”。(原文句①包含着改写后单句的主干,其他三句应作主干部分的状语或定语)

8.斩断长江五千里,锁住三峡无数峰。(原文中的画线句就是“画卷”的修饰语,而且是整齐的“把”字句,只要改为动宾结构就成        因为原句两个“把”相同,不成“对”)

9.如果没有中外名句的阅读,就没有学生文学知识的丰富,就没有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就没有学生道德修养的进步。(原文画线句是条件关系的复句,句序的安排上也有问题,如“文学知识”置于最后)

10.如同垂暮的斜阳让人留恋,如同曲终的余奏让人回味,如同最后一口啜下的美酒让人咂摸。(原句画线部分是三个运用比喻的偏正短语,要把它们改写成句子既要保留比喻,又要具有句子的完整结构。改写时要注意下文“留给人们最温馨的回忆”这样的意思。

 

 

 

高三语文复习第15讲

语言表达·简明

 

《考试说明》要求“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这既是语言表达的目标,也包含着若干语言表达的技能。这里只谈语言表达的简明。

一、什么是简明

简明,就是简要、明白。简要,就是用较少的文字,把主要的意思说出来,不重复,不啰嗦;明白,意思清楚明白,不会令人费解或误解。概括起来说,简明就是用尽可能少的语言,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达到尺可能高的准确和可理解度。

现代社会里,一切工作,一切活动,都要求快节奏,高效率,运用语言也不例外。用语简明,就是达到运用语言高效率的一个基本条件。用语重复啰嗦,或者表达的意思不明白,都会影响表达效果。

例1:还有一种立体的会说话的图书,也很吸引人。它们的插图都是立体的。当你把书打开的时候,书里的人和动物马上会站起来,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这段文字说明的意思是,有一种立体的书能够活动。但是语言的够简明。“立体”的书和插图都是“立体的”,字面重复;“会活动”和“会站起来”,“吸引人”和“跃然纸上”,栩栩如生,意思重复;“当你把书打开的时候”,语言累赘。它可以修改如下:

还有一种书,插图是立体的。打开书,书里的人和动物会站起来,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修改后的文字,语言简洁,意思也很明确。

二、怎样做到语言表达简明

1.围绕中心,抓住要点

要做到语言简明,首先是每一句话都要围绕既定中心,不要节外生枝。不过仅仅围

绕中心还是不够的,还应该抓住要点。俗话说“简明扼要”,从表达上说,只有扼住“要”,才能做到简明。

例2:这种笨重的汉书使用起来是极不方便的。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的简牍文节有120斤重。西汉的时候,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篇文章,用了3000片竹筒,是由两名身强力壮的武士抬到宫庭里面去的。汉武帝把竹简一片一片地解下来看,足足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才看完。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简牍文书“笨重”使用“不方便”。首句提出看法,接下去两句用两个事例说明这一看法。文字较简洁,意思很明确。最后一句是顺着第三句说下来的,并不全是说明“笨重”“不方便”的,因此应把它删去。

2.善于概括  巧用指代

无论是书面表达还是口头表达,都不能总是具体叙述而不作必要的概括。只有把必要的叙述和概括结合起来,表达才能简明。再者,运用必要的复指成分,也是表达中不可少的。不用复指成分,就会啰嗦。

3.避免重复  删除多余

鲁迅在谈到自己的写作经验时曾说过:尽量删除可有可无的文字。这是确保表达简明的又一方法。

例3:读下面的一则报道,本着语言文字要简明的原则,完成文后两题。

科学院举行超对称性和超引力学术讨论会

为加强基础理论工作和准备参加国际性粒子物理会议,中国科学院最近在郑州举行全国超对称性和超引力问题学术讨论会。对超对称性和超引力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超对称性”和“超引力”是70年代在国际上才引入物理学中的新概念。在这次会上,介绍了当前国内外对于超对称性和超引力问题研究的情况,展开了热烈、自由的学术讨论,在某些问题上提出了一些新见解。

(1)应删除的两处语句是(写画线处的序号)                     

(2)应简略的一处语句是(写画线处的“序号”)                    ,这句可改为

                          

这是一则完整的报道,有标题,有导语,有主体。一般说来,标题应是导语内容的概括,导语应是主体部分内容的概括。据此,这篇报道的标题概括地叙述了举办单位、会议内容、会议性质,因而①是必须有的,不能删除。导语共有两句话。第一句概括叙述了会议的目的、举办单位及时间、会议的内容和性质,因而②不是可有可无的。但是,因为第一句已经表达了导语该有的内容,再来一句说明会议的内容,便同前一句重复,所以②是必须删除的,否则就显得啰嗦、累赘,而不简明。主体部分首句交代“超对称性”和“超引力”问题的由来,因而④是不能删除的。因为标题、导语都已经说明会议是“学术”讨论会,所以⑥的“学术”是与上文重复的,可有可无的,应当删除。再看主体部分的⑤。因为上句已经出现了“超对称性”和“超引力”这两个概念,⑤处再一处出现,读来显得重复累赘,但又不能删除。倘使删除,是介绍国内外的什么情况又不明确,因此应该改用指代性词语作复指,如改为“对于这两个问题”,就会既“简”又“明”。有同学认为⑦应该删除,这是不对的。因为它是对这次学会讨论会所取得成绩的评价,没有最后这一分句,报道的主体部分便不完整。

这道高考题比较集中地反映出要做到语言表达简明应从三个方面作努力:一是围绕中心、抓住要点;二是巧用复指,善于概括;三是避免重复,删除多余。

当然,从中学生的表达来说,还要避免滥用修饰,滥加形容。

三、怎样避免表意不明

表意不明,令人误解或费解,是常见的语病,也是与“简明”的要求相违背的。怎样避免?

1.少用单音节词,多用双音节词。

有些单音节的多义词,一不小心,就会造成歧义。如“县里通知赵乡长15日前去汇报”一句中,“前”是多义词,可以理解为“15日之前”去汇报,也可以理解为“15日前往”县里去汇报工作。如果要表达的是前一个意思,应改用“之前”;如果要表达后一种意思,就在改用“前往”,并删除“去”。

2.调整语序,交代明确。

语序不当,交代不明,也会造成歧义。如“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一句可以作多种理解,如果只是“背着总经理”,可以改为“他背着总经理,偷偷地和副总经理一道,把这些钱存入了两家银行。如果是“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可以改为“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把这笔钱偷偷地存入两家银行。还有其他理解、其他改法,这里不一一分析。

3.指代清楚,如实直说。

句中停顿的位置是否恰当,指代是否清楚,也影响着句意的表达。譬如:“这个精致的灯笼将作为今天得分最高嘉宾的礼品赠送给他。”这一句表达很不清楚。“作为嘉宾的礼品”,既可以理解为送给嘉宾的礼品,也可以理解为嘉宾送人的礼品;句中的“他”指代也不明,作为前一义时,可以理为“嘉宾”,作为后一义时,可以理解为“别人”。这个句子可以这样改:这个作为礼品的精致的灯笼,将送给今天得分最高的嘉宾。也可以改为:这个精致的灯笼是嘉宾准备的礼品,今天谁得分最高将送给谁。这样的修改,意思都是明确的。

这个例子让我们知道,为“简”而简,有时会事与愿违,表意反而不清楚。

四、典型题分析

1.下面一段话中有重复啰嗦的地方,在不影响原意的情况下,必须删除的有哪三处?把要删除部分的序号填在下面的横线上,只填3个。

12 11

11

10

⑥①

⑤①

④①

③①

②①

一个人之所以会变坏的原因除了受到坏的影响外更重要的是他自己没有把握自己受了坏人的影响才逐渐变坏的;如果这个人能把握住自己,能抵制多方面的 各种 坏的影响,那么,他还会变坏吗?

删除部分:                                       

这是1998年第32题,考查通过修改使语言简明的能力。答案是:①(或②)、⑥、(⑨或10)。

这段语言材料来自中学生作文,有不少多余的话,不够简明。“一个人之所以会变坏的原因”中,“之所以”与后面的“原因”,都是表原因,重复,两处必须删除一处。由于③处已说了“受到坏的影响”,所以⑥处“受了坏的影响”显得重复,必须删除。⑨处“多方面的”和10处“各种”,都有表示不止一种的意思,因此两处中必须删除一处。

解答考题要注意“必须删除”的要求。如⑦处“才会逐渐变坏的”其实也可删除,但这不是“必须”删除的。如果将②③④三处一起删去,整个句子似乎也通,但原句“除了……外,更重要的……”这层意思也被删去了。这就不符合题目。“不影响原意”的要求了。

2.为使下面画线的语句简洁、顺畅并保持原意,需要删掉一些词语。在删改时哪些词语是必须保留的?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

10

记得在一次期末考试中,在考完了语文后,我感觉相当不错,兴奋了很长的时间。

必须保留的词语是:                                                       

这是2000年全国春的第25题,必须保留的是②③④⑦⑨。

这道题的材料也是来自高中生的作文。本题换一个角度考查语言表达要简明。材料的语言不够简洁,需要删改。但是,不论如何删改,其中表害原意的词语是不能删的,如“一次”“期末”“考试”“考完”“语文”。“保留原意”是修改语句中十分重要的要求。准确把握原意,是作出正确修改的前提,也是语言表达能力训练中一项重要内容。

3.下面一句话中,编号的地方有些是可删去的。请将可删去的序号写在题后横线上。

由于人体脂肪密度小于人体肌肉蛋白和水的密度,所以减掉一公斤脂肪所减去的体积远大于由脱水而减少的体积。

可以删去的是                                            

这是2001年春季试卷的第25题。可以删去的是①②③⑤⑥⑦。

原句是一个因果关系的复句,脂肪密度远小于肌肉蛋白和水,是“因”,减掉脂肪的效果好,是“果”。①②③⑤⑥⑦可以删去是显然的。⑧不可以删,删去则文句不通。

五、练习与答案

1.为使下面画线的语句简洁、顺畅并保持原意,需删掉一些词语,在删改时哪些词语

必须保留的?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

站在讲台上的是一位曾经在北大工作了三年的年轻学者,他穿着一件大而黑的衣服,用

右手持教鞭,正在就关于当前的学术研究问题与会者作专题报告。

答:必须保留的词语是                                                    

2.下面一段话中的词语,在不影响原意的情况下,可以删除的有哪四处?把可以删除部分的序号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在实际生活中,人们②大都有这样的体验:③常常有④那么一些文化产品,由于缺乏吸引力和感召力⑤而被人们拒绝接受,难以发挥⑥其应有的作用。只有健康而积极的内容与新颖而独特的形式达到完美结合并⑦由此产生强烈吸引力和巨大感召力的文化产品,⑧才能在大众欣然接受的过程中起到传播先进思想和进行审美熏陶的积极作用。

可以删除部分:                                          

3.为使语意简明,下面一段话中标号处哪些可删去,哪些需作改动,并改正。

质量低劣的图书终将受到读者的的唾弃,或成为滞销书或一堆废纸,而那些优质图书则会站稳脚根,经受住市场的考验,或成为畅销书,或对两个文明建设产生重大影响。

可删去:                            ;修改:                          

4.下面一段文字有的地方重复啰嗦,在不影响原意的条件下,必须删除的有哪三处?

书籍好比食品,有的只需浅尝①,有些可以吞咽②;只有少数需要仔细咀嚼③、品尝④,慢慢品味⑤;有的书只需读其中的一部分⑥,有的书只需知道其中梗概,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通读⑦、细读⑧、反复读⑨,经常读10。

必须删除的是:                                     

5.下面广播稿中画线的句子表达欠简明,请给予修改(不超过60字)

今天下午在学校礼堂举行了为希望工程筹款的文艺义演。这场义演由学校团委会组织,由学生艺术团和教工合唱团联袂演出。演员的演出十分精彩,会场的气氛也十分热烈。全校200多教职工和2000多学生都涌跃捐款、捐物。据组织者的初步估计,这次由学校团委和学生会组织的希望工程筹捐的文艺义演将会筹到3万多元和一批图书文具。最近将会把这次义演筹得的3万多元捐款和图书文具一并转送到清远市的希望小学。到发稿时,义演刚刚结束,已共筹得捐款3万多元及图书文具一批

                                                                      

                                                                       

                                                                        

6.下面的句子拖沓啰嗦、语序混乱请加以修改,使其准确而简明地表达出句子的原意。(不超过30字)

荔枝壳上的裂片,有的品种小些,有的品种密些,有的品种大些,有的品种疏些,荔枝壳裂片的片峰,有的品种平些,有的品种尖些;情况并不是一样的,这是由于品种不同所造成的。

                                                                           

                                                                            

7.下面提供的是同一作品的原作稿和修改稿的文字,任选两句作修改前后比较,指出原句的不足之处(或修改后的效果)。

风刮得很紧,①雪片像扯破了的棉絮一样无力地在空中飞舞,②无目的地落下地来。在墙脚已经砌好了一条白色的路,左右两边各有这样的一条,④好像给中间的泥泞的道路镶了两道宽边

修改稿:

风刮得很紧,①雪片扯破了的棉絮一样在空中飞舞,没有目的地四处飘落。左右两边墙脚各有一条白色的路,④好像给中间满是水泥的石板路镶了两道宽边

                                                                         

                                                                        

                                                                          

8.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3)题。

甲地一工厂的采购员张平,去乙地购买疫备。他购买一台牛头刨床,价××万元。张平买好7日6次的船票,起程返厂,航程约一天,8日下午4点抵达,船停泊在2号码头。牛头刨床同船抵达。牛头刨床笨重,需要厂方派车来接。

(1)根据材料的内容,写一则电报正文。不超过25个字。

电报正文:                                                               

                                       

(2)假定甲、乙两地只有水路,每天只有一班船,抵达的时间是固定的,停泊的码头也是固定的。根据新提供的内容,将电报简化,不超过14个字。

简化的电报正文:                                                        

(3)如果张平出发时已确定只买一台牛头刨床。再根据新提供的内容将电报简化,不超过10个字。

再简化的电报正文:                               

附:答案及简析

1.①②③(如果不保留这三个词语,不仅表意不准确,而且句子不完整。其他词语虽然也

   有可保留的,但不是“必须”的)

2.①④⑤⑥(①是介词,这里可省略;④“那么”就是指“一些文化产品”,也可删;⑤“而”

   连词,删去,句子更紧密;⑥“其”指代“一些文化产品”,删去它,意思没有变化。其

   他几个词语如果删去,便影响原意了)

3.①③;②④改为“甚至”。(①“或”,或许,表意不准确,也是多余的,应删去;②“或”

   前后是递进关系,应改为“甚至”;③“或”应删,理由同①;④修改理由同②)

4.②④10(“吞咽”与“浅尝”、“咀嚼”不是同一个逻辑层次,应删;“品尝”与“仔细咀

   嚼”同意,应删;“经常读”与“反复读”重复,应删。

5.到发搞时已捐款3万多元,图书文具一批。据了解,这批捐款及图书文具将在最近送到

   清远市的希望小学。(画线句与上文有重复,本身也有重复,就作删改。否则,广播出去,

   令人听不明白)

6.荔枝壳裂片的大小、疏密、片峰的尖平,都因品种的不同而各异。(“大小”“疏密”、“尖

   平”等中心词不能少)

7.①“无力地”属重复修饰,且与当句不协调,删去它简洁而协调;②“落下地来”与“棉

   絮一样”的雪花的姿态与“无目的”不协调,改为“四处飘落”更贴切形象;③啰嗦,

   不简练,改后更简洁;④不合常理,改后合常理 ~ 石板路中间的积雪易化,泥泞路的雪

   与泥是相混的)

8.(1)已购牛头刨一台,望8日下午4时2号码头车接6次船平(或张平)

  (2)已购牛头刨一台8日到望车接平

  (3)货已购望8日车接平  

  (本题用拟电文的形式训练表达简明。本题告诉我们,善用交际双方共有的背景知识是表

   达简明的重要条件)

 

高三语文复习第16讲

语言表达·连贯

 

连贯,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也是高考的常考点。

一、语句连贯的基本条件

连贯,就是连接贯通。这是从组合语段乃至成篇的角度提出的要求。要做到语句连贯,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围绕中心

围绕中心说相应的话,这是组合语段或语篇的首要条件。离开了这一点,无连贯可言。

例1: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一方面,以娱乐为职能的大众文化得到蓬勃发展的机会。

②与此同时,文化领域却有全然不同的景观。

③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呢?

④90年代中国,商品大潮汹涌而起,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无限生机。

⑤一方面,一部分“曲高和寡”的精英文化则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

⑥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之一就是文化的二重性。

A.⑥⑤①②③④     B.④③⑤①②⑥     C.③①⑤④②⑥     D.④②①⑤③⑥

这是一道高考题,怎样来选择这六句话的排列顺序呢?首先要寻找这六句话的中心是什么。通观各句可知是“文化领域却有完全不同的景观”,而这个中心是在与社会经济生活有“无限生机”作比较时提出来的,因此④在前,②在后。这“完全不同的景观”是具体情况如何?需要作出阐说,于是句①与句⑤从两个方面阐述这“景观”。这样的“景观”是怎样产生的呢?③⑥两句作出了回答。这样,一个句子之间逻辑关系严密的语段便组合成功了。从解题的角度看,句①与句⑤这两个“一方面”谁先谁后呢?因为句③的“问题”作开头,自然就是句①在先,句⑤在后,否则与句③的连贯就有问题了。因此答案应选D。

2.角度一致

这里的“角度”是指叙述的角度。不论是长是短的一段话,都有一个叙述的角度。只有保持叙述角度的一致,语句之间才能连贯。随意变化叙述角度,就会使文字不通顺。

例2: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项是                                (    )

①远处看,山顶上明显地有座宝塔。可是,走近一看才发现,宝塔并不在山顶上。

②远处看,宝塔明显地坐落在山顶上。可是,走近一看才发现,宝塔并不在山顶上。

③他们在工厂里向工人学习排版、印刷、装订等技术活。他们过去不但没有干过这些活,连见也没有见过。

④他们在工厂里向工人学习排版、印刷、装订等技术活。这些活他们过去不但没有干过,连见也没有见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这也是一道高考题。粗粗一看,似乎这四句话是连贯的,但题目告诉我们,它们有的衔接比较好,有的衔接的太好。差别在哪里呢?句①先说“山顶上……有……”,后一句却说“宝塔”如何,前后叙述的角度不一至;句②两句都是说“宝塔”如何,叙述角度一致;前后句的衔接显然比句①好。句③前后两句都是从“他们”切入的,可是读起来明显不顺畅,中间仿佛断了“气”。其实,句④的叙述角度仍然是“他们”,只是因为前句说“他们……学习……技术活”,后一句用“这些话”作复指,前后句的衔接便更紧密了。因此答案应选D。

3.结构协调

这里所说的结构协调一致,既包含句子之间的结构协调,又包含一个句子内部的结构协调一致。

例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并做到各短语格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字数不得增减)

善恶有报也是健康社会的重要标志。它意味着社会效率,因为社会效率要仰赖人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要调动积极性,就必须对有益于社会的行为给予奖赏,对危害社会的行为给予惩罚;它意味着社会秩序,因为社会秩序的诸多要素,诸如害群之马的铲除,形成的社会凝聚力,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人心的顺畅,均与善恶有报有着因果关系。

                                                                                       

                                                                                   

本例点明中心,次句分句之间,环环相套,关系紧密,读来顺畅,而画线部分则不然。问题在哪里?首先是短语结构不一致,不协调,读一拗口;其次是有语序不当之病。应修改成:人心的顺畅,社会凝聚力的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营造,害群之马的铲除。……这样全部改为偏正短语,并调整了语序,使这大致与上文相照应,读起来就较顺畅了。

句子之间连贯还需要其他条件,如寻求合理的组合顺序,关注前后照应投榫处密合无间等,这里不一一说了。

二、典型题分析

填入下面横线上的两句话,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泰山的南天门又叫三天门,创建于元代,至今已有六百余年。          为 “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

A.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西侧。一副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

B.门外西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门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副,

C.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西侧。门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副,

D.门外西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一副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

这是1997年的高考试题。解答本题关键在对叙述角度的认定。综观所给材料和文句,显然是以“南天门”为中心来写的,所以顺着上文最好就是先说“门外”,然后再说“门两旁”,这样的描述给人一种统一的感觉。再从下文看,它把对联的内容说了出来,那它前面最好紧接着的就是“对联一副”。这样看,A项与上下文的衔接似乎都不太好;C项虽与下文衔接得好,但与上文衔接松了一些,因为它不是从“门”说起的,而是跳着的“元代石刻”作话头了。D项前一句与上文衔接,但后一句上下文衔接就不紧。因而答案只能是B。

2.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

①在南坡,带状分布的原始云杉林海连绵不断,棵棵巨杉像一把把利剑,直插云天。

②在北坡五花甸草原上,你可以看见新疆细毛羊群和奔驰的伊犁马群。

③在遮天蔽日的杉林下,马鹿、狍鹿、棕熊、雪豹等野生动物出没其间。

④吃字早饭后,继续南下,就进入喀什河和巩乃斯河的草原带和森林带。

⑤各种森林鸟类,鸣声不断。

这是2003年全国卷第23题。答案是④②①③⑤。

综观所给的文句,句④是具有根据性的句子,也是下文叙述的方向。按照合理的顺序,下面的内容应该先叙述“草原带”,再叙述“森林带”。句②是写草原上的情景,而①③⑤是写与森林有关的内容。于是,几个句子的排列顺序应为④②①③⑤,各句之间形成了合理的逻辑关系,构成了一个连贯的语段。这种总——分的叙述方式,是常见常用的,因而难度不大。

3.依次填入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

  (1)每逢深秋时节,            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

  (2)远眺群山环抱,            近看小河流水,茶园葱绿,松竹并茂。

①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②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③白云缭绕,层林叠翠;

④层林叠翠,白云缭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这是2001年全国卷第6题,包括语意连贯,音节和谐两项要求,答案是D。句(1)意思是说,深秋季节置身山顶“俯瞰”,下面是俯瞰所见景物,“美景尽览”是总收;如果“俯瞰”像句①那样后续,则读起来不顺口,不和谐。句(2)全句写“远眺”和“近看”之所见。“远眺”“群山环抱”“层峦叠翠”,依然是“群山”之景,“白云缭绕”是“群山环抱”之中的景物,故应先“林”后“云”。

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并做到各短语格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字数不得增减)

成年累月的战事,每况愈下的社会治安,经济的不断衰退,动荡不安的政局,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使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正常生活受到威胁,甚至连生命财产都没有保障。

修改为:                                                                     

                                                                                    

这是2002年全国卷第24题,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语句内部的结构调整,二是句子之间的排序。其中又包含三个因素:①各短语格式应该一致;②各短语之间的排序要考虑内容方面的联系;③短语排序还应考虑音节数。这三个因素中,①③都更反应了汉语言运用的特点,是我国历来重视的。本题各短语应调整为以名词为中心的偏正短语,颠倒过来也末尝不可,但“战事的成年累月”不大符合汉语的习惯,顺畅程度要差一点。题于中规定“字数不得增减”,那是为了避免答案的多析性,便于阅卷给分。

本题的答案是:①成年累月的战事,②动荡不安的政局,③不断衰退的经济,④每况愈下的社会治安,⑤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

三、练习与答案

1.将下列语言片段组成意思连贯的话。

①艺术的对象就是自然

②就认识观点说

③艺术与“自然”(现实世界)是对立的

④就实践观点说

⑤艺术是自然在人的头脑里的“反映”,是一种意识形态

⑥艺术是人对自然的加工改造,是一种生产劳动,所以艺术有“第二自然”之称

正确的顺序是(只需写句前的数字代号)           

2.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布鞋,显得很寒素。

②现在是躲在乡下,教着几个小学生糊口。

③回到故乡之后,又受着轻蔑,排斥,迫害,几乎无地可容。

④但因为有时觉得很气闷,所以也趁了航船进城来。

⑤谈起自己的经历来,他说他后来没有了学费,不能再留学了,便回来了。

A.③⑤①②④        B.①②⑤④③         C.⑤②①④③        D.①⑤③②④

3.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公安干警及时赶赴现场侦察,中午12时,           。

A.在家里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全部赃物和赃款也同时起获

B.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全部赃物和赃款也同时起获

C.犯罪嫌疑人在家里被抓获,并起获了全部赃物和赃款

D.在犯罪兼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并起获了全部赃物和赃款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址。          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以至于变化气质;          譬如漫游“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眼花缭乱,空手而归。          ,如暴发户炫耀家产,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①多读如果彻底                                       ②少读如果彻底

③多读而不求甚解                                   ④少读而不求甚解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我独坐在书斋中,忘记了尘世间一切不愉快的事情,怡然自得。以世界之广,宇宙之大,此时却仿佛只有我和我的书友存在。         ,         ,         ,         。

①阳光照在玉兰花的肥大的绿叶子上

②连平常我喜欢听的鸟鸣声“光棍好过”,也听而不闻了

③窗外粼粼碧水,丝丝垂柳

④这都是我平常最喜爱的东西,现在也都视而不见了

A.③①④②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②            D.③④①②

6.下面这句话需要添加适当词语才连贯、明确、请予添补。

   前不久,国家“863”计划专家组实地验收认为,美国“虚拟人创新计划”、韩国“可视韩国人计划”,我国的虚拟可视人的仪器设备先进程度、技术方法设计创新、铣削扫描精确定位,有突破和进步,其技术水平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答:(1)在“         ”前与“         ”后加上         

   (2)在“         ”前加上                 

7.下面的句子前后脱节,请添加必要的词语,使它连贯通畅。

哲学社会科学对于科技创新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能够使科技创新的主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科学的方法论和思维方式,它还能够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人文氛围和充满活力的运行体制。

答:在         加上         。

8.在横线上填写语句,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一个人的欣赏趣味,通常由两大因素决定。一曰:性格修养决定欣赏趣味。春兰与秋菊同为花中之秀,有人喜欢春之生机盎然,则钟情一枝独秀的春兰;         ,         。

二曰:         。衣食无忧的纨绔子弟,爱看庸俗浅薄的《游龙戏凤》;而贫穷落泊的学子寒士,则盛赞铤而走险的《打渔杀家》。

9.下面句子是对黄河壶口瀑布的描写,适当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把它改写成格式协调整一致、匀整对称的排比句。(可以根据题目要求改变个别词语。)

正当平缓似锦缎的黄河得意之时,她突然以数里之阔的水面,跌入百尺之宽的峡谷。发出了震川虎啸般的声响,悬垂的水流如张挂的天幕,黄色的浊流如腾飞的巨龙,激起的水珠如钢花四溅,使每一位风尘仆仆走近她的游客都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10.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以及西南的顺序,,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并做到各短语格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

郑州地处中原腹地,北有滔滔奔流的中华摇篮母亲河,东有自然景观雁鸣湖的风景优美,更有西南少林寺闻名世界的武术之多,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西有皇家墓地宋皇陵的气势恢宏,南有寻根拜祖的黄帝故里轩辕丘。

修改为:                                                                          

                                                                                       

                                                                                                  

                                                                            。

1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和句式,使之句式协调一致,前后关联通畅。

湖和塔是有灵魂的,它们的灵魂是千千万万人的灵魂。湖是动、塔是静;塔是高傲的,湖是谦逊的;阴柔的湖水,好比江南不断的春雨,塔姿雄壮,恰似塞外猎猎的长风。北京大学如果没有了湖和塔,就像胡适之先生所说的,长坂坂里没有了赵子友,空城计里没有了诸葛亮。

修改为                                                                        

                                                                          。

附:答案及简析

1.③①②⑤④⑥ (或③①④⑥②⑤)

(这六句话说艺术和自然的关系,从不同的角度看,有不同的结论,先把②和⑤、④和⑥组合在一起,就化难为易了)

2.D(五句话陈述的对象是“他”,叙述“他”现在的境遇和心情;从国外回到故乡之后遭受排挤、迫害,使躲到乡下去教出糊口。句④说明“他”趁去了航船进城的原因。可抓住关键词:经历、回故乡、无地可容、躲在乡下、气闷进城)

3.D(原句说“公安干警”赶赴现场“中午几时在什么地方什么事”,可见答案是D。A是被动词;B的后半句主语变成了“脏物和脏款”。与原句不一致;C项的叙述角度与原句不一致)

4、A (本题所选文字是谈读书多与少的关系,中心意思是说读书少而精远运胜过多而不求甚解。抓住这一点就容易选出答案了)

5.A(总起来看,中心是“此时却仿佛只有我和我的书友存在”。景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都是为了衬托出这一点。句①“阳光”是窗外之景,句④的“这”指“窗外”之景)

6.(1)在“美国”前与“可视韩国人计划”后加上“与……相比”(2)在“有突破”前加上“都”(均)。

7.在“科学方法论”前加上“形成”。

8.人有偏爱秋之清爽怡人,则有青睐萧疏淡雅的秋菊  生活经历制约欣赏趣味(前两句应围绕“秋菊”说;“二曰”后应依据后面的内容做概括)

9.发出的声响如震川的虎啸,奔涌的浊流如腾飞的巨龙,悬垂的水流和张挂的天幕,激起的水珠如四溅的钢花,(要求形成排比句,就要求语句的格式基本一致;“水珠”是“悬挂的水流和张挂的天幕”激起的)

10.北有滔滔奔流的中华摇篮母亲河,南有寻根拜祖的黄帝故里轩辕丘,西有气势恢宏的皇家墓地宋皇陵,东有风景优美的自然景观雁鸣湖,西南更有闻句世界的武术之乡少林寺,旅游资源非常丰富。(题中提示了排列顺序;再调整格式; “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是总收,也可前移作总起)

11.湖是动,塔是静;湖是谦逊的,塔是高傲的;湖水阴柔,好比……,塔姿雄壮,恰似……。

 

高三语文复习第17讲  语言表达·得体

 

得体,它的词语含义是指言语、行动等恰如其分。语言表达的得体是指根据交际的语境使用语言,也就是根据交际的外部语境(各种情境条件)、内部语境(上下文)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有人通俗地说,所谓得体就是根据需要说相应的话。这是很有道理的。

得体,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也是最高要求。它牵涉的问题很多,这里仅从中学生的实际出发,作简要说明。

一、注意各种情景条件

这情景条件,主要是指下列三点:

1.交际场合

交际的场合包括时间、地点、人物、氛围等。这里主要说氛围。交际的场合各种各样,有喜庆、哀伤之分,有庄重、轻松之别,等等。在这种情况下,语言表达要与环境气氛相协调。在喜庆的场合谈令人伤感的话,在庄重的氛围中“搞笑”,都是不得体的。

2.交际对象

交际对象有性别、年龄、身份、经历、文化背景等具体因素。在运用语言作文交际时,应该切合实际。俗话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看什么说什么话。摒弃处世圆滑这一点,从语言表达上说,肯定是必要的。譬如,曾经有少先队员到冰心家中向老人献花,问:“冰心奶奶,你今年多大了?”孩子天真、幼稚,这样问情有可原,如果年龄大一点的,按照一般习惯,应该这样问:“奶奶,您高寿?”或用其他说法,否则不得体。注意交际对象,首先应尊重对方。

3.交际目的

交际目的不同,即使说同样的内容,说话的角度、重点等应有所不同。譬如老师劝学生读读书,如果对方不想读书,老师要帮助分析原因,说明读书的重要;如果对方很用功,但效果不好,老师应在学习方法上作指导;如果对方文理关系处理不当,老师应该着重谈全面打好基础,为将来的发展作好准备。如果老师不根据对方的实际确实谈话的重点,只泛泛地说一通,你愿意听吗?

此外,还要注意自己的身份等。

例1:把下面句子的内容放在A、B两种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转述。

要求:①不变更原意;②人物、人称表述准确;③时间、地点交代清楚合理。

小李对小王说:“我明天上午不去语文组找郭老师了,请告诉老师一声。再帮我问问,后天晚上去她家里找她行不行?”

A.当天下午,小王在交门口对郭老师的女儿姗姗说到这件事。

   小王说:                                                              

B.第二天一大早,小王跑到语文组把这件事告诉郭老师本人。

   小王说:                                                               

这是一道高考试题,从中可以看出“得体”的一些基本要求。小李请小王转达自己的意向目的明确,明间、地点、人物、事件说得清清楚楚,话也说得“客气”,包含着尊重小王的意思,也就是说是得体的。小王怎么转述呢?需要根据条件,时间不同,一是“当天下午”,一是“第二天一大早”;地点也不同,一是“校门口”,一是“语文组”;对象也不同,一是郭老师的女儿,一是郭老师本人。只有说话的目的相同。因此小王在及情境下应该这样说:“(珊珊),小李他(或她)明天上午不到语文组找你妈妈了,请转告一声;他还问后天晚上去你家找她行不行?”在及条件下,小王应该这样说:“郭老师,小李说他(或她)今天上午不来找了,问明天晚上去您家找您行不行?”因为同郭老师说话就在语文组,所以不要点出地点“语文组”。小王这两次“转述”都是“得体”的。

二、遣词用语应注意的问题

1.正确使用谦词和敬词

汉语中不少词是有明显的倾向性,有的用于自谦,称为谦词;有的用于对他人表示敬意,称为敬词,这一类词语要正确使用,否则会闹出笑话。

传说的常用敬词有“贵”(如贵校、贵公司)、“大”(如大作,用于称对方的作品),“高”(如高见)、“尊”(如尊姓大名)、“拜”(如拜托)、“赐”(如赐教,请别人指教)、“雅正”(如雅正,请对方指正)、“惠”(如惠顾)等。

在交谈中,用“家父”、“家母”、“舍弟”等,这是用“家”、“舍”来谦称自己的父母、弟妹,而不能用它来称他人的父母兄弟。称别人的父母兄弟“令”表敬重,如称别人的父母为“令尊”、“令堂”,称别人的儿女可用“令郎”、“令爱”。与上文所举数词相对的,如称自己的作品为“拙作”,称自己的看法为“鄙见”、“愚见”、“浅见”等。

有些词语谦、敬的倾向似不太明显,但它是客观存在,也应留意。如“鼎力支持”中的“鼎力”用于对他人的帮助表示感谢,而不能用于说自己对别人的帮助。又如“略尽绵薄”,用于年长者的自谦,也是不能随意使用的。

2,遣词用语要尊重对方

人与人之间在人格上是平等的,遣词用语也应该体现这一点。譬如2003年第25题要求

改写提示语,使之“亲切友善”,就包含着这样的要求。原来的提示语“禁止喧哗,不许打闹”意思自然是对的,但他反映出说话人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特点,因为会使人不易接受,甚至产生反感。

       例2:阅读下面一份请柬,指出用语不得体的毛病并修改。

请   柬

       ×××老师:

        您好!

           我校定于10月20日下午3时在校图书馆报告厅举行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请您做好准备,务必准时出席。

         此致

    敬礼  

××中学校长办公室

  2003年9月25日

       这份请柬有三处不得体的毛病:①“您好”,在请柬中是多余的,应该删去;②“请您做好准备”,看起来很客气,实际上包含着不尊重的意味,从请柬的写作看,它也是多余的,应该删去;③“务必”是居高临下,命令式的用语,也应该改。这②③两处,可以改为“敬请光临指导”。

       3.遣词用语要注意分寸

       无论谦、敬、褒、贬,都应注意分寸,恰如其分。有个成语叫“过犹不及”,说过头话或者不到位都会让人感到不诚恳,不得体。

       例3:某县教育局丁局长在欢迎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的大会上致辞说:“×老师是现代伟大的语文改革家,是我们崇敬的导师和偶像,我代表全县人民十分虔诚地欢迎他的到来……”×老师听了很不自在,在答谢辞中说:“我们语文教师,最讲究分寸,刚才丁局长的讲话就缺乏点分寸……”在场的语文老师都议论纷纷。

       丁局长的欢迎词确实让人“不自在”,让人“议论纷纷”,因为他的讲话太缺少分寸。其一,评价过头,“现代伟大的语文改革家”中应删去“现代伟大”;其二,态度不当,“偶像”应删去;其三,心情不当,“虔诚”应改为“热忱”或“热烈”,再看×老师的讲话。他指责东道主“说话缺乏点分寸”,也不得体,可改为“我才疏学浅,只是在语文教学改革方面作了一点探索。今天能有机会来贵县与各位领导和同行作交流,感到很荣幸。”

       三、典型题分析

       1.由于目的不同,对同一事物的说明也应有所不同。根据下面的要求,分别写两段话来说明文具盒(铅笔盒)。

目的(一):为找回自己的文具盒。

                                 

目的(二):向别人介绍、推荐自己用的这种文具盒。

                                 

这是一个世纪90年代较早的一道高考试题。说话要根据“目的”说相应的话。“为找回自己的文具盒”而写的一段文字,从本质上说,就是为别人为你服务提供方便,因此要着重介绍文具盒的特点,如大小、颜色、质地以及里面具有标志性的物品,以便拾到的人及时交给你。向别人“介绍、推荐”这种文具盒,就带有一定的广告性质,主要是介绍它的质量、功用及其他优点,以引起人们的兴趣。否则就不得体。

2.根据下面说明,完成后面两题。

“育人财会职业高中”为及早安排本校毕业生的工作,在报上登了一则启事,标题是“育人财会职业高中预聘毕业生。”该标题意思表达得不准确。请分别按以下两项要求对该标题进行修改。(修改后要符合刊登启事的本意,学校全称不得改动)

(1)保留“预聘”一词,不超过15字

□□□□□□□□□□□□□□□

       (2)不用“预聘”一词,不超过13字。

             □□□□□□□□□□□□□

       这也是一道高考题,考查的是根据“目的”选用恰当的词语的能力。该校长报上登启事的目的是“为了及早安排本校毕业生工作”,而标题中的“预聘”显然表达目的相违,因为“预聘”是用人单位的行为,所以必须修改。参考答案:(1)育人财会职业高中毕业生欢迎预聘;(2)育人财会职业高中毕业生求聘(职)。

       3.下面是周华同学给博物馆金馆长写的一张便条,其中有些词用得不得体,请你帮他修改。

金馆长:

       您约我今天下午去贵处谈我班同学光临贵馆参观一事,因我有急事,现决定改期。具体改在何时,别行蹉商。

                                   周华   5月18日

       要求:

       找出并改正用得不得体的词,写入下表,有几个写几个。

不得体的词

 

 

 

 

改      正

 

 

 

 

       本题考查根据交际对象,交际语体做到语言得体的能力。便条应是用通俗的口语写的应用文字;本便条是一名同学写给博物馆长的,根据这两点作判断,“光临”不得体。这是一个敬词,它不应该用在“我班同学”身上,应改用“到、去”。“决定”用得主观、生硬、没礼貌、不得体;再从上下文看,“改期”是被迫的,所以应改为“不得不”、“只好”、“只能”之类。“蹉商”属政论语体的词语,用于庄重的场合,这里应改为口语的“商量”或“商议”、“商定”等。

       4.下面是某校准备张贴在大门口的一份通知稿,有三处必须修改,写出这三处的序号。

各位来宾、各位校友:

       a今天是我校建校50周年的大喜日子,b感谢大家能在百忙中莅临参加。C为了校庆活动的顺利进行,d各位务必先到接待处签名,e然后领取纪念册。f10点钟到礼堂参加庆祝大会。g会后欢迎您在母校参观。

××中学校庆会务组             ×月×日

       答:                                  

       这是高考上海卷的一道试题,主要考查遣词用语得体的能力。答案是b、d、g。

       b句“莅临”,来临,有表尊敬之意,但“参加”与之重复,应删去“参加”。d句“务必”不得体,有命令,强调意味,应删去。g句的“母校”只能就“校友”而言,不包括“来宾 ”,应改为“学校”,以适“来宾”、“”校友,这些不同身份的人。

       四、练习与答案

       1.李勇和王强是多年的同学,王强的父亲在图书馆工作。李勇写信向王强的父亲借一本杂志。下面是信的正文部分,其中有四处不得体或不明确。请把它们找出来,并作修改。

       我虽然没有见过你,但我和你的儿子是多年的同学,今有一事相求。高考在即,我急需《××月刊》第二期,不知你单位是否有这本杂志。如果有,请设法帮我借到;如果没有,请抽空告诉我,以免误事。

       (1)                        应改为                    

       (2)                        应改为                    

(3)                        应改为                    

       (4)                        应改为                    

2.某公司经理张毅遗失一张支票,被某厂工人小王拾到并送回。张毅去致谢,但小王不在,便写下留言条。这张留言条有几处词语必须删改。请找出来并作删改。

小王同志:

你好。丢失支票,事关重大①,使我寝食不安②,公司上下③,焦急万分。多亏你高风亮节④,及时送回⑤。今天,我于百忙之中⑥,专程⑦来致谢意,不巧未能见面,实在遗憾⑧。我由衷地感谢你,并希望你能再接再厉⑨。略备薄礼⑩,聊表谢意11,万勿推辞。

                                ×公司经理12    张毅     

4月5月

       答:必须删改的有(只写序号):                                          

       修改办法:                                                             

                                                                            

                                                                            

       3.下面是某同学在一次讨论会上的发言摘要,有几处用语不得体,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有几处写几处)

       刚才刘老师的一番话真是抛砖引玉,使我深受教育。我们是跨世纪的青年人,祖国建设的重任将落在我们肩上。像刘老师这样快要退休的老师仍在为培养我们而略尽绵薄,难道我们倒可以对学习不负责任?我殷切期望平时抄作业、考试作弊的同学赶快改正错误,不要再自欺欺人了。

       (1)                        应改为                     

       (2)                        应改为                    

(3)                        应改为                    

       4.一名读者到新华书店去买书,下边是他和营业员的对话:

       读  者:请问有没有《现代汉语词典》卖?

       营业员:卖完了。(1)

       读  者:本市哪家书店可能有?

       营业员:不知道。(2)

       读  者:贵店什么时候能到货?

       营业员:不知道。(3)

       营业员的三次回答既简明又如实,但读者不仅感到扫兴,而且心中不是滋味。试为营业员的回答换一种说法,使读者有亲切感和心理满足感,但不能改变原意

       (1)改为:                                                           

(2)改为:                                                           

(3)改为:                                                           

       5.王老师刚退休,就收到张伟的来信。信写得有真情实意,但在表达上有一些不得体的毛病。下面是信中的一段,请把三处毛病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老师,此时此刻,多少往事历历在目。课堂上你循循善诱,悉心指导,开启我们心灵的窗户;生活中,您精心呵护,无所不至,提供我们成长的沃土。如今,您离我而去,在我心中您的音容宛在。我一定牢记您的教导,发奋学习,争取早日成才。

       (1)                        应改为                    

       (2)                        应改为                    

(3)                        应改为                    

       6.说话要注意自己的身份和对象,用语得体,才会有好效果。根据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出恰当的话。(每句话不少于30字)

       青年工人小王经常请假不参加车间的技术培训,理由是要在家当“陪读”——陪儿子小刚复习功课,做家庭作业,否则会考试不及格。

       (1)如果你是小王的车间主任,就这件事你将对小王怎样说?

            答:                                                           

       (2)如果你是小刚的班主任,知道这个情况后,你将对小王说一点什么?

            答:                                                          

附:答案及简析

1.(1)我和你儿子     我和王强

  (2)《××月刊》第二期   《××月刊》×年第二期

  (3)请抽空告诉我   请让王强告诉我

  (4)以免误事  删去(前两处不明确,后两处不得体)

2.①④⑥⑨12 ①是多余的话,应删去;④过头话,不得体,可删去;⑥不得体,有抬高自己之嫌,应删去“于百忙之中”;⑨不得体,有居高临下之嫌,应删去“并希望……”这一句。12这样表明身份,不得体,应删去“经理”二字。

3.(1)“抛砖引玉”→金玉良言  (2)“略尽绵薄”→不遗余力(竭尽全力)

(3)殷切期望→衷心希望(“抛砖引玉”是自谦之词,用在这里明褒实贬;“略尽绵薄”是自谦之词,用以评价老师,不得体;“殷切期望”多用于上对下、长对幼)

4.①刚卖完,你早一点来就好了。②对不起,这我可说不准(或:我来帮你联系一下。)③眼前还没有消息,书一到我就通知你,好吗?(营业员三个“不知道”,冷冰冰的。所给答案只是举例)

5.(1)无所不至→无微不至  (2)离我而去→退休在家  (3)音容宛在→形象平凡而高大(“无所不至”明褒实贬;“离我而去”会令人想到去世;“音容宛在”用于逝者)

6.(1)做父母的固然要关心孩子学习,但不能以放弃自己的事业为代价。 (2)要培养孩子独立学习的习惯,依赖是孩子成长的绊脚石,陪读弊多利少。(车间主任是领导,应对小王启发教育;班主任是教育工作者,谈问题自然应从教育孩子的角度出发)

 

 

高三语文复习第18讲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南京一中  孙芳铭

 

一、常见的修辞方法简说

常见的修辞方法,高考规定为8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1.比喻: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构成。比喻的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不同的事物,但相互之间有相似点。运用比喻可以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两类。拟人是把物当人来描写,赋予物以人的情感、意志、动作等;拟物是把人当物来描写,或把此物当彼物来描写。运用比拟,可使人或物色彩鲜明,描写生动,蕴含丰富。

3.借代:用借体代本体。它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物,而用上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可用部分代整体,以特征代本体,以专名代泛称等,如《药》中以“花白胡子”代人物,便是以特征代本体。比喻要求本体与喻体有相似点,借代要求借体与本体有相同处。借代可使表达具体形象。

4.夸张:包括对事物作合情合理的夸大或缩小。鲁迅《药》中写道:“……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后一句使用了“缩小”的夸张。夸张要合情合理,其作用是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增强表达效果。

5.对偶:俗称“对对子”,诗歌中叫“对仗”。对偶有宽对、严对之别。一般来说,上下两句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可以是短语,也可以是句子。有正对、反对、流水对等类型。用对偶,句子整齐,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构成。其作用在加强语气、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7.设问:无疑而问,在自问自答中引人注意,启人思考。

8.反问:也是无疑而问,但答案就在问句中,即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的意思,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的意思。有强化语气、强化情感的作用。

二、命题的特点。

主要有两个特点:

1.着重考正确运用

高考考修辞,一般不考修辞方法的辨认,着重考修辞方法的运用,即根据规定的情境,运用一定的修辞方法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或表达对事物的认识。因此,所给材料,所设情境,多来自于现实生活,与自然、社会、人生密切相关。近若干年来尤其如此。

2.多与其他表达方式结合

高考考修辞,注重综合表达能力的考查。有与仿写结合的,有与“连贯”结合的等等。即使考修辞方法,也很少只考某一种修辞方法的,往往多种修辞方法放在一道试题中考。

例:在画线部分填上恰当的话,使分号前后内容、句式对应,修辞方法相同。

有些事情我们要勇于放弃,只有放弃才是明智的。悬崖上的青松懂得不放弃平坦,就难以展示自己独特的生命风采;                                        。如果对什么都坚守,对什么都穷追不舍,则是愚蠢的,池中的鱼儿往往不知道放弃那些诱人的美味而上钩,从而把自己变成了餐桌上的一道美味;                                            

                                                                      

这道试题兼考修辞(拟人)、仿写、扩写、“连贯”诸项,有相当的综合性。所给材料,首句表明对“放弃”的看法,后面的话都是用来证明这一看法的。根据试题规定的“使分号前后内容、句式对应、修辞方法相同”的要求,“风采”后可以接写“荒野上的梅花知道,只有放弃春天的舒适,才能赢得人们对自己的品格的赞美。”“美味”后可以接写这样的话:“池中的荷花不懂得在严寒来临之前要放弃漂亮的衣裙,从而使自己变得形容枯槁。”

三、典型题分析

1.在画线部分填上恰当的一话,使分号前后内容、句式相对应,修辞方法相同。

(1)悲观者说,希望是地平线,就算看得见,也永远走不到;乐观者说,希望是  

                                                        

(2)乐观者说,风是帆的伙伴,能把你送到胜利的彼岸;悲观者说,风是         

                                               

这是2001年全国卷的第26题。本题有明显的综合性。从修辞上看,兼有比喻和拟人;从句式上说,(1)要求运用假设复句,(2)是先用判断句子再作扩展;从表达上说,分号前后构成正反对照。只有满足了这些要求,才能构成正确答案。从这个意义上说,解答这类试题的关键在审题,在弄清要求,从而满足要求。

本题的答案举例:(1)启明星,即使摘不到,也能告诉你曙光就在前头。(2)浪的帮凶,能把你埋在大海深处。

2.在下面横线处填上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人民共和国迎来了她五十诞辰。五十年像一条长河,有急流也有缓流;五十年像一幅画卷,有冷色也有暖色;                    ;五十年像一部史诗,有痛苦也有欢乐。长河永远奔流,画卷刚刚展开,           ,史诗还在续写。我们的共和国正迈着坚定的步伐,跨入新时代!

这是1999年全国卷的第27题。它兼考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题目要求考生在规定的语境中拟出一个恰当的比喻句,并且与所给出的语句组成排比格式,还要注意前后呼应,确有一定的难度。首先在第一条横线上要写出比喻句“五十年像……”,并在第二条线上作扩展,且要用“有……也有……”的格式,难点就在于考生是否有丰富的联想和想像能力,有没有较深刻的认识能力。第三条横线上填写的语句要与第一、二条横线填写的语句相呼应,还要构成排比。

答案举例:五十年像一首乐曲,有低音也有高音,乐曲渐趋高潮。

3.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

海是水的一部字曲:

 

浪花是部首,

 

涛声是音序,

 

鱼虾、海鸥是海的文字。

 

这是2002年全国卷的第25题。这道题把修辞和仿写结合在一起考,主要考修辞的比喻。第一句的比喻领起下面三个比喻,四个比喻要构成一个完整的意思。四个比喻都要合理贴切。

答案举例:春天是大自然的一本画册:/轻风细雨是导言,/飞禽走兽是线条,/花红草绿是春天的色彩。

这是一名考生写的答案,获满分。有考生写了这样的答案:社会是人生的一部乐章:/奋斗是主旋律,/挫折是休止符,/成功、喜悦是乐章的最强音。这个答案首句与下文无领属关系,故扣2分,还有考生写出这样的答案:高考是人生的驿站:/理想是灯火,/奋斗是钥匙,/成绩是驿站的通行证。因其各项都不符合要求而得0分。

四、练习及答案

1.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个手术我来给你做,希望你能配合”话语轻柔得像一团云,一团雾。不,像一团松软的棉球,轻轻地擦着疼痛的伤口。

——“棉球”这个喻体贴切,不仅符合医生职业的特点,而且切合患者当时的心态。

B.哦!我突然感觉到,我是看到了一个更是巴金的巴金。文静、温和、诚挚的外表里,却有一颗无比坚强的心。

——后一个“巴金”指代巴金的风格和精神,突出了描述对像的特征,给人印象鲜明深刻。

C.目前,我正兴致勃勃地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减肥”,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绝不吝惜。

——将作品拟人化,把删削冗繁说成是“减肥”,生动幽默。

D.小雪和妹妹常常不吃晚饭,就跑到海边,把自己焊在礁石上,听潮起潮落,看日沉日升。

——用拟物的方法夸大听潮观海的痴迷程度,形象生动,有感染力。

2.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即使书中没有黄金屋、颜如玉,书籍仍旧是精神追求者的宠儿,因为读书不仅仅是一种需要,更是一种性情的愉悦,它如同春日扁舟里的放歌、                  、隆冬炉火旁的倾谈,它是心绪的慰藉,            ,是生命的落脚处。

3.在以下各句中空白处填上适当的话语,使前后内容、句式对应,修辞方法基本相同。(6分)

(1)生命像花朵。乐观者                   ,悲观者担心它会消尽短暂的香。

(2)青春如火焰。进取者为它加油,让它愈烧愈旺;退缩者                   

(3)年华似流水。勤奋者               ;懒惰者随波逐流,终成碌碌无为的流浪汉。

4.将下列句子改写为一个句式整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可调整个别词语,不得改变句子原意。(4分)

我喜欢自然风光,还喜欢生活中的故事,情节曲折的小说更让我喜爱,也喜欢大自然的音响,富于魅力的风光摄影更使我着迷,当然,那美妙动听的音乐尤其让我陶醉。

                                                                           

5.在画线部分填上恰当的话,使分号前后内容、句式对应,修辞方法相同。

尝试是什么?尝试是乌云蔽日时,勇于直上云霄的海燕;尝试是                 

           。对于勇敢者,尝试是一条通向成功的路;对于                          

6.以“风雨”为表达重点。辅以“小草”、“树木”等景物,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按下列不同要求扩写一段话,每段不少于30字。(4分)

(1)表现“喜悦”心情。

                                                                         

(2)表现“忧愁”心情。

                                                                         

7.元宵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下面是两副元宵节对联的上联,请参照示例,然后根据对联的基本要求,选出其中的一副对出下联。特别要注意上下联同位的字不要重复。

示例:上联   飞龙舞凤成夜色

             击鼓踏歌皆春声

 

(1)一路笙歌春似海

                           

 

(2)银花焰吐长春景

                           

 

8.写出下列句子的对句

(1)闻鸡起舞

                        

 

(2)读书千古事

                        

9.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话,表达你对承诺的理解,要求与前句在句式、修辞上保持一致。

(1)承诺不是蓝天上的一片白云,逍遥,飘逸;                                

(2)承诺如同珍珠,它的莹润是蚌痛苦的代价,也是蚌的荣耀;                 

                                        

10.在下面一段文字的画线处续写两个句子,要选择新的喻体,并使全段语句连贯。

青春是一首歌,她扣动我们的心弦。

青春是                                

青春是                                

11.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连贯完整。

我是一朵白云,

亲情是包容我的蓝天;

我是一棵绿树,

亲情是滋养我的土地。

                             

                             

                             

                             

12.依照下面的句式,另选一物写一句子,意思要完整,每句字数不一定要与原句相同。(5分)

我是根,

一生一世在地下

默默地生长,

向下,向下……

我相信

地心有一个太阳。

                 

                 

                 

                 

                 

                 

13.在下面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语句,内容要前后照应,并构成排比句。

用友谊写一本书,一本厚厚的书。在书里:友谊如珍珠,我们共同连缀,联成一串串璀璨的项链;友谊如                 ,我们                                  ;友谊如                    ,我们                                             

14.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人生不在于成就了多大的事业,而在于做好了什么。所以,见到茂密的森林,你只要无愧地做林中挺立的一棵;                                             ;见到无垠的蓝天,你只求无愧地做白云中的一朵。虽是一棵却能抗击风雨,                    

                    ,虽是一朵,却能装扮蓝天。这样的人生也就够了。

15.请在下面的横线上续写语句。要求文意衔接,修辞方法与画     的语句一致。

在我的记忆里,农村的生活是平淡的,农民的生活很辛苦。每天早晨,父亲一阵如雷般的吆牛声惊醒了太阳;每天黄昏,父亲的锄锹磕碰硬土块的声音溅出了星星。夏天,     

                         ,冬天,                                         

 

 

 

 

 

 

 

 

 

附:答案及简析

1.B(从B项的意思看,后一个“巴金”当指巴金作品的风格特点,而不是指代“巴金”这个人)

2.举例:①仲夏亭榭里的弄弦 ②深秋山林中的独步  ③是灵魂的依傍  (前有“春日”,后有“隆冬”,故①②应填“仲夏”、“深秋”之类;③处应说书籍对人的作用)

3.(1)预祝它将留下甘甜的果  (2)给它泼水,使它渐熄渐灭 (3)乘风破浪,勇做大有可为的弄潮儿。(填下的句子应是前后对照的)

4.答案举例:我喜欢自然风光,喜欢大自然的音响,喜欢生活中的故事,而更喜欢富有魅力的风光摄影,更喜欢美妙动听的音乐,更喜爱情节曲折的小说。

5.大浪迭起时,敢于勇往直前的扁舟对于懦弱者,尝试是一堵阻止前进的墙。

6.(1)微风吹拂,春雨如牛毛,如细丝,密密地斜织着,让漫步其间的游人感觉出春天的柔和与细腻,小草也贪婪地吮吸着雨露,柳条在轻轻摆动婀娜的身姿。

(2)风乍起,就掀起几片飘零的树叶,雨点像一个个小雪粒,浸入肌肤,让人不由得打了个冷战,抬起头来望望天,天色灰蒙蒙的,不知何处是归程?(以上是举例)

7.(1)千家灯火夜如昼 (2)火树光腾不夜城(举例,合要求即可)

8.(1)跃马争春     (2)修身百年功(举例)

9.各人可以根据自己对“承诺”的理解作答,只要符合要求都可以。(1)可以说“承诺是……”,(2)(要用比喻)

10.略

11.略

12.示例:我是溪水,/不知疲倦地在河床/潺潺地流淌,/向前,向前……/我坚信/前方有我的大家园。

13.友谊如彩绸,我们共同剪裁,缝制成一件件绚丽的衣衫;友谊如花种,我们共同播撒,培育出一朵朵五彩的鲜花;友谊如油彩,我们共同调色,描绘出一片片美妙的景色。

14.见到奔腾的江河,你只要无愧地做浪花里晶莹的一滴,虽是一滴,却能滋润禾苗。

15.父亲以豆大的汗珠滋润着禾苗,父亲上山植草种树,为大山准备锦绣新衣。(举例)

 

高三语文复习第19讲

名句名篇默写(一)

孙芳铭

       从2002年起,语文高考试卷增加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考点。这是对过去同类考试内容的继承和发展。在1998年以前,高考有“默写中国名言警句”一项。比较这两个相似的考点,可以发现,它们都是为了引导高中生重视文化积累和语言积累,丰富高中生的人文内涵;要求考生默写的都是“常见”的,知名度高的。不同之处是现在的要求提高了,增加了“篇”的要求。我个人倾向于“名篇”中的“名句”这样的理解。从去年全国卷和二省(河南、江西)一市(天津)的试题和2003年全国卷试题看,这个理解是不错的。

       再从试题的表述看,过去是“写出下列名言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三句);现在的表述是“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很显然,过去试题着眼于句,而且每小题只要求默写一句;现在的“空缺部分”,从2002年和2003年的试题看,至少是相连的两句,如“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五尺应门之童”,多则要求写出四句甚至五句,如默写《念奴娇·赤壁怀古》下片中的五句,这实际上隐含着“篇”的要求了。

       从默写的内容看,过去多为“警句”。所谓“警句”,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说法,是“简练而含义深刻动人的语句”从当时的具体试题看,多为包含哲理的句子。现在试题的范围扩展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表现的是一种人情味。“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则是意味深藏的景物描写。默写这样的句子在过去的试题中似乎很少见到。

       再从默写的材料来源看,过去默写的名句多来自课本以外,课本内的则比较少。去年的全国卷和二省一市的试卷,默写的材料,无论是荀子的《劝学》、韩愈的《师说》,还是杜甫的《登高》、白居易的《琵琶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清平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今年的李密《陈情表》、杜甫的《登高》。则全是来自课本(试验修订本·必修),而且全是要求背诵的。

       去年初,国家考试中心张伟民先生在公开发表的文章中谈到“默写名篇名句”时,有两点是值得重视的:一、默写不会为难考生,要求默写的是学过的,或者是大家都知道的(在“知道”前似应加“应该”二字);二、在谈到如何命题时说道,给篇名或者给首句,要求写完全篇。(见《中学语文教学》2002年第2期)前者强调的是默写内容的知名度,即“常见”,这已经得到证实。后者强调“篇”的概念。今年又说“名句名篇的默写首先要能默写课内要求背诵的篇目,在此基础上能够背诵一些课外的但常见常用的名句则更好。”事实证明,张先生不是随便说的。

       《名篇名句默写》(一),全是来自教材;《名篇名句默写》(二)主要来自课外。

一、默写先秦汉魏诗歌

       补写出下列汉魏名篇中空缺的部分。

1.民生各有所乐兮,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屈原《离骚》)

2.“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                            。(《孔雀东南飞》)

3.执手分道去,各各还家门。                         ?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             !(《孔雀东南飞》)

4.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迢迢牵牛星》)

5.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二、默写唐代诗歌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

1.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

2.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王维《观猎》)

3.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台一万八千丈,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别君去兮何时还?                                           ,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5.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李白

       《蜀道难》)

6.                                                        。人生得意须尽

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将进酒》)

7.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李白《行路难》

其一)

8.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9.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杜甫《客至》)

10.风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霸雪霁寒宵                            。野哭千家闻战伐,

夷歌数处起渔樵。(杜甫《阁夜》)

11.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

       舟。                            。(杜甫《登岳阳楼》)

12.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三、默写唐五代词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

1.江南好                                         。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其一)

2.照花前后镜,                                         。(温庭筠《菩萨蛮》)

3.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李煜《虞美人》)

4.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李煜《虞美人》)

四、默写宋代诗词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

1.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陆游《书愤》)

2.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3.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留恋处,兰舟催发。                            。念去去,千里烟波,             。(柳永《雨霖铃》)

4.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背西风,酒旗斜矗。征帆远棹残阳里,               ,画图难足。(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5.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短松冈。(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6.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一时多少豪杰。(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7.                            ,忍顾鹊桥归路。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8.花自飘零水自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

9.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辛弃疾《清平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0.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              。二十四桥仍在,                      

                                ?(姜夔《扬州慢》)

五、默写先秦散文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

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孟子·鱼我所欲也》)

2.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舜发于畎亩之中》)

3.百亩之男,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4.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荀子·劝学》)

5.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六、默写汉魏晋散文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

1.当是时也,商君佐之,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贾谊《过秦论》)

2.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离,却匈奴七百余里;                        。于是废先王之道……(贾谊《过秦论》)

3.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此地有                        ,又有                        。(王羲之《兰亭集序》)

4.但以刘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李密《陈情表》)

5.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陶潜《归去来兮辞》)

七、默写唐宋散文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

1.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2.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3.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4.            ,未云何龙?            ,不霁何虹?            ,不知西东。歌台暖响,            。舞殿冷袖 ,风雨凄凄。(杜牧《阿房宫赋》)

5.呜呼!                                                。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杜牧《阿房宫赋》)

6.六国破灭,                                    。(苏洵《六国论》)

7.                                    ?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苏轼《石钟山记》)

8.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苏轼《前赤壁赋》)

 

附:答案

一、1.余独好修以为常  岂余心之可惩

       2.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3.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

       4.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5.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二、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雨舟

       2.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3.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对此欲倒东南倾

       4.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5.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    ,  崖转石万壑雷。

    6.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7.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8.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9.花径不曾缘客少,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飨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10.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11.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2.庄生晓梦迷蝴蝶,望举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三、1.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2.花面交相映。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3.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4.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四、1.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千风大散关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2.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3.都门外帐饮无绪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暮霭沉沉楚天阔。

       4.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彩舟云淡,星河鹭起。

       5.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

       6.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

       7.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8.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9.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10.难赋深情  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五、1.生,亦我所欲;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载于道路矣。

       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朝廷之上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六、1.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2.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3.群贤毕至,少长戚集。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清流急湍,映带左右。

       4.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5.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速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七、1.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4.长桥卧波  复道行空  高低冥速 春光融融

       5.灭之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6.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7.事不同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8.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高三语文复习第20讲

名句名篇默写(二)

 

孙芳铭

 

上一讲引用了国家考试中心张伟民先生这样的话:“名句名篇默写首先要能默写课文要求背诵的篇目,在些基础上能够背诵一些课外的但常见常用的名句则更好。”2003年的高考试题果真有课外的一小题。这就是《论语·雍也》中的“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能默写出来的极少。本讲专门选编课外(含初中学过的)名句名篇。

还要说明的一点是,备考不仅要注重背诵,还要注重“默写”,把句序写对,把字写正确。从这两年高考情况看,有的考生虽然会背诵,但默写时常常写错字,尤其是《陈情表》中的那两句出现了几个莫名其妙的错字,因而不能得分,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历代散文中的名句名篇

补出下列文中空缺的部分。

1.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              。是故               

   ,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              。故曰:              。(《礼记·学记》)

2.独学而无友,              ;燕朋逆其师;              。(同上)

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4.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              ,故能成其大;

               故能成其深;              ,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李斯《谏逐客书》)

5.暮春三月,              ,              ,              。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于畴日,抚弦登陴,岂不怆忄良   !(丘迟《与陈伯之书》)

6.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曰:“              ,              ,

              ,毁于随。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去凶邪,登崇畯良……”(韩愈《进学解》)

7.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                ,                ,殡殓不得凭其棺,窆不得临其穴。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韩愈《寄十二朗文》)

8.                ,                ;                ,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刘禹锡《陋室铭》)

9.自登朝来,年齿渐长,阅事渐多,每与人言,多询事务;每读史书,多求理道,始知                。(白居易《与元九书》)

10.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也?其必曰“                ,                ”乎。(范仲淹《岳阳楼记》)

11.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                ,                ,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停记》)

12.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                ?                ,此士之所以不至也。(王安石《读〈孟尝君传〉》)

13.故予与同社诸君子,                    ,而为之记,亦以                ,

                       。(张溥《五人墓碑记》)

14.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                ,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                       ,自力者也。(彭端叔《为学一首示子侄》)

二、默写唐诗中的名篇

补写出下列诗中空缺的部分。

1.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                。                ,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蜀州》)

2.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                。                ,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3.黄河远上白云间,                。                ,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4.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末还。                ,                。(王昌龄《出塞》)

5.独在异乡为异客,                。                ,遍插茱萸少一个。(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6.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                。(王维《渭城曲》)

7.朝辞白帝彩云间,                。                ,                。(李白《朝发白帝城》)

8.故人西辞黄鹤楼,                ,                ,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9.天门中断楚江开,                ,                ,                。(李白《望天门山》)

10.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流。乃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11.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                。(高适《别董大》)

12.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                !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                。

(崔颢《黄鹤楼》)

13.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杜甫《前出塞》)

14.好雨知时节,当春及发生。                ,                。               ,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15.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月半入云。                ,                。(杜甫《赠花卿》)

16.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17.月落乌啼霜满天,                。                ,                。(张继《枫桥夜泊》

18.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                。(韦应物《滁州西涧》)

19.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      

                。(孟郊《游子吟》

20.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                。(刘禹锡《竹枝词》

2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                。

                ,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2.客舍并州已十霜,                ,无端更渡桑乾水,                。

(贾岛《渡桑乾》)

23.远上寒山石径斜,                。                ,                。(杜牧《山行》)

24.长安回往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                。(枚牧《过华清宫》)

25.千里莺啼绿映红,                。                ,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

26.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                。(李商隐《夜雨寄北》)

27.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三、默写唐宋词名篇

补写下列词中空缺的部分。

1.西塞山前白露飞,                。                ,                ,

                。(张志和《渔歌子》)

2.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                                     。

思悠悠,                                      。月明人倚楼。(白居易《长相思》)

3.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

浊酒一杯家万里,                。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4.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                

                ,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5.去年元夜时,                。月上柳梢头,                。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                。(欧阳修《生查子》)

6.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7.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                

                ,此事古难全。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8.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                。                ,

                。(李清照《如梦令》

9.常记溪这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                ,                

                ,                ,                。(李清照《如梦令》

10.当年万里觅封侯,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                ,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陆游《诉衷情》)

11.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                。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                。(陆游《卜算子·咏梅》)

12.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

马作的卢飞快,                。                ,                。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1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夜半鸣蝉。                ,                。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4.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面战未体。                ?                。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四、默写宋诗中的名篇

补写出下列诗中空缺的部分。

1.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                。(王安石《泊船瓜洲》)

2.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一)

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                。(苏轼《题西林壁》)

4.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柱杖天时夜扣门。(陆游《游山西村》)

5.僵卧孤村不自哀,                。夜阑卧听风吹雨,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6.应嫌屐齿印苍苔,十扣柴扉九不开。                ,                。(叶绍翁《游小园不值》)

7.                ,石桥朱塔两依然。

                 ,细雨垂杨系画船。(范成大《横塘》)

8.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9.梅子黄时日日晴,                。绿阴不减来时路                。(曾几《三衢道中》)

10.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                。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                。(文天祥《过零丁洋》)

附:答案

1.弗学不知其善也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然后能自强也  教学相长也

2.则孤陋而寡闻    燕辟废其学

3.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4.太山不让土壤    河海不择细流   王者不却庶众

5.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6.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

7.生不能相养以共居,殁不得抚汝以尽哀

8.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9.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10.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12.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

13.哀斯墓之陡有石也   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14.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

二、1.与君别离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2.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

3.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5.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

6.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7.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8.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9.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0.山随平野阔,江入大荒流。

11.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2.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3.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14.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15.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16.正是江南风景好,落花时节又逢君。

17.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8.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9.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0.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情

21.几处早莺夺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22.归心日夜忆咸阳,却望并州是故乡

23.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4.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25.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

26.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三、1.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2.吴山点点愁   恨悠悠 , 恨到归时方使休

3.长烟落日孤城闭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5.花市灯如昼   人约黄昏后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6.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7.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8.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9.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10.匹马戍梁州   胡未灭 ,鬓先秋,泪空流

11.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着风和雨   零落成泥碾作尘,惟有香如故。

12.沙声秋点兵    弓如霹坜惊弦。也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1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4.工尽长江滚滚流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四、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5.尚思为国戍轮台    铁马冰河入梦来

6.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7.南浦春来绿一川    年年送客横塘路

8.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9.小溪泛尽却山行    添得黄鹂四五声

10.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高三语文复习第21讲

南京一中   孙芳铭

 

古代文阅读·理解常见实词和虚词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是古代文阅读中每年必考的两个考点。“常见”,这是规定的考查范围,实词规定为120个,虚词规定为18个;“在文中”,强调的是根据具体语境来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其含义或用法。

一、理解常见实词

(一)理解常见实词的方法

1.根据语句间比照、映衬关系来理解

例1: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有偏宏者,虽然以厚之,更所以之。

在这段文字中,“顽鲁者亦当矜怜”与“贤俟者自可赏爱”两句构成反义相对关系,“顽鲁者”与“贤俊者”也是反义相对关系,“贤俊”是同义复词,意为“贤良聪明”,与之相反的“顽鲁”也当是同义复词,应该解释为“愚昧而蠢笨”,不能解释为“愚笨而鲁莽”或“顽皮而愚蠢”。“自可赏爱”与“亦当矜怜”表述的是对两者应有的态度。它们之间不是相反的关系,“赏爱”是两个词,意为“赞扬宠爱”,“矜悯”也是两个词,意为“同情怜悯”。最后两句“虽欲厚之,更所以祸之”,一是说主观愿望,一是意想不到的后果,“厚”,厚待,看重,作动词用,“祸”也应是动词,即造成灾祸。

2.借助语法结构作推断

例2:①臣战河南,然不自解先入关破泰

      ②视之,弄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似良

      ③日以尽矣,荆卿岂无哉?

      ④久之,目似瞑,暇甚

      本例四句皆来之课本,怎样理解其中的四个“意”呢?句①的“意”作动词,后面带有宾词语,应解释为“料想”;句②的“意”作主语,为名词,句④的“意”用法与此相同,联系前文,可知应解释为“样子”;句③的“意”作“无”的宾语,自然也是名词,应解释为“意图”或“心意”。

3.根据前后述说的内容作推断

例:①又以    去,意不自得

    ②(郭)永以书抵幕府

句①的“   ”是什么意思,根据“意不自得”可以推知“    ”同“谪”,“又

以    去”,是“又因为被贬而离开”。句②的“抵”是多义词,这里是什么意思?前文说,太原地方长官总是任用名望很高的人,每次宴请耗费千金,这些钱都是从各县搜刮来的,对大谷县征敛尤为紧迫,于是“永以书抵幕府”,意思是:郭永写信送到太原帅幕府。抵,送达。

理解文言实词的基本原则是依据语境,即上下文。上列三点,,只是把这“语境”具体化。

(二)理解实词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词的古今义

文言实词,有的与现代汉语意义完全相同,有的完全不同。这两类词都可以不去管它,重点应放在古今既有联系又有差别的实词上。如“食已与与如也”的“已”今作“已经”,这里是“罢”“完”的意思;如“偷”,古义有苟且、马虎、刻薄等意,今为偷窃。理解时不能不辨古今差别而随便地以今义释古义。

2.注意单音词和双音词

文言以单音词居多,汉语以双音词居多。不要把两个连用的单音词误判白话文中的双音词,如“妻子”、“地方”、“指示”等。

3.注意通假现象

古代汉语常有通假字。一是音同音近通假,如“蚤”通“早”,“要”通“邀”,“裁”能“才”,“禽”通“擒”,“卒”通“猝”;二是形近通假,如“说”能“悦”,“谕”通“喻“。因此,理解时不要误把通假字作为本字。如 “以身徇国” ,“乃是天子报尔先人之徇命也”中的“徇”通“殉”,看不出来,就会解错。

4.注意偏义复词现象

所谓偏义复词,京是由两个意思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的词,其中一个词素表示意义,另一个只作陪衬,如《孔雀东南飞》中“昼夜勤作息”、“便可白公姥”、“我有亲父兄这三句中,“作息”只有“作”的意义,“公姥”只有“姥”的意义,“父兄”只有“兄”的意义。如果不解依据上下文看出它们是“偏义”,就会理解错误。

5.要注意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在文言中是常见的语言现象,应根据具体语境作辨别。如“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中的“举”是“全”的意思(与“独”相对);“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中的“举”,根据前后文,应解释“攻取”。

二、理解常见虚词

(一)理解虚词用法的方法

1.全面复习,掌握常见用法

文言虚词,大多“身尊数职”,一词多用。复习时应对使用频率高的虚词的常见用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譬如“以”,可以作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译为“拿”“凭借”“依据”“按照”。如“余船以次进”中的“以”应译为“按照”;可以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译为“由于”“因”,如“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中的“以”;也可以表示行为动作的对象,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如“(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中的“以”。“以”还可以用作连词,用法与“而”相近,只是不表示转折。“以”作连词时,还可以表示目的关系,译为“来”“用来”“以致”等,如“作《师说》以贻之”中的“以”,译为“用来”;还可以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如“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中的“以”可译为“因为”。

只有通过全面复习,掌握其常见用法,考试时才能结合语境作辨别。

2.根据语境,辨明具体用法

掌握文言虚词的常见用法是基础,根据具体语境作辨别是能力。根据语境,先要分析语境,分析具体的上下文,找出意义之间的关系,方能辨别其用法。还是用“以”作例子来说明。“不愈于养以遗患乎”一句中,“愈”通“逾”,超过,胜过,“养”养蝗虫,放纵蝗虫“遗患”表示结果,据此可知“以”是连词,当译为“以致”。“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根据“以”前后的意义关系可以认定,句中的“以”是连词,可译为“用来”。“孤违蹇叔,此辱二三子”,“辱二三子”的意思是:使你们遭受羞辱,根据前后的意义关系,可以认定句中的“以”是连词,可译为“以致”、“因而”。

(二)理解虚词应注意的问题

1.分清虚实

文言中的“虚词”与今天所说虚词的概念是不完全相同的。文言虚词多由实词转化或借用而来的,因此有的词既可作实词,也可作虚词,阅读时应加以辨别。如“适”,在“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中,作动词,出嫁;在“余自齐安身行适临汝”中,作动词,往、到;而然“适大病,不解行”中,作副词,译为“恰好”。

2.辨明用法

所谓辨明用法,就是根据上下文。从多种用法中认定其属何种用法。如“执手相看泪眼”中的“相”,表示互相,而在“当以《晋书》相付”中的“相”就不是“互相”之意,而是作代词用,“相付”即“付之”。又如“见”,在“君既若见录”中,是前置代词,“见录”就是记住我;在“徒见欺”中,则表示被动,“见欺”,即被欺。

3.分辨古今

有些虚词,古今用法是不同的,应注意辨别,如“所以”,今天是表示结果的连词,而在古代却用法多样,如在“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表示“…………方法”,可译为“依靠”;在“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一句中,则表示“……的原因”。又如“溺者入水,拯之者亦入水。入水相同,所以入水者则异”,句中的“所以”也是表演原因,后两句可译为:他们同样是落入水中,但落入水中的原因却是不同的。

4.注意特殊

所谓特殊,一是指兼词,如“诸”,可以相当于“之乎”、“之于”,“焉”,可以相当于“于之”;“盍”,相当于“何不”,等。二是虚词连用。连用是为了加强语气,多用于句末,其重点总是在最后一个,如“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表达语气的重点在“矣”上。

虚词也有单音双音的问题。如“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句中的“至于”是动词“至” 与介词 “于”的连用,不要把它混用于现代汉语表示轻微转折的连词“至于”。

三、典型题分析

1.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3)题

权善才,高宗朝为将军,中郎将范怀义宿卫昭陵,有飞骑犯法,善才之。飞骑番请见,先涕泣不自,言善才等伐陵柏,大不敬。高宗悲泣不自胜,命杀之。大理丞狄仁杰断善才罪免官。高宗大怒,命促刑。仁杰曰:“法是陛下法,臣守之。奈何以数株小柏而杀大臣?请不奉诏。”高宗涕泣曰:“善才斫我父陵上柏,我为子不孝,以至。知卿好法官,善才等终须死。”仁杰固谏,侍中张文    以笏挥令出,仁杰引张释之高庙、辛毗牵裾之例,曰:“臣闻逆龙鳞,忤人主,自古人为难,臣以为不难。居桀纣时则难,尧舜时则不难,臣今幸逢尧舜,不惧比干之诛。陛下不纳臣言,臣瞑目之后,羞见释之、辛毗于地上。”高宗曰:“善才情不可容,法虽不死,朕之深矣,须法外杀之。”仁杰曰:“陛下作法,悬诸象魏徒流及死,具有等差,岂有罪非极刑,特令赐死?法既无恒,万方何所措其手足?陛下必欲变法,今日为始。”高宗意乃角解,曰:“卿能 守法,朕有法官。”命编入史。

[注]①飞骑:唐代皇帝的侍卫军士。②张释之:西汉人,以善谏闻名。辛毗:三国魏人,以力谏闻名。③象魏:宫廷外的阙门,古代张榜公布法令的地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善才之。  绳:捆绑。                   B.先涕泣不自。  胜:控制。

C.朕之深矣。恨:遗憾                      D.今日为始。    请:请求。

(2)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飞骑番请见。

仁杰引张释之高庙、辛毗牵裾之例。

大理丞狄仁杰断善才罪免官。

法是陛下法,臣守之。

       A.“因”和“乃”相同,“止”和“仅”不同

       B.“因”和“乃”相同,“止”和“仅“也相同

       C.“因”和“乃”不同,“止”和“仅”相同

       D.“因”和“乃”不同,“止”和“仅”也不同

(3)“以至是”一句中“是”字指代的内容是(3分)

       A.悲泣不自胜,命杀之                          B.大怒,命促刑

       C.以数株小柏而杀大臣                          D.我为子不孝

这是一份高考全国卷,文言文阅读卷的前三题。

第(1)题考查根据语境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答案是D。A项的“绳”是名词用作动词,因为后面带有宾语。其解释为“捆绑”虽然体现了这一用法特点,但根据“有飞骑犯法,善才绳之”的句意,这里应解释为“制裁”或惩治。B项“胜”,根据文意应解释为“能承受”;C项的“恨”应解释为“怨恨”,因为解释为“遗憾”与上文“善才情不可容”的意思不合。D项的“请”,孤立地看,可以理解为“请求”,也可理解为“请允许我”,但由于变法应由高守决定,因而“请求”是正确的。

第(2)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用法,答案是B。句中的“因”和“乃”表示承接,意为“于是就”。这里它们的基本用法之一,在给出的例句中表现得较为典型。“仅”、“止”表示的意思极为常见,现代汉语还在用,都是表示“只是”的意思。

第(3)题考“是”的指代意义,属于现解实词的含义,答案是C。“是”指代内容的核心是“杀”。A、B、C三项均有此义,但由于这是在对话中的运用,因而应当指代C的内容。

2.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3)题。

李若水字清卿,洺州曲周人。靖康元年,为太学博士。开府仪同三司高俅死,故事,天子当挂服举哀。若水言:“俅幸臣躐跻显位,败坏军政,金人长驱,其罪当与童贯等。得全首领以没,尚当追削官秩,示与众弃;而有司循常习故,欲加缛礼,非所以公议也。”章再上,乃止。……二年,金人再邀帝出郊,帝殊有难色,若水以为无他虑,扈从。金人计中变,逼帝易服,若水抱持而哭,诋金人为狗辈。金人出,击之败面,气结仆地,众皆散,留铁骑数十守视。粘罕令曰:“必使李侍郎无恙。”若水绝不食,或勉之曰:“事无可为者,公昨虽言,国相无怒心,今日顺从,明日富贵矣。”若水叹曰:“天无二日,若水宁有二主哉!”其仆亦来慰解,曰:“公父母春秋高,若少屈,冀得一归。”若水叱之曰:“吾不复顾家矣!忠臣事君,有死无二。然吾亲老,汝归勿遽言,令兄弟徐言之可也。”……粘罕令拥之去,反顾骂益甚。至郊坛下,谓其仆谢宁曰:“我为国死,耳,奈并累若属何!”又骂不绝口,监军者挝破其唇,   血骂愈切,至刃裂颈断舌而死,年三十五。

[注]①李若水:北宋末年人,官到吏部侍郎。靖康二年随钦宗至金营,不屈而被害。②躐跻:越级升官。③扈从:随从护驾。④粘罕:金国贵族,官至都元帅,执掌国政。多次率军攻打北宋。⑤    血:含血喷出。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非所以公议也           靖:平息。

       B.金人出,击之败面       曳:蜂拥。

       C.若人屈,冀得一归       觐:拜见

       D.我为国死,耳           职:职分。

(2)比较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3分)

①俅幸臣躐跻显位                               ②得全首领

③扈从行                                             ④到刃裂颈断舌而死

A.①和④相同,②和③相同                   B.①和④相同,②和③不同

C.①和④不同,②和③相同                   D.①和④不同,②和③不同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故事,天子当挂服举哀                      故事:指先例。

       B.得全首领以没                                     全首领:指保持高位

       C.而有司循常习故                                 有司:指主管官吏。

       D.公父母春秋高                                    春秋:指年龄。

这是一年高考全国卷文言文阅读的前三题。

第(1)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答案是B。解题时就根据具体语境,试以所给的词义,看哪一项与上下文意思贯通。A项“靖”的意思是“安定”“平定”,对于宾语“公议”来说,就是“平息”,可见正确。C项“觐”古代多指臣下朝见帝王,也可指卑幼者对于尊长的拜见。这里是李若水去见父母,释为“拜见”,是准确的。D项“职”,常表示“职责”、“掌管”,又可以表示“职分”,意思是职务上应尽的本分。文中正是此义。B项的“曳”,没有“蜂拥”义,应是拖、拉。“金人曳出”,即金人把李若水拖出去。

第(2)题考查对虚词“以”的用法的辨别,答案是 C。本题给出四个例句,两两比较,辩其异同。句①和④的“以”都是介词,但句①的“以”表示动作行为凭借的条件、方式,这里是凭借某种身份;句④的“以”表示动作行为使用的工具,这里指用刀杀死李若水。句②和③的“以”,意义和用法都相同,都相当于“而”。

第(3)题考查对一些特殊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是B。A项“故事”是“故”和“事”两个词的连用,老例,先例。C项“有司”,不是指各有主管范围,而是指主管官员;D项“春秋”不是指春季、秋季、而是指年龄。这三项旧解释都是正确的的。B项“全首领”,从语法上看,是“使首领全”,全,使动用法。全首领,保全头颅和脖子,保全性命,释为“保持高位”显然不正确。

四、练习及答案

(一)下列各组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1.  A.沛公不杯杓:禁住,能承受

       B.上下同欲者:取得胜利

       C.何可道也者:尽

       D.真黄山绝处:优美的

       E.数石之重,中人不:获胜                                                                        (    )

2.  A.惟作福,惟辟作威:君主

       B.举孝廉不行,连公府不就:开辟也 :同“避”,躲避

       C.其北陵,文王之所风雨也:同“避”,躲避

       D.唇吻翕,不知何词:张开                                                                       (    )

3.  A.天理云集响应,赢粮而从:同“影”

       B.屈平既,其后秦欲伐齐:同“黜”,被罢免

       C.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也:讨伐,征伐

       D.京师学者咸怪其无:验应                                                                       (    )

(二)下列各组加点字,字义相同的两项是

1.  A.直前诟虏师失

       B.自可断来,徐徐更谓之

       C.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D.俄匀谢玄淮上

       E.造化之尤物也                                                                                         (    )

2.  A.东郭先生将北适以

       B.哭声直上云霄

       C.不从车乘,不操

       D.亦不敢服垢弊以

       E.理民之优于将略                                                                                      (    )

3.  A.一出门,裘马世家

       B.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

       C.会贤士大夫少府赵禹卫将军

       D.臣请缚一人王而行

       E.求,无乃尔是与                                                                                      (    )

(三)下列各句加点的字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1.  A.欲人无惑也难矣

       B.毛先生以三寸舌,强于百万之师

       C.然公子遇 臣厚,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复返也

       D.句读不知,惑之不解

       E.道之不行,已知

2.  A.虽才高于世,无骄尚之情

       B.信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C.军惊坏都舍

       D.先王之法,经乎上世来者也

       E.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葬焉

3.  A.当横行天下,汉家除残去秽

       B.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汤武笑矣

       C.父母宗族,旨戮没

       D.不足外人道也

       E.何以汝

(四)下列加点的词都属于偏义复词的一组是 (    )

       ①死生,昼夜事也                                   ②偃仰啸歌,冥然兀坐

       ③把酒临风,宠辱皆忘                            ④昼夜勤作息

       ⑤成败之机在于今日                                ⑥勤心养公姥

       ⑦悖乱不可以持国                                   ⑧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

       C.①④⑥⑧                                           D.②③⑤⑦

(五)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文后各题。

灵运父祖之资,生业甚厚,奴僮既众,故门生数百,凿山浚湖,功役无已。寻山涉岭,必幽峻,严障千里,莫不备尽。登蹑常着木屐,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去其后齿。尝自始宁南山伐木开径,直至临海,从者数百人。临海太守王琇惊骇,谓为山贼,徐知是灵运乃安。又琇更进,琇不肯,灵运赠琇诗曰:“邦君难地险,诱客易山行。”在会稽亦多徒众。(《宋书·谢灵运传》)

下列各组加点的字与例句加点的 字字义相同的一项是            (    )

 

1.例句:灵运父祖之资……

       A.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B.蒙故业,遗策,南取汉中……

       C.今人有大功,击之不义也,不如善遇之

       D.为长句,歌以赠之                                                                                  (    )

2.例句:必幽峻

       A.怀王使屈原为宪令

       B.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C.史公治兵 ,往来桐城,必躬左公第

       D.顾民国肇,变乱相乘

3.例句:又琇更进

       A.虽与府吏,渠会永无缘

       B.之,治平之久,天地不能不生人

       C.便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D.惟大辟无可,然犹质其首                                                                       (    )

4.例句:旅客山行

       A.缙绅而能不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B.由是贼险远近虚实尽知之

       C.二月草已芽,八月苗未枯,采掇者辨别耳

       D.愿以十五城请璧                                                                                     (    )

5.例句:徐知是灵运

       A.今其智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B.寻其方面,知震之所在

       C.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

       D.尔其无忘父之志                                                                                     (    )

6.例句:上山去前齿

       A.夫夷以近,游者众

       B.此岳阳楼之大观也

       C.君如逃,谁守

       D.入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

(六)阅读下列一段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张范,字公仪,河内修武人也。太傅袁隗欲以女妻范,范辞不受。性恬静乐道,忽于荣利,征命无所就。弟承,字公先,亦知名,以方正征,拜议郎,迁伊阙都尉,董卓作乱,承欲合徒众与天下共诛卓。承弟昭时为议郎,适从长安来,谓承曰:“今欲诛卓,众寡不敌,且起一 朝之谋,战阡陌之民,士不素抚,兵不练习,难以成功。卓阻兵而无义,固不能久;不若择所归附,待时而动,然后可以如志。”承然之,乃解印绶间行归家,与范避地扬州。袁术备礼招请,范称疾不往,术不强屈也。遣承与相见,术问曰:“昔周室陵迟,则有桓、文之霸;秦失其政,汉接而用之。今孤以土地之广,士民之众,欲徼福齐桓,拟迹高祖,何如?”承对曰:“在德不在强。夫能用德以同天下之欲,虽由匹夫之资,而兴霸王之功,不足为难。若苟僭拟,干时而动,众之所弃,谁能兴之?”术不悦。是时,太祖将征冀州,术复问曰:“今曹公欲以弊兵数千,敌十万之从,可谓不量力矣!子以为何如?”承乃曰:“汉德虽衰,天命未改,今曹公挟天子以令天下,虽敌百万之众可也。”术作色不怿,承去之。

太祖平冀州,遣使迎范。范以疾留彭城,遣承诣太祖,太祖表以为谏议大夫。范子陵及承子戬为山东贼所得,范直诣贼请二子,贼以陵还范。范谢曰:“诸君相还儿厚矣。夫人情虽爱其子,然吾怜戬之小,请以陵易之。”贼义其言,悉以还范。太祖自荆州还,范得见于陈,以为议郎,参丞相军事,甚见敬重。太祖征伐,常令范及邴原留,与世子居守。太祖谓文帝:“举动必谘此二人。”世子执子孙礼。救恤穷乏,家无所余,中外孤寡皆归焉。赠遗无所逆,亦终不用,及去,皆以还之。建安十七年卒。

——选自《三国志·魏书》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乃解印绶行归家                             间:(得)机会

       B.欲徼福齐桓,迹高祖                       拟:比,比拟。

       C.若苟僭拟,时而动                          干:冒犯,冲犯。此处可译为“背离”。

       D.赠遗无所,亦终不用                     逆:迎,迎接。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起一朝之谋

       立石于其墓之门

       B.昔周室陵迟,有桓、文之霸

       于其身也,耻师焉

       C.今曹公挟天子以令天下,敌百万之众可也

        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D.太祖自荆州还,范得见

        赵氏求救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子以为何如

       B.范子陵及承子戬为山东贼所得

       C.夫人情虽爱其子

       D.中外孤寡皆归焉

附:答案及简析

   (一)1.E(胜,能承受,J“中人”,普通人) 2.B(辟,征召)3.C(伐,功业)

   (二)1.B、D(这两个“信”都是名词,都是指送信的人。C项“信臣”,忠臣;E项 “信”副词,确实)  2.A、D(都是动词,求取之意。B项“干”,冲犯,D项读gàn,才干)

3.B、C(都是拜访之意。A项,超过;D项,经过;E项,动词,责怪)

   (三)1.A、E(都是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B项“之”,结构助词;C项“之”,适用为第一人称代词“我”;D项“之”,提宾的标志)

2.A、B(都是转折连词,却。C项“而如同;D项表顺承)

3.B、C(都是介词,表被动。A项介词,替;D项“汝为见”是“见汝为”的倒置,“为”,表疑问的语气词,相当于“呢”)

(四)C (①句“死生”偏于“死”,④句“作息”偏于“作”,⑥句“公姥”偏于“姥”,⑧句“异同”偏于“异”。其他各句不存在偏于一方的问题)

(五)1.B(都是动词因袭、继承之意。A项,介词,通过;C项,介词,趁机;D项连词,于是)  2.C(都是造访之意)。B项“造化”是一个词,D项“造”,建)

3.C(都同“邀”。A项,约;B项“要”,扼要地说,概括地说;D项,要挟)

4.A(都是改变之意。B项“易”与“险”相对,平;C项“易”,容易;D项“易”,交换)

5.C(都是副词,才。A项“乃”,却,竟;B项“乃”就;D项“乃”,人称代词,你)

6.D(都是连词,就)

(六)1.C(A.秘密地、悄悄地;间行,从小路行走。B项“拟”,效法;D项“逆”,违背)

2.C(A项前句“且”,连词,而且;后句“且”,副词,姑且;B项前句“则”为连词,才,后句“则”为“却”;D项前句“于”,在,后句“于”,向)

3.A(以为,认为。B项“山东”为“山之东”;C项“夫”是发语词,“夫人”是“夫”与“人”的连用;D项“中外”即“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