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团购网 上海:《蒙书讲义》(上)——《三字经》(4)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0 17:25:18

 

 

《蒙书讲义》(上)——《三字经》(4)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705b800100el32.html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社会当中最重要的五种德行是仁义礼智信。按照阴阳家的学说,五德和五行也是相配合的,并且汉儒都这样主张。仁与木相配,义与金相配,礼与火相配,智与水相配,信与土相配。仁有木的温润生发之德,义有金的刚毅勇猛之德,礼有火的光艳美丽之德,智有水的灵动通达之德,信有土的敦厚诚实之德。“常”当不变讲,五常就是五种不变的道德。紊当乱讲,不容紊就是不容许混乱的意思。儒家讲,仁义礼智信是人不容紊乱的五种根本不变的道德。这五德为什么这样重要呢?因为这是我们祖先在长期共同生活劳作中表现出来的人性最美好的品质。这些品质充分展现了人性的光辉,而被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历代圣王高度赞扬,身体力行,并将其发展到极致。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又对这些品质进行了理论上的总结,把它们概括成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名称,使人们清楚地知道我们民族的美好道德是哪些,它的具体内涵是什么,然后以此来要求自己,教育子孙。孔子本人也是实践这些道德最完美的楷模,被称为至圣先师。孔门弟子传人又不断地阐述赞美这五常,到了汉代,这五常就已深入人心,成了从天子到百姓都认可并努力遵行的道德标准。汉以后近两千年中国社会的秩序基本就是靠这五常来维系的。就是在现在,具有五德的人都是大家所尊敬喜爱的人,反之则为大家所讨厌唾弃。可见五德在任何社会都是适用的,所以称其为“常”是当之无愧的。

 

 

    现在来看看五常的具体含义。在《论语》里,仁义礼智信这五个名词都出现了,孔子还对其作了不同的阐释。后世儒家的阐释就更丰富了。清朝人贺兴思著的《三字经注解备要》中说得好:“仁者,爱之理;义者,事之宜;礼者,天理之节文,人事之仪则;智者,知也;信者,诚实也。”仁是爱的道理,爱是一种情感,仁是对爱这种情感作理论的阐述。孔子说仁者爱人,知道了爱的内容是爱人,那为什么人要爱人呢?这就是仁这个概念要回答的问题了。仁字一个人旁一个二字,就是两个人的意思。两个人表达什么?表达人是生活在人群中的,人离不开人。人是群居动物,必须群居群处,这是人必须爱人的原因,互相帮助、互相关爱、互相体谅,这是爱人的内容,这样大家也就明白了为什么仁是爱之理。仁这个概念是孔子第一个提出来的,而且是孔子哲学中最核心的精神。为什么孔子会提出仁这个概念,因为孔子是第一个对人是群居动物有自觉的人。现在觉得人是群居动物简直就是常识,但常识在成为常识前往往需要一个漫长的认识过程,而能率先认识这些常识的人就是圣哲。人本来就和人生活在一起,但要从人和人生活在一起这种司空见惯的现象中自觉到人是群居动物,并总结出群居的原则“仁”,这就是非常伟大的。其实很多东西都是《易经》里说的“百姓日用而不知”,等到圣哲总结出来,又恍然大悟。

 

 

    所谓“义者,事之宜”,就是说做事做到应该的状态,“宜”当应该讲。什么是应该?就是人生活在人这个群体中,总是有不同的角色。人在每一种角色中都有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这些责任和义务就是你该做的事。你在你的角色中做了你该做的事就叫义,你没做你该做的事就是不义。人为什么要尽义务责任呢?因为人是群居动物,而且是有思想的、建立了社会的群居动物,要想共同有序地生活下去,就必须如此。不同角色中的责任义务都是爱人的不同体现而已。父的慈、子的孝、兄的友、弟的恭,无不是爱人的体现。

 

 

    什么叫“礼者,天理之节文,人事之仪则”呢?“节”当节制讲,“文”当形式讲,“仪”当礼仪讲,“则”当规范讲。天理、人事就是自然社会。就是说礼是自然社会的各种事物应有的形式和规则。比如自然界有春夏秋冬四季,春天就该做春天的事,夏天就该做夏天的事,秋冬亦是。春天该做什么呢?春生。生养万物是春天该做的事,比如草儿变青了,树枝发芽了,花儿开花了,猫儿叫春了,这些都是春生的具体表现。春生是春天该做的事,这是义的范畴。而具体展现春生的这些花开猫叫的形式就是礼的范畴,就是表现春生的这些形式还有自己的规则。比如草木发芽要多少天,长叶要多少天,长花骨朵要多少天,花开多少天,都有一个基本固定的规律。春天将自己该做完的事做了,到时间就走了,让夏天来做夏天的事。这些花开花落、春去夏来的具体规律就是一种节制。春天的各种形式连同这些形式的具体节制共同完成了春天该做的事,展现了春生的精神,这就是“天理之节文”。

 

 

    再拿人事来说,比如做儿子的就应该尽孝,尽孝就是儿子该行的义。怎么体现孝呢?孝需要具体的形式来表达。《弟子规》里讲:“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早晨起来要给父母请安,晚上睡觉之前又去问候父母,出门前要告诉父母一声,回来后也告诉父母一声,这些都是孝的具体形式,这些形式就是礼。但每个人在表达孝的时候很不相同。有些人,父母刚死几天就兴高采烈,涂脂抹粉,四处吃喝玩乐;有些人,父母死后,余生悲痛。这两种表现都有偏颇,所以就需要对孝的形式制定一个标准。比如说父母去世后,守孝三年。为什么要三年?孔子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意思就是说子女出生后,头三年基本都是被父母抱在怀中的,因此,父母去世了,子女也应守孝三年来回报父母之恩。守孝三年就是礼,没达到这个标准就是不及,也就是不孝,超过这个标准就是过,也就是过头了。所以礼就是要求人们做事恰到好处,恰到好处就是中庸,不“过”也不“不及”。《礼记·孔子闲居》篇里讲:“夫礼所以制中也。”所谓制中,就是制定一个中庸的恰到好处的标准。礼的规则是很丰富详细的,不同身份、不同地位、不同角色、不同职业的人,礼是不同的,不同场合的礼也是不同的。所以按不同身份、地位,有天子之礼、诸侯之礼、大夫之礼、士人之礼、庶人之礼等。按照场合,有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等。按礼的内容,有冠礼、婚礼、祭礼、丧礼等。不同的礼皆有不同的形式和规则,这些礼共同维系社会的有序和谐。

 

 

    我们国家自古就是礼仪之邦,而这种种礼的形式及规则为什么要这样制定,它的意义是什么,这就属于智的范畴了。智者,知也。知什么?知自然、社会、人生的道理。一个人对这些道理知道得越多,他就越有智慧。比如婚礼,要拜天地,拜高堂,夫妻对拜,有智慧的人就知道三拜之礼的意义:一拜是要感激天地给予人类生命的恩德;二拜是要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没有父母的养育,哪有今天的成人成家;三拜是要夫妻相互礼敬,以后人生的长路就要两人彼此相携相扶了。知道了拜的意义,拜起来就是虔诚地、心甘情愿地、清楚明白地;不知道意义,拜起来就是莫名其妙或者三心二意地。那么智慧从哪里来?从学习中来。所以《论语》一开篇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人学习为什么会喜悦,因为学习让人开智慧,孔子说“智者不惑”,智慧的人是没有困惑的。比如写字,不懂字的内涵,字就只是工具,明白它的内涵后,你会觉得每个汉字都那么有趣。就拿“子曰”、“诗云”的曰字和云字来说,小篆曰字()下面是个口字,口字上面一个竖弯,人说话的时候,口中要冒气;小篆云字()就像云的形状,人说话时口中冒的气就像云一样,所以“曰”和“云”就引申为说话的意思。再比如疾病,你如果知道些医理,就不至于一生病就恐慌。拿小便来说,一些人看到自己小便里泡子多,就以为是有肾病,恐惧得很。他如果懂得只是泡子多,没有其他症状,很可能是人体的气化功能差引起的,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自然不会瞎恐慌了。

 

 

    人需要学习的东西是相当多的。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无涯。”那作为一个普通人,最起码要学的是什么呢?就是做人的道理。要做一个好人,首先要明辨是非,明辨是非就是根本的智慧。辨别真假、善恶、美丑是智的范畴,而要终生追求、奉行真善美则是信的范畴了。一个人要坚持一辈子做好人,一辈子奉行真善美,就需要有信念。什么叫信念?就是对自己的信仰念念不忘,时时都想到它。唐玄奘能历经千难万险,花十九年时间到西天取经,靠的就是信念,是对于到西天追求佛法真谛的念念不忘。信念的力量从哪里来?从信仰中来。什么叫信仰?就是对敬仰的东西坚定地相信。为什么会坚定地相信?因为深刻地知道敬仰的东西的好处,这种知道又是来自智慧。比如敬仰圣贤的学说,那是因为深刻地知道圣贤学说的伟大,因为知其伟大,所以坚定地相信。坚定的信仰必定是诚实的,故曰“信者,诚实也”。圣贤之道都是真的、善的、美的,所以信仰圣贤之道也就是信仰真善美。一个信仰真善美的人,他一定会相信别人,并以诚实守信的态度待人。民国时候著名作家杨振声先生说:“你猜疑人有那种卑污的人格,便是你心中先存了那种卑污的榜样。”如果一个社会人与人相互猜忌,那这个社会离崩溃就不远了,大家生活在其中,也是非常痛苦的。孔子说:“民无信不立。”这里孔子虽然是说老百姓如果对统治者丧失了信仰、信任,就无法立起来,其实推而广之,就是人如果没有了信仰就无法健康快乐地生活下去。有的人就会问了,我相信人是善的,但我却被人骗了,此后我还敢相信人吗?这个问题应该这样认识,我相信人是善的,首先说明我自己是善的,至于别人不诚信,那只能说明是他不善,我怎么能因为他不善而改变自己的善呢?我只能用我一以贯之的真诚信任去感化他,使之弃恶向善。而要做到这样,就必须坚定地相信善。儒家学说最光辉的地方就是坚定不移地相信人性是善的。就像《三字经》一开篇便是“人之初,性本善”,其实这一句话是整个圣贤之道的基石,也是仁义礼智信五常的基石。我们一般理解的信,都是诚信、守信,这只是小信,真正的大信是信仰,有了真善美的信仰,诚信是自然而然的事。

 

 

    知道了五德的具体含义,再来看看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五德的根本基础是爱,爱是人最天然的感情,所以五德不是强加给人的,而是顺应人的天性情感而建立起来的。根据爱建立起来的理论就是仁,仁的具体表现就是义,义的形式与规则就是礼,对礼的意义的认识与理解就是智,对智慧所分辨出的真善美的坚守就是信,以智慧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信永远不会是迷信。在过去,五常与三纲是连在一起说的,叫三纲五常,也叫纲常,五常是个人的德性,三纲是社会的伦理,纲常连在一起就表示普遍的社会道德律。有了这个社会道德律,社会的和谐稳定秩序就建立起来了,而正是这个稳固的秩序使得中华民族两千多年延绵不绝,而未像其他文明古国一样断代灭亡。任何一种很好的理论在实际运用中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都可能会出一些问题,但我们不能因此就怪这种理论不好。好比一个结巴去朗诵《桃花源记》,读出来很难听,你就能因此说《桃花源记》这篇文章不好吗?我们评判一个事物,要看它的主流,不能因为一点瑕疵,就将其全盘否定。对待历史上的问题,也应该本着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看它究竟在历史上起过什么作用,不能用今天的标准去要求历史。三纲五常在中国历史上确实起了积极的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充分予以肯定。而且就五常来说,对于今天的人、未来的人仍然有重要意义。特别对我们当前这个信仰缺失、价值混乱、物欲横流的社会,意义就更大了。其实一个人只要按照五常去做,他的生活一定是和谐有序、光明美好的,心情一定是祥和快乐的。仁让人的心中充满爱;义让人在每个角色中都问心无愧;礼的形式让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有滋有味,礼的节制让人做什么都能恰到好处;智让人明白无惑;信让人充满光明。

 

 

    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这里紧接着讲人生存最重要的物质——粮食。稻就是大米,分无黏性和有黏性两类。我们通常吃的大米都是无黏性的;有黏性的叫糯米,端午节的粽子、腊月的糍粑、元宵的汤圆都是糯米做成。中国传统的风俗中,腊月廿三祭灶王菩萨的时候就要打糍粑。相传灶王菩萨是天上的耳目神,每年腊月二十三要上天汇报各家的善恶情况。人们为了封住灶王菩萨的嘴,就用糯米做的黏黏的糍粑来祭灶王菩萨。稻的幼苗叫秧,春天要插秧,根据各地气候不同,插秧的时间大致在农历三四月间。而谷种要先撒在一块小田中,让其长成秧苗,待农历三四月时拔起秧苗,再一行行整齐地插到耕好的水田中,一块秧田中的秧苗要插进好几块水田里。齐白石老人就画有一幅耕犁图,将烟雨空濛中的春耕美景表现得异常动人。到了秋天,田野一片金黄,谷子成熟了。这时正是农历七八月,烈日当空,农民们却该割谷了。割好的谷子在场坝中晒干后,再把谷粒从稻秆上打下来,最后碾去壳而成米。打谷子的时候,谷灰漫天,呼吸很难受。所以,我们吃的大米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啊!

 

 

    粱就是北方产的高粱,长得很高,人藏在高粱地里都看不见,有青、黄、白三种,可以用来酿酒。因其性凉,故名粱,古来同音字可以互相解释,叫同音相训。

 

 

    菽是豆类的总称,豆类也是人们重要的食物。豆类有黄豆、绿豆、黑豆、青豆、白豆、豇豆、扁豆、胡豆、豌豆等。黄豆是用途最多的,可以做成豆腐、豆腐干、豆花、豆浆等。豆浆是世界卫生组织评选的五种最佳饮料之一,营养价值很高。豆子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僧人不吃肉,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就是豆类,庙里吃得最多的就是豆类食品。素席里“鸡鸭鱼肉”俱全,看起来就跟真的一样,但一吃才知道,都是豆类做的。大白豆形状像人体的肾,所以白豆是补肾的。豌豆磨的凉粉最好,我们四川著名的川北凉粉就是豌豆做的。绿豆有清热的作用,绿豆汤可以解暑,绿豆稀饭清香可口。豆类食品的做法,一般都要用石磨子来磨,将豆子碾烂再过滤,过滤后的汁就是豆浆,豆浆又可用盐卤或石膏点成豆腐,过滤剩下的渣还可做菜。豆子一般在栽秧前后种下,能开出红的、黄的、白的、紫的漂亮的花。根据品种不同,豆子分别在农历七、八、九月成熟。胡豆和豌豆是农历九十月间种,第二年三月收。

 

 

    麦就是麦子,主要有大麦、小麦。大麦可酿酒,制成麦芽糖。小麦则可磨成面粉,做成面条、馒头、花卷、饺子、蛋糕、面包等多种面食。我国北方以面食为主,我重庆家乡的老邻居李爷爷、尹婆婆就是北方人,小时候我看见他们几乎每天用面粉换着样地做各种饼子、馒头、面条等。北方人的面和南方人的米是中国人最主要的两种粮食。麦子是农历九十月份种,第二年四五月份收。麦子收割方法和谷子差不多,只是最后要用磨子将麦粒磨成粉。

 

 

    黍也是稻谷中的一类,又叫黄米,性黏。《说文解字》里讲,黍因大暑时成熟,故名黍,也是同音相训。《说文》又讲黍字一个禾字,一个入字,一个水字,就是禾入水的意思,说黍也是可酿酒的,入水即是酿酒。

 

 

    稷是最古老的一种作物,因易于栽种,适应能力强,故被先民广泛种植。其实稷也就是今天的小米。稷在古代非常重要和普遍,被尊为百谷之长,受帝王奉祀而为谷神。古代帝王都要祭祀社稷之神,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疆土和粮食,因此古时以社稷代表国家。古代人吃的粮食种类还有很多,六谷的六只是虚指,并不是特指,古时也称五谷,五也是虚指。关于六谷到底包含哪六种,历来说法不一,也有说六谷里面包含了麻的,麻在古代也是充饥的粮食之一。在商周时候六谷已尽有。

 

 

    现在人们比较熟悉的还有几种粮食:玉米、甘薯、花生、马铃薯。这些都非我国原产,而是从外国引进的。玉米又叫包谷,原产美洲墨西哥,是墨西哥人的主要食物,影响很大。古代墨西哥的玛雅文明被称为“玉米文明”,到处能听到有关玉米的传说,还有许多黄金、陶土制成的玉米神像。古美洲人还用玉米壳来占卜,祈求玉米带领他们进入来生。明朝中期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航海到美洲,将玉米种子带回欧洲,再传到世界各地。大约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四十年后,玉米传到中国,据说是由葡萄牙人传到南洋,再由南洋传到中国的。到明朝末年玉米已在中国广泛栽种。玉米的种植时间大概是在农历二三月份,六七月份收成。夏天最热的时候,就是玉米成熟的时节。

 

 

    甘薯又叫番薯、红苕,原产地也是墨西哥,由哥伦布带出美洲传播全世界。甘薯传入中国与玉米传入的时间差不多。据明朝广东福建的县志记载,甘薯是由越南和菲律宾传入中国的,现在广东电白县还有纪念甘薯从越南带回的名医林怀兰的“番薯林公庙”。相传这个林太医医术很好,治好了越南国王女儿的病,国王为酬谢他,宴会上即以甘薯款待他,他吃了觉得非常美味,便打听了栽种方法,又要了几个甘薯生吃,咬了一口悄悄藏起,偷偷带回国。越南法律规定偷带甘薯出国者处死,林太医出关时,遇到的守关将领曾是他的病人,为报答他的救命之恩,遂放他出关,而自己自杀了。回国后他在广东家乡试种成功并推广,人们为纪念他而修了林公庙。甘薯是自外国带回,故又称番薯,番就是古时对外国、异族的称呼。福建也有纪念从菲律宾带回甘薯的华侨陈振龙的“先薯祠”。陈振龙带回甘薯也很费了一番周折,是冒着生命危险将甘薯涂了机油,捆在海船缆绳上躲过检查带回的。所以这些看似很普通的粮食,它们在传入时都经历了千难万险,我们在吃这些粮食的时候就应该感恩缅怀最先种植和引进这些粮食的祖先,而且应倍加珍惜,不要随意浪费。孔子说:“虽疏食菜羹,瓜祭必斋如也。”意思就是说即使吃蔬菜瓜果,在吃的时候都要将每种菜夹到一个空碗里,虔诚地祭祀最早耕种制造饮食的人,以表示不忘本的感恩之心。甘薯适应性强,耐旱、耐湿、耐风雨、少病虫害,山坡、沟壑都能栽种,所以我国栽种普遍。在稻麦等粮食匮乏的时候,甘薯是最好的救荒食物。甘薯味甜,故名甘薯,甘就是甜的意思。甘薯在农历四五月份栽种,九十月份收成。甘薯依着地生长出藤子,甘薯就结在藤子上。四川人将这种藤子叫红苕藤,嫩的部分拿来炒、凉拌、煮都好吃,粗的老的一般就割来喂猪。包谷、红苕对人体健康都极好,对通畅大便很有益处。

 

 

    长生果就是花生,原产美洲巴西、秘鲁等国,也是在哥伦布去美洲后逐渐被欧洲人带回国,又被殖民者带到南洋,最后从南洋传入中国的,时间也是明朝中后期。现在我国已成了生产花生的大国,技术与规模都在世界前列,而原产地美洲的秘鲁、巴西的种植面积都很少。花生一般三四月栽种,六七月收成。果实为花落土中而生,因而又名落花生。花生煎炒、油炸、磨成花生浆都很好吃,香甜可口,深受欢迎。

 

 

    马铃薯又名土豆,原产也在美洲,因从外国传入,也称洋芋。西洋殖民者对土豆的传播并不如对玉米、甘薯那么热心,最初在亚洲传播也受亚洲人歧视。直到近百年才受到世界诸国重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学习苏联时,有一句名言叫“土豆烧牛肉即是共产主义”。山西又把土豆称为山药蛋,现代文学史上将具有山西风格的作家如赵树理等称为“山药蛋派”。土豆一般农历二三月栽,五六月收成。

 

 

    我们中国传统的六谷连同外来的包谷、红苕、花生、洋芋现在都是老百姓重要的食物。现在城里的人对农事不了解,有很多人真是“五谷不分”,学了《三字经》就应该对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粮食和农业知识有所了解。中国是全世界率先进入农耕文明的国家,大约在炎帝神农氏时代我们就逐渐告别游牧而进入农耕。最早的农耕是游耕,所谓游耕就是选择一块从未开垦过的土地,择吉日占卜,看是否良地,如果是,就放一把火将上面的植物都烧了,烧了的灰即是肥料,用简陋的工具浅翻,然后播种,靠天然的雨水肥料,从不人工浇水施肥,这样几年下来土地就不能再种了,种了也没有收成,于是又选一块没耕过的地再耕种。游耕需经常迁徙,但游耕与游牧不同,游牧是逐水草而居,哪里有水草就往哪里迁徙放牧,一年要迁徙数次。游耕一般数年迁徙一次,已是大大的进步。游耕属于原始农业,到了商朝中期以后,耕作技术改进,人们就不再迁徙了。春秋时期出现了铁器农具,战国后期出现了牛耕,人工施肥,并大量修建人工灌溉的水利工程,这样成熟的农业生产便出现了。这种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出现后,从秦汉一直持续到明清,使我们成为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一直领先于世界的农业大国。可以说我们几千年灿烂的中华文化都是在农业文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农业文明也培养了中国人安土重迁的民族性格。所谓安土重迁就是说安于自己土地上的生活,不愿随便迁徙,把迁徙看成是非常重要的大事,不到万不得已绝不愿离开家乡,离开家乡就叫背井离乡,即使被迫离乡的,到晚年仍要落叶归根,如果死在异乡了,也要让亲人将其归葬故乡。对土地故乡的深情眷恋已渗入了中国人的血液中,成为浓浓的化不开的乡土情结。

 

 

    中国古代的典籍中有大量反映农耕的作品。《尚书》中的《无逸》篇就是记载早期圣王对农业的重视的,文章内容是周公告诫成王要无逸。所谓无逸就是不要贪图安逸享乐。要做到无逸,首先就是要“知稼穑之艰难”。稼指栽种庄稼,穑指收割庄稼,合起来则指农事耕作。意思就是一个君王要想永保天下,就要知道百姓种庄稼的艰难。《无逸》是《尚书》的名篇。《诗经》中也有许多描写农事的诗,当中的《七月》是最有名的农事诗,将一年四季农民的耕作劳动及生活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出来。后来中国的古典文学中形成了专门写农村生活及风光的田园诗派。晋朝的陶渊明就是这一派的创始人,唐朝的王维,宋朝的范成大、杨万里都是这派的著名诗人,他们创作了大量表现农村祥和、宁静、恬淡意境的佳作。另外还有详细记载农业技术、工具、经验的著作,这些著作都被收在了《四库全书》子部农家类中。农家类里最著名的有《齐民要术》、《农书》、《农政全书》。《齐民要术》是全世界最早的一部完整农书,为北魏时贾思勰所著,全书九卷,系统总结了当时农业生产生活各方面的情况,像粮食、蔬菜、瓜果、树木的种植,家禽牲畜的喂养,酿酒制酱的方法等,无不尽有,被称为古代农业生活的百科全书。《农书》是元朝农学家王祯写的,总结了中古以来农业生产的经验,可与《齐民要术》并称为农书双璧。全书二十二卷,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讲农业耕种、生产、养殖各方面问题,第二部分讲粮食、蔬菜、瓜果、树木种类情况,第三部分专讲各类农具。《农政全书》是整个中国古代农业科学集大成的著作,为明朝末年进士、大学者徐光启所著。徐光启因向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学西洋天文、算学、火器,成为中国系统了解掌握西洋文化的第一人,平生著述甚丰,以《农政全书》影响最大。《农政全书》六十卷,分农本、田制、农制、水利、开垦、树艺、蚕桑、收养、酿造、造屋、家庭日用、荒政十二部分,对农业理论、技术、政策、资料等均有论述,确实是整个古代农业不可多得的总结性巨著。

 

 

    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共和国六十年桐月渝州李里于外祖父故乡洪州青堤顶顶庙。这里讲人们饲养的动物。饲当喂养讲。被人饲养的禽兽就叫畜。国学大师钱穆先生说人类有三大文明的演进:游牧文明、农耕文明、商业文明。三大文明中游牧文明最早出现,所谓游牧时代就是人开始懂得驯养禽兽的时代。游牧时代之前是原始时代,这个时候森林众多,人烟稀少,天然的动植物足够人生存。《韩非子》的《五蠹》(蠹,dù,蛀虫)篇讲的“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食足也;妇女不织,禽兽之衣足也”,就反映了当时的情况。后来,男子在打猎中发现有些动物是可以驯养的,女子在采集中发现有些可食的植物是可以耕种的,前者演进为游牧文明,后者演进为农业文明。逐渐驯化的禽兽,最后变成了和人们生活紧密相关的六种牲畜,即马牛羊鸡犬豕。人们结束游牧进入农耕以后,虽不再以专门放牧马牛羊为生,但在安定的农耕同时仍然饲养这些动物。直到今天,农村里边随处都可以看到这些家畜。六畜之名很早就普遍使用了,在儒家十三经的《尔雅》中有《释畜》一篇,这篇中特别有一类叫六畜。

 

 

    六畜中的马在古代是最受重视、地位最高的。因为马善于奔跑,能负重致远。古代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就是马,人们出门或骑马或坐马车,至于宗庙祭祀、战争、打猎,都离不开马。汉代大将军马援说:“行天莫如龙,行地莫如马。马者甲兵之本,国之大用。安宁则以别尊卑之序,有变则以济远近之难。”由于马的重要,历代帝王及贵族对马都异常喜爱,故而有了专门的相马术、相马经、养马经。《齐民要术》中有详细的相马方法的记载,对良马的各个部位都有明确的要求和标准,还指出根据马的口齿可以鉴别出马的年龄。人们根据用途,对马进行了非常细致的分类。马因产地、形体、毛色、公母、长幼、足力、习性的不同,都有专名,所以以马字为偏旁表示不同马的字非常多。《说文解字》里马部一共带了114个字。比如马一岁叫()(huán),马两岁叫駒(驹),马八岁叫()(bā);高六尺的马叫驕(骄),高七尺的马叫騋(lái);马突然受到刺激叫驚(惊),马受到刺激后叫骇;深黑色的马叫驪(lí,骊),浅黑色的叫騩(ɡuī,)……不可尽说。人们之所以这么喜欢马,一是因为马善于奔跑,春秋时善于相马的伯乐说,良马能日行千里,奔跑之处尘土不飞,足不留痕。二是因为马威武健美。《说文解字》里讲:“马,怒也,武也。”就是说马是昂首怒目、勇武的动物。三是因为马忠贞重情。古时打仗,如果一匹战马的主人战死了,战马会守在主人身边嘶鸣,久久不肯离去。鸦片战争时清军的一匹马被英军抓去,不管喂它什么它都不吃,还用脚踢英人,最后冲破马栏,逃回清军营中。所以《易经》的“坤卦”就说马是“行地无疆,柔顺利贞”,意思是马善于在大地上奔跑,没有止境,而且生性温和忠贞。《易经》以龙来比喻天,以马来比喻地,是大有深意的,天地的精神合起来,就是龙马精神。

 

 

    古代传说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叫伯乐,后来人们就把精于识别马匹优劣的人称为伯乐。历史上最有名的伯乐是春秋时秦国的孙阳和九方皋。孙阳是第一个被称为伯乐的人,《战国策》里记载了他的故事。楚王命孙阳为他寻找良马,孙阳在路上见一拉盐车的马气喘吁吁艰难地上坡,孙阳上前,马则对他哀鸣,似有所诉,孙阳认出这是匹良马,将其买回。楚王不高兴,说这样的瘦马哪是好马。孙阳说这马确是良马,只因喂养不佳,只要精心饲养,不出半月,必能显其精神。果然这匹马经过良好的喂养,成了助楚王建功立业的千里马。唐朝的大文学家韩愈因此写了一篇著名的杂文《马说》,以讽刺唐朝中期当权者不识人才、压抑人才的现象。孙阳年老后又推荐了一位相马高手,就是九方皋。《列子》中记载九方皋相马能忘却马的形色表现,直见精神,连孙阳也为之叹服。

 

 

    中国古代有很多名马。西周时周穆王有八匹骏马,各怀绝技,各有名称:一名绝地,足不践土;二名翻羽,行越飞禽;三名奔霄,野行万里;四名越影,逐日而行;五名逾辉,毛色炳耀;六名超光,一形十影;七名腾雾,乘云而奔;八名扶翼,身似有翅。相传周穆王驾着八骏拉的车西巡到瑶池,会见了西王母,事载《穆天子传》。西王母本是传说中的神仙,但据推测,她应是中亚一个部落的女王。秦始皇有七匹名马,统曰七追风。汉文帝有九匹名马,统名九逸。楚霸王项羽的马叫乌骓。被韩信围在垓下的时候,项羽看着自己的爱姬虞姬和跟随自己征战多年的神马乌骓,伤心地唱起:“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首悲怆的楚歌后来成了千古名篇,被人传颂。项羽在乌江自刎前,还特意将乌骓送给乌江亭长,说这马跟我多年,所向无敌,不忍杀,以送公。关羽的名马叫赤兔。赤兔本是吕布之马,是马中极品,当时人们有传言“欲杀吕布,先杀赤兔”,足见赤兔的作用。后来吕布被杀,赤兔归曹操,曹操为笼络关羽,遂将赤兔送他,关羽得赤兔,如虎添翼,后来关羽走麦城被杀,赤兔竟绝食而死。刘备的马叫的卢,刘备逃难檀溪,前有深渊,后有追兵,急难时,刘备对的卢说:“今日急,不可不努力。”的卢似明白了刘备之意,一跃三丈,超过檀溪,这便是著名的马跃檀溪的故事。古来名马及其故事真是不可胜举。古人对名马的迷恋就像今人对名车的迷恋,帝王将相往往不惜各种代价去寻求名马。

 

 

    由于马的地位崇高,故历来以马为题材的艺术作品也很多。秦始皇的兵马俑里有大量的陶马,汉代的画像砖、唐代的唐三彩都有很多造型各异的马。特别是甘肃武威雷台汉墓出土的马踏飞燕铜雕,一匹四肢舒张、一脚踏在一只飞燕上奔跑的马,其造型之美,堪称极品,现在成了全国旅游城市的标记,凡看见有马踏飞燕雕塑的就知其为旅游城市。汉代年轻将军霍去病的墓旁有马踏匈奴的石雕。一匹肥壮的大马神奇地踏在惊恐的匈奴身上,也是极有价值的艺术品。唐太宗昭陵六俊石雕也有很高艺术价值,可惜被西洋列强抢去不少。唐代大画家韩干以画马驰名。近代大画家徐悲鸿更是以水墨画马著称,他还由此创作了《八骏图》。

 

 

    牛在六畜中是仅次于马的动物。牛的最主要作用是耕地,牛耕代替人耕是生产力发展的一个巨大进步,也是原始农业变为传统农业的一个重要标志。春秋时我国已出现牛耕,到战国牛耕就已非常普遍了,汉墓壁画上已出现了二牛三人的耦耕图画。直到现在,牛仍然是农村里的重要生产工具。在贵族那里,马的地位崇高,马的优劣是主人身份高低的象征,而牛则在农民那里占据重要地位,有没有牛直接决定粮食的产量。《说文解字》里牛部的字虽不如马部的多,但也有44个。古人对牛的分类还是比较细的。比如二岁的牛叫()(pò),三岁的牛叫犙(sān),四岁的牛叫牭(sì);白黑杂毛牛叫牻(mánɡ),毛色不纯的叫犖(luò,荦),有虎文的黄牛叫(tú);等等。《论语》中有“犂牛之子骍且角”一句,犂牛就是指杂毛牛。马是属阳的,牛是属阴的,马卧地是后脚先曲,起身是前脚先起,牛卧地是前脚先曲,起身是后脚先起;马蹄圆,牛蹄方。牛和马比较起来,马更张扬,牛更内敛,而且牛比马更具有耐性,所以圣人爱骑牛,老子就是骑青牛,孔子周游列国也是驾牛车。牛也是很通人性且重情的,牛被宰杀的时候,往往会伤心流下眼泪。家畜中的牛有黄牛与水牛之分,黄牛只能在旱地上行,水牛可以游水。历史上以牛为题材的文学艺术作品也不少。《千家诗》里宋朝诗人雷震的一句“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最是有名。唐朝大画家韩滉的《五牛图》,以工笔画了五匹形神各异的牛,栩栩如生,是中国美术史上的千古杰作。韩滉而后的大画家戴嵩画牛更在韩滉之上,《唐朝名画录》称他“画山泽水牛之状,穷其野性筋骨之妙”。

 

 

    羊在六畜中是最吉祥的动物。《说文解字》里讲:“羊,祥也。”羊本身就表示吉祥的意思。为什么羊表示吉祥呢?因为在六畜里面羊是专主祭祀的。《说文解字》里讲:“羊在六畜主给膳也。”《论语》第三《八佾》说:“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孔子的弟子子贡想废除祭祀时杀羊的制度。因为当时诸侯在祭祀周天子颁发的历法时已不诚心,甚至根本不亲往祭祀,只是保存杀一头羊的形式,子贡就认为诸侯既然不诚心祭祀,白白杀一头羊太可惜了。孔子则说,子贡只是爱惜一头羊,我则是爱惜祭祀这个礼,有礼这个形式,内容还有恢复的可能,没有了形式,内容就难恢复了。从这件事也能知道羊是最主要的祭肉。那为什么祭肉要以羊为主呢?因为在五行中,羊是属火的,火又是主礼的,礼的起源在祭祀,羊自然就被用作最主要的祭肉了。羊肉是热性,属火,所以冬至节要吃羊肉,以补充人体的热量,扶人体的阳气。正因为羊主祭祀,祭祀旨在求平安吉祥,故而羊也就代表吉祥,凡与羊相关的文字,大都有吉祥美好之意。如最常用的善字、美字,都以羊为字头。善字的小篆()是上面一个羊字,下面一个誩字,意思就是大家竞相说吉祥的话,做吉祥的事。美字(),一个羊,一个大,清朝大文字学家段玉裁讲“羊大则肥美”,也可以说大吉祥就是美。另外羊生性温柔和群,所以群字也以羊为偏旁。而狗生性不合群,所以独字以犬为偏旁,反爪旁即犬字。这里再说一说,马牛羊三字非常形象,牛羊都有角,故牛、羊二字强调角的特点,马有鬃毛,马字(馬)即强调其鬃毛。

 

 

    鸡是六畜中飞禽类的代表。《说文解字》里讲:“鸡,知时畜也。”就是说鸡是知道时辰的家畜,会打鸣,给人报时。《三字经注解备要》讲了鸡的五种德行:鸡头上有大红冠子,是其文德;鸡脚有锋利的爪子,是其武德;鸡见到食物要相互呼唤,是其义德;鸡能拼敢斗,是其勇德;鸡每日清晨要鸣叫报晓,是其信德。鸡原本是能高飞的,被家养以后,翅膀退化,久而久之就不能高飞了,但飞个一人高还是没问题的。按十二生肖的五行分类,鸡属金,而器官中肺属金,肺开口于鼻,嗅觉以鼻主管,这就形成了鸡独特的嗅觉。鸡对有毒气体的敏感远远超过其他动物。刘力红先生的《思考中医》就谈到,海湾战争期间,美国人为预防伊拉克的毒气弹,就带了很多鸡去。家畜的五行分类和十二生肖的五行分类不同。关于家畜的五行分类,《黄帝内经》中有记载。按家畜的五行分类则鸡属木,羊属火,牛属土,马属金,猪属水。早晨是一天里的春天,而木属春,鸡报晓于晨,故鸡属木。土有忠信宽厚之德,故牛属土。金有义德,马最重义,故属金。至于猪为什么属水,后面我们讲到猪再说。家畜的五行分类里面没有狗。

 

 

    家禽里除了《三字经》中讲到的鸡以外,还有鸭和鹅。鸭鹅都是水禽,都能在水中游,故鸭鹅的脚和鸡不同。鸡有爪子,能站在树上;鸭鹅脚趾之间有薄薄的一块肉相连,像两块可以划水的桨,故鸭鹅能游水。苏东坡的《春江小景》题画诗里就有“春江水暖鸭先知”句。初唐四杰之一、诗人骆宾王七岁写的一首咏鹅诗,可谓千古绝唱:“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杜甫的诗中也有:“休怪儿童延俗客,不教鹅鸭恼比邻。”四川作家李劼人先生故居有幅对联就是化用此诗,叫“敢使文章惊天地,莫教鹅鸭恼比邻”。历来文人雅士都特别喜欢鸭和鹅,唐朝诗人韦应物特别喜欢养鸭,而晋朝书法家王羲之则特别喜欢鹅。相传一道士送给王羲之一只白鹅,王羲之喜欢之至,就挥毫为道士写了一部《黄庭经》。明朝画家陈洪绶根据这个故事画了一幅有名的画《羲之爱鹅》。民国时期的文学家、艺术家丰子恺先生专门写过一篇散文,记叙抗战时在重庆沙坪坝小屋里养鹅,还为此画了一幅画。

 

 

    犬即狗,古人把大狗叫犬,小狗叫狗。《说文解字》讲,犬即猎狗。犬字作部首时写作反爪,《说文解字》中以犬为部首的字共有82个。六畜里除鸡是个形声字,没用作部首,其余五个字马牛羊犬豕皆可作部首。其中,犬部的字仅次于马部,马部带了114个字,牛部带了44个字,羊部带了25个字,豕部带了21个字。为什么带马和犬的字那么多呢?因为马和犬都是最忠诚的动物,古人常用马和犬来比喻人的忠诚。清末古文家、翻译家林琴南先生民国以后以衰老之躯十一次去哭光绪皇帝的崇陵,哭陵诗中就有“扪心赖有纲常热,恋主能云犬马痴”两句,即以犬马来比喻自己的忠心。狗可以看家,可以守夜,可以打猎。狗忠于主人,狗救主人的事古今中外举不胜举。汶川大地震中,一只狗每天去舔路边一个被压在石下的老人的嘴唇,使她因水的滋润而活了下来。此事被人们传为美谈。广东雷州有崇拜狗的风俗,雷州人以狗为祖先,故雷州的寺庙、民居屋前不是两只石狮而是两只石狗,家家皆然。现在,狗已成了人们最喜爱的宠物,六畜中,被大家饲养得最多的就算狗了。狗和猫比较起来,狗对人热烈,表达感情外向奔放;猫对人较平和,表达感情含蓄内敛。主人从外回来,狗必又跳又叫,抱住主人,摇头摆尾,恨不得亲吻主人。猫则不然,悄悄走到主人身边,轻轻叫两声,最多以头擂擂主人的脚。所以我常说狗表达感情像西洋人,猫表达感情像中国人。

 

 

    豕即猪。豕字像猪形,上一横像猪头,下面四画像猪脚,最末一捺像猪尾。猪原本是比较凶猛的动物,叫野猪,野猪有獠牙,獠就是凶恶的意思。野猪力气大,以小动物为食。野猪经人长期驯养而变成家猪。家猪无獠牙,比野猪体形大且肥,性情也温和得多,所以自古被人们养来食肉。一般农村喂来吃的猪都是被阉割了的,阉猪长得更肥。猪要繁殖后代,也需公猪,所以农村有一种人专门养没有被阉割的公猪。没有被阉割的公猪叫角猪,养角猪的人叫角猪客,角猪客一般就喂一头角猪,然后牵着角猪到喂有母猪的人家去配种,配一次收一些钱,以此谋生。角猪一般都很瘦。清朝的民间风俗图中就有角猪客。

 

 

    猪在五行中属水,水是主智慧的,但猪看起来憨憨的,吃了就睡,睡了就吃,为什么会属水呢?其实猪是很聪明的,猪鼻子长,耳朵大,听觉嗅觉都好,判断力极强,也很通人性。《易经》里解释卦义的辞叫彖辞。什么叫彖(tuàn)?彖表示判断的意思。彖字的本义即猪,引申表示判断,可见猪的判断力是极强的,智慧的根本就是分析判断,猪即善此道,故猪属水、有智慧也就好理解了。捷克著名作家米兰·昆德拉有一部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其中就写了一个人喂了一头猪,他和猪的感情很好,和猪同宿同吃。吃饭时,他坐一椅,猪坐一椅,各自有碗碟。出门时带着猪,进舞厅也牵着猪去跳舞。这猪也极通人性,完全明白人的一切意思。这也可见猪的聪明。中国文化中最深入人心的猪的形象莫如猪八戒了。猪八戒身上既有猪的好吃懒惰,也有猪的憨厚聪明,充分展现了猪丰富的性格特点。古代最隆重的祭祀要用牛羊猪三牲,三牲都有的叫太牢,只用牛羊的叫少牢。只有天子才能用太牢之礼,诸侯只能用少牢之礼。《礼记·王制》里讲:“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这说明我们古人对这些家畜都是很爱惜的,不会轻易宰杀。我们中国人还给六畜设定了生日,正月初一是鸡的生日,初二是狗的生日,初三是猪的生日,初四是羊的生日,初五是牛的生日,初六是马的生日。这也表达了我们中国人对六畜兴旺的美好祝愿,也说明了六畜在中国人心中的重要地位。这里顺便说一句,正月初七是人的生日,也叫人日节。丰子恺先生的《护生画集》六卷,画了许多动物的可爱忠贞伟大和被人宰杀的残忍与可怜,值得大家好好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