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证可以注销吗:佛陀对有关欲乐的譬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1:08:59

佛陀对有关欲乐的譬喻

[日期:2011-08-31]来源:http://www.shijian.org/n11580c43.aspx 

 

摘自《中部.波达利亚经》

一、骨头的譬喻

有一次,佛陀向波达利亚居士说:

“居士,假设有一只遭受到饥饿与软弱无力困扰的狗在一个屠夫的店外等着。当时,熟练的屠夫或其学徒就会砍了一块沾满血但无肉的骨头,把它丢给那只狗。居士,你认为怎样?那只狗是否能够通过咬那支沾满血但无肉的骨头,而去除饥饿与软弱无力?”

“不能,尊者。为什么呢?因为那支骨头只是一支沾满血但无肉的骨头。该狗最终将会感到疲累与失望。”

“同样地,居士,圣弟子如此思惟:'世尊把各种欲乐譬喻为骨头;它们带来许多的痛苦及失望,而且它们本身含有极大的危险性。’如此以智慧如实知见这一点之后,他避免依多样化生起的多样化舍,培育依专一生起的专一舍 ,使到对物质世间的执取毫无剩遗地止息。”

二、肉块的譬喻

“居士,假设有一只秃鹰,或乌鸦,或老鹰,捉了一块肉而飞走。那么,众秃鹰、乌鸦及老鹰就会飞过去啄牠与抓牠。居士,你认为怎样?如果那只秃鹰,或乌鸦,或老鹰不赶快放开那块肉,那牠不是会因此而遭受死亡或致命的痛苦吗?”

“会的,尊者。”

“同样地,居士,圣弟子如此思惟:'世尊把各种欲乐譬喻为肉块;它们带来许多的痛苦及失望,而且它们本身含有极大的危险性。’如此以智慧如实知见……使到对物质世间的执取毫无剩遗地止息。”

三、草制火炬的譬喻

“居士,假设有个男人拿着一把点燃的草制火炬逆风而行。居士,你认为怎样?如果那个男人不赶快放开那把燃烧的草制火炬,那火炬不是会烧其手,或臂,或身体的其他部份,令他遭受死亡或致命的痛苦吗?”

“会的,尊者。”

“同样地,居士,圣弟子如此思惟:'世尊把各种欲乐譬喻为草制火炬;它们带来许多的痛苦及失望,而且它们本身含有极大的危险性。’如此以智慧如实知见……使到对物质世间的执取毫无剩遗地止息。”

四、炽热火炭坑的譬喻

“居士,假设有一个深度高过人的火炭坑,里面填满了无火无烟的炽热火炭。此时,来了一个想活不想死,要快乐不要痛苦的男人,而有两个强壮的男人捉住他的双臂,把他拖到该火炭坑边。居士,你认为怎样?那男人是否会奋力挣扎地扭动身体?”

“会的,尊者。为什么呢?因为该男人知道,如果他掉入该火炭坑,他就会因此遭受死亡或致命的痛苦。”

“同样地,居士,圣弟子如此思惟:'世尊把各种欲乐譬喻为火炭坑;它们带来许多的痛苦及失望,而且它们本身含有极大的危险性。’如此以智慧如实知见……使到对物质世间的执取毫无剩遗地止息。”

五、梦的譬喻

“居士,假设有个男人梦到美丽的公园、小树林、草地和水池,而在醒过来时,不再见到它们。同样地,居士,圣弟子如此思惟:'世尊把各种欲乐譬喻为梦;它们带来许多的痛苦及失望,而且它们本身含有极大的危险性。’如此以智慧如实知见……使到对物质世间的执取毫无剩遗地止息。

六、借来之物的譬喻

“居士,假设有个男人向别人借了一辆华丽的马车和宝石耳环。在那些借来之物围绕之下,他去到市场。在见到他时,众人说:'朋友,那是一个富翁!富人即是如此享受他们的财富。’而无论在何时,当物主们见到他时,就会取回他们的东西。居士,你认为怎样?那是否足以令该男人感到沮丧?”

“是的,尊者。为什么呢?因为物主们已拿回了他们的东西。”

“同样地,居士,圣弟子如此思惟:'世尊把各种欲乐譬喻为借来之物;它们带来许多的痛苦及失望,而且它们本身含有极大的危险性。’如此以智慧如实知见……使到对物质世间的执取毫无剩遗地止息。”

七、果树的譬喻

“居士,假设离某个村子或城镇不远之处有座茂密的小树林,在里面有一棵树长满了水果,但连一粒都没有掉到地上。其时,有个正需要水果、正在寻找水果、正在四处寻找水果男人到来,走进该树林,见到了那棵长满水果的树。当时他想:'这棵树长满了水果,但连一粒都没有掉到地上。我懂得爬树,所以就让我爬上这棵树,随我所欲地吃多少水果,然后再装满我的袋子。’而他就那么办。其时,来了第二个正需要水果、正在寻找水果、正在四处寻找水果、且手带把斧头的男人,他也走进该树林,见到了那棵长满水果的树。当时他想:'这棵树长满了水果,但连一粒都没有掉到地上。我不懂得爬树,所以就让我把这棵树从根部砍倒下来,随我所欲地吃多少水果,然后再装满我的袋子。’而他就那么办。居士,你认为怎样?如果那已爬上树的第一个男人不赶快下来,当该树倒下来时,他不是会断手、脚或身体的其他部份,而遭受死亡或致命的痛苦吗?”

“会的,尊者。”

“同样地,居士,圣弟子如此思惟:'世尊把各种欲乐譬喻为果树;它们带来许多的痛苦及失望,而且它们本身含有极大的危险性。’如此以智慧如实知见……使到对物质世间的执取毫无剩遗地止息。”

摘自《中部.小行事经》

有一次,当佛陀住在舍卫城附近的袛园精舍时,他向众比丘解释四种行事的方式:一、现在快乐,未来痛苦;二、现在痛苦,未来也痛苦;三、现在痛苦,未来快乐;四、现在快乐,未来也快乐。在此摘录了佛陀对“现在快乐,未来痛苦”的行事方式的解释。于该经中,佛陀说:

 

“诸比丘,假设在热季的最后一个月时,有一个玛卢瓦藤豆荚爆开,而有一粒蔓藤的种子掉在一棵娑罗树下。其时,住在该树的树神害怕、不安且恐慌,但该树神的朋友、同伴及亲戚们──花园的神;公园的神;树神;住在药树、草及森林大树的众神──都前来聚会,安慰他道:'别害怕,贤友,别害怕。或许会有只孔雀来吞食掉该玛卢瓦藤的种子,或者会有只野兽来吃掉它,或者森林之火会烧掉它,或者樵夫会带走它,或者白蚂蚁会吃掉它,或者它根本没有生长能力。’但并没有孔雀来吞食掉该种子,没有野兽来吃掉它,没有森林之火烧掉它,没有樵夫带走它,没有白蚂蚁吃掉它,而且它还真的有生长能力。当受到雨云的雨水滋润时,该种子就应时发芽。该玛卢瓦藤柔软有毛的嫩藤就会缠绕着那棵娑罗树。其时,住在该娑罗树的树神想:'我的朋友、同伴及亲戚们……前来聚会时,是见到该玛卢瓦藤的种子会带来什么未来的怖畏,而安慰我?此玛卢瓦藤柔软有毛的嫩藤之触觉是多么地令人愉悦!’随后,该藤缠着那棵娑罗树,在其上形成一个华盖,于其四周形成垂帘包围着它,以及破裂该树的主干。到那时候,住在该娑罗树的树神才醒悟:'这就是他们于该玛卢瓦藤的种子中见到的未来之怖畏。由于该玛卢瓦藤的种子,我现在正遭受着痛苦、忧恼及刺穿的感受。’

同样地,诸比丘,有某些沙门与婆罗门的教理及见解是如此:'欲乐是没有危险的。’他们享受各种欲乐,跟束着发髻的女出家人一起享乐。他们说:'那些沙门与婆罗门在说舍弃欲乐和形容对欲乐的透彻了解时,他们是见到欲乐有什么未来之怖畏?此女出家人柔嫩之手臂的触觉是多么地令人愉悦!’所以,他们享受各种欲乐,而在如此行事之下,当身体毁坏而死之后,他们投生到苦界、恶趣、堕处,甚至是地狱。在该地,他们遭受痛苦、忧恼及刺穿的感受。他们说:'那些沙门与婆罗门在说舍弃欲乐和形容对欲乐的透彻了解时,就是见到这未来之怖畏。即是因为欲乐、缘于欲乐,我们现在正遭受着痛苦、忧恼及刺穿的感受。’

这就是称为现在快乐,而于未来成熟时痛苦的行事方式。”
 波斯匿王与佛陀的最后一次会晤十二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