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院的规则:《家人》:英雄不论出处 - Qzone日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3:44:28
英雄不论出处《家人》    发表于2010年08月12日 10:40 阅读(1609) 评论(2) 分类: 《家人》 举报

                                                                                             文/杜布森

   每当你以为已看透了自己的孩子,最好当心一点,新的意外可能不久就要来造访你!


        这足以印证我一贯的主张:环境及遗传并不能诠释人的一切行为,还有其他某些因素发自人的内心,造成今天的我们。有些行为是有迹可循的,有些则否。    

        举例来说,几年前,我曾和一对夫妇一起吃饭,他们非正式地“领养”了一个十三岁的男孩。这个少年有一天下午跟着他们的儿子返家,要求留宿一夜。结果他与他们同住了将近一个礼拜,他的亲生母亲却连一通电话都没打来探问。他们事后才知道,她一天要工作十六小时,对这孩子根本漠不关心。酗酒的前夫几年前与她离异,远走他乡,从此了无音讯。这孩子从小就遭凌虐、漠视、不曾被关爱。    

        有这样的背景,你猜今天他变成怎样一副德行:满嘴脏话的问题青少年?懒惰、粗野、游手好闲的浪子?都不是,他对人彬彬有礼,工作卖力认真;在学校成绩顶尖,在家里也乐于帮忙做家务。这孩子恰似一只流浪狗,急需寻找安身的家,他乞求这户人家正式领养他,好让他可以有名副其实的父亲和慈爱的母亲。这个青年虽然缺乏教养,却出落得如此勤奋负责、谦恭有礼。这又要怎么解释?我不晓得,那完全是内在的一种气质。

        他使我联想起我的一位好友戴维•贺南岱兹。五十年前,戴维的父母从墨西哥非法移民到美国。尚未寻得工作前,一家人险些饿死,后来他们在加州各处农场帮人采收马铃薯,勉强糊口。

       有这样的出身,我们如何解释戴维后来的成就?他高中毕业时名列前茅,获得全额奖学金进大学深造,四年后又以傲人的成绩进入洛玛琳达(Loma Linda)大学医学院就读,毕业时又是全班前十名。选择作妇产科医师的戴维后来在洛玛琳达母校及南加大医学院担任妇产科教授。    

       我们不禁要问:如何从这么卑劣的环境中培育出这样一个自律自重的天才?谁能预料这个在泥堆中打滚、穷苦潦倒的墨西哥男孩,有一天会变成一位最受人敬爱的妇产科医生?是什么动力促成这一切?他的雄心壮志及对知识的饥渴,来自何处?他没有书籍,不曾享有任何教学旅行,也不认识任何学者,然而他却能登峰造极。为何戴维•贺南岱兹能,而其它具备各样优势及机会的青年却不能?    

       为何有那么多的孩子在杰出又慈爱的父母照顾下,在优越的环境中长大,后来却扬弃一切,宁可在街头流浪?我们找不到好的答案。显然只有这个解释说得通:有些孩子似乎天生具备成功的能耐,有些孩子则注定失败。对相同的环境,有些人反应积极,有些人则持消极态度。    

       寻思至此,我有两件事十分清楚。第一,做父母的往往因为孩子长大后变好或变坏,而太快将功过揽在自己身上。身为青年才俊的双亲,不免昂首挺胸,以傲人的口气说:“瞧,我们劳苦功高的成果!”万一孩子有了偏差,不负责任,做父母的不免纳闷:“我们到底做错了什么?”说实在的,这两种反应都不全然正确。无可否认,父母在孩童的成长发展及训练教养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但他们只是合成一个年轻人的诸多程式之一。    

       第二点,行为主义学者对人类行为的解释太过简化。人不只是其生活经验的集合体,或只取決于所摄取营养的品质、父母的基因遗传、生化体质,我们显然可以超越父母的影响。我們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独立、理性的思想,能夠不受任何事物左右。这也是为什么为人父母的工作是这么富有挑战性,又劳苦功高。    

      每当你以为已看透了自己的孩子,你最好当心一点!新的意外可能不久就要来造访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