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店梦幻谷地图: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建筑工程冬季施工规程 - 施工与监理 - 能源世界-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8 21:10:27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建筑工程冬季施工规程

作者: qingwuren 点击率: 1805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建筑工程冬季施工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建筑工程冬季施工规程
Specification for Winter Construction of Building Engineering
JGJ104—97
混凝土工程
一般规定
混凝土原材料加热、搅拌、运输和浇筑
混凝土蓄热法和综合蓄热法养护
混凝土蒸汽养护法
电加热法养护混凝土
暖棚法施工
负温养护法
硫铝酸盐水泥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质量控制及检查
混凝土工程
一、一般规定
1.1冬期浇筑的混凝土,其受冻临界强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1.1普通混凝土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时,应为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30%。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应为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40%,但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0及以下时,不得小于5.0N/mm2。
注:当施工需要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时,应按提高后的强度等级确定。
1.1.2掺用防冻剂的混凝土,当室外最低气温不低于-15°C时不得小于4.0N/mm2,当室外最低气温不低于-30°C时不得小于5.0N/mm2。
1.2混凝土冬期施工应按本规程附录B的要求,进行混凝土的热工计算。
1.3混凝土冬期施工应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标号不应低于425号。最小水泥用量不应少于300kg/m3,水灰比不应大于0.6。
使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时,宜优先采用蒸汽养护。
注:1.大体积混凝土的最少水泥用量,应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2.强度等级不大于C10的混凝土,其最大水灰比和最少水泥用量可不受以上限制;
  3.本规程所称的水灰比,普通混凝土系指水与水泥(包括外掺混合材)重量之比;轻骨料混凝土系指水泥的净水灰比(水不包括轻骨料1h吸水量,水泥不包括掺加的混合材)。
1.4拌制混凝土所采用的骨料应清洁,不得含有冰、雪、冻块及其他易冻裂物质。在掺用含有钾、钠离子的防冻剂混凝土中,不得采用活性骨料或在骨料中混有这类物质的材料。
1.5采用非加热养护法施工所选用的外加剂,宜优先选用含引气成分的外加剂,含气量宜控制在2%—4%。
1.6在钢筋混凝土中掺用氯盐类防冻剂时,氯盐掺量不得大于水泥重量的1%(按无水状态计算)。掺用氯盐的混凝土应振捣密实,且不宜采用蒸汽养护。
1.7在下列情况下,不得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掺用氯盐:
(1)排出大量蒸汽的车间、澡堂、洗衣房和经常处于空气相对湿度大于80%的房间以及有顶盖的钢筋混凝土蓄水池等的在高湿度空气环境中使用的结构;
(2)处于水位升降部位的结构;
(3)露天结构或经常受雨、水淋的结构;
(4)有镀锌钢材或铝铁相接触部位的结构,和有外露钢筋、预埋件而无防护措施的结构;
(5)与含有酸、碱或硫酸盐等侵蚀介质相接触的结构;
(6)使用过程中经常处于环境温度为60°C以上的结构;
(7)使用冷拉钢筋或冷拔低碳钢丝的结构;
(8)薄壁结构,中级和重级工作制吊车梁、屋架、落锤或锻锤基础结构;
(9)电解车间和直接靠近直流电源的结构;
(10)直接靠近高压电源(发电站、变电所)的结构;
(11)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1.8模板外和混凝土表面覆盖的保温层,不应采用潮湿状态的材料,也不应将保温材料直接铺盖在潮湿的混凝土表面,新浇混凝土表面应铺一层塑料薄膜。
1.9整体结构如为加热养护时,浇筑程序和施工缝位置的设置,应采取能防止发生较大温度应力的措施。当加热温度超过45°C时,应进行温度应力核算。 
二、混凝土原材料加热、搅拌、运输和浇筑
2.1混凝土原材料加热应优先采用加热水的方法,当加热水仍不能满足要求时,再对骨料进行加热。水、骨料加热的最高温度应符合表2.1的规定。当水、骨料达到规定温度仍不能满足热工计算要求时,可提高水温到100°C,但水泥不得与80°C以上的水直接接触。
拌合水及骨料加热最高温度(°C)            表2.1
水泥品种及标号        拌合水        骨料        
标号低于525号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        80        60        
标号高于及等于525号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60        40        
2.2水加热宜采用蒸汽加热、电加热或汽水热交换罐等方法。加热水使用的水箱或水池应予保温,其容积应能使水达到规定的使用温度要求。
2.3砂加热应在开盘前进行,并应掌握各处加热均匀。当采用保温加热料斗时,宜配备两个,交替加热使用。每个料斗容积可根据机械可装高度和侧壁斜度等要求进行设计,每一个斗的容量不宜小于3.5m3。
2.4拌制掺用防冻剂的混凝土,当防冻剂为粉剂时,可按要求掺量直接撒在水泥上面和水泥同时投入;当防冻剂为液体时,应先配制成规定浓度溶液,然后再根据使用要求,用规定浓度溶液再配制成施工溶液。各溶液应分别置于明显标志的容器内,不得混淆,每班使用的外加剂溶液应一次配成。
2.5配制与加入防冻剂,应设专人负责并做好记录,应严格按剂量要求掺入。使用液体外加剂时应随时测定溶液温度,并根据温度变化用比重计测定溶液的浓度。当发现浓度有变化时,应加强搅拌直至浓度保持均匀为止。
2.6水泥不得直接加热,使用前宜运入暖棚内存放。
2.7搅拌混凝土时,骨料中不得带有冰、雪及冻团。拌制混凝土的最短时间应按表2.7采用。
拌制混凝土的最短时间(s)                 表2.7
混凝土坍落度(cm)        搅拌机机型        搅拌机容积(L)        
                <250        250—650        >650        
<=3        自落式        135        180        225        
        强制式        90        135        180        
>3        自落式        135        135        180        
        强制式        90        90        135        
注:表中搅拌机容积为出料容积。
2.8混凝土在浇筑前,应清除模板和钢筋上的冰雪和污垢。运输和浇筑混凝土用的容器应有保温措施。
2.9混凝土在运输、浇筑过程中的温度和覆盖的保温材料,均应按本规程附录B进行热工计算。当不符合要求时,应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2.10冬期不得在强冻胀性地基土上浇筑混凝土。在弱冻胀性地基土上浇筑混凝土时,基土不得遭冻。如果在非冻胀性土地基上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在受冻前的抗压强度应符合本规程第1.1条要求。
2.11分层浇筑厚大的整体式结构混凝土时,已浇筑层的混凝土温度在未被上一层混凝土覆盖前不应低于2°C。采用加热养护时,养护前的温度也不得低于2°C。
三、混凝土蓄热法和综合蓄热法养护
3.1当室外最低温度不低于-15°C时,地面以下的工程,或表面系数M不大于5m-1的结构,应优先采用蓄热法养护。对结构易受冻的部位,应采取加强保温措施。
3.2当采用蓄热法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选用综合蓄热法养护。当围护层的总传热系数与结构表面系数的乘积KM在50—200kJ/m3*h*K的范围时,应符合下列公式要求:
Tm,a>1/b*ln(KM/a) (3.1)
式中 Tm,a——冷却期间平均气温,且不应低于-12°C;M——结构表面系数(m-1),5<=M<=15;K——围护层的总传热系数(kJ/m2*h*K);a、b——系数,宜按表32采用。
系数a、b值                        表3.2
水泥品种        硅酸盐水泥        普通硅酸盐水泥        矿渣硅酸盐水泥        
系数                                
水泥用量(kg/m3)        a        b        a        b        a        b        
250        213        0.131        164        0.110        104        0.116        
300        251        0.136        178        0.112        125        0.118        
350        289        0.141        193        0.115        148        0.120        
400        327        0.146        208        0.118        171        0.123        
450        366        0.151        224        0.122        194        0.126        
500        405        0.157        240        0.126        216        0.130        
550        443        0.162        256        0.130        236        0.135        
3.3综合蓄热法施工应选用早强剂或早强型复合防冻剂,并应具有减水、引气作用。
3.4混凝土浇筑后应在裸露混凝土表面采用塑料布等防水材料覆盖并进行保温。对边、棱角部位的保温厚度应增大到面部位的2—3倍。混凝土在养护期间应防风防失水。
3.5采用组合钢模板时,宜采用整装整拆方案。当混凝土强度达到1N/mm2后,可使侧模板轻轻脱离混凝土后,再合上继续养护到拆模。
四、混凝土蒸汽养护法
4.1混凝土蒸汽养护法的适用范围应符合表4.1的规定。
混凝土蒸汽养护法的适用范围                  表4.1
方法        简述        特点        适用范围        
棚罩法        用帆布或其他罩子扣罩,内部通蒸汽养护混凝土        设施灵活,施工简便,费用较小,但耗汽量大,温度不易均匀        预制梁、板、地下基础、沟道等        
蒸汽套法        制作密封保温外套,分段送汽养护混凝土        温度能适当控制,加热效果取决于保温构造,设施复杂        现浇梁、板、框架结构,墙、柱等        
热模法        模板外侧配置蒸汽管,加热模板养护        加热均匀、温度易控制,养护时间短,设备费用大        墙、柱及框架结构        
内部通汽法        结构内部留孔道,通蒸汽加热养护        节省蒸汽,费用较低,入汽端易过热,需处理冷凝水        预制梁、柱、桁架,现浇梁、柱、框架单梁        
4.2蒸汽养护法应使用低压饱和蒸汽,当工地有高压蒸汽时,应通过减压阀或过水装置后方可使用。
4.3蒸汽养护的混凝土,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时最高养护温度不超过80°C,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时可提高到85°C。但采用内部通汽法时,最高加热温度不应超过60°C。
4.4整体浇筑的结构,采用蒸汽加热养护时,升温和降温速度不得超过表4.4规定。
蒸汽加热养护混凝土升温和降温速度               表4.4
结构表面系数(m-1)        升温速度(°C/h)        降温速度(°C/h)        
>=6        15        10        
<6        10        5        
注:厚大体积的混凝土,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4.5蒸汽养护应包括升温-恒温-降温三个阶段,各阶段加热延续时间可根据养护终了要求的强度确定。
4.6整体结构采用蒸汽养护时,水泥用量不宜超过350kg/m3,水灰比宜为0.4—0.6,坍落度不宜大于5cm。
4.7采用蒸汽养护的混凝土,可掺入早强剂或无引气型减水剂,但不宜掺用引气剂或引气减水剂,亦不应使用矾土水泥。
4.8蒸汽加热养护混凝土时,应排除冷凝水,并防止渗入地基土中。当有蒸汽喷出口时,喷嘴与混凝土外露面的距离不得小于30cm。
五、电加热法养护混凝土
5.1电加热法养护混凝土的温度,应符合表5.1的规定。
电加热法养护混凝土的温度(°C)               表5.1
水泥标号        结构表面系数(m-1)        
        <10        10-15        >15        
325        70        50        45        
425        40        40        35        
注:采用红外线辐射加热时,其辐射表面温度可采用70--90°C。
5.2混凝土电极加热法养护的适用范围宜符合表5.2的规定。
电极加热法养护混凝土的适用范围                表5.2
分类        常用电极规格        设置方法        适用范围        
内部电极        棒形电极        ¢6--¢12的钢筋短棒        混凝土浇筑后,将电极穿过模板或在混凝土表面插入混凝土体内        梁、柱、厚度大于15cm的板、墙及设备基础        
        弦形电极        ¢6--¢16的钢筋长2--2.5m        在浇筑混凝土前,将电极装入其位置与结构纵向平行地方,电极两端弯成直角,由模板孔引出        含筋较少的墙、柱、梁,大型柱基础以及厚度大于20cm单侧配筋的板        
表面电极        ¢6钢筋或厚1--2mm、宽30--60mm的扁钢        电极固定在模板内侧,或装在混凝土的外表面        条形基础、墙及保护层大于5cm的大体积结构和地面等        
5.3混凝土采用电极加热法养护应符合下列要求:
5.3.1电路接好应经检查合格后方可合闸送电。当结构工程量较大,需边浇筑边通电时,应将钢筋接地线。电热现场应设安全围栏。
5.3.2棒形和弦形电极应固定牢固,并不得与钢筋直接接触。电极与钢筋之间的距离应符合表.5.3的规定。
电极与钢筋之间的距离                     表5.3
工作电压(v)        最小距离 (cm)        
65.0        5-7        
87.0        8-10        
106        12-15        
当因钢筋密度大而不能保证钢筋与电极之间的上述距离时,应采取绝缘措施。
5.3.3电极加热法应使用交流电,不得使用直流电。电极的形式、尺寸、数量及配置应能保证混凝土各部位加热均匀,且仅应加热到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50%。在电极附近的辐射半径方向每隔1cm距离的温度差不得超过1C。
5.3.4电极加热应在混凝土浇筑后立即送电,送电前混凝土表面应保温覆盖。混凝土在加热养护过程中,其表面不应出现干燥脱水,并应随时向混凝土上表面洒水或洒盐水,洒水应在断电后进行。
5.4混凝土采用电热毯法养护应符合下列要求:
5.4.1电热毯宜由四层玻璃纤维布中间夹以电阻丝制成。其几何尺寸应根据混凝土表面或模板外侧与龙骨组成的区格大小确定。电热毯的电压宜为60--80V,功率宜为75--100W/块。
5.4.2当布置电热毯时,在模板周边的各区格应连续布毯,中间区格可间隔布毯,并应与对面模板错开。电热毯外侧应设置耐热保温材料(如岩棉板等)。
5.4.3电热毯养护的通电持续时间应根据气温及养护温度确定,可采取分段、间断或连续通电养护工序。
5.5混凝土采用工频涡流法养护应符合下列要求:
5.5.1工频涡流法养护的涡流管应采用钢管,其直径宜为12.5mm,壁厚δ宜为3mm。钢管内穿铝芯绝缘导线,其截面宜为25--35mm2,技术参数宜符合表5.5要求。
工频涡流管技术参数            表5.5
项  目        取  值        
饱和电压降值(V/m)        1.05        
饱和电流值(A)        200        
钢管极限功率(W/m)        195        
涡流管间距(mm)        150--250        
5.5.2各种构件涡流模板的配置应通过热工计算确定,也可按下列规则配置:
(1)柱:四面配置;
(2)梁:当高宽比大于2.5时,侧模宜采用涡流模板,底模宜采用普通模板;当高宽比小于等于2.5时,侧模和底模皆宜采用涡流模板。
(3)墙板:距墙板底部600mm范围内,应在两侧对称拼装涡流模板;600mm以上部位,应在两侧采用涡流和普通钢模交错拼装,并使涡流模板对应面为普通模板。
(4)梁、柱节点:可将涡流钢管插入节点内,钢管总长度应根据混凝土量按6.0kW/m3功率计算。节点外围应保温养护。
5.5.3当采用工频涡流法养护时,各阶段送电功率应使预养与恒温阶段功率相同,升温阶段功率应大于预养阶段功率的2.2倍。预养、恒温阶段的变压器一次接线为Y形,升温阶段接线应为△形。
5.6线圈感应加热法养护宜用于梁、柱结构,以及各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接头混凝土的加热养护,亦可用于密筋结构的钢筋和模板预热,及受冻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解冻。
5.7混凝土采用线圈感应加热养护应符合下列要求:
5.7.1变压器宜选择50kVA和100kVA低压加热变压器,电压宜在36--110V间调整。当混凝土量较少时,也可采用交流电焊机。变压器的容量宜比计算结果增加20%--50%。
5.7.2感应线圈宜选用截面面积为35mm2铝质或铜质电缆,加热主电缆的截面面积可选用150mm2。电流不宜超过400A。
5.7.3当缠绕感应线圈时,宜靠近钢模板。构件两端线圈导线的间距应比中间加密一倍,加密范围宜由端部开始向内至一个线圈直径的长度为止。端头应密缠五圈。
5.7.4最高电压值宜为80V,新电缆电压值可采用100V,但应使接头绝缘。养护期间电流不得中断,并防止混凝土受冻。
5.7.5通电后应采用钳形电流表和万能表随时检查测定电流,并应根据具体情况随时调整参数。
5.7.6采用电热红外线加热器对混凝土进行辐射加热养护,宜用于薄壁钢筋混凝土结构和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接头处混凝土加热。加热温度应符合本规程第5.1条要求。
六、暖棚法施工
6.1暖棚法施工适用于地下结构工程和混凝土量比较集中的结构工程。
6.2暖棚法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6.2.1当采用暖棚法施工时,棚内各测点温度不得低于5°C,并应设专人检测混凝土及棚内温度。暖棚内测温点应选择具有代表性位置进行布置,在离地面50cm高度处必须设点,每昼夜测温不应少于4次。
6.2.2养护期间应测量棚内湿度,混凝土不得有失水现象。当有失水现象时,应及时采取增湿措施或在混凝土表面洒水养护。
6.2.3暖棚的出入口应设专人管理,并应采取防止棚内温度下降或引起风口处混凝土受冻的措施。
6.2.4在混凝土养护期间应将烟或燃烧气体排至棚外,并应采取防止烟气中毒和防火措施。
七、负温养护法
7.1混凝土负温养护法适用于不易加热保温且对强度增长无特殊要求的结构工程。
7.2采取负温养护法施工的混凝土,宜使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浇筑后的起始养护温度不应低于5°C,并应以浇筑后5d内的预计日最低气温来选用防冻剂。
7.3混凝土浇筑后,裸露表面应采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护。
7.4采用负温养护法应加强测温。当混凝土内部温度降到防冻外加剂规定温度之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应符合本规程第1.1的规定。
负温养护法混凝土各龄期的强度可按本规程附录C使用。
八、硫铝酸盐水泥混凝土施工
8.1硫铝酸盐水泥混凝土可在0— -25°C的环境下进行施工,适用于下列工程:
(1)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钢筋混凝土梁、柱、板、墙的现浇结构;
(2)多层装配式结构的接头以及小截面和薄壁结构混凝土工程。
8.2下列情况不宜采用硫铝酸盐水泥混凝土施工:
(1)结构表面系数小于6m-1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工程;
(2)使用条件经常处于温度高于100°C的部位或有较高耐火要求的结构工程。
8.3硫铝酸盐水泥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快硬硫铝酸盐水泥》的要求,水泥标号不宜低于425号。
8.4硫铝酸盐水泥混凝土冬期施工应选用NaNO2作防冻剂,其掺量宜按表8.4选用。

NaNO2掺量                      表8.4
预计当天最低气温(°C)        >=-5        -5-- -15        -15-- -25        
NaNO2掺量(%)        0.5--1.0        1--3        3--4        
注:掺量按水泥重量计。
8.5用于拼装接头或小截面构件、薄壁结构的确良硫铝酸盐水泥混凝土施工时,要适当提高拌合物温度,并应保温。
8.6硫铝酸盐水泥不得与硅酸盐类水泥或石灰等碱性材料混合使用。
8.7硫铝酸盐水泥混凝土施工的拌合物,可采用热水拌合,水的温度不宜超过50°C,混凝土拌合物温度宜为5--15°C。水泥不得直接加热或直接与30°C以上的热水接触。拌合物坍落度应比普通混凝土坍落度增加1--2cm。
8.8硫铝酸盐水泥混凝土采用机械搅拌时,混凝土出罐应注意将搅拌筒内混凝土排空,并根据气温与混凝土温度情况,每隔0.5--1h应刷罐一次。
8.9拌制好的混凝土,应在30min内浇筑完毕。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得低于2°C。当混凝土因凝结或冻结而降低流动性后,不得二次加水拌合使用。
8.10硫铝酸盐水泥混凝土浇筑后,应随即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防止失水,并根据气温情况随时覆盖保温材料。
8.11硫铝酸盐水泥混凝土施工时,不得采用电热法或蒸汽法养护,可采用暖棚法养护,但养护温度不得高于30°C。
8.12当硫铝酸盐水泥混凝土在养护期间,混凝土升温较高时,应撤去保温层并确定拆模时间。模板和保温层的拆除应符合本规程第9.5条规定。
九、混凝土质量控制及检查
9.1冬期施工混凝土质量检查除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及其他国家有关标准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9.1.1检查外加剂质量及掺量。商品外加剂进入施工现场后应进行抽样检验,合格后方准使用。
9.1.2检查水、骨料、外加剂溶液和混凝土出罐及浇筑时温度。
9.1.3检查混凝土从入模到拆除保温层或保温模板期间的温度。
9.2冬期施工测温的项目与次数应符合表9.2规定。

混凝土冬期施工测温项目和次数            表9.2
测温项目        测温次数        
室外气温及环境温度        每昼夜不少于4次,此外还需测最高、最低气温        
搅拌机棚温度        每一工作班不少于4次        
水、水泥、砂、石及外加剂溶液温度        每一工作班不少于4次        
混凝土出罐、浇筑、入模温度        每一工作班不少于4次        
注:室外最高最低气温测量起、止日期为本地区冬期施工起始至终了时止。
9.3混凝土养护期间温度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9.3.1蓄热法或综合蓄热法养护从混凝土入模开始至混凝土达到受冻临界强度,或混凝土温度降到0°C或设计温度以前,应至少每隔6h测量一次。
9.3.2掺防冻剂的混凝土在强度未达到本规程第11条规定之前应每隔2h测量一次,达到受冻临界强度以后每隔6h测量一次。
9.3.3采用加热法养护混凝土时,升温和降温阶段应每隔1h测量一次,恒温阶段每隔2h测量一次。
9.3.4全部测温孔均应编号,并绘制布置图。测温孔应设在有代表性的结构部位和温度变化大易冷却的部位,孔深宜为10--15cm,也可为板厚的1/2或墙厚的1/2。
测温时,测温仪表应采取与外界气温隔离措施,并留置在测温孔内不少于3min。
9.4检查混凝土质量除应按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规定留置试块外,尚须做下列检查:
9.4.1检查混凝土表面是否受冻、粘连、收缩裂缝,边角是否脱落,施工缝处有无受冻痕迹。
9.4.2检查同条件养护试块的养护条件是否与施工现场结构养护条件相一致。
9.4.3采用成熟度法检验混凝土强度时,应检查测温记录与计算公式要求是否相符,有无差错。
9.4.4采用电加热养护时,应检查供电变压器二次电压和二次电流强度,每一工作班不应少于两次。
9.5模板和保温层在混凝土达到要求强度并冷却到5°C后方可拆除。拆模时混凝土温度与环境温度差大于20°C时,拆模后的混凝土表面应及时覆盖,使其缓慢冷却。

附录B混凝土的热工计算
B.1混凝土搅拌、运输、浇筑温度计算
B.1.1混凝土拌合温度宜按下列公式计算:
T0=[0.92(mceTce+msaTsa+mgTg)+4.2Tw(mw-wsamsa-wgmg)+c1(wsamsaTsa+wgmgTg)-c2(wsamsa+wgmg)]/[4.2mw+0.9(mce+msa+mg)] (B.1.1)
式中 T0——混凝土拌合物温度(°C);
mw——水用量(kg);
mce——水泥用量(kg);
msa——砂石用量(kg);
mg——石子用量(kg);
Tw——水的温度(°C);
Tce——水泥的温度(°C);
Tsa——砂子的温度(°C);
Tg——石子的温度 (°C);
wsa——砂子的含水率(%);
wg——石子的含水率(%);
c1——水的比热容(kJ/kg*K);
c2——冰的溶解热(kJ/kg)。
当骨料温度大于0°C时,c1=4.2,c2=0;
当骨料温度小于或等于0°C时,c1=2.1,c2=335。
B.1.2 混凝土拌合物出机温度宜按下列公式计算:
T1= T0-0.16( T0-Ti) (B.1.2)
式中 T1——混凝土拌合物出机温度(°C);
Ti——搅拌机棚内温度(°C)。
B.1.3混凝土拌合物经运输到浇筑时温度宜按下列公式计算:
T2=T1-(αt1+0.032n)(T1-Ta) (B.1.3)
式中T2——混凝土拌合物运输到浇筑时温度(°C);
t1——混凝土拌合物自运输到浇筑时的时间(h);
n——混凝土拌合物动转次数;
Ta——混凝土拌合物运输时环境温度(°C);
α——温度损失系数(h-1):
当用混凝土搅拌车输送时,α=0.25;
当用开敞式大型自卸汽车时,α=0.20;
当用开敞式小型自卸汽车时,α=0.30;
当用封闭式自卸汽车时,α=0.1;
当用手推车时,α=0.50。
B.1.4考虑模板和钢筋的吸热影响,混凝土浇筑成型完成时的温度宜按下式计算:
T3=(CcmcT2+CfmfTf+CsmsTs)/(Ccmc+Cfmf+Csms) (B.1.4)
式中T3——考虑模板和钢筋吸热影响,混凝土成型完成时的温度(°C);
Cc——混凝土的比热容(kJ/kg*K);
Cf——模板的比热容(kJ/kg*K);
Cs——钢筋的比热容(kJ/kg*K);
mc——每m3混凝土的重量(kg);
mf——每m3混凝土相接触的模板重量(kg);
ms——每m3混凝土相接触的钢筋重量(kg);
Tf——模板的温度,未预热时可采用当时的环境温度(°C);
Ts——钢筋的温度,未预热时可采用当时的环境温度(°C)。
B.2混凝土蓄热养护过程中的温度计算
B.2.1混凝土蓄热养护开始到任一时刻t的温度:
T=η*е-θ*Vce*t-φ*е-Vce*t+Tm,a (B.2.1)
B.2.2混凝土蓄热养护开始到任一时刻t的平均温度:
Tm=1/(Vcet)*[φ*е-Vce*t-(η/θ)*е-θ*Vce*t+η/θ-φ]+Tm,a (B.2.2)
其中θ、φ、η为综合参数,按下式计算:
θ=(ω*K*M)/(Vce*Cc*ρc)
φ=(Vce*Qce*mce)/(Vce*Cc*ρc-ω*K*M)
η=T3-Tm,a+φ
式中
T——混凝土蓄热养护开始到任一时刻t的温度(°C);
Tm——混凝土蓄热养护开始到任一时刻t的平均温度(°C);
t——混凝土蓄热养护开始到任一时刻的时间(h);
Tm,a——混凝土蓄热养护开始到任一时刻t的平均气温(°C);
ρc——混凝土的质量密度(kg/m3);
mce——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kg/m3);
Cc——混凝土的比热容(kJ/kg*K);
Qce——水泥水化累积最终放热量(kJ/kg);
Vce——水泥水化速度系数(h-1);
ω——透风系数;
M——结构表面系数(m-1);
K——结构围护层的总传热系数(kJ/m2*h*K);
е——自然对数底,可取е=2.72。注:(1)结构表面系数M值按下式计算:
M=A(混凝土结构表面积)/V(混凝土结构的体积)(2)结构围护层总传热系数按下式计算:  
       nK=3.6/(0.04+∑di/Ki)      i=1
式中
di——第i层围护层厚度(m);
Ki——第i层围护层的导热系数(W/m*K)。
(3)平均气温Tm,a取法,可采用蓄热养护开始至t时气象预报的平均气温,亦可按每时或每日平均气温计算。
B.2.3水泥水化累积最终放热量Qce,水泥水化速度系数Vce及透风系数ω取值按表B.2.3-1,B.2.3-2取用。
水泥水化累积最终放热量Qce和水泥水化速度系数Vce      表B.2.3-1
水泥品种及标号        Qce(kJ/kg)        Vce(h-1)        
525号硅酸盐水泥        400        0.013        
5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        360               
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        330               
425号矿渣、火山灰、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240               
透风系数                      表B.2.3-2
围护层种类        透风系数ω        
        小风        中风        大风        
围护层由易透风材料组成        2.0        2.5        3.0        
易透风保温材料外包不易透风材料        1.5        1.8        2.0        
围护层由不易透风材料组成        1.3        1.45        1.6        
注:小风风速Vw<3m/s中风风速3=< Vw=<5m/s大风风速Vw>5m/s
B.2.4当需要计算混凝土蓄热养护冷却至0°C的时间时,可根据本规程公式B.2.1采用逐次逼近的方法进行计算。当蓄热养护条件满足φ/Tm,a>=50时,也可按下式直接计算:
t0=(1/Vce)*lnφ/Tm,a (B.2.4)
式中,t0——混凝土蓄热养护冷却至0°C的时间(h)。
(混凝土冷却至0°C的时间内,其平均温度可根据本规程公式B.2.2取t=t0进行计算。)
附录C 掺防冻剂混凝土在负温度下各龄期混凝土强度增长规律
掺防冻剂混凝土在负温度下各龄期混凝土强度增长规律    表C
防冻剂及组成        混凝土硬化平均温度(°C)        各龄期混凝土强度(fcu,k%)        
                7d        14d        28d        90d        
NaNO2(100%)        -5        30        50        70        90        
        -10        20        35        55        70        
        -15        10        25        35        50        
NaCl(100%)NaCl+CaCl2(70%+30%/40%+60%)         -5        35        65        80        100        
        -10        25        35        45        70        
        -15        15        25        35        50        
NaNO2+CaCl2(50%+50%)         -5        40        60        80        100        
        -10        25        40        50        80        
        -15        20        35        45        70        
        -20        15        30        40        60        
K2CO3(100%)        -5        50        65        75        100        
        -10        30        50        70        90        
        -15        25        40        65        80        
        -20        25        40        55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