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月华别墅:网络正义泡沫与冷漠社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5:46:51
前一段时间因为佛山小悦悦事件写了一篇文章,其中提到了网络正义泡沫与社会的冷漠,今天想就这一话题延伸一下,继续冲击一些网民的思维定势和自以为是。

  一、网络正义泡沫是无用的

  我的态度其实很明确的,这从我使用“泡沫”一词就可以看成。所谓的无用,就是在现实社会中不起作用,只是在网络环境下的喧嚣。要论述这一点其实不难,只要稍微有点逻辑能力的就能看出。网络上的正义是何等的充沛,可是从这些网络正义之士的口中所描绘的现实社会,是何等的糟糕与不堪,甚至可称得上根本不适合人类居住。这种充沛的正义和不堪的现实之间的强烈的对比不恰恰说明了网络正义的无用吗?差距越大,对网络正义的刺耳讽刺越大。因此,我用“泡沫”一词来形容网络正义应该是贴切的。

  网络正义泡沫无用的现实表现也是很多的。前一段时间在新浪微博上爆出的诗人赵丽华事件就形象的说明了网络正义泡沫的无用。事件的具体经过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在网上搜搜,这里不详述。腾讯网曾经就这样事件做了一个专题,很快被删除,后来腾讯又一次把它放在网上,结果又一次死掉了,由此,腾讯的赵丽华专题本身也成为事件的一部分了。不过,腾讯虽然删掉了,但是不少网民保存了截图和内容,在网上应该能够搜得到。赵诗人在网上是以一个公共知识分子的面目出现的,她在微博上的很多言论都非常的有“正义”,对待体制和官方也是激烈的批判,可是在网下,她的表现就完全是另一副面孔了,现实中的真实的她正好是网络上正义的“她”激烈批评的对象,这种严重分裂集中在赵丽华身上,构成了对网络正义泡沫分析的一个极好样品。同时也说明,网络正义的严重泡沫化情况。

  赵丽华事件曝光后,她的共知好友或沉默,或力挺她,甚至向揭发她的网友发出威胁,她的很多网络粉丝也是如此。那么,她的好友和粉丝在网上所表现的正义也是可疑的。以小集体,小圈子,小帮派的是非为是非的人表现的正义完全可能是泡沫。

  在药家鑫案件中,音乐人高晓松在网上表现了他的正义,发微博怒斥:“朋友问我怎么看药家鑫案?我说即便他活着出来,也会被当街撞死,没死干净也会被补几刀。人类全部的历史告诉我们:有法有天时人民奉公守法,无法无天时人民替天行道。鉴于西安音乐学院学生集体支持药家鑫,今后音乐界将不接受他们,生命都漠视的人会爱音乐吗?”。怎么样,这种正义的激进的声音我们在网上都不陌生吧?可是此话言犹在耳,高先生就发生了醉驾撞车事件,用他自己的话问他:“生命都漠视的人会爱音乐吗?”,醉驾,不但漠视他人的生命,甚至漠视自己的生命,你又是怎么爱音乐的?高晓松为我们提供了同样的网络正义泡沫的样本。今天,在网上表现正义的网友中,还有多少“赵丽华”和“高晓松”?这些人的网络正义岂能不是泡沫?

  药家鑫在成为“药八刀”之前,他上不上网呢?上的话他在网上会不会也表现出十足的正义呢?也许,今天的充满网络正义的“围观”者,明天就可能因现实中的表现成为“被围观”者,成了别人表现正义的对象。

  网络正义泡沫不是有些人说的伪正义,网民们多数还是真诚的,毕竟正义本身是存在于人心的。就像房地产泡沫一样,它毕竟是有实体的,只是价值被人给吹大了,有了太多虚的东西。但是,我们不能因为有很多的虚的就把实的也给否定了。网络正义泡沫本质上是一种表演,它的表演特性使它的泡沫越来越大。

  二、网络正义泡沫为什么是无用的?

  这个问题其实我上面多少涉及了。无用的原因在于网友们表现正义时,基本上都是在要求别人应该如何如何,而不是对自己的要求。正义的呼吁者不是正义的践行者。当每个网民都只是要求别人时,就肯定是无用的。如果要真的消除正义泡沫,只有一个法子,那就是每个网友把对别人的要求转到自己身上,要求自己真正变成正义的践行者,才有可能消除正义泡沫。你不能一边要求别人按照你正义的标准去做,轮到自己了你又扯什么彭宇案。这样的正义肯定是无人落实的,大家就相互指责,相互表演正义,最终除了正义泡沫外,什么也没有。

  正是因为网络正义都是涉及别人而与自己无关,那么就会出现荒诞的场景,现实中一个正义的指责三鹿三聚氰胺奶粉的人,可能在早上炸油条的时候用的是肯德基的废油,而他的孩子在家里患结石病呢!一个大骂社会假冒伪劣泛滥的公共知识分子或网络意见领袖可能写下一篇加入了“三聚氰胺”的劣质文章,把读者的脑子搞得长出结石,阻碍了思维,这样的稿费拿的不惭愧?还好意思嚷嚷着嫌稿费太低。

  正义的东西来要求自己,社会的正义才能真正体现,否则没多大戏。这样的状况不是网络时代才有的。改革开放以来,我见过众多的知识分子写文章批判知识分子,什么犬儒,依附之类的,被骂的知识分子包括自己吗?不包括,是别人。我还见过几乎全民批判国民劣根性的时代,那些劣根性包括你自己吗?不包括,是别的国人。当都是别人的时候,别人是谁?其实,当每个人都指责别人的时候,“别人”根本就不存在。网络正义泡沫也是如此,当我们都在批判别人冷漠,不正义的时候,包括我们自己吗?不包括,那些都是别人干的,那么别人是谁?等哪一天,知识分子,意见领袖,媒体人,民众们能够意识到所谓的“别人”就是自己,应该改变的其实是自己时,社会面貌就会有改观的希望。

  如果不能意识到这一点,那我们其实就是另一赵丽华,另一高晓松,另一个药家鑫。我们意识不到我们自己就是我们吹出的网络正义批判的对象,那网络正义就永远是一个泡沫而已。

  三、冷漠社会?请注意现实的复杂性

  由小悦悦事件,很多人当然会得出现实社会的冷漠已经无以复加了,网络正义泡沫的特定又使得网民们围观批判。那么,这个社会真的如网络和媒体渲染的那么冷漠吗?其实不能简单的下结论了。

  我们的意见领袖和网民们对很多事情的反应,缺乏认真深入的思考,甚至很多时候连事情的来龙去脉都没有搞清楚,就仓促发表评论,以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这样的评论往往陷入思维定势,预设正反面角色,评论内容八股化等等问题。对于社会冷漠的也是如此,一个事件往往很容易让我们得出社会冷漠的结论,这几乎成了一种不过脑子的膝跳反射式的思维方式了。

  可是我们很多人没有想想,社会冷漠的新闻事件如此的多,是社会本身就是完完全全的冷漠了,还是我们的媒体喜欢选择冷漠的事件报道,而不愿报道相反的情况?两种原因恐怕都有。首先,我们的社会的确越来越冷漠了,比如,小悦悦事件后,有人说这事放到前三十年,就是放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就绝不会发生。对比过去,我们即使没有新闻媒体的报道,我们也能感受到社会逐渐冷漠了。应该说,现在的冷漠还在继续深化。

  可是在网络和媒体上表现出的“残酷”的冷漠却夸大拔高了现实的冷漠。举个例子,我本人以前上班需要做公交车,每天早晚两次,每次在公交车上,遇到老年人,怀孕的妇女,抱小孩的,残疾人等等,都会有人赶紧让座,我本人也让了不少次座。我出差到外地,坐公交的情况也是如此,我基本上没见过该让座而不让座的情况。还有,我老婆怀孕那会儿,我每天把她送到车站,大着肚子坐公交去上班,正是上班高峰期,几个月从来没有一次碰到无人让座的情况。可是我们的媒体只要一涉及这类事,都是无人让座,有的还配有图片,媒体感慨这个社会多么冷漠。我承认这类事情应该是有的,但是我们应该知道,这是个别现象,不是主流。可是媒体像女性月经一样,隔一段事件就报道渲染一下此类事件,这就让有些受众糊涂了,他们会以为在公交车上真的无人让座。我们现在很多人不了解媒体的特性,简单的把现实状况与媒体报道划等号,这就成了新的一代媒奴,完全被媒体所操控。媒体不仅操控媒奴的思想观点,还能操控媒奴的思维方式,甚至控制媒奴的情绪,同样严重的事件中,哪一件事你应该忽略,哪一件事你应该表现愤怒,都在媒体的掌控之中,很多的网民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建立在媒体渲染的冷漠新闻事件基础上的冷漠印象应该是被夸大了的。并且,我不得不说,对于中国社会的逐渐冷漠化,人心不古,世风日下,人与人之间没有信任等状况,中国媒体在其中起到了相当大的负面作用,对这些问题推波助澜,应该负有相当的责任。媒体也应该在反思别人的时候,想一想自己在其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对于中国媒体的问题要说可就多了,这里限于篇幅,就不展开了。

  对于冷漠被夸大的问题,我还想提出一个证据,那就是汶川地震时中国人的表现。我想如论如何,都不应该用冷漠这个词汇吧!这一事件实际上激发了中国人的古道热肠。甚至当时有思想流派出来抢功的,有的说这是践行普世价值的原因,有的是这是社会主义传统的体现,有的说这是中华传统文明的功劳。可是后来又冷漠的时候,这些抢功的就都缩回去了,没人出来承担责任了。没人承担责任,我们有一个现成的筐,什么问题都可以往里装,那就是官府,无论是不是它的问题,我们都说是它的问题,而且说的时候,还能显现出正义,不信,到网络上瞅瞅。

  社会是复杂的,既有冷漠可怕的一面,也有温馨互助的一面;既有让人愤怒的地方,也有让人感动的地方,难以一概而论。汶川地震中,既有舍生取义的老师,也有声称连父母都不管的范老师。在美国纽约,9.11时很多人在紧急情况下表现出的令人感动的利他行为,可是在新奥尔良,在卡特里娜飓风的肆虐下,人们的表现又多么让人失望,社会完全失序,一副末日场景,以至于后来军队荷枪实弹维持秩序。因此,在我们因为某一件事对社会下结论时,请注意社会的复杂性。

  中国社会整体而言,的确处于冷漠的状况下,而且越来越冷漠,但是并没有冷漠到媒体和网络渲染的那么严重。对于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要有信心,中国人虽然平时表现不佳,但是这个民族有一个好处,在遇到危机时,它能表现出巨大的潜力,迸发出巨大的力量。我本人对我们的民族是充满希望的,这可能与网络的主流悲观舆论不合拍。但我的信心不是凭空得来的,而是在一系列事件及了解阅读历史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