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松小品大全集视频:王奇华 王宇:谷歌怎解中国结(《财经》 2010-1-18)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3:00:30

谷歌怎解中国结

本文见《财经》杂志 2010年第2期 出版日期2010年01月18日  共有 0 条点评

 

字号: 在一个最具潜力也最考验耐心的市场上,谷歌的决策者看来失去了耐心,但更多的人仍在期待奇迹降临
《财经》记者 王奇华 王宇
   1月14日,北京清华科技园寒冷的早晨,谷歌中国的员工正陆陆续续开始上班,看上去与普通的工作日并无区别。

  但是,谷歌大楼门口的四扇大门上“停止使用”的告示牌非常显眼,只有两边侧门可以通行,门口保安的数量清楚地表明,谷歌中国再次陷入风暴之中。过去几年,这一场面曾不断出现,但是这一次,风暴来得格外猛烈。

  此前一天,谷歌(Nasdaq:GOOG)全球副总裁、首席法律顾问大卫多姆德(David Drummond)在其官方博客中发出声明,谷歌正考虑退出中国市场,包括关闭谷歌中国(Google.cn),甚至是其在中国的办事处。

  1月14日,谷歌大楼保安对《财经》记者说,从13日中午开始,办公楼就已经开始加强安保工作,非谷歌员工绝对无法进入。但当本刊记者询问是否知道谷歌真要退出中国时,多数员工都沉默着走开。

  一位外籍员工对《财经》记者表示,自己并不知道目前谷歌总部的说法是不是“最终决定”,也不知道自己是否会离开在中国的工作。

  震动世界的决定

  1月13日上午,谷歌两位创始人之一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通过视频与北京和上海的员工就多姆德在博客中所提到的内容进行了沟通。此前,包括大中华区总裁刘允在内,中国员工对谷歌总部的这一计划毫不知情。

  《华尔街日报》称,谷歌总部高层之间也有分歧,正是在布林的坚持之下,才有了今天的决定。

  视频会议中,有中国员工忍不住问为什么退出,布林说,大卫已经在博客中讲过了,不用再多重复。

  多姆德在博文中称,2009年12月中旬,谷歌侦测到一次来自中国、针对公司基础架构的黑客攻击。这次攻击技术含量极高,且有很强的针对性,导致其知识产权被盗。同时,有证据表明攻击者的主要目的是进入中国人权活动人士的Gmail(谷歌的电子邮件系统)账号,盗取账号信息。

  多姆德称,谷歌将重新评估中国业务运营的可行性。接下来的几周,谷歌将和中国政府商议,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运行一个不必经过过滤的搜索引擎。如果不能达成协议,可能意味着谷歌将不得不关闭“谷歌中国”,甚至是在中国的办事处。

  截至目前,谷歌并未公布有关这次攻击的相关证据,也没有提供攻击所涉及其他公司的资料。多姆德博客中提供了一份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的报告。报告详细罗列了从1999年5月到2009年4月间,中国黑客攻击美国及海外其他国家网络系统的活动。

  之前国内市场关于谷歌即将退出中国的传言已经有数月时间,但是,谁也未曾料到事情会在此时突然发生,而理由居然是“黑客攻击”。巧合的是此前一天,中国搜索引擎公司百度(Nasdaq:BIDU)也刚刚因为黑客攻击而无法访问。

  在官方博客的最后,多姆德表示,这一决定完全是由谷歌全球总部所作的,与谷歌中国并没有关系。这被许多人理解为对谷歌中国区员工的善意。

  下午4点左右,谷歌中国才发布了一条简短的声明,称“对谷歌公司在中国取得的成绩感到自豪。目前正在审视这个决定,希望能够找到一个解决方案。”从此之后,谷歌中国的员工,上至高层管理者,下至普通工程师,均三缄其口。

  有谷歌中国的合作者对《财经》记者表示,1月13日,在布林召开全体员工大会前,提前知道美国总部决定的刘允,曾经尝试说服两位创始人改变初衷,但显然未见成效。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谷歌在中国的基础并不牢固。在2006年正式进入中国之前,谷歌曾进行过长时间的评估,最大疑惑就是要不要接受中国的审查和过滤机制。这一问题直到2004年才被考虑清楚,而成立“谷歌中国”的解决办法到2006年李开复到来之后才真正付诸实施。

  但是,“谷歌中国”刚一推出就在谷歌内部以及美国舆论界引起巨大的争议,为此美国国会曾经专门召开听证会,让思科、微软、雅虎和谷歌四家公司在进入中国互联网市场的问题上接受问询。谷歌高层在证词当中详述了此前的困惑,以及后来的解决之道,最终承诺不会在中国境内运行任何涉及个人或者保密数据的服务,诸如电子邮件。

  谷歌高层在听证时表示:“我们的决定建立在相信Google.cn可以为中国用户提供更大范围的信息的基础上——虽然并不完美。”

  同时谷歌承诺,即使在“谷歌中国”推出之后,Google.com仍不会停止服务,两个平台同时运作。Google.cn的设置完全不同于其他市场,这样一个特殊结构,为李开复带领“谷歌中国”站稳脚跟创造了条件,但是,这一特殊结构的风险也显而易见。

  Google.com并不属于谷歌中国运营,但是中国监管部门顺理成章地将Google.com平台当成是谷歌中国的附属,会将其监管规则延展到这一平台之上,涉黄事件中的难点和焦点即在于此。而另一方面,“谷歌中国”独立接受监管的事实,也让谷歌时时在美国国内遭受舆论指责,背离了谷歌最初的原则。

  根据互联网资深人士谢文的说法,谷歌一开始进入中国时进行了妥协,而正是这个妥协让谷歌在中国获得了一定的发展空间。

  在李开复等中国管理层的润滑之下,谷歌中国尚能维持运转,当润滑功能失效,监管环境发生变化,脆弱的妥协机制也开始瓦解。

  此刻,国内互联网的监管日趋严格,妥协的空间渐渐消失,在被认为触及到底线之时,谷歌总部的决策者清楚地表明态度,宁愿退出中国市场,也不会再接受信息过滤和审查。在1月13日之后,有分析人士表示,“谷歌中国”似乎已经取消了信息的过滤,事态迅速演变成一场对抗。

  资深互联网人士认为,此前对监管方面的不适应已经让谷歌疲于应付,而当邮件账号被黑客攻击事件出现,谷歌决意不再妥协下去。BDA咨询公司董事长邓肯克拉克(Duncan Clark)向《财经》记者表示,这次攻击,是促使谷歌最终决心离开中国的重要原因。

  此外,原本充当润滑剂的李开复已经彻底厌倦,2009年8月挂冠而去。李开复的接任者在具体的执行力方面并不比李开复差,甚至具体业务开展方面可能略胜一筹。但是与李开复长期活跃于美国IT精英层不同,刘允出身于中国本土,在美国总部的说服力不及李开复。

  2009年10月23日,中国互联网协会交流与发展中心主任胡延平就在他的微博中说,谷歌将要撤出中国,搬走所有的服务器。谷歌中国方面当时的回应是该说法“子虚乌有”。但今天,胡的看似不可思议的预言,正在逐渐变为现实。

  胡延平对《财经》记者表示,去年10月之后,他所在的中心就监测到谷歌的网络爬虫(搜索引擎抓取互联网信息的程序工具)读取速度明显减慢,数据更新进度也有所减缓。他认为,谷歌当时可能就开始做好撤出中国的准备。

 

  谷歌寻找中国新路径

   多姆德在博客当中明确表示,希望在中国的法律框架下,寻找到一条新路径,但是不接受信息的过滤和审查。多数分析人士认为,这样的道路似乎并不存在。

  1月13日当天,一位与谷歌中国合作多年的互联网广告人士悲观地预测: “一群最顽固的,碰到一群最天真的,其结果可想而知。”

  只有谷歌中国的员工还愿意抱有希望,“谷歌是一家非常喜欢创新的公司,或许能找到创新的办法”。但是,在国内互联网刚性的监管政策面前,更需要的似乎是创新的思维,而不是在既有思维模式下去寻找不可能的办法。

  作为谷歌最早进入中国时的首席代表,光速创业投资董事总经理宓群对谷歌创始人的这一决定遗憾不已。“谷歌应该看到长远利益,中国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不应该忽视。本地化问题是所有跨国公司都会面临的。”

  曾经是谷歌中国“三驾马车”团队之一的王怀南,对《财经》记者表示,从布林的经历来看,非常容易理解今天布林的决定。但是,从一个伟大公司的角度,这样的一个决定非常“孩子气”。

  在瑞士达沃斯和硅谷,中国宽带产业基金董事长田溯宁曾经与谷歌三巨头们有过多次接触,在田溯宁的眼中,佩吉和布林像是“成功的孩子”,技术上是天才,但是对中国知之甚少,很难驾驭中国的复杂局面,判断问题容易“非黑即白”。特别是布林,对中国会有先入为主的看法。

  在硅谷的一次研讨会上,田溯宁与谷歌全球CEO艾瑞克施密特(Eric Schmidt)曾有过激烈争论,施密特认为谷歌之所以在中国做得不够好是因为受限太多,而田溯宁则直截了当地告诉他,投入不足和中文搜索技术方面的落后是更重要的原因。

  但是,王怀南对于谷歌中国的前景并不像外界那样悲观。他认为,一周时间之后,谷歌的决策者们应当回到理性的轨道。而经此事件,中国互联网的监管者也应从中认识到,在监管的同时,应该给谷歌这样的巨型互联网公司一个更为开放的空间。

  一位要求匿名的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人士对谷歌是否会退出中国表示了怀疑,“中国市场的潜力是巨大的”,对于多姆德的博客,该人士认为是个人行为,并非谷歌最终的表态。他表示,中国官方尚未与谷歌就此事进行接触,多姆德的言论需要得到谷歌中国方面确认。

  而商务部的声明中也表示,并未收到谷歌将会退出中国的声明。

  1月14日,针对他离任之时已经确知谷歌将要从中国撤退的猜测,李开复用一句话作了回答:在知道船要沉的时候,船长绝对不会逃离。

  事发之后,李开复拒绝对此事发表评论,但此时此刻这位原谷歌大中华区总裁以沉船作比,也清楚地表明身在其中者的悲观态度。

 

  真的无法挽回了吗

  1月14日之后,谷歌与中国政府谈判破裂的传言成为网议焦点。多姆德13日在接受CNBC记者采访时曾表示,与中国政府取得过联系,未来几周会继续沟通。但直至今日,谈判进展仍未能确认,可靠渠道的信息是,1月14日放假一天之后,谷歌中国重又进入工作状态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技术型跨国公司们发展最为鼎盛的时期,在中国的开拓都是一片泥泞。微软、甲骨文等技术创新公司在最初进入中国时,莫不如此。但在经过吴士宏、高群耀、唐骏、陈永正等多位职业经理人的努力之后,微软在中国正渐入佳境。

  多数分析人士坚定地认为,谷歌退出中国市场是一个双输局面。中国市场的潜力不用赘述,虽然当下谷歌中国的收入在全球收入中所占比例很小,但“谷歌中国”在中国互联网市场中的收入排名已经非常靠前,而影响力更是巨大。从长远来看,舍弃中国对谷歌的代价异常沉重。

  在手机操作系统以及PC操作系统方面,谷歌正在与中国市场的企业展开极为紧密的合作,在这些谷歌未来的战略性成长领域,谷歌也需要中国企业和中国市场的支撑,比如中国移动和联想集团。

  田溯宁认为,谷歌真正需要的是对中国市场再多一些耐心。“谷歌和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移动和联通都采用了谷歌的手机操作系统平台。很难想象谷歌真的会放弃中国市场。”

  此外,对于中国来说,一家“不作恶”公司的离开,也必然会伤及中国市场整体的形象。克拉克认为,谷歌离开中国,对于意图进入中国市场的国外公司来说,是一个非常负面的信号。它们可能会犹豫,是否能够应对中国独特的商业和社会环境。

  即使在竞争对手百度看来,谷歌的离去也并非全部利好。一位要求匿名的百度资深员工向《财经》表示,谷歌不仅是商业模式和产品上的模仿对象,更是鞭策百度不断创新开拓的一根刺。竞争对手的离去,可能会让百度缺乏持续改进产品和用户体验的动力。

  分析人士认为,谷歌离开之后,使得中国搜索市场将几乎成为中国企业之间的较量,它们很可能会把重点放在市场营销上,这样会导致中国互联网搜索行业过度关注营销,而不是技术上的进步。

  如果最坏的结果出现,谷歌中国现有产品和服务是否就此消失?ZCOM董事长汪东风分析认为,谷歌的广告联盟体系与监管政策毫无关系,应该不会退出中国市场,这对于数万家个人站点来说,应该是好消息,这些个人站点的绝大多数收入都来自于谷歌的广告体系。

 

  最大的受益者

  多年的竞争之后,中国互联网搜索市场“双寡头”垄断的局面已经形成,并逐渐稳定下来。百度和谷歌共同占据了90%的收入和95%的流量。一旦谷歌凭空在中国市场消失,其原有的份额将会由谁来接替?

  据艾瑞咨询报告,2009年中国互联网搜索市场规模为10.2亿美元,其中谷歌以3.38亿美元占据33.2%的市场份额。如果谷歌离开中国市场,谷歌身后将会留下三成以上的搜索份额和搜索广告预算,可以预见的是搜索市场的格局将会重新划定,谁又会成为受益者?

  一家公司的突然变故而导致整个市场竞争格局的改写,这在中国的搜索市场上并非初次出现。2005年,周鸿祎离开雅虎中国,直接后果是雅虎中国退出了搜索市场的竞争,其原有份额渐渐被百度收入囊中,由此成就了百度搜索霸主的地位。此次变局,百度仍有可能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资本市场对此事后续影响的态度也异常鲜明。1月13日,百度在纳斯达克的股价高涨13.71%,收于439.48美元,1月14日,又上涨5.63%。

  瑞银分析师李文琳认为,即便谷歌成功解决目前的问题,继续在中国市场的运营,广告客户也会因为对谷歌中国的担心而加大在百度的权重。JP摩根分析师Dick Wei也表示,如果谷歌离开中国,百度将会从中受益,一方面是因为更好的用户体验,另一方面,当地的广告主将会把更多的预算投向百度。

  广告主并不愿意看见一家独大的局面出现。多位搜索广告代理机构以及广告投放企业对《财经》记者说,目前各家客户在百度方面的投放已经接近于饱和,很难再有大规模增加投放的空间,这也是最近两年各家客户加大在谷歌投放力度的原因。但是,现在搜索广告的投放者必须寻找新的黑马。

  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在百度、谷歌的双寡头垄断局面之外,其他的搜索引擎,不论是腾讯的搜搜、网易的有道还是搜狐的搜狗,其市场份额均不足1%,它们也将在谷歌留下的空荡荡的舞台上,获取自己的一杯羹。其中,腾讯是最被看好的一家,此前,与新浪一样,腾讯也将自己的搜索服务交给谷歌联合运营。但是,自2009年开始,腾讯决意发展自己的搜索服务。

  高盛的James Mitchell分析师在报告中说,如果谷歌撤出,谷歌中国收入的三分之二可能将归于百度,在此之外,腾讯因其品牌、影响度和研发能力,最可能成为另一家较大的搜索引擎。

  奇虎董事长周鸿祎也认为,腾讯的搜索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如果谷歌退出中国市场,腾讯可以从中国市场招到很多谷歌的员工,既包括技术也包括市场。此外,谷歌退出之后,腾讯还可以全面收编谷歌的渠道。借助客户端的优势,在市场推广方面,腾讯有可能比百度做得更好。

  看上去,谷歌退出之后的中国市场格局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短期之内,百度的份额将会有极大的提升,但是长期来看,腾讯或许会上演迅速追赶的好戏,就如同它在网络游戏等领域讲述的故事一样。

  还有一种变数,谷歌会不会回到中国市场?什么时候回来?王怀南,目前少有的乐观者,预测当谷歌的决策者渐趋于理性之后,极可能做出新的决定。即使谷歌中国暂时关闭,也会很快回来。

  显然,谷歌的技术优势还在,谷歌用户的忠诚度还在,搜索市场的悬念也还在。■

  本刊记者金焱、刘婉媛,特约作者鄢建彪对此文亦有贡献

  http://magazine.caijing.com.cn/templates/inc/chargecontent2.jsp?id=110360511&time=2010-01-18&cl=106&page=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