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喜剧人3赵四慢摇:家访感受(刘冬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1:43:28

在我的印象中多数家访,好象只有学习成绩不好、不遵守纪律的学生才存在家访的问题。叫你家长明天来学校------这是不少老师以往联系家长的一种常规方式。这一做法,虽然可以让学校家庭面对面地协商孩子的教育问题,但同时也存在影响家长工作、增加孩子心理压力等负面影响。

 

自从学校布置了每位教师的家访、电访任务以后,我改变了以往对家访的看法,并且使我感受到了家访的必要性。今天,我来谈谈在家访过程中的一些感受。

 

首先,教师与家长的交往不是出于偶然的需要,或在某个孩子出现问题时联系。要重视通过多种方式与家长保持经常性的联系与沟通,尤其要注重个别沟通。我认为,教师与家长在接送孩子时的短暂交谈,是一种最简便、最常用的沟通方式。它可以及时地互通信息,使家长和教师得知近日乃至当天孩子在家情况。有时家长工作繁忙,我就利用平时能与家长接触的一切机会,如:走在街道上随即的访谈,家长解送孩子的间歇,暑假的电访,甚至一起吃早饭时的闲聊我都利用起来。交谈前,我总是需要做一些必要的准备,汇集、查阅这个孩子各方面发展情况的材料,进行分析,提取有用的事例。特别是我在学校主管德育,不是班主任,担任副科但是所教的班级不多,接触学生却很多这一特点,对于某位学生如果事先不做准备的话,很容易混淆。在交谈中,我不可能非常全面地汇报孩子这段时期在学校里的表现,只能着重谈孩子的部分表现,并提出需要注意和改进的地方。并且与家长多交流,从家长那里获取一些孩子的情况及表现,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学校里的希望。双方共商下一阶段具体的教育目标与措施,以便共同有效地促进孩子的发展。每次谈话的主题与内容不尽相同。着重于听家长介绍孩子的生活、习惯和兴趣等,教师则说明学校里的教育计划。谈话也可根据家长或教师的建议,集中讨论孩子发展的某方面问题。这些可使教师与家长形成随时交换意见的关系和习惯,拉近家校的距离,使家长从内心感受到教师全心全意为了孩子的诚意,与教师在教育问题上形成共同语言,达到心灵沟通。

 

另外,孩子们正在成长,可塑性很强,对他们的评价要留有余地,不要把话说死。不要轻易说你的孩子将来考上大学一定没有问题,也不要轻易断言某个学生肯定不会考入高一级学校。更不能说你的孩子已无法教育。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学会讲只要------,你的孩子就会-----,要用热情感人的语言,促使家长满怀信心的配合老师教育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