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市民间艺术团:穿越时光隧道 小人书——重拾红色记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5:23:21

穿越时光隧道

企业党建参考报 2011-08-02 

  今年是建党90周年,红色收藏随之加速升温。因红色藏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史料价值、文物价值,在国庆前后,各类红色藏品将迎来一次较大幅度的升值。我特地举办了“革命题

■ 钱国宏

小人书——重拾红色记忆

  所谓“红色小人书”,是指那些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等各个历史时期,反抗压迫、浴血奋战,最终赢得胜利和建设新中国艰辛历程的小人书。

染上“红”记

  从小我就喜欢看小人书,小学时,用割柳条、捡废品、割青草等换来的钱,去买小人书。这些书中,有当时极为流行的“红色经典”——《智取威虎山》、《小兵张嘎》、《大刀将军》、《南昌起义》、《八女投江》等。买回小人书后,我就会喊来屯中的小伙伴,大家一起挤在炕头上津津有味地看,看完一遍不过瘾,再从头翻一遍。书中的人物、故事、情节深深烙进我们的记忆里,使我从小就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我还经常把小人书放到班级的图书角里,供同学们翻阅。同学们对这些小人书非常喜欢,一下课就会你争我抢地翻看。六年的小学时光,我和同学全都染上了“红色”的印记。

视为珍宝

  中学时,为了赚钱买小人书,我下深水塘捡鸟蛋,再拎到集市上去卖,用卖蛋的钱去买小人书。有一次,不小心误入水塘深处,在两米多高的蒲草荡中转悠了整整一下午,才找到出口;还有一次,为了捡鸟蛋,我陷进了淤泥中,差点酿成惨剧。

  那时,我通过各种渠道收藏了近百本“红色小人书”,如《海岛哨兵》、《老槐树的秘密》、《永不消逝的电波》、《将军河畔的战斗》、《狼牙山五壮士》、《平原游击队》、《血战平型关》、《红岩》、《赵一曼》、《小英雄雨来》等。我视这些小人书为宝贝,不仅为其一一包了书皮,晚上睡觉时,还将它们放在枕头底下,生怕别人偷了去或是被家里的猫挠坏了。放学后,我和同学们坐在村口的大柳树下,一遍又一遍地朗读小人书,后来我们对书里的内容能倒背如流!

  一天,姐姐偷偷把我的几本小人书借给同学看,弄丢了两本,我得知“噩耗”后,哭个不停。母亲为了息事宁人,去供销社里买了两本小人书给我,这场“姐弟内战”才算告一段落。

塞外收获

  参加工作后,我更是如饥似渴地收藏“红色小人书”。2009年夏天,我和同事去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出公差。奔波了一上午,我们迈着疲惫的脚步、拖着一身的困乏来到住处,偶然听说呼市某街正在举办图书展,我一听便来了精神,因为图书展上肯定有小人书的身影!同事都累得在住处休息,我独自一人跑去书展。在书摊前我跟相亲似地转了四五个来回,最终还真找到了一个小人书的展台。我像乞丐扑在面包上一样,在小人书堆中开始挑选心仪的“对象”,一挑就是两个多小时,晚饭都没顾上吃。待回到住处时,已是华灯初上。那次淘宝,虽然又累又乏,又渴又饿,但我心里却颇为欣慰,因为淘到了三组经典“红色小人书”!这其中包括《革命传统教育故事》、《红日》、《创业谱》、《渔岛风云》、《不朽的生命》、《乌云遮不住太阳》、《照片引起的回忆》、《和爸爸一起坐牢的日子》。

直面挑战

  对我来说,“红色小人书”不只是薄薄的书,而我也不是单纯的小人书管理者,这些书潜移默化地熏陶着我,我从中不断地汲取营养。后来在学习、生活、工作中遇到困难,每每想起书中的英雄人物和事迹时,身上就平添了一股力量,激励我勇往直前,去战胜一个个困难和挑战。

  我刚到新农村建设局工作时,恰逢全国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属于“新生事物”。我刚接手工作时,不知从何下手,既无成型的经验可借鉴,也无庞大的群众基础。面对一张白纸似的工作局面,我想到了《创业》这本小人书,铁人王进喜的进取精神一次次鼓励着我,使我增添了力量和信心。通过走访、调研、摸索、归纳,我提出了适合该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构想,并以最快的速度开始实施。如今,我所提出的“六新内容”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已经成为辽宁省新农村建设的推广模式,得到了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

  战争的硝烟虽已散去,但那些红色的镜头和瞬间,却永远镌刻在历史的门楣上,闪耀着不朽的光芒,激励着全国人民为自由而奋斗,为富强而拼搏。

 


 
 
 
 
 
 
 
 
 
 
 
 
 
 
 
 
 
 

 

【收藏心得】

以静制动必有大成

  时下,在国内收藏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浮躁的倾向:一些收藏爱好者飘浮不定、见风使舵,看见哪个领域火爆,便趋之若鹜,改变自己的收藏方向、目标或定位。结果,最后混了个“满山撵鸡,一只没擒”,在哪一个收藏领域都没有建树。这种“墙头草随风倒”的收藏取向和理念,对收藏者本身是极为不利的,也是收藏者在收藏过程中暴露出来的最大硬伤。

  就收藏来讲,每个收藏爱好者都应该有自己的收藏定位、目标或方向。在“大政方针”已定的情况下,收藏的步伐才能走得更快、更坚实。“专”是“精”的基础,不“专”无以成“精”。人的精力总归是有限的,而收藏领域却是庞大芜杂的,一个人的精力和财力,能涉足多少收藏领域?又能收藏多少物什?因此,作为收藏爱好者,心中应该明确自己的收藏定位和方向。

  尽管收藏者对收藏的心态不一,但喜爱是基本心态。自己喜欢,才能更加热衷于收藏。有些收藏爱好者闻风而动,不管自己喜欢与否,均以“热”和“利”为标准,啥热就收藏啥,啥获利多就收藏啥。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下,势必使收藏者形成盲目跟风,以至于出现“涉假”、“藏伪”、上当受骗的现象,最终遭受经济损失的还是收藏者本人。

  收藏是一种传承文化的过程和载体。收藏活动需要一定的学识作积淀。没有一定的学识,收藏就会成为“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而当下的收藏市场,恰恰又是风起云涌,门类众多,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所以,收藏者稍有不慎,就会形成“跟风跑”的收藏趋向。在这种情况下,收藏者必须静下心来,“以静制动”,自我规范收藏行为。不趋时,不跟风,坚持自己的收藏路线、坚定自己的收藏目标,久之,必有大成。

  放眼国内外收藏市场,但凡有所成就的收藏家,大多是专一的收藏者。虽然有些收藏家涉足多个收藏领域,但也仅有数个而已,而这数个领域,也是一而贯之,决不是见风使舵。所以,人们一提到瓷器收藏,马上会想到马未都;提到收藏石头,便会想到救国会“七君子”之一的沈钧儒先生;提到名伶的扇子,便想到著名作家老舍;提到小人书,马上便会想到著名电视主持人崔永元。古人云:“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这段话,对于收藏者来说,应该是肺腑之言。

 

【收藏轶事】

加拿大“淘宝”

  对于收藏爱好者来说,收藏是一生的事业。所以,当我置身于加拿大渥太华的繁华街头时,首先想到的是收藏,我和采风团的团员在异国他乡“淘”回了宝,而且颇有斩获。

  在国内“淘宝”,人们大多喜欢去古董地摊,北京的潘家园就是一个代表。而在加拿大,根本看不到古董地摊,该国是不允许各类古董随便摆到街面上卖的,加拿大的收藏组织认为,把穿越岁月的各类古董曝光于阳光之下,这是对人类文明的一种亵渎。这种观点正确与否姑且不论,至少是对文物的一种保护。所以,在加拿大,人们搞收藏或购买古董,只需去专门的古董店就可以了。规模不等的古董店在繁华的闹市几乎都可以看到,它们挂出的招牌大多印上瓷器或烟斗照片。外国人即使不认识英文,一见到招牌上的瓷器或烟斗照片,也就能猜出这是家古董店了。

  我在加拿大逛了十余家古董店,真是大开眼界。加拿大的古董店不像国内古董店布置得那样神秘:店内的格局很随意,各种藏品都摆在展架上。展架多是玻璃钢制作,每件藏品之间有玻璃隔断,灯光一照,显得珠光宝气,高贵典雅,且流露出一种岁月的沧桑感。店内放着轻音乐,顾客可以在舒缓悠扬的音乐中,一边选购藏品,一边享受心灵的按摩,那种感觉很惬意。

  我在一家古董店看中了几枚加拿大银币。这些银币是较早年代发行的,如1963年发行的加拿大壹圆银币,直径3.6厘米,重23.2克,银币的主图为加拿大伊丽莎白二世头像。女王侧着脸,雍容大度,颇有执政者风范。这枚银币售价仅为22加元,约合人民币145元。当我付完款,正欲出门时,店主拦住我说:“请稍等。”只见他小心翼翼包好银币,出了店门,大约半小时后回到店里。他把银币和一份国立收藏协会专家开具的藏品鉴定证明书一并交给了我。原来,他是去附近的国立收藏协会请专家再次鉴定。翻译告诉我,在加拿大,所有的淘宝者不必担心买到假货,因为古董店内的每件藏品都经过了国家收藏协会的鉴定。凡是上架的藏品,都经过了专家的“掌眼”,并开具了藏品鉴定证明书,上面标明了每件藏品的年代、产地、质地,但不标明出售价格。出售之前,店主还会找附近的收藏专家再次鉴定,顾客如果怀疑或发现藏品有假,随时可以凭店主开具的藏品鉴定证明书来店内调换。

  瓷器是东方的特产,不过,在加拿大也有很多精美的瓷器。在一家名为“爱斯基摩风情”的古董店内,我淘到了一个加拿大“国徽瓷盘”。该圆盘高3公分,直径23公分,盘子四周为鲜花环连,中间是加拿大的国徽图案,两头狮子拱卫着三条银鱼。黄花、黑饰边与国徽图案交相辉映,颇为醒目。从上世纪20年代起,中国的瓷器逐渐在国外产生巨大影响,“东风西渐”一词可以准确地概括中国瓷器对西方的影响。加拿大一些商人开始仿照东方瓷器,并采用科学技术,研究出瓷器的多种配方以及先进的烧造工艺,再加上艺术大师的雕琢,使得加拿大的瓷器逐渐脱离了东方印象,具有了该国特色。该瓷盘土质细腻,胎骨坚硬,釉色温润,颇有中国汝窑的感觉,大有“雨过天晴云破处”的艺术风格。从这件瓷盘上,可以领略到具有浓厚异国情调的西方瓷器的艺术魅力。

  在加拿大采风期间,我共淘到了38枚加国的银币、3张加拿大著名画家Fablo充满神奇和梦幻的童画及一些加国生产的民族瓷器。回国的时候,我心里一直在想:加拿大收藏业的一些好的作法,对我们国家的收藏事业是否有些有益的启示呢?

    责编:姜彦冰
    刊于2011年8月1日《企业党建参考报》第48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