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国最新行政区划:《方块的奥妙──汉字的结构》备课参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1:22:28

《方块的奥妙──汉字的结构》备课参考

(2010-11-15 13:16:00)

《方块的奥妙──汉字的结构》备课参考

一、本节学习重点

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了解汉字的构造。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字形和字义有密切的关系。对汉字的形体结构做出正确分析,可以深入理解和掌握汉字所代表的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帮助理解古代的文化典籍,同时对于辨析字形、书写汉字、识字教学、汉字检索排序和汉字的信息化处理,也都有重要的作用。本节的重点是理解笔画、部件、偏旁等概念;还要强调拆解汉字部件的规范性,不能胡乱拆字。

二、课堂活动指导

2.1课本课堂活动

●汉字中的“五行玄机”

这个课堂活动主要是通过“金、木、水、火、土”五个数量能产和位置多变的偏旁,帮助学生了解汉字构造的基本模式。活动的要点是让学生了解笔画、部件、偏旁、部首等概念,搞清汉字是由大小不等的部件按照一定之规“拼装”而成的。

一、课堂活动步骤

(1)鉴赏对联。让学生鉴赏“烟锁池塘柳,炮镇海城楼”这副“同旁联”的精妙之处,然后再鉴赏后人的几个对法。其中“灯镶海城楼”这个下联对法跟原联基本是一致的。“墨染鉴灵泉”虽然偏旁顺序与上联不一致,但妙处在于五行偏旁都出现在字的下半部,形成又一种“五行对”。“烟洇钱塘柳”中“洇”字用得非常妙。

(2)查找例字。让学生在《新华字典》中查出“金、木、水、火、土”各个部首下面一共有多少例字。同时总结一下各部首所统领汉字的意义有什么共同点。比如“水”旁的字都与“水”有关;“火”旁的字多与“火”有关;“土”旁的字多与“土”有关。

(3)分析结构。分析“金、木、水、火、土”各个部首在汉字中的所处位置和表现形态。以“水”为例讲解,再让学生分组讨论其他几部。这几个部首所处的位置和形态可以是“头、底、旁、边、心、框、腰、角”等(参看本节“专题知识扩展”)。同时分析一下部首与其他部件的搭配方式。让学生对课文中所列合体字的各种组合模式再举出其他例子来(尽量还是在“五行”偏旁字的范围里)。根据课堂活动需要,可以参照教材中的“工具箱”,对“笔画、部件、偏旁、部首”这几个概念作一下区分,特别要补充说明“部首”的概念。

二、相关知识补充

(1)形旁的辨识。要注意有时需要查出汉字最初的意义才能分辨出汉字形旁的作用来。比如“机器、飞机”的“机”以及“楼、枪、桥、杯”等“木”旁的字所代表之物,现在都不是用木头造的,但古代造这些字时,这些东西却一定都跟木头有关。“修理、管理、整理、理由”的“理”现在好像看不出跟形旁“玉”有什么关系,但古代造字时“理”的本意就是“治玉”。至于“骗、笨、轻”等中的形旁“马、竹、车”不表示相关的意义,那是因为同音假借的缘故。

(2)偏旁和部首。偏旁是合体汉字的主要构成单位,包括形旁和声旁两种。编字典时,把有同样偏旁的字归为一类,它们共同的偏旁作为首字,这就叫部首,是一部之首的意思。例如“你、他、伯、们……”共同偏旁(形旁)都是“亻”,“亻”就又是部首。“河、波、浩、汉……”共同偏旁(形旁)是“氵”,“氵”就又是部首。有些字不便归于哪一个偏旁,也可以用它们共有的起笔笔画作部首,这样的部首如:“、(点)、(横)、丨(竖)、丿(撇)”等。一般的汉语词典或字典,有200个左右的部首。

2.2补充课堂活动

●“汉字拼装厂”

这个课堂活动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汉字的“笔画”这个概念。一方面要熟悉汉字的各种笔画,另一方面要知道笔画怎么组成部件,笔画和部件又怎么组成汉字。

(1)什么是汉字的笔画

汉字中最小的单位是笔画。汉字都是由不同形状的笔画组成的,就像用零件拼装成机器。汉字笔画形态万千,有长有短,有直有弯,但大致上可以归入五类:“(横)、丨(竖)、丿(撇)、丶(点)、乛(折)”。其他如“(捺)”可以归“点”类,“(提)”可以归“横”类,“(竖钩)”可以归“折”类。汉字中这五种笔画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很多字在造字时都离不开这五种笔画。

(2)笔画拼装汉字的基本过程

首先,五种笔画能够派生很多其他更复杂的笔画。如:

一 + 丿 →丿 + 丶 → ㄑ

一 +   → 丨 + 一 →

一 + 丨 → 丿 + 折 → ㄥ

一 + 折 + 折 + 丿 →

其次,笔画组合又能形成一些比笔画更大的部件。如:

一 + → 匚一 + 丨 + 一 → 工

丶 + 一 → 亠 丿 + 丨 → 亻

丶 + 乛 → 冖 丿 + 丶 → ㄨ

最后,笔画、部件再进行组合就能拼装成汉字了。如:

 → 又 匚 + ㄨ → 区

一 + 丿 → 厂 亻 + 又 → 仅

丶 + ㄨ → 义

请同学们比照上面的示范,以“横、竖、撇、点、折”作基本材料,拼装部件和汉字,看看能拼出多少来。再找找看哪些字不能仅靠这五种笔画拼出来。

(3)笔画拼装汉字的不同形式

从汉字的拼装,我们也能反过来看看汉字都是怎样构成的。

A.单个笔画就能形成汉字,只不过这是极个别的现象。如:“一”。

B.笔画和笔画能形成汉字。如:“ 一 + 丨 + 一 → 工”,“丿 + → 人”。

C.笔画和部件能形成汉字。如:“丶 + ㄨ → 义”,“一 + 丿 → 厂”。

D.部件和部件能形成汉字。如:“匚 + ㄨ → 区”,“亻 + 又 → 仅”。

你能够再举些其他的例子吗?你还能发现其他的汉字拼装方式吗?

三、课后练习指导

3.1“小试身手”解析

一、本题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字谜使学生对汉字的构造有进一步的认识。朱淑真所作《断肠谜》的原词是:“下楼来,金簪卜落,问苍天,人在何方,恨王孙,一直去了,詈冤家,言去难留,悔当初,吾错失口。有上交,无下交,皂白何须问,分开不用刀,从今莫把仇人靠,千里相思一撇消。”(据《全宋词》)

二、本题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体会汉字文化的趣味。答案略。

三、本题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体会汉字字形和构造的图画特点和艺术魅力。汉字是二维构型,有图画性质,所以美术字体可以与绘画结合,字中有画,画中有字,从而产生形象生动的感染力。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主标志跑动的“人”的造型同时具有汉字“京”的神韵,蕴含浓重的中国韵味。“Beijing 2008”的字体采用了汉简(汉代的竹简文字)风格,将汉简中的笔画和韵味有机地融入到字体之中,自然、简洁、流畅,与会徽图形和奥运五环浑然一体。这种汉字字体不仅与主体图案风格相协调,也更符合市场开发的目的。相比较而言,拉丁字母虽然也可以设计成图画式样,但是至少从艺术字体本身是看不出文字的意义的。

3.2补充练习题目

一、当今世界文字体系可以归为两大板块:源于华夏文化的汉字体系和象征西方文明的字母文字体系。汉字和字母文字都起源于图形符号,经过几千年的演化发展,最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字体系。从图画性上来讲,汉字比字母距离图画更近些,它的“图画基因”还没有完全退化。因此在艺术字的设计上,两种文字就有了不同面貌,反映各自的结构特点。下面是几个艺术字设计案例,请同学们一一鉴赏,谈谈它们的设计思路和特点,从中总结汉字跟字母相比较而言的独特魅力。

①汉字图案:太阳岛

②字母图案:拉丁字母表

③汉字图案:书山有路            ④字母图案:书(Book)

            

⑤汉字图案:书是人类的朋友⑥字母图案:

 

二、旧社会商人在市场上讨价还价时,不愿意让旁人知道他们商量的价格,就会把手伸在对方的袖子里,用手指比划字形来交流。还有一种类似暗语的“价目析字语”来表示出价,就是利用汉字的结构特征,采用字谜谜面的方式暗示所要表达的价格。比如“一”说成“旦底”(取“旦”字的底),“二”说成“中工”(“二”字中间加一画就是“工”字),“三”说成“倒川”(把“川”字倒过来),“四”说成“横目”(把“目”字横过来)。此外如是两位数,就按顺序说出来,如“二十一”就是“中工旦底”,“三十四”就是“倒川横目”。下面是其余几个数字的暗语,请按照前面说的思路猜一猜,看看都对应哪些数字。

分头,缺丑,断大,早下,毛尾,旭边

三、汉字结构确实精巧奇妙,古人常常借汉字的结构来拆字或组字,创制有趣的文字游戏。下面是一则关于拆字的妙对趣闻,流传已久。请同学们读一读,猜一猜。

相传风流才子纪晓岚与丁云和尚为棋友。一日纪晓岚去竹林找丁云对弈,丁云不在,纪晓岚独坐廊下等候。很久丁云才归,纪晓岚起身行礼,吟一联道:“竹寺等僧归,双手拜四维罗汉。”丁云一听,连忙还礼答道:“月门闲客在,二山出大小尖峰。”话音刚落,两人不禁大笑,挽手进屋下棋。不知不觉夜深,小沙弥便来报说寺门已经关闭。纪晓岚听此,便知小和尚是在下逐客令。于是才思涌出,遂吟一联道:“门内有才方是闭”;纪晓岚此联含有对弈雅兴未尽之意,责怪小沙弥太不懂事,而小和尚听后却不知所云。丁云赶忙答道:“寺边无日不知时”。老和尚这是借此给小沙弥解围,向纪晓岚赔礼。

四、在实际语言运用中,人们可以巧用“拆字”和“合字”的方法,达到含蓄而打动人心的表达效果。下面这联(采用当时的繁体字形)出现在袁世凯复辟帝制时期,请联系本课学到的知识并结合历史背景,讲讲此联的寓意和道理。

或入園中,推出老袁還我國;

余行道上,不堪回首問前途。

五、字谜多是靠拆解字形来设的,从字谜中往往能窥见汉字的构造规则。所以猜字谜既有趣味又能益智。请同学们猜猜下面的字谜,并从中体会汉字的构型特点。

①野径无人草丛生②一口咬去多半截

③大火烧到耳朵边                ④牛角上边来一刀

⑤东西南北无弯路                ⑥雨余山色浑如睡

⑦空山之中一亩田                ⑧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⑨无角牛登上没峰山          ⑩两人力大冲破天

挥手告别                    千言万语

晕头转向                    与我同行

添丁进口                    边打边谈

两山相对又相连,中有危峰插碧天

六、判断下面汉字笔画数完全相同的一项。

A.女 乃 及 弓            B.世 丐 弗 功

C.卯 达 廷 邪            D.巨 区 乌 切

3.3补充练习解析

一、本题只是用于鉴赏。学生能看出妙处即可。对比鉴赏,想一想各自能不能借用对方的设计思路,或者设计出新的文字图案。答案略。

二、本题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价目析字语,使学生从一个方面了解汉字的构造特点。这些价目析字语都是以某具体字形为基础,加以改变或截取部分而形成。题目中的价目析字语分别是:分头=八(“分”字的上半边),缺丑=五(“丑”字缺一笔),断大=六(“大”字一撇断开),早下=十(“早”字的下半边),毛尾=七(“毛”字的尾部),旭边=九(“旭”字的左边)。

三、本题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离合拆字联”,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汉字的构造特点。纪、丁二人的联句一直被后人视为“离合拆字联”的经典之作。第一联:将“等”字拆开,为“竹”和“寺”;“双手”为“拜”字(草体的“拜”即是“双手”);“四维”则为“罗”的繁体“羅”字;“月”字在“门”内,为繁体“閒”字;两个“山”为“出”字;“大、小”为“尖”字。第二联也是用离合拆字的方法:“才”字在“门”内为“闭”字;“寺”加“日”为繁体的“時”字,真可谓“貌离神合”。这两联不仅字拆得好,而且出句、对句切合人物的身份和场景,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吟联人要说的意思,妙趣自然。

四、本题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一副“拆合字”的对联的分析,使学生了解汉字的拆字和合字方法。诗句中的“或”字加上“囗”成为“國”,“園”字去掉“囗”成为“袁”;“余”加上“辶”成为“途”,“道”去掉“辶”成为“首”,拆字、合字都运用得十分灵活,在意义的表达上也十分清晰。深刻地反映了此联的作者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祸国殃民的痛恨之情,国家的前途命运也是一片渺茫。通过一副“拆合字”的对联,这些情感态度表现得淋漓尽致。

 

五、本题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字谜,使学生了解汉字的构造规则。字谜的谜底依次是:①茎(“径”去双人旁加“艹”);②名(“多”去“夕”下边加一“口”);③耿(“耳”+“火”);④解(“角”+“牛”+“刀”);⑤置(“四”+“直”);⑥雪(“雨”+倒“山”);⑦画(“一”+“田”+“凵”);⑧踵(“千”+“里”+“足”);⑨击(“牛”去撇+“凵”);⑩夫(“二”+“人”);军(“挥”去“手”);够(“句”子“多”了);晖(“晕”的“日”字头转到左边);衙(“吾”插入“行”中间);可(“丁”+“口”);订(“谈”的半边“讠”+“打”的半边“丁”);由(两“山”字相对成“田”,中间出头成“由”)。

 

六、本题的主要目的是考察学生对汉字笔画的认识。正确选项是D。A项的笔画数依次是3、2、3、3;B项的笔画数依次是5、4、5、5;C项的笔画数依次是5、6、6、6;D项都是4画。注意“辶”是三画,“廴、阝”都是两画,“”是一画。

 

 

 

四、专题知识扩展

4.1汉字结构的概念

看汉字的结构特点要区别三个方面的概念:汉字与拼音文字的结构差异,汉字结构的溯源分析和现状分析,汉字的外部结构分析和内部结构分析。

一、汉字与拼音文字的构型差异

汉字的结构形式是独特的,与拼音文字有明显区别。拼音文字是线性的,字的结构成分像线条似的依次分布,向一个方向展开,呈一维的直线。汉字的整体构型则是呈二维的平面,一个字仿佛就是一个画面,字的结构成分分布在平面里,各个构件不仅可以左右组拼成字,也可以上下组拼成字,但不论怎样组拼搭配,总是一字一块,不越雷池。也就是说一个字不论有几个部件,都要均衡和巧妙地组合在方块里。汉字的结构美原则,其中相当一部分就是指让多种笔画、多种结构成分、多种组合方式在一个方块中协调、配合,以达到稳当、和谐而又灵活、美观的效果。

二、汉字结构的溯源分析和现状分析

汉字结构的溯源分析是以这个字在产生时候的字形为对象所做的分析,也就是追究古代汉字的字形。本课第一节就涉及到这方面的内容。汉字结构的现状分析是以当前楷书规范字形为对象所做的分析。一个字不管在造字时遵循什么造字原理,也不管它是怎么样从古代字形变化到现代字形的,只从当前楷书规范字形出发分析它的平面结构,就属于汉字结构的现状分析。这一节所说的汉字结构就是一种现状分析。

三、汉字的外部结构分析和内部结构分析

汉字的外部结构指纯粹的字形外观结构,一般不涉及字音和字义,不涉及构字字理,主要研究一个字怎么样由最小的构形单位逐层组合为二维的方块汉字,包括汉字的组合成分(“汉字房屋”的构件)和组合方式(汉字的房子怎么“盖”)。汉字的内部结构指与字音、字义有联系的汉字构成成分的组合,也就是从字形的现状着眼,研究字形和字音、字义的关系,说明构造字的理据,得出现代汉字的构字类型。

4.2汉字结构的分析

进行汉字的结构分析要涉及几个问题:一是要区分独体汉字和合体汉字;二是要了解汉字部件的名称和部件位置的名称;三是要掌握汉字部件拆分的规则。

一、独体字和合体字

一般情况下独体字和合体字不难确定,比如“一、人、又”是独体字,“天、休、观”就是合体字。但介于独体和合体之间的字不容易确定。这类字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失去象形特点而发展为包含两个以上部件的字,如“辛、京、雨、鱼”等;另一种自古至今都是合体字,但构字的部件不好分解,或分解后不便称说,如“亮、弄、布、光”等。这两类字可以统称为“特殊合体字”。划分独体字与合体字要注意三点:一是从造字法上考虑,象形字、指事字一般是独体字,会意字、形声字一般是合体字。但也不能拘泥于造字法,现代汉字的实际字形也是划分独体、合体的重要依据。如“京、舌、禽”等象形字,已具备了合体字的特征,就应看作合体字。二是合体字一般具有明显的可分离特征,部件之间、部件与笔画之间必不交叉连串,不具备这一特点的就不是合体字。如“出、及、串、果、事”等就不是合体字。三是合体字分解出的两个以上部件,应该要么是独体字或常用的部件,要么是便于称说的笔画或可以变通称说的部件。因此如果分析出的两个部件不便于称说或变通称说,也不宜按合体字分析。如“卵”尽管明显可以分离,仍应视为独体字。

二、汉字部件的名称和部件位置的名称

为了便于称说,每个部件都应该有名称。成字部件的名称就是该字的读音,如“土”音“tǔ”、“白”音“bái”,而“长”按习惯读“cháng”,不读“zhǎng”。非成字部件有的有习惯的名称,如:“宀:宝盖儿”、“:秃宝盖”、“忄:竖心儿”、“亻:单立人”、“艹:草字头”、“辶:走之儿”、“廴:建之儿”、“灬:四点底”、“刂:立刀”等。根据部件在整字中所处的位置,合体字可以有八个部位,名称分别是“上头下底、左旁右边、内心外框、中腰四角”。例如:“头:八字头(分、公)、学字头(觉)、厂字头(压、历)”,“底:心字底(志、忠)、儿字底(兄、先)”,“旁:火字旁(灯、烛)、绞丝旁(红、绵)”,“边:工字边(红、扛)、立刀边(刚、刘)”,“心:玉字心(国)、口字心(问、句)”,“框:大口框(因、国)、门字框(问)”,“腰:秃宝盖腰(壶)、又字腰(树)”,“角:口字角(器)、月字角(赢)”。

三、汉字部件的拆分规则和层次

汉字的拆分有一定的规则,也有一定的层次顺序。主要规则有:(1)分隔沟是部件和部件分界的显性标志,相离的组合要沿着分割沟进行拆分,其中分隔沟多于一条的,应先拆长的后拆短的。例如:“这──辶、文”,“兵──丘、八”,“想──相、心 / 相──木、目”,“厕──厂、则 / 则──贝、刂”等。(2)相接的组合应从接点处拆分。例如:“古──十、口”,“名──夕、口”等。(3)相交的组合不能拆分。例如“丰”不能拆分。(4)拆分的下限一般要大于一个笔画。例如“二”、“人”都不能拆分。(5)相离的单独笔画具有独立性的是部件,不具有独立性的不是部件。如“孔”里“”是部件,而“犬”里“丶(点)”不是部件。(6)层次拆分不能破坏汉字结构基本类型。例如“谜”虽然按照规则(1)“辶”和“米”之间的分隔沟要更长些,但它是左右结构,拆分层次应是:“谜──讠、迷 / 迷──辶、米”。

(4.1、4.2节部分参考苏培成《现代汉字学纲要(增订本)》有关内容)

五、参考文献链接

●名家如是说:

晋·王羲之:“分间布白,远近宜均;上下得所,自然平稳。”

唐·孙庭过:“一笔成一字之规,一字乃通篇之准。”

唐·张敬玄:“法成之后,字体各有管束:一字管二字,二字管三字,如此管一行;一行管两行,两行管三行,如此管一纸。”

清·王筠:“人之不识字也,病于不能分。苟能分一字为数字,则点画必不可以增减,且易记而难忘矣。”

●傅东华(汉字书写法和字典查字法,《文字改革》1962年第3期)

(笔画)是汉字从篆书变到隶书之后才产生的。在古文和篆书的阶段,汉字都可说是由线条构成,直到隶书的阶段方才从线条变成笔画。线条和壁画的区别主要在于前者往往分不清起讫,后者把它们分清了。例如古文和篆书的结构里常常会出现囫囵的圈圈儿,不知它从哪一点起笔,也不知它是向右转的呢,或是向左转的。后来隶书把这些圈圈儿都写成“口”,就分清了笔画,而且看得出它们的起讫了。

●费锦昌(现代汉字部件探究,《语言文字应用》1996年第2期)

在现代汉字中,记号字和半记号字已经占有相当大的比例。1985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裘锡圭指出:“由于种种原因,在我们现在使用的汉字里,原来的意符和音符有很多已经变成了记号。相应地,很多表意字、形声字和假借字,也就变成了记号字或半记号字。”1982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胡乔木指出:“要尽可能使汉字成为一种拼形的汉字。这对于尽快实现汉字的信息化,将是一个重要的进步。”汉字字形的这一实际情况给了我们这样的可能性:即不必拘泥于汉字传统的偏旁概念,在进行部件切分这个环节上,我们无法因而也不必刻意去追求每一个零部件跟字音字义的历史联系,从而可以主要从现代汉字字形这个角度出发,去追求合理合用的部件切分。我们认识到现代汉字的部件,在字形上跟甲骨文、小篆的部件仍有历史渊源,但由于字形上的混同、分化、讹变,很多部件在形体上已经不可能跟古代汉字的部件一一对应。完全根据字源来切分部件,做不到;只对少量汉字根据字源来切分部件,既使标准不统一,又给不掌握字源的切分者造成困难。我们认为,切分现代汉字部件主要应从现代汉字字形的实际出发,只能以现代汉字的规范字形为主要依据。好在现代汉字中字源是形声字、会意字的占绝大多数,这些字中的大部分,在字形上仍保持形旁、声旁的相对独立性。主要根据现代汉字字形来切分部件,对多数字来说,不会跟构字理据完全相悖。切分部件时,要努力达到“三性”──合理性(主要指合于现代汉字字形之理)、一贯性(把原则和方法贯彻到底,进行穷尽性的切分。当然不排除少量特例)、可操作性(尽可能减少切分的任意性)。

●沈阳(语言的书写符号──文字,《语言学常识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各种文字的“字符”根据与语言中什么样的单位相联系,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三大类,即“意符”“音符”和“记号”。文字系统中的字符跟文字所代表的语言单位在意义上有联系的字符是“意符”,在语音上有联系的是“音符”,在语音和意义上都没有联系的字符就是“记号”。“记号”往往来源于原始的契刻符号,如古汉字里的“(五)、(六)、(七)、(十)”等;记号也可以是硬性规定的,如现代简化汉字“戏”和“汉”里面的“又”就只是一种记号。“记号”在人类的文字系统中只占极少数,因此就绝大多数语言的字符而言,分为“意符”和“音符”两大类也就可以了。“意符”就是表示语言中的意义单位的字符,例如汉字中的“人”,最初就是画的一个人的侧面图形“”,表示汉语中“人”的意思。“音符”也就是表示语言中的语音单位的字符,但是语音没办法用图形来表示,因此所有文字的音符最初都是由已有的意符转化而来的。例如古汉字的“其”原来是“簸箕”的意思,原本只是一个意符,后来采用这个字的音去记录同音的虚词“其”,“簸箕”的意思就抛开不管了,在这种情况下“其”就成了只跟语言中的语音单位有联系的音符。

由于文字的字符有的简单,有的复杂,或者说有的字符只是一个字符,有的字符又是由若干个字符组成的,因此字符又可以分为“单纯字符”和“复合字符”。“单纯字符”是不能再分解为更小的字符的字符。例如汉字的“人”就是一个不能再分解为更小的字符的单纯字符。虽然“人”可以分解为“撇”和“捺”,但是汉字中的“撇、捺、点、横、竖”等只是组成字形的“笔画”,跟任何语言单位都没有固定联系,所以这种笔画不是“更小的字符”。每一个拉丁字母,如“a、b、c、d”,也都是一个单纯字符。尽管有的拉丁字母也可以分解为几笔,如“a”可以分解为半个圆圈和一个半圆的折笔,“d”可以分解为半个圆圈和一竖,但是分解后的笔画都不再是表示语音的字符,即跟任何语言单位都没有联系了,因此只有整个“a、d”才是单纯字符。“复合字符”则是由单纯字符组合而成的字符,也包括由单纯字符和复合字符再组合而成的更复杂的字符。如汉字“位”是由单纯字符“人”和“立”组合而成的,所以是复合字符;“符”由单纯字符“竹”和复合字符“付”组合而成,其中的“付”又是一个由单纯字符“人”和“寸”组合而成的复合字符。有些单纯字符后来就成了汉字中的“偏旁”或“部首”。英文用“sh”代表\[\]的音,用“ch”代表\[t\]的音,这“sh”和“ch”也是复合字符,分别由单纯字符“s”和“h”,“c”和“h”组合而成。由单纯字符组合成复合字符有一定的规则,这就是字符的组合规则。不同类型文字的字符组合规则有的简单,有的较复杂。像英文这样表音文字的字符组合规则就很简单;即使像德文有由三个单纯字符组成的复合字符“sch”代表\[D\]这个音,组合规则也是很简单的。而像汉字这样的非表音文字的字符组合规则就很复杂,而且两个或几个单纯字符组合在一起的方式并不固定,左右组合、上下组合、内嵌组合、外包组合都可以。如“位”是左右结构;“家”是上下结构;“裹”是内嵌结构,“衣”字里面嵌入了一个“果”字;“囚”是外包结构,“人”字外面包了一个方框,等等,而且即使同样的组合,有时候顺序还是不固定的,如“够”字是左右结构,可是过去其中的“句”和“多”放在左边放在右边都可以,只是到了汉字规范化以后才固定为“句”在左“多”在右,不能随便挪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