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你们拷杀:茶的历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0 18:57:29
',1)">
',2)">
“达摩眼皮变茶树”? 揭密历史上茶的起源

中国历史上有很长的饮茶纪录,已经无法确切地查明到底是在什么年代了,但是大致的时代是有说法的。并且也可以找到证据显示,确实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饮茶的习惯是从中国传过去的。所以,很多人认为饮茶就是中国人首创的,世界上其它地方的饮茶习惯、种植茶叶的习惯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中国传过去的。
但是也有人能够找到证据指出,饮茶的习惯不仅仅是中国人发明的,在世界上的其它一些地方也是饮茶的发明地,例如印度、非洲等。
1823年,一个英国侵略军的少校在印度发现了野生的大茶树,从而有人开始认定茶的发源地在印度,至少是也在印度。中国当然也有野生大茶树的记载,都集中在西南地区,记载中也包含了甘肃、湖南的个别地区。茶树是一种很古老的双子叶植物,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在国内,也有关于茶树的最早原产地的争论,有好几种说法。不少人认为在云南,有一学者在认真研究考证以后断言,云南的西双版纳是茶树的原产地。人工栽培茶树的最早文字记载始于西汉的蒙山茶。这在《四川通志》中有载。
饮茶的发源时间
神农有个水晶肚,达摩眼皮变茶树,中国饮茶起源众说纷纭:追溯中国人饮茶的起
源,有的认为起于上古,有的认为起于周,起于秦汉、三国、南北朝、唐代的说法也都有,造成众说纷纭的主要原因是因唐代以前无“茶”字,而只有“荼”字的记载,直到茶经的作者陆羽,方将荼字减一画而写成“茶”,因此有茶起源于唐代的说法。其它则尚有起源于神农、起源于秦汉等说法。
神农说
唐.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
而中国饮茶起源于神农的说法也因民间传说而衍生出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茶是神农在野外以釜锅煮水时,刚好有几片叶子飘进锅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黄,喝入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脑,以神农过去尝百草的经验,判断它是一种药而发现的,这是有关中国饮茶起源最普遍的说法。
茶的历史 “唐宋元明清”五代名茶产地大盘点
唐代名茶
据唐代陆羽《茶经》和唐代李肇《国史补》等历史资料记载,唐代名茶计有50余种,大部分都是蒸青团饼茶,少量是散茶。
顾渚紫笋 又名顾渚茶、紫笋茶,产于湖州 (现浙江长兴)顾渚山。曾为贡品,唐贞元后,每年为此役工三万余人,累月方毕。陆龟蒙曾置茶园于山下。唐郑谷诗:“顾渚一瓯春有味”,宋陆游诗:“候火新烹顾渚茶”,皆咏此。
阳羡茶 亦名紫笋茶,产于常州 (现江苏宜兴西)。因阳羡隋时为义兴县,东晋、南朝曾为义兴郡治所,故所产紫笋茶,又名义兴紫笋。
寿州黄芽 又名霍山黄芽,产于寿州(现安徽霍山)。
蕲门团黄 产于湖北蕲春。
蒙顶石花 又名蒙顶茶,产于剑南雅州名山(现四川雅安蒙山顶)。
神泉小团 产于东川(现云南东川)。
昌明茶、兽目茶 产于绵州剑阁以南、西昌昌明神泉县西山(现四川绵阳安县、江油)。
碧涧、明月、芳蕊、茱萸 产于峡州(现湖北宜昌)。
方山露芽 又名方山生芽,产于福州。
香雨 又名其香、香山,产于夔州(现四川奉节)。
楠木茶 又木茶,产于荆州江陵(现湖北江陵)。
衡山茶 产于湖南省衡山,其中以石廪茶最著名,其次还有林茶。
邕湖含膏 产于岳州(现湖南岳阳)。
东白 产于婺州(现浙江东阳东白山)。
鸠坑茶 产于睦州桐庐县山谷(现浙江淳安)。
西山白露 产于洪州(现江西南昌西山)。
仙崖石花 产于彭州(现四川彭县)。
绵州松岭 产于绵州(现四川绵阳)。
仙人掌茶 产于荆州(现湖北当阳)。属蒸青散茶,仙人掌状。
夷陵茶 产于峡州(现湖北夷陵)。
茶牙 产于金州汉阴郡(现陕西安康、汉阳)。
紫阳茶 产于陕西紫阳。
义阳茶 产于义阳郡(现河南信阳市南)。
六安茶 产于寿州盛唐(现安徽六安),其中“小岘春”最出名。
天柱茶 产于寿州霍山(现安徽霍山)。
黄冈茶 产于黄州黄冈(现湖北黄冈麻城)。
雅山茶 产于宣州宣城(现安徽宣城)。
天目山荼 产于杭州天目山。
径山茶 产于杭州(现浙江余姚)。
歙州茶 产于歙州婺源(现江西婺源)。
仙茗 产于越州余姚瀑布泉岭(现浙江余姚)。
腊面茶 又名建茶、武夷茶、研膏茶,产于建州(现福建建瓯)。
横牙、雀舌、鸟嘴、麦颗、片(鳞)甲、蝉翼 产于蜀州的晋源、洞口、横原、味江、青城等地(现四川温江灌县一带),属著名的蒸青散茶。
州茶 产于邛州的临邛、临溪、思安等地(现四州 温江地区)。出产早春、火前、火后、嫩绿等散茶。
泸州茶 又名纳溪茶,产于沪州纳溪(现四川宜宾泸县)。
峨眉白芽茶 产于眉州峨眉山(现四川乐山地区)。
赵坡茶 产于汉州广汉(现四川绵竹)。
界桥茶 产于袁州(现江西宜春)。
茶岭茶 产于夔州(现四川奉节、巫溪、巫山、云阳等县)。
剡溪茶 产于越州剡县(现浙江嵊县)。
蜀冈茶 产于扬州江都。
庐山茶 产于江州庐山(现江西庐山)。
唐茶 产于福州。
柏岩茶 又名半岩茶,产于福州鼓山。
九华英 产于剑阁以东蜀中地区。
小江园 产于剑州小江园(现福建南平)。
宋代名茶
据《宋史·食货志》、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宋熊蕃《宣和北苑贡茶录》和宋代赵汝砺《北苑别录》等记载,宋代名茶有90余种。宋代名茶仍以蒸青团饼茶为主,各种名目翻新的龙凤团茶是宋代贡茶的主体。当时“斗茶”之风盛詌,也促进了各产茶地不断创造出新的名茶,散芽茶种类也不少。
建茶 又称北苑茶、建安茶,产于建州,宋代贡茶主产地。著名的贡茶有龙凤茶、京铤、石乳、的乳、白乳、龙团胜雪、白茶、贡新銙、试新銙、北苑先春等40余种。
顾渚紫笋 产于湖州(现浙江长兴)。
阳羡茶 产于常州义兴(现江苏宜兴)。  日铸茶 又名日注茶,产于浙江绍兴。
瑞龙茶 产于浙江绍兴。
谢源茶 产于歙州婺源(现江西婺源)。
双井茶 又名洪州双井、黄隆双井、双井白芽等,产于分宁(现江西修水)、洪州(现江西南昌)。属芽茶(即散茶)。
雅安露芽、蒙顶茶 产于四川蒙山顶(现四川雅安)。
临江玉津 产于江西清江。
哀州金片 又名金观音茶,产于江西宜春。
青凤髓 产于建安(现福建建瓯)。
纳溪梅岭 产于泸州(现四川泸县)。
巴东真香 产于湖北巴东。
龙芽 产于安徽六安。
方山露芽 产于福州。
五果茶 产于云南昆明。
普洱茶 又称普茶,产于云南西双版纳。集散地在普洱县。
鸠坑茶 产于浙江淳安。
瀑布岭茶、五龙茶、真如茶、紫岩茶、胡山茶、鹿苑茶、大昆茶、小昆茶、焙坑茶、细坑茶 产于浙江嵊 县。
径山茶 产于浙江余杭。
天台茶 产于浙江天台。
天尊岩贡茶 产于浙江分水(现桐庐)。
西庵茶 产于浙江富阳。
石笕岭茶 产于浙江诸暨。
雅山茶、鸟嘴茶 又名明月峡茶,产于蜀州横源(现四川温江一带)。
宝云茶 产于浙江杭州。
白云茶 又名龙湫茗,产于浙江乐清雁荡山。
月兔茶 产于四川涪州。
花坞茶 产于越州兰亭(现浙江绍兴)。
仙人掌茶 产于湖北当阳。
紫阳茶 产于陕西紫阳。
信阳茶 产于河南信阳市南。
黄岭山茶 产于浙江临安。
龙井茶 产于浙江杭州。
虎丘茶 又名白云茶,产于江苏苏州虎丘山。
洞庭山茶 产于江苏苏州。
灵山茶 产于浙江宁波部县。
沙坪茶 产于四川青城。
邓州茶 产于四川温江地区邓县。
蛾眉白芽茶 又名雪芽,产于四川蛾眉山,属散芽茶。
武夷茶 产于福建武夷山。
卧龙山茶 产于越州(现浙江绍兴)。
修仁茶 产于修仁(现广西荔浦)。
元代名茶
据元代马端陆《文献通考测其他有关文史资料 记载的元代名荣计有40余种。
头金、骨金、次骨、末骨、粗骨 产于建州(现福 建建既)和剑州(现福建南平)。
泥片 产于虔州(现江西赣县)。
绿英、金片 产于袁州(现江西宜春)。
早春、华英、来泉、胜金 产于歙州(现安徽歙 县)。
独行、灵草、绿芽、片金、金茗 产于潭州(现湖 南长沙)。
大石枕 产于江陵(现湖北江陵)。
大巴陵、小巴陵、开胜、开卷、小开卷、生黄翎毛 产于岳州(现湖南岳阳)。
双上绿芽、小大方 产于澧州(现湖南澧县)。
东首、浅山、薄侧 产于光州(现河南潢川)。
清口 产于归州(现湖北秭归)。
雨前、雨后、杨梅、草子、岳麓 产于荆湖(现湖 北武昌至湖南长沙一带)。
龙溪、次号、末号、太湖 产于淮南(现扬州至合肥一带),均为散茶。
茗子 产于江南(现江苏江宁至江西南昌一 带)。
仙芝、嫩蕊、福合、禄合、运合、庆合、指合 产于饶州(现安徽浮梁、贵池、青阳九华山一带)。
龙井茶 产于杭州,属散芽茶。
武夷茶 产于福建武夷山一带。
阳羡茶产于江苏宜兴。
明代名茶
明代因开始废团茶兴散茶,所以蒸青团茶虽有,但蒸青和炒青的散芽茶渐多。据顾元庆《茶谱》(1541年)、屠隆《茶笺》(1590年前后)和许次纤《茶疏》(1597年)等记载,明代名茶计有50余种:
蒙顶石花、玉叶长春产于剑南(现四川雅安地区蒙山)。
顾诸紫笋产于湖州(现浙江长兴)。
碧涧、明月产于峡州(现湖北宜昌)。
火井、思安、芽荼、家茶、孟冬、夷(原字左有金旁)甲产于邓州(现四川温江地区邓县)。
薄片产于渠江(现四川从广安至达县)。
真香产于巴东(现四川奉节东北)。
柏岩产于福州(现福建闽候一带)。
白露产于洪州(现江西南昌)。
阳羡茶产于常州(现江苏宜兴)。
举岩产于婺州(现浙江金华)。
阳坡产于了山(现安徽宣城)。
骑火产于龙安(现四川龙安)。
都儒、高株产于黔阳(现四川泸州)。
麦颗、乌嘴产于蜀州(现四川成都、雅安一带)。
云脚产于袁州(现江西宜春)。
绿花、紫英产于湖州(现浙江吴兴一带)。
白芽产于洪州(现江西南昌)。
瑞草魁产于宣城了山(现安徽宣城)。
小四岘春产于六安州(现安徽六安)。
茱萸寮、芳蕊寮、小江团产于峡州(现湖北宜昌)。
先春、龙焙、石崖白产于建州(现福建建瓯)。
绿昌明产于建南(现四川剑阁以南)。
苏州虎丘产于江苏苏州。
苏州天池产于江苏苏州。
西湖龙井产于浙江杭州。
皖西六安产于安微六安。
浙西天日产于浙江临安。
罗介(原字左有“山”)茶又名介(原字左有“山”旁)茶,产于浙江长兴,与顾渚紫笋类同。
武夷岩茶产于福建祟安武夷山。
云南普洱产于云南西双版纳,集散地在普洱县。
歙县黄山又名黄山云雾,产于安徽歙县、黄山。
新安松罗又名徽州松罗、郎(原字左有“王”旁)源松罗,产于安徽休宁北乡松罗山。
余姚瀑布茶、童家岙茶产于浙江余姚。
石埭茶产于安徽石台。
瑞龙茶产于越州卧龙山(现浙江绍兴)。
日铸茶、小朵茶、雁路荼产于越州(现浙江绍兴)。
石笕茶产于浙江诸暨。
分水贡芽茶产于浙江分水(现浙江桐庐)。
后山茶产于浙江上虞。
天目茶产于浙江临安。
剡溪茶产于浙江嵊县。
雁荡龙湫茶产于浙江乐清雁荡山。
方山茶产于浙江龙游。
清代名茶
清代名茶,有些是明代流传下来的,有些是新创的。在清王朝近300年的历史中,除绿茶、黄茶、黑茶、白茶、红茶外,还发展产生了乌龙茶。在这些茶类中有不少品质超群的茶叶品目,逐步形成了我国至今还继续保留着的传统名茶。
清代名茶计有40余种。
武夷岩茶产于福建祟安武夷山,有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四大名枞,产品统称“奇种”,是有名的乌龙茶。
黄山毛峰产于安徽歙县黄山.属烘青绿茶。
自徽州松罗又名郎(原字左有“王”旁)源松罗,产于安徽休宁,属细嫩绿茶。
西湖龙井产于浙江杭州,属扁形炒青绿茶。
普洱茶产于云南西双版纳,集散地在普洱县。有普洱散茶与团荼、饼茶等,前者居绿茶,后者属后发酵黑茶。
闽红工夫红茶产于福建省。
祁门红茶产于安徽祁门一带,属工夫红茶。
婺源绿茶产于江西婺源,属炒青眉茶。
洞庭碧螺春产于江苏苏州太湖洞庭山,属炒青细嫩绿茶。
石亭豆绿产于福建南安石亭,属炒青细嫩绿茶。
敬亭绿雪产于安徽宣城,属细嫩绿茶。
涌溪火青产于安徽泾县,属圆螺形细嫩绿茶。
六安瓜片产于安徽六安,属单片形细嫩绿茶。
太平猴魁产于安徽太平,属细嫩绿茶。
信阳毛尖产于河南信阳,属针形细嫩绿茶。
紫阳毛尖产于陕西紫阳,属针形细嫩绿茶。
舒城兰花产于安徽舒城,属舒展芽叶型细嫩绿茶。
老竹大方产于安徽歙县,属扁芽形炒青细嫩绿茶。
泉岗辉白产于浙江嵊县,属圆形炒青细嫩绿茶。
庐山云雾产于江西庐山,属细嫩绿茶。
君山银针产于湖南岳阳君山,属针形黄芽茶。
安溪铁观音产于福建安溪一带,属著名乌龙茶。
苍梧六堡茶产于广酉苍梧六堡乡,属著名黑茶。
屯溪绿茶产于安徽休宁一带,属优质炒青眉茶。
桂平西山茶产于广西桂平西山,属细嫩绿茶。
南山白毛茶产于广西横县南山,属炒青细嫩绿茶。
思施玉露产于湖北恩施,属细嫩蒸青绿茶。
天尖产于湖南安化,属细嫩芽茶。
政和白毫银针产于福建政和,属白芽茶。
凤凰水仙产于广东潮安,属乌龙茶。
闽北水仙产于福建建阳和建瓯,属乌龙茶。
鹿苑茶产于湖北远安,属细嫩黄茶。
青城山茶、沙坪条产于四川灌县,属细嫩绿茶。
名山茶、雾钟茶又名蒙顶茶,产于四川雅安、名山,属细嫩绿茶。
蛾眉白芽茶产于四川娥眉山,属细嫩绿茶。
务川高树茶产于贵州铜仁,属细嫩绿茶。
贵定云雾茶产于贵州贵定,属细嫩绿茶。
湄潭眉尖茶产于贵州湄潭,属细嫩绿茶。
严州苞茶产于浙江建德,属细嫩绿茶。
莫干黄芽产于浙江余杭,属细嫩绿茶。
富田岩顶产于浙江富阳,属细嫩绿茶。
九曲红梅产于浙江杭州,属细嫩工夫红茶。
温州黄汤产于浙江温州平阳,属黄茶。
穿梭于幽深的峡谷之间 历史深处的茶马古道
千百年来,在横断山脉的崇山峻岭和金沙江的幽深峡谷之间,在川、滇、藏三省交汇的“大三角”的原野丛林之中,盘曲延伸着一条神秘的古道。这条古道从四川的雅安出发,经飞仙关,过始阳,走天全,出禁门关,翻二郎山,过泸定,至康定,到西藏,然后进入尼泊尔。古道险窄幽深,斗折蛇形,曲曲折折,这就是与“丝绸之路”齐名天下的 茶马古道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不仅是世界上地势最高,地理形态最为复杂的商业要道,它更是中外文化交流、文明传播的通道。
四川、云南是我国茶叶的主产区,“天全边茶”享誉蜀中。与盛产茶叶的川蜀地区唇齿相依的藏族同胞世世代代对茶叶却是十分的渴求,在汉文史料中多有藏人“嗜茶如命”,“艰于粒食”,“以茶为命”,“如不得茶、非病即死”之类的记载。藏族民族中也有“汉家饭裹腹、藏家茶饱肚”,“宁可三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之说。虽然对茶情有独钟,但由于酷寒的高寒气候,茶叶根本无法种植,只能依靠于川、滇茶叶入藏供饮,中原地区少有马匹,纵有些许,也皆体弱质差,而地处高原地段的西藏康巴正好盛产良马,这种出产与需求的互补,促使两个伟大的民族走到了一起。于是“茶马互市”诞生了。
“茶马互市”的诞生,最早可以追溯到唐玄宗时期。当时,茶叶用作饮料,在全国各地皆为常事,而藏族同胞,尚未大饮。虽此前贞观十一年文成公主下嫁给藏王松赞干布,就带来了大批茶叶,其后亦有茶叶进入藏区,然而其清新明目,健脾养胃,祛劳提神的功效非常人皆知,因而饮茶之习惯尚不得善遍,全民饮用当推至后期。当然也是从官至民。唐代作家李肇在《国史补》中写道:唐朝使者常鲁公出使吐蕃,常在篷中烹茶,吐蕃赞普见后问道“此为何物?”,常答:“此为解渴去烦之物,名‘茶’”,赞普细察,笑曰‘吾亦存焉’,遂令从人取出大筐,常观,果为茶耳,皆为徽、闽、川之良物,然赞普不能用。后,常示之,且言其妙,至此,赞普饮之,藏胞亦然。”由此可见,当时吐蕃势力强大,虽然存有大量的从外地搜罗或他人赠送作为珍贵礼物的茶叶,但除了极少赞普饮用外,常人大都不知道如何饮用,而从常鲁公在民间传以饮用之术后,喝茶的习惯也就给了藏民,茶文化开始进入藏区。藏民喝茶,汉民售之。茶马互市的兴起,无疑促进了藏汉经济的交往。唐朝在许多地方都设置了“茶马司”,作为市场管理机构。宋代开始,朝廷常与辽、金交战,所需军马更多,宋便将茶马交易作为一种政治手段,用以结善并控制西北各夷。当时,朝廷将茶叶的销售分为官茶和商茶,前者由政府机构采购交易,后者由茶商向户部纳税交易。但须限定数量和地域,明清两代大体沿袭旧制,只是到了清代晚期才将茶叶向民间开放。
天全是茶叶的盛产区,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更与藏区康巴相邻,因而“茶马互市”交易更盛,至明代经商户达60余家。“天全边茶”产量达2.9万担。过天全县城,出禁门,便是二郎山系,是茶马古道的必经地,相对于年代更为古老、被历代衙府称为“官道”的经荥经、泥头、磨西至泸定、康定的“大路”,此路俗称“小路”,所背之茶亦称“小路茶”,无论大路、小路一样要路经此处,一样要翻越三千二百多米的马鞍山和五千多米的二郎山,因而二郎山南麓山脚有地名曰“两路”。
翻山越岭,地势陡险,骡马难以通行,只有人手脚并用,方能攀援通行。所以各地古道中惟一造就了“茶马古道”上仅此从天全禁门关至康巴路段独有的风景奇观:人力背茶。背夫们相约十人、八人,每趟从茶商的库房里领取茶包,背往指定的地方。体力好的取20—25包,足有300—400斤。
背夫们领到手的茶包层叠摞好,用竹签串连固定,再以篾条编成背篼,套上双肩。背夫无论是谁皆自备食物,即玉米面和一小袋盐巴,仅此而已。胸前系着一个椭圆形的小篾圈,俗称“汗剐子”专用于刮汗,手里拄着一根丁字形的拐杖,拐尖镶有铁杵,俗称“拐筢子”“墩拐子”。茶包一旦上背,沿途一般不得卸下歇息,待有平缓处,领头背夫(有地方称拐子师,也有地方称大背师)便审势路段和背夫负力情形,需歇一歇了,便扎下拐子,一声吆喝,示意大家找地方歇息。拐杖就是支架,茶包垫在拐子上,拐子扎在石头上,背夫们便都挺直腰背歇脚片刻。日久天长,古道上便留下了铁杵扎下的痕迹。甘溪坡上、紫石关旁那些茶路上密布的“拐子窝”至今仍在荒弃而覆满青苔的石板道上隐隐现现。
古道是走出来的,这一走就是几千年,几千年漫长的岁月中,它历经风雨,铸就了历史和文明,虽然说现代文明替代了它,但它不是消失,更不是灭亡,这是人类历史上一段美好的过去,它是人类向前发展史上一座闪耀着光彩的里程碑,它光彩背后的神奇,源自于人类的坚韧不屈和自强不息。
中国数千年的饮茶史 饮茶方法的四次演变
我国有数千年的饮茶史,人们的饮茶方法随着制茶技术和饮茶实践的发展进步,有过四次较大的演变。第一个阶段:煎饮法当我们的祖先还处在原始部落时期,由于生产力低下,常常食不果腹。当他们发现茶树的叶子无毒能食的时候,采食茶叶纯粹是为了填饱肚子,而不是去享受茶叶的色、香、味,所以还不能算饮茶。而当人们发现,茶不仅能祛热解渴,而且能兴奋精神、能医治多种疾病时,茶开始从食粮中分离出来。煎茶汁治病,是饮茶的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里,茶是药。当时茶叶产量少,也常作为祭祀用品。第二个阶段:羹饮法从先秦至两汉,茶从药物转变为饮料。当时的饮用方法,正象郭璞在《尔雅》注中所说的那样:茶“可煮作羹饮”;也就是说,煮茶时,还要加粟米及调味的作料,煮做粥状。至唐代,还多用这种饮用方法。我国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多在唐代接受饮茶的习惯,故他们至今仍习惯于在茶汁中加其他食品。
第三个阶段:研碎冲饮法此法早在三国时代就已山现了,唐代开始流行,盛于宋。三国时代魏国的张揖在《广雅》中记载:“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迹,捣未,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桔子笔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这里说得很明确,当时采下的茶叶,要先制饼,饮时再捣未、冲沸水。这同今天饮砖茶的方法是一样的,应该说是冲饮法的“祖宗”。但这时以汤冲制的茶,仍要加“愈、姜、桔子”之类拌和,可以看出从羹饮法向冲饮法过渡的痕迹。唐代中叶以前,陆羽己明确反对在茶中加其他香调料,强调品茶应品茶的本味。说明当时的饮茶方法也正处在变革之中。纯用茶叶冲泡,被唐人称为“清茗”。饮过清茗,再咀嚼茶叶,细品其味,能获得极大的享受。宋人以饮冲泡(淹茶)的清茗为主,羹饮法除边远地之外,己很少见到。第四个阶段:泡饮法饮茶的第四个阶段,可叫做全叶冲泡法。此法始于唐代,盛行于明清以来。唐代发明蒸青制茶法,专采春天的嫩芽,经过蒸焙之后,制成散茶,饮用时用全叶冲泡。这是茶在饮用上又一进步。散茶品质极佳,饮之宜人,引起饮者的极大兴趣。为了辨别茶质的优劣,当时已形成了审评茶叶色香味的一整套方法。宋代研碎冲饮法和全叶冲泡法并存。至明代,制茶方法以制散茶为主,饮用方法也基本上以全叶冲泡为主。这同今天大多数人的饮茶方法是一样的。
目前开始的速溶茶、茶饮料等饮用方式也许正是新兴茶饮法的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