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查出丙肝怎么办:让主角活跃在聚光灯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6:22:39

让主角活跃在聚光灯下

许鸿宾

记叙文中塑造的人物,无一不是来自于现实生活。但生活中的人很多,参与同一事件的人物往往不止一个,如何让自己要塑造的人物醒目、突出,是对每一个写者的考验。

影视作品往往是这么处理的:主要人物往往出现在镜头的中间(就是观众的视觉焦点上),面对观众。陈佩斯和朱时茂的小品《主角与配角》就是讲这个道理。还有一种办法:把次要人物的形象虚化、淡化,只让主要人物的形象清晰起来。

在文字作品中,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第一种情况,如果不是行文或烘托的需要,就把笔墨全部集中在写作对象上,不去涉及其他人物。

请看下面这篇习作:

我的朋友

作者:权寨中学七⑸班 朱佳星

在小学时,我和妹妹有一个好朋友,就是周润荃。在我的记忆里,她剪着学生头,瓜子脸,戴着2500的眼镜。那张脸上总是带着灿烂的微笑。

现在回想,她是一个幽默风趣、乐于助人和善良的人。

她是在四年级的时候和王文玉一起转过来的。可能是有缘吧,我和妹妹跟她俩成了好朋友。一天,我倚在栏杆上看着柳树发呆,周润荃在不知不觉中走了过来,趁我不注意时,拍了我一下,说:“星佳朱,在发什么呆呢?”我说:“没什么。停!你叫我什么?”她说:“给你起个外号怎么样?”我还没回答,王文玉又过来了,说:“死麻雀在干什么?”周润荃说:“哦,哈巴狗,你在干什么呢?”我说:“你们怎么可以给人起外号呢?”她们俩说:“就知道你会生气,我们俩和你开玩笑呢!这两个外号是我们临时想出来的,哈哈!”“啊?我晕!”

在一个秋天,我们去西河沿秋游,我在地上看见了一只受伤的小鸟,正在啾啾地叫着,浑身发抖。我和周润荃竭力把小鸟隐藏起来。我突然发现树上有一个鸟窝,就对周润荃说:“我们把小鸟放鸟窝里吧!”于是,周润荃就把小鸟放进窝里了。

至今,我还很想念她,希望我和她以后常见面。

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显然是周润荃,作者仅用“起外号”表现她的“幽默风趣”,用“救助小鸟”表现她的“善良”,显得过于简单化。开头外貌描写的意图不清晰,用词也欠整齐,那个眼镜的度数更是令人忍俊不禁。这且不表。文中除了周润荃外,还出现了三个人物,她们的作用令人生疑。

一开头,作者强调周润荃是“我和妹妹”共同的朋友。也许生活中确是这样,但写作时完全没必要提到“妹妹”,因为“妹妹”跟下面的情节没有任何关系。

第三段,喜欢起外号的除了“周润荃”,又冒出个“王文玉”,在进行语言描写时,还出现了“她们俩说”这样的语句。这样,“王文玉”成了与“周润荃”并列的主要人物,背离了本文的写作意图。从这一段的实际情况看,“王文玉”完全没有必要出现。

许多文章是需要配角的,或者是行文所必需,或者要对主人公起陪衬、烘托作用,比如上面习作中的“我”。既然“周润荃”是“我”的朋友,就一定要与“我”发生联系。这时候,就要对“我”正确定位:“我”只是配角,决不能上升为主人公喧宾夺主。但在上文的第四段,小鸟和鸟窝都是“我”发现的,“把小鸟放鸟窝里”是“我”的提议,“把小鸟藏起来”是“我和周润荃”共同做的,“我”成了这件事的主人公,真正的主人公沦为配角!

阿累先生的《一面》,对主角与配角的关系就处理得比较好。主角当然是鲁迅。

长篇小说另当别论。

2011/3/8

门,其实开着

教室里,门开着。

刚刚做完大扫除,同学们满头大汗的坐在教室里,望着透亮的窗户,平静的笑着。

突然,一位刚才偷懒跑操场上玩的同学欢快地跑到教室,将捂得严严的两只小手搭起的小屋伸展开,一只彩色的蝴蝶从他的手上飘向半空,在我们的头顶上盘旋。

同学们都不顾刚才的累站了起来。一位女同学劝那群起哄的同学把窗户打开,把蝴蝶放走,让它去寻找属于它的花丛,属于它的阳光。

一位男生冷冷地甩了一句话:“门开着呢,就看它有没有本事出去了。”他阻止那些女生上前打开窗户。

蝴蝶很坚定的朝着窗户飞去,它相信自己的眼睛,那明明是个只存在空气的洞。所以它就不停地冲着那里飞呀飞,它以为自己可以出去的。

第一次,它掉了下来,第二次,它又掉了下来,第三次,他还是掉了下来……就这样,也不知试了多少次,最终还是没有成功,那群男生高兴得手舞足蹈,女生则急得直跺脚。

蝴蝶终于累了,落到地上再也飞不起来。

下课铃响了,第一位冲出教室的男生,一脚踩在蝴蝶那弱小的身躯上……

其实,门口离窗户不过半米,它一直开着。

点评:结尾的点睛之笔,明确告诉读者:蝴蝶是本文的主人公,作者借它表达了“要换一种方式思考问题”的道理。令人不解的是,文章开始几段描述班里同学们的活动,篇幅很长,并有许多细节描写,比如:同学们做了大扫除;累得满头大汗;平静地笑着;一个同学逃避劳动跑操场玩去了;他回来的时候很欢快;一位女生劝男生;另一位男生用冷冷的口气作答……这些细节对下文表现蝴蝶没有作用,但作者却写得一丝不苟。

要让主角活跃在舞台的中心,活跃在聚光灯下。对于次要的人物,如果能起到陪衬的作用,可以写,但不可写得太仔细,以免喧宾夺主。如果连陪衬的作用也没有,不论多么精彩,也要果断地弃用。这个道理,看看陈佩斯、朱时茂那个小品就更明白了。小品的名字叫《主角与配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