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欧洲过山车: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基本特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2:21:26
2006-11-30 12:11:00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余胜泉、陈莉   阅读511次
【摘 要】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概念迅速被广泛传播,各种整合的教学也纷纷进入课堂,但很多课都侧重形式或模式探索,出现了一些重形式而忽 视实质的倾向,什么样的课程整合才算有效,一直以来困扰着从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者。本文从长期的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出发,提出了有效整合的六 个基本特征,并由此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教学开展给出了十点操作性的建议。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有效整合
当代基础教育变革有两大主线,一是国家2000年启动的教育信息化(“校校通”)工程,一是国家2001年启动的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程,它们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动力之源。这两者之间不是分离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新课改为教育信息化提供理念指导,而教育信息化为课程改革提供方法、工具与环境的支持。它们之间的结合点就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2000年11月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当时的教育部部长陈至立的报告中指出“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而在2001年 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也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和,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 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 具”。至此引发了从政府到民间的全国性“课程整合热”,各地纷纷启动了大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项目,各级中小学为此也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精力,希望能够 通过改善硬件环境,培训教师的信息技术技能,使信息技术介入到课堂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可是实际情况不容乐观,很 多课都侧重形式或模式探索,出现了一些重形式而忽视实质的倾向。在实践中,教师们最大的疑问就是:怎样的整合才算有效?如何才能实质性促进学生认知和能力 的发展?在各类评优课、公开课上使用精美的课件,在一节课中运用各种先进的技术、媒体,给学生大量的信息(戏称从“人灌”到“电灌”)就算实现了信息技术 与课程的有效整合吗?
我们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Integra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Curriculum), 其内涵在于将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从而实现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 节的相互融合,以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也就是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基于这一 理念,我们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否有效,并不在于用了多么先进的技术,一节课中用了多长时间的技术,而在于是否在恰当的教学环节使用,使学生完成某 些用其它方法难以做到的事,在高水平完成既定课程教学目标的同时,获取信息技术技能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因此,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的基本特征出 发,来判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否有效。
一、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主导-主体”的教学结构
在 有效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不再仅仅是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用来营造一种理想的教学环境,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能实现学生的自主探索, 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与资源之间的多重交互,能实现资源的共享,学生的按需学习,能支持自主探索、多重交互、情境创设、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多方面要 求的新型学习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课堂的教学结构发生根本变革,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落到实处。教学结构是教师、 学生和教材(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及其具体体现(何克抗,2000)。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特征在于从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主导——主体”的教学结构(如下图):
这两种教学结构的特点如下表所示:
要素
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结构
主导—主体教学结构
教师
知识的传授者,是主动的施教者,是教学的绝对主导者,监控整个教学活动的进程;
教师要对学生及其学习过程中的教学内容及教学媒体进行总体的指导和把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为其选择、设计特定的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交流方式;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学生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学生良好情操的培育者;
学生
是知识传授的对象,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
学生拥有大量的经过教师选择、设计并控制的学习资源,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信息加工与情感体验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教学媒体
辅助教师教的演示工具;
教学媒体既可以是辅助教师教的演示工具,也可以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
教材
教学内容基本由教材决定,教材是学生的唯一学习内容,是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
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学内容,通过教师指导、自主学习与协作交流,学生可以从多种学习对象(包括本门课程的教师、同学以及社会上的有关专家)和多种教学资源(例如图书资料及网上资源)获取多方面的知识。
在“主导-主体”的教学结构中,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学习活动等的设计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有很大的自主权,又能保证其学习不会发生质的偏离,能在适当的时候得到教师或专家、伙伴的指导。学生处于一种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有效的信息化课堂教学中,不仅要看信息技术发挥了多大的作用,更要看教师、学生、教材、媒体这四个核心要素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和所起的作用,及其是否符合上表所列的基本特征。
二、学生在课堂上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兴 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在乐趣中学习才能使学生爱上学习,不再视学习为负担。而信息技术的介入课堂,怎样才能体现让学生乐学爱学呢?绝不是简单的一句“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就可以解决的。我们认为,从这个角度分析,判断有效的信息化课堂教学,需要考察以下三点:
1、 课堂是否有广泛的参与度:包括参与学生的人数和每个学生的参与程度。在这个层面上,需要关注大多数学生有没有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相互协作,积极思 考,踊跃发言;同时还需要关注学生参与的过程中有没有主动参与的意识,有没有积极主动的探究。参与度决不是表面热闹,全班学生形式上、表面上的参与,也不 是看似小组讨论,实则个别优秀学生包办成果汇报的表演。
2、 学生有无积极的情感投入:在学生为主体的学习中,学生不是作为一个旁观者被动的接受教师的传授,被动的观看同伴的学习,而是要发自内心的原意参与学习活 动,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可能获得进步。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这就需要教师能将书本知识还原为实际生活经验,将抽象的知识具化为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学生喜 闻乐见、感兴趣的话题;能够在问题的设置上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使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完成学习。
3、 学生有无成就感的获得:只有及时获得成就感,才能使之转化为成就动机,促进学生进一步的学习。一个没有尝过成功滋味的学生往往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容 易放弃努力从而失去了前进的动力。要使所有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就感,就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照顾学生的层次性,需要教师在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上关注课堂的弱势 群体,及时给予他们明确的鼓励;在一些自主学习活动中,给予完成任务有困难的学生特别的指导;在习题练习的设计上注意层次和梯度,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 同一层次设计不同类型的练习题同时呈现给学生(借助网络环境往往比较容易实现),以保证所有水平的学生都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
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在积极的情感投入中进行学习,课堂不再是教师精彩表演的天地,而成为学生积极投入、成就体验的乐园,从教师的精彩到学生的精彩,乃课堂的真情真谛。
三、学生具有广泛的认知范围
在 主导-主体的教学结构下,教材已经不再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来源和教学内容。网络环境更是带来了全球资源的共享,带来了古今中外人类智慧、知识的联网,因此丰 富的网上资源为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提供了重要的知识源泉。在这个新事物层出不穷的信息时代,要求人们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整合课 堂如果仍然只能让学生学到教材上的知识,既不符合时代潮流,也没有体现和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互 联网上各种优秀的科普网站、专题网站甚至各类新闻,都为学生提供了文学艺术、历史文化、天文地理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多媒体的介入可以使学生多方位、多层 次、多角度的获得图文音并茂的文献资料。在有效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上教师要关注如何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有效地扩大学生的认知范围,让学生能够有机会 方便快捷地接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做到这一点,可以有两个途径:一是教师给学生提供经过教师精心挑选的,与本课主题密切相关的拓展资源,可以是图文并 茂的文献资料,也可以是辅助理解重难点的解说说明,还可以是帮助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启发性事例、文字、图片等等;二是鼓励学生运用信息技能网上搜索,这种方 式下首先需要学生具有较为熟练的信息技术技能并且较为熟悉网络环境,同时需要教师的及时指导和点拨,而不是放羊式的让学生在各个搜索引擎上盲目搜索,这就 需要教师提供与主题密切相关的网站,或者搜索引擎的关键字,同时也需要教师对学生搜索的内容以及搜索过程进行监控和及时点评,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学生 的网络迷航,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学生能对自己从网上获得的东西有正确的认识,能够批判的吸收。
四、学生有深层次的认知体验
信 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要为学生提供广泛的认知范围比较容易理解,也容易做到,因为多媒体技术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大信息量。但是在这种思想下,最容易出现 的问题便是——课堂无边无际的扩展,整个课堂的组织大而散,学生局限于一些材料的堆砌而无深层次的认知思考。例如,一堂历史课,讲商鞅变法,然后让学生“ 去网上搜索你想知道的变法还有哪些”,于是学生就漫无边际的在搜索引擎里进行搜索,最后也得出了丰富的资料,每个小组做成汇报PPT。PPT上的内容呢,其实就是各个网页文字内容的拷贝,学生纯粹是在照着念PPT上 的文字,但并没有将文字内容内化为自己的认识。出现这样的现象,源于我们往往将“信息”和“知识”这两个概念盲目等同,认为“信息即知识”。其实信息与知 识根本就不是一个意思,信息只有内化到人的认知结构中,并对人的思考与行动产生影响后,才能称之为知识。因此,认知网络和联接的重要性在于内化,而不是孤 立的数据或信息的简单排列,更不是因过于广泛而无法整理或归类的一大堆内容。
建 构主义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自我意义建构的一个过程,学习需要依靠学生个人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层次的加工,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如何才能将它转化为自己有 用的知识,需要学生的自我感悟,自我认知体验,否则这些大量的信息非但无用,还会使学生淹没于浩瀚的信息海洋,同时还会影响正常的学科教学。所以,有效的 信息化课堂要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没有深层次的认知体验。
怎 样才算课堂中学生有深层次的认知体验?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看学生的质疑能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质疑,不是无端的猜疑、简单的否定,也不是脱离了课本内容时 代背景天马行空的猜想,质疑是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有根据的怀疑,是学生思考的最终成果。质疑能力包括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能力和有根据解决别人质疑的能力,在 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非常关键,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地让学生的质疑和探讨是对所学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进行的,既要鼓励学生提出相互矛盾或两难判断的问 题,也需要通过师生间的相互启发,以达到异中求同,解决问题的效果。另一个重要指标是看学生自主组织的信息的能力,看学生能否用自己的语言组织外在信息, 能否形成自己的观点与话语体系;看学生的行动、作品、思维方式是否受到外在信息的影响,能否运用信息解决学习问题。
五、高层次创新思维的培养
在 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过程中,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应具有递进的层次性,应从以“知识为中心的整合”向“知识与综合能力为中心的整合”、再向“创造性思 维培养的整合”逐渐转变。在转变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整合都应具有成效。在以各学科知识为中心的整合过程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以高效地解决学科课程中的认知 目标和情感目标,其中认知目标涉及各学科的知识与能力,即阅读、计算、写作、看图、识图、实验以及上机操作等。在知识与综合能力为中心的整合中,以问题驱 动为主,把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协作交流工具,使学生的知识学习、信息技术技能、综合能力得到提高,也为学生提供学以致用、在做中学的机 会,同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一系列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创 造性思维,其中心是思维的灵活运用,是指对已有知识经验进行明显的改组,同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中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主要指发散思维、直觉思维、 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等五个方面。高层次创造性思维品质的成分及表现形式很多,其中主要包括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和敏捷性五个方面(林崇德,1995)。 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抽象程序和逻辑水平,以及思维活动的广度、深度和难度;灵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灵活程序,它反映了智力与能力的迁移能力,也就是我们常 说的“举一反三”的能力;独创性是指思维活动的创造精神;批判性是指思维活动中独立分析和批判的程度。要促进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整合,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首先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设计中应充分尊重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在老师启发性提问和帮助下,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鼓励学生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要求学生质疑问难,这样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与独创性;
其 次,充分利用多媒体丰富的表现形式利于帮助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形象思维是以表象为材料进行的思维,具有形象性、整体性和直觉性等特点,多媒体完全可以做 到在课堂中通过创设情境、出示具体材料帮助学生感受其形、体味其情、理会其理,促进形象思维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是教师考察学生思维能力的最优伙伴,多媒体 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和想象力的有效手段,多媒体是学生强化重要信息、训练多种思维品质的得力助手;多媒体是学生开辟多向立体思维通道的最佳向导;多媒体是学 生实践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重要载体。
第 三,利用几何画板等促进学生探究和认知加工的工具训练直觉思维、逻辑思维,训练思维的深刻性。直觉思维是人们在分析解决问题时,能迅速用自己的全部经验和 知识,对对象进行总体反映,以单刀直入的方式,力求一次接触事物的本质,对问题的答案做出快速的猜测,设想或领悟的思维方式。最关键点在于“直觉思维是对 事物之间关系的把握,而不考虑事物的具体属性”。以几何画板为例,它既能创设情境,又能让学生主动参与,能方便地用动态方式表现对象之间的空间结构关系, 使学生通过主动发现、主动探索,避免了以往数学教学只重视“定理证明”(重逻辑思维)而较为忽视学生的直接感性经验和对整体的关系把握,在几何画板中让学 生通过做“数学实验”去主动发现、主动探索,真正实现了直觉思维与时间逻辑思维的结合,不仅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都得到很好 的训练,而且还有效地培养了发散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另外,学生利用认知工具对知识重构,可以有效促进思维的深刻性。
第 四,设计探究性学习问题,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解决的空间(情景、资源、工具、案例等),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达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并促进知识迁 移,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在问题解决的过程当中,学生会有意识地运用记忆,调动、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加深、 充实对有关概念、原理和规律的认识。因此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技能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符合社会要求的人才至关重要。
第 五,利用计算机网络开展协作式学习培养发散思维,促进思维的批判性、灵活性。协作式学习提倡讨论、交流,学术民主,鼓励自由发挥、自由想象,因此能集思广 益,便于多种不同观点的碰撞与交流,能在较短时间内使同一小组(或同一班级)的每一位学生都对同一复杂问题,获得多方面的(正、反两方面及其他方面)较深 入的认识,这对于了解事物的复杂性和培养辩证思维、发散思维,无疑大有好处,除此以外,协作学习还能和谐人际关系,并有效地培养学生为同一目标而团结共事 的协作精神。
六、学科知识的有效运用
信 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并不是要抛开学科知识,也不是要否定课堂的知识目标。相反,有效的信息化教学课堂中,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目标是非常重要的指标,并且对学 生对知识目标掌握的层次和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没有掌握牢靠的知识,所谓培养能力,如同在沙滩上建大楼。在传统的教学中,以学科知识的传授为终极目标, 以能答出考试题目(这些题目大多是对陈述性知识的记忆和对程序性知识低水平的应用)为最后目的,考试结束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但这样的教学效果和教学目的 显然与创新思维的培养和新课标中要求“学生能将学科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能用相关学科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这样的思想相违背。在 信息化的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对学科知识本身的掌握情况,更要关注学生能否将课堂里所学的学科知识迁移到其它情境中,能否有效地运用学科知识解决实 际问题。
怎 样才算有效运用学科知识?我们认为,首先要有清晰的问题解决的思路,遇到一个具体的问题学习情景,学生能够快速的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知道通过什么 方法、什么途径获取解决问题的知识与资源;其次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要带有综合性,如果学生只能孤立的运用本课的知识点,而没有联系已有的 知识,即使解决了一些问题,也不能算有效的运用了学科知识;最后需要学生掌握学科内部以及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能够多角度、多层面地对问题加以阐 释,即使是考试或测试,学生也能根据事物及其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规律,将知识重组、整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以期在知识的交融、各种思想方法相互碰撞的过程 中,产生更为深刻的思想内涵。
怎 样才能在利用信息技术扩大信息量的同时,实现学科知识的有效运用呢?三个方面的问题必须要注意:一方面拓展知识和资源要紧紧围绕学科知识,另一方面教师要 设置合适的问题和情境帮助学生能将知识迁移到生活实际;第三个方面是主题探究式的教学要与学科相结合,要通过开发与学科教学内容高度相关的主题,老师引导 学生进行主题探究,学科知识建构则留给学生自己,使教学的过程成为亲历体验、参与实践、解决问题的过程。
七、实施有效整合的十点建议
从 上面几个特征可以看出,有效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并不是单纯看使用的技术有多好、多新,使用技术的时间有多长;关键是要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手 段转变为学习的方式,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优势,建构在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通过信息技术的有效合理应用, 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目的,这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所追求的目标。为此,我们对整合课堂教学开展提出如下十点建议:
1、内容结合多一点、课堂信息量大一点——多结合符合学科特点,与教学目标相关的拓展资源,扩大学生认知范围;
2、学生自主学习放开一点——在教师给予学习方法的指导下,多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注重学生学习结果的生成与建构,淡化教师的预设与讲授;
3、自主学习调控能力好一点­——自主学习不是“放羊式”的放任自流,是要在自主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学习品质;
4、课堂氛围活一点、活动形式多样化一点——多种活动形式围绕同样的教学目标,在多种活动中体现学生能力的层次发展;
5、深层次参与课堂的学生多一点——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中,让学生在参与中有积极的思考、主动的探究,有主动参与的意识;
6、思维活一点、认知深一点——设计良好的问题和进行良好的问题引导,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实现深层次的思考;
7、课标要求和拓展要求结合好一点——拓展为课标服务,不是盲目的发散,两者以课标主旨为主线贯穿,课标是拓展的基础,拓展是课标的升华;
8、单元复习的课时结合一点——打破课时壁垒,实现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以单元复习的方式实现新旧知识的融合。
9、学生信息技术技能强化一点——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是影响信息化学习的重要因素,在课程整合的教学中,有必要多结合一点信息技术素养培养,让学生适应数字化环境下的思维与学习。
10、信息技术的运用灵活一点——不要只是将信息技术作为演示的工具,还要将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资源工具、认知工具、资源工具、情感激励工具、评价工具等。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
http://www.etc.edu.cn/academist/hkk/blending.htm
[2]余胜泉、马宁,论教学结构——答邱崇光先生,《电化教育研究》2003.6;
[3]姚梅林,论问题解决与学习,《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7.1;
[4]肖川,主体参与:自主学习的要义,《人民教育》,2003.12;
[5]王甦,汪圣安,《认知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2月;
[6]余胜泉、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网络时代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0。
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之间存在的问题? 信息技术与中学英语阅读课程整合的尝试和思考 如何写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教案 我国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现状? 麻烦朋友们帮我找一下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现状的问卷调查 对于教师来说,是否存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技能?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研究》开题如何写 信息技术整合与信息技术课程之间的关系 有谁知道,清华同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电子期刊更名为《中国多媒体教学学报》的真实原因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基本方法由几种 谁能帮我写一篇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教案 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整合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两者是怎样整合的? 选择《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教材! 整合课程资源的原则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研究中的困惑是什么? 有谁能说一下我国现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有关信息,并对它有何憧憬? 信息技术用于旅游资源的整合主要有什么方面阿? 当今初中的英语和信息技术是怎样整合的?整合有什么意义和作用? 怎样有效的整合电器电路? 写‘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论文应从哪方面写,从什么地方入手,介绍什么,写什么。请有经验的写作能手帮忙 一个组织的有效控制系统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关于整合主板与非整合主板的问题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关系 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