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云盾护技能截图:李树田教子 /李光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4:07:46

李树田教子 /李光昭

  父亲经常告诫我:拳要看。看什么?看人家是怎么起势的;看从起势到收势,是否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无缺陷、无凹凸、无断续;看是否总须完整一气;看一举动周身是否轻灵;看一举手前后左右是否全无定向;…… 总之,内观神意气,外看筋骨皮;看门道,看气势,看神韵。我所看见过的前辈,不论盘拳走架,不论揉手听劲,或是发人丈外,他们的举手投足与形意神韵,均深深印入我的脑海,成为我心中永不磨灭的样板。这是我的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是我日后修为太极拳的明灯与向导!

    父亲不止一次地对我说:拳要听。在给我说手时,首先让我“听”。他说:“内劲有得,先要听得。”让在身上各个部位去听:听劲的来去,听劲的轻重,听劲的转换……。太极拳的内劲看不见,却听得到。当然不是用耳朵听,而是用身心感受去听 。
    “拳论中的‘着熟’非‘招熟’也。”太极拳真正的修为在内不在外,在心不在体。“杨家自己练,与教别人练,在方法上是不同的。杨家自己练拳是要‘势’而不重‘式’!这才是内家的根本。”
    父亲说:“虚实不分是双重;有分无合也是双重。有形无意是双重;形意无差更是双重。”
   
   父亲对我说:“盘拳练架要过五关:一磨、二忍、三省、四钻、五持。你现在要过这磨关。磨就是磨性情,把浮躁的情绪与性格的楞角要磨平、磨圆。你现在刚开始磨,不要急,要一直磨下去。”
   原以为非常简单的起势,用这么长的时间还没有做好,父亲一语点中我的要害:有起无势。父亲找来一根扁担和两个水桶,让我把装满水的水桶挑起来。我不解地望着扁担和水桶,蹲下身,把扁担放在肩上,连着试挑了几次。这时,我恍然大悟,父亲是要告诉我:起势如挑担。如果起势仅有形体的动作而没有挑起重担之意,就是有起无势。我终于明白了:起是外在之形,势则是内里之意。从那以后,我练起势时渐渐找到了挑起水桶的感觉,越练越有模样了。
    逐渐明白了:名为起,要有落;欲起先落,落中寓起,起中有落。我也才理解了父亲的苦心。他是通过动作简单的起势,传授给我深奥的拳理。后来,父亲还不止一次深情地对我说:“太极拳有起有落,人的一生何不如此?要记住:在人生道路上,遇起要寻落,逢落则求起。”父亲的教诲我终生受用。他不只是传授给我拳艺,更教会我做事与为人的道理。
   “拳要明义懂理;拳义与拳理要靠心悟去体认。”
   “妙在鱼眼!”我反复地咀嚼着这句话中的每一个字,终于明白了:太极拳修炼就是要能在黑鱼中寻到白眼,在白鱼里点出黑睛;如此才能动中有静、静中寓动,阴极生阳、阳极归阴;这白眼与黑睛,即动静相生之机,阴阳变转之始。从而也使我悟出了太极起势中,上起之形如为白鱼,则下落之意即为黑睛;变手时,下落之形若为黑鱼,则上起之意就是白眼。这真是:一起一落即太极。
    观察两个物体的相对运动,“我要让你明白:动时过和不及都会失去静;动无静则失根,失根则不中。”我恍然大悟,原来父亲不只是告诉我动求静与静寓动的拳理,还寓意深刻地给我指明了动静守中而无过无不及的深层含义。      
    他仔细地给我讲明了太极拳所求之整的“五不”法则,即:
    神不外溢、意不显形、形不破体、气不上浮和力不出尖。
    当讲到力不出尖时,父亲话锋一转,问我:“太极拳是用意还是用力?”我毫不含糊地回答:“当然用意不用力。”父亲接着问,“既然不用力,既然没有力,何言力不出尖?”看着我茫然的神态,父亲又接着问:“什么是内三合?”我想都不想地说:“心与意合、意与气和、气与力合”。父亲又问:“既然不用力,那气与力合之力又指的是什么?”父亲一连串的发问,把我实在是难住了。是呀,谁都知道太极拳用意不用力,可是还要力不出尖,还要气与力合,这的确是个矛盾。父亲笑着对我说:“三天以后,你告诉我答案。”我知道这是父亲早已给我准备好的一道考题。这一夜,躺在床上,我翻来覆去睡不着,脑海里总是来回来去地思索着问题的答案。
:“力是有始有终、有大有小、有前有后,既定量又定向,故力有尖可出。而劲是无始无终、忽大忽小、可前可后,全无定量,更无定向,故劲无尖可言。因此,不出尖之力者,劲也。同理,和气之力称为气力;气力者,劲也。”我几乎一口气地把答案说完。听着我的讲述,父亲略带满意地笑了。我头一歪,不无骄傲地问:“怎么样,能打一百分吧?”就在我自鸣得意地期待着父亲的称赞时,父亲轻摇着头,说:“最多六十分!”
    又隔了两天,还是吃过晚饭,父亲笑呵呵地招呼我坐下。郑重地说:“为什么只给你六十分?因为你只答对了力不是劲、劲不是力,也就是力与劲的不同点。然而,这仅是力与劲的对立关系。你要知道,力与劲除了不同而对立的关系,还存在着深层的内在联系,这就是:劲由力生!如同先炼铁,再由铁炼成钢;铁是钢的原料。同理,力是劲的原料!也可以说没有力就没有劲!因此,把太极拳用意不用力理解为太极拳不要力、没有力,这是非常错误的!”
     父亲的一席话使我如梦方醒。原来力与劲虽然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存在,但仅仅看到它们的不同而对立是不够的,必须要真切地理解劲由力生的深层关系;太极拳神奇的内劲,实质是力在神、意、气的中和作用下,经过变性的锤炼过程而生成的一种新的能量元素。难怪许多修炼太极拳很多年的人不得内劲入门,不是僵力周身,就是疲软懈松,正是他们对力与劲的关系上理解得不全面所致。听完父亲的话,我由衷服气地说:“给我六十分不少了!”话音刚落,我似乎看见父亲的眼神里露出一丝欣慰的目光。他端起茶杯走到我的跟前,重重地按了一下我的肩膀,说了一句让我终生难忘的话语:“记住:太极拳没有一百分!”
    乐无谱无律、棋无谱无着、食无谱无味、拳无谱无魂!人生做人处事要有谱,靠谱才有成。练拳修为同样要知谱、遵谱,才会有得!”
   “立身之‘立’,即如拳论所说: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六面皆俱,统合而一,即为立身。这是拳谱立身须中正安舒所论立身的深一层含义。”说着,父亲站起来,走到窗前,注视着窗外,沉思片刻。回过身看着我说:“当然,立身更深层含义还有气立、意立和神立等不同层次,那是以后的事。”
   正当我在师兄们的赞扬声中沾沾自喜,在为自己的进步洋洋自得时,父亲又毫不留情地给我打了一针清醒剂。
    记得一天清晨,我和父亲照例来到故宫墙边的场地,按每天的程序,练功走架之后,师兄弟之间开始摸手听劲。我换着和他们搭手,守住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这六面俱合的法宝。师兄们都由衷地称赞我整。只见父亲走过来,让我用双手按住他横在胸前的左前臂。开始我感觉到父亲犹如一座完整而稳固的大山,无论用多大的力气都无法推动;突然,没有看见父亲外在身形发生变化,可是刚刚还按住的那座山,忽的一下没有了踪影。顿时,我感到脚下不稳,双手没了抓弄,如临深渊。正当我不知所措时,那座山不知从何而来,又屹立在了我的面前。这座山时有时无、忽显忽藏,经过几个回合,我虽然没有被父亲发打出去,但这瞬间的起伏变化,让我心惊胆颤。
    父亲收了手,我才稳住神。父亲慢慢地对我说:“六面俱合不是周身一块;‘屈伸开合听自由’是周身一家。要完整而不要僵整!”父亲的话,再次使我陷入了沉思。
    “太极拳就是至大至极而无极限!你把自己融进了这无极限中,才会感悟到拳的无极限之妙。”
    “人身犹如一列火车,是由一节节的‘车厢’连在一起的,这颈、脊、肩、肘、腕、腰、胯、膝、踝九大关节就是人体车厢的主要连接处;人体各个部分各自相对独立而灵活地连接在一起,再在神、意、气有机统领下,协调一致,动则俱动,静则俱静。这才是太极拳所求的完整;也就是《拳论》中所言:‘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穿。’”
   “你的胳膊和腿虽然长在你自己的身上,但你不能用神意协调指挥它,不能用意气把它们统联在一体,我告诉你:这胳膊腿不是你的!因为你做不到周身一家。”
“你们记住:周身一家是太极拳初级阶段的入门标准。当然不同阶段周身一家还有不同层次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