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dynamic library:究竟真实的智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0 16:59:15
究竟真实的智慧(2009-07-27 09:10:00) 标签:智慧 文化  分类:道家

    老子的学说似乎深不可测,他的境界也高不可攀,那么他到底有什么样的思想?要回答这个问题,就须暂时抛开老子身分的争议,专就《老子》一书来研究了。以下皆以老子为《老子》一书的作者,藉此说明他的思想。

    老子年龄大约早孔子三十岁,时当春秋时代末期,那是个天子失德、诸侯争霸、礼坏乐崩,民不聊生的年代。如果担心这样的时代有何危机,则答案是「虚无主义」。

    虚无主义有两种:一是价值上的,一是存在上的。价值上的虚无主义是说:人们无法分辨善恶是非,也因为善恶并无适当报应而不知为何应该行善避恶。孔子所担心的是这种危机,所以想全力倡导「仁」的观念,希望人们由真诚而引发自我要求的力量,主动去行善避恶并且因而感受快乐以及人生的意义所在。

    存在上的虚无主义是说:人们发现人生注定要死,死后万事皆空,那么与其活着受苦,不如早些死去。这显然是个根本的危机。老子所担心的是这种虚无主义,所以他要描述:万物由道而来,最后也回归于道,所以只要觉悟「道」是什么,人生可以立即得到安顿,解脱一切痛苦与烦恼。简单说来,「道」是究竟真实。老子所开展的学派也就称为「道家」。

    我们与万物一样,常在变化之中,所以都是相对而有限的真实。即使有人贵为天子、富有天下,他最后依然必须放下一切,两手空空地离开。因此,人生首务在于觉悟「道」为究竟真实。

    为了说明这个道理,老子的策略是:先找出天下混乱的原因,再设法对症下药。天下为何混乱?因为人有理智,既可以认知也可以选择,如果认知局限于「区分」,就难免由「物以稀为贵」 的观点,选择巧取豪夺,与别人从事各种竞争、斗争,以致于战争。

    如果发现「区分」有所不当,并且从个人经验与历史故事得到教训之后,就可以设法把认知能力提升到「避难」的层次,选择避开灾难。老子说:「轻诺必寡信。」他又说:「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他的目标是「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是「长生久视」,可以安其天年。

    这种收敛隐忍的态度是出于勉强修练的吗?当然不是,所以老子还要进一步,把人的认知能力提升到「启明」的阶段。「启明」即是觉悟,觉悟只有一种,就是从「道」的角度来看待一切。用后来的庄子的话来说,就是「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万物皆来自于道,没有贵贱之分;人的生命也来自于道,没有得失成败的问题。

    孔子推崇老子「乘风云而上天」,因为老子超越了人间的相对价值观,达到究竟真实的领域,把一切问题从根本上化解了。庄子推崇老子为「古之博大真人」 。博大,是因为他展现了无所不容的心胸,有如道之于万物;真人,是因为他与道结合为一,成为道的化身,从此没有陷于幻灭的可能性。

    当代德国哲学家海德格(M. Heidegger,1889-1976)在晚年时酷爱老子思想,认为老子的「道」有如西洋哲学家所向往的「存在本身」,但偏偏西方人忘记了它而只知追逐现象界的一切。海德格曾与中国学者萧师毅教授合作,计划再将《老子》译为德文,但只译了八章而合作破裂,殊为可惜。我们不妨省思:当许多中国学者推崇西洋哲学家(海德格本人也在其中)时,为何西方一直有些高明之士在欣羡道家的思想?理由很简单,因为老子所针对要化解的「存在上的虚无主义」,是人类心灵所面对的共同危机。

    道家要我们从减法开始,从「损之又损」世间一切相对的东西,让自己的心思回到原始的单纯,有如婴儿与朴木,不争亦无所争,结果在与道结合时,反而得到了保全并且未曾失去任何东西。看似平静的人生,其实充满了动力,可以随着「道」去历经千变万化而不离其宗。没有老子的启发,庄子又何从展现逍遥无待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