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墙一段长度:二胡名家名曲 分类: 经验交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5 19:16:16

二胡名家名曲及演奏注意事项

(2010-06-07 15:34:48) 转载标签:

二胡名家名曲

分类: 经验交流

二胡始于唐朝,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最早发源于我国古代北部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那时叫“奚琴”。宋朝学者陈蜴在《乐书》中记载“奚琴本胡乐也……”唐代诗人岑参所载“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的诗句,说明胡琴在唐代已开始流传,而且是中西方拉弦乐器和弹拔乐器的总称。二胡,过去主要流行于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又称为南胡。集中于中高音域的表现,音色接近人声,情感表现力极高,广为大众接受。1920年代,二胡始作为独奏乐器出现在舞台上。在这之前,二胡多用于民间丝竹音乐演奏或民歌、戏曲的伴奏。

 

近代以来比较有名的演奏家有刘天华(1894-1932)、刘北茂(1903—1981)、刘长福、刘湘(1963—)、刘崇增、阿炳(华彦钧1893—1950)、刘继红(1957—)、贾鹏芳、宋国生(1938—)、沈星扬、王国潼(1939—)、王永德 、王文隆、王铭裕、王明华、李源源(1976.9—)、李佳颖、李福华、姜克美姜建华马晓晖、陈军、陈诗涵、陈春园、陈家昆、陈乃瑜、张韶、张方鸣、张尊连孙以诚孙文明(1928—1962)、蒋风之、蒋巽风、许讲德、闵惠芬、周耀锟、陈耀星、严洁敏、赵寒阳、张寿康、许可、赵荣春、梁云江、甘柏林舒昭(1936—)、郑德智、贺超波、蒋才如、朱昌耀、马向华宋飞(1969—)、于红梅等

 

现在广为流传的曲目也有很多例如:刘天华的二胡十大名曲,《病中吟》(1915)、《月夜》 (1918)、《空山鸟语》(1918)、《苦闷之讴》(1926)、《悲歌》( 1927) 、《良宵》(1928.1.22)、《闲居吟》(1928.6)、《光明行》(1931) 、《独弦操》(1932.1)、《烛影摇红》(1932) ;阿炳的《听松》(1939)、《二泉映月》、《寒春风曲》以及《豫北叙事曲》《三门峡畅想曲》《葡萄熟了》《江南春色》《苏南小曲》《战马奔腾》《陜北抒怀》等传统曲目也有一些新兴的改编曲目例如《第三二胡狂想曲》、《第二二胡狂想曲》《查尔达斯》等

 

  学者在学习二胡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一些偏差。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将会严重地影响学习者演奏水平的提高,甚至会使二胡学习功亏一篑,下面我将它们写出来提请二胡学习者们注意。

  一、二胡演奏者在坐姿上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身体中线左斜,使重心落到了人体的左侧。

  2、两肩高低悬殊,通常是左肩高、右肩低。

  3、过份地踮左脚,甚至左脚掌完全悬离地面。

  4、过于低头,使观众只能看到演奏者的头顶心。

  二、二胡演奏者在持弓方面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点:

  1、持弓位置过于靠近弓头或过于靠近中弓。

  2、弓子过于深入虎口底部,使弓子掐死在虎口中,不能灵活运动。

  3、持弓时手指过于向下“耷拉”,使弓杆紧压琴筒磨擦,弓毛反而离开琴筒向上偏移。

  4、演奏外弦时,中指和无名指从弓杆与弓毛之间拿出来,到演奏内弦时再伸进去。

  5、持弓时拇指的位置不正确。

  6、持弓时中指过于伸入弓杆与弓毛之间,使它里外都用不上劲。

  7、握弓过紧,致使食指根部、拇指第一关节内侧、以及中指第一关节外侧磨出了厚厚的老茧,有人误认为这是“功夫”,而实际是持弓方法上的错误。

  三、二胡演奏者在持琴与按指方面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琴筒错误地放于左腿中间,而不是放在左腿根部靠紧小腹的位置上。

  2、琴杆过于左斜或右斜;过于前倾或内收。

  3、第一把位时左手虎口离千斤过远。

  4、左臂缺乏应有的支撑力,靠虎口夹紧而吊挂于琴杆之上。

  5、拇指下弯勾住琴杆。

  6、持琴时左手掌心贴近琴杆,手指“躺”倒按弦。

  7、手指关节过分弯曲,以手指的尖端(甚至用指甲)触弦。

  8、手指关节反弯,尤其是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第一关节。

  9、手指(尤其是无名指和小指)不是从弦的正面(从弦向琴杆方向)按弦,而是从弦的外侧(从弦向身体方向)按弦,以致只按实了外弦,内弦却处于虚按状态,常常因此而出现狼音。

  10、演奏时始终让手指“悬”在音位的上方,不能放松。

  11、当一个手指按在弦上时,其下面的手指蜷曲在掌心中。

  12、持琴时大臂过分抬高,使左臂处于紧张而不自然的状态。

  四、二胡演奏者在长弓方面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点:

  1、弓子运行不平直。

  2、运弓时手腕动作不正确。

  3、换弓时腕部有上下动作。

  4、运弓的始动点不正确。

  5、在换弓中手腕转换的瞬间,右手手指突然松开,造成换弓痕迹过大。

  6、运弓中压速比例不恰当,致使音质不理想。

  7、有的演奏者习惯于多用弓子左(中弓至弓尖)三分之二的弓段,而对右(弓根)三分之一的弓子却很少用到,甚至根本不用。

  8、演奏时弓毛不能呈扁状贴弦,而是呈圆状,以致碰到两根弦而发出不必要的杂

  音。

  9、运弓过程中拇指位置游移。

  五、演奏者在换弦方面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慢(中)速换弦时,手臂不必要的前后摆动过多。

  2、换弦时翻手腕。

  3、换弦时弓子上下跳动,这是手臂的上下运动造成的。

  4、换弦时内外弦的音质、音量不均衡。

  六、演奏者在分弓方面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拉推弓声音不平衡。

  2、拉推弓动作上下掂动。

  3、演奏分弓时手腕或肘部动作过大。

  4、两手配合不佳。

  七、演奏者在连弓方面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弓段分配不佳。

  2、在连弓中用弓子打拍子。

  3、运弓力度不均衡,常常表现为“枣核”弓。

  4、拉推弓的音质和音量不均衡。

  5、一弓内音符的时值不准确。

  八、演奏者在快弓方面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右臂动作“轴”没有放在小臂中间部位。

  2、弓子打圈,不能保持“平──直”运行。

  3、贴弦度偏低,使快弓的发音含浑不清,缺乏颗粒性。

  4、拉推弓发音不均衡,将快弓奏成类似“瘸腿”式的效果。

  5、两手配合不密切,常常表现为左手国际音乐网动作滞后

  九、演奏者在颤弓方面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这么几点:

  1、手臂的紧张度控制或分布不恰当。

  2、频率过慢,或震颤不均匀,使颤弓的效果变成了“一盘散沙”。

  3、弓子运行不够平直,呈斜线运动或呈圆圈状运动。

  十、演奏者在顿弓方面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这点:

  1、演奏顿弓时弓子向上跳起,给顿弓增加了“嚓喀、嚓喀”的杂音。

  十一、演奏者在抛弓方面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手臂上下运动过大。

  2、手指动作与弓子的下落配合得不默契。

  3、演奏抛弓时右手抬得太高。

  4、弓子起跳时蹭弦出杂音。

  5、演奏抛弓时弓杆打琴筒出杂音。

  十二、演奏者在换把方面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向下换把后大臂没有随之下移,而是仍然保留在上把的位置上。

  2、换把后一指定位不准确。

  3、换把时把位概念没有放在大臂部位,而是放在虎口部位,这容易使换把定位不准确,尤其在大幅度跳把时,更不易做到一步准确到位。

  4、在换把时手指先移动,然后虎口再移动,这就使换把动作的从属关系颠倒了。

  5、由高把位换至上把位时,虎口不碰千斤(上把不到位)。

  6、换把不能上下垂直运动,以致琴杆在演奏过程中前后晃动过大,从而影响了换把

  的通畅性。

  7、虎口松紧状态不恰当,或换把时没有松开,以致动作艰涩,造成换把困难。

  十三、演奏者在揉弦方面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滚揉时动作紧张、僵硬,各部位的配合不协调。

  2、揉弦时虎口移动,影响了揉弦的稳定性。

  3、揉弦与音准的关系把握得不好,或是因揉弦影响音准。

  4、揉弦手法贫乏,缺乏变化。

  十四、演奏者在滑音方面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左手滑动速度不均匀,中间有停顿现象,以致滑音断断续续。

  2、滑音与应占的时值不吻合。

  3、上下滑音的头或尾演奏得过满,该隐去的部份没有隐去;或渐出渐入的过程奏得不自然,致使滑音显得蠢笨、呆板。

  4、盲目地使用滑音,没有选择和扬弃,使音乐变得象面团一样粘乎乎的一片。

  5、垫指滑音的音准不佳。

  6、垫指滑音不圆润,手指在过渡的过程中有“坎”,使垫指滑音变成了三截式的滑音。

  7、演奏回滑音时音头不饱满,甚至“吃”掉了音头,使回滑音变成了上滑音,没有起到回滑音强化音头的作用。

  十五、演奏者在装饰音方面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点:

  1、分寸掌握得不恰当,常常是将装饰小音符演奏得过于强调,以至突出于旋律线之外,显得笨拙、累赘。

  2、在演奏擞音时,将擞音的第一个音奏得过长,以至造成节拍重音的移位。

  十六、演奏者在颤指音方面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手指因过于紧张而抬不起来,因而击弦无力,造成发音含混不清。

  2、手指击弦忽快忽慢,不均匀。

  3、颤音与本音之间的音程不准确。

  4、颤音达不到理想的速率。

  十七、演奏者在泛音方面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左手轻触的泛音点音位不准确。

  2、弓毛的压速比例调配不恰当。

  3、弓子运行速度不均衡。

  十八、演奏者在拨弦方面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勾弦时指肉“吃弦”过深,以至发音迟钝,常晚于节拍点发声,而且音响偏硬,没有充分的余音。

  2、左手在轮指时,三个手指弹弦的音量不均衡,或因手指相互牵制,缺乏独立性而不能均匀地依次弹出。

  3、左手拨弦的同时配合以右手的拉奏,容易出现双弦音量不均衡的现象,往往是右手拉奏音量过大,而左手拨弦不出声。

  4、右手拨弦的位置不恰当,会使弦的振动不充分,以至声音发空、发散。

  5、右手拨弦与左手按指的动作配合不默契,以至两手动作的点不能对在一起,这样不但发音含混不清,还会影响节奏的准确。

  6、在拨奏中,因弓毛碰弦,而使琴弦不能自由振动,以至发音沙哑,或出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