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草龟怎么冬眠:文竹居士文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4:16:31

 

 

 


文竹居士文集

 

 

 

 

 

 

 

 

 


 

 

 

 

 

 

文 竹 期 货 专 栏

WEN  ZHU  QI  HUO  ZHUAN  LAN

 

序  言

 

期货是人生的浓缩,是世界的缩影,是全方位的金钱对抗游戏,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它比股市更接近于人类战争的特点。帐户中的资金就是你手里握有的兵力,能否打胜仗不完全取决于手中掌握的兵力多少,关键在于战略战术安排是否得当,对资金的运用是否有过人之处。是否有独到的投资理念。

在期货市场上赚钱是对交易者人性优点的奖赏,而亏钱则是对交易者性格缺点的惩罚。期货交易至少能教会你两种品格:一是自信;二是谦虚。如果你没有自己的主见和起码的自信,赚钱的机会绝不会降临到你的头上。而你如果不知道什么是谦虚,市场也将重新教会你这种美德。期货不是一门手艺、一个技能。它是艺术的范畴,如果你对期货没有一种直达本源的清醒认识和比别人更独到的投资理念,如果你不是一个哲学家,就不可能在期货上获得真正的成功。近年来写了不少与期货相关的文章,其中绝大多数公开发表过,起码是用我自己的语言来表述我对期货独特的认识,我将自己认为尚有可读价值的文章集合起来,一来作为自己人生道路上成长过程的记录,二来希望它能够给有志于此道的后来人以借鉴。

我从2005年开始做“文竹期货日志”专栏,起初发布这个日志只是想坚持记录自己每天对市场的看法和交易思路,以备日后对照市场的发展方向总结经验提高个人水平。没有想到它会受到国内那么多期货投资者的关注,一举成为国内最受客户欢迎的期货精品栏目。也因此有全国各地大量客户前来拜访。我发现这个市场上的多数客户对期货的认识有着本质上的偏差,亏损几乎是必然的。而客户也只有受到了切肤之痛后才会真心去学习赚钱的本领,所谓“有病才求医”。

茫茫期市成功与失败之间隔着一条河。要渡过这条河一要有心;二要有缘。从输家到赢家的跨跃要经过两个过程:一是“知道”;二是“做到”。而要跨过这两个过程必须通过两个手段:一是学;二是练。因此针对众多的来访者,我在专栏里做了两项业务就是“培训和咨询”。在这个市场上有许多种赚钱的方法,但对于每一个人来讲,只能选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法和操作风格,因此每一个学员我都事先告诉他们我的交易风格,培训时用的也是自己编的专用教程,而咨询业务主要是通过实盘指令教学员在实际操作中应用培训中所讲的方法。

 

 

文竹居士

2006年11月  于北京

 

目  录

 

期货入门………………………………….. ………………….. (1)

第一部分:期货人生理念与感悟

     期货、哲学、艺术………………………………….. (3)

     敢字当头…………………………………………….. (5)

     坐着赚钱…………………………………………… (6)

     市场风云……………………………………………  (7)

     学习态度………………………………………………(9)

          分析与操作漫谈………………………………………(11)

     备战2006:如何搏捉大行情……………………… (12)

     期货投资第二大陷井…………………………………(15)

散文系列:

     云中漫步(散文)………………………………… (17)

     闲情漫话(散文)………………………………… (19)

宁静以致远(诗词)……………………………… (21)

     思 恋……………………………………………… (23)

     不尽的春天………………………………………… (24)

     沉 醉……………………………………………… (25)

     

第二部分:市场行情分析评述

第一章          股市评述

死了的封神,活着的成仙………………………… (26)

第二章          农产品期货行情分析

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叫君骨髓枯………………. (28)

大智若愚,大成若缺………………………………. (29)

牛来拍牛屁,熊来拍熊屁,就是不拍马屁………. (30)

近年来DCE市场多空主力战略布置比较………… (31)

大连豆粕投资报告(2003年10月27日)……… (35)

大豆风平浪静之下暗流涌动(一) …………………… (40)

大豆风平浪静之下暗流涌动(二) …………………… (43)

禽流感利空出尽还是刚刚显现……………………… (45)

第三章          期铜市场行情分析

LME伦敦铜大势评析………………………………. (46)

沪铜操作价值显现………………………………….. (50)

期铜的大局与局部详析…………………………….. (52)

沪铜投资报告(2003年9月5日)………………. (57)

期铜能否逃出轮回 沪铜再现精典走势………. …. (63)

 

第四章          能源市场行情分析

油价不断拓展上涨空间……………………………… (65)

油价不再强劲………………………………………… (67)

燃料油外强内弱原因剖析…………………………… (69)

燃料油九月或将步入下跌周期……………………… (74)

第三部分 期货行业评述

     中国金融的变革与期货业的发展前景…………….. (75)

     中国期货市场为谁服务…………………….. …….. (81)

     定价权对中国的现实意义…………………………… (84)

 

●  总结: 从实战案例谈交易系统………………………….. (87)

附录: 如何计算期货交易盈亏……………………………… (90)

 

 

 

 

 

 

 

 

 

 

 

 

 

 

 

 

 

 

 

 

 

 

 

 

 

 

 

 

 

 

 

 

 


期货交易是风行国际的金融活动,随着我国经济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中国期货市场也有了大的飞跃。期货市场巨大的盈利机会吸引了越来越多机构和家庭的介入。但投资者普遍对期货交易在认识上存在着很大的偏差,所以对期货交易作一个全面的了解就非常必要。

 

期货是相对于现货而言的,期货交易与现货交易在形式上都是通过买卖商品赚取差价来获取利润的行为。所不同的是现货生意是以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方式买卖现实的商品,而期货买卖的是未来一段时间(如三个月、半年、一年以后)到期的

  一、什么是期货?

标准化商品合约。期货交易只能在期货交易所内进行,交易对象也仅限于交易所推出的标准化合约。从这一点上与股票非常相似,期货投资者并不关心商品本身而只关注价差,由于期货买卖的是合同所以既可以在价格上涨时以买方身份签定合同,做多获利。也可以在价格下跌时以卖方身份签定合同,通过做空(此时不必拥有实物商品)的方式来获利。

二、期货合约

交割月份、交割方式、交易方式等等,它与合同本质的区别在于是否标准化。期货合约唯一可变的是价格,其他所有内容都是标准化的,而价格是在一个有组织的期货交易所内通过竞价而产生的。

期货合约是期货买卖的对象,是在交易所达成的标准化的、受法律的约束,并规定在将来某一特定地点和时间交割某一特定商品的合约。它规定了商品的规格、品种、质量、重量、

 

 

 

 

三、保证金

期货交易最大的魅力就在于以小搏大的“保证金”交易制度,任何交易者必须按照其所买卖期货合约价值的一定比例(通常为5-10%)缴纳资金,作为其履行期货合约的财力担保,然后才能参与期货合约的买卖,并视价格变动情况确定是否追加资金。如果是5%的保证金就意味着投资者可以用5元的资金就可以买卖价值100元的商品,这样就通过强大的资金“杠杆”效应把价格变动的风险和收益同时放大了20倍。

四、期货交易的特点:

1、以小搏大:期货市场每天都在传播传奇,多数人涉猎期货市场纯粹是出于赚钱的动机。因为期货交易是一条快速致富的途径,只需极少启动资金,就可能获取巨额利润。期货交易只需交纳5-10%的保证金就能完成数倍乃至数十倍的合约交易,这就意味着价格涨跌5-10%,投入资金就可以获得100%的回报。将风险和收益同时放大了数倍。

2、交易灵活。期货交易不同于只能单边做多的股票交易。它可以在涨的时候做多头,先买进待价格上涨后再卖出来赚钱。也可以在跌势中做空头,先卖出待价格下跌后再买来获利,。从手段上来说期货市场可以运用“套利、跨期买卖”等多种方式降低风险。

3、风险集中:期货的保证金交易制度在放大盈利的同时,也使价格变动的风险集中体现出来,与其它行业相比,期货市场的风险体现的极为集中,期货交易涉及环节较少,风险只存在于当我们持有期货合约时价格变动的不确定性,其它方面很少存在风险。但这种风险是“可控风险”,如果在每笔交易中都设置好风险度,达到限度就出场那么风险大小就操之在我了。期货交易能赚多少是市场说了算的,但能亏多少却完全是由自己说了算的。

 

五、期货市场分析方法:

  1基本因素分析法:是从商品的供给和需求变化角度来进行分析的方法。注重研究国家的有关政治、经济、政策、法律及商品的生产、消费、进出口、库存等因素对商品供求状况。概括起来主要:供求关系、经济周期、季节性因素、金融市场变动、政府政策、政治因素、社会因素、心理因素。

2、技术图表分析法:

技术图表分析作为投资分析的一种方式,它的依据是基于三个假设即:价格反映市场一切; 价格以趋势方式演变;历史会不断重演。技术图表分析的基本原理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2、商品的供求关系又是由各种合理与非合理的因素决定的;3、忽略价格微小波动,则价格的变化就会在一段时间内显示出一定的变化趋势;4、价格的变化趋势会随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变化。技术分析的基本方法就是以过去投资行为的轨迹为依据,考察未来或潜在的投资机会。

 

 

 

第一部分: 期货人生系列

期货人生――期货、哲学、艺术

记得小时候最害怕写作文,到了中学时代开始不再把写作文当作一种负担,渐渐感觉到其中的乐趣。一度曾经想做一个文学家。文学应属艺术的范畴吧,但对艺术的其它领域诸如音乐、美术我却一点也不感兴趣,只钟情于文学。再后来又迷恋上了哲学,把哲学视为最有价值的东西,而最终我却阴差阳错进入了期货业。在这个领域里所有的浪漫和幻想被撕得粉碎,面对的只有血与火。曾经有一段时间我怀疑自己是否选错了行业。但使我惊讶的是那些充满诗情画意透着哲学智慧的文章居然出自期货界人士之手。

 

一提起期货人们就会想起那些唯利是图的投机分子,那些牛头熊面的人物。事实上期货界的精英中有才华横溢的,有极富人格鬼魅力的,有颇具真知灼见的。如果要我找出期货 哲学 艺术 三者有什么联系的话,我觉得三者探求的都是人性,只是途径不同。用孔夫子的话说是"殊途而同归"。在期货市场上人们倾其全力在探求行情如何演变。而行情反映的是投资人的心理,因而在期货投资中决定成败的关键就是个人的心态。真正难以捕捉的不是行情而是自己的心理变化。期货界有句名言:"市场是愚蠢的,而投资人往往自作聪明。行情的把握并不需要多么高深的学问,甚至连不懂事的孩子都能看出端倪:曾经有一位期货操盘手,一天正在家中精心研究图表,他五岁的女儿要他带自己去海边玩。操盘手对女儿说:"爸爸正在研究行情会涨还是会跌,不能陪你去。"女儿看了看他的图问道:"是不是向上就是涨,向下就是跌?"操盘手说:"是的。"女儿答道:"那这不是在往下吗?就是跌了,有什么好研究的?”操盘手恍然大悟。忙向场内报单放空。后来行情果然一泻千里。如果你抛开了一切思想包袱,期货就是那么简单。但由于人性的弱点,人们往往看不到最简单的东西而宁可绕道十万八千里去苦苦寻求答案。投资期货无非是为了求财.求知.冶性。期货市场充满动感,对投资者品质的考验,性格的陶冶恐怕没有哪一行能比得上。在经历了期货市场的地震海啸之后,有着战场上滚过雷区.庙宇里当过老僧的沧桑感,对人性的了然,人生的顿悟无不毕现。所以如果你对期货市场的各种技术分析方法都已经学会了,而仍然做得一塌糊涂,那么这时你需要的不是费心去研究技术理论,提高理论水平。因为问题不在这里,你需要的是研究一下自己的心理,你可以去读一读哲学或者文学方面的书,试着从其它方面探求一下人性。

哲学在希腊语中的源意是"爱智慧"。智慧不同于知识:知识关乎事物,智慧关乎人生。人类最初的哲学兴趣起源于寻找变中之不变,相对中之绝对,是为了把短暂的人生同永恒结合起来,给人生一个总体的说明。在许多人眼里哲学家是可笑的,哲学是丑陋而且枯橾的。哲学家之可笑在于他们只想一些没用的东西,有用的东西却不去想。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哲学家是最了解人性的。他们绝不是乏味的,相反有一种特别的气质。许多关最精彩话往往不是出自文学家之口,而是出自哲学家之口。孔子曾说过:"天下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为什么女人和小人难以对付?因为女人受感情支配小人受利益支配都不守规则。君子要远小人容易,怨就要他怨去。而男人要远女人可就难了,孔子明白"吾未尝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一语道出了男人的尴尬处境;尼采因说过一句:"要到女人那儿去吗?别忘了你的鞭子。"而使他成为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女性蔑视者,世世代代的女人都不能原谅他。这句话含义很清楚:女人贱。尼采确实说过:"男人骨子里坏,女人骨子里贱。"所谓坏就是想要女人,所谓贱就是想被男人要。似乎这也符合事实。

哲学是丑陋的吗?那些院校式的空洞干瘪的冒牌哲学确实是丑陋的。但真正的哲学最少能带人思维的乐趣。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哲学不是智慧本身,而是对智慧的爱。一个好的哲学家全身心的投入对人性的探求当中,也启发我们去思考他的问题。他并不向人们提供人生问题的答案,这种答案也是没有的。哲学探求人生的永恒问题怎么会没有永恒的魅力?这与对期货行情的探求何其相似,一个好的期货评论家或交易者也不向人们提供期货行情涨跌的答案,只是启发人们去思考他发现的问题,他无保留地袒露自己心灵的每一次颤栗,每一朵浪花,和灵魂深处的暴风骤雨。常常看到一些期货评论文章,A.B.C.D讲了一大堆行情状态,却隐瞒了自己探求行情变化中心灵的颤抖,抛开了过程只把结论拿给我们看,连同追加的证明。这样的文章即使其结论是正确的,但作为一个人其作者一定乏味透顶,文章本身已经断绝了我们想与作者见面的愿望。只要学过期货基本知识,那些形态指标谁不会看。其结论无非是涨或或跌。我们需要的是看到你探求行情的过程和方法,使我们能与你的思想产生共鸣,能与你的心灵进行沟通。只要我们了解了你的方法和过程,不论你的结论是否正确你的文章我都一样喜欢。说到底我们并不在乎你的结论,结论需要我们自己去寻找。期货文章的魅力在于它所探求的期货行情本身的魅力和作者的人格魅力。

 

艺术和爱情都根植于人的本性,毛姆说:"艺术也是人类性本能的一种流露。"艺术与人性和爱情有着不解之缘。如果说性欲是兽性,艺术是神性,那么爱情则是兽性与神性的结合,人性。经历过热恋并尝到过它的苦果的人都会痛感"爱情是一种疾病",不是吗,那样如痴如醉,那么执迷不悟,得不到时痛不欲生,得到了又嫌乏味。有人说爱情是人性的弱点,确切说爱情就是人性。如果说爱情是一种疾病那么艺术家就是最容易患上这种病的群体。爱情也许真是一种疾病,而创作就是对它的治疗。人性和爱情注定不能摆脱动物性根底,在人性的国度里兽性保持着世袭的领地,神性却在不断拓展新的疆土。如果不是艺术家对女性美的神化,女性美恐怕至今还是一种动物性的东西。爱情的新月恐怕至今还没有照临肉欲的峡谷。这些强有力的拓荒者每为人类发现一种崭新的美就把人性向前推进一步。可美是什么呢,这无底的迷,这最轻飘最无质体的幻影。许多人天真的认为对肉体的占有就是对美的占有,可他们总是绝望地发现美仍然在他之外。其实美怎么能占有呢;在期货市场上也有许多人天真地认为凭强悍的资金实力就可以征服市场,可他们最终绝望地发现越是想要摆弄市场越是被市场摆弄。其实市场怎么能征服呢?占有欲过于强烈的人在爱情上常常遭受失败,征服欲过于强烈的人在期货市场上往往不会成功。美只能欣赏,创造,市场只能尊重,利用。在期货市场上我的态度是尊重市场.尊重朋友.尊重对手,也尊重自己。

操盘手.哲学家.艺术家在探求的是同一个人性。在期货市场上读懂人性的人也必然能通过哲学和艺术来读懂人性,。因此期货界的精英往往既有诗人的气质又有哲人眼光。

 

 

文竹居士    

  2001年10月14日  于洛阳

 

 

 

 

 

 

 

  与许多期货界朋友探讨行情时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你觉得明天行情会怎样走?”每次对这个问题我都答不上来。反问自己,我确实不知道。前一段时间在论坛上看到一篇《证券投资哲学思辨》的文章。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混沌理论的探讨。我不懂混沌理论。但文中说:以混沌理论为代表的新一代科学理论认为无序性或混沌状态是宇宙事物的根本特征,有序性不过是其无序性本质的外在表现。如果只是这样,我倒想谈一下我的看法:给我的感觉混沌理论学派是认为以前人们之所以把宇宙看成是有序的,是因为那时候人们的眼界太狭小了,在一个局部范围内找到了规律就觉得整个宇宙都是有规律的。现在发现其实那些规律都有被打破的时候。于是某个范围的有序性只是其更大范围的无序性的外在表现。

 

  这让我想到了中国的一句古话:“三尺之木,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宇宙不管是往大处推还是往小处推都是没有穷尽的。在这个范围的有序性只是其更大范围无序性的外在表现。那么再向大处推,我也可以说那个更大范围的无序性也只是其更更大范围有序性的外在表现。依次类推永无止境。如果这么想,宇宙到底是否有序对我们已经不重要了。我们只需要遵循那个有序的层次,按其规律操作就是了。

 

  回到期货分析上,关于技术分析的理论基础之一:“价格变动按趋势方式运行”历来有所争论。价格运行是否有规律,套用混沌理论:在某个层次上的有趋势只是其更大范围无趋势的外在表现。那么这个更大范围的无趋势也只是其更更大范围有趋势的外在表现。比如在今天的2:30分你要我去预测2:31分的行情会怎样;或在11月9日你要我去预测11月10的高点低点,我想是没办法预测的。因为在这个范围内价格变动是无趋势的,随机的,不可测的。但我们完全有可能去预测一个中级行情的运行方向及大致幅度。因为这个范围内价格运行是有趋势的。可我如果要谁去预测一万年后的大豆价格,我相信没人能预测出来。因为那个范围又是无趋势的,随机的,不可测的。曾经听到有人说某某投资大师能够根据今天的K线推断出明天的行情会收阴或收阳及高点低点,我觉得是在吹牛皮,同时也是没有必要的。技术分析的任务就是捕捉趋势的。只要能发现有趋势的中级行情就是精英了。

 

  我们说所谓的高手就是能够做到敢大赚也敢小亏。我觉得还得加一句:要敢等。要有勇气让自己的资金闲着。总之是“敢”字当头。既然有些时候是有趋势的,有些时候是无趋势的。就意味着有的时候行情是能看懂的,有些时候行情是看不懂的。只要你能够坚持看不懂的时候不去做就可以走向成功。

 

  佛家曾讲人的修为即认识事物的能力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层次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层次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那么我要说做期货也分三个境界:第一个境界是看涨是涨看跌是跌。一点不入门的人看期货价格就是看到涨就是涨,看到跌就是跌。除此之外什么也看不出来。第二个境界是看涨不是涨,看跌不是跌。这时看到了涨跌背后的东西。第三个境界是看涨还是涨,看跌还是跌。万法归于自然。一切复杂归于简单。

 

 

文竹居士

2001年11月9日    于洛阳

凡是受过期货交易专业训练的人都知道这样一个道理:那就是要想在这个市场上生存资金管理是否科学比判断行情是否正确更为重要。我个人认为以十万元左右的资金来说,操作现有几个期货品种,在资金的使用上任何情况下都不应满仓,每次下单量都不应超过总资金的三分之一,一般情况下总持仓比例不应超过总资金的百分之五十。

 

  期货交易的盈亏数额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每次交易的盈亏幅度即获利或亏损的点数;二是每次交易的单量。举例来说:如果你拿一百万的资金来操作假设每年无论赢亏都是百分之五十,一年盈利一年亏损轮流出现,那么几年以后会是什么结果呢?第一年盈利百分之五十资金量达到150万,第二年亏损百分之五十,剩下75万,第三年再盈利百分之五十达到112.5万元,第四年仍亏损百分之五十就只剩 56.25万元了。要不了几个来回迅速亏到肉里骨头里。如果每年盈亏率提高到百分之百,一百万资金第一年获利百分之百赚到二百万,第二年亏损百分之百,就赔光光,缓期二年就毙了。这说明在期货市场赔钱比赚钱要容易。所以你必须做到看对行情赚钱时的仓位要比看错行情亏损时的仓位重才能做到最终是盈利的。所以期货界才流传这样一句话:“做期货的人要有狼心免子腿。”看对行情赚钱时要狠,看错行情赔钱时要跑得快。只有在盈利时能够不断加码才能保证在赚钱时仓位比亏钱时仓位重的同时,总的持仓比例不超过百分之五十。

中国有句古话“赚钱不吃力,吃力不赚钱。”在期货市场上同样适用。赚大钱的人是用屁股坐着赚来的,不是用脑子想着赚来的,而既会思考又能坐住的人实在太少了。在实战操盘中我们总是在超卖或超买时先把获利的单子平出来看看,等反弹或回调时再补回,但是多数人(包括笔者)都一再地犯同样的错误,就是反弹起来(或回调下来)时我们总觉得没有反到位结果在犹豫中价格又回到了我们仓价位以下,这时你便不愿在这个价位补回,等到价格一跌再跌,你最终忍不住大胆地重仓介入时往往行情已经到底或到顶了。

 

所以我一直追求坐着赚钱的境界,而不是跑着赚钱,但真要做到这一境界确实不容易。

 

文竹居士

于:2001年8月29日

 

 

 

 

 

 

 

 

 

 

 

 

 

  天上鸟飞云走,人间古往今来。百年期市数英才,多少是非成败。

  富贵舞楼歌榭,凄凉废冢荒台。万般回首皆尘埃,只有痴心不改。

 

经历过期货市场地震海啸的人对这首《西江月》必会有所感触。试想到这个市场来的人哪个不是怀着美好的愿望想要在市场上淘金的。期货市场机会多如牛毛,财富可比金山。然我几年所见所闻,能在此地长久赚钱者实是凤毛麟角。每次多空搏杀之后,期市白骨如山,血流成河。

  期货市场的魔力就在于赚大钱甚至是连续几次赚大钱十分地容易。而要保住利润,长久地保住利润却万分地难。每个期货人都有过赚钱的经历,许多人有过极短时间里赚大钱的经历,有过在一段时期内连续多次赚大钱的经历。但最终有能力保住利润的少之又少。哪一个期货人没有被套的凄苦和暴仓的噩运?期货交易最要命的想法就是想要买个最低点,卖个最高点。试图在趋势行情中做波段,想把曲线做成直线。但事实上恰恰是这种冒险的操作一旦成功最能受到万众追捧,自己也最容易得到心理的满足。因为它能给人以神乎其神的感觉,但这种在交易中追求荣耀的想法最终将毁灭你的一切成绩。

 

交易者立心以平淡为上,无险为高。我从不去追求那些能够成功地兜顶抄底的深奥的技术方法。也不喜欢在趋势行情中做波段,在我看来这种欲望是成功的大敌。中国股市上第一批从散户进入大户行列的投资者,哪一个不是身怀绝技的技术高手,哪一个没有多次成功的买到最低点,卖到最高点的经历?但至今仍留在大户行列中的又有几人?八成以上又回到了散户中去。技术如果没有哲学思想的指导就会给使用它的人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猎狗终归山中丧,老将还须阵中亡。”所谓淹死的都是游泳的高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期货不是一个技能、一个手艺,它与艺术和哲学属同一范畴。在期货上你如果不是一个哲学家,那么你注定要失败。期货市场上高手之间的较量绝不是技术水平上的较量,而是投资哲学的较量,是心态和境界的较量。很多人在经历了几次成功的波段操作之后就觉得自已可以在市场上横着走了。正如许多人对期货交易的看法:期货人最“酷”莫过于抛了个最高价,买了个最低价。多年以后他仍可以指着图表对周围的人说:“瞧,就这一波,这儿买,这儿卖。”但需知赚钱的经历不代表赚钱的能力。一时的成功不代表长久的成功。曾经使你成功操作的技术依据在今后未必有效。事实上,我们所见到的更多的是那些舍本逐末的分析、洞中观天的兴奋、自我满足的附和。

宇之广,广于无际;宙之长,长于无终。地之大,大于无垠;海之阔,阔于无涯。期价走势之玄,玄于无形。道是不可塞的,时是不可留的,性是不能改的,命是不能算的,期货之势是不能测的。道氏将市场归于一个“势”字。期市操作之难在于势无常态。多数人有过这样的感受。如果你设计一种后市价格可能的走势(比如认为它会走三角形、.走“ABC”调整,或是走头肩)那你所猜测的走法有百分之九十的可能是不会出现的。

势虽无常,但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期货行情永远是:大势和盘局交替出现,震荡市和单边市首尾相连。大势之后走盘局;盘局之后走大势。没有只走振荡不走大势的盘子,也没有只走盘局不走大势的行情。善做大势者易错过震荡行情的机会。善做震荡者常失去单边市场的利润,此事古难全。江恩有句名言:“在期货市场上,按照固定的规则操作人人都能够赚钱。这句话我将它理解为:一贯地追求做单边行情或一贯地按波段操作结果都能够盈利。但我更主张去捕捉单边大行情。因为做大势比做震荡要容易得多。但如果你追求震荡市和单边行情的机会都不放过,那多半是要失败的。因为世界上没有完美的投资方法,每一种方法的缺点都是与其内在优点共生的,任何企图使投资方法达到完美的努力都会削弱该方法的效能。或许有人会说我确实见过许多人单边市中和震荡市中操作地同样成功呀,但你忽略另一方面。每个人的交易状态也如同行情一样,波峰和波谷循环往复,高潮与低潮交替出现。这一段时期内的做多也赚,做空也赚,意味着另一段时期内的震荡市也亏,单边市也亏。高潮时万众追捧,低潮时消声匿迹。

 

《羊皮卷全书》中说:世界上有三种人,第一种人能够从别人的经历中吸取教训,他们是快乐的;第二种人是能够从自己的经历中吸取教训,他们是聪明的;第三种人是既不能从别人的经历中吸取教训也不能从自己的经历中吸取教训,他们是愚蠢的。期货交易如果不能从别人的经历中吸取教训,那么这个学费也太昂贵了。所以我喜欢看百年来期货市场的各种战例。

有一句话时常在我的耳边响起:交易者在回忆的时候想象力丰富的可怕,而在操作的时候想象力却贫乏地可怜。期货之势无非涨跌,大势一出,涨达云霄,跌入九泉,无不可能之事,而做势者却常怀不可能之心,做错了大势,就骂人为操纵,骂监管不力,骂期货市场不规范。董宛生教授评价中国期货市场时说:中国期货市场不是投机过度而是严重的投机不足。以前我曾为这一观点感到惊愕,但看了国际期货市场的风云变幻之后,又深表赞同。

有人说中国的投资者既没有领教过真正的牛市也没有领教过真正熊市。或许有些道理。当年国际期货市场是何等的疯狂。斯坦利 克罗回忆1967年白糖期货时这样描述:“我把自己的假设检查了一遍又一遍,尽己所有的去研究市场、研究所有的图形,同时也向同行讨教了不少糖的操作技巧。最后认为在2美分/磅附近买入白糖期货就是我所等待的机会,我为客户和自己积累庞大的糖的多头仓位,看仔细了是2.00美分/磅。这意味着什么?单是包装糖的麻布袋成本加上装糖的人工费就超过了2美分,以那么低的价格买进,怎么会赔?然而市场并没有向我所想的那样往上爬,反而是继续向下……一直跌到1.33美分/磅!一直在接到追缴保证金通知书更证实了市场崩跌的事实,但我仍觉得这件事不可思议。”

我们国家的期货市场前几年以不规范著称,但也没有出现过象国际市场那么疯狂的行情。成熟的市场就是这样,市场中的问题让市场自己去解决。

 

习惯性的思维往往使我们错失良机。抓住一把大势是期货市场上人人都梦寐以求的事情,一旦成功得抓住一轮大行情,真是“十载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可任何品种在它趋势没走出来之前,谁又能确定它就是一波大趋势呢?都需要我们先具有胆量和魄力去想象,如果缺少这种胆量和魄力,那第一你不敢做,第二即便你做了也拿不了多少点。

98年之前的大连大豆期货,由于长时间在3000元/吨以上运行,人们习惯了3字头的价位,见了2字头就觉得不舒服,当时认为2800元/吨是铁底不可能跌穿这个价位。3000点以下就有大批多头前仆后继战略性建仓。斗转星移到了2001年,3000元/吨的大豆价格想都不敢想了,倒是价格一到2200元/吨之上就会有空头前扑后续的进行战略性建卖出做空。

美国的CBOT大豆在1972年以前,410美分/蒲氏耳就是天价,4美元以上做空绝对没错。历史到了今天410美分又成了地价。当年芝加哥大豆冲破410美分一路狂涨到1226美分,让市场人士叹为观止。同样如果我们的连豆向上冲破2400的天价区,几年以后会不会2600点又成了铁底了?

身在期货市场对行情做不到,可以理解,但如果连想都不敢想那就太可怜了。不敢为,尚可谅;不敢思,甚可悲!

 

文竹居士

  于:2002年4月15日

            传说金瓯,在河之洲,   君子淑女,皆期海游。

            男鱼女鱼,争先游之,   忽遇大鳄,被鳄食之。

            前仆后继,欲跳龙门,   跃之不过,陷之愈深。

            大鳄大鳄,屡食我肉,   时之久矣,我形愈瘦。

            形之愈瘦,心之愈坚,   我辈小鱼,立志登天!

这是桃源的一首诗:《小鱼》,我喜欢这种用最古典的语言将最现代的金融领域重要组成部分“期货市场”刻画得入木三分的精典诗文。

当代社会中,期货市场或许是自由经济的最后堡垒。是最后一个能够完全凭个人力量,做出惊人成就的行业。期货也因此成为最富魅力最吸引人的行业。芸芸众生皆欲在这里跳过“龙门”进入成功者的行列。茫茫期市,成功与失败之间隔着一条河,想渡过这条河达到景色迷人成功彼岸,只有一条船可乘这就是学习。“学海无边苦作舟”乘坐这条船无疑是很苦的,但期货的残酷更在于不是付出了辛苦的努力就一定会有所收获。因为要渡过这条河一要有心;二要有缘。《论语》中前四段语录都是讲学习的。可见如何学习关系着事业的成败,但学习的效果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态度,二是方法。态度为体,方法为用。如今“心态”成了一个很摩登的词。交易者言必称心态,“做期货就是做心态。”也成了口头禅。但何为心态?就是心理素质吗?只有未入期货之门者才会将心态与心理素质等同起来。只有未得期货真谛者才会把良好的心态视为不以盈利而喜,不以亏损而悲的一种宠辱不惊的定力。

王国维用境界来分别文章的高下。认为文章“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为期货者亦可用境界来分高下。境界取决于功力,学习的过程就是练功的过程。习武者武艺进步最快,最终能达到最高境界的都是那些能够将武术当作一门艺术,能够在练武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的人(或许他最初是因为为别的目的而练武)。而绝不是那些为了争当天下第一,为了称霸江湖或之类而习武之人。这就心态对境界的影响。说到底就是学习态度的问题,也就是立心。用什么心态对待期货交易,采取什么样的学习态度。这才是心态的真正含义。真正能够懂得期货成为一代大师的人必然是那些喜爱期货,能够感受到交易乐趣的人,而不是那样感受到赚钱乐趣的人。喜欢期货和喜欢通过期货来赚钱绝对是两回事。

 

交易之道由心开始,次正理念,再次策略,最后技术。而世人反其道而行之,故事倍而功半,期货交易首正其心。只有真正感受到期货之美的人才能进入稳定盈利的行列。期货能让人得到美的情趣吗?当然能。因为期货中深藏着哲学的根底,艺术的神韵和科学的精神。它能给真正读懂它的人以美的享受。美好的东西怎么会不让人感到快乐呢?怎么能不激起人们接近它,了解它的欲望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审美观,但无论哪种美在深层和生成处都是相通的。总有些东西是所有美都共有的。在我看来美的共性在于:“简洁.朦胧.和谐.。”钱定平说:“所有的美,科学美和艺术美都是以女性美为最高境界。”那么期货美在哪里?像十八九岁的姑娘?如亭亭玉立的少女?还是似仪态万方的女士?我将期货的美归结为:期货行情之美和期货文章之美。

期货行情之美:期货是枯藻的吗?期货市场是血腥的吗?在枯燥的人眼里期货是枯燥的。从现实的角度看期货市场是血腥的,但这血腥掩盖不了它的壮美。在普通人眼里战争是血腥的,但在把战争当作艺术来看待的军事家眼里战争是壮美的。毛主席有诗云“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山关,今朝更好看。”他在战争中看到的不是血腥而是壮美。那些把期货交易当作艺术的投资者在期货市场上看到的也不是血腥而是壮美。

期货的简洁之美。所有的美都首先表现为简洁的力量。艺术作品最忌讳拖沓.文章最忌讳啰嗦。简洁催生出繁茂,天下至繁起于天下至简。期货行情变幻无常但其方向非涨即跌。其推理买盘大于卖盘即涨,卖盘大于买盘即跌。毫不拖泥带水,万变不离其踪,期货做到最终就是以简驭繁,大繁若简。

期货的朦胧之美:人生的经历中最美最深者是一种神秘感觉。朦胧和神秘感是一切科学和艺术的真谛。就连逻辑性最强的数学也有着朦胧的一面。哥德尔的不完备性定理就说明了这一点。期货行情的朦胧更是无处不在。这里没有死板的教条,没有简单重复的规律。它忽而如滔滔的洪水,忽而似飘逸的浮云。欲涨而先抑,欲止而仍行。

期货的和谐之美:所有美的东西都给人以一种和谐自然的感觉。就像“斜影风前合,圆纹水上开”那么珠帘合壁,天衣无缝。有时期货图表就像一件艺术品。不但存在空间的和谐,也存在时间的和谐。真是“增之一分则太高,减之一分则太矮。”当它出现比例与周期交汇时,真有些说不清它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功还是人类的杰作。

 

期货文章之美。行情运作与评论文章是期货的两面,是不可分离的一对轨道。人类认识世界并进而表现对世界的认识。期货中文章与行情一文一武相得益彰。交易者在行情中认识期货,在文章中表现对期货认识。

优秀的期货文章如同优秀的艺术品一样摄人心魄,好的期货文章透着《诗经》的风雅.《楚辞》的浪漫.《老庄》的智慧.《孙子》的谋略。这也难怪,因为文人俯仰天地,包纳万物;文人笔走龙蛇,吐纳风云其作品岂能不独具魅力?成大器的交易者定能够写出好的文章,从索罗斯到童牧野皆是如此。因为但凡大师必定是综合的,只要有独到见解只须说出来就是好文章。正像但凡能成为一代名将者其骨子里必定是文人,从孙子、曹操直到毛泽东.哪一个不是文采飞扬。

在期货上不是有投入必定有回报,有时成绩同个人的努力不太成正比。我所接触的期货投资者中有许多不是因为学得太少而不能成功,而是因为学得太多而不能成功。二百年的期货史期货理论“流派分呈,方法万千。”大多数人进入市场时总是倾全力想要尽可能多的了解市场撑握技术,所买期货书籍汗牛充幢。其实大可不必。不同的流派不同的书籍只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去描述期货,一本书读懂了其他的也就触类旁通了。蒙田把那些看书太多,而又不去思考的人称作书噬,自己的思想成了别人的跑马场。有位大师说过:“我们读书不仅要读出书中所写的东西。更要读出书没有写的东西。”书太多了连书里有的东西都看不完,哪里还有功夫去思考书里没有的东西?不论是文章还是讲座,有许多读一遍.听一次与读第二遍,听第二次感觉是不一样的。有一种初看不知所云,再看感触良多的感觉。有些书是要反复的读才能有所收获的。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世风日下。孔子到处奔走疾呼,宣扬“仁政”。老子嘲笑他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学习期货交易的人为了得其真谛也是见好书就买,见名师就拜。心中的英雄.偶像不绝如缕。其实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懂得怎样学习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懂得怎样不学习。必须把自己当正文把大师作为注解。听别人说话是为了自己能说话。只有能够对大师采取扬弃态度的时候你才找到了自我。对偶像的崇拜缘于对自我的迷失。也可以说在期货上“偶像不死,亏损不止”。

 

文竹居士

于:2002年5月7日

 

 

投机市场上从分析到操作隔着一条河,然而其中的妙处,唯过来人可以体味,唯将知者可以受用。一般情况下交易者是先学会分析,再学会操作。分析得精准无比操作得一塌糊涂的大有人在;操作起来如鱼得水分析起来一头雾水的也比比皆是。对操作来说只需要知其然就可以了,但对分析来讲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操作重反应,分析重预测;操作重结果,分析重原因。能分析不能操做的是纸上谈兵的赵括终难当大任;能操作不能分析的是卖油的老翁,终难成大嚣,唯手熟尔。

 

对于一般客户而言,操作人员的意见并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因为操作是一个将方向判断、时机选择和单量控制相结合的有机体,核心是"系统和自律"即交易过程中计划和操作步骤的严谨性和连贯性。客户根本跟不上专业操盘手的应变节奏。只有分析人员的结论才会对普通客户有所帮助。操作人员不能告诉你为什么这么做,而分析人员既告诉你怎么做,又说明为什么。尽管期货市场上多数人对分析人士不屑一顾,但仍然有分析人士做得惊人的出色,其分析结论往往有鬼助似的应验,他看涨某个品种推荐某个合约,即便第二天突发重大利空,通盘皆绿,他推荐的合约低开后仍然如眼镜蛇盘顽强地翻红昂起。但问题关键在于寻找这样的分析人员并不比寻找好的股票容易。

 

分析的第一步是判断涨跌方向,但分析水平的最终较量是在涨跌时机、涨跌节奏和涨跌幅度的判断方面。笔者始终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于分析人员,所推出的"文竹期货日志"也是分析的产物。在期货市场上对于专业分析人士来说首先要明白的是:市场分析的目的是为客户交易提供买卖建议和可供选择的方案,而不是卖弄无用的学问。任何不能够落实到可以直接帮助客户作出及时、正确买卖交易,提高客户盈利率的分析都是徒劳的。

分析人员要走出的一个误区:那就是分析绝不是必须每天都要有买卖建议,也绝不需要每时每刻都能够看得懂行情。分析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分析当前市场具不具备投资价值,是"确定性"占主导还是"不确定性"占主导。分析人员与普通投资者一样,多数行情是看不懂的。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下分析人员要有勇气承认这一点。

 

分析人员所作的分析结论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涨跌方向判断的正确率;二是涨跌时机判断的时效性;三是涨跌节奏(确定最合理的止损点)。对行情判断的正确率是绝大多数投资者最关注的因素,只有长期正确率高于50%的分析人员的分析成果才具有参考价值,否则与非专业人员无异。

对涨跌时机判断的时效性,是考验分析人员能力的核心指标之一。因为对投机交易来讲,进场的核心是时机,好的进场时机应该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即进场后应该能够迅速获利,而不是持有一、二周之久价格还在还在成本价附近盘旋,这样的头寸不会是一个好的头寸,即便方向是正确的,起码也不是个好的时机。笔者在做分析栏目时犹其注重涨跌时机的时效性。在过去的两个月多月虽然市场处于盘整期,笔者对会员提供的买卖建议相当有限只有四次,但四个单边投机交易的开仓买卖建议100%符合时效性原则。4月19日收盘前买豆粕,第二天涨停,5月12日收盘前空铜,第二天跌停板。5月13日空棉花,当日获利。还有就是5月20日做空棉花随后三个交易日大幅下挫近7%

涨跌节奏的判断和止损点的寻找是考验分析人员能力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在期货交易上看对行情却亏了钱的现象不胜枚举,其主要原因就是在于对节奏把握的偏差。分析人员在告诉客户行情大致能够涨到哪里的同时还必须告诉客户在涨到目标位之前最低可能会跌到哪里,1997年香港著名分析师许先生来大陆巡回演讲时预言中国上海股指在20年后将会上涨至27000点,令当时的中国股民心潮澎湃,或者先生的结论是对的,但可惜的是他没有告诉中国的股民在上证指数涨到27000点之前最低会跌到哪里。

止损位的设置既不能过大,太大失去了止损的初衷,也不能过小,过小容易被市场正常的回档所击穿。它必须是重要的技术支撑和压力位,寻找止损的艺术取决于分析人员对行情节奏的判断能力和寻找支撑与阻力的技术功底,客户在判断分析人员水平时观察其设置止损点的技巧非常重要。笔者在期货日志中给出的所有的买卖建设都设有止损点,多数都经受住了市场震荡的考验。2月28日笔者推荐持有的沪燃料油五月合约止损位上移至2136点。而后市的价格回探最低探至2147点;5月23日推荐买入的豆八月合约止损设在2140点。其后的价格回档最低下行至2146点即启稳向上。

 

有些人善于做分析,有些人善于做交易,也有的人两者皆精通。做分析和做交易没有什么高下之分。大主力操盘手无法出局而暴仓的不乏其人,优秀的分析人士也大有人在。美国金融预测专家艾比柯恩女士是位职业股评家,她的股评演讲会票价极高被列入全美追星榜榜首,地位远高于当红的歌星、影星、球星。她连续十年看对了美国股市的多空节奏。这样的分析人士比那些傻里叭叽做庄,七做八做跑不出来的冤大头操盘手不知要高明多少倍。

 

文竹居士

  2005年5月29日 于北京

 

 

 

 

 

备战2006:如何捕捉大行情

截止目前文竹期货日志专栏已经开创了整整一年,本栏的第一批会员也与我共同在国内期货市场上奋战了十个月之久。其间盈亏之悲欢,决策之彷徨,重塑信心之艰难只有走过来的会员自己才能体会。

我做的期货日志专栏分析与以往纯粹的市场分析相比少了几分指点江山的萧洒,更难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大气。所谓站着说话不腰疼,在做仅供参考的纯粹分析报告时,分析人员可以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挥洒自己的文采,展示自己的个性。但当你的分析要必然地被付诸实践时,形式上的所有一切都不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风险与收益。于是每一篇分析都不得不小心翼翼得进行多空权衡、拿捏分寸、斟酌字句。

在战争中每次重大战役前后各级指挥员都要集中在一起就战略方针、作战策略和作战计划做出决策,以统一思想果断行动,同时也对前一时期作战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期货操作中也是如此,我们此次讲课正是基于这一目的,与其说是培训,不如说是沟通。对于期货实战来说,要解决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操作思路和方法层面的问题,二是技术层面的问题。前者是目标和方法,后者是执行方法的决策依据和手段。我们此次培训正是针对这两个层面来进行沟通,以期在思想上正本清源,在技术上确定更可靠,更系统的决策依据。以便在这一年度的交易中统一认识、默契配合。

 

在将近一年的实盘指导中本人充分体会到与客户沟通的重要性,分析人员在指导客户交易时不但要告诉他们具体的操作计划和交易指令,还必须要让他们明白你决策的依据,不管你的分析结论正确性有多可靠,如果客户不明白你为什么这么做,就会觉得心里没底也就不可能很好控制自己的情绪,平静地对待盈亏,很难取得好的交易业绩。面对同一个分析结论在执行时操作时(比如在同一段时间里做多燃料油),不同的客户由于急躁、犹豫而提前进场或拖延时间,或加码减仓时因冲动、恐惧而临时改变加码和减仓的数量都会导致交易结果上的巨大差异(如同样的操作却有的是盈利有的是亏损)。

在期货交易中有很多种方法都可以达到最终获利的目的,重要的是保持方法的前后一致性。只有双方在目标和方法上达成一致,才能起到互相配合、相互监督的互补型团队式操作模式,从而确保交易业绩长期保持稳定。

 

我经常对会员讲:期货投资要想成功必须要过三关:一是任何时候都必须紧崩的风险控制关;二是抓大行情时的长线持仓关;三是加码减仓关。风险控制关着眼点是保存自己实力先让自己不被人消灭;长线持仓关的着眼点是获取利润在保住实力的基础上去发展壮大。在成功通过第一关之前是无法顺利过第二关的。05年初本栏也进行了一次系统培训并有录音,那次培训侧重于建立分析和交易的整体模型,其重点是过风险控制关。经过近一年的市场磨炼,与我合作的会员大多通过了风险控制关,交易心态已经极为平和。我们可以非常自信地说:不管遇到多么诡谲的行情,我们都不会亏大钱。而今年培训的“目的”就是要过第二关:即确定捕捉大行情的指导思想和决策依据。如果说过不了第一关就无法生存的话,那么过不了第二关就无法实现大的盈利,我们说自己是在进行期货投机,而所谓投机会就是针对机会进行投资。期货市场上机会是什么?就是大行情。这个市场上机会多如牛毛,这次抓不住还有下一个,你在这个市场上摔打的时间越长,经验越丰富,抓住下一次机会的可能性也越大,只要抓住一个就足以翻身了。但本金是有限的,资金没了就再也没有机会了。而加码减仓关是难度最大的一关,绝大多数看对行情亏了钱的交易,问题都出在加码减仓上。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加仓减仓的结果是:还不如不加不减,如果就拿着底仓不动业绩反而会更好。过好这一关是期货投机的最高境界,需要慢慢磨练。

 

对如何捕捉大行情这个命题,我们从两个层面进行把握:就是上面所讲的操作思路和方法层面;技术层面,限于篇幅在这个开场白里我们只列题纲,详细内容在培训中具体讲述。

 

第一:捕捉大行情的操作思路和方法层面:这个层面是基础,在这个层面的问题没有彻底搞清楚之前,单纯在技术上进行努力往往会陷入迷惘,就会不断地重复以前犯过的错误而不知问题出在哪里。在操作思路上投资者要树立几个理念:

1、对任何一种方法的使用都是在首先把握了它的缺点和风险之后,才能发挥出正常的使用效果,更要明白任何一种方法的优点和缺点都是共生的,任何试图消除其缺点的努力都将削弱该方法的效果。只有控制了做大行情固有的风险和弊端,才能享受抓住大行情所带来的利润。

2、、真正的大行情既经得起幅度的考验,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绝不可能三、两天就结束,进场的时机也绝不限于突破的那一、二天。不要有没有在第一天突破时跟进就再也没有机会了的想法。

3、大行情在没有走出来之前谁也无法肯定的判断出来哪个品种将会有大行情,投资组合非常重要,中等以上规模的资金可对两个以上有走入趋势行情迹象的品种同时进行投资,经过一段时间持仓后,哪个品种盈利大,震荡少就在哪个品种上加仓,同时减掉没有获利或出现亏损的头寸。盈利多少是判断趋势是否强烈的硬指标。绝大多数人在实际操作中会平掉盈利的头寸,在亏损的头寸上摊低成本,这是非常错误的做法。

4、大行情中间往往夹杂着短暂的剧烈回档,当顺势的单子被这种剧烈回档打出来,发现平错了的时候要果断得将单子重新追回来,而不要念念不忘之前是什么价出的。

5、在完整的一轮大行情中无论回档多么剧烈,在周线上都不会出现破位或反转的K线形态和组合。如果发现周线走坏,就要果断出场。

6、强者恒强,弱者恒弱:越是高位强势横盘的品种越有可能出现超级规模的上涨行情,越是价位低的品种越有可能进一步走跌。不要因为价高而不敢做多,也不要因为价低而不敢做空。

 

第二、捕捉大行情的技术依据层面:这个层面是下单的根据,对技术层面没有深刻的把握第一层面的东西就会变成空谈而没有意义。虽然大行情的出现形式各异,但所有的大行情都有一些共同的地方,投资者的任务就是找大行情的共性。这部分也是培训的重点。

1、绝大多数的大行情是由盘整引发的,当一个大规模的盘整区(时间三个月以上)被突破后就很难再保持盘整状态,如果价格突破后没多久又回到盘整区之内,盘整区所积蓄的能量也不会消失。重回大盘整区的行情会进一步积累更大规模的能量。

2、一个大型盘整区所暴发的大行情通常不只一波。行情跑起来之后就很难停下来,会来回的跑。直至能量消耗尽为止。这个过程需要好几波大行情。相反经过大规模行情一涨一跌或一跌一涨价格从哪里来又回哪里去完成一个轮回之后(这一轮回中的涨跌必须是大级别涨跌行情),往往会重新陷入长时间的盘整,很难立即展开下一轮大行情。把握这一规律对按照机械交易系统进行交易的投者回避大盘整时期的多次止损具有重要意义。

3、大牛市上涨行情的特征与大熊市下跌行情的特征是有很大差异的,牛市上涨初期多反复行情温和,但随着牛市展开,中间的回档越来越少,幅度也越来越小。熊市的第一轮下跌非常剧烈,与牛市大相径庭。(具体见图表归纳)

4、大行情分为单边行情与稳固行情。(即行情的节凑)

5、均线对判断大行情健康状态的重要作用,与MACD指标对均线进行修正的重要意。

6、趋势正向延伸与趋势逆向延伸的概念,其判断标准由MACD指标的状态可以清晰地看出来,正向延伸风险最小,是短线顺势加仓的主要时机。逆向延伸特征下应防范回调风险,多次逆向延伸积累的结果是最终出现一次深幅调整。

 

以上是捕捉大行情的题纲和要领。期货投资是一个长期的艰辛历程,实战经验的长期积累极度重要,辉煌只属于那些长期坚持不懈的斗士。这个市场上的高回报是长期经验积累和历史性机遇相结合的结果。在03年和04年上半年国内有一大批投资者创造了期货投资的盈利奇迹,而这一批人多是具有十年以上期货投资生涯,他们经历过94年和95年的世界商品大牛市和中国的上一次投资过热和严重通货膨胀,从而使他们成功把握了这一次全球商品市场的历史性大牛市。而04年下半年和05年这个市场上奇迹便很少发生,因为这期间的行情与历史上任何一个阶段都不同。坚持过来并勇于总结经验的教训的人必然将成为下一个轮回中的英雄。商品市场的轮回与生命一样生生不息,无始无终。易经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以此与会员共勉。

 

文竹居士

    2006年3月27日 于北京

 

 

 

期货投资的第二大陷井

我对别人过于慷慨的承诺总是心存疑虑;对看上去过于完美方案总是怀有介心;对陌生人的甜言蜜语总是充满警惕,这缘于我多年来在期货市场搏杀的经验总结。据说“真正的水晶在放大镜下是可以看到杂质的,如果有人跟你说他的水晶纯到像玻璃一样没有杂质,那它肯定就是玻璃了”。这使我相信没有缺点的人很少会有优点,没有风险的投资也很少会有收益。

然而使我惊异的是在“期货”这个风险市场上仍然会有许多客户相信那些“无风险收益”的美丽承诺。期货投资的专业性决定了“客户”委托“专业人士”代为操盘的事实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而且市场越发展这种形式就越普遍。但委托投资存在两大陷井:一是客户在委托时对操盘人员的风险度没有硬性约束,尤其是当操盘人员是客户的“挚友、恩师”时,客户总是碍于情面将风险度一再放宽,最终导致亏损超出自身的承受能力。这种情况在期货市场市场发展的初期较为常见,随着契约意识在社会上的普及,踏入这一陷井的人越来越少,但与此同时踏入另一个陷井的人却越来越多。那就是操盘人员及一些机构对期货市场上的客户提供的“保底和无风险收益”承诺。

据我所知国内江浙一带这种方式最为流行,而且其手续越来越齐备、程序越来越正规、安全似乎也越来越有保障。其做法通常是操盘人员或机构向客户承诺:“无论实际操作盈亏如何,都定期向客户支付本金的10-15%作为投资的固定回报,高出部分的收益全部归操盘人员所有”(实际上相当于高息的定期存款)。为了保障客户的权益,不但双方(或三方)签署保底协议,而且由受托方事先将本金的20%以现金方式打入客户的帐户作为风险金。如果操作方的交易过程中亏损达到了受托方预先支付给客户的风险金数量,就停止该帐户的运作,从而保障本金的安全。这听上去确实是一个非常完美的方案,然而它却只是一个被称作无杂质的水晶,那么事实上它只能是一文不值的玻璃,绝不可能是水晶。

操盘人员的理由足以让客户感到震慑,有个做投资管理的人曾底气十足地对我说:“投资市场上实力说明一切,因为我们的操盘水平过硬,月收益可以保证在10%以上,所以在证券期货市场上我们做的全都是保底收益的客户。同时我们有资金实力保障,不管客户资金多大都配得起风险金。我个人在京城有四套房子,我们的办公地点不是写字楼,而是在豪华别墅,我们连续四年按期支付了对客户承诺的回报率,可以拿出五年持续盈利的交易记录供客户查证。”那劲头俨然象个不可一世的暴发户,说完还意犹未尽地问我:“很多人说你在期货圈里名气大,夸你水平高,你敢做期货保底客户吗?”我如实的回答:“从来不敢做。”于是这位老兄露出一副不屑的神情。

我不免在心中窃笑:当年股市上名满天下的大机构“新疆德隆”,其排场不知要比这位老兄大多少倍,它在股市上支付客户的年固定回报率最高时达到30%,按期支付客户固定回报的年数也绝不止四年,而是将近十年,然而那又怎么样呢,结果所有人都看得到:最终血本无归。”利用高息集资在资本市场上运作最终只能是死路一条,然而总是有人一次一次踏进同一陷井里。

德隆与90年代初我国大大小小各起高息拦储非法集资案,在本质上没有差别,只是德隆坚持的时间更久,更加轰轰烈烈。这显然不是运作水平的问题,而是“激励与约束机制”的问题。无论是企业经营还是个人在证券期货市场上的操作,都必须建立在“科学、健康”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之上,因为机制是用来约束人性弱点的。期货市场上最高层次的较量归根到底不是操盘水平的较量,而是心理和人性的较量。在证券、期货市场上往往亏的最惨的不是个人,而是给操盘人员过高提成比例的机构,这一点在我国更为明显。原因就是早期许多机构对操盘手的奖惩措施是:“操盘手操作机构的资金,如果盈利公司给操盘手提成,为了争夺优秀的操盘手,各机构开出越来越高的提成比例条件。而如果亏损扣工资、解雇。有的机构为了加强约束,让操盘手上岗时交纳一定的风险金。但只要提成比例足够高,对于操盘人员来说损失是一定的,而一旦操作成功收益近乎无限。尤其是在操作的资金规模大时,只要重仓交易盈利一次分得的提成就终生享用不尽了。这样很多情况下操盘人员用自己的资金不会去做的交易,用机构的资金就不但会做,而且会重仓做,高提成比例最容易将理智的投资人变成疯狂的赌徒。如果允许操盘手在多家机构兼职结果将更加恐怖,在很多即将暴发大行情的重要时刻,操盘手可以将一个帐户重仓做多,另一个帐户重仓做空来对赌。这样不管行情往哪里走,只要提成比例高操盘手都是稳赚的。

而在个人委托中一个操盘手必然会带多个客户,这与一个操盘人员在多家机构兼职是一个效果。在保底收益的投资方式下,其激励与约束机制比机构给操盘人员高比例提成并让操盘人员交一定数量风险金的方式扭曲程度更大,因为在固定收益之上的部分全部归操盘人员所有。操盘人员的风险则是限于风险金,只要他所管理的客户资金数量足够大,就会激发出正常投资时不会有的赌性。而赌性一旦养成是很难改的,将中航油拖到破产边缘的“陈久霖”到受审时仍然说“再给我五个亿我就不会输了”。如果遇到品德较差的操盘手,便难免遭遇对赌的命运。对于操盘人员来说对赌是必赚的,但对于客户来说就只有“阿迷陀佛”求菩萨保佑让自己成为赌对的一方了。而赌输的一方尽管按协议应该得到操盘人员连本带息赔偿,但在现实中且不说很多情况下巨亏之后操盘人员便失去了踪迹,即使找到了超出风险金的亏损部分客户极少能够再要回来。况且现在保底和高息的条款还不受法律保护。

扭曲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是在投资市场上将许多优秀的投资人变成赌徒的温床,就象不合理的奖惩机制将很多优秀的国家干部变成罪犯一样。其实很多操盘人员和机构在最初是没有欺诈客户的企图的,允诺保底收益是出于过度膨胀的自信,但在高比例提成的诱惑下长期操作下去就难免会偶而有冒进,一旦冒进尝到了甜头,有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常走夜路必然遇见鬼,次数多了必然会在某一次出现失误。为了履行保底承诺失误之后就只好以更高的保底收益率来吸引更大规模的资金,同时为了让大资金主顾相信自己的实力就得将排场铺得更大,说起话来就得更加让人震撼。于是把本田换成宝马,把办公室由写字间换到高档别墅。这样一来费用激增,为了维持排场操作时不得不更加冒进。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德隆”就这样诞生了。

事实上陷入任何陷井都是由于贪图“小便宜”造成的,在期货市场上要获得一、二年甚至更长时期的稳定盈利都是可以实现的,但这个市场的主要难点在于“不管你赚到多少个100%,只要亏一个100%就是一无所有了”,所以最重要的是必须做到永远不犯大的错误,一次冒进也不能有。敢做保底承诺的都是有一定水平的交易员,控制得好取得二、三年稳定回报完全是可能的,但关键是要求固定收益的客户肯定不是只想做一、二年,而是想长年做下去,但这恰恰是在激励与约束扭曲的机制下最不可能做到的。所以客户做保底与加入高息拦储的下场一样,多是先甜而后苦。做一、二年及时抽身的可保平安,若一直做下去必然出事。新疆德隆做了十多年在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它不可能失败的时候,它却倒掉了。

作为证券期货市场上的客户应该明白,期货市场是风险市场不存在“无风险收益”。如果要追求真正的无风险收益那就到“债券、储蓄”等固定收益市场上去,而不要到风险市场上来,这就象你想吃饭就去找家饭店,别到洗浴中心。要是洗浴中心真的给你上了一桌子菜,那绝不可能是什么“好饭”。

任何声称保证盈利的允诺都是虚假的,至于为了要别人相信自己的允诺,便拿出一部分现金来作为担保,那更是因为他的信誉太低了,已经沦落到必须用现金来保障信誉的地步。你可曾见过一个真正有水平有声望的交易员或大公司还要用压金来让别人相信自己的信誉呢?他们的名字和公司品牌就和现金一样有效。所以在发达国家许多信誉好的公司做期货可以不用保证金,做买卖可以在银行透支,越是有名气的机构给客户开出的价码就越高。

散文系列:

云中漫歩

最近在论坛上看到了一篇关于女人做期货的评论,我对女人是否适合做期货并不关心,因为我不是女人;我更愿意去关注女人本身,因为无论什么时候男人离开女人就不能成其为男人,反之亦然。也许在那些有着丰富感情经历的人看来以我这么简单的人生轨迹是没有资格评价女性的。但我不以为然。感情的容量是一个人心灵的容量。你是深谷一次感情就像一条江河,许多次感情就像许多浪花;你是浅滩一次感情只是一条细流,许多次感情也只是许多泡沬。所有的感情经历不论时间长短都是美好的,甚至陌生异性间毫无结果的好感,定睛的一瞥、朦胧的激情、莫明的惆怅也是美好的。因为能够感受到这一切的心必定是年轻的。

在混沌初开之时,天帝召集众神商讨要在世上造人。众神对造人的方式出现了严重分歧。天帝认为应该把人分为男女两类,有了男女才有欢爱之情,欢爱之情充满整个宇宙,才算得上是一个完美的世界。但以刑天为首的诸神坚持认为要造人就必须人人平等,决不能分什么男女。一旦分出男女欢爱之情就会变成惨淡之气。男女之间不知要有多少精力浪费在家室系恋之中,家室之味总是先浓而后淡;夫妻之味总是先甜而后苦。两派争执不下,最终引起了战争。天帝将刑天砍头正法。但刑天氏仍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执干戚以舞,与天帝对抗。这算是中国最具反抗精神的神话了。

人有了男女之别确实令这个世界具有无比的魅力,但同时也承受了无比的痛苦。天上诸神为求人人平等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女人为求得与男人平等的地位,也进行了长期的斗争。但既然分了男女,就有不可改变的差异存在。一般说认识自己是件难事。究竟是男人更了解女人还是女人更了解女人?可以说女人是当局者迷,但男人也不具有旁观者清的优势。因为他们在认识女人时不是旁观者,总是受欲念和感情的左右。对女人男权主义者只看到“女”看不到“人”。只把女人看作性的载体,不看作独立的人格;而女权主义者在女人身上只看到“人”看不见“女”,抺杀了其性别存在。男人抽象而明晰,女人具体而混沌;男性重行为,女性重感情;男性长于抽象观念,女性长于感性直觉;男性用强有力的线条勾画出人生的轮廓,女性为其抺上美丽柔和的色彩。男人凭理智思考,凭感情行动。女人凭感情思考凭理智行动。所以思考时男人指导女人,行动时女人支配男人。女人总把大道理扯成小事情,男人总把小事情扯成大道理。一位哲人说过:“一个男人真正需要的东西只有两样:一是大自然,二是女人。其余的一切都是奢侈。”有两种男人喜欢谈论女人,女性的蔑视者和女性的崇拜者。两者共同的特点是欲望强烈。历来关于女性最精彩的话都是从他们口中说出的。那种对女性持公允折中立场的人说不出什么精彩的话,女人也不爱听,因为她们容易听出公允折中背后的欲望乏弱。

古希腊名妓“弗里妮”被控犯有不敬神之罪。审判时律师解开她的内衣,法官看到后便宣告她无罪。这个故事只能说明希腊人爱美,不能证明他们爱女人。不仅是希腊人,可以说整个人类的爱都是缘自于对美的追求。如果一个人任何美好的东西无法再打动他的话,那就彻底无药可救了。美能够征服一切没有死亡的灵魂。一个有魅力的女人不但能征服男人也能征服女人。因为好女人身上既有性的魅力又有人的魅力。好女人是性魅力与人的魅力的统一,好的爱情是性吸引与人的吸引的统一,有韧性扯得开拉不断。双方互不束缚,是他们有信心的表现,但到头来又谁也离不开谁。同浅薄的女人在一起“累”同深刻的女人在一起也“累”。我理想中的女子应该是有弹性,有灵性。弹性是性格的张力,有弹性的女子善于妥协,也善于在妥协中巧妙的坚持。既温柔又洒脱。灵性是心灵的理解力,有灵性的女子善解人意极其单纯,在单纯中却有一种惊人的深刻。让我喜欢接近的女子必然是能让我的心情感到轻松的。

爱就是人性,人类的爱缘于对美的追求。不纯洁的美使人迷乱,纯洁的美使人宁静。有爱就会孤独,没有爱的人不会孤独。一个对人生和世界有独特感受的人必定渴望理解,也必然不易被理解,最孤独的灵魂往往蕴藏着最热烈的爱,忘我的探索人生的真谛,在真理的险峰上越攀越高,同伴也越来越少。孤独是把他人接纳到自我之中的欲望,解除孤独必须要与人交往,给人带来最大快乐的是人,给人带来痛苦的也是人,一切交往都有一个不可超越的界线,在两个人之间这种界限是不清晰的,又是确定的。一切冲突都源于有意无意想要突破这个界限,一旦这个界限清晰可辩交往就失去了魅力。解除孤独只能靠相知相爱的人,其余的人扰乱孤独,反而使人更感孤独。社会性是人的本质特征。一个人不管他有多大的快乐,必须告诉别人才能真正感受到这快乐,同样的情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毛主席在晚年感叹自己就像一个在荒漠上独自跋涉的苦行僧。在其少年之时是何等的豪情:“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这等诗句我是无论如何作不出的,我最喜欢的诗句是唐代罗隐的“蜂”“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沾。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有时看到这些小动物,不禁有些顾影自怜。

人们说要活出个样来,我说要活出个味儿来。把自身的价值寄托于他人的评价之上其实并无价值。一个执著的人往往对人生持占有的态度,具有强烈的功利心和表现欲。而一个悲观的人往往对人生持厌弃态度。一切深刻的灵魂都蕴藏着悲观但真正深刻的灵魂不会沉溺于悲观。不过更在于无论获得多大的成功也消除不了内心的悲观。因而最终能以超脱的眼光来看待成功。超脱是悲观和执著激烈冲突的结果。超脱者以审美的态度来品味人生,与人相处唯求情感的沟通,与物相触独钟情趣的品味。

 

2002年12月18日

               于:洛阳

 

 

 

 

 

 

 

 

 

 

 

 

 

 

 

 

 

 

 

 

闲 情 漫 话

窗外到处是车水马龙的喧闹和不甘寂寞的人们,而在这个城市里陪伴我的只有一部《山海经》和心中的一个梦。常想在杂乱的心情中找出点快乐,然而委实不容易。一个人如果没有梦,那生命应该算是无聊了罢,但幸好我还有梦。爱做梦的人应该是浪漫的了,这使我想起很久以前曾做了一篇很浪漫的散文《云中漫步》现在连这份浪漫也找不到了。

 

有位看过我文章的朋友曾说过:"你是一个不容易快乐的人"我惊叹她敏锐的洞察力。然而这也没什么不好,我很庆幸自己有那么多不快乐的时光才使自己能有心情去看文学.历史和哲学方面的东西,用心与那些隔世的哲人.文豪交流。痛苦是性格的催化剂,它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智者更智,愚者更更愚。不快乐也未必是件坏事。现在手上这部《山海经》是我最常看的一本书。之所以喜欢是因为它对山川天地作了如此离奇夸张的描述。我喜欢神怪,喜欢幻想但不喜欢科幻,最使我迷恋的还是那些古老的神话。记得前几年第一次看完这部书后曾作过一首诗:"阻断阴阳昆仑峰,愁思万里凝作冰。等是有花折不得,幻海冥天终古情。"

 

这本书里几次提到了洛水,也就是贯穿洛阳的洛河。这也是我喜欢这本书的一个原因。与其说洛水是我最喜欢去的地方,不如说它是我心中的一条河。我一生中最喜爱的城市有两个:一个是杭州,因为那里有西湖有雷峰塔。另一个是就是洛阳,因为那里有洛水。西湖是全国驰名的景点,而洛水并无什么特别的风韵,但这并不妨碍我对它的喜爱。现代旅游业不知败坏了多少风景,还好这里不是什么名胜,才留下了一个安静的地方。传说洛水中有位女神名叫"宓妃"为上古伏羲氏之女溺死于洛水之中,而成为洛水之神。在楚辞里宓妃是黄河的河神河伯之妻,宓妃与后羿关系暧昧,一次河伯化为一条青龙在河上游戏,被后羿射瞎了一只眼睛。原本洛水女神并无可爱之处,而曹植作了《洛神赋》之后洛水女神便具有了无穷的魅力。它与唐代李德裕的《大孤山赋》.宋代王安古的《思归赋》一并成了我记忆最深的三篇文章。尤其是末尾一段:"恨人神之道殊,怨盛年之莫当。抗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世而异乡。无微情以效爱兮,献江南之明珰。虽潜处于太阴常寄心君王。"每看到这里心中总是生出莫名的惆怅。不知这位身处洛阳曹子建作此赋时是何心情。每当我来到洛水之畔心中总有一种异样的感觉。

 

以前一直认为自己是比较超脱的但最终发觉超脱是如此的不易,还是过于感性了。有位朋友对我说过:男人太感性了不好。此话不能说没有道理,如果像贾宝玉那样终究不像话,是成不了大器的。但问题在于成大器的人也未必是超脱的。孔子说:"君子不器"这是我所听到过的最洒脱的一句话。君子本来就是不成器的。学习应该是出于兴趣而不是为了成什么器。只要以自己的真性情而活何必非要成什么器呀!我对孔夫子并不怎么赞赏唯独对这句话极为欣赏。他是洒脱的,但并不浪漫。相比之下我更喜欢楚辞的色彩。

 

 

进入期货行业是我生命中的一个重要转折。刚学期货时有位老先生跟我说过,做期货要想有所成就最重要的是必须理性,太感情用事的人是永远也做不好的。一般说来在学校数学好的人做期货容易成功。这对我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因为我的高等数学经常考不及格。但在我看来期货是以哲学原理贯穿始终的。以我的哲学思辩能力一定能够做好,而且会比学理科的人做得更好。

开始时我对期货交易尤其是技术的东西学习劲头十足。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比较全面的了解之后,对那些繁锁的技术越来越不感兴趣,回想这一年来除了看一些期货评论以外,几乎没有看过一本与期货有关的书。看的最多的是文学.历史和哲学方面的东西。但不论看哪方面的内容总能不自觉地悟出点期货的真谛来。这使我想起林语堂评论作文章时说过的一句话:"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善读书者无之而非书,山水亦书也,酒棋亦书也,花月亦书也。"其实学做期货与学做文章一样,无处不是期货,"山水亦期货,酒棋亦期货,花月亦期货。" 

 

但凡一代大师必定是综合的,既有宽广的胸怀能够包容广阔的题材和样式,又有驾驭自己巨大才能的能力。治之之道必有包含秽荒之量,戏笑怒骂皆成文章。其点评事物总是不刻意去说,好像只是随意指点但细细品味竟点点是金。那学问是从心中流淌出来的,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

 

2002年1月1日

             于:洛阳

 

 

 

 

 

 

 

 

 

 

 

 

 

 

 

 

 

 

 

 

 

 

 

 

 

 

 

 

 

宁静以致远

最近一年的期货市场是喧嚣的。肃杀的大豆,疯狂的天胶,大气的铜,怪异的小麦。无一不是那么摇曳生姿,引人注目。大豆一路涨得让赚钱的心中忐忑,亏损的心中更忐忑,最后让空仓的也坐不住了。

行情到了末段,市场各方的心理都变得极其脆弱,喧嚣意味着浮躁,但喧嚣至少代表着生机,总比死气沉沉要好的多。我生性喜欢宁静,当周围喧闹不堪时就会试图使自己的心清静下来。远离喧闹并不是个好办法,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朝。做期货的需要能够在喧嚣中保持一颗宁静的心。

2001年末的时候期货市场也是喧嚣的,记忆最深的是在大豆多头一次次被断头的时候,沪铜见底连拉涨停板。让大豆的多头好一阵激动不已。但好梦不长没多久熊气就再次弥漫到整个大连市场。那时做期货的远不如今天这么多,期货论坛也没有现在的热闹。但好文章却很多,真可谓是文采飞扬。尤其是“桃源”的几首诗在中国期货界真可谓空前绝后了。其原文大致如下:

 

大风歌*大豆 ----为多头鼓气

一、

大豆怒海起苍黄,空盘直跃百万张。

多头久有凌云志,早修栈道度陈仓!

二、

连年阴沉晴未开,大豆多头暗徘徊。

摇旗一呼漫天应,放量长阳牛市来!

三,

不至二三不罢休,已把空头作牢囚,

万事皆备待东风,吹遍长安始封侯!

诗文不但语义贴近期货市场,而且韵律也用得极其精典。但其观点我并不赞同,虽然当时我的空单已平,但仍然在找重新做空的机会。于是也作了一篇赋,以和其诗。其文如下:

 

九歌 (大豆多头)  

 

有多头兮大交所,  

挥利剑兮斩网罗。

身被套兮心不惩,   

持仓增兮众望归。

拉长阳兮在望,      

心飞扬兮浩荡。

日将暮兮怅望回,    

思牛市兮寤怀。

高位多头兮终不见天,

二千三兮迟不来。

开仓位兮山之上,   

价容容兮而在下。

忽游目兮南国,      

沪铜起兮横波。

乐莫乐兮新多来,    

悲莫悲兮不够多。

政策兮辚辚,        

消息兮陆离。

宜阴兮宜阳,        

众莫知兮汝所为

后来大豆再度破位下行,几乎跌停,又见桃源的诗。依旧那么文采飞扬,依旧那么精典得令人惊叹!

 

七律*大豆跌停(二首)

一、

惨淡斜阳落深岗,    多头回望更微茫,

电话声声call margin,  帐单份份断我肠,

夜观美盘人似鬼,  日看连豆面如霜,

此翻陷溺如何救,  我欲狂呼问彼苍!

瓢泼重雨似倾盆,  多头不叩九天门,

大庄藏笑砸急急,  小户饮恨斩纷纷,

期市不长有乐土,  涨跌何处桃源存,

一朝醒觉翻然悟,  尚须磨练寻慧根!

 

我欣赏这样的自我调侃,比怨天忧人好的多。至今仍怀念这样的气氛怀念这样的文章。心不清无以见道,志不确无以立功。清静最好,宁静以致远嘛!聊以此文纪念期货界相识与不相识的朋友。

 

文竹居士

  于:2003年元月21日

 

 

 

 

 

 

 

 

 

 

 

 

 

 

 

 

思 恋

年的回忆总是无忧的,我的童年也算是无忧的了,无忧到近乎乏味。除了陷入无边的暇想之外,再也没有什么快乐值得回忆,然而也没有什么不快。时光如同片片落叶,在身边无声息滑过不留丝毫痕迹。从有记忆的时刻开始在我近乎空白的心灵里就在向往一个远方神秘的梦想,它以万种风情千般妩媚令我不能须臾忘怀,然而却从来没有弄清楚过这个梦想是什么。"我相信我的梦想在远方,但我不相信远方只是梦想"。多少年来就是这么思恋着。

“痛苦缘于执着,放弃产生快乐”忘记是谁的名言了。能说出这种话来的人如果不是哲学家一定是个诗人,世上最令我向往和倾倒的就是诗人的浪漫和哲人的深邃,然而我绝不是个哲学家,也更成不了一个诗人,因为没有那个被称作"知识"的根基,我所有的只是用心去感知。我所能感知到的只是诗人的"执着"和哲人的"超脱",执著于保持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超脱于没有窄隘的占有欲望。从父辈那里接受的思想就是一句话:大丈夫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毛主席的诗"孩儿立志出山关,学不成名终不还。埋骨何须要桑梓地,人间无处不青山。"曾经令自己沸腾,然而真正原因大概是因为感觉"出山关"就可以找到从童年时就一直思恋着的那个梦想吧。

  写过的文章有多少已经记不清了,但一直没有涉及"爱恋"这个主题,因为没有刻骨铭心的感情经历而不敢无病呻吟,即使后来有了一次次兴奋和一次次的破灭也仍然没有涉及,一切高贵的情感羞于表白,一切深刻的体验拙于言辞。如此才理解王国维所谓主观诗人、和客观诗人之说。客观诗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曹雪芹是也。主观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

虽然情感破灭的伤痕,常常隐隐作痛,但从来没有后悔不曾怨恨。所有的爱恋即使是淡淡的苦,隐隐的痛在回味中都是那么美好,生命就像用这一串串爱恋穿成的珍珠链子,一道光划过即可看到它的璀璨和多彩,人生的魅力就在于新的感情之门总是向你敞开着。对远方情人的思恋象用烈酒灌就的河,九曲回肠在心间盘旋萦绕,在它奔腾开来时似火一般热烈使人迷醉,而在它舒缓流淌时又如水一般宁静令人回味悠长。

能够遇到在浅淡交往中就点燃自己蕴藏已久炽热情怀的女子,应该是幸运的,女人最吸引人之处不是她的美,而是她的灵性,其实美是一个很难表述得清的东西,不纯洁的美使人迷乱,纯洁的美使人宁静。只有透着单纯灵性的女子才能使人在郁寡燥闷时感受到永恒宁静。真正动人的感情都是在平凡自然中孕育的,相互间没有过直白的流露,没有过激情的表白,如同她清新的文章在平静优美的文字下暗藏着滚烫的情感。在她有意无意表达约我相聚的意思时,自己又忽然生出一丝胆怯。不是担心理想与现实落差会让幻想破灭,因为用心感知的比用眼睛看到的更加真实。而是害怕奔涌的情绪破坏那种若即若离和谐。

人与人之间有一个不可超越的界限,这条界限是模糊不清的但是真实存在的,许多感情不需明言,一旦揭开了那层早已心领神会的轻纱,交往便失去了现有的魅力。更重要的是将失去现有的随意与和谐。所有的冲突和嫉妒都缘于对这条界限的跨跃,然而心中的思恋却象蛇一样顽强地蜿蜒爬行,我明白终将突破这条界限,那压抑已久的炽热情感会一如岩浆般喷涌而出,只是我要在它到来之前作好迎接它的准备。更要作好承受随之而来的彻入骨髓般长久思恋的准备。我常想人生中最令人刻骨铭心的不是终成眷属的喜悦而是云程阻隔的思恋。

我相信千百年后,世上的所有人和物都将如水逝、云卷、风驰、电挚无不尽去,而今日暂有之我未尝不如水逝、云卷、风驰、电挚而去。俗世在沧桑之后容颜更改不留痕迹。眼前一切,来一阵风都会无影无踪,不管执着还是放弃最终都化为虚无。只有那充满思恋目光会永远地存在着,这目光穿越了时空和生死,一直陷入到从童年起就期盼的那个幽长无边的梦想里。。。。。。   

不尽的春天

春日温暖的阳光洒向寒气尚未消退的大地,只要是风和日丽的日子,总能看到点点风筝在空中浮动,顺着隐约可辩的纱线,传来的是孩子无忧的欢笑。偶尔几只信鸽飞过,悠长的哨声从空中缓缓划过,仿佛这声音来自神秘遥远的天边尽头。这就是我记忆中的春天,一个易于感怀的季节。

每到这个时候总能看到一些伤春之词咏春之曲,虽然年年旧题却是曲曲新意。春天总是充满向往的,多少宏伟蓝图在这个季节里绘就,多少凌云壮志在这个季节里激起。然而下一个春季,这些蓝图又被新的蓝图所覆盖,再也找不到原有的痕迹。

去年的春天我几乎没有感觉到它的到来。因为当时在深圳,在这个城市里找不到季节轮回的感觉,一年到头都是满目的青翠,到处是碧绿的草地和充满热带风情的棕榈树、椰子树,在南方树木极易成活且容易移植,经常看到一些施工的地方昨天还是瓦砾成堆的建筑工地,今天就树木林立了。从每年的十一月到四月大半年的时间里好像都是沉浸在春天里,记得去年曾经在《期货日报》上看到郭镜鉴写的一篇《深圳的春天》文笔很优美,我还特意保留了那张报纸,只是后来住的地方被盗,这些留存的文章连同箱子一齐丢掉了。

与南方相比京城的春天来得很隆重,萧索的大地在彻底地改变容颜,似乎每个人都在等待着它的到来,不像南方的春来得那么悄无声息。京城春季的风沙是全国闻名的,老北京的春天素有“无风三尺土,下雨两脚泥”之称。沙土的滋味我尚未体会到,春天的风却是有所领教了。但令我感到心怡的是京城的春天,白云能像南方秋季的天空一样高渺。
  虽然春天应该是更多的带给人希望、明快。然而历来伤春之词一点不比悲秋之曲少,李后主的《浪淘沙》是我看到的最好的一首伤春之词:“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渐行渐远还生。”想来处境仍然是决定人心绪的主要原因,逆境中越是明快的色调越容易反衬出心中的凄苦。

与往年一样在这个多情的季节里,我依然在绘制着自己的蓝图,不管它明年是否会像我珍藏的文章一样不慎丢弃,再也找不到印迹。然而与往年不一样的是多了往年不曾有的朋友,说不上什么憧憬说不上什么希望,只是起码它为我简单平静的生活增加了多彩的色调。

 

 

2005年4月 于北京

 

 

 

 

 

 

 

 

 

 

 

 

 

 

 

沉 醉

当我收拢思绪想记下你绰约的风姿时,心里却异常空虚,蛮荒初开般一片沌混。而当我舍弃这个想法放逐自己心情时,那曾经炽热的情感又奔涌而来撞击着心壁,像决堤洪水般满目苍茫。实不甘心让生命中最珍贵的情感和体验甄没于时光的瓦砾堆中永不见天日,故倾所有心智将其诉诸纸墨之间,然而这被诉诸的纸墨又何尝不会甄没于时光的瓦砾堆中万劫不复。

  我的生命曾经像大漠般荒凉贫瘠,这红红绿绿的“K线”就如潺潺流水和遮天碧树穿流于干裂的沙石之间,扎根于荒凉的心漠之上,隐隐织成一汪怡人的绿色。屏幕上单调的红线条绿线条卷走了我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并以浓重的绿倾注于生命旅程装点每一个驿站。我的心灵曾经像溪水般清浅平淡,你就如岸上映着朝阳的杜鹃花,以诱人的芳香吸引着我奔流入江河,入大海。而岸上的你成为生命中最难舍的一页。

人生旅程是一个加速运动,第一个十年像蜗牛爬行般缓慢而悠长,第二个十年像河水般欢快地跳跃流逝,第三个十年则如高天之上行云般飘然而去。而立之年的我仍然是那么没有长进,沉迷于不着边际的幻想,流连于风花雪月的美景。挥霍着仅存一点青春岁月。十年前少年时的我喜欢在晨曦中一个人坐在河边青石之上,看旭日东升,听清风掠过竹林。和着河水淙淙流淌,击石而歌:“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媛;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满堂兮美人,独与余兮目成。”,长久以来我一直觉得这是世界上最美的诗句。而这情形又与我常坠入的那个梦境是多么和谐啊,梦里是一片一望无际的大海,本应是蔚蓝的天空在梦里有些发紫,白云也有些发暗,唯有海边站立着女子的长裙白的那么醒目,洁白裙裾和乌黑长发被海风吹起飘动起来,我的心随之荡漾。

我笃定的相信梦中女子一定会出现,因为这是我们百年彼此间的誓约,百年风雨,有多少帝国覆灭,多少城市荒芜。但绝抹不去你我之间那恍惚的记忆。于是习惯了在夜深人静时将心中郁积的思绪倾注于笔端,用心去编织一曲曲华美乐章,并把这乐章饰以宝石,施以珍珠,披上锦锻,裹上丝绸放置在现实与梦境之间。因为我知道你会循着文字的芳香,踏着落梅前来赴那百年的约会。

当你像一片花瓣般雅然出现时,映入我眼帘的是那款款深情的凝目。轻柔的风,淡淡夹着花草香味拂过面颊,纤指缝隙处流泻着清白的月色,从一地婆娑的树影里几乎听得到你的心跳。禁不住将目光长久停留在你身上:眉间眼底,有诗有画,脚下裙边,有云有雾,嘴角额上,有酒有梦。眼前的你渐渐与梦中的女子相重叠,再也分不清哪个是你,哪个是梦。于是冻洁已久的情感坚冰渐渐释怀,从心间涌出。我欲以智者的柔情抚去你心底难堪的痛楚,平息滔天巨浪。然而进入你丰饶多姿的领地里,穿行于奇峰险滩之中,那瑰丽的美景令我再也无力去抚平什么,无心去平息什么。唯有醉倒在那百合般贞洁脱俗的美里,醉倒在玫瑰般冶荡逼人的美里。

夕阳再次挂在天边的时候,抬眼看到的是血一样的晚霞,不知此时你举目所见的夕阳是否也是这血一般的颜色,我只知道顺着这霞光望去便能看得到你灿烂的笑脸,因为这夕阳见证过你我的故事。曾想与你执手在这样的暮色中看夕阳西下,看炊烟渐起,然而现在你为我心中留下的只有这一座童话般的城市。

 

200510月 于深圳

第二部分:市场行情分析评述

第一章:股市评述:

死了的封神 活着的成仙

今年6月14日沪综指最高摸到2245点。经过一个多月的顶部震荡。从7月23日到8月7日短短二个星期的时间上证指数从2185点暴跌到1861点。其跌速之急叫人叹为观止。尤其是7月30日和8月6日的多杀多行情,多头阵亡的惨烈程度令那些逃顶成功的机构和散户为之默哀。笔者作为一名期货投资者,从来不做股票,没有资格去预测股市的涨跌,我只想总结一下这轮行情中舆论所扮演的角色,以警示后人。

  六月份,沪市大盘冲过2130点的时候,评论界的持证股评家没有一个公开地从价值规律的角度提醒股民防止将会出现的暴跌。对于沪深股市60倍左右的市盈率和不断增多上市公司预亏舆论界有的只字不提,有的轻描淡写,说我国股市正处于发展期,市盈率自然要高一点,60倍的市盈率也是可以接受的。面对不断增加的上市公司预亏,评论界更是有自己的一套理论。认为我国的股市不同于国外股市。外国股市是价值推动型,而国股市是资金和政策推动型,只要不断有新资金入场大盘就会不断创出新高。甚至在国有股减持正式实施后仍有人鼓吹以前转配股上市不是都敢上一个炒一个吗?国有股减持管理层会考虑到市场承受能力,不会对大盘造成太大冲击。笔者是做期货的对股市没有什么研究,但我知道一个基本的道理:那就是在宏观调控能力极强的中国,不管什么商品包括金融商品,只要国家在买,那一定是中长期的底部,只要国家在卖,那一定是个中长期的顶部。不信你看不管是白糖.棉花还是大豆只要国储糖.国储棉.国储大豆在拍卖市价一定下跌,反之价格一定上涨。也许有人说两者性质不同,但我说虽然性质不同但效果相同。在国有股减持实施之后凡是有人问我对股市的看法,我都如实相告,认为2100点上方是中长期的顶部。也许我们的股评家是希望大家坚定看多信心,都舍生忘死 的买而使大盘逃过这一劫,但其做思想工作的水平尚需提高,应向古人学习。我国古 代有位大政治家人称:“姜太公”史书上记载他叫吕望。很会做群众的心理工作,武王 伐纣时为了叫士兵勇往直前,他对军队的官兵说:“你们都不要怕,勇敢地往前冲,死 了的封神,活着的成仙。”后来姜太公还真的像模像样地摆起封神榜封起神来了。而且老太公似乎很懂得矛盾论,不但将自己这边阵亡的将士封了神,而且把敌方的将士也封 了神。让仙界也不停地斗争,以便在斗争中发展进步。我们的评论家若能够套用老太公的话 这么说:“你们都不要怕大胆地买,买完后死了的封神,活着的成仙。”本来吗,在顶 部大胆承接的是为我国的国企改革和经济建设作了贡献,是值得表彰的,而成功逃顶的 则是留下有用之身为将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奉献力量,也是值得赞扬的。如果 这么说效果可能会更好些。

  回头看一下,大盘在2100点上方时舆论当时是怎么说的:60倍的市盈率是可以接受 的。60倍的市盈率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的投资60年才能收回成本。是可以接受的吗 况且我们国家的上市公司,头两年收益高时,暂不分配,过不了几年就预亏,再过几年就 ST.PT了。60年后只能收回个屁。面对上市公司的亏损面加大,评论家只是一味强调我国 宏观经济长期向好。还摆出了我国股市是资金推动型的理论,说什么随着开放式基金的 上市运作,大盘必将不断创出新高。只是开放式基金是可以随时赎回的,面对经营压力 只会去抄底,怎么会去给人抬轿呢。在国有股减持已经正式实施后仍然将其与转配股上 市一样看待。转配股是什么性质,国有股减持是什么性质?国有股减持是国家在做空头。 对于这些评论借用童牧野先生的一句话:“不傻的人全都笑了。”

 

  对于逃过这一劫的人来说,如果哪一天,我国的股市跌得惨不忍睹,而国家又大量 增持蓝筹股,到那时可别忘了勇敢杀入哟。总之与党和政府保持一致绝对没错。

 

 

2001年8月18 于洛阳

 

 

 

 

 

 

 

 

 

 

 

 

 

 

 

 

 

 

 

 

 

 

 

 

 

第二章:大豆行情分析

虽然不见人头落 暗里叫君骨髓枯

2001/8/5

 

    本周大连大豆窄幅整理,自7月初连续两个涨停板之后大豆走势可谓波澜不兴。比起单边市的汹涌澎湃现在的盘整算得上是柔情似水。只是对于散户来说这柔情我们永远不懂。

在期货市场上有两种市道:一种是单边的逼多或逼空行情。那是机构与机构间的角力;还有一种就是盘整市道,那是控盘主力与散户间的斗智。而这时吃亏的往往是散户。主力如同丛林中的老虎不知不觉的在吞噬着散户的资金。而散户们则以割肉的方式将自己的躯体喂饱了机构。正应了水浒中的一句话:“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叫君骨髓枯。”

近期大豆走势呈现远强近弱格局。很多市场人士将这理解为多头主力成功的转移仓位。只是我不明白,多头在近期合约上没能够将2000点左右介入的低位空头拉暴仓。我们又凭什么相信他能够把远期合约上2300点左右介入的高位空头拉暴仓呢?我们都知道期货市场上漂亮的歼灭战都是出现在近期合约上的,今年初五月合约的空逼多就是精典战例,7月初外盘暴涨时是多头在近期合约上歼灭空头的绝好时机。但交易所将进口大豆放进了期货市场。结果多头全是些纸老虎,是投机多头,一见实盘望风而逃。空头仗着洋大人的坚船利炮尽可以耀武扬威一阵。而此时多头考虑的是如何将近期合约上获利丰厚的多单了结。既然要走,现在对多头来说一占天时,二得地利,三有市场看多人气,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作为一场大战役,大部队要撤离,哪些资金作为第一梯队,哪些资金作为第二梯队,哪些资金需要充当敢死队在大堤上严防死守是早已安排好了的。现在九月合约上的多单已经撤了,十一月合约上的多单也撤得差不多了,下面就轮到一月了,而远期合约必须顶住,以维护市场的看多人气,掩护近期合约的多单顺利撤离。由于远期合约离交割时日尚早,万一到时不能顺利出逃,可以死抱单子不放,来日方长,还有扳回的机会。如果今年大豆果然减产,或基本面有什么重大利多出现,还可以假戏真作,也可以说是进可攻,退可守了。

 

 

 

 

 

大智若愚 大成若缺

2001年8月23

 

期货市场上太理性的人往往难以生存。如果您总喜欢同不理性的现象作不懈的斗争和与您持不同意见的人作热情的辩论,那您只有死路一条。

 

比如说大连大豆2000年9月份的S101合约。若有人站在多方立场上根据基本面分析认为它能涨到2300点,据此他在9月4日以2150点的价位买入多单,他错了吗?没错。后来S101确实涨到了2328点。但它是在2185点掉头向下,先下到2025点,将他打爆仓然后才又涨到2328点。同样是一个S101,在9月份若有人站在空方立场上根据基本面分析认为它将会重新跌到1900点,据此他在9月4日以2150点作了空头。他错了吗?也没有。后来它确实跌回了1900点,但它是在跌到2025点之后拐了个弯先上到2328点,将他打爆仓,然后才笃悠悠跌到1900点。如果您不计较它是否合理,糊里糊涂跟着走倒可以大获全胜。

 

做期货若想多赚少亏必须抛弃主观意愿,下单的依据只能是盘面上已经发生的客观事实,而不是主观判断。比如现在的连豆行情明明是逐级下行的走势,那么我们就糊里糊涂地跟着做空就是了至于基本面上一边倒的利多消息尽可以不必理会。1988年北美出现了50年不遇的罕见干旱,农田龟裂河道见底,黄豆减产已成定局。CBOT市场上多头以干旱为由前仆后继地进场作多结果一批一批地断头。甚至现货商也踩上一脚。相反那些不理会一边倒的利多消息的人倒是赚得杯満盘满。如果哪一天大连大豆盘面上确实出现了以下情况,一.某一天在上午10点半之前封住了涨停板,直至收盘。那么我们第二天不计价位买入,止损点就放在涨停板的起涨点上。二.如果有一天技术面上出现了以下现象:1.价位有效站稳了20日均线,2日线图的RSI指标(参数为14)回到50线之上。3.周线KD指标出现金叉。最好是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我们再去反手作多也不迟。以20日均线设止损。

 

古人云:“大智若愚,大成若缺。”将底部放过去,待涨势确立再做多不是更好吗唐僧取经历经81难行程十万八千里,取回的经书还缺几页呢!做期货哪能指望把行情做满。

 

 

 

 

 

 

 

 

 

 

 

 

 

 

 

牛来拍牛屁熊来拍熊屁就是不拍马屁

2001年9月7

 

  今日大连大豆在美盘暴跌的情况下低开高走,对多头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剂。大豆是否已经见底了,我认为有可能,倒不是因为基本面上的那些利多消息:诸如国家的农业政策啦,粮价比去年同期有所上涨啦,或是技术面上多头在扩仓啦,这此都不是决定性因素,而是因为空头不敢向下大举打压了。有人会问那你准备做多了吗?不,我不会在这时做多。准备平空单了吗?不,我不会平,只要我的仓位现在是合理的我会一直持有下去,直到趋势反转在盘面上出现。如今盘面上最大的现实是低点在不断的下移,空头还是在进攻,多头还是在败退。而种种迹象表明它大概到底了该涨了那只是可能性,在可能与现实之间我坚定地站在现实这一边,尽管这个可能性还挺大。因为真正的底和顶只有一个,顺着趋势做我只错一次,却可以对无数次。这个错误我乐于接受。

  这段时间在论坛上看到许多分析基本面的文章,说句实话有些文章分析地很深刻,绝对具有专家水平。结论是目前不具备大幅下跌的条件,涨势可期。有位朋友在贴子中说:“这一轮回调除了一大堆没人要的陈豆要交割外,我找不到任何其它理由。”我回他说,我告诉你一个我猜测的下跌理由:那就是要想出现一波烈焰腾空的大涨势,必须有不怕接实盘的真正大买家介入,要想使真正的大买家介入最好是出现价格与价值的大幅度背离,即价格要远远低于价值。相反要想出现一波水银泻地大跌势必须有真正的大卖家介入,而要想使真正的大卖家介入,最好是出现价格与价值的大幅背离,即价格远远高于价值。所以不要对市场出现的不理性走势感到愤慨。如果你盼望看到明年大豆能涨过2600点,那就应希望今年大豆能跌破1800点。想要涨破天,先得压塌地。这样不论涨跌你看着就都会感到顺眼。有人说多头现在有政策优势,现在一系列政策都是为了启动物价,而粮价涨百价涨,国家自然会考虑到启动粮价。首先这一观点是错误的,国家的一系列政策是为了启动经济而不是启动物价。即便是启动经济会带动物价,国家也不会在老百姓收入没有增加之前去人为地启动粮价,那样只能使贫困人口更加衣食无着,在一个健康的经济周期中,物价上涨的顺序应该首先金融商品(股市.汇市)然后是生产资料价格,再是生活资料价格,最后才是粮价。国家领导人决不会愚蠢到在人民收入增加之前去人为启动粮价。那么还有人说:“大豆价格再跌到1900点还让不让豆农活了,增加农民收入是农业政策的重中之重。但我要说,增加农民收入关键是要把税费降下来,减少贪官污吏对农民的盘剥。要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降低成本。如果谁能把大豆成本降到1200点以下不但对豆农是天大的好事,甚至对全中国人民都是天大的好事。

我们做期货的不应有恋牛情结,应该是牛来拍牛屁,熊来拍熊屁,就是不拍专家圣人的马屁。

 

 

 

 

 

 

 

 

 

近年来DCE市场多空主力战略部署比较

2001年9月6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可以发现我国古代军事家很早就明白一个军事原理,那就是一场战役的胜负不是在战场上才出定的,而是在元帅的大帐里就已经决定了,孙子曰:“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兵书上讲“一将无能,累死千军。”后人将其推而广之,在任何领域人们都把战略方针,或者叫做方针,政策是否正确视为判断一项事业能否成功的首要因素。在期货市场的多空争战中也不例外。

  回顾DCE市场上这几年来多空较量的历史,双方主力在战略部署方面的水平,可以说是不属于同一个档次的。尤其是近两三年来,从盘面上明显感到多头的资金实力比空头要雄厚的多。但较量的结果多头却丝毫没有占到便宜,今年初多头在五.七月合约上的惨败,和最近在近期合约上的连连失利,都说明多头的战略部署方面犯了严重错误。或许有人说那是因为基本面不配合,这是一方面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分析一下多空各自的优劣,空头的最大优势是现在是买方市场,商品供应充足。但多头具有资金优势和政策优劣,如果战略安排得当决不至于落到如此被动的地步。总结双方主力的特点:多头是急功近利型的,一遇利多消息就迫不急待的拉升,不顾拉高后能否顺利脱身,也不考虑新的主力合约上市后的建仓成本今后自己能否承受得住。空头是韬光养晦型的,不计较价位上一时的得失,对时间周期的判断出神入化。主力合约新上市的时间总是在多头拉升一波行情的末期,从而保证新的主力合约的建仓成本总是在阶段性顶部。在操作上多头喜欢运用蛮力,用资金实力硬往上顶,空头善于利用时势,往往是四两拨千斤。反映在盘面上其特征就是在周线图上价格在顶部往往是长时间盘整,震荡筑顶,顶部打得很实,而底部则是一探就走,很不牢靠。在五.七.月合约上最为明显。上涨速度快,时间短,没有惯性,即便创出新高也会嘎然而止。而下跌速度慢时间长,很有惯性。在主力合约上最终空头全歼多头的次数要比多头全歼空头的次数多。

 

空头成功的关键在于认清了现阶段大豆价格区间波动的本质。新合约上市时一定要等多头拉高二百多点后才建仓,而多头自峙钱多,不在乎高那二百多点,要么高举高打,拉高建仓,要么在跌势中过早进场,倒金字塔式买入成本居高不下。最终也无法叫空头认赔出局。今年五月新合约上市时逢美盘深幅调整,多头理应顺势将五月合约价格放下来。使自己的持仓成本低于2100点,那样就可以保证在2001/2001年度不会被打爆仓,但多头觉得我钱多我怕谁,美盘调整DCE大豆强势横盘,美盘暴涨DCE大豆到2300点以上空头开始与其疯狂扩仓对峙,多头的持仓成本到了2300点,进不能攻,退不能守。这样多头先就输了一招,九月合约即将上市预计指导价在2200点左右,并且开始实行新的保证金规定。未来一年大豆行情会向什么方向走,就看多头长不长记性,9D.11D的建仓成本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下一年度多空双方谁能吃掉谁。买方市场的基本面大环境一时不会改变,这也是为什么沪铜跌得找不到底,小麦跌得直不起腰的原因所在。如果9D.11D的建仓成本也在2300点以上甚至在2400点那多头几乎没有获胜的可能。在战略上多头先就输了,用不着打胜负已分。除非基本面出现天灾人祸。

 

 

努力做一个后知后觉的人

2001年9月29

 

  好多天没有写文章了,许多朋友问:“怎么不见你发表意见了?”这几天不写评论是因为我觉得这一周的行情实在没有什么可说的。既然没有什么有价值的观点那么还是不发表为好,免得既浪费自己的时间又浪费别人的时间。况且我的操盘规则在以前的文章里已经讲得很明白了。到现在为止我仍然持有一月的空单,记得在8.月23日我写过一篇文章《大智若愚,大成若缺》文中我曾讲明如果盘面上同时具备以下三种情况则可以看作跌势结束:1.价格有效突破20日均线。2.日线图上RSI指标上穿50线。3周线KD指标出现金叉。当然如果能够出现一个完美的形态,等形态突破比看这些指标要可靠的多。到现在为止远期合约具备了前两个条件。五月合约周KD值33.78对33.88仍然没有交叉一月合约只具备第一个条件,RSI值最高也只达到47.93。KD值远没有交叉。两条压力线,一条由最高点2289点至9月12日高点2098点的连线另一条8月17日高点2160点至9月12日点2098点的连线都没有被有效击穿。更为重要的是五月合约现在已经盘出了圆底的形态,颈线位2250点,60日均线2242点都没有突破,有什么理由去做多呢?

  在我最初接触期货业时主要学习的是技术分析。记得其理论基础有三条:一是价格包容一切,二是价格按照趋势运行。三是历史不断重演。其中有一句话我记得最清楚。那就是技术分析的主要任务在于捕捉价格运动的主趋势。经过这些年风雨历程,我深切感到技术分析所能做到的也只是判断一下现在行情处于什么趋势之中,至于明天会怎样,以及其间的具体运行轨迹将怎样,完全是随机的不可测的。所以我一向不关心短线的走势,我只关心上一个趋势是否结束了,新的趋势是否开始了。而判断标准是盘面上已经出现了的事实,而不是主观的判断。我之所以不敢凭感觉去做是因为,敢在期货市场上扎猛子的人没有一个是笨人,智商好象都不会比我低。那我怎么赚钱,在易发论坛里有两位朋友的文章最能说明问题。一是童吕先生的《不敢为天下先》另一位是大魔先生的《大魔心路随笔》。既然头脑不比别人聪明那就不耍小聪明,放弃自己的感觉,左规矩,右准绳死死板板按规矩办。我有位做股票的朋友把投资人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先知先觉的。就是庄家。第二类是后知后觉的,即是那些跟庄的高手。第三类是不知不觉的。就是大多数散户,在不知不觉中进场,不知不觉中被套。我觉得在期货市场也同样适用。先知先觉的咱做不到,不知不觉的咱又不愿做。那就努力做一个后知后觉的人吧。

9月16日我发表的文章《近年来DCE市场多空主力战略部署比较》可能惹恼了一些多头朋友。要我收好这篇文章过半个月再看,空头这次一定死得很惨。在此我只想说,这篇文章只是从战略的角度对过去多空主力作了一点总结,对散户的具体操作没有太大的指导意义,半个月后无论是涨上去还是跌下来我想多空双方都不会认输,仍然是多空对峙。一定要等到五七月合约大幅减仓时才能看出究竟这一年度谁吃掉了谁。节后会不会涨,很难说,现在股市没有行情那么多资金涌入期货市场,股市里的那邦人多傻呀,只知道做多能赚钱,哪里知道做空也能赚钱,大伙一齐买涨一波一点也不奇怪。(这是笑话,大概又要得罪人了)但我坚持在压力没有突破之前持有空单。有人曾对我说:你的文才虽然好,但觉得你在期货市场肯定赚不到钱,因为你的观点太不灵活。 

文才好我不敢当,但说我可能赚不到钱却是可能的。如果行情处于宽幅振荡没有趋势可寻,照我这么死板的做法确实赚不到钱,但起码不会亏大钱。如果我放弃自己的纪律让观点灵活起来,象我这样智商极其平庸的人迟早要让那些比俺聪明的人把俺的银子骗了去,更可气的是他拿了你的钱还要笑你傻。那样用不了半年文竹居士这个名字就会在论坛上彻底消失。论坛上有位朋友说的好,人必须懂得发现别人的长处和短处,更要懂得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否则就范了兵家之大忌。我觉得我的长处就是有耐心,能够遵守纪律,我的短处就是智商不高,我会谨遵大魔和童吕两位先生的教诲,不为天下先,不抛顶,不抄底把自己的原则更加彻底得贯彻下去。

 

 

谋巨者可以远举 举长者可以远见

2002年1月27

周五的大豆行情可谓大起大落,早上五月合约一马当先向上冲过了元月14日的高点,创出了本轮行情的新高而其它合约仍在盘整区原地踏步。从盘面上能够明显感觉到多空双方激烈的交火。五月合约在冲过2110点之后空头全力封堵,在2115点上方数百张的抛盘连续密集向下掼压,但在2115点多头接盘十分坚决,五月合约巍然不动,空头开始转而打压九月和十一月合约。九月合约下方买盘显然十分空虚。一笔单子就被打下去了将近20点,十一月合约也紧随其后出现跳水。在跳水过程中伴有轻微的多杀多。

 

  其实周五的大豆行情走势与2001年七月十日的情形异曲同工。当时的近期合约是九月,其持仓量是所有合约中最大的达26万张以上。其价格运行至长期均线附近,这一价位十分敏感。当天价格突破长期均线创出新高而其它合约仍在盘整区原地踏步。当价格重回长期均线以下就会有大量多头平仓盘涌出。而现在的近期合约是五月。(三月合约始终没有持仓,可以忽略)其持仓量也是所有合约中最大的达31万张以上。其价格同样运行至长期均线这一敏感点位,早盘价格突破了长期均线创出新高,而其它合约仍在盘整区原地踏步。当价格重新回到长期均线(2092至2102点为支撑阻力带)以下就会有大量多头平仓盘涌出。

虽说这两次情形异曲同工,但其行情运行所处的阶段却略有不同,去年七月行情是处于连续几次拉升之后,而此次的行情是处于多头第一次拉升之后的盘整阶段。在元月13日当时美盘大涨十美分,我在评论中认为:如果第二天期价大幅冲高还是做多的风险要比做空风险更大。第二天期价曾瞬间摸至涨停,但其后价格始终处于向下调整的过程中(五月合约除外)。对此有朋友提出:“文章中的论据不足以证明其观点。并且文章中的观点与我以往所表达的做单原则有出入。”关于元月13日的文章列出的不能做多的理由确实不完全,使我坚信行情不会持续上涨的原因主要在成交量上,但有些东西不便多说。而对于同以往所表达的操作原则的出入,我觉得主要原因在于对大势的判断上,我一向认为做期货必须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对于行情必须有一个总体上大的方面的把握。要有个总体观念,对于行情处的阶段心中有数。否则很容易被短线的波动搞得晕头转向。

谋巨者可以远举,举长者可以远见。对大势从五月合约的月线图和月kd指标看,上涨空间是十分有限的,不经过长时间的整理形态和指标状态是难以改变的。但从周线看其上涨过程还没有结束,因此我对大势的判断是较长时间的震荡。本周的调整并没有结束,其下行目标可能是回补缺口。但我只认为它是回调后市仍会被再度拉起。

后期实际走势:长期震荡

我对于这种震荡行情一向是敬鬼神而远之,其操作难度是很大的。俗话说“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反复震荡的行情就是小人,最难对付。本文上面的分析对于我来讲不构成操作的依据,这一结论只告诉我现在的操作难度大,除此之外再没有任何意义。“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那我们做期货应该是避难而就易,什么是难什么是易,在我看来反复的行情把握难,趋势行情把握易。小周期循环把握难,大周期循环把握易。短线行情把握难,中级趋势把握易。如果要问:我怎么能知道趋势行情来了,中级行情已经展开了,我这里有个很简单的方法:你把图表的均线系统调成20.40.60日,或者调成30.60.120日,当价格在这三条无线之间长时间运行三条线开始收拢,此时只要出现放量跳空,伴随着均线系统或者形态的突破,当天不论什么价位介入都是正确的。只要获利就论月持有你的头寸。这时你做的就是趋势行情。它的运行时间从突破之日算起往往不会小于两个月。不过只怕你没有耐心等到那天的到来。当然能做到这样仍然是业余阶段,而不是专业水准。



 

 

 

 

 

 

 

 

 

 

 

 

 

 

大 连 豆 粕 投 资 报 告

2003年10月27

 

自2003年7月至今,国内国际豆类期货品种价格风云再起,我国豆粕的期货和现货价格从7月份的1950元/吨左右的水平上涨到10月份的接近3000元/吨的高位,三个月的时间价格上涨50%实属多年来罕见。使我国近两年来本就异常火爆的期货市场更加魅力四射。10月24日大豆与豆粕期货价格双双大幅震荡,豆粕极有可能进入一个较大级别的多空转换时期,新一轮投资机会正在向我们逼近。笔者在9月5日成功的推出《沪铜投资报告》之后,再度推出《豆粕投资报告》以捕捉这次重大投资机会。

 

以100万资金对大连交易所的豆粕期货合约进行投资,可以预期的风险和利润如下:

 

投资金额:100万元人民币

投资周期:预计4个月  

投资对象:大连商品交易所五月豆粕期货合约

预期收益:64万元

最大风险额:5.6万元

盈亏比率:101

第一部分:豆粕期货基本情况介绍

一、豆粕基本情况。

  1、豆粕的生产与分类:大豆、豆粕和豆油是最主要的豆类产品,在农产品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豆粕是大豆经过提取豆油后得到的一种副产品,按照提取的方法不同,可以分为一浸豆粕和二浸豆粕二种。一浸豆粕是国内目前现货市场上流通的主要品种。按照国家标准,豆粕分为三个等级,一级豆粕、二级豆粕和三级豆粕。目前国内豆粕加工总量(不含进口豆粕)大约为1000万吨,其中一级豆粕大约占20%,二级豆粕占75%左右,三级豆粕约占5%。

2、豆粕的用途。

豆粕是棉籽粕、花生粕、菜籽粕等12种动植物油粕饲料产品中产量最大,用途最广的一种。作为一种高蛋白质,豆粕是制作牲畜与家禽饲料的主要原料。大约85%的豆粕被用于家禽和猪的饲养,最近几年来,豆粕也被广泛地应用于水产养殖业中。

二、  豆粕期货的基本情况

农产品期货是国际期货市场上最早的期货品种,豆类、小麦和玉米期货是农产品期货的龙头品种,在国际上大豆、豆粕、豆油期货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豆类期货品种体系,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的大连商品交易所在成功运作大豆期货的背景下于2000年推出了豆粕期货交易,对完善我国豆类期货品种体系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豆粕期货推出初期并没有引起市场的关注交易十分清淡,2002年大连商品交易所对豆粕的交易规则进行了全面、合理的修改,使其更加符合市场需要。2003年我国豆粕期货进入了活跃时期,交易规模不断扩大。投资机会频频闪现,受到了投资者的强烈观注。

三、  影响豆粕期货价格的主要因素:

  1、豆粕现货市场的供求变化。

豆粕生产受制于大豆供应量、压榨收益、生产成本等因素。而豆粕的储存时间较短。在南方一般为3~4个月,使豆粕在现货市场上周转很快,因此一旦出现集中供货的情况,豆粕的区域性价格就会立即下跌。造成豆粕价格波动频繁。豆粕的需求则取决于国内饲料工业发展情况,消费者购买力的变化,人口增长及结构的变化,政府鼓励饲料工业发展的政策等。

2、相关产品的比价关系。

豆粕是大豆的副产品,每1吨大豆可以制出0.2吨的豆油和0.8吨的豆粕,豆粕的价格与大豆的价格有密切的关系。大豆作为豆粕生产的原料两者价格为正相关,而大豆压榨利润是也是决定豆粕供应量的重要因素,因此豆粕与豆油价格则呈负相关。

3、国际大豆、豆粕价格的变化。

我国近几年来大豆进口量急剧增加,国内压榨企业以进口大豆作为原料的比例逐年增加,因此国际大豆的期货价格尤其是美国CBOT大豆期货和的变化与国内豆粕价格的变化密切相关。

4、进出品情况。

国内对豆粕的进出口政策,如出口退税政策、进口关税政策都会直接影响豆粕期货价格。

5、人为因素。

第二部分:国内豆粕期货价格走势分析:

一、 我国豆粕期货价格走势回顾:

豆粕期货自2000年7月推出以来价格就一路下滑,至2001年4月期价达到重要的阶段性低点,在1450元/吨左右企稳,之后展开了底部震荡行情,至2002年1月期价再次探底,最低曾达到1400元/吨以下。

图一(大连豆粕连续图表:)

 

2002年随着国内养殖业的扩张国内豆粕需求随之增加,同时国际大豆价格的上涨使国内豆粕期货、现货价格完成了由熊市到牛市的转换,价格逐波走高,先是缓升,后是暴涨。尤其是在2003年7月份以来,在国际大豆减产和国内需求旺盛的双重作用下期价由1980元/吨左右的水平一路狂涨,至10月份最高一度涨至3000元/吨附近。到目前期价进入了大幅震荡阶段。

图二(豆粕现货价格走势图:)

二、  豆粕期货价格后市走势分析

由于国内豆粕压榨的大豆原料多数来自美国进口大豆,国际大豆期货价格是决定豆粕价格走势关键因素,首先分析CBOT大豆期货价格走向。

1、美国大豆期货价格走势分析。

打开CBOT大豆一月合约长期图表可以发现从1999年7月至2003年8月期价在6美元-4.15美元之间构筑了一个宽度为185美分的大箱体。时间跨度达四年之久,在2003年9月期价放量突破6美元的箱体上边,并展开了凌厉的单边逼空上涨行情,上涨速度之快幅度之大为近几来来少有,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支撑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是大豆的减产和出口的强劲。从技术角度上看,无论是形态还是浪型都非常精典,技术性很强。(如图所示)

图三 CBOT一月大豆期货价格走势图:

从箱体理论分析:当一个箱体,尤其是耗时较长的箱体被有效突破后其最有可能的上涨目标在箱体上边加上箱体宽度,则一月合约本轮上涨目标即上档最大的阻力位位于7.85美元。若从浪形来看,期价由2001年底的415美分至2002年9月的593.4美分完成了第一浪的上涨,历时9个月涨幅178美分。之后以平台型的A-B-C调整完成了二浪调整。从2003年的七月起大豆期价从5.12美元一路狂涨至今展开了轰轰烈烈的三浪上涨,其幅度已经出现了延长,以第一浪幅度的1.618倍的费氏数列测算三浪的上涨幅度在288美分左右,目标大致位于8美元附近。因此7.85-8.00美元的阻力不容小视。

如果从时间来考察:96年至99年的下跌行情历时36个月,而96年低点4.15美元至02年初低点4.15美元盘底历时29个月比下跌时间减少了7个月,如果本轮上涨时间继续递减7个月,则在上涨22个月时将出现重要的转折点,而02年初的4.15美元上涨至今年10月正好的22个月。另外从7月开始的三浪时间至本周历时12个交易周,与13周的时间窗口基本吻合,所以下周CBOT极有可能出现重要的阶段性高点。

结论:CBOT大豆在本周或下周涨势将可能告一段落其最终目标位在7.85-8.00美元之间,四浪调整即将展开,如果以6美元为分界分为两个箱体以7.85-8.00美元作为箱体上边,那么此次回调幅度在箱体的二分之一处有较强支撑,即6.90美元附近。而按三浪上涨幅度来测算由于三浪出现延长,回调整个涨幅的三分之一的可能性最大,即7美元左右。

2、国内豆粕期货价格走势分析:

(一)、国内豆粕基本供求分析:

大连豆粕期价从7月份的2000/吨以下,经过两个多月的单边暴涨,涨幅已接近50%,大幅度飚升之后价格压力逐渐加大。首先北半球新年度大豆即将上市,目前我国大豆压榨利润已经上升到历史性的高水平,华东地区进口大豆的压榨利润大约为650元/吨。在利润的驱使下厂商一旦得到充足的原料供应必将加大产量,使豆粕供应增加。其次饲料需求旺季即将过去。通常在气温较高时,养殖业对饲料需求强劲;随着天气的转凉,这种需求已经明显下降。部分水产品的养殖对象有冬眠习惯,因此根本没有饲料需求,豆粕消耗量将大幅降低。

(二)、豆粕期货价格技术图表分析:

从国内五月豆粕期货合约价格周线图(见图四)可以看到从2000年7月-2003年1月期价在2155点下方构筑了一个大大型圆弧底,随后半年的时间里期价在2155-1950点的区间里蓄势整理,盘出一个三角形,并在2003年8月一举突破圆弧底颈线位,直逼3000元/吨大关。按照圆弧底形态测算,2155-1405其形态的高度为750点。上涨目标位于2155+750=2900点,而从本轮起涨点1980点,上涨50%是2970点,由于2970离3000点只有一步之遥,因此出于击溃心理防线考虑,五月合约会挑战3000点大关,因此五月豆粕最终目标在2900至3000点附近。本轮上涨最高达到2883点,后市有再创新的可能,但顶部已经不远了。

图四:豆粕五月周线图

 

从日线图上看,自7月18日上涨以来期价以五浪上涨的推动浪形态出现,目前五浪上涨的浪型结构已经基本走完,而上涨时间则持续了13个交易周,是一个重要的时间窗口,市场面临着新的周期循环。(如图五所示)

 

图五、五月豆粕日线图:

最近三周来期价表现为疯狂上涨后的巨幅震荡,同时成交量也放出天量,持仓变化巨烈,已经具备了构筑头部的条件,一旦构筑完成,期价将展开较大级别的回调行情,由于本轮期价上涨拉近1000点(即1000元/吨),所以其下调的空间也非常可观,以50%的回调幅度测算下调目标位于2450点;按2155-2883新的价格箱体的50%测算大级别回调的目标位于2520附近。

第三部分:具体操作方案

根据以上分析,目前豆粕价格已经处于相对高位,而且正在震荡筑顶,上涨行情已经接近尾声。五月合约最大上涨目标位于2970点附近,因此具有较大的投资价值,在2830点上方为头部区域。以100万元人民币的资金总额为例制定如下操作计划:

1、首批建仓:在2930附近逐步建立首批空单,成本控制在2930点左右。仓位控制在总资金的十分之一。(以5%的保证金计算每手持仓需运用资金约1400元。)即可建空单80手。止损位设置于3000点,如果期价向上突破3000点,则暂时止损出局,控制风险,观察盘面变化再行动作。止损金额:5.6万元。

2、加码阶段:待期价完成筑顶向下突破2730点则头部确立,进行加码沽空,运用总资金的三分之一左右,即可建仓220手,止损位设置于2800点,期价涨破2800点全部平仓出局,盈亏相抵,止损金额5万元。

3、平仓。期价达到2570点之下根据盘面情况逐步平仓获利离场。获利金额64万元。

 

注意事项:1、首批建仓属趋势未反转之前的抛顶行为,仓位控制一定要严格不运用资金不宜超过总资金的十分之一,防止行情在最后的疯狂中出现连续的涨停板造成严重损失。    

2、后市价格也可能不会达到2930的高度,如果卖出价位比较低,则卖出的单量也要相应减小。

3、如果价格上涨超过3000点止损出局后,在头部构筑完成向下突破时要敢于再度进场,有暴涨必有暴跌,不要放过机会。

 

 

 

 

 

大豆:风平浪静之下暗流涌动(一)

2005年1月24

 

上周大连大豆在30个点的区间狭窄区间内小幅震荡,从表面上看异常平静,但成交量依然活跃,一周成交103.5514万手。这相当于一周时间里将20多亿的成交额密密麻麻地撒在仅有30个点的价位上,这些成交当然都代表着投资者的多空态度。稍有市场经验的投资者都可以感觉到大豆市场在风平浪静的外表下涌动着的湍急暗流。

大豆目前处技术上该跌却没有下跌的状态,从五月合约见底2513点以来的每一次上涨都呈现出"a、b、c"三浪上涨的结构,始终没有出现推动浪结构,从11月24日高点2678到1月11日高点2638期价经过34个交易日的顶部震荡,向下击穿了均线系统上周期价运始终行在均线系统之下,是一种"标准的"看跌技术形态(如图所示)。但在美盘走走弱的背景下价格却显得极为抗跌。多空双方均已深度介入而无法脱身,尤如两个功夫相当了得的高手比拼内力时出奇的平静。

 

当前大豆市场处在扑朔迷离的市场氛围之中,熊市的阴影还未散去,外围的气氛依然悲观,市场在上下两难间徘徊,关键的问题并不是大豆本身的问题。而是整个市场参与者的认识情绪问题。下一步供应压力的升级已经成为一种共识,各个环节的反映都将变化。基本面供需形势已经被林林总总的分析报告勾勒得异常清晰,市场参与各方对供给压力基本形成共识,我们的分析师是这么描述供求形势的:"中国国内的农民惜售导致中国的大豆需求缺口在短期内只能依靠具有价格优势的美豆进口来弥补,加上美国农民也有着较强的惜售情绪。直接引发了美国大豆现货价格保持坚挺,从而在有力支撑期价的同时又延续着大豆卖方惜售的心理。而随着南美新豆上市日益临近,美国豆农将不得不面对南美新豆骤然增加的供应压力,与此同时中国买家也可以获得更为从容的大豆采购选择。而需求方面越南等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禽流感疫情断断续续,国内油厂对于国内是否会暴发禽流感一直比较担忧。禽流感疫情暴发将会对家禽养殖业构成重大打击,豆粕的消费自然影响很大。"

以上可以算是对大豆市场极具代表性的观观点,相关数据的量化分析在网站上随手就可以进行全面收集。然而需要明白的一点是,研究影响价格变动的时候不能认为人为就是主观,也不能说实质就是客观,因为市场本就是主观的。应该下跌不代表一定会下跌,价格变化关键不取决于数据本身,而取决于投资者对数据的理解和其所要采取的策略及行为模式。而这些恰恰由当时市场的独有的特点来决定。

当前连豆市场具有三个鲜明的特点:

一是当前国际大豆市场处于30年来少有的急速深幅下跌之后。

国际大豆价格变化一向是上涨过程一飞冲天,跌势过程熊途漫漫,历来熊市下跌过程多反复下跌时间长于上涨时间,象04年这种直线下跌是极为罕见的。CBOT大豆从03年8月份的520美分起涨,经过九个月的单边上涨,于04月见到牛市最高点1064美分。然而从4月开始至10月份只用了五个多月的时间就回到了520美分的起涨点。这是历史上罕见的。而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相当程度上是由于,中国投资者长期受USDA报告的误导尤其是03年下半年和04年上半年,基于USDA报告公布的供需数据抢购美国与南美大豆,中国在2003/2004年度的实际大豆产量,不是美国农业部2004年12月报告中的1540万吨,而是2145万吨左右。造成了4月份之后历史上少有的暴跌局面。报告数据经常的有倾向性的误差,将会使投资者对大豆真实价格的估值方法即对报告数据的反映方式发生明显变化。

二是目前大连大豆处于一月合约巨量交割之后:

巨量交割不但对后续期货合约的价格走势会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对期货品种的发展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可以说没有经历过巨量交割的品种是不成熟的期货品种,而经常性出现巨量交割的期货品种则是有制度问题的期货品种。A0501摘牌后尚留有6万余手的双边持仓量,而1月21日大连商品交易所注册仓单达到22695手。A0501将面临约30万吨的巨量交割,成为仅次于2002年5月合约75万吨交割量后的第二大交割量,S205合约的巨量交割奠定了之后大连大豆牛市平稳运行的基础,而A0501的30多万吨交割也是非常罕见的,它标志着多头在国内外大豆市场整体偏空的情况下成功利用地区性、和阶段性的局部供求矛盾打了一场漂亮的歼灭仗。a0501合约比a0505合约最高的时候收盘价高出407元/吨。这么高的近月升水即使在2003-2004年整个大豆市场十多年来最大的牛市过程中都没有发生过。但这个价格却具有相当的合理性,最终的交割结算价2945元/吨,而进口大豆的到港分销价大约在2850-2950元/吨,大连地区国产大豆的销售价格为2700-2750元。一月合约的交割结算价高出国产大豆大约200元/吨,与进口大豆港口分销价的上限相当,从比价上来说,国内与国际价格维持如此高比价的原因在于,美国70-88美分/蒲式耳的海岸升水和的63美元/吨海运费。而2003年的海运费仅在30-45美元。

三是A505合约地位的特殊性:

在一月合约摘牌之后,A0505合约成为撑起大连大豆期货市场的擎天柱,从持仓规模看三月合约仅3000余手;七月合约仅6000余手。二号大豆五月合约持仓也不过略高于1万手。几个合约加起来尚不及A0505的一个零头。可以说该合约处于"上下不靠"的境地,近几日盘面上看连豆相对美豆抗跌,A0505又强于A0503、A0507,该合约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一月合约交割后形成的30多万吨的仓单,如果要在期货市场上消化则必然压在五月合约上,因为三月合约仓量过小,而巨量仓单在期货市场上多次交割不但对期货市场发展极为不利,也是对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最理想的方式莫过于流入现货消费领域。S205合约75万吨的交割之所以平稳渡过,也正是在于仓单能够迅速流入现货市场。根据交易所规则每年的4月底,原有的大豆仓单必须进行重新检验,加大了一月仓单转抛五月合约的难度。看来通过现货市场消化仓单的可能性还是很有希望的。

 

以上三个特征,显示出A0505合约的不平凡意义,也决定了多空主力的不可妥协性,及在策略上的不同倾向。在我们看到异乎寻常的供应压力摆在面前时,不应当忽略国内外经济环境基础,这不仅是因为中国是一个出口依赖型国家,重要的是:表面上的外部环境从本质上已与内部环境相互联系和统一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5年世界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将达到4.3%,略低于2004年的5%,高于2000至2003年的平均增长水平3.5%,总的宏观经济的向好将伴随着物价水平的平稳上扬(温和的通胀)。中国有外汇优势,2005年中国经济将保持高增长,既不是平安着陆亦不是硬着陆,而是根本没有着陆,继续增长。而大家都关心的宏观调控不仅在压制投资,更在推动农业发展。金属价格处于历史高位,而农产品却已步入历史性底部区域,在历史上这种背离都是极少见的。整体物价水平的高涨不允许任何一个分支市场出现长期的大幅度背离,大豆市场也不例外。

我们可以看到一幅广阔的大豆增产前景,毫无疑问大豆处于熊市循环之中,在熊市中基本面上总是利空因素占据着主导地位,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多头会无所作为。利空因素在全局占据压倒性优势阶段,多头往往仍然有机会利用局部的或阶段性供求矛盾,以超人隐忍耐心和灵活战略战术打出几场漂亮的歼灭战。打开国内外大豆价格的走势图,可以看到2002/01/02日的415.4美分是CBOT大豆连续月线图中几十年来接近极端的低点,2004年的11月份,是415.4低点之后的费氏数列34个月,也是04年四月份见顶1064点下跌以来的第八个月,因此11月份502美分的低点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周期性低点。11月份之后的行情已经步入了一个新的循环周期,既不同于四月分以来的单边下跌行情,也不同于02年415*4美分以来的多空循环。而是进入了底部震荡阶段。500美分以下是CBOT大豆的历史性底部区域,而一月份又是大豆季节性压力最大的时期。大豆正是处于历史性和季节性双重低点。

 

获得真知总是从发现谬误开始,认识市场总是从细微处出发。我们可以通过上述分析得到三个结论:

一是空头继续向下打压是必然的,连豆五月合约目前的三角形整理向下突破的可能性是极大的,因为价格的平静,不是多空主力按兵不动造成的,相反多空主力已经展开了激烈的交手,在眼见得供应压力就要进一步显现的时候,空头主力没有理由不继续进攻,五月合约的特殊地位也不允许他放弃;

二是在今年一月份展开的打压,是空头的最后一击,期价向下突破后不是再度加码追空的时机,而是空头择机离场的时机。8月12日,9月12日,10月10日,11月10日,12月10日,1月12日,连续6个月的美国农业部报告没有一个是利多的。而作为空头最硬的一张底牌“产量增加”的利空能量被完全释放之后,还有什么更大的利空值得期待的呢?

三是多头在一月合约的成功接盘,体现出在整体熊市的环境下,多头利用局部性矛盾成功实现实战目标的可行性,我们注意到从04年下半年开始九月合约、11月合约、1月合约临近交割期时多头都有所动作,而且力度一次比一次大,从A409合约的彻底溃败到A501合约的全面胜利,多头手段一次比一次高明。五月合约上多头仍然不会放弃,期货市场上有句谚语"多头不死,跌势不止",但事实并非完全如此,在很多时候,是"多头不死轮到空头死"。

 

(本文发表于2005年1月24日期货日报)

 

 

 

 

 

 

 

 

 

 

 

大豆:风平浪静之下暗流涌动(二)

2005220

 

获得真知总是从发现谬误开始,认识市场总是从细微处出发。没有市场的谬误和参与者细微的偏差,就没有财富的转移和成败的哀乐。摆在明面上的东西往往不是决定行情发展的关键,变化总是在最不引人注意之处发生。大豆、豆粕长期运行在利空凸现的背景下,而几个月来始终缺乏向下的动力。

时光的脚步一踏入2月份,国内外豆类期价便一如预期向下突破,DCE五月大豆与五月豆粕双双向下突破了长达三个月的三角形盘整区,而这也恰恰在多数市场人士的预期之内。美国农农业部一月份大豆供需报告中04/05年度巴西和阿根廷大豆产量预测值维持在6450万吨和3900万吨的高位区间,美国大豆的期末库存预测值由上月的4.60亿蒲式耳下调至4.35亿蒲式耳。二月份的大豆供需报告数据中美国2004-05年度大豆结转库存由4.35亿蒲式耳上调至4.4亿蒲式耳,巴西2004-05年度大豆产量由上月报告的6450万吨下调至6300万吨,全球大豆结转库存由6080万吨上调至6135万吨。可以看出,04/05年度全球大豆供大于求的趋势没有改变,南美大豆产量创历史纪录已经基本成定局。

长期以来市场的目光集中在全球创纪录的产量、禽流感再度肆虐,前期中美两国豆农惜售造成的销售进度迟缓及春节过后因大量畜禽出栏供应节日市场而造成的等利空方面,重大利多因素目前一个也看不到。然而就在这样的基本面背景下,在技术走势上向下突破理论跌幅巨大的时候,价格却找不到持续下行的动力,CBOT大豆下破500美分,仅一个交易日便如触电般被急速拉起,日线图上走出罕见的"十连阳",直扑前期盘整区高点565美分。国内大豆节后一开盘也"如梦方醒"般掉头上行。对本轮颇具戏剧性的行情转折,分析人士给出的结论是CBOT大豆主力三月合约上商品基金巨大的空头头寸回补向远期迁仓行为造成了大幅反弹。前期商品基金在芝加哥大豆上持有净空单72714手基金净空头寸创造历史新高。以"空头迁仓回补"来理解此次上涨,很自然地会得出迁仓结束后价格会重新恢复下跌的结论。因为供求关系仍然没有改变,即将到来的现货集中抛售及南美越来越确定的创纪录的产量是很容易就看得到的。然而人们在研究市场走势时,往往过于注重静态的供求绝对数量的变化,而常常忽略动态的相对数量的变化。但事实上供求的绝对数量的变化并不是推动市场必要性因素,更多的情况下的价格变化是在相对数量的巨大变化之下发生的,推动市场变化的三大力量是:利益集团的博弈,库存分布,和市场心态,这三大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推动。其中行情转折的直接动力是利益集团间的博弈;变数最大的是市场心态。

目前供求形势可以归结为"北半球即将到来的现货集中抛售――节后下游产品豆粕阶段性的消费淡季――越来越确定的南美创纪录的产量",三大因素似乎全都是重大利空,但如果辩证地来看,除了第三个因素即南美创纪录的产量以外前两因素都是可以向利多方面转化的,在看到北半球即将到来的集中销售时还必须再多考虑一个问题,就是相关的"利益集团"打算在什么价位集中抛售,及这些利益集团是否拥有实现其企图的手段和实力。而集中抛售的时间必须赶在南美大豆大量上市前。从历史上看北半球那些拥国际定价权的大豆销售者实现其企图的实力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而节后饲料行业的淡季源于节前大量畜禽出栏供应节日市场,但随着养殖业补栏的全面展开,需求会如何变化不言自喻。

如果我们让价格自已来说话,就看一下国内下游产品豆粕的价格走势给我们透露出什么信息。观察五月豆粕的月线图(见图一),自去年三月见顶3657点以来连续八个月急风骤雨地下跌,月K线实体越来越小下跌速率越来越平缓,从04年10月起在2110一线启稳,由单边下边转入横向震荡,而下档正是60个月均线和长达三年底部箱体的上沿。很容易感受到抛压趋于穷尽的技术信号。再看日线图表,五月豆粕在经过长达三个月的盘整后走出一个三角形后向下突破(见图二):,仅仅不足一周时间便重返三角形之内,从而在技术上确认了节前的向下突破是空头陷井,

  图一:五月豆粕月线

 
图二:五月豆粕日线

日线图的MACD指标半年来出现连续三次底背离的信号,与"CBOT连续图表"的技术背离信号完全一致,随着近期期价的回升MACD快慢线三度向上交叉构成了强烈的买入信号。从价格结构上来看表现为"不破不立"创出新低后展开了第一波"恢复性急速上扬",其目标指向前期盘整区高点"2200-2230"一线。后期运行节奏有两种可能:一是走五浪上涨的"推动浪"的转势行情,二是走"调整浪"的A、B、C反弹行情。无论哪种走势,回调都是买入时机。回调幅度大致会在第一轮上涨的38.2%-50%之间。

  无论从技术周期上还是从基本面的季节周期上,最重要的时间窗口都在今年的四月份,介时南美大豆上市将最终考验市场的承受能力,从而决定此次上涨的性质是阶段性反弹还是转势,目前市场处在技术上看涨,基本面仍看空的矛盾状态,这让我们想起一个比喻:"技术面就像父母;基本面就像母亲,当父亲与母亲出现分歧时我坚定地站在父亲这一边"。

 

(本文发表于2005年2月21日证券时报)

 

大豆:禽流感利空出尽还是刚刚显现

在双休日期间关于<辽宁黑山地区禽流感疫情>的新闻报道,在各大媒体以通栏标题大幅刊登.报道称经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确诊,疫情为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当地政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已严格封锁疫区。之前国际卫生组织曾经严厉警告称"此次禽流感形势如果失控其危害将超过非典,亚洲开发银行在最新的报告中说:“如果疫情大规模蔓延开来,保守估计亚太地区的损失将在900-1100亿美元左右,因死亡而导致的劳动力缺失将再添150亿美元。更严重的话全球经济可能陷入衰退.

一时间禽流感问题成了养殖业\饲料业和投资界关注的焦点,大连豆粕和大连大豆在周一以大幅下跌来回应疫情扩散这一基本面事实,周一的下跌将前面五个交易日涨幅悉数吞没,从而宣告了10月26日开始的第三次反弹又以失败告终,事实上大豆和豆粕期货价格近一个月来一直围绕着禽流感这一题材上下波动,禽流感成了多头难以避开的一道"魔咒"每次在多空扩仓决战的关键时刻,都会有禽流感漫延的消息打击多头的人气和信心.

事实上笔者认为多头屡次反击失败的原因并非多头在走背运,根本原因是多头对市场形势判断有失误,这两次多头反攻的理由主要是两点:一是美盘止跌盘稳,二是禽流感这一利空题材在市场上大肆宣传,多头认为豆类在利空充斥的气氛下市场中存在恐慌性因素,豆类的价格此时属于利空出尽是超跌的.因此每次阶段性下跌创出新低后,市场上的主流资金都会选择去做多,而不是认为跌势得以延续,所以我们看到在九月底和十月底持仓都大幅增加下档似乎有一股异常巨大力量将价格强行托起.但究竟"禽流感"这一利空是否已经出尽,那只是多头的自已的猜测,随后的事实证明,利空并非已经出尽,而是开始从初期的仅仅影响市场投资者心理层面过渡到开始实质性的影响现货市场的供求状况.所以我们看到在10月初多头以资金推高价格五月豆粕尚能大幅反弹170余点,因为此时禽流感的影响还仅限于心理层面,但在11月初多头再次组织反攻,五月豆粕仅反弹了不到期100点,尽管此次增仓幅度比上次更甚.因为多头在这次反攻时禽流感对养殖业和饲料业的影响已经由单纯的影响市场上投资者的心理演变到开始实质性地改变供求关系.而不是象多头之前判断的利空已经出尽.

事实上禽流感的出现有一定的必然性,早在今年初就有专家警告过禽流感有漫延的趋势,疫情绝非凭空出现,与世界上其它事物一样具有一定的科学规律性.其中家禽的养殖数量和密度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家禽数量的增长有一定的限度,03年~05年是我国也是东南亚养殖数量急剧增长的阶段,数量的急剧增长导致的一个必然结果是禽类密度增加,这就为禽流感的产生和漫延提供了温床,一场禽流感下来又将禽类分布的密度恢复到环境可承受的安全的状态.虽然很多人将禽流感看作意外事件;突发事件,但从根本上来说并非完全"意外".

从国内豆粕期价的技术面来看也同样没有给出转势的潜在信号,从8月18日到十一月初五月豆粕就处于一个宽幅的震荡区间之中,这个震荡区间的阶段性高点和阶段性低点都是下移的,也即是说这是个下倾的震荡区间,而这个震荡区间位于一轮较为凌厉的下跌之后,这是单边下跌之后市场改变下跌节凑的征兆,但相对高点呈下降趋势转势的机率相当渺茫,同时第三次反弹力度明显弱于前两次,多头能量越来越弱,后市价格走势趋淡,也即所谓的一鼓作气,再而竭,三而衰

 

(本文发表于2005117日证券时报)

第三章:期铜分析:

LME期铜大势评析

2002年5月12

 

    铜是一个很有做头的好品种。因为它与世界各大经济指标有着紧密的联系。基本上不存在人为操纵。所以呈现出良好的技术性特征,而国内沪期期货价格又紧随伦敦LME三月铜变动,被称为伦敦的影子市场把握了伦敦铜的走势也就把握了沪铜的走势。那么就从技术的角度分析一下伦敦综合铜的大势。

  一.趋势判定。应该比较容易判断,伦敦综合铜自1995年1月以来一直运行在下跌趋势之中。从月K线来看,95年7月的3064、97年6月的2697及2000年9月的2036三个显著阶段高点恰好连成一条直线,它以15点/月的速度下移;而2036点以后14个月的下跌,其下跌速度为30点/月。这条直线为一条标准的江恩下降1×1线,在2002年末,该线将位于1720点。而自这三个极限高点开始的三轮下跌的终点一个比一个低。因此由这三个显著高点开始的每一轮下跌都无疑是与主趋势方向相同的推动浪。而决不会是调整浪。

 

  二.浪型分析。按照推动浪与调良的一般规则,推动浪必然是五浪结构而调整浪通常是三浪结构。从99年5月的1360至2000年9月的2036点也正是三浪结构。不少人认为从2036至2001年11月1335的下跌是清晰的五浪结构。但我怎么看也不清晰。无论如何数不出五浪结构来。(2001年8月的反弹不可能是第四浪,因为无论幅度还是时间它都不够资格,只能看作第三浪的第四子浪)。数浪最难确定的就是四浪和B浪。B浪可以表现的形式太多。尤其是不规则调整更难辨识。而四浪的辨识难,它经常以异常复杂的形态出现。在很多情况下,四浪运行的时间甚至会占到整个五浪结构的50%-70%。所以有人说如果你无法分辨目前所处的位置那你很可能就在第四浪之中。

  由2036至1335的下跌浪型划分如下:

  第一浪      2036--1778。

  第二浪 顺势调整浪1778--1844。

  第三浪 走延长五浪1844--1335。

  当然可以把它看作ABC的三浪下跌。那么已经完成。但按照推动浪必然是五浪的一般规则,不能如此划分。所以可以推出整个五浪还没有走完。那么目前运行的由1335开始的上涨就可能是第四大浪的反弹。它是对从1844至1335第三浪下跌的调整而不是对从2036至1335整个跌势的调整。这恰好符合第四浪往往是最复杂而且经常是运行时间最长的一浪的规律。

  三.比例分析。如果按照上面分析。三浪是延长浪第四浪的大幅度长时间调整就可能会在整个第三浪的66.6%-75%回调处结束。66.6%位于1675附近。75%位于1715附近。而在1710点一带有前期多个低点与高点密集出现。其阻力很明显。既然三浪走了延长。则五浪就不可能再走延长很可能会与一浪等长。一浪跌幅为2036-1778=258点。如果1677就是高点则五浪下跌最小目标位为1677-258=1419。当然也可能会更低一些。若四浪最终反弹至1710一带,五浪最小目标为1452。很可能会更深一些。总之五浪将以衰竭形态出现。

  四.周期分析。铜的价格波动周期性极强。伦敦铜回到2000点以下之后近年顶循环有21个月和8个月交替出现的倾向。从98年4月高点至2000年1月的高点运行21个月(将近89周)。从2000年1月高点至2000年9月高点运行8个月(34周)。从2000年9月推下一个显著高点第21个月(89周)为2002年6月中旬。而从1999年5月的1360点至2000年1月的单边上涨运行8个月。随之出现一个8个月的顶循环。而由2001年的1335点运行21个月正是2002年的6月。全是神奇数字。

  如果说这个论据不充分的话再长三十年来铜的大循环周期。

  首先,周期底是惊人的精确,平均为32个月!    

  再看顶循环:90年9月到2000年9月,正是一个十年周期顶循环周期。而在90年9月之后的第二个极限大顶是92年7月,从此量度十年,是2002年7月。   

  在90年9月至2000年9月这个十年循环的中点、稍偏左的位置上,是95年8月的铜价历史次高点(综合铜3064)。这个中点显示铜价的五年顶循环周期,巧的是92年7月至97年6月也有一个五年顶循环。而从97年6月的顶向后推五年正是2002年的6-7月。因此2002年6月是顶部五年循环和十年循环的交汇处。

由浪型.比例和周期我对目前的伦敦铜行情做一个大胆预测:既前期的1677点可能不是四浪反弹的最高点。因为只运行了5个月。最高点极有可能在6月或7月份出现。其目标位很可能在1710附近。而随后的下跌目标位为1450或更低的水平但创新低的可能性很小。

关注6-7月这个投资机会 时间就是阻力,阻力就是时间。周期将再一次显示它的巨大威力。

 

投资理念:大胆预测 小心求证,着眼预测 着手追随。

 

实际走势:2002年6月6日综合铜见顶1720点。7-8月大幅下跌。

期铜评论 放量下跌

2002年9月4

 

  今日沪铜受伦敦3月铜重挫影响跳空低开,主力合约cu301以14920点开盘,盘中虽然价格波动区间极其狭窄,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市场的交易气氛的升温,多空双方交投十分活跃。早盘一些投机资金进场抛空,但多头护盘坚决。成交量急剧扩大。使得市场的空头氛围有些减弱,随后市场归于平静。午后成交再度活跃尾盘期价走低,最低探至14870点。终盘以14890的次低点报收。全天成交5万多手。持仓较昨日增加8000余手。向远期迁仓迹象比较明显。

  昨日美国供应管理协会宣布,8月制造业指数为50.5,与上月持平,低于分析师预估的51.6。受此消息影响欧元兑美元一度大涨逾1.30%至0.9970美元,美元兑日圆下挫逾1%至盘中低点116.86日圆,标准普尔500指数重挫38.18点报878.02。这是该指数在2001年9月17日下跌4.92%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美国股市已出现反弹力度越来越弱,下跌加速的迹象,这将对国际金属价格形成一定冲击,但美元的贬值却会给商品价格带来利多影响。 疲弱的经济数据对金属期货市场造成了重大冲击。伦敦铜重挫$28,跌破关键心理水准$1,500至$1,488,lme三月铜图表形态上留下的中阴线已显示出期铜后市不容乐观,预计前期低点将受考验。

  在2001年下半年铜价创下14年新低1335美元/吨以后,全球铜行业中掀起一股减产风潮。2002年全球精铜生产预计将因此小幅下降0.4% 但有一些产铜国的经济结构单一,国家财政收入过分依赖铜产品的出口,因此即使价格低迷,厂家也会加紧生产,甚至增产。这些地区今年的增产量估计在20万吨左右,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减产的效应。在中国,精铜供应仍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今年1-5月份,我国精铜产量为64.04万吨,同比增长11.5%,预计我国全年产铜量在150万吨左右,精铜进口量约为95万吨,比去年的83万吨增长14.5%。库存的居高不下显示了铜市依然处于供应过剩格局中,短期内难有大的改观。

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目前金属期货价格正运行在1986年和1999年的历史性底部位置,八月的消费淡季已经过去,下半年消费将进入旺季。一旦国际期铜价格再度逼近1400点,便有可能会引起生产商的再度减产。目前还不宜过份看空。前期受挫的基金目前已完成仓位转换,空头部位大幅增加。而商业头寸则由空翻多,价位能否大幅下挫值得怀疑。

  从图表分析眼下的这波行情起始于2001年10/11月份的低谷拐点。在创出历史新低1336点后的大幅上涨极有可能是周期性的转势行情。由大势上看,国际期铜价格的较大级别单波行情在运行时间上呈15—15—6—12—12—24—16—14个月波动,周期底循环平均为32个月。因此由去年11月开始的涨势维持15—16个月是比较合理的。也即是说由1720点开始的下跌很难跌破去年的低点。

  那么后市下档最有力的支撑会在什么地方呢?这里一个值得我们注意的技术现象是:在2002年1月2日曾经有一个头肩顶向下突破的空头陷井。当日最高1464点,最低1437点。这个区间就是最下档最强劲的支撑区域。1335-1720的38.2%点回调位于1482点附近,23.6%的回调位于1425点附近。这一带的支撑力度是比较可信的。

去年的底部是一个v形反转,根据交替原则本轮行情的底部就不大可能再出现v形底,而极有可能要经过反复的探底过程。也就是说在底部要经过比较长时间的震荡过程。这也与当前的基本面情况相吻合。

根据以上分析,后市沪铜的操作应参照lme的走势。关注下档1464至1437一带的支撑力度,不宜过度追空。后市期铜如果创出本轮下跌新低,在支撑位附近长线多单可择机入驻。期价有效跌破1430点止损出局。操作中注意本轮底部极有可能要经过反复震荡,可选择长线头寸与短线头寸相结合,长线留驻,短线波段操作的策略。

 

 

 

 

 

 

 

 

 

 

 

 

 

 

 

 

 

 

 

 

 

 

 

 

 

 

 

 

 

沪铜操作价值显现

20021012

 

  国内外期铜价格在经历了9月上旬连续三天大幅反弹之后,受基金卖盘的打圧跟随道琼斯指数一路下滑。国庆长假期间,伦敦铜受股市大跌影响跌破了前期1463的前期低点。但从上周沪铜开盘后走势来看却明显比外盘抗跌。在9月4日笔者对铜价的走势作了中长期的分析,认为伦敦铜的强支撑位于1464-1437点的区域内。并感觉本轮的底部会有一个反复震荡的过程,会出现多次探底。从最近一段时期铜的表现笔者感到沪铜的操作价值已经显现。

  一、从基本面上来看。

  首先分析利多的因素:1、国内铜由于铜精矿缺乏,铜价过低,废铜冶炼利润被压缩到了极限。例如今年8月底的联合减产宣言就是例证,而铜需求随着消费旺季的来临不断增加,沪铜库存下降速度较快,最新库存较峰值24.8万吨下降了1/3,目前仅为16.1万吨。

2、国内铜的生产成本较之国外高,因此每当铜价跌破或逼近生产商的成本价时沪铜就比伦敦铜抗跌。而近两周沪铜与伦敦铜比价的回升预示着铜的下跌空间有限。

3、国际铜业研究小组最新的月报显示,由于中韩两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铜消费量增加,今年头7个月全球精炼铜的供应过剩量减少至9万吨,低于去年同期的15.3万吨。

4、未来两年铜的需求将会增加。标准银行在伦敦金属周上的一份报告说健康的市场基本面将会支持铜价未来的几年,2003年平均价预期为$1,764;2004年市场将处于供应缺口状态,会使价格在这段时间里走高。巴克莱资本分析师在基金属月报中指出,价格正处于临界点,交易接近多年来的低位 。守住此点的重要性在于它警示着关键领先指标的点滴进步,以便自价格的最初复升 中获益。需求则代表着价格上涨的关键动力。巴克莱估计2002年全球铜过剩将达10.6万  ,2003年降至6.4 万。

  其次分析利空因素:虽然市场上有诸多潜在利多因素,但利空因素也不容忽视。

1、目前三大交易所的显性库存铜仍高达135万吨以上过高的库存压制了铜价的反弹空间

2、世界经济复苏进程仍然缓慢,最新公布的经济指标同年初相比,有下滑势头:美国芝加哥采购经理人9月份制造业指数从8月的54.9下跌至48.1;9月份非农就业人数下降4.3万人;近周首次申领失业救济金人数再增5000人至41.7万人;欧元区12国8月份失业率高达8.3%;8月领先指标从7月份的70.0下滑至44.4。因此铜的需求难以在短期内大幅增加。

3、道琼蒝指数的大顶已成,10月10开始的上涨只是个反弹行情,后市仍有创新低的可能。道指的下跌将会影响到铜价的上涨。

基本面综合来看:长期来看铜价下跌空间已经非常有限,目前价格正处于底部区域。长期来看价格将走入上升阶段。但其压力也不容小视,因此后市的上涨将会一波三折。目前已经显现出长线建仓价值。一波三折的走势也给短线操作提供了较大机会。

二、从技术面上分析。

1、从量价上看, 近两周国内铜在低位先极度缩量,后稳步放量的态势,在低点缩量企

稳显示做空动能的衰竭,而后稳步放量上攻。虽然涨幅不大,却隐隐感觉到一股做多的动能正在不断的蓄积之中。价格收敛量能蓄积,具备了上攻的条件。

2、从指标来看,LME铜的周线KD指标目前K值22.58,D值18.82在20以下的超卖区

第二次金叉向上,并且其J值出现了底背离。同时日线KD指标也出现了底背离和低位二次向上金叉,并开始向上发散,为精典的多头共振现象,指标状态对多头十分有利。当前期价正好上冲至多空分水岭60日均线处,走势正处于关键时刻。一旦有效站稳60日均线下跌趋势将被彻底扭转。下一步面临的就是冲击95年7月的3064、97年6月的2697及2000年9月的2036三个显著阶段高点连成的下降压力线。和挑战今年的高点1720点。

3、从外盘的持仓结构上看,基金依据股市走熊判断宏观经济衰退而在1520点附近建立了大批空头头寸。但近几周却出现了国际铜价较股市抗跌,国内铜价较外盘抗跌的现象。在股市暴跌之时基金却没有能力将铜价向下打出空间,这使得基金空头头寸变得越来越被动。其空单的风险正在加大。

三、结论:根据以上分析,笔者认为目前铜价已经处于底部区域,向下空间比较有限,在经过了反复筑底之后期价将转入向上升阶段。处于多空转换的关键时刻,操作价值已经显现。面对60日均线的压力期价有可能出现反复。而一旦有效站稳则有望冲击1720点前期高点。相当于沪铜的17000点。

四、操作建议:以资金总额50万为例,以CU302、和CU303为交易对象。可采取分批建仓的策略。在当前价格附近逐步建立首批多头头寸。建仓成本控制在15000点左右。首批建仓数量25手。以前期低点14760点为止损点。

如果方案失败止损金额(15000-14760)*5*25=3万元。如果期价向上突破整区站稳60日均线则涨势确立,开始加码买入。建仓成本控制在15500点,计划加码数量20手,期价如果重返盘整区则所有持仓止损(止赚)出局

如果期价继续上涨,加码多单获利800点以上时根据盘面情况决定是否再次加码,如果加码数量不超过上次加码数量。

目标价位为17000点附近,当价格上涨至16500点以上开始逐步平仓。

 

 

 

 

 

 

期铜的大局与局部详析

 

2003年5月 24

 

铜就像它的名字,价格走势又沉又稳。作为一个国际大品种,同时又是我国与国际接轨最好的期货品种,非常适合大资金运作。对机构投资者来说把握价格的长期大趋势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从2002年至今期铜价格一直位于14500至17800这一3000元的区间内震荡,价格长时间的无趋势波动使投资者操作难度加大,但价格运行就是在有序和无序之间进行着转换。我们相信这种无趋势状况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趋势不久就会到来,而趋势真正到来的那一天也就是投资机会降临的时刻。那么未来的趋势是向上还是向下呢?下面就从大局和局部两个角度对期铜价格进行分析。

 

期 铜 的 大 局:

 

  把握期铜价格变化规律,基本面的供求前景分析无疑是重要的,但铜与黄金一样具有金融属性。分析铜价时要同时关注经济前景和金融货币等因素。下面就从成本、铜价与经济发展状况和铜价与金融货币政策关系三方面分析期铜的价格走向:

  一、从成本角度衡量铜价的波动区域。

  商品的成本水平和货币币值水平是决定相关期货品种价格波动区间的决定性因素。在目前铜的社会平均生产成本背景下,铜价的变动对铜生产企业的产量具有重大影响。以生产成本来衡量具体细分区间如下:

  生产商限产区:1300~1600美元/吨。 这一阶段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出现严重供应过剩,库存不断上升,价格跌破平均生产成本,迫使行业内部进行产能的调整,主要有产能的缩减、关闭、缓建以及兼并重组等一系列的优化组合,使严重过剩的供给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98年以来随着两次大规模减产,高成本的产能关闭,低成本产能扩张,世界铜平均生产成本已降至1500美元左右,生产成本进一步压缩的空间较小。

  生产维持区:1600~1800美元/吨。 在这一阶段全球总体经济格局稳定,限产已经对供求关系产生了影响,总体供需平衡,但库存较高,需要需求进一步的增长来消化历史库存。

  完全利润区:价位在1800~2100美元/吨。 这一阶段全球经济蓬勃发展,并能持续健康高速发展,行业也由此进入良性循环,几乎所有生产商都能赢利。价格出现高位振荡,一定程度的供应短缺使库存持续下降。由于投资者仍然看好经济,因此愿意继续买进,使价位不断推高。

  暴利区:2100美元/吨以上。 这一价位上行业内已经出现了丰厚的利润,而且行业内不断出现为追求高额利润的新增产量。库存处于历史低位,现货供应紧张,远期存在生产商保值,形成近高远低的价差结构是铜价在高位不断向上攀升的必要条件。

  二、铜价与世界经济周期:

  如果要从历史上总结期铜价格运行的规律,笔者认为应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考察,因为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货币开始与黄金脱钩。至此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与这之前截然不同的金融环境。铜价在70年代以来的运行分为以下几个阶段:77年至80年处于上升期,80年至84年处于下跌期而后84年至86年处于调整期,87年至90年处于上升期,而后90年至93年处于调整期,93年至95年处于上升期,95年至99年处于下跌期,99年至今......为调整期。其上升、调整、和下跌的周期为2-4年。

  同期世界经济形式是什么情况呢?在7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世界经济都在与衰退作斗争,直到80年代里根执政时期美国经济出现了明显的增长,同期亚洲四小龙的快速崛起令世界经济增色不少。到布什执政时,美国经济出现了短暂调整,但世界经济总体仍向好。从克林顿上台一直到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美国经济进入了第二个黄金时期。世界经济也欣欣向荣。97年的金融风暴使亚洲经济进入衰退,而美国经济仍然强劲,直到99年亚洲经济才从衰退的泥潭中爬了出来。而2000年美国却出现了泡沫破灭的征兆。NASDAQ指数一年跌了30%在美联储(Fed )六次加息后美国经济上升势头放缓。随后在9.11事件、会计丑闻暴光的影响下,美国经济愈发暗淡。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铜价似乎与世界经济的关联度不是很高,但我们也不能如此轻率地下结论,仍有必要进一步对近三十年来的美国货币政策作一番分析:

  三、铜价与货币政策:

  70年代初尼克松政府因为美国无法担负美元作为唯一的国际货币所需承受的巨大压力而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从而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终结,从此美国政府有了独立制定货币政策的能力,这实质是为美国政府推行强势美元政策开了绿灯。而后在第一次石油危机的影响下,弱势美元的政策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了1978年,卡特政府为了重塑美国声威,在78年11月推出了支持美元计划,这种强势美元政策一直持续到了里根总统的第一个任期结束。随着贸易逆差的不断扩大持续了近几年的强势美元政策在85年9月宣告终结。之后美国政府奉行了近十年的弱势美元政策,在95年为了吸引广大的国际资本投资美国市场进一步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增长美国政府又转而奉行强势美元政策,这种强势美元政策贯穿了克林顿总统的第二个任期。

  由此我们大致可以明了一点:铜价虽然与世界经济的关联度不大但与美国政府的货币政策却有直接的联系。当然79年至80年是个例外,在第二次石油危机推动下铜价在此期间走强。而美国政府的货币政策制定,实施却与世界经济状况有着较为显著的关系,即在货币政策扩张、美元贬值时铜价处于上升周期,在货币政策紧缩、美元升值时铜处于下跌周期。

2000年之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开始松动,连续12次减息,而国际期铜价格在99年至2001年供给严重大于需求的情况下仍处于调整。在2001年11月之后期铜 走势呈现出低点不断抬高、震幅收敛的筑底特征。而同时我国从96年开始就连续降息,增加货币供应量,98年推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进一步增加了需求。美元贬值是金融界从去年开始就一直关注的话题,实际上各国币值的结构性变化不足以促使商品价格的整体走高,但如果是全球货币的整体性贬值就非同寻常了。如果留意一下世界各主要国家的利率走势几乎都是处于历史低点,长期的低利率是通货膨胀的温床。因此从2001年起国内外大宗物资的整体走高绝非偶然现象。是货币财政政策到位的必然结果。如果全球货币争相贬值那么所有的资源性商品都不可避免地会上涨。

 

  长期图表分析:

  从综合铜长期K线图来看,1995年之后一直运行在下跌趋势之中。95年8月的3064、97年6月的2697及2000年9月的2036三个显著阶段高点恰好连成一条压力线,直到2002年11月这条重要的长期压力线被有效突破,从而宣告了熊市的结束。而如果将2000年9月的高点2036和2002年6月的高点1720连成一条压力线可以作为对长期压力线的修正。如图所示,而今年4月本轮期铜的回调最低点1580恰好回探了这条压力线。在探明了支撑后随即筑了一个双底形态进而向上突破。

  在长期图表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规律,从98年起,每当期铜价格到达1580一线时就会出现激烈的多空争夺。(如图所示) 而从这五年来的市场表现来看,1998年11月期价跌破1580点后,期价曾经三次向1580点之下发起冲击。第一次下探至1360点,在1580点以下徘徊了7个月,第二次下探至1336点,在1580点以下徘徊了六个多月,第三次下探至1447点。在1580以下的底部区域只徘徊了三个月。在1580点之下徘徊的时间越来越短。可以看出铜价难以长时间维持在1580点之下。我们可以将1580美元的价格理解为铜生产商可接受的价格底线。长时间低于这个水平企业将无法维持正常生产。

从沪铜连续图表上看,沪铜与国际期铜走势几乎完全一致,只是在近一年多的时间里表现要强于外盘。如图,这也是中国在国际分工中接受了世界工厂的角色后理所当然的表现。目前中国的生产不仅是要满足国内需要,而且是要满足世界需要,其对资源的需求在未来会越来越旺盛。

另一个使国内铜强于国外铜的因素就是国际上有大量资金正在流向国内,中国2002年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净误差与遗漏数据为77.9亿美元,这是该数据首次为正值,而且这种趋势必定要持续下去。在国家外汇管理局(state administration for foreign exchange)公布的年度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净误差与遗漏数据位于最下端,此数据代表政府所承认的追踪不到的资金流动。净误差与遗漏数据为正值表明神秘的资金流入,即投资者避开中国严格的外汇管理,买进人民币。净误差与遗漏数据进一步突出了中国利用出口市场,吸引投资的能力,这表明中国经济继续吸引国际资金。随着未来越来越多的资金流向国内,势必变相增加人民币的供应量。对国内物资价格将有长期的拉动作用。

 

结合各方面情况来看,铜价未来的趋势将会是向上的。并且极有可能是一个跨越几个年度的新的运行周期,投资机会巨大。其下调的极限位置也比较清楚就是1580点一带,那么作为机构投资者其运作思路也就不难确定了,所要做的就是进场点位的选择和资金比例分配的问题了。

 

 

期 铜 的 局 部

  国内外铜价在2001年11月和2002年10月两次大幅下跌都因世界主要生产商的减产而大幅上涨。2001年11月LME综合铜期货价格最低下探至1335美元,沪铜下探13670元;2002年10月LME综合铜最低跌至1445美元,沪铜跌至14730元。两次都在全球各大铜生产商联手减产的刺激下止跌回升。两年多的时间里外盘期价一直在1360-1780点的区间的运行,这其间2002年6月的美国会计丑闻风波和2003年的伊拉克危机及非典疫情在全球的漫延,两次阻断了铜价的上涨,致使期铜的牛市迟迟未能展开。但从期铜价格的历史变化规律和当前形势来看这种区间平衡很难继续长期维持下去。

从外部环境来看,黄金、原油、橡胶、农产品等都已经完成了牛熊转换。铜价虽然未能有效突破底部区域,但也呈现出了底部逐渐抬高的势头。最近三年的期铜价格在图表上有三个重要的阶段性底部:第一个是2001年11月创下的1335点的历史性低点,第二个是2002年10月的1445点的阶段性低点。第三个是今年4月创下的1566点从底部形成的原因来看,今年4月的低点与前两次低点在成因有着根本的不同,2001年和2002年两个低点止跌都是源于铜生产商的限产,而今年4月价格筑底成功的动力源于需求的增长。

 

一、目前有以下几个对铜价具有重要影响的因素值得重点关注:

1、非典疫情并没有动摇中国作为亚洲的经济火车头地位,据统计四月份国内生产总值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8.9%国内的制造业投资仍然保持旺盛。中国的用铜水平仍相当很低,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铜的需求将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西方国家GDP的增长率每变化1%,铜的消费量就变化3.24%,与之相比,中国目前年人均铜消费量仅2公斤左右,与一般发达国家10-20公斤相去甚远!与中国情况类似的还有印度,同样是用铜水平极低的人口大国。铜市的需求前景是十分看好的。

2、从去年起就困扰中国的精铜矿短缺问题。中国的精铜矿、精铜、废杂铜的供应都非常短缺,中国的冶炼商在国际现货市场上购买高价精铜矿也越来越困难,今年下半年中国将被迫削减铜产量。

3、近期LME铜市的注销仓单(CANCEL WARRANT)的急剧增加。从5月16日开始,LME铜的注销仓单在短短的五个交易日内就累计激增28350吨,总数达到65425吨,为近几年的罕见高水平,LME每天公布的铜库存则包括注册成仓单的期货库存,和已经被注销了仓单但仍未从交易所指定仓库移走的库存。库存仓单被注销后,通常意味着库存现货铜可能被移出仓库,进入流通领域用于消费,或转化为社会库存,也可能滞留在交易所仓库一段时间,或者被重新放回仓单。这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LME库存可能会持续下降,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消费的启动。

4、在出现“安然事件”后大型宏观基金退出基本金属市场的操作。使市场的区间逐渐缩小。但从伦敦铝价的成交量、持仓量、各合约升贴水结构、及库存变化与价格关系来看,大型宏观基金活动迹象较为明显,作为伦敦市场结构最大的品种,大基金的积极参与意味着投资价值的发现。

二、从局部来分析期铜的图表走势:

从三年来的价格图表来看,具有筑底的特征,价格波动繁、复、杂、乱。但从2001年之后基本呈现出重要的低点和高点依次抬高的特点。如图所示:自从综合铜创下1335点的历史低点之后,又有两个显著的低点,1445点和1587点。相对于2001年11月1335点的V形反转这两个低点都是经过两次下探。

  而从大形态上看去年12月至今期铜价格在图表上走出一个大型的头肩顶形态,其中2002年12月的下跌构成了左肩以单式调整出现,今年1-3月形成了一个三角形的头部,4月构筑的小双底形态构成了右肩,以复式调整出现。但后市的价格深化将这个头肩顶形态破坏掉了,在4月调整后并没有向下突破反而向上突破构成了一个双底形态。并且从4月24日的上涨已经走出了五浪上升的推动浪形态。不能再以反弹来看。之所以这个头肩顶难以向下突破就是因为1580点一带在长期图表即是价格回踩2697-2036点这条重要下降反压线的撑位置,同时又是长期底部区间的上沿。

从图表的规律上,这种大型头肩顶的失败形态,右肩通常会演化成一个上升通道。期价在1640、1580都具有非常强的支撑。后市铜价将很难跌破1570的前期低点。并且很可能已经走入一个新的上涨周期。

 

 

 

 

 

 

 

 

 

 

期 铜 投 资 报 告

200395

 

2003年中国期货市场快速发展,上半年全国期货市场交易量就超过去年全年水平,良好的投资机会频频显现,许多具有资本意识和金融眼光的投资纷纷把目前聚焦到期货市场。继7-8月份上海期货交易所的天然胶期货出现大幅上涨之后,近期沪铜期货再现投资良机。从基本面和技术面来看期铜市场蕴育着巨大投资机会。这是每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投资家都应该关注的。

 

以100万资金对上海交易所的沪铜期货合约进行投资,本次交易可以预期的风险和利润如下:

 

投资金额:100万元人民币

投资周期:预计3个月  

投资对象:上海期货交易所沪铜合约

预期收益:47万元

最大风险额:9.25万元

盈亏比率:5:1

 

方案评估:本方案总资金100万元预期收益可达47万元。预计最大风险金额9.25万元,投资周期3个月,期限适中,风险收益比合适,如果操作成功3个月收益率47%;如果操作失败仍有挽救措施。方案可操作性强比较理想。

 

1、国内外“铜”期货市场的基本情况

1.1、        商品期货“铜”的基本情况

在世界商品期货领域中铜和黄金是最理想和最成熟的期货品种,从1876年伦敦金属交易所成立,推出铜和锡的期货交易以来期铜交易已有100多年历史。由于铜的价格运行具有极强的规律性和周期性,使得铜的期货价格变化技术性极强,特别适合大资金运作从而使期铜成为倍受相关企业和金融投资者欢迎的期货品种。

我国虽然铜资源溃乏,却是世界上主要的铜生产国,也是铜消费量增长最快的国家。上海期货交易所目前已成为仅次于伦敦金属交易所的世界第二大期铜交易所。目前沪铜已有两个合约的持仓量超过10万手,总持仓已达30万手以上。上亿元的资金运作起来游刃有余。沪铜价格与伦敦金属交易所的国际期铜价格具有很大相关性,一般是紧随国际期价的涨跌而涨跌。因此国内期铜的价格变动也具有极强的规律性和周期性。沪铜期货合约标的物为标准阴极铜。

1.2、影响期铜价格的主要因素

一、生产成本的变化;二、现货市场铜的供应和需求的变化。三、经济循坏周期对铜价的影响。四、金融货币因素。

1.3、沪铜与国际期铜价格的关系:

上海交易所的铜是我国期货市场上最成熟最稳健的期货品种,也是国内与国际期货市场接轨最成功的期货品种。随着上海期货交易所(以下简称SHFE)期铜整体交易规模的持续上升,SHFE已逐步晋升成为国际铜定价链中的重要一环,作为亚洲金属铜的价格中心与欧洲的伦敦金属交易所(以下简称LME)和北美的纽约(以下简称COMEX)一起成为全球三大铜定价中心。在2002年沪铜的交易量超过了纽约(以下简称COMEX)交易所成为全球第二大期铜交易所。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铜进口国,在贸易上铜的进出口已经实现了市场化,极少受到政策干预,现货贸易渠道畅通,这使得沪铜与国际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三月铜的联动性极强,国内期价基本是跟随国际期铜价格亦步亦趋。两者相关系数达到0.94。

 

2、期铜价格后期走势分析:

2.1、近期铜价走势回顾

自2001年11月伦敦铜见底1335美元;沪铜见底13620点以来,两年多的时间里外盘期价一直在1360-1780点的区间的运行,这其间2002年6月的美国会计丑闻风波和2003年的伊拉克危机及非典疫情在全球的漫延,两次阻断了铜价的上涨,致使期铜的牛市迟迟未能展开。03年3月24日LME综合铜在1561点受到支撑,在旺盛的需求带动下铜价重展升势,但涨势持续得却并不流畅,7月底当期铜价格向上突破1760点的重要阻力位后,在1800点上方受到空头的猛烈阻击,致使多空双方在1780-1720的区间里争夺五周之久,在经历了两个多月的艰难选择之后,期铜终于选择了向上突破。9月3日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三月铜在基金买盘的推动下一举冲过1806点的前期高点,收于1812点附近,在技术上完成了突破。

2.2、 铜的基本面情况分析

2.2.1、世界经济逐步走出低谷经济复苏势头明显:

首先中国经济在四月份经受了"非典"疫情的考验,今年经济增长保持8%以上完全没有问题,而且中国的经济增长已经突破了临界点,进入新一轮高速增长已经势不可挡,经济的增长,尤其是国内投资需求的持续增长,为铜的消费带来了持久的动力。然后再看世界经济,自7月份以来,以美国为首的经济发达国家的经济情况明显好转,尤其是以美国、日本为首的发达国家的经济情况明显好于预期,美国经济指标进一步向走强的状态发展不仅从领先指标中早已得到提示,而且从进一步公布的指标中得到了增长的连续性趋势上的启示。并且有理由继续相信这种上升的趋势尚处于发端期,并没有走向没落。而与基本金属直接相关的制造业及房屋销售等数据良好。

2.2.2、铜现货市场的供求分析:

今年7-8月期铜价格一处于经济逐步好转,消费需求不断增长和生产商逐步重新启动闲置产能的双重夹击下上下两难。但从较长时期看,产能增长的速度无法赶上需求的增长。这是因为全球铜精矿市场依旧十分紧俏,一些冶炼厂难以维持生计而不能不减产,铜矿资源的有限性制约了产量的增长,而需求的增长却是难以遏制的。近期,虽然中国央行调高了存款准备金率,但这正说明了中国经济发展状况良好,预计2003年中国铜消费量将达到300万吨以上;另一方面,在7月份外盘铜价上扬时,中国国储铜一直在抛售,并使沪铜期价走势偏弱。但从近期的情况来看,20万吨国储铜已抛售结束,而随后到来的补库行为又将为铜价提供支持。

1990-2003年中国铜生产、消费、进出口

2.2.3、全球金属的整体走强使我们更加确信铜的上涨趋势。

基本金属出现整体的关联性走势。投资者按价格可以将全球金属市场上6个金属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镍和锡,它们的价格偏高;第二类是铅与锌,它们的价格偏低;铜铝属于中等价格。而今镍在高价位区进行整理巩固近期又创出新高,锡处于稳健的上升通道,所以铜铝的上升空间已经逐渐被打开;而铅与锌在周线图表上同时完成了一个圆弧底的走势,并且近期通过振荡,分别站稳500美元与800美元整数大关,技术性底部日趋扎实,预示着铜铝的下调空间也已被封闭了。

 

2.3、期铜价格的技术走势分析:

2.3.1、伦敦铜图表走势:

仔细分析LME综合铜的技术图表,可以发现期价从2001年11月7日的1335点到02年6月6日的1720点上涨八个月之后,价格虽然两次创出新高,但仍然没有摆脱整理格局,每次创出高点后都会经历比较深幅的下跌。明显还没有进入主升浪。

从涨跌节奏上看:一、从1335点-1720点的上涨用了31周,涨幅385美元,二、之后1720-1448点的回调用了18周,下跌272点,调整幅度为涨幅的62%;三、随后又从1448点上涨到1762点,涨幅314点历时18周,随后又展开了第二轮深幅下跌,从1762点低跌至1561点,历时12周,共下跌201点。调整幅度为仍然为涨幅的62%左右。从1561点开始的新一轮涨势到目前仍在运行之中。判断这一轮的上涨是多大级别的涨势对我们操作能否成功至关重要。从幅度和时间上:我们可以发现前两次上涨的幅度分别为385点、314点。时间分别为31周、18周;幅度和时间一次比一次小,而前二次大幅的回调深度分别为272点、201点都是回调涨幅的62%左右,调整时间分别为18周、12周。

从形态上看:除了1335-1720点的上涨可以分为五浪的上涨结构,1448-1762点的上涨却是清晰的三浪结构。而与此对应1720-1448点和1762-1561点的两次深幅回调却是五浪下跌的结构。实际上这在图表上就构成了一个5-3-5的复杂调整浪。2002年6月高点1720点-03年2月的1762点-03年8月的1806点构成了一条压力线,而02年10月的低点1452点-03年4月低点1569-03年7月低点1635点形成了一条支撑,这两条线恰好组成了一个上升的三角形,8月1日期价曾一度冲过三角形上边的压力上攻至1806点,但最终还是无功而返,次日就重回压力线之下,随后期价在1720-1790点的区间内整理达20个交易日之久,9月3日期价再度向上突破三角形压力,收于1812点。在形态上形成了突破(如下图所示:)

图一:LME伦敦铜周线图

  这样我们判断出:1448-1762点的三浪结构的上涨不是主升浪的一部分,与1335-1720点的上涨也不是同一个级别的上涨浪,而只是调整浪中的一部分。而伦敦铜在03年8月份下探1720点受到支撑,9月3日再创新高,虽然次日又出现了较大幅度回调,但高点的刷新说明了自4月25日1561点以来的上涨还没有结束。长达一年之久的大三角形的向上突破,显示出后市有较为可观上涨空间,三角形的幅度为300美元左右。按形态来测算其上涨目标应位于2100点以上。

而如果按波浪理论来测算,第一浪1335-1720点的涨幅为385点。目前所运行的是第三在浪的话,由于二浪调整时间比较好,而且是5-3-5的顺势调整,则第三浪幅度极有可能为第一浪的1.618倍即580点,最终目标在2140点附近。最小幅度可不会低于第一浪幅度,即最小目标也会在1946点之上。上档还有一个重要压力位,即2000年的高点2036点。下档支撑分别位于:1、前期盘整区高点1787点。2、前期调整低点1740-1720附近的支撑带。

2.3.2、沪铜图表技术走势分析:

从沪铜连续图表上看,与伦敦铜结构基本相同,只是沪铜走势要强于外盘,从周线图上看从2002年的6月份见顶16710以来也构筑了一个上升的大三角形,所不同的是从2003年起国内铜价涨幅就超过外盘,而回调时却非常抗跌,这个三角形在03年2月曾一度被向上突破但没能站稳,很快又跌回三角形之内。在03年的7月中旬期价再度冲破三角形上边压力17500点并在8月13日下探17560点,对这条压力线进行了回抽确认,这样沪铜已经有效突破了盘整区。

图二:沪铜连续周线图

沪铜日线图上看(如下图所示)从2003年2月至7月期价在17830-16240点之间构筑了一个大型的复合头肩底形态,并在7月28日向上突破,但空头并不认输,在随后的五周里多空双方围绕着17800的颈线位展开了激烈的争夺,9月3日多头借助外盘上涨的东风,向上发起总攻,创下了18320点的年内新高使图表形态上向更为利多的方向转换。结合国际期铜价格走势看长线上涨空间非常可观,目前极具操作价值。由于复合头肩底的形态幅度为1590点,在突破颈线位17800点之后其第一上涨目标在19390。从周线图上的三角形突破来测算,由于三角形幅度为1950点。其向上突破17500点后,上涨最小目标在19480点。与按头肩底测算的幅度基本一致。由于此次期价形态跨越时间较长,如果向上突破有效的话其幅度会远远超过按形态测算的目标位。结合LME期铜的价格走势看本轮上涨很有可能越过2000年期价的高点20200点。

如果形态的突破是有效的,铜价当前的回调将是短暂现象,回落正是买入建仓的良机。其下档的支撑位分别位:

18月20日的高点18010点。  2复合头肩顶的颈线位17780点。

3大三角形上边17600点。

3、具体操作计划:

根据以上判断由于基本可以确定铜价向上仍有较大上涨空间,而经过回调后期价又距离下档支撑较近,做多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因而采取买入的策略。以100万元人民币的投资总额进行操作,对沪铜一月合约进行具体步骤如下:

  (1)建仓:从当前开始在18180-18000的区域内首批建仓,成本控制在18150以下。建仓数量50手(注:每手合约保证金约5500元)共运用资金27.5万元。止损位设在前期复合头肩顶颈线位17780点。跌破此价位认亏平仓离场,寻找下一次交易机会。止损金额:(18150-17780)*5*50=9.25万元。

(2)首次加码:如果期价有效突破18320点后在18450点附近加码30手,止损位设在首次建仓成本点18150点。跌破此价位全部平仓出场,止损金额:(18450-18150)*5*30=4.5万元。

(3)第二次加码:如果期价能够上涨至19000点说明预测得基本正确,由于下档持仓已有较大盈利,此时二次加码买入20手,止损位设在18700。如果期价回调跌破18700点,全部平仓离场。此时总资金仍为盈利状态。

(4)目标位:最小上涨目标位应在19390之上,当价位达到19350以上时开始根据盘面情况分批平仓。

(5)预期利润:平仓后盈利最小可达到(19350-19000)*5*20+(19350-18450)*5*30+(19350-18150)*5*50=3.5+13.5+30=47万元。

(6)最大风险:最大亏损额即为首批建仓止损金额为9.25万元

(7)盈亏比:47:9.25=5:1

(8)预期收益率:47%

-

  4、应对措施:

如果分析错误,首次建仓止损离场后,价格走势就会形成向上突破为假突破的多头陷井。那么价格向下跌破前期回调低点17700后就会形成一波较大幅度的跌势,只有在生产商改变生产计划大幅扩产时才会出现这种情况。到时可以重新入市做空,其盈利幅度也会相当可观,弥补首次交易的亏损绝对没有问题。

 

 

 

 

 

 

 

 

 

 

 

 

 

 

 

 

 

 

 

 

 

 

 

 

多头能否逃出轮回?沪铜再现精典走势

2004年7月26

 

04年7月金属市场风云再起,经历了短暂平静的沪铜市场多空主力再次陈重兵于十一月合约,多头在美元走弱的背景下借助现货库存紧张铜矿罢工的利好刺激,挟巨资缓步推高期价,空头毫不示弱以破釜沉舟之势投入重兵坚决与之扩仓对抗。该合约自6月28日7月19日短短15个交易日里空盘量由5.4万手猛增至17.8万手,多空分歧骤然升温市场笼罩在一片山雨欲来风楼的气氛之中。沪铜再次成为市场观注的焦点,基本面的多空之争鹊起。7月23日空头主力在隐忍四周之后向多头发动总攻,当日十一月合约增仓近3.2万手,在沪铜历史上实属罕见,同时放出18.6万手以上的巨量。终盘以下跌450点报收,日线图上收出一根近乎光头的大阴线。

在多空对抗逐步升级的近一个月里市场将目光集中在内外盘价差、美元走势、库存增减、原油升降、及国内宏观调控上,多空因素交织走向扑朔迷离。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04年期铜市场的新变化,恐怕没有比那句时下最流行的"中国引领世界"更为恰当的了。沪铜明显走在了伦敦铜前面,但期铜仍然没有改变其作为一个成熟国际大品种的不可操控的英雄本色。笔者在七月初注意到沪铜技术走势比伦敦铜更为精典,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技术上的精典程度也与日俱增,虽然左右铜价涨跌的因素"剪不断、理还乱"越来越复杂化,但技术上的演化却透露出其暗藏的玄机。只是这种变化是如此的微妙,以至于技术不精者稍不留意便会被引向歧途。关于期铜的走向笔者曾应和讯期货网之邀于7月7日和7月12写了《期铜走势可圈可点,敏感点位尝试做空》和《期铜下半年展望:步入下跌循环不可避免》对铜的技术面和基本面进行分析,发表在和讯期货笔者的个人专栏里。

随着行情的纵深发展,沪铜的技术面特征愈发清晰。(如上图所示)从铜价自3月份完成对30000点大关的冲击之后,沪铜走势便明显处弱于外盘。与伦敦铜相比沪铜走势的技术性也更强,从3月初期价见底以来,极具价值的技术面信息体现在:波浪结构、价格形态和时间周期三个方面,技术指标也从侧面印证了图表的形态。3月2日至7月19的沪铜主力合约走出了典型的"3-3-5"复式调整的雏形。这其间以5月19日为分水岭走势分为下跌和上涨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都是以"a、b、c调整"的三浪结构展开,对于5月19开始的这轮上涨定义为下跌行情中的四浪反弹也非常合适,但从比例上看这轮上涨幅度恰好为整个下跌幅度的50%,因此将其定义为对3月2日以来整体下跌的调整更为合理。而且从时间上看3月2日至5月19日下跌时间为10个交易周,从5月19日至7月19日反弹时间也是10个交易周,时间比例上更为协调。

沪铜走势对比伦敦铜更为精典之处不仅在于时间和比例方面无与伦比的协调,而且在于5月19日之后,价格形态上伦敦铜走出了双底形态,显得不伦不类,而沪铜却是缩头缩脚的"A、B、C"弱势调整的形态,理解这一图表的重点在于其C浪上涨的斜率大大小于A浪上涨的斜率,其代表的市场意义是:多头在第二轮的攻击中已经没有了上一轮凌厉的气势。当价格上冲至25550点以上之后扩仓步伐明显加快,面对前一轮下跌50%的反弹压力位即26630的前期高点这一重要技术关口,多头数次上冲未果。最后一波C浪上涨在价格形态上以"上升楔形"这一消耗型上涨形态出现。此时的日KD指标和RSI指标出现连续的顶背离状态。在7月19日价格冲至26190点的时候,价格已经位于上升楔形的尖端,技术上处于极度紧张状态,运行节奏必然出现转变,如果不能冲破上升模型的上边压制,展开加速上扬多头便凶多吉少。7月21日期价终于跌破了上升楔形的下边,空头明显胜出。

到了这个时候在周期循环上也出现了微妙的变化,只要7月19日的高点26190点不能被快速涮新,那么它就成了一个阶段性高点。而这一高点与6月2日的A浪高点26630点正好构成了一个34天的顶循环周期,无独有偶上一个价值区间内3月2日高点30300和4月19日高点27610恰好也是34个交易日的顶循环,显示出行情的对称之美。这两个34天顶循环相距28个交易日,它透露出沪铜顶循环暗藏着34天顶循环与28天顶循环交替出现的周期,也就是说从7月19日后推28个交易日,将有下一个阶段性高点出现;看完顶循环再看底循环,如上图竖线所示沪铜运行中呈现出20个交易日的底循环周期首尾相连,上一个低点出现在7月8日那么后推20个交易日将极有可能出现一个阶段性低点。在这个20个交易日的底循环周期中还有一个小级别的8个交易日的底循环,下一个8天底循环和20天底循环恰好是重叠的,这里不再详细说明。

  目前市场上仍在重点关注买沪铜卖伦铜的反向套利对期价的影响,沪铜与伦铜比价已达到9.2附近,超出了近年来9.5-10.5的正常波动区间下限反向跨市套利的资金规模从来没有象今天这么庞大,但投资者需要警惕的是当价差达到正常区间下限不能快速返回,往往意味着对以往价差区间的突破,当一种交易模式在市场上广范宣传并被大量应用,而市场走势又与其判断相背离时这种交易就处于极大的危险之中,无论这种模式在理论上多么可靠。

  沪铜多空态势目前已经不必过多探讨,重点已经转到了操作上的进出场节奏的把握上,本文所列的顶循环与底循环周期可作参考之用。作为交易以上分析已经显得过于繁锁,技术分析上遵循形态、比例、周期的次序。对于较小的周期不必过于在意。目前7月19日的高点成为形态和周期转化的临界点也是能否继续做空的一个分水岭。从周五盘中表现看多头没有放弃的意思,而期铜作为一个世界性的成熟期货品种具有极强的规律性。"世事纷纭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多头能否逃出这一轮回市场会给出它的答案。

 

 

 

 

第四章:能源市场行情分析:

油价不断拓展上涨空间

    节后国内期货市场可谓是如火如荼,商品期货呈现“普涨”格局。虽然上海“燃料油”期货的上涨行情,比起大豆、棉花等农产品的涨升幅度和速度稍显逊色,但国际原油价格站稳50美元大关仍然吸引市场的眼光。从上海燃料油上市运行的半年来看,与国际原油价格还是保持了很强的相关性。

    2004年,是国际原油出现历史性行情的一年,是自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即两伊战争期间原油暴涨之后,国际油市价格最为强劲的一年。纽约原油期货价格自90年以来形成了长达10年之久的10美元――37美元的箱体被向上突破。10月25日达到55.67美元/桶的新历史高点;之后国际原价风回路转震荡调整。在国际油价04年底及05年初期间回落至40美圆/桶整数关口时,OPEC成员国多方筹措减产事宜,并且沙特在1月底的欧佩克政策会议召开之前即提前宣布减少日产量50万桶,结果却将油价承托在了40美圆/桶之上。而在过去油价达到35美元之上,就会引起世界关注,会有增加石油产量的措施出台而这次油价回落至40美元就引起OPEC恐慌,而出台减产措施以以往的眼光来看简直就是笑话。从OPEC的举动来看,他们完全认同了国际油价应该保持在40美元的上方。进入05年国际油价震荡攀升,二月份一举突破50美元大关。从原油期货连续图表来看走出了一个“复合头肩底形态”2月22日一根大阳线突破了该形态的“颈线”位。形成了向上突破。之后四个交易日盘整,从价格走势看,前期50美元的颈线压力已经演化为支撑。后期只要不跌破颈线,就是一个标准的上涨形态。其目标直指前期高点56美元。而根据欧洲领先的油轮运输数据调研机构Petrologistics的统计,欧佩克2月份原油日产量增长60万桶,达到2980万桶。这已经远远超出了该组织对外公布的约2700万桶的日产量上限。从基本面上反映了欧佩克当前对油市的调控能力相当有限。使价格上涨的可信度增加。

    而国内燃料油价格呈现远强近弱格局,近月合约交投沉闷远期合约相对活跃,其中五月合约近两周来增仓明显。走出一个上升通道(如下图所示:),技术形态较为精典。

    1月4日大阴线为“最后包容线”。其后一个多月时间期价运行于该阴线范围之内一直呈现震荡上行,构筑了一个上升通道,可视为见底之后的第一浪上涨,1月26日期价展开四个交易日的下调,跌破了前期的支撑线,技术小为二浪调整,形态上为“单式”下跌整理。2月17日期价重返支撑线上,为调整后的“换档加速上行”特征。近两日期价在2185点附近遇阻展开震荡盘整,至今已有四个交易日,从技术上看,有可能已经步入四浪回调阶段,由于前期第二浪回调是以四个交易日单边下跌的“单式调整”形态出现,因此第四浪的调整以“复式调整”出现概率较大。其回调力度强弱取决于2月25日低点,2136点能否被再度击穿,即如果回调跌破2136点,那么近五个交易日的盘整就形成了一个“小头部”期价将继续向下寻找支撑。以深幅回调的面目出现。如果多头能够将期价维持在2136点上方,那么四浪调整将以强势盘整形态出现。而调整之后,仍然会有第五浪上涨出现。

综合来看,原油价格中期上涨趋势已经形成。后市向上拓展空间将是主基调。

 

发表于:2005年3月2日证券日报。

 

 

油价又到关键时刻

没有一种商品价格能够像油价涉及面这么广,这么牵动人心。春节后国内多数商品期货价格展开的这轮暴涨行情,本质上是全球性货币贬值和能源等基础原材料价格上涨所引发的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直接反应,而不是各品种的供求关系根本转变所引发的价格上涨。而油价再度突破56美元却大大刺激了金融市场的神经。

需求增长推高油价

周四纽约原油期货价格一度冲高至每桶56.10美元,随后收于每桶55.40美元,上涨1.41美元。四月取暖油期货合约一度创出每加仑1.67美元的历史新高,随后收于每加仑1.6576美元的历史最高收盘水平,每加仑上涨5.10美分。四月汽油也创出了每加仑1.6750美元的历史新高,收于每加仑1.6549美元,每加仑上涨5.88美分。

从最新公布的美国原油库存数据看,库存的增加远远超过市场预期。美国能源信息署(EIA)3月30日公布的数据,在3月25日结束的一周里,美国原油库存增加540万桶,达3.147亿桶,增幅远远超过市场预期。库存连续第七周增加,原油库存增至2002年7月中旬以来的最高水平,比去年同期高出9%。但美国汽油和其他成品油库存上周继续下降。其中,汽油库存下降了290万桶,降到2.144亿桶,但仍比去年同期高出6%;包括柴油和取暖用油等在内的其他成品油库存下降了110万桶,降到1.034亿桶,比去年同期低2%。然而市场并没有理会库存的增长,因为油价上涨的动力在于市场对需求增长的恐惧,而非来自对供给的担忧。

60美元是关键价位:

长久以来,油价的定价权掌控在西方发达国家手中,而西方发达国家维持其奢侈的社会生活方式的两大物质基础,一是亚洲地区低廉的劳动力,二是被刻意压低的国际原油。但随着全球工业生产的分工,在大量高耗能产业被转移至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之后,廉价的国际原油价格也就成为了历史。为了抵御来自中国贸易竞争压力,抬高油价成为了一个重要手段,但油价飞涨的同时也使发达国家自身失去了享受廉价国际能源的便利条件,在压制中国崛起和维持自身生活水平之间就面临着利弊权衡取舍。各方利益博弈的结果最终形成一个均衡价格,而60美元正是各方所关注的焦点。

全球著名的投资机构高盛周四在一份广泛散发的投资研究报告中语出惊人,认为原油市场可能已进入“超级上涨期”的初级阶段,这一时期油价最终可能会走高至每桶105美元,市场为之震惊。笔者认为,目前言105美元为时尚早,2005年的油价处于这么一个时期,价格下限可以确定:即不会再跌破40美元的下面价格区间上沿;但价格上限却很难确定。然而,无论如何油价在56-60美元一带的表现异常关键,我们必然明白56-60美元在有效突破之前是投资者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阻力带,因为纽约原油期货价格的长期图表上10-38美元是油价运行10年之前的价格箱体,在这一箱体被突破后便跃上了一个新的箱体,以上一个箱体来推算,其区间就在38-56美元,但40美元和60美元都是重要的整数心理关口,因此40-60美元的价格区间应当能够维持相当一段时间而不会被轻易突破。即便价格跃过60美元的心理整数关口位置,下一阻力位也是在上一箱体幅度的两倍位置,即84美元,而不是一步就能看到105美元。

油价走势指导其他商品:

从技术走势来看,纽约原油价格回探53美元之后做出一个小圆底再度拉起,其间阳多阴少,下行无力,此次价格在53美元之上走稳市场对高位的恐惧心理逐渐消除。后市期价挑战57美元的前期高点已势在必行,但58美元上方的压力不应忽视,国内上海燃料油期价的走势与国际原油期价亦步亦趋。更为重要的是,原油价格是维持40-60美元的箱体运行,还是一举突破60美元大关,延续牛市行情,不但对燃料油价格具有决定性意义,而且对国内多数商品期货价格的中期走势都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发表于:4月3日证券日报)

 

 

油价不再强劲

2005928

 

国际金融大鳄高盛第一次推出原油价格将上涨至105美元的报告时,在市场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当时这份报告被指则为“别有用心”或者是当作笑料来谈的。然而随后油价的强劲走势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改变看法认为100美元的原油价格并不是无稽之谈,在油价冲破70美元整数关时,几乎没有人怀疑100美元的油价不久就会看到。但是在此期间,基金在原油的持仓却已经由多逐渐翻空。

进入九月份,伴随着基金多头在原油上的胜利大逃亡,原油价格已经不再继续原有的上涨趋势,整个九月原油期货价格走势上阴多阳少,震荡加剧。与黄金和铜价走势相比油价明显开始转弱。03年以来在商品市场上原油一直是大型投资机构重点介入的品种,也是基金投合中与金融产品对冲的最主要商品,九月份原油期货上基金多头的撤离和随后的翻空是短期的策略调整,还是对整个商品市场总体操作方向的转变非常值得关注,对这个问题的判断关系到商品期货总体操作思路定位。

从CRB商品指数看本轮商品市场牛市行情从01年启动以来一直以原油为中心,黄金和铜为两翼轮翻上涨一路狂飚。并伴随着美元的贬值。进入05年CRB指数与美元的走势不再呈现负相关性,而商品价格走势也出现明显的分化。美元指数的周线图上05年上半年的上涨突破了60周均线,7-9月份的下跌又在60周均线止跌,最近三周重新走入上升通道。为回抽60周均线得到确认的信号。将原油价格与美元走势相对比可以看出03年和04年原油上涨与美元贬值保持同步,但05年美元走强原油并没有理会,仍然顽强地向牛市颠峰迈进。但在上周原油的下跌与美元的上涨又同时出现,二者背离半年之久的相关关系重新得到回归,这是不同寻常的现象。事实上美元走强只是现象,其背后的原因是美联储坚定地加息行为,利率的提升是美元重新走强的根本原因。美联储的核心职责是抑制通货膨胀,前期在美国遭受飓风袭击后市场一度猜测这将打乱联储局的加息步伐,但随后的事实让市场看到了联储局抑制通胀的坚定态度。基金翻空也自然成为情理之中的事情。

观察纽约原油期货连续图表,其技术要点在于以下几点:第一:长期月线图上原油期价8月份的高点有可能成为重要的周期性高点。2000年10月高点36.96美元―2003年3月高点38.2美元相距30个月;2003年3月高点―2005年8月高点也是相距30个月,因此8月份70.9美元的高点要格外关注;第二:日线形态上8月12日――9月21日三个阶段性高点构成了一个“头肩顶”的雏形。8月30日70.9美元的30个月顶循环的周期性高点有较强的可信性,因为这个高点是20个国家共同动用战略储备打压价格产生的高点,而9月21日68.27点的右肩高点是美联储坚定的加息步伐所形成的高点,后市都难为突破。8月18日9月13日两个低点都位于62.5美元一线,技术上构成颈线位。同时也是60日均线所在位置。后市价格如跌破该位置将形成破位。第三:K线组合上9月19日的大阳线穿越了三条重要均线,与9月14日的阳线共同组成了两阳夹两阴的上穿走势,按照正常的市场能量,冲击高度应该达到前期高点。然而之后并未继续向上冲高反而将14日的大阳涨幅全部吞没,这根阳线有“多头逃命线”的嫌疑。

综合来看原油有构筑重要的阶段性顶部的可能,相对国内上海燃料油期货价格来说国内价格走势要滞后于国际原油的走势,这就为投资者的操作提供了便利。后市应重点关注原油62.5一线的支撑,不破位国内燃料油多头可继续持有。一旦破位可在上海燃料油期货市场上沽空。

 

 

 

 

 

 

 

 

 

沪燃料油外弱内强原因剖析

春节后的两周里,国内燃料油期价相对国际原油期价的抗跌和强劲表现,令投资者大为不解,并出现诸多猜测。纽约原油期货价格进入2月份以来,连跌12个交易从68美元最低狂泻至57.6美元,回落幅度接近前一轮涨幅的90%,最近两日才略有反弹。而上海燃料油期价仅回撤了前一轮涨幅的不足50%。两者表现的差异既体现了油品市场“上游产品与下游产品”的供需形势差异,也反映了国外市场形势和国内市场形势的不同。这些因素对油品价格的后期走势具有重大影响。

首先来看上游原油供求形势与下游燃料油及成品油供求形势的差异:

2月份油品市场的大幅下跌缘于库存状况的改善,和能源市场上基金的平多翻空,在跌幅最为剧烈的2月14日这一周里原油期货市场上基金净空单比上周增加了18000手。而基金翻空的原因还是库存增加。在商品市场上库存量是一个最能综合反映供需状况的重要指标,供给因素、需求因素和人为投机因素最终在库存上会有所反映,本文重点研究库存变化。下面是“国际原油近六年库存变化对比图(图1)、国际汽油近六年库存变化图(图2)和炼厂开工率库存变化图(图三)”。我们以原油库存为依据分析上游产品供求形势,以汽油库存为依据判断下游产品供求形势。汽油是下游油品的代表,因数据容易获得,在此笔者通过汽油库存来类推燃料油的供求形势。

通过原油与汽油最近六年的年度库存季节性变动可以看出其变化具有一定规律性,呈现出“增-减-增-稳定”这样的波段式变动,原油库存的变化较汽油更为平滑。

首先看原油库存:数据显示六年来,原油库存在每年的二月至五月这段时间里都呈现增长的趋势,而且增长到全年的最高值,个别年份会延续到六、七月份。而五月份之后库存将从全年的高点回落,直到九月份前后库存回落至全年的较低水平。随后的十月和十一月份库存又趋于增长,但增长的数量比一季度要小。十二月和一月库存变化趋于平稳,增减均不显著。而且最近六年来库存的绝对数量在逐年递长,尤其是今年绝对增长数量更为显著。尽管如此六年来价格却是一年比一年高。如何理解库存每年增加,而价格重心却每年都在上涨这一现象?笔者认为这是“安全储备”意识的作用结果,由于原油的月度平均消费量呈刚性增长,而且幅度惊人,为了保持最低时间段的最低用量,原油的商业库存和战略储备库存的“安全基数”在上调。

再看汽油库存:汽油库存季节性变化趋势与原油相仿,但不同的是汽油库存年初增长见顶的时间比原油要早,每年的三作月份汽油库存增长往往就见顶回落,五、六月份开始在相对低点稳定下来,但随后库存的增长却不如原油显著,而七、八、九三个月份,却往往是一年中库存减少最为剧烈的时候,九至十二月库存又趋于增长。

对比可以发现今年汽油库存增长并不显著,但原油库存增长非常明显,说明原油的压力比下游成品油要大,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看了下面“六年来炼厂开率对比图”就可以找到答案,今年的炼厂开工率是很低点,只有86%左右,是六年来的次低点,仅略高于03年的水平。就是说大量的原油库存因炼厂加工量限制而不能顺利转化为成品油。而根据汽油消费的季节性规律从三月份开始汽油库存将会下降,而原油库存在随后的两个月里仍然趋于增加。实际上进入三月份油品消费将开始增长,即表明下游成品油供求关系在未来两个多月里将比原油紧张,但这里有个勃论,按照这个结论国际汽油、燃料油的期货价格表现应该比原油期货更为坚挺,而事实是纽约的汽油和燃料油走势比原油更弱。但我们可以对比过去几年里相同库存变化下两者价格变化,汽油在多数年份是比原油坚挺的,在此笔者初步判断今年国际汽油和燃料油比原油跌幅更大是非理性的,后市将会补涨。那么国内燃料油为何如此抗跌?其原因一方面是下游成品油的供求形势比原油要紧张,另一方面是国内外市场形势的差别致:

国内外市场形势的差异:

早在10年前国际投资界精英就指出石油价格并非按真实的供求关系来变动,更多的体现为政治因素的影响。原油和成品油价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超级大国的政治取向,能源经常被用作国际政治斗争的工具。02年以来的原油价格能够脱离原有的价值区间,实现超级牛市上涨,根源于美国政府的决策精英认为高油价更符合美国利益,因为美国产业结构已经调整结事,对能源消耗量较大的加工工业已经转移至发展中国家,同时美国的国内资本大量投资于国外的原油生产行业。高油价既能够打击主要竞争对手中国、欧洲和日本的竞争力,又可以为其海外投资带来更高的收益。而今年高油价问题在美国决策层内部出现了争议,有一份报告认为高油价正使一些美国认为的“无赖”国家带来巨大的财源支持,比较典型的是伊朗和俄罗斯,这些国家在高油价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同时变得更加“自以为是”给美国的安全带来的极大威胁。2006美国国情咨的能源篇中布什总统称:“美国染上了‘油瘾’这些石油经常是从世界不稳定的地区进口,布什表示,他将推动开发新技术以寻找更清洁、低廉、可靠的替代能源,将能源技术研究经费增加22%,计划在2025年将美国从中东地区进口的石油减少75%。但这一观点随即在美国决策层内部受到强烈抨击,反对者认为布什在讨论能源政策时,除了在现有的一些能源研究领域增加了不痛不痒的投资外,能源计划并没有什么新东西,认为布什大谈特谈“革命性的太阳能和风能技术”、“从玉米,木材,柳枝稷(switch grass)提炼乙醇”以及“烧氢气的零污染汽车”还为时过早。这些替代技术和产品远没有达到商业应用的程度,政府首先考虑的应该是保证石油的供应,布什总统关于“美国人用油上瘾”的说法是危险的,这就打击石油生产投资的积极性。可见纽约油品的暴跌与美国的政治取向出现争议有关。

而国内形势却大为不同,中国在世界原油市场没有定价影响力,对高油价有着本能的恐慌,目前国内考虑最多的是如何避免“能源危机”。同时一系列资源价格改革政策正蓄热待发,如“开征燃油税、成品油价格市场化及煤电价格联动”这一系列政策都将促使成品油的消费成本增加。这是国内燃料油价格坚挺的主要背景。

总体来看全球原油库存的增长是需求快速增加引起安全储备量增长导致的,下游成品油的供需形势仍然偏紧。国内资源价格趋于上涨,燃料油不具备大幅下跌的条件。

 

(本文发表于2006年2月20日期货日报)

 

 

 

 

 

 

 

 

 

 

 

 

 

 

 

 

 

燃料油期货上演多空大战

上周燃料油当属国内商品期货的明星品种,在这一周里上海燃料油期货同时创下了该品种上市以来的三个历史纪录,第一是燃料油期货价格创下了上市以来的价格最高纪录,主力合约最高达到3735点的历史最高点;第二是燃料油期货单个合约持仓水平首次突破10万手的历史最高纪录;第三是燃料油主力七月合约首次公布持仓排行榜。诸多的历史之最召示着这个品种上市以来最精彩的多空大战序幕正徐徐拉开。

燃料油第一次公布持仓恰逢国际原油冲击70美元大关,油价牵动人们神经的敏感时段,受到了市场的格外关注,持仓显示空头持仓比多头持仓高度集中,前5名多空比例为4;10前10名多空比例为4.7:10。尤其引人注目的是空头第一名“中油燃料”持空单10200手,空头第三名“华泰兴”持空单8317手,市场对此的第一反映是这两家非经纪会员为燃料油的现货商,而空头的第二名广发期货则因其地处国内燃料油现货商集中的广东省,其席位上的大空头部位极有可能也是具有现货背景的现货商。持仓的公布在揭示出燃料油期货市场上以现货商为背景的空头对弈投机多头格局的同时,更使名不见经传的“中油燃料”一举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持仓公布后《财经时报》立即对“中油燃料”的背景进行了追踪,这个宣传效应恐怕要比任何一个广告的宣传效果都要强的多,

持仓的公布使国内许多持有多头头寸的中小投资者感到恐慌,有人开始预言,燃料油本周将上演“黑色星期一”,因为此次燃料油持仓的公布让投资者想起了05年3月17日上海天然胶首次公布六月合约持仓时,持仓排名对比就是这种空头持仓绝对集中的结构,而3月18日沪胶便全线跌停。期货市场有句格言叫作“价格反映一切”,但影响价格的却有很多因素,当然包括持仓结构,持仓的公布当然会影响价格波动,但绝不会影响价格的趋势,决定商品价格的永远只能是未来的供求关系变化。

国内现货商为什么做空,因为他们直接介入现货渠道,目前国内现货价格在3700元以下,而且现货市场普遍认为目前市场货源充足供求比较平稳,截至4月12日当周,新加坡燃料油库存增长了72.4万桶达到1125.6万桶,已经升至4周高点。受大量套利船货流入,未来几周内燃料油库存可能还将进一步增长。因为现货商了解这些情况所以进行了大量保值性卖出,但卖出的结果并没有将价格压下去,上周上海燃料油七月合约连收五阳,价格一周上涨175元。为何这些利空因素及现货商的卖盘没有能够将价格压下去,当然是因为市场买入的力量比空头更强大,燃料油一直处于上涨趋势之中。

我们从燃料油指数连续走势图中可以看到,上海燃料油一年多来一直位于上升通道之中,最近半年先是在3200-2970点之间走了一个12周的箱体,向上突破后又在3580-3350之间盘出一个8周的箱体,箱体之上再盘箱体为台阶式稳固上升行情的节凑。量价关系上期价在3300-3580一线出现了一个密集成交和密集增仓的区域,经过六周的横盘,期价最近一周再次出现密集成交和密集增仓,这个密集增仓和密集成交的区域正好越过了下面的密集成交和增仓区域。技术上长期形态出现这种价格结构趋势和量价关系,趋势是很难被扭转的,

投资人必须牢记价格永远是判断市场强弱第一位的标准,持仓结构的公布会给价格带来震荡,但必须理性对待它的影响,本周投资者需要关注两个敏感的价格区域,一是上周多空集中增仓的平均成本区域。从分时图上看集中增仓的平均成本在3660一线,在强势上涨行情中价格不应轻易跌破多头的密集成交区。二是下档3580的那个密集增仓区域的上沿。这两个价格是本周燃料油下档的两个重要支撑。

 

(本文发表于2006417日期货日报)

 

 

 

 

 

 

 

 

 

 

 

 

 

 

 

 

 

 

 

 

 

 

 

 

 

 

 

 

 

 

 

燃料油9月或将步入下跌周期

 

原油价格暴涨也点燃了上海燃料油的强劲行情。但需要注意的是,多数情况下燃料油价格变动滞后于原油,其在9月份易形成年内阶段性高点。众所周知,燃料油走势与原油呈现很强的正相关性。不但如此,两者在季节性消费周期上也具有趋同性。每年7、8月份是油品消费的高峰期,此时国际原油受夏季汽油消费高峰支撑,以及同期美国沿海炼厂集中地带飓风频繁出现,价格往往较为坚挺。而燃料油的消费旺季也是在7、8月份,主要因夏季用电高峰使发电用燃料油消费增加。但因原料价格变化对下游产品的传导过程有一个时间差,多数情况下燃料油价格变动滞后于原油。

  具有季节性消费特点的商品,其价格变动一般会出现周期性。这种周期分为正常的季节周期和反季节周期。多数年份中,价格的高低点应与消费的旺、淡季节相对应,在一些特殊的年份里则会出现相反情况。从今年来看,上海燃料油期货价格变化仍属于正常的季节性周期。从其连续指数价格图表中可见,6月中旬期价向下突破了长期上升趋势线的支撑,但到了月末就止跌回升,并在7月份重返长期上升趋势线之上。显然,这是季节性上升周期在起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价格回到3600元之上时,走势相当凝滞,价格重新陷入5月份头部区域盘整。

  回顾基本面可以发现,原油在这一时期利多频出,地缘局势紧张、飓风威胁、汽油消费增长库存下降、美元贬值等几乎所有的利多因素都在季节性上涨周期中出现,与之相对应价格的上涨却相当温和,或者说涨得非常艰难,丝毫没有应有的凌厉气势,燃料油走势更是差强人意,连新高都没有创出。

  目前原油库存非常充足,推动价格走高的动力主要来自炼厂加工能力存在瓶颈。从市场对每周库存报告的反映可以看出,汽油库存变化对原油价格影响力度要远远超过原油自身库存的变化。从近五年美国汽油库存变化的季节性规律可看出,7、8月份是汽油库存下降速度最快的时段,每年的汽油库存低点都出现在9月份。这正好对应着7、8月份的汽油消费高峰。

  今年库存的变化也不例外,其变动曲线与过去五年完全拟合,这就意味着9月份开始,汽油库存就会见底回升,也就是油品的消费旺季将会过去。库存回升对价格的压力也必将体现出来。

  期货价格的变化通常遵循“交替原则”,即相临的上涨和下跌行情的节奏会出现变化。结合在众多利多支撑下油价都无法展开凌厉攻势的现实来推测,一旦利多效应减弱,季节性下降周期到来,油价的下跌节奏不会再与这种一步三回头的上涨节奏相似,即下跌将会比较凌厉。

  综上所述,原油和燃料油季节性上涨周期的力量可以持续到8月底9月初,此间油价还可以维持在高位,或者小幅攀升,只要它不能展开凌厉的单边上涨行情,9月份价格将进入下跌周期,其下跌节奏会比较凌厉。正常情况下燃料油的下跌将滞后于原油一周左右。

第三部分:期货行业论述

中国金融的变革与期货业发展前景

2002716

 

  提起期货,它在中国曾经风光过一段时间。那个时候与证券市场相比期货市场可谓是虎虎有生气。当时人们称证券市场是“扶不起的”期货市场是“整不死的”。斗转星移,到了2000年“扶不起的”通过这样融资,那样贷款扶摇直上生机勃勃,直叩2000点大关。“整不死的”已经被整得奄奄一息,毫无生气。一位期货业内人士谈及中国资本市场的现状时曾感慨地说:“证监会有两个儿子,只不过股票市场是亲妈生的,而期货市场则是后娘养的罢了。”

  到了新世纪也许是借助于中国加入WTO的熏风,也许是国际石油价格兀起带来的骚动,或许是关于股指期货的讨论使人们回忆起角落一隅里还有这么一个市场和一群能耐得住寂寞的人士,于是期货市场激起了一阵阵微阑。期货市场再一次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苦熬了多年的期货公司真的迎来了春天了吗,作为一个资本密集型的服务性金融衍生行业,必须从整个金融体制改革的高度并结合世界期货行业的发展趋势才能真正看清其发展前景。事实上期货公司的发展道路绝不象目前媒体所描述的那么乐观。随着期货业的发展,期货公司在跳出了法规过度限制,投资品种严重缺乏,投资主体单一的泥潭之后,马上又会陷入金融混业经营和“期货工具化”的漩涡。历史留给我国期货公司的基础条件是苛刻的,回旋余地是狭小的,调整时间是短暂的,发展机会是最后的。

 

一、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取向。 

  2002年新年过后十天,中国建设银行行长王雪冰被免职,此案涉案金额高达4000亿人民币的天文数字。令金融界震惊。人们又一次聚焦中国金融业。其实对大家对我国金融业重要人物出事并不陌生,几年来被撤换、查处的各国有银行各级行长达数百人。我们关注的是这是不是一个偶然事件?与我国的金融体制有什么关系?

  1、我国金融业现状。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要,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大。而金融业确是目前我国经济体系中最薄弱的一环。金融体制整体改革滞后是不争的事实。中国金融业的问题显然不是银行家数量多少和素质高低的问题。在一个机制不健全没有充分竞争的经营环境中,再优秀的金融人才也很难“不出事”。目前整个金融管理体系还是大量依靠行政约束。而不是主要依靠市场约束。中国的改革过程就是各项资源配置市场化范围不断扩大的过程,就是市场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就是国家的宏观调控由主要运用行政手段向主要依靠市场手段过度的过程。

  资源只有在流动中才能提高其运用效率,各生产要素的流动需要健全的市场体系。目前我国90%以上的商品价格都已经由市场确定。要素资源也大多实现了“市场化”配置。但金融产品的市场化程度却很低。资本市场运作仍然依靠行政力量。金融商品迟迟不能实现市场定价。目前除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债券回购利率和民间借贷利率外,其它利率基本上是计划利率。汇率也没有实行“浮动汇率制”人民币实行的盯住美元的联系汇率制。实际上还是固定汇率。这与商品市场形成了极大的反差。由于资金是推动要素市场运行的基本力量,非市场化的资金定价方式使金融商品价格扭曲不能与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有效对接,无法形成统一完备的市场体系,市场进行资源配置的功能就无法正常发挥。同时金融机构没有定价权就不可能真正走向市场,缺乏应有的风险意识和逐利动机。没有金融创新动机。不利于金融市场的主体培育和金融体制改革。事实上中国金融业运行的低效率和金融市场机制不健全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一方面社会资金大量闲置,另一方面众多有发展前途急需资金的企业找不到融资渠道。

 

  2、金融改革的走向。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关键不在企业效率低下,而在于金融业的效率低下。没有发达的金融市场和完备的金融体系不能给数量庞大的民间资本提供有效的投资渠道是症结所在。我国目前基本没有投资银行,直接融资比例太低,间接融资比例过大,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同时国有商业银行没有创新动机,产品单一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既不能为民间大量的闲散资金提供有效的投资渠道,扩大民间投资规模;又不能能过金融市场运作整合产业结构实现企业的优胜劣态,提高存量资源的运行效率。

  从1998年下半年政府为了阻止通货紧缩和经济下滑,就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财政投资。但市场依旧爱撘不理,需求不足成为阻碍经济发济的主要原因。银行储蓄规模不断创出新高,市场需求确持续不旺,于是有人喊出了“花钱就是爱国的口号”其实有钱谁不会花?造成这种局面的的关键在于财政投资受国家财力增长的制约不可能长久使用。其来源无非是增加国债和加强征管而这些手段潜力有限。如果逼急了再提高税率那会把市场打得更冷。过度的财政扩张相应减少了民间用于投资的资金,同时也会降低全社会的投资效率。其实财政只是个“面引子”财政投资的最大作用是通过政府投资的示范效应引导民间资本加大投资力度,这样才能扩大市场的有效需求。再说改革的目的就是要让财政之类的手段远离市场,如果财政能大包大揽,那当初也用不着改革了。但由于金融体系不发达,民间投资渠道不畅使我国经济一直难以走出通货紧缩的阴影。

  为了提高我国金融业的效率。一方面要完善金融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进行金融机构创新。另一方面又要健全金融市场体系,进行金融市场制度和金融工具创新。但这两者相互依赖并且都不是短期内能完成的。这就产生了两者谁先谁后的问题。当前社会上对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如果先进行金融机构创新即先对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彻底改革显然是非常困难的。一是国家目前仍然要对经济进行直接宏观调控。在一定时期内国家必须依赖原有的银行系统。二是国有商业银行资产状况不佳,已是积重难返。利率市场化遭到四大商业银行的极力反对,改革难度难以估量。三是没有金融市场的充分发展金融机构改革难以奏效。

  那么决策层就最有可能走国有企业渐进式改革的老路即:“避开一辆旧车另造一辆新车”。当初对国营企业改革就是先从体制外入手培植出大量民营.三资企业,使原有的国有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变得不那么重要”这时再对国有企业进行彻底改革。当局对今后的国有金融机构的改革仍然最有可能采取避开国有银行这辆旧车另造民营、外资金融机构这辆新车的老路。即先进行金融市场制度和金融工具创新。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为体制外金融机构大力发展创造环境。随着民营、外资等金融机构比例的扩大。到了现有金融机构的地位变得“不那么重要”的时候再对其进行彻底改革条件就具备了。这种做法与直接对现有金融机构进行彻底的改革的方法相比可操作性强,阻力小、见效快。

  在当今这场金融领域创新的巨大变革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金融衍生工具的创新。。它一般有两种情形一是金融机构通过对原有金融工具的解捆和重配推出新的金融工具。二是在新的金融机构和条件下创造出全新的特征的新工具。

  最主要的金融衍生工具有“远期合约、期货合约、期权、互换、票据发行便利.和远期利率协议”等。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为金融市场活跃注入了持久的活力。期货和期权是其最具代表的形式,以致于人们常常把期货和衍生工具等同起来。而以期货市场为代表的衍生市场则是在初级的原生市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高级形态。是金融市场制度创新的重要的一环。期货市场的巨大作用在于它强大的资源配置功能。能够有效打破各种形式的市场分割和垄断形成统一的市场体系,增加市场的流动性,和降低交易成本。任何形式的市场分割、地方保护一旦进入期货市场都会被撕的粉碎。期货的发展最终将会形成全球统一的大市场。这一点对于向市场经济转轨市场分割极其严重的中国来说极为重要。所以中国的期货市场必将有一个飞速发展的过程。

 

  3.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 金融的分业是指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及商业部门相互分离的“分离银行”体制;混业有两层含义:一是金融业务的混合、交叉经营,即业务的混业。如德国的全能银行制。二是金融控股权的混业,即在金融控股公司里有多种金融控股权的混合。也叫“二级法人制”。金融业在最初一直是混业的。1929年资本主义国家经历的空前的经济危机后,美国的“1933年银行法” 明确规定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业务(证券业务)分离;从此世界各国纷纷对金融业实行了“分业经营分业管理”。 20世纪70年代由于金融衍生工具的增加以及信息技术对金融业务的影响,各类金融机构开始向其它金融领域渗透。为了突破分业体制的禁区“金融控股公司”应运而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业开始由分业体制向联合经营体制转型。金融控股公司并不是一种金融制度创新,而是为规避法律监管而出现的。美国的《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废除了1933年银行法,彻底拆除银行、证券和保险业之间的法律限制,自此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实行了金融混业经营。

  我国的金融业1993年以前是"稀里糊涂的混业"。一度导致金融秩序混乱。1993年,朱鎔基任央行行长,即着手进行金融企业的分业经营改革。1995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确立了严格的商业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的原则。在国际上分业核心是对“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进行分业。所谓投资银行本身并不进行直接投资。严格说也不是银行。它主要是进行直接融资服务。而商业银行主要是进行“存贷款”等间接融资服务。在我国也只有券商能勉强称得上是投资银行。所以我国的分业主要是“银证”分离。当然也包含保险、信托。虽然我国的期货业一直游离于主流经之外,但也实施了严格的分业经营。但在金融创新日新月异的今天,客户需要一站式的全能金融服务;另一方面单项业务平均利润的降低,金融机构已很难依靠单一业务提高市场竞争力,利润天平已倾向多业务综合后的金融创新产品,严格的分业导致了金融企业的生存能力极其微弱,在混业经营的国际大环境下国内金融机构根本无法同国际上大的金融集团竞争。所以在中国打破分业格局组建中国的金融控股公司,提高国际竞争力,实行混业已是大势所趋。

  2001年11月中旬,国务院总理朱基亲自批准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方案。这标志着对分业的突破,中信高层一直信奉“大金融主义”这家总资产3600多亿元、业务横跨银行、证券、保险、信托、期货、租赁、信息、基础设施、能源、房地产等领域的金融集团,身上或浓或淡已闪现着美国花旗银行的色彩。以中信为代表的一支金融界全新势力正在诞生,它们希望能够通过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进入真正意义的全球金融市场,与世界级的对手竞争。了解"中信"故事必须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开创联系起来。1979年邓小平约见工商界和民主党派人士,希望荣毅仁这位"荣氏家族"的领袖重入商海,"荣老板"同年2月向中央提出了《建议设立国际投资信托公司的一些初步意见》,6月就得到了国务院正式批准。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正式成立,荣毅仁任董事长兼总经理。中信起航。1981年2月,中信公司成功地在日本发行了100亿日元的债券。在以后数年间先后于日本、德国、新加坡等国家和中国香港等地发行了多次不同币种的债券。中信公司20年来分并离合,最终业务实际上已调整集中在金融业、实业和其它服务业三大领域。而金融业是公司重点发展的业务,其资产约占公司总资产的81%,

  朱鎔基总理讲:入世最担心的就是国外金融势力的冲击。的确,加入WTO后,外国金融业对中国金融业的影响怎么评价也不为过,以混业经营为背景的国外金融机构,其竞争的综合优势格外明显。单一资本,单一业务范围的中国金融业如何才能应对或抗衡?在这样的压力下金融创新不可避免,而金融控股公司不失为一种现实可选择的形式。中信这样直接控股金融企业的公司,已悄然以"先锋队"的姿态进入了混业竞争的最前沿。现在能有资格与中信处于一条起跑线上的只有光大集团、平安集团和中银国际,它们也是中信最直接面对的伙伴和国内竞争对手。但他们的合作将会更多于竞争。毕竟中信、光大、中银国际和平安,不但要在新世纪中担当中国金融业阻击"洋势力"的"先遣军团",更要开创中国第一代全能型金融控股公司,它们的合作、它们的梦想对中国金融混业经营的未来有着更深、更重要的影响。

  这场金融变革对期货业的冲击不可避免。虽然目前现在各种势力在期货上大多还没有动作。那不过是因为目前中国的期货业仍游离于主流经济之外。一旦期货业有所发展。各方势力对期货行业的进驻速度和规模将是空前的。尤其是具有混业特点综合经营模式的金融控股公司反应会更加迅速。他们以其成本优势、协同效应、多元化经营的强大创新能力将迅速占领大量的期货市场份额。现有期货公司是采取合作的态度还是选择与其竞争将是一个重大的选择。

  当然金融混业的大趋势使期货公司面临的绝不只是金融控股公司、投资银行的竞争而且还有商业银行,保险与信托等金融机构的竞争。无论哪类金融机构的规模都不是现有期货公司可以相比的。现有的期货公司不具备与其竞争的实力。2002年4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落实《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从人民银行公布的交易类中间业务的二级类目来看,它包括了:(一)远期合约,是指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个特定时间以约定价格买卖约定数量的资产,包括利率远期合约和远期外汇合约。(二)金融期货,是指以金融工具或金融指标为标的的期货合约。 (三)互换,是指交易双方基于自己的比较利益,对各自的现金流量进行交换,一般分为利率互换和货币互换。 (四)期权,是指期权的买方支付给卖方一笔权利金,获得一种权利,按交易标的分期权可分为股票指数期权、外汇期权、利率期权、期货期权、债券期权等。它几乎囊括了所有的金融衍生品交易。也就是说除了目前国内现有的商品期货之外,商业银行可以从事所有其它种类的衍生品交易业务。而我国期货行业经过10年的风风雨雨,在2001年总算有所增长,但目前的期货市场,也最多相当于美国70年代的水平。虽然我们现在交易的手段非常先进,但现有的期货产品却少得可怜。国内尚在营运的期货经纪公司有180多家,由于这些年来的清理整顿,可谓是惨淡经营,从世界期货公司的发展趋势来看,越是专注于商品期货,期货公司越是难以生存,国内期货公司最大的希望在于将来期货公司能从事金融期货、期权和互换等产品的交易业务,待期货公司的实力壮大之后,开展远期合约等产品的柜台交易。但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这个通知,对期货公司来说是个很大的打击。商业银行浸入期货行业,现有的期货经纪公司若想在金融期货领域内与商业银行一争高下,真如同进行一场不是一个重量级的拳击比赛,期货公司的显得有些不堪一击。

 

二、期货业的发展趋势。 

  全球期货业日益呈现出全球化的特点,客户希望在任何地点都能够在所有市场交易。这不是说生让一个美国客户能够交易所有美国市场的品种而是让一个美国客户能够进行世界上任何一个市场的交易。客户越来越迫切地想要得到“一站式”的现汇及衍生品工具的服务。他们希望能在一个电脑上交易现金.证券、期货、债券和外汇。从世界范围看越来越多的期货公司成为了全球中介机构和投资银行的分支。期货正在整合到其主流产品中去,最终目的是为了在一个交易平台上和期他产品一齐交易。期货越来越呈现出工具化的特点。许多的大的客户不再把期货当作一个独立产品,而把它作为对核心产品进行风险管理和降低交易费用的工具。期货需要在其设计的每一种主要产品中和客户更多的挂钩,而不能指望培养出专注于单一期货交易的客户群体。因此客户对期货公司执行交易环节的依赖性相应降低,客户选择哪家期货公司进行交易主要取决于谁能够提供最佳的特色服务。取决于谁能够将期货最大限度地与客户主要产品的融合在一起,提高其主要产品的竞争力。因此期货公司要想脱颖而出必须记住“功夫在期货之外”。多做期货以外的文章。

 

期货公司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有力地位必须做好两件事:一是要建立一个综合的交易平台,使客户能够在一个地方能完成多个金融产品从开户到清算的交易业务。并且通过互联网提供这种交易方式。这就需要期货公司不但要加大网站建设的投入。同时要寻求与银行、证券、投资基金等金融机构的合作。尽可能地为客户提供“一揽子”服务。二是必须顺应期货工具化的发展趋势,将期货与客户的核心产品相结合。发挥期货的风险管理职能。这就要求期货司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力度。目前期货公司为客户提供咨询大多是按照技术分析或基本面的零星资料就市论市。但随着期货市场规模的扩大和市场投资结构的改变,期货公司必须能够为机构客户提供大型的投资组合设计方案。这不单单是对各期货品种进行完整的套期保值或套利交易方案的设计,更多的是根据客户的核心产品要求对其提供多种投资工具组合设计,要将期货融入客户的主流产品中去。要求期货人员熟悉证券、外汇、债券等多种投资工具。而能否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企业的人才战略。期货公司应当实行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并重的人才战略。对于高素质人才很多期货公司只想用现成的,而不愿下力气培养。这对期货公司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必须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国期货业的突破性发展必然会在金融期货领域,因此加强内部期货人员对银行业务和证券.基金业务的学习,就显得异常重要。一个能够给员工提供良好学习机会的企业才能够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盟,同时提高企业的稳定性和凝聚力。

 

  在20世纪70年代以金融期货为代表的金融衍生工具创新,大规模发展后,期货业还有发展空间吗?期货的工具化会导致期货行业的边缘化吗?我从不认为期货业的发展已经到了全盛时期并走向衰退。金融期货的异军突起,只是期货业规模扩大的一个序幕。上文曾经提到期货市场的强大功能在于它能够打破各种市场分割。一旦一个市场被纳入期货的范畴一切形式的市场分割和垄断就被冲得支离破碎。代之而起的是一个流动性极强的统一的大市场。未来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要素资源冲破国家地区的限制实现自由流动必然会通过期货市场来实现。事实上这个进程已经展开。我们从Enron公司的“能源──金融”计划中就可以看出端倪。

  Enron公司的倒闭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各种各样的解读层出不穷,但真正了解内幕的金融界人士不是三缄其口,就是闪烁其辞,顾左右而言它。最终媒体和大众都将目光聚焦在诚信问题上。事实上Enron公司的倒闭绝不是简单的财务制度缺陷问题,更不仅仅是信用问题,而是一个新经济体系如何建立的问题。Enron公司的破产是美国新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必然结果。本文不想讨论安然倒闭的具体原因。只想说明一点:安然公司之所以能吸引到那么多的风险资本使其迅速扩张,关键在于它提出了一个令全世界金融界都吃惊的大胆计划“能源──金融”计划。所谓的“能源──金融”计划实际上就是让电力和天然气这个在全世界都被政府管制的产业自由化,然后将它变成和粮食期货一样进行期权交易。这样一来,电力和天然气就会成为金融交易的工具,大量的金融资本就会进来,电力企业和电力贩卖企业就可以规避风险,坐收利润。从长期看,美国一旦建立这个体系,全世界就会效仿,逐步建立以美国为首的能源交易中心,然后理所当然地用经济手段去控制世界能源市场,避免美国未来的能源问题。这个计划也受到美国政府的支持。

  虽然Enron事件使得“能源──金融”计划受到了挫折,却不能否认它是未来发展的最佳模式。从“能源──金融”期权交易制度的角度上看,它的建立也许是一个更符合社会发展的新的交易制度。在不久的将来Enron公司创立的“能源──金融”新体系必将会以另一种方式得以建立,今天Enron公司的倒闭,并不能阻止另一个Enron公司的崛起。Enron事件留给人们了一笔最宝贵的财富,这就是未来世界经济体系将是以期货和期权为主导的的新模式。期货将成敲开各国市场大门的有力武器。期货市场会通过它和它所形成的统一市场体系释放出的巨大利益,给任何试图回避它的国家以沉重的打击。 期货交易将给我们熟悉的经济模式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未来经济发展到一定的水准之后,我们会看到,某个创业概念被当做期货进行交易,广告生意也成为期货交易的一部分,民航机票也成为期货交易的一部分。期货将向银行储蓄一样同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当前对于我国的金融期货是否推出仍然有很大争议。其实这种争论同90年代初我国是否应该成立的股票市场的争论一样毫无意义的。无论你能否理解与接受。中国的期货市场都将冲破一切偏见和阻力大踏步地向前走去,把所有的争论、怀疑远远地抛在后面。笔者认为在2005年后中国的国债、股指、外汇等金融期货品种必将陆续闪亮登场。因为这既是全球经济发展趋势也是中国金融变革的必然要求。而在这之前商品期货市场有一个扩张的阶段。中国的期货公司不会像证券公司那么幸运,有几年垄断经营的好日子进行资本积累。留给期货公司准备迎接挑战的时间也只有这短短的两三年。面对强手如林的竞争对手现在的期货公司如果没有充分的准备,到时必然会不堪一击,一击即溃,溃不成军。

 

 

 

中国期货市场为谁服务?

2005年7月15

 

我在2002年写过一篇《中国金融的变革与期货业的发展前景》,以洋溢的笔调肯定了中国期货市场的意义和前景:"无论你能否理解与接受。中国的期货市场都将冲破一切偏见和阻力大踏步地向前走去,把所有的争论、怀疑远远地抛在后面。"三年之后,中国期货市场规模已经今非昔比,而这个市场却因失血严重而出现了规模下滑。另人担忧的当然不是这些,而是中国期货这条航船有偏离航线的危险。

之所以这么说是缘于沪期货上"反套利"模式的大量复制折射出的期货业"中坚力量"对行业立足根本的定位不清。近两年股市上流行一句话:“有行情时谈行情,没行情时谈全流通。”这句话如果拿到期货市场上来就变成了“有行情时谈行情,没行情时谈反套利”。反套利与全流通一样不但成了焦点问题,而且成了制度问题、哲学问题。虽然现在对反套利的讨论已经铺天盖地,但时至今日许多争论都显得似是而非。要想明白这个问题的真正意义和对中国期货业的影响就要回答四个问题:1、跨市套利是否将巨额国内资金输送到国外;2、反套利是否影响了国际价格;3、反套利对发挥中国期货市场功能起到了什么作用;4、国内期货界中坚力量对反套利的态度反映出怎样的行业自身定位"

 

“跨市套利是否将国内巨额资金输送到了国外”

 

跨市套利是利用国内外两市的价差变化,在一个市场做多另一个市场做空“贱买贵卖”来赚取差价的交易模式。由于中国是铜进口国,以正常贸易模式在国际期铜上买入在国内沪铜上卖出称为正向套利,反之称为反套利。套利交易模式正常情况应该是有时在国外盈利在国内亏损,有时则在国外亏损在国内盈利,长期平均下来并不存在将一个市场资金大量输送到另一个市场的问题,但不幸的是中国的套利资金,无论正套还反套其建立在国外的头寸都一再成为基金的捕捉目标,总是在国外亏损在国内盈利。反套利遭到非议的直接原因就是它将国内大量投机资金输送到国外,而套利者则赚取国内盈利比国外亏损多出的一小部分。但反套利者并不承认总是以国内盈利弥补国外亏损这一点。虽然我们无法知道反套利者在两个市场的具体盈亏状况,但有两点可以证实"套利盘将国内巨额资金输送到国外"是可信的。一是05年以来国内期货市场交易规模和持仓规模的下降,与同期国际商品投资升温相背离。这与国内失血过多有着明显的联系;二是两个市场价差的变化。跨市场套利在哪个市场上盈利哪个市场上亏损取决于当两个市场出现背离,比值向某一极端方向偏离时是国内价格向国际价格靠拢使比值恢复还是国外向国内靠拢来恢复比值,如果是前者那么套利的结果,就必然是在国外亏损在国内盈利。我们从十年来两个市场的定价能力上可以看出多数情况下,比值的恢复是以国内向国际靠拢来完成的。跨市套利资金一贯以国内盈利去弥补国外亏损是表象,而国内期货价格缺乏价格发现能力和国际定价影响力,中国没有定价权才是实质。

 

反套利行为是否影响了国际铜价

 

期货价格的走势是客观恒定的还是会受参与者行为影响的,是一个金融投资的哲学命题,现代金融实践和理论已经证实市场和投资者是互相影响的。主流投资者采取不同的行为市场价格也会出现不同的反映。从长期趋势的角度看价格变化具有客观性不为个人意志而转移。但价格变化节奏、涨跌幅度和时间确是受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影响的。如果价格变化是完全客观的,也就不存在"争夺定价权"的问题,争与不争价格都是一样还有争的必要吗?从行业和国家角度来看争夺定价权是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来取得对自己更为有利的价格,中国的影响力来自于其巨大的需求,而反套利建立在国外的空头部位恰恰是没有本国优势支撑的部位,极易受到贸易对手攻击却无还手之力,当反套利规模达到改变了市场资金结构的时候就必然会影响铜价的走势。自从反套利盘深度介入后,国内外期铜价格也来越来越被交易规则和资金层面所左右,期铜就像一个被附了体的幽灵变得难以捉摸。在一般的规则中你判断人死了就是死了应该躺在棺材里,这是对的,但在期铜上则不同,你断言人死了合理价位是躺着的,而它却突然坐起来,你断言他坐起来是不合理的,肯定还会躺下的。它却站起来节节拔高直入云霄,直到让你宁可同他一块去死也不愿再活着。反套利盘没有能力改变铜价的牛熊态势,但却必然地改变了中国铜的贸易价格。

 

反套利对发挥中国期货市场功能起到了什么作用;

 

期货市场是一个零和市场自身不创造财富,它存在的意义不在于参与者"谁输谁赢",“盈、亏”从来都不是判定期货市场功能和意义的标准,期货市场的意义在于它能够优化社会资源的配置、提高实体经济的运行效率、稳定企业经营;有利于争夺国际定价权维护国家的经济战略安全。判定这个市场功效和主流投资行为应该得到鼓励还是制止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这种行为是否有利于期货市场功能的发挥”。从表面上看反套利遭到攻击是因为它造成了国内市场上投机空头的大面积巨额亏损,就像全流通问题造成的非流通股东的大面积亏损一样。但这决不是问题的实质,期货决不仅仅是一个愿赌服输的问题,因为期货不是赌博。反套利受到非议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它给国内投机空头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而在于它破坏了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和维护国家经济战略的积极作用发挥。

从优化资源配置角度看:长期以比价为基础的反套利模式,是将国内稀缺资源卖到国外的一种投机,形成的是资源在产区和销区的倒流,决谈不上优化资源配置。反倒是扰乱了资源配置。在国内价格低于国际价格时,期货行业需要做的是引导国内消费企业加大国内的采购减少从国际上的进口,而不是引导国内资金去国外抛空.

从稳定企业经营环境和谋求国内行业利益角度来看:反套利加剧了国际基金在国际期铜市场挤仓的强度,形成现货价格对远期合约长期的非正常巨额升水,削弱了企业套期保值的效果,而期货行业不但没有利用自身的期货人才优势与实体经济相结合,帮助企业在贸易中取得更具竞争力的价格优势,反而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因在期货市场上采取不当的策略人为抬高了国内企业的进口成本,中国阴极铜年进口量120万吨,进口成本每提高1000元整个行业成本增加12亿元。为什么以前正向套利虽然也经常在国外亏损在国内盈利,但在当时没有受到非议。原因在于中国作为铜进口国,基金在攻击套利买盘时人为的过度打压国际铜价时客观上起到压低中国进口成本的作用,

从争夺国际定价权角度看,以国内向国际靠拢的跨市套利强化了国内价格对国际价格的依附作用,不利于发挥中国在国际定价中的影响力。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源需求经济体,对需求的调控完全可以形成对国际相关商品定价的足够影响力。中国是一个具有划市权实力的实体,如何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为自身谋求更大的利益是中国期货业人士面临的核心课题。

 

国内期货界中坚力量对反套利的态度反映出怎样的行业自身定位:

 

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是"毛与皮"的关系。服务实体经济是期货市场得以发展的根本,任何损害实体经济发展的投机的行为都应该受到制止,这是期货与赌场的根本区别。作为国内期货行业的中坚力量"龙头期货公司"的价值取向和对行业的定位直接决定了"期货"这条航船的能否坚持航向。也是期货行业能否得到政策支持的重要因素。美国的期货市场为什么能够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一个主要的原因在于期货市场的大型机构投资者每一次做市都与本国相关行业紧密配合为本国在贸易中攫取了巨大的超额利润。我们不能想像哪个政府会扶持一个只会损害本国利益的行业。

我们看到反套利资金活跃的席位,都是国内数一数二的最有实力的期货公司,其背景不是中央直属企业就是挤身世界五百强之列的国内超大型公司。可以说是中国期货业的中坚力量,他们在对反套利这一问题上总是顾左右而言它,更为可怕的是这些拥有国内最大量研究人才的公司试图将这一套利模式复制到国内其他活跃品种上去。在国外基金倾全力深入研究与大宗商品相关行业长期发展趋势,配合本土相关行业的龙头企业进行行业国际战略整合,以便更加牢固的控制国际商品定价权的时候,国内期货界的中坚力量却将其精英中的精英投向研究更为精巧细致的套利模型。

 

区区一个反套利不可能影响中国期货业的发展,但行业的领军人物们如果猥琐不识大体,丢掉了行业立足的根本,却足以让中国的期货业滑向深渊。如果期货业的主流行为模式产生的结果都与反套利类似,那么行业领导者在向政府争取政策和行业发展空间时是否还有底气去说"期货是服务国民经济的,提高了经济运行效率、维护了国家经济战略安全。"?

 

 

 

 

 

 

 

 

定价权对中国的现实意义

2006年2月21

 

全社会聚焦中国期货市场国际定价权,与2002-2005年这段时间里中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大幅提高有着根本的联系,而这一时期也正是中国商品期货市场发展的高峰时期。对外依存度提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增长中外贸依存度已经提高到70%,这体现在出口方面;二是中国对国外资源的依存度大幅提高,到2004年我国原油、大豆、铁矿石、氧化铝、天然橡胶和镍的对外依存度分别达到40%、66%、36%、40%、55%和55%以上,这体现在进口方面。而将中国期货市场的国际定价权问题推向社会焦点的正是进口方面的因素,定价权也更多的指向大宗物资和资源类商品的定价权。

 

受伤的总是中国

 

定价权问题引起全社会关注缘于国际市场狂炒中国需求,将中国需要大量进口的资源性商品价格拉高,让中国消费者在高位买单,以达到逼仓中国的目的。由于中国制造业的利润率极低,这种在贸易方面因价格不利变动造成的损失就愈发显得令人心痛,一次高价进口原料所造成的损失不知要出口多少双鞋子,多少件衬衣才能赚回来。更让国人感到愤慨的是通过多年在国际市场的拼搏,才发现国际市场并不是那么单纯地按照供求规律在变化,而更象是有针对性的根据中国的购买和库存数量在变化,当全求资源商品的库存集中在生产者手中时,国际市场会关注需求如何旺盛,产能如何的有限。只要中国消费者还没有大量地进口,价格就不停地飚升。而一旦中国消费者大量采购,全球库存由生手产者手向中国消费者的转移完成价格便大幅下跌。仿佛决定价格水平最重要的不是该商品全球绝对库存量的大小,而是现有库存集中在谁手里,如果库存集中在生产方价格就涨入云天,而库存只要到了中国消费者手里,全球还是那么多的商品,价格就跌入谷底。在涨跌之间财富便完成了一次再分配,就像股票市场上庄家与散户筹码搬家游戏的翻板。03年中国在15000-17000元的高位大量进口棉花、04年中国在3700元以上大量进口大豆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不仅在商品贸易中巨额财富通过价格变动被国际市场的贸易对手赚走,利率市场上同样受伤的也总是中国:全球利率水平在80年代处于非常高的水平,当时美国和中国都是高利率的受害者,两国都下地狱借债。到了21世纪全球利率水平降至谷低,尤其是长期利率长时间低位徘徊,过去的21年里美国真实利率持续下降,而中国借出的资本不断增加,尤其是2000年以来猛烈增加,此地狱和天堂换了地方,美国没有搬家,还是举债,所以到了天堂;中国搬了家,从借入债务变成输出资本,还是在地狱。

  定价权的基础是规则制定权  

  俗话说痛定思痛,当我们发现因中国经济增长和开放程度提高形成的中国因素并不能为中国谋得利益,反倒成为贸易对手用来打压中国竞争力的手段时,便自然而然的想到了要在国际贸易中争取话语权,要利用中国自身的影响力来影响国际市场的价格。由于国际贸易中大宗商品的定价是按照该商品基准期货合约价格+各类升贴水的惯例来确定的。中国期货市场便被赋于了争夺国际定价权的使命!然而随之便有有识之士站出来指出在国内期货市场参与主体有限的背景下奢谈国际定价权,对于中国期货市场未免有揠苗助长之嫌。

近年来中国投资者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屡屡失利更成为了这一观点的有力佐证,回顾中国投资者在海外的表现:从90年代的株冶、到近几年的中航油、中盛粮油及国储抛铜,当然还有长期从事期铜反套利的资金,无论是投机、套保还是套利,毫无例外都是在海外市场上巨额亏损。于是很多人将原因归结为国内投资者对市场的研究深度不够,对国际市场规则不熟悉。但中国也不是每战必败,还是有一个比较成功的金融战例的,那就是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的香港金融保卫战中国资金非常成功地击退了国际顶级大鳄的狙击。这一役胜利的根源在哪里呢?是我们比国外投机者对市场研究的更透彻还是对手看错了香港经济的基本面呢?恐怕都不是,关键在于那是在我国的市场上与国际机构对抗,我们掌握着规定的制定权。

200年前的大英帝国是一个名符其实的世界工厂,自然也是全球最重要工业原料和大宗物资的集散地,这使伦敦成为了世界金属的定价中心,时过境迁虽然英国现在早已不再是世界的制造业基地然而伦敦金属交易所仍然牢牢把握着世界金属市场的定价权,20世纪美国经济的崛起不但使其成了世界最重要的能源和大宗物资的定价中心,更使其成为了世界金融中心,而这种定价中心的形成,为本国攫取了巨大的利益。美国控制世界资源的能力之所以强大根本不在于它是个工业帝国,而在于它是个金融帝国。它是世界贸易规则的制定者。而这种地位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在长期竟争中通过逐步吸引越来越多的全球投资者参与本国金融市场不断积累起来的。一国的市场要想在世界上形成影响力它就必须是世界各国主要生产者、贸易者和消费者广泛参与的市场。外国投资者进入本国市场就意味着他开始承认并遵守该国制定的规则,在投资者群体足够广泛的时候该国所制定的规则实际上就在被越来越多的国际投资人所接受。久而久之便在规则的制定上占据了优势。世界上有许多资源丰富的国家并不强大,说到底虽然本国自然资源丰富但却没有掌握资源的能力,相反许多国家并不拥有资源却有控制资源的能力,比如世界原油价格的定价权并不掌握在OPEC手里,而是掌握在美国手里。当一国的市场成为了世界贸易的定价中心,它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都汇聚到这里,这一方面给本国创造了就业机会,更为本国企业和投资者把握市场先机提供了条件。掌握规则制定权是争夺定价话语权的基础。

 

发挥国内市场对外影响力的两个条件  

  要让国内市场发挥中国因素的积极用,取得国际定价权,就要在两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是完善本土市场参与者的结构,吸引国外客户参与国内市场:一个市场在国际上影响力的大小直接取决于这个市场投资者的参与程度,参与的人越多影响力越大。中国的期货市场扩大影响力的过程就是扩大中国期货市场参与主体的过程,这既包括扩大国内相关企业和个人的参与度,更重要的是让国外客户参与,因为只有拥有足够大数量的国外客户群体才能通过这些参与者将中国因素的影响力有效的传递出去,只有全世界主要的铜生产企业都选择在上海交易所进行保值,而不再选择伦敦交易所进行保值的时候,中国的期货市场才能够成为国际铜贸易的定价中心。

英国和美国的商品期货市场当年能成为世界定价中心很大程度上是依赖其作为最大消费者这一有利地位而完成的。作为世界最大的买方,只要将自身的市场体系和交易规则建设完整,是完全有能力吸引全世界的生产商、贸易商和加工商来到本土市场进行交易的。而中国目前恰好具备这个条件,而我们所缺的只是完善市场交易品种、交易工具(如建立多层次的期货、期权工具)使我们的交易规则尽量地适应国际贸易惯例,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的可兑换。在当前形势下对国内资金走出去应该加以限制,避免不必要的亏损,而对于国外客户走进来则应该鼓励和支持,在政策上应该考虑批准国际上合规的有实力的期货代理机构成为国内交易所会员并按照我国制定的相关规定划转资金。

二是培育民族金融资本:期货市场本质上是金融市场,期货市场的两大功能:价格发现和规避风险,其中价格发现的功能是由金融投机资本去实现的。中国期货市场影响力的令一个方面就体现在中国的期货市场变化是否具有前瞻性,能否提前预期价格变化的趋势,因此培育中国本土的机构投资者如商品基金就显得格外重要。

目前社会上对投机资金的态度是需要改变的,现在还仍然维持着治理整顿时期的观念,我们可以发现近年来在国内期货价格短时期内出现大幅变动时,如果是因为国际期货市场大幅变动而引发的便没有人说什么,但若是国内价格大幅涨跌,而国外市场价格没有配合,便会有人指责国内期货市场过度投机并扣上操纵的帽子,相关行业和利益集团也会游说管理层进行打压、交易所进行斡旋。如03年初天然胶市场的多头捕捉到供求关系彻底转变的契机大举作多,在国内天然胶价格上涨到13000元以上时,不但媒体和舆论对天胶多头口诛笔伐,橡胶协会和用胶企业也积极游说管理层进行干预。而如今胶价涨到了20000元以上,消费商才发现价格上涨是不可逆转的。同样在03年8月大豆价格上涨到2600元以上时关于中粮席位多头逼仓的舆论风起,03年的大连大豆九月合约上多空双方最终达成妥协而平仓,随后在大豆价格涨到3500元以上时再也没有人说是逼仓了,虽然事实证明多头当时的判断是正确的,但做多的机构却不得不放弃盈利的机会。作为投机者只要不违反规则,社会必须接受因投机力量推动而引发的价格提前的暴涨暴跌,这是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得以实现的前提。不能因为国内领先国外价格变动就指责某一方操纵市场。如果他错了市场会对他进行惩罚,他自己将为自己的行为买单。其他人不必去干预。只有国内价格跟着国外走才能被接受,国内提前国外大幅涨跌便是操纵这样的氛围对于中国期货市场功能的发挥相当不利。

  关键是引进来  

  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形势是财富的增长过度依靠生产环节,以中国人的吃苦耐劳在制造业赚取微薄的利润,而在交易环节分配不到应有的利益。而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交易过程分配了绝大部分的世界财富,中国经济要想让质与量共同提高就必须重视提高交易环节的获利能力,起码不要被过度剥削。交易能力的提高取决于在国际中的定价能力,而争取定价权实上就是争夺交易规则制定权,对于中国期货市场和整个中国金融市场来说将国际投资人引进来,比让国内投资人走出去要重要的多。

 

 

 

 

 

 

 

 

 

 

 

 

 

 

从实战案例谈交易系统

在期货实战交易中每次下单量大小的控制是有很大学问的,两个交易者,即使是他们的买卖方向、进场点出场点位都完全相同,仅仅因为买卖的数量不同最终的交易结果就会有天壤之别,可能一个是盈利的而另一个却是亏损的。对于在交易中连续出现亏损时是应该加大 单量还是应该减小单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美国著名期货投资大师“斯波朗迪”认为在连续亏损后应该减小单量。而另一位著名期货投资大师约翰.墨菲却认为交易者在连续出现亏损时应逐步加大单量。

我更倾向于后者,从下面这个由我自己操作的11月小麦的交易过程,可以深切得体会到单量大小的变化对最终交易结果的巨大影响。

 

交易品种:郑州商品交易所11月硬麦合约(wt0311)

交易时间:2003年8月

 

案例介绍:这笔11月硬麦的交易是我来到深圳后指导的第一个客户,这个客户是我的一个网友可以说是素昧平生。当我向他建议应该到期货市场上寻找一下投资机会时,他说上海已经有一个经纪人和他联系了,而且这个经纪人业绩非常骄人,曾经在二年多的时间里将一个不足五万元的帐户做到将近五百万元。他说:“你有什么优势呢?”我答道:“我没有多么骄人的业绩,我唯一拥有的是我对期货交易的一种直达本源的清醒认识。”然后我给了他一本我的个人文集。在他看完之后要我给他投资建议,并承诺一定会按照我的意见来操作。就这样我踏上了职业期货代理人的生涯。

在综观了当时国内所有期货品种之后,我将目光集中到了郑州商品交易所的11月硬麦合约上,这个合约在03年3月28日见到最高1518点之后,开始由升转降,一路阴跌至6月16日的1404点才止住下行的步伐。在1404-1447点的区间里展开盘整行情,30多交易日盘出一个极其规则的狭窄价格带。看着它那带着清晰节奏感的错落有致的横盘带,再看看一月合约持仓的稳步增加,多年的实战经历令我强烈的感觉到一股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息。

2003年8月7日WT311期价突破下降压力线出现了第一个交易信号:买入信号(如图所示)。当时荐于价格仍没有脱离盘整区,我只让客户在1440点小量买了80手,动用资金5.76万元(注保证金按5%计算,下同)。但好景不长,价格只在压力线上站了两个交易日就调头向下。8月11日期价重回趋势线之下,这样出现了三角形向上突破又重返三角形之内的图表形态这是一个卖出信号。由于行情处于盘整末端,随时有暴发的可能,因此我没敢有半点犹豫当即在1425点第一次止损平仓卖出80手,亏损金额:12000元。 并于当日在1424点重新做空开仓卖出100手,(100手动用资金7.125万元)。

在第二次开仓做空之后,盘面依然波澜不惊,经过两个交易日的低位横盘多头再度发力上攻,8月18日价格向上冲出盘整区越过盘区的最高点1447点,发出第三个交易信号:强烈的买入信号。于是在1445点又将100手空单第二次止损平仓,这一次亏损金额21000元。当日二次调转枪口,加入多头行列,于1444点再次开仓买入200手。(200手动用资金14.44万元)。

这一次感觉果然比前两次要好得多,第二天价格就大幅上扬,最高冲到了1495点,最多时获利50点以上。然而这却只是昙花一现,价格涨得快跌得更快,8月20日价格又跌回了盘整区,更要命的是在图表上不但形成了盘整区向上假突破的多头陷井,而且K线组合上出现了“黄昏之星”。

当我再次要止损翻空并还要继续加大单量时,客户有些犹豫了,他不无担心地问:“这次有把握吗?连着三次我们都错了。会不会是一开始我们就分析错了,现在根本不到出行情的时候呀?”我深知在这种情况下客户的心理压力。力陈继续跟随市场信号交易并加大交易量的必要性:价格突破盘整区就意味着买卖力量平衡已经被打破了,继续盘整下去的可能性是极小的,前三次的交易我们是严格按照市场给出的交易信号操作的,并且风险控制非常严格,三次亏损并不伤原气,这三次试探性的交易就是为了捕捉到真正的行情方向。如果此时放弃,那么前三次的损失就没有任何意义了。而且只有继续加大单量才能做到看对赚钱的单量比做错亏钱的单量大,从而保证最终交易结果是盈利的。他沉默片刻后说:“继然听你的就听到底。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我们在1433点第三次平仓止损卖出200手,亏损22000元。至此连续三次交易皆失利而归。同时我们又在1433点再次开仓卖出300手。行情终于彻底走出了盘局,8月21日期价跌破了盘整区低点1404点,而且封住了跌停板。

8月22日价格继续下挫,并出现大幅震荡,鉴于已经彻底向下突破了盘整区,而且上档300手空单已经获利巨大,于是乘胜追击在1378点加码卖出150手。共持空单450手。(占用资金31万元)

8月27日在连续暴跌后出现久违的大幅反弹行情,我们在1289点将手里的450张空单全部平仓买入450手,获利金额:56.55万元。经历几番磨难后这一役终于大获全胜。

综观整个交易过程持续了20天,其间价格几上几下,前面连续三次突破都是假信号。三次交易共计亏损1.2+2.1+2.2=5.5万元。而预测正确的只有最后一次,但这一次成功盈利却高达56.55万元,是前三次累计亏损额的10倍。

这次和我一同做小麦的不乏其人,然而遗憾的是在经过几次亏损后他们大多选择了停止交易或是减少单量。而我在第三次交易信号出现时选择了把单量加大一倍。也有人在8月20日之后顺势做空,但在第一个跌停板后就全部平掉了。我的客户不无感慨地说:“以前只听过资金管理的好坏甚至比方向判断更重要,我从来没有理解过,现在才真正明白这句话。

事后我曾经问我的客户,你为什么会选择我,而不选择已经有骄人业绩的上海方面的经纪人给你做呢?他回答说:“赚钱的经历与赚钱的能力是两回事。什么都不懂的人做期货也能赚大钱,但那只是偶然。只有真正懂期货,有赚钱能力的人才会必然地赚钱。具备了赚钱能力的人即使他现在输得精光,只要他人还在那就一定能够东山再起。三国时的刘备即便连连败北,输得惨不忍睹,当时的天下英雄也没有一个敢看不起他。因为他有过人的能力。所以交易员水平的高低关键不是看他曾经赚了多少钱,而是要看他有没有过人的投资理念和把这种理念深入骨髓的贯彻到行动中的言行一致的品格。你的文章已经展示了你自己的交易理念。对你的观点我很赞同所以要选择你。

 

交易体会:在期货市场经历了几度沉浮之后,我还是选择了以技术图表作为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在期货公司我曾经做了近三年的研发工作,其间对基本面、资金面研究曾倾注了大量精力。但最终发现那些东西都近乎纸上谈兵,在实战交易中还是不得不采用技术国图表手段来指导具体的买卖行为,因为价格才是我们唯一真正关心的东西。

在我看来决定期货交易成败唯一重要的是:交易者驾驭在自己投资理念指导下形成的“交易系统”的能力。 我所说的交易系统不是指那些完全公式化了的自动交易系统,而是交易者对市场价格方向预测之后所要采取的一系列应对措施。赚钱的人之所以赚钱是因为他们在第一笔交易之前就已经想好了这笔交易成交之后各种情况下的应对措施和下一次应该怎么交易。就像高明的将领指挥军队打仗,总是在这一仗还没打之前就开始考虑下一仗该怎么打了。应对措施制定得越周全,考虑得越远,其最终获胜的可能性就越大。这一步一步的措施制定的原则、步骤合在一起就是交易系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交易系统的交易者,他的交易过程前后是连贯的,能够体现出交易员的交易思路,而没有形成交易系统的交易者他们的交易行为是杂乱的,看不出这一笔交易与前一笔交易有什么联系,整个交易过程看上去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交易系统提供依据,心产生决策。交易系统是机械的,心是灵动的。交易系统有如河道,心则犹如奔腾的江河。交易系统本身的优劣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自己驾驭其交易系统的能力,同样一个交易系统,不同的人来使用其威力就大不相同。

交易系统中包括四个要素:方向预测、时机决择、资金管理和心态控制。

方向预测回答买卖方向的问题。相对来说这一步最为简易,因为价格变动简而化之就是涨跌两个方向。朝一个方向走错了,那相反的方向就是正确的。有人认为是三个方向,除了涨跌还有横盘。但横盘只是相对的、暂时的。只有涨和跌才是绝对的、永恒的。横盘给交易带来的问题可以通过时机抉择和资金管理来解决。

预测方向是比较独立的环节,而时机抉择和资金管理却是密不可分的。这比方向预测要重要的多,绝大多数亏钱的投资者不是因为在大牛市和大熊市来临时判断不出方向,而往往是因为在大行情来临之前资金已经亏得太多了,没有能力去做或是不敢再去做了。理解时机抉择就是要理解期货市场本质上是机会市场。所谓投机就是“投资+机会”。能够称之机会的绝不会时刻刻都存在,所以天天都要交易肯定是错误的。投机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对机会是否出现的判断能力。这种能力越强交易的频率越低,就像《水浒传》中描写林教头与洪教头比武的情形:庸手根本看不出当时有没有机会,往往是“劈头便使出全部招数,一路猛攻。”象无头苍蝇到处乱撞,天天都要进出几个来回。高手则只是招架和观察,在机会出现之前绝不会轻易出手,而在发现机会后一旦出手就会一招致敌。“只一棒便将那洪教头打翻在地上。”期货交易中的机会只出现于多空平衡被打破的那一刻。即图表中的“临界点”,这个临界点一旦被突破,当前的运行状态就会改变,价格就必然会选择一个方向。好的时机抉择能够做到:一、进出场点位非常明确,止损点不但很好找,而且止损的幅度很小。在这个价位吃进的单子很好处理。二是如果这一笔交易失败了,下一步应该采取的措施非常明确,即单子止损出来之后该怎么做应该很容易选择。好的时机就是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时机。时机抉择回答什么点位做的问题。

资金管理是要回答做多少的问题。在实战交易中单量控制就是要达到两个效果:一是在交易中要做对时要大幅度赚钱,做错时要小幅度亏钱。(比如看对行情时能够赚100个点,看错行情只亏30个点)。做到这一点需要有良好的时机抉择相配合,并严格设定止损位和止赚位;二是要做到在做对行情时大单量赚钱,做错行情时小单量亏钱。而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注意两个方面:第一在交易中坚持采用金字塔式加码。第二要恰当的处理在出现连续盈利和连续亏损后单量应该放大还是缩小的选择。高手总是能够让一笔正确交易的盈利弥补多次的失误的亏损;庸手则往往是一次失误的亏损就吃掉了多次正确交易的盈利。这在上面的例子中已经说明得非常清楚。

而上述环节能否做好,个人心理控制能力很重要,实际上心态好坏与性格和经验有关,随着经验的丰富心理控制能力会逐步加强,可一旦涉及到性格方面的原因就不是经验能够解决的了。很多时候期货交易是需要胆量的,比如在行情经过较长时间盘整面临突破时,最好在连续错误时不断加大单量。但在实际交易中连续出现错误时很少有人有勇气加大单量,因为这需要极强的心理承受能力。绝大多数交易者会不自觉的在错误时减小单量。

 

说到底无论是预测、时机抉择、资金管理还是心态控制。只有结合到实际的交易行为中才能真正明白它的含义。脱离实际的交易什么金字塔式加码、什么长线短线都是空的,没有任何意义。

 

2003年9月15日

       于:深圳

 

附:期货常识 期货交易盈亏如何计算?

期货交易是通过期货合约的价格变动来获利的。其盈亏金额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买入和卖出期货合约价差大小,二是买卖合约的数量。盈亏金额=单位价差*买卖数量

国内商品期货标价是以“N元/吨”的方式。最小交易单位是一手,不同期货品种每手合约数量也不同。国内目前期货品种每手合约数量如下:  

大豆、豆粕、小麦合约 10吨/手;  铜、铝、天然胶合约 5吨/手。

合约保证金:均为合约面值的5%,  合约面值=交易时商品单价*数量

期货交易分为两种基本的交易方式:1、看涨时的做多交易。即先买入后卖出;2、看跌时的做空交易。即先卖出后买入。

一、做多交易的盈亏金额=(卖出平仓价-买入开仓价)*交易数量

举例 交易品种:上海期货交易所天然胶5月合约。

1 买入:2003年2月13日在13240元/吨 开仓买入50手多单(看涨)。  

2         卖出:2003年2月18日在15000元/吨 平仓卖出50手

开仓买入时合约面值=当时成交价格(13240)元*数量(5*50)吨=331万元

需动用资金:面值(331万元)*保证金比例(5%)=16.65万元

盈亏=卖出买入价差(15000-13240)*数量(5*50)吨=44万元。

三个交易日以16.65万元的投入获利44万元,盈利率260% 相反如果在2月13日以13240元买入后价格不涨反跌,则需要亏损平仓,买卖价差为负跌得越多亏损越大。

 

二、做空交易的盈亏金额=(卖出开仓价-买入平仓价)*交易数量

举例:交易品种 上海期货交易所铜11月合约

1、卖出:2002年7月19日在16080元/吨开仓卖出10手。(看跌)

2、买入:2002年8月15日在14850元/吨平仓买入10手。

开仓卖出时合约面值=当时成交价格(16080)元*数量(5*10)吨=80.4万元

需动用资金:=合约面值(80.4万)元*保证金比例(5%)=4.02万元

盈亏金额=卖出买入价差(16080-14850)元*数量(5*10)=6.15万

投入资金一个月获利150%

相反如果7月19日在16080点开仓卖出后价格如果不跌反涨,则需要亏损平仓买卖价差为负,跌得越多亏损越大。

 

 

 

 

收 尾: 赠 读 者

 

君可知,

痴存人世三十年,  几多知己留身边?

君可知,

茫茫众生张张面,  几时有过相见欢?

人生得意何苦短,  人生多愁与善感,

自幼长成愤疾俗,  常带奇思风飒然,

十年辛苦磨一剑,  十年血泪不曾干。

老庄道,孔孟贤,  少时读,大亦酣,

指点五千年,    我与古人换肝胆。

生来向往桃花源,  生来难为籍康潜,

自古豪杰多放荡,  何惧他人道疯癫。

人间花开多自绚,  我愿凋零不见天,

一句吟得酒一杯,  十句饮成诗一篇,

向长空,独自斟,  欲舞干戚无可操,

文笔从来无人看!    (作者:★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