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 周向阳:三季报观察:风光业绩背后暗伏三大财务隐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6:04:45

风光业绩背后 暗伏三大财务隐忧

利润环比下降7.17%

尽管,今年前三季度上市公司利润同比明显增长,但是,从单季度环比来看,今年第三季度业绩呈现出了明显的下滑迹象。

统计显示,剔除没有可比的的74家公司(无第二单季度业绩报告),其余2208家上市公司今年第三季度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4769.77亿元,较今年第二季度5138.30亿元环比下降7.17%。

如果再将净利润占比达50.88%,政策息差利润较高的工商银行(601398)等银行类上市公司剔除后,非银行类上市公司今年第三季度净利润环比降幅则近一成,达9.71%。这是环比数据在今年一季度为下降2.3%,而二季度则出现环比增长2.63%的良好局面,数据上看,第三季度上市公司的盈利状况还是相对较弱的一季。

值得一提的是银行类上市公司目前正目临着资金紧张的压力。

至今年三季度16家上市银行中较有6家银行客户款存和同业存放款项净增加额为正值。其中,仅有北京银行(601169)一家较第二季度有所增长,其余5家银行均有超过35%以上的下降,另外10家银行则全部为负值,显示出存款下降的迹象。整体来看,银行类上市公司客户款存和同业存放款项净增加额下降415.36亿元,而这一情况在今年第一季度还第二季度还是增长25798.45亿元和17246.8亿元。

现金流同比下滑34.57%

宏观调控和银根收紧对上市公司的现金流也有一定影响,今年前三季度A股公司现金流出现明显下降。

统计显示,剔除银行类个股后,今年前三季度上市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6309.32亿元,较去年同期8616.69亿元下降26.78%,从单季度环比看,今年第三季度经营活动生产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679.79亿元,较第二季度有3.78的降幅,第三季度与去年同期相比则有高达34.57%的下降。

从行业角度看,剔除综合、房地产、信息设备和建筑建材等四类现金流为负值的行业后,经营活动现金流较去年同期增长的行业达10类,下降的行业为9类。

从现金流增幅来看,商业贸易、医药生物和电子增幅较同,现金流均超过100%的增长,现金流增长最高的商业贸易行业,今年前三季度现金额达103.0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53.68%,另外两行业现金流增幅也分别达到138.06%和134.89%。从第三季单季看,医药生物和机械设备也加入了上述经营现金流为负值和行列。

从个股来看,去除1004家第三季度经营现金流为负值和公司后,经营现金流增幅超过100%的公司仍达到210家,其中,大有能源(600403)等8只个股的经营性现金流增幅均超过50倍,成为今年第三季度经营现金流“增长王”。

前三季“三费”增长逾两成

“三费”即是上市公司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这三个财务指标反映了公司管理能力的高低。据统计,2136家具有可比性价比的公司中今年前三季三费合计为10939.45亿元,较去年同期9072.75亿元相比增加20.57%,略高于今年前三季上市公司净利润的涨幅。

数据显示上市公司前三季度财务费用上升最高,从去年同期1007.62亿元,迅速增长至今年前三季度的1278.37亿元,涨幅26.87%,同时,管理费用的升幅也达到22.28%,高于净利润增幅1.92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的增长则相对较低,只有16.92%。

从单家公司看,具有可比性的公司中,有381家公司前三季度三费出现下降。

三费下降的公司有152家上海主板公司、46家创业板公司、86家中小板公司和97家深圳主板公司。三费下降最高的海普瑞(002399)分别以三费下降112.74%和82.91%排在前三名。
----------------------------------------------------------------------------------------------

三季报落幕 制造业应收账款同比增四成

汽车业上市公司应收账款达319.9亿元 海马汽车江铃汽车增幅居前

相关人士表示,除却信用额度的放宽,经销商利用厂商给予的信用额度也是车企应收账款迅速增长的原因

已在车企半年报中让投资者颇为担忧的应收账款话题,在三季报中继续发酵。根据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29家A股上市车企的应收账款总额已增长至319.9亿元,相较于去年同期202.52亿元的车企应收账款增长了57.96%。

宏源证券(000562)的分析师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今年汽车销售市场萎靡,汽车企业为了鼓励销售,普遍放宽了对汽车销售商的信用额度,此前要求经销商一个月还款的企业可能将还款期限放宽至两个月,从而导致了应收账款的增加。

一位上海汽车(600104)的相关人士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除却信用额度的放宽,经销商充分利用厂商给予的信用额度也是车企应收账款迅速增长的原因。“上海汽车在今年也没有放宽对经销商的还款期限,但是在市场行情相好的时候,经销商可能未等到还款期限就将卖车款返还至车企,但眼下市场行情不好加之现金流紧张,车企往往都选择将还款期压至限期内的最后一天。这样也增加的企业的期间应收账款额度”该上海汽车人士称。

海马汽车应收账款增长居首

数据显示,在29家A股上市整车类企业中,除却广汽长丰(600991)、ST金杯(600609)等等待重组的少数车企外,大部分车企的应收账款都不同程度地有所上升。其中增幅最大的当数应收账款同比增长136.42%的海马汽车及97.76%的江铃汽车。

去年三季报中,应收账款仅为5327.58万元的海马汽车,其应收账款在今年迅速增长至1.25亿元。有分析人士指出,海马汽车近年来斥资发展的微车车型,今年由于送车下乡托市政策的退出,销售下滑尤为严重,因而造成了应收账款136.42%的增长。

在应收账款的总量上,汽车行业的龙头上海汽车因58.19亿元的应收账款列席首位,紧随其后的是今年刚刚上市的比亚迪(002594),其应收账款总额达51.34亿元。

而在汽车企业应收账款大幅攀升的同时,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应收账款额度亦在攀升。今年1-9月,63家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应收账款总额达367.52亿元,同比增长27.77。其中,增幅最大的万里扬(002434)应收账款增长幅度达138.71%。

半数车企净利润同比下滑

除却应收账款的大幅攀升,汽车企业的三季度业绩表现依然维持了此前不给力的局面。数据显示,在29家整车制造企业中,包括广汽长丰、比亚迪、一汽夏利(000927)等15家车企的1-9月利润都在不同程度的同比下滑,其中下滑幅度最高的广汽长丰,1-9月净利润同比下滑了162%。

虽然整体形势不好,但在整车企业之中,利润依然还是存在着不小的差别。总体来说,以合资业务为主的上市整车企业的盈利表现依然可圈可点,只是增速在放缓。但以自主品牌业务板块为主的上市公司,表现就不理想,几乎全部处于同比下滑,甚至亏损状态。

而以自主品牌业务为主的长安汽车(000625),则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亏损。财报显示,长安汽车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50.7亿元,同比下滑18.6%,净利润亏损1.4亿元,同比下降140%。而江淮汽车(600418)、福田汽车(600166)、海马汽车等自主品牌上市整车企业,第三季度净利润都同比下滑了50%以上。
-----------------------------------------------------------------------------------------

银根收紧影响制造业 千家公司三季度应收账款达8056亿

目前,上市公司三季度业绩报告全部出炉,盘点上市公司业绩报告,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而作为上市公司财务指标之一的应收账款的高低,它反映了企业资金运转效率,以及上市公司的管理水平,因此,但上市个公司三季度业绩报告全部出炉后,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也晾晒在投资者面前。

数据统计显示,1447家制造业上市公司在今年三季度中应收账款总额达到8056亿元,而去年同期的应收账款金额为5733亿元,平均同比增长率为40.5%。而1447家上市公司在三季度实现营业净利润为3072亿元。

从上述数据中不难看出,今年三季度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远远高于企业的营业收入的同比增长率,而这一巨大的差距也充分体现出了制造业上市公司在资金方面的紧缺。

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资深注册会计师秦学昌表示,从上市公司三季度应收账款同比增长超过公司营业收入充分说明了目前国家政策调控,银根收紧下对制造业资金的影响,制造业上市公司回收账款慢,公司产品赊销高于销售收入。

116家应收账款同比翻番

据了解,公司的应收账款是公司公司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应向购买单位收取但尚未收到的各项款项,一般情况下,应收账款的增长率不应快于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率,而在1447家制造业上市公司中,除了146家没有上市公司数据不详外,在可查的数据中发现,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同期超过同期100%的有116家。

排在应收账款最多的前十家上市公司分别为中国南车(601766)、中国北车(601299)、上海电气(601727)、中国重工(601989)、三一重工(600031)、东方电气(600875)、华锐风电(601558)、上海医药(601607)、中联重科(000157)和金风科技(002202),十家公司总的应收账款合计为1790亿元,而去年同期仅为907亿元,而这十家企业的营业收入合计为3783亿元。

从上市名单中不难看出,以国字头的大型制造业的应收账款在今年三季度增长较快,部分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与去年同期相比超过了100%。而上述十家企业在三季度中实现的营业收入的同比增长都低于应收账款的同比增长率。

对此,秦学昌表示,银根收紧不仅仅对一般制造业企业资金影响巨大外,还对购买产品企业的对象公司向下游企业的影响也巨大。

489家应收账款大于营收涨幅

对一家良性增长的公司而言,其应收账款的增长率应该和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幅度差不多,甚至是应收账款的增幅小于主营业务收入的增幅,另外,上市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同比保持一定的增长或者是持平,这样的财务状况才是正常的。

统计显示,今年三季度制造业上市公司的主应收入与应收账款相比,多数公司的应收账款的增幅速度高于公司的主营收入增幅速度。

就拿主营收入排在制造业上市公司前十名的公司来说,他们的主营业务增长率跑输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的同比增长率。

据数据统计显示,有489家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增幅超过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的增幅,占比达到26%。

“ 对于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的巨增,当然有政策调控的原因,银根的收紧让部分企业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而作为上市公司来说,如果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的话,就可能造成收入虚增,对下一年的利润有吞噬的可能,因此,作为投资者应当谨慎。”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对记者表示。
---------------------------------------------------------------------------------------------------

毛利率下滑应收账款增长 光伏风电三季报现悲情

三季报出尽之后,无情的数据掀去了各行各业身上最后一层伪装。人们不禁发现,曾象征着高、精、尖科技的风电、太阳能概念如今看来却颇多无奈,甚至难为A股反弹助上一臂之力。

数据统计发现,70家太阳能发电板块上市公司2011年三季报销售毛利率均值为23.41%,较今年中报时的23.67%环比下滑0.26%,较去年三季报时的23.64%同比下滑0.23%;与此相对应的是,其2011年三季报应收账款均值达到7.7亿元,较今年中报时的6.8亿元环比上升13.2%,较去年三季报时5.1亿元同比上升51%。

光伏业生存环境趋于恶化的同时,作为兄弟板块的风电业现状却也同样堪忧。

数据统计发现,49家风力发电板块上市公司2011年三季报销售毛利率均值为18.71%,较今年中报时的19.21%环比下滑0.5%,较去年三季报时的20.55%同比下滑1.84%;而其2011年三季报应收账款均值达到26亿元,较今年中报时的24亿元环比上升2亿元,较去年三季报时的16亿元同比上升63%。

下游需求倒逼利润下滑

文至此处,值得注明的是,据《证券日报》记者粗略统计,光伏板块中除申能股份(600642)等少数几家上市公司外,几乎全部从事太阳能组件、设备生产等产品生产;而风电板块上市公司们也主要集中于多晶硅、薄膜电池等组件领域。

基于此,国泰君安分析师桑永亮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综合来看,受下游需求的影响,风电、光伏组件价格不断走低,促使其毛利率持续下滑。经济环境不佳,造成推迟付款等现象的频发或是风电、光伏上市公司们应收账款攀升的原因之一;而细分来看,原材料的价格波动对多晶硅领域造成的影响可能更甚于组件。”

电力新能源行业周报给出的数据支持了这一判断。数据显示,在7月13日至今的3个月时间中,多晶硅价格下跌了26.2%,而其中仅9月28日至10月19日的3个星期,多晶硅价格跌幅就达到了19%。

市场趋紧转机概率变小

今年上半年,作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安装国——德国下调补贴标准,导致德国今年上半年新增装机总量大幅度下降。

此后,人们寄希望于美国和中国市场的快速增长能够为光伏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不过,据相关资讯公司估计,2011年我国新增装机总量约1.6GW。该机构同时预测美国2011年新增装机总量约2.5GW。中国与美国新增装机总量比2010年相比增量约2GW。

而事实上,德国2011年新增装机总量约5.6GW同比下滑1.9GW,致使2011年全球新增装机总量与2010年新增装机总量基本相当,中国美国市场的扩大未能对全球总需求产生影响。与此同时,2011年底,全球太阳能电池组件产量达到22GW,相对于需求的17GW,库存压力显而易见。

从三季报数据来看,目前风电、光伏设备公司整体经营情况不佳,而风电业似乎还面临着更多的烦恼。例如从事风机制造的金风科技(002202)上半年净利润出现大幅下跌,除去上文提及的产业困局外,公司直驱永磁机组对于稀土需求很大,考虑到今年稀土价格大幅上涨带来的影响尚未全部释放,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报告预计,公司2011年利润降幅可能增大。在此基础之上,风电市场年内也难有转机。
-----------------------------------------------------------------------------------------------

粘胶短纤行业的大起大落同样值得关注。ST海龙(000677)、澳洋科技(002172)和吉林化纤(000420)列入亏损前30位,其中ST海龙、澳洋科技分别以5.2亿元和4亿元,位列亏损榜第七位和第十一位。

棉花、涤纶短纤、粘胶短纤是纱线的三种主要原料。由于棉花逐年减产,棉花价格自2009年底以来突破前期每吨15000的高点,大幅攀升至2010年底的接近30000元/吨的高位,替代品涤纶短纤、粘胶短纤价格随之水涨船高。但进入2011年棉价迅速跌至每吨19000元,粘胶短纤在产能扩张过快和需求下滑等多重打压下,2011年一季度至三季度全面亏损,行业龙头直至最近才从亏损状态逐渐转为微利。

棉价大涨大跌,产业链上下游经营困难加大。前三季度,新农开发(600359)亏损1.82亿元,华芳纺织(600273)亏损1.1亿元,新赛股份(600540)亏损7408万元,ST德棉(002072)亏损4826万元。

同样是纺织原料行业,上游PTA的日子仍然过得不错。恒逸石化(000703)净赚18.6亿元,荣盛石化(002493)赚15亿,桐昆股份(601233)赚9.38亿元。不过,今年以来,PTA价格也巨幅震荡,已从最高时超过12000元/吨跌至前几天的最低8466元/吨,行业赢利或已过最高峰。

ST族亏损则是老生常谈。在前100位亏损企业中,ST公司占31席,占比超过30%。在193家ST公司中,已公布三季报的有182家,其中亏损84家,占比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