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森林阿菲角色:瘀血型肝系病与肝经内伤瘀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11:43:46

瘀血型肝系病与肝经内伤瘀血

中华传统武医研究院副院长  林宏 

     各类型慢性肝病,中西医逐渐认识到有瘀血的病理存在。在从60年代开始的对甲型肝炎就以清热解毒的中草药治疗开始,到70年代对乙肝的探讨,逐渐辨识到应以去湿热为主。到80---90年代,都发现应在活血化瘀方面加强。90年代末期,以清热解毒、增强免疫、活血化瘀,三个治疗方案综合,为治疗乙肝的基本原则。

   西医对肝纤维化注重在死亡病毒在肝细胞内无法清除,认为是肝内循环障碍所致。认识到慢性肝病有循环障碍这种病理基础,是西医靠近传统中理论的很可贵之处。黄帝内经早就说过“恶血必归肝”,非仅只有病毒,或仅指一种病毒,而是指所有“败血”。非但指外来入侵的所有致病因子,连体内本来在经脉内正常循环的能“濡百骸”的血液,当因种种内外因造成“离经”,使得原是体内正常的血液,也是败血之一。这种观点,比西医的认识就前卫了不知道多少!

   血液粘稠度、血脂等升高,血管病变,造成心脑器官的继变,以及对高血压病的认识,现在都认识到其病理基础是“微循环障碍”。所以,至今全世界如用银杏叶、川芎、丹参制剂体内给药,对以上淤血型病理的改变,均取得比此前更佳的疗效。

   传统中医早就有久病伤络(三因均可致瘀:外因风寒暑湿燥火六淫生淤、内因喜怒哀思悲恐惊七情生淤、以及不内外因的饮食、房事、劳损、过逸、虫兽伤、金刃刀伤、闪挫跌扑等等之淤)。除了虫兽伤、金刃刀伤、闪挫跌扑,其瘀血多在局部,其他病因所生之淤,多在经脉上,相对短期内还没有在局部成瘀块。

   淤,经脉气血等一切体液流通不畅之谓。而瘀,是淤而有积成块。二者不同。内经之谓恶血,泛指一切失去“濡养百骸”的体液(血乃体液的一种,中医理论体液还有津液)。只认识经脉内不通畅的淤血,甚至也认识到经脉内有瘀块,仍然还是局限在脉内。而对在多层次的腠理层,以及身体肢端表层边角的络脉乃至孙络,体内给药(口服或经脉输液),几乎都难达病理影响到的层面。所以,在广泛应用活血化瘀后,又发现许多瘀血型疑难症,不但无法阻止其深入恶质变,甚至连减轻目前的病情都无法达到。

   所以,对瘀血性质的认识,重新辨别其病理甚至病源,就显得乃当务之急。及时从目诊中辨识病经是否有伤损宿瘀这种病源,在瘀血型疑难症,特别是肝系病就显得非常重要。60年代,舌诊研究就发现舌中两旁有瘀斑,要高度注意肝癌前期的病变。40多年来对目诊研究观察肝经宿瘀对肝系病(急慢性肝炎、肝硬化)的影响,甚至应用于急性乙型肝炎,都取得可喜的疗效,验证了内经的“恶血必归肝”,更体会到南少林目诊与内伤疗法的现实意义。对肝癌患者目诊,更绝大多数发现肝经有要穴久年重度宿瘀,提醒我们,临床早期治疗时效性的可贵。

其他病因损伤肝细胞在此就不多赘。伤瘀直宿肝脏内,其所造成的病理性质,读者应该也会很清楚,其致病程度与他因决不可能等同。而两肋下特别是右肋下,伤力直接入肝,所成之瘀,是所有‘归肝’之恶血中致病性质最严重的一类。南少林传统武医最重视此类经穴的致病性,所以整理推广武医的辨治体系,充实提高中医疗效,应该是目前弘扬民间医学的重要内容之一。